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025-04-14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他走了几步,站在相距十来步的路上,淡淡地说道:“施主!你是高人,武当派有什么开罪你的地方,自有人接着,他们只是一些孩子,为难他们,羞辱不了武当,也抬高不了施主的身价。”
他没有等对方说话,断喝一声:“把椅子放下!”
八个小道士果然一松手,那张紫檀木的椅子摔在地上。那张椅子果然结实,摔到地上,一点也没有损坏。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不知她是用什么身法,就在椅子摔下的同时,她飘然而落,正好落在那位中年道士相距不远的地方。
那中年道士很自然地退后了三五步。
这女人说道:“你的话说得不错,他们都是一些孩子,我是不该难为他们,事实上我也不想为难他们。可是你们这些大人是干什么的?躲得远远的看风色,这算什么?我看你们露面不露面?”
中年道士的一双眼睛,犀利地盯住她挂了面纱的脸,沉默了一会,一摆云帚,稽首说道:“施主与武当有仇?”
这女人说道:“你们武当与别人有仇隙吗?”
中年道士说道:“武当不是出世的道观,徒众也不在少数,与江湖上偶有过节,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武当自问自律甚严,武当弟子还不至于为非作歹,所以,至今还不曾有人上门大兴问罪之师。”
这女人说道:“说得好!今天我来武当倒也不是兴问罪之师……”
那中年道士立即说道:“那就好极了!既然武当不曾开罪于施主,施主到此,武当自应以上宝之礼相待。施主请到小观待茶。”
这女人也立即说道:“不必!”
她的话,说得斩钉截铁,而且语气十分的强硬:“我与武当虽然没有什么仇隙,但是我也不愿意做为武当的上宝,谢了!”
中年道士倒是为之一怔,连忙说道:“施主到底究竟何为?小道愿闻其祥!”
这女人说道:“久闻武当与少林,并称为武林的两大主流,武当的剑法与神拳,享誉武林,历久不衰,我是专程前来见识见识武当的绝学!”
中年道士一听,当时为之错愕,不由地脚下退后了好几步。他睁大着眼睛说道:“请问……你就是上官施主?”
这女人轻笑了一声说道:“上官文不曾走动江湖,在武林中十足是个无名之人,看你说话的样子,似乎对我很了解的,倒是令我诧异!”
中年道士神情十分严肃地打了个稽首,说道:“原来果然是上官施主,恕小道眼拙,方才如果有言词冒犯之处,尚请上官施主大量海涵!”
这女人果然自己承认是上宫文,也就是不久前大闹少林寺的上官文。只是这次白色长衣改变成粉红色,头上的乌髻,改变成为散发后披。
中年道士接着又说道:“小道法名心铭,请上官施主稍待,小道立刻去通禀掌门观主,在上清观前恭迎上官施主。”
他又深施一礼,匆匆回山去了。
这位自称是上官文的女人微微笑着,她并没有等待,随在后面,缓缓地朝着上清观走去。
从这里到上清观只是相距极短的路程,那位名叫心铭的中年道士,已经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一段山路并不很长,而且也很好走,但是这位蒙面的上官文走得很慢,她似乎是欣赏沿途的风景。
实际上她已经看得出,沿路的两旁,无论是树后、石后、草丛、水沟……都藏了有人,使人立即感受到有一种杀气。
这位蒙面的上官文微微点头,也不过是短短一会工夫,武当已经完全进入戒备之中,可见得一个名门大派,要在武林中维持名声于不坠,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他刚刚绕过一丛树木,再步上三五步台阶,眼前豁然开朗,一处占地不广的空地,地上的嫩草微绿,越过空地迎面是一处道观。
放眼望去,黑压压地一片,占着极广的一片山坡地,尽是檐牙高耸、气势不凡的房屋。正面门墙,当中有一处金碧辉煌的门楼,十分壮观,门头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敕建上清观”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敕建是什么敕建?当然不是永乐当朝,还是太祖年间?没人知道。
这位蒙面的上官文停足在空地当中,伫立不前。
这时候只见上清观正中大门呀然而开,拥出来一大批人。
说是拥出来也许并不正确,应该说他们从观里很快地出来,雁行为列,分向两边排开,可以从这排列的次序中,看出一个端倪来。
两边排列的都是身着青布道袍的道士,他们一律背插长剑,表情严肃,愈在前面的愈年轻,站在观门附近的大都已经是须发俱已苍白了。
那位名叫心铭的中年道士,恭谨地站在门里侧,只见四个小道童,抬着一辆四轮平台孔明车,抬到观外,放在地上,由心铭引导,缓缓推到观外空地上来。
这辆四轮平台孔明车上,端坐着一位须发雪白的老真人,雪白的寿眉,几乎快要覆盖到眼睛。雪白的五绺长髯,拖到胸前,脸色十分红润,而且皮肤非常平整,看不出有什么皱纹。
这位老真人实实在在的鹤发童颜。
平台孔明车缓缓地向前推着,本来排列在两旁的人,此时都紧跟在车后两旁。
心铭道人紧走出来,向那位蒙面的上官文高声说道:“上官施主!本观的化文老真人特地前来出迎!”
蒙面的上官文似乎对于武当的情形,了解得不少。
这位化文老真人应该是三十五代的掌门了,照算起来,现在“天”字辈的掌门,应该是化文老真人的徒孙。
似乎武林中都知道武当有这么回事。
武当历代掌门人就数“化”字辈的功力最高,而这位“化文”真人又是“化”字辈份当中,最杰出的人才。
化文老真人当年接掌武当掌门人,只有三十岁不到,执掌这样一个名门大派,当时确是一件轰动的大事。
本来武当派掌门人替位,只是武当的一件大事,却从不曾惊动过外人。
三十五代掌门人“受剑接符”大典,一破往例,邀请了各门各派、三山五岳、四塞八荒的武林名家,来到武当观礼,那是当年的一件轰动武林的大事。
至今老一辈的人,还能津津乐道。
武当派花费了极可观的一笔钱,招待数以千计的各路宾客,满意而归。
武当派为什么要这么破例做这件事?没有人能知道,除了当时武当的掌门人化文真人。
不过据说武当派所以如此,是有它深长的用心的。
武当与少林,被武林尊为名门大派,在武林中处马首地位。
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在一般人心里,总是觉得武当要稍逊于少林。
也没有人能说出什么理由,就是有这么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在一般武林同道之中,就是少林与武当两派的自己人,也都自然有这种感觉,好像是十分自然的事。
多少年来,从来没有人明讲过什么,可就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宜。
多少年来,武当与少林也从来没有人为这件事争吵过什么,但是,凡是少林或武当弟子也没有人会忘记这件事情。
武当化文真人是一位有远见的人。他看到少林派在武林中有日渐式微的趋势,少林派尚且如此,何况是武当派?像这种情形,再有十年二十年过去,武当会变成什么样的地位?
于是他利用“受剑接符”的机会,广邀武林同道,名为观礼聊谊,实则壮大武当的声势,提振武当的地位。
那次武林大聚会,也的确达到了化文真人的目的,不但提高了武当派日渐式微的声望,也为化文真人自己打出了响亮的名气。
在那次大聚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武功;在武林同道高人云集的聚会上,不以武会友,那恐怕是武林中少有的事。
化文真人以主人的身份,周旋于各门各派名人高手之间,应对得体,谈吐动人,博得大家一致的尊敬。
从那一次之后,提到武当派就会使人想起年轻有为的掌门人化文真人。
但是,有很多事情往往令人十分意外。
化文真人接掌武当派不到十年,就交卸了掌门人的职位,交给“净”字辈的弟子接替。
算年龄,化文真人至多不会超过四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岁数,而且在武林中的声望,也正日隆,为什么会在这时候退休?没有人知道其中原因。
有人说:“这件事与太祖高皇帝有关。”
太祖当年曾在皇觉寺中当过小沙弥,算得上是佛门子弟。后来太祖登基,对道家就比较不喜欢。曾经密诏化文真人进京听用。化文既不能不应召,又不便应召,于是以病重为由,以卸位为实,就这样不知所终。
江湖上那一天没有传说?在这些传说之中,能有几分是真的呢?没有人能知道。
江湖上有一个通病,只要有传说,大家宁愿信以为真,茶余酒后,就传说不已。反正说者自说,听者自听,管它是真是假。
不过,从那时候起,武当派的化文真人销声匿迹是千真万确的事。
武林中也是非常现实的,天天都有新人窜起,天天也都有老人销匿。新人窜起,拚命的打出自己的名气,有许多人在名气还没有响亮之前,横尸异乡,埋骨青山,就如同是大海中的一个泡沫,消失得那么无声无息。
事实上,不只是新人如此,老人也是一样。
许多显赫一声,名振黑白两道的高人,曾几何时,就被人遗忘了。
化文真人交出了掌门的职位之后,也是渐渐地被人淡忘了,武当派又是两易掌门人更是把他给忘了。
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种情形之下,坐着平台孔明车,出现在上清观前。
如果算一算年龄,应该有百岁高龄了!
蒙面的上官文面对着这位须发雪白的老真人,始而一怔,但是很快她就恢复了她的智慧和镇静。
她在淡淡地“哦”了一声之后,缓缓地说道:“原来老真人还没有羽化,是隐居在武当,这倒是十分令人意外!”
这几句话,说得不很好听,但是却也是实情。
算算年龄,化文老真人大约也有九十好几上百岁了,这么多年没有他的消息,到如今突然出现,实在是意外。
另一方面来说,蒙面的上官文来到武当,原以为要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才能见得到掌门人,没有料到第一波出现的便是武当派的老祖宗,这当然也是意外。
化文老真人果然修养已至炉火纯青的地步,闻听这位蒙面的上官文这一段话之后,呵呵笑道:“上官施主,你说的话一点也不错,像贫道这样的老朽废物,早就应该死掉了,无奈是阎王不收,贫道也只有苟延残喘于这个人间了!”
老真人的话,一点也不做作,笑声是那么纯真,语气是如此诚恳,倒叫这位蒙面的上官文,感到有一点惭愧。
她点点头说道:“对于老真人,我是久仰得很,还以为余生也晚,无缘瞻仰到老真人的风采,没有料到今天居然能在武当见到当年名震武林的名人!”
老真人呵呵笑道:“施主说笑了!贫道年已逾百,当年尘封往事,早已了无痕迹,那里敢当施主如此的夸奖!罪过!罪过!”
老真人笑呵呵地挥手,让四轮车转了四个小弯,他在车上侧过身去对蒙面的上官文说道:“今天施主能光临武当,是武当的荣幸,贫道代表武当迎接施主到观内待茶,随喜!”
他对蒙面的上官文点点头:“贫道这双脚当年……嗯!不幸断了,坐在车上来迎接贵宾,真是失礼得很!还请施主见谅!”
蒙面的上官文这时候目光才注意到化文老真人端坐的孔明车,一双腿整整齐齐并膝摆在车上。
化文老真人顿了一下立即又说道:“这是个假东西,说起来叫施主好笑。”
他伸手将一双脚拿起来,原来是一双铜制的假腿。这又是蒙面的上官文所没有料到的,大感意外。
既然做假腿,为什么要用铜做呢?一双铜腿,那该有多重!
化文老真人将铜腿放好,一点也看不出真假。
原来化文老真人当年突然隐去,原来是为了这双腿,武林中却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又是一件武林秘闻。这其中想必有一段很可听的故事。
化文真人笑呵呵地说道:“施主!请吧!贫道这老面子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施主的大驾!”
蒙面的上官文踌躇了一下,说道:“老真人……”下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她的用意是想说出她的真正来意。
化文老真人说道:“施主,贫道绝不是激将,以贫道这样大的一把年纪,总不致于设下什么阴谋,存心陷害施主吧!换句话说,以施主的了得,即使天罗地网,又将如何?”
蒙面的上官文笑笑说道:“老真人,你的话叫人很难拒绝呀!”
她接着又笑笑说道:“上清观是武当圣地,这女人……”
化文老真人坐在孔明车上,摇着手说道:“施主这样的超凡脱俗的高人,总不应该有这种世俗看法吧!事实上……”
他又严肃起面容,很认真地说道:“从前武当的紫霄观,以及今天的上清观,从不开放让香客随喜,也确是有这样的一项规定。但是,今天例外,常言道是:事有常规,亦有从权。”
他望着蒙面上官文,点点头:“贫道在前面带路。”
他的孔明车缓缓地推动,武当上清观徒众,静寂无声,扈从在后面,雁行排列,而蒙面上官文随在孔明车之后约有两三步的地方,看不出她的神情,但是,举止飘逸,没有任何一点儿紧张,确为事实。
此刻上清观正门大开,远远从外面望去,隐约可以看到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突然,化文老真人的车,从正门前约十来步的地方,一转而过,转向右边,沿着一溜镂花黄瓦的围墙,停在一扇小门之前。
突然,化文老真人从孔明车上站起来。一阵咯、咯、咯的声音,响自他的脚底,原来他套上了一双铜腿,很自然地走了起来。
他站在小门口,含笑对蒙面上官文说道:“正门进去,大殿上有三清,施主没有关系,贫道可不敢亵渎,只好在这边接待施主!”
蒙面上官文忽然停下脚步问道:“老真人!我不明白你这样做是为什么?”
化文老真人说道:“施主高人,贫道有一句实话,只是此地不便启口。”
蒙面上官文说道:“是不希望重蹈少林寺的覆辙?”
化文老真人严肃地说道:“施主,你的话只说对了一半。”
蒙面上官文“哦”了一声,似乎有些意外,说道:“老真人可以说清楚一些吗?”
化文老真人一挥手,远远站在围墙附近的武当徒众,都被这一挥,悄悄散去,连原先推孔明车的两个小道童,也都离开了。
老真人说道:“看样子贫道这把白胡子还是请不动施主的大驾。”
蒙面上官文轻轻一笑,飘然走进侧门,原来这里与正门大殿那些房屋都是隔离着的。
他没有等对方说话,断喝一声:“把椅子放下!”
八个小道士果然一松手,那张紫檀木的椅子摔在地上。那张椅子果然结实,摔到地上,一点也没有损坏。
坐在椅子上的女人,不知她是用什么身法,就在椅子摔下的同时,她飘然而落,正好落在那位中年道士相距不远的地方。
那中年道士很自然地退后了三五步。
这女人说道:“你的话说得不错,他们都是一些孩子,我是不该难为他们,事实上我也不想为难他们。可是你们这些大人是干什么的?躲得远远的看风色,这算什么?我看你们露面不露面?”
中年道士的一双眼睛,犀利地盯住她挂了面纱的脸,沉默了一会,一摆云帚,稽首说道:“施主与武当有仇?”
这女人说道:“你们武当与别人有仇隙吗?”
中年道士说道:“武当不是出世的道观,徒众也不在少数,与江湖上偶有过节,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武当自问自律甚严,武当弟子还不至于为非作歹,所以,至今还不曾有人上门大兴问罪之师。”
这女人说道:“说得好!今天我来武当倒也不是兴问罪之师……”
那中年道士立即说道:“那就好极了!既然武当不曾开罪于施主,施主到此,武当自应以上宝之礼相待。施主请到小观待茶。”
这女人也立即说道:“不必!”
她的话,说得斩钉截铁,而且语气十分的强硬:“我与武当虽然没有什么仇隙,但是我也不愿意做为武当的上宝,谢了!”
中年道士倒是为之一怔,连忙说道:“施主到底究竟何为?小道愿闻其祥!”
这女人说道:“久闻武当与少林,并称为武林的两大主流,武当的剑法与神拳,享誉武林,历久不衰,我是专程前来见识见识武当的绝学!”
中年道士一听,当时为之错愕,不由地脚下退后了好几步。他睁大着眼睛说道:“请问……你就是上官施主?”
这女人轻笑了一声说道:“上官文不曾走动江湖,在武林中十足是个无名之人,看你说话的样子,似乎对我很了解的,倒是令我诧异!”
中年道士神情十分严肃地打了个稽首,说道:“原来果然是上官施主,恕小道眼拙,方才如果有言词冒犯之处,尚请上官施主大量海涵!”
这女人果然自己承认是上宫文,也就是不久前大闹少林寺的上官文。只是这次白色长衣改变成粉红色,头上的乌髻,改变成为散发后披。
中年道士接着又说道:“小道法名心铭,请上官施主稍待,小道立刻去通禀掌门观主,在上清观前恭迎上官施主。”
他又深施一礼,匆匆回山去了。
这位自称是上官文的女人微微笑着,她并没有等待,随在后面,缓缓地朝着上清观走去。
从这里到上清观只是相距极短的路程,那位名叫心铭的中年道士,已经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一段山路并不很长,而且也很好走,但是这位蒙面的上官文走得很慢,她似乎是欣赏沿途的风景。
实际上她已经看得出,沿路的两旁,无论是树后、石后、草丛、水沟……都藏了有人,使人立即感受到有一种杀气。
这位蒙面的上官文微微点头,也不过是短短一会工夫,武当已经完全进入戒备之中,可见得一个名门大派,要在武林中维持名声于不坠,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他刚刚绕过一丛树木,再步上三五步台阶,眼前豁然开朗,一处占地不广的空地,地上的嫩草微绿,越过空地迎面是一处道观。
放眼望去,黑压压地一片,占着极广的一片山坡地,尽是檐牙高耸、气势不凡的房屋。正面门墙,当中有一处金碧辉煌的门楼,十分壮观,门头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敕建上清观”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敕建是什么敕建?当然不是永乐当朝,还是太祖年间?没人知道。
这位蒙面的上官文停足在空地当中,伫立不前。
这时候只见上清观正中大门呀然而开,拥出来一大批人。
说是拥出来也许并不正确,应该说他们从观里很快地出来,雁行为列,分向两边排开,可以从这排列的次序中,看出一个端倪来。
两边排列的都是身着青布道袍的道士,他们一律背插长剑,表情严肃,愈在前面的愈年轻,站在观门附近的大都已经是须发俱已苍白了。
那位名叫心铭的中年道士,恭谨地站在门里侧,只见四个小道童,抬着一辆四轮平台孔明车,抬到观外,放在地上,由心铭引导,缓缓推到观外空地上来。
这辆四轮平台孔明车上,端坐着一位须发雪白的老真人,雪白的寿眉,几乎快要覆盖到眼睛。雪白的五绺长髯,拖到胸前,脸色十分红润,而且皮肤非常平整,看不出有什么皱纹。
这位老真人实实在在的鹤发童颜。
平台孔明车缓缓地向前推着,本来排列在两旁的人,此时都紧跟在车后两旁。
心铭道人紧走出来,向那位蒙面的上官文高声说道:“上官施主!本观的化文老真人特地前来出迎!”
蒙面的上官文似乎对于武当的情形,了解得不少。
这位化文老真人应该是三十五代的掌门了,照算起来,现在“天”字辈的掌门,应该是化文老真人的徒孙。
似乎武林中都知道武当有这么回事。
武当历代掌门人就数“化”字辈的功力最高,而这位“化文”真人又是“化”字辈份当中,最杰出的人才。
化文老真人当年接掌武当掌门人,只有三十岁不到,执掌这样一个名门大派,当时确是一件轰动的大事。
本来武当派掌门人替位,只是武当的一件大事,却从不曾惊动过外人。
三十五代掌门人“受剑接符”大典,一破往例,邀请了各门各派、三山五岳、四塞八荒的武林名家,来到武当观礼,那是当年的一件轰动武林的大事。
至今老一辈的人,还能津津乐道。
武当派花费了极可观的一笔钱,招待数以千计的各路宾客,满意而归。
武当派为什么要这么破例做这件事?没有人能知道,除了当时武当的掌门人化文真人。
不过据说武当派所以如此,是有它深长的用心的。
武当与少林,被武林尊为名门大派,在武林中处马首地位。
不过,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在一般人心里,总是觉得武当要稍逊于少林。
也没有人能说出什么理由,就是有这么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在一般武林同道之中,就是少林与武当两派的自己人,也都自然有这种感觉,好像是十分自然的事。
多少年来,从来没有人明讲过什么,可就是大家彼此心照不宜。
多少年来,武当与少林也从来没有人为这件事争吵过什么,但是,凡是少林或武当弟子也没有人会忘记这件事情。
武当化文真人是一位有远见的人。他看到少林派在武林中有日渐式微的趋势,少林派尚且如此,何况是武当派?像这种情形,再有十年二十年过去,武当会变成什么样的地位?
于是他利用“受剑接符”的机会,广邀武林同道,名为观礼聊谊,实则壮大武当的声势,提振武当的地位。
那次武林大聚会,也的确达到了化文真人的目的,不但提高了武当派日渐式微的声望,也为化文真人自己打出了响亮的名气。
在那次大聚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武功;在武林同道高人云集的聚会上,不以武会友,那恐怕是武林中少有的事。
化文真人以主人的身份,周旋于各门各派名人高手之间,应对得体,谈吐动人,博得大家一致的尊敬。
从那一次之后,提到武当派就会使人想起年轻有为的掌门人化文真人。
但是,有很多事情往往令人十分意外。
化文真人接掌武当派不到十年,就交卸了掌门人的职位,交给“净”字辈的弟子接替。
算年龄,化文真人至多不会超过四十上下,正是年富力强的岁数,而且在武林中的声望,也正日隆,为什么会在这时候退休?没有人知道其中原因。
有人说:“这件事与太祖高皇帝有关。”
太祖当年曾在皇觉寺中当过小沙弥,算得上是佛门子弟。后来太祖登基,对道家就比较不喜欢。曾经密诏化文真人进京听用。化文既不能不应召,又不便应召,于是以病重为由,以卸位为实,就这样不知所终。
江湖上那一天没有传说?在这些传说之中,能有几分是真的呢?没有人能知道。
江湖上有一个通病,只要有传说,大家宁愿信以为真,茶余酒后,就传说不已。反正说者自说,听者自听,管它是真是假。
不过,从那时候起,武当派的化文真人销声匿迹是千真万确的事。
武林中也是非常现实的,天天都有新人窜起,天天也都有老人销匿。新人窜起,拚命的打出自己的名气,有许多人在名气还没有响亮之前,横尸异乡,埋骨青山,就如同是大海中的一个泡沫,消失得那么无声无息。
事实上,不只是新人如此,老人也是一样。
许多显赫一声,名振黑白两道的高人,曾几何时,就被人遗忘了。
化文真人交出了掌门的职位之后,也是渐渐地被人淡忘了,武当派又是两易掌门人更是把他给忘了。
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种情形之下,坐着平台孔明车,出现在上清观前。
如果算一算年龄,应该有百岁高龄了!
蒙面的上官文面对着这位须发雪白的老真人,始而一怔,但是很快她就恢复了她的智慧和镇静。
她在淡淡地“哦”了一声之后,缓缓地说道:“原来老真人还没有羽化,是隐居在武当,这倒是十分令人意外!”
这几句话,说得不很好听,但是却也是实情。
算算年龄,化文老真人大约也有九十好几上百岁了,这么多年没有他的消息,到如今突然出现,实在是意外。
另一方面来说,蒙面的上官文来到武当,原以为要经过一番折腾之后,才能见得到掌门人,没有料到第一波出现的便是武当派的老祖宗,这当然也是意外。
化文老真人果然修养已至炉火纯青的地步,闻听这位蒙面的上官文这一段话之后,呵呵笑道:“上官施主,你说的话一点也不错,像贫道这样的老朽废物,早就应该死掉了,无奈是阎王不收,贫道也只有苟延残喘于这个人间了!”
老真人的话,一点也不做作,笑声是那么纯真,语气是如此诚恳,倒叫这位蒙面的上官文,感到有一点惭愧。
她点点头说道:“对于老真人,我是久仰得很,还以为余生也晚,无缘瞻仰到老真人的风采,没有料到今天居然能在武当见到当年名震武林的名人!”
老真人呵呵笑道:“施主说笑了!贫道年已逾百,当年尘封往事,早已了无痕迹,那里敢当施主如此的夸奖!罪过!罪过!”
老真人笑呵呵地挥手,让四轮车转了四个小弯,他在车上侧过身去对蒙面的上官文说道:“今天施主能光临武当,是武当的荣幸,贫道代表武当迎接施主到观内待茶,随喜!”
他对蒙面的上官文点点头:“贫道这双脚当年……嗯!不幸断了,坐在车上来迎接贵宾,真是失礼得很!还请施主见谅!”
蒙面的上官文这时候目光才注意到化文老真人端坐的孔明车,一双腿整整齐齐并膝摆在车上。
化文老真人顿了一下立即又说道:“这是个假东西,说起来叫施主好笑。”
他伸手将一双脚拿起来,原来是一双铜制的假腿。这又是蒙面的上官文所没有料到的,大感意外。
既然做假腿,为什么要用铜做呢?一双铜腿,那该有多重!
化文老真人将铜腿放好,一点也看不出真假。
原来化文老真人当年突然隐去,原来是为了这双腿,武林中却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又是一件武林秘闻。这其中想必有一段很可听的故事。
化文真人笑呵呵地说道:“施主!请吧!贫道这老面子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施主的大驾!”
蒙面的上官文踌躇了一下,说道:“老真人……”下面的话还没有说出来,她的用意是想说出她的真正来意。
化文老真人说道:“施主,贫道绝不是激将,以贫道这样大的一把年纪,总不致于设下什么阴谋,存心陷害施主吧!换句话说,以施主的了得,即使天罗地网,又将如何?”
蒙面的上官文笑笑说道:“老真人,你的话叫人很难拒绝呀!”
她接着又笑笑说道:“上清观是武当圣地,这女人……”
化文老真人坐在孔明车上,摇着手说道:“施主这样的超凡脱俗的高人,总不应该有这种世俗看法吧!事实上……”
他又严肃起面容,很认真地说道:“从前武当的紫霄观,以及今天的上清观,从不开放让香客随喜,也确是有这样的一项规定。但是,今天例外,常言道是:事有常规,亦有从权。”
他望着蒙面上官文,点点头:“贫道在前面带路。”
他的孔明车缓缓地推动,武当上清观徒众,静寂无声,扈从在后面,雁行排列,而蒙面上官文随在孔明车之后约有两三步的地方,看不出她的神情,但是,举止飘逸,没有任何一点儿紧张,确为事实。
此刻上清观正门大开,远远从外面望去,隐约可以看到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突然,化文老真人的车,从正门前约十来步的地方,一转而过,转向右边,沿着一溜镂花黄瓦的围墙,停在一扇小门之前。
突然,化文老真人从孔明车上站起来。一阵咯、咯、咯的声音,响自他的脚底,原来他套上了一双铜腿,很自然地走了起来。
他站在小门口,含笑对蒙面上官文说道:“正门进去,大殿上有三清,施主没有关系,贫道可不敢亵渎,只好在这边接待施主!”
蒙面上官文忽然停下脚步问道:“老真人!我不明白你这样做是为什么?”
化文老真人说道:“施主高人,贫道有一句实话,只是此地不便启口。”
蒙面上官文说道:“是不希望重蹈少林寺的覆辙?”
化文老真人严肃地说道:“施主,你的话只说对了一半。”
蒙面上官文“哦”了一声,似乎有些意外,说道:“老真人可以说清楚一些吗?”
化文老真人一挥手,远远站在围墙附近的武当徒众,都被这一挥,悄悄散去,连原先推孔明车的两个小道童,也都离开了。
老真人说道:“看样子贫道这把白胡子还是请不动施主的大驾。”
蒙面上官文轻轻一笑,飘然走进侧门,原来这里与正门大殿那些房屋都是隔离着的。
相关热词搜索:金兰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