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壁虎崖遇艳
2025-07-20 作者:朱贞木 来源:朱贞木作品集 点击:
正在此生死关头,忽然从西北方面送来一阵吆喝声和兽类奔驰声。此刻,不但李三姑闻之惊顾,便是两只豹子也都侧耳静听,仿佛正在侦探敌人来踪去迹。
说时迟,那时快,猛见又有一只花豹子从林深处蹿将出来,浑身黄黑斑纹,金黄的皮上绣着朵朵的乌绒圆花,异常悦目,可是豹脑门上像是带了伤痕,一条条鲜血直挂到豹颊上。后面紧跟一人,黑夜里也看不清面貌,只觉纵跳之间,异常矫健。
那人左手握着一柄单刀,右手提了一根棍棒,也不知是木是铁,看看赶上前豹,举右手“啪”的一棍,正打在豹子后胯骨。大约力量太大,那豹子一歪身,像似打伤了一只腿,奔势未免更慢。就在这一刹那间,那人一个箭步跨上豹背,撒了手中棍,一把揪住豹项上的皮,用力一按,豹子前身立刻趴下。那人立即跨左右足夹住豹颈,举手中刀向豹头上一阵乱劈,那豹子鸣了两声,竟已动弹不了。原来豹嘴早已陷入土内,豹头早已劈开。
那人刚一放手,猛听背后一阵风声。其实他早已瞧见还有两只豹子呢,所以乘势向侧面一滚,避开了来势。那只扑他的豹子,不但扑了个空,反倒落在了那只死豹的身上,它也吃了一惊,立又随着那人落身之处扑到。那人不慌不忙,拾起地上那根棍棒,等到那豹扑到面前,竟不侧避,只看准了豹子的眉心里使劲这一棍。只听“啪嗒”两响,他手中那根棍子已剩了半截,豹头上早着了一下重的,大约脑壳虽未打裂,但也震得闷了过去,“轰”的一声,偌大一个兽躯竟跌翻在地。那人正想跃上前去,砍它两刀,猛听树上有人急喊了声:“小心背后!”这一声倒是真吓了他一跳,因为万想不到,此时此地还会有人藏着呢。
原来,此刻瞎豹子早已蹿到那人身后,一只左爪已经搭到那人肩上。那人知道避已不及,反倒退后一步,向豹腹下猛一缩身。因为豹爪是向里抓的,如果你向外或向前逃去,它只要爪尖一紧,绝难逃脱,唯有向它的爪心处反迎过去,它五爪在前,对于在后的,反不易抓住,此时那人反身向豹腹躲去,正为要躲过那万不及躲的一爪。
李三姑在树上看得真切,方才情不自禁地喊了句“小心背后”,此刻又几乎要脱口叫起好来。再看那人躲入豹腹之后,真和闪电那么快,立即丢下兵器,腾出两手,一把握住豹子的两只前脚,向下一拉,将头、背向上一拱,就听“轰”的一声,尘土飞扬,早将整个豹子从头顶上半抛半摔地掷出去五六丈远。还不等那瞎豹翻身,那人一伸手,抢起地上那口刀,一个纵步跳到瞎豹面前。那瞎豹被摔,乃是出其不意,不免有些头晕脑晕,行动稍觉迟缓,正腆着个白肚皮,还未翻过身来的时候,那人早已对准了豹肚软当,横七竖八地一阵劈砍,砍得瞎豹满地乱滚,也立刻了账。
在正当那人手掷瞎豹的当儿,树上的李三姑也激起勇气来了。回头一看,瞎豹虽已被他掮在背上,先前被他一棍打闷的小豹,此时已是醒转,蜷腿伸颈样子,正望着那人的后影,似要挺身再起。那人只顾对付瞎豹,自己此时如不出手,眼看小豹就要去扑那人。她为想救那人,一时勇气上来,便一个云里翻,看准了那小豹所在,翻了下去。足才点地,小豹已经翻身欲起。李三姑深怕豹身上皮糙肉厚,刀砍不进,就手握一对双刀,猛使了个双龙取水的招式,一对刀尖直插进小豹的双目中去。她一时忘情,只顾戳瞎小豹的眼睛,却没想到小豹纵瞎,仍能扑人。
果然小豹觉得双刀入目,痛彻心肺,大吼一声,不但不去躲避,反倒迎着李三姑怀中直捣过来。李三姑又是一惊,幸而她毕竟不是庸手,忙就地一滚,从豹足边直滚出一二丈远。终究豹子瞎了双目,只能乱蹦乱跳,没法寻人。李三姑亮子打瞎子,看得真切,跃到它的身后,一翻右手腕子,一柄刀早插入了小豹的肛门。豹力太大,这一扭身,李三姑单刀脱手,只剩了左手一柄,忙又摸出一只金槊,运用内功,将气力全运到右手上,一扬手,向小豹肚腹打去,早已深深没入腹内。小豹双目既瞎,屁股上插了一柄刀,腹内又中了金槊,本已难活。无如虎豹之毙,余威犹在。它一纵跳咆哮,屁股上的刀越滚越进,流血太多,渐渐地声嘶力竭,最后庞然倒地,真如玉山颓了一般,立刻倒毙。
那人此刻发见,有个女子也正在跟豹子拼命力斗呢。他知道豹已受伤,不久就会自死,落得省些气力,站着旁观。不一时三豹俱死,李三姑惊魂才定,忙上前谢过那人。那人见她虽是女流,确也身手矫健,力杀一豹,十分佩服。
二人在星光下一会儿面,李三姑不由暗暗纳罕,原来那人并不是什么猎户,也不是个田间粗汉,而竟是一个白皙少年。看他体力虽壮,并不见怎样魁梧,怎会有此惊人敌兽之力呢?心中想得久了,不由痴痴地望着那少年。
少年倒有些讪讪地,忙打岔道:“您不是还有一柄刀砍入豹子肚内去了吗?我给您取出来吧。”说完了,跑到死豹身边,一看刀柄依然拖在尾巴下面,他便握住刀柄,用力拔出,豹腹内鲜血却直喷出五六尺远去。
少年正要递还那柄刀给李三姑,一眼又见树根下金光一闪,趋前一看,原来是一支小形槊子,细而且长,式样甚是精巧别致。他觉得暗器种类虽多,这件东西倒还是初见,看此物长约四寸,六角有棱,只一端有些尖头,却不锋利。他托在掌中暗想:此物如此钝法,怎样伤人呢?一面想着,就送还李三姑。
李三姑谢了一声,伸手接过刀、槊二物,向少年笑道:“我还不曾向您谢救命大恩呢。”
少年闻言,“唷”了一声,忙答道:“您怎说这样的话,方才您不是也救了我吗?”
李三姑回眸一笑。
目光接处,少年觉得这位女子的眼神正和春星一般,照得自己眼睛发花,忙即眼观鼻,鼻观心,将心神一敛,脱口问道:“请问您贵姓,在何地住家,怎会一个人半夜三更跑到这山里来的?”李三姑见问,抿嘴一笑道:“那么你怎么也会一个人半夜三更跑到这里来呢?”
少年见她神情飞越,反倒有些忸怩起来。李三姑似已觉得,忙又把话扯回来道:“别尽在这儿闲聊了,咱们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找个所在歇息歇息再说。”说完了,插上双刀,收起金槊,情不自禁地拉了少年手臂道,“您随我来。”
此时二人偶一回顾,地上许多榛莽都被踏平,三只豹子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夜风起处,吹得四山瑟瑟,十分萧杀。慢说李三姑,便是那少年回想方才情形,也不禁有些心悸,二人就忙着离开那座高岩。
李三姑偕了少年转过峰去,向前一望,空荡荡不见一个人影,用手掌拍了两下,才见从山道左右,上上下下一个个钻了出来。
这时少年不由心中一惊,暗想:此女何人,何以有这许多同伴?
李三姑回头一看,见少年默然站着,心已明白,当即向他笑嘻嘻低声说道:“你别胡猜乱想了,别看这么多人,不会给你吃下肚去。”说罢,目光触处,媚态横生。
那少年本不害怕,闻言之后,心想:“我倒要看看你究是个什么来头。”见多人俱已从树林中、岩石下纷纷出现,似乎站齐了静听命令。
李三姑问道:“大福怎么样?不碍事吧?”
有几人只应了声“还好”,李三姑点点头,吩咐急速前行,快找一个打尖的所在。众人哄呐一声,大队人马立即前进。这时,众人的服装、兵马已经跃入少年的眼里,这是一班什么人物,他早已恍然大悟,不过自己势单,不能不暂时同行。
李三姑叫大队里让出两匹马来,自己与少年便各骑一匹。四名侍婢的马紧随在后。两个卫士让出了马匹,就在李三姑和少年的马前跟着跑,活像个人马竞赛。不一时,东方已经发白,大家催马急行。一问路,才知昨夜走差了道,竟从山道中错过了羊楼地方,已进了天马、大云两山之间,但见万山重叠,竟无村舍,一直跑到近午,才到杨林边境。真已人困马乏,好容易找到一个村庄,前哨上便跑了进去,向人家要吃要喝的。李三姑一来纪律森严,二来不愿让少年看了不顺眼,忙命两个使婢传谕下去:不许妄动民间一物,必须客客气气地向他们商借一席之地,让我们歇歇腿,如敢违令的,立斩不赦。
这一批部队也有二百来人,村舍人家本就容纳不下。老百姓一看又是红旗队,更加敢怒不敢言,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可是这一来,李三姑等一干人便无法打尖了。李三姑想了想,便就马前叫过一个最伶俐的使婢春兰,命她向村中暂借几间屋子歇腿,余人均在院内休息,不准强占民房,并请他们预备二百人的饭食,先付他们一百两银子的酒饭钱。说罢,命另一使婢就马鞍上打开行囊,取出银子,交与春兰而去。天下事钱能通神,村中人几曾见过这样好的红旗队?立刻凑合了几家人家,先腾出六间屋子来,请李三姑等入内,又七手八脚地烧水煮饭,忙了个屁滚尿流,这便是一百两银子的魔力。
李三姑一面让少年进屋,一面叫过一个总头目来,特意朗声吩咐他道:“命你传令下去,如有故违军令,擅扰民间,或擅取一物者,就地正法。”说罢,众人一声呐喊,二百人全体立马躬身,真没有一点喧哗,李三姑才缓步进屋。少年见她那副威风凛凛的神气,和昨晚与自己嬉皮笑脸的样子,真天渊之别,不由暗暗纳罕,疑惑她在这里做戏呢。
闲文休絮,李三姑走进屋里一看,是一间两明一暗的茅草屋,外屋有桌椅等什物,内屋有两张床铺,倒也干干净净,便向少年笑说了声:“请坐!”并道,“今天只有由我做主人,你就不必客气了。”
少年也含笑坐下,一时使婢送进茶水来,她道了声“失陪”,便到里房洗脸洗手。一时事毕,重又走出外屋,立觉她容光焕发,十分精神。这才看清她是一个面貌美秀、聪明活泼的女子。
二人坐了下来,又见她含笑低声说道:“我们同行半日半夜,还不曾请教过姓名。方才在那个地方,我真不愿多说话,如今可以细谈了吧?”说罢妙目微賜,十分妩媚,实足以迷阳城而惑下蔡。少年见了,禁不住心旌悬悬,只勉强笑答道:“现在当然应该请教了。”说了这句话,微微咳了声,仿佛要想借此遮掩窘态似的。
李三姑抿嘴一笑,先说道:“我不必等您请教我,我先自己报名吧。我姓李名琼,无字,排行第三,人家都称呼我一声李三姑。”说完了,瞪着一双澄如秋水的妙目,微张着一只樱口,似乎在等少年自己报名呢。
少年面上一红,笑道:“该我说了。”
他说了这句话,本已忍不住自己要笑,偏偏李三姑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更闹得少年欲言又止。
他强忍着笑容接说道:“在下姓崔名仁虎,临湘县人,今年⋯⋯”他说到这里,自己觉得和说大书似的,未免有点玩笑了,忙立起身来笑着打岔道,“得了,得了,不用再报了,彼此都算知道了。”
李三姑闻言,也笑答道:“好,咱们算是知彼知己了,对吗?”说完了,又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得那样荡人心魄。崔仁虎出世以来,敢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媚笑。
崔仁虎自到羊楼亲戚家祝寿之后,本想多住几日,因那时羊楼、临湘、巴陵一带全已失陷,他怕家中上下人挂念,就辞了那家长亲,连夜赶回鸭关矶。不想走到梧桐山壁虎崖的后面,近来不知从何处跑来几只虎豹,时出伤人。本地面官府本已禁止单身过岭,仁虎仗着武艺精熟,年轻胆壮,才只身上道,有此遇合。仁虎今年十九岁,平时家居习武,半年来又从志精一学了许多武当派的本门功夫。仁虎资质既好,又肯用功,孜孜不倦,所以内外功均已达到上乘。
精一知仁虎前途无量,不敢耽误他,说什么也不肯自居师位,只说:“将来见了叔父飞天神龙,再拜他老人家为师,我俩只能说是师兄弟。”
仁虎无奈,只得允了,但事实上,精一却将自己所会的,以及自己知而不会的,连教带讲都给了仁虎。仁虎悟性最好,竟能闻一知十,一隅三返,所以进步极快,和半年前已是大不相同。此次力劈二豹,便是他发硎新试的第一声,竟把个李三姑看得如获至宝,从此她一点芳心,就牢系在仁虎身上。她为情所使,造成本身多少磨难痛苦。
李三姑是红旗队一个首领,如果要行为放荡,找十个八个面首以备纵欲,何地不可为?何人不可得?不过她是一个有品行、有志节的女子,绝不肯像柳花娘一样。她今年才二十二岁。自从十六岁闯荡江湖以来,至今足足六个年头。在这六年中,也不知遇见过多少奇人奇事,独独对于自己的对象,却始终认为从未见到一个可心可意的人儿。她虽率领着红旗队,但与别的红旗队不同,从不许部下抢劫奸杀,如有犯者,格杀勿论。本身更是守身如玉。所以太平军中的人都知道她,都不敢惹她。有几个太平天国的权贵和大将垂涎她的姿色,也曾碰过她很大的钉子,又因她为洪宣娇所赏拔,也就奈何她不得。
上次在巴陵,为了王百凡的二子被掳,无意中得罪了柳花娘,柳花娘就一心要陷害她。正好柳花娘有一个姓娄的旧日相知,目前得了洪宣娇的宠幸,她就叫那姓娄的在洪宣娇跟前,进了李三姑好些谣言,说李三姑目前异常跋扈,背地常骂洪宣娇不识人、不重用她,所以不肯服从命令,贪图安逸享受,常驻巴陵,不肯到别的苦地方去看看,以致部下到处扰民,怨声载道。洪宣娇虽不甚相信,但其言出自宠嬖之口,又在枕边一再絮聒,连激带劝,不由动了心,所以才下了一道手谕,命李三姑即日巡视石首、临湘各地,不准常驻巴陵。
李三姑怀了一腔怨愤上道,自然心绪不宁。一路上时时感怀身世,轸念时艰,十分不快。不料夜入壁虎崖,因杀豹遇见了崔仁虎,见他这样年轻,便怀了这般武艺,又救了自己性命,她不由生了爱慕之心。及至到了打尖之时,晤言一室,看仁虎英姿爽飒,体态谨严,英俊中寓着老成忠实,至于眉清目朗,面白唇红,美秀聪明,尤其余事,不禁一颗热得烫手的芳心,整个儿寄托在这位少年身上。那一缕柔情,万般蜜意,也完全倾注到仁虎的每一滴血液中去了。
至于仁虎,本是个好武仗侠的青年。说他年轻吧,也快到二十岁了,世故人情也都般般懂得;说他老练吧,终究尚未及冠,还不能算成人,而且家本村农,既未饱读诗书,亦复毫无阅历,所以一经遇到李三姑之后,又被李三姑爱上了,这件事他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应付。因为他虽然入世未深,还未尝到过恋爱滋味,所以也不甚懂得对方是否在爱着自己,但最低限度也有些明白,李三姑是不讨厌他的。可是终究还是半大的孩子,有些混混沌沌,一片天真,不过懂得和李三姑有说有笑而已。在此种情形之下,一方面是如痴如醉,一方面却若即若离,虽说未能同心合意,究竟也还能深谈衷曲哩。
当天打尖已毕,李三姑等众人,本应再向杨林进发,仁虎则应走回羊楼,然后再回家去,但是李三姑却舍不得立刻离开仁虎,更不愿他立刻回到鸭关矶,只恨一时无话可以留他,看看时候已过申刻,一行人都已休息过来,尽等赶路。李三姑此时凝着秀眉,默默出了一会儿神,立时想出了个主意,命贴身使婢传令下去,就说昨晚力劈三豹,未免疲劳,大家又没得好睡,所以今晚暂在此间借宿一夜,明日早行。至于民家方面,仍和他们好好商量,能腾出几间草房便是几间,专备自己和贴身使婢以及仁虎几个人安息之处。其余人众,一律露宿,不准擅入民间,违者立斩。
使婢奉命而去,她便笑盈盈地向仁虎说道:“我们昨夜未得好睡,今天暂且在此借住一夜,明天再走。你昨夜够累了,也该休息休息,等到明天再回府吧。”话说完,望着仁虎,秋水盈盈,似乎正等他的许可,词色之间,十分恳挚而又关切。
仁虎究竟还是大孩子,听她说得那样委婉恳切,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便应道:“好吧,不过我又得晚到家一天了。”
李三姑见仁虎竟自毫不犹移地答应下来,喜得笑逐颜开,真从心眼里面高兴出来,立命使婢:“快去吩咐行厨,晚间备些下酒的好菜,我们要痛痛快快吃喝一顿,但是不许到民家强取,先取二十两银子给他去办去。”
原来她随军本带有伙夫,以为一路备办饮食之用。仁虎见她忽然那样高兴,一会儿交代这样,一会儿吩咐那样,一会儿又亲手烹了一壶香茗来和自己对饮,喜滋滋、笑嘻嘻地又说又乐,活脱像人家里一个小媳妇,哪里会想到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王、红旗队头领呢?心里觉得好笑,不由痴痴对着她傻看。
李三姑倒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此时,二人本是对坐在窗前,就顺手举起一条手帕来,向仁虎眼前一挥,接着笑道:“喂,为什么老拿眼睛下死劲盯着人家?难道脸上有花朵儿不成?”
仁虎本是一时忘情,其实并无他意,此刻让她一问,反觉得忸怩起来,立刻红了脸,把头低下,答不出话来。
李三姑一见,心里又觉得怪不忍的,忙凑到他跟前,脸对脸地低声说道:“小弟弟,快不要生气,跟你闹着玩的!”说完了,实在忍不住,想去握一握他的手,猛地自己心里责备自己道:“李琼!你怎的这般没出息?他年纪虽小,无论如何,总是一个男人,怎能露出这般轻薄的神情,让他看轻呢?”想到这里,忙要将已经伸过去的一只手缩回来,可是已经来不及,只好借着势,一按自己的膝盖,倏地站了起来,回过脸去,假作观看窗外野景,站定了默然不语。
仁虎方才明明见她伸过一只手来,忽又见她倏地站起,正有些莫明其妙,抬头望了她的侧影,偷偷地端详她的举动。忽见她柳眉微蹙,娇叱了一声,回过脸去,向着房外只一拍手掌,随声进来两个使婢。
李三姑面含怒容,用手向窗外一指道:“快将前面空场上那个戴笠帽的弟兄带下去。”
二使婢领命退出。这里,李三姑怒冲冲走到外屋,就有一个头目装束的大汉躬身而入。仁虎看了奇怪,轻轻地走到房门口,向外张望,正见李三姑对那头目说道:“那人叫什么名字?”
头目躬身答道:“叫周德,是本队一个下手伙夫。”
李三姑怒容未敛,向那头目说道:“我已交下二十两银子,为什么他不到市上去买,要和那个乡下女人抢东西?”
那头目强赔着笑脸道:“他才到咱们这儿还不满十天,还不大懂得规矩,下次就不敢这样了。”那意思是想替伙夫求情。李三姑冷笑一声,朗声说道:“我的号令却不问他才来不才来,如果都要这样不听话,咱们还能带这么多人吗?”说罢,用手一挥道,“不用你多口,去吧。”
那头目知道人情求不下来,再一看李三姑站在那里兀然不动,柳眉直竖,凤眼含威,吓得忙躬身退出,执行命令去了。
此时仁虎才想到她方才立在窗前,大概偶然看见那个倒霉的伙夫,正和乡人抢件什么东西,恰好让这女魔头看见,所以要责罚那伙夫。想到此处,见李三姑余怒未息,还站在外屋,心中不由暗暗赞叹:“看她虽是女流,纪律如此严明,真真难得!试看他们到此半日,真是秋毫无犯。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事,莫说长毛没有好人,像她这样的带兵官,真比我们官家的大老爷们高出不知多少倍呢。”仁虎对于李三姑也不由生了敬爱之心。
使婢春兰忽从内屋里间挺将出来,悄悄地向仁虎恳求,意思是求仁虎向李三姑讲个人情,也救了那人一条性命。
仁虎诧异问道:“我以为打他几十军棍就算了,难道还真个要命不成?”
春兰把舌头一伸,低声说道:“好,我们这一位的命令是说着玩的吗?哪有那样便宜的事!您如不肯讲情,一会儿就得砍在这大门口,人头还要示众呢。”
仁虎听罢吃了一惊,心说,好厉害的魔头!略一沉吟,便点头道:“好,我一定尽力去求。”说完了,回头一看,李三姑在外屋尚自正襟危坐。仁虎回想方才对自己那种温存款曲的意思,和目前这种杀气腾腾的神气,怕不像是两个人?他边想边到了外屋。
李三姑看见仁虎走出房来,不知怎的,满腔怒气竟会归于无何有之乡,忙站起笑迎道:“我带的人这么不争气,真让您见笑了!”
仁虎也笑笑道:“我真想不到您的军令如此严明,真真钦佩之至!”
李三姑闻言,不由抿嘴一笑,悄声说道:“别来挖苦我们了。”
仁虎正色道:“谁挖苦你?老实说,我们的官兵和你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呢。”
李三姑闻言,忽地眉心一皱,叹了一声道:“因为这样,才能有我们的立足地。如果我们也是这样胡闹,岂不是以暴易暴,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仁虎听她这两句话讲得十分中肯,心下暗暗称奇,忙笑向她道:“我不是和您谈大道理来的。”说完了,掌着一张笑脸,对李三姑望着,似乎意有未尽的神气。
李三姑何等机警,眼珠略一转动,便猜透了一半,当即假作不知地问道:“那么你又找我来谈什么呢?”
一句话单刀直入地问了出来,仁虎反倒愣住,期期艾艾地答道:“对了,正要和您来谈点小事。就是方才您在窗前瞧见的那档子事。”说完了,望着李三姑的脸,且看她神色如何。
谁知李三姑笑着一扭脖子,说道:“你管这些闲事干什么?”
仁虎觉得她对于自己的话,至少不会给钉子碰,也就大胆接着说道:“我看那个伙夫也还不是什么大恶的人。虽说处令不能不严,但也不必多杀人。我不敢替他求情,盼望你能够赏我一个小面子,饶了他一条命,重重地打他几十棍子,也就完了。”一边说,一边留神李三姑的神色。
见她“扑哧”一笑,低声自语道:“我就猜准了你为此事而来。”
仁虎也笑道:“对了,我就为此事而来。”
李三姑口内不言,心里盘算:如果允了他的人情吧,恐怕坏了自己素来令出如山的一贯作风;不允他的人情吧,别说怕他心里不高兴,他脸上也下不来。凭良心说,自己也有些不肯不听他的话。
她这样默默出神之际,忽见内屋人影一晃,喝问:“什么人在探头探脑?”
只见使婢春兰慌忙应声而出道:“是婢子在此伺候头领呢。”
李三姑一听她当着仁虎口称头领,也不知为了什么,心里非常不痛快。忽一转念,立即明白仁虎的求情,定是受这婢子之请,又一想,她既有此请求,已经多少瞧出自己对仁虎的一番意思,这倒对她不可过于严峻。想到此处,随即收了怒色,随口问道:“方才那个抢东西的小子在哪里呢?”
春兰乘机应道:“还候着令呢。”
李三姑眼珠一转,又向仁虎脸上一瞟,一双嘴角微微向上一翘,面上露出一种娇笑调皮的模样,意思是说:“我为你才这样办的呢。”然后向春兰一挥手道:“叫杨头目进来。”
春兰闻言,一面躬身领命,一面向仁虎瞟了一眼,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经生效,立即出去先告诉了杨头目。
杨头目自是欢喜,却不敢露在脸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走进来,躬身问道:“头领有何吩咐?”
李三姑正色说道:“伙夫周德违我号令,本应斩首示众。念是新来,不明营规,先责二百军棍,以观后效,去吧。”杨头领应命退去。
仁虎见李三姑准了人情,面上有光,心中高兴,着实恭维了她一阵。
李三姑却淡淡地笑道:“倒看你不出,这点年纪居然懂得敷衍人,哄人的手段倒是顶不错的啊!”
仁虎被她说破,觉得不好意思,便讪讪地笑道:“我几时哄过你来?”
李三姑见他不安的情状,不知怎的,心中又怪不忍的,也便笑说道:“得了,咱们别为了不相干的事儿尽斗口了。来,里边来,一会儿咱们痛痛快快地喝两盅儿好不好?”边说边让仁虎进入里屋。
此时,已是夕阳将尽,黄昏渐临。二人同倚在后窗边,望着田野间。只见暮色苍茫,暝烟四合,平畴茅屋,远树青山,都沉浸在淡烟薄雾中,左右人家正在预备晚饭,远近炊烟四起,随着晚风吹卷开来,别有一种清幽之趣。
仁虎本是乡村子弟,这些景象,在他是司空见惯,不会往心上去的。唯有李三姑,连年奔波各城各镇,整日里带着这一群人马,闹得乌烟瘴气,眼看太平军中各当道人物,一个个醉生梦死,暮气日深,哪里还有当初倡义时那种气象?自己虽一女流,抛弃了舒适的家乡,谢绝了儿女的情怀,投身此中,原不为求富贵。无奈看着当前这种败亡之兆,不由得心意灰懒,所以时常独怀忧愤,无可告诉。不想无意中偏遇到仁虎这样一个人,又和他凭窗共眺如此清幽景色,不免勾起了儿女的情怀。慨念着身世的漂泊,竟默默无言地依在仁虎肩膀,觉得飘飘渺渺,不知身在何处。
仁虎正自指西画东,滔滔不绝地讲着,讲了半天,觉得身旁的李三姑毫不答理,颇为奇异,略一回顾,见她呆瞪一双妙目,正瞅着近树处一对宿鸟倏地飞来,倏地飞去,奇的是来去不过三五尺路,飞翔时总是追随不舍。这一只飞过去,那一只也跟过去;那一只飞回来,这一只也跟回来。
仁虎天真烂漫地说道:“你瞧!这两只鸟儿准是一对吧?它们俩总飞在一起呢。”
李三姑闻言,心有所触,回眸一笑,淡淡地问道:“总在一起就是一对吗?”
仁虎胸无城府,信口答道:“那是自然,要不是一对,为什么肯在一起呢?”
李三姑见他老说一对一对,心里也说不出是喜欢还是懊恼,不由得娇嗔满面,一扭脖子,喝道:“别讨厌啦!”
一句话闹得仁虎莫名其妙,只睁着一双奕奕有神的俊目,望住了她,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三姑也有些觉得他的窘态,哈的一声又笑了出来,痴痴地向仁虎叹了一口气道:“你说它们总在一起,便是一对儿,你不信一会儿就得你东我西,不定在哪儿遇上别的鸟儿,又应当跟别的鸟儿飞在一起了。”她说完这几句话,仿佛也不愿再看窗外风景,竟自转身,走到一边默默地坐着去了。
仁虎心中似乎也起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为仁虎那种天真豪迈的性情中所未曾前有的。他此刻仍是独倚窗前,然而,他却并不曾再去看风景,只在做一种最近的回忆。他记得昨天想要从羊楼连夜赶回鸭关矶,他记得昨夜陡然遇见豹子,他记得昨夜骤然发见藏在树上的她,他记得她曾经力劈一头豹子才保住自己的生命,他记得她那种娇弱的身躯竟会那样的勇健,他记得她在星光之下对于自己那种亲切感谢的神情,他记得她对于部下那种威严和严明的纪律,他记得她方才对于自己讨情时的那种情态,他记得她对于自己处处都是笑容,他记得她方才那种忽忧忽喜的脸色和变幻莫测的心情,他记得她曾经劝他明天回家,他记得她似乎不愿意听到“总在一起便是一对儿”那句无关紧要的话。他还记得她还有许许多多难以形容和难以回忆的神态、言语、笑容等等。哎呀!仁虎想得有些迷糊了。在他们二人默然相对之时,天色渐渐地昏暗,屋子里外也同时一片漆黑。
说时迟,那时快,猛见又有一只花豹子从林深处蹿将出来,浑身黄黑斑纹,金黄的皮上绣着朵朵的乌绒圆花,异常悦目,可是豹脑门上像是带了伤痕,一条条鲜血直挂到豹颊上。后面紧跟一人,黑夜里也看不清面貌,只觉纵跳之间,异常矫健。
那人左手握着一柄单刀,右手提了一根棍棒,也不知是木是铁,看看赶上前豹,举右手“啪”的一棍,正打在豹子后胯骨。大约力量太大,那豹子一歪身,像似打伤了一只腿,奔势未免更慢。就在这一刹那间,那人一个箭步跨上豹背,撒了手中棍,一把揪住豹项上的皮,用力一按,豹子前身立刻趴下。那人立即跨左右足夹住豹颈,举手中刀向豹头上一阵乱劈,那豹子鸣了两声,竟已动弹不了。原来豹嘴早已陷入土内,豹头早已劈开。
那人刚一放手,猛听背后一阵风声。其实他早已瞧见还有两只豹子呢,所以乘势向侧面一滚,避开了来势。那只扑他的豹子,不但扑了个空,反倒落在了那只死豹的身上,它也吃了一惊,立又随着那人落身之处扑到。那人不慌不忙,拾起地上那根棍棒,等到那豹扑到面前,竟不侧避,只看准了豹子的眉心里使劲这一棍。只听“啪嗒”两响,他手中那根棍子已剩了半截,豹头上早着了一下重的,大约脑壳虽未打裂,但也震得闷了过去,“轰”的一声,偌大一个兽躯竟跌翻在地。那人正想跃上前去,砍它两刀,猛听树上有人急喊了声:“小心背后!”这一声倒是真吓了他一跳,因为万想不到,此时此地还会有人藏着呢。
原来,此刻瞎豹子早已蹿到那人身后,一只左爪已经搭到那人肩上。那人知道避已不及,反倒退后一步,向豹腹下猛一缩身。因为豹爪是向里抓的,如果你向外或向前逃去,它只要爪尖一紧,绝难逃脱,唯有向它的爪心处反迎过去,它五爪在前,对于在后的,反不易抓住,此时那人反身向豹腹躲去,正为要躲过那万不及躲的一爪。
李三姑在树上看得真切,方才情不自禁地喊了句“小心背后”,此刻又几乎要脱口叫起好来。再看那人躲入豹腹之后,真和闪电那么快,立即丢下兵器,腾出两手,一把握住豹子的两只前脚,向下一拉,将头、背向上一拱,就听“轰”的一声,尘土飞扬,早将整个豹子从头顶上半抛半摔地掷出去五六丈远。还不等那瞎豹翻身,那人一伸手,抢起地上那口刀,一个纵步跳到瞎豹面前。那瞎豹被摔,乃是出其不意,不免有些头晕脑晕,行动稍觉迟缓,正腆着个白肚皮,还未翻过身来的时候,那人早已对准了豹肚软当,横七竖八地一阵劈砍,砍得瞎豹满地乱滚,也立刻了账。
在正当那人手掷瞎豹的当儿,树上的李三姑也激起勇气来了。回头一看,瞎豹虽已被他掮在背上,先前被他一棍打闷的小豹,此时已是醒转,蜷腿伸颈样子,正望着那人的后影,似要挺身再起。那人只顾对付瞎豹,自己此时如不出手,眼看小豹就要去扑那人。她为想救那人,一时勇气上来,便一个云里翻,看准了那小豹所在,翻了下去。足才点地,小豹已经翻身欲起。李三姑深怕豹身上皮糙肉厚,刀砍不进,就手握一对双刀,猛使了个双龙取水的招式,一对刀尖直插进小豹的双目中去。她一时忘情,只顾戳瞎小豹的眼睛,却没想到小豹纵瞎,仍能扑人。
果然小豹觉得双刀入目,痛彻心肺,大吼一声,不但不去躲避,反倒迎着李三姑怀中直捣过来。李三姑又是一惊,幸而她毕竟不是庸手,忙就地一滚,从豹足边直滚出一二丈远。终究豹子瞎了双目,只能乱蹦乱跳,没法寻人。李三姑亮子打瞎子,看得真切,跃到它的身后,一翻右手腕子,一柄刀早插入了小豹的肛门。豹力太大,这一扭身,李三姑单刀脱手,只剩了左手一柄,忙又摸出一只金槊,运用内功,将气力全运到右手上,一扬手,向小豹肚腹打去,早已深深没入腹内。小豹双目既瞎,屁股上插了一柄刀,腹内又中了金槊,本已难活。无如虎豹之毙,余威犹在。它一纵跳咆哮,屁股上的刀越滚越进,流血太多,渐渐地声嘶力竭,最后庞然倒地,真如玉山颓了一般,立刻倒毙。
那人此刻发见,有个女子也正在跟豹子拼命力斗呢。他知道豹已受伤,不久就会自死,落得省些气力,站着旁观。不一时三豹俱死,李三姑惊魂才定,忙上前谢过那人。那人见她虽是女流,确也身手矫健,力杀一豹,十分佩服。
二人在星光下一会儿面,李三姑不由暗暗纳罕,原来那人并不是什么猎户,也不是个田间粗汉,而竟是一个白皙少年。看他体力虽壮,并不见怎样魁梧,怎会有此惊人敌兽之力呢?心中想得久了,不由痴痴地望着那少年。
少年倒有些讪讪地,忙打岔道:“您不是还有一柄刀砍入豹子肚内去了吗?我给您取出来吧。”说完了,跑到死豹身边,一看刀柄依然拖在尾巴下面,他便握住刀柄,用力拔出,豹腹内鲜血却直喷出五六尺远去。
少年正要递还那柄刀给李三姑,一眼又见树根下金光一闪,趋前一看,原来是一支小形槊子,细而且长,式样甚是精巧别致。他觉得暗器种类虽多,这件东西倒还是初见,看此物长约四寸,六角有棱,只一端有些尖头,却不锋利。他托在掌中暗想:此物如此钝法,怎样伤人呢?一面想着,就送还李三姑。
李三姑谢了一声,伸手接过刀、槊二物,向少年笑道:“我还不曾向您谢救命大恩呢。”
少年闻言,“唷”了一声,忙答道:“您怎说这样的话,方才您不是也救了我吗?”
李三姑回眸一笑。
目光接处,少年觉得这位女子的眼神正和春星一般,照得自己眼睛发花,忙即眼观鼻,鼻观心,将心神一敛,脱口问道:“请问您贵姓,在何地住家,怎会一个人半夜三更跑到这山里来的?”李三姑见问,抿嘴一笑道:“那么你怎么也会一个人半夜三更跑到这里来呢?”
少年见她神情飞越,反倒有些忸怩起来。李三姑似已觉得,忙又把话扯回来道:“别尽在这儿闲聊了,咱们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找个所在歇息歇息再说。”说完了,插上双刀,收起金槊,情不自禁地拉了少年手臂道,“您随我来。”
此时二人偶一回顾,地上许多榛莽都被踏平,三只豹子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夜风起处,吹得四山瑟瑟,十分萧杀。慢说李三姑,便是那少年回想方才情形,也不禁有些心悸,二人就忙着离开那座高岩。
李三姑偕了少年转过峰去,向前一望,空荡荡不见一个人影,用手掌拍了两下,才见从山道左右,上上下下一个个钻了出来。
这时少年不由心中一惊,暗想:此女何人,何以有这许多同伴?
李三姑回头一看,见少年默然站着,心已明白,当即向他笑嘻嘻低声说道:“你别胡猜乱想了,别看这么多人,不会给你吃下肚去。”说罢,目光触处,媚态横生。
那少年本不害怕,闻言之后,心想:“我倒要看看你究是个什么来头。”见多人俱已从树林中、岩石下纷纷出现,似乎站齐了静听命令。
李三姑问道:“大福怎么样?不碍事吧?”
有几人只应了声“还好”,李三姑点点头,吩咐急速前行,快找一个打尖的所在。众人哄呐一声,大队人马立即前进。这时,众人的服装、兵马已经跃入少年的眼里,这是一班什么人物,他早已恍然大悟,不过自己势单,不能不暂时同行。
李三姑叫大队里让出两匹马来,自己与少年便各骑一匹。四名侍婢的马紧随在后。两个卫士让出了马匹,就在李三姑和少年的马前跟着跑,活像个人马竞赛。不一时,东方已经发白,大家催马急行。一问路,才知昨夜走差了道,竟从山道中错过了羊楼地方,已进了天马、大云两山之间,但见万山重叠,竟无村舍,一直跑到近午,才到杨林边境。真已人困马乏,好容易找到一个村庄,前哨上便跑了进去,向人家要吃要喝的。李三姑一来纪律森严,二来不愿让少年看了不顺眼,忙命两个使婢传谕下去:不许妄动民间一物,必须客客气气地向他们商借一席之地,让我们歇歇腿,如敢违令的,立斩不赦。
这一批部队也有二百来人,村舍人家本就容纳不下。老百姓一看又是红旗队,更加敢怒不敢言,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可是这一来,李三姑等一干人便无法打尖了。李三姑想了想,便就马前叫过一个最伶俐的使婢春兰,命她向村中暂借几间屋子歇腿,余人均在院内休息,不准强占民房,并请他们预备二百人的饭食,先付他们一百两银子的酒饭钱。说罢,命另一使婢就马鞍上打开行囊,取出银子,交与春兰而去。天下事钱能通神,村中人几曾见过这样好的红旗队?立刻凑合了几家人家,先腾出六间屋子来,请李三姑等入内,又七手八脚地烧水煮饭,忙了个屁滚尿流,这便是一百两银子的魔力。
李三姑一面让少年进屋,一面叫过一个总头目来,特意朗声吩咐他道:“命你传令下去,如有故违军令,擅扰民间,或擅取一物者,就地正法。”说罢,众人一声呐喊,二百人全体立马躬身,真没有一点喧哗,李三姑才缓步进屋。少年见她那副威风凛凛的神气,和昨晚与自己嬉皮笑脸的样子,真天渊之别,不由暗暗纳罕,疑惑她在这里做戏呢。
闲文休絮,李三姑走进屋里一看,是一间两明一暗的茅草屋,外屋有桌椅等什物,内屋有两张床铺,倒也干干净净,便向少年笑说了声:“请坐!”并道,“今天只有由我做主人,你就不必客气了。”
少年也含笑坐下,一时使婢送进茶水来,她道了声“失陪”,便到里房洗脸洗手。一时事毕,重又走出外屋,立觉她容光焕发,十分精神。这才看清她是一个面貌美秀、聪明活泼的女子。
二人坐了下来,又见她含笑低声说道:“我们同行半日半夜,还不曾请教过姓名。方才在那个地方,我真不愿多说话,如今可以细谈了吧?”说罢妙目微賜,十分妩媚,实足以迷阳城而惑下蔡。少年见了,禁不住心旌悬悬,只勉强笑答道:“现在当然应该请教了。”说了这句话,微微咳了声,仿佛要想借此遮掩窘态似的。
李三姑抿嘴一笑,先说道:“我不必等您请教我,我先自己报名吧。我姓李名琼,无字,排行第三,人家都称呼我一声李三姑。”说完了,瞪着一双澄如秋水的妙目,微张着一只樱口,似乎在等少年自己报名呢。
少年面上一红,笑道:“该我说了。”
他说了这句话,本已忍不住自己要笑,偏偏李三姑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更闹得少年欲言又止。
他强忍着笑容接说道:“在下姓崔名仁虎,临湘县人,今年⋯⋯”他说到这里,自己觉得和说大书似的,未免有点玩笑了,忙立起身来笑着打岔道,“得了,得了,不用再报了,彼此都算知道了。”
李三姑闻言,也笑答道:“好,咱们算是知彼知己了,对吗?”说完了,又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得那样荡人心魄。崔仁虎出世以来,敢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媚笑。
崔仁虎自到羊楼亲戚家祝寿之后,本想多住几日,因那时羊楼、临湘、巴陵一带全已失陷,他怕家中上下人挂念,就辞了那家长亲,连夜赶回鸭关矶。不想走到梧桐山壁虎崖的后面,近来不知从何处跑来几只虎豹,时出伤人。本地面官府本已禁止单身过岭,仁虎仗着武艺精熟,年轻胆壮,才只身上道,有此遇合。仁虎今年十九岁,平时家居习武,半年来又从志精一学了许多武当派的本门功夫。仁虎资质既好,又肯用功,孜孜不倦,所以内外功均已达到上乘。
精一知仁虎前途无量,不敢耽误他,说什么也不肯自居师位,只说:“将来见了叔父飞天神龙,再拜他老人家为师,我俩只能说是师兄弟。”
仁虎无奈,只得允了,但事实上,精一却将自己所会的,以及自己知而不会的,连教带讲都给了仁虎。仁虎悟性最好,竟能闻一知十,一隅三返,所以进步极快,和半年前已是大不相同。此次力劈二豹,便是他发硎新试的第一声,竟把个李三姑看得如获至宝,从此她一点芳心,就牢系在仁虎身上。她为情所使,造成本身多少磨难痛苦。
李三姑是红旗队一个首领,如果要行为放荡,找十个八个面首以备纵欲,何地不可为?何人不可得?不过她是一个有品行、有志节的女子,绝不肯像柳花娘一样。她今年才二十二岁。自从十六岁闯荡江湖以来,至今足足六个年头。在这六年中,也不知遇见过多少奇人奇事,独独对于自己的对象,却始终认为从未见到一个可心可意的人儿。她虽率领着红旗队,但与别的红旗队不同,从不许部下抢劫奸杀,如有犯者,格杀勿论。本身更是守身如玉。所以太平军中的人都知道她,都不敢惹她。有几个太平天国的权贵和大将垂涎她的姿色,也曾碰过她很大的钉子,又因她为洪宣娇所赏拔,也就奈何她不得。
上次在巴陵,为了王百凡的二子被掳,无意中得罪了柳花娘,柳花娘就一心要陷害她。正好柳花娘有一个姓娄的旧日相知,目前得了洪宣娇的宠幸,她就叫那姓娄的在洪宣娇跟前,进了李三姑好些谣言,说李三姑目前异常跋扈,背地常骂洪宣娇不识人、不重用她,所以不肯服从命令,贪图安逸享受,常驻巴陵,不肯到别的苦地方去看看,以致部下到处扰民,怨声载道。洪宣娇虽不甚相信,但其言出自宠嬖之口,又在枕边一再絮聒,连激带劝,不由动了心,所以才下了一道手谕,命李三姑即日巡视石首、临湘各地,不准常驻巴陵。
李三姑怀了一腔怨愤上道,自然心绪不宁。一路上时时感怀身世,轸念时艰,十分不快。不料夜入壁虎崖,因杀豹遇见了崔仁虎,见他这样年轻,便怀了这般武艺,又救了自己性命,她不由生了爱慕之心。及至到了打尖之时,晤言一室,看仁虎英姿爽飒,体态谨严,英俊中寓着老成忠实,至于眉清目朗,面白唇红,美秀聪明,尤其余事,不禁一颗热得烫手的芳心,整个儿寄托在这位少年身上。那一缕柔情,万般蜜意,也完全倾注到仁虎的每一滴血液中去了。
至于仁虎,本是个好武仗侠的青年。说他年轻吧,也快到二十岁了,世故人情也都般般懂得;说他老练吧,终究尚未及冠,还不能算成人,而且家本村农,既未饱读诗书,亦复毫无阅历,所以一经遇到李三姑之后,又被李三姑爱上了,这件事他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应付。因为他虽然入世未深,还未尝到过恋爱滋味,所以也不甚懂得对方是否在爱着自己,但最低限度也有些明白,李三姑是不讨厌他的。可是终究还是半大的孩子,有些混混沌沌,一片天真,不过懂得和李三姑有说有笑而已。在此种情形之下,一方面是如痴如醉,一方面却若即若离,虽说未能同心合意,究竟也还能深谈衷曲哩。
当天打尖已毕,李三姑等众人,本应再向杨林进发,仁虎则应走回羊楼,然后再回家去,但是李三姑却舍不得立刻离开仁虎,更不愿他立刻回到鸭关矶,只恨一时无话可以留他,看看时候已过申刻,一行人都已休息过来,尽等赶路。李三姑此时凝着秀眉,默默出了一会儿神,立时想出了个主意,命贴身使婢传令下去,就说昨晚力劈三豹,未免疲劳,大家又没得好睡,所以今晚暂在此间借宿一夜,明日早行。至于民家方面,仍和他们好好商量,能腾出几间草房便是几间,专备自己和贴身使婢以及仁虎几个人安息之处。其余人众,一律露宿,不准擅入民间,违者立斩。
使婢奉命而去,她便笑盈盈地向仁虎说道:“我们昨夜未得好睡,今天暂且在此借住一夜,明天再走。你昨夜够累了,也该休息休息,等到明天再回府吧。”话说完,望着仁虎,秋水盈盈,似乎正等他的许可,词色之间,十分恳挚而又关切。
仁虎究竟还是大孩子,听她说得那样委婉恳切,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便应道:“好吧,不过我又得晚到家一天了。”
李三姑见仁虎竟自毫不犹移地答应下来,喜得笑逐颜开,真从心眼里面高兴出来,立命使婢:“快去吩咐行厨,晚间备些下酒的好菜,我们要痛痛快快吃喝一顿,但是不许到民家强取,先取二十两银子给他去办去。”
原来她随军本带有伙夫,以为一路备办饮食之用。仁虎见她忽然那样高兴,一会儿交代这样,一会儿吩咐那样,一会儿又亲手烹了一壶香茗来和自己对饮,喜滋滋、笑嘻嘻地又说又乐,活脱像人家里一个小媳妇,哪里会想到她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王、红旗队头领呢?心里觉得好笑,不由痴痴对着她傻看。
李三姑倒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起来。此时,二人本是对坐在窗前,就顺手举起一条手帕来,向仁虎眼前一挥,接着笑道:“喂,为什么老拿眼睛下死劲盯着人家?难道脸上有花朵儿不成?”
仁虎本是一时忘情,其实并无他意,此刻让她一问,反觉得忸怩起来,立刻红了脸,把头低下,答不出话来。
李三姑一见,心里又觉得怪不忍的,忙凑到他跟前,脸对脸地低声说道:“小弟弟,快不要生气,跟你闹着玩的!”说完了,实在忍不住,想去握一握他的手,猛地自己心里责备自己道:“李琼!你怎的这般没出息?他年纪虽小,无论如何,总是一个男人,怎能露出这般轻薄的神情,让他看轻呢?”想到这里,忙要将已经伸过去的一只手缩回来,可是已经来不及,只好借着势,一按自己的膝盖,倏地站了起来,回过脸去,假作观看窗外野景,站定了默然不语。
仁虎方才明明见她伸过一只手来,忽又见她倏地站起,正有些莫明其妙,抬头望了她的侧影,偷偷地端详她的举动。忽见她柳眉微蹙,娇叱了一声,回过脸去,向着房外只一拍手掌,随声进来两个使婢。
李三姑面含怒容,用手向窗外一指道:“快将前面空场上那个戴笠帽的弟兄带下去。”
二使婢领命退出。这里,李三姑怒冲冲走到外屋,就有一个头目装束的大汉躬身而入。仁虎看了奇怪,轻轻地走到房门口,向外张望,正见李三姑对那头目说道:“那人叫什么名字?”
头目躬身答道:“叫周德,是本队一个下手伙夫。”
李三姑怒容未敛,向那头目说道:“我已交下二十两银子,为什么他不到市上去买,要和那个乡下女人抢东西?”
那头目强赔着笑脸道:“他才到咱们这儿还不满十天,还不大懂得规矩,下次就不敢这样了。”那意思是想替伙夫求情。李三姑冷笑一声,朗声说道:“我的号令却不问他才来不才来,如果都要这样不听话,咱们还能带这么多人吗?”说罢,用手一挥道,“不用你多口,去吧。”
那头目知道人情求不下来,再一看李三姑站在那里兀然不动,柳眉直竖,凤眼含威,吓得忙躬身退出,执行命令去了。
此时仁虎才想到她方才立在窗前,大概偶然看见那个倒霉的伙夫,正和乡人抢件什么东西,恰好让这女魔头看见,所以要责罚那伙夫。想到此处,见李三姑余怒未息,还站在外屋,心中不由暗暗赞叹:“看她虽是女流,纪律如此严明,真真难得!试看他们到此半日,真是秋毫无犯。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事,莫说长毛没有好人,像她这样的带兵官,真比我们官家的大老爷们高出不知多少倍呢。”仁虎对于李三姑也不由生了敬爱之心。
使婢春兰忽从内屋里间挺将出来,悄悄地向仁虎恳求,意思是求仁虎向李三姑讲个人情,也救了那人一条性命。
仁虎诧异问道:“我以为打他几十军棍就算了,难道还真个要命不成?”
春兰把舌头一伸,低声说道:“好,我们这一位的命令是说着玩的吗?哪有那样便宜的事!您如不肯讲情,一会儿就得砍在这大门口,人头还要示众呢。”
仁虎听罢吃了一惊,心说,好厉害的魔头!略一沉吟,便点头道:“好,我一定尽力去求。”说完了,回头一看,李三姑在外屋尚自正襟危坐。仁虎回想方才对自己那种温存款曲的意思,和目前这种杀气腾腾的神气,怕不像是两个人?他边想边到了外屋。
李三姑看见仁虎走出房来,不知怎的,满腔怒气竟会归于无何有之乡,忙站起笑迎道:“我带的人这么不争气,真让您见笑了!”
仁虎也笑笑道:“我真想不到您的军令如此严明,真真钦佩之至!”
李三姑闻言,不由抿嘴一笑,悄声说道:“别来挖苦我们了。”
仁虎正色道:“谁挖苦你?老实说,我们的官兵和你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呢。”
李三姑闻言,忽地眉心一皱,叹了一声道:“因为这样,才能有我们的立足地。如果我们也是这样胡闹,岂不是以暴易暴,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仁虎听她这两句话讲得十分中肯,心下暗暗称奇,忙笑向她道:“我不是和您谈大道理来的。”说完了,掌着一张笑脸,对李三姑望着,似乎意有未尽的神气。
李三姑何等机警,眼珠略一转动,便猜透了一半,当即假作不知地问道:“那么你又找我来谈什么呢?”
一句话单刀直入地问了出来,仁虎反倒愣住,期期艾艾地答道:“对了,正要和您来谈点小事。就是方才您在窗前瞧见的那档子事。”说完了,望着李三姑的脸,且看她神色如何。
谁知李三姑笑着一扭脖子,说道:“你管这些闲事干什么?”
仁虎觉得她对于自己的话,至少不会给钉子碰,也就大胆接着说道:“我看那个伙夫也还不是什么大恶的人。虽说处令不能不严,但也不必多杀人。我不敢替他求情,盼望你能够赏我一个小面子,饶了他一条命,重重地打他几十棍子,也就完了。”一边说,一边留神李三姑的神色。
见她“扑哧”一笑,低声自语道:“我就猜准了你为此事而来。”
仁虎也笑道:“对了,我就为此事而来。”
李三姑口内不言,心里盘算:如果允了他的人情吧,恐怕坏了自己素来令出如山的一贯作风;不允他的人情吧,别说怕他心里不高兴,他脸上也下不来。凭良心说,自己也有些不肯不听他的话。
她这样默默出神之际,忽见内屋人影一晃,喝问:“什么人在探头探脑?”
只见使婢春兰慌忙应声而出道:“是婢子在此伺候头领呢。”
李三姑一听她当着仁虎口称头领,也不知为了什么,心里非常不痛快。忽一转念,立即明白仁虎的求情,定是受这婢子之请,又一想,她既有此请求,已经多少瞧出自己对仁虎的一番意思,这倒对她不可过于严峻。想到此处,随即收了怒色,随口问道:“方才那个抢东西的小子在哪里呢?”
春兰乘机应道:“还候着令呢。”
李三姑眼珠一转,又向仁虎脸上一瞟,一双嘴角微微向上一翘,面上露出一种娇笑调皮的模样,意思是说:“我为你才这样办的呢。”然后向春兰一挥手道:“叫杨头目进来。”
春兰闻言,一面躬身领命,一面向仁虎瞟了一眼,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经生效,立即出去先告诉了杨头目。
杨头目自是欢喜,却不敢露在脸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走进来,躬身问道:“头领有何吩咐?”
李三姑正色说道:“伙夫周德违我号令,本应斩首示众。念是新来,不明营规,先责二百军棍,以观后效,去吧。”杨头领应命退去。
仁虎见李三姑准了人情,面上有光,心中高兴,着实恭维了她一阵。
李三姑却淡淡地笑道:“倒看你不出,这点年纪居然懂得敷衍人,哄人的手段倒是顶不错的啊!”
仁虎被她说破,觉得不好意思,便讪讪地笑道:“我几时哄过你来?”
李三姑见他不安的情状,不知怎的,心中又怪不忍的,也便笑说道:“得了,咱们别为了不相干的事儿尽斗口了。来,里边来,一会儿咱们痛痛快快地喝两盅儿好不好?”边说边让仁虎进入里屋。
此时,已是夕阳将尽,黄昏渐临。二人同倚在后窗边,望着田野间。只见暮色苍茫,暝烟四合,平畴茅屋,远树青山,都沉浸在淡烟薄雾中,左右人家正在预备晚饭,远近炊烟四起,随着晚风吹卷开来,别有一种清幽之趣。
仁虎本是乡村子弟,这些景象,在他是司空见惯,不会往心上去的。唯有李三姑,连年奔波各城各镇,整日里带着这一群人马,闹得乌烟瘴气,眼看太平军中各当道人物,一个个醉生梦死,暮气日深,哪里还有当初倡义时那种气象?自己虽一女流,抛弃了舒适的家乡,谢绝了儿女的情怀,投身此中,原不为求富贵。无奈看着当前这种败亡之兆,不由得心意灰懒,所以时常独怀忧愤,无可告诉。不想无意中偏遇到仁虎这样一个人,又和他凭窗共眺如此清幽景色,不免勾起了儿女的情怀。慨念着身世的漂泊,竟默默无言地依在仁虎肩膀,觉得飘飘渺渺,不知身在何处。
仁虎正自指西画东,滔滔不绝地讲着,讲了半天,觉得身旁的李三姑毫不答理,颇为奇异,略一回顾,见她呆瞪一双妙目,正瞅着近树处一对宿鸟倏地飞来,倏地飞去,奇的是来去不过三五尺路,飞翔时总是追随不舍。这一只飞过去,那一只也跟过去;那一只飞回来,这一只也跟回来。
仁虎天真烂漫地说道:“你瞧!这两只鸟儿准是一对吧?它们俩总飞在一起呢。”
李三姑闻言,心有所触,回眸一笑,淡淡地问道:“总在一起就是一对吗?”
仁虎胸无城府,信口答道:“那是自然,要不是一对,为什么肯在一起呢?”
李三姑见他老说一对一对,心里也说不出是喜欢还是懊恼,不由得娇嗔满面,一扭脖子,喝道:“别讨厌啦!”
一句话闹得仁虎莫名其妙,只睁着一双奕奕有神的俊目,望住了她,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三姑也有些觉得他的窘态,哈的一声又笑了出来,痴痴地向仁虎叹了一口气道:“你说它们总在一起,便是一对儿,你不信一会儿就得你东我西,不定在哪儿遇上别的鸟儿,又应当跟别的鸟儿飞在一起了。”她说完这几句话,仿佛也不愿再看窗外风景,竟自转身,走到一边默默地坐着去了。
仁虎心中似乎也起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为仁虎那种天真豪迈的性情中所未曾前有的。他此刻仍是独倚窗前,然而,他却并不曾再去看风景,只在做一种最近的回忆。他记得昨天想要从羊楼连夜赶回鸭关矶,他记得昨夜陡然遇见豹子,他记得昨夜骤然发见藏在树上的她,他记得她曾经力劈一头豹子才保住自己的生命,他记得她那种娇弱的身躯竟会那样的勇健,他记得她在星光之下对于自己那种亲切感谢的神情,他记得她对于部下那种威严和严明的纪律,他记得她方才对于自己讨情时的那种情态,他记得她对于自己处处都是笑容,他记得她方才那种忽忧忽喜的脸色和变幻莫测的心情,他记得她曾经劝他明天回家,他记得她似乎不愿意听到“总在一起便是一对儿”那句无关紧要的话。他还记得她还有许许多多难以形容和难以回忆的神态、言语、笑容等等。哎呀!仁虎想得有些迷糊了。在他们二人默然相对之时,天色渐渐地昏暗,屋子里外也同时一片漆黑。
相关热词搜索:飞天神龙
下一章:第四回 女头领之色情狂
上一章:第二回 两个神秘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