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025-04-14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岳峰山左侧面临万丈深壑,白云舒卷,迷漫其间,但闻流泉飞瀑,水声淅沥,俄而松涛阵阵,撼人心弦。
绝顶而下,峰回而断,悬岩之上,一个广阔可容数百人的石洞,洞口迎壑,时为白云所对。
白发老叟携着于怀先藉悬岩怪石一停身,折势而下,飘然进入洞中。
洞中石榻横陈,石桌石椅罗列,而且是清净异常,几乎是一尘不染。洞广阔而不深曲,不需火烛,即可光亮鉴人。
白发老叟盘足在榻上跌坐,向于怀先说道:“我老人家习性不羁久居,遍走天下。但是,为了徒儿你日后能随我游荡,只好在此居留一月,让你薄具基础之后,才能离此他去。”
于怀先唯唯应是。
白发老叟接着说道:“你虽然习过武功,但是,人我门中,便要与人迥然有异。徒儿!你听说过“伐毛洗髓”其词否?”
于怀先凛然应道:“徒儿听说过,那是内功中一种极高上乘的功夫。”
白发老叟呵呵笑道:“你又可曾听说过“换血易精”这句话?”
“换血易精”这是于怀先从未听闻的话,精血为生命之源,失之则伤,枯之则死。固精培元,增血益气,为习武人之根本功天?
夫。血如何能换?精如何能易?诚为破天荒之言。
于怀先只有木然地摇摇头。
白发老叟得意地笑道:“精血为命之流,你内力不足,为习武之大碍。药力固可助长修为,既费时日,又不易为。只有“换血易精”,为治根疗本之道。不过,知此道之人,当今武林已属寥寥,能行此道之人,除去我老人家,呵呵!可说是宇内无人。”
于怀先愕然良久,说道:“恩师!你要为徒儿“换血易精”么?”
白发老叟点点头说道:“除去此法,谁能使你在短短数日之内,培育成深厚无比的内力,来学习我老人家的绝艺呢?”
于怀先不禁泪流满脸,跪伏于地,说道:“恩师待徒儿天高地厚之德,徒儿日后如何言报?”
白发老叟呵呵笑了一阵,突然,一敛笑容,厉声说道:“只要你四个字:“师命是从”,听到没有!”
于怀先浑身不由地一颤,闪电一转念头,觉得师父喜怒莫测,令人不寒而栗,连忙应道:“徒儿遵命!”
白发老叟嗯了一声,忽然右手微抬,于怀先顿时“晕穴”一麻,知觉全失,昏倒过去。
白发老叟这才站起身来,脱去于怀先脚上的靴袜,用手指在“涌泉穴”上轻轻一划,立即鲜血汩汩流出。
白发老叟极其迅速以闪电的手法,提起于怀先的双手,用自己的中指,与于怀先的中指“中冲血脉”,能过“劳宫”、“内关”、“曲泽”、“天泉”,而注入“天池”汇入心脏,流到四肢百骸。
约莫过了一盏热茶的工夫,白发老叟霍然一撤双手,又用快如闪电的手法,掏出四颗药丸,对住“涌泉”和“中冲”四处创口。这才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苍老的脸上,红润如昔,只是萧萧白发,显得热气腾腾,汗出如。
此时,于怀先躺在石洞里,仰面而卧,但见脸如重枣,气喘急促,虽在昏睡之中,却不断地浑身颤动,大有跃起之势。
白发老叟微微得意一笑,突然伸出右手,食指下垂,沿著周身经脉,缓慢地游动指划一遍,手指每到一处,隔着衣裳的筋肉,都不住起伏跳动。一周游罢,于怀先脸色如昔,只是美如冠玉的脸上,更增加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光彩,仿佛是凝了一层乳白色的薄雾。
白发老叟此时手指已经游到心脏附近的“玄机”大穴,突然停住,轻轻地自语说道:“此子天赋太高,秉性敦厚,来日如何?哼!”
“哼”了一声之后,食指倏地环着“玄机穴”略略划了一道圈了,顿时在于怀先的胸前,留下一个紫钯的圆印。
白发老叟又自言自语说道:“你要稍有拂逆之意,就勿怪我老人家下手狠辣。”
说着话,脸上露出一丝令人恐怖的煞气,只一瞬间,便消逝,食指继续游动到心脏位置,右手化指如掌,虚空微按即收。
此时,日正当午,洞外雾散云消,遍山葱翠如洗,新绿可人。白发老叟缓缓地站身来,站到石洞的洞口,望着自己双手中指留有余红的血迹,慨然中无限的惘然之意。近百年来遨游天下,纵横武林,从无人知道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行踪,也从无人敢的撄其锋。宇内偌大,没有人能使怨钟爱,没有料到于怀先竟如此地一见之下,触动他百年来未曾动过的收徒之念,而且,竟然不异摒弃本身无提宝血,以“换血易精”的方法增长于怀先的内力,以白发老叟平素为人而言,这是多么奇妙难解,甚至连他自己都惘然莫解的事。
山中无风,就静如止水,滞留的白云,屹立的虬松,昂然的怪石,连断岩的飞瀑流泉,都变成了静止的一面,像千万条白丝线,张挂在岩石的一端。
白发老叟屹立在洞口,静然有如一尊石像,良久,良久,转过身来,缓步走到于怀先的身旁,吐袖一点,拂开穴道,于怀先伸臂舒腿,才一睁眼,立即倏地翻身,垂手而立,愧然说道:“徒儿该死,一睡竟然许久。”
白发老叟摇头微笑,极其慈祥地说道:“徒儿!我老人家近百年来,从未动过收徒之念。岳阳楼头一面之缘,竟使我老人家非得你为徒而不甘心。你道是缘份抑或是孽债”
于怀先碰头于地,说道:“徒儿得天之幸,蒙恩师垂青睐。”
白发老叟点头说道:“是缘是孽!姑且不论,你能承袭我老人家绝世真传,独步武林,也不枉我老人家独具只眼,选你列我门墙。所以,我也无意追究你的身世,从今而后,你当忘去一切,只许你记住,你是鹰爪王的徒儿。”
于怀先跑跪在地上,流泪说道:“徒儿只有一事,但请恩师开恩例外。”
鹰爪王突然变色,厉声喝道:“何事!快说。”
于怀先跪在地上直挺挺地说道:“徒儿一家血海深仇,未曾报得。只要徒儿能够报得冤仇,过去一切均无复记,唯师命是从。”
鹰爪王手拂白须,脸色稍霁,缓着语气说道:“恩怨分明,为武林中之立足根本。点滴之恩,当报涌泉,丝毫之怨,当求快意。你要报复血仇,我老人家无意阻拦,看来你只身出走,是为了寻师习艺,快意恩仇?”
于怀先应了一声:“是!”
鹰爪王沉吟了一会,问道:“你仇人为谁?是官府污吏?抑或是武林能人?”
于怀先答道:“是武林能人,徒儿先祖母临终之言,并未说明仇家是谁,只说日后自有分晓。但是,唯一可寻之线索……”
鹰爪王摆手止住,说道:“我老人家素重诺言,方才说过,不再追究你的身世。准你访察仇家,一了心愿。除此之外,你要记住,唯师命是从。”
于怀先叩头应道:“尊师重道,人之根本。徒儿虽资质鲁纯,也无敢悖于师伦大道。”
鹰爪王呵呵大笑说道:“我老人家要培植你成为当代武林第一人,少不得要有几近苛求之举,你能听话,有益无损。”
说着挽起于怀先,走到石洞旁缘,遥指隔壑对面,削壁之上丛生之虬松,说道:“入夜洞中晦暗不明,你到对面取些松脂枯枝来,夜间照明,缺此不可。”
于怀先一听大愕失措。石洞与隔壑削壁,相距至少也得十丈左右,深壑悬岩,又毫无停足借劲之地,慢说于怀先目前的功力,就是当前武林一流高手,也无法一跃而渡十丈绝壑。何况对面又是削壑悬岩,下面又是千刃幽谷,即使有此轻功能耐,偶一失足,也是断无理的。
于怀先如此微一错愕,就听到白发老叟鹰爪王冷哼一声说道:“方才诺言,转眼即忘,我老人家命你跃到对面,取些枯脂留备入夜照明,如此折枝反掌易事,尚且犹疑不动,何言师命是从?”
于怀先顿时心里一动,闪电想道:“十丈绝壑,千刃悬崖,恩师命我越壑取柴,分明是有试我之意,否则,恩师又何至逼我白白送死?”
意念一转,立即应声说道:“徒儿仅遵师命!”
顿时一吸真气,长身振臂凝神慎演一式“奋翅入云”临空上拔之招,竭尽全力,向前扑过去。脚尖刚一脱离石洞旁缘,立即发觉情形不对,身形像是脱弩之矢,“嗖”地一声,直拔而起,上冲七八丈高,冲势未减。怀先大惊,赶紧沉气挫腰,折身“苍龙入海”,轻而易举的落在隔壑削壁之上。
十丈远近的距离,如此一跃而过,若传出武林,必然引志骚动,练武之人,亦是血肉之躯,若能潜心苦练,因精、益气、凝神;元精不浅,内气充溢,心神凝合,配之以纵跃摄气之功,三五丈的距离,未尝不能抬腿之间,翩然而至。但是,一跃十丈,有若凭虚御风,则近乎无稽之谈。武林之中,能不慑然惊?
于怀先落身于对面壁之上,一时既惊且诧,百感交集,怔在那里,说不上话来。
鹰爪王站在洞口抚掌大笑,说道:“我老人家命你取楹脂照明,如何呆立不动?难道你又要违抗师命么?”
于怀先这才霍然惊觉,跺脚起身,像是青云一朵,飘回石洞,跪伏在地上,只手抱住鹰爪王的腿,仰面流泪说道:“一觉之间,恍如隔世。恩师!这是黄梁之梦?还是真情?难道师你衍术,助长徒儿功力,骤增如是么?”
鹰爪王呵呵笑道:“徒儿!你道我老人家曾呼风唤雨的的法术,驱神役鬼的符咒么?去!去!折些楹脂回来,我老人家有话和你说。”
于怀先疾疾地站起身来,睁大只惺眼,望着恩师,望着洞的景色,莫不是历历在眼,俱是实情实景,并非幻境。这才大喜过望,应声作势,然扑向对面匆匆折了一些松脂枯枝,跃回洞中。
…………………………
流光易逝,转暮色渐浓,夜风渐起,于怀先没有看清楚白发老叟鹰爪王用什么方法点燃松脂,一时石洞之内,火光通明,须发可鉴。
鹰爪王跌坐在石榻之上,招手叫于怀先站在身旁,说道:“我老人家要在极短时日之内,传授你极深的武功,没有深厚的内力,是无法做到。方才我老人家已经用“换血易精”之法,将本身“元阳宝血输入你的体内。以你目前内力深厚之程度而言,足可睥睨武林,傲视江湖。”
于怀抚闻言翻身跪在地上,顿充涕说道:“徒儿何能蒙恩师青睐,加恩若是。”
鹰爪王忽脸色一变,语调骤然冷漠如冰,极其凌厉地冷哼一声,复又缓缓地说道:“得我老人家数十滴“元阳宝血”,师徒血缘相系,息息相关,生死荣辱,俱已一体,徒儿!你能明了此意否?”
于怀先不禁心里放下一大石关,轻轻吐了一口气,轻忙应声说道“徒儿明白。”
鹰爪王点点头,接着说:“明白就好了!”
主着站起身来,在石洞里飞快地走了一遍。于怀先此刻已经傍壁而立,留神师父的动作。但见鹰爪王所走过之地,都留下浅浅三四分深的脚印,虽然鹰爪王飞快走动之时,都是向前,可是所留下的脚印,却是有前后颠倒,左右分岐的现象。
白发老叟鹰爪王走完一遍之后,指着于怀先说道:“搏击之道,首在言守,次在言攻。守尚不及,何能言守?而防守首重闪避,硬对实架,非守之善者。”
于怀先谨立一旁,敬聆心服,暗自点头,这种“善搏者必先善守,善守者必先善让善闪”的搏击之道,确是异于旁人。
鹰爪王转身指着洞中那些脚印,说道:“我老人家于求得攻击之先,浸淫闪让之道达数十年,自创一宗步法。”
于怀先恍然而悟,原来师父在石洞中来回走了一遍,为的是将这种步法印在地上,好让自己学习。怀先原是悟力惊人,天资聪颖,默默把地上的脚印暗算一遍,一共是一百零八个脚印,但是,每一个脚印之间,都是凌乱无章,看不出有任何神妙之处。
鹰爪王看了于怀先一眼,微微一笑说道:“一百零八步看来无甚惊人之处,甚而看去杂乱无有章法,我老人家浸淫其间,达数十年,不容轻视。”
说到此处,忽然身而起,鹰爪王悠悠地地在起首两个印之上,不西不八,气停山岳,神遏行云陡然启声喝道:“徒儿留神我老人家脚下!”
喝声未止,身形宛如败絮随风不似第一次那么快速,只是悠悠地,两只脚缓缓地点着地上的脚印,逐步。时而后退,时而偏闪与后退之际,上身也随着后倒前俯,左挪右闪。
怀先自幼随祖母习武,一般拳脚俱能一目了然。但是,看着鹰爪王这种身形,实在分辨不出出自何种路数。像“醉八仙”,而“醉八仙”没有如此轻盈,像“柳叶拳”,而“柳叶拳”的身形不这等起伏无定,怀先一时分不清楚这种身形步法的源渊,心神难免就为之分散。
白发老叟鹰爪王走完一百零八步之后,收住身形,问于怀先说道:“徒儿!一百零八步。你记住了多少”
于怀先闻言大急,不由地满脸胀得通红,嗫嗫说不上话来。
鹰爪王突然脸又一沉,厉声说道:“我老人家收你为徒,完全爱惜不同平风的天赋,如此一百零八步,你一点也没有记住么?”
于怀先嗫嗫说道:“徒儿一时分神,仅能记得其半。”
白发老叟鹰爪王眼神一震,在松脂火光照耀之下,但觉得其光芒金棱四射,半响,才说道:“仅就你所能记住的,试演一番。”
于怀先小心谨慎,抱临渊履薄之心,按照鹰爪王方才的起势,膝不曲、腰不拧、脚不抬臂不振,长衫翩然,衣袂随风,宛如海棠萎谢,落地无声,屹然站在起势两步之上,不差分毫。
鹰爪王站在一旁暗自颔首,不觉脱口轻赞一声:“好!”
于怀先听到这一声“好”字,心神大定,立即展袖推身,脚下按着记忆所及,并留神石洞里的足迹,逐步的闪躲腾挪,恰如风幌残荷,鹂穿垂柳,虽然身形不快,却是中规中矩,,一步不差地演到第三十六步,于怀先左脚拄地,膝曲而蹲,上身风折后仰,一式“天河下泻”擦地三分一掠而起,地不扬尘,火不吐舌,端地轻盈美妙之极。
白发老叟鹰爪王敞喝一声:“止!”
人随声起,伸手一把攫住怀先右腕脉门,旋风一转,带回石榻立定身形,说道:“余下七十二式,徒儿你还记得多少?”
于怀先摇头说道:“方才第三十六步徒儿以为像是“醉飞岳阳”的醉八仙架式,故而一时分神,瞬息契机全失,剩下的七十二式,几乎是全然未及记忆。”
鹰爪王点头说道:“习武之人全凭凝神敛气,切忌分神。方才我老人家说过,百余年来从未动过收徒之念,不是看你天赋奇佳,何至冒然收你归门下?你能一遍紧记三十六式,洞差强人意。倘若再不不凝神贯注,师徒名份就到此为止。”
于怀先惊恐一震,叫道:“师父!”
鹰爪王伸手止住,说道:“不能归我门下,则为路人。我老人家断不容你这样天赋奇才,流入旁人之手,我要立即致你于死命!你知道么?”
说到最后一句,几乎是声色俱厉,震得石洞嗡嗡直响,石屑阵落纷纷。
于怀先噤然无声,心里总觉恩师为人始终令人有望而生畏,不敢新近的感觉。
怀先年仅十八,从未涉足江湖,在他的心灵中直觉的想法,武林之中正派人物自是光明磊落,和善可新;邪道人物自多是个性怪僻,冷峻无情,因此,他忍不住要怀疑眼前武功盖世,秉性奇特的师父,究竟是何许人物。
“鹰爪王是正派高人,则是我于怀先之幸;倘使鹰爪王是江湖上的老魔头,自己落身门下,又当如何?只恨自己见闻不广,不识得“鹰爪王”究竟是何许人。”
怀先如此噤声一声一怔,思潮起伏之际,白发老叟鹰爪王早就看在眼里,霍然又呵呵大笑,说道:“徒儿!你不必想我老人家是何许人,日后自有分晓,亦如同你的身世,我老人家日后自有分晓,事属必然,情同一辙。”
于怀先侄是天真地点点头,心里闪电想道:“武功一道,何分正邪?行之正则正,行之邪则邪,恩师传我武功,行道正邪在我,又何必计较这些。”
鹰爪王目光如电注视着于怀先,嗟然说道:“徒儿!百余年来,我老人家心肠从无此刻仁慈,以你如此犹豫不决,内心不净,早就魂断掌下,今日我竟慨然容忍于你,天意如此,我复何言,留神啰!再看一遍。”
鹰爪王复又展开身形,把一百零八步错综复杂的步法又演练了两遍。而且一遍比一遍快,一遍比一遍变化更多。最后一遍,落到最后一式“地辙南北”,顿缩身形,开腿分张一弹而起,倏地收住身形,说道:“徒儿!这一百零八式的“星序步法”,是按天止地煞之数,错综排列,再融以我老人家临阵经验,敢说独步当今,你要熟谙步法,一旦对敌过招,即使不敌,保全而退,保你毫发无伤。但是…………”
鹰爪王说到此处,两眼金棱又起,敞声喝道:“鹰爪王的徒儿不许传授四遍,你可曾记下了?”
于怀先仿佛已经了角鹰爪王的脾气,虽然厉声叱喝,对自己却无恶意,当即躬身应道:“徒儿愚蠢,只能粗记在心。”
白发老者“嗯”了一声,缓声说道:“一百零八式“星序步法”,再加上三十六招“鹰爪擒拿”,够你在江湖上立身闯字号,其余的,不是我老人家悭吝,我要留观后效。”
说完话,也不理会于怀先,迳自走到石洞左旁,指如飞,霎时间,石屑纷纷,落地如粉。
于怀先留神细看,石壁上鹰爪王用手指划的是许多手掌的形象。或作钩爪攫人状,或作反刁缠关……种种形状不一而足,为数正是七十二只手,三十六招攻式。鹰爪王回身说道:“一进零八式“星序步法”为守,三十六招“鹰爪擒拿”为攻。徒儿你知道为师的鹰爪王的名号来由么?”
于怀先正是要知师你的底细,不由地打起精神,凝神,凝神静听。
鹰爪王长叹一声,沉默良久,喟然而叹道:“不谈也罢!”
于怀先微觉失望,冒然问道:“师父!您老人家是姓王么?”
鹰爪王摇摇头,说道:“泰山之阳,群鹰会集。默察群鹰搏击之式,融合而成擒拿手法。何止我老人家一人?”
于怀先对于鹰爪王这一段话,听来似乎牛头不对马嘴,可是,深一思察,又似乎有此了解。
鹰爪王忽然大喝出道:“徒儿!此事日后自有明白之时,目前你当以凝神摹摸武功为要务,时不我与,毋再蹉跎!”
说话一毕,立即只臂弯曲,张指如钩,缓慢地一招一式推展开来。
鹰爪王一面比式挥手,一面口中念词,从第一招第一式“钩云排雾”起,到最后一招?钩石雨粟”为止,反复使来,一连三遍,俱是缓缓使来,手眼分明。
于怀先此时不敢有一丝疏忽之意,既要留神手中招式,还要对照石壁上的图形,更要顷听名称,攻招要诀,破解关链……,耳目兼用,心神凝一,鹰爪王一口气练完三遍三十六招“鹰爪擒拿”之后,于怀先已经是力尽神疲,汗流浃背,而且是气喘微闻。
鹰爪王最后一遍最后一招收势停身,气定神闲地望着于怀先,点头说道:“以你目前内力而言,已臻精境,淌如此力乏精疲,汗流气喘,足见你用心之深与留神之专。我老人家毋庸多言,三十六招“鹰爪王”,想必已经熟谙已深。你暂留此山一月,攻守俱备,勤练入化,一月后我老人家再来。”
说着话便向洞口走去,刚一抬步,忽又回头说道:“峰南虎豹杂现,对壑枯枝遍地,果腹足足有余,但是,不得用……”
顿时把话缩住,只眼金棱又起,霍然欺身上前,伸手一摘于怀先腰中长剑,在手中颠了一颠,倏地厉声喝道:“我老人家生平不用兵器,我的徒儿安能辱我!”
立即左右只手齐用食拇二指夹住青钢长剑,只听得“铮”地一声,剑折为二,再折为四,一转瞬间,一把百炼精的二尺青锋,变成数段废铁。
鹰爪王俄顷又朝于怀先望了一眼,说道:“也罢!一个月以内,且准你暂备兵刃,尔后不可。”
说毕只手一合,继之一阵搓揉,把手一抬,只见数点黑影,连接一线,出掌无声,入壁微震,石壁之上,露出半个圆铁珠,有荔枝大小。
鹰爪王指着说道:“若有必须,每次只准动用一粒。”
话声未绝,但觉洞内光线一暗,鹰爪王的踪迹已经不见。
绝顶而下,峰回而断,悬岩之上,一个广阔可容数百人的石洞,洞口迎壑,时为白云所对。
白发老叟携着于怀先藉悬岩怪石一停身,折势而下,飘然进入洞中。
洞中石榻横陈,石桌石椅罗列,而且是清净异常,几乎是一尘不染。洞广阔而不深曲,不需火烛,即可光亮鉴人。
白发老叟盘足在榻上跌坐,向于怀先说道:“我老人家习性不羁久居,遍走天下。但是,为了徒儿你日后能随我游荡,只好在此居留一月,让你薄具基础之后,才能离此他去。”
于怀先唯唯应是。
白发老叟接着说道:“你虽然习过武功,但是,人我门中,便要与人迥然有异。徒儿!你听说过“伐毛洗髓”其词否?”
于怀先凛然应道:“徒儿听说过,那是内功中一种极高上乘的功夫。”
白发老叟呵呵笑道:“你又可曾听说过“换血易精”这句话?”
“换血易精”这是于怀先从未听闻的话,精血为生命之源,失之则伤,枯之则死。固精培元,增血益气,为习武人之根本功天?
夫。血如何能换?精如何能易?诚为破天荒之言。
于怀先只有木然地摇摇头。
白发老叟得意地笑道:“精血为命之流,你内力不足,为习武之大碍。药力固可助长修为,既费时日,又不易为。只有“换血易精”,为治根疗本之道。不过,知此道之人,当今武林已属寥寥,能行此道之人,除去我老人家,呵呵!可说是宇内无人。”
于怀先愕然良久,说道:“恩师!你要为徒儿“换血易精”么?”
白发老叟点点头说道:“除去此法,谁能使你在短短数日之内,培育成深厚无比的内力,来学习我老人家的绝艺呢?”
于怀先不禁泪流满脸,跪伏于地,说道:“恩师待徒儿天高地厚之德,徒儿日后如何言报?”
白发老叟呵呵笑了一阵,突然,一敛笑容,厉声说道:“只要你四个字:“师命是从”,听到没有!”
于怀先浑身不由地一颤,闪电一转念头,觉得师父喜怒莫测,令人不寒而栗,连忙应道:“徒儿遵命!”
白发老叟嗯了一声,忽然右手微抬,于怀先顿时“晕穴”一麻,知觉全失,昏倒过去。
白发老叟这才站起身来,脱去于怀先脚上的靴袜,用手指在“涌泉穴”上轻轻一划,立即鲜血汩汩流出。
白发老叟极其迅速以闪电的手法,提起于怀先的双手,用自己的中指,与于怀先的中指“中冲血脉”,能过“劳宫”、“内关”、“曲泽”、“天泉”,而注入“天池”汇入心脏,流到四肢百骸。
约莫过了一盏热茶的工夫,白发老叟霍然一撤双手,又用快如闪电的手法,掏出四颗药丸,对住“涌泉”和“中冲”四处创口。这才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苍老的脸上,红润如昔,只是萧萧白发,显得热气腾腾,汗出如。
此时,于怀先躺在石洞里,仰面而卧,但见脸如重枣,气喘急促,虽在昏睡之中,却不断地浑身颤动,大有跃起之势。
白发老叟微微得意一笑,突然伸出右手,食指下垂,沿著周身经脉,缓慢地游动指划一遍,手指每到一处,隔着衣裳的筋肉,都不住起伏跳动。一周游罢,于怀先脸色如昔,只是美如冠玉的脸上,更增加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光彩,仿佛是凝了一层乳白色的薄雾。
白发老叟此时手指已经游到心脏附近的“玄机”大穴,突然停住,轻轻地自语说道:“此子天赋太高,秉性敦厚,来日如何?哼!”
“哼”了一声之后,食指倏地环着“玄机穴”略略划了一道圈了,顿时在于怀先的胸前,留下一个紫钯的圆印。
白发老叟又自言自语说道:“你要稍有拂逆之意,就勿怪我老人家下手狠辣。”
说着话,脸上露出一丝令人恐怖的煞气,只一瞬间,便消逝,食指继续游动到心脏位置,右手化指如掌,虚空微按即收。
此时,日正当午,洞外雾散云消,遍山葱翠如洗,新绿可人。白发老叟缓缓地站身来,站到石洞的洞口,望着自己双手中指留有余红的血迹,慨然中无限的惘然之意。近百年来遨游天下,纵横武林,从无人知道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行踪,也从无人敢的撄其锋。宇内偌大,没有人能使怨钟爱,没有料到于怀先竟如此地一见之下,触动他百年来未曾动过的收徒之念,而且,竟然不异摒弃本身无提宝血,以“换血易精”的方法增长于怀先的内力,以白发老叟平素为人而言,这是多么奇妙难解,甚至连他自己都惘然莫解的事。
山中无风,就静如止水,滞留的白云,屹立的虬松,昂然的怪石,连断岩的飞瀑流泉,都变成了静止的一面,像千万条白丝线,张挂在岩石的一端。
白发老叟屹立在洞口,静然有如一尊石像,良久,良久,转过身来,缓步走到于怀先的身旁,吐袖一点,拂开穴道,于怀先伸臂舒腿,才一睁眼,立即倏地翻身,垂手而立,愧然说道:“徒儿该死,一睡竟然许久。”
白发老叟摇头微笑,极其慈祥地说道:“徒儿!我老人家近百年来,从未动过收徒之念。岳阳楼头一面之缘,竟使我老人家非得你为徒而不甘心。你道是缘份抑或是孽债”
于怀先碰头于地,说道:“徒儿得天之幸,蒙恩师垂青睐。”
白发老叟点头说道:“是缘是孽!姑且不论,你能承袭我老人家绝世真传,独步武林,也不枉我老人家独具只眼,选你列我门墙。所以,我也无意追究你的身世,从今而后,你当忘去一切,只许你记住,你是鹰爪王的徒儿。”
于怀先跑跪在地上,流泪说道:“徒儿只有一事,但请恩师开恩例外。”
鹰爪王突然变色,厉声喝道:“何事!快说。”
于怀先跪在地上直挺挺地说道:“徒儿一家血海深仇,未曾报得。只要徒儿能够报得冤仇,过去一切均无复记,唯师命是从。”
鹰爪王手拂白须,脸色稍霁,缓着语气说道:“恩怨分明,为武林中之立足根本。点滴之恩,当报涌泉,丝毫之怨,当求快意。你要报复血仇,我老人家无意阻拦,看来你只身出走,是为了寻师习艺,快意恩仇?”
于怀先应了一声:“是!”
鹰爪王沉吟了一会,问道:“你仇人为谁?是官府污吏?抑或是武林能人?”
于怀先答道:“是武林能人,徒儿先祖母临终之言,并未说明仇家是谁,只说日后自有分晓。但是,唯一可寻之线索……”
鹰爪王摆手止住,说道:“我老人家素重诺言,方才说过,不再追究你的身世。准你访察仇家,一了心愿。除此之外,你要记住,唯师命是从。”
于怀先叩头应道:“尊师重道,人之根本。徒儿虽资质鲁纯,也无敢悖于师伦大道。”
鹰爪王呵呵大笑说道:“我老人家要培植你成为当代武林第一人,少不得要有几近苛求之举,你能听话,有益无损。”
说着挽起于怀先,走到石洞旁缘,遥指隔壑对面,削壁之上丛生之虬松,说道:“入夜洞中晦暗不明,你到对面取些松脂枯枝来,夜间照明,缺此不可。”
于怀先一听大愕失措。石洞与隔壑削壁,相距至少也得十丈左右,深壑悬岩,又毫无停足借劲之地,慢说于怀先目前的功力,就是当前武林一流高手,也无法一跃而渡十丈绝壑。何况对面又是削壑悬岩,下面又是千刃幽谷,即使有此轻功能耐,偶一失足,也是断无理的。
于怀先如此微一错愕,就听到白发老叟鹰爪王冷哼一声说道:“方才诺言,转眼即忘,我老人家命你跃到对面,取些枯脂留备入夜照明,如此折枝反掌易事,尚且犹疑不动,何言师命是从?”
于怀先顿时心里一动,闪电想道:“十丈绝壑,千刃悬崖,恩师命我越壑取柴,分明是有试我之意,否则,恩师又何至逼我白白送死?”
意念一转,立即应声说道:“徒儿仅遵师命!”
顿时一吸真气,长身振臂凝神慎演一式“奋翅入云”临空上拔之招,竭尽全力,向前扑过去。脚尖刚一脱离石洞旁缘,立即发觉情形不对,身形像是脱弩之矢,“嗖”地一声,直拔而起,上冲七八丈高,冲势未减。怀先大惊,赶紧沉气挫腰,折身“苍龙入海”,轻而易举的落在隔壑削壁之上。
十丈远近的距离,如此一跃而过,若传出武林,必然引志骚动,练武之人,亦是血肉之躯,若能潜心苦练,因精、益气、凝神;元精不浅,内气充溢,心神凝合,配之以纵跃摄气之功,三五丈的距离,未尝不能抬腿之间,翩然而至。但是,一跃十丈,有若凭虚御风,则近乎无稽之谈。武林之中,能不慑然惊?
于怀先落身于对面壁之上,一时既惊且诧,百感交集,怔在那里,说不上话来。
鹰爪王站在洞口抚掌大笑,说道:“我老人家命你取楹脂照明,如何呆立不动?难道你又要违抗师命么?”
于怀先这才霍然惊觉,跺脚起身,像是青云一朵,飘回石洞,跪伏在地上,只手抱住鹰爪王的腿,仰面流泪说道:“一觉之间,恍如隔世。恩师!这是黄梁之梦?还是真情?难道师你衍术,助长徒儿功力,骤增如是么?”
鹰爪王呵呵笑道:“徒儿!你道我老人家曾呼风唤雨的的法术,驱神役鬼的符咒么?去!去!折些楹脂回来,我老人家有话和你说。”
于怀先疾疾地站起身来,睁大只惺眼,望着恩师,望着洞的景色,莫不是历历在眼,俱是实情实景,并非幻境。这才大喜过望,应声作势,然扑向对面匆匆折了一些松脂枯枝,跃回洞中。
…………………………
流光易逝,转暮色渐浓,夜风渐起,于怀先没有看清楚白发老叟鹰爪王用什么方法点燃松脂,一时石洞之内,火光通明,须发可鉴。
鹰爪王跌坐在石榻之上,招手叫于怀先站在身旁,说道:“我老人家要在极短时日之内,传授你极深的武功,没有深厚的内力,是无法做到。方才我老人家已经用“换血易精”之法,将本身“元阳宝血输入你的体内。以你目前内力深厚之程度而言,足可睥睨武林,傲视江湖。”
于怀抚闻言翻身跪在地上,顿充涕说道:“徒儿何能蒙恩师青睐,加恩若是。”
鹰爪王忽脸色一变,语调骤然冷漠如冰,极其凌厉地冷哼一声,复又缓缓地说道:“得我老人家数十滴“元阳宝血”,师徒血缘相系,息息相关,生死荣辱,俱已一体,徒儿!你能明了此意否?”
于怀先不禁心里放下一大石关,轻轻吐了一口气,轻忙应声说道“徒儿明白。”
鹰爪王点点头,接着说:“明白就好了!”
主着站起身来,在石洞里飞快地走了一遍。于怀先此刻已经傍壁而立,留神师父的动作。但见鹰爪王所走过之地,都留下浅浅三四分深的脚印,虽然鹰爪王飞快走动之时,都是向前,可是所留下的脚印,却是有前后颠倒,左右分岐的现象。
白发老叟鹰爪王走完一遍之后,指着于怀先说道:“搏击之道,首在言守,次在言攻。守尚不及,何能言守?而防守首重闪避,硬对实架,非守之善者。”
于怀先谨立一旁,敬聆心服,暗自点头,这种“善搏者必先善守,善守者必先善让善闪”的搏击之道,确是异于旁人。
鹰爪王转身指着洞中那些脚印,说道:“我老人家于求得攻击之先,浸淫闪让之道达数十年,自创一宗步法。”
于怀先恍然而悟,原来师父在石洞中来回走了一遍,为的是将这种步法印在地上,好让自己学习。怀先原是悟力惊人,天资聪颖,默默把地上的脚印暗算一遍,一共是一百零八个脚印,但是,每一个脚印之间,都是凌乱无章,看不出有任何神妙之处。
鹰爪王看了于怀先一眼,微微一笑说道:“一百零八步看来无甚惊人之处,甚而看去杂乱无有章法,我老人家浸淫其间,达数十年,不容轻视。”
说到此处,忽然身而起,鹰爪王悠悠地地在起首两个印之上,不西不八,气停山岳,神遏行云陡然启声喝道:“徒儿留神我老人家脚下!”
喝声未止,身形宛如败絮随风不似第一次那么快速,只是悠悠地,两只脚缓缓地点着地上的脚印,逐步。时而后退,时而偏闪与后退之际,上身也随着后倒前俯,左挪右闪。
怀先自幼随祖母习武,一般拳脚俱能一目了然。但是,看着鹰爪王这种身形,实在分辨不出出自何种路数。像“醉八仙”,而“醉八仙”没有如此轻盈,像“柳叶拳”,而“柳叶拳”的身形不这等起伏无定,怀先一时分不清楚这种身形步法的源渊,心神难免就为之分散。
白发老叟鹰爪王走完一百零八步之后,收住身形,问于怀先说道:“徒儿!一百零八步。你记住了多少”
于怀先闻言大急,不由地满脸胀得通红,嗫嗫说不上话来。
鹰爪王突然脸又一沉,厉声说道:“我老人家收你为徒,完全爱惜不同平风的天赋,如此一百零八步,你一点也没有记住么?”
于怀先嗫嗫说道:“徒儿一时分神,仅能记得其半。”
白发老叟鹰爪王眼神一震,在松脂火光照耀之下,但觉得其光芒金棱四射,半响,才说道:“仅就你所能记住的,试演一番。”
于怀先小心谨慎,抱临渊履薄之心,按照鹰爪王方才的起势,膝不曲、腰不拧、脚不抬臂不振,长衫翩然,衣袂随风,宛如海棠萎谢,落地无声,屹然站在起势两步之上,不差分毫。
鹰爪王站在一旁暗自颔首,不觉脱口轻赞一声:“好!”
于怀先听到这一声“好”字,心神大定,立即展袖推身,脚下按着记忆所及,并留神石洞里的足迹,逐步的闪躲腾挪,恰如风幌残荷,鹂穿垂柳,虽然身形不快,却是中规中矩,,一步不差地演到第三十六步,于怀先左脚拄地,膝曲而蹲,上身风折后仰,一式“天河下泻”擦地三分一掠而起,地不扬尘,火不吐舌,端地轻盈美妙之极。
白发老叟鹰爪王敞喝一声:“止!”
人随声起,伸手一把攫住怀先右腕脉门,旋风一转,带回石榻立定身形,说道:“余下七十二式,徒儿你还记得多少?”
于怀先摇头说道:“方才第三十六步徒儿以为像是“醉飞岳阳”的醉八仙架式,故而一时分神,瞬息契机全失,剩下的七十二式,几乎是全然未及记忆。”
鹰爪王点头说道:“习武之人全凭凝神敛气,切忌分神。方才我老人家说过,百余年来从未动过收徒之念,不是看你天赋奇佳,何至冒然收你归门下?你能一遍紧记三十六式,洞差强人意。倘若再不不凝神贯注,师徒名份就到此为止。”
于怀先惊恐一震,叫道:“师父!”
鹰爪王伸手止住,说道:“不能归我门下,则为路人。我老人家断不容你这样天赋奇才,流入旁人之手,我要立即致你于死命!你知道么?”
说到最后一句,几乎是声色俱厉,震得石洞嗡嗡直响,石屑阵落纷纷。
于怀先噤然无声,心里总觉恩师为人始终令人有望而生畏,不敢新近的感觉。
怀先年仅十八,从未涉足江湖,在他的心灵中直觉的想法,武林之中正派人物自是光明磊落,和善可新;邪道人物自多是个性怪僻,冷峻无情,因此,他忍不住要怀疑眼前武功盖世,秉性奇特的师父,究竟是何许人物。
“鹰爪王是正派高人,则是我于怀先之幸;倘使鹰爪王是江湖上的老魔头,自己落身门下,又当如何?只恨自己见闻不广,不识得“鹰爪王”究竟是何许人。”
怀先如此噤声一声一怔,思潮起伏之际,白发老叟鹰爪王早就看在眼里,霍然又呵呵大笑,说道:“徒儿!你不必想我老人家是何许人,日后自有分晓,亦如同你的身世,我老人家日后自有分晓,事属必然,情同一辙。”
于怀先侄是天真地点点头,心里闪电想道:“武功一道,何分正邪?行之正则正,行之邪则邪,恩师传我武功,行道正邪在我,又何必计较这些。”
鹰爪王目光如电注视着于怀先,嗟然说道:“徒儿!百余年来,我老人家心肠从无此刻仁慈,以你如此犹豫不决,内心不净,早就魂断掌下,今日我竟慨然容忍于你,天意如此,我复何言,留神啰!再看一遍。”
鹰爪王复又展开身形,把一百零八步错综复杂的步法又演练了两遍。而且一遍比一遍快,一遍比一遍变化更多。最后一遍,落到最后一式“地辙南北”,顿缩身形,开腿分张一弹而起,倏地收住身形,说道:“徒儿!这一百零八式的“星序步法”,是按天止地煞之数,错综排列,再融以我老人家临阵经验,敢说独步当今,你要熟谙步法,一旦对敌过招,即使不敌,保全而退,保你毫发无伤。但是…………”
鹰爪王说到此处,两眼金棱又起,敞声喝道:“鹰爪王的徒儿不许传授四遍,你可曾记下了?”
于怀先仿佛已经了角鹰爪王的脾气,虽然厉声叱喝,对自己却无恶意,当即躬身应道:“徒儿愚蠢,只能粗记在心。”
白发老者“嗯”了一声,缓声说道:“一百零八式“星序步法”,再加上三十六招“鹰爪擒拿”,够你在江湖上立身闯字号,其余的,不是我老人家悭吝,我要留观后效。”
说完话,也不理会于怀先,迳自走到石洞左旁,指如飞,霎时间,石屑纷纷,落地如粉。
于怀先留神细看,石壁上鹰爪王用手指划的是许多手掌的形象。或作钩爪攫人状,或作反刁缠关……种种形状不一而足,为数正是七十二只手,三十六招攻式。鹰爪王回身说道:“一进零八式“星序步法”为守,三十六招“鹰爪擒拿”为攻。徒儿你知道为师的鹰爪王的名号来由么?”
于怀先正是要知师你的底细,不由地打起精神,凝神,凝神静听。
鹰爪王长叹一声,沉默良久,喟然而叹道:“不谈也罢!”
于怀先微觉失望,冒然问道:“师父!您老人家是姓王么?”
鹰爪王摇摇头,说道:“泰山之阳,群鹰会集。默察群鹰搏击之式,融合而成擒拿手法。何止我老人家一人?”
于怀先对于鹰爪王这一段话,听来似乎牛头不对马嘴,可是,深一思察,又似乎有此了解。
鹰爪王忽然大喝出道:“徒儿!此事日后自有明白之时,目前你当以凝神摹摸武功为要务,时不我与,毋再蹉跎!”
说话一毕,立即只臂弯曲,张指如钩,缓慢地一招一式推展开来。
鹰爪王一面比式挥手,一面口中念词,从第一招第一式“钩云排雾”起,到最后一招?钩石雨粟”为止,反复使来,一连三遍,俱是缓缓使来,手眼分明。
于怀先此时不敢有一丝疏忽之意,既要留神手中招式,还要对照石壁上的图形,更要顷听名称,攻招要诀,破解关链……,耳目兼用,心神凝一,鹰爪王一口气练完三遍三十六招“鹰爪擒拿”之后,于怀先已经是力尽神疲,汗流浃背,而且是气喘微闻。
鹰爪王最后一遍最后一招收势停身,气定神闲地望着于怀先,点头说道:“以你目前内力而言,已臻精境,淌如此力乏精疲,汗流气喘,足见你用心之深与留神之专。我老人家毋庸多言,三十六招“鹰爪王”,想必已经熟谙已深。你暂留此山一月,攻守俱备,勤练入化,一月后我老人家再来。”
说着话便向洞口走去,刚一抬步,忽又回头说道:“峰南虎豹杂现,对壑枯枝遍地,果腹足足有余,但是,不得用……”
顿时把话缩住,只眼金棱又起,霍然欺身上前,伸手一摘于怀先腰中长剑,在手中颠了一颠,倏地厉声喝道:“我老人家生平不用兵器,我的徒儿安能辱我!”
立即左右只手齐用食拇二指夹住青钢长剑,只听得“铮”地一声,剑折为二,再折为四,一转瞬间,一把百炼精的二尺青锋,变成数段废铁。
鹰爪王俄顷又朝于怀先望了一眼,说道:“也罢!一个月以内,且准你暂备兵刃,尔后不可。”
说毕只手一合,继之一阵搓揉,把手一抬,只见数点黑影,连接一线,出掌无声,入壁微震,石壁之上,露出半个圆铁珠,有荔枝大小。
鹰爪王指着说道:“若有必须,每次只准动用一粒。”
话声未绝,但觉洞内光线一暗,鹰爪王的踪迹已经不见。
相关热词搜索:阴阳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