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独目老尼
2025-10-16 作者:孙玉鑫 来源:孙玉鑫作品集 点击:
古莲师太并没阻止,只是双掌合什,默诵佛号。
池帅则急急追了出来,道:“此去莫干山虽然不过百多里路,但这样抱着一个垂死之人行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池帅眼珠一转道:“把他交给我,由我替你抱着他,这总可以了吧?”
谁料兰姑娘摇摇头,凝重地道:“古莲师太虽然给他服下了一颗药丸,又指点我去莫干山找那位独目老尼,但这毕竟是十分渺茫的事……”
兰姑娘叹道:“所以我才要自己抱着他,至少,在他死去之前,我可以和他我亲近上一会儿。”
又投注了池帅一眼,道:“池大哥,你……不会笑我吧?”
兰姑娘叹吁一声道:“为了我的事让你奔走受累,实在使我觉得不安,所以……池大哥,你还是离开我,忘了我吧!”
“不!……”池帅叹一声,相偕跟了上去。他心中十分蹩扭,这件事他分明又做错了。
在他认为,兰姑娘之所以不肯与他结合,自然是因了胡承奇的关系,如果把胡承奇弄到并使他在垂死之前与兰姑娘相见,则胡承奇一死之后,兰姑娘的情意必会转移到他的身上。
然而,现在却使事情复杂了起来,可恨那“一粟庵”的古莲老尼,竟弄了那么一颗使胡承奇延续生命的药丸,而且又指示兰姑娘去莫干山,现在,胡承奇居然没有要死的迹象,实在不能不使他忧心忡忡。
万一胡承奇清醒过来,说出了自己的阴谋,那么自己对兰姑娘之间的一切努力,就完全白废了。他暗暗寻思,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胡承奇置于死地,但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兰姑娘抱着垂死的胡承奇,竟像抱着一个无价之宝,使他根本无机可乘,难以手下。
他不敢再想下去,但他却仍有把握,因为到莫干山还有一百多里路,在这段时间中他必定有时间向胡承奇暗暗下手,有使胡承奇死于非命的机会。
同时,他知道,兰姑娘虽然也称得上是一位武林名手,但也毕竟是一个女孩子,这样抱着一个人狂奔疾驰,一百金里的路程是无论如何走不下来的。
谁料兰姑娘一鼓作气,如有神助一般,竟然在太阳未落之前,就赶到了莫干山。
莫干山山明水秀,景色绝佳。但池帅与兰姑娘都没有欣赏风景的兴趣,兰姑娘始终不肯把胡承奇交到他的手上,一直爬到半山,实在没有再爬的余力,方才在一片斜坡上停了下来。
兰姑娘云发散乱,满脸都是汗珠与眼泪,但她并不计较这些,颤抖着双手,轻轻放下胡承奇,又轻轻地呼唤着胡承奇的名字。
自然,胡承奇并无应声,但他却仍未死去,虽然呼吸十分微弱,但与在“一粟庵”中之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可见古莲师太的那颗药丸,果然有极大的功效。
莫干山中一片翁郁,到处都是浓密的树木,若想在这山中找到那个古莲师太十多年前见过的独目老尼,这似乎是一件痴人说梦的事。
兰姑娘瞧瞧胡承奇,深深地叹了口气。兰姑娘喘吁了一阵,道:“池大哥,你看怎么样才能找到那位独目老尼呢?”
池帅也强装同情地叹口气道:“若兰,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眼珠向四外一转,又道:“你不妨看看,眼下天也快黑了,又是在这树木森森的深山之中,到那里去找那个老尼姑,而且,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怎会有这样巧的事,何况那老尼姑又没住庵院,也许她早就死了!……”
兰姑娘皱眉道:“那么?……”
池师叹吁着道:“古莲师太受过令尊的大恩,她不便当面推托,只好用这种方法,目的无非是把你推开,免得让人死到她的‘一粟庵’里!”
兰姑娘不由震了一震,池帅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也许那古莲师太当真有这种意思。一阵伤感涌上心头,兰姑娘不禁又哭了起来。
池帅连忙抚慰着道:“不要伤心,古莲师太也曾说过,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果该他不死,那是一定死不了的!”
兰姑娘没有开口,仍在哽咽不已,池帅试探着道:“任何事情都有两个可能,胡少侠有贵人扶持,不会死去,但也可能……”
兰姑娘面色凝重得像一尊女神石像,一字一句地道:“万一他不幸死了,我自然也是一死!”
“什么……”池帅忍不住叫道:“若兰,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池帅心中像被人戳了一刀。
但他没有再表示什么,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不论劝慰她什么都没有用处,只有当胡承奇死了之后,自己处处防备着她,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她自然就会不再有以死殉情的念头了!
兰姑娘揩了一下泪痕,道:“池大哥,我们走吧!”
池帅皱眉道:“还要去哪里?”
兰姑娘两眼一眨道:“不知独目老尼是不是还在莫干山中,我们既然来了,总要去找上一找才好。”
池帅道:“这是自然,不过……”他眼珠一转,又道:“眼下既已来到了莫干山,就不必再抱着胡少侠去找了。”
兰姑娘思忖了一下,道:“池大哥是说我们轮流去
帅点点头道:“这样做有好处,第一,不抱着胡少侠,可以走得快些;第二,可以使胡少侠不受震动,安静地休息上一会儿!”
兰姑娘幽幽地道:“可是找……”
池帅连忙打断她的话道:“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胡少侠,不过,这并没有关系,我可以替你去找,既然是独目老尼,一定是只有一只眼睛,只要找得到,我一定会把她请来。”
兰姑娘感激地道:“池大哥,那就麻烦您了!”
池帅说着把自己腰间的水袋与干粮解了下来,放在兰姑娘身边,又道:“人不是铁打的,你这样累了一天,滴水未进,会弄出病来的,喝点水,吃些干粮,使精神体力都恢复一些,才能照顾胡少侠!”
兰姑娘感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池帅心中暗暗得意,只要使兰姑娘如此感激着他,等胡承奇一死,她的感情一定会慢慢转移过来的,对此他有着坚定的信心。当下又安慰了兰姑娘几句,立刻飞身而起,快步驰去。
自然,池帅并没有真心去替兰姑娘寻找独目老尼,他想:如果真的在莫干山中有这么一位独目老尼,也许就真的能治得好胡承奇的伤势,唯一阻止的办法,就是除去独目老尼。
池帅胸有成竹,慢慢地一路找去。他穿林渡岭,由前山翻到后山,不曾找到什么独目老尼,心中不禁暗暗得意,看看天色,不过更之后不久,故而又向后山下边走去。
忽然,一阵木鱼之声。池帅吃了一惊,不由收住了脚步。池帅暗想?当真是怕鬼就有鬼,难道古莲师太十几年前遇见的独目老尼仍然在这莫干山中不成?飞身扑上一株高大的树上,运起绝顶轻功,站在树巅上向四外仔细眺望。
他心中更加吃惊视力所及,并没有寺庙巷院,而木鱼声却是那样清晰入耳。他心中暗暗打鼓,当下飘身落下地来,循那木鱼声处,走去。木鱼声处,只见岩石上有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片石居”。
池帅暗暗想道:如果那敲木鱼的是一名独目老尼,无疑就是古莲师太当年所遇到之人了!仔细查看了一下,发觉那山岩之后有一条一人多宽的缝隙,当下毫不踌躇,立刻举步而入。
那条石隙只有一丈多深,尽头是一个仅容一人坐卧的洞穴,果然,一个老尼姑正跌坐其中,一面敲击木鱼,一面默诵经咒。
池帅心中不禁“嘭”地一震。但一想不能确定那是否就是独目老尼,因为那老尼姑脸上罩了一层轻纱,看不到她的真正面目。池帅暗暗打定了主意,站在那老尼对面,一动不动。
大约过了盏茶左右,那老尼姑方才停下。
池帅不知她是否已经发觉了自己,当下故意地轻轻咳了一声。
那老尼姑轻轻诵了一声佛号道:“施主是什么人?”
池帅道:“在下是行路之人,被老师太的木鱼之声所引了来的。”
老尼姑又诵声佛号道:“此处乃是莫干山中,施主要去什么地方,因何经此处?”
池帅淡淡道:“在下就是要到莫干山而来,因为……听说此地风景甚好,……”
老尼姑也一笑道:“原来施主是为游山玩水而来!”
池帅道:“不错,但闻名不如见面,实际上这里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老尼姑点点头道:“这要看一个人的心境如何,如果心情开朗,虽是土山矮树,也会使人觉得如入罗浮胜境。”
池帅心中“嘭”地一震道:“老师太的话的确足以发人深省!”
老尼姑又朗诵一声佛号道:“可惜世人痴迷,尽为七情六欲所蒙蔽,没有人肯于深思,自然也都是纷纷扰扰,庸碌一生了!”
池帅道:“老师太就是一个人么?”
老尼姑点点头道:“不错。”
池帅思忖了一下,又道:“天下尼庵多得很,老师太为什么要这样苦修?”
“苦修?”老尼姑爽然一笑道:“在施主看来,也许贫尼很苦,但贫尼却实得舒适无比,须知是苦是乐,端在一个人的心境,这片石居地方虽小,但足够贫尼容身,是则无废于广殿千间,草根树皮,足以果腹,也无异于瑶池仙果,……”
池帅苦笑道:“老师太道行高深,在下实在敬佩。不过,听说遁入空门之人,大多是身世悲凉,和饱受刺激之人,不知老师太是否也是如此?”
老尼姑诵声佛号道:“这是世俗之见,贫尼可完全不同!
“施主可知佛祖的出身,他本是帝王之家的子孙,一生中有的是荣华富贵,但他看透了人间之苦,生老病死,诸般魔劫,所以才披发入山,寻求渡世救人之道,难道他也是身世悲凉的人么?”
池帅点头道:“老师太的话很对,老师太想必也抱着渡世救人之心而出家的了?”
老尼姑诵佛道:“贫尼确有此心,但可惜贫尼能力有限,实在做得太少了!”
池帅笑笑道:“老师太住在这深山之中,只怕想渡世救人,也无从着手!”
老尼姑淡淡地道:“贫尼已是年迈无能,其实,为人只要存有此心,就算十分难能可贵了!”
池帅道:“老师太独处深山,为什么还要以纱掩面?”
老尼姑平静地道:“贫尼年青时瞎了一目,虽是独处深山,但在贫尼心中,却如处大庭广众之间一样,所以索性掩起面目!”
说着,扯下了纱巾道:“施主既是如此好奇,就让施主看看,也没有什么妨碍。”扯去了面纱之后,果然露出了一只独目。
池帅心中大震,果然是独目老尼。池帅犹豫了一下,道:“老师太修生,想必有着不少的能耐?”
老尼姑笑道:“施主为何有此一问?”
池帅怔了一怔道:“因为在下常听人言,独居深山之人,必然很有些能耐,否则是无法安然独处的……”微微一顿,又道:“依在下推想,老师太必是一位武功能手!”
老尼姑摇头笑道:“施主完全猜错了,贫尼对武功一道,完全不懂。”轻轻诵了一声佛号又道:“贫尼是出家之人,居住在这片石居中,除了一钵一杖之外,再无外物,不会有盗匪之徒动上贫尼的脑筋,要武功何用?”
池帅定定地瞧着老尼姑,虽然她那独目中的精华使他有些不安,但他却深信老尼姑的话,她大约是真的不会武功!
老尼姑又诵声佛号道:“至于贫尼有什么能耐,这话倒是十分难讲,不过,医卜星相之类的雕虫小技,贫尼多少也学过一些,只是并不太精而已。”
池帅心中又是“嘭”地一震。如今不但找到了独目老尼,而且也证实了她会医卜星相,设若把她请了去,说不定真会医好了胡承奇,那……他心中恶念陡生,绝不能使这独目老尼被兰姑娘找到。
池帅呐呐的道:“老师太当真不会武功么?”
老尼姑苦笑道:“施主为何反来覆去定要问明此事?”
池帅思忖了一下道:“在下既与老师太相遇老师太是否肯替在下看上一相!”
老尼姑笑笑道:“贫尼早已看过了只不过施主不问,贫尼不便说起而已。”
池帅一怔道:“老师太可肯指点迷津?”
老尼姑笑道:“施主今年多大岁数,可有家室?”
池帅又一怔道:“在下虚渡三十六岁,尚未成家立室!”
老尼姑道:“施主桃花纹已入中宫,就在近日之中,也许就是今夜,成家立室,为期不远矣!”
池师大喜道:“老师太的相法灵么?”
老尼姑道:“贫尼一向不说谎,相法更是万无一失。”
池帅尽力压下心头的狂喜,又道:“老师太既是精于相人,不知可能相己?”
老尼姑点点头道:“能相人者自然也能相己!”
池帅怔道:“老师太的运气如何?”
老尼姑翻了他一眼道:“施主为何如此关心贫尼?”
池帅怔了一怔道:“这个……在下不过随便谈谈而已。”
老尼姑苦笑一声道:“贫尼晦纹已现,立有大凶之事,也许就是今夜之中,必有魔劫,贫尼之所以深夜不寐,默诵佛经,就是为了等着这一劫!”
池帅阴阴大笑道:“老师太的相法真灵!”
老尼姑道:“贫尼似乎与施主从无一面之缘,为何会有这等深仇大恨?”
池帅阴阴一笑道:“十多年前,太湖‘一粟庵’中的主持古莲师太曾经在这莫干山中与你见过一面,你记得么?”
老尼姑摇摇头道:“十多年前的事,贫尼如何还能记得?”
池帅道:“但你曾说过要找你可来莫干山找,而且,她说你是无所不能这人,这就是你的死因了!”
老尼姑诵声佛号,平静的道:“虽然贫尼还是弄不清什么缘故,但施主要将贫尼置于死地的意念却仿佛已经不能改变,是么?”
池帅冷笑道:“你知道就好!”
老尼姑叹口气道:“既然如此,贫尼也不想追问下去,就请施主动手吧?”说着闭起了双眼。
池帅更不多言,右掌疾伸,只见掌心之中由红转紫,由紫转乌,最后则是一片墨黑之色,猝然前推,向老尼姑一掌击去。
“嘭”地一声大震,碎石如雨,黑气弥漫,隆隆之声经久不绝。
在碎石与黑气之中,池帅不必再去看老尼姑的结果,他有充分的自信,凭他的这一记五行魔掌,那老尼姑纵然有八条命也是非死不可。于是,冷凛地一笑,飞身而起,转出了那条石隙般的山洞。
但他走不出几步,又二度转回身来,向着刻有片石居的山岩上挥手一拂。在石屑粉飞中,那“片石居”三字已经完全消失不见。方才展开提纵身法,如巨乌凌空,向兰姑娘等候之处驰去。
池帅则急急追了出来,道:“此去莫干山虽然不过百多里路,但这样抱着一个垂死之人行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池帅眼珠一转道:“把他交给我,由我替你抱着他,这总可以了吧?”
谁料兰姑娘摇摇头,凝重地道:“古莲师太虽然给他服下了一颗药丸,又指点我去莫干山找那位独目老尼,但这毕竟是十分渺茫的事……”
兰姑娘叹道:“所以我才要自己抱着他,至少,在他死去之前,我可以和他我亲近上一会儿。”
又投注了池帅一眼,道:“池大哥,你……不会笑我吧?”
兰姑娘叹吁一声道:“为了我的事让你奔走受累,实在使我觉得不安,所以……池大哥,你还是离开我,忘了我吧!”
“不!……”池帅叹一声,相偕跟了上去。他心中十分蹩扭,这件事他分明又做错了。
在他认为,兰姑娘之所以不肯与他结合,自然是因了胡承奇的关系,如果把胡承奇弄到并使他在垂死之前与兰姑娘相见,则胡承奇一死之后,兰姑娘的情意必会转移到他的身上。
然而,现在却使事情复杂了起来,可恨那“一粟庵”的古莲老尼,竟弄了那么一颗使胡承奇延续生命的药丸,而且又指示兰姑娘去莫干山,现在,胡承奇居然没有要死的迹象,实在不能不使他忧心忡忡。
万一胡承奇清醒过来,说出了自己的阴谋,那么自己对兰姑娘之间的一切努力,就完全白废了。他暗暗寻思,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胡承奇置于死地,但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兰姑娘抱着垂死的胡承奇,竟像抱着一个无价之宝,使他根本无机可乘,难以手下。
他不敢再想下去,但他却仍有把握,因为到莫干山还有一百多里路,在这段时间中他必定有时间向胡承奇暗暗下手,有使胡承奇死于非命的机会。
同时,他知道,兰姑娘虽然也称得上是一位武林名手,但也毕竟是一个女孩子,这样抱着一个人狂奔疾驰,一百金里的路程是无论如何走不下来的。
谁料兰姑娘一鼓作气,如有神助一般,竟然在太阳未落之前,就赶到了莫干山。
莫干山山明水秀,景色绝佳。但池帅与兰姑娘都没有欣赏风景的兴趣,兰姑娘始终不肯把胡承奇交到他的手上,一直爬到半山,实在没有再爬的余力,方才在一片斜坡上停了下来。
兰姑娘云发散乱,满脸都是汗珠与眼泪,但她并不计较这些,颤抖着双手,轻轻放下胡承奇,又轻轻地呼唤着胡承奇的名字。
自然,胡承奇并无应声,但他却仍未死去,虽然呼吸十分微弱,但与在“一粟庵”中之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可见古莲师太的那颗药丸,果然有极大的功效。
莫干山中一片翁郁,到处都是浓密的树木,若想在这山中找到那个古莲师太十多年前见过的独目老尼,这似乎是一件痴人说梦的事。
兰姑娘瞧瞧胡承奇,深深地叹了口气。兰姑娘喘吁了一阵,道:“池大哥,你看怎么样才能找到那位独目老尼呢?”
池帅也强装同情地叹口气道:“若兰,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眼珠向四外一转,又道:“你不妨看看,眼下天也快黑了,又是在这树木森森的深山之中,到那里去找那个老尼姑,而且,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怎会有这样巧的事,何况那老尼姑又没住庵院,也许她早就死了!……”
兰姑娘皱眉道:“那么?……”
池师叹吁着道:“古莲师太受过令尊的大恩,她不便当面推托,只好用这种方法,目的无非是把你推开,免得让人死到她的‘一粟庵’里!”
兰姑娘不由震了一震,池帅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也许那古莲师太当真有这种意思。一阵伤感涌上心头,兰姑娘不禁又哭了起来。
池帅连忙抚慰着道:“不要伤心,古莲师太也曾说过,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果该他不死,那是一定死不了的!”
兰姑娘没有开口,仍在哽咽不已,池帅试探着道:“任何事情都有两个可能,胡少侠有贵人扶持,不会死去,但也可能……”
兰姑娘面色凝重得像一尊女神石像,一字一句地道:“万一他不幸死了,我自然也是一死!”
“什么……”池帅忍不住叫道:“若兰,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池帅心中像被人戳了一刀。
但他没有再表示什么,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不论劝慰她什么都没有用处,只有当胡承奇死了之后,自己处处防备着她,过上一段时间之后,她自然就会不再有以死殉情的念头了!
兰姑娘揩了一下泪痕,道:“池大哥,我们走吧!”
池帅皱眉道:“还要去哪里?”
兰姑娘两眼一眨道:“不知独目老尼是不是还在莫干山中,我们既然来了,总要去找上一找才好。”
池帅道:“这是自然,不过……”他眼珠一转,又道:“眼下既已来到了莫干山,就不必再抱着胡少侠去找了。”
兰姑娘思忖了一下,道:“池大哥是说我们轮流去
帅点点头道:“这样做有好处,第一,不抱着胡少侠,可以走得快些;第二,可以使胡少侠不受震动,安静地休息上一会儿!”
兰姑娘幽幽地道:“可是找……”
池帅连忙打断她的话道:“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胡少侠,不过,这并没有关系,我可以替你去找,既然是独目老尼,一定是只有一只眼睛,只要找得到,我一定会把她请来。”
兰姑娘感激地道:“池大哥,那就麻烦您了!”
池帅说着把自己腰间的水袋与干粮解了下来,放在兰姑娘身边,又道:“人不是铁打的,你这样累了一天,滴水未进,会弄出病来的,喝点水,吃些干粮,使精神体力都恢复一些,才能照顾胡少侠!”
兰姑娘感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池帅心中暗暗得意,只要使兰姑娘如此感激着他,等胡承奇一死,她的感情一定会慢慢转移过来的,对此他有着坚定的信心。当下又安慰了兰姑娘几句,立刻飞身而起,快步驰去。
自然,池帅并没有真心去替兰姑娘寻找独目老尼,他想:如果真的在莫干山中有这么一位独目老尼,也许就真的能治得好胡承奇的伤势,唯一阻止的办法,就是除去独目老尼。
池帅胸有成竹,慢慢地一路找去。他穿林渡岭,由前山翻到后山,不曾找到什么独目老尼,心中不禁暗暗得意,看看天色,不过更之后不久,故而又向后山下边走去。
忽然,一阵木鱼之声。池帅吃了一惊,不由收住了脚步。池帅暗想?当真是怕鬼就有鬼,难道古莲师太十几年前遇见的独目老尼仍然在这莫干山中不成?飞身扑上一株高大的树上,运起绝顶轻功,站在树巅上向四外仔细眺望。
他心中更加吃惊视力所及,并没有寺庙巷院,而木鱼声却是那样清晰入耳。他心中暗暗打鼓,当下飘身落下地来,循那木鱼声处,走去。木鱼声处,只见岩石上有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片石居”。
池帅暗暗想道:如果那敲木鱼的是一名独目老尼,无疑就是古莲师太当年所遇到之人了!仔细查看了一下,发觉那山岩之后有一条一人多宽的缝隙,当下毫不踌躇,立刻举步而入。
那条石隙只有一丈多深,尽头是一个仅容一人坐卧的洞穴,果然,一个老尼姑正跌坐其中,一面敲击木鱼,一面默诵经咒。
池帅心中不禁“嘭”地一震。但一想不能确定那是否就是独目老尼,因为那老尼姑脸上罩了一层轻纱,看不到她的真正面目。池帅暗暗打定了主意,站在那老尼对面,一动不动。
大约过了盏茶左右,那老尼姑方才停下。
池帅不知她是否已经发觉了自己,当下故意地轻轻咳了一声。
那老尼姑轻轻诵了一声佛号道:“施主是什么人?”
池帅道:“在下是行路之人,被老师太的木鱼之声所引了来的。”
老尼姑又诵声佛号道:“此处乃是莫干山中,施主要去什么地方,因何经此处?”
池帅淡淡道:“在下就是要到莫干山而来,因为……听说此地风景甚好,……”
老尼姑也一笑道:“原来施主是为游山玩水而来!”
池帅道:“不错,但闻名不如见面,实际上这里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老尼姑点点头道:“这要看一个人的心境如何,如果心情开朗,虽是土山矮树,也会使人觉得如入罗浮胜境。”
池帅心中“嘭”地一震道:“老师太的话的确足以发人深省!”
老尼姑又朗诵一声佛号道:“可惜世人痴迷,尽为七情六欲所蒙蔽,没有人肯于深思,自然也都是纷纷扰扰,庸碌一生了!”
池帅道:“老师太就是一个人么?”
老尼姑点点头道:“不错。”
池帅思忖了一下,又道:“天下尼庵多得很,老师太为什么要这样苦修?”
“苦修?”老尼姑爽然一笑道:“在施主看来,也许贫尼很苦,但贫尼却实得舒适无比,须知是苦是乐,端在一个人的心境,这片石居地方虽小,但足够贫尼容身,是则无废于广殿千间,草根树皮,足以果腹,也无异于瑶池仙果,……”
池帅苦笑道:“老师太道行高深,在下实在敬佩。不过,听说遁入空门之人,大多是身世悲凉,和饱受刺激之人,不知老师太是否也是如此?”
老尼姑诵声佛号道:“这是世俗之见,贫尼可完全不同!
“施主可知佛祖的出身,他本是帝王之家的子孙,一生中有的是荣华富贵,但他看透了人间之苦,生老病死,诸般魔劫,所以才披发入山,寻求渡世救人之道,难道他也是身世悲凉的人么?”
池帅点头道:“老师太的话很对,老师太想必也抱着渡世救人之心而出家的了?”
老尼姑诵佛道:“贫尼确有此心,但可惜贫尼能力有限,实在做得太少了!”
池帅笑笑道:“老师太住在这深山之中,只怕想渡世救人,也无从着手!”
老尼姑淡淡地道:“贫尼已是年迈无能,其实,为人只要存有此心,就算十分难能可贵了!”
池帅道:“老师太独处深山,为什么还要以纱掩面?”
老尼姑平静地道:“贫尼年青时瞎了一目,虽是独处深山,但在贫尼心中,却如处大庭广众之间一样,所以索性掩起面目!”
说着,扯下了纱巾道:“施主既是如此好奇,就让施主看看,也没有什么妨碍。”扯去了面纱之后,果然露出了一只独目。
池帅心中大震,果然是独目老尼。池帅犹豫了一下,道:“老师太修生,想必有着不少的能耐?”
老尼姑笑道:“施主为何有此一问?”
池帅怔了一怔道:“因为在下常听人言,独居深山之人,必然很有些能耐,否则是无法安然独处的……”微微一顿,又道:“依在下推想,老师太必是一位武功能手!”
老尼姑摇头笑道:“施主完全猜错了,贫尼对武功一道,完全不懂。”轻轻诵了一声佛号又道:“贫尼是出家之人,居住在这片石居中,除了一钵一杖之外,再无外物,不会有盗匪之徒动上贫尼的脑筋,要武功何用?”
池帅定定地瞧着老尼姑,虽然她那独目中的精华使他有些不安,但他却深信老尼姑的话,她大约是真的不会武功!
老尼姑又诵声佛号道:“至于贫尼有什么能耐,这话倒是十分难讲,不过,医卜星相之类的雕虫小技,贫尼多少也学过一些,只是并不太精而已。”
池帅心中又是“嘭”地一震。如今不但找到了独目老尼,而且也证实了她会医卜星相,设若把她请了去,说不定真会医好了胡承奇,那……他心中恶念陡生,绝不能使这独目老尼被兰姑娘找到。
池帅呐呐的道:“老师太当真不会武功么?”
老尼姑苦笑道:“施主为何反来覆去定要问明此事?”
池帅思忖了一下道:“在下既与老师太相遇老师太是否肯替在下看上一相!”
老尼姑笑笑道:“贫尼早已看过了只不过施主不问,贫尼不便说起而已。”
池帅一怔道:“老师太可肯指点迷津?”
老尼姑笑道:“施主今年多大岁数,可有家室?”
池帅又一怔道:“在下虚渡三十六岁,尚未成家立室!”
老尼姑道:“施主桃花纹已入中宫,就在近日之中,也许就是今夜,成家立室,为期不远矣!”
池师大喜道:“老师太的相法灵么?”
老尼姑道:“贫尼一向不说谎,相法更是万无一失。”
池帅尽力压下心头的狂喜,又道:“老师太既是精于相人,不知可能相己?”
老尼姑点点头道:“能相人者自然也能相己!”
池帅怔道:“老师太的运气如何?”
老尼姑翻了他一眼道:“施主为何如此关心贫尼?”
池帅怔了一怔道:“这个……在下不过随便谈谈而已。”
老尼姑苦笑一声道:“贫尼晦纹已现,立有大凶之事,也许就是今夜之中,必有魔劫,贫尼之所以深夜不寐,默诵佛经,就是为了等着这一劫!”
池帅阴阴大笑道:“老师太的相法真灵!”
老尼姑道:“贫尼似乎与施主从无一面之缘,为何会有这等深仇大恨?”
池帅阴阴一笑道:“十多年前,太湖‘一粟庵’中的主持古莲师太曾经在这莫干山中与你见过一面,你记得么?”
老尼姑摇摇头道:“十多年前的事,贫尼如何还能记得?”
池帅道:“但你曾说过要找你可来莫干山找,而且,她说你是无所不能这人,这就是你的死因了!”
老尼姑诵声佛号,平静的道:“虽然贫尼还是弄不清什么缘故,但施主要将贫尼置于死地的意念却仿佛已经不能改变,是么?”
池帅冷笑道:“你知道就好!”
老尼姑叹口气道:“既然如此,贫尼也不想追问下去,就请施主动手吧?”说着闭起了双眼。
池帅更不多言,右掌疾伸,只见掌心之中由红转紫,由紫转乌,最后则是一片墨黑之色,猝然前推,向老尼姑一掌击去。
“嘭”地一声大震,碎石如雨,黑气弥漫,隆隆之声经久不绝。
在碎石与黑气之中,池帅不必再去看老尼姑的结果,他有充分的自信,凭他的这一记五行魔掌,那老尼姑纵然有八条命也是非死不可。于是,冷凛地一笑,飞身而起,转出了那条石隙般的山洞。
但他走不出几步,又二度转回身来,向着刻有片石居的山岩上挥手一拂。在石屑粉飞中,那“片石居”三字已经完全消失不见。方才展开提纵身法,如巨乌凌空,向兰姑娘等候之处驰去。
相关热词搜索:情锁
下一章:第三十九章 桃花仙子
上一章:第三十七章 劫厄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