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沈庄秘辛
2025-04-02 作者:阳朔 来源:阳朔作品集 点击:
天元历2006年八月间,通往北方关外的各条道路上骤然间热闹起来,处处可见背刀佩剑的武林人士,虽然有的鲜衣怒马,有的落魄褴褛,但人人脸上喜气洋溢,仿佛撞上了天大的好运,引来无数路人的瞩目。
知道内情的人都微笑不语,心底里却泛出辛酸的感叹:“恨不身为武林人”。
一些脑子糊涂,反应迟滞的人开始时懵然愕然,但旋即便会一拍额头,恍然道:“瞧我这个猪脑子,连九月十五日沈庄主的生日都给忘了”。
这些人确实无一例外,都是赶往关外沈家庄去给庄主沈家秀祝寿。
每年的九月十五日都是武林的一大盛会,武林中各门各派,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齐聚沈家庄,远比佛诞日热闹得多,即便白道武林盟主召集武林大会,人也不会到的这样齐整。
关外沈家庄绝非什么武林盛地,庄主沈家秀其实不能算是武林人士,因为他根本不会任何武功,然而他又天性尚武,嗜武如命,最大的爱好就是把各门派的武林人士请到家中,听他们谈武论道,看他们比武较技。
武林中人大多都受过沈家秀的恩惠,因为沈家秀待人慷慨,有求必应。无论你提出怎样的请求,在沈家庄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超出请求者的愿望。
武林中人常年行走江湖,不事产业,穷困潦倒或一时手头不便是难免的事,此时沈家庄便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富贵乡和拿钱用的钱庄。
有的人被仇敌追杀,无路可逃时,也会逃到沈家庄避难,而他的对头一般也受过沈庄主的恩惠,绝不敢在恩人的庄园内放肆杀人,喋血庭堂,而许多生死纠缠的恩怨也经沈庄主出面斡旋,得以化解。
而沈家庄常年养着的武林宾客从不在千人以下,所以武林人士公称沈家秀为“活孟尝”。
当然也有不少人背后叫他“滥好人”,这是讥讽他对武林人士一视同仁,缺乏正邪善恶这种大是大非观念。
不管怎样,只要一提起“沈庄主”,武林人士无不心生感激之情,至于他的“名讳”,绝没有人敢直言不讳,否则就不知有多少刀、多少剑、多少暗器向他身上招呼了,有些人还为沈家秀惋惜;假如他信佛的话,他就不只是活孟尝了,而是“活菩萨”了。
关于沈家庄,历来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猜测。最大的便是沈家庄的巨额财富的来源。
沈家庄富贵已近千年,似乎真有花不尽的金银珠宝。尽管沈家的店铺遍布天下,只要是标有“沈记”字样的店铺便都是沈家的本钱。
然而沈家历来场面豪阔,出手惊人,单单经商所得似乎不足以支撑这种门面。
何况“富不过三代”,然而沈家却富逾十余世,却从无衰败气像,所以许多人都说,是沈家的祖先选到了安家的好地方,沈庄的地下便是取之不尽的金穴,可以源源不断的挖掘出十足成金来。
“金穴”之说自然只是传闻,沈家财富的来源也就成了世上最大的不解之谜。
另一桩令世人不解的是,沈家庄历代庄主都嗜武如命,却无一人习武,似乎也是他们的家风,如果沈家人喜好习武,任凭怎样上乘的武功也不难学到手。
武林中不知有多少人愿意将身负的绝技倾囊相授,更有不少人主动提出过,却都吃了微笑的闭门羹。
似乎沈家人对酷爱的武术只止于欣赏而绝不愿意尝试。
这种心态又成为武林不解之谜,只是关于这点,连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猜测都没有。
尽管传说纷纭,秘密无穷,但有一点却是明朗的:沈庄主便是万人爱戴的活孟尝,所以,每个接到生日请柬的人都毫不迟疑,立马束装就道,赶往武林人心目中的人间天堂—沈家庄。
这一天,剑仙门传人许飞扬也接到了沈家秀的请柬,不管武林人士怎样爱戴沈家秀,剑仙门却从来不买他的账,因为剑仙门从不欠他,更不欠任何人的人情,所以也无须去捧这个场,除了剑仙门,武林五大世家、四大禁地也从不凑这个热闹,心底里还讥笑那些人是追铜逐臭的俗类。
沈家秀并不乏自知之明,所以对这十个武林重镇从不发出请柬,免得自讨没趣,所以许飞扬接到的是千年来沈家庄向剑仙门发出的第一份请柬。
许飞扬接到请柬后只是微微一笑,随手抛置一旁,暗笑:沈家秀这是想往脸上贴金啊,你家有金穴,打个金人都够了,何必多此一举,心里想都没想,便决定以不理理之。
好笑之余,却又觉得不对。沈家发出的生日请柬向以金箔制成,这倒不是存心摆阔,而是别有深意,是怕有的人盘缠不足,可以用来换取足够的银子,免得路途上有冻饿之虞,这种事当然不能明说,却也足见沈家秀为人之精细。
然而许飞扬接到的却是普通的纸柬,而绝非金柬,“是沈家秀学的勤俭了,抑或是金穴挖空了?”他这样想着,却不由得翻开了那份他本来不想翻开的请柬。
光洁的宣纸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九月十五敬请务必莅临,老朽欲以性命相托。剑仙门素以济世救人为念,谅不会拒绝一个垂死老人的请求。
下面签着沈家秀潦草的签名。
许飞扬不知怎样,心头陡然沉落:这不是请柬,而是求救!
许飞扬的心里凝结成一个疑团:沈家庄历代从不介入任何武林纠纷中,十余世来普施恩惠,除了剑仙门,五大世家和四大禁地外,几乎没人没受过沈家的恩惠,即便这一代没有,上一代甚至上几代也都受过。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每个行走江湖的人心中铁定的法则。
然而沈家从未有过任何麻烦,更不有求于人,也从没给任何人一个还报的机会。
举目滔滔,无不是沈家结下的善缘,却从无一个仇人,倒是有许多人暗中祈盼沈家平空生出几个仇人来,自己好暗中料理了,稍稍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可惜查遍了沈家祖宗八代,也查不出这样一个臆想中的敌人
所以许飞扬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沈家秀会遇到什么麻烦,况且还是性命攸关的大麻烦。
即便遇到了,凭借沈家历代广积的善缘,足有排山倒海之力,何必向自己求援?
他苦思了一下午也没想出个头绪,只好不想,如同沈家庄对武林人士有求必应一样,“有难必救”更是剑仙门超越一切的法则,所以不管真情如何,许飞扬还是简单收拾一下行囊,跨马上路,汇入浩浩荡荡的前往沈家庄祝寿的人流中。
沈家庄位于北方要塞龙虎关外四百里,占地四十顷,主宅位于庄子中心,修建得美仑美奂,富丽如天宫。
主宅的左侧是迎宾楼,里边一应器具俱全,随时准备好接待四方来客,右侧是食客居,里面长年住着上千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即便在外面卑微无名,处处遭人白眼的人在这里也会受到贵宾般的款待,而且只要你愿意,尽可在此逍遥一生,绝不必担心有朝一日会接到逐客令。
四周散落着沈家的家人奴仆所居住的房屋,也都是广厦豪宅,尽显富贵气象,在几千名家人奴仆中,有不少都是前几代的食客自愿投身门下效力转化而成,最外围则是高高的围墙,负责守卫的即是一队不亚于皇家禁卫军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既然金穴之说传遍天下,深入人心,不加意提防也是不行的。
甫进九月,赶到沈家庄祝寿的人便已络绎不绝,每个人路途远近不一,都抱着宁可提前,绝不迟到的信念。所以一些偏僻远处的人倒提前赶到了沈家庄。
沈家庄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不可思议的财力和能力,客人无论什么时候到庄里,迎入迎宾楼洗漱完毕后,马上便被约入席。
沈家的所有厨房炉火熊熊,昼夜不停,储备了海陆天空一切能采买到的奇珍异味,宾客一到,立刻成席,肉山酒海已不足以仿佛其万一。
客人们惊异的已不是沈家的财力了,而是沈家厨师班的能力。许多需要慢火熬制,精烹细调的汤肴也是须臾端上,细细品味滋味绝美,绝非急火赶制出来的,心底里只有惊叹。
还有许多有幸第一次被邀请来到沈庄的人望着满桌子叫不出名的陆海奇珍,直惊疑生日盛宴是不是提前了,心里都画了个大大的问号:现在就吃这个,生日那天吃什么哪?
沈家秀年过五旬,在他的家族中这不过是刚刚步入中年,因为他的祖先几乎个个寿逾百龄,而且几乎是个个无疾而终,人们都说这是沈家积德行善修来的福气。
沈家秀看上去确也像三十出头的人,个头虽不太高,却英俊挺秀,他的相貌大多遗传自他那位当年号称天下第一美人的母亲。
沈家秀虽出身豪门世家,却从不以富骄人,反而谦恭有礼,对每名来客都亲自迎接,把手寒暄,即便不过三言两语,也能令对方心里暖融融的,感到自己在沈庄是最受重视的贵宾,只是那些下人们感到惊疑:他们的主子是在什么时候睡觉?抑或是根本不睡觉?因为络绎不绝的客人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他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睡觉。
然而沈家秀每次出现在客人面前,都是精神饱满,几乎可参与是神采奕奕,所以那些下人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也许在所有人的心里,沈家和沈家的主人都是不解之谜。
许飞扬紧赶慢赶,总算在九月十四日傍晚快马驶入沈家庄。
看着庄内繁忙而又有序的情景,听着迎宾楼内传出的轻歌曼舞声和武林豪客们吆五喝六的喧闹声,许飞扬紧提着的心放松下来,长吁出一口气:总算没有来晚。
前来迎接的沈家秀并没显出任何异常神情,只是热诚欢迎,对他的到来表示感谢,然后与他一起携手步入迎宾楼一楼宽阔的大厅里。
剑仙传人的到来立时引起群情耸动,喧闹的大厅立时静寂下来,人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均把目光投射到许飞扬身上。沈家秀再次让所有人惊异了一把,而许飞扬也饱受“万众瞩目”之苦。
他四下望去,黑压压的都是人头,大厅里摆放了几百桌宴席,粗略一算,约有四千人上下,却只占了大厅的一半。据传闻这座大厅曾经有一次万人聚会,那还是百年前的盛况,一直被武林人津津乐道,而今亲眼目睹大厅的规模,传闻当非虚语。
剑仙传人在武林中地位虽然崇高,这类大场面委实未曾经过,一时间竟尔有些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心内恍然:我是被骗了,哪里是求援,分明是变着法的把我骗来给他充当花瓶了。
心里虽如此想,却没有上当受骗的愤恨感,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认定了自己是来当“花瓶”的角色,倒也坦然了,他一边微笑着和熟识的人打招呼,一边被沈家秀引领到一张摆好酒菜的桌前入座。
沈家秀亲手斟了两杯酒,自己干掉一杯算是敬酒,然后说:“许少侠请慢用,如有招待不周,敬请海涵”。说完转身又去迎接新到的客人去了。
许飞扬蓦地觉得他临去的那一瞥饱含深意,似乎要暗示什么,却又什么也看不出来,他又感到被一团疑云笼罩,端杯子的手长久停留在空中收不回来。
过了半晌,许飞扬心才稳定下来,他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坐下来慢慢享用沈庄驰名天下的美味佳肴,既然什么都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他,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到最后沈家秀总要给自己一个合理、满意的答复。
虽作如是思唯,他心底深处还是隐隐觉得不妥,疑云笼罩之下怕是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他摇了摇头,把这种怪念头甩脱,四下瞻望,重新打量大厅里的人来。
细看之下,他也吃了一惊。
武林中白道、黑道、绿林道中的首脑人物几乎齐聚一堂,这些人倘若在别处相见,必然是分外眼红,拔出刀剑先杀个落花流水,不亦乐乎再说。
但他明白,只要踏出沈家庄百里之外,这些人依然还是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敌,而沈家庄方圆百里之内,绝对不允许有刀光血影出现。
这已是所有武林人士的共识,即便是凶残暴虐的黑道独脚大盗也不敢在沈家庄方圆百里之内作案,表面上是给沈庄主一个面子,实质上是怕成为武林公敌,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难逃乱刃分尸之祸。
而更深一层的意思虽然无人明说,却也是武林人士达成这一共识的真正原因:谁都怕自己有走投无路的一天,那时这片圣地就不单是最保险的避难所,更是安身立命的富贵乡,这也正暗含:“给对手留余地,也正是给自己将来留余地”的古老哲理。
接待完最后一位来宾,已是亥时一刻了。沈家秀回到自己宽敞、奢华的书房内稍事休息。
每年一度的生日庆宴对他而言已无任何欣喜可言,反倒是不胜其烦,然而任何事只要一成为习惯,任何人都很难轻易去改变化,人往往是在不自觉中成为自己手造的习惯的奴隶,而当觉察出来时,也只能是无奈。
说了一天的话,沈家秀感到口干舌燥,他一口气喝干一盏刚刚为他沏好的茶,仰面靠在祖传下来的宽大舒适的扶手椅上,慢慢合拢双眼,一丝倦意从心底里慢慢向外渗透,那是一种久违了的疲倦感,沈家秀如同常人陶醉于幸福感一样陶醉于这种惰散的倦怠中。
“老爷,”有人在他耳边轻声叫道。
沈家秀不用听声音也知道是他的总管家沈禄,只有沈禄可以自由进出这间书房而不受到阻拦,即便他的夫人、姬妾、所溺爱的女儿也没有这种特权。
“什么事?”
沈家秀没有睁开眼睛,声音听起来仿佛是从一个遥远的梦幻中发出的。
“老爷,”见老爷没有睡着,沈禄才敢舒展手脚,他往桌上的瓷杯中倒满水,“老爷,事情都按您吩咐的准备好了,可还是想再请示老爷一遍,真的要这样做吗?”
“我吩咐的还不够清楚吗?”
沈家秀蓦地挺直身躯,睁开眼睛,两道严厉的目光盯视着沈禄的脸。
“不是,老爷,”沈禄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他虽然最得老爷宠信,可还是越来越感到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主子,就如同凡人无法了解神一样,在他眼里,主子就是神。
“老爷,真的有这必要吗?”
“有没有必要由我来判断、我来决定的,你根本不需要知道。”
沈家秀声色俱厉的说道,他的语音并不高,却透出无限的威严,两眼更是精芒四射,令人不敢仰视。
“你只需要按我交代的去做,不要问为什么,沈禄,你跟了我快有四十年了,这点还要我来教你吗?”
“老爷,”沈禄慌乱的搓着双手,声音有些发颤,“规矩小的自然懂,可是此事实在非同寻常。”
“每件事都一样,你就当平常的事办吧。”沈家秀斩钉截铁地说。
“好的,小的马上去办。”
沈禄转身向外走去,刚到屋子中间又被沈家秀叫住了。沈禄转过身,见沈家秀端起茶杯,慢慢呷着,似在思索什么。
“沈禄,明天宴会结束后,你也可以走了。”
“老爷,”沈禄疾走几步,来到沈家秀面前,惶急地跪了下去。
“你不要说什么,照我的话去办。”沈家秀放缓了语气,拍了拍沈禄的肩膀,忽然有些动情,“阿禄,我没有兄弟姐妹,你我虽有主仆名分,我却一向视你如兄弟,如非万不得已,我又怎么值得让你离开我。”
“主子深恩大德沈禄一家子世代铭记,做牛做马也难报万一,无论主子吩咐什么,沈禄都会去做,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皱皱眉毛,可这事恳请主子收回成命,沈禄就是死也要死在主子脚下。”
“没必要的事又何必去做,”沈家秀怫然不悦,“阿禄,你一向听话,从没让我失望过,这个时候,你偏来怄我的气,让我发火吗?”
“小的不敢,遵命就是,”沈禄站起身来,心里却打定主意,拼受主子责罚,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从命了。
心里却不明白主子所说的“这个时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禄向外走到沈家秀叫住他的地方,心里突然一激灵,转过身来说:“主子,您把什么都安排好了,可是您自己……”
“你去办你的事,我的事我自己来办。”沈家秀又严厉起来。
沈禄的心陡然间变得沉甸甸的,仿佛坠落出体外,他似乎明白些了什么,可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却又不敢问。
“阿禄,我知道你心中有许多疑问,可是我什么也不能说,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该有的也都有了,我也没什么可送给你的,不过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记牢,算是临别赠言吧。”
沈禄垂手体侧,低头侧耳恭听。
“你出了沈家庄后,马上换个身份,携家小找个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隐居起来,永远不要让人知道你的身世。”
沈禄半懂不懂,只是机械地点点头,心里如同压上一座大山。
“隐姓埋名,隐居起来,永远不要让人知道你的身世。”
沈家秀自己说出的话,出口时并没觉得什么,可转瞬间脑中如电光一闪,自己吐出的一个个字如同一记记鞭子反抽在自己身上,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急忙伸手去扶桌案,手中的茶杯跌落下来。
沈禄眼疾手快,身影倏闪,右臂前探,在茶杯将落地前平稳地接在手里,他长身站起,把茶杯放到桌上,关切地问道:“老爷?”
“我没事,”沈家秀抬起了头,那阵莫名的晕眩如海潮一般汹涌,却也如落潮一般迅速,“你去吧,不要再耽搁了。”
沈禄看到主子恢复了正常,放下心,转身走出书房。
“沈庄主不会武,那有什么啊?皇上也都不会打仗,是因为他根本不用打仗,沈庄主不学武,那是因为他老人家根本无用武之地。”
迎宾楼内,盛宴仍在继续。
大声说话的是雁荡七侠老三孙雷,他的嗓音也如雷鸣一般,在宽敞的大厅里依然有嗡嗡的回音。
“是啊,他老人家还用动什么手,有什么事的话,我们这些人是吃干饭的吗?”附近桌上的绿林魁首黑豹应声说道,“可惜啊,他老人家从来就什么事都没有。”言下不胜惋惜。
许飞扬虽然坐在十余桌开外,还是清晰地听到了这段对话,他已在桌旁坐了两个多时辰了,早已吃饱了,也早想离开了。
可他每次起身要离开,他身后站立的两名俊秀家僮便上前近乎哀求的告诉他,菜还没上完,请少侠继续品尝,许飞扬不明白,是不是沈家请客有这规矩:每个客人必须尝完所有的菜肴。
然而看着两名家僮惶急的样子,好像此事对他们有天大的干系,许飞扬只好重新坐下,完成一件苦差似的继续“品尝”。
然而沈家的珍馐美味却如长江大河般滚滚无休,菜已换过五道,估计没人能记住个数,可后续之势依然猛不可当。
开始许飞扬还对自己的胃忧心忡忡,不过硬吃了一会儿后他又奇异地发现:沈家的美酒佳肴似乎有神奇的开胃功能,原已填满的胃囊随着美酒佳肴的源源进入竟又变得空了,不如是自己的胃具有无限的伸缩功能,还是这些酒菜匪夷所思的作用。
吃着吃着他竟有些吃上了瘾头,他自己的生活极为简单朴素,食不过果腹,衣只求适体,这种奢华的排场不但见所未见,直属闻所未闻,而各种不知名的美酒佳肴散发着各种诱人的香味,吃到肚里,连皮肤都觉得格外舒适,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但他真是吃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他不禁想起张小明来,在五大世家中,只有居首位的天师世家富可敌国,据说天师府中日常生活也极尽奢华,倘若张小明在此,当可一一为他解释每种酒,每盘菜肴的名称来头,不过张小明当然是不会来了,五大世家,四大禁地无一人到此。
心念及此,他又有一丝懊悔,还是自己年轻识浅,过于轻信,才被人骗至此处,换作比猴子还精的张小明,断手不肯上此恶当。
他现今心中已经断定:自己是受了骗了,不过也没多大痛苦感,甚至于隐隐觉得,这样的当多上几次也无妨,不过就怕没人愿意用这种大手笔骗人。
剑仙门向来领袖群伦,所以沈家庄对他的招待也属于超规格的,为他准备的食案放在一个略高一些的平台上,以尊崇剑仙门的地位。
这种特殊规格也令许飞扬显得如鹤立鸡群,好不自在了一会,一些认识他的人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愿意过来和他打招呼,遑言同桌喝酒了,以免落个讨好剑仙的嫌疑。
知道内情的人都微笑不语,心底里却泛出辛酸的感叹:“恨不身为武林人”。
一些脑子糊涂,反应迟滞的人开始时懵然愕然,但旋即便会一拍额头,恍然道:“瞧我这个猪脑子,连九月十五日沈庄主的生日都给忘了”。
这些人确实无一例外,都是赶往关外沈家庄去给庄主沈家秀祝寿。
每年的九月十五日都是武林的一大盛会,武林中各门各派,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齐聚沈家庄,远比佛诞日热闹得多,即便白道武林盟主召集武林大会,人也不会到的这样齐整。
关外沈家庄绝非什么武林盛地,庄主沈家秀其实不能算是武林人士,因为他根本不会任何武功,然而他又天性尚武,嗜武如命,最大的爱好就是把各门派的武林人士请到家中,听他们谈武论道,看他们比武较技。
武林中人大多都受过沈家秀的恩惠,因为沈家秀待人慷慨,有求必应。无论你提出怎样的请求,在沈家庄都会得到满意的答复,甚至超出请求者的愿望。
武林中人常年行走江湖,不事产业,穷困潦倒或一时手头不便是难免的事,此时沈家庄便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富贵乡和拿钱用的钱庄。
有的人被仇敌追杀,无路可逃时,也会逃到沈家庄避难,而他的对头一般也受过沈庄主的恩惠,绝不敢在恩人的庄园内放肆杀人,喋血庭堂,而许多生死纠缠的恩怨也经沈庄主出面斡旋,得以化解。
而沈家庄常年养着的武林宾客从不在千人以下,所以武林人士公称沈家秀为“活孟尝”。
当然也有不少人背后叫他“滥好人”,这是讥讽他对武林人士一视同仁,缺乏正邪善恶这种大是大非观念。
不管怎样,只要一提起“沈庄主”,武林人士无不心生感激之情,至于他的“名讳”,绝没有人敢直言不讳,否则就不知有多少刀、多少剑、多少暗器向他身上招呼了,有些人还为沈家秀惋惜;假如他信佛的话,他就不只是活孟尝了,而是“活菩萨”了。
关于沈家庄,历来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猜测。最大的便是沈家庄的巨额财富的来源。
沈家庄富贵已近千年,似乎真有花不尽的金银珠宝。尽管沈家的店铺遍布天下,只要是标有“沈记”字样的店铺便都是沈家的本钱。
然而沈家历来场面豪阔,出手惊人,单单经商所得似乎不足以支撑这种门面。
何况“富不过三代”,然而沈家却富逾十余世,却从无衰败气像,所以许多人都说,是沈家的祖先选到了安家的好地方,沈庄的地下便是取之不尽的金穴,可以源源不断的挖掘出十足成金来。
“金穴”之说自然只是传闻,沈家财富的来源也就成了世上最大的不解之谜。
另一桩令世人不解的是,沈家庄历代庄主都嗜武如命,却无一人习武,似乎也是他们的家风,如果沈家人喜好习武,任凭怎样上乘的武功也不难学到手。
武林中不知有多少人愿意将身负的绝技倾囊相授,更有不少人主动提出过,却都吃了微笑的闭门羹。
似乎沈家人对酷爱的武术只止于欣赏而绝不愿意尝试。
这种心态又成为武林不解之谜,只是关于这点,连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猜测都没有。
尽管传说纷纭,秘密无穷,但有一点却是明朗的:沈庄主便是万人爱戴的活孟尝,所以,每个接到生日请柬的人都毫不迟疑,立马束装就道,赶往武林人心目中的人间天堂—沈家庄。
这一天,剑仙门传人许飞扬也接到了沈家秀的请柬,不管武林人士怎样爱戴沈家秀,剑仙门却从来不买他的账,因为剑仙门从不欠他,更不欠任何人的人情,所以也无须去捧这个场,除了剑仙门,武林五大世家、四大禁地也从不凑这个热闹,心底里还讥笑那些人是追铜逐臭的俗类。
沈家秀并不乏自知之明,所以对这十个武林重镇从不发出请柬,免得自讨没趣,所以许飞扬接到的是千年来沈家庄向剑仙门发出的第一份请柬。
许飞扬接到请柬后只是微微一笑,随手抛置一旁,暗笑:沈家秀这是想往脸上贴金啊,你家有金穴,打个金人都够了,何必多此一举,心里想都没想,便决定以不理理之。
好笑之余,却又觉得不对。沈家发出的生日请柬向以金箔制成,这倒不是存心摆阔,而是别有深意,是怕有的人盘缠不足,可以用来换取足够的银子,免得路途上有冻饿之虞,这种事当然不能明说,却也足见沈家秀为人之精细。
然而许飞扬接到的却是普通的纸柬,而绝非金柬,“是沈家秀学的勤俭了,抑或是金穴挖空了?”他这样想着,却不由得翻开了那份他本来不想翻开的请柬。
光洁的宣纸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九月十五敬请务必莅临,老朽欲以性命相托。剑仙门素以济世救人为念,谅不会拒绝一个垂死老人的请求。
下面签着沈家秀潦草的签名。
许飞扬不知怎样,心头陡然沉落:这不是请柬,而是求救!
许飞扬的心里凝结成一个疑团:沈家庄历代从不介入任何武林纠纷中,十余世来普施恩惠,除了剑仙门,五大世家和四大禁地外,几乎没人没受过沈家的恩惠,即便这一代没有,上一代甚至上几代也都受过。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每个行走江湖的人心中铁定的法则。
然而沈家从未有过任何麻烦,更不有求于人,也从没给任何人一个还报的机会。
举目滔滔,无不是沈家结下的善缘,却从无一个仇人,倒是有许多人暗中祈盼沈家平空生出几个仇人来,自己好暗中料理了,稍稍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可惜查遍了沈家祖宗八代,也查不出这样一个臆想中的敌人
所以许飞扬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沈家秀会遇到什么麻烦,况且还是性命攸关的大麻烦。
即便遇到了,凭借沈家历代广积的善缘,足有排山倒海之力,何必向自己求援?
他苦思了一下午也没想出个头绪,只好不想,如同沈家庄对武林人士有求必应一样,“有难必救”更是剑仙门超越一切的法则,所以不管真情如何,许飞扬还是简单收拾一下行囊,跨马上路,汇入浩浩荡荡的前往沈家庄祝寿的人流中。
沈家庄位于北方要塞龙虎关外四百里,占地四十顷,主宅位于庄子中心,修建得美仑美奂,富丽如天宫。
主宅的左侧是迎宾楼,里边一应器具俱全,随时准备好接待四方来客,右侧是食客居,里面长年住着上千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即便在外面卑微无名,处处遭人白眼的人在这里也会受到贵宾般的款待,而且只要你愿意,尽可在此逍遥一生,绝不必担心有朝一日会接到逐客令。
四周散落着沈家的家人奴仆所居住的房屋,也都是广厦豪宅,尽显富贵气象,在几千名家人奴仆中,有不少都是前几代的食客自愿投身门下效力转化而成,最外围则是高高的围墙,负责守卫的即是一队不亚于皇家禁卫军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既然金穴之说传遍天下,深入人心,不加意提防也是不行的。
甫进九月,赶到沈家庄祝寿的人便已络绎不绝,每个人路途远近不一,都抱着宁可提前,绝不迟到的信念。所以一些偏僻远处的人倒提前赶到了沈家庄。
沈家庄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不可思议的财力和能力,客人无论什么时候到庄里,迎入迎宾楼洗漱完毕后,马上便被约入席。
沈家的所有厨房炉火熊熊,昼夜不停,储备了海陆天空一切能采买到的奇珍异味,宾客一到,立刻成席,肉山酒海已不足以仿佛其万一。
客人们惊异的已不是沈家的财力了,而是沈家厨师班的能力。许多需要慢火熬制,精烹细调的汤肴也是须臾端上,细细品味滋味绝美,绝非急火赶制出来的,心底里只有惊叹。
还有许多有幸第一次被邀请来到沈庄的人望着满桌子叫不出名的陆海奇珍,直惊疑生日盛宴是不是提前了,心里都画了个大大的问号:现在就吃这个,生日那天吃什么哪?
沈家秀年过五旬,在他的家族中这不过是刚刚步入中年,因为他的祖先几乎个个寿逾百龄,而且几乎是个个无疾而终,人们都说这是沈家积德行善修来的福气。
沈家秀看上去确也像三十出头的人,个头虽不太高,却英俊挺秀,他的相貌大多遗传自他那位当年号称天下第一美人的母亲。
沈家秀虽出身豪门世家,却从不以富骄人,反而谦恭有礼,对每名来客都亲自迎接,把手寒暄,即便不过三言两语,也能令对方心里暖融融的,感到自己在沈庄是最受重视的贵宾,只是那些下人们感到惊疑:他们的主子是在什么时候睡觉?抑或是根本不睡觉?因为络绎不绝的客人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他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睡觉。
然而沈家秀每次出现在客人面前,都是精神饱满,几乎可参与是神采奕奕,所以那些下人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也许在所有人的心里,沈家和沈家的主人都是不解之谜。
许飞扬紧赶慢赶,总算在九月十四日傍晚快马驶入沈家庄。
看着庄内繁忙而又有序的情景,听着迎宾楼内传出的轻歌曼舞声和武林豪客们吆五喝六的喧闹声,许飞扬紧提着的心放松下来,长吁出一口气:总算没有来晚。
前来迎接的沈家秀并没显出任何异常神情,只是热诚欢迎,对他的到来表示感谢,然后与他一起携手步入迎宾楼一楼宽阔的大厅里。
剑仙传人的到来立时引起群情耸动,喧闹的大厅立时静寂下来,人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均把目光投射到许飞扬身上。沈家秀再次让所有人惊异了一把,而许飞扬也饱受“万众瞩目”之苦。
他四下望去,黑压压的都是人头,大厅里摆放了几百桌宴席,粗略一算,约有四千人上下,却只占了大厅的一半。据传闻这座大厅曾经有一次万人聚会,那还是百年前的盛况,一直被武林人津津乐道,而今亲眼目睹大厅的规模,传闻当非虚语。
剑仙传人在武林中地位虽然崇高,这类大场面委实未曾经过,一时间竟尔有些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心内恍然:我是被骗了,哪里是求援,分明是变着法的把我骗来给他充当花瓶了。
心里虽如此想,却没有上当受骗的愤恨感,只是觉得有些好笑。
认定了自己是来当“花瓶”的角色,倒也坦然了,他一边微笑着和熟识的人打招呼,一边被沈家秀引领到一张摆好酒菜的桌前入座。
沈家秀亲手斟了两杯酒,自己干掉一杯算是敬酒,然后说:“许少侠请慢用,如有招待不周,敬请海涵”。说完转身又去迎接新到的客人去了。
许飞扬蓦地觉得他临去的那一瞥饱含深意,似乎要暗示什么,却又什么也看不出来,他又感到被一团疑云笼罩,端杯子的手长久停留在空中收不回来。
过了半晌,许飞扬心才稳定下来,他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坐下来慢慢享用沈庄驰名天下的美味佳肴,既然什么都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他,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反正到最后沈家秀总要给自己一个合理、满意的答复。
虽作如是思唯,他心底深处还是隐隐觉得不妥,疑云笼罩之下怕是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他摇了摇头,把这种怪念头甩脱,四下瞻望,重新打量大厅里的人来。
细看之下,他也吃了一惊。
武林中白道、黑道、绿林道中的首脑人物几乎齐聚一堂,这些人倘若在别处相见,必然是分外眼红,拔出刀剑先杀个落花流水,不亦乐乎再说。
但他明白,只要踏出沈家庄百里之外,这些人依然还是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敌,而沈家庄方圆百里之内,绝对不允许有刀光血影出现。
这已是所有武林人士的共识,即便是凶残暴虐的黑道独脚大盗也不敢在沈家庄方圆百里之内作案,表面上是给沈庄主一个面子,实质上是怕成为武林公敌,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难逃乱刃分尸之祸。
而更深一层的意思虽然无人明说,却也是武林人士达成这一共识的真正原因:谁都怕自己有走投无路的一天,那时这片圣地就不单是最保险的避难所,更是安身立命的富贵乡,这也正暗含:“给对手留余地,也正是给自己将来留余地”的古老哲理。
接待完最后一位来宾,已是亥时一刻了。沈家秀回到自己宽敞、奢华的书房内稍事休息。
每年一度的生日庆宴对他而言已无任何欣喜可言,反倒是不胜其烦,然而任何事只要一成为习惯,任何人都很难轻易去改变化,人往往是在不自觉中成为自己手造的习惯的奴隶,而当觉察出来时,也只能是无奈。
说了一天的话,沈家秀感到口干舌燥,他一口气喝干一盏刚刚为他沏好的茶,仰面靠在祖传下来的宽大舒适的扶手椅上,慢慢合拢双眼,一丝倦意从心底里慢慢向外渗透,那是一种久违了的疲倦感,沈家秀如同常人陶醉于幸福感一样陶醉于这种惰散的倦怠中。
“老爷,”有人在他耳边轻声叫道。
沈家秀不用听声音也知道是他的总管家沈禄,只有沈禄可以自由进出这间书房而不受到阻拦,即便他的夫人、姬妾、所溺爱的女儿也没有这种特权。
“什么事?”
沈家秀没有睁开眼睛,声音听起来仿佛是从一个遥远的梦幻中发出的。
“老爷,”见老爷没有睡着,沈禄才敢舒展手脚,他往桌上的瓷杯中倒满水,“老爷,事情都按您吩咐的准备好了,可还是想再请示老爷一遍,真的要这样做吗?”
“我吩咐的还不够清楚吗?”
沈家秀蓦地挺直身躯,睁开眼睛,两道严厉的目光盯视着沈禄的脸。
“不是,老爷,”沈禄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他虽然最得老爷宠信,可还是越来越感到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主子,就如同凡人无法了解神一样,在他眼里,主子就是神。
“老爷,真的有这必要吗?”
“有没有必要由我来判断、我来决定的,你根本不需要知道。”
沈家秀声色俱厉的说道,他的语音并不高,却透出无限的威严,两眼更是精芒四射,令人不敢仰视。
“你只需要按我交代的去做,不要问为什么,沈禄,你跟了我快有四十年了,这点还要我来教你吗?”
“老爷,”沈禄慌乱的搓着双手,声音有些发颤,“规矩小的自然懂,可是此事实在非同寻常。”
“每件事都一样,你就当平常的事办吧。”沈家秀斩钉截铁地说。
“好的,小的马上去办。”
沈禄转身向外走去,刚到屋子中间又被沈家秀叫住了。沈禄转过身,见沈家秀端起茶杯,慢慢呷着,似在思索什么。
“沈禄,明天宴会结束后,你也可以走了。”
“老爷,”沈禄疾走几步,来到沈家秀面前,惶急地跪了下去。
“你不要说什么,照我的话去办。”沈家秀放缓了语气,拍了拍沈禄的肩膀,忽然有些动情,“阿禄,我没有兄弟姐妹,你我虽有主仆名分,我却一向视你如兄弟,如非万不得已,我又怎么值得让你离开我。”
“主子深恩大德沈禄一家子世代铭记,做牛做马也难报万一,无论主子吩咐什么,沈禄都会去做,上刀山,下油锅也不会皱皱眉毛,可这事恳请主子收回成命,沈禄就是死也要死在主子脚下。”
“没必要的事又何必去做,”沈家秀怫然不悦,“阿禄,你一向听话,从没让我失望过,这个时候,你偏来怄我的气,让我发火吗?”
“小的不敢,遵命就是,”沈禄站起身来,心里却打定主意,拼受主子责罚,这一次是无论如何也不从命了。
心里却不明白主子所说的“这个时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禄向外走到沈家秀叫住他的地方,心里突然一激灵,转过身来说:“主子,您把什么都安排好了,可是您自己……”
“你去办你的事,我的事我自己来办。”沈家秀又严厉起来。
沈禄的心陡然间变得沉甸甸的,仿佛坠落出体外,他似乎明白些了什么,可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却又不敢问。
“阿禄,我知道你心中有许多疑问,可是我什么也不能说,你跟了我这么多年,该有的也都有了,我也没什么可送给你的,不过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记牢,算是临别赠言吧。”
沈禄垂手体侧,低头侧耳恭听。
“你出了沈家庄后,马上换个身份,携家小找个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隐居起来,永远不要让人知道你的身世。”
沈禄半懂不懂,只是机械地点点头,心里如同压上一座大山。
“隐姓埋名,隐居起来,永远不要让人知道你的身世。”
沈家秀自己说出的话,出口时并没觉得什么,可转瞬间脑中如电光一闪,自己吐出的一个个字如同一记记鞭子反抽在自己身上,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急忙伸手去扶桌案,手中的茶杯跌落下来。
沈禄眼疾手快,身影倏闪,右臂前探,在茶杯将落地前平稳地接在手里,他长身站起,把茶杯放到桌上,关切地问道:“老爷?”
“我没事,”沈家秀抬起了头,那阵莫名的晕眩如海潮一般汹涌,却也如落潮一般迅速,“你去吧,不要再耽搁了。”
沈禄看到主子恢复了正常,放下心,转身走出书房。
“沈庄主不会武,那有什么啊?皇上也都不会打仗,是因为他根本不用打仗,沈庄主不学武,那是因为他老人家根本无用武之地。”
迎宾楼内,盛宴仍在继续。
大声说话的是雁荡七侠老三孙雷,他的嗓音也如雷鸣一般,在宽敞的大厅里依然有嗡嗡的回音。
“是啊,他老人家还用动什么手,有什么事的话,我们这些人是吃干饭的吗?”附近桌上的绿林魁首黑豹应声说道,“可惜啊,他老人家从来就什么事都没有。”言下不胜惋惜。
许飞扬虽然坐在十余桌开外,还是清晰地听到了这段对话,他已在桌旁坐了两个多时辰了,早已吃饱了,也早想离开了。
可他每次起身要离开,他身后站立的两名俊秀家僮便上前近乎哀求的告诉他,菜还没上完,请少侠继续品尝,许飞扬不明白,是不是沈家请客有这规矩:每个客人必须尝完所有的菜肴。
然而看着两名家僮惶急的样子,好像此事对他们有天大的干系,许飞扬只好重新坐下,完成一件苦差似的继续“品尝”。
然而沈家的珍馐美味却如长江大河般滚滚无休,菜已换过五道,估计没人能记住个数,可后续之势依然猛不可当。
开始许飞扬还对自己的胃忧心忡忡,不过硬吃了一会儿后他又奇异地发现:沈家的美酒佳肴似乎有神奇的开胃功能,原已填满的胃囊随着美酒佳肴的源源进入竟又变得空了,不如是自己的胃具有无限的伸缩功能,还是这些酒菜匪夷所思的作用。
吃着吃着他竟有些吃上了瘾头,他自己的生活极为简单朴素,食不过果腹,衣只求适体,这种奢华的排场不但见所未见,直属闻所未闻,而各种不知名的美酒佳肴散发着各种诱人的香味,吃到肚里,连皮肤都觉得格外舒适,连他自己也不相信,但他真是吃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他不禁想起张小明来,在五大世家中,只有居首位的天师世家富可敌国,据说天师府中日常生活也极尽奢华,倘若张小明在此,当可一一为他解释每种酒,每盘菜肴的名称来头,不过张小明当然是不会来了,五大世家,四大禁地无一人到此。
心念及此,他又有一丝懊悔,还是自己年轻识浅,过于轻信,才被人骗至此处,换作比猴子还精的张小明,断手不肯上此恶当。
他现今心中已经断定:自己是受了骗了,不过也没多大痛苦感,甚至于隐隐觉得,这样的当多上几次也无妨,不过就怕没人愿意用这种大手笔骗人。
剑仙门向来领袖群伦,所以沈家庄对他的招待也属于超规格的,为他准备的食案放在一个略高一些的平台上,以尊崇剑仙门的地位。
这种特殊规格也令许飞扬显得如鹤立鸡群,好不自在了一会,一些认识他的人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愿意过来和他打招呼,遑言同桌喝酒了,以免落个讨好剑仙的嫌疑。
相关热词搜索:魔教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