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六欲迷魂
2025-08-06 作者:陈中平 来源:陈中平作品集 点击:
那古井约有八尺方圆,极深极深,少说也在五十丈之上,四壁遍生苔藓,滑不留手!
他惊慌之余,手足并用,乱抓乱蹬,无奈四外毫无藉力之物,终于噗通一声,落入了井水之中。
幸而那井水仅及两肩,不致惨遭没顶,但井水冰冷,凉澈骨髓,这样全身浸泡水中,仅露着头顶在外,也实在不是滋味。
这一着大出文少孤意料之外,他做梦也想不到恩师竟会暴出煞手,将自己劈落这深井之内!
这是非常不合情理之事,他既收自己为徒,又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传授武技,最后为何又要把自己置于死地?
为什么?为什么?
他不禁疯狂般的大叫:“师父!师父……”
但除了深井四壁发出隆隆的回声之外,根本听不到一了和尚或是无名僧的半点应声!
他再度放声拼力大喊:“师父……如果弟子有什么错处,任凭师父责罚,只求师父不要把弟子丢在这井中……”
回音隆隆,根本分不清他说些什么?
等回音止息,则又静得出奇,依然没有那老和尚的半点应声。
他不禁心头凉了半截,暗暗想道:这一回大概是完了!
抬头看去,由于古井太深,只能看到碗口大的一块青天,估计时间大约已到了天明之时。
虽然天色已明,但井底之中仍然漆黑如墨,伸手难辨五指。
他继续放声大喊,像疯狂了一般,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喊的些什么,直到筋疲力尽方才颓然停了下来!
一阵狂呼大叫,似是已把气力用尽,只剩了拚命喘吁的份儿。他已经完全绝望,只好把头部靠在井壁之上,仰望着井口上的那一方青天呆呆出神。
忽然——一缕低微但却清晰的声音传入耳鼓,道:“徒儿,听得到为师么?”
文少孤大喜过望,听得出那低微的声音正是一了老和尚所发,当下连忙拚尽余力大叫道:“师父,弟子听到了,您老人家快设法把弟子救上去吧!”
他定定的仰望着井口,井口之外根本看不到老和尚的影子。
但老和尚的声音却立刻又传了下来,道:“不行,为师不能救你上来!”
井口仍是不见人影,但声音却清晰无比,显然一了和尚是以“千里传音”或是“传音入密”发话。
文少孤大急道:“为什么?…..难道您与弟子有仇么?”
“无仇……”
老和尚的声音微微顿了一顿,又接下去道:“人救不如自救,你自己想法爬上来吧!”
文少孤大叫道:“不行,弟子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如果师父不顾而去,弟子只有死路一条!”
只听老和尚淡淡一笑道:“那你就死了吧!”
文少孤不由自心底之中升起了一股愤恨之意,不要说自己与他已是师徒,就算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也不应见死不救!
何况是他把自己劈下井中,而他又是个以救人救世为旨的佛门弟子,怎么竟有这样狠毒的心肠。
一时之间,他对一了和尚,无名僧,恨得牙根发痒,同时,他知道再求也是无用,索性闭口不语,听其自然!
时间慢慢逝去,直到井口那一角蓝天变为黑沉,漫长的一天已过,再也没听到老和尚的声息。
他也曾试探着向上攀爬,但满生苔鲑的四壁毫无可以藉力之处,连一尺半尺也无法攀爬得上。
随着时间的逝去,他的心情更加悲哀绝望,在这荒山古寺之中,根本不会有人到来遇救的希望可说完全没有,自己岂非闭目等死了!
那齐肩的井水使他无法坐下,只有永远保持着站立的姿式,肉体上的痛苦,已超过了他所能忍受的程度。
他想到自杀,在一切绝望之后,自杀一死,也许是解除痛苦的最好办法,但他死得不甘心,虽然明知已无生路,却仍狠不下一死之心!
另一樁最大的痛苦也是饿,他已两三天粒米未进,此刻一动不动的站在井水之中,饿的感觉也就愈来愈甚。
自然,深井之中根本没有可以果腹之物,一井死水不要说鱼虾,连只青蛙也是没有!
他的思想渐渐变得麻木呆滞,整整一夜,他都呆望着井口出神,黑沉沉的井口终于现出了曙光,慢慢的再现出一角蓝天,他已在井水之中笔直的站了一天一夜,整整十二个时辰。
他试着活动了一下四肢,只觉手脚疲软,两腿像有千斤之重,似乎已到了无力支持的地步。
同时,略一活动,只觉心血阵阵逆升,头晕目眩,腹中饥火如焚,这种活罪简直比死还要难过!
但不论怎样,他仍须继续忍受下去!
时间一点一滴的逝去,一天的时光简直比一年还长!
但第二天过去了!
随着是三天、四天……
直到第七天上,文少孤仍然笔直的站在井水之中。
但他的神志已经开始模糊,四肢已不像他所有,甚至连杀一死的力量也已失去,疲惫,饥饿,无边的痛苦…..
由于一种本能的反应,他默护心头灵光,残存着一口真气不散,依然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勉力支持着不倒下去。
然而显然他已把全付精力消耗殆盘,再也无法支持多久了!
忽然——他眼前一亮,似手看到一缕红光由水中一跃而出,又复穿入水中而及,同时一阵彭湃水声传入耳鼓。
他神思昏沉,已快到了虚脱状态,根本分不清所见的是实是虚。
他勉力提聚了一下心神,虽然没见到水中的红光出现,但水井动荡未止,显然专所见,并非幻觉。
这又是一件非常奇怪之事,自从落入井中之后,他就一再搜索井水之中,分明连一只蝌蚪也是没有,为何现在忽然有这样大的东西出现?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忽听水声一响,那缕红光又腹穿水而出,跃起六七尺高,又迅快的落入了井水之中。
这一次他倒是看清楚了,只见那东西约有三尺长短,粗可盈握,通体发着一片金黄而略带红色的光芒,十分耀眼。
文少孤尽力凝聚着心头一口不散的真气,挣扎着把双手伸了出来。
原来他已八九天未进饮食,只要看到一点活的东西,就会使他食欲大动,恨不得立刻抓来吞了下去。
同时,由于这一刺激,使他心神振奋,本已虚弱不支的体力似乎也平空忽然增加了不少。
这一次不过只等了一盏热茶左右,水中又起了一阵轻轻的搅动。
文少孤早已双手曲伸,凝神而待。
果然,水声一响,那缕红光又复射出水面六七尺高。
他拚尽所有余力贯注在双臂之上,待那红光一落,立刻两手一拢,抓了过去。
这一着十分凑巧,刚好抓到了那东西的中间部位。
文少孤如获至宝,既经抓到,立刻牢牢握紧,死死不放!
他舔舔枯皱的口唇,细细向手中抓到的东西打量。
只见那原是一条水蛇般的东西,但却形状甚是特异,通体透明,背脊中有一条姆指粗细的金线,发出一片黄红相间的光辉,甚是美观悦目。
文少孤两眼血红,双手颜抖,暗暗想通:不管你是一条什么东西,眼下说不得也要先替我充饥了!
他毫不迟疑,不管那东西如何蠕动挣扎,顾自大口就咬,吃得津津有味,不旋踵间,完全吞下了肚去。
吃完之后,精神立刻好了甚多,冰冷僵直的躯体,也有了些许暖意,于是他双手支住井壁,试着连功调息。
忽然——就当他乍一运息之际,一阵急剧的腹痛,使他全身不由自主的一震!
他大吃一惊,连忙停下运息。
但腹痛之感,并未因他停止运功而减轻,反而愈来愈烈,阵阵绞痛,使他冷汗如雨,肌肉收缩。
他悲哀的默忖:方才吃下的那条似蛇非蛇,似鱼非鱼的东西定然是一条绝毒之物,虽然治好了肚饿,但却又中了剧毒!
他后悔抵抗不住饥饿的折磨而吃下这么条毒鱼,要不然,自己也许已要静静的死去了,何至于再受上这觉难忍的痛苦。
何况,纵然那怪鱼无毒,也不过再延长几天的生命,迟早仍难免一死,在这古寺深井之中,又那里有遇救的希望。
默然忖思之中,腹痛之感似是多少减轻了一些,他心神略定,双手支在井壁之上,拚命喘吁。但过了不及半盏热茶左右,忽觉丹田之上突然又激升起了一股炙人的热浪。这一来比方才的胸腹绞痛还要痛苦十倍,仿佛在丹田之中骤然升起了一堆烈火,而且愈烧愈烈!
他觉得小腹像要立刻爆炸开来,他在等着那一声蓬然的肚腹破裂之声。
但那团汹涌翻腾的热浪并没使他肚破肠流,却慢慢旋滚而上,几个冲击之间已到了胸腔之中。
他牙关紧咬,哼声不绝。
但丹田中的热浪仍在不停上升,继续冲击!
他悲哀的心想:要死就快些死吧,不要再叫我受下去了!
那股激升的热浪越冲越猛,越升越快,似乎永无休止,最后竟上闯生死玄关,下走任督二脉!
他再也把持不住,终于脑门轰的一声,完完失去了知觉。
古井之中恢复了静寂,文少孤头部斜歪在井壁之上,似乎已经睡熟,又像已经死去!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他竟又悠悠的醒了过来。
睁开双眼,一时不觉大为讶然!
经过了那一阵的翻腾,挣扎,与肚腹中痛苦的折磨,按说他应该筋疲力尽,无法支持才对。
但事实上却是大谬不然!
只觉自己体力充沛,精神饱满,仿佛有生以来,从未这样舒畅过。
他大为困惑,这是多么古怪之事,自己误食毒鱼,幸而不死,已是非常意外之事怎么竟会有这样反常的现象?
即使那条怪鱼不是有毒之物,自己八九天来未饮食,笔直的站在齐肩的井水之中,单是吃了一条这样的怪鱼,精神体力也绝不会这样好法。
另一件使他大为骇异之事是井中仍是那样黑暗,但一切景物却看得清晰无比,连井壁上的苔藓,一斑一点,无不看得十分清楚。
他又惊又喜,连忙试着运功调息。
没想到甫一建功,一股热浪立刻激升而起,上冲生死玄关,下走任督二脉,循经贯穴,布达四肢。
这一来,他几乎要一下子跳了起来!
就在这瞬刻之间,他已达到了一般练武之人梦寐难求的希望,打通了生死玄关,冲开了任督二脉。
一时之间,他如醉如痴,几乎无法想信这是事实。
兴奋激动之余,右臂疾伸,一拳向井壁之上插去!
这本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无非借以发泄一下心头的兴奋激动之情,但他万万没料到这一拳竟发生了一件使他更为骇异的反应。
那一拳虽是无意识而发,但也运上了约有八成力道,一拳擂出,自是实实落落的击到了井壁之上!
但听一昙然暴响,碎石粉飞,井壁乱摇,数十丈高的井壁像要立刻坍了下来一般。
文少孤强压着心头的惊喜激动之情,定神看去,只见所击之处现出了一个尺许见方的大洞,散碎的石屑犹在纷纷下坠。
原来那井壁俱是巨石镶砌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在外面生了一层厚厚的苔藓,文少孤一拳擂出,犹如火药爆炸一般,硬把那坚硬的石壁击出了一个大洞。
他心头惊喜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显然的这都是那条怪鱼!那是条什么怪鱼?
他高兴得再度跳了起来。
这一来,又使他大大吃了一惊!
他不过仅是轻轻一跳,但水花四溅,竟然激升而起,一下子拔起了十余丈高,方才又落回井水之中。
顿时之间,他眼前充满了希望!
以自己目前之能,这数十丈深浅的古井岂能困得住自己?
于是——
他缓缓提聚功力,当丹田之中的内力提聚到十成左右时,蓦然双腿一屈,身形有如筋射一般向上升去!
两股反弹之力一震,又使他将坠的身形再度窜起,拔升起了七八丈高。
他欣喜莫名,双掌不停下拍,不过四五次左右,他已然拔升古井之上,轻飘飘的落于庭心之中。
他呆呆的站了足有一盏热茶之久,如醉如痴,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感觉。
一切的经过倘恍如梦,使他有再世为人之感!
此刻正当深夜,自坠入井中,至少已过了八天之后,凉凉的夜风使他的神思渐渐清醒,也告诉他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事实。
他伫立良久,终于拔步向前殿走去。
古寺中静寂如死,除了飒飒秋风与唧唧虫鸣之外,再没有点滴其他的声息。
大殿中已不见有灯光传出,进入看时,一片残破,蛛网尘封,显然一了和尚与无名僧早已离去!
文少孤嗒然良久,正欲转身离去。
忽然——他目光接触到了供台上的一角黄绫,那黄绫卷成一条长卷,压在一个烧香的三脚鼎炉之下!
他心中一动,连忙把那卷黄绫取到手中。
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道:“字示白海儿: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增益其所不能……井中数日之苦,正是为此,休怪为师心狠也!
所食之鱼,名为万年金鳝,为练武之人稀世难求之物,不独可袪病延年,并可凭添一甲子以上的功力。
为师发现已逾数年,因年登耄耋,不愿暴殄天物,正留以待汝也!牢记为师‘善体天心,少造杀孽,除强抑暴,济困扶危’之训,除魔卫道,身许武林,方不负为师之期望!
所授之学,均系为师平生钻硏所得,虽足可称雄一时,但绝非独步武林之学,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江湖道上荆棘重重,人心难测,尤宜时时注意,处处小心,以免不测之祸!
其次,胜传武林之无人谷,系为师一大隠忧,其为正为邪,为福为祸,仍为未知之事,为师侦查数年,尚未得其底蕴,此事就由你竭尽所能妥慎处理,以免酿成江湖大患!
为师行无定址,短其内不会返回无量山,不必徒劳往返寻找为师,须知会合离散皆有定数,强求亦不可得也!”下面书名是师一了手书。
文少孤顿时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恩师事先的安排,为了造就自己,真可说费尽了苦心。
他不知恩师一了去向何处,只好端端正正的望空遥拜了四拜,喃喃自语道:“弟子对天发誓,毕生遵守恩师训诲之言,如有逾越,天地不容!”
语毕立起身来,将恩师留书揣好,即刻大步出庙而去。
此刻约当二更光景,文少孤默然暗忖:此处即是祁连山中,想来无人谷定不会相距太远,自己何不就此一探无人谷!
至于自己的身世,根据邋遢和尚之言,是独眼神丐到过无人谷后才托邋遢和尚把自己送到贺兰山凌云山庄的,那么自己的身世与无人谷似是有些甚为神秘的关系,也许无人谷之行,能把自己的身世探出一些眉目!
但无人谷究在何处,自己却一无所知。
放目看去,在夜色溟濛之中但见峰峦相连,群山环列,在这绵亘数百里的祁连山中想要找一处从未到过的山谷,实在也不是一件易事!
忖思半晌,只好信步而行,茫然向前走去。
文少孤功力平空激进,前后完全判若两人,虽是行走于崎岖险峻的山路之上,但却如履平地,奔驰若风。
不过瞬刻之间,他已奔出了数里远近。
忽然——一阵喝叱打斗之声传了过来。
那声音至少尚约在三里之外,一来此刻夜静更深,在这等荒山之中,声音听得特别清晰,二来文少孤此刻功力大进,视听之能比常人不知高了多少倍以上,故而能听到三里之外的声息。
他对那喝叱打斗之声并不觉得稀奇,因为连日以来他已遭遇了不知多少离奇外之事!
同时,他早已有一种预感,仿佛天下的武林高手均已络绎来到了西北边陲,也许与无人谷有着极大的关系!
尽管如此,但他仍然毫不迟疑的向着发声之处扑去!
他施展的是邋遢和尚所授的“七迁八廻”轻功绝技,虽是同样神功,但此刻施展开来,却与以往大为不同。
他惊慌之余,手足并用,乱抓乱蹬,无奈四外毫无藉力之物,终于噗通一声,落入了井水之中。
幸而那井水仅及两肩,不致惨遭没顶,但井水冰冷,凉澈骨髓,这样全身浸泡水中,仅露着头顶在外,也实在不是滋味。
这一着大出文少孤意料之外,他做梦也想不到恩师竟会暴出煞手,将自己劈落这深井之内!
这是非常不合情理之事,他既收自己为徒,又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传授武技,最后为何又要把自己置于死地?
为什么?为什么?
他不禁疯狂般的大叫:“师父!师父……”
但除了深井四壁发出隆隆的回声之外,根本听不到一了和尚或是无名僧的半点应声!
他再度放声拼力大喊:“师父……如果弟子有什么错处,任凭师父责罚,只求师父不要把弟子丢在这井中……”
回音隆隆,根本分不清他说些什么?
等回音止息,则又静得出奇,依然没有那老和尚的半点应声。
他不禁心头凉了半截,暗暗想道:这一回大概是完了!
抬头看去,由于古井太深,只能看到碗口大的一块青天,估计时间大约已到了天明之时。
虽然天色已明,但井底之中仍然漆黑如墨,伸手难辨五指。
他继续放声大喊,像疯狂了一般,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喊的些什么,直到筋疲力尽方才颓然停了下来!
一阵狂呼大叫,似是已把气力用尽,只剩了拚命喘吁的份儿。他已经完全绝望,只好把头部靠在井壁之上,仰望着井口上的那一方青天呆呆出神。
忽然——一缕低微但却清晰的声音传入耳鼓,道:“徒儿,听得到为师么?”
文少孤大喜过望,听得出那低微的声音正是一了老和尚所发,当下连忙拚尽余力大叫道:“师父,弟子听到了,您老人家快设法把弟子救上去吧!”
他定定的仰望着井口,井口之外根本看不到老和尚的影子。
但老和尚的声音却立刻又传了下来,道:“不行,为师不能救你上来!”
井口仍是不见人影,但声音却清晰无比,显然一了和尚是以“千里传音”或是“传音入密”发话。
文少孤大急道:“为什么?…..难道您与弟子有仇么?”
“无仇……”
老和尚的声音微微顿了一顿,又接下去道:“人救不如自救,你自己想法爬上来吧!”
文少孤大叫道:“不行,弟子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如果师父不顾而去,弟子只有死路一条!”
只听老和尚淡淡一笑道:“那你就死了吧!”
文少孤不由自心底之中升起了一股愤恨之意,不要说自己与他已是师徒,就算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也不应见死不救!
何况是他把自己劈下井中,而他又是个以救人救世为旨的佛门弟子,怎么竟有这样狠毒的心肠。
一时之间,他对一了和尚,无名僧,恨得牙根发痒,同时,他知道再求也是无用,索性闭口不语,听其自然!
时间慢慢逝去,直到井口那一角蓝天变为黑沉,漫长的一天已过,再也没听到老和尚的声息。
他也曾试探着向上攀爬,但满生苔鲑的四壁毫无可以藉力之处,连一尺半尺也无法攀爬得上。
随着时间的逝去,他的心情更加悲哀绝望,在这荒山古寺之中,根本不会有人到来遇救的希望可说完全没有,自己岂非闭目等死了!
那齐肩的井水使他无法坐下,只有永远保持着站立的姿式,肉体上的痛苦,已超过了他所能忍受的程度。
他想到自杀,在一切绝望之后,自杀一死,也许是解除痛苦的最好办法,但他死得不甘心,虽然明知已无生路,却仍狠不下一死之心!
另一樁最大的痛苦也是饿,他已两三天粒米未进,此刻一动不动的站在井水之中,饿的感觉也就愈来愈甚。
自然,深井之中根本没有可以果腹之物,一井死水不要说鱼虾,连只青蛙也是没有!
他的思想渐渐变得麻木呆滞,整整一夜,他都呆望着井口出神,黑沉沉的井口终于现出了曙光,慢慢的再现出一角蓝天,他已在井水之中笔直的站了一天一夜,整整十二个时辰。
他试着活动了一下四肢,只觉手脚疲软,两腿像有千斤之重,似乎已到了无力支持的地步。
同时,略一活动,只觉心血阵阵逆升,头晕目眩,腹中饥火如焚,这种活罪简直比死还要难过!
但不论怎样,他仍须继续忍受下去!
时间一点一滴的逝去,一天的时光简直比一年还长!
但第二天过去了!
随着是三天、四天……
直到第七天上,文少孤仍然笔直的站在井水之中。
但他的神志已经开始模糊,四肢已不像他所有,甚至连杀一死的力量也已失去,疲惫,饥饿,无边的痛苦…..
由于一种本能的反应,他默护心头灵光,残存着一口真气不散,依然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勉力支持着不倒下去。
然而显然他已把全付精力消耗殆盘,再也无法支持多久了!
忽然——他眼前一亮,似手看到一缕红光由水中一跃而出,又复穿入水中而及,同时一阵彭湃水声传入耳鼓。
他神思昏沉,已快到了虚脱状态,根本分不清所见的是实是虚。
他勉力提聚了一下心神,虽然没见到水中的红光出现,但水井动荡未止,显然专所见,并非幻觉。
这又是一件非常奇怪之事,自从落入井中之后,他就一再搜索井水之中,分明连一只蝌蚪也是没有,为何现在忽然有这样大的东西出现?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忽听水声一响,那缕红光又腹穿水而出,跃起六七尺高,又迅快的落入了井水之中。
这一次他倒是看清楚了,只见那东西约有三尺长短,粗可盈握,通体发着一片金黄而略带红色的光芒,十分耀眼。
文少孤尽力凝聚着心头一口不散的真气,挣扎着把双手伸了出来。
原来他已八九天未进饮食,只要看到一点活的东西,就会使他食欲大动,恨不得立刻抓来吞了下去。
同时,由于这一刺激,使他心神振奋,本已虚弱不支的体力似乎也平空忽然增加了不少。
这一次不过只等了一盏热茶左右,水中又起了一阵轻轻的搅动。
文少孤早已双手曲伸,凝神而待。
果然,水声一响,那缕红光又复射出水面六七尺高。
他拚尽所有余力贯注在双臂之上,待那红光一落,立刻两手一拢,抓了过去。
这一着十分凑巧,刚好抓到了那东西的中间部位。
文少孤如获至宝,既经抓到,立刻牢牢握紧,死死不放!
他舔舔枯皱的口唇,细细向手中抓到的东西打量。
只见那原是一条水蛇般的东西,但却形状甚是特异,通体透明,背脊中有一条姆指粗细的金线,发出一片黄红相间的光辉,甚是美观悦目。
文少孤两眼血红,双手颜抖,暗暗想通:不管你是一条什么东西,眼下说不得也要先替我充饥了!
他毫不迟疑,不管那东西如何蠕动挣扎,顾自大口就咬,吃得津津有味,不旋踵间,完全吞下了肚去。
吃完之后,精神立刻好了甚多,冰冷僵直的躯体,也有了些许暖意,于是他双手支住井壁,试着连功调息。
忽然——就当他乍一运息之际,一阵急剧的腹痛,使他全身不由自主的一震!
他大吃一惊,连忙停下运息。
但腹痛之感,并未因他停止运功而减轻,反而愈来愈烈,阵阵绞痛,使他冷汗如雨,肌肉收缩。
他悲哀的默忖:方才吃下的那条似蛇非蛇,似鱼非鱼的东西定然是一条绝毒之物,虽然治好了肚饿,但却又中了剧毒!
他后悔抵抗不住饥饿的折磨而吃下这么条毒鱼,要不然,自己也许已要静静的死去了,何至于再受上这觉难忍的痛苦。
何况,纵然那怪鱼无毒,也不过再延长几天的生命,迟早仍难免一死,在这古寺深井之中,又那里有遇救的希望。
默然忖思之中,腹痛之感似是多少减轻了一些,他心神略定,双手支在井壁之上,拚命喘吁。但过了不及半盏热茶左右,忽觉丹田之上突然又激升起了一股炙人的热浪。这一来比方才的胸腹绞痛还要痛苦十倍,仿佛在丹田之中骤然升起了一堆烈火,而且愈烧愈烈!
他觉得小腹像要立刻爆炸开来,他在等着那一声蓬然的肚腹破裂之声。
但那团汹涌翻腾的热浪并没使他肚破肠流,却慢慢旋滚而上,几个冲击之间已到了胸腔之中。
他牙关紧咬,哼声不绝。
但丹田中的热浪仍在不停上升,继续冲击!
他悲哀的心想:要死就快些死吧,不要再叫我受下去了!
那股激升的热浪越冲越猛,越升越快,似乎永无休止,最后竟上闯生死玄关,下走任督二脉!
他再也把持不住,终于脑门轰的一声,完完失去了知觉。
古井之中恢复了静寂,文少孤头部斜歪在井壁之上,似乎已经睡熟,又像已经死去!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他竟又悠悠的醒了过来。
睁开双眼,一时不觉大为讶然!
经过了那一阵的翻腾,挣扎,与肚腹中痛苦的折磨,按说他应该筋疲力尽,无法支持才对。
但事实上却是大谬不然!
只觉自己体力充沛,精神饱满,仿佛有生以来,从未这样舒畅过。
他大为困惑,这是多么古怪之事,自己误食毒鱼,幸而不死,已是非常意外之事怎么竟会有这样反常的现象?
即使那条怪鱼不是有毒之物,自己八九天来未饮食,笔直的站在齐肩的井水之中,单是吃了一条这样的怪鱼,精神体力也绝不会这样好法。
另一件使他大为骇异之事是井中仍是那样黑暗,但一切景物却看得清晰无比,连井壁上的苔藓,一斑一点,无不看得十分清楚。
他又惊又喜,连忙试着运功调息。
没想到甫一建功,一股热浪立刻激升而起,上冲生死玄关,下走任督二脉,循经贯穴,布达四肢。
这一来,他几乎要一下子跳了起来!
就在这瞬刻之间,他已达到了一般练武之人梦寐难求的希望,打通了生死玄关,冲开了任督二脉。
一时之间,他如醉如痴,几乎无法想信这是事实。
兴奋激动之余,右臂疾伸,一拳向井壁之上插去!
这本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无非借以发泄一下心头的兴奋激动之情,但他万万没料到这一拳竟发生了一件使他更为骇异的反应。
那一拳虽是无意识而发,但也运上了约有八成力道,一拳擂出,自是实实落落的击到了井壁之上!
但听一昙然暴响,碎石粉飞,井壁乱摇,数十丈高的井壁像要立刻坍了下来一般。
文少孤强压着心头的惊喜激动之情,定神看去,只见所击之处现出了一个尺许见方的大洞,散碎的石屑犹在纷纷下坠。
原来那井壁俱是巨石镶砌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在外面生了一层厚厚的苔藓,文少孤一拳擂出,犹如火药爆炸一般,硬把那坚硬的石壁击出了一个大洞。
他心头惊喜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显然的这都是那条怪鱼!那是条什么怪鱼?
他高兴得再度跳了起来。
这一来,又使他大大吃了一惊!
他不过仅是轻轻一跳,但水花四溅,竟然激升而起,一下子拔起了十余丈高,方才又落回井水之中。
顿时之间,他眼前充满了希望!
以自己目前之能,这数十丈深浅的古井岂能困得住自己?
于是——
他缓缓提聚功力,当丹田之中的内力提聚到十成左右时,蓦然双腿一屈,身形有如筋射一般向上升去!
两股反弹之力一震,又使他将坠的身形再度窜起,拔升起了七八丈高。
他欣喜莫名,双掌不停下拍,不过四五次左右,他已然拔升古井之上,轻飘飘的落于庭心之中。
他呆呆的站了足有一盏热茶之久,如醉如痴,说不出心中是什么感觉。
一切的经过倘恍如梦,使他有再世为人之感!
此刻正当深夜,自坠入井中,至少已过了八天之后,凉凉的夜风使他的神思渐渐清醒,也告诉他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事实。
他伫立良久,终于拔步向前殿走去。
古寺中静寂如死,除了飒飒秋风与唧唧虫鸣之外,再没有点滴其他的声息。
大殿中已不见有灯光传出,进入看时,一片残破,蛛网尘封,显然一了和尚与无名僧早已离去!
文少孤嗒然良久,正欲转身离去。
忽然——他目光接触到了供台上的一角黄绫,那黄绫卷成一条长卷,压在一个烧香的三脚鼎炉之下!
他心中一动,连忙把那卷黄绫取到手中。
打开看时,只见上面写道:“字示白海儿: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增益其所不能……井中数日之苦,正是为此,休怪为师心狠也!
所食之鱼,名为万年金鳝,为练武之人稀世难求之物,不独可袪病延年,并可凭添一甲子以上的功力。
为师发现已逾数年,因年登耄耋,不愿暴殄天物,正留以待汝也!牢记为师‘善体天心,少造杀孽,除强抑暴,济困扶危’之训,除魔卫道,身许武林,方不负为师之期望!
所授之学,均系为师平生钻硏所得,虽足可称雄一时,但绝非独步武林之学,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江湖道上荆棘重重,人心难测,尤宜时时注意,处处小心,以免不测之祸!
其次,胜传武林之无人谷,系为师一大隠忧,其为正为邪,为福为祸,仍为未知之事,为师侦查数年,尚未得其底蕴,此事就由你竭尽所能妥慎处理,以免酿成江湖大患!
为师行无定址,短其内不会返回无量山,不必徒劳往返寻找为师,须知会合离散皆有定数,强求亦不可得也!”下面书名是师一了手书。
文少孤顿时恍然大悟,这一切都是恩师事先的安排,为了造就自己,真可说费尽了苦心。
他不知恩师一了去向何处,只好端端正正的望空遥拜了四拜,喃喃自语道:“弟子对天发誓,毕生遵守恩师训诲之言,如有逾越,天地不容!”
语毕立起身来,将恩师留书揣好,即刻大步出庙而去。
此刻约当二更光景,文少孤默然暗忖:此处即是祁连山中,想来无人谷定不会相距太远,自己何不就此一探无人谷!
至于自己的身世,根据邋遢和尚之言,是独眼神丐到过无人谷后才托邋遢和尚把自己送到贺兰山凌云山庄的,那么自己的身世与无人谷似是有些甚为神秘的关系,也许无人谷之行,能把自己的身世探出一些眉目!
但无人谷究在何处,自己却一无所知。
放目看去,在夜色溟濛之中但见峰峦相连,群山环列,在这绵亘数百里的祁连山中想要找一处从未到过的山谷,实在也不是一件易事!
忖思半晌,只好信步而行,茫然向前走去。
文少孤功力平空激进,前后完全判若两人,虽是行走于崎岖险峻的山路之上,但却如履平地,奔驰若风。
不过瞬刻之间,他已奔出了数里远近。
忽然——一阵喝叱打斗之声传了过来。
那声音至少尚约在三里之外,一来此刻夜静更深,在这等荒山之中,声音听得特别清晰,二来文少孤此刻功力大进,视听之能比常人不知高了多少倍以上,故而能听到三里之外的声息。
他对那喝叱打斗之声并不觉得稀奇,因为连日以来他已遭遇了不知多少离奇外之事!
同时,他早已有一种预感,仿佛天下的武林高手均已络绎来到了西北边陲,也许与无人谷有着极大的关系!
尽管如此,但他仍然毫不迟疑的向着发声之处扑去!
他施展的是邋遢和尚所授的“七迁八廻”轻功绝技,虽是同样神功,但此刻施展开来,却与以往大为不同。
相关热词搜索:阴阳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