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1-08-02  作者:阿瑟·黑利  来源:阿瑟·黑利作品集  点击:

  致三郡医院院长H·N·托马赛利先生
  伯灵顿 宾夕法尼亚州
  尊敬的托马赛利先生:
  自从一个星期前我参观完伯灵顿后,我对三郡医院病理科的工作考虑了很久。
  写下这封信是为了告知您,如果您那边没有什么变化的话,我决定按照我们约定的条件,接受贵院的聘请。
  此前,您提到希望新聘请的病理科医师能尽快就职,而我这里已无其他事务需滞留,待处理完几件琐事后,我准备于8月15日,即一周后,抵达伯灵顿报到入职,但愿如此一来,能满足您的需求。
  在和欧唐奈医生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离医院很近的部分单身公寓即将竣工。不知道您是否有更多相关的信息,可否告知我。同时,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替我在8月14日,在当地的酒店预订一个房间。
  关于我在医院的工作,我感觉我们对此尚未完全确定下来。现在我冒昧提及这个话题,不知道您能否在我就职之前就和皮尔逊医生明确商定下来。
  在我看来,不管是对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还是对今后工作中时不时会碰到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调整,如果我能有在一定的范围内独立工作的权限,这对我本人,对医院都有好处。
  在病理科,我个人希望能把血清学、血液病学和血生化方面的工作交由我直接负责。当然,如果在皮尔逊医生认为有需要的时候,我亦非常愿意随时协助他在病理解剖或其他各方面的工作。
  正如我说的,我现在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希望您和皮尔逊医生在8月15日之前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但是,请您放心,我愿意全程协助皮尔逊医生的工作,并为三郡医院做出我最大的贡献。
  您真诚的,
  戴维·科尔曼,医学博士
  波士顿 马萨诸塞州
  8月7日
  科尔曼把这封打印得干干净净的信读了一遍,把它放在信封里,封好。然后坐回到自己的便携式打字机旁,又敲出一份类似的,但略短一些的信件给乔·皮尔逊医生。
  这段时间戴维·科尔曼一直住在波士顿,几个月前,他暂时租下了这间自带家具的公寓。拿着两封信走向邮筒,他一边走一边考虑他所写的内容,一边想着迄今为止他还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三郡医院。在过去几个星期里,还有7个机构给他下了聘书。很显然,三郡医院开出的条件不是最优厚的,单纯从薪水上看,甚至需要倒着往上数。再说了,三郡医院的名头也不怎么样,而且有两家国际知名的医院也给他下了聘书。而三郡医院,走出它的服务范围,甚至没几个人知道。
  为什么呢?是不是因为他害怕在一个更大的医疗中心,他就泯然众人矣了?这几乎不可能,既往的辉煌战绩足以说明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他也是会闪闪发光的。是不是因为他觉得在一个小地方,他进行科研工作就能自由一些呢?他的确希望能做一些科研工作,但如果这就是他最想要的,他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研究机构,他的聘书名单里恰好就有一家研究机构,如果是那样,完全不用费那么多周折。难道是因为做出如此选择所面临的挑战?有可能。显然在三郡医院病理科,有很多东西需要整顿。过去的一个星期,院长在电话里邀请他去医院看看情况,短短的两天,他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另外,和皮尔逊医生共事,估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会面的时候,他可以感受到老头子的抗拒心理。在科尔曼的追问下,院长承认,在三郡医院,皮尔逊是出了名的难相处。
  所以,是因为挑战吗?是因为这个,他选择了三郡医院吗?是吗?抑或是其他什么东西,完全不同的东西?是……自我修炼吗?过去的噩梦还在追赶着他吗?
  长久以来,在其所有的性格特征中,戴维·科尔曼认为他最显著的个性是骄傲,而这也是他最害怕且最厌弃的一点。在他看来,他从来没有摆脱过骄傲,他把它一脚踹开,拒之门外,但是它总能找到回家的路,简直是强大无比,坚不可摧。
  他大多数的骄傲,都来源于他知道自己在智商上胜人一筹。和同龄人相比,他总是感觉自己遥遥领先,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迄今为止他所做的一切都证实了,在方方面面他都能崭露头角。
  自戴维·科尔曼记事起,拿奖学金对他而言轻而易举,学习看上去就跟呼吸一样简单。在小学、高中、大学、医学院,他像雄鹰一样在众人头顶高高飞过。拿第一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无论什么知识他看一眼就能理解吸收、分析整合、收为己用,他为此沾沾自喜。
  戴维·科尔曼第一次见识到骄傲的苦头是在高中的时候。就像所有天赋异禀的人一样,当他被同学们一眼认出来时,他们开始只是有些戒备,当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的时候,戒备变成不喜欢,最终不喜欢转化成了憎恨。
  当他刚发觉这一点的时候,他还没当回事儿。直到有一天,学校的校长——他自己也是一个才华横溢、通情达理的人——把他叫到一边。时至今日,戴维·科尔曼还能记得他说的每一个字。
  “我觉得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大到能承受这些了。所以我要对你直说,在学校的四面墙内,除了我,你一个朋友也没有。”
  起初,他还不信。随后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无比诚实的人,他最终对自己说,校长是对的。
  于是校长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优等生,你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在这世上没有任何理由去埋没你的才能,你有一个无与伦比的聪明的大脑。至于未来,你的前途不可限量。科尔曼,我想说的是,以我过来人的经验,我要提醒你:如果你想与他人共处,你必须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出挑才行。”
  对一个年轻而敏感的生命说这种话是很鲁莽的,但是校长并没有低估他的学生。科尔曼带走了这个建议,分析消化了校长的话,最后开始否定自身。
  从那时起,为了改正自己的缺点,他前所未有地努力起来。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近乎苦行僧的计划。他先从参加体育活动开始,从记事开始,戴维·科尔曼对各种运动都不感兴趣。在学校里,此前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他一直都觉得只有那些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才会去参加体育赛事,在一边傻乎乎地大呼小叫。现在他冬天踢足球,夏天打棒球。不管心里在想什么,他倒真成了体育健将。在大学时,他被选拔到校队。而不管是在高中,还是大学,在不上场的时候他都作为一个观众参加了每一次比赛,跟周围的每一个人一样嘶吼呐喊。
  然而,即使他把自己的内心小心地隐藏起来,却始终无法摆脱格格不入的感觉。在自己内心深处,在每一个欢呼声中,他都感觉自己的行为幼稚无比。正是这种感觉使他相信,即使他已经将骄傲踩到脚下,但是却从未踩灭它。
  他与他人的关系也差不多如此。在过去,如果碰到一个他感觉智商欠奉的家伙,他便从不费心去掩饰自己的厌恶和漠不关心。但是现在,作为计划的一部分,他要走出自己的世界,对那些人热心无比。结果在大学时,他获得了“老好人”的名号。如果大家有什么学习上的困难,他的名字简直成了通关密码。每个人都说:“去找戴维·科尔曼聊聊,他会给我们讲清楚的。”而事实上,最后他总是会帮到他们的。
  按照常理来说,长此以往,他对周围人的想法应该改观才是。时间和经历,会让他对那些天分上有欠缺的人抱有同情心,但是,他一直都不确定这种感情是否曾经存在过。科尔曼自己发现,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对无能充满了蔑视,他用严格的约束去对抗它,作秀似的表演去掩饰它,但一切似乎都于事无补。
  他进入医学行业,有一半是因为他那去世的父亲,他曾是一个乡村医生。一半是因为他自己也想做医生。但是,在选择特定的专业时,选择了病理则完全是因为在医学的各专业中这是最不能出风头的科室。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进一步打击自己那无法击败的骄傲的计划中的一步。
  有一段时间,他相信他做到了。有时候,病理研究是极其孤独冷清的。这里的人不用和医院病人直接接触,与面对面诊断的激情和压力是分开的。但后来,随着兴趣和知识的增长,他发现自己对高倍显微镜下显露出来的秘密知道得比别人多,他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又产生了轻视的情绪。当然,程度是没有那么以往那么强烈了,毕竟,在医学领域,他不可避免地还是碰到了不少和他的智力旗鼓相当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也许可以稍微喘口气,把套在身上的那层铁甲松开一些。他还是碰到一些他觉得很没有头脑的家伙,这种人在医学院也是有的,但是他从未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跟这些人打交道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让人闹心了。在这些心情稍微放松的片刻,他开始思索自己是不是终于克服了老毛病。
  对此,他仍然很小心谨慎,15年来有意识的自我约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开的。而有时候,他开始弄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动机,是完全出于自我选择,还是出于长久以来,他逼自己套上苦行僧的粗布麻衣后所产生的思维定势?
  所以,现在他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选择三郡医院?如果他选择了它,是因为这就他真正想要的,一个中等大小的、二线的医院,既没有名亦没有利?或者,这不过是潜意识里他能找到的最能折磨他的自尊的办法?
  他把两封信件投入邮筒,这个问题,大概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了。

×      ×      ×

  在伯灵顿的医科大楼的七楼,伊丽莎白·亚历山大在道恩伯格医生的办公室套间的检查室里换上她的衣服。半小时前,查尔斯·道恩伯格给她做了一次全面的常规体查。现在他已经回到他的办公桌前。透过半开的门,她听到他说:“亚历山大夫人,等你穿好衣服,就过来这边坐吧。”
  把套头衫拉过头顶,她乐呵呵地回答说,“等一下哦,医生。”
  坐在他的办公桌前,道恩伯格笑了。他喜欢那些享受怀孕而满脸喜悦的病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大恰好就是这样的病人。她会是一个很好的话不多的妈妈,他想。她看上去挺漂亮的,虽说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特别漂亮的姑娘,但是性格上很亲切朴实,这让她整个人有了更多光彩。他看了一眼他早先做的记录。她今年23岁。当他年轻的时候,给女病人体检时一定要有个护士在场,这不过是个预防措施。他听说有些没这么做的医生,后来就被有些神经兮兮的女人弄了些很难听的罪名控告他们。然而,现在他很少在意这个了。最起码,人老了也就有这点好处。
  他冲套间里喊道:“嗯,我看你会生一个正常、健康的宝宝,这里似乎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儿的情况。”
  “科罗生医生以前也这么说过。”伊丽莎白束上她那绿色印花夏裙的腰带,从房间里走出来坐到办公桌一旁的椅子上。
  道恩伯格又看了看他的笔记。“他是在芝加哥给你看病的医生,是吗?”
  “是。”
  “你的第一个孩子,是他接生的?”
  “是的。”伊丽莎白打开她的钱包拿出一张纸。“我这里有他的住址,医生。”
  “谢谢你,我会写信给他问问你的病史。”道恩伯格把那张纸条夹进笔记里,他就事论事地问道,“亚历山大夫人,你的第一个孩子是因为什么去世的?”
  “支气管炎,在她刚满月的时候。”伊丽莎白平静地说道。一年前,说这句话时她不得不强忍着眼泪从齿缝里挤出这几个字。现在,随着第二个孩子即将降临,失去便显得没有那么难以承受了。但是,这一次,这个孩子一定会活下去,她十分确信。
  道恩伯格医生问道:“接生时正常吗?”
  “正常。”她回答。
  他又看了一下他的记录,好像是为了冲淡刚刚那些痛苦的问题可能带来的苦涩,他像是闲聊一般说道,“我听说你刚刚才到伯灵顿来。”
  “是的,”她明快地回答道,“我的丈夫在三郡医院工作。”
  “是的,皮尔逊医生跟我提过。”一边继续写,他一边问道:“他喜欢这里吗?”
  伊丽莎白想了想后,说道,“约翰并没有说太多,但我感觉他喜欢这里。他非常喜欢他的工作。”
  道恩伯格用吸墨纸沾了沾他的字迹。“他是个好帮手,特别是在病理科。”他又抬起头笑道,“我们这些人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实验室的结果。”
  妇产科医生停顿了一下,从他的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一摞表格,他说:“说到实验室,我们必须给你验个血。”
  当他开始写化验单的抬头时,伊丽莎白说,“有些事我要告诉您,医生。我是Rh阴性,我的丈夫是Rh阳性[1]。”
  他笑了。“我早就该想起来你是技师的妻子。那样的话,我们的检查要彻底一些了。”他撕下化验单递给她。“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拿着这个去三郡医院的门诊抽血。”
  “谢谢您,医生。”她把化验单叠好放到她的手提包里。
  在就诊快结束的时候,道恩伯格犹豫了一下。和大多数医生一样,他知道,患者常常对有些医疗问题抱有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想法。当他自己的病人出现这种情况时,不管要花多少时间,他总会把问题解释清楚。现在这种情况下,女孩子已经失去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因此,第二次的孩子显得倍加重要。道恩伯格觉得自己有义务消除她的顾虑。
  她提到了Rh因子的问题,显然她考虑过这个问题。然而,他怀疑她是否明白其中真正的临床意义。他决定花点时间去稳定一下她的情绪。
  “亚历山大夫人,”他说,“我希望你要明白,即使你和你的丈夫有不同的Rh血型,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宝宝一定会有任何问题,你明白吗?”
  “我明白的,医生。”他知道自己猜对了。在她的声音里有一丝疑惑。
  他耐心地问:“你明白Rh阳性和Rh阴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她犹豫了一下。“好吧,我不太明白,至少不是完全明白。”
  他就猜到会这样。他想了一会儿,然后说,“让我尽量说得简单一点,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有很多因子,而你说的‘因子’,其实就是血液的某种‘成分’。”
  伊丽莎白点点头。“我明白了。”她发现自己正聚精会神地听道恩伯格医生讲话。一时间,她几乎是怀旧一样地想起很久以前还在学校的日子。在学校里,她一直对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力引以为傲。她总是能排除万念,集中精神专注在一个问题上。这让她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学生之一。
  她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还保持着这样的能力。
  道恩伯格继续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血液因子,据科研人员的最新统计,我们所知的血液因子多达49种。大多数人,像你和我,血液里大概有15到20种血液因子。”
  伊丽莎白的头脑一转,想到了第一个问题。她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生来具有不同的血液因子?”
  “主要是靠遗传,这一点倒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要记住,有些因子是相容的,有些则不相容。”
  “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有些血液因子混合在一起,会相安无事,但有些在一起后则会攻击对方,无法共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输血时一定要配型,必须确保受血者接受的血型与其自身的是相容的。”
  伊丽莎白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问,“当人们生孩子的时候,就是那些会互相攻击的因子,那些不相容的因子,引发了疾病?”这也是她在课堂上的习惯之一:一个问题弄明白了再往下学。
  道恩伯格回答说:“偶尔它们会这样。但更多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就你和你丈夫的血液特征而言,你说他是Rh阳性?”
  “是的。”
  “嗯,这意味着他的血液中含有一种‘大D’因子,而你是Rh阴性,你没有‘大D’因子。”
  伊丽莎白缓缓地点头。她在脑海里记下:Rh阴性,没有“大D”。按照以往记东西的习惯,她迅速编了个顺口溜:
  无敌(D)即赢(阴)。
  她发现道恩伯格正望着她。“你说得挺有意思的,”他说,“从没有人这样解释过。”
  “好,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你的宝宝,”他指着她腹部隆起的地方说,“我们还不知道小宝宝是Rh阴性血液还是Rh阳性的。换句话说,我们不知道他的血液中是否含有‘大D’。”
  一时间伊丽莎白把她脑海中编的那些小玩意儿都忘了。她带着一丝不安问道:“如果他的血液中含有‘大D’因子呢?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血液和我的血液会不相容呢?”
  道恩伯格平静地说:“总是会有这种可能性的。”他面带微笑地告诉她:“现在请仔细听。”
  她点点头,将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刚才有一刹那她开了个小差。
  他字斟句酌地说道:“婴儿的血液系统总是独立于母亲的血液系统之外的,不过,在怀孕期间,时常会有少量的宝宝的血液会溜进母亲的血液里。明白吗?”
  伊丽莎白点点头:“明白。”
  “那好吧,如果母亲为Rh阴性血液,而宝宝刚好是Rh阳性的,有时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的老朋友‘大D’因子会潜入母体的血液系统,在那里,它是不受欢迎的存在。明白了吗?”
  伊丽莎白再次说:“明白。”
  他缓缓地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母亲的血液通常会产生一种我们称之为抗体的东西,而这些抗体会攻击‘大D’因子,并最终消灭它。”
  伊丽莎白感到困惑。“那这又有什么问题呢?”
  “对于母亲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母体会产生对抗‘大D’因子的抗体,这才是问题所在。抗体能通过胎盘屏障,自由出入胎儿的血液。你看,尽管母亲和婴儿之间血液是不流通的,但是抗体可以,抗体完全可以进出自如。”
  “我明白了,”伊丽莎白慢慢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抗体会攻击婴儿的血液并破坏它。”现在她的思路非常清晰了。
  道恩伯格佩服地看着她。这是个聪明的女孩,他想,她把每一个字都听进去了。他大声说:“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的话,抗体可能会破坏宝宝的血液,或者破坏其中一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生儿溶血病[2]。”
  “但你能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无力阻止,但是我们能够战胜它。一开始,通过溶血试验,我们能及时发现母亲的血液里的抗体,我们现在会检测你的血液,在怀孕期间还要重复检测。”
  “怎么检测?”伊丽莎白问。
  “你真是一个会问问题的女孩。”妇产科医生笑了。“我没法告诉你具体的检验过程。你丈夫知道的比我多。”
  “还有什么能做的吗?我的意思是为了宝宝我们能做什么。”
  他耐心地说:“最重要的是,在宝宝出生后要立即给他进行换血,这通常都非常有效。”他刻意回避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极易发生死胎,以及有时候需要提前几个星期引产,以便让新生儿有更高的存活率的事实。不管怎么说,他觉得今天说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他决定先总结一下。
  “我已经把什么都告诉你了,亚历山大夫人,因为我认为你对Rh血型有些疑问。另外,你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我一直认为,与其一知半解,不如让你了解得透彻一些。”
  她听见这些话马上笑了,她就猜到她确实很聪明。毕竟,她已经证明自己仍然拥有以前在课堂上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然后她告诉自己:别得意了,再说了,你这是怀了一个宝宝,又不是参加期末考试。
  道恩伯格医生又说道:“有些重要的事情,让我再提醒你一下。”现在他很严肃认真地向她探过身子说道:“第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你可能永远不会生一个Rh阳性的婴儿,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有任何问题;第二,即使你的宝宝刚好是Rh阳性,你也有可能完全不致敏。第三,即使你的宝宝有新生儿溶血病,治疗和治愈的机会也是很大的。”他面向她问:“现在,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伊丽莎白脸上闪着光芒,她一直被当作一个成年人对待,这使她很得意。“道恩伯格医生,”她说,“我觉得你太厉害了。”
  道恩伯格被逗乐了,他伸手拿起他的烟斗。“是啊,”他一边装烟丝,一边说,“有时候我也这么觉得。”

×      ×      ×

  “乔,我能和你说句话吗?”
  露西·格兰杰正在去病理科的路上,在一楼的走廊上她看到皮尔逊那肥胖的身躯就在前方,她便叫住了他。
  “有什么事吗,露西?”带着他一贯的嗡嗡的鼻音,但她很庆幸地看到他似乎没有什么不高兴的感觉,她希望她仍然对他的坏脾气免疫。
  “是的,乔。我希望你能帮我看看一个病人。”
  他正忙着点那根他总是少不了的雪茄,点着之后,他看着烟头问道,“有什么问题?”
  “她是我们卫校的一个学生。一个叫薇薇安·拉布顿的女孩子。19岁,你认识吗?”
  皮尔逊摇了摇头。露西继续说:“这个病例依我看有点儿不太乐观,我怀疑是骨肿瘤,我已经安排后天活检,切下来的组织会送下来给你,但我想你没准儿想看看那个女孩。”
  “好吧,她在哪儿?”
  “我已经让她留院观察了,”露西说,“她在二楼。现在你能去看她吗?”
  皮尔逊点头。“也可以啊。”他们走向大厅的乘客电梯。
  露西对皮尔逊的要求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在疑诊病患有恶性肿瘤的情况下,是由病理科医生给病人下最后诊断的。在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因素,有时有些因素是相互矛盾的,一个病理科医生要多方权衡。露西知道对骨肿瘤的诊断尤为困难。所以,如果在诊疗伊始,就让病理科医生参与进来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来,他能了解病人,讨论症状,听取放射科医生的意见,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他了解病情从而进行诊断。
  当他们走进电梯后,皮尔逊痛得缩了一下,他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背上。
  露西摁下二楼的按钮。电梯门自动关闭后,她问,“是背痛吗?”
  “有时候会痛一下,”然后他用力伸了伸腰,“可能是因为经常弯腰看显微镜。”
  她关心地看着他说:“要不你来我的诊室一趟?我给你看看吧。”
  他吸了一口雪茄,咧嘴一笑:“告诉你吧,露西,我可付不起你的诊费。”
  门一开,他们走上二楼。走在走廊上时她说:“不收你钱。我从不收同事的钱。”
  他被逗乐了,瞥了她一眼。“那你可和精神科医生不一样啊?”
  “不,我不一样。”她笑了。“我听说你和他们合用一个诊室,他们还给你发了一份账单。”
  “是啊。”她很少见到他这么随和。“他们说跟我要钱也是治疗精神病的一种办法。”
  “我们到了。”她打开一扇门,皮尔逊先进去了。随后她跟着他进去,顺手关上了门。
  这是一个小双人间,露西对靠近门口的女病人打了个招呼,然后走到第二张床边,薇薇安正在看杂志,她抬起头来。
  “薇薇安,这是皮尔逊医生。”
  “你好,薇薇安。”皮尔逊一边看露西给他的病历,一边心不在焉地招呼了一声。
  她礼貌地回答说:“下午好,医生。”
  薇薇安还是没弄明白到底为什么她会住进来,她的膝盖是又痛了,这是事实,但专门弄张床躺着似乎就有些小题大做了。不过,她也不是很介意。在某种程度上,从卫校的日程中逃出来调整自己,读读书、休息一下还是很不错的。迈克刚刚打电话过来,听到她的情况后,似乎很是担心。他答应一有空就过来看她。
  露西拉上两张床之间的挂帘,皮尔逊说道,“把两个膝盖都让我看看,好吗?”
  薇薇安掀开床单,撩起睡衣的下摆。皮尔逊放下病历,弯腰仔细检查。
  露西看着病理科医生用短粗的手指小心地抚摸病人的下肢。她心想,怎么这人有时候那么粗鲁,有时候又能出奇的温柔。当皮尔逊触诊的时候,薇薇安痛得缩了一下,皮尔逊抬起头来问道,“那里痛,是吗?”薇薇安点点头。
  “我从格兰杰医生的病历上看到,大约5个月前你膝盖受过伤。”他说。
  “是的,医生。”薇薇安想把事情说清楚:“一开始我忘记了,直到我回头想才记起来。我撞到游泳池底了,我猜我跳水跳得太猛了。”
  皮尔逊问她:“那个时候有那么痛吗?”
  “是的,但后来就不痛了,要不是现在又痛了,我都没想着要去管它。”
  “好的,薇薇安。”他朝露西打了个手势,露西把床单盖了回去。
  他问露西:“有拍X光片吗?”
  “我拍了。”她拿出一个大的牛皮纸信封。“拍了两组:第一组没有什么阳性提示。然后,我们调整到软组织窗,结果就发现了骨畸形。”
  薇薇安兴致勃勃地听着,她感觉他们说的话应该都是关于她的,好像自己成了个重要人物似的。
  皮尔逊和露西走到窗边,病理科医生拿起那张没有阳性提示的X光片对着光,在他看第二张的时候,露西指了指说,“这里,看到了吗?”他们俩一起看。
  “可能是吧。”皮尔逊嘟囔了一声,放回那些X光片。影像学对他来说,完全是一个专家在别人的天地里摸索的感觉。他说:“一团阴影里又一团阴影。放射科怎么说?”
  “拉尔夫·贝尔证实了骨畸形,”露西回答,“但他也觉得不足以下诊断。他同意我们应该做一个活检。”
  皮尔逊转向病床问道:“你知道什么是活检吗,薇薇安?”
  “我有点印象,”女孩犹豫道,“可是不太清楚。”
  “护理课程还没有教,是吧?”
  她摇摇头。
  皮尔逊说:“好吧,事情是这样的,格兰杰医生要取出一小块组织,就从你的膝盖,你痛的地方取。然后那块组织会送过来给我……我会研究一下。”
  薇薇安问:“然后你就能从中分辨出……生了什么病吗?”
  “大多数时候,我可以。”他准备离开,然后迟疑了一下。“你经常运动吗?”
  “哦,是的,医生。网球、游泳、滑雪,”她补充说,“我也喜欢骑马。在俄勒冈州时我经常骑马。”
  “俄勒冈州,是吗?”他若有所思地说道,然后转身离开。“好吧,薇薇安,今天就到这里吧。”
  露西笑着说道:“我等会就回来。”她拿起病历和X光片跟着皮尔逊走了出去。
  门一合上,第一次,薇薇安生出一丝恐惧不安的凉意。
  当他们在走廊上走了一段路后,露西问,“你怎么看,乔?”
  “这可能是一个骨肿瘤。”皮尔逊一边思索,一边慢慢说道。
  “恶性?”
  “有这个可能。”
  他们走到电梯前停了下来。露西说,“如果是恶性的,我就不得不截掉那条腿。”
  皮尔逊慢慢地点了点头。突然之间,他显得有些苍老。“是啊,”他说,“我就是在想这个。”

  [1]在Rh血型中,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英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中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以此命名。人类血型中有阳性及阴性两种Rh因子。——译者注
  [2]因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孕产妇“大D”因子致敏和由此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的病死率已经大大下降。——译者注

相关热词搜索:最后诊断

下一章:11

上一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