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2025-04-14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北狼南蛟当然也不例外,静静地等听下文。
老人说道:“千年鳝王一盅血,可以益气养神,足足可以抵得上三年的苦修。而一条海碗粗细的千年鳝王,至少有一桶血,那是无价之宝,可以让数以百计的人,获得好处。”
有人听过这种说法,武林中的传说太多了,使人无法尽相信,但是有时候也使人不能不信。
从来没有人像这位老人说得如此的真实而具体,使人又不由得不信。
大家听得很起劲,包括北狼南蛟,都没有说话,静静地听下去。
老人果然又继续说下去:“北岳千年水獭也是一种天生奇珍,这种已成气候的水獭皮如果制成软甲,可以刀剑不入,保住身体不受损伤。千年水獭甲真正就是一宝,至于水獭的肉,也是益气补神的佳品,与鳝血有同样的功效。”
这两件宝物介绍完了之后,大家还在等下文。
老人接着说道:“赖、郑二位如今武林既然不分高下,何不以这两件宝物为赌注呢!”
此言一出,果然引起北狼南蛟两人的兴趣。
但是,这两件宝物与打赌有什么关连?
四周的人更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也搞不清楚这位不知来自何处的老人提出这样的赌,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赌法?”
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道:“二位,凡是天生奇珍异宝,必然都有凶毒无比的东西保护着。老实说,如果能轻易地获得,等不到现在,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人得走了。”
老人拂着胸前的银髯,一派长者的风范,仿佛是在教育后辈。
他看了看北狼和南蛟这两名黑道上的巨獠,语意深长地说道:“也许是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出现过能有制服凶毒怪物的高人,所以这千年鳝王和千年水獭,仍然存在。如今……”
他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对北狼和南蛟说道:“老朽目睹了二位的武功,衡诸当世,嗯……”
他又故意环视了一周,他似乎有碍难之处,因为如果说他们二人是“天下第一”,那不仅不合事实,而且也得罪了现场不少的人。如果不能说出他们的独特之处,这场“赌”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老人咳了一声说道:“二位何不凭自己高超的武功,分别去取得这两件宝物呢!”
北狼和南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追问:“那又如何赌法?怎么算是输赢?”
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道:“那很容易,为了公平起见,老朽可以制成两个图,让二位自己去拈,拈到那里,就到那里。从现在起,二位不带任何从人,单身独往,各赴目的地。并且以下个月月圆为期,我们大家还是在这里等候,二位之中,谁能获得宝物,而且能先到达现场,便是胜者,受到大家的尊敬。这样又不伤二位之间的和气,又达到高低上下的目的,岂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么?”
这倒是真正好方法,虽然是一种“赌”,却是赌得非常的高明。北狼赖文祥和南蛟郑一夫,都是欣然同意。
那天,正好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下个月月圆之夜,也正是中秋的夜晚。
这一个“赌”,很自然地又为中秋泰山之夜,带来一次武林盛会。
可是事情出了人的意外。
一个月之后,中秋月圆之夜,武林之中各门各派,黑白两道,甚至于四塞八荒的人物,都来到了泰山之麓,等待这一场奇赌的结果。
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天晓,不但北狼和南蛟两个人一个也没有来,连那位出点子打赌的白发老人也没有踪影。大家真正是满怀兴致而来,结果落得败兴而归。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无从打听起。
这一次没有输赢的赌博,渐渐被武林中的人忘记了!但是,随后又传出了各种传说。
传说因为北狼和南蛟,在武林中恶名昭彰,为害百姓,而且他们不但武功高强,又啸聚了一部强梁,武林中还没有人能够翦除掉这两个江湖巨獠!于是才有人放出“武林第一”的风声,引起这两个人的比武。
又从这两个人比武,引发一场奇赌。
黄山千年鳝王和恒山千年水獭确有其事,但决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可以获得。可以说是利用这两件宝物,让天意翦除这两名恶人,所以这两个人都是有去无回。
可是那白发老人是谁?没有人能知道。
但是,这场奇赌倒因此流传下来,成为江湖上茶余饭后谈话的材料。
这都是闲言,且说武当派自从发生那事以后,接着便是化文老真人羽化了。武当派比以前更沉默了。每逢武当派有人下山,都尽量避免惹事。而武林中每有盛会,武当派也都不派人参加。
但是,这些都禁止不了江湖上的传言。上官文,这个武功极高的女人,下次会在那里露面?她会选择那里作为她第三个目标?
江湖上为这件事,打赌的风气很盛。
而被赌的对象,便是华山派。
在武林中除了少林武当之外,按照排行的顺序,很难说应该是谁排在第三。换句话说,华山派还轮不到第三位。因为峨嵋、崆峒、青城、九华……各有其独特之处。硬说谁是第三名,恐怕谁也不会服气。
但是,近三年来,华山派换了掌门人。
这个掌门人年纪不出四十,在历代华山派掌门人来说,是最年轻的一位。
年轻到连一个外号都还没有闯出来。
但是这位年轻的华山掌门人,在两年前,露了一手罕见的剑术。
那是一次岳阳楼的聚会上,从云南大理来了一位刀客,本来这种聚会,每三年一次,大多是各门各派有名气的人参加。
聚会是由大家轮流作东,是一种联谊性质,不是较量武艺,也谈不上以武会友。
那一年是轮到长江小孤山的五福门做东,五福门的掌门人是六十多岁的五福剑客卓成东。
卓掌门人剑术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为人极为好客,在武林中以人缘好而闻名。五福门能在各大门派林立的情形之下,自成一派,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这次也许是因为五福门做东,各门各派来的客人,就有了差别,真正的一流高手,就来少了。
本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反正饮酒会友,快乐的聚会一次也就是了。
没有料到云南大理属于边陲地带的地方,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三十多岁,带着一柄罕见的弯刀,刀鞘上镶满了宝石,刀柄都是用黄金包镶,并且雕琢得非常的精致。
这柄刀引来很多的注意,有人赞美刀漂亮,也有人讽刺这柄刀太俗气,更有人说带这柄刀的人骚包!
带刀的人听多了有些不舒服,口角上就起了冲突。
武林中人不争吵则已,一旦争吵,终必走上动手一途。带刀的人弯刀出了鞘,可不是普通之辈,金色刀刃,连连闪动之下,接连伤了五六位高手。
这时候岳阳楼头的聚会,变成了比武大会。
这位不速而至的刀客,还刀入鞘的时候,搁下一句话说道:“我从大理千山万水赶到这里,原以为见识见识中原的武林人物,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真叫人好生失望!”
这话说得很重,但是当时竟然没有人再出来应声。
带刀的人正要大步迈出岳阳楼,门外站着一位年龄与刀客相仿佛的佩剑者,拦住去路。
刀客没有表示。
带剑的人冷冷地说道:“你可以拔刀攻我一招!”
刀客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突然伸手拔刀,金刀应声出鞘,刀光一闪,极其凌厉地攻出一招。
这时候只见对方人影一闪,随着一道毫光一闪而息,叮当一声,金刀落地。
再看对方,不知何时佩剑出鞘,此刻的剑尖,正抵住刀客的眉心。
这个结果是在场的任何人没有看清楚的,也是出乎在场的人意料之外的。
带剑的人缓缓地收回剑,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现在你对中原武林还失望吗?”
刀客面色死灰,半晌,从地上拾起金刀,默默入鞘,临走之前,问了一声:“请问尊驾是……”
带剑的人淡淡地回了一句:“冷化春,华山剑派当代掌门人!”
刀客点点头,道声:“幸会!”走了。
岳阳楼却在瞬间鼎沸了起来。
就在这一招之下,冷化春成了名人,当场有人送他一个外号,叫闪电剑客冷化春。
华山派从那件事开始,似乎要在名气上,跃居在峨嵋、青城等派的前面。
因此,有人就猜测,继少林武当之后,上官文要找的对象,就是华山派。
不但有人为这件事打赌,而且有人竟来到华山附近,希望能等到这一场难得一见的武林奇会。
华山派本身似乎也感染到了这种气氛,接连半个月来,华山派的大弟子,纷纷四出。是不是请帮手?没有人能知道。但是,信鸽纷纷从四方回来,使华山派越发地充满了神秘的气氛。
山雨欲来风满楼,应该是华山派当前最适切的写照。
但是,却又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气氛越来越紧张,连等在附近的武林人士,都感染到了几分焦急与不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消息杳然!
看不到平台的轿子,看不到蒙着脸的丽人。
人们在焦急等待之中,渐渐淡了兴趣,连赌博的人,都已经决定了输赢。
华山附近的人也渐渐地走了。
华山派的各路大弟子也都回来了。其中有两位名叫戈无由与吉在田的,是华山派首座大弟子。若论年龄说不定比掌门人冷化春还要长一两岁。
戈无由和吉在田回来以后,密见掌门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可是自从那以后,华山派似乎一下子消失了紧张的气氛。
而另一方面,江湖又流传着一种说法:“上官文不会到华山去了,因为,如果单纯地比剑的话,华山闪电剑客冷化春的剑术,绝不会输给上官文,她又何必自讨没趣?”
这种传说并没有多久,就归于沉寂。因为有人认为这是华山派自己为自己提升声誉所造出来的谣言;因为上官文的目的就在少林与武当,去过了少林与武当,心愿已了,就不会再出来了。否则,这样一派一派斗下去,她想干什么?想当武林霸主吗?
所以,上官文要到华山派来,根本就是一个有计划的谣言。
谁会放出这个谣言呢?当然只有华山派。
记得当初大家热衷于打赌时,华山派并没有动静,打赌的人似乎忘记自己当时是怎么说的了。
武林永远是多事之秋,与这种反覆无常的传说,大概也有关系。
是个蝉噪夕阳的初秋,炎热的暑气未褪。
华山之麓、浓荫深处,正是华山派的弟子切磋武功的场所。
忽然,从远远的来路,看到一台奇形的轿子,纱帐随风飘动,抬轿子的是两个彪形大汉。
当华山弟子有人第一眼看到了之后,霎时间引起一阵骚动,立即有人通报进去。
也不过一阵短短的时间,华山弟子走得一个不剩,华山派门前树荫广场上,空荡荡地不见一个人影。
这台轿子已经停在树荫之下。
夕阳余晖,将华山门前反映出一片光耀夺目的浅红。
此刻,轿子里的人,简单地说了一句:“传话。”
前面的彪形大汉立即跨大步上前,冲着华山派的大门大声说道:“华山派出来一个人说话。”
这位半截黑塔似的大汉,嗓门真大。这样的一吆喝,震得树叶簌簌,连蝉声都停止了。但是尽管他吆喝的声音大,华山派的反应是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彪形大汉回过头来望了望轿子,似乎得到一种提示,他便大踏步地朝着大门走去。他的步履很重,每走一步,咚、咚直响,地都有一种震动的感觉。
正是他奔向大门的时候,大门悠然而开。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当门而立。
大汉一见,顿时停下脚步,眼神里露出惊惶之意。
当门而立的,也是一位女人。
身穿着白丝织龙的长袍,长可及地。袖子很宽大,一直盖到了手背。一头乌亮的长发,披在身后,脸上却也挂着一幅白色丝巾,遮去了面目。
就在这一顿之间,里面白衣女人缓缓地走出来,从容的步履,显得她的高贵与优雅。
这大汉脚下不自主地向后退着,一直在退着,退了二十来步之后,一个转身,跪到轿子旁边,竟然满脸汗珠,躬着腰,什么也没说。
轿子里面的人,轻轻地哼了一声。这个大汉如释重负,和后面那名大汉,赶紧安置好了脚踏,拉开轿子上面的纱帘,从?
里面走下来一位身穿湖水绿的长袍,露着两只雪藕也似的手臂,长发盘成龙形高髻,横插着一支金步摇,脸上挂着一幅绿色丝巾的女人。
这女人下得轿子以后,稍稍停了一下,便也缓缓地朝着这边走过来。
除了各人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之外,两个人的身材高低、走路的神态、和那一份难以言喻的气质,都有极端相似之处。
两个人如此相对而行,走到相隔只有十来步的时候,双方都停下了脚步。
默默地相对,彼此都没有说话。
老人说道:“千年鳝王一盅血,可以益气养神,足足可以抵得上三年的苦修。而一条海碗粗细的千年鳝王,至少有一桶血,那是无价之宝,可以让数以百计的人,获得好处。”
有人听过这种说法,武林中的传说太多了,使人无法尽相信,但是有时候也使人不能不信。
从来没有人像这位老人说得如此的真实而具体,使人又不由得不信。
大家听得很起劲,包括北狼南蛟,都没有说话,静静地听下去。
老人果然又继续说下去:“北岳千年水獭也是一种天生奇珍,这种已成气候的水獭皮如果制成软甲,可以刀剑不入,保住身体不受损伤。千年水獭甲真正就是一宝,至于水獭的肉,也是益气补神的佳品,与鳝血有同样的功效。”
这两件宝物介绍完了之后,大家还在等下文。
老人接着说道:“赖、郑二位如今武林既然不分高下,何不以这两件宝物为赌注呢!”
此言一出,果然引起北狼南蛟两人的兴趣。
但是,这两件宝物与打赌有什么关连?
四周的人更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也搞不清楚这位不知来自何处的老人提出这样的赌,是什么意思?又是如何赌法?”
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道:“二位,凡是天生奇珍异宝,必然都有凶毒无比的东西保护着。老实说,如果能轻易地获得,等不到现在,早在几十年前就被人得走了。”
老人拂着胸前的银髯,一派长者的风范,仿佛是在教育后辈。
他看了看北狼和南蛟这两名黑道上的巨獠,语意深长地说道:“也许是近几十年来,还没有出现过能有制服凶毒怪物的高人,所以这千年鳝王和千年水獭,仍然存在。如今……”
他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对北狼和南蛟说道:“老朽目睹了二位的武功,衡诸当世,嗯……”
他又故意环视了一周,他似乎有碍难之处,因为如果说他们二人是“天下第一”,那不仅不合事实,而且也得罪了现场不少的人。如果不能说出他们的独特之处,这场“赌”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老人咳了一声说道:“二位何不凭自己高超的武功,分别去取得这两件宝物呢!”
北狼和南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追问:“那又如何赌法?怎么算是输赢?”
老人不慌不忙地说道:“那很容易,为了公平起见,老朽可以制成两个图,让二位自己去拈,拈到那里,就到那里。从现在起,二位不带任何从人,单身独往,各赴目的地。并且以下个月月圆为期,我们大家还是在这里等候,二位之中,谁能获得宝物,而且能先到达现场,便是胜者,受到大家的尊敬。这样又不伤二位之间的和气,又达到高低上下的目的,岂不是两全其美的方法么?”
这倒是真正好方法,虽然是一种“赌”,却是赌得非常的高明。北狼赖文祥和南蛟郑一夫,都是欣然同意。
那天,正好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下个月月圆之夜,也正是中秋的夜晚。
这一个“赌”,很自然地又为中秋泰山之夜,带来一次武林盛会。
可是事情出了人的意外。
一个月之后,中秋月圆之夜,武林之中各门各派,黑白两道,甚至于四塞八荒的人物,都来到了泰山之麓,等待这一场奇赌的结果。
可是从黄昏一直等到天晓,不但北狼和南蛟两个人一个也没有来,连那位出点子打赌的白发老人也没有踪影。大家真正是满怀兴致而来,结果落得败兴而归。
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无从打听起。
这一次没有输赢的赌博,渐渐被武林中的人忘记了!但是,随后又传出了各种传说。
传说因为北狼和南蛟,在武林中恶名昭彰,为害百姓,而且他们不但武功高强,又啸聚了一部强梁,武林中还没有人能够翦除掉这两个江湖巨獠!于是才有人放出“武林第一”的风声,引起这两个人的比武。
又从这两个人比武,引发一场奇赌。
黄山千年鳝王和恒山千年水獭确有其事,但决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可以获得。可以说是利用这两件宝物,让天意翦除这两名恶人,所以这两个人都是有去无回。
可是那白发老人是谁?没有人能知道。
但是,这场奇赌倒因此流传下来,成为江湖上茶余饭后谈话的材料。
这都是闲言,且说武当派自从发生那事以后,接着便是化文老真人羽化了。武当派比以前更沉默了。每逢武当派有人下山,都尽量避免惹事。而武林中每有盛会,武当派也都不派人参加。
但是,这些都禁止不了江湖上的传言。上官文,这个武功极高的女人,下次会在那里露面?她会选择那里作为她第三个目标?
江湖上为这件事,打赌的风气很盛。
而被赌的对象,便是华山派。
在武林中除了少林武当之外,按照排行的顺序,很难说应该是谁排在第三。换句话说,华山派还轮不到第三位。因为峨嵋、崆峒、青城、九华……各有其独特之处。硬说谁是第三名,恐怕谁也不会服气。
但是,近三年来,华山派换了掌门人。
这个掌门人年纪不出四十,在历代华山派掌门人来说,是最年轻的一位。
年轻到连一个外号都还没有闯出来。
但是这位年轻的华山掌门人,在两年前,露了一手罕见的剑术。
那是一次岳阳楼的聚会上,从云南大理来了一位刀客,本来这种聚会,每三年一次,大多是各门各派有名气的人参加。
聚会是由大家轮流作东,是一种联谊性质,不是较量武艺,也谈不上以武会友。
那一年是轮到长江小孤山的五福门做东,五福门的掌门人是六十多岁的五福剑客卓成东。
卓掌门人剑术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为人极为好客,在武林中以人缘好而闻名。五福门能在各大门派林立的情形之下,自成一派,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这次也许是因为五福门做东,各门各派来的客人,就有了差别,真正的一流高手,就来少了。
本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反正饮酒会友,快乐的聚会一次也就是了。
没有料到云南大理属于边陲地带的地方,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三十多岁,带着一柄罕见的弯刀,刀鞘上镶满了宝石,刀柄都是用黄金包镶,并且雕琢得非常的精致。
这柄刀引来很多的注意,有人赞美刀漂亮,也有人讽刺这柄刀太俗气,更有人说带这柄刀的人骚包!
带刀的人听多了有些不舒服,口角上就起了冲突。
武林中人不争吵则已,一旦争吵,终必走上动手一途。带刀的人弯刀出了鞘,可不是普通之辈,金色刀刃,连连闪动之下,接连伤了五六位高手。
这时候岳阳楼头的聚会,变成了比武大会。
这位不速而至的刀客,还刀入鞘的时候,搁下一句话说道:“我从大理千山万水赶到这里,原以为见识见识中原的武林人物,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真叫人好生失望!”
这话说得很重,但是当时竟然没有人再出来应声。
带刀的人正要大步迈出岳阳楼,门外站着一位年龄与刀客相仿佛的佩剑者,拦住去路。
刀客没有表示。
带剑的人冷冷地说道:“你可以拔刀攻我一招!”
刀客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突然伸手拔刀,金刀应声出鞘,刀光一闪,极其凌厉地攻出一招。
这时候只见对方人影一闪,随着一道毫光一闪而息,叮当一声,金刀落地。
再看对方,不知何时佩剑出鞘,此刻的剑尖,正抵住刀客的眉心。
这个结果是在场的任何人没有看清楚的,也是出乎在场的人意料之外的。
带剑的人缓缓地收回剑,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现在你对中原武林还失望吗?”
刀客面色死灰,半晌,从地上拾起金刀,默默入鞘,临走之前,问了一声:“请问尊驾是……”
带剑的人淡淡地回了一句:“冷化春,华山剑派当代掌门人!”
刀客点点头,道声:“幸会!”走了。
岳阳楼却在瞬间鼎沸了起来。
就在这一招之下,冷化春成了名人,当场有人送他一个外号,叫闪电剑客冷化春。
华山派从那件事开始,似乎要在名气上,跃居在峨嵋、青城等派的前面。
因此,有人就猜测,继少林武当之后,上官文要找的对象,就是华山派。
不但有人为这件事打赌,而且有人竟来到华山附近,希望能等到这一场难得一见的武林奇会。
华山派本身似乎也感染到了这种气氛,接连半个月来,华山派的大弟子,纷纷四出。是不是请帮手?没有人能知道。但是,信鸽纷纷从四方回来,使华山派越发地充满了神秘的气氛。
山雨欲来风满楼,应该是华山派当前最适切的写照。
但是,却又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气氛越来越紧张,连等在附近的武林人士,都感染到了几分焦急与不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消息杳然!
看不到平台的轿子,看不到蒙着脸的丽人。
人们在焦急等待之中,渐渐淡了兴趣,连赌博的人,都已经决定了输赢。
华山附近的人也渐渐地走了。
华山派的各路大弟子也都回来了。其中有两位名叫戈无由与吉在田的,是华山派首座大弟子。若论年龄说不定比掌门人冷化春还要长一两岁。
戈无由和吉在田回来以后,密见掌门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可是自从那以后,华山派似乎一下子消失了紧张的气氛。
而另一方面,江湖又流传着一种说法:“上官文不会到华山去了,因为,如果单纯地比剑的话,华山闪电剑客冷化春的剑术,绝不会输给上官文,她又何必自讨没趣?”
这种传说并没有多久,就归于沉寂。因为有人认为这是华山派自己为自己提升声誉所造出来的谣言;因为上官文的目的就在少林与武当,去过了少林与武当,心愿已了,就不会再出来了。否则,这样一派一派斗下去,她想干什么?想当武林霸主吗?
所以,上官文要到华山派来,根本就是一个有计划的谣言。
谁会放出这个谣言呢?当然只有华山派。
记得当初大家热衷于打赌时,华山派并没有动静,打赌的人似乎忘记自己当时是怎么说的了。
武林永远是多事之秋,与这种反覆无常的传说,大概也有关系。
是个蝉噪夕阳的初秋,炎热的暑气未褪。
华山之麓、浓荫深处,正是华山派的弟子切磋武功的场所。
忽然,从远远的来路,看到一台奇形的轿子,纱帐随风飘动,抬轿子的是两个彪形大汉。
当华山弟子有人第一眼看到了之后,霎时间引起一阵骚动,立即有人通报进去。
也不过一阵短短的时间,华山弟子走得一个不剩,华山派门前树荫广场上,空荡荡地不见一个人影。
这台轿子已经停在树荫之下。
夕阳余晖,将华山门前反映出一片光耀夺目的浅红。
此刻,轿子里的人,简单地说了一句:“传话。”
前面的彪形大汉立即跨大步上前,冲着华山派的大门大声说道:“华山派出来一个人说话。”
这位半截黑塔似的大汉,嗓门真大。这样的一吆喝,震得树叶簌簌,连蝉声都停止了。但是尽管他吆喝的声音大,华山派的反应是一片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彪形大汉回过头来望了望轿子,似乎得到一种提示,他便大踏步地朝着大门走去。他的步履很重,每走一步,咚、咚直响,地都有一种震动的感觉。
正是他奔向大门的时候,大门悠然而开。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当门而立。
大汉一见,顿时停下脚步,眼神里露出惊惶之意。
当门而立的,也是一位女人。
身穿着白丝织龙的长袍,长可及地。袖子很宽大,一直盖到了手背。一头乌亮的长发,披在身后,脸上却也挂着一幅白色丝巾,遮去了面目。
就在这一顿之间,里面白衣女人缓缓地走出来,从容的步履,显得她的高贵与优雅。
这大汉脚下不自主地向后退着,一直在退着,退了二十来步之后,一个转身,跪到轿子旁边,竟然满脸汗珠,躬着腰,什么也没说。
轿子里面的人,轻轻地哼了一声。这个大汉如释重负,和后面那名大汉,赶紧安置好了脚踏,拉开轿子上面的纱帘,从?
里面走下来一位身穿湖水绿的长袍,露着两只雪藕也似的手臂,长发盘成龙形高髻,横插着一支金步摇,脸上挂着一幅绿色丝巾的女人。
这女人下得轿子以后,稍稍停了一下,便也缓缓地朝着这边走过来。
除了各人穿的衣服颜色不一样之外,两个人的身材高低、走路的神态、和那一份难以言喻的气质,都有极端相似之处。
两个人如此相对而行,走到相隔只有十来步的时候,双方都停下了脚步。
默默地相对,彼此都没有说话。
相关热词搜索:金兰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