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06-13 作者:丁剑霞 来源:丁剑霞作品集 点击:
华山,古称西岳,位于黄河以南,西望长安,东窥汴洛,绵延数百里,气势雄伟。其间东峰有亭翼然,相传为宋太祖与陈希夷先生弈棋处。
这一日,正是隆冬季节,大雪初霁,约莫近午时光,在弈棋亭右侧浅谷,正有八条大汉围困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女,打斗得非常激烈!并隐闻金铁交鸣伴着呼叫喝骂声,其中三条大汉合斗一个老人,两个大汉厮拼着那个少女。
老人拼力支持,尚无败象,可是少女已现力弱,在两大汉剑风笼罩下,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攻之力,节节败退,左肩上已带剑伤,危在顷刻!
老人目睹这种情形,虽然拼力连攻三招,想摆脱三个大汉围攻,驰援少女。但无奈激战半日,功力已不如前,三大汉又配合紧密纠缠不放,空自目突须张,咬牙切齿无可奈何!
偏偏斗场旁围困而未交手的另外三条大汉,这时又在冷嘲热笑,讽言刺语,只气得少女又羞又急越发不支!就在眼看少女马上就要血溅高峰的时候,突闻一声箫声,犹如鹤唳长空,直灌各人耳鼓。
少女心神一怔,眼前敌人挺剑瞪眼,似亦为箫声感染,忘了进攻,继而箫声急转直下,乍听似铁马金戈胡笳遍地,细闻如黄钟大吕,间杂禅唱梵音。少女顿觉俗念全消,恍如置身仙境,心旷神怡,通体舒畅,再无一丝争斗意念!
环顾左右,老人已趺坐当地,闭目运功,奇怪的是八条大汉,正分作四对,随着箫声音节高低急徐,捉对儿厮杀!一个个头上青筋暴起,汗流淡背,兀自拼斗不休!
俄顷箫声轻细,如清泉细流,如珠走玉盘,又如雁阵惊寒,回旋空际,经久不绝。八大汉突由合而分,结成环形绕斗场急走,越走越快,继之没命的奔跑,最奇的是虽然力竭声嘶,各人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无一突前落后。
少女正透着奇异,暗忖怪事,呆呆发怔时,箫声嘎然中止,八大汉亦随之停止步伐,挥汗喘息,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疑神疑鬼!惊讶惧恐!一副狼狈慌张景象!
这时斗场中心,传来一声轻咳,现出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白衣少年,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剑眉星目,猿背蜂腰,背插一支玉箫,手摇习扇,神情遐逸,正打量八条大汉,点头微笑,并连道:“蠢材!蠢材!我这九天玄音,空自为你们奏了一曲!”
八大汉清醒过来,见此情形,都不禁勃然大怒!东首一人猛地越前几步,戟指少年喝道:“刚才是不是你这小鬼吹那鬼箫,捉弄你家大爷们,快说!”其余大汉亦同声吼骂!
少年毫不生气,仍悠闲地道:“龙门八虎原来是这样的脓包,连听箫声都害怕,还充什么好汉!我助你们快快作缩头乌龟,藏在壳里,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吧!”
八大汉听说,个个暴跳如雷,各掣长剑,扑下围攻。
少年仍静立当地,毫不经意,周围似乎隔了一道钢墙,利剑始终刺不到身前,八虎空自怒吼狂跳!
这样僵持了约一盏茶时候,少年似已不奈,眉心微皱,并喝道:“蠢材们!还不给我滚开!”
八虎猛然如受巨大打击,各倒退七八步,举手瞪眼,直立当地,一动也不能动。
这时候老者已与少女会合在一起,敷药裹伤完毕,整一整衣襟,恭谨地走到少年身旁,躬身长揖道:“谢谢小侠解救老汉父女!”
少年赶紧还礼道:“前辈不要折杀小生,扶危济弱是武林本份,何况前辈并未落败,只不过是好汉难敌人多罢了!”又道:“这八个蠢材如何处置,还望前辈指示!”
老人父女,见少年这样谦逊,绮年玉貌,温文尔雅,而且又武功神奇高不可测,直由衷地感佩敬爱。
少女并有异样的感觉,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偶然发现少年耳后有一颗朱红小痣,色泽鲜明,心神一震,也说不出是惊是喜,又恐怕眼花看错了,连忙再定睛仔细一看,果是千真万确。于是急急附老者右耳,轻轻细说了几句,老者也惊讶地察看少年耳后,果然不差,随即道:“小侠这样谦虚,老汉实不敢当,不识小侠仙乡何处,尊姓大名可否见告?”
少年正被少女一再注视,微感腼腆,现闻老者相询,便微笑答道:“小生金陵人氏,复姓司徒名玉。”
老者一听果是司徒玉,不由精神陡长,呵呵大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汉商秉,这是义女司徒芳,寻找小侠已非一日了!”
这时少女已眼泪如断线珍珠,扑向少年。
少年也是一惊一喜!随即满面含悲,星目落泪,一把抱住少女道:“哥哥这半年来,走遍大江南北,寻找芳妹,总是毫无着落,不想今日无意相逢。”
一时兄妹又忆起十一年前,满门遇难,父母惨死,兄妹离散情景,互相抱头痛哭起来!
老者看他兄妹相逢,如此悲切,亦不禁心怀恻隐,目盈泪光,但随即走向少女道:“芳儿!这真是天下大喜事,快起来,不要引起小侠伤心了!”
少女闻言,哀哀起立,泪珠还挂在眼帘上,紧握司徒玉右手,重新引见老者道:“哥哥!这是小妹义父,也是救命恩人,十一年来,抚育教养,恩深似海,不是义父,小妹亦无今日,哥哥快谢谢!”
司徒玉赶紧将摺扇插向腰际,整衣跪下道:“老伯天高地厚之恩,小侄永不敢忘,先请受晚辈一拜!”
商老慌忙向前一步,双手扶住司徒玉道:“老汉托大称你一声贤侄,千万不要多礼。也是你刚说的,这是武林人的本份,何况老汉这十年多来,还真亏芳儿承欢膝下,打发了这悠长的孤寂岁月,只是自惭教养肤浅,正以未能使芳儿手刃双亲仇为憾哩!”
司徒玉起立后,又施一礼道:“老伯千万不要这样说,小侄兄妹此后还望老伯继续教导。”随即侧顾龙门八虎,又向商老发话道:“老伯为何与这班蠢材打斗?现在怎样打发他们?还请见示。”
商老道:“说来可笑,这班狂徒独霸关洛,逞强好斗,自立规条,凡武林人路过其地,必须投帖拜门,否则便是不敬。轻者百般刁难,重者多方侮辱,直至对方服低而后已。也是老汉不合,昨日与芳儿路过华阴,不但未投贴拜庄,还在三虎拦路挑衅时,给他一点苦吃。因而他们齐集八虎,一路追踪,寻到此地双方拼斗!不过这班狂徒,虽然横强霸道,据我所闻,在地方尚无大恶,贤侄可略加告诫,饶他们去罢!”同时又道:“真亏巧他们这一寻仇,否则贤侄兄妹还失之交臂哩!”
司徒芳也笑道:“小妹虽然吃点小苦,使我找到哥哥,真该感谢他们呢!”
司徒玉点头微笑,转身向前,抽出腰间摺扇,略一挥点,八人穴道顿解,随即面色一整严斥道:“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惟以德才能服人。尔等微末之技,也敢强横霸道欺压武林,这次小施薄惩,若非商老伯与家妹不计拦劫之仇,格外施恩,定给武林除害。同时尔等恶习已深,经我箫声几度点化,均无悔意,足见愚顽,此后如不痛改前非,决不轻饶!快给我快滚!”说时二目神光电射,威棱不可逼视!
八虎凶威顿敛,一个个垂头丧气。并私忖刚才受制经过,这少年定是仙侠一流,否则我弟兄闯荡江湖,十余年来未遇敌手,也不会未过一招,穴道都被点实。而且那箫声简直摄人心神,丝毫不能抗逆,越抗拒越痛苦,如非有绝高功力,哪能有这样神通?休看少年年轻,的确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江湖异人,我等习武半生,遍访名师,何曾见此神奇绝学?眼看良机,万不可失!同时又回溯过去行为,确属狂妄无知丑恶已极!
八人脑中都像风车一样,打了几次转,突然同时跪拜当地道:“小侠,我等该死!从此决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望小侠收作僮仆,永随左右,此后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罢都伏地不起,各人都一脸恭谨诚挚之色。
这种超出意料以外的变化,一时反将司徒玉弄得不知如何答复,连司徒芳也惊异不已!还是商老久历风尘,世故探远,察言观色,已了然对方心理,于是亮声代答道:“各位请起!既能觉悟前非,改过迁善,大家就是好朋友。”
八虎又同声道:“深蒙老前辈宽宥,实感隆恩,惟自思以往愚行罪愆,也半由未遇名师,未得良教所致。今日幸逢小侠,承蒙点化,如梦初醒,何能错过机缘,遗恨终生,望老前辈代为关说是幸!”
司徒玉见他们言辞恳切,态度真诚,似确由衷之言,便也笑答道:“各位先请起来,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小弟出师未久,并有师门戒律,不敢妄自收徒,既承厚爱,我们交个朋友好了!”
商老汉连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我们不打不成交,以后多亲近亲近就是了,快请起!”
八虎自思,自己虽然诚心改过,别人如何一时就能相信得过?此后只要自己弟兄意志坚诚,并以事实表明心迹,看情形纵然不能得邀携带,亦定能得获教益。顿时各叩了一个头,欢欢喜喜地站立起来,又向司徒芳长揖致歉,司徒芳也立即各还了一个万福。于是大家重新通名报姓,这时才知道八虎都是同胞兄弟,姓洪,各从卦上起名。大虎洪乾,二虎洪坤,三虎洪离,四虎洪震,五虎洪巽,六虎洪坎,七虎洪兑,八虎洪艮,世居华阴,家境殷实,父母已早过世。弟兄们自小酷好武艺,又有一身气力,也着实练了十多年,各有一手八卦剑,在关洛一带,尚未输过阵仗,所以养成了骄横气概。
八虎坚持邀请司徒兄妹和商老,同往华阴盘桓几日,以便稍尽地主之谊。商老一时心愿了却,自是无可无不可,小侠兄妹,一旦相逢,正各有千言万语待叙,亦未坚却。立时八虎洪良、七虎洪兑,分别从峰腰森林解下商老父女及自己弟兄马匹,牵到浅谷,并让出最好一匹白马,请小侠乘坐,洪良洪兑合一骑,大家浩浩荡荡直奔华阴。
傍晚时分,已抵华阴东关洪家庄院,洪乾抢先下马,高声吩咐庄丁大开庄门,并速赶报后院快备酒菜,然后恭立小侠马前,扶蹬请小侠下马,司徒玉连道:“洪大哥不必多礼。”随即一蹬而下,商老与司徒芳亦同时到达,当由洪乾前导,进入庄内,即见这一片庄院,规模甚是宏大,约莫有百多间,中间三间,前后各有一片空地,想是练武场所。洪乾将客人让入正厅,分宾主就坐,并命内眷邀请司徒芳入内盆洗。
不一时酒菜齐备,请出司徒玉,并肃客入席坚请小侠上坐,小侠推商老,商老固辞不获,只得上坐,两首司徒兄妹,洪氏弟兄下坐相陪。大家奔波一整天,此时确也饥饿难奈,并且化敌为友,都满怀高兴,一时酒到杯干,狼吞虎咽,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酒足饭饱。
席散后洪乾立即招集洪家庄丁徒仆,当着小侠兄妹与商老宣布道:“八虎庄规条取消,自今以后,要和睦邻里,敬爱武林同道,如有违犯告诫,轻者赶出八虎庄,重者处死。”各徒仆庄丁都大声应诺。
司徒玉与商老见此情形,亦感快慰,并当场对洪氏弟兄勇于改过精神,着实赞赏了好几句!
洪氏弟兄连忙致谢,并说这是小侠与商老感召所致。
夜间洪氏弟兄收拾三间清洁宿处,分别送小侠兄妹与商老安息。
第二日一早,司徒兄妹正在互诉别离经过,伤心往事,忽听院外急吵喧嚷,乱成一片,不觉一惊!同时商老亦正闻声从隔室走出,于是三人一同穿过前厅,走向院外。但见门前黑压压一片,不下二三十人,内中大半都是竖眉瞪眼,呆立当地,只有八虎弟兄围绕着一个老年乞丐在理论,远看那老丐,身背长寿袋,腰挂一只硕大葫芦,手持一枝青竹杆,百补破袍,满身泥垢,一头白发,连腮虬鬓,两眼开合闪动精光,两边太阳穴隆起,小侠一看,就直觉到是一位有深湛内功的风尘侠隐。惟恐八虎兄弟愤事,急速施展移形换位身法,由庄内一闪穿入当场,并向老丐深深一揖道:“老前辈何事与他们争吵?”
老丐突然发现身前立着一个丰神秀逸少年,事先毫无所觉,不由心中一惊!且不答话,从头到足打量了半天,才呵呵大笑道:“娃娃!这八只大虫,是你养的吗?老叫花打虎找到主人了!”
八虎自从改过,已一改常态,虽然徒众十余人都被老丐先前点倒,仍然忍辱向老丐陪话,无如老丐存心上门寻事,你越赔罪,他越气大,正在不可开交时,见小侠上前,全都大喜,慌忙退过一旁。
小侠见这位老丐倚老卖老,出言高傲,仍毫不生气,一脸和颜悦色,从容笑道:“洪氏弟兄已废去规条改过自新,请老前辈给他们一个迁善之机吧?”说罢又深施一礼。
老丐斜睨着一只右眼,探手拿起腰间葫芦,咕噜噜连吸三口,咂咂嘴道:“老叫花天生贱骨头,从来服硬不服软,娃娃,我不吃你这一套!今天若要打发老叫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把老叫花刚才那张草纸,由那八只老虎,三步一拜,送到嵩山少林寺;第二条路是有人能接老叫花十招鬼画符便罢。”
小侠一听,心中不由怒气上升,表仍微笑笑道:“老前辈定要一显绝技,那么先容后辈大胆一试,接不着,再由洪家哥们来好了。”
老丐一跃而起,圆眼一翻道:“娃娃!你真要替八虎顶缸,老叫花就说不得,只好先教训你了,可不要说我以大欺小!”
小侠静立当地,双手一拱道:“老前辈请吧!”
老丐将青竹杆向背上一插,左臂微扬,舒右掌,喝道:“娃娃接着,这是第一招。”
小侠陡感一股强烈掌风,直赶胸前,也不还手,只略一回身滑步,从容闪过。接着老丐左右掌齐挥,分袭腹背要穴,劲道较前更为强烈,小侠仍不愿还击,只是施展师门绝技,“破浪乘风”步法,不退反进,由两股掌风间隙,轻得像一张纸,从老丐脐下飘过。
老丐这三招已用上八成功力,对方都从容消去,并且毫不还手,迹近轻视,加之身法奇妙,使老丐既惊且怒!不由得聚集全身功力,只听骨节格格作响,白发根根上竖,掌风犹如惊涛骇浪,直罩向对方,直震得尘沙滚滚,十丈以外大树也摇摇欲折!
八虎哪见过这种阵仗,骇得胆战心惊,这时司徒芳亦赶出门前,与商老均为哥哥提心吊胆不止。但是大家根本分不出双方身形招式,只在眼花缭乱中,看到一点白影,如蝴蝶穿花,如风吹柳絮,沿着一团灰影旋转穿插。须臾!陡听一声大喝,只见白影扶摇直上,又轻飘飘落下,原来那是司徒玉,只见他面不改色,又悠闲地立在当地,微笑向考丐港:“晚辈输了。”
老丐满身大汗,喘息如牛,叹口气道:“娃儿!老叫花今天认栽!你不要再向我脸上贴金,增加我的难过,这档事就此揭开,后会有期!”说完转身就走。
司徒玉连忙高呼:“老前辈且请留步!”
老丐闻言猛一收步转身,寿眉一扬道:“难道还……”
小侠急道:“老前辈不要误会,我是说过适才冒昧接招,诸多亵渎,还请原谅!并看前辈游戏风尘,决非俗人,因此拟借主人陈年佳酿,一作谢罪,并请一察洪氏弟兄改过真相,然后老前辈再定行止,如何?”
老丐容颜顿改,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儿,真叫又可恨又可爱,分明看准老叫花是个酒虫,你既不嫌老叫花肮脏讨厌,那么我们交个朋友好了!”说罢大步回走。
司徒芳与商老,此时已宽心大放,八虎弟兄连忙上前陪话,并请恕先行解救庄丁徒众之罪。
老丐笑道:“今天是你们这八只大虫幸运,老叫花前日路经灵宝,碰见嵩山少林寺,悟真大师俗家弟子刘邦,听说你们自大自狂,还立些臭规条,对他们刁难侮辱,心中生气,特意赶来惩戒。不想今日弄张草纸硬要庄丁作帖投递时,庄丁说:庄主已取消规条了。而且态度也甚和易,老叫花还当是自己身份暴露,庄丁故意如此。后来虽有意戏谑,连点庄丁穴道,把你们挤出来,更发现不如传说之甚。正透着奇怪,打不起是否仍按初意施杀手警戒的时候,那娃儿就出来了!原来你们真已改过,这倒是老叫花的不是了!”
八虎又忙称谢,略告昨日小侠点悟经过,并请进庄。
老丐边走边笑道:“好好!老叫花虽然白跑了一趟路,能看到几个知过能改的后生,而且交到一个可爱的娃儿,实在一点也不冤!”
司徒玉也道:“今天是不打不相识,碰到老前辈是我之幸。”
大家相偕进庄,酒席早已排定,老丐毫不客气迳踞上坐,还未等主人相让,就将斟好的酒一饮而尽,并连说:“果然酒还不差!”随又眼看着司徒玉说道:“娃儿,你说和老叫花拼酒,究竟怎样喝法?今天老叫花打架栽在你的手下,酒我们可不能含糊,你一定也要玩点花样,让老叫花心服才好。”
司徒玉答道:“晚辈不敢,我的酒量怎能和老前辈相比,还是请老前辈指教吧!”
老丐眉头一皱道:“你这娃儿,不要一味酸溜溜地恭维老叫花,我看这样好了。”随指着廊下两大坛酒说,“我俩一人一坛,也不用壶杯倾倒如何?”
原来老丐和小侠过招时,虽尽全力,怎奈小侠身如飞絮轻尘,始终毫无着力处,无论使用多大掌力和多快的手法,都难一沾衣袖。而且对方身形神出鬼没,老是在自己掌风间隙中,着着恰到好处,犹如粘着似的,轻飘飘地跟着自己进退回旋。只当是他轻功奇妙的缘故,暗忖他年不过二十,轻功纵然出神入化,内力总不能和自己四五十年火候相比,因此想借酒一试,以稍稍挽回颜面。
殊不知司徒玉身有异秉,无穷绝学,而且又具有大智慧,遂听他答道:“老前辈有此雅兴,当得相陪,不过后辈恐无此海量!”
老丐也不答话,挥手命庄丁将酒抬上,分别放在司徒和自己身旁。然后凝神运气,右手按在坛口,有顷,一声轻喝,只见封泥随手而起,坛内酒如激箭,一股白练,直泻入老丐口中。这种精湛内功,看得八虎和在场徒众,目瞪口呆,大气儿也喘不出来。
约莫一盏茶时候,坛内已空无点滴,大家不由暴雷一声喝采!
司徒玉也道:“老前辈这种神龙取水绝技,实叫晚辈佩服。”
老丐返身回坐,呵呵大笑道:“娃娃!看你的了!”
司徒玉神态从容,也不起立,侧着身,一手揭开身旁酒坛封泥,一手抚着老丐喝完的空坛,俊目注视坛酒。在一阵酒香扑鼻中,小口微张,但见坛中美酒,形成一根银线不绝如缕,缓缓进入口中。同时又见小侠抚着空坛的左手,食指上亦放射着一条银线,射向空坛,幌眼满坛变空,空坛变满。
这样神奇妙技,连老丐也怔着说不出话来!半晌大家才轰然叫好!
司徒玉连说:“献丑!献丑!因为自己不能喝酒,所以取巧,请老前辈恕罪!”
老丐暗然一声长叹,道:“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老叫花今天输到底,也开过眼界了。”接着,他突然一把抓住司徒玉道:“这种失传已久的玄门‘穿针引线’绝技,和你那一身神奇奥妙的轻身功夫,是从何处学来?据老叫花所知,当今之世,号称武林四大名派的少林、武当、峨嵋、昆仑,连老一辈的,都无此功力,更没有这种本领,莫非你和黄山老神仙……或者是与传闻新近出现的江湖怪杰,在江南一指杀三龙的什么神箫剑客有关?”说时一脸迫不急待的神情!
司徒玉深受感动,随即接口答道:“不瞒老前辈说,晚辈正是黄山天一恩师最小弟子,也正是别人所称的神箫剑客。”
此话一出,满厅除司徒姑娘外,连商老也震惊起来。面前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就是名震江湖的神箫剑客,大家又惊异又羡慕!尤其八虎弟兄,私度一念之迁,不但连免两场大祸,而且得会常人难得一见的神奇异人,不由更欢欣恭谨。
老丐闻言,似乎喜极,纵声大笑,声震屋瓦,并道:“皇天有眼,万民有福!老叫花有幸,今曰得会奇人,而且我这老脸也丢的值得了!”
他随又颜色一整,满脸肃容向小侠道:“前次放肆,还请见谅!如论江湖班辈师门渊源,老叫花还得尊称你一声师叔!你这样折节下交,不嫌委曲,我却不敢再接受你那种称谓!”
司徒玉道:“家师素来随和,不拘俗礼,我们是各交各,而且论年龄,晚辈恐怕只能和令孙辈相若,怎能倚师门托大呢?既然彼此都是自己人,还请见告名讳是幸!”
老丐答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老叫花就托大称你一声老弟,以后你就叫我吕老二好了。”
老丐一报名姓,司徒玉还不见怎样,听得洪氏弟兄和商老汉又是一惊。原来老丐是丐帮二老之一的老二,人称铁掌擒龙酒丐吕二,执掌丐帮北派门户,素来嫉恶如仇,心狠手辣,三十六手擒龙掌,一枝打狗棒江湖甚少敌手。尤其绿林道闻名丧胆,并且豪放不羁,交游极广,与神手昆仑医丐吕大,为同胞弟兄,又同为丐帮老前辈王鹿子的衣钵传人。
司徒玉也知道武林中人,素重豪爽豁达,如再客气反而遭人见怪,于是答道:“小弟遵命,此后还请老二哥教诲。”同时又为商老、司徒姑娘,和八虎弟兄重新引见。
老丐又询问商老,和十二年前济州镖局总镖总镇山东商和,有无关系?
商老被问,不竟喟然道:“商和正是老汉长兄,难道吕帮主过去亦曾相识?”
老丐道:“岂只相识,我们还是交非泛泛!十二年前,令兄突然收旗歇业,洗手江湖时,老叫花曾百般探索原因,准备一腔热血,为令兄卖命,无奈是时商大哥,或因对手太强,恐祸及朋友,坚不吐实,并托言自己已‘年华老大,名利全收,正宜息影林泉,以终天年’等语谢绝朋友,老叫花忿而离开,直到商大哥过世均未前往,今日思来,心中仍常耿耿!”
商老连忙称谢,并接口道:“家兄当时确因对方势力太强,不但不愿连累朋友,即连自己兄弟亦讳莫如深,不吐只字。直到临终才告诉老汉,当年系为魔教分帮泰山卫魔所迫害,最初并曾为魔帮邪教所惑,输财赞助,及到发觉其欺世害人内幕时,已受挟制。而且凛于该帮势力浩大,高手如云,卫魔外表又有一层悲天悯人假面具,一般人不明真相,还称他为武林新人,不得已,明哲保身,忍痛收敛镖局,遁身避祸。事后虽然失悔,这种作法不合,而应揭穿该帮丑恶,以为未被欺受骗者戒时,又因忧思过度一病缠身,终于不起与世长辞!老汉为赎家兄前愆,十余年来,飘荡江湖,交结有心人,以图待机复仇,并为社会稍尽绵薄!无如自身艺业太浅,难遇高人,而又于十一年前,道经通州,收得义女芳儿,一身而兼父母双职,并因其仇人追索,到处趋避。
虽然十年来已将她抚养成人,但对先兄遗志及义女家仇毫无贡献!”说至此老泪频挥,接着又道:“昨天相逢司徒玉贤侄,亲见他一身神奇绝学,正欣庆老汉心愿了结有日,何幸今日又逢帮主,真是老汉平生快事。”随即亲自把盏破涕为笑道:“老汉借花献佛敬吕帮主及各位三杯,以庆祝今日奇遇!”
大家慌忙起立,各对干三杯,同时吕酒丐轻喟一声道:“商老弟!老叫花今日得逢司徒老弟,正和你一样的庆幸哩!你们想必知道,当前武林四分五裂,互相倾轧,是魔帮阴谋所致,但哪里知道社会生灵涂炭,道德沦丧,人欲横流,也是魔帮的杰作哩!就是我丐帮,也受他那谎言所惑呢!”
随又叙述:“丐帮自三十年前,老帮主王鹿子归隐前,将丐帮割分为南北两支,分令吕氏弟兄执掌后,因连年荒乱,穷人越多,丐帮也越发达。当时也适逢正邪龙虎山斗剑,天一真人大弟子伏魔尊者,将魔帮首要诛戮殆尽之后,着实兴旺了多年,南北两支也合作无间。自从十五年前,魔帮死灰复燃,又在泰山暗设分帮,假冒正教之名以为掩护,丐帮又首当其冲,以致连年多事,甚多帮众中其邪说而不自知,更有不肖之徒,利用丐帮名义为其宣扬掩护,结果凡有美誉尽属魔教,凡有不义皆为丐帮,致丐帮蒙羞被辱,声势一落千丈。中间虽经我兄弟严整帮规,终无效果,也曾亲上黄山,历尽难险寻求伏魔尊者前辈,请其念先师关托之情予以拯救,无如尘凡相隔仙踪漂渺,终于失望而回!最近魔帮更大言不惭,谓丐帮多行不义应予解散,并鼓动帮中叛徒,倡言重组新帮。因之老叫花弟兄经长久计议,与其忍辱含垢任人宰割,还不如集本帮忠义之士,及联络武林正义和有血性豪杰与之一拼!此次老叫花兄弟二人及十余位长老,都分别前往各地邀集友好,并希望武林各派泯去私怨,同援申讨,不想今日误打误撞,幸会司徒玉老弟,而且大家又是同仇,实是万千之喜!这当是魔帮劫运临头,及先师在天之灵所佑!”
八虎弟兄也听得又惊又怒,义愤填膺地道:“泰山卫魔帮原来是这种欺世害人之徒,今天以前我弟兄还当他们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差一点上他们的圈套呢!”
原来七日以前,有一自称泰山索魂岩,魔帮教下三堂香主,小丧门卢才前来投帖拜庄。其人武功亦颇不俗,口齿伶俐,盛道仰慕后,极力宣扬魔教兴隆状况,并例举许多为武林生色事实,最后并游说八虎入帮,同时保证将委派主持关洛分舵。八虎弟兄最初也颇心动,暗忖如此既可攀交许多武林高手,又可得一绝大靠山奥援,倒也合算。继而一想,自己弟兄素来自由自在,独往独行,安居乐业已久,如果无端找上一个管头,岂不是自找麻烦!终于婉言拒绝,小丧门卢才当时见游说无效,表面上丝毫未现不愉之色,只说希望以后多多联络,如有所需,魔教帮当乐予助力等语……最后在酒筵间,于畅论武林各大门派时,对少林、武当、峨嵋、昆仑颇多微词,并特别指责少林派:仗着历史悠久,名门正派招牌,到处欺压武林同道。又说自己日前见过一位少林后辈,名叫刘邦的,在郑州道上,欺孤灭寡情形,使八虎信以为真,以致前三日与刘邦相遇,发生纠葛。
八虎说道:“卢才临别时,还说不久再来相访……”
司徒玉接口道:“这就是了,小弟此来,也就是在剪灭其金陵分舵时,与魔帮内三堂掌坛赤发阎罗宋一器,订下明年元宵华山东峰约会,推想卢才此来,可能就是他们先头布置的了。”
酒丐吕二道:“看情形,彼辈或有诡计,老叫花倒要在这里多盘桓几日,和老弟仔细商量一下了。不过天一老神仙、伏魔前辈现况,与老弟十余年来经历,老叫花倒是急欲知道。”
商老也在一旁怂恿。
司徒玉一寻思,接着一声长叹,星目隐现泪光,细道出一番血泪辛酸出来……
却说金陵城内,近鼓楼西首,有一所济仁堂医馆,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主人司徒大夫,无人不晓,真说得上是远近驰名,加上司徒大夫为人谦冲急功好义,对赤贫病患不但施医而且施药,因之更增社会大众敬仰。夫人钱氏亦明医理,并且端庄贤淑貌美性温,料理家事襄赞馆务井井有条,并尽量使司徒大夫专心医业不为琐事分神,确是一个贤内助。夫妻年将半百,虽然家资富有,事业昌隆,而门丁不旺,膝下仅有一子一女,子名玉,年方四龄,女名芳,刚满周岁,小家庭夫妻恩爱,儿女承欢,外加人缘又好,实是美满和谐,神仙不羡。
这一年正是芳儿周岁后三日,清明节,夫妻二人一大早抱女拽儿,并有长工担持祭品,前往栖霞山扫墓。沿途杂花满树,群莺乱飞,明媚春光,艳阳天气,说不尽美妙!行行复行行,一会儿到达目的地红叶坡,摆下祭品,一家致祀。事后夫妻二人悼念先人,默默小憩墓侧树下,玉儿捉空乱蹦乱跳,摘花朵、扑蝴蝶,忙个不停。不多大一会,溜出树林,忽然一声惊呼,打破司徒夫妇沉思,只见玉儿面含恐惧之色,连爬带滚地向回跑。
司徒夫妇大惊飞步迎去,一把揽到怀中,一叠声说:“玉儿莫怕!遇见什么?告诉爹娘!”
玉儿惊慌稍定,小手向草丛中指着说:“死人!死人!”
司徒大夫一面安慰爱子,一面喊长工前去探看!随着又将玉儿交到夫人身侧,自己走去。
原来草丛中果有一位满身血迹的中年人,似已死去。司徒大夫近身细看,又命长工将其翻转平放,但见四肢尚未僵硬,医生救人本成习惯,不由伸手按其脉息,探其体温,检查伤势。伤口除右臂一处血已凝固外,胸侧尚有紫色掌印,仅心口尚有微温,断定其为内伤过重死还未久,暗忖凭自己本领,或可有救。当即探手怀中取出经常携带的急救灵药回生保命丸,并命长工取来清水,撬开死者牙关灌进一粒。并于胸腹稍作推拿。约莫一盏茶时候,果然死者已微有鼻息,面容亦稍有血色,长工惊赞主人医道神奇,起死回生。司徒大夫亦大喜过望,立命长工将伤者抬回医馆,自己亦同夫人子女匆匆告别祖坟。
也是伤者命不该绝,在这种机缘巧合下,偏偏碰到名医相救,自然死能赣活,当然伤能治愈,不到半月已恢复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
达中年人,貌像忠厚,谈吐儒雅,司徒大夫与之朝暮接触下,发觉他胸中所学,竟是渊博深远,而且性情豪放和自己相投已极。惟对身世仅说池州人氏姓钱名璧,对受伤经过讳莫如深,司徒大夫本是达人,亦毫不追询。
钱璧愈后,感司徒大夫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自愿充当长工稍了心愿,司徒大夫坚持约为朋友不愿令其服此下役,最后还是司徒大夫提议聘为西席教导一双儿女。
时间转瞬三年,在这三年中,钱璧足不出户,从未走出大门,一心教导司徒玉,除文学外更托儒家重在“养气”,暗中传授小孩内功心法,锻炼体格。司徒玉天资敏慧赋性聪颖,不但过目不忘,而且举一反三,短短三年,文学已有良好基础,体魄亦异乎常人。尤其自从误食三千年以上参王奇遇后,更神清气爽茁壮得像个大人,并且身轻似燕,力大如牛,黑暗可以见物。奇遇是这样发生的:在一个月前的一天,钱璧正在午睡,小兄妹二人做捉迷藏游戏。哥哥钻到一间药材堆房藏躲,当时惟恐被妹妹寻到,慌乱中推倒两堆参须掩藏。不料从中滚出一个半尺长拳头粗细根状物,而且香味特别好闻,小孩儿家只当是只大白芋的东西,也未来得及扔弃,就向钱璧和父亲请安。
司徒大夫在玉儿进门时,就闻到一股爽人的清香随之而入,正透着奇异,待他请安完毕揽到身旁时,香气更形浓烈。突然发现玉儿手中拿着半截白芋似的东西正阵阵发散香气,随即就手接过,惊奇地仔细审视半晌,不由哈哈大笑惊喜交集道:“乖儿福命真大,在哪里得到这种天材地宝千年难遇的盖世奇珍?”
钱璧也惊讶得起立走近察看,沉思有顷道:“东翁,这好像是何首乌一类的神物?”
司徒大夫喜不自禁地答道:“谁说不是,假若本人料定不差,这一枝神物,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气候。其名参王,常人服下可以脱胎换骨,体轻力壮,练武人服下,至少可以抵百年吐纳工夫,对病人可以起死回生!”
司徒玉瞪着一双大眼,闻言楞楞地道:“爹爹,真可惜,被我吃了一大半,否则留着可以多救一些病人多好!”
司徒大夫接口道:“孩子这话说得好!足见你有善根,否则哪有这种奇遇,快告诉我哪里得来的?”
司徒玉随即把适才情形说了一遍。
司徒大夫转而面向钱璧道:“这几袋参须,是一位长白老客卖剩的东西,日前有急事要走,我用贱价买下来,想不到其中藏有这种奇珍,真是福有定数了!”随命玉儿取来玉刀玉盘、玉瓶备用,就在书房将剩下参王切成两半,一半分为四片,令司徒玉分送母妹各一片,自己与钱璧各服一片,另一半切入玉瓶留作合药用。
这种奇遇,全家欢欣快慰不可名状,钱先生并命司徒玉按所传养气方法用功不提。
这一日,正是隆冬季节,大雪初霁,约莫近午时光,在弈棋亭右侧浅谷,正有八条大汉围困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女,打斗得非常激烈!并隐闻金铁交鸣伴着呼叫喝骂声,其中三条大汉合斗一个老人,两个大汉厮拼着那个少女。
老人拼力支持,尚无败象,可是少女已现力弱,在两大汉剑风笼罩下,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攻之力,节节败退,左肩上已带剑伤,危在顷刻!
老人目睹这种情形,虽然拼力连攻三招,想摆脱三个大汉围攻,驰援少女。但无奈激战半日,功力已不如前,三大汉又配合紧密纠缠不放,空自目突须张,咬牙切齿无可奈何!
偏偏斗场旁围困而未交手的另外三条大汉,这时又在冷嘲热笑,讽言刺语,只气得少女又羞又急越发不支!就在眼看少女马上就要血溅高峰的时候,突闻一声箫声,犹如鹤唳长空,直灌各人耳鼓。
少女心神一怔,眼前敌人挺剑瞪眼,似亦为箫声感染,忘了进攻,继而箫声急转直下,乍听似铁马金戈胡笳遍地,细闻如黄钟大吕,间杂禅唱梵音。少女顿觉俗念全消,恍如置身仙境,心旷神怡,通体舒畅,再无一丝争斗意念!
环顾左右,老人已趺坐当地,闭目运功,奇怪的是八条大汉,正分作四对,随着箫声音节高低急徐,捉对儿厮杀!一个个头上青筋暴起,汗流淡背,兀自拼斗不休!
俄顷箫声轻细,如清泉细流,如珠走玉盘,又如雁阵惊寒,回旋空际,经久不绝。八大汉突由合而分,结成环形绕斗场急走,越走越快,继之没命的奔跑,最奇的是虽然力竭声嘶,各人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无一突前落后。
少女正透着奇异,暗忖怪事,呆呆发怔时,箫声嘎然中止,八大汉亦随之停止步伐,挥汗喘息,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疑神疑鬼!惊讶惧恐!一副狼狈慌张景象!
这时斗场中心,传来一声轻咳,现出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白衣少年,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剑眉星目,猿背蜂腰,背插一支玉箫,手摇习扇,神情遐逸,正打量八条大汉,点头微笑,并连道:“蠢材!蠢材!我这九天玄音,空自为你们奏了一曲!”
八大汉清醒过来,见此情形,都不禁勃然大怒!东首一人猛地越前几步,戟指少年喝道:“刚才是不是你这小鬼吹那鬼箫,捉弄你家大爷们,快说!”其余大汉亦同声吼骂!
少年毫不生气,仍悠闲地道:“龙门八虎原来是这样的脓包,连听箫声都害怕,还充什么好汉!我助你们快快作缩头乌龟,藏在壳里,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吧!”
八大汉听说,个个暴跳如雷,各掣长剑,扑下围攻。
少年仍静立当地,毫不经意,周围似乎隔了一道钢墙,利剑始终刺不到身前,八虎空自怒吼狂跳!
这样僵持了约一盏茶时候,少年似已不奈,眉心微皱,并喝道:“蠢材们!还不给我滚开!”
八虎猛然如受巨大打击,各倒退七八步,举手瞪眼,直立当地,一动也不能动。
这时候老者已与少女会合在一起,敷药裹伤完毕,整一整衣襟,恭谨地走到少年身旁,躬身长揖道:“谢谢小侠解救老汉父女!”
少年赶紧还礼道:“前辈不要折杀小生,扶危济弱是武林本份,何况前辈并未落败,只不过是好汉难敌人多罢了!”又道:“这八个蠢材如何处置,还望前辈指示!”
老人父女,见少年这样谦逊,绮年玉貌,温文尔雅,而且又武功神奇高不可测,直由衷地感佩敬爱。
少女并有异样的感觉,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偶然发现少年耳后有一颗朱红小痣,色泽鲜明,心神一震,也说不出是惊是喜,又恐怕眼花看错了,连忙再定睛仔细一看,果是千真万确。于是急急附老者右耳,轻轻细说了几句,老者也惊讶地察看少年耳后,果然不差,随即道:“小侠这样谦虚,老汉实不敢当,不识小侠仙乡何处,尊姓大名可否见告?”
少年正被少女一再注视,微感腼腆,现闻老者相询,便微笑答道:“小生金陵人氏,复姓司徒名玉。”
老者一听果是司徒玉,不由精神陡长,呵呵大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汉商秉,这是义女司徒芳,寻找小侠已非一日了!”
这时少女已眼泪如断线珍珠,扑向少年。
少年也是一惊一喜!随即满面含悲,星目落泪,一把抱住少女道:“哥哥这半年来,走遍大江南北,寻找芳妹,总是毫无着落,不想今日无意相逢。”
一时兄妹又忆起十一年前,满门遇难,父母惨死,兄妹离散情景,互相抱头痛哭起来!
老者看他兄妹相逢,如此悲切,亦不禁心怀恻隐,目盈泪光,但随即走向少女道:“芳儿!这真是天下大喜事,快起来,不要引起小侠伤心了!”
少女闻言,哀哀起立,泪珠还挂在眼帘上,紧握司徒玉右手,重新引见老者道:“哥哥!这是小妹义父,也是救命恩人,十一年来,抚育教养,恩深似海,不是义父,小妹亦无今日,哥哥快谢谢!”
司徒玉赶紧将摺扇插向腰际,整衣跪下道:“老伯天高地厚之恩,小侄永不敢忘,先请受晚辈一拜!”
商老慌忙向前一步,双手扶住司徒玉道:“老汉托大称你一声贤侄,千万不要多礼。也是你刚说的,这是武林人的本份,何况老汉这十年多来,还真亏芳儿承欢膝下,打发了这悠长的孤寂岁月,只是自惭教养肤浅,正以未能使芳儿手刃双亲仇为憾哩!”
司徒玉起立后,又施一礼道:“老伯千万不要这样说,小侄兄妹此后还望老伯继续教导。”随即侧顾龙门八虎,又向商老发话道:“老伯为何与这班蠢材打斗?现在怎样打发他们?还请见示。”
商老道:“说来可笑,这班狂徒独霸关洛,逞强好斗,自立规条,凡武林人路过其地,必须投帖拜门,否则便是不敬。轻者百般刁难,重者多方侮辱,直至对方服低而后已。也是老汉不合,昨日与芳儿路过华阴,不但未投贴拜庄,还在三虎拦路挑衅时,给他一点苦吃。因而他们齐集八虎,一路追踪,寻到此地双方拼斗!不过这班狂徒,虽然横强霸道,据我所闻,在地方尚无大恶,贤侄可略加告诫,饶他们去罢!”同时又道:“真亏巧他们这一寻仇,否则贤侄兄妹还失之交臂哩!”
司徒芳也笑道:“小妹虽然吃点小苦,使我找到哥哥,真该感谢他们呢!”
司徒玉点头微笑,转身向前,抽出腰间摺扇,略一挥点,八人穴道顿解,随即面色一整严斥道:“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惟以德才能服人。尔等微末之技,也敢强横霸道欺压武林,这次小施薄惩,若非商老伯与家妹不计拦劫之仇,格外施恩,定给武林除害。同时尔等恶习已深,经我箫声几度点化,均无悔意,足见愚顽,此后如不痛改前非,决不轻饶!快给我快滚!”说时二目神光电射,威棱不可逼视!
八虎凶威顿敛,一个个垂头丧气。并私忖刚才受制经过,这少年定是仙侠一流,否则我弟兄闯荡江湖,十余年来未遇敌手,也不会未过一招,穴道都被点实。而且那箫声简直摄人心神,丝毫不能抗逆,越抗拒越痛苦,如非有绝高功力,哪能有这样神通?休看少年年轻,的确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江湖异人,我等习武半生,遍访名师,何曾见此神奇绝学?眼看良机,万不可失!同时又回溯过去行为,确属狂妄无知丑恶已极!
八人脑中都像风车一样,打了几次转,突然同时跪拜当地道:“小侠,我等该死!从此决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并望小侠收作僮仆,永随左右,此后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说罢都伏地不起,各人都一脸恭谨诚挚之色。
这种超出意料以外的变化,一时反将司徒玉弄得不知如何答复,连司徒芳也惊异不已!还是商老久历风尘,世故探远,察言观色,已了然对方心理,于是亮声代答道:“各位请起!既能觉悟前非,改过迁善,大家就是好朋友。”
八虎又同声道:“深蒙老前辈宽宥,实感隆恩,惟自思以往愚行罪愆,也半由未遇名师,未得良教所致。今日幸逢小侠,承蒙点化,如梦初醒,何能错过机缘,遗恨终生,望老前辈代为关说是幸!”
司徒玉见他们言辞恳切,态度真诚,似确由衷之言,便也笑答道:“各位先请起来,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小弟出师未久,并有师门戒律,不敢妄自收徒,既承厚爱,我们交个朋友好了!”
商老汉连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我们不打不成交,以后多亲近亲近就是了,快请起!”
八虎自思,自己虽然诚心改过,别人如何一时就能相信得过?此后只要自己弟兄意志坚诚,并以事实表明心迹,看情形纵然不能得邀携带,亦定能得获教益。顿时各叩了一个头,欢欢喜喜地站立起来,又向司徒芳长揖致歉,司徒芳也立即各还了一个万福。于是大家重新通名报姓,这时才知道八虎都是同胞兄弟,姓洪,各从卦上起名。大虎洪乾,二虎洪坤,三虎洪离,四虎洪震,五虎洪巽,六虎洪坎,七虎洪兑,八虎洪艮,世居华阴,家境殷实,父母已早过世。弟兄们自小酷好武艺,又有一身气力,也着实练了十多年,各有一手八卦剑,在关洛一带,尚未输过阵仗,所以养成了骄横气概。
八虎坚持邀请司徒兄妹和商老,同往华阴盘桓几日,以便稍尽地主之谊。商老一时心愿了却,自是无可无不可,小侠兄妹,一旦相逢,正各有千言万语待叙,亦未坚却。立时八虎洪良、七虎洪兑,分别从峰腰森林解下商老父女及自己弟兄马匹,牵到浅谷,并让出最好一匹白马,请小侠乘坐,洪良洪兑合一骑,大家浩浩荡荡直奔华阴。
傍晚时分,已抵华阴东关洪家庄院,洪乾抢先下马,高声吩咐庄丁大开庄门,并速赶报后院快备酒菜,然后恭立小侠马前,扶蹬请小侠下马,司徒玉连道:“洪大哥不必多礼。”随即一蹬而下,商老与司徒芳亦同时到达,当由洪乾前导,进入庄内,即见这一片庄院,规模甚是宏大,约莫有百多间,中间三间,前后各有一片空地,想是练武场所。洪乾将客人让入正厅,分宾主就坐,并命内眷邀请司徒芳入内盆洗。
不一时酒菜齐备,请出司徒玉,并肃客入席坚请小侠上坐,小侠推商老,商老固辞不获,只得上坐,两首司徒兄妹,洪氏弟兄下坐相陪。大家奔波一整天,此时确也饥饿难奈,并且化敌为友,都满怀高兴,一时酒到杯干,狼吞虎咽,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酒足饭饱。
席散后洪乾立即招集洪家庄丁徒仆,当着小侠兄妹与商老宣布道:“八虎庄规条取消,自今以后,要和睦邻里,敬爱武林同道,如有违犯告诫,轻者赶出八虎庄,重者处死。”各徒仆庄丁都大声应诺。
司徒玉与商老见此情形,亦感快慰,并当场对洪氏弟兄勇于改过精神,着实赞赏了好几句!
洪氏弟兄连忙致谢,并说这是小侠与商老感召所致。
夜间洪氏弟兄收拾三间清洁宿处,分别送小侠兄妹与商老安息。
第二日一早,司徒兄妹正在互诉别离经过,伤心往事,忽听院外急吵喧嚷,乱成一片,不觉一惊!同时商老亦正闻声从隔室走出,于是三人一同穿过前厅,走向院外。但见门前黑压压一片,不下二三十人,内中大半都是竖眉瞪眼,呆立当地,只有八虎弟兄围绕着一个老年乞丐在理论,远看那老丐,身背长寿袋,腰挂一只硕大葫芦,手持一枝青竹杆,百补破袍,满身泥垢,一头白发,连腮虬鬓,两眼开合闪动精光,两边太阳穴隆起,小侠一看,就直觉到是一位有深湛内功的风尘侠隐。惟恐八虎兄弟愤事,急速施展移形换位身法,由庄内一闪穿入当场,并向老丐深深一揖道:“老前辈何事与他们争吵?”
老丐突然发现身前立着一个丰神秀逸少年,事先毫无所觉,不由心中一惊!且不答话,从头到足打量了半天,才呵呵大笑道:“娃娃!这八只大虫,是你养的吗?老叫花打虎找到主人了!”
八虎自从改过,已一改常态,虽然徒众十余人都被老丐先前点倒,仍然忍辱向老丐陪话,无如老丐存心上门寻事,你越赔罪,他越气大,正在不可开交时,见小侠上前,全都大喜,慌忙退过一旁。
小侠见这位老丐倚老卖老,出言高傲,仍毫不生气,一脸和颜悦色,从容笑道:“洪氏弟兄已废去规条改过自新,请老前辈给他们一个迁善之机吧?”说罢又深施一礼。
老丐斜睨着一只右眼,探手拿起腰间葫芦,咕噜噜连吸三口,咂咂嘴道:“老叫花天生贱骨头,从来服硬不服软,娃娃,我不吃你这一套!今天若要打发老叫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把老叫花刚才那张草纸,由那八只老虎,三步一拜,送到嵩山少林寺;第二条路是有人能接老叫花十招鬼画符便罢。”
小侠一听,心中不由怒气上升,表仍微笑笑道:“老前辈定要一显绝技,那么先容后辈大胆一试,接不着,再由洪家哥们来好了。”
老丐一跃而起,圆眼一翻道:“娃娃!你真要替八虎顶缸,老叫花就说不得,只好先教训你了,可不要说我以大欺小!”
小侠静立当地,双手一拱道:“老前辈请吧!”
老丐将青竹杆向背上一插,左臂微扬,舒右掌,喝道:“娃娃接着,这是第一招。”
小侠陡感一股强烈掌风,直赶胸前,也不还手,只略一回身滑步,从容闪过。接着老丐左右掌齐挥,分袭腹背要穴,劲道较前更为强烈,小侠仍不愿还击,只是施展师门绝技,“破浪乘风”步法,不退反进,由两股掌风间隙,轻得像一张纸,从老丐脐下飘过。
老丐这三招已用上八成功力,对方都从容消去,并且毫不还手,迹近轻视,加之身法奇妙,使老丐既惊且怒!不由得聚集全身功力,只听骨节格格作响,白发根根上竖,掌风犹如惊涛骇浪,直罩向对方,直震得尘沙滚滚,十丈以外大树也摇摇欲折!
八虎哪见过这种阵仗,骇得胆战心惊,这时司徒芳亦赶出门前,与商老均为哥哥提心吊胆不止。但是大家根本分不出双方身形招式,只在眼花缭乱中,看到一点白影,如蝴蝶穿花,如风吹柳絮,沿着一团灰影旋转穿插。须臾!陡听一声大喝,只见白影扶摇直上,又轻飘飘落下,原来那是司徒玉,只见他面不改色,又悠闲地立在当地,微笑向考丐港:“晚辈输了。”
老丐满身大汗,喘息如牛,叹口气道:“娃儿!老叫花今天认栽!你不要再向我脸上贴金,增加我的难过,这档事就此揭开,后会有期!”说完转身就走。
司徒玉连忙高呼:“老前辈且请留步!”
老丐闻言猛一收步转身,寿眉一扬道:“难道还……”
小侠急道:“老前辈不要误会,我是说过适才冒昧接招,诸多亵渎,还请原谅!并看前辈游戏风尘,决非俗人,因此拟借主人陈年佳酿,一作谢罪,并请一察洪氏弟兄改过真相,然后老前辈再定行止,如何?”
老丐容颜顿改,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儿,真叫又可恨又可爱,分明看准老叫花是个酒虫,你既不嫌老叫花肮脏讨厌,那么我们交个朋友好了!”说罢大步回走。
司徒芳与商老,此时已宽心大放,八虎弟兄连忙上前陪话,并请恕先行解救庄丁徒众之罪。
老丐笑道:“今天是你们这八只大虫幸运,老叫花前日路经灵宝,碰见嵩山少林寺,悟真大师俗家弟子刘邦,听说你们自大自狂,还立些臭规条,对他们刁难侮辱,心中生气,特意赶来惩戒。不想今日弄张草纸硬要庄丁作帖投递时,庄丁说:庄主已取消规条了。而且态度也甚和易,老叫花还当是自己身份暴露,庄丁故意如此。后来虽有意戏谑,连点庄丁穴道,把你们挤出来,更发现不如传说之甚。正透着奇怪,打不起是否仍按初意施杀手警戒的时候,那娃儿就出来了!原来你们真已改过,这倒是老叫花的不是了!”
八虎又忙称谢,略告昨日小侠点悟经过,并请进庄。
老丐边走边笑道:“好好!老叫花虽然白跑了一趟路,能看到几个知过能改的后生,而且交到一个可爱的娃儿,实在一点也不冤!”
司徒玉也道:“今天是不打不相识,碰到老前辈是我之幸。”
大家相偕进庄,酒席早已排定,老丐毫不客气迳踞上坐,还未等主人相让,就将斟好的酒一饮而尽,并连说:“果然酒还不差!”随又眼看着司徒玉说道:“娃儿,你说和老叫花拼酒,究竟怎样喝法?今天老叫花打架栽在你的手下,酒我们可不能含糊,你一定也要玩点花样,让老叫花心服才好。”
司徒玉答道:“晚辈不敢,我的酒量怎能和老前辈相比,还是请老前辈指教吧!”
老丐眉头一皱道:“你这娃儿,不要一味酸溜溜地恭维老叫花,我看这样好了。”随指着廊下两大坛酒说,“我俩一人一坛,也不用壶杯倾倒如何?”
原来老丐和小侠过招时,虽尽全力,怎奈小侠身如飞絮轻尘,始终毫无着力处,无论使用多大掌力和多快的手法,都难一沾衣袖。而且对方身形神出鬼没,老是在自己掌风间隙中,着着恰到好处,犹如粘着似的,轻飘飘地跟着自己进退回旋。只当是他轻功奇妙的缘故,暗忖他年不过二十,轻功纵然出神入化,内力总不能和自己四五十年火候相比,因此想借酒一试,以稍稍挽回颜面。
殊不知司徒玉身有异秉,无穷绝学,而且又具有大智慧,遂听他答道:“老前辈有此雅兴,当得相陪,不过后辈恐无此海量!”
老丐也不答话,挥手命庄丁将酒抬上,分别放在司徒和自己身旁。然后凝神运气,右手按在坛口,有顷,一声轻喝,只见封泥随手而起,坛内酒如激箭,一股白练,直泻入老丐口中。这种精湛内功,看得八虎和在场徒众,目瞪口呆,大气儿也喘不出来。
约莫一盏茶时候,坛内已空无点滴,大家不由暴雷一声喝采!
司徒玉也道:“老前辈这种神龙取水绝技,实叫晚辈佩服。”
老丐返身回坐,呵呵大笑道:“娃娃!看你的了!”
司徒玉神态从容,也不起立,侧着身,一手揭开身旁酒坛封泥,一手抚着老丐喝完的空坛,俊目注视坛酒。在一阵酒香扑鼻中,小口微张,但见坛中美酒,形成一根银线不绝如缕,缓缓进入口中。同时又见小侠抚着空坛的左手,食指上亦放射着一条银线,射向空坛,幌眼满坛变空,空坛变满。
这样神奇妙技,连老丐也怔着说不出话来!半晌大家才轰然叫好!
司徒玉连说:“献丑!献丑!因为自己不能喝酒,所以取巧,请老前辈恕罪!”
老丐暗然一声长叹,道:“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老叫花今天输到底,也开过眼界了。”接着,他突然一把抓住司徒玉道:“这种失传已久的玄门‘穿针引线’绝技,和你那一身神奇奥妙的轻身功夫,是从何处学来?据老叫花所知,当今之世,号称武林四大名派的少林、武当、峨嵋、昆仑,连老一辈的,都无此功力,更没有这种本领,莫非你和黄山老神仙……或者是与传闻新近出现的江湖怪杰,在江南一指杀三龙的什么神箫剑客有关?”说时一脸迫不急待的神情!
司徒玉深受感动,随即接口答道:“不瞒老前辈说,晚辈正是黄山天一恩师最小弟子,也正是别人所称的神箫剑客。”
此话一出,满厅除司徒姑娘外,连商老也震惊起来。面前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就是名震江湖的神箫剑客,大家又惊异又羡慕!尤其八虎弟兄,私度一念之迁,不但连免两场大祸,而且得会常人难得一见的神奇异人,不由更欢欣恭谨。
老丐闻言,似乎喜极,纵声大笑,声震屋瓦,并道:“皇天有眼,万民有福!老叫花有幸,今曰得会奇人,而且我这老脸也丢的值得了!”
他随又颜色一整,满脸肃容向小侠道:“前次放肆,还请见谅!如论江湖班辈师门渊源,老叫花还得尊称你一声师叔!你这样折节下交,不嫌委曲,我却不敢再接受你那种称谓!”
司徒玉道:“家师素来随和,不拘俗礼,我们是各交各,而且论年龄,晚辈恐怕只能和令孙辈相若,怎能倚师门托大呢?既然彼此都是自己人,还请见告名讳是幸!”
老丐答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老叫花就托大称你一声老弟,以后你就叫我吕老二好了。”
老丐一报名姓,司徒玉还不见怎样,听得洪氏弟兄和商老汉又是一惊。原来老丐是丐帮二老之一的老二,人称铁掌擒龙酒丐吕二,执掌丐帮北派门户,素来嫉恶如仇,心狠手辣,三十六手擒龙掌,一枝打狗棒江湖甚少敌手。尤其绿林道闻名丧胆,并且豪放不羁,交游极广,与神手昆仑医丐吕大,为同胞弟兄,又同为丐帮老前辈王鹿子的衣钵传人。
司徒玉也知道武林中人,素重豪爽豁达,如再客气反而遭人见怪,于是答道:“小弟遵命,此后还请老二哥教诲。”同时又为商老、司徒姑娘,和八虎弟兄重新引见。
老丐又询问商老,和十二年前济州镖局总镖总镇山东商和,有无关系?
商老被问,不竟喟然道:“商和正是老汉长兄,难道吕帮主过去亦曾相识?”
老丐道:“岂只相识,我们还是交非泛泛!十二年前,令兄突然收旗歇业,洗手江湖时,老叫花曾百般探索原因,准备一腔热血,为令兄卖命,无奈是时商大哥,或因对手太强,恐祸及朋友,坚不吐实,并托言自己已‘年华老大,名利全收,正宜息影林泉,以终天年’等语谢绝朋友,老叫花忿而离开,直到商大哥过世均未前往,今日思来,心中仍常耿耿!”
商老连忙称谢,并接口道:“家兄当时确因对方势力太强,不但不愿连累朋友,即连自己兄弟亦讳莫如深,不吐只字。直到临终才告诉老汉,当年系为魔教分帮泰山卫魔所迫害,最初并曾为魔帮邪教所惑,输财赞助,及到发觉其欺世害人内幕时,已受挟制。而且凛于该帮势力浩大,高手如云,卫魔外表又有一层悲天悯人假面具,一般人不明真相,还称他为武林新人,不得已,明哲保身,忍痛收敛镖局,遁身避祸。事后虽然失悔,这种作法不合,而应揭穿该帮丑恶,以为未被欺受骗者戒时,又因忧思过度一病缠身,终于不起与世长辞!老汉为赎家兄前愆,十余年来,飘荡江湖,交结有心人,以图待机复仇,并为社会稍尽绵薄!无如自身艺业太浅,难遇高人,而又于十一年前,道经通州,收得义女芳儿,一身而兼父母双职,并因其仇人追索,到处趋避。
虽然十年来已将她抚养成人,但对先兄遗志及义女家仇毫无贡献!”说至此老泪频挥,接着又道:“昨天相逢司徒玉贤侄,亲见他一身神奇绝学,正欣庆老汉心愿了结有日,何幸今日又逢帮主,真是老汉平生快事。”随即亲自把盏破涕为笑道:“老汉借花献佛敬吕帮主及各位三杯,以庆祝今日奇遇!”
大家慌忙起立,各对干三杯,同时吕酒丐轻喟一声道:“商老弟!老叫花今日得逢司徒老弟,正和你一样的庆幸哩!你们想必知道,当前武林四分五裂,互相倾轧,是魔帮阴谋所致,但哪里知道社会生灵涂炭,道德沦丧,人欲横流,也是魔帮的杰作哩!就是我丐帮,也受他那谎言所惑呢!”
随又叙述:“丐帮自三十年前,老帮主王鹿子归隐前,将丐帮割分为南北两支,分令吕氏弟兄执掌后,因连年荒乱,穷人越多,丐帮也越发达。当时也适逢正邪龙虎山斗剑,天一真人大弟子伏魔尊者,将魔帮首要诛戮殆尽之后,着实兴旺了多年,南北两支也合作无间。自从十五年前,魔帮死灰复燃,又在泰山暗设分帮,假冒正教之名以为掩护,丐帮又首当其冲,以致连年多事,甚多帮众中其邪说而不自知,更有不肖之徒,利用丐帮名义为其宣扬掩护,结果凡有美誉尽属魔教,凡有不义皆为丐帮,致丐帮蒙羞被辱,声势一落千丈。中间虽经我兄弟严整帮规,终无效果,也曾亲上黄山,历尽难险寻求伏魔尊者前辈,请其念先师关托之情予以拯救,无如尘凡相隔仙踪漂渺,终于失望而回!最近魔帮更大言不惭,谓丐帮多行不义应予解散,并鼓动帮中叛徒,倡言重组新帮。因之老叫花弟兄经长久计议,与其忍辱含垢任人宰割,还不如集本帮忠义之士,及联络武林正义和有血性豪杰与之一拼!此次老叫花兄弟二人及十余位长老,都分别前往各地邀集友好,并希望武林各派泯去私怨,同援申讨,不想今日误打误撞,幸会司徒玉老弟,而且大家又是同仇,实是万千之喜!这当是魔帮劫运临头,及先师在天之灵所佑!”
八虎弟兄也听得又惊又怒,义愤填膺地道:“泰山卫魔帮原来是这种欺世害人之徒,今天以前我弟兄还当他们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差一点上他们的圈套呢!”
原来七日以前,有一自称泰山索魂岩,魔帮教下三堂香主,小丧门卢才前来投帖拜庄。其人武功亦颇不俗,口齿伶俐,盛道仰慕后,极力宣扬魔教兴隆状况,并例举许多为武林生色事实,最后并游说八虎入帮,同时保证将委派主持关洛分舵。八虎弟兄最初也颇心动,暗忖如此既可攀交许多武林高手,又可得一绝大靠山奥援,倒也合算。继而一想,自己弟兄素来自由自在,独往独行,安居乐业已久,如果无端找上一个管头,岂不是自找麻烦!终于婉言拒绝,小丧门卢才当时见游说无效,表面上丝毫未现不愉之色,只说希望以后多多联络,如有所需,魔教帮当乐予助力等语……最后在酒筵间,于畅论武林各大门派时,对少林、武当、峨嵋、昆仑颇多微词,并特别指责少林派:仗着历史悠久,名门正派招牌,到处欺压武林同道。又说自己日前见过一位少林后辈,名叫刘邦的,在郑州道上,欺孤灭寡情形,使八虎信以为真,以致前三日与刘邦相遇,发生纠葛。
八虎说道:“卢才临别时,还说不久再来相访……”
司徒玉接口道:“这就是了,小弟此来,也就是在剪灭其金陵分舵时,与魔帮内三堂掌坛赤发阎罗宋一器,订下明年元宵华山东峰约会,推想卢才此来,可能就是他们先头布置的了。”
酒丐吕二道:“看情形,彼辈或有诡计,老叫花倒要在这里多盘桓几日,和老弟仔细商量一下了。不过天一老神仙、伏魔前辈现况,与老弟十余年来经历,老叫花倒是急欲知道。”
商老也在一旁怂恿。
司徒玉一寻思,接着一声长叹,星目隐现泪光,细道出一番血泪辛酸出来……
却说金陵城内,近鼓楼西首,有一所济仁堂医馆,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主人司徒大夫,无人不晓,真说得上是远近驰名,加上司徒大夫为人谦冲急功好义,对赤贫病患不但施医而且施药,因之更增社会大众敬仰。夫人钱氏亦明医理,并且端庄贤淑貌美性温,料理家事襄赞馆务井井有条,并尽量使司徒大夫专心医业不为琐事分神,确是一个贤内助。夫妻年将半百,虽然家资富有,事业昌隆,而门丁不旺,膝下仅有一子一女,子名玉,年方四龄,女名芳,刚满周岁,小家庭夫妻恩爱,儿女承欢,外加人缘又好,实是美满和谐,神仙不羡。
这一年正是芳儿周岁后三日,清明节,夫妻二人一大早抱女拽儿,并有长工担持祭品,前往栖霞山扫墓。沿途杂花满树,群莺乱飞,明媚春光,艳阳天气,说不尽美妙!行行复行行,一会儿到达目的地红叶坡,摆下祭品,一家致祀。事后夫妻二人悼念先人,默默小憩墓侧树下,玉儿捉空乱蹦乱跳,摘花朵、扑蝴蝶,忙个不停。不多大一会,溜出树林,忽然一声惊呼,打破司徒夫妇沉思,只见玉儿面含恐惧之色,连爬带滚地向回跑。
司徒夫妇大惊飞步迎去,一把揽到怀中,一叠声说:“玉儿莫怕!遇见什么?告诉爹娘!”
玉儿惊慌稍定,小手向草丛中指着说:“死人!死人!”
司徒大夫一面安慰爱子,一面喊长工前去探看!随着又将玉儿交到夫人身侧,自己走去。
原来草丛中果有一位满身血迹的中年人,似已死去。司徒大夫近身细看,又命长工将其翻转平放,但见四肢尚未僵硬,医生救人本成习惯,不由伸手按其脉息,探其体温,检查伤势。伤口除右臂一处血已凝固外,胸侧尚有紫色掌印,仅心口尚有微温,断定其为内伤过重死还未久,暗忖凭自己本领,或可有救。当即探手怀中取出经常携带的急救灵药回生保命丸,并命长工取来清水,撬开死者牙关灌进一粒。并于胸腹稍作推拿。约莫一盏茶时候,果然死者已微有鼻息,面容亦稍有血色,长工惊赞主人医道神奇,起死回生。司徒大夫亦大喜过望,立命长工将伤者抬回医馆,自己亦同夫人子女匆匆告别祖坟。
也是伤者命不该绝,在这种机缘巧合下,偏偏碰到名医相救,自然死能赣活,当然伤能治愈,不到半月已恢复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
达中年人,貌像忠厚,谈吐儒雅,司徒大夫与之朝暮接触下,发觉他胸中所学,竟是渊博深远,而且性情豪放和自己相投已极。惟对身世仅说池州人氏姓钱名璧,对受伤经过讳莫如深,司徒大夫本是达人,亦毫不追询。
钱璧愈后,感司徒大夫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自愿充当长工稍了心愿,司徒大夫坚持约为朋友不愿令其服此下役,最后还是司徒大夫提议聘为西席教导一双儿女。
时间转瞬三年,在这三年中,钱璧足不出户,从未走出大门,一心教导司徒玉,除文学外更托儒家重在“养气”,暗中传授小孩内功心法,锻炼体格。司徒玉天资敏慧赋性聪颖,不但过目不忘,而且举一反三,短短三年,文学已有良好基础,体魄亦异乎常人。尤其自从误食三千年以上参王奇遇后,更神清气爽茁壮得像个大人,并且身轻似燕,力大如牛,黑暗可以见物。奇遇是这样发生的:在一个月前的一天,钱璧正在午睡,小兄妹二人做捉迷藏游戏。哥哥钻到一间药材堆房藏躲,当时惟恐被妹妹寻到,慌乱中推倒两堆参须掩藏。不料从中滚出一个半尺长拳头粗细根状物,而且香味特别好闻,小孩儿家只当是只大白芋的东西,也未来得及扔弃,就向钱璧和父亲请安。
司徒大夫在玉儿进门时,就闻到一股爽人的清香随之而入,正透着奇异,待他请安完毕揽到身旁时,香气更形浓烈。突然发现玉儿手中拿着半截白芋似的东西正阵阵发散香气,随即就手接过,惊奇地仔细审视半晌,不由哈哈大笑惊喜交集道:“乖儿福命真大,在哪里得到这种天材地宝千年难遇的盖世奇珍?”
钱璧也惊讶得起立走近察看,沉思有顷道:“东翁,这好像是何首乌一类的神物?”
司徒大夫喜不自禁地答道:“谁说不是,假若本人料定不差,这一枝神物,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气候。其名参王,常人服下可以脱胎换骨,体轻力壮,练武人服下,至少可以抵百年吐纳工夫,对病人可以起死回生!”
司徒玉瞪着一双大眼,闻言楞楞地道:“爹爹,真可惜,被我吃了一大半,否则留着可以多救一些病人多好!”
司徒大夫接口道:“孩子这话说得好!足见你有善根,否则哪有这种奇遇,快告诉我哪里得来的?”
司徒玉随即把适才情形说了一遍。
司徒大夫转而面向钱璧道:“这几袋参须,是一位长白老客卖剩的东西,日前有急事要走,我用贱价买下来,想不到其中藏有这种奇珍,真是福有定数了!”随命玉儿取来玉刀玉盘、玉瓶备用,就在书房将剩下参王切成两半,一半分为四片,令司徒玉分送母妹各一片,自己与钱璧各服一片,另一半切入玉瓶留作合药用。
这种奇遇,全家欢欣快慰不可名状,钱先生并命司徒玉按所传养气方法用功不提。
相关热词搜索:神箫剑客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