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寻化石 天涯追踪
2025-08-01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在归途中,美国人庄臣对阿生道;“想不到你们对考古学也这么有兴趣。”
“是的,古物的确可以使人发思古之幽情!”阿生说道。
“其实古物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例如一些出上古物,就曾经帮助我们研究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庄臣道,“例如未发现北京人的骨骼之前,达尔文的进化论仍然引起争论。但是,自从北京人骨出土之后,由猿进化为人类的理论总算有了根据。”
阿生也听过不少关于“北京人”的故事,但从未认真研究过。
阿生忍不住问庄臣道:“阁下可是考古学家?”
庄臣笑了笑:“不敢称为专家,只不过很有兴趣罢了。”
“听说有个美国人为了找寻北京人,找了好一阵子,有结果吗?”
“是的,他是占纳斯先生,可惜没有结果。”庄臣又开玩笑地说:“假如阁下有办法找到它,你将可获得十五万美元的赏金。”
“希望我有这种福气!”阿生道,“不过,如果我找到了,我也不会交给你们美国人,因为它本来就是中国人的。”
“噢!你完全误会了,即使我们找到了,也只会交还给中国人。”庄臣说。
阿生只轻轻一笑。
他知道这是大海捞针的工作,莫说十五万,即使增加到一百五十万元,他也没有办法去赚这笔赏金。
阿生以为只是闲聊,想不到庄臣这时又说:“假如阁下真有办法找到它,奖金方面还可以商量。”
阿生不禁呆了一阵。
他觉得这种口吻仿佛出自占纳斯的口。他瞪住庄臣:“阁下难道也在找寻北京人骨?”
庄臣点点头。
商生道:“你可就是占纳斯先生?”
“不!我只是义务助手,无条件的助他一臂之力。”庄臣道。
阿生心里开始有些明白了,庄臣自动接近他们,可能是由于三侠是中国人的缘故。
阿生不禁又想起昨天酒店内外的情形。当时有人偷拍他们的照片,那个人到底是谁?
庄臣这时又说:“赏金事小,站在你们中国人的立场上,相信总希望北京人化石有一天水落石出,回到中国人那里,是吗?”
“是的。”阿生苦笑道:“可惜这工作有如大海捞针一般。”
庄臣道:“阁下是个侦探天才,相信只要你们有兴趣,一定会有结果。”
阿生又是一怔!
阿生不禁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个侦探天才呢?”
庄臣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我不但知道你们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中国人,还知道阁下的真正身份。国际特警当然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
阿生觉得事情越来越出奇,想不到对方连他是国际特警的身份也知道了。看情形,庄臣可能一开始已经有计划地接近他们。
到底这个美国人的真正身份是什么?用意又何在?他是否真的叫庄臣?他是否一名游客?他是否占纳斯的助手?他的说话可是真的?……
太多的问题令到阿生无法解答。刹那之间,他的四周象升起了一阵阵的雾。
庄臣似乎了解到阿生内心的疑虑,笑道:“对不起,我并非存心侦查阁下的身份,只是自从昨天见了你们三位后,便想起以前在某些地方见过你们。后来我回到酒店才想起,那是在三藩市的时候,当时有份中文报纸报导过三位协助警方破案,你们三位的照片,就是在那些中文报刊上见到的。”
“你的记性真好。”阿生笑了笑。
庄臣道:“阁下既然正在度假,可否助我们一臂之力。”
阿生出奇地瞪住他:“这是什么意思?”
庄臣道:“撇开奖金不谈,站在你们中国人的立场上,相信也希望北京人骨能早日找到吧。”
阿生想了想,反问道:“你有线索?”
庄臣古笑一下:“如果我有线索,又何必如此转弯抹角呢。”
“你一直在找它?”
“不!这次是顺道而已。”
“顺道……难道你知道北京人骨在法国?”
庄臣道:“不!我只是说,顺道到各处打听打听。”
“是占纳斯的意思?”
“不!是我自愿帮助他的,许多人都被他深深地感动了。”
“没有线索,很难有什么结果。”
庄臣道:“但是,凭三位过去的合作和战果,相信必有办法。”
“我们不会笨到浪费时间去做这种大海捞针的工作。”
“假如我有线索可以提供呢?”
“如果有线索的话,相信阁下自己也懂得去找,可不是?“
“一个人又怎么及得上四个人呢?”
“你的意思是:“我们三个,加上你……”
“对了!”庄臣伸出手来,强行地与阿生紧紧地握了一下。
车子又回到了市区。
真奇怪!阿生又看见了那辆中型房车以及车内一个男子。
那男子戴上了黑眼镜,阿生肯定昨天见到的也就是他。
他为什么老是呆在这里?
他的目的是跟踪谁?是针对庄臣呢,还是三侠他们?抑或另有其人?
无论如何,阿生再也无法按奈得住了,他下了车,直冲过去。
昌、林二人发觉时,欲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阿生的目的无非想把那个男子自汽车中揪出来问个明白。
但是,当他怒冲冲地走到车旁边时,车内那个戴上黑眼镜的男子却又举起摄影机朝准了他拍照。年少气盛的阿生,更是怒不可抑。
阿生伸手拉开车门,那车内的人却气定神闲。
突然阿生感到有些不妙,一阵脚步声来自背后,二名彪形大汉不知由何处冒出,从后面将阿生推进车厢内。
阿生欲加反抗,但已来不及了。车内那男子手上所持有的不再是相机,而是一支手枪。
车门迅速掩上,车子很快就已开动。
阿生再挣扎时,后脑被硬物击了一下,一阵晕眩,以后发生了一些什么事,阿生根本不知道。
吕伟良和林爱莉二人由旅游车下来,非常焦灼,连奔带跑地冲过去,但车子已经开走,他们想察找警,但附近根本见不到警察的影子——也找不到街车。
吕伟良立刻回到酒店门前,那个美国人庄臣,正呆在一旁,瞪住他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吕伟良一手执住他:“我正想问你,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
“嗯……”庄臣呐呐地说,“这……这是什么意思?我根本不明白。”
“刚才你和阿生在车上讲些什么?嘿!我都听到了,私家车上的人可是你们的人?”吕伟良问。
庄臣耸肩苦笑;“吕先生,你完全误会了。他们是谁,我根本不知道?”
“我会有办法令你知道的。”吕伟良一手将庄臣用力一推,推进了酒店中去。
这家酒店是庄臣等一班美国人居住的,刚才不少美国人下了车子之后已先后进入酒店之内,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这时候他们看见庄臣被吕伟良推了进来,十分惊讶!
吕伟良却一边监视住庄臣,一边叫尾随而入的林爱莉报警。
林爱莉道:“伟良,别鲁莽,庄臣先生可能是无辜的。”
“不管怎样,我们得先报警弄个明白。”吕伟良回头又问庄臣:“你跟他在车上讨论了一些什么北京人,是吗?”
“是的,这有什么不对?”庄臣道:“我只是叫他帮帮忙。”
标爱莉只好向酒店方面借电话报警,其他美国人却有如丈八金陶握不着头脑地站在一旁,静观其变。
吕伟良很少这样冲动的,他只是觉得事情太过可疑才会这样做。首先是阿生昨晚已经提过了有人跟踪监视的事,想不到今天就有事发生。
吕伟良在直觉上觉得庄臣此人最可疑,因为在旅游车上的时候,吕伟良已隐隐约约听到他和阿生的谈话,但当时他佯作不问不闻。
等到刚才事发之后,庄臣竟木然不动,无论他当时的心中是否惊惶失措,但在吕伟良这方面,却难免对他生疑。
警方的人还未到,庄臣已感到有些尴尬,他不但未向他的同行者求援,还劝谕他们离去,别呆在那里看着他。
不知怎的,林爱莉觉得庄臣并无可疑之处,但报警乃是必然的措施。
等到警方的人来了,吕、林二人将刚才发生的事告知一位警官,同时要求他们及时通知国际特警总部方面。
警官这才焦急起来,他吩咐下属分头进行,一方面通令全市警车注意一辆雪铁龙牌子的深色汽车,另一方面通知特够总部。
然后他请吕、林二人和庄臣,登上了他的警车,沿住那车子逃去的方向追踪。
吕伟良觉得贼过兴兵,于事无补,想有奇迹产生,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但是警官既肯将庄臣一并带走,倒也是一件好事,最少不致于被他借机逃遁,以致全无线索可寻。
庄臣表现得一派合作的态度,但并未因此而洗脱吕伟良对他的疑心。
伟良还是时刻戒备着,以防庄臣会突如其来的反抗或逃走。
警官一边开车,沿住林爱莉所指示的路线追踪,一边以无线电话跟警方总部联络。
两部电单车上坐了武装警员,开在警官汽车的前头。
那位警官表现得如此积极,无论是否为了被掳的人是一名特警的缘故,总之在吕、林二人的心目中都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街上车多人挤,尽管二辆由武装警员开动的摩托车响起了警号,懒洋洋的巴黎人,却似乎无动于中的,拖住沉重的步伐,慢吞吞地走。
上面也说过了,每日黄昏七时以前,许多商店都照例停止营业,因此五时至七时这段时间,人们都忙于购物。
巴黎的马路虽阔,无奈汽车也多,而且交通灯号调节得不好,往往会造成一片混乱现象。例如直行车还未完全通过,交通灯号已由绿变红,按理跟在后面的汽车应该立即停止前进才对,但是他们却一概不理。
于是灯号等于虚设,行人如果不强行由汽车夹缝中过马路,只怕站到天黑,还得呆在道旁。
在车多人挤的混乱情况下,警号也失去了它的真正威力!
吕伟良后悔没有看清楚那汽车的车牌号码,只认得那是一辆雪,铁龙牌汽车。
二辆摩托车忍无可忍,由人行道冲过,警官的汽车亦照跟如仪。
还好巴黎街道宽阔,行人道也阔如马路,足供汽车驶过有余。就是吓煞了正在那儿走动的路人以及一些路边咖啡座的茶客。
吕伟良觉得他们是白费气力,如此漫无目的地追,那里会有结果?
可惜吕伟良偏偏又不懂法语,所以警官尽管不断与总部用无线电话联络,他都不知道他们有了什么进展。
他想起妻子林爱莉听得懂法语,于老问她:“他们这样横冲直闯的,到底发现了一些什么?”
林爱莉其实一直都在侧耳倾听着警官对住无线电话所讲的每一句话。只是车子摇摆不定,街上车声人声闹个不停,她只听到了一部分而已。
林爱莉对她丈夫道:“似乎让他们找到了那辆车子。”
吕伟良心里暗自惊喜,他不知道阿生是否还留在车内。
警车终于在一条横街停了下来。
一辆雪铁龙汽车停在道旁,外型与颜色竟然与吕伟良等人所见过的一样——咖啡色,车子半新不旧,甚至车牌也钉在同一位置。
只可惜当时车子开得太快,以致各人在现场上无法看清楚那车牌号码。这也是唯一存疑的地方,否则吕伟良差不多可以肯定就是这一部。
警员下了汽车和摩托车,朝着那辆雪铁龙牌子的法阔汽车包围过去。
车内显然经已没有人。
车门锁好,车窗关上。
警官也离开了他的汽车。但吕伟良却对庄臣虎视眈眈。
林爱莉下了车,往四周观察了一遍,发觉这儿一带全是旧楼。
路旁停了不少汽车,单是雪铁龙牌子的,也有三四辆,但咖啡色的只有一辆。
庄臣看见吕伟良紧盯他,他终于打破了沉默,苦笑道:“其实我比你更加难过。因为我必须要你们三位的帮忙。”
吕伟良现在心平气和得多了,他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听过占纳斯这名字么?”
“这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你也应该知道他是谁。”庄臣道,“占纳斯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人,希腊文物基金会的主席,算得上是一位富翁。”
“这又怎样?”
“占纳斯一直千方百计找寻失落了三十年的一副人骨。”
“就是北京人化石?”吕伟良记得在旅游车上隐隐约约地听他们讲过了。
“是的,正是二次世界大战时失去了的北京人化石。占纳斯最初悬红五千美元,但目前已增至十五万美元。”
“你在为他工作?”
“对啊!不怕对你说,我对考古学也有兴趣,所以才会义务助他一臂之力。”
“义务?”吕伟良怔了一怔:“你不是为了那巨额奖金?”
庄臣苦笑摇头,道:“我不稀罕!我本人是个商人,有可观的收入。这次是旅游性质,顺道为他追查一下北京人化石的下落。”
关于北京人化石的失落情形,吕伟良也知道一些。他问庄臣:“你凭什么线索追寻到法国来?”
“我并非专程而来,只是顺道而已。”庄臣说,“听说有位曾到过中国大陆传教的神父,目前在巴黎,他可能知道当时的情形。”
“你找过那位神父吗?”
“我无法与他接触,这才想起你们三位。我知道你们对这些事情一定发生兴趣。”
“你怎么知道?”
庄臣正想说下去,但那位警官却在这时候回来了。
警官说:“车子已经查过了,并无可疑之处。”
车主是一位咖啡店老板,他的店子就在附近开设。刚才警员去查过了他,店员一致说他留在店中至少已超过了三小时。
吕伟良和林爱莉交换了一个眼色。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气。
警官安慰他们,甚至保证阿生会在不久之后安然回来。因为警方认为对方没有足够的理由要将阿生置诸死地,可能是由于阿生当时表现得太过火,对方要惩戒他而已。
“是的,古物的确可以使人发思古之幽情!”阿生说道。
“其实古物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例如一些出上古物,就曾经帮助我们研究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庄臣道,“例如未发现北京人的骨骼之前,达尔文的进化论仍然引起争论。但是,自从北京人骨出土之后,由猿进化为人类的理论总算有了根据。”
阿生也听过不少关于“北京人”的故事,但从未认真研究过。
阿生忍不住问庄臣道:“阁下可是考古学家?”
庄臣笑了笑:“不敢称为专家,只不过很有兴趣罢了。”
“听说有个美国人为了找寻北京人,找了好一阵子,有结果吗?”
“是的,他是占纳斯先生,可惜没有结果。”庄臣又开玩笑地说:“假如阁下有办法找到它,你将可获得十五万美元的赏金。”
“希望我有这种福气!”阿生道,“不过,如果我找到了,我也不会交给你们美国人,因为它本来就是中国人的。”
“噢!你完全误会了,即使我们找到了,也只会交还给中国人。”庄臣说。
阿生只轻轻一笑。
他知道这是大海捞针的工作,莫说十五万,即使增加到一百五十万元,他也没有办法去赚这笔赏金。
阿生以为只是闲聊,想不到庄臣这时又说:“假如阁下真有办法找到它,奖金方面还可以商量。”
阿生不禁呆了一阵。
他觉得这种口吻仿佛出自占纳斯的口。他瞪住庄臣:“阁下难道也在找寻北京人骨?”
庄臣点点头。
商生道:“你可就是占纳斯先生?”
“不!我只是义务助手,无条件的助他一臂之力。”庄臣道。
阿生心里开始有些明白了,庄臣自动接近他们,可能是由于三侠是中国人的缘故。
阿生不禁又想起昨天酒店内外的情形。当时有人偷拍他们的照片,那个人到底是谁?
庄臣这时又说:“赏金事小,站在你们中国人的立场上,相信总希望北京人化石有一天水落石出,回到中国人那里,是吗?”
“是的。”阿生苦笑道:“可惜这工作有如大海捞针一般。”
庄臣道:“阁下是个侦探天才,相信只要你们有兴趣,一定会有结果。”
阿生又是一怔!
阿生不禁反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个侦探天才呢?”
庄臣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我不但知道你们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中国人,还知道阁下的真正身份。国际特警当然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
阿生觉得事情越来越出奇,想不到对方连他是国际特警的身份也知道了。看情形,庄臣可能一开始已经有计划地接近他们。
到底这个美国人的真正身份是什么?用意又何在?他是否真的叫庄臣?他是否一名游客?他是否占纳斯的助手?他的说话可是真的?……
太多的问题令到阿生无法解答。刹那之间,他的四周象升起了一阵阵的雾。
庄臣似乎了解到阿生内心的疑虑,笑道:“对不起,我并非存心侦查阁下的身份,只是自从昨天见了你们三位后,便想起以前在某些地方见过你们。后来我回到酒店才想起,那是在三藩市的时候,当时有份中文报纸报导过三位协助警方破案,你们三位的照片,就是在那些中文报刊上见到的。”
“你的记性真好。”阿生笑了笑。
庄臣道:“阁下既然正在度假,可否助我们一臂之力。”
阿生出奇地瞪住他:“这是什么意思?”
庄臣道:“撇开奖金不谈,站在你们中国人的立场上,相信也希望北京人骨能早日找到吧。”
阿生想了想,反问道:“你有线索?”
庄臣古笑一下:“如果我有线索,又何必如此转弯抹角呢。”
“你一直在找它?”
“不!这次是顺道而已。”
“顺道……难道你知道北京人骨在法国?”
庄臣道:“不!我只是说,顺道到各处打听打听。”
“是占纳斯的意思?”
“不!是我自愿帮助他的,许多人都被他深深地感动了。”
“没有线索,很难有什么结果。”
庄臣道:“但是,凭三位过去的合作和战果,相信必有办法。”
“我们不会笨到浪费时间去做这种大海捞针的工作。”
“假如我有线索可以提供呢?”
“如果有线索的话,相信阁下自己也懂得去找,可不是?“
“一个人又怎么及得上四个人呢?”
“你的意思是:“我们三个,加上你……”
“对了!”庄臣伸出手来,强行地与阿生紧紧地握了一下。
车子又回到了市区。
真奇怪!阿生又看见了那辆中型房车以及车内一个男子。
那男子戴上了黑眼镜,阿生肯定昨天见到的也就是他。
他为什么老是呆在这里?
他的目的是跟踪谁?是针对庄臣呢,还是三侠他们?抑或另有其人?
无论如何,阿生再也无法按奈得住了,他下了车,直冲过去。
昌、林二人发觉时,欲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阿生的目的无非想把那个男子自汽车中揪出来问个明白。
但是,当他怒冲冲地走到车旁边时,车内那个戴上黑眼镜的男子却又举起摄影机朝准了他拍照。年少气盛的阿生,更是怒不可抑。
阿生伸手拉开车门,那车内的人却气定神闲。
突然阿生感到有些不妙,一阵脚步声来自背后,二名彪形大汉不知由何处冒出,从后面将阿生推进车厢内。
阿生欲加反抗,但已来不及了。车内那男子手上所持有的不再是相机,而是一支手枪。
车门迅速掩上,车子很快就已开动。
阿生再挣扎时,后脑被硬物击了一下,一阵晕眩,以后发生了一些什么事,阿生根本不知道。
吕伟良和林爱莉二人由旅游车下来,非常焦灼,连奔带跑地冲过去,但车子已经开走,他们想察找警,但附近根本见不到警察的影子——也找不到街车。
吕伟良立刻回到酒店门前,那个美国人庄臣,正呆在一旁,瞪住他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吕伟良一手执住他:“我正想问你,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
“嗯……”庄臣呐呐地说,“这……这是什么意思?我根本不明白。”
“刚才你和阿生在车上讲些什么?嘿!我都听到了,私家车上的人可是你们的人?”吕伟良问。
庄臣耸肩苦笑;“吕先生,你完全误会了。他们是谁,我根本不知道?”
“我会有办法令你知道的。”吕伟良一手将庄臣用力一推,推进了酒店中去。
这家酒店是庄臣等一班美国人居住的,刚才不少美国人下了车子之后已先后进入酒店之内,他们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这时候他们看见庄臣被吕伟良推了进来,十分惊讶!
吕伟良却一边监视住庄臣,一边叫尾随而入的林爱莉报警。
林爱莉道:“伟良,别鲁莽,庄臣先生可能是无辜的。”
“不管怎样,我们得先报警弄个明白。”吕伟良回头又问庄臣:“你跟他在车上讨论了一些什么北京人,是吗?”
“是的,这有什么不对?”庄臣道:“我只是叫他帮帮忙。”
标爱莉只好向酒店方面借电话报警,其他美国人却有如丈八金陶握不着头脑地站在一旁,静观其变。
吕伟良很少这样冲动的,他只是觉得事情太过可疑才会这样做。首先是阿生昨晚已经提过了有人跟踪监视的事,想不到今天就有事发生。
吕伟良在直觉上觉得庄臣此人最可疑,因为在旅游车上的时候,吕伟良已隐隐约约听到他和阿生的谈话,但当时他佯作不问不闻。
等到刚才事发之后,庄臣竟木然不动,无论他当时的心中是否惊惶失措,但在吕伟良这方面,却难免对他生疑。
警方的人还未到,庄臣已感到有些尴尬,他不但未向他的同行者求援,还劝谕他们离去,别呆在那里看着他。
不知怎的,林爱莉觉得庄臣并无可疑之处,但报警乃是必然的措施。
等到警方的人来了,吕、林二人将刚才发生的事告知一位警官,同时要求他们及时通知国际特警总部方面。
警官这才焦急起来,他吩咐下属分头进行,一方面通令全市警车注意一辆雪铁龙牌子的深色汽车,另一方面通知特够总部。
然后他请吕、林二人和庄臣,登上了他的警车,沿住那车子逃去的方向追踪。
吕伟良觉得贼过兴兵,于事无补,想有奇迹产生,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但是警官既肯将庄臣一并带走,倒也是一件好事,最少不致于被他借机逃遁,以致全无线索可寻。
庄臣表现得一派合作的态度,但并未因此而洗脱吕伟良对他的疑心。
伟良还是时刻戒备着,以防庄臣会突如其来的反抗或逃走。
警官一边开车,沿住林爱莉所指示的路线追踪,一边以无线电话跟警方总部联络。
两部电单车上坐了武装警员,开在警官汽车的前头。
那位警官表现得如此积极,无论是否为了被掳的人是一名特警的缘故,总之在吕、林二人的心目中都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街上车多人挤,尽管二辆由武装警员开动的摩托车响起了警号,懒洋洋的巴黎人,却似乎无动于中的,拖住沉重的步伐,慢吞吞地走。
上面也说过了,每日黄昏七时以前,许多商店都照例停止营业,因此五时至七时这段时间,人们都忙于购物。
巴黎的马路虽阔,无奈汽车也多,而且交通灯号调节得不好,往往会造成一片混乱现象。例如直行车还未完全通过,交通灯号已由绿变红,按理跟在后面的汽车应该立即停止前进才对,但是他们却一概不理。
于是灯号等于虚设,行人如果不强行由汽车夹缝中过马路,只怕站到天黑,还得呆在道旁。
在车多人挤的混乱情况下,警号也失去了它的真正威力!
吕伟良后悔没有看清楚那汽车的车牌号码,只认得那是一辆雪,铁龙牌汽车。
二辆摩托车忍无可忍,由人行道冲过,警官的汽车亦照跟如仪。
还好巴黎街道宽阔,行人道也阔如马路,足供汽车驶过有余。就是吓煞了正在那儿走动的路人以及一些路边咖啡座的茶客。
吕伟良觉得他们是白费气力,如此漫无目的地追,那里会有结果?
可惜吕伟良偏偏又不懂法语,所以警官尽管不断与总部用无线电话联络,他都不知道他们有了什么进展。
他想起妻子林爱莉听得懂法语,于老问她:“他们这样横冲直闯的,到底发现了一些什么?”
林爱莉其实一直都在侧耳倾听着警官对住无线电话所讲的每一句话。只是车子摇摆不定,街上车声人声闹个不停,她只听到了一部分而已。
林爱莉对她丈夫道:“似乎让他们找到了那辆车子。”
吕伟良心里暗自惊喜,他不知道阿生是否还留在车内。
警车终于在一条横街停了下来。
一辆雪铁龙汽车停在道旁,外型与颜色竟然与吕伟良等人所见过的一样——咖啡色,车子半新不旧,甚至车牌也钉在同一位置。
只可惜当时车子开得太快,以致各人在现场上无法看清楚那车牌号码。这也是唯一存疑的地方,否则吕伟良差不多可以肯定就是这一部。
警员下了汽车和摩托车,朝着那辆雪铁龙牌子的法阔汽车包围过去。
车内显然经已没有人。
车门锁好,车窗关上。
警官也离开了他的汽车。但吕伟良却对庄臣虎视眈眈。
林爱莉下了车,往四周观察了一遍,发觉这儿一带全是旧楼。
路旁停了不少汽车,单是雪铁龙牌子的,也有三四辆,但咖啡色的只有一辆。
庄臣看见吕伟良紧盯他,他终于打破了沉默,苦笑道:“其实我比你更加难过。因为我必须要你们三位的帮忙。”
吕伟良现在心平气和得多了,他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听过占纳斯这名字么?”
“这又有什么关系?”
“其实你也应该知道他是谁。”庄臣道,“占纳斯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美国人,希腊文物基金会的主席,算得上是一位富翁。”
“这又怎样?”
“占纳斯一直千方百计找寻失落了三十年的一副人骨。”
“就是北京人化石?”吕伟良记得在旅游车上隐隐约约地听他们讲过了。
“是的,正是二次世界大战时失去了的北京人化石。占纳斯最初悬红五千美元,但目前已增至十五万美元。”
“你在为他工作?”
“对啊!不怕对你说,我对考古学也有兴趣,所以才会义务助他一臂之力。”
“义务?”吕伟良怔了一怔:“你不是为了那巨额奖金?”
庄臣苦笑摇头,道:“我不稀罕!我本人是个商人,有可观的收入。这次是旅游性质,顺道为他追查一下北京人化石的下落。”
关于北京人化石的失落情形,吕伟良也知道一些。他问庄臣:“你凭什么线索追寻到法国来?”
“我并非专程而来,只是顺道而已。”庄臣说,“听说有位曾到过中国大陆传教的神父,目前在巴黎,他可能知道当时的情形。”
“你找过那位神父吗?”
“我无法与他接触,这才想起你们三位。我知道你们对这些事情一定发生兴趣。”
“你怎么知道?”
庄臣正想说下去,但那位警官却在这时候回来了。
警官说:“车子已经查过了,并无可疑之处。”
车主是一位咖啡店老板,他的店子就在附近开设。刚才警员去查过了他,店员一致说他留在店中至少已超过了三小时。
吕伟良和林爱莉交换了一个眼色。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气。
警官安慰他们,甚至保证阿生会在不久之后安然回来。因为警方认为对方没有足够的理由要将阿生置诸死地,可能是由于阿生当时表现得太过火,对方要惩戒他而已。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人骨
下一章:第二章 扑朔迷离 真假难分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