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雷殛财虏
2025-05-31 作者:郑证因 来源:郑证因作品集 点击:
山门这里第一股香,是兖州府府台派来的官员,替他上香开善门;山门前欢喜佛前头一股香,是兖州府善会的一位董事所上;第一座大殿天妃殿开光,是县官邱凤岐亲自上香。这尊塑像揭去了黄幕,按着佛门的礼节,全都敬谨地叩拜过。这里府县官员就是十几位,所带的随员们,也全是穿官服的。这一座大殿里,从官府来的就二十多位,其余士绅们有功名的,也是全身官服。行过礼之后,又到第二座大殿,就是天妃宫神坛这里。这里也是挨次上香之后,在院中摆设着香案供品。所有各乡各镇的人,就全不准随便进殿了,全在院中上香叩拜。小庵主妙清大师,更把府县所有官员集合一处,内中还有二十多名士绅,向他们说道:“今日是天妃宫的吉期,后面天妃楼是圣母起居之所,这种地方固然是不许随便出入,因为天妃圣母已经是将要重回仙界的真仙,不能随便和凡夫俗子相见,可是十方善士这么热心完成这个大功德,所以天妃楼也要请大家瞻仰瞻仰,这是大家功德所完成。不过圣母的仙踪是否能够在这时赐见,连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平时也不是随时能够看到的。并且圣母是不食烟火,我早已请求过,允许你们进天妃楼瞻仰,可是圣母能够见不能够见,只有到那里再说。可是在天妃宫没起建之前,圣母已经指示,在天妃宫修建之后,必要召见各大善士,结一个人仙未有的奇缘,不过这件事还得请求圣母指定日期。大家都把心念正一下。”这位妙清大师说过之后,所来的这些官员一个个都愿意把这座天妃楼全看一下,这位真仙转世的圣母若能够赐见,那更是求之不得的事。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屏心静气,眼观鼻,口问心,随着这位妙清大师向后走来,转过天妃宫。
这座天妃楼就建筑在正面,建筑得非常富丽庄严,上下全是五尺深的走廊,一色的朱红油格扇,楼下正面的四扇格扇洞开着,小庵主妙清大师,带着这四十多人,先走进楼下,这里面地方极大,却没有什么陈设,也没有塑像,只在迎面设着一个高座,一柄黄色的云罗伞盖,两旁朱红色描金的木架子,插着四柄羽扇,宝座前是一个矮座,上面放着一个铜鼎,一部经卷,经卷上很大的字,是“天妃秘录”四个大字,一个朱红色大木鱼,旁边还有一个玉磬。在这宝座的左右,却是一排黄缎子棉墩,每个黄墩前,有一个矮脚几,几上放着一个小檀香炉,除去左右各有二十四个矮座之外,什么都看不到。这楼下因为地势太大,前面又是带着极深的游廊,所以里面阴沉沉的。
这位妙清大师向这一班官员士绅说道:“这是圣母讲经之所,不过听经的不只于是我们,并且我们轻易不蒙召见,有时彻夜经声,却看不到人迹。我们请示一下,楼上是否准我们进去。”这班官员士绅全退出了楼下之后,这座宽大的楼梯就在楼下左角,楼上的格扇门全关闭着,静悄悄的,任什么声息也听不到。此时小庵主妙清大师,率领一班官员士绅,就在这院中,面向着楼上叩拜。妙清大师口中祝告道:“现有十方善士和府县官员,深蒙圣母洪慈嘉佑,今日适值开善门之期,府县官员十方善士,特来瞻仰天妃楼,并愿叩求圣母一现仙踪。”妙清大师祝告罢,所有的官员士绅全跟着叩拜。行过礼之后,站起来全静静地等候,可是上面没有人答声,也听不见有人行动,半晌工夫,忽然正面两扇楼门,吱扭一下,往里开去,妙清大师赶紧地合十向楼门一拜,回头说道:“施主善士们,圣母已允许入天妃楼瞻仰。”
这班官员士绅全是脚底下放轻,四个人一排,沿着宽大的楼梯走上来,从楼上的栏杆内转到正门前,妙清大师在前面引导着。众人认为这位圣母也是凡人修炼成的,一定是答应可以赐见了。赶到随着妙清大师走进门来。迎面楼门是八扇黄绫子屏风,众人从屏风转过来,只见这五间高大的楼房内,是一通连,只要站在门口便一览无余。靠东边设一架禅床,上面放着棕蒲团,禅床的旁边是两架茶几,左边的茶几上是一部经卷,右边茶几上是一口古剑,这茶几两旁任什么也没有了。顺着后房山这一带,顺着墙下,全是一座座的矮几,上面放着各种法器,每一个茶几上是一样,整整地排到西头,靠西山墙那里,却设着一个念经的矮座,一座五尺高的宝鼎,里面的香烟则尚在往外冒着。这楼内真是一毫烟火气没有,再也找不到容人的地方。
但是楼门是自己开的,这是四十多人瞪眼看到的事,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朝着那禅床叩拜下去。这种地方有一种说不出的尊严,堂堂的府县官,虽则府台没到,派来的也是五品官级,可是此时没有一个敢随便说话请求的。那个妙清大师更是低着头,也是照样和官员一样,向禅床和经座这里朝拜了一下,立刻向大家挥手,叫大家退出来。众人刚走出来,那两扇楼门吱哑一响,又行关闭。虽则是在白天,这些官员们心里仍十分恐惧。这真是仙灵就在近前,只是凡人看不到,他们是越发起了敬仰之心,赶快退到前殿配殿中歇息。因为这是一个大善会,所有赴善会的人,全有素席款待。
直到太阳落下去,这位小庵主妙清大师才传下话来,说是圣母方才已经用乩语宣示,所有今日赴善会的人,福缘深厚。不过今日入天妃宫的人,过分杂乱,内中很有些随声附和,非出本愿,所以圣母不能赐见。定规到九月九日夜间子时,再在天妃宫召集各大善士,到时候或许圣母亲自降临。不过所有各大善士中,还有几个对圣母这么大慈悲竟有些不敬之意,不肯真格的尽自己力量来助此善举。圣母慈悲宽大,叫他们自己反省一下,免得遭了天报,无法挽回。当时曲阜县有几处乡镇,依然在闹着凶事,这班乡老们趁势请求圣母慈悲,无论如何得把这种妖孽退了,好叫他们安生。这位妙清大师向所有乡老们宣示:“这种事不用请求,圣母必要慈悲,这一带的妖孽很厉害,圣母已在预备给你们消灭这种魔障,永除后患,在九月九圣母降坛时必有详细指示。”这班乡老们听了,全十分高兴,叩谢之后,各自回去,凡是允许在九月九这天晚间能到天妃宫的人,全在三天头里,斋戒沐浴,诚心诚意地等待着这个日期。
在九月初六这天,天气突然变了,又是风又是雨,在已经入秋的这种时候,轻易没有这种天气,雨下得很大,雷声隆隆中,这县城中竟出了一件怪事,本城一个富户李宝山,他是在本城和济南全开着极大的买卖,又有油坊,又有当铺,可是他这次对于天妃宫竟是不肯做大布施,只为有县官领着头,他不能不敷衍。这个李宝山他也不过捐助了有限的钱。本城的一班绅士们,劝他多做些好事,可是李宝山他不只于不肯拿钱,还说了许多破坏的话,说是他经商各地,什么千奇百怪的事全看过,他就不信这是天妃转世。所有劝他的人因为他在本城是一个殷实的富户,很有力量,谁也犯不上得罪他,本来舍财出自心愿,并且天妃宫始终就没有派出人来到各处劝募,别人犯不上和他争执,他在说这种话时,这班人全远远地躲开。
可是初六这天晚上,这李宝山因为大秋之后,他许多田地也交进租来,济南府那边也送了一笔极大的款项,他个人正在客厅中算着账。到了二更过后,他的账还没算完,因为闹着天气下着雨,家中所有的佣人们也在前面,客厅这个院中就剩了他自己。就在将到三更的时候,外面的雨正大,天空中又是闪又是雷,这时忽然在厅房中发出怪叫之声,这种声音喊得很厉害,前面长工和佣人们听见厅房这边的声音不对,有两个老用人撑着雨伞,往后院来,刚转过通着后院的夹道小门,就见客厅前房檐子下一片火光,火光下竟听得一声怪叫,正是这个李宝山,嗓音全变了,怪叫着:“我做好事,饶了我吧!”从房檐子头一团火往下一落,前面过来的两个人也全吓得往外跑,两个人全撞到一处,摔在地上,挣扎着爬起来后,可再也不敢往客厅这边去了,两人齐声高喊着:“你们快来呀!”他们这一阵喊叫,前面还有三四个人,连乡下的佃户以及济南府来的人,全因为闹天气没走,大家齐赶了来。赶到点起几只灯笼,来到客厅前看时,这个李宝山竟赤着身子,衣服也没有了,脸按在地上,整个地跪在那里,趴伏在雨水里,背上还有许多焦黑的地方,全是被火烧过。内宅的人也被惊动来了,他是一大家子人,连男带女围拢来。在灯火下,把他扶起来时,早已断了气,这时更发现他背上有歪歪斜斜的朱字,赶到仔细辨认之下,背上八个字竟是:“毁谤神佛,欺人欺天。”这一来,连男带女全吓傻了,这分明是被雷殛死的。此时在灯光之下,更发现他上身的衣服,一片一片地飞到各处,全烧焦了,赶到把他尸体搭进客厅,只见桌上的账簿也被烧毁,账桌、椅子、客厅的门口、风门子上,全有被烈火烧过的痕迹,客厅中别的地方一点没动。他今天所收来的地租和济南府交来的款项全不翼而飞,包银子的包裹和外面的纸,全行焚化,散在账桌子附近。这一来,所有他家中的男男女女,反倒跪在地上,不住地叩头,求神佛保佑一家人,别再遭这种惨报。
到了第二日,家中不愿往外传扬这种事,但是掩饰不住,立刻到处全讲说这件事,李宝山被雷殛了。因为他是大富户,虽则这么死了,依然照样预备丰厚的衣衾棺椁,发丧开吊,可是家中一时因为外边的钱不凑手,他的夫人只好把家中上房地窖中的银子取出来办丧事。这是一个很严密的地方,并且开地窖还得把条案桌椅全搬开。赶到把地窖打开,里面所收藏的金银细软,已经不翼而飞。这一来可把这一家人急死了,但是想到头一天晚上的情形,绝不敢再疑心是被盗被偷,这完全是李宝山善财难舍、不敬神佛、毁谤神道招来的祸,损失不下万余金。家中不敢去报案,反倒赶紧打发人到天妃宫进香许愿。天妃宫里面是不出来应佛事的,便在李宝山家中建立起水陆道场,并且更由个人的买卖中提出款项来,向天妃宫布施。
尤其是在李宝山遭报的当夜,城厢一带所有的穷人家中,倒有二三十处全不知从哪里来的银子,有的五两,有的十两,每一块银子上全有一张黄纸朱字,上面写着:“不义之财,应做有益之事。”城厢各处附近一二十里内,全有这种事发生,并且全是在当夜。这一来越发哄嚷开了,不问可知,这全是李宝山家中的钱。一班黎民百姓遇到这种事,更是决不怕人知道,到处传扬,全认为这是李宝山作恶的报应。这一来,事情传遍了兖州府各县,就是视财如命的一班人,也都很远地跑到天妃宫进香布施。
这天已经到了九月九重阳节,在那种神权昌盛的时代,各地全是一样,在九月九这天,凡是庵观寺院,全举行着拜斗盛典。尼山天妃宫这天也在大殿前堆起一座高大的香塔。这香塔足有五六尺高,从早晨开庙时已经燃起,直到了夜间拜斗时也烧不完,可以烧到通宵整夜。这天尼山上来的香客们更是踊跃,这一天天妃宫所收的香资,就有好几千吊。到了晚间,所有以前通知在今夜能够朝圣母坛的人,全早早地到了,全是各处体面的士绅和各乡镇的乡长们。平常的农民就不叫他们来,也不叫他们参与。
这天晚间,天妃宫的布置,越发庄严。天妃宫到现在除去小庵主妙清大师,另外就是四个女弟子,一个叫妙真,一个叫妙玄,一个叫妙慧,一个叫妙珠。这天妃庵过去,乡民们所知道的有七八个女尼,现在香火这么盛,人反少了,究竟短了谁,多了谁,乡民们也无暇管这些闲事。除此之外,就是两个年岁极大的道婆,并且这两个道婆也古怪,一个聋,一个哑,她们只管着打扫殿庭,给小庵主等做饭。可是这么大的一座天妃宫,只要开庙时,你去到那里,眼中所看到的地方,没有一处不整洁齐备,并且里面的布置有许多处绝不是外人来相帮,全是天妃宫里面自己办的。可是有许多样绝不是她们力量所能胜任的。香客们只有莫名其妙,认为天妃宫一定是有诸神相助了。
这天晚间从山门前起,到处全挂着纱灯,正面的大殿中香烟缭绕,那座香塔,浓烟缕缕散布在天妃宫上。第二道殿内的宽大院中,早摆设好了香案,在院当中,更按着北斗的部位,用一百多束香,在院中布置成和天上的北斗一样,香烟香火闪烁着,一片肃穆庄严之气。小庵主妙清大师,一身崭新的道服,四个女弟子,也全是一色的服装,此时所有的善士们,全是衣冠齐整。到了第二层,也就是天妃宫仙坛的所在,妙清大师告诉这班善士们,现在正在为他们祈福,叩头之后,再请圣母降坛。这四个女弟子各执着法器,妙清大师在香案前上香之后,立刻来到院中所布置的一束束香堆前,口中念着经文,手中捧着香几,踏罡踩斗。四个女弟子,随着她的身后亦步亦趋,整整地转了七周,这才把最后一股香插在炉中,一班香客们也随着叩拜。拜斗的礼成之后,这个院中一百多束香,香烟在院中全满了。迎面这座天妃宫的格扇掩蔽着,可是从格扇外,就能看到里边神坛的蜡烛,以及坛上的神灯,全早已燃着,光亮照在格扇的纸窗上。
这位妙清大师走向月台上,双手合十朝着迎面的门一拜,口中祝告道:“弟子妙清叩求圣母慈悲,现在谨遵圣母慈训,率领一班信士弟子朝坛。”她刚叩下头去,正面的格扇门,竟得得的往里开去,这班香客们认为里面有人在等待着,格扇门开后,只见殿中迎面那个大铁鼎,香烟缕缕,往外冒着,迎面高大的神案,两支巨烛的烛焰蹿起二三寸高,后面那个高大的神龛,在那盏琉璃灯照耀下,看得清清楚楚,神龛里空洞洞,从天花板垂下来的黄绫子巨幕早已分开,把正面那个三尺高的乩坛,完全现出来。妙清大师转身向这班士绅乡长们合十一拜,那四个女弟子,已经各自把法器放下,指示这班士绅乡长们脚底下放轻些,一同进神坛。这班人很小心地一排排随着走进殿来,赶到进得殿来,一看静悄悄,并没有人在里面等候。可是看得清楚,格扇门完全是自行开启,这时两边垂下来的黄绫子巨幕,更是不住地摆动着,这殿中不知哪里来的一阵阵微风,那炉中所放出来的香气,弥漫全殿。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士绅乡长们知道这是圣母的法力了,全不约而同地在离着正面乩坛四五尺外地方相继跪倒。
此时两名女弟子已经在敲着钟磬,当当的一声跟一声,这种声音悠长,越显得这座神坛肃穆庄严。此时那妙清大师就在乩坛前点起一束香来,恭恭敬敬插在炉内,然后退回来,在神案前叩拜,叩拜毕,跪在那里,向上祝告道:“弟子妙清叩求圣母以极大的慈悲的灵感降坛赐训,一班信士弟子们,全恭候圣母的训示。”
这座天妃楼就建筑在正面,建筑得非常富丽庄严,上下全是五尺深的走廊,一色的朱红油格扇,楼下正面的四扇格扇洞开着,小庵主妙清大师,带着这四十多人,先走进楼下,这里面地方极大,却没有什么陈设,也没有塑像,只在迎面设着一个高座,一柄黄色的云罗伞盖,两旁朱红色描金的木架子,插着四柄羽扇,宝座前是一个矮座,上面放着一个铜鼎,一部经卷,经卷上很大的字,是“天妃秘录”四个大字,一个朱红色大木鱼,旁边还有一个玉磬。在这宝座的左右,却是一排黄缎子棉墩,每个黄墩前,有一个矮脚几,几上放着一个小檀香炉,除去左右各有二十四个矮座之外,什么都看不到。这楼下因为地势太大,前面又是带着极深的游廊,所以里面阴沉沉的。
这位妙清大师向这一班官员士绅说道:“这是圣母讲经之所,不过听经的不只于是我们,并且我们轻易不蒙召见,有时彻夜经声,却看不到人迹。我们请示一下,楼上是否准我们进去。”这班官员士绅全退出了楼下之后,这座宽大的楼梯就在楼下左角,楼上的格扇门全关闭着,静悄悄的,任什么声息也听不到。此时小庵主妙清大师,率领一班官员士绅,就在这院中,面向着楼上叩拜。妙清大师口中祝告道:“现有十方善士和府县官员,深蒙圣母洪慈嘉佑,今日适值开善门之期,府县官员十方善士,特来瞻仰天妃楼,并愿叩求圣母一现仙踪。”妙清大师祝告罢,所有的官员士绅全跟着叩拜。行过礼之后,站起来全静静地等候,可是上面没有人答声,也听不见有人行动,半晌工夫,忽然正面两扇楼门,吱扭一下,往里开去,妙清大师赶紧地合十向楼门一拜,回头说道:“施主善士们,圣母已允许入天妃楼瞻仰。”
这班官员士绅全是脚底下放轻,四个人一排,沿着宽大的楼梯走上来,从楼上的栏杆内转到正门前,妙清大师在前面引导着。众人认为这位圣母也是凡人修炼成的,一定是答应可以赐见了。赶到随着妙清大师走进门来。迎面楼门是八扇黄绫子屏风,众人从屏风转过来,只见这五间高大的楼房内,是一通连,只要站在门口便一览无余。靠东边设一架禅床,上面放着棕蒲团,禅床的旁边是两架茶几,左边的茶几上是一部经卷,右边茶几上是一口古剑,这茶几两旁任什么也没有了。顺着后房山这一带,顺着墙下,全是一座座的矮几,上面放着各种法器,每一个茶几上是一样,整整地排到西头,靠西山墙那里,却设着一个念经的矮座,一座五尺高的宝鼎,里面的香烟则尚在往外冒着。这楼内真是一毫烟火气没有,再也找不到容人的地方。
但是楼门是自己开的,这是四十多人瞪眼看到的事,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朝着那禅床叩拜下去。这种地方有一种说不出的尊严,堂堂的府县官,虽则府台没到,派来的也是五品官级,可是此时没有一个敢随便说话请求的。那个妙清大师更是低着头,也是照样和官员一样,向禅床和经座这里朝拜了一下,立刻向大家挥手,叫大家退出来。众人刚走出来,那两扇楼门吱哑一响,又行关闭。虽则是在白天,这些官员们心里仍十分恐惧。这真是仙灵就在近前,只是凡人看不到,他们是越发起了敬仰之心,赶快退到前殿配殿中歇息。因为这是一个大善会,所有赴善会的人,全有素席款待。
直到太阳落下去,这位小庵主妙清大师才传下话来,说是圣母方才已经用乩语宣示,所有今日赴善会的人,福缘深厚。不过今日入天妃宫的人,过分杂乱,内中很有些随声附和,非出本愿,所以圣母不能赐见。定规到九月九日夜间子时,再在天妃宫召集各大善士,到时候或许圣母亲自降临。不过所有各大善士中,还有几个对圣母这么大慈悲竟有些不敬之意,不肯真格的尽自己力量来助此善举。圣母慈悲宽大,叫他们自己反省一下,免得遭了天报,无法挽回。当时曲阜县有几处乡镇,依然在闹着凶事,这班乡老们趁势请求圣母慈悲,无论如何得把这种妖孽退了,好叫他们安生。这位妙清大师向所有乡老们宣示:“这种事不用请求,圣母必要慈悲,这一带的妖孽很厉害,圣母已在预备给你们消灭这种魔障,永除后患,在九月九圣母降坛时必有详细指示。”这班乡老们听了,全十分高兴,叩谢之后,各自回去,凡是允许在九月九这天晚间能到天妃宫的人,全在三天头里,斋戒沐浴,诚心诚意地等待着这个日期。
在九月初六这天,天气突然变了,又是风又是雨,在已经入秋的这种时候,轻易没有这种天气,雨下得很大,雷声隆隆中,这县城中竟出了一件怪事,本城一个富户李宝山,他是在本城和济南全开着极大的买卖,又有油坊,又有当铺,可是他这次对于天妃宫竟是不肯做大布施,只为有县官领着头,他不能不敷衍。这个李宝山他也不过捐助了有限的钱。本城的一班绅士们,劝他多做些好事,可是李宝山他不只于不肯拿钱,还说了许多破坏的话,说是他经商各地,什么千奇百怪的事全看过,他就不信这是天妃转世。所有劝他的人因为他在本城是一个殷实的富户,很有力量,谁也犯不上得罪他,本来舍财出自心愿,并且天妃宫始终就没有派出人来到各处劝募,别人犯不上和他争执,他在说这种话时,这班人全远远地躲开。
可是初六这天晚上,这李宝山因为大秋之后,他许多田地也交进租来,济南府那边也送了一笔极大的款项,他个人正在客厅中算着账。到了二更过后,他的账还没算完,因为闹着天气下着雨,家中所有的佣人们也在前面,客厅这个院中就剩了他自己。就在将到三更的时候,外面的雨正大,天空中又是闪又是雷,这时忽然在厅房中发出怪叫之声,这种声音喊得很厉害,前面长工和佣人们听见厅房这边的声音不对,有两个老用人撑着雨伞,往后院来,刚转过通着后院的夹道小门,就见客厅前房檐子下一片火光,火光下竟听得一声怪叫,正是这个李宝山,嗓音全变了,怪叫着:“我做好事,饶了我吧!”从房檐子头一团火往下一落,前面过来的两个人也全吓得往外跑,两个人全撞到一处,摔在地上,挣扎着爬起来后,可再也不敢往客厅这边去了,两人齐声高喊着:“你们快来呀!”他们这一阵喊叫,前面还有三四个人,连乡下的佃户以及济南府来的人,全因为闹天气没走,大家齐赶了来。赶到点起几只灯笼,来到客厅前看时,这个李宝山竟赤着身子,衣服也没有了,脸按在地上,整个地跪在那里,趴伏在雨水里,背上还有许多焦黑的地方,全是被火烧过。内宅的人也被惊动来了,他是一大家子人,连男带女围拢来。在灯火下,把他扶起来时,早已断了气,这时更发现他背上有歪歪斜斜的朱字,赶到仔细辨认之下,背上八个字竟是:“毁谤神佛,欺人欺天。”这一来,连男带女全吓傻了,这分明是被雷殛死的。此时在灯光之下,更发现他上身的衣服,一片一片地飞到各处,全烧焦了,赶到把他尸体搭进客厅,只见桌上的账簿也被烧毁,账桌、椅子、客厅的门口、风门子上,全有被烈火烧过的痕迹,客厅中别的地方一点没动。他今天所收来的地租和济南府交来的款项全不翼而飞,包银子的包裹和外面的纸,全行焚化,散在账桌子附近。这一来,所有他家中的男男女女,反倒跪在地上,不住地叩头,求神佛保佑一家人,别再遭这种惨报。
到了第二日,家中不愿往外传扬这种事,但是掩饰不住,立刻到处全讲说这件事,李宝山被雷殛了。因为他是大富户,虽则这么死了,依然照样预备丰厚的衣衾棺椁,发丧开吊,可是家中一时因为外边的钱不凑手,他的夫人只好把家中上房地窖中的银子取出来办丧事。这是一个很严密的地方,并且开地窖还得把条案桌椅全搬开。赶到把地窖打开,里面所收藏的金银细软,已经不翼而飞。这一来可把这一家人急死了,但是想到头一天晚上的情形,绝不敢再疑心是被盗被偷,这完全是李宝山善财难舍、不敬神佛、毁谤神道招来的祸,损失不下万余金。家中不敢去报案,反倒赶紧打发人到天妃宫进香许愿。天妃宫里面是不出来应佛事的,便在李宝山家中建立起水陆道场,并且更由个人的买卖中提出款项来,向天妃宫布施。
尤其是在李宝山遭报的当夜,城厢一带所有的穷人家中,倒有二三十处全不知从哪里来的银子,有的五两,有的十两,每一块银子上全有一张黄纸朱字,上面写着:“不义之财,应做有益之事。”城厢各处附近一二十里内,全有这种事发生,并且全是在当夜。这一来越发哄嚷开了,不问可知,这全是李宝山家中的钱。一班黎民百姓遇到这种事,更是决不怕人知道,到处传扬,全认为这是李宝山作恶的报应。这一来,事情传遍了兖州府各县,就是视财如命的一班人,也都很远地跑到天妃宫进香布施。
这天已经到了九月九重阳节,在那种神权昌盛的时代,各地全是一样,在九月九这天,凡是庵观寺院,全举行着拜斗盛典。尼山天妃宫这天也在大殿前堆起一座高大的香塔。这香塔足有五六尺高,从早晨开庙时已经燃起,直到了夜间拜斗时也烧不完,可以烧到通宵整夜。这天尼山上来的香客们更是踊跃,这一天天妃宫所收的香资,就有好几千吊。到了晚间,所有以前通知在今夜能够朝圣母坛的人,全早早地到了,全是各处体面的士绅和各乡镇的乡长们。平常的农民就不叫他们来,也不叫他们参与。
这天晚间,天妃宫的布置,越发庄严。天妃宫到现在除去小庵主妙清大师,另外就是四个女弟子,一个叫妙真,一个叫妙玄,一个叫妙慧,一个叫妙珠。这天妃庵过去,乡民们所知道的有七八个女尼,现在香火这么盛,人反少了,究竟短了谁,多了谁,乡民们也无暇管这些闲事。除此之外,就是两个年岁极大的道婆,并且这两个道婆也古怪,一个聋,一个哑,她们只管着打扫殿庭,给小庵主等做饭。可是这么大的一座天妃宫,只要开庙时,你去到那里,眼中所看到的地方,没有一处不整洁齐备,并且里面的布置有许多处绝不是外人来相帮,全是天妃宫里面自己办的。可是有许多样绝不是她们力量所能胜任的。香客们只有莫名其妙,认为天妃宫一定是有诸神相助了。
这天晚间从山门前起,到处全挂着纱灯,正面的大殿中香烟缭绕,那座香塔,浓烟缕缕散布在天妃宫上。第二道殿内的宽大院中,早摆设好了香案,在院当中,更按着北斗的部位,用一百多束香,在院中布置成和天上的北斗一样,香烟香火闪烁着,一片肃穆庄严之气。小庵主妙清大师,一身崭新的道服,四个女弟子,也全是一色的服装,此时所有的善士们,全是衣冠齐整。到了第二层,也就是天妃宫仙坛的所在,妙清大师告诉这班善士们,现在正在为他们祈福,叩头之后,再请圣母降坛。这四个女弟子各执着法器,妙清大师在香案前上香之后,立刻来到院中所布置的一束束香堆前,口中念着经文,手中捧着香几,踏罡踩斗。四个女弟子,随着她的身后亦步亦趋,整整地转了七周,这才把最后一股香插在炉中,一班香客们也随着叩拜。拜斗的礼成之后,这个院中一百多束香,香烟在院中全满了。迎面这座天妃宫的格扇掩蔽着,可是从格扇外,就能看到里边神坛的蜡烛,以及坛上的神灯,全早已燃着,光亮照在格扇的纸窗上。
这位妙清大师走向月台上,双手合十朝着迎面的门一拜,口中祝告道:“弟子妙清叩求圣母慈悲,现在谨遵圣母慈训,率领一班信士弟子朝坛。”她刚叩下头去,正面的格扇门,竟得得的往里开去,这班香客们认为里面有人在等待着,格扇门开后,只见殿中迎面那个大铁鼎,香烟缕缕,往外冒着,迎面高大的神案,两支巨烛的烛焰蹿起二三寸高,后面那个高大的神龛,在那盏琉璃灯照耀下,看得清清楚楚,神龛里空洞洞,从天花板垂下来的黄绫子巨幕早已分开,把正面那个三尺高的乩坛,完全现出来。妙清大师转身向这班士绅乡长们合十一拜,那四个女弟子,已经各自把法器放下,指示这班士绅乡长们脚底下放轻些,一同进神坛。这班人很小心地一排排随着走进殿来,赶到进得殿来,一看静悄悄,并没有人在里面等候。可是看得清楚,格扇门完全是自行开启,这时两边垂下来的黄绫子巨幕,更是不住地摆动着,这殿中不知哪里来的一阵阵微风,那炉中所放出来的香气,弥漫全殿。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士绅乡长们知道这是圣母的法力了,全不约而同地在离着正面乩坛四五尺外地方相继跪倒。
此时两名女弟子已经在敲着钟磬,当当的一声跟一声,这种声音悠长,越显得这座神坛肃穆庄严。此时那妙清大师就在乩坛前点起一束香来,恭恭敬敬插在炉内,然后退回来,在神案前叩拜,叩拜毕,跪在那里,向上祝告道:“弟子妙清叩求圣母以极大的慈悲的灵感降坛赐训,一班信士弟子们,全恭候圣母的训示。”
相关热词搜索:尼山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