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红夏绿
2025-08-06 作者:陈中平 来源:陈中平作品集 点击:
文少孤不由心中一阵恻然,此刻他方才认真的注意到她的容貌,只见她杏眼桃腮,眉黛如画,称得起是个美丽的姑娘。
只可惜她竟然陷身谷中,难见天日。
而且,她出手点住春红,与自己密谈细语之事,只怕绝难瞒得住那谷中至尊,说不定她也会遭受那“五行大刑”而死!
但自己又能怎样?
她不能见到日光,无法把她带走,离开此谷她连一天也没法活成,自己纵欲救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忖思良久,依然一筹莫展,只有悠悠的叹了一口长气。
夏绿忽然幌身站了起来,道:“文公子前途珍重,我……要回去了!”
文少孤皱眉道:“如被谷中至尊知道此事,她……”
夏绿神色微变,急急接口道:“你不用为我担心,我……”
但她一语未完,却蓦然反身朝谷中跑了回去!
文少孤心中结了老大一个疙瘩,拔步欲追,但略一犹豫,终于还是停了下来,望着夏绿娇小的人影消失在大书着“生死门”的巨石之后。
此刻已是三更将到,谷内谷外风光廻然不同,虽然夜雾浓重,但谷外清风习习,夜空中繁星闪烁,历历可数。
文少孤怀着满腹的疑团,与一股无可奈何的凄恻之情,迈动着迟滞的脚步,茫然向前行去。
依他估计,无人谷外,甚至整个祁连山中,处处都会有高手环伺,也许五大门派之人,又在这里撒下了一道百里方圆的大网。
但结果却非常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一口气奔驰出了十余里路,竟未发现过一个人影。
以他的视听能力之强,所经之处,三里方圆之内只要有人迹活动,都难以瞒过他的耳目,但一路行来,却是毫无发现。
他虽然不识路径,但天空晴朗,繁星在眼,不难辨别方向,当下略一审度地势,向着正北的方向疾驰而去。
黎明时分,他已走出了祁连山园,到了驰名西北的廿凉道上。
数日以来的遭遇,使他倘恍如梦,想到无人谷中所遇到的一切,想到自己未明的身世,想到依然被困在谷中的黎明月,还有那待婢夏绿……这一切都使他热血激动,忐忑不安。
甘凉大道是西北通达塞外的惟一官道,车马辐辕,往来客商络绎于途。
此刻虽然不过甫交卯时,但路上已是人马喧关,热闹非凡。
文少孤重履人间烦嚣,颇有恍同隔世之感。
他暗暗决定,自己仍是先去云梦山,先到忘我谷寻到那位“独眼神丐”,把自己身世弄清,再慢慢去办其他之事。
付思既定,于是顺着甘凉大道向东行去。
不过数日光景,他已远离边疆,进入了中原之地。
他自幼生长在贺兰山凌云山庄,十几年来从未离开过山中一步,一旦踏入江湖,倒也颇有新奇之感。
但一路行来,却在茶楼酒肆之中听到了两樁传诵江湖的大事。
第一、百余群雄大举进侵无人谷,而被一把大火烧得尸骨无存之事,早已腾传江湖,一般认为是无人谷地形持殊,本是一座无人之谷,群雄入谷之后引发了地极之火,以致发生这次惨变。
自然,这是一件亘绝千古的悲剧,也是武林中有史以来的一件大事,以当世武林中的半数精英,一举而同时丧生,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第二、华山派忽遭大劫,数日之前有四个青衣老儿,自称追魂四使者,要见华山掌门,被守山弟子挡驾,追魂四使者一怒之下,硬闯上山,结果不但杀死了华山掌门九华老人霍伯起,也杀死了华山派中的十七名高手,而后,追魂四使者从容而去,消失无踪。
华山派此大劫,已是一蹶不振,因为被杀的十七人,俱是派中一流高手,加上掌门遇害,所余的不过是一般二三流人物,群龙无主,除了处理派中丧事之外,根本没有人出头缉凶。
这事同样的腾传武林,弄得纷纷攘攘,少林、武当、峨嵋,武夷四大门派尤其惴惴不安。 腾传由于以上两事,无人谷的秘密似已揭穿,一场大火不但烧死了百余群雄,也把流传了数十年的无人谷神秘传闻烧得一精二光,没有人再猜测无人谷之事,代之而起的是追魂四使者!
由于追魂四使者杀人逞凶之后未曾留下一些线索,不知他们的来历,不知他们杀人的原因,也就更加了神秘之感。
各大门派陆续派出了追踪探讯之人,少林、武当,峨嵋,武夷四大门派中各以飞羽传书通知了密布天下的各处下院,严密探听那自称追魂四使者的四名青衣老儿的行踪下落。
但那追魂四使者在华山杀人凶先之后,却像骤然由世上消逝了一般,再也没听一点有关他们的下落。
这两樁传闻,使文少孤不禁也引起了不少疑虑与感喟之情,华山掌门九华老人遇害,使他多少有一些遗憾!
文子玉垂死之前,曾经遗嘱自己杀死五大门派掌门,虽然他不是自己生父,但十余年养育之恩,情同骨肉,自己自应遵守他的遗言,是以九华老人的遇害,使他倒难以说得出心中的感觉。
至于无人谷,除开长白四女中的老三朱叶青,老四齐满娇多少知道一点谷中实情之外,只怕就只有自己知道无人谷与目前江湖中所传说的完全不同。
设若自己寻得到“龙涎草实”,当真送到谷中至尊手.上的话,武林之中只怕立刻就要掀起一场血腥大劫。
忽然,他想到了在齐天峰上齐满娇背负着朱叶青离去时的情形,黎明月曾说过三天之内就可回去。
现在三天早已过去,黎明月想必仍然独住在无人谷的迎春洞中,不知她们三姊妹对她又是怎样的怀念,猜测?
还有朱叶青的伤势,玄中子曾说过那是中的“驱尸百毒”,最多只能苟延七七四十九天,只怕她目前仍在昏迷不醒之中!
他忽然有些自责,至少他应该给她们三姊妹带上一个信息,告诉她们黎明月安然无恙,虽然不知她们居处,但既在祁连山中,自己为何来时连找也未曾找上一找?
忖念之间,心中又大为忧愁起来,黎明月被留在谷中做为人质,如自己不将“龙涎草实”寻到,送交给无人谷的至尊,只怕她甚难逃出虎口。
但侍婢夏绿在谷口谆嘱自己之言,更是他不能违背之事,那无人谷至尊恨透了天下武林中的男子,设若一旦出谷,当真大肆屠杀戮起来,把武林江湖当做了一片屠场,那自己岂非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他又想到了侍婢夏绿托他带信之事,心头不禁微微一惊,华山派甫遭大劫,不知那个李如明是否亦已遇害?
他脑海中思緖翻腾,所想之事极多极多,但不是得不到结论就是无法解决之事,故而不由大为烦闷。
那侍婢夏绿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她是如何进入谷中成为那至尊的侍婢的?她又如何会与华山派的李如明有着恋情?
最后,他想到了恩师一了禅师的教诲之言,一了禅师在虎跑寺的留书之中曾有四句话叮嘱于他。那四句话是:
“善体天心
少造杀孽
除强抑暴
济困扶危”
他想:不论武林江湖如何多变,世道人心如何险恶,自己只要牢记住这四句言语,时时警惕,尽其在我,也就可以俯仰无愧,心安理得了!
离开祁连山无人谷已经七天,一路行来,距云梦山已剩下了不足三百里的路程,计算时间大约两日可达。
他一面茫然忖思,一面急急攒行,不知不觉间竟错过了宿处,待至警觉之时,已到了一片乱山之中。
放目四顾,竟不知身在何处,而且已到了入夜之时。
更不幸的是此刻阴云四布,飘起了牛毛细雨。
他心急赶路,一日之中奔行不停,中途之上并未打尖休歇,任凭他内力如何精湛,也已又累又饿,疲惫不堪。
同时,阵阵西风迎面吹来,除了疲倦饥饿之外,又使他感到阵阵硬骨的寒意,情不自禁的有些瑟缩颤抖。
忽然——正当他彳亍而行之际,耳际间听到了一阵木鱼之声。
文少孤连忙收住脚步,凝神倾听。
只听那木鱼声约在一里开外,显然是庙中僧侣在做晚课。
他毫不迟疑,迳奔发声之处扑去,心想:庙中僧侣接受十方香火,自己借宿一宵,想是没有问题之事。
里许路程,不过眨眼即到,只见在一片茂密的松林之中,有一缕闪烁的灯光传了出来。
文少孤原认为那是一座庙宇,及至踏入了松林之中,方才发觉自己的判断大为谬误。
原来在密林掩映之中是一所竹篱茅屋,根本不是什么庙宇。
但见篱门虚掩,篱内同样的古树参天阴森斑驳,一排长长的茅屋,搭盖得整整齐齐。
在正面房门之上,高悬着一幅竹制横额,上面用竹子编制了三个大字,近前细看时,方才看出那是“望星庐”三字。
文少孤一时倒不由呆呆的怔了起来。
由外表看来,除了那片松林显得十分幽黯阴森之外,倒是一片十分理想的隐居之所。
那闪烁的灯光,就是由门窗隙缝之中射出,梆梆的木鱼声仍在响个不停。
文少孤默然暗忖:想来这里隐居着的不但是一位恬淡的贤者,而且是一位吃齐念佛的善士。
由那梆梆的木鱼声中,可以想到那人正虔诚的埋首经卷之中。
文少孤不禁迟疑起来,如自己冒然叩门求宿,打断人家的晚课,实在是不甚礼貌之事。
是以一时不由犹豫不决,顾自在门前缓缓踱起步来。
忽然……木鱼之声嘎然而止。
只听一个沉肃的声音喊道:“老夫晚课已毕,门外的朋友可以进来了。”
文少孤闻言倒不由大大吃了一惊,自己为怕惊扰了人家的晚课,把脚步放得极轻,而且在松涛如雷之中。
不是内功十分精湛之人,绝难辨别得出,此人在一面虚心做着晚课之中,竟然仍能查知自己的声息,的确是不大寻常之事。
忖念之中,一时竟不知应该如何回答。
方在迟疑之中,只听房中发话之人呵呵一笑道:“怎么,定要老夫亲自迎接么?”
话声未落,但听房门呀的一声,已经打了开来,一个年约五旬左右的老者,已经立于门口之前。
文少孤连忙走前一步,深深一揖道:“在下迷途至此,有扰老前辈清修,衷心至感不安!……”
那老者目光一掠,只见两道精芒激射,把文少孤上下打量了一阵,简短的道:“何不说出你的来意?”
文少孤呐呐的道:“如果不太打扰前辈,在下想借宿一宵,不知……”
那老者似是犹豫了一下,终于点点头道:“好吧,老夫可以破例留你一宵,不过……”
微微一顿,又道:“夜间不论发生何事,不许你出头过问,否则……你还是离开的好。”
文少孤怔了一怔,道:“在下谨遵前辈之言就是了。”
口中虽如此说法,心中却疑惑无比,一个遁居在深山之中的隐士,深夜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故?
同时,一股好奇之念随之而起,暗中打定主意,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些什么隐密之事!
如他果真是一个遁居潜修的隐士,自己明晨即行,倘若他是一个伪善做恶的坏人,则自己就将他除去,也算实践恩师“除强抑暴”的训诲之言。
那老者颔首一笑,道:“既然如此,就随老夫来吧!”
说罢当先入屋而去。
文少孤跟入看时,只见房中陈设虽极陋简,但却十分整洁,正中摆了一张桌案,上面供着几尊神像,但却看不出是何神明。
鼎炉中香烟缭绕,案前有一个巨大的蒲团,除此而外,正房中再无一物,只在壁间悬了一柄长剑。
那老者并未在正房中停步,推开后门,向院中走去。
文少孤随后跟随,只见那老者向一间房门虚掩的房屋指了一指道:“老夫居处并无床榻设备,此处虽是柴房,但积薪柔软,只好委屈你权睡一宵了……”
说着把房门推了开来,又道:“橱中尚有现成的干粮,如果你尚未用餐,就请勉强食用些吧!”
文少孤道谢不迭。
那老者说罢之后,即刻转身欲去。
文少孤赶上一步,道:“在下尚未请问前辈大名,不知……”
那老者微微怔了一下,道:“你来时可曾看到门上所悬的横额?”
文少孤点头道:“晚辈看到了,那好像是‘望星庐’三字。”
那老者点点头道:“不错,老夫就是‘望星庐主’……”
说着眉头微蹙,竟悠悠的叹了一口长气。
文少孤大感困惑,不但这“望星庐主”的名字很怪,而且那老者的神态表情,也使人颇启疑念。
此时他方才认真的看到了这位“望星炉主”的真实面目,只见他浓眉大眼,鼻直口阔,想得到他年青之时定是个十分风流潇洒的人物。
但他脸上满布皱纹,眉宇之间也有一份沉郁忧戚之色。
文少孤定定的凝注了他一眼,忽然忍不住噗哧一笑道:“前辈这名字实在很怪!”
望星庐主面孔一板,道:“这有什么奇怪之处?”
文少孤自悔失言,面色不由微微一红,但却仍然朗声道:“在下不是说前辈的名字古怪,而是……”
他忖思着迟疑了一下,方道:“前辈这名字似乎有些……有些名不符实!”
望星庐主似乎薄蕴怒意,沉声道:“如何名不符实?”
文少孤伸手四外一指,道:“此处巨松如盖,即使在晴朗的白日之中,只怕也难见到一丝天光,怎能看得到星星,名为望星庐岂不甚是滑稽可笑!”
望星庐主的神色缓和了一些,道:“这也难怪你有此怀疑,其实老夫所要看的星星只有一颗……”
说着竟十分和善的拉着文少孤的右臂,向一块方方正正石横般的巨石之前走了过去。
由于天雨,那石凳上已经满是雨水,但望星庐主却毫不在意的坐了下去,伸手遥空一指,道:“由此望去,你就会看到一颗闪烁耀眼的巨星,它的光芒会使你两眼发光,但却又舍不得不看……”
他神情变得益发激动起来,像自语般的喃喃着道:“只要是天晴之夜,老夫往往会在此坐到天明,望着那一颗闪亮的星星,直到它的光芒消失!”
文少孤顺着他所指之处望去,只见在层层枝叶之中工似是由下而上修剪出了一个拳大的洞孔,有如打通了关节的一支长长的竹筒,如果在晴天之时,料想果然可以看到天上的一颗星星!
他极力压制下欲笑之意,问道:“不知前辈看到的是什么星星?”
望星庐主十分感伤的摇头一叹,道:“织女星!”
“织女星?”
文少孤蓦然之间,对这老者忽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他的神态谈吐之中,可以窥见他内心中定然有着一段难以向人诉说的隐秘,也许是一段不幸的遭遇,也许定一个悲凉的故事!
他为什么那样爱看那颗星星?
织女星!徧徧又是撩人绮思的织女星,文少孤几乎可以肯定的认为这望星庐主定是一个为情折磨的伤心人!
忖思之中,只听那老者又道:“老夫爱星,但却只爱这一颗,对其他的星星,老夫则恨得要死,若是能够做到,老夫定会把它们一个个的俱皆击落,只留下那么一颗……”
微微一顿,又道:“老夫的名字不妨一并告诉于你,我姓时名思星!”
文少孤偸目看去,只见望星庐主双目之中,竟然有两颗泪珠滚动,他心头不禁一时恻然,深悔自己不该触及了他胸中的隐痛。
当下连忙双拳一拱,话锋急转,道:“在下既承前辈容留一宵,就要告罪失陪了!”
时思星黯然点点头道:“你去吧…...可惜今夜天雨,又不能看到我的星星了!”
言下有泫然欲泣之状。
文少孤心头暗忖:这人只怕已是一个半疯之人,当下不再多言,返身迳朝柴房之中走了进去。
文少孤既料定那“望星庐主”时思星是个半疯之人,心头疑念因之立释,对他所说的夜间不论发生何事,都不能过问之言,认为也是一句疯傻之话,不再放在心上,由于竟日奔波,十分疲累,故而趺坐调息移时,立刻入于忘我的境界之中。
忽然——耳际间似是又听到了那梆梆的木鱼声。
文少孤并未十分在意,心想:也许是那半疯的望星庐主时思星,因为看不到那颗星星,中夜难寐,又念起经来了。
但他立刻又发觉这事有些不对!
因为除开那梆梆的木鱼声外,并夹杂着不少沉重的步履之声,似是有千军万马在院中奔驰操演一般。
文少孤疑念大起,悄悄起身由窗隙中向外看去。
诅料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望星庐主”时思星正站在那块树下的巨石之上,手中擎着一个巨大的木鱼,不停敲击。
在他四周则围绕了不少已死的尸体。
那些尸体有的死了甚久,已剩了一付骷髅骨架,有的则死去未久,栩栩如生,有的腐烂了一半,皮裂肉落,一片狼藉。
文少孤虽是胆量极大,武功精深之人,见状也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有生以来,从不相信鬼神之说,更不曾见过能够活动的尸体,一时几疑置身梦中。
但他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显然“望星庐主”时思星所敲击的木鱼,是一种役神驱鬼之术。
他摒息凝神,继续向外看去。
只见那些尸体随着时思星的木鱼拍节转动不停,竟而进退有序,往返盘旋,出掌投足,很像是一座变化中的阵式。
良久,只听时思星木鱼一收,喃喃自语道:“凭我这一座尸魔大阵,又何惧乎寻仇之人!”
接着发出一串啁啾叫声。
当他木鱼声音一收之际,所有盘旋移动的尸骨俱皆一下子停了下来,及至听到他的啁啾叫声,也跟着发出一串古怪尖锐的喧嚣之声。
文少孤又复愕然一惊,心想:这人不但能驱尸役鬼,竟然也能通鬼话,世上竟有这种怪人,当真是不可思议之事!
忽然,他怔了一怔,发觉松林外不远之处有夜行人脚步奔驰之声。
那“望星庐主”时思星听觉十分灵敏,也已发觉有异,当下手擎木鱼,立刻一阵急敲。围聚在他身周的尸体,至少也有百余具之多,闻得急剧的木鱼声音一起,登时转身四散,隐入了院后一排房舍之中。
文少孤骇异不止,只见那望星庐主卓立巨石之上,突然一声长啸,声调尖锐的大叫道:“时思星候驾多时,你我今夜可以放手一搏了I”
只可惜她竟然陷身谷中,难见天日。
而且,她出手点住春红,与自己密谈细语之事,只怕绝难瞒得住那谷中至尊,说不定她也会遭受那“五行大刑”而死!
但自己又能怎样?
她不能见到日光,无法把她带走,离开此谷她连一天也没法活成,自己纵欲救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忖思良久,依然一筹莫展,只有悠悠的叹了一口长气。
夏绿忽然幌身站了起来,道:“文公子前途珍重,我……要回去了!”
文少孤皱眉道:“如被谷中至尊知道此事,她……”
夏绿神色微变,急急接口道:“你不用为我担心,我……”
但她一语未完,却蓦然反身朝谷中跑了回去!
文少孤心中结了老大一个疙瘩,拔步欲追,但略一犹豫,终于还是停了下来,望着夏绿娇小的人影消失在大书着“生死门”的巨石之后。
此刻已是三更将到,谷内谷外风光廻然不同,虽然夜雾浓重,但谷外清风习习,夜空中繁星闪烁,历历可数。
文少孤怀着满腹的疑团,与一股无可奈何的凄恻之情,迈动着迟滞的脚步,茫然向前行去。
依他估计,无人谷外,甚至整个祁连山中,处处都会有高手环伺,也许五大门派之人,又在这里撒下了一道百里方圆的大网。
但结果却非常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一口气奔驰出了十余里路,竟未发现过一个人影。
以他的视听能力之强,所经之处,三里方圆之内只要有人迹活动,都难以瞒过他的耳目,但一路行来,却是毫无发现。
他虽然不识路径,但天空晴朗,繁星在眼,不难辨别方向,当下略一审度地势,向着正北的方向疾驰而去。
黎明时分,他已走出了祁连山园,到了驰名西北的廿凉道上。
数日以来的遭遇,使他倘恍如梦,想到无人谷中所遇到的一切,想到自己未明的身世,想到依然被困在谷中的黎明月,还有那待婢夏绿……这一切都使他热血激动,忐忑不安。
甘凉大道是西北通达塞外的惟一官道,车马辐辕,往来客商络绎于途。
此刻虽然不过甫交卯时,但路上已是人马喧关,热闹非凡。
文少孤重履人间烦嚣,颇有恍同隔世之感。
他暗暗决定,自己仍是先去云梦山,先到忘我谷寻到那位“独眼神丐”,把自己身世弄清,再慢慢去办其他之事。
付思既定,于是顺着甘凉大道向东行去。
不过数日光景,他已远离边疆,进入了中原之地。
他自幼生长在贺兰山凌云山庄,十几年来从未离开过山中一步,一旦踏入江湖,倒也颇有新奇之感。
但一路行来,却在茶楼酒肆之中听到了两樁传诵江湖的大事。
第一、百余群雄大举进侵无人谷,而被一把大火烧得尸骨无存之事,早已腾传江湖,一般认为是无人谷地形持殊,本是一座无人之谷,群雄入谷之后引发了地极之火,以致发生这次惨变。
自然,这是一件亘绝千古的悲剧,也是武林中有史以来的一件大事,以当世武林中的半数精英,一举而同时丧生,的确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第二、华山派忽遭大劫,数日之前有四个青衣老儿,自称追魂四使者,要见华山掌门,被守山弟子挡驾,追魂四使者一怒之下,硬闯上山,结果不但杀死了华山掌门九华老人霍伯起,也杀死了华山派中的十七名高手,而后,追魂四使者从容而去,消失无踪。
华山派此大劫,已是一蹶不振,因为被杀的十七人,俱是派中一流高手,加上掌门遇害,所余的不过是一般二三流人物,群龙无主,除了处理派中丧事之外,根本没有人出头缉凶。
这事同样的腾传武林,弄得纷纷攘攘,少林、武当、峨嵋,武夷四大门派尤其惴惴不安。 腾传由于以上两事,无人谷的秘密似已揭穿,一场大火不但烧死了百余群雄,也把流传了数十年的无人谷神秘传闻烧得一精二光,没有人再猜测无人谷之事,代之而起的是追魂四使者!
由于追魂四使者杀人逞凶之后未曾留下一些线索,不知他们的来历,不知他们杀人的原因,也就更加了神秘之感。
各大门派陆续派出了追踪探讯之人,少林、武当,峨嵋,武夷四大门派中各以飞羽传书通知了密布天下的各处下院,严密探听那自称追魂四使者的四名青衣老儿的行踪下落。
但那追魂四使者在华山杀人凶先之后,却像骤然由世上消逝了一般,再也没听一点有关他们的下落。
这两樁传闻,使文少孤不禁也引起了不少疑虑与感喟之情,华山掌门九华老人遇害,使他多少有一些遗憾!
文子玉垂死之前,曾经遗嘱自己杀死五大门派掌门,虽然他不是自己生父,但十余年养育之恩,情同骨肉,自己自应遵守他的遗言,是以九华老人的遇害,使他倒难以说得出心中的感觉。
至于无人谷,除开长白四女中的老三朱叶青,老四齐满娇多少知道一点谷中实情之外,只怕就只有自己知道无人谷与目前江湖中所传说的完全不同。
设若自己寻得到“龙涎草实”,当真送到谷中至尊手.上的话,武林之中只怕立刻就要掀起一场血腥大劫。
忽然,他想到了在齐天峰上齐满娇背负着朱叶青离去时的情形,黎明月曾说过三天之内就可回去。
现在三天早已过去,黎明月想必仍然独住在无人谷的迎春洞中,不知她们三姊妹对她又是怎样的怀念,猜测?
还有朱叶青的伤势,玄中子曾说过那是中的“驱尸百毒”,最多只能苟延七七四十九天,只怕她目前仍在昏迷不醒之中!
他忽然有些自责,至少他应该给她们三姊妹带上一个信息,告诉她们黎明月安然无恙,虽然不知她们居处,但既在祁连山中,自己为何来时连找也未曾找上一找?
忖念之间,心中又大为忧愁起来,黎明月被留在谷中做为人质,如自己不将“龙涎草实”寻到,送交给无人谷的至尊,只怕她甚难逃出虎口。
但侍婢夏绿在谷口谆嘱自己之言,更是他不能违背之事,那无人谷至尊恨透了天下武林中的男子,设若一旦出谷,当真大肆屠杀戮起来,把武林江湖当做了一片屠场,那自己岂非成了一个千古罪人!
他又想到了侍婢夏绿托他带信之事,心头不禁微微一惊,华山派甫遭大劫,不知那个李如明是否亦已遇害?
他脑海中思緖翻腾,所想之事极多极多,但不是得不到结论就是无法解决之事,故而不由大为烦闷。
那侍婢夏绿不过十六七岁年纪,她是如何进入谷中成为那至尊的侍婢的?她又如何会与华山派的李如明有着恋情?
最后,他想到了恩师一了禅师的教诲之言,一了禅师在虎跑寺的留书之中曾有四句话叮嘱于他。那四句话是:
“善体天心
少造杀孽
除强抑暴
济困扶危”
他想:不论武林江湖如何多变,世道人心如何险恶,自己只要牢记住这四句言语,时时警惕,尽其在我,也就可以俯仰无愧,心安理得了!
离开祁连山无人谷已经七天,一路行来,距云梦山已剩下了不足三百里的路程,计算时间大约两日可达。
他一面茫然忖思,一面急急攒行,不知不觉间竟错过了宿处,待至警觉之时,已到了一片乱山之中。
放目四顾,竟不知身在何处,而且已到了入夜之时。
更不幸的是此刻阴云四布,飘起了牛毛细雨。
他心急赶路,一日之中奔行不停,中途之上并未打尖休歇,任凭他内力如何精湛,也已又累又饿,疲惫不堪。
同时,阵阵西风迎面吹来,除了疲倦饥饿之外,又使他感到阵阵硬骨的寒意,情不自禁的有些瑟缩颤抖。
忽然——正当他彳亍而行之际,耳际间听到了一阵木鱼之声。
文少孤连忙收住脚步,凝神倾听。
只听那木鱼声约在一里开外,显然是庙中僧侣在做晚课。
他毫不迟疑,迳奔发声之处扑去,心想:庙中僧侣接受十方香火,自己借宿一宵,想是没有问题之事。
里许路程,不过眨眼即到,只见在一片茂密的松林之中,有一缕闪烁的灯光传了出来。
文少孤原认为那是一座庙宇,及至踏入了松林之中,方才发觉自己的判断大为谬误。
原来在密林掩映之中是一所竹篱茅屋,根本不是什么庙宇。
但见篱门虚掩,篱内同样的古树参天阴森斑驳,一排长长的茅屋,搭盖得整整齐齐。
在正面房门之上,高悬着一幅竹制横额,上面用竹子编制了三个大字,近前细看时,方才看出那是“望星庐”三字。
文少孤一时倒不由呆呆的怔了起来。
由外表看来,除了那片松林显得十分幽黯阴森之外,倒是一片十分理想的隐居之所。
那闪烁的灯光,就是由门窗隙缝之中射出,梆梆的木鱼声仍在响个不停。
文少孤默然暗忖:想来这里隐居着的不但是一位恬淡的贤者,而且是一位吃齐念佛的善士。
由那梆梆的木鱼声中,可以想到那人正虔诚的埋首经卷之中。
文少孤不禁迟疑起来,如自己冒然叩门求宿,打断人家的晚课,实在是不甚礼貌之事。
是以一时不由犹豫不决,顾自在门前缓缓踱起步来。
忽然……木鱼之声嘎然而止。
只听一个沉肃的声音喊道:“老夫晚课已毕,门外的朋友可以进来了。”
文少孤闻言倒不由大大吃了一惊,自己为怕惊扰了人家的晚课,把脚步放得极轻,而且在松涛如雷之中。
不是内功十分精湛之人,绝难辨别得出,此人在一面虚心做着晚课之中,竟然仍能查知自己的声息,的确是不大寻常之事。
忖念之中,一时竟不知应该如何回答。
方在迟疑之中,只听房中发话之人呵呵一笑道:“怎么,定要老夫亲自迎接么?”
话声未落,但听房门呀的一声,已经打了开来,一个年约五旬左右的老者,已经立于门口之前。
文少孤连忙走前一步,深深一揖道:“在下迷途至此,有扰老前辈清修,衷心至感不安!……”
那老者目光一掠,只见两道精芒激射,把文少孤上下打量了一阵,简短的道:“何不说出你的来意?”
文少孤呐呐的道:“如果不太打扰前辈,在下想借宿一宵,不知……”
那老者似是犹豫了一下,终于点点头道:“好吧,老夫可以破例留你一宵,不过……”
微微一顿,又道:“夜间不论发生何事,不许你出头过问,否则……你还是离开的好。”
文少孤怔了一怔,道:“在下谨遵前辈之言就是了。”
口中虽如此说法,心中却疑惑无比,一个遁居在深山之中的隐士,深夜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故?
同时,一股好奇之念随之而起,暗中打定主意,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些什么隐密之事!
如他果真是一个遁居潜修的隐士,自己明晨即行,倘若他是一个伪善做恶的坏人,则自己就将他除去,也算实践恩师“除强抑暴”的训诲之言。
那老者颔首一笑,道:“既然如此,就随老夫来吧!”
说罢当先入屋而去。
文少孤跟入看时,只见房中陈设虽极陋简,但却十分整洁,正中摆了一张桌案,上面供着几尊神像,但却看不出是何神明。
鼎炉中香烟缭绕,案前有一个巨大的蒲团,除此而外,正房中再无一物,只在壁间悬了一柄长剑。
那老者并未在正房中停步,推开后门,向院中走去。
文少孤随后跟随,只见那老者向一间房门虚掩的房屋指了一指道:“老夫居处并无床榻设备,此处虽是柴房,但积薪柔软,只好委屈你权睡一宵了……”
说着把房门推了开来,又道:“橱中尚有现成的干粮,如果你尚未用餐,就请勉强食用些吧!”
文少孤道谢不迭。
那老者说罢之后,即刻转身欲去。
文少孤赶上一步,道:“在下尚未请问前辈大名,不知……”
那老者微微怔了一下,道:“你来时可曾看到门上所悬的横额?”
文少孤点头道:“晚辈看到了,那好像是‘望星庐’三字。”
那老者点点头道:“不错,老夫就是‘望星庐主’……”
说着眉头微蹙,竟悠悠的叹了一口长气。
文少孤大感困惑,不但这“望星庐主”的名字很怪,而且那老者的神态表情,也使人颇启疑念。
此时他方才认真的看到了这位“望星炉主”的真实面目,只见他浓眉大眼,鼻直口阔,想得到他年青之时定是个十分风流潇洒的人物。
但他脸上满布皱纹,眉宇之间也有一份沉郁忧戚之色。
文少孤定定的凝注了他一眼,忽然忍不住噗哧一笑道:“前辈这名字实在很怪!”
望星庐主面孔一板,道:“这有什么奇怪之处?”
文少孤自悔失言,面色不由微微一红,但却仍然朗声道:“在下不是说前辈的名字古怪,而是……”
他忖思着迟疑了一下,方道:“前辈这名字似乎有些……有些名不符实!”
望星庐主似乎薄蕴怒意,沉声道:“如何名不符实?”
文少孤伸手四外一指,道:“此处巨松如盖,即使在晴朗的白日之中,只怕也难见到一丝天光,怎能看得到星星,名为望星庐岂不甚是滑稽可笑!”
望星庐主的神色缓和了一些,道:“这也难怪你有此怀疑,其实老夫所要看的星星只有一颗……”
说着竟十分和善的拉着文少孤的右臂,向一块方方正正石横般的巨石之前走了过去。
由于天雨,那石凳上已经满是雨水,但望星庐主却毫不在意的坐了下去,伸手遥空一指,道:“由此望去,你就会看到一颗闪烁耀眼的巨星,它的光芒会使你两眼发光,但却又舍不得不看……”
他神情变得益发激动起来,像自语般的喃喃着道:“只要是天晴之夜,老夫往往会在此坐到天明,望着那一颗闪亮的星星,直到它的光芒消失!”
文少孤顺着他所指之处望去,只见在层层枝叶之中工似是由下而上修剪出了一个拳大的洞孔,有如打通了关节的一支长长的竹筒,如果在晴天之时,料想果然可以看到天上的一颗星星!
他极力压制下欲笑之意,问道:“不知前辈看到的是什么星星?”
望星庐主十分感伤的摇头一叹,道:“织女星!”
“织女星?”
文少孤蓦然之间,对这老者忽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他的神态谈吐之中,可以窥见他内心中定然有着一段难以向人诉说的隐秘,也许是一段不幸的遭遇,也许定一个悲凉的故事!
他为什么那样爱看那颗星星?
织女星!徧徧又是撩人绮思的织女星,文少孤几乎可以肯定的认为这望星庐主定是一个为情折磨的伤心人!
忖思之中,只听那老者又道:“老夫爱星,但却只爱这一颗,对其他的星星,老夫则恨得要死,若是能够做到,老夫定会把它们一个个的俱皆击落,只留下那么一颗……”
微微一顿,又道:“老夫的名字不妨一并告诉于你,我姓时名思星!”
文少孤偸目看去,只见望星庐主双目之中,竟然有两颗泪珠滚动,他心头不禁一时恻然,深悔自己不该触及了他胸中的隐痛。
当下连忙双拳一拱,话锋急转,道:“在下既承前辈容留一宵,就要告罪失陪了!”
时思星黯然点点头道:“你去吧…...可惜今夜天雨,又不能看到我的星星了!”
言下有泫然欲泣之状。
文少孤心头暗忖:这人只怕已是一个半疯之人,当下不再多言,返身迳朝柴房之中走了进去。
文少孤既料定那“望星庐主”时思星是个半疯之人,心头疑念因之立释,对他所说的夜间不论发生何事,都不能过问之言,认为也是一句疯傻之话,不再放在心上,由于竟日奔波,十分疲累,故而趺坐调息移时,立刻入于忘我的境界之中。
忽然——耳际间似是又听到了那梆梆的木鱼声。
文少孤并未十分在意,心想:也许是那半疯的望星庐主时思星,因为看不到那颗星星,中夜难寐,又念起经来了。
但他立刻又发觉这事有些不对!
因为除开那梆梆的木鱼声外,并夹杂着不少沉重的步履之声,似是有千军万马在院中奔驰操演一般。
文少孤疑念大起,悄悄起身由窗隙中向外看去。
诅料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惊!
只见“望星庐主”时思星正站在那块树下的巨石之上,手中擎着一个巨大的木鱼,不停敲击。
在他四周则围绕了不少已死的尸体。
那些尸体有的死了甚久,已剩了一付骷髅骨架,有的则死去未久,栩栩如生,有的腐烂了一半,皮裂肉落,一片狼藉。
文少孤虽是胆量极大,武功精深之人,见状也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有生以来,从不相信鬼神之说,更不曾见过能够活动的尸体,一时几疑置身梦中。
但他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显然“望星庐主”时思星所敲击的木鱼,是一种役神驱鬼之术。
他摒息凝神,继续向外看去。
只见那些尸体随着时思星的木鱼拍节转动不停,竟而进退有序,往返盘旋,出掌投足,很像是一座变化中的阵式。
良久,只听时思星木鱼一收,喃喃自语道:“凭我这一座尸魔大阵,又何惧乎寻仇之人!”
接着发出一串啁啾叫声。
当他木鱼声音一收之际,所有盘旋移动的尸骨俱皆一下子停了下来,及至听到他的啁啾叫声,也跟着发出一串古怪尖锐的喧嚣之声。
文少孤又复愕然一惊,心想:这人不但能驱尸役鬼,竟然也能通鬼话,世上竟有这种怪人,当真是不可思议之事!
忽然,他怔了一怔,发觉松林外不远之处有夜行人脚步奔驰之声。
那“望星庐主”时思星听觉十分灵敏,也已发觉有异,当下手擎木鱼,立刻一阵急敲。围聚在他身周的尸体,至少也有百余具之多,闻得急剧的木鱼声音一起,登时转身四散,隐入了院后一排房舍之中。
文少孤骇异不止,只见那望星庐主卓立巨石之上,突然一声长啸,声调尖锐的大叫道:“时思星候驾多时,你我今夜可以放手一搏了I”
相关热词搜索:阴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