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林惊变
2025-08-07 作者:陈中平 来源:陈中平作品集 点击:
初秋。
凄风苦雨之夜。
雄据嵩山的少林寺,忽然来了一个神秘的访客,声言要见闭关已届五年的少林掌门普云禅师。
那神秘的来客是个年甫弱冠的青衣少年,衣履尽湿,形状狼狈,但两道森冷的目光却犀利如箭,令人望之生寒。
负责坐更的班首慈明大师当即严词拒绝,不允传禀。
那青衣少年冷凛的一笑,忽的探手怀中摸出了一张素白的柬贴,向慈明大师面前一递,道:“不论贵掌门见与不见,这份柬贴最好能请他过目一下!”
慈明大师接过看时,面色顿时为之一变。
那柬贴上清楚的写着:
“专程递交少林掌门普云禅师。”
使慈明大师吃惊的并不是那一行字迹,而是那代替落款的一幅图画。
那图画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心,上面插着一柄短剑。
慈明大师白眉耸动,连忙先将那青衣少年让人客舍,而后奔向知客禅堂,把那柬贴递与了睡眼惺快的知客长老。
知客长老见贴大惊,立刻睡意尽消,持柬奔向达摩院,谒见首座长老。
首座长老同样的面色更变,略一犹豫,决定叩关晋见掌门普云禅师。
在弥陀精舍中坐关已达五年的少林掌门普云禅师立刻命座下侍者将关门打开,把首座长老普慧禅师让了进去。
因为除非有重大事故与万不得已之事,首座长老自可依例代摄掌门权责,绝不致扰及闭关期间的普云禅师。
首座长老不及细禀,先将手中的柬帖递了上去。
普云禅师一见,双眉顿时深深锁了起来,十指微抖,把那柬帖打了开来。
那柬帖只有两句话,写的是:
“传东寄意,余容文少侠面陈。”
普云弾师怔视良久,轻吁一声道:“送柬之人呢?”
首座长老连忙合什应道:“已延入客舍待命……这柬贴……难道是碎心仙子……”
普云禅师诵声佛号,慢悠悠的道:“人死岂能复生,但……”
话锋微顿,略一忖思,立刻面色大变,急急的道:“快将传柬之人引入罗汉堂内……”
首座长老喏喏连声,快步而去。
不久,那送柬的青衣少年在知客长老引导下,穿过重重殿院,到达了最后一进的罗汉堂。
罗汉堂在普云掌门座前四侍者匆匆布署下,迅快的调集了十余名少林寺的一流高手,暗暗埋伏四周,以备万一。
“老衲可否先动问一句,那托施主传书之人是………”
文子凌冷然截断他的话锋道:“那传书之人曾要在下保守秘密,恕难相告!”
“那么施主所说的交易是……”
“五年前冀北文家堡被十余名身手高强的紫衣蒙面人围攻,文家堡自堡主一剑翻天文信雄以下七十三口遇害惨死,那十余名蒙面人的名单,希望老禅师能交与在下,则在下就将那托我传书之人所交代之言转告。”
普云禅师佛号连喧道:“施主这话问得太奇怪了,一剑翻天文堡主之死,老衲深为震悼,但如何会有行凶之徒的名单……施主可是文堡主的后人?”
“不是,文堡主乃是先师……”
微微一顿,又道:“江湖传闻中,当文家堡遇变之时,老禅师正在文家堡做客,只有老禅师知道那些人是谁!”
“江湖传言,如何可以尽信?”
文子凌突然大笑道:“不错,江湖传言,确然不可尽信,正如十七年前传闻中碎心仙子自戕殉情,但实则却不见得就是如此,而碎心仙子还正好好活在世上一样……”
普云禅师面色一连数变,沉声道:“单是一张柬帖,老衲如何信得过你?”
“原来老禅师想看信物……”
抖手由袖中掣出一柄金镶玉镂,长不盈尺的短剑,微微一笑道:“老禅师还识得此物么?”
普云禅师面色大变,讶然叫道:“碎心剑……”
文子凌沉声吼道:“在下再问最后一句,五年前文家堡逞凶的名单,老禅师究竟愿否交了出来?”
说话之间信手轻轻一摇,只见剑锋之上光华暴涨,耀眼欲花,整座罗汉堂中都泛起一阵硬骨的寒意。
普云禅师微吁不语,迅快的探手怀中,摸出一幅折皱的黄绫,递到文子凌手上,道:“名单只此一份,拿去吧!”
文子凌森冷的一笑,道:“原来老禅师早已带在身边了……”
伸手接过,匆匆一瞥,并不细看,揣入了衣袖之内。
只听普云禅师沉凝的道:“这等重要之物,老衲何敢假手他人!”
“那么老禅师为何推称不知?”
“老衲不愿多加解释,文施主传来的……”
文子凌淡然一笑道:“那托在下传书之人,要烦老禅师代邀当世其他七大门派掌门人于八月中秋夜三更之前,与老禅师齐集少林寺内,倘若少到一名……”
普云禅师紧张的接道:“.怎样呢?”
文子凌笑道:“那人曾说要以少林寺千余年来的基业与天下一O八处下院的少林僧侣性命做抵……”
普云禅师双目大睁,但旋即又颓然一叹道:“就烦文施主转告于她,说老衲遵命照办了!”
文子凌手握短剑,面色凛然的道:“在下也有一事相托,烦请老禅师送出山门,免得引起一场不必要的纷争!”
普云禅师毫不迟疑的颔首道:“那是自然……老衲为施主带路了!”
迈动脚步,当先向前行去。
但甫抵罗汉堂院门之外,却见袈裟飘展,一片人潮阻住了去路。
当先的是以达摩院首座长老普慧禅师为首的十二长老,而后是四大护法尊者,再次是三十六殿殿主,少林寺中的一流高僧,几乎全部到场。
及见掌门法写步出院门,全场顿时鸦鹊无声,个个合什顶礼,但却无人肯把去路让开。
普云禅师轻诵一声佛号,声调一沉道:“尔等这是何意?”
首座长老普慧禅师趋前一步,俯首道:“乞恕下座妄言,我少林一脉开派千余年来,一向领袖武林,备受江湖尊崇,若容这年不及冠的骄狂少年予取予求,随意来去,岂不丧尽了少林颜面,使天下群雄对本派失去信赖归附之心!”
他说得声调高亢,显然心情十分激动,同时,由话锋之中,可以听出他对文子凌与普云禅师的一番谈话已然俱皆听清。
普云禅师神色平板,凝重得有如一尊化石,昂首向天,喃喃自语道:“少林一脉的威望名声,并不是毁于今日,早在十七年前,就已经毁了…….”
袍袖一拂,有如岳动山移,向前逼去。
首座长老面色更变、跃身疾闪,与另外十一名长老向两旁退了开去。
普云禅师脚下不停,继续向前走去。
在十二长老之后的四大护法尊者一面步步后退,一面同声低呼道:“下座等死罪,求掌门采纳一事!”
普云禅师脚步一收道:“四位师弟有何见教?”
四大尊者同声道:“下座等不敢有违掌门法谕,但却想在这文姓施主离寺之前,请教几招奇门绝学……”
普云禅师略一皱眉.,转向文子凌道:“这倒要看文施主意下如何了……”
说着向旁侧缓缓移动数步,显然对此事有默许之意。
文子凌神色冷凛,淡淡一笑道:“既是四位同时提出此请,在下就同时领教四位一招……”
四大尊者之首的降龙尊者诵声佛号道:“少林派从不恃众凌寡,这……”
文子凌陡然大喝道:“在下不耐久等,四位快亮兵器……”
短剑一振,立时幻出一片森冷的寒芒,蓄势以待。
降龙尊者与伏虎尊者等交换了一瞥会意的目光,微微一笑道:“文施主既是这等说法,老衲等恭敬不如从命了!”
唰唰唰,各自亮了一柄小巧的方便铲,同时身形晃动,但见袈裟飘展,迅快的以八方风雨之势,分由前后左右向文子凌攻到。
要知四大护法尊者在少林派中的地位虽在达摩院十二长老之下,但对本门武学造诣,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下四人联手,各展绝学,势如惊涛拍岸,不待方便铲出手,仅是袍袖拂动之间,已然响起了一阵慑人的风雷之声。
文子凌毫无所惧,突然振声大笑道:“四位禅师小心,请恕在下要得罪了……”
短剑一圈,寒芒乍涌,森森剑气,顿时弥漫数丈方圆。
就在剑气四合之中,一串锵铿磕碴之声随之而起。
文子凌并不恋战,交手一招,立刻腾身而起,平地拔升起三丈余高,从从容容的跳出了圈外。
所有在场的少林群僧,见状无不愕然失色,几至惊呼出声,原来四大护法尊者纯钢打造的方便铲俱被削去了一段,仅余半截拿在手中。
普云禅师面色平板,仿佛这一着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当下朗宣一声佛号,向变颜变色的群僧喝道:“尔等还不退去么?”
四大护法尊者老脸尽赤,手中半截方便铲一丢,向后退去。
在四大护法尊者之后的三十六殿殿主,亦自无言而退,纷纷让出了一条路来!
普云禅师诵声佛号,道:“四大护法尊者乃本寺一流之选,尚且不敌施主一击,余外更不足道,老衲关期未满,恕不远送了!”
文子凌虽无骄矜得意之色,但却并不多言,双手一拱,就在两列人墙夹峙之下,大步向山门外走去。
四大护法尊者目注文子凌的背影去远.,同时急走一步,伏向普云禅师脚前,黯然叫道:“少林一脉的声誉,已被下座等败坏无遗,只有一死以谢历代祖师之灵,下座等就此向掌门师兄叩别了!”
说罢各举右掌,就欲自碎天灵一死。
普云禅师摇头一叹道:“慢来……”
四大护法死志甚坚,同声道:“求掌门谕允!”
普云禅师苦笑道:“目前不是讲求威望声誉之时,须知武林大劫将启,如何能保得住历代祖师渗淡经营的基业,方是当务之急……”
目光黯然一转,低声喃喃道:“若说以死谢罪,本座十七年前就该自碎天灵了!……”
这两句话他说得低哑模糊,众僧在震怒失神之余,并无人注意到普云禅师的喃喃之语。
只有首座长老普慧禅师神色微变,趋至普云禅师身旁低声道:“那文姓施主已经去远了!……”
普慧禅师微微颔首,忽的向四位护法尊者沉声道:“目前有一件比死更为重要之事,四位师弟是否愿任艰难?”
四位尊者俱皆一怔,同声道:“下座等敬候法谕!”
普慧禅师把声音放得低低的道:“跟踪文子凌,注意他所接触的任何一人……”
降龙尊诸微喟一声,抢先道:“文子凌武功诡异,只恐下座等难当此任!”
普慧禅师慢悠悠的道:“文子凌气度身手,皆属上乘,但他沾光的还是手中的那柄利剑,若四位师弟能展开少林绝学,胜负之数尚自难料!……”
慨然一叹,又道:“何况,除开四位师弟之外,本寺之内,又有何人可当此任?”
首座长老诵声佛号,道:“四尊者如再迟疑,等文子凌走出本山暗桩监视范围之外,再想追踪就非易事了!”
四位护法尊者相顾一眼,同声道:“下座敬遵法谕!”
四僧长身而起,但见衣袂飘飞,相继腾空一跃,穿殿越脊而去,眨眼间消失于风雨之中。
普云禅师小立移时,轻轻沉声道:“准备飞羽传书!”说着举步向大雄宝殿走去。
不待普云禅师驾到,大雄宝殿中早已备妥了文房四宝,一旁竹笼之内,装了七只信鸽。
普云禅师独伏案前,振笔疾书,四名座前侍者两旁侍候,此外连首座长老普慧禅师也不知普云禅师在写什么。
须臾,四名座前侍者将七只信鸽放出,在每只信鸽腿上缚了一束白绫,轻轻叱喝一声,七只信鸽立刻腾空而去。
普云禅师面色沉凝,缓缓踱了数步见大雄宝殿中除了四名座前侍者外,只有首座长老一人,当下黯然一叹道:“普慧师弟!”
首座长老闻言一震,连忙合什俯首道:“下座在!”
普云禅师凝重的道:“本座即刻就要远行,本派的重责大任,又要落到师弟头上了!”
首座长老怔了一怔道:“掌门不是已经飞羽传书,邀集武当、昆仑等另外七大门派掌门人中秋之夜来少林聚晤么?”
普云禅师摇头低语道:“没有,那羽书上是邀他们克日起程,同赴合黎山!”
“去合黎山?……”
“不错,本座必须先查明一事,而后才能决定如何应付将临的祸变……”
首座长老肃然应道:“下座当竭尽所能,以待掌门归来!不过……”
微微一顿,压低了声音道:“莫非碎心仙子十七年前当真没死么?”
普云禅师皱眉半晌道:“这是武林千古以来的一大秘事,碎心仙子断气之后十日,尸体仍有余温,剑刺心房,而无点滴血迹……”
沉声一叹,慢悠悠的又道:“如果今后果真牵出一场血腥大劫,都是本座当年的一念之疏,这……”
首座长老低声接道:“因果轮回,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普云禅师黯然苦笑道:“话虽如此,但本座仍不能不尽力而为,以谋阻止将临的劫变,如若力不能及,也只好归之于天命了……”
音容一肃,郑重的又道:“中秋之前,本座当会同各大掌门赶返少林,倘若届期不至,应变之道,端在师弟调度了……”
说着将藏于袖中的一尊绿玉佛印慎重的取了出来,双手高举,递于首座长老普慧禅师之前。
首座长老连忙肃然一拜,然后才把掌门玺印双手接了过来,也审慎的藏于袖中。
这责任实在太大了,首座长老皱眉道:“下座愚庸,还请掌门指示!”
普云禅师略一沉吟,道:“第一,本座远行之事,严守机密,对本寺僧众,仍然宣称本座闭关,第二,本派传代之宝,加派高手防护,如果本座不曾依时赶回,务必在八月中秋夜之前,慎觅妥当之处,易地存放,此外就要靠师弟随机应变,妥慎处理了!”
首座长老喏喏连声,心头不禁浮起一阵悲凄之情,黯然投注了普云禅师一眼,关切的道:“掌门应多带几名高手随行,俾…….”
普云禅师双手连摇道:“人多反而易于贲事,四侍者仍然严守弥陀精舍,一如本座坐关之时,本座只需一人前往足矣……”
首座长老仍欲有言,但普云禅师并不多待,轻宣一声佛号,道:“师弟诸事珍重,本座行矣……”
不待话落,飘身而起,有如一缕黄烟,冒着疾风密雨飞驰而去。
如今再说离开了少林寺的文子凌。
他以一个年甫弱冠的少年,凭着一张柬帖一柄短剑,夜访少林寺,迫使普云禅师开关相见,临行前一招之下将四大护法尊者的手中兵刃削断,倘若传扬开去,这又是一件轰动江湖武林的大事。
按说他应该骄傲,自满。
然而事实上却又不然,他冒着疾风劲雨,星飞电驰,始终双眉深锁,似是隐含重忧,看不出一丝喜色。
不过半个更次左右,他已到了嵩山的山脚之下。
不远处就是滚滚奔流的黄河,他揩揩满头满脸的雨水,放慢脚步,沿着河沿向上游走去。
此时风雨绵密如织,丈余之外难辨景物,他不曾穿着油布雨衣,早已里外尽湿,像落汤鸡一般,阵阵料峭凉风,使他忍不住有些微微发抖。
但他无暇顾到这些,目光觑定不远处的一栋茅舍,大步奔去。
忽然——
一缕清晰但却低弱的声音,响在耳边道:“傻瓜,快些上船!”
文子凌怔了一怔,运目看时,果见一只小艇泊在岸边,他毫不迟疑,双肩微晃,向艇上射去。
那小艇有一个狭小的船舱,仅可容两人坐卧,一个身着翠绿,姿容秀美的少女正端坐在船舱之内,见文子凌跃上船头,甜甜一笑道:“开船吧!”
“开船?……”
文子凌啼笑皆非的道:“这船无篙无浆,怎样开法,而且,在下也不是驶船之人……”
言语声调之中,多少有些气恼之感。
绿衣少女仍是甜甜的笑道:“这样一条小船,在内力催逼之下,驶到对岸,也还不致于是桩难事吧,又何必定要用篙用浆?”
文子凌面色微微一红,没好气的双臂一振,猝出两掌,向岸边拍去!
但听隆然一声大响,水花溅起一丈多高,那小船剧烈的震荡了一下,登时冲波破浪,箭射一般向对岸驶去!
文子凌双掌翻飞,又是四五掌先后拍了出去!
那消眨眼功夫,小船已驶至岸边,文子凌微带气恼之余,招呼也不打一个,双足微微用力,飞身而起,向岸上射去。
端坐在舱中的绿衣少女,态度更是从容,待至那小艇即将触及岸边之时,方才平飞而起,继文子凌之后,射到岸上。
她的姿式更是玄妙无比,端坐的姿势几乎一动不动,但见衣袂飘飞,有若仙子临凡,轻轻盈盈的站在了文子凌身旁。
那小艇余力不衰,箭射一般撞到了河边岩石之上,登时发出蓬然一声大震,撞成了一滩木板碎屑,随水飘流,消逝无踪。
文子凌目注滚滚河水,冷冷的道:“姑娘这是何意,既约定在对岸那间茅屋相见,为何又要渡到黄河这边?”
绿衣少女笑道:“理由很简单,我不愿在你背后有跟踪之人……”
文子凌面色又是微微一红,呐呐的道:“莫非是那普云贼秃么?”
绿衣少女摇头道:“普云贼秃还有重要的事情待办,绝不会亲自跟下你来,料必是少林寺的一流高手!”
文子凌目光一转,也笑道:“姑娘怎会知道的?”
“是我听到的!”
“听到?”
文子凌更加笑了起来,道:“姑娘想必是生就的顺风耳了!”
凄风苦雨之夜。
雄据嵩山的少林寺,忽然来了一个神秘的访客,声言要见闭关已届五年的少林掌门普云禅师。
那神秘的来客是个年甫弱冠的青衣少年,衣履尽湿,形状狼狈,但两道森冷的目光却犀利如箭,令人望之生寒。
负责坐更的班首慈明大师当即严词拒绝,不允传禀。
那青衣少年冷凛的一笑,忽的探手怀中摸出了一张素白的柬贴,向慈明大师面前一递,道:“不论贵掌门见与不见,这份柬贴最好能请他过目一下!”
慈明大师接过看时,面色顿时为之一变。
那柬贴上清楚的写着:
“专程递交少林掌门普云禅师。”
使慈明大师吃惊的并不是那一行字迹,而是那代替落款的一幅图画。
那图画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心,上面插着一柄短剑。
慈明大师白眉耸动,连忙先将那青衣少年让人客舍,而后奔向知客禅堂,把那柬贴递与了睡眼惺快的知客长老。
知客长老见贴大惊,立刻睡意尽消,持柬奔向达摩院,谒见首座长老。
首座长老同样的面色更变,略一犹豫,决定叩关晋见掌门普云禅师。
在弥陀精舍中坐关已达五年的少林掌门普云禅师立刻命座下侍者将关门打开,把首座长老普慧禅师让了进去。
因为除非有重大事故与万不得已之事,首座长老自可依例代摄掌门权责,绝不致扰及闭关期间的普云禅师。
首座长老不及细禀,先将手中的柬帖递了上去。
普云禅师一见,双眉顿时深深锁了起来,十指微抖,把那柬帖打了开来。
那柬帖只有两句话,写的是:
“传东寄意,余容文少侠面陈。”
普云弾师怔视良久,轻吁一声道:“送柬之人呢?”
首座长老连忙合什应道:“已延入客舍待命……这柬贴……难道是碎心仙子……”
普云禅师诵声佛号,慢悠悠的道:“人死岂能复生,但……”
话锋微顿,略一忖思,立刻面色大变,急急的道:“快将传柬之人引入罗汉堂内……”
首座长老喏喏连声,快步而去。
不久,那送柬的青衣少年在知客长老引导下,穿过重重殿院,到达了最后一进的罗汉堂。
罗汉堂在普云掌门座前四侍者匆匆布署下,迅快的调集了十余名少林寺的一流高手,暗暗埋伏四周,以备万一。
“老衲可否先动问一句,那托施主传书之人是………”
文子凌冷然截断他的话锋道:“那传书之人曾要在下保守秘密,恕难相告!”
“那么施主所说的交易是……”
“五年前冀北文家堡被十余名身手高强的紫衣蒙面人围攻,文家堡自堡主一剑翻天文信雄以下七十三口遇害惨死,那十余名蒙面人的名单,希望老禅师能交与在下,则在下就将那托我传书之人所交代之言转告。”
普云禅师佛号连喧道:“施主这话问得太奇怪了,一剑翻天文堡主之死,老衲深为震悼,但如何会有行凶之徒的名单……施主可是文堡主的后人?”
“不是,文堡主乃是先师……”
微微一顿,又道:“江湖传闻中,当文家堡遇变之时,老禅师正在文家堡做客,只有老禅师知道那些人是谁!”
“江湖传言,如何可以尽信?”
文子凌突然大笑道:“不错,江湖传言,确然不可尽信,正如十七年前传闻中碎心仙子自戕殉情,但实则却不见得就是如此,而碎心仙子还正好好活在世上一样……”
普云禅师面色一连数变,沉声道:“单是一张柬帖,老衲如何信得过你?”
“原来老禅师想看信物……”
抖手由袖中掣出一柄金镶玉镂,长不盈尺的短剑,微微一笑道:“老禅师还识得此物么?”
普云禅师面色大变,讶然叫道:“碎心剑……”
文子凌沉声吼道:“在下再问最后一句,五年前文家堡逞凶的名单,老禅师究竟愿否交了出来?”
说话之间信手轻轻一摇,只见剑锋之上光华暴涨,耀眼欲花,整座罗汉堂中都泛起一阵硬骨的寒意。
普云禅师微吁不语,迅快的探手怀中,摸出一幅折皱的黄绫,递到文子凌手上,道:“名单只此一份,拿去吧!”
文子凌森冷的一笑,道:“原来老禅师早已带在身边了……”
伸手接过,匆匆一瞥,并不细看,揣入了衣袖之内。
只听普云禅师沉凝的道:“这等重要之物,老衲何敢假手他人!”
“那么老禅师为何推称不知?”
“老衲不愿多加解释,文施主传来的……”
文子凌淡然一笑道:“那托在下传书之人,要烦老禅师代邀当世其他七大门派掌门人于八月中秋夜三更之前,与老禅师齐集少林寺内,倘若少到一名……”
普云禅师紧张的接道:“.怎样呢?”
文子凌笑道:“那人曾说要以少林寺千余年来的基业与天下一O八处下院的少林僧侣性命做抵……”
普云禅师双目大睁,但旋即又颓然一叹道:“就烦文施主转告于她,说老衲遵命照办了!”
文子凌手握短剑,面色凛然的道:“在下也有一事相托,烦请老禅师送出山门,免得引起一场不必要的纷争!”
普云禅师毫不迟疑的颔首道:“那是自然……老衲为施主带路了!”
迈动脚步,当先向前行去。
但甫抵罗汉堂院门之外,却见袈裟飘展,一片人潮阻住了去路。
当先的是以达摩院首座长老普慧禅师为首的十二长老,而后是四大护法尊者,再次是三十六殿殿主,少林寺中的一流高僧,几乎全部到场。
及见掌门法写步出院门,全场顿时鸦鹊无声,个个合什顶礼,但却无人肯把去路让开。
普云禅师轻诵一声佛号,声调一沉道:“尔等这是何意?”
首座长老普慧禅师趋前一步,俯首道:“乞恕下座妄言,我少林一脉开派千余年来,一向领袖武林,备受江湖尊崇,若容这年不及冠的骄狂少年予取予求,随意来去,岂不丧尽了少林颜面,使天下群雄对本派失去信赖归附之心!”
他说得声调高亢,显然心情十分激动,同时,由话锋之中,可以听出他对文子凌与普云禅师的一番谈话已然俱皆听清。
普云禅师神色平板,凝重得有如一尊化石,昂首向天,喃喃自语道:“少林一脉的威望名声,并不是毁于今日,早在十七年前,就已经毁了…….”
袍袖一拂,有如岳动山移,向前逼去。
首座长老面色更变、跃身疾闪,与另外十一名长老向两旁退了开去。
普云禅师脚下不停,继续向前走去。
在十二长老之后的四大护法尊者一面步步后退,一面同声低呼道:“下座等死罪,求掌门采纳一事!”
普云禅师脚步一收道:“四位师弟有何见教?”
四大尊者同声道:“下座等不敢有违掌门法谕,但却想在这文姓施主离寺之前,请教几招奇门绝学……”
普云禅师略一皱眉.,转向文子凌道:“这倒要看文施主意下如何了……”
说着向旁侧缓缓移动数步,显然对此事有默许之意。
文子凌神色冷凛,淡淡一笑道:“既是四位同时提出此请,在下就同时领教四位一招……”
四大尊者之首的降龙尊者诵声佛号道:“少林派从不恃众凌寡,这……”
文子凌陡然大喝道:“在下不耐久等,四位快亮兵器……”
短剑一振,立时幻出一片森冷的寒芒,蓄势以待。
降龙尊者与伏虎尊者等交换了一瞥会意的目光,微微一笑道:“文施主既是这等说法,老衲等恭敬不如从命了!”
唰唰唰,各自亮了一柄小巧的方便铲,同时身形晃动,但见袈裟飘展,迅快的以八方风雨之势,分由前后左右向文子凌攻到。
要知四大护法尊者在少林派中的地位虽在达摩院十二长老之下,但对本门武学造诣,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下四人联手,各展绝学,势如惊涛拍岸,不待方便铲出手,仅是袍袖拂动之间,已然响起了一阵慑人的风雷之声。
文子凌毫无所惧,突然振声大笑道:“四位禅师小心,请恕在下要得罪了……”
短剑一圈,寒芒乍涌,森森剑气,顿时弥漫数丈方圆。
就在剑气四合之中,一串锵铿磕碴之声随之而起。
文子凌并不恋战,交手一招,立刻腾身而起,平地拔升起三丈余高,从从容容的跳出了圈外。
所有在场的少林群僧,见状无不愕然失色,几至惊呼出声,原来四大护法尊者纯钢打造的方便铲俱被削去了一段,仅余半截拿在手中。
普云禅师面色平板,仿佛这一着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当下朗宣一声佛号,向变颜变色的群僧喝道:“尔等还不退去么?”
四大护法尊者老脸尽赤,手中半截方便铲一丢,向后退去。
在四大护法尊者之后的三十六殿殿主,亦自无言而退,纷纷让出了一条路来!
普云禅师诵声佛号,道:“四大护法尊者乃本寺一流之选,尚且不敌施主一击,余外更不足道,老衲关期未满,恕不远送了!”
文子凌虽无骄矜得意之色,但却并不多言,双手一拱,就在两列人墙夹峙之下,大步向山门外走去。
四大护法尊者目注文子凌的背影去远.,同时急走一步,伏向普云禅师脚前,黯然叫道:“少林一脉的声誉,已被下座等败坏无遗,只有一死以谢历代祖师之灵,下座等就此向掌门师兄叩别了!”
说罢各举右掌,就欲自碎天灵一死。
普云禅师摇头一叹道:“慢来……”
四大护法死志甚坚,同声道:“求掌门谕允!”
普云禅师苦笑道:“目前不是讲求威望声誉之时,须知武林大劫将启,如何能保得住历代祖师渗淡经营的基业,方是当务之急……”
目光黯然一转,低声喃喃道:“若说以死谢罪,本座十七年前就该自碎天灵了!……”
这两句话他说得低哑模糊,众僧在震怒失神之余,并无人注意到普云禅师的喃喃之语。
只有首座长老普慧禅师神色微变,趋至普云禅师身旁低声道:“那文姓施主已经去远了!……”
普慧禅师微微颔首,忽的向四位护法尊者沉声道:“目前有一件比死更为重要之事,四位师弟是否愿任艰难?”
四位尊者俱皆一怔,同声道:“下座等敬候法谕!”
普慧禅师把声音放得低低的道:“跟踪文子凌,注意他所接触的任何一人……”
降龙尊诸微喟一声,抢先道:“文子凌武功诡异,只恐下座等难当此任!”
普慧禅师慢悠悠的道:“文子凌气度身手,皆属上乘,但他沾光的还是手中的那柄利剑,若四位师弟能展开少林绝学,胜负之数尚自难料!……”
慨然一叹,又道:“何况,除开四位师弟之外,本寺之内,又有何人可当此任?”
首座长老诵声佛号,道:“四尊者如再迟疑,等文子凌走出本山暗桩监视范围之外,再想追踪就非易事了!”
四位护法尊者相顾一眼,同声道:“下座敬遵法谕!”
四僧长身而起,但见衣袂飘飞,相继腾空一跃,穿殿越脊而去,眨眼间消失于风雨之中。
普云禅师小立移时,轻轻沉声道:“准备飞羽传书!”说着举步向大雄宝殿走去。
不待普云禅师驾到,大雄宝殿中早已备妥了文房四宝,一旁竹笼之内,装了七只信鸽。
普云禅师独伏案前,振笔疾书,四名座前侍者两旁侍候,此外连首座长老普慧禅师也不知普云禅师在写什么。
须臾,四名座前侍者将七只信鸽放出,在每只信鸽腿上缚了一束白绫,轻轻叱喝一声,七只信鸽立刻腾空而去。
普云禅师面色沉凝,缓缓踱了数步见大雄宝殿中除了四名座前侍者外,只有首座长老一人,当下黯然一叹道:“普慧师弟!”
首座长老闻言一震,连忙合什俯首道:“下座在!”
普云禅师凝重的道:“本座即刻就要远行,本派的重责大任,又要落到师弟头上了!”
首座长老怔了一怔道:“掌门不是已经飞羽传书,邀集武当、昆仑等另外七大门派掌门人中秋之夜来少林聚晤么?”
普云禅师摇头低语道:“没有,那羽书上是邀他们克日起程,同赴合黎山!”
“去合黎山?……”
“不错,本座必须先查明一事,而后才能决定如何应付将临的祸变……”
首座长老肃然应道:“下座当竭尽所能,以待掌门归来!不过……”
微微一顿,压低了声音道:“莫非碎心仙子十七年前当真没死么?”
普云禅师皱眉半晌道:“这是武林千古以来的一大秘事,碎心仙子断气之后十日,尸体仍有余温,剑刺心房,而无点滴血迹……”
沉声一叹,慢悠悠的又道:“如果今后果真牵出一场血腥大劫,都是本座当年的一念之疏,这……”
首座长老低声接道:“因果轮回,也是没有办法之事……”
普云禅师黯然苦笑道:“话虽如此,但本座仍不能不尽力而为,以谋阻止将临的劫变,如若力不能及,也只好归之于天命了……”
音容一肃,郑重的又道:“中秋之前,本座当会同各大掌门赶返少林,倘若届期不至,应变之道,端在师弟调度了……”
说着将藏于袖中的一尊绿玉佛印慎重的取了出来,双手高举,递于首座长老普慧禅师之前。
首座长老连忙肃然一拜,然后才把掌门玺印双手接了过来,也审慎的藏于袖中。
这责任实在太大了,首座长老皱眉道:“下座愚庸,还请掌门指示!”
普云禅师略一沉吟,道:“第一,本座远行之事,严守机密,对本寺僧众,仍然宣称本座闭关,第二,本派传代之宝,加派高手防护,如果本座不曾依时赶回,务必在八月中秋夜之前,慎觅妥当之处,易地存放,此外就要靠师弟随机应变,妥慎处理了!”
首座长老喏喏连声,心头不禁浮起一阵悲凄之情,黯然投注了普云禅师一眼,关切的道:“掌门应多带几名高手随行,俾…….”
普云禅师双手连摇道:“人多反而易于贲事,四侍者仍然严守弥陀精舍,一如本座坐关之时,本座只需一人前往足矣……”
首座长老仍欲有言,但普云禅师并不多待,轻宣一声佛号,道:“师弟诸事珍重,本座行矣……”
不待话落,飘身而起,有如一缕黄烟,冒着疾风密雨飞驰而去。
如今再说离开了少林寺的文子凌。
他以一个年甫弱冠的少年,凭着一张柬帖一柄短剑,夜访少林寺,迫使普云禅师开关相见,临行前一招之下将四大护法尊者的手中兵刃削断,倘若传扬开去,这又是一件轰动江湖武林的大事。
按说他应该骄傲,自满。
然而事实上却又不然,他冒着疾风劲雨,星飞电驰,始终双眉深锁,似是隐含重忧,看不出一丝喜色。
不过半个更次左右,他已到了嵩山的山脚之下。
不远处就是滚滚奔流的黄河,他揩揩满头满脸的雨水,放慢脚步,沿着河沿向上游走去。
此时风雨绵密如织,丈余之外难辨景物,他不曾穿着油布雨衣,早已里外尽湿,像落汤鸡一般,阵阵料峭凉风,使他忍不住有些微微发抖。
但他无暇顾到这些,目光觑定不远处的一栋茅舍,大步奔去。
忽然——
一缕清晰但却低弱的声音,响在耳边道:“傻瓜,快些上船!”
文子凌怔了一怔,运目看时,果见一只小艇泊在岸边,他毫不迟疑,双肩微晃,向艇上射去。
那小艇有一个狭小的船舱,仅可容两人坐卧,一个身着翠绿,姿容秀美的少女正端坐在船舱之内,见文子凌跃上船头,甜甜一笑道:“开船吧!”
“开船?……”
文子凌啼笑皆非的道:“这船无篙无浆,怎样开法,而且,在下也不是驶船之人……”
言语声调之中,多少有些气恼之感。
绿衣少女仍是甜甜的笑道:“这样一条小船,在内力催逼之下,驶到对岸,也还不致于是桩难事吧,又何必定要用篙用浆?”
文子凌面色微微一红,没好气的双臂一振,猝出两掌,向岸边拍去!
但听隆然一声大响,水花溅起一丈多高,那小船剧烈的震荡了一下,登时冲波破浪,箭射一般向对岸驶去!
文子凌双掌翻飞,又是四五掌先后拍了出去!
那消眨眼功夫,小船已驶至岸边,文子凌微带气恼之余,招呼也不打一个,双足微微用力,飞身而起,向岸上射去。
端坐在舱中的绿衣少女,态度更是从容,待至那小艇即将触及岸边之时,方才平飞而起,继文子凌之后,射到岸上。
她的姿式更是玄妙无比,端坐的姿势几乎一动不动,但见衣袂飘飞,有若仙子临凡,轻轻盈盈的站在了文子凌身旁。
那小艇余力不衰,箭射一般撞到了河边岩石之上,登时发出蓬然一声大震,撞成了一滩木板碎屑,随水飘流,消逝无踪。
文子凌目注滚滚河水,冷冷的道:“姑娘这是何意,既约定在对岸那间茅屋相见,为何又要渡到黄河这边?”
绿衣少女笑道:“理由很简单,我不愿在你背后有跟踪之人……”
文子凌面色又是微微一红,呐呐的道:“莫非是那普云贼秃么?”
绿衣少女摇头道:“普云贼秃还有重要的事情待办,绝不会亲自跟下你来,料必是少林寺的一流高手!”
文子凌目光一转,也笑道:“姑娘怎会知道的?”
“是我听到的!”
“听到?”
文子凌更加笑了起来,道:“姑娘想必是生就的顺风耳了!”
相关热词搜索:碎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