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2025-04-14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无嗔说道:“忠臣是与生俱来的,奸佞亦是如此!”
  这两句话显然她是有感而发的,虽然公孙大娘未尽然同意她的说法,但也不便说出相反的意见。
  无嗔说道:“他说五年以后,如果有缘,请老尼能到京城一趟……”
  公孙大娘说道:“五年托孤吗?”
  无嗔说道:“有心报国的人,在他踏上仕途的第一步开始,就不计较个人的生死荣辱。但是,延续一脉香烟,也是人之常情,他将他的小女儿付托给我。”
  她望着公孙大娘,似乎在公孙大娘的脸上,寻找相信的表情。
  公孙大娘点点头说道:“她就是星云!”
  无嗔老尼叹道:“星云道心极坚。但是我只为她落发,并没有让她受戒。另一方面星云的天赋极佳,是个习武的璞玉,但是,我并没有认真地传授她的独门武功。”
  公孙大娘几乎要脱口惊问“为什么”?但是她没有问、她相信无嗔这么做,一定有她的道理和原因。
  无嗔老尼看了公孙大娘一眼,说道:“公孙施主目前有要务在身吗?”
  公孙大娘一怔,立即说道:“一个江湖上懒散惯了的人,那里有什么要务二字。不过目前倒真的有一件事要处理,就是人凤……”
  无嗔老尼突然摆手止住她说下去,匆匆地说声:“告罪!”
  走出柳亭,回到前面庵堂,只是片刻工夫,手里拿着两个小小的包裹,在柳亭坐下之后,向公孙大娘说道:“公孙施主,我们原也没有什么私交,由于人凤的关系,你的古道热肠,让我心折,现在说句字浅言深的话,不知道公孙施主能否听得进?”
  公孙大娘愕了一会,她觉得无嗔老尼此话太突然,不知道是甚么用意?看对方一脸诚恳,使她忍不住说道:“师太不必有所顾虑,有话尽管说,如果要我效劳,绝不推辞。”
  无嗔老尼立即起身,深深地合十为礼,口称:“施主果然是位热肠人!”
  她将手里两个包裹打开,一个包裹里面包的是雁翎宝甲,另一个包裹里面包的是薄薄的一本书,封面上写的是“无相神功秘笈”。
  据公孙大娘所晓得的半月老和尚的天龙神功是武林的一绝,但是,比起无相神功来,还要稍逊一筹。
  这无相神功练到精境,无论对手有多高的功力,一旦出手,都会反弹而回、功力愈高,反弹回去的劲道愈强。池大昌的“无相神功”据无嗔老尼说的那是走的另一派别,可是他的一掌之下,可以使人骨髓成冰。
  总而言之,“无相神功”只是听说,是武功中的极致才是“无相”。那是习武的人梦寐以求的,如今竟然摆在面前就是“无相神功”的秘笈,如何让公孙大娘不为之惊讶愕然!
  无嗔老尼对公孙大娘点点头,双手捧着,递在面前。
  公孙大娘迟疑了一下,伸手接住,刚说了一声:“师太,你这是……?”
  无嗔老尼说道:“有重托于施主。”
  公孙大娘点点头说道:“我已经说过,只要师太有所吩咐,我愿意尽力效劳。”
  .无嗔老尼正色说道:“效劳二字太严重了!老尼确是有事要当面重托。”
  公孙大娘说道:“承蒙师太信得过我,那就请说吧!”
  无嗔老尼说道:“老尼要将星云和人凤付托给施主。”
  公孙大娘一楞,立即脱口说道:“这怎么可以……”
  她可能是发觉自己的话说得太没有转圜的余地,随又接着说道:“师太,我的意思并不是我推辞。我是说,我携人凤千方百计来到水月庵,目的就是希望师太念在骨肉之情,收留下人凤,传她绝顶武功,将来好为武林保持一分正义。可是如今师太反倒要人凤付托给我,这叫我说什么好呢,至于星云小师太……”
  无嗔老尼说道:“公孙施主,请不要惊慌,老尼会为你说明白的。你最耽心的是你的武功不够高,不能把人凤培养成一代奇葩,没有关系,这本‘无相神功秘笈’,施主参悟透了,你师徒二人合修,三年五载,可以无敌于江湖。”
  公孙大娘抢着说道:“如此师太为何不亲自传授?岂不更好?”
  无嗔没有答话,只是接着说道:“至于星云,我不希望你再传她的武功,让她多习一些妇德、妇言……,将来为她找一个笃实的农村子弟嫁了,让她安稳地嫁人生子……”
  公孙大娘惊道:“你要星云还俗?”
  无嗔老尼微笑说道:“你说错了!星云只是落发而已,她并没有出家,也无所谓还俗。”
  接着她又叹气说道:“对于星云,我只能这么做,我没有忘记当初方孝儒的话,为方氏门中留一脉香烟,忠良无后,天理难容,其实真正说来,星云不继续习武,那是武林一大损失。”
  公孙大娘仍然问道:“师太,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呢?这些事由你来做,一定比我做得更好。即令是星云将来嫁人,你的选择也比我要正确,为什么你不做?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无嗔老尼淡淡地说道:“我要到一处杳无人迹的荒山大泽之地,面壁三年。”
  公孙大娘说道:“在这个节骨眼上?”
  无嗔老尼叹道:“你带人凤来,我却要甩手去面壁,在道理上说不过去的。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我的一种自我处罚,也许你就会原谅我宽恕我了。”
  公孙大娘傻了眼,她不明白无嗔老尼为什么要“自我处罚”?而一处罚就是如此之重,要在荒山大泽面壁三年,为什么又要在这个时候自我处罚?
  无嗔老尼很严肃地说道:“施主还记得老尼为了挨上池大昌一掌,特地利用雁翎宝甲护住自己,欺骗了池大昌。打诳语是佛门弟子最要紧的一戒……”
  公孙大娘几乎要笑出来,她咳了一声说道:“师太,事有常规,亦有从权之时,读书人说男女授受不亲,可是又说嫂溺授之以手。佛家不打诳语,那是常规,可是为了……嗯!为了让池大昌苦海回头,为了星云是方孝儒的女儿不被受害,为了人凤能脱险,运用一点机智,使事情都圆满了,这有什么不对的?师太,人不能迂……”
  无嗔老尼说道:“戒律就是戒律,破戒就要受罚,这是没有什么常规与从权的,而且这是老尼我自己的事,我所要请托施主,便是星云和人凤!”
  公孙大娘想了想,说道:“好,我接受!但是,我有一点声明,我尽力而为,万……”
  无嗔老尼立即说道:“这件事是没有万一这两个字的。”
  公孙大娘毅然点点头说道:“对,除非我死了!我一定照着师太的意思去做。”
  她将雁翎宝甲和‘无相神功秘笈’包好,塞在自己的怀里,喝干了茶盅里的茶,站起来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决定了,师太想必也不会在此地久留,我们是不是应该离开水月庵了?”
  无嗔老尼也站起来,合掌当胸,十分感谢地说道:“施主快人,老尼也不多说俗套,来年再会时,应该有所报答。”
  公孙大娘笑笑说道:“且不谈来年之事,眼前我已经饿坏了,再加上你这一壶好茶,更是饿得我胃火中烧,能不能有点吃的。”
  无嗔老尼连声说着“罪过”,她说道:“只顾跟你说故事,把吃饭的事都忘了。”
  水月庵有一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厨房,两个老女人都不是煮烹的能手,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只弄成一锅焦糊的粥,两碟老腌菜。
  无嗔老尼再回到佛堂和净室,用心地一阵推拿,将星云和陈人凤两人体内的余毒,失去的精力,都做了整理,然后再拍醒她们。
  两个姑娘,连同冷翠一起跪在地上叩谢。
  公孙大娘笑道;“不是谢的时候,我们去吃粥吧!”
  五个人围在厨房里,每个人手里捧着一碗热粥,一口一口地啜着。
  公孙大娘喝完这碗稠稠地粥之后,放下碗大笑说道:“我生平也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可是都不及今天这一碗焦糊的粥好吃。人凤,你懂得这原因吗?”
  陈人凤缓缓放下碗,站起来说道:“弟子愚昧,还请恩师指点。”
  公孙大娘说道:“因为是我在最饿的时刻,而且是我亲自熬出来的,所以,喝起来特别的香。”
  无嗔老尼严肃起面容说道:“星云,还有人凤,这是最好的教训,公孙施主方才所说的,就是要告诉你们一个道理:渴时一滴如甘露。在人最需要的时候,你的任何给予,那就是最大的恩惠。”
  她转身对公孙大娘合十为礼。
  “施主在最急要的时候,给予援手,老尼终生感激!”
  公孙大娘慌忙说道:“师太,怎么又多礼起来了!”
  她们两人如此一答一问,使得星云、陈人凤和冷翠,都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她们不知道公孙大娘对无嗔老尼什么样的帮助,能让无嗔老尼如此的感激。
  只听得无嗔老尼说道:“水月庵的香火,老尼自会安排有人来照应……”
  星云这才听出无嗔老尼有离开水月庵而且是远行的意思,禁不住脱口问道:“师父,你要到那里去?”
  无嗔老尼说道:“出家人云游四海,哪里有个定处?”
  星云连忙说道:“是!是!我只要跟着师父就行了,又何必要问到哪里去呢?”
  无嗔老尼微微摇着头说道:“不!这次你不必跟着我。”
  星云紧张地接着问道:“弟子要留在水月庵侍奉菩萨的香火,等候你老人家回来。”
  无嗔老尼摇摇头说道:“水月庵另有人来,用不着你留在这里。”
  星云一怔。
  无嗔老尼说道:“我已经把你托付给公孙施主……”
  她的言犹未了,星云不觉流下泪来说道:“你老人家是不要我了,是弟子有什么地方不好,只要师父说明,弟子一定尽心去改。”
  无嗔老尼叹口气说道:“星云,虽然你的道心很坚,但是你是个与佛无缘的人,这么多年,我不让你受戒,一则因为你不是佛门中人,一则你一身承挑着方氏门中……”
  她把话中途咽住,脸色凝重,停顿了一会。
  “今日之别,三年五载以后,我会去看你,不论你在何处。到那时候,你也许能了解我今日和公孙施主的一番苦心。”
  她用沉重而又极富感情的口气说道:“不要辜负老尼的用心,否则今日分手就是永别。”
  星云流下了眼泪,缓缓地跪下,叩头说道:“弟子那里敢不听你老人家的话呢?但愿很快能见到你老人家。”
  公孙大娘轻轻的推了推陈人凤,向着无嗔老尼说道:“你不对人风说几句话吗?”
  陈人凤姑娘忽然福至心灵,趋前跪下。
  无嗔老尼伸出手,轻轻摩娑着陈人凤的头,脸上带着微笑,眼眶却闪着泪光,半晌无语。
  公孙大娘说道:“如果不想说出事情的真象,就请师太勉励她几句话吧!这种机会,以后也不可多得。即使三年五载之后,谁也无法预料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无嗔老尼点点头说道:“人凤,……孩子!……”
  她似乎是说不下去,努力地在维持住自己不失态。
  陈人凤适时地叩头说道:“请师太多予教诲,好让我终生奉行!”
  无嗔老尼接连说了两声“好”!“好”!她才接着缓缓地说下去。
  “孩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做父母的纵有不是,那也不是我们做女子的所应该批评的。当然可惜的是你母亲去世得太早……”
  陈人凤不禁接口问道:“师太知道我母亲?”
  她没有发觉,也许她发觉了而想不到。实际上无嗔老尼在说到“去世太早”,已经滴下了一滴清泪。
  无嗔老尼微昂起头来,沉声说道:“子为父隐,这是天性。其实做父母的如果有什么过失,做子女的要广积阴德,为父母补过。”
  她伸手搀人凤起来,轻轻地拍着人凤的手背,十分爱怜地。
  “你师父是位古道热肠了不起的人,跟她习艺,更要跟她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为人间伸张正义。但是也要为世间添一些祥和。但愿来年见到你的时候,你的一切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无嗔老尼说着话,又伸手搀起星云,抹去星云脸上泪痕,轻轻拍着星云的肩,说道:“一个人的一生,也不过是数十寒暑,能够完全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事、去生活的人恐怕不多。能够为帮助别人而活着,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星云,记住!凡事不可强求,在这临别之前,我要提醒你一件事,十四年来,从没有提过。你也没有问起,你的身世……”
  星云说道:“弟子只记得是一个孤女。”
  无嗔老尼说道:“不是!当时你太小,记不得事情的真象,你不是孤女,你是你父亲亲手托付给我的……不要说得那么详细……”
  星云叫道:“师父!”
  无嗔老尼说道:“本来此时此刻,跟你说这些,徒然有害无益。以后公孙施主她会告诉你的。不过,相处十四年,如今我们分手至少我应该让你知道:你没有真正受戒出家,你落发只是便于跟我生活,你是个在家人,你本姓方……”
  她转眼看看公孙大娘,然后从容地说道:“好了!时机未到,说多了也是口孽,将来到了时候,自然会让你知道。”
  她说着话就迈步向庵外走去。
  星云又跪下来,泪流满面,几乎哭出声来。
  人凤也跪着相送。
  公孙大娘紧追了几步说道:“水月庵我还要多住几天。”
  无嗔老尼停下脚步说了一声:“随你的便!不过,早些离开早些好。”
  公孙大娘说道:“京城里还有一桩心事未了。”
  无嗔老尼啊了一声,有些兴趣问道:“因为对方是女的?”
  公孙大娘说道:“还不止于此,因为对方是铁铉的两个女儿,发配在教坊司,我要去救她们出来。”
  无嗔老尼微笑说道:“世间上多的就是你们这些爱管闲事的人。”
  公孙大娘应声说道:“你也是一样,忠良之后,如此折磨,真是毫无天理,除非我公孙不知道,否则我不能袖手。”
  无嗔老尼说道:“我说过,世间上像你这样的人很多,不是你公孙一个人。”
  公孙大娘说道:“师太的意思是另有人插手管了这件事。”
  无嗔老尼说道:“本来铁公的女儿和他的夫人发配到教坊司。我就有救出她们的打算,后来夫人病重,两位小姐侍奉床前,后来一拖延,却被一个性急的人很巧妙地救走了。”
  无嗔老尼摇摇头,仿佛有叹息之意。
  公孙大娘立即问道:“师太是否知道,救的人究竟是谁?”
  无嗔老尼摇摇头说道:“手法非常的干净,到今天官方并不晓得铁铉的女儿被救走了。”
  公孙大娘觉得奇怪,为什么人被救走了,官方还不晓得?至少教坊司要向上报呈。
  无嗔老尼说道:“对方在三牌楼选了两个歌伎,在教坊司掉了包。”
  “啊!”
  “你知道这种事是瞒不了江湖上的,除非不是江湖上的人干的。”
  “这么说你还是有线索?”
  “没有!是真的没有。但是,为什么会从江湖上传出来,我在纳闷。不过,我曾经到教坊司去看过,掉包绝对是真,因为歌伎跟铁公的女儿,在气质上不能相比。”
  “这消息对铁公两个女儿是好是坏?”
  “很难说,就如同铁公的唯一儿子福安一样。你那位同宗救走了铁福安,谁知道是祸还是福?”
  “同宗?我有什么同宗?”
  “复姓公孙,排行第三,自称公孙三娘,外面人称牡丹罗刹。照理说,你们应该是姊妹才对,当然你们并不是。牡丹罗刹的为人,你当然晓得。”
  公孙大娘脸上表情木然,摇摇头说道:“她的为人如何?我并不清楚。”
  无嗔老尼叹口气说道:“传说太多,毕竟我没有亲眼看见过,一个出家人打诳语是破大戒,我不能多说。”
  “这回铁铉的两个女儿是不是又是这位牡丹罗刹公孙三娘干的事?”
  “这倒可以断定不是她做的。如果是她,教坊司的人全都死光了,不会费这么大的劲来掉包了。”

相关热词搜索:金兰铁券

下一章:第九章

上一章: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