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坟山惊变
2025-05-3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王太冲把油灯放在窗台上,先回身把小院门开了,来到门外往前窗看了看,黑沉沉的一片,一点异状没有。王太冲翻身退回,一耸身蹿到屋面上,把屋面上搜寻一下,什么都找不到。围着这片宅子转了一周,更在通着最后的一道院的二道门上,往里张望一下,因为后面就是齐寿山的内宅。看了一下,赶紧退回来,因为这是朋友家中,犯规矩的事。四处查看一下,没有什么异样的情形,这才退回来。陆蛟已醒,他见表叔把灯放到窗外,知道要出什么事,便提着七节鞭也到了院中。王太冲从屋面上翻下来,陆蛟忙问:“表叔,有什么事了?”王太冲道:“没有什么。”把油灯从窗台上端起来,向地上照了照,说道:“你看这片灰土,落下来很奇怪,可是我搜寻一遍,毫无迹兆。”陆蛟道:“这也许是野猫从檐头登下来的。”王太冲道:“也只好那么想吧,只是不太像,我决没听到猫的叫声,猫的身躯极轻,它哪会登下这么大土片来。以后小心些就是了。”爷儿两个回转房中,这点小事闹得王太冲彻夜未眠,因为王太冲和陆蛟全是能够高来高去的,知道这种房屋因为太老了,夜行人只要在上面行动,极容易把屋面蹬坏了的。赶到天亮后,一点儿事情没有。
王太冲因为这些事有些令人难解,晚上翻来覆去是思虑,睡得晚了,早晨也起得很晚。陆蛟因为夜间起得冒失些,三更过后,气候凉些,他身上又有些作烧,不过很轻微,他也不肯向王太冲说,怕给他多添烦恼。在晚饭时,总是齐寿山父子和王太冲爷儿两个一同在前面用饭,只是陆蛟这些天身体不好,齐寿山总是拦着不叫他到前面,总是打发人给他送过来。陆蛟跟随王太冲已久,也养成了一种豪放行为,只是这些日来给病牵缠,不好不坏,十分着急,个人昨天又听表叔说过,已经愿意离开曲阜,只是等待自己好利落了。陆蛟心中十分着急,好容易表叔答应走了,离开是非之地,可是昨晚屋面又发现可疑情形,越发地想着要赶紧走。
到了中午之后,他故意出来在庄门前散了一会子步,太阳一落,自己早早地到了前面客屋。齐寿山刚念完了佛,忙向陆蛟道:“表侄,你怎么这个时候还出来,还是多留些神,再养两天就好了。”陆蛟道:“师叔,我已经好了,今天精神很好,一个年轻人,哪能那么一点禁不住,那不成了公子哥么。”说话间王太冲也被长工们请过来,遂一同在这里吃晚饭,王太冲和齐寿山这几天见了面,只是谈些闲话,任凭齐寿山说天妃宫的事,只随声附和。晚饭之后,又坐了一刻,王太冲遂和陆蛟一同站起回转跨院。
屋中的油灯长工们已给点好。陆蛟本是强支持着,因为从太阳没落,就在庄前散步,此时回到屋中,想躺在那歇一歇,刚往炕上一坐,不由咦了一声,王太冲回过头来问道:“什么事?”陆蛟道:“我们的包裹,这是谁给动了?”王太冲道:“你仔细看看,不要随便说,这一家人虽则坠入邪魔,但是连他们使用的长工,我全看得清楚,全是很规矩的人。”陆蛟探身把里面两个包裹全拿下来,仔细看了一下,向王太冲道:“表叔,有人动了,这件事绝不假,这包裹全是我亲手收拾,现在虽则照样地包扎,可是和我收拾得不一样。”陆蛟说着话,赶忙把两个包裹全行打开,检点一下,里面什么也不短,可绝不是收放时的原样了,还有几十两银子,也没动,只有陆蛟的七节鞭和王太冲的一槽亮银钉的皮囊,似乎有人看过后,才放在里面,这件事很怪,时候太早,家中人忙着吃晚饭,不断地有人出入着,这种时候竟会有这么大胆的人,敢进这屋来。王太冲经陆蛟指点着包裹里的情形,知道陆蛟绝不是疑心,王太冲仔细想了想,忙向陆蛟道:“不必提了,我想这种情形绝不是你齐师叔家中人办的,真个是有这样没出息的人,他应该把银两偷走,我们这有好几套新衣服,他拿一两件,随手带走,怎么咱的东西一点不短?千万不要提了,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一番好意而来,别在我们身上给他家惹出是非。”陆蛟很怀疑地看着王太冲道:“表叔,这是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了。”王太冲道:“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陆蛟,还是那句话,我没有多久耽搁,咱们三两天准走,明天我进趟城,买些东西,若是没有什么事,后天走。”陆蛟知道在这里住下去,恐怕有祸了,赶忙答应着道:“好,表叔,咱们早早地走吧。”
晚间更加十分戒备,王太冲连续地出去几次,围着宅子四周查看,可是仍然是安安静静,这件事弄得真有些扑朔迷离。赶到天亮后,王太冲穿了一身短衣,戴上一顶大草帽子,并且还提着包裹,向陆蛟说了声:“我进城买些东西,大约略有耽搁,赶到天夕时便可回来了。”陆蛟只惦着表叔能够明天真个起身,离开曲阜县,所以嘱咐表叔早些回来。王太冲答应着,并且告诉齐寿山爷儿两个,自己进城买些东西。齐振业看着王太冲这种打扮,还笑着说道:“王师伯,你在乡下住了些日,真个随了我们乡下人,你这身短衣,真是一个庄稼地人了。”王太冲也含笑回答道:“我在家乡也不是大财主、老太爷,我也是整天下乡种地,穿着短衣倒觉方便得多。”王太冲离开仁和镇,直奔县城。
在庄乡差不多全是步行,这是乡下人的习惯,吃苦耐劳。王太冲是步行入城,道路很远,离着县城十五六里,这次王太冲却走的一条较近便的山边大路,因为正是天热的时候,道路上不断有行人,并且往尼山天妃宫烧香的人,也是常时不断。路经天妃宫的山口边,王太冲是连看也没看,一直地从这个横山口走过来,直奔尼山的山脚。王太冲倒是丝毫没注意什么,来往不断的行人,多半是附近各镇甸的土著们。
等到出了这条大道的东山口,这一段路差不多十里左右。王太冲站在树底下,把大草帽摘下来,拭了拭头上的汗。这时是背靠着山脚这边,面向着南,眼角中竟看到来路贴着道边,有一个庄稼汉,往树后一转,把身形隐去。王太冲虽则对于这里走路的人,不能全注意,可是这个人往树后闪得过快,已明显表现出他是在躲避什么。王太冲眼角一扫,看见这个人头上也戴着一顶大草帽子,下身是一条蓝布裤,上身却是一个紫灰布的短衫,大概是光着脚,穿着靸鞋。王太冲用手中大草帽子扇了扇风,自己遂留了意,稍微地站了一刻,仍然往前走。已经出了山口,一直奔曲阜县城的大道,往前走出约有半里来地,王太冲只是低着头,什么都不看地往前走。这时正有两匹小驴从迎面跑过来,跑得很快,王太冲只是低着头装着没看见,仍然低着头,直到这两匹驴离得太近,骑驴的人在招呼着:“喂,老乡,往边上走哇。”王太冲这才哦了一声,带着很惊慌的神色,往道旁紧跑了两步。可是就在王太冲半转身的时候,又看到十几丈外,先前所见的那个人往道旁一闪,进入了高粱地内。王太冲不禁大怒,便把双手一背,面向着那片高粱地冷笑一声道:“相好的,认错了人吧,我身上连一两银子都没有,你是想找死。”高粱地内一片乱响,那个人已经穿着庄稼地走远。王太冲在这里站了半晌,这才往前走。
此时不再掩饰,不住地回头停身查看,一直到了县城,始终没再看见这个人的踪迹。王太冲虽则起身很早,但是在路上连续耽搁,十几里的道路,直到中午才进了城,因为已经向齐振业问得清楚,便一直地够奔北大街百子胡同。到了这里,看了看,这个胡同很宽大,车辆也能出入,靠胡同的当中,一片大宅子,向附近的路人一打听,果然这就是李宝山的住宅。王太冲来到门前,向里面招呼了一声,立刻门房中走出人来,这人约莫有五旬以上,衣服朴素,一望而知是李宝山家中的大管家李德,赶忙地拱拱手道:“你大约是宅中的大管家李爷么?”李德看着王太冲一怔道:“恕我眼拙,老哥,你是……”王太冲道:“李大管家,你不曾认得我,可是我可听当家的和掌柜们说过,我对于大管家倒是知道得清楚,我姓王,叫王太,从前我在济南粮栈里干过好几年,我是跑外的,专给柜上收粮食,可是在五年头里,我家乡有事,辞了事不干,当家的和掌柜的,当初全厚待我,现在家乡二十多亩地,全是咱柜上赠的,这次正因为和一个乡亲到兖州府来办事,大管家,我们吃甜水,不能忘了挖井的人,当家的是老饭东了,所以我赶到宅中来看望看望,因为没有工夫耽搁,不能到济南府去,也得问问柜上的老人还好么?”李德忙赔笑道:“原来是里边的旧人,快里边请。”这个李德把王太冲领进门房,门房的屋子也很宽大,是两间,屋中还有一个仆人,也像个长工,那李德向他招呼道:“崔二,这是咱济南府柜上的旧人,这个老哥姓王,叫王太,到曲阜来赶到宅子来看望当家的,你快去泡壶茶来。”王太冲道:“大管家不用照顾,求你给我回禀一声,我看看当家的,大管家我这次来,可没有一点别的事,就是给当家的问安。”那个崔二已经出去泡茶,这个李德嗐了一声道:“王爷,你还不知道,当家的已经不在了。”王太冲故作惊愕地问这些事。李德先前还不肯实说,只说当家是闹病死了,可王太冲却做出十分痛心的样子,说自己很是后悔,年前也曾到山东来,没能来看看当家的,想不到竟会去世了。跟着又向李德问:“当家的身体很好,他得了什么病,咱们这种人家,怎么就会治不好?”
李德见王太冲很亲切的,是一个很有心的人,他对济南府柜上的事也不清楚,那里用的人很多,此时因为王太冲追问得紧,认为这是柜上的人,和自己家人一样,这才告诉王太冲道,“我告诉你实在情形,不过不必往外头说,事情不大好看。”遂把当时东家李宝山被雷殛死的情形,说与王太冲。那个崔二已经泡茶进来,给王太冲倒了一碗茶,他更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当日的事更是他眼见,便在一旁绘声绘色地述说起当日的情形。王太冲道:“这种事真难讲了,要依我们看起来,东家实在是一个好人,他是能创业能守业,花钱上有个分寸,我们在柜上做事,东家只要到济南府去,就要对柜上的掌柜嘱咐,只要买卖能够赚钱,对同人不要太苦了,我王太到现在能吃碗饱饭,也是从粮栈里赚出来的,这样的人竟会遭到这样的事,真叫人没法说了。”王大冲更请大管家替他言语一声,要看看少东。
可是李德告诉王太冲道:“现在买卖全不好,少东已经亲自到油坊去照料,他轻易不回来,等我们给你说一声吧。”说话间,这门房里已经在吃午饭,李德倒是很诚恳地请王太冲一同吃,王太冲道:“大管家不用客气,我已经早吃过饭了。”王太冲是毫不招扰,可是也不忙着走,仍然不断地问长问短。大管家见来人又有年岁,说话又很客气,对东家很关心,来到这里更连一碗饭都不肯扰,所以也很高兴地和王太冲讲说着一切。王太冲更问:“老当家的坟地在什么地方,他老人家也恩待我一场,我也应尽尽我个人的心。”李德道:“王爷,你有这个心就是了,坟地在城东,道路不近,不必去了。”王太冲又坐了一会儿,容他们吃完饭。王太冲道:“大管家,在太太少东面前,替我王太问候一声吧。”李德道:“你怎么忙着走?咱们当家的虽则不在,还是一样,只管在这里住下。现在这一家全入了佛教,尽做些善事,你是自己柜上人,住在这里,少东们一定会欢喜的。”王太冲道:“谢谢,我还有事,不能尽是耽搁。”立刻告辞出来,自己认为所有探听得很详细,认定了这个李宝山又是被谋杀,不过这件事,不是自己轻易可以办的,趁这个机会把他这坟地看一下,看他的坟墓有人动过没有。
不过自己从一早出来,现在已经到了中午,肚子也有些饿了,走出百子胡同之后,顺着北大街转过来,往前不远,就有一家酒饭馆,王太冲遂走进里面。饭馆子里冷冷清清,没有什么客人,自己心中盘算着这些事,酒也不敢多喝,随便要了两样菜。正在背着身子吃喝,听得伙计们招呼一声:“爷台里请,这边坐不好么?”那客人说道:“有朋友,大约在雅座里面。”王太冲听这人的口音,似乎有些耳熟,一扭头,这个人已匆匆向里走去。里面用木板墙隔开四个雅座,全挂着布帘,这个人走进了第二个雅座。
王太冲有意无意一扭头,看到这个人半边脸,蓦然想起,这就是从天妃宫出来,在山脚边遇到的那个人。可是王太冲跟着回过头来吃自己的饭,认为这是无所谓的事,饭后付过酒账,出了饭馆,便向东门外走去,要到李家坟地去一趟。个人也是恐怕招人疑心,遂真个地买了些纸钱提着,一直出城。因为已经问过宅中人,他们说得很详细,坟地离城约有三里左右,紧靠一个村子边上,坟地全有刻着红字带堂号的石础子,容易辨认,上面有“积德堂李”几个字。王太冲出城之后,顺着一片片庄稼地走,天气很晴和,慢慢地走到了所说的这个村庄附近,很容易地就找到了李家的坟地。
王太冲怕看坟地的人来了,多找麻烦。好在遍地是庄稼,坟地附近,树木又多,自己便顺着坟地边转过来。因为他这里也是个财主,有看坟地的,不过不在这里,也有花墙子,木栅门,门上着锁。王太冲看了看附近没人,花墙子一带有树木的浓荫罩着,只好越墙而过,进了李家坟地。到了这种地方不用再问,因为李宝山的坟是一个新坟,看得出。遂来到近前细细查看一下,见这坟头完整,更看到里面齐齐整整,虽则到处生着绿草,似乎常有人进来整理。王太冲这种地方可不能随便地想动这个坟,并且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办到的,自己所要看的,就是恐怕有人把这个坟动了。他就在这个坟前把冥纸焚化。王太冲看着这堆冥纸烧完之后,纸灰随风扬起,个人心中默念着:此次自己办这种事,完全没有切身的利害,完全是激于义愤,要查出此中是否有一桩江湖罪恶。自己和这李宝山素昧生平,也知道他生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但是他遭到这种阴谋手段的陷害,这种害他的人,是决不能容。自己此番结果如何,尚不敢逆料,也许就和李宝山一样,落个黄土一抔。王太冲满怀忧愤,转身往外走,突然听得有人在身后呵斥道:“站住,朋友,你倒办得早,自己先来找一块穴地。”
王太冲不禁一惊,一转身,只见靠东墙边一排树后,转出一人。此人倒背着手,缓缓地走上前来。王太冲一看这人,正是前几天山脚所见的那个异乡人。此时,他依然是那天的打扮,不过现在满脸怒容,双眼带着极威严的神色。已经走近王太冲面前,相隔着三四步站住。王太冲听着他的话风带着对自己十分不利的口吻,那情形就是说自己找死,到这里找埋骨之地来了,便冷笑一声说:“老哥,在这里又会上了。我和你素不相识,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人道:“别和我装疯卖傻,朋友,避点委屈,和我走一趟。”王太冲道:“你这人好生无礼,我一不欠官粮,二不欠私债,你凭什么叫我跟你走?曲阜县又该怎样,我不犯法,其奈我何?”这个人往前凑了一步道:“你是干什么的,你的行为大约有说不出的事吧?相好的,你倒想着到曲阜县,还是随我到济南府走一趟吧。”说着话,他一撩长衫,王太冲赶紧往后一退。这个人竟从衣衫内掏出一副铐子来,向王太冲道:“老江湖识相些,告诉你,你走不脱了。你敢拒捕,你能往哪里跑?”
王太冲此时想,这真是意外的飞灾横祸,他拿出这种东西来,一定是官人了。把心神镇定一下道:“朋友,不必弄这个,没有用,姓王的什么地方全敢去。你得说出个道理来,不错,我是个老江湖,在江湖上跑了一辈子了。你要是诬良为盗,咱们可得另讲,我只要有犯法的事。”说到这儿,把左臂一举道:“任凭尊驾,把我铐上,我知道,你既来就不是一个人,大清白天,我也逃不了,何况我没有可逃的事。你只要是官人,这场官司我愿意打,我还有打官司的事,只怕你办不了。”这人道:“你差不多有六十岁了吧?你既知道走不了,姓杨的从来就不会倚官仗势。相好的,要想问个明白,你别等我费事,把家伙给我交出来!你只要说一个不字,我可立时动手。”王太冲因为是白天出来,自己的杆棒是货不离身,从来就围在腰间,亮银钉可决没带在身上。此人说话间,右手提着铐子,左手却探进衣衫内,王太冲知道此人是提防自己猝然下手,遂哈哈一笑道:“不做亏心事,不怕三更鬼叫门。朋友,你能和我说个明白,我也绝不叫好朋友为难。”
王太冲因为这些事有些令人难解,晚上翻来覆去是思虑,睡得晚了,早晨也起得很晚。陆蛟因为夜间起得冒失些,三更过后,气候凉些,他身上又有些作烧,不过很轻微,他也不肯向王太冲说,怕给他多添烦恼。在晚饭时,总是齐寿山父子和王太冲爷儿两个一同在前面用饭,只是陆蛟这些天身体不好,齐寿山总是拦着不叫他到前面,总是打发人给他送过来。陆蛟跟随王太冲已久,也养成了一种豪放行为,只是这些日来给病牵缠,不好不坏,十分着急,个人昨天又听表叔说过,已经愿意离开曲阜,只是等待自己好利落了。陆蛟心中十分着急,好容易表叔答应走了,离开是非之地,可是昨晚屋面又发现可疑情形,越发地想着要赶紧走。
到了中午之后,他故意出来在庄门前散了一会子步,太阳一落,自己早早地到了前面客屋。齐寿山刚念完了佛,忙向陆蛟道:“表侄,你怎么这个时候还出来,还是多留些神,再养两天就好了。”陆蛟道:“师叔,我已经好了,今天精神很好,一个年轻人,哪能那么一点禁不住,那不成了公子哥么。”说话间王太冲也被长工们请过来,遂一同在这里吃晚饭,王太冲和齐寿山这几天见了面,只是谈些闲话,任凭齐寿山说天妃宫的事,只随声附和。晚饭之后,又坐了一刻,王太冲遂和陆蛟一同站起回转跨院。
屋中的油灯长工们已给点好。陆蛟本是强支持着,因为从太阳没落,就在庄前散步,此时回到屋中,想躺在那歇一歇,刚往炕上一坐,不由咦了一声,王太冲回过头来问道:“什么事?”陆蛟道:“我们的包裹,这是谁给动了?”王太冲道:“你仔细看看,不要随便说,这一家人虽则坠入邪魔,但是连他们使用的长工,我全看得清楚,全是很规矩的人。”陆蛟探身把里面两个包裹全拿下来,仔细看了一下,向王太冲道:“表叔,有人动了,这件事绝不假,这包裹全是我亲手收拾,现在虽则照样地包扎,可是和我收拾得不一样。”陆蛟说着话,赶忙把两个包裹全行打开,检点一下,里面什么也不短,可绝不是收放时的原样了,还有几十两银子,也没动,只有陆蛟的七节鞭和王太冲的一槽亮银钉的皮囊,似乎有人看过后,才放在里面,这件事很怪,时候太早,家中人忙着吃晚饭,不断地有人出入着,这种时候竟会有这么大胆的人,敢进这屋来。王太冲经陆蛟指点着包裹里的情形,知道陆蛟绝不是疑心,王太冲仔细想了想,忙向陆蛟道:“不必提了,我想这种情形绝不是你齐师叔家中人办的,真个是有这样没出息的人,他应该把银两偷走,我们这有好几套新衣服,他拿一两件,随手带走,怎么咱的东西一点不短?千万不要提了,一个多年的老朋友,一番好意而来,别在我们身上给他家惹出是非。”陆蛟很怀疑地看着王太冲道:“表叔,这是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了。”王太冲道:“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陆蛟,还是那句话,我没有多久耽搁,咱们三两天准走,明天我进趟城,买些东西,若是没有什么事,后天走。”陆蛟知道在这里住下去,恐怕有祸了,赶忙答应着道:“好,表叔,咱们早早地走吧。”
晚间更加十分戒备,王太冲连续地出去几次,围着宅子四周查看,可是仍然是安安静静,这件事弄得真有些扑朔迷离。赶到天亮后,王太冲穿了一身短衣,戴上一顶大草帽子,并且还提着包裹,向陆蛟说了声:“我进城买些东西,大约略有耽搁,赶到天夕时便可回来了。”陆蛟只惦着表叔能够明天真个起身,离开曲阜县,所以嘱咐表叔早些回来。王太冲答应着,并且告诉齐寿山爷儿两个,自己进城买些东西。齐振业看着王太冲这种打扮,还笑着说道:“王师伯,你在乡下住了些日,真个随了我们乡下人,你这身短衣,真是一个庄稼地人了。”王太冲也含笑回答道:“我在家乡也不是大财主、老太爷,我也是整天下乡种地,穿着短衣倒觉方便得多。”王太冲离开仁和镇,直奔县城。
在庄乡差不多全是步行,这是乡下人的习惯,吃苦耐劳。王太冲是步行入城,道路很远,离着县城十五六里,这次王太冲却走的一条较近便的山边大路,因为正是天热的时候,道路上不断有行人,并且往尼山天妃宫烧香的人,也是常时不断。路经天妃宫的山口边,王太冲是连看也没看,一直地从这个横山口走过来,直奔尼山的山脚。王太冲倒是丝毫没注意什么,来往不断的行人,多半是附近各镇甸的土著们。
等到出了这条大道的东山口,这一段路差不多十里左右。王太冲站在树底下,把大草帽摘下来,拭了拭头上的汗。这时是背靠着山脚这边,面向着南,眼角中竟看到来路贴着道边,有一个庄稼汉,往树后一转,把身形隐去。王太冲虽则对于这里走路的人,不能全注意,可是这个人往树后闪得过快,已明显表现出他是在躲避什么。王太冲眼角一扫,看见这个人头上也戴着一顶大草帽子,下身是一条蓝布裤,上身却是一个紫灰布的短衫,大概是光着脚,穿着靸鞋。王太冲用手中大草帽子扇了扇风,自己遂留了意,稍微地站了一刻,仍然往前走。已经出了山口,一直奔曲阜县城的大道,往前走出约有半里来地,王太冲只是低着头,什么都不看地往前走。这时正有两匹小驴从迎面跑过来,跑得很快,王太冲只是低着头装着没看见,仍然低着头,直到这两匹驴离得太近,骑驴的人在招呼着:“喂,老乡,往边上走哇。”王太冲这才哦了一声,带着很惊慌的神色,往道旁紧跑了两步。可是就在王太冲半转身的时候,又看到十几丈外,先前所见的那个人往道旁一闪,进入了高粱地内。王太冲不禁大怒,便把双手一背,面向着那片高粱地冷笑一声道:“相好的,认错了人吧,我身上连一两银子都没有,你是想找死。”高粱地内一片乱响,那个人已经穿着庄稼地走远。王太冲在这里站了半晌,这才往前走。
此时不再掩饰,不住地回头停身查看,一直到了县城,始终没再看见这个人的踪迹。王太冲虽则起身很早,但是在路上连续耽搁,十几里的道路,直到中午才进了城,因为已经向齐振业问得清楚,便一直地够奔北大街百子胡同。到了这里,看了看,这个胡同很宽大,车辆也能出入,靠胡同的当中,一片大宅子,向附近的路人一打听,果然这就是李宝山的住宅。王太冲来到门前,向里面招呼了一声,立刻门房中走出人来,这人约莫有五旬以上,衣服朴素,一望而知是李宝山家中的大管家李德,赶忙地拱拱手道:“你大约是宅中的大管家李爷么?”李德看着王太冲一怔道:“恕我眼拙,老哥,你是……”王太冲道:“李大管家,你不曾认得我,可是我可听当家的和掌柜们说过,我对于大管家倒是知道得清楚,我姓王,叫王太,从前我在济南粮栈里干过好几年,我是跑外的,专给柜上收粮食,可是在五年头里,我家乡有事,辞了事不干,当家的和掌柜的,当初全厚待我,现在家乡二十多亩地,全是咱柜上赠的,这次正因为和一个乡亲到兖州府来办事,大管家,我们吃甜水,不能忘了挖井的人,当家的是老饭东了,所以我赶到宅中来看望看望,因为没有工夫耽搁,不能到济南府去,也得问问柜上的老人还好么?”李德忙赔笑道:“原来是里边的旧人,快里边请。”这个李德把王太冲领进门房,门房的屋子也很宽大,是两间,屋中还有一个仆人,也像个长工,那李德向他招呼道:“崔二,这是咱济南府柜上的旧人,这个老哥姓王,叫王太,到曲阜来赶到宅子来看望当家的,你快去泡壶茶来。”王太冲道:“大管家不用照顾,求你给我回禀一声,我看看当家的,大管家我这次来,可没有一点别的事,就是给当家的问安。”那个崔二已经出去泡茶,这个李德嗐了一声道:“王爷,你还不知道,当家的已经不在了。”王太冲故作惊愕地问这些事。李德先前还不肯实说,只说当家是闹病死了,可王太冲却做出十分痛心的样子,说自己很是后悔,年前也曾到山东来,没能来看看当家的,想不到竟会去世了。跟着又向李德问:“当家的身体很好,他得了什么病,咱们这种人家,怎么就会治不好?”
李德见王太冲很亲切的,是一个很有心的人,他对济南府柜上的事也不清楚,那里用的人很多,此时因为王太冲追问得紧,认为这是柜上的人,和自己家人一样,这才告诉王太冲道,“我告诉你实在情形,不过不必往外头说,事情不大好看。”遂把当时东家李宝山被雷殛死的情形,说与王太冲。那个崔二已经泡茶进来,给王太冲倒了一碗茶,他更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当日的事更是他眼见,便在一旁绘声绘色地述说起当日的情形。王太冲道:“这种事真难讲了,要依我们看起来,东家实在是一个好人,他是能创业能守业,花钱上有个分寸,我们在柜上做事,东家只要到济南府去,就要对柜上的掌柜嘱咐,只要买卖能够赚钱,对同人不要太苦了,我王太到现在能吃碗饱饭,也是从粮栈里赚出来的,这样的人竟会遭到这样的事,真叫人没法说了。”王大冲更请大管家替他言语一声,要看看少东。
可是李德告诉王太冲道:“现在买卖全不好,少东已经亲自到油坊去照料,他轻易不回来,等我们给你说一声吧。”说话间,这门房里已经在吃午饭,李德倒是很诚恳地请王太冲一同吃,王太冲道:“大管家不用客气,我已经早吃过饭了。”王太冲是毫不招扰,可是也不忙着走,仍然不断地问长问短。大管家见来人又有年岁,说话又很客气,对东家很关心,来到这里更连一碗饭都不肯扰,所以也很高兴地和王太冲讲说着一切。王太冲更问:“老当家的坟地在什么地方,他老人家也恩待我一场,我也应尽尽我个人的心。”李德道:“王爷,你有这个心就是了,坟地在城东,道路不近,不必去了。”王太冲又坐了一会儿,容他们吃完饭。王太冲道:“大管家,在太太少东面前,替我王太问候一声吧。”李德道:“你怎么忙着走?咱们当家的虽则不在,还是一样,只管在这里住下。现在这一家全入了佛教,尽做些善事,你是自己柜上人,住在这里,少东们一定会欢喜的。”王太冲道:“谢谢,我还有事,不能尽是耽搁。”立刻告辞出来,自己认为所有探听得很详细,认定了这个李宝山又是被谋杀,不过这件事,不是自己轻易可以办的,趁这个机会把他这坟地看一下,看他的坟墓有人动过没有。
不过自己从一早出来,现在已经到了中午,肚子也有些饿了,走出百子胡同之后,顺着北大街转过来,往前不远,就有一家酒饭馆,王太冲遂走进里面。饭馆子里冷冷清清,没有什么客人,自己心中盘算着这些事,酒也不敢多喝,随便要了两样菜。正在背着身子吃喝,听得伙计们招呼一声:“爷台里请,这边坐不好么?”那客人说道:“有朋友,大约在雅座里面。”王太冲听这人的口音,似乎有些耳熟,一扭头,这个人已匆匆向里走去。里面用木板墙隔开四个雅座,全挂着布帘,这个人走进了第二个雅座。
王太冲有意无意一扭头,看到这个人半边脸,蓦然想起,这就是从天妃宫出来,在山脚边遇到的那个人。可是王太冲跟着回过头来吃自己的饭,认为这是无所谓的事,饭后付过酒账,出了饭馆,便向东门外走去,要到李家坟地去一趟。个人也是恐怕招人疑心,遂真个地买了些纸钱提着,一直出城。因为已经问过宅中人,他们说得很详细,坟地离城约有三里左右,紧靠一个村子边上,坟地全有刻着红字带堂号的石础子,容易辨认,上面有“积德堂李”几个字。王太冲出城之后,顺着一片片庄稼地走,天气很晴和,慢慢地走到了所说的这个村庄附近,很容易地就找到了李家的坟地。
王太冲怕看坟地的人来了,多找麻烦。好在遍地是庄稼,坟地附近,树木又多,自己便顺着坟地边转过来。因为他这里也是个财主,有看坟地的,不过不在这里,也有花墙子,木栅门,门上着锁。王太冲看了看附近没人,花墙子一带有树木的浓荫罩着,只好越墙而过,进了李家坟地。到了这种地方不用再问,因为李宝山的坟是一个新坟,看得出。遂来到近前细细查看一下,见这坟头完整,更看到里面齐齐整整,虽则到处生着绿草,似乎常有人进来整理。王太冲这种地方可不能随便地想动这个坟,并且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办到的,自己所要看的,就是恐怕有人把这个坟动了。他就在这个坟前把冥纸焚化。王太冲看着这堆冥纸烧完之后,纸灰随风扬起,个人心中默念着:此次自己办这种事,完全没有切身的利害,完全是激于义愤,要查出此中是否有一桩江湖罪恶。自己和这李宝山素昧生平,也知道他生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但是他遭到这种阴谋手段的陷害,这种害他的人,是决不能容。自己此番结果如何,尚不敢逆料,也许就和李宝山一样,落个黄土一抔。王太冲满怀忧愤,转身往外走,突然听得有人在身后呵斥道:“站住,朋友,你倒办得早,自己先来找一块穴地。”
王太冲不禁一惊,一转身,只见靠东墙边一排树后,转出一人。此人倒背着手,缓缓地走上前来。王太冲一看这人,正是前几天山脚所见的那个异乡人。此时,他依然是那天的打扮,不过现在满脸怒容,双眼带着极威严的神色。已经走近王太冲面前,相隔着三四步站住。王太冲听着他的话风带着对自己十分不利的口吻,那情形就是说自己找死,到这里找埋骨之地来了,便冷笑一声说:“老哥,在这里又会上了。我和你素不相识,你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人道:“别和我装疯卖傻,朋友,避点委屈,和我走一趟。”王太冲道:“你这人好生无礼,我一不欠官粮,二不欠私债,你凭什么叫我跟你走?曲阜县又该怎样,我不犯法,其奈我何?”这个人往前凑了一步道:“你是干什么的,你的行为大约有说不出的事吧?相好的,你倒想着到曲阜县,还是随我到济南府走一趟吧。”说着话,他一撩长衫,王太冲赶紧往后一退。这个人竟从衣衫内掏出一副铐子来,向王太冲道:“老江湖识相些,告诉你,你走不脱了。你敢拒捕,你能往哪里跑?”
王太冲此时想,这真是意外的飞灾横祸,他拿出这种东西来,一定是官人了。把心神镇定一下道:“朋友,不必弄这个,没有用,姓王的什么地方全敢去。你得说出个道理来,不错,我是个老江湖,在江湖上跑了一辈子了。你要是诬良为盗,咱们可得另讲,我只要有犯法的事。”说到这儿,把左臂一举道:“任凭尊驾,把我铐上,我知道,你既来就不是一个人,大清白天,我也逃不了,何况我没有可逃的事。你只要是官人,这场官司我愿意打,我还有打官司的事,只怕你办不了。”这人道:“你差不多有六十岁了吧?你既知道走不了,姓杨的从来就不会倚官仗势。相好的,要想问个明白,你别等我费事,把家伙给我交出来!你只要说一个不字,我可立时动手。”王太冲因为是白天出来,自己的杆棒是货不离身,从来就围在腰间,亮银钉可决没带在身上。此人说话间,右手提着铐子,左手却探进衣衫内,王太冲知道此人是提防自己猝然下手,遂哈哈一笑道:“不做亏心事,不怕三更鬼叫门。朋友,你能和我说个明白,我也绝不叫好朋友为难。”
相关热词搜索:尼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