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2025-03-16  作者:南宫宇  来源:南宫宇作品集  点击:

  几天来的天气都是十分好,万里无云,凉风飒飒,相信这个时刻一定是大西洋全年最美好的时刻。
  但是,我们的心却满载了无数的隐忧,无数的诡秘,我和艾媚都曾经和那几个老头子谈话,他们总是缄口不言,祗是用冰冷的目光迫射着我们,目光中含着炽烈的火焰,看来,如果他们一到了岸上,以后的日子,我们还是要提心吊胆的!
  除非我们能在这几天之内抓着他们的罪证,轮船一泊岸,便把他们交给警方,否则,我们不但要看着他们逍遥法外,而且要接受他们的反控诉。
  他们都是富可敌国的人,在他们面前,我们渺小得像一只初生的苍蝇。
  我与艾媚已走遍了船的每一个角落,祗要是可以到的地方,我们都查勘过,可是,甚么结果也没有!
  高堡医生的验尸报告对我们并没有甚么帮助,这可能是因为船上的验尸工具不够,而且,凶手所用的毒物是十分罕见,一时之间也验不出是甚么!
  我们又再度研究搭客名单,名单虽然十分详尽,可是,大部份的资料都是隐恶扬善,对我们也没有帮助。
  转眼又过了三天,照华律船长的估计,在风平浪静的情形下,我们还可以早到一天,换句话说,我们大概还有六天至七天的时间!
  茫无头绪,艾媚感到十分沮丧!
  我的内心也有些不安,但总算熬得住,表面仍是那么轻。幸好这几天并没有甚么事发生,船上的谣言也渐渐淡下来。
  那个天才表演晚会十分成功,人们又再度开怀地享受着船上的豪华度假生活!
  平静欢乐的生活,反而使我们不安!我心里真的确渴望快些发生另一些事件,可使我们发现新的线索。
  “安宇,难道事情便这样了结?”艾媚无精打采地说。
  “当然不会!”我说。
  “那你有甚么打算?”艾媚问。
  “如果我说了出来,你一定反对!”
  艾媚焦急地说:“我相信你!”
  “我们现在禁锢了这几个人,他们没有活动,自然不会露出他们的犯罪证据!”
  “你的意思是——”艾媚想不到我有这一个提议,“放虎归山实在太危险了!”
  “似乎没有更妥善的办法,这是另一场的大赌博,不过,不会像上次那么容易成功了!”
  放了他们出来,局面将会有甚么改变,的确是难以想象,艾媚身为保安组长,她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在放他们之前,一定要小心部署一切。喝杯茶吧!也许我们可以在茶香中发现灵感。”我说。
  我们一路走进了餐厅。
  踏进了餐厅,我便嗅到一阵焦味,似乎是从厨房传出来的,艾媚也嗅到了。
  忽然,有人大声地说:“火!”
  很多顾客都站了起来。
  我们立即急步奔向厨房。
  焦味从厨房传出,可是厨房内却平静如昔,工作人员仍然在工作,完全没有火警的迹象。
  转身出来,餐厅内的顾客已差不多走了。
  “火!大火!”是餐厅外传来的声音。
  “甚么地方发生火警?”艾媚随便找着一个人问。
  “那边!”那人一面指船的左舷,一面随着人群走。
  可是,船上的火警系统却没有响声,我觉得有些跷蹊,这艘巨轮设备十分良好,没有道理发生了火警仍然没有警报的。
  我们祇好随着人群前去。
  走到甲板上,左舷已挤满了人。
  我看见了火焰,但并不是我们的船着火!
  “艾媚,你执行你的保安工作,让我去看看!”
  火焰是从船外升起的,离我们的船大约五百码的距离,有一艘船失火了!
  那是一艘运油船——一看船的外型我便知道那是世界最大的运油轮“列斯维亚”号。
  甲板的传声器已传出了华律船长的声音:“请各位回到自己的房间……”
  甲板上的人实在太多,声音十分嘈杂,根本听不到船长后面的说话。
  这的确是一次奇观,运油船的船头甲板正在燃烧着,面积虽然不大,可是烈焰冲天!
  人类却有隔岸观火的心理,因此,他们都没有理会船长发出的警告,祗是占着有利的位置看火烧运油船的奇景,其实,连小孩子也会知道,如果这运油船的火势一旦不可以控制,这船便成了一个万吨以上的巨型炸弹,爆炸力量是无法估计的,我们的船也一定会被波及。
  也许这是人类的劣根性,对别人的灾害总是兴致勃勃的,甚至连自己身在险境也不知道!
  人越来越多,我在人群之中,简直是无能为力,幸好我们的船已开始离开着火的运油船,左舷上的舱口都喷出了巨大的水柱,目的是保护我们的船只。
  船已离开了运油船大约一千码左右,但我们仍可以清晰地看到那运油轮的火焰。
  运油轮上的工作人员正尽了全力的救火,幸好火灾面积祗及船头,十五分钟之后,火势已受控制了。
  我们船上的人更有恃无恐地看下去。
  他们指指点点,发表着荒谬可笑的论调,我们船上仍喷出了巨大的水柱,在水花四溅中看着那运油船上的人们扑火的狼狈情形。
  一阵浓厚的黑烟升起,看来火势已被扑灭。
  人群中传出一阵喟叹的声音,不知是叹息着火焰已被扑灭还是惋惜看不见更炽烈的火焰。
  我看见那运油船也开始航行,看来已没有问题,渐渐运油船已远离我们了,人群开始返回船内,但仍然发表着他们的意见,有些更说得口沫横飞。
  我知道这艘“列斯维亚”运油轮,这是现存的最巨大的运油轮,可以装载一百万桶的原油,是英美日三国联合建造的,船上的设备十分优良,有最先进的电子传感器,配合运行于整个船身的雷达追踪器,可以算是目前最安全的运油轮,在储油的船舱附近一百码以内,祗要有一粒火升起,雷达便立刻知道而发出警告。
  而且船上的工作人员全部都不许吸烟,连煮食用的炊具也是用微波的,因此,在船上发生火警是微乎其微的,但为甚么我们竟可以亲眼看到这艘轮船发生火警?
  看来我们的科学家仍然未能够做到最完美的运油轮,相信经过这次的火灾,他们又要再研究一番了。
  事实上这并非稀奇的事,因为人类的科学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才迈出了一步,差不多二百年的光景,在宇宙的时间中又算得甚么!
  我一面想一面走,希望找到艾媚。
  艾媚已迎面而来,不是漫步,是奔跑着,脸上更带着惊惶的表情。
  难道大油轮的大火对我们也有影响?
  “安宇,不见了……一个也不见了!”她气急败坏地说,语声还带有颤抖。
  “甚么不见了?”我问。
  “他们已全部失踪!”艾媚抓着我的手臂。
  “他们?”
  “那七个老头子和他们的手下!”
  我真不相信我的耳朵!
  “艾媚,冷静点慢慢告诉我?”
  “当我回到保安室,吩咐各部门的保安人员的工作后,那时,正是甲板上堆满了看大火的人们,在这混乱的情况下,一定会发生危险,因此,我也在船上各处巡视,可是,当我看完之后,回到保安室时,发觉室内凌乱一片,那囚室内的人全部失了踪迹。”艾媚仍是满脸惊惶。
  “保安人员呢?”
  “因为当时有太多的人拥上甲板,我差不多派上所有的人员上甲板维持秩序!”
  “这船虽然大,可是这是海上,他们一定仍在船上,搜索开始了没有?”
  “他们已经把船上每一个角落都搜了一次。”
  “他们泅水走了?”我提出了这个可能之后,立刻觉得自己比一条猪还要愚蠢!
  这是大西洋,附近几百里内的地方根本没有陆地,如果他们跳水,一定是自寻死路,就算其中有人愿意冒险,其他的人也不一定参加!
  “让我们再看看囚室!”我说。
  在通往保安室的路途上,艾媚不断地自语自言:“这根本没有可能!这根本没有可能!”
  保安室的门锁并没有弄坏,看情形是有人放他们出来似的,囚室内还有一些外衣,这证明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行动,连囚室内的人也预料不到的!
  至于囚禁那些保镖的房间,门锁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船内地板十分干燥,也没有留下可以看到的鞋印。
  我们再看看甲板上的救生艇,全部都放得十分齐整,完全没有被人动过!
  照情形看来,他们逃走的唯一方法是蹈海,虽然我早已否定了蹈海的可能,但在目前来说,这是唯一的可能,很多时候,我们用常理推断的不可能,往往是歹徒们用的方法,于是,我们又立刻走遍了可以跳下海的地方,包括了甲板,船舱及机房。
  没有,完全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也许他们都是身手敏捷的人,趁着人们挤在甲板的左舷,在右舷跳了下去!”艾媚说。
  “如果一个人静静地跳下去,也不会被人发觉,可是,逃走的人差不多有二十人!”我说。
  艾媚满脸苦恼的看着我。
  “好,我不否定他们跳下水的可能——”
  艾媚好像想到了一些甚么,兴奋地说:“下面一定有船接载他们!”
  我立刻拉着他(她)跑往控制室。
  华律船长正在里面踱着方步。
  一见我们,他便抢着问:
  “有没有他们的踪影?”
  艾媚祗是叹了一口气。
  我说:“船长,带我们看看雷达!”
  华律立刻领着我们走向那雷达间。
  这个雷达十分先进,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利用荧光幕的,好像我们家里的电视机。
  “这雷达性能怎样?”我问。
  “五百里之内,任何阻碍物我们也可以收到!”
  我们立刻注视着荧光幕。
  华律船长对那雷达控制员说:“你解释一下!”
  那年青的控制员,首先按了雷达前的一排电钮,然后说:“这雷达性能十分良好,五百里之内,无论是空中或水面的障碍物,都会追踪到的!”
  我问:“附近有没有船只?”
  “有!”他说又按了一排电处说:“这是刚才我们遇到的失火运油船!”
  荧幕上出现了一个黑影,离我们已有廿多海里。
  “其他呢?”艾媚问。
  “没有,完全没有!”他又按了一排电钮。
  “这雷达对海底有没有作用!”
  “有!海底下五百尺之内,无论是潜艇,礁石我们也可以测到!”控制员说,一面又按钮。
  “请看,全部都是静止状态,如果有潜艇我一定可以看到的!”
  这班人离船的可能性已全被推翻。
  我可以肯定,他们仍然在这船上。
  一起回到船长室。
  艾媚拿出了对讲机,询问各处再度搜索的保安人员,但是仍然没有人发现一些线索。
  难道他们廿多人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隐身?如果他们有这样的能力,早已逃之天夭,还会被我们囚禁了这么长的时间!
  突然我想起了一个人。
  艾媚也忽有所悟地抢着说:“高堡医生呢?”
  我并没有答她的话,两人不约而同的夺门而出。
  医疗室内并没有高堡医生的存在。
  “有没有人监视他?”我问。
  “有,不过这几天来他一直都在研究怎样暂时保存那三具尸体,免得发臭,而影响船上的卫生!”
  “你认为他有甚么可疑的地方?”我问。
  “没有!”艾媚直截了当地说。
  “有时最没有可疑的人,便是最有关系的人!”我说。
  艾媚立刻拨了个电话,问她的手下,一会,她对我说:“他到了冻房!”
  冻房是在机房的一层,差不多已是最底的一层。
  有两个保安人员正站在门前。“高堡医生呢?”
  “在里面!”
  “多久了?”我问。
  “差不多一小时了!”
  “他在里面做甚么?”艾媚问。
  “据他说是把尸体冷藏!”
  我用手拉开那门,可是,门是上了锁的!
  我立刻问:“锁匙呢?”
  “甚么锁匙?”那保安人员问。
  “当然是这门的锁匙!”我说,立时,我发觉已有点不大对劲!
  “艾媚找船上管事找锁匙!”我说。
  那保安人员大惑不解地说:“门是没有上锁的!”
  “你们有没有离开过?”我问。
  他们都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
  另一个终于说:“我们刚才走到那船窗,看看那运油船大火,后来,因为水柱喷出,我们便回来!”
  艾媚拿了锁匙回来。
  门开了,我立刻冲进去,冻房内温度相当低,这地方是用来保存船上的肉食。
  高堡卧在地上,似乎已是受不住这里的温度,前面三个木箱,看来是船上木工做的临时棺椁。
  我们把高堡医生抬了出去。经过一番扰攘之后,他已苏醒过来。
  我说:“你几乎被冻死了!”
  高堡医生满脸狐疑地说:“不知是谁那么恶作剧!”
  “恶作剧?那人一定想你死!”艾媚说。
  “是谁?”高堡医生问。
  “我们也不知道,可能是害死这三个人的凶手!”艾媚不安地说,顿了一顿,又说:“如果我们不及时赶来,你便成为了第四个死者!”
  我问:“你在内面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任何古怪的声响?”
  “没有——也许我正在集中精神工作,也许是那门太重太厚了,我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一会,他又接口说:“不过,我进去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冷的!”
  我们再问了他几个问题,他也答得合情合理,看来他并不是说谎的!
  我还以为从高堡医生口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个可能性,又被否定了!
  我们别了高堡医生,艾媚似乎仍然怀疑他,又再派了两个保安人员监视他,这样做也好,因为高堡医生是第四个遇害者,凶手可能会再向他下手。
  我说:“我们对每一层都搜索得十分清楚,可是,最大意是机房,我们再去看看。”
  机房占了差不多整个底层,面积相当大,但到处都是油渍,和横七竖八的铁管,而且机房温度相当高,使人不大愿意在这地方勾留。
  虽然这艘船是新式的,但动力仍然是柴油。因为这般豪华邮船是商业机构的,商人为节省,机械与一般商船差不多。
  机房的最高负责人领着我们四处看看,他说:“不要小觑这机房,机械虽然是一般,但在设计方面却是比一般的先进得多!”
  我们看过涡炉和发电机,并没有甚么异样。
  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便问:“请问如果所有引擎都有了故障,你们怎么办?”
  “我们有一个辅助动力系统!”
  辅助动力系统在另一个小型的机房,我们以前并没有看过,那人也领导着我们去参观。
  “这艘船已环游世界七次了,但从未动用过这个系统,所以这里的一切都是簇新的!”他说。
  我在这个小机房走了一个圈,也没有甚么发现,祗好回到艾媚的保安室。
  我们穿过了客房的通道,通道上并没有人,忽然,我觉得这走廊似乎有点不同!
  在船上差不多十天,平常走过这通道的唯一目的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甲板或往那些娱乐休憩的地方,并没有发觉有些甚么不同。
  但而今我们慢慢地走过这通道,发觉这些通道的高度与一般船只不大相同似的。
  我抬头望着天花板,又再看地板。
  艾媚奇怪地问:“有甚么发现?”
  我摇了摇头,以前,我也搭过光华客轮,虽然及不上这艘,可是,无论如何,地板与天花板之间,显然没有这么大的!我们都知道,轮船怎么大也好,空间是固定的,任何一个设计师也会尽量利用空间,不会浪费一尺一寸。
  我伸起手,看来还差两尺才到天花板,我暗暗计算一下,我本身高六尺,加上手长,再加上两尺空间,差不多是十一尺!
  任何一艘船也不需要十一尺那么高的天花板,不要说在船上,就算在陆上,我们的居处也祗不过九尺至十尺!
  艾媚看了我的古怪动作,恍然而悟地说:“安宇,你觉得天花板很高吗?”
  “是的!”我说。
  “据说这艘船本来打算建造六层房间的,但后来却改建了五层!”艾媚说。
  “为甚么?”
  “因为根据轮船公司的市场调查,现代人很多都有一种心理病——畏狭症——害怕太侷促的地方,所以,都不愿意乘搭邮轮,为了针对这点,本来六层改建五层,免除了顾客们侷促的感觉!而搭客果然增多了!”
  “谁告诉你的?”我问。
  “船上的游览小册子也有报导的!”艾媚说。
  畏狭症其实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科学家早已知道一般人都不喜欢处身于太狭窄的地方,所以一般在大都市生活的人,都不愿留在家里,而涌到街上,使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都迫满了人!
  可是,我仍有点不明白,为甚么十一尺那么高?这里的空气调节系统性能十分良好,九尺已是足够!一般船只最多也是七尺半!
  我似乎想到了一些问题,可是,我的脑海又像一片空白,这高度的差别是一个问题吗?
  似乎是,但我始终抓不着。
  艾媚并没有说话,她明白我的习惯,恐怕说话会打乱我的思潮。
  对了!忽然,我脑海里灵光一闪!
  我兴奋地对艾媚说:“去船长室!”
  “你想到些甚么?”艾媚追着问。
  “我也不敢肯定,不过到了船长室便可以明白!”
  我连走带跳的直奔船长室。
  华律船长并不在里面,值班人员说他上了甲板。
  “艾媚,可以找到这船的设计图吗?”我问。
  “相信可以吧!这也不是甚么秘密!”
  艾媚与船长室内一个工作人员说了一会,那人在一个巨大的文件柜内拿出了一大卷蓝图。
  这卷蓝图内大约有廿张以上,找了一会,才找到那张船身的横切面图。
  看了一会,终于有所发现了!
  艾媚见我面有喜色,便拉扯着我的手臂,像个撒娇的女孩子:“告诉我,快告诉我!”
  “你自己看着吧!”我说。
  艾媚看了半天,仍摸不着头脑。
  “你看着现在每层的高度是多少?”
  “每层高十一尺,五层便是五十五尺!”
  “你再看另外一张!”我说。
  “那一张?”
  “原本六层的设计图!”我说。
  “原本的设计是六层,每层高度是八尺!”艾媚说。
  “对了!”我兴奋地说。
  “我仍不明白!”艾媚说。
  “每层高八尺,六层共四十八尺!”我说。
  “相差了七尺!”
  “可是,船身的总高度并没有增加!”
  “那为甚么设计师能在四十八尺的空间内建筑了五十五尺的高度?”艾媚问。
  “那便是奥妙的地方!”我说。
  “我仍不明白!”

相关热词搜索:一飞冲天

下一章:(五)

上一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