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陆丸内 危机四伏
2025-10-14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大西洋上空,出现了一批美国军机。
此等军机一再低飞,掠过“光陆丸”的上空,同时亦发出了无线电讯号。
这是美国第六舰队的舰截机,自一艘空母的甲板上起飞。
美国军方这一次是直接受到总统的密令,而展开是次行动的。
美国总统已接获“CIA”的紧急报告。
报告的详细内容,只有总统个人知道;甚至连总统的安全助理,也只知道其中一部份而已。
表面上看来,美国方面已无法容忍恐怖份子的劫船行动。
尤其是那艘船上发生了“不明来历”的可怕传染病——不知名的疫症!万一真的让它开入地中海,相信地中海各港口亦势必受到传染。
因此海军方面奉命立即采取行动,除非“光陆丸”停止前进,等候进一步安排,否则美国海军军机,就奉命将它炸沉。
连美国总统府的特别安全事务顾问们,对总统是次突如其来的决定,也大感意外。
他们甚至劝告总统,必须顾及有关国家的反应。
有关国家的反应包括了“光陆丸”所属的日本,恐怖份子所属的叙利亚等有关阿拉伯国家,以及苏联等国。
此外,船上的搭客还包括了其他不同国籍的人,万一炸船行动一旦实行,此等国家必然会引起反感。
但是,美国总统一向以来所表现的姑息态度,刹那间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总统态度的强硬坚决,令人意会到此事绝不寻常。
到底什么事情令到美国人如此焦虑?
当海军军机采取警戒行动的同时,各国派驻华府的大使馆,亦已接到了照会;照会只表明美国总统的态度,希望有关国家出面制止“光陆丸”继续前航,否则美国军机惟有把它炸沉,让它连人带船,永远葬身于大西洋的海底。
有关国家接到了美国的照会之后,自然也是万二分的焦急,尤其是日本,因为“光陆丸”不但是日本人的,甚至船上最多也是日本人。
于是总统府——白宫的电报源源不绝,热线电话亦响个不停。
到底幕后发生了一些什么不寻常的事?相信除了美国总统之外,就只有“CIA”的头头们才最清楚。
美国海军军机已向“光陆丸”发出了警告。
“光陆丸”船上的无越电生亦已将美国方面的决定,转告了沙拉玛等人。
沙拉玛和尼波夫他们自然气得半死。
较早时他们已接到甲板上的同党的报告,知道美国飞机一再低飞掠过。
当时沙拉玛他们还下令开枪向天空射击。
但是,现在他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的最后决定之后,又难免有些犹疑起来。
沙拉玛对尼波夫道:“我们还要坚持直驶地中海么?同志。”
尼波夫毫不考虑地说:“当然,我们岂可示弱?”
“现在已不是示不示弱,而是现实问题。”沙拉玛显得有些担心,“美国舰队可以足够应付我们而有余。”
“你别胆小如鼠好么。只要你再想深一层,就会知道美国佬只不过装腔作势而已!”
“何以见得?”
“船上目前有多少人?”
“千多人。”
“在你们劫机的历史上,最多控制过多少人?”尼波夫又反问。
沙拉玛回忆一下,道:“就是那年在沙漠上,同时被毁的三架客机,当时最少也有数百人。”
“好了,平时你们劫一架客机,只得一百数十人,他们仍然投鼠忌器,不敢冒然采取行动,何况现在有千多条性命在我们手中,你还担心一些什么呢?”
“嗯——但美国总统已向我们发出了最后通牒。”
“美国佬一向习惯了装腔作势,你何必去理会他们?”
“但是,事实上,这已是一艘疫船,已有不少人患急症死亡。”
“那是另一回事,总之我们不能停航,否则就功亏一篑。”
“这艘既成疫船,只怕没有任何港口让我们靠岸呢。”
尼波夫道:“在哪儿靠岸已是以后的事,目前我们要达到的,是政治目的,我们既然已引起举世人仕的注意,目的亦已达到了一半。”
“我们的目的地原是荷兰,早知如此,我们就不该中途变卦。”
“到荷兰去,只不过为了协助南摩鹿加份子,现在你们是为阿拉伯的利益。”
尼波夫又道:“若非我们发觉国际特警苦苦追踪,也许我们不会中途变卦。但现在既然变了,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对之处。最少目前我们是幸运者。”
驾驶室内的人自然都明白,尼波夫所指的“幸运者”,意思是他们侥幸未染上疫症。
假如不是他们恰巧及时采取行动的话,也许他们现在还跟其他人混集在一起,那时亦势必变成了疫症的传染者。
因此,尼波夫强调他们是“幸运者”,可能也有点理由。
日籍船长虽然在威胁之下,仍然直接指挥着“光陆丸”上的船员们操作。
他不希望这艘船被毁,但也不想船上千多条生命受到威胁。
船长本来以为有一个机会可以摆脱威胁,那是阿生他们伪装护理人员混入驾驶室,向他请示的时候,他当时已意会到那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事到如今,针药均已注射过了,恐怖份子们的反应,还是与他们一样,并无昏倒过去的迹象。
船长不知道船上的主任医生那么有医德,不肯与阿生他们合作,只以为自己可能会错意。
针药已经注射过了好一会儿,各人似乎毫无反应,唯一可以见得到的,就是沙拉玛等人的情绪较为平静下来。
但是,船上仍然罩上了一片灰黯的气氛了。
护理人员忙于照顾患病的人,更要预防疫症的传播。
船长透过船上的通话采统,要求各船员紧守岗位,保持冷静,他们显然要发扬大东洋民族的传统精神。
驾驶室内内外外,气氛一片沉重。
室内的船长,仍然指挥着船上的一切操作:“光陆丸”仍在大西洋上前进。
根据现行航线,“光陆丸”的目的地仍然是驶经直布罗陀,开入地中海。
但美国海军已警告他们,必须在抵达亚尔速群岛海域之前停航。
葡属亚尔速群岛,位于大西洋之上,根据现行航线,“光陆丸”必须经过那儿才可以进入直布罗陀海峡,再入地中海。
美国海军军机仍在上空盘桓,在视线范围之内,也可以见到一些战舰离远监视着。
军机高度在数千呎以上,非一般轻型武器的射程之内。
因此,“光陆丸”上的恐怖份子枪手们,即使有勇气向美国人射击,恐怕亦无能为力。
配备有海对海飞弹的美舰,亦步亦趋,美国人的态度看来非常之认真。
甚至沙拉玛他们也明白,美机只须使用一些空对海飞弹,也随时可以将“光陆丸”炸沉。
但尼波夫却绝对不相信有这么一回事,尤其是正当美国总统正高嚷着“人权”口号之际,岂会将千多条人命视作儿戏?
尽管沙拉玛与尼波夫之间,意见并不一致,但他们依旧控制着大局,“光陆丸”也没有停止前进。
纽约国际机场之上。
一条后备跑道,出现了一架法国军机。这现象是罕见的。
英法合制的协调式客机要在这儿争取降陆权,弄得美国人呱呱大叫!想不到现在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一架法国喷射军机。
而且,机场控制塔方面,还特意拨出了一条后备跑道给它应用。
即使在机场工作惯了的人员,也感到有些意外。
三辆黑色大房车,老早已经由特别闸口,开进了机场去。
那是“CIA”人员所驾驶的汽车,连机场海关人员也不敢过问。
三辆大房车在那儿等候,直至到那架法国军机着陆之后,他们才匆匆开到停机坪去。
军机上走下好几个人,但都不是穿上军服的法国军人,只是穿便服的,这与那架法国军机似乎不大相衬似的。
那几个人之中,包括了国际特警总部的副总监范梅力在内。
范梅力此番乘法国军机专程由巴黎赶来,自然是为了“光陆丸事件”。
“CIA”人员用汽车将范梅力等人载走。
纽约国际特警负责人夏力,是欢迎行列中唯一不是“CIA”人员。他正沿途向他的上司交代“光陆丸事件”的经过情形。
“CIA”首脑谷巴,申明了美国总统目前的态度。
范梅力有点不大高兴:“总统为什么要将光陆丸炸沉?”
谷巴解释道:”总统先生并非坚持要这样做,只是迫不得已才会采取炸船行动的。”
“怎样才是迫不得已?”
“例如,光陆丸仍然坚持要开入地中海。”
“即使如此,也只是恐怖份子迫使他们,何必一定炸船?”
谷巴道:“我们在长途电话中似乎交代过了,船上发生了可怕的疫症。”
范梅力态度严谨地说:“我这番到来,就是为了查明此事。根据我们特警方面接到的报告,听说你们要追缉的一名死囚,是个带菌者,有这种事么?”
“嗯——是的,那逃犯叫利安纳。”
“他怎么会是个带菌者?”
“这件事很难解释。”
“但我一定要明白。”范梅力又说:“我有人在光陆丸船上,他们的任务本来是要追踪一名叙利亚恐怖份子。但现在却与我们失去了连络。”
“我知道他们是谁。”谷巴说,“雷尔曾在出发前向我们找叙利亚人资料。”
“是的。是我直接命令他们的。”范梅力又说:“但我不知道除了沙拉玛之外,还有其他恐怖份子在内。”
“根据CIA的情报,最少还有一名苏联KGB特务在内。”谷巴说。
范梅力说:“我想知道更多利安纳的资料。”
谷巴道:“情况一如我们公布的。”
范梅力面有怒色:“我相信不会那么简单吧。”
他又正式问谷巴:“你们局长在何处?我要立刻见见他。”
谷巴呆了一呆。
他自然知道范梅力的来头,因此他连忙说:“局长在华府。假如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到我们办事处之后再说好不好?”
范梅力道:“我不会到你的办事处去的,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但是——”谷巴想了想,又陪上了笑脸道:“范梅力先生,如果你要了解利安纳,他的资料全在我们办事处之内。”
范梅力回头问夏力:“对于那逃犯,你到底知道多少?”
“只知道他叫利安纳。”夏力道:“同时已证实潜伏在光陆丸号船上。”
“他又怎么会是个带菌者?”范梅力瞪了谷巴一眼,“此中奥妙,相信也只有你们这伙人最明白。”
谷巴面上怔了一阵,苦笑道:“事到如今,埋怨也没有用,让我们好好地坐下来谈谈吧。”
谷巴知道,范梅力要知道的事,他无法隐瞒,否则范梅力真的会去找局长——中央情报局局长。根据国际特警条例,他们有权知道一切,尤其是美国也是该组织的成员国,他们有义务提供一切有关资料给国际特警。
因此,谷巴迅速改变他的态度,表示会将详情告知范梅力,但又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虽然当时车中的人都是“自己人”,但这种事较低级人员,一向知之甚少。
范梅力终于接受谷巴的邀请,先到“CIA”纽约办事处去!
当车队驶往该办事处途中,谷巴不断接到一些报告。
谷巴的汽车里有无线电话。
报告是来自美国海岸防卫队的纽约港口办事处,“CIA”有人一直等候在该处。
谷巴从报告中知道,“光陆丸”这艘日轮仍在前进中。
美国海军军机沿途监视,海面上的舰只亦已展开戒备。
美国海军随时会采取行动。
谷巴一边利用汽车上的无线电话与纽约办事处连络,另一方面也向华府方面报告。
谷巴的顶头上司——“CIA”局长,目前正在华府的“CIA”总部。美国总统在作出决定之前,曾紧急召见过这位局长。
范梅力也是得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情报,然后才兼程由巴黎赶来。
因此,当他抵达“CIA”驻纽约办事处时,就急不及待地问:“利安纳可是一名死囚?”
谷巴答:“是的,在法律上,他已被判处了死刑。”
“那么,他为什么会带菌?”范梅力毫不客气地问。
“嗯——他逃出监狱之后,曾误闯国防部实验室,弄翻了一些正在培植中的细菌。”
“你们国防部实验室,为什么要培植那些可怕的细菌?”
“这是秘密,我也不知道。”
“但我却知道。”范梅力轻轻一笑,“其实这件事自始至终与国防部无关,一切应由你们CIA负责。”
“CIA”无疑是举世知名的情报机构,但谷巴也知道国际特警在情报方面的成就,往往都比他们高出了好几筹。
因此,谷巴又是一下苦笑,道:“假如阁下都知道了,我们也不必再转弯抹角,以免浪费了时间。”
“你们把一些死囚送去做试验品,是不?”范梅力问。
谷巴怔了一怔,道:“那是他们自愿的。反正他们已是死囚一名,我们乐得废物利用。”
“你们正在利用死囚试验一些什么细菌?”
“我想,这件事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谷巴端来二杯咖啡,把其中一杯放在范梅力的面前。
谷巴说出了那种“不知名细菌”的来源。
据说,较早时“CIA”人员曾接纳一名苏联外交官“投奔自由”。
该外交官被带到“CIA”总部,经严密搜查后,发现他秘密藏有一小瓶不知名物体。
那小瓶一经被发觉,那名外交官立即企图将瓶子弄破。
还好负责搜查的“CIA”人员手急眼快,及时将那名外交官制服。
但是,后来竟发现该名外交官突然死去。
他并非咬破舌头,而是机关假牙之内,早已隐藏了剧毒,随时准备自杀。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阴谋。
“CIA”人员立即报告上司。
那名外交官自然不是存心真真正正的投奔自由,只是另有企图!
因此,那一瓶神秘物体,立刻被送去化验。
“CIA”人员一经化验后,证明那是一种迅速传染的细菌。
凡是沾染上这种细菌的人,会立即患上一种疫症。
“CIA”的研究人员为了彻底了解苏联人的企图,所以就利用一批死囚,作为试验。
毫无疑问,那名佯作“投奔自由”的外交官,真正的身份是一名“KGB”特务。
他们的目的,显然是要将一种神秘病菌,带到“CIA”总部来,还好及时发觉,否则后果实在难以想像。
“CIA”利用死囚试验细菌对人体的反应,无疑是十分不人道的,但根据谷巴向范梅力解释,目前“CIA”的秘密研究,无非希望制成一种新的防疫药苗,专为针对该种神秘细菌而设。
可惜试验正在进行中,就告出事,接受试验的囚犯,突然逃走。
利安纳便是其中一个。
利安纳已被证实是个带菌者,因此,他接触过的孩童波比,目前情况十分危险,正在医院被隔离起来,进行治疗。
范梅力听了谷巴的解释之后,未感满意。
他用责备的语气对谷巴道:“这种试验,你们岂能大意?你们早该想到,万一出事,会影响到其他无辜者的身上。”
“是的,但事出意外,也无可奈何。”谷巴又说,“事后局长已将有关人等,扣留查询,可惜已于事无补。”
“你们的研究,是否已有成就?”
“我们正试制一种针药,它可能对预防该种神秘细菌,会产生作用。”
“针药是否已制成?”
“第一批试用药,经已制成。”
“这自然也是秘密?”
“是的。”
“有没有向光陆丸提议过,让船上试用?”
“没有。此事一直属于高度秘密。”
范梅力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你们美国人似乎太过自私了,再拖下去,一定有更多人死在你们手中。”
谷巴默然。
范梅力又说:“我要跟你们局长通话,请你为我搭线。”
此等军机一再低飞,掠过“光陆丸”的上空,同时亦发出了无线电讯号。
这是美国第六舰队的舰截机,自一艘空母的甲板上起飞。
美国军方这一次是直接受到总统的密令,而展开是次行动的。
美国总统已接获“CIA”的紧急报告。
报告的详细内容,只有总统个人知道;甚至连总统的安全助理,也只知道其中一部份而已。
表面上看来,美国方面已无法容忍恐怖份子的劫船行动。
尤其是那艘船上发生了“不明来历”的可怕传染病——不知名的疫症!万一真的让它开入地中海,相信地中海各港口亦势必受到传染。
因此海军方面奉命立即采取行动,除非“光陆丸”停止前进,等候进一步安排,否则美国海军军机,就奉命将它炸沉。
连美国总统府的特别安全事务顾问们,对总统是次突如其来的决定,也大感意外。
他们甚至劝告总统,必须顾及有关国家的反应。
有关国家的反应包括了“光陆丸”所属的日本,恐怖份子所属的叙利亚等有关阿拉伯国家,以及苏联等国。
此外,船上的搭客还包括了其他不同国籍的人,万一炸船行动一旦实行,此等国家必然会引起反感。
但是,美国总统一向以来所表现的姑息态度,刹那间不知跑到何处去了。
总统态度的强硬坚决,令人意会到此事绝不寻常。
到底什么事情令到美国人如此焦虑?
当海军军机采取警戒行动的同时,各国派驻华府的大使馆,亦已接到了照会;照会只表明美国总统的态度,希望有关国家出面制止“光陆丸”继续前航,否则美国军机惟有把它炸沉,让它连人带船,永远葬身于大西洋的海底。
有关国家接到了美国的照会之后,自然也是万二分的焦急,尤其是日本,因为“光陆丸”不但是日本人的,甚至船上最多也是日本人。
于是总统府——白宫的电报源源不绝,热线电话亦响个不停。
到底幕后发生了一些什么不寻常的事?相信除了美国总统之外,就只有“CIA”的头头们才最清楚。
× × ×
美国海军军机已向“光陆丸”发出了警告。
“光陆丸”船上的无越电生亦已将美国方面的决定,转告了沙拉玛等人。
沙拉玛和尼波夫他们自然气得半死。
较早时他们已接到甲板上的同党的报告,知道美国飞机一再低飞掠过。
当时沙拉玛他们还下令开枪向天空射击。
但是,现在他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的最后决定之后,又难免有些犹疑起来。
沙拉玛对尼波夫道:“我们还要坚持直驶地中海么?同志。”
尼波夫毫不考虑地说:“当然,我们岂可示弱?”
“现在已不是示不示弱,而是现实问题。”沙拉玛显得有些担心,“美国舰队可以足够应付我们而有余。”
“你别胆小如鼠好么。只要你再想深一层,就会知道美国佬只不过装腔作势而已!”
“何以见得?”
“船上目前有多少人?”
“千多人。”
“在你们劫机的历史上,最多控制过多少人?”尼波夫又反问。
沙拉玛回忆一下,道:“就是那年在沙漠上,同时被毁的三架客机,当时最少也有数百人。”
“好了,平时你们劫一架客机,只得一百数十人,他们仍然投鼠忌器,不敢冒然采取行动,何况现在有千多条性命在我们手中,你还担心一些什么呢?”
“嗯——但美国总统已向我们发出了最后通牒。”
“美国佬一向习惯了装腔作势,你何必去理会他们?”
“但是,事实上,这已是一艘疫船,已有不少人患急症死亡。”
“那是另一回事,总之我们不能停航,否则就功亏一篑。”
“这艘既成疫船,只怕没有任何港口让我们靠岸呢。”
尼波夫道:“在哪儿靠岸已是以后的事,目前我们要达到的,是政治目的,我们既然已引起举世人仕的注意,目的亦已达到了一半。”
“我们的目的地原是荷兰,早知如此,我们就不该中途变卦。”
“到荷兰去,只不过为了协助南摩鹿加份子,现在你们是为阿拉伯的利益。”
尼波夫又道:“若非我们发觉国际特警苦苦追踪,也许我们不会中途变卦。但现在既然变了,也不见得有什么不对之处。最少目前我们是幸运者。”
驾驶室内的人自然都明白,尼波夫所指的“幸运者”,意思是他们侥幸未染上疫症。
假如不是他们恰巧及时采取行动的话,也许他们现在还跟其他人混集在一起,那时亦势必变成了疫症的传染者。
因此,尼波夫强调他们是“幸运者”,可能也有点理由。
日籍船长虽然在威胁之下,仍然直接指挥着“光陆丸”上的船员们操作。
他不希望这艘船被毁,但也不想船上千多条生命受到威胁。
船长本来以为有一个机会可以摆脱威胁,那是阿生他们伪装护理人员混入驾驶室,向他请示的时候,他当时已意会到那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事到如今,针药均已注射过了,恐怖份子们的反应,还是与他们一样,并无昏倒过去的迹象。
船长不知道船上的主任医生那么有医德,不肯与阿生他们合作,只以为自己可能会错意。
针药已经注射过了好一会儿,各人似乎毫无反应,唯一可以见得到的,就是沙拉玛等人的情绪较为平静下来。
但是,船上仍然罩上了一片灰黯的气氛了。
护理人员忙于照顾患病的人,更要预防疫症的传播。
船长透过船上的通话采统,要求各船员紧守岗位,保持冷静,他们显然要发扬大东洋民族的传统精神。
驾驶室内内外外,气氛一片沉重。
室内的船长,仍然指挥着船上的一切操作:“光陆丸”仍在大西洋上前进。
根据现行航线,“光陆丸”的目的地仍然是驶经直布罗陀,开入地中海。
但美国海军已警告他们,必须在抵达亚尔速群岛海域之前停航。
葡属亚尔速群岛,位于大西洋之上,根据现行航线,“光陆丸”必须经过那儿才可以进入直布罗陀海峡,再入地中海。
美国海军军机仍在上空盘桓,在视线范围之内,也可以见到一些战舰离远监视着。
军机高度在数千呎以上,非一般轻型武器的射程之内。
因此,“光陆丸”上的恐怖份子枪手们,即使有勇气向美国人射击,恐怕亦无能为力。
配备有海对海飞弹的美舰,亦步亦趋,美国人的态度看来非常之认真。
甚至沙拉玛他们也明白,美机只须使用一些空对海飞弹,也随时可以将“光陆丸”炸沉。
但尼波夫却绝对不相信有这么一回事,尤其是正当美国总统正高嚷着“人权”口号之际,岂会将千多条人命视作儿戏?
尽管沙拉玛与尼波夫之间,意见并不一致,但他们依旧控制着大局,“光陆丸”也没有停止前进。
× × ×
纽约国际机场之上。
一条后备跑道,出现了一架法国军机。这现象是罕见的。
英法合制的协调式客机要在这儿争取降陆权,弄得美国人呱呱大叫!想不到现在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一架法国喷射军机。
而且,机场控制塔方面,还特意拨出了一条后备跑道给它应用。
即使在机场工作惯了的人员,也感到有些意外。
三辆黑色大房车,老早已经由特别闸口,开进了机场去。
那是“CIA”人员所驾驶的汽车,连机场海关人员也不敢过问。
三辆大房车在那儿等候,直至到那架法国军机着陆之后,他们才匆匆开到停机坪去。
军机上走下好几个人,但都不是穿上军服的法国军人,只是穿便服的,这与那架法国军机似乎不大相衬似的。
那几个人之中,包括了国际特警总部的副总监范梅力在内。
范梅力此番乘法国军机专程由巴黎赶来,自然是为了“光陆丸事件”。
“CIA”人员用汽车将范梅力等人载走。
纽约国际特警负责人夏力,是欢迎行列中唯一不是“CIA”人员。他正沿途向他的上司交代“光陆丸事件”的经过情形。
“CIA”首脑谷巴,申明了美国总统目前的态度。
范梅力有点不大高兴:“总统为什么要将光陆丸炸沉?”
谷巴解释道:”总统先生并非坚持要这样做,只是迫不得已才会采取炸船行动的。”
“怎样才是迫不得已?”
“例如,光陆丸仍然坚持要开入地中海。”
“即使如此,也只是恐怖份子迫使他们,何必一定炸船?”
谷巴道:“我们在长途电话中似乎交代过了,船上发生了可怕的疫症。”
范梅力态度严谨地说:“我这番到来,就是为了查明此事。根据我们特警方面接到的报告,听说你们要追缉的一名死囚,是个带菌者,有这种事么?”
“嗯——是的,那逃犯叫利安纳。”
“他怎么会是个带菌者?”
“这件事很难解释。”
“但我一定要明白。”范梅力又说:“我有人在光陆丸船上,他们的任务本来是要追踪一名叙利亚恐怖份子。但现在却与我们失去了连络。”
“我知道他们是谁。”谷巴说,“雷尔曾在出发前向我们找叙利亚人资料。”
“是的。是我直接命令他们的。”范梅力又说:“但我不知道除了沙拉玛之外,还有其他恐怖份子在内。”
“根据CIA的情报,最少还有一名苏联KGB特务在内。”谷巴说。
范梅力说:“我想知道更多利安纳的资料。”
谷巴道:“情况一如我们公布的。”
范梅力面有怒色:“我相信不会那么简单吧。”
他又正式问谷巴:“你们局长在何处?我要立刻见见他。”
谷巴呆了一呆。
他自然知道范梅力的来头,因此他连忙说:“局长在华府。假如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到我们办事处之后再说好不好?”
范梅力道:“我不会到你的办事处去的,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但是——”谷巴想了想,又陪上了笑脸道:“范梅力先生,如果你要了解利安纳,他的资料全在我们办事处之内。”
范梅力回头问夏力:“对于那逃犯,你到底知道多少?”
“只知道他叫利安纳。”夏力道:“同时已证实潜伏在光陆丸号船上。”
“他又怎么会是个带菌者?”范梅力瞪了谷巴一眼,“此中奥妙,相信也只有你们这伙人最明白。”
谷巴面上怔了一阵,苦笑道:“事到如今,埋怨也没有用,让我们好好地坐下来谈谈吧。”
谷巴知道,范梅力要知道的事,他无法隐瞒,否则范梅力真的会去找局长——中央情报局局长。根据国际特警条例,他们有权知道一切,尤其是美国也是该组织的成员国,他们有义务提供一切有关资料给国际特警。
因此,谷巴迅速改变他的态度,表示会将详情告知范梅力,但又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虽然当时车中的人都是“自己人”,但这种事较低级人员,一向知之甚少。
范梅力终于接受谷巴的邀请,先到“CIA”纽约办事处去!
当车队驶往该办事处途中,谷巴不断接到一些报告。
谷巴的汽车里有无线电话。
报告是来自美国海岸防卫队的纽约港口办事处,“CIA”有人一直等候在该处。
谷巴从报告中知道,“光陆丸”这艘日轮仍在前进中。
美国海军军机沿途监视,海面上的舰只亦已展开戒备。
美国海军随时会采取行动。
谷巴一边利用汽车上的无线电话与纽约办事处连络,另一方面也向华府方面报告。
谷巴的顶头上司——“CIA”局长,目前正在华府的“CIA”总部。美国总统在作出决定之前,曾紧急召见过这位局长。
范梅力也是得到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情报,然后才兼程由巴黎赶来。
因此,当他抵达“CIA”驻纽约办事处时,就急不及待地问:“利安纳可是一名死囚?”
谷巴答:“是的,在法律上,他已被判处了死刑。”
“那么,他为什么会带菌?”范梅力毫不客气地问。
“嗯——他逃出监狱之后,曾误闯国防部实验室,弄翻了一些正在培植中的细菌。”
“你们国防部实验室,为什么要培植那些可怕的细菌?”
“这是秘密,我也不知道。”
“但我却知道。”范梅力轻轻一笑,“其实这件事自始至终与国防部无关,一切应由你们CIA负责。”
“CIA”无疑是举世知名的情报机构,但谷巴也知道国际特警在情报方面的成就,往往都比他们高出了好几筹。
因此,谷巴又是一下苦笑,道:“假如阁下都知道了,我们也不必再转弯抹角,以免浪费了时间。”
“你们把一些死囚送去做试验品,是不?”范梅力问。
谷巴怔了一怔,道:“那是他们自愿的。反正他们已是死囚一名,我们乐得废物利用。”
“你们正在利用死囚试验一些什么细菌?”
“我想,这件事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谷巴端来二杯咖啡,把其中一杯放在范梅力的面前。
谷巴说出了那种“不知名细菌”的来源。
据说,较早时“CIA”人员曾接纳一名苏联外交官“投奔自由”。
该外交官被带到“CIA”总部,经严密搜查后,发现他秘密藏有一小瓶不知名物体。
那小瓶一经被发觉,那名外交官立即企图将瓶子弄破。
还好负责搜查的“CIA”人员手急眼快,及时将那名外交官制服。
但是,后来竟发现该名外交官突然死去。
他并非咬破舌头,而是机关假牙之内,早已隐藏了剧毒,随时准备自杀。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阴谋。
“CIA”人员立即报告上司。
那名外交官自然不是存心真真正正的投奔自由,只是另有企图!
因此,那一瓶神秘物体,立刻被送去化验。
“CIA”人员一经化验后,证明那是一种迅速传染的细菌。
凡是沾染上这种细菌的人,会立即患上一种疫症。
“CIA”的研究人员为了彻底了解苏联人的企图,所以就利用一批死囚,作为试验。
毫无疑问,那名佯作“投奔自由”的外交官,真正的身份是一名“KGB”特务。
他们的目的,显然是要将一种神秘病菌,带到“CIA”总部来,还好及时发觉,否则后果实在难以想像。
“CIA”利用死囚试验细菌对人体的反应,无疑是十分不人道的,但根据谷巴向范梅力解释,目前“CIA”的秘密研究,无非希望制成一种新的防疫药苗,专为针对该种神秘细菌而设。
可惜试验正在进行中,就告出事,接受试验的囚犯,突然逃走。
利安纳便是其中一个。
利安纳已被证实是个带菌者,因此,他接触过的孩童波比,目前情况十分危险,正在医院被隔离起来,进行治疗。
范梅力听了谷巴的解释之后,未感满意。
他用责备的语气对谷巴道:“这种试验,你们岂能大意?你们早该想到,万一出事,会影响到其他无辜者的身上。”
“是的,但事出意外,也无可奈何。”谷巴又说,“事后局长已将有关人等,扣留查询,可惜已于事无补。”
“你们的研究,是否已有成就?”
“我们正试制一种针药,它可能对预防该种神秘细菌,会产生作用。”
“针药是否已制成?”
“第一批试用药,经已制成。”
“这自然也是秘密?”
“是的。”
“有没有向光陆丸提议过,让船上试用?”
“没有。此事一直属于高度秘密。”
范梅力道:“事到如今,还有什么秘密可言?你们美国人似乎太过自私了,再拖下去,一定有更多人死在你们手中。”
谷巴默然。
范梅力又说:“我要跟你们局长通话,请你为我搭线。”
下一章:第四章 骇人试验 肮脏勾当
上一章:第二章 大西洋上 风涌浪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