第三章 余公明善后赴援
2025-07-11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陈宝光走后,孙启华、邹雷、徐顺,向附近镖局借了些银两,埋葬了死去的镖师伙计,把捉来的孙成,也杀了算是给死者报仇。一连住了五日,第六天正在清晨,孙启华等大家梳洗已毕,正在屋中吃茶,就听店门外,人声嘈杂,有人喊道:“我们进店,门洞儿的人闪开。”孙启华站起来,隔着帘笼观看,就见前面有三匹马闯进店门,后面还有两辆轿车,前面马上正是小黄龙姚玉,后面是陈宝光,轿车里面坐的正是老镖师余公明。
书中交代,这一天镖局门口,来了一个人,站在门口说道:“众位辛苦,我与众位打听打听,这是永胜镖局吗?”原来余公明正在镖局中闲坐,照料柜事。余公明举目观看,由外面进来一人,此人身量不高,年纪很轻,身穿蓝布裤褂,头上蓝手巾包头,蓝纱扎腰,脚底下洒鞋白袜,打着裹腿。脸上看,大约有十八九岁,圆脸膛,通红的脸,看着像太阳晒的,浑身上下一身尘垢,脸上是一脸的土,面部上现出一种着急的样子。两道浓眉,两只大眼睛,额头丰满,方阔海口,大耳有轮。就见他站在大门的门口,与两旁连坐着的伙计打听永胜镖局,就听伙计对他说道:“不错,这是永胜镖局,你找谁?”就听那人说道:“众位,既是永胜镖局,有劳众位与我通禀一声,我见本镖局的镖主。”就听伙计问那人道:“你找哪一位镖主呢?”就听那人说道:“众位,我打听这位镖主姓余,双名公明,江湖人称镇西方龙舌剑,乃是成了名的一位侠客。”伙计接着问道:“朋友你贵姓?”就听那人说道:“我是南阳府人氏,我姓李。”
余公明站在院里,听那人说是南阳府的人氏,他姓李,赶紧抢步向前,来到大门的门洞儿,向那人说道:“你找余公明吗?”这镖局的伙计,见镖主出来,大家一齐站起,遂向那人说道:“这就是我们镖主,你有什么事,过去见他就行啦。”姓李的那人听里面说话,举目一看,心中暗含佩服,果然名不虚传。别看他年纪高迈,精神焕然。看老英雄中等身材高着一拳,生就的细腰扎臂,猿背蜂腰,身穿土黄色河南绸子大褂,里面白绸子裤褂,青缎子云鞋白袜,腰中扎一根黄绒绳,灯笼穗排子飘排。往脸上看,面若满月,两道蚕眉一双虎目,额头丰满,唇似涂珠。生得三山得配,大耳垂轮,白剪子股的小辫儿,颏下一部银髯,根根见肉,生得精神百倍,不由心中佩服,往前抢步,口中说道:“您就是余老太爷吗?”说话间双膝跪倒,向上磕头,口中说道:“老太爷在上,小子有礼。”余公明伸手相搀,说道:“你叫什么名字?”那人站起身形,上下又细看了看余公明,口中说道:“您就是余镖主官印公明吗?”余公明含笑说道:“正是我的名字,难道还有假吗?”那人说道:“小子名叫李进,我这次太巧啦,我来到,就见着你老人家啦,不然可把我急煞,您这里有僻静的所在,我与你老谈谈话。”余公明情知有事,伸手拉着他的手道:“你跟我向这里来,上柜房内谈话,倒也清静。”遂转身拉着李进的手,奔柜房,后面姚玉相随,来到柜房门首,启帘笼,一同进了柜房。到柜房并不落座,余公明说道:“李进,你有何话说,当面快讲。”李进看着旁边站立一人,脸上现出一种难色,有话不肯照直说。余公明早就看出来啦,遂说道:“他不是外人,是我徒弟姚玉,他是我的心腹,你有话只管说无妨。”李进闻言说道:“话倒没有多少,就有一封紧急的书信,请你老人家拆阅。”说话间随手把蓝布汗褂纽扣解开,敞开怀,原来他里面贴身围着一个小黄包袱,纱包扎上。就见他这小黄包袱,上面拿针线缝得甚密,见他恭恭敬敬地把缝线拆开,里面是一个绵纸包儿,里面却是一封书信,就见他把这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往上一递。
余公明接过书信,就见上面写着呈余镖主公明拆阅。并没有下款,后面封口写着八个字:“内有要言,严守秘密。”余公明知道事关紧要,冲着他们两个人一摆手说道:“你们转面。”他二人只得面向外站,余公明看了看他二人,这才背转身形,由上面将书信拆开,把里面信纸取出来,举目观看,不由得大吃一惊!赶紧随手把信纸装在信筒之内,叠了一叠,贴身带在腰间,复又转身叫道:“李进!”这时李进听余镖主呼唤,只得转过身来。余公明叫道:“李进,书信之内情由,大概你必知道。”李进说道:“老太爷要问,小子一概尽知,可就是不敢明言。”余公明说道:“你说的也是,莫若你与我耳语。”李时只得向前,将口放在余公明耳边,低声悄语,如此如此。余公明将话听完,不觉得叹息了一声,说道:“也难为你这一片的忠心,你可要言语上谨慎,你就在我这柜房住几天,等我把柜上的手续办完,我决不误你,你只管放心,此事都在我的身上。”李进点头。又叫李进与姚玉相见。一面叫镖局子伙计到厨房预备饭菜,就命李进同桌而食,用完了晚饭,就留在这柜儿里面安歇。一夜晚景无事,次日清晨,余公明等起来,梳洗已毕,拿钥匙把银柜打开,由里面拿出一个存款的折子,遂叫道:“姚玉,你拿这个折子,到通达银号,将所存的现款五千两,全数提出来,套上咱们柜上的轿车,把它拉到柜上来,我有急用。”姚玉接过取钱的折子,到外面叫伙计套车,奔往通达银号。余公明在柜上等候。大家吃完了早饭,就见姚玉从外面进来,后面跟着镖局的伙计,往柜房里头盘款。工夫不大,将银两俱都搬到柜房。姚玉回禀老师,请老师过目。余公明站起身形,临至近前一看,俱是口袋布打的软包。姚玉拿着个单子,请老师过目查点,余公明一看,是五百两一包,一共十包。看着银两皱眉,向姚玉说道:“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糊涂,我没告诉你吗?我有急用,我不要整宝,我用的是散碎银两,这个整宝,还得过火,把它熔化了,还得过了枷剪,把它们剪碎倒不要紧,那得费多大事。”姚玉笑嘻嘻地说道:“师父您别着急,弟子早就算计到了,这里面并不是整宝,俱都是散碎的银两,里面是五十两一封,十封一包,不但是十封一包,银子先用纸包好了,外头又复上一层布,然后才把包打好,您当时用也可,往远路去带着也可,若不然弟子怎么去了这么大的工夫呢,就因为这个事麻烦。要按着通达银号柜上,他愿给整宝,皆因弟子与通达号柜上掌柜的伙计都熟识,这才跟他要的散碎银两,为的是咱们用着方便。”
余公明听姚玉之言,看了看姚玉,说道:“你倒是伶俐,正合我意,那么你就休息休息去吧,回头我还有事。”姚玉将要转身,就是这个时候,柜房的帘儿一启,由外面进来一人,手内提着马鞭子。余公明不看则可,一看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来者非是别人,正是弟子陈宝光,余公明一见,就知道镖银有失,因为这次计算路程,还不到回来的日子。余公明不容说话,遂冲着陈宝光说道:“宝光什么话不用说,你先坐下歇息,回头我再问你。”陈宝光一听,心中也就明白啦,知道镖主怕走漏风声。陈宝光便在旁边一坐,将马鞭子放在桌子之上,一语不发。余公明遂教姚玉让厨房预备饭,又问道:“宝光,方才你回来的时候,没有人与你说话吧?”陈宝光接着说道:“镖主你老放心,回镖局子,什么话我也没说。”余公明点了点头,知道陈宝光意会。等了不大的工夫,厨房把饭开了来。余公明看着陈宝光吃完了饭,厨房将皿盏拾了去,这才隔着帘子往外面一看没人,又命姚玉往外面看着点,若有伙计们来,别叫他进来,又看了看柜房之内,没有外人,就是李进、姚玉。遂把陈宝光叫至面前,低声说道:“陈宝光,镖银如何?伙计们性命如何?你慢慢告诉我,我好想主意。”陈宝光闻听一怔,说道:“镖主,您怎么会知道啦。”余公明说道:“并非我知道你们的事,再者我一见邹雷、孙启华、徐顺三人没回来,命你回来报信,你脸上气色又不好,其中必有重大的关系。这个事还用我问,我一见你回来,我就猜着了,你不要着忙,你慢慢地告诉我。”陈宝光一听余公明这片言词,心中自然是佩服,遂把由镖局子里起身,潘镖头得病,住青云镇长合店,李占成起镖,乱柴沟冒雨丢镖丧命,邹雷、孙启华、徐顺、潘景林等在树林内划策,追贼动手,巧捉孙成前后事细说一遍,又道:“潘师父命我回来报信,以后的事情可就不知啦。小子临起身之时,少镖头嘱咐请镖主多带银两前往青云镇,办理善后之事。”余公明容陈宝光将话说完,顺口说道:“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叫道:“陈宝光,事情我俱都知道啦,你千万不可走漏了风声,我自有办法。”回头叫道:“姚玉,咱们镖局子里,现在还有多少名伙计?”姚玉闻听,即刻答道:“现在还有四十名得力的伙计。镖师有两位,现在已经告假回家,大概明天就回来。”余公明与姚玉说道:“今日晚间,叫四十名伙计将兵刃备齐,明日五更天随我起身。”姚玉心中明白,知道有事,又不敢多问。余公明又告诉姚玉,你们晚上把兵刃备齐,将你们马匹备好,明日预备一同起身。又教他告诉柜上赶轿车的车把式,别教他们出去,明天早晨把车套齐了,等候出车。余公明将事交代完了,这几个人都不知道余公明是怎么个用意,只得按照师父所说的预备。
到了晚饭后,天刚到掌灯的时候,余公明把银柜启开,把柜里的散碎银两取出,带在身边,把柜上出入的账本,均都包在一个包袱内,就是姚玉、陈宝光,虽然久跟老师在一处,也料不出来老师是什么用意。余公明把自己的兵刃包裹,均都收拾齐毕,到了晚上,大家安歇,直到天交四鼓,余公明起来,命伙计烧水,大家梳洗已毕,告诉姚玉把马匹备齐,唤伙计们到院中听候训话。工夫不大,就见姚玉由外面过来,说道:“启禀恩师,车辆套好,马匹备齐,伙计们都在院中伺候。”余公明向姚玉说道:“知道啦!”余公明由柜房来到院内,见伙计们一个个背后背着包袱,各带兵刃,站立院内,余公明向伙计们说道:“众位弟兄们,我余公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皆因宝生祥的镖银,在太行山,被困在山谷之内,今有陈宝光报信,望众位随我前往,誓必把山贼赶散,救镖车出险。望诸位都跟我辛苦一趟,今天咱们大家早一点走,免得街坊知道,不然他们必要问,咱们若是一说,显着咱们镖局名誉不好听。我打算命你们十个人一拨,暗暗地出东门,在东门外小树林会齐,咱们再一同走,众位可能肯出力吗?”一来也是余公明素日待伙计恩厚,再者镖局里也免不了丢镖,大家一听,齐声答言说道:“镖主您只管万安,这有什么呢,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那我们就分拨儿先走吧。”余公明说道:“既如此,你们就多辛苦啦。”伙计们一声说道:“镖主你老不用嘱咐。”说话间,伙计们大家分拨出了镖局。余公明看着伙计们走后,这才把镖局看门的伙计老五叫进柜房,随手把刚剪的银子拿出来,凑在一处,放在天平里。秤了秤,三十六两,余公明说道:“老五,我这里有三十六两纹银,交给你。我们走后,你一人看守镖局,顶到晚上,你要如此如此,千万不可与我误事,你将事情办好,也不枉我素日恩待你一场。”老王闻听,连连地称是:“我一定照你老人家所说的话办理。”
余公明将话说完,由柜房内走出来,叫姚玉、陈宝光,将柜房的银两搬出,放在两辆轿车之上,一辆车拉两千五百银子。把包裹拿出来,俱放在前面的车上,命李进坐在后面那辆车上,让老五把马拉过来,姚玉、陈宝光骑马,把包裹扎拴在马上。余公明自己坐在前边那辆车上,这才告诉赶车的起身。赶车的摇鞭,车辆出离镖局门首,奔往华阴县东门。其时城门刚开工夫不大,车辆出了东门,越达了关厢,走了约在五里之遥,就见坐北的一片小松林。见众伙计们俱在此处等候,为首的伙计,抱着镖旗子,看着车辆来到,冲着车辆一摆旗子,余公明叫车辆站住,由车上跳下来,冲着众伙计们说道:“你们众位多辛苦,把镖旗子插在车上。路上要有人问,就说去太行山要镖。”伙计们闻听,只得答应。把镖旗子拴在车辆门柱之上。余公明复又上车,由此起身,赶奔青云镇而来。
那余公明到了青云镇,邹、徐、孙三人迎了出来,余公明道:“潘景林呢?”孙启华答道:“他现在旧病又犯了。”余公明道:“我先看看潘景林去,他在哪里?”余公明进入病房,轻轻地来到炕边,看了看潘景林,因为是潘景林又旧病复发。这次,似乎病体又加重的样子。便低声叫道:“潘景林,我来看你的病来了。”潘景林微睁二目,看了看余公明,颤巍巍地说道:“镖主,你的事还不够办的,还挂念我的病。”将话说完,遂长叹了一声道:“镖主我对不住你……”那余公明道:“你说的哪里的话。这生意,本就是刀尖子上的买卖,本不敢说一定保准不出错,镖银现已有了眉目,你放心养着吧!”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随即出屋,又要去看死亡的墓地,要设祭一奠。孙启华命人买来祭物,到了墓地,余公明把买来的火香,每坟墓之前,各烧四炷香。命邹雷、姚玉、孙启华、陈宝光,站立在自己背后,命徐顺告诉他们容我奠祭已毕。你们在坑内点着钱纸,将祭桌上五供摆齐,点着了蜡烛。唯有李进,没有他的事,让他站在旁边。余公明亲自致祭拈香,把四炷香插在香炉之内。徐顺斟酒,余公明恭恭敬敬,将酒杯高举,亲自口中念道:“众位弟兄,为吾经营,乱柴沟死的情形可惨,今我无可致祭,烧化钱纸,清酒一杯,我余公明誓死替诸位复仇。”余公明将祝词念毕,将酒洒于地上,复又恭恭敬敬磕了四个头,方站起身形,不由得两泪交流,就是两旁边的伙计,见镖主待死去的伙计们这一分的恭敬,不由得众人也就悲惨起来。余公明向众位伙计们说道:“你们众人同事一场,也当致祭。”众人等也轮流祭奠了一遍。此时徐顺已然把钱纸早就点着啦,容钱纸烧化,然后将祭席搬下来,作晚上的菜。余公明看着众人收拾已毕,这才带着徒弟们回奔店中。
余公明回到店中略稍休息了一会儿,静坐沉思,想了一刻,叹了一口气,命姚玉预备包银子的桑皮纸。又教邹雷由桌子底下搬出一包银子来,教他把绳子打开,把里面十封银子取出,俱都放在桌子上。此时姚玉已经把纸由外边取来,余公明命姚玉站在旁边包银子,余公明把桌子上五十两一封的银子十封,俱都打开,放在一处。另将散碎银两,称了二十两一包,包了许多包,余公明便命孙启华将本镖局的伙计招齐,孙启华答应,不一时由外边进来,向前说道:“师父,弟子奉命已把伙计找齐。”那镖局子伙计在外面说道:“请问镖主有什么分派。”余公明道:“只因镖局子里头我有一点办不开的事,你们暂时不必回镖局,我每人给你们二十两银子,你们暂且回家,在家中听候我的信。若要不见我的信,可别回镖局。”众伙计们听镖主之言,也不知怎么回事,只可就是点头答应。余公明说着话,将银子一包一包地递给伙计们。伙计们只得接过银两,与镖主告辞。余公明笑着说道:“你们候信吧。”众伙计们只得接了银子退出去,各自归家。余公明所办的事,不但伙计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连他四个徒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但他的徒弟不知怎么回事,就是跟随他多年的徐顺,也摸不着头脑。到底是怎样回事后文自有叙述。
却说余公明将伙计们开付已毕,回头问道:“徐顺,外面车辆马匹可曾备齐。”徐顺回禀道:“早就备齐啦,在院中侍候着呢。”回头又问道:“李二在哪里呢?”李二正在西里间侍候潘景林,听外面镖主这里问他,随即由西里间走出来,说道:“镖主,你老问我有什么事,我在这里哪!”余公明说道:“我教你把景林送到家里,你可知道山西省南交界,阳城县,孝义村,你到那里,一询问潘景林住宅在哪里,一问便知,你把他送到家中,沿路可要小心服侍,千万可别出差错,我这里有书信一封。”说着由腰内把写得了的那封信,拿出来交与李二。又教李二雇了一辆车,他自己先去看潘景林,就见潘景林半倒半卧倚在枕头上,看那个样子,比昨天显着精神。余公明率众人来到屋中,迈步来到炕下说道:“景林,今日你的病症,如何哪?”潘景林一见余公明进来这一问,遂说道:“镖主,贱躯染病多蒙镖主请医调治,自从昨天吃下药去,今天透着很精神,就仿佛病症失去大半,今天不知不觉地我坐起来,腹中还显着有些饿,周身还显着有一点力气,若要是再吃一点东西,还可以能吃得了。这剂药吃下去,真透着大见好。”余公明一听潘景林之言,搭着坐在炕沿之上,说道:“我打算送你到镖局子将养,怎奈镖局里面人也多,也不得静养。我想派人把你送到家中,一来有人可以服侍你,再者你也没什么挂念着,我就势给你多带几个钱,决不让你有内顾之忧。李二他伺候你也相宜,我就派他把你送到家中,镖局里的事,你也不要管,都有我哪,你就不用挂念着我啦。”余公明一面说着话,看着潘景林的情景,似乎愿意到家中将养,便不再让他说话,只安慰了他几句,便叫姚玉、邹雷,扶着潘景林上车。潘景林扶着姚玉、邹雷,挣扎着站起身来,身形晃了两晃,好在两旁有二人搀扶着他呢,慢慢地一步一步,对付着出离上房。走到院内,便觉着一阵阵凉风刺骨,不由得口中说道:“喝,好冷。”余公明在旁边,心中明白,知道他身体微弱所致,其实天气正在暑热,余公明在旁边答言说道:“景林,既然你身上觉着冷,莫若再穿上一件衣服。”潘景林说道:“那倒不必,坐在车上就可以避风。”说着话来到车前,车把式把车凳拿下来,潘景林登着车凳,众人连搀带抱,把潘景林安置车辆之内。余公明又教李二把潘景林的包袱,和他的金背砍山刀拿来,都放在车内。余公明爬在车辕之上说道:“景林,你一路平安,到家中替我问候,所有的盘费,我就交与李二啦,你自放心。”此时车把式把车帘已经放下来啦,余公明嘱咐了李二一遍,沿路上小心,不可在道路上耽误。李二点头答应,与镖主告辞,赶车的摇鞭儿,径直去了。
余公明看着他们出离了店门,这才转身奔了上房屋,众人相随,来到屋中。余公明这才教陈宝光,由桌子底下,把五百两银子搬出来,放在桌案之上。余公明伸手把绳子解开,从里面取出两封银子计一百两,交与孙启华、姚玉,说道:“你们各带纹银五十两,拿包袱包好了,扎在你们的马上。”复又说道:“你们把你们的兵刃包裹,也就扎备齐了,咱们可就要起身啦。”余公明低声说道:“咱们车辆上乱柴沟。”众人闻听,点头说道:“是啦。”后面五人骑马,相随在车辆之后一同出离店门。张掌柜的带着伙计们送到店门外,张掌柜的与余公明彼此抱拳,看着他们奔东镇口去了。
余公明和众人,一直奔了乱柴沟,到了乱柴沟,四顾无人,随教众人下马,进了树林,将众人教在一起,余公明回手从兜裹之中取出书信,命大家观看,吓得众人痴呆呆发愣。这才明白余公明为何遣散众人。书信里头原文是什么哪,书里头内容写的是:启者顷为本会干事李殿元之仆人李进报称,家主人李殿元,前奉何腾蛟密报,着家主人在河南省南阳府设宏缘会,以期广搜人才,共聚大众。不意事机不密,寄函,中途将密函遗落,被伪地方官察觉,致将家主人逮捕,并累及多人,搜捕余党,阁下及日躲避,并请相机设法援救,实为公诣,此致余会友。大家一看,俱都茫然不解,唯有宏缘总会四个字,正在犯禁之时,才吓得众人呆呆发愣。这才明白余公明这一番的举动,清朝对谋反的事,亲友株连,俱是死罪,余公明岂敢大意。
原来自吴三桂占据云南,由康熙十四年起兵,欲复大明的疆土,各省有志之士,众意为保持汉族起见。不料吴三桂优柔不断,不思进取以致马保、张国桂、杨遇明、王辅臣等相继失败,李成栋举义未成,郑成功败走台湾。唯有大明湖南总督何腾蛟,为满清蔡荣,图海战败,遂投入川。自知各路举义未成,遂率领残败的余众,尚有十营,马步将校,只有数十人,内中有一人,乃是何腾蛟的心腹,此人姓马名奎,武艺超群,对于各种的兵刃,无一不精,人送外号称为赛展雄。他本是少林寺的门人,总理何腾蛟全军中军,只皆因兵败,随入西川。何腾蛟不敢在西川逗留,即入大金川,就在雪山的山脉,有一座大岛,名目黑风岛。这座山岛,三面是水,一面是山。若有一人把守,可称得起万夫难过。何腾蛟看此山出产丰富,可以在此屯兵,遂在此山创造房屋,在山中有十营兵丁,开垦种地,开伐山中的土地,以作久居之所。若满清不能相容,可以由黑风岛这条僻路直通云南、孟买,由孟买有股山路,可以直通外国。扎下宏缘会的根基,是为宏缘会的大本营。
书中交代,这一天镖局门口,来了一个人,站在门口说道:“众位辛苦,我与众位打听打听,这是永胜镖局吗?”原来余公明正在镖局中闲坐,照料柜事。余公明举目观看,由外面进来一人,此人身量不高,年纪很轻,身穿蓝布裤褂,头上蓝手巾包头,蓝纱扎腰,脚底下洒鞋白袜,打着裹腿。脸上看,大约有十八九岁,圆脸膛,通红的脸,看着像太阳晒的,浑身上下一身尘垢,脸上是一脸的土,面部上现出一种着急的样子。两道浓眉,两只大眼睛,额头丰满,方阔海口,大耳有轮。就见他站在大门的门口,与两旁连坐着的伙计打听永胜镖局,就听伙计对他说道:“不错,这是永胜镖局,你找谁?”就听那人说道:“众位,既是永胜镖局,有劳众位与我通禀一声,我见本镖局的镖主。”就听伙计问那人道:“你找哪一位镖主呢?”就听那人说道:“众位,我打听这位镖主姓余,双名公明,江湖人称镇西方龙舌剑,乃是成了名的一位侠客。”伙计接着问道:“朋友你贵姓?”就听那人说道:“我是南阳府人氏,我姓李。”
余公明站在院里,听那人说是南阳府的人氏,他姓李,赶紧抢步向前,来到大门的门洞儿,向那人说道:“你找余公明吗?”这镖局的伙计,见镖主出来,大家一齐站起,遂向那人说道:“这就是我们镖主,你有什么事,过去见他就行啦。”姓李的那人听里面说话,举目一看,心中暗含佩服,果然名不虚传。别看他年纪高迈,精神焕然。看老英雄中等身材高着一拳,生就的细腰扎臂,猿背蜂腰,身穿土黄色河南绸子大褂,里面白绸子裤褂,青缎子云鞋白袜,腰中扎一根黄绒绳,灯笼穗排子飘排。往脸上看,面若满月,两道蚕眉一双虎目,额头丰满,唇似涂珠。生得三山得配,大耳垂轮,白剪子股的小辫儿,颏下一部银髯,根根见肉,生得精神百倍,不由心中佩服,往前抢步,口中说道:“您就是余老太爷吗?”说话间双膝跪倒,向上磕头,口中说道:“老太爷在上,小子有礼。”余公明伸手相搀,说道:“你叫什么名字?”那人站起身形,上下又细看了看余公明,口中说道:“您就是余镖主官印公明吗?”余公明含笑说道:“正是我的名字,难道还有假吗?”那人说道:“小子名叫李进,我这次太巧啦,我来到,就见着你老人家啦,不然可把我急煞,您这里有僻静的所在,我与你老谈谈话。”余公明情知有事,伸手拉着他的手道:“你跟我向这里来,上柜房内谈话,倒也清静。”遂转身拉着李进的手,奔柜房,后面姚玉相随,来到柜房门首,启帘笼,一同进了柜房。到柜房并不落座,余公明说道:“李进,你有何话说,当面快讲。”李进看着旁边站立一人,脸上现出一种难色,有话不肯照直说。余公明早就看出来啦,遂说道:“他不是外人,是我徒弟姚玉,他是我的心腹,你有话只管说无妨。”李进闻言说道:“话倒没有多少,就有一封紧急的书信,请你老人家拆阅。”说话间随手把蓝布汗褂纽扣解开,敞开怀,原来他里面贴身围着一个小黄包袱,纱包扎上。就见他这小黄包袱,上面拿针线缝得甚密,见他恭恭敬敬地把缝线拆开,里面是一个绵纸包儿,里面却是一封书信,就见他把这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往上一递。
余公明接过书信,就见上面写着呈余镖主公明拆阅。并没有下款,后面封口写着八个字:“内有要言,严守秘密。”余公明知道事关紧要,冲着他们两个人一摆手说道:“你们转面。”他二人只得面向外站,余公明看了看他二人,这才背转身形,由上面将书信拆开,把里面信纸取出来,举目观看,不由得大吃一惊!赶紧随手把信纸装在信筒之内,叠了一叠,贴身带在腰间,复又转身叫道:“李进!”这时李进听余镖主呼唤,只得转过身来。余公明叫道:“李进,书信之内情由,大概你必知道。”李进说道:“老太爷要问,小子一概尽知,可就是不敢明言。”余公明说道:“你说的也是,莫若你与我耳语。”李时只得向前,将口放在余公明耳边,低声悄语,如此如此。余公明将话听完,不觉得叹息了一声,说道:“也难为你这一片的忠心,你可要言语上谨慎,你就在我这柜房住几天,等我把柜上的手续办完,我决不误你,你只管放心,此事都在我的身上。”李进点头。又叫李进与姚玉相见。一面叫镖局子伙计到厨房预备饭菜,就命李进同桌而食,用完了晚饭,就留在这柜儿里面安歇。一夜晚景无事,次日清晨,余公明等起来,梳洗已毕,拿钥匙把银柜打开,由里面拿出一个存款的折子,遂叫道:“姚玉,你拿这个折子,到通达银号,将所存的现款五千两,全数提出来,套上咱们柜上的轿车,把它拉到柜上来,我有急用。”姚玉接过取钱的折子,到外面叫伙计套车,奔往通达银号。余公明在柜上等候。大家吃完了早饭,就见姚玉从外面进来,后面跟着镖局的伙计,往柜房里头盘款。工夫不大,将银两俱都搬到柜房。姚玉回禀老师,请老师过目。余公明站起身形,临至近前一看,俱是口袋布打的软包。姚玉拿着个单子,请老师过目查点,余公明一看,是五百两一包,一共十包。看着银两皱眉,向姚玉说道:“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糊涂,我没告诉你吗?我有急用,我不要整宝,我用的是散碎银两,这个整宝,还得过火,把它熔化了,还得过了枷剪,把它们剪碎倒不要紧,那得费多大事。”姚玉笑嘻嘻地说道:“师父您别着急,弟子早就算计到了,这里面并不是整宝,俱都是散碎的银两,里面是五十两一封,十封一包,不但是十封一包,银子先用纸包好了,外头又复上一层布,然后才把包打好,您当时用也可,往远路去带着也可,若不然弟子怎么去了这么大的工夫呢,就因为这个事麻烦。要按着通达银号柜上,他愿给整宝,皆因弟子与通达号柜上掌柜的伙计都熟识,这才跟他要的散碎银两,为的是咱们用着方便。”
余公明听姚玉之言,看了看姚玉,说道:“你倒是伶俐,正合我意,那么你就休息休息去吧,回头我还有事。”姚玉将要转身,就是这个时候,柜房的帘儿一启,由外面进来一人,手内提着马鞭子。余公明不看则可,一看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来者非是别人,正是弟子陈宝光,余公明一见,就知道镖银有失,因为这次计算路程,还不到回来的日子。余公明不容说话,遂冲着陈宝光说道:“宝光什么话不用说,你先坐下歇息,回头我再问你。”陈宝光一听,心中也就明白啦,知道镖主怕走漏风声。陈宝光便在旁边一坐,将马鞭子放在桌子之上,一语不发。余公明遂教姚玉让厨房预备饭,又问道:“宝光,方才你回来的时候,没有人与你说话吧?”陈宝光接着说道:“镖主你老放心,回镖局子,什么话我也没说。”余公明点了点头,知道陈宝光意会。等了不大的工夫,厨房把饭开了来。余公明看着陈宝光吃完了饭,厨房将皿盏拾了去,这才隔着帘子往外面一看没人,又命姚玉往外面看着点,若有伙计们来,别叫他进来,又看了看柜房之内,没有外人,就是李进、姚玉。遂把陈宝光叫至面前,低声说道:“陈宝光,镖银如何?伙计们性命如何?你慢慢告诉我,我好想主意。”陈宝光闻听一怔,说道:“镖主,您怎么会知道啦。”余公明说道:“并非我知道你们的事,再者我一见邹雷、孙启华、徐顺三人没回来,命你回来报信,你脸上气色又不好,其中必有重大的关系。这个事还用我问,我一见你回来,我就猜着了,你不要着忙,你慢慢地告诉我。”陈宝光一听余公明这片言词,心中自然是佩服,遂把由镖局子里起身,潘镖头得病,住青云镇长合店,李占成起镖,乱柴沟冒雨丢镖丧命,邹雷、孙启华、徐顺、潘景林等在树林内划策,追贼动手,巧捉孙成前后事细说一遍,又道:“潘师父命我回来报信,以后的事情可就不知啦。小子临起身之时,少镖头嘱咐请镖主多带银两前往青云镇,办理善后之事。”余公明容陈宝光将话说完,顺口说道:“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叫道:“陈宝光,事情我俱都知道啦,你千万不可走漏了风声,我自有办法。”回头叫道:“姚玉,咱们镖局子里,现在还有多少名伙计?”姚玉闻听,即刻答道:“现在还有四十名得力的伙计。镖师有两位,现在已经告假回家,大概明天就回来。”余公明与姚玉说道:“今日晚间,叫四十名伙计将兵刃备齐,明日五更天随我起身。”姚玉心中明白,知道有事,又不敢多问。余公明又告诉姚玉,你们晚上把兵刃备齐,将你们马匹备好,明日预备一同起身。又教他告诉柜上赶轿车的车把式,别教他们出去,明天早晨把车套齐了,等候出车。余公明将事交代完了,这几个人都不知道余公明是怎么个用意,只得按照师父所说的预备。
到了晚饭后,天刚到掌灯的时候,余公明把银柜启开,把柜里的散碎银两取出,带在身边,把柜上出入的账本,均都包在一个包袱内,就是姚玉、陈宝光,虽然久跟老师在一处,也料不出来老师是什么用意。余公明把自己的兵刃包裹,均都收拾齐毕,到了晚上,大家安歇,直到天交四鼓,余公明起来,命伙计烧水,大家梳洗已毕,告诉姚玉把马匹备齐,唤伙计们到院中听候训话。工夫不大,就见姚玉由外面过来,说道:“启禀恩师,车辆套好,马匹备齐,伙计们都在院中伺候。”余公明向姚玉说道:“知道啦!”余公明由柜房来到院内,见伙计们一个个背后背着包袱,各带兵刃,站立院内,余公明向伙计们说道:“众位弟兄们,我余公明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皆因宝生祥的镖银,在太行山,被困在山谷之内,今有陈宝光报信,望众位随我前往,誓必把山贼赶散,救镖车出险。望诸位都跟我辛苦一趟,今天咱们大家早一点走,免得街坊知道,不然他们必要问,咱们若是一说,显着咱们镖局名誉不好听。我打算命你们十个人一拨,暗暗地出东门,在东门外小树林会齐,咱们再一同走,众位可能肯出力吗?”一来也是余公明素日待伙计恩厚,再者镖局里也免不了丢镖,大家一听,齐声答言说道:“镖主您只管万安,这有什么呢,这都是我们分内之事,那我们就分拨儿先走吧。”余公明说道:“既如此,你们就多辛苦啦。”伙计们一声说道:“镖主你老不用嘱咐。”说话间,伙计们大家分拨出了镖局。余公明看着伙计们走后,这才把镖局看门的伙计老五叫进柜房,随手把刚剪的银子拿出来,凑在一处,放在天平里。秤了秤,三十六两,余公明说道:“老五,我这里有三十六两纹银,交给你。我们走后,你一人看守镖局,顶到晚上,你要如此如此,千万不可与我误事,你将事情办好,也不枉我素日恩待你一场。”老王闻听,连连地称是:“我一定照你老人家所说的话办理。”
余公明将话说完,由柜房内走出来,叫姚玉、陈宝光,将柜房的银两搬出,放在两辆轿车之上,一辆车拉两千五百银子。把包裹拿出来,俱放在前面的车上,命李进坐在后面那辆车上,让老五把马拉过来,姚玉、陈宝光骑马,把包裹扎拴在马上。余公明自己坐在前边那辆车上,这才告诉赶车的起身。赶车的摇鞭,车辆出离镖局门首,奔往华阴县东门。其时城门刚开工夫不大,车辆出了东门,越达了关厢,走了约在五里之遥,就见坐北的一片小松林。见众伙计们俱在此处等候,为首的伙计,抱着镖旗子,看着车辆来到,冲着车辆一摆旗子,余公明叫车辆站住,由车上跳下来,冲着众伙计们说道:“你们众位多辛苦,把镖旗子插在车上。路上要有人问,就说去太行山要镖。”伙计们闻听,只得答应。把镖旗子拴在车辆门柱之上。余公明复又上车,由此起身,赶奔青云镇而来。
那余公明到了青云镇,邹、徐、孙三人迎了出来,余公明道:“潘景林呢?”孙启华答道:“他现在旧病又犯了。”余公明道:“我先看看潘景林去,他在哪里?”余公明进入病房,轻轻地来到炕边,看了看潘景林,因为是潘景林又旧病复发。这次,似乎病体又加重的样子。便低声叫道:“潘景林,我来看你的病来了。”潘景林微睁二目,看了看余公明,颤巍巍地说道:“镖主,你的事还不够办的,还挂念我的病。”将话说完,遂长叹了一声道:“镖主我对不住你……”那余公明道:“你说的哪里的话。这生意,本就是刀尖子上的买卖,本不敢说一定保准不出错,镖银现已有了眉目,你放心养着吧!”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随即出屋,又要去看死亡的墓地,要设祭一奠。孙启华命人买来祭物,到了墓地,余公明把买来的火香,每坟墓之前,各烧四炷香。命邹雷、姚玉、孙启华、陈宝光,站立在自己背后,命徐顺告诉他们容我奠祭已毕。你们在坑内点着钱纸,将祭桌上五供摆齐,点着了蜡烛。唯有李进,没有他的事,让他站在旁边。余公明亲自致祭拈香,把四炷香插在香炉之内。徐顺斟酒,余公明恭恭敬敬,将酒杯高举,亲自口中念道:“众位弟兄,为吾经营,乱柴沟死的情形可惨,今我无可致祭,烧化钱纸,清酒一杯,我余公明誓死替诸位复仇。”余公明将祝词念毕,将酒洒于地上,复又恭恭敬敬磕了四个头,方站起身形,不由得两泪交流,就是两旁边的伙计,见镖主待死去的伙计们这一分的恭敬,不由得众人也就悲惨起来。余公明向众位伙计们说道:“你们众人同事一场,也当致祭。”众人等也轮流祭奠了一遍。此时徐顺已然把钱纸早就点着啦,容钱纸烧化,然后将祭席搬下来,作晚上的菜。余公明看着众人收拾已毕,这才带着徒弟们回奔店中。
余公明回到店中略稍休息了一会儿,静坐沉思,想了一刻,叹了一口气,命姚玉预备包银子的桑皮纸。又教邹雷由桌子底下搬出一包银子来,教他把绳子打开,把里面十封银子取出,俱都放在桌子上。此时姚玉已经把纸由外边取来,余公明命姚玉站在旁边包银子,余公明把桌子上五十两一封的银子十封,俱都打开,放在一处。另将散碎银两,称了二十两一包,包了许多包,余公明便命孙启华将本镖局的伙计招齐,孙启华答应,不一时由外边进来,向前说道:“师父,弟子奉命已把伙计找齐。”那镖局子伙计在外面说道:“请问镖主有什么分派。”余公明道:“只因镖局子里头我有一点办不开的事,你们暂时不必回镖局,我每人给你们二十两银子,你们暂且回家,在家中听候我的信。若要不见我的信,可别回镖局。”众伙计们听镖主之言,也不知怎么回事,只可就是点头答应。余公明说着话,将银子一包一包地递给伙计们。伙计们只得接过银两,与镖主告辞。余公明笑着说道:“你们候信吧。”众伙计们只得接了银子退出去,各自归家。余公明所办的事,不但伙计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连他四个徒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但他的徒弟不知怎么回事,就是跟随他多年的徐顺,也摸不着头脑。到底是怎样回事后文自有叙述。
却说余公明将伙计们开付已毕,回头问道:“徐顺,外面车辆马匹可曾备齐。”徐顺回禀道:“早就备齐啦,在院中侍候着呢。”回头又问道:“李二在哪里呢?”李二正在西里间侍候潘景林,听外面镖主这里问他,随即由西里间走出来,说道:“镖主,你老问我有什么事,我在这里哪!”余公明说道:“我教你把景林送到家里,你可知道山西省南交界,阳城县,孝义村,你到那里,一询问潘景林住宅在哪里,一问便知,你把他送到家中,沿路可要小心服侍,千万可别出差错,我这里有书信一封。”说着由腰内把写得了的那封信,拿出来交与李二。又教李二雇了一辆车,他自己先去看潘景林,就见潘景林半倒半卧倚在枕头上,看那个样子,比昨天显着精神。余公明率众人来到屋中,迈步来到炕下说道:“景林,今日你的病症,如何哪?”潘景林一见余公明进来这一问,遂说道:“镖主,贱躯染病多蒙镖主请医调治,自从昨天吃下药去,今天透着很精神,就仿佛病症失去大半,今天不知不觉地我坐起来,腹中还显着有些饿,周身还显着有一点力气,若要是再吃一点东西,还可以能吃得了。这剂药吃下去,真透着大见好。”余公明一听潘景林之言,搭着坐在炕沿之上,说道:“我打算送你到镖局子将养,怎奈镖局里面人也多,也不得静养。我想派人把你送到家中,一来有人可以服侍你,再者你也没什么挂念着,我就势给你多带几个钱,决不让你有内顾之忧。李二他伺候你也相宜,我就派他把你送到家中,镖局里的事,你也不要管,都有我哪,你就不用挂念着我啦。”余公明一面说着话,看着潘景林的情景,似乎愿意到家中将养,便不再让他说话,只安慰了他几句,便叫姚玉、邹雷,扶着潘景林上车。潘景林扶着姚玉、邹雷,挣扎着站起身来,身形晃了两晃,好在两旁有二人搀扶着他呢,慢慢地一步一步,对付着出离上房。走到院内,便觉着一阵阵凉风刺骨,不由得口中说道:“喝,好冷。”余公明在旁边,心中明白,知道他身体微弱所致,其实天气正在暑热,余公明在旁边答言说道:“景林,既然你身上觉着冷,莫若再穿上一件衣服。”潘景林说道:“那倒不必,坐在车上就可以避风。”说着话来到车前,车把式把车凳拿下来,潘景林登着车凳,众人连搀带抱,把潘景林安置车辆之内。余公明又教李二把潘景林的包袱,和他的金背砍山刀拿来,都放在车内。余公明爬在车辕之上说道:“景林,你一路平安,到家中替我问候,所有的盘费,我就交与李二啦,你自放心。”此时车把式把车帘已经放下来啦,余公明嘱咐了李二一遍,沿路上小心,不可在道路上耽误。李二点头答应,与镖主告辞,赶车的摇鞭儿,径直去了。
余公明看着他们出离了店门,这才转身奔了上房屋,众人相随,来到屋中。余公明这才教陈宝光,由桌子底下,把五百两银子搬出来,放在桌案之上。余公明伸手把绳子解开,从里面取出两封银子计一百两,交与孙启华、姚玉,说道:“你们各带纹银五十两,拿包袱包好了,扎在你们的马上。”复又说道:“你们把你们的兵刃包裹,也就扎备齐了,咱们可就要起身啦。”余公明低声说道:“咱们车辆上乱柴沟。”众人闻听,点头说道:“是啦。”后面五人骑马,相随在车辆之后一同出离店门。张掌柜的带着伙计们送到店门外,张掌柜的与余公明彼此抱拳,看着他们奔东镇口去了。
余公明和众人,一直奔了乱柴沟,到了乱柴沟,四顾无人,随教众人下马,进了树林,将众人教在一起,余公明回手从兜裹之中取出书信,命大家观看,吓得众人痴呆呆发愣。这才明白余公明为何遣散众人。书信里头原文是什么哪,书里头内容写的是:启者顷为本会干事李殿元之仆人李进报称,家主人李殿元,前奉何腾蛟密报,着家主人在河南省南阳府设宏缘会,以期广搜人才,共聚大众。不意事机不密,寄函,中途将密函遗落,被伪地方官察觉,致将家主人逮捕,并累及多人,搜捕余党,阁下及日躲避,并请相机设法援救,实为公诣,此致余会友。大家一看,俱都茫然不解,唯有宏缘总会四个字,正在犯禁之时,才吓得众人呆呆发愣。这才明白余公明这一番的举动,清朝对谋反的事,亲友株连,俱是死罪,余公明岂敢大意。
原来自吴三桂占据云南,由康熙十四年起兵,欲复大明的疆土,各省有志之士,众意为保持汉族起见。不料吴三桂优柔不断,不思进取以致马保、张国桂、杨遇明、王辅臣等相继失败,李成栋举义未成,郑成功败走台湾。唯有大明湖南总督何腾蛟,为满清蔡荣,图海战败,遂投入川。自知各路举义未成,遂率领残败的余众,尚有十营,马步将校,只有数十人,内中有一人,乃是何腾蛟的心腹,此人姓马名奎,武艺超群,对于各种的兵刃,无一不精,人送外号称为赛展雄。他本是少林寺的门人,总理何腾蛟全军中军,只皆因兵败,随入西川。何腾蛟不敢在西川逗留,即入大金川,就在雪山的山脉,有一座大岛,名目黑风岛。这座山岛,三面是水,一面是山。若有一人把守,可称得起万夫难过。何腾蛟看此山出产丰富,可以在此屯兵,遂在此山创造房屋,在山中有十营兵丁,开垦种地,开伐山中的土地,以作久居之所。若满清不能相容,可以由黑风岛这条僻路直通云南、孟买,由孟买有股山路,可以直通外国。扎下宏缘会的根基,是为宏缘会的大本营。
相关热词搜索:龙舌剑
下一章:第四章 飞毛腿失函惹祸
上一章:第二章 铁算盘妙计寻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