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24-08-21 作者:和田龙 译者:王战 来源:和田龙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大膳跪拜在地上的身躯变得更加僵硬。
“我身为武士,已竭尽全力,你赢了!”具教扔掉太刀。
“大膳,给我最后一刀。”
“我不能!”大膳抬起上半身,一屁股坐到地上,顺势往后退去,摆出与钢铁巨汉完全不符的幼稚动作,以此来拒绝旧主的请求。
“快动手!”被具教叱责后的大膳,愈发变得像孩子一般,猛烈地摇晃着大脑袋,“我不能!”
“大膳,你不明白吗?”具教话音刚落,表情突然僵住,一下子朝大膳庞大的身体倒了下去。仔细观瞧,具教的后脖颈处插入一支伊贺人爱用的棒手里剑,几乎全没入肉骨里。
“那个家伙是伊贺人。”文吾在公馆上方的梁柱间挪动,放眼能看到廊子和里院的动静,他睁大眼睛,从头到尾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也注意到,是廊子旁三人中的一位武士向具教投掷了棒手里剑。
“柘植!”面对身旁躺着的具教的尸体,大膳大叫了一声那个武士的名字,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竟敢从背后偷袭旧主!忍者之辈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决一生死吗?”
——柘植的祖上,原本是伊贺国居民弥平兵卫宗清之后裔。根据《势州军记》记载,柘植三郎左卫门出身于伊贺。伊贺国居民弥平兵卫宗清,即在平安末期帮助源赖朝逃过一劫的平宗清,三郎左卫门就是宗清的后代。柘植氏曾是拥有众多伊贺忍者的地侍,到三郎左卫门的时代,移居伊势,侍奉前面提到过的木造氏。正因为三郎左卫门是伊贺人的缘故,大膳和左京亮才露骨地看不起他。
——这帮家伙不仅没有梦想,也不讲义理人情,更不遵守武土风俗。《人国记》里的“伊贺国”篇章中有这样一段。此书记载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传说连武田信玄都非常喜欢阅读。也就是说,战国时期的伊贺人被视为“武士以下或以外之徒”,大膳和左京亮也对伊贺人抱有同样的成见。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信雄的父亲信长好像格外偏爱这位三郎左卫门,特地委派他成为信雄的重臣,甚至把信雄监护人的权利也交给了他。
“真的这么讨厌伊贺人吗?”在梁柱上的文吾,为自己刚才没能听出准确的杀手人数找到了理由。正因为三郎左卫门是伊贺人,他才能悄然无声地移动行走。
“不要胡来,大膳。”信雄在廊子旁发出尖叫声。眼看着怒气冲冲的巨人大膳大踏步朝三郎左卫门逼近,信雄不断地嚷嚷:“我请求你不要胡来!”
“乱喊什么!”大膳怒吼一声,眼睛里像冒出了火,死瞪着三郎左卫门,一点儿也没有停下的意思。大膳在战场上喜欢戴火焰形立标的头盔,穿涂抹朱红色漆的铠甲。敌人一看到这身朱红色的打扮,就会方寸大乱、不知所措。但是,三郎左卫门面对气势汹汹扑来的大膳,丝毫没有露出畏惧的神态,他悄悄地把手放进武士便服的袖兜里。突然,传来惊天动地般猛烈的枪声。
“怎么回事?”文吾放眼望去,心里咯噔一下,有几百条枪吧。他一蹬房顶的木梁,身体飘了出去。在里院的信雄立刻跑回屋内,朝大门口赶去,三郎左卫门和左京亮也紧随其后。
“大膳,快点儿跟上。”左京亮回头招呼道。但是,大膳充耳不闻,小心翼翼地抱起具教的遗骸,步履坚定地朝客厅走去。他是想安置好旧主的遗体吧。他的动作和神态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老子哪有闲工夫陪你信雄这狂躁的小子。此后,家臣芝山秀时把具教的首级带走,埋进三濑谷北面栉田川附近的山里,就是现在被叫做“北畠具教卿首冢”的地方。
在公馆门前的白沙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具尸体,他们是具教的亲信,已被信雄等人率领的武士干掉。信雄从门里跑出来,对尸体不屑一顾,直接冲向簇拥在庭院大门前的手下。
“躲开!”信雄分开武士,挤到人群的最前列。具教的公馆位于山脚下方,从这里可以望见门外的村落。农屋散布在田地中,到处可见尸体,可能是被几百条枪打死的吧。再往前方观瞧,怎么出现了大部队?
“那不是……”看着看着,信雄的脸色急速变得惨白起来。
“那面带有永乐通宝图案的旗帜……”
“是父亲大人,为什么父亲大人会来伊势?”军队中央分开一条道,一位骑马武将在几个武士的陪伴下朝这里飞驰而来。那种狂放不羁的骑马架势,一看便知道是父亲织田信长本人。太田牛一写的《信长公记》中记载,在刺杀具教约二十天以前,信长曾经到过京都,四天前晋升为内大臣。作为谢礼,他向朝廷献上了两百枚黄金、沉香、贵重卷轴等物,同时,拜领了朝廷封赏的御衣。
“织田公风光无限之态,无人可及。”牛一记录了主公信长获得的荣誉。不过,信长在背地里正谋划着如何完全控制伊势国。信长秘密下令,不仅要杀掉北畠具教,甚至要诛杀北畠一族的所有成员。在信雄居住的田丸城下,生活着具教的次子具藤、三子亲成以及长女小阪的前婿坂内兵库头等人。暗杀具教的当天,他们被以共进早餐为由招入城里,遇害身亡。和具教沾亲带故的大河内教通同样也在田丸城下生活着,适逢居家养病的时候,被谎称来探病的人谋杀。
另一位具教的亲戚坂内具信命运也相当悲惨。住在田丸城下的他,很快就察觉到骚乱,感到势头不妙,便立刻加强了自家的警备。但是,信雄的手下包围其住宅后,困守在屋子里的具信家臣贪生怕死,敌前倒戈,把具信团团围住,乱刀劈死,并砍下他的脑袋带出宅邸投降。据《势州军记》记载,在同一天里,北畠一族的十三口人被屠杀。信雄一直单腿跪在地上,静静地恭候着骑马进入三濑公馆的信长。
“笨蛋们,还誓死效忠北畠呀!”信雄的头上飞来信长威严的声音,也许是对着横在白沙地上的死尸说的。
“父亲大人,信雄已经圆满地完成任务了。”信雄低下头,仍然一言不发,等待父亲的表扬。但父亲招呼的却是别的武士。
“这不是柘植吗?”信长的声音真挚温暖。其实,信长和三郎左卫门在去年就见过面,当时信雄也带领伊势的兵将参阵,在越前围攻一向宗农民起义,时间隔得不算太长,还不至于达到亲热问候的程度。信长甚至用开玩笑的口吻亲切地说:“你看上去像是伊势人喽。”三郎左卫门不是那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听到信长套近乎的话,也只恭恭敬敬地回答一声“是”,便把头低得更深了。
“这下该轮到我了吧。”信雄微微地吸了口气,调整好姿势。
“长野左京亮,你的宝贝大太刀怎么不见了?”信长接着叫了左京亮的名字。左京亮也是信长公铭记在心的人。在大河内城战役后的开城之际,因信长诚恳的邀请,左京亮和大膳一起拜见了他。
“在客厅里,大太刀就等于是个废物。”曾经是敌军主帅的左京亮回答。
“为什么是这样?”信雄感到自己正快速变得心灰意冷。就在这时,“三介。”这不是信长在叫自己的名字吗?三介是信雄的小名。
“在。”信雄忍不住猛地抬起了头。
“那是什么?”信长用手指向信雄的背后。信雄转过身去,后面有个女人,是凛,具教的女儿,自己的妻子。在此之前,低头参拜的家臣也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姑娘的出现。
“你这个婆娘,不是在田丸城里面吗,什么时候跑到这个地方来的?”
“你怎么能……”凛嘶喊道。
“你怎么能把父亲大人……”凛猛地拔出护身短剑,朝着信雄刺来。
“混账东西!”信雄下意识地蹦起来,开始东逃西窜。其他跪拜着的家臣也都忙不迭地站了起来。
“大苁包。”信长狂喝一声,开怀大笑。据《常山纪谈》记载,信长常以此来嘲讽办事无能的家伙。被呼为“大从包”的信雄,明白父亲从骨子里看不起自己。
“谁也不要动手!”信雄恼羞成怒,拔出腰间的短刀,朝着凛跑去。凛为躲避锋芒,身体往旁边移动,不料却撞上了大膳。大膳这时刚从屋里出来,踏入白沙地。
“大膳,抓住这婆娘。”信雄命令道。大膳用可怕的目光瞥了一眼信雄后,用身体磕碰了一下凛。
“把她带走。”大膳把因受震荡失去知觉的凛交给自己的卫兵,让他们躲藏到公馆里去。
“大膳,你竟敢……”正当信雄变得更加气急败坏的时候,“禀报大人”,一位家臣从公馆外面叫着跑了进来,“有几个行踪可疑的家伙从公馆里面跑了出去。”与此同时,从公馆外边传来几声枪响。信长收起洪亮的笑声,下马回身走到大门前。他朝门外观察,发现军队前方的田间小道上,有两个男子在狂奔。他们奔跑的速度异常惊人。在追赶逃跑者的队伍中,已经有几位骑兵冲到了前面。在田间小道上逃跑的家伙,正是文吾和他的伊贺同伴。他们身后传来了枪声。
“种子岛那种鸟枪能射到这么远吗?”文吾暗自嬉笑,应该把追兵甩得差不多了吧,转过身去观瞧,却发现几位骑马武士正急速逼近。
“妈的!”文吾一边跑着,一边把手举到头上探摸发髻。接着,他手里出现了几个铁菱。
“这可贵着呢。”撒菱,有以天然菱角和竹子为素材制成的,也有铁制的。用铁打造的铁菱价格昂贵。文吾向后撒着铁菱,心里斤斤计较着。铁菱刺穿了马蹄,战马的脑袋激烈地撞击地面,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是伊贺的家伙呀。”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追兵全都人仰马翻在地,扬起了阵阵沙尘,信长嘟囔道。
“日置大膳!”信长大声叫道。
“在。”大膳走到信长身旁,连招呼也不打,并排而立后,也朝门外观望。他和信长站在一起,明显比信长高出一个脑袋。
“大膳。”信长仍然看着前方的逃跑者,“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强弓的天下第一武士!我在进攻大河内城时,你的弓箭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呀。”
大膳最擅长的武艺是射术。他继承了日置流射术,此术可与时至今日仍在箭道界兴盛的小笠原流射术媲美。正统的日置流射术,是由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一族吉田家继承,也被称为吉田流。这位被冠以日置之名的大膳也深得此射术的精髓。
“这一次,你要为我干掉那些伊贺人,让我开开眼。”信长说完后,就取过身旁亲信抱着的缠着藤皮的弓,硬塞进大膳的怀里。
“这是在安土特意为你小子定做的,相当于五人拉力的强弓。”此种强弓非寻常武士能使。提到五人拉力之弓,意味着必须具备与源为朝同样的弓势“拉弓的力气”。源为朝是平安末期大闹九州的传奇武将。信长似乎对源为朝颇感兴趣,据《常山纪谈》记载,信长曾对家康说:“德川大人成为源氏的话……”,并赠予源为朝使用过的箭头。
——你小子有像源为朝那样的武功吗?信长发出了挑衅。当时的武士可忍受不了这样的挑逗,听了此话,必定怒火冲天,因过于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有时甚至不惜舍弃自身的性命。大膳也正是这种武者的典型。大膳怒目朝下瞪着信长的脸。
“把我的箭拿来。”他大声地命令自己的家臣。“遵命!”家臣往回跑去。信雄看着父亲和大膳的交流,满心嫉妒。“父亲只对我说了一句“大怂包”。”
等家臣拿来装箭的箭筒后,大膳拔出一支来,有十六束“一束是指拇指以外四指并排的宽度”长,比普通的箭要长出两束以上。前方箭头的造型也很奇特。
“凿子头呀!”信长发出好奇的声音。这是一支头部像是装着一把小凿子的箭。周围的人愈发簇拥到信长和大膳的身边,后边的武士为了一睹大膳的绝技,也都踮起脚,探出身来观望。大膳慢慢地把箭尾搭扣在箭弦上。据日置流射术的秘籍——双脚踏地犹如房子的地基一般牢固。大膳如秘本所示一般,伸展开双脚,奋力站住,拉开了强弓。
——拉弓的时候,要想象着让自己的身体硬塞进弓和弦的中间。这是一般武士绝不可能达到的力气功夫。四周围观的武士扬起欢呼声,眼看着弓弦被拉弯,当弓和弦变成圆形时,大膳的身体也化作了该圆的中心线。能看见箭头前方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伊贺人。
——箭须从绷得满满的弓弦上挣脱,最重要的是忘记自我和弓箭的存在,达到人箭合一的境界。大膳的脸上失去了表情,就在周围观瞧的武士以为他快要失去知觉,都屏气凝神盯着他的时候,伴随着切开空气的飒飒响声,凿子头的箭“嗖”地朝猎物猛扑过去。
“准备往下跳吧!”文吾叫了起来。从三濑馆的大门里逃出来后,他们只顾拼命往前跑,不想撞上了断崖绝壁,万丈深渊下面的宫川已出现在眼前。文吾打算跳到河里去。正当文吾回头看同伴的刹那,飞来的凿子头箭切断了同伴的右脚跟,箭的威势仍不减弱,横穿过宫川,扎进对岸断崖的岩石里。
“那、那是什么呀?”文吾不顾发出惨叫的同伴,面色苍白地朝三濑馆的方向望去。难道说箭是从那个地方飞来的?
“文吾。”同伴哀号着向文吾伸出手来,“把我带走吧!”
“开玩笑吧。”文吾露出冷冷的表情回了一句。
“求求你,帮助我回到伊贺去!”
“如果你是我的话,会带我回去吗?”文吾讥笑着问道。文吾一点儿也不古怪,伊贺人全都这副模样,不论牺牲谁,自己的生命最重要,这是以文吾为典型,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义理人情的伊贺人共有的“常识”。同伴也是这类伊贺人中的一员,听文吾这么说,就死了心,落到了地面上;同时,他的脑袋也飞了出去,是被第二支凿子头箭铲断的。
“什么样的弓箭呀?”文吾一缩脖子,纵身跳下断崖。宫川是条朝伊势大神宫流淌的河流,方向和伊贺正相反。文吾不得不在途中从河里爬上岸,再折回伊贺。
“为什么住手?”信长质问放下弓箭的大膳,眼睛依旧盯着逃亡者的方向。刚才有足够的时间再射杀另一个伊贺人。
“已经给您看了我的本事。对不起,我不欺负弱者。”在这种场合,大膳也是位不计后果的壮士,勃然大怒时,即使面对信长,也敢如此出言不逊。左京亮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何止是左京亮一人,在场的其他武士都吓得大气不敢喘一下。不过,信长出人意料地说:“真是爽快的家伙!”还抿嘴一笑。虽说信长对自己家臣的极端苛刻挑剔,却有个古怪脾气,偏爱像大膳这样耿直、坦率、有能力的武士。
“大家听着,”信长转过身来面对士兵,用响彻四周的洪亮声音说,“千万不要轻易向邻国伊贺挑衅,要知道,那是个充满虎狼之徒的国家。”伊贺是伊势的邻国,很久以前,它曾是伊势国的一部分,但即使信长现在完全征服了伊势,信长仍命令手下不要攻击伊贺。与伊贺国境相连的不只是伊势国,这个时期,信长还压制了与伊贺国境相邻的近江国“现在的滋贺县”、大和国“现在的奈良县”。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贸然向伊贺发起进攻。信长对攻打伊贺这件事,表现得极为小心谨慎。
“我身为武士,已竭尽全力,你赢了!”具教扔掉太刀。
“大膳,给我最后一刀。”
“我不能!”大膳抬起上半身,一屁股坐到地上,顺势往后退去,摆出与钢铁巨汉完全不符的幼稚动作,以此来拒绝旧主的请求。
“快动手!”被具教叱责后的大膳,愈发变得像孩子一般,猛烈地摇晃着大脑袋,“我不能!”
“大膳,你不明白吗?”具教话音刚落,表情突然僵住,一下子朝大膳庞大的身体倒了下去。仔细观瞧,具教的后脖颈处插入一支伊贺人爱用的棒手里剑,几乎全没入肉骨里。
“那个家伙是伊贺人。”文吾在公馆上方的梁柱间挪动,放眼能看到廊子和里院的动静,他睁大眼睛,从头到尾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他也注意到,是廊子旁三人中的一位武士向具教投掷了棒手里剑。
“柘植!”面对身旁躺着的具教的尸体,大膳大叫了一声那个武士的名字,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竟敢从背后偷袭旧主!忍者之辈就不能堂堂正正地决一生死吗?”
——柘植的祖上,原本是伊贺国居民弥平兵卫宗清之后裔。根据《势州军记》记载,柘植三郎左卫门出身于伊贺。伊贺国居民弥平兵卫宗清,即在平安末期帮助源赖朝逃过一劫的平宗清,三郎左卫门就是宗清的后代。柘植氏曾是拥有众多伊贺忍者的地侍,到三郎左卫门的时代,移居伊势,侍奉前面提到过的木造氏。正因为三郎左卫门是伊贺人的缘故,大膳和左京亮才露骨地看不起他。
——这帮家伙不仅没有梦想,也不讲义理人情,更不遵守武土风俗。《人国记》里的“伊贺国”篇章中有这样一段。此书记载了各地方的风土人情,传说连武田信玄都非常喜欢阅读。也就是说,战国时期的伊贺人被视为“武士以下或以外之徒”,大膳和左京亮也对伊贺人抱有同样的成见。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信雄的父亲信长好像格外偏爱这位三郎左卫门,特地委派他成为信雄的重臣,甚至把信雄监护人的权利也交给了他。
“真的这么讨厌伊贺人吗?”在梁柱上的文吾,为自己刚才没能听出准确的杀手人数找到了理由。正因为三郎左卫门是伊贺人,他才能悄然无声地移动行走。
“不要胡来,大膳。”信雄在廊子旁发出尖叫声。眼看着怒气冲冲的巨人大膳大踏步朝三郎左卫门逼近,信雄不断地嚷嚷:“我请求你不要胡来!”
“乱喊什么!”大膳怒吼一声,眼睛里像冒出了火,死瞪着三郎左卫门,一点儿也没有停下的意思。大膳在战场上喜欢戴火焰形立标的头盔,穿涂抹朱红色漆的铠甲。敌人一看到这身朱红色的打扮,就会方寸大乱、不知所措。但是,三郎左卫门面对气势汹汹扑来的大膳,丝毫没有露出畏惧的神态,他悄悄地把手放进武士便服的袖兜里。突然,传来惊天动地般猛烈的枪声。
“怎么回事?”文吾放眼望去,心里咯噔一下,有几百条枪吧。他一蹬房顶的木梁,身体飘了出去。在里院的信雄立刻跑回屋内,朝大门口赶去,三郎左卫门和左京亮也紧随其后。
“大膳,快点儿跟上。”左京亮回头招呼道。但是,大膳充耳不闻,小心翼翼地抱起具教的遗骸,步履坚定地朝客厅走去。他是想安置好旧主的遗体吧。他的动作和神态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老子哪有闲工夫陪你信雄这狂躁的小子。此后,家臣芝山秀时把具教的首级带走,埋进三濑谷北面栉田川附近的山里,就是现在被叫做“北畠具教卿首冢”的地方。
在公馆门前的白沙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具尸体,他们是具教的亲信,已被信雄等人率领的武士干掉。信雄从门里跑出来,对尸体不屑一顾,直接冲向簇拥在庭院大门前的手下。
“躲开!”信雄分开武士,挤到人群的最前列。具教的公馆位于山脚下方,从这里可以望见门外的村落。农屋散布在田地中,到处可见尸体,可能是被几百条枪打死的吧。再往前方观瞧,怎么出现了大部队?
“那不是……”看着看着,信雄的脸色急速变得惨白起来。
“那面带有永乐通宝图案的旗帜……”
“是父亲大人,为什么父亲大人会来伊势?”军队中央分开一条道,一位骑马武将在几个武士的陪伴下朝这里飞驰而来。那种狂放不羁的骑马架势,一看便知道是父亲织田信长本人。太田牛一写的《信长公记》中记载,在刺杀具教约二十天以前,信长曾经到过京都,四天前晋升为内大臣。作为谢礼,他向朝廷献上了两百枚黄金、沉香、贵重卷轴等物,同时,拜领了朝廷封赏的御衣。
“织田公风光无限之态,无人可及。”牛一记录了主公信长获得的荣誉。不过,信长在背地里正谋划着如何完全控制伊势国。信长秘密下令,不仅要杀掉北畠具教,甚至要诛杀北畠一族的所有成员。在信雄居住的田丸城下,生活着具教的次子具藤、三子亲成以及长女小阪的前婿坂内兵库头等人。暗杀具教的当天,他们被以共进早餐为由招入城里,遇害身亡。和具教沾亲带故的大河内教通同样也在田丸城下生活着,适逢居家养病的时候,被谎称来探病的人谋杀。
另一位具教的亲戚坂内具信命运也相当悲惨。住在田丸城下的他,很快就察觉到骚乱,感到势头不妙,便立刻加强了自家的警备。但是,信雄的手下包围其住宅后,困守在屋子里的具信家臣贪生怕死,敌前倒戈,把具信团团围住,乱刀劈死,并砍下他的脑袋带出宅邸投降。据《势州军记》记载,在同一天里,北畠一族的十三口人被屠杀。信雄一直单腿跪在地上,静静地恭候着骑马进入三濑公馆的信长。
“笨蛋们,还誓死效忠北畠呀!”信雄的头上飞来信长威严的声音,也许是对着横在白沙地上的死尸说的。
“父亲大人,信雄已经圆满地完成任务了。”信雄低下头,仍然一言不发,等待父亲的表扬。但父亲招呼的却是别的武士。
“这不是柘植吗?”信长的声音真挚温暖。其实,信长和三郎左卫门在去年就见过面,当时信雄也带领伊势的兵将参阵,在越前围攻一向宗农民起义,时间隔得不算太长,还不至于达到亲热问候的程度。信长甚至用开玩笑的口吻亲切地说:“你看上去像是伊势人喽。”三郎左卫门不是那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听到信长套近乎的话,也只恭恭敬敬地回答一声“是”,便把头低得更深了。
“这下该轮到我了吧。”信雄微微地吸了口气,调整好姿势。
“长野左京亮,你的宝贝大太刀怎么不见了?”信长接着叫了左京亮的名字。左京亮也是信长公铭记在心的人。在大河内城战役后的开城之际,因信长诚恳的邀请,左京亮和大膳一起拜见了他。
“在客厅里,大太刀就等于是个废物。”曾经是敌军主帅的左京亮回答。
“为什么是这样?”信雄感到自己正快速变得心灰意冷。就在这时,“三介。”这不是信长在叫自己的名字吗?三介是信雄的小名。
“在。”信雄忍不住猛地抬起了头。
“那是什么?”信长用手指向信雄的背后。信雄转过身去,后面有个女人,是凛,具教的女儿,自己的妻子。在此之前,低头参拜的家臣也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姑娘的出现。
“你这个婆娘,不是在田丸城里面吗,什么时候跑到这个地方来的?”
“你怎么能……”凛嘶喊道。
“你怎么能把父亲大人……”凛猛地拔出护身短剑,朝着信雄刺来。
“混账东西!”信雄下意识地蹦起来,开始东逃西窜。其他跪拜着的家臣也都忙不迭地站了起来。
“大苁包。”信长狂喝一声,开怀大笑。据《常山纪谈》记载,信长常以此来嘲讽办事无能的家伙。被呼为“大从包”的信雄,明白父亲从骨子里看不起自己。
“谁也不要动手!”信雄恼羞成怒,拔出腰间的短刀,朝着凛跑去。凛为躲避锋芒,身体往旁边移动,不料却撞上了大膳。大膳这时刚从屋里出来,踏入白沙地。
“大膳,抓住这婆娘。”信雄命令道。大膳用可怕的目光瞥了一眼信雄后,用身体磕碰了一下凛。
“把她带走。”大膳把因受震荡失去知觉的凛交给自己的卫兵,让他们躲藏到公馆里去。
“大膳,你竟敢……”正当信雄变得更加气急败坏的时候,“禀报大人”,一位家臣从公馆外面叫着跑了进来,“有几个行踪可疑的家伙从公馆里面跑了出去。”与此同时,从公馆外边传来几声枪响。信长收起洪亮的笑声,下马回身走到大门前。他朝门外观察,发现军队前方的田间小道上,有两个男子在狂奔。他们奔跑的速度异常惊人。在追赶逃跑者的队伍中,已经有几位骑兵冲到了前面。在田间小道上逃跑的家伙,正是文吾和他的伊贺同伴。他们身后传来了枪声。
“种子岛那种鸟枪能射到这么远吗?”文吾暗自嬉笑,应该把追兵甩得差不多了吧,转过身去观瞧,却发现几位骑马武士正急速逼近。
“妈的!”文吾一边跑着,一边把手举到头上探摸发髻。接着,他手里出现了几个铁菱。
“这可贵着呢。”撒菱,有以天然菱角和竹子为素材制成的,也有铁制的。用铁打造的铁菱价格昂贵。文吾向后撒着铁菱,心里斤斤计较着。铁菱刺穿了马蹄,战马的脑袋激烈地撞击地面,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是伊贺的家伙呀。”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追兵全都人仰马翻在地,扬起了阵阵沙尘,信长嘟囔道。
“日置大膳!”信长大声叫道。
“在。”大膳走到信长身旁,连招呼也不打,并排而立后,也朝门外观望。他和信长站在一起,明显比信长高出一个脑袋。
“大膳。”信长仍然看着前方的逃跑者,“能自由自在地使用强弓的天下第一武士!我在进攻大河内城时,你的弓箭让我军吃了不少苦头呀。”
大膳最擅长的武艺是射术。他继承了日置流射术,此术可与时至今日仍在箭道界兴盛的小笠原流射术媲美。正统的日置流射术,是由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一族吉田家继承,也被称为吉田流。这位被冠以日置之名的大膳也深得此射术的精髓。
“这一次,你要为我干掉那些伊贺人,让我开开眼。”信长说完后,就取过身旁亲信抱着的缠着藤皮的弓,硬塞进大膳的怀里。
“这是在安土特意为你小子定做的,相当于五人拉力的强弓。”此种强弓非寻常武士能使。提到五人拉力之弓,意味着必须具备与源为朝同样的弓势“拉弓的力气”。源为朝是平安末期大闹九州的传奇武将。信长似乎对源为朝颇感兴趣,据《常山纪谈》记载,信长曾对家康说:“德川大人成为源氏的话……”,并赠予源为朝使用过的箭头。
——你小子有像源为朝那样的武功吗?信长发出了挑衅。当时的武士可忍受不了这样的挑逗,听了此话,必定怒火冲天,因过于想证明自己的实力,有时甚至不惜舍弃自身的性命。大膳也正是这种武者的典型。大膳怒目朝下瞪着信长的脸。
“把我的箭拿来。”他大声地命令自己的家臣。“遵命!”家臣往回跑去。信雄看着父亲和大膳的交流,满心嫉妒。“父亲只对我说了一句“大怂包”。”
等家臣拿来装箭的箭筒后,大膳拔出一支来,有十六束“一束是指拇指以外四指并排的宽度”长,比普通的箭要长出两束以上。前方箭头的造型也很奇特。
“凿子头呀!”信长发出好奇的声音。这是一支头部像是装着一把小凿子的箭。周围的人愈发簇拥到信长和大膳的身边,后边的武士为了一睹大膳的绝技,也都踮起脚,探出身来观望。大膳慢慢地把箭尾搭扣在箭弦上。据日置流射术的秘籍——双脚踏地犹如房子的地基一般牢固。大膳如秘本所示一般,伸展开双脚,奋力站住,拉开了强弓。
——拉弓的时候,要想象着让自己的身体硬塞进弓和弦的中间。这是一般武士绝不可能达到的力气功夫。四周围观的武士扬起欢呼声,眼看着弓弦被拉弯,当弓和弦变成圆形时,大膳的身体也化作了该圆的中心线。能看见箭头前方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伊贺人。
——箭须从绷得满满的弓弦上挣脱,最重要的是忘记自我和弓箭的存在,达到人箭合一的境界。大膳的脸上失去了表情,就在周围观瞧的武士以为他快要失去知觉,都屏气凝神盯着他的时候,伴随着切开空气的飒飒响声,凿子头的箭“嗖”地朝猎物猛扑过去。
“准备往下跳吧!”文吾叫了起来。从三濑馆的大门里逃出来后,他们只顾拼命往前跑,不想撞上了断崖绝壁,万丈深渊下面的宫川已出现在眼前。文吾打算跳到河里去。正当文吾回头看同伴的刹那,飞来的凿子头箭切断了同伴的右脚跟,箭的威势仍不减弱,横穿过宫川,扎进对岸断崖的岩石里。
“那、那是什么呀?”文吾不顾发出惨叫的同伴,面色苍白地朝三濑馆的方向望去。难道说箭是从那个地方飞来的?
“文吾。”同伴哀号着向文吾伸出手来,“把我带走吧!”
“开玩笑吧。”文吾露出冷冷的表情回了一句。
“求求你,帮助我回到伊贺去!”
“如果你是我的话,会带我回去吗?”文吾讥笑着问道。文吾一点儿也不古怪,伊贺人全都这副模样,不论牺牲谁,自己的生命最重要,这是以文吾为典型,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义理人情的伊贺人共有的“常识”。同伴也是这类伊贺人中的一员,听文吾这么说,就死了心,落到了地面上;同时,他的脑袋也飞了出去,是被第二支凿子头箭铲断的。
“什么样的弓箭呀?”文吾一缩脖子,纵身跳下断崖。宫川是条朝伊势大神宫流淌的河流,方向和伊贺正相反。文吾不得不在途中从河里爬上岸,再折回伊贺。
“为什么住手?”信长质问放下弓箭的大膳,眼睛依旧盯着逃亡者的方向。刚才有足够的时间再射杀另一个伊贺人。
“已经给您看了我的本事。对不起,我不欺负弱者。”在这种场合,大膳也是位不计后果的壮士,勃然大怒时,即使面对信长,也敢如此出言不逊。左京亮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何止是左京亮一人,在场的其他武士都吓得大气不敢喘一下。不过,信长出人意料地说:“真是爽快的家伙!”还抿嘴一笑。虽说信长对自己家臣的极端苛刻挑剔,却有个古怪脾气,偏爱像大膳这样耿直、坦率、有能力的武士。
“大家听着,”信长转过身来面对士兵,用响彻四周的洪亮声音说,“千万不要轻易向邻国伊贺挑衅,要知道,那是个充满虎狼之徒的国家。”伊贺是伊势的邻国,很久以前,它曾是伊势国的一部分,但即使信长现在完全征服了伊势,信长仍命令手下不要攻击伊贺。与伊贺国境相连的不只是伊势国,这个时期,信长还压制了与伊贺国境相邻的近江国“现在的滋贺县”、大和国“现在的奈良县”。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贸然向伊贺发起进攻。信长对攻打伊贺这件事,表现得极为小心谨慎。
相关热词搜索:忍者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