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越狱犯人 公海逃亡
2025-10-14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小路易——波比正陷于纷乱之中。
他是个七岁小男童,想不到一变变成了一名逃犯手中的人质。
虽然那逃犯只是他舅舅,但他很少见他,也害怕他那副凶相。
他后来虽然获“释”,但已经吓得半死!
他这边才惊魂甫定,想不到那边又有麻烦!
原来当他返抵家中才不久,警方人员已经在客厅里困扰他。
波比只是个小孩子,他不会说谎。
警方已经知道他出了事,但父母为什么不肯承认?
聪明的探员于是将他们隔离问话,这才问出了真相来。
联邦密探也来了。
中央情报局的“CIA”人员也跑到路易的家里来。
至此,路易夫妇二人才感到事态的确有些不平凡!
一名“CIA”人员对路易说:“利安不是一个普通犯人。”
路易心里想:还用得着你说么?我早已知道他是死囚一名。
但是,路易听下去才知道,他知道的实在太少了。
那名“CIA”人员又说:“你是政府人员,假如你不合作,我惟有将你带走。利安纳肯定是你放走的。你儿子已供出了一切,我只可以简单告诉你,他不能离开美国,更不能落入外国特工手中。事关国家机密,我不可能对你透露太多。总之说一句,你聪明的,就乖乖与我们共谋补救的办法!否则,后果你必须负责。”
路易任职于码头海关检查站,自然也是政府官员之一。
他明白到“CIA”管的是什么,更明白到“CIA”人员的办事手段。
尤其是自从“水门事件”之后,报章上几乎天天爆出许多“CIA”的罪行,然而无论外界如何抨击,美国政府却置若罔闻。
为什么?
道理其实很简单,”CIA”的工作一向是秘密存在的。
他们负责的是有关美国国家安全事务,一切亦以美国的利益为大前提,纵然有“错”,也只是手续上的问题而已。
因此,“CIA”时至今日,在美国国内仍具有无上权威!
路易既然明白了这一点,也只有乖乖的,将被“迫”的经过,一一从实招来。
路易驻守码头海关检查站,由于职位颇高——这点自然也是逃犯利安纳早已知道的事,否则也不会麻烦到这位妹夫了。
路易因此先利用职权上的方便,将利安纳当作一般人蛇一样,偷运到一艘轮船之上。
一般而言,轮船要偷运一个人出境,总比飞机方便得多。
机场检查站离停机坪往往太远,任何人登机也会受到注意。
但轮船泊岸,码头上吊桥处处,上货落货,往往亦弄得人眼花缭乱。所以,他明白到这一切关键之后,便安排利安纳登上了一艘郎将开出纽约港口的客货轮。
“那是什么国家的?”侦探们急急问道。
路易说:“日本船。”
“名称呢?”
“光陆丸。”
“挂日本旗的?”
“是的。”
“开出了多久?”
“四小时左右吧!”路易一边看看墙上的电钟,一边说。
几个不同单位的办案人员,互相交换了一个不寻常的眼色。
有人去打电话,有人匆匆离开了路易的家。
时间已是半夜时分。
路易本人被“CIA”人员带往码头去,他妻子与儿子则由警探陪同,前往医院。
为什么要到医院去?
路易太太以为:也许警探担心她的儿子波比可能被吓坏!
但是到了医院之后,她才发觉情形有些不大对劲。
除了她儿子之外,她本人也被带到了另外一间隔离病房。
那些电子检验仪器,以及医生护士们的小心从事,处处都显得极不寻常。
路易太太又惊,又好奇!她曾不只一次地向人查问。
但是,没有人肯将实情告诉她!只劝她安心接纳是项检查,也许她会没事的。
不知是否心理作祟,未到医院之前,除了忐忑不安的感觉之外,并无不安之处,但是现在,她却浑身不适。
再细心回忆一下,一个像利安纳那样的逃犯,是否值得当局如此重视,为什么要惊动这许多部门?
进一步想到“CIA”是个十分特殊的机构时,路易太太就有点不寒而栗!
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她百思不得其解,只是一想到儿子波比的安全,她更加感到不安。
是否利安纳本身是个带菌者?
是否利安柄已将某种细菌传播到他们一家三口的身上?
路易太太焦虑万分,可惜不久之后,她已失去了知觉。
医生为她注射了一种针药,须要她暂时昏迷片刻。
医生发现她情绪高度不安,同时亦须要从她的身体抽取若干样本化验。
码头上的港口管理当局已证实一艘日轮“光陆丸”,于晚上八时二十分开出!
目前已是半夜一时。
“CIA”人员取得了一份“光陆丸”的本身详细资料,以及是次航行的载货和乘客的清单。
二万余顿的“光陆丸”之上,竟载有千多名乘客。
这些乘客之中,包括各种国籍的,大多数是到欧洲的游客。
“光陆丸”上的船长和船员都是日本人。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战后的日本,已从军国主义改变为经济挂帅。
日本电器雄据东南亚币场已是众所皆知的事实。
燃油危机发生之后,日产的小型房车也开始进军世界市场。
现在连造船业也是日本人的世界。
东洋人假如早知道这种方式可以令他们实际得益更大,三十余年前广岛一役大可以省回那数以万计的生灵。
初步资料显示,船上一切设备良好。这也是不难想像得到的事。
假如船上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欧美游客又如何肯光顾日本人。
大西洋的风暴似乎没有太平洋上那么厉害而活跃。
因此,“光陆丸”上的游客们的旅程,应该是非常愉快的!
但是,他们都一定无法想像得到,一场比风暴更为可怕的事情,即将在他们的身边发生。
“CIA”人员的突如其来,已经令到纽约港口码头管理当局人员感到意外。
现在,他们又忙于赶往美国海岸防卫队派驻纽约的办事处去!
另一方面,路易和码头上一些人员,已被立刻送往医院接受检验。
路易发梦也想不到,他除了给自己一家人带来了这么多麻烦之外,还给他的同事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透过无线电连络,“CIA”人员已经知道“光陆丸”正在公海之上。
大西洋上的海面有风浪,但天气还不至于太过恶劣。
“CIA”人员要求海岸防卫队人员将他们用直升机载出海。
但是,时在黑夜,防卫队人员认为此举太过冒险!
假如等到天明之后又如何?
天明之后一切自然方便得多了。但是“CIA”人员强调时间对于他们太过重要。
甚至连负责操纵无线电通讯的人员也无法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CIA”人员显得十分紧张!
同时他们也了解到,凡是有“CIA”人员出面的,都不会是平平凡凡的事!
另一方面,那份乘客名单也由“CIA”人员和联邦密探们,加以分析。
“CIA”人员所以不将实情公开,是担心造成纷扰!
因此,他们只要求与日本轮“光陆丸”取得连络,而不肯将真相公布。
然后,”CIA”人员才进一步要求日轮上的保安人员,要注意一名逃犯的下落。
最后也仅仅是要求“光陆丸”船长保持与美国海岸防卫队之间的连络而已。
“CIA”人员就是尽可能拖延一些时间,希望在乘客名单上,找出一些可能是他们“自己人”的人,然后才决定是否将实情告诉他们。
正是他们对路易所说的,这是关乎“国家利益”的秘密,所以他们不可能说得更明白。
然而他们既不能立即到“光陆丸”船上去,也惟有退而思其次了。
他们必须立即找出一个以上足以信赖的人。
当然,在他们想像中,那个人最好是“CIA”人员,或者美国保安机构中的服务人员。因为他必须在船上代表他们执行任务。
然而名单中虽然有不少美国人,就是没有“CIA”人员。
相反,却出现了一些令“CIA”人员震惊的名字。
“沙拉玛,叙利亚人,三十七岁。”一名联邦密探罗辛格吃惊地叫将起来。
面对着罗辛格的,是“CIA”官员谷巴,当时他正在研究另一页乘客名单。
但是,此刻他也急不及待地,掉过头来,留意罗辛格的指头。
指头所指的名字,果然是他熟悉的。
谷巴记起了,“CIA”总部的档案中,的确有这个叙利亚人的资料。
他是个危险人物,但最近却以游客身份来了纽约。
“CIA”人员曾派人监视他,但发觉他并无异样。
谷巴立即与华府总部连络。
结果总部的回话更加令谷巴为之啼笑皆非。
总部值勤人员说,沙拉玛仍在纽约一间酒店之内,“CIA”人员监视他,至今为止,已知道他订了明天飞伦敦的机票云。
谷巴气得呱呱大叫,破口大骂:“你们这班真是饭桶!”
总部接电话的人却被弄得一头露水。
联邦密探队的高级人员罗辛格这时又从名单中找到了另外一些人。
罗辛格逐一向谷巴指出的名字是:“尼波夫,苏联人,三十二岁,游客。”
谷巴几乎还没有看完那一栏,已经脱口而出:“尼波夫是塔斯社记者,哪里是什么游客。”
罗辛格道:“希望只是偶然的巧合吧,否则,船上必然已经有一项阴谋正在进行中。”
谷巴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他灵机一触,把一名助手召来,吩咐他去医院监视路易和他妻子的背后身份。
罗辛格又指出了另外一些乘客的名字,其中包括:雷尔和“牧川吉”二人的。
罗辛格对谷巴说:“我觉得雷尔这个美国人的名字好熟,但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在何处听过这名字。”
谷巴所以能成为“CIA”组织中的一名首脑人员,自然并不简单,能在“CIA”机构中工作的人,他们的头脑几乎都是特别构造的,何况还是“首脑极”人物呢。
因此,谷巴很快就想起了一件事。
他喃喃地说:“雷尔当然不是真正游客,他是一名国际特警。”
“国际特警?”罗辛格有如发现了金矿似的,“那好极了,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足以信赖的美国人。”
“慢着!”谷巴又在沉思:“他曾到过我们的总部。”
“雷尔去找过你?”
“并非直接找我,但事后我知道他向我们的人查询叙利亚人沙拉玛的资料。”
“那么,毫无疑问,雷尔是为了跟踪沙拉玛,才以游客身份落船。”
谷巴又盯住名单中的另一行,喃喃自语般道:”但是,他为什么要与一个日本人同住一间房?难道这日本人是——”
罗辛格不等他说完便冲口而出:“对了,这日本人一定也是一名国际特警。”
谷巴把另外一名助手召来,吩咐他立即与国际特警纽约办事处的负责人夏力连络。
谷巴回头对罗辛格说:“假如这日本人果真也是一名国际特警,这一回真的是有幸有不幸!”
罗辛格只是一名联邦密探。根据现行美国保安制度,地方警局只限于管辖该地区内的治安,超出该范围,就要惊动州警和联邦密探队。
但“CIA”人员的工作除了保密之外,还可以将权限扩展至国内外。
因此,罗辛格虽然身为联邦密探队中一名高级人员,但对这一次“逃犯事件”也只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
换句话说,罗辛格只可以意会到这件事“颇为严重”,但严重到何等程度?他根本无法了解其中详情。
他趁住谷巴的助手纷纷遣去之际,忍不住问谷巴:“到底利安纳重要到何等程度?我对你刚才那句话极感兴趣。”
刚才谷巴说那日本人也是国际特警的话,“有幸有不幸”。
罗辛格就是针对这句话问谷巴。
谷巴也晓得罗辛格是联邦密探队中的高层人员,所以看看左右没有其他人在场,便低声向他解释。
根据谷巴说:利安纳逃出了监狱之后,曾误闯一间实验室。
那间实验室正在培植中的一种细菌,可能已沾染在利安纳的身上。
这也就是“CIA”奉命追捕利安纳的最重要一点。
罗辛格不禁吃惊地问:”那是什么细菌?会传染吗?”
“当然,凡是细菌都有可能传染。”谷巴说,“所以我才说有幸有不幸!”
罗辛格终于明白,谷巴为什么不敢透过无线电将事实向日船长公开,就是为了担心造成一宗国际纠纷。
同时罗辛格既然是一名高级联邦人员,自然也了解到“CIA”负责的保密工作,也许有许多事实非谷巴所能说得出口的。
因此,罗辛格只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问了一些问题;他不敢追查到底。
越是高级的官员,就越加了解到一些已存在多时的事实。
凡是知得越多秘密的人,换来的麻烦可能会越多。
在美国,每年都有不少人死得不明不白;每当警方要追查真相时,又遭遇到重重困难,甚至被“CIA”阻止。
这是为了什么?
明眼人一定明白:死得不明不白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他若非“该死有余”,便是“知得太多不应该知道的事”。
所以,罗辛格没有再问下去。
反而谷巴却很有兴趣说下去:“我们首先要在日轮之上,找出一个以上的美国人,他必须可靠。然后我们再将部份事实告诉他,让他在船上代表我们去处理这件事。”
罗辛格道:“但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医疗人员。”
谷巴道:“假如找不到利安纳之所在,一切都是枉然!”
电话响了。
是谷巴一名助手由医院中打来的。
这是海岸防卫队纽约港口办事处大厦中的一间办公室。也是谷巴等人以“CIA”名义临时借用的。
谷巴的助手给他上司报告了一个十分不幸的消息。
路易的儿子波比,被医生验出是个“极度危险”的带菌者。
至于他带的是什么菌,医院方面正在详细化验中。
谷巴没有再追问下去,只命令助手立即办好两件事。
第一,将此事通知医院方面,一切必须保密。
第二,路易一家三口,立即秘密送往首都一间医院。
那间医院是由“CIA”和军方控制的。
罗辛格在旁鉴貌辨色,已经知道这件事绝不寻常。
他没有追问谷巴什么;反正谷巴正忙得不可开交,这边致电华府总部,那边又要亲自通知军方医院调动直升机将路易一家三口载走。
情况已越来越明显,逃犯利安纳绝对是个令人担心的带菌者。
但是,那是什么细菌,危险至何等程度?是否已传染给日轮上的每一个乘客?
罗辛格只可以在内心为他们焦急!
他是个七岁小男童,想不到一变变成了一名逃犯手中的人质。
虽然那逃犯只是他舅舅,但他很少见他,也害怕他那副凶相。
他后来虽然获“释”,但已经吓得半死!
他这边才惊魂甫定,想不到那边又有麻烦!
原来当他返抵家中才不久,警方人员已经在客厅里困扰他。
波比只是个小孩子,他不会说谎。
警方已经知道他出了事,但父母为什么不肯承认?
聪明的探员于是将他们隔离问话,这才问出了真相来。
联邦密探也来了。
中央情报局的“CIA”人员也跑到路易的家里来。
至此,路易夫妇二人才感到事态的确有些不平凡!
一名“CIA”人员对路易说:“利安不是一个普通犯人。”
路易心里想:还用得着你说么?我早已知道他是死囚一名。
但是,路易听下去才知道,他知道的实在太少了。
那名“CIA”人员又说:“你是政府人员,假如你不合作,我惟有将你带走。利安纳肯定是你放走的。你儿子已供出了一切,我只可以简单告诉你,他不能离开美国,更不能落入外国特工手中。事关国家机密,我不可能对你透露太多。总之说一句,你聪明的,就乖乖与我们共谋补救的办法!否则,后果你必须负责。”
路易任职于码头海关检查站,自然也是政府官员之一。
他明白到“CIA”管的是什么,更明白到“CIA”人员的办事手段。
尤其是自从“水门事件”之后,报章上几乎天天爆出许多“CIA”的罪行,然而无论外界如何抨击,美国政府却置若罔闻。
为什么?
道理其实很简单,”CIA”的工作一向是秘密存在的。
他们负责的是有关美国国家安全事务,一切亦以美国的利益为大前提,纵然有“错”,也只是手续上的问题而已。
因此,“CIA”时至今日,在美国国内仍具有无上权威!
路易既然明白了这一点,也只有乖乖的,将被“迫”的经过,一一从实招来。
路易驻守码头海关检查站,由于职位颇高——这点自然也是逃犯利安纳早已知道的事,否则也不会麻烦到这位妹夫了。
路易因此先利用职权上的方便,将利安纳当作一般人蛇一样,偷运到一艘轮船之上。
一般而言,轮船要偷运一个人出境,总比飞机方便得多。
机场检查站离停机坪往往太远,任何人登机也会受到注意。
但轮船泊岸,码头上吊桥处处,上货落货,往往亦弄得人眼花缭乱。所以,他明白到这一切关键之后,便安排利安纳登上了一艘郎将开出纽约港口的客货轮。
“那是什么国家的?”侦探们急急问道。
路易说:“日本船。”
“名称呢?”
“光陆丸。”
“挂日本旗的?”
“是的。”
“开出了多久?”
“四小时左右吧!”路易一边看看墙上的电钟,一边说。
几个不同单位的办案人员,互相交换了一个不寻常的眼色。
有人去打电话,有人匆匆离开了路易的家。
时间已是半夜时分。
路易本人被“CIA”人员带往码头去,他妻子与儿子则由警探陪同,前往医院。
为什么要到医院去?
路易太太以为:也许警探担心她的儿子波比可能被吓坏!
但是到了医院之后,她才发觉情形有些不大对劲。
除了她儿子之外,她本人也被带到了另外一间隔离病房。
那些电子检验仪器,以及医生护士们的小心从事,处处都显得极不寻常。
路易太太又惊,又好奇!她曾不只一次地向人查问。
但是,没有人肯将实情告诉她!只劝她安心接纳是项检查,也许她会没事的。
不知是否心理作祟,未到医院之前,除了忐忑不安的感觉之外,并无不安之处,但是现在,她却浑身不适。
再细心回忆一下,一个像利安纳那样的逃犯,是否值得当局如此重视,为什么要惊动这许多部门?
进一步想到“CIA”是个十分特殊的机构时,路易太太就有点不寒而栗!
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她百思不得其解,只是一想到儿子波比的安全,她更加感到不安。
是否利安纳本身是个带菌者?
是否利安柄已将某种细菌传播到他们一家三口的身上?
路易太太焦虑万分,可惜不久之后,她已失去了知觉。
医生为她注射了一种针药,须要她暂时昏迷片刻。
医生发现她情绪高度不安,同时亦须要从她的身体抽取若干样本化验。
× × ×
码头上的港口管理当局已证实一艘日轮“光陆丸”,于晚上八时二十分开出!
目前已是半夜一时。
“CIA”人员取得了一份“光陆丸”的本身详细资料,以及是次航行的载货和乘客的清单。
二万余顿的“光陆丸”之上,竟载有千多名乘客。
这些乘客之中,包括各种国籍的,大多数是到欧洲的游客。
“光陆丸”上的船长和船员都是日本人。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战后的日本,已从军国主义改变为经济挂帅。
日本电器雄据东南亚币场已是众所皆知的事实。
燃油危机发生之后,日产的小型房车也开始进军世界市场。
现在连造船业也是日本人的世界。
东洋人假如早知道这种方式可以令他们实际得益更大,三十余年前广岛一役大可以省回那数以万计的生灵。
初步资料显示,船上一切设备良好。这也是不难想像得到的事。
假如船上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欧美游客又如何肯光顾日本人。
大西洋的风暴似乎没有太平洋上那么厉害而活跃。
因此,“光陆丸”上的游客们的旅程,应该是非常愉快的!
但是,他们都一定无法想像得到,一场比风暴更为可怕的事情,即将在他们的身边发生。
“CIA”人员的突如其来,已经令到纽约港口码头管理当局人员感到意外。
现在,他们又忙于赶往美国海岸防卫队派驻纽约的办事处去!
另一方面,路易和码头上一些人员,已被立刻送往医院接受检验。
路易发梦也想不到,他除了给自己一家人带来了这么多麻烦之外,还给他的同事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 × ×
透过无线电连络,“CIA”人员已经知道“光陆丸”正在公海之上。
大西洋上的海面有风浪,但天气还不至于太过恶劣。
“CIA”人员要求海岸防卫队人员将他们用直升机载出海。
但是,时在黑夜,防卫队人员认为此举太过冒险!
假如等到天明之后又如何?
天明之后一切自然方便得多了。但是“CIA”人员强调时间对于他们太过重要。
甚至连负责操纵无线电通讯的人员也无法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CIA”人员显得十分紧张!
同时他们也了解到,凡是有“CIA”人员出面的,都不会是平平凡凡的事!
另一方面,那份乘客名单也由“CIA”人员和联邦密探们,加以分析。
“CIA”人员所以不将实情公开,是担心造成纷扰!
因此,他们只要求与日本轮“光陆丸”取得连络,而不肯将真相公布。
然后,”CIA”人员才进一步要求日轮上的保安人员,要注意一名逃犯的下落。
最后也仅仅是要求“光陆丸”船长保持与美国海岸防卫队之间的连络而已。
“CIA”人员就是尽可能拖延一些时间,希望在乘客名单上,找出一些可能是他们“自己人”的人,然后才决定是否将实情告诉他们。
正是他们对路易所说的,这是关乎“国家利益”的秘密,所以他们不可能说得更明白。
然而他们既不能立即到“光陆丸”船上去,也惟有退而思其次了。
他们必须立即找出一个以上足以信赖的人。
当然,在他们想像中,那个人最好是“CIA”人员,或者美国保安机构中的服务人员。因为他必须在船上代表他们执行任务。
然而名单中虽然有不少美国人,就是没有“CIA”人员。
相反,却出现了一些令“CIA”人员震惊的名字。
“沙拉玛,叙利亚人,三十七岁。”一名联邦密探罗辛格吃惊地叫将起来。
面对着罗辛格的,是“CIA”官员谷巴,当时他正在研究另一页乘客名单。
但是,此刻他也急不及待地,掉过头来,留意罗辛格的指头。
指头所指的名字,果然是他熟悉的。
谷巴记起了,“CIA”总部的档案中,的确有这个叙利亚人的资料。
他是个危险人物,但最近却以游客身份来了纽约。
“CIA”人员曾派人监视他,但发觉他并无异样。
谷巴立即与华府总部连络。
结果总部的回话更加令谷巴为之啼笑皆非。
总部值勤人员说,沙拉玛仍在纽约一间酒店之内,“CIA”人员监视他,至今为止,已知道他订了明天飞伦敦的机票云。
谷巴气得呱呱大叫,破口大骂:“你们这班真是饭桶!”
总部接电话的人却被弄得一头露水。
联邦密探队的高级人员罗辛格这时又从名单中找到了另外一些人。
罗辛格逐一向谷巴指出的名字是:“尼波夫,苏联人,三十二岁,游客。”
谷巴几乎还没有看完那一栏,已经脱口而出:“尼波夫是塔斯社记者,哪里是什么游客。”
罗辛格道:“希望只是偶然的巧合吧,否则,船上必然已经有一项阴谋正在进行中。”
谷巴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他灵机一触,把一名助手召来,吩咐他去医院监视路易和他妻子的背后身份。
罗辛格又指出了另外一些乘客的名字,其中包括:雷尔和“牧川吉”二人的。
罗辛格对谷巴说:“我觉得雷尔这个美国人的名字好熟,但一时之间却又想不起在何处听过这名字。”
谷巴所以能成为“CIA”组织中的一名首脑人员,自然并不简单,能在“CIA”机构中工作的人,他们的头脑几乎都是特别构造的,何况还是“首脑极”人物呢。
因此,谷巴很快就想起了一件事。
他喃喃地说:“雷尔当然不是真正游客,他是一名国际特警。”
“国际特警?”罗辛格有如发现了金矿似的,“那好极了,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足以信赖的美国人。”
“慢着!”谷巴又在沉思:“他曾到过我们的总部。”
“雷尔去找过你?”
“并非直接找我,但事后我知道他向我们的人查询叙利亚人沙拉玛的资料。”
“那么,毫无疑问,雷尔是为了跟踪沙拉玛,才以游客身份落船。”
谷巴又盯住名单中的另一行,喃喃自语般道:”但是,他为什么要与一个日本人同住一间房?难道这日本人是——”
罗辛格不等他说完便冲口而出:“对了,这日本人一定也是一名国际特警。”
谷巴把另外一名助手召来,吩咐他立即与国际特警纽约办事处的负责人夏力连络。
谷巴回头对罗辛格说:“假如这日本人果真也是一名国际特警,这一回真的是有幸有不幸!”
罗辛格只是一名联邦密探。根据现行美国保安制度,地方警局只限于管辖该地区内的治安,超出该范围,就要惊动州警和联邦密探队。
但“CIA”人员的工作除了保密之外,还可以将权限扩展至国内外。
因此,罗辛格虽然身为联邦密探队中一名高级人员,但对这一次“逃犯事件”也只不过是一知半解而已。
换句话说,罗辛格只可以意会到这件事“颇为严重”,但严重到何等程度?他根本无法了解其中详情。
他趁住谷巴的助手纷纷遣去之际,忍不住问谷巴:“到底利安纳重要到何等程度?我对你刚才那句话极感兴趣。”
刚才谷巴说那日本人也是国际特警的话,“有幸有不幸”。
罗辛格就是针对这句话问谷巴。
谷巴也晓得罗辛格是联邦密探队中的高层人员,所以看看左右没有其他人在场,便低声向他解释。
根据谷巴说:利安纳逃出了监狱之后,曾误闯一间实验室。
那间实验室正在培植中的一种细菌,可能已沾染在利安纳的身上。
这也就是“CIA”奉命追捕利安纳的最重要一点。
罗辛格不禁吃惊地问:”那是什么细菌?会传染吗?”
“当然,凡是细菌都有可能传染。”谷巴说,“所以我才说有幸有不幸!”
罗辛格终于明白,谷巴为什么不敢透过无线电将事实向日船长公开,就是为了担心造成一宗国际纠纷。
同时罗辛格既然是一名高级联邦人员,自然也了解到“CIA”负责的保密工作,也许有许多事实非谷巴所能说得出口的。
因此,罗辛格只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问了一些问题;他不敢追查到底。
越是高级的官员,就越加了解到一些已存在多时的事实。
凡是知得越多秘密的人,换来的麻烦可能会越多。
在美国,每年都有不少人死得不明不白;每当警方要追查真相时,又遭遇到重重困难,甚至被“CIA”阻止。
这是为了什么?
明眼人一定明白:死得不明不白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他若非“该死有余”,便是“知得太多不应该知道的事”。
所以,罗辛格没有再问下去。
反而谷巴却很有兴趣说下去:“我们首先要在日轮之上,找出一个以上的美国人,他必须可靠。然后我们再将部份事实告诉他,让他在船上代表我们去处理这件事。”
罗辛格道:“但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医疗人员。”
谷巴道:“假如找不到利安纳之所在,一切都是枉然!”
电话响了。
是谷巴一名助手由医院中打来的。
这是海岸防卫队纽约港口办事处大厦中的一间办公室。也是谷巴等人以“CIA”名义临时借用的。
谷巴的助手给他上司报告了一个十分不幸的消息。
路易的儿子波比,被医生验出是个“极度危险”的带菌者。
至于他带的是什么菌,医院方面正在详细化验中。
谷巴没有再追问下去,只命令助手立即办好两件事。
第一,将此事通知医院方面,一切必须保密。
第二,路易一家三口,立即秘密送往首都一间医院。
那间医院是由“CIA”和军方控制的。
罗辛格在旁鉴貌辨色,已经知道这件事绝不寻常。
他没有追问谷巴什么;反正谷巴正忙得不可开交,这边致电华府总部,那边又要亲自通知军方医院调动直升机将路易一家三口载走。
情况已越来越明显,逃犯利安纳绝对是个令人担心的带菌者。
但是,那是什么细菌,危险至何等程度?是否已传染给日轮上的每一个乘客?
罗辛格只可以在内心为他们焦急!
下一章:第二章 大西洋上 风涌浪急
上一章: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