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英雄儿女情
2025-07-11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那崔豪杀死叶自元,当时报了仇,稍稍吐出一口怨气,倒确是身受重伤,勉强奔到开封,便病倒了。病愈之后,灰心丧气,自觉此事,全由他一人引起,羞见七雄之面,骤起遁世之心,把家小安置在鲁豫交界定陶县一个至好亲戚家里,留下安家银两。写了一封厌世弃家的遗嘱,便自飘然不见了。从此一别十年,渺无消息。
这家亲戚就是崔娘子的妹丈,姓陶名元伟,也是武林人士。崔豪把家小托付给陶元伟,就住在陶宅隔壁,非常地放心。等到崔豪不辞而别,弃家出走,举动非常突兀。崔娘子曾央求陶元伟,再三托人,四外寻找崔豪,只是不知下落。到后来影影绰绰听人念叨崔豪出家当了道士,又有人说做了和尚了。一别数年,并无确信,崔豪就算失踪了。日久,崔娘子也就死了寻找崔豪这条心。
那陶元伟家道素封,薄有田产,人又不好交际,年岁也快五十了;更无意在江湖上争名夺利,只是在家务农。他膝下只有一女一子,长女便是陶秋玲,那时才十来岁,幼子刚只几岁。陶元伟家居无事,就教子女练武,一来给自己消闲破闷,二来锻炼子女身体,也为使自己技艺不致失传。崔豪二子,崔泽崔润,时彼一个十二三岁,一个六七岁,也正是淘气的时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崔氏小弟兄既是武林名家之后,也曾跟他父亲练过武技,今日看见陶元伟教子女习武,他们小兄弟也吵着要学。陶元伟微笑,就教他们小弟兄四个,在一块儿练习武术。这四个小孩天天在一块练武,小孩子心气各自争强好胜,用心练习,唯恐练不好,让别人笑话。每学会一招,互相切磋。又加上陶元伟是个良师,深知小孩性情,除逐日常课外,又往往说些武林故事给他们小弟兄听,讲述的不外乎江湖豪侠,奇闻逸事,言语中隐隐带出,如想做出人头地,媲美前辈的江湖英雄,必须下苦功,有耐性。否则徒仗一股热气,不肯刻苦,也就不会成名。
这陶、崔两家的小孩,日受熏染,个个想做英雄,彼此加意勤修。并且这四个小孩天资体力俱不后人,又得良师陶元伟殷勤诱导,数年之后,四小兄弟全都学会了基本的功夫,如拳脚、刀剑、轻身术、纵跳、攒跤的本领,都有了根基。尤其是四个人的体格,也都磨炼得非常健实。陶元伟看这些子女,欣然满意。
不料这几个孩子,年纪渐大,知识渐开,会了些本领,耳朵又灌满了陶元伟所说闯江湖,仗义行侠,剪恶安良,抱打不平的故事,更加跃跃欲试。他们小兄弟每学会一招,彼此喂招试招,以后便想到外边,和外人试验试验。三个男孩,一个女孩,练武之余,私地商量,要出去做些游侠事情,就便考究自己的本领。他们年岁不大,先故意找本村的孩子挑战。这些乡下小孩,如何能敌得过他们,又是双拳不敌四手,就有大一点的孩子敌得过他们,也敌不过他们四人一齐下手,每每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有吃了亏的小孩,就找到陶家,向陶元伟告状诉苦,说他们弟兄四个欺侮人。陶元伟起初不介意,以为不过是普通小孩子吵架便了,并未想到别的。及至三次四次,以至多次,甚至有成年的人找到家门上来,说是这四个孩子太淘气,惯于生事闹殴,手脚又滑溜,又胆大,捉又捉不到,防又不胜防。更因为陶元伟在本地,也算是有名气的人物了,邻人们也不好意思把他们怎样,只可登门诉说。这一来,就把崔氏弟兄、陶氏姐弟,惹祸生事的真相,原原本本地托出来。
陶元伟知道了细情,不觉大惊,暗道以前这几个孩子不是这么淘气,怎么现在变了。于是把他们四个人找来,狠狠地训斥一顿。那崔泽同陶少华一大一小,最为淘气;理直气壮的,一个叫叔叔,一个叫爹爹,向陶元伟说道:“你老人家不是说,会武技的应该除暴安良吧?我们和他们打架,实在是他们欺侮了人,我们去劝解,他们不听,还骂我们,我们急了,才跟他们打起来。”他们二人,年纪虽小,说出话来,满都是仗义行侠的话,理直气壮地说出。并且女孩子陶秋玲在旁还说:“这都是爹爹告诉我们的,说我们学了本领,就是应该救人,不然爹爹为什么教给我们练武呢?现在爹爹又来说我们,不让我们管闲事,我们真不明白。”
陶元伟听了这几个孩子的这些歪理话,不觉又可笑,又可气,便狠狠地责罚他们四个一顿。告诉他们,行侠作义,乃是成年人的事,不是儿戏,以后不许再在家门口,和人打架。逼得他们口头上认了错,陶元伟以为从此总该好些了;哪知道这些孩子仍然偷着惹祸,并且打完架,还警告说:“你们若敢告诉家里,下次还狠狠地打,跟你没完。”倒是陶秋玲,自以为是个姑娘,她只出主意,不肯动手了。
但这样不久,又被陶元伟知道了,一想不妥,如不好好地管教他们,以后净背着我闯祸,恐怕要惹出了大乱子来。于是这一天,陶元伟督率群儿,练完武功之后,又讲了另一种的江湖故事,然后和颜悦色,问他们小兄弟道:“你们知道练武有什么用吗?”陶元伟的幼子陶少华道:“爹爹,我知道,练武是用来打欺负人的人。”陶元伟微微一笑,问他们三人道:“你们的意思呢?”崔泽答道:“叔叔,我们的意思跟小弟弟一样。”陶元伟微微一笑道:“错了。”
陶元伟把他们小兄弟四人,叫到跟前,慢慢说道:“练武的用处,第一是保护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没灾没病,让自己的身体结实;一味讲究打人,是不对的……”于是又把侠客以武犯禁的事,用浅近的话,比方给他们听。跟着说:“你们现在武技未成,再不许出去胡闹惹祸。外边厉害的人很多,要碰到能人,凭你们那点能为,定要吃苦的。再说打架要跟有本事的人打,才算硬汉;若遇见不会拳技的人,便不许挟技欺人。那一来,会让英雄侠客耻笑你们,说你们只会欺侮笨汉,不敢和有本事的较量。你们还是好好地练本事,等练成之后,我自然带你们到外边去闯练,去找那些有名的英雄豪杰,和他们过过手,比试比试。现在你们千万不可寻殴生事了!跟不会武功的人打架,那就叫欺软怕硬!”
这一番话,讲而又讲,居然打动了这一群孩子,果然打架的次数减少了,都不愿落个欺软怕硬的名,都希望自己赶快练成武技,好让陶元伟带自己出去闯练。
光阴荏苒,日月跳丸,转眼间崔泽已十八岁了。武技已经粗成,只欠火候经验。那陶秋玲姑娘,武技也和崔泽差不多,只是女孩儿气力较弱,身手倒更灵巧。崔润和少华年纪还小,自然成功也稍差一点,但大致还看得过去。
崔豪的妻崔娘子,见长子已经成人,武功也学成了,便有心打发他出去寻父,可是崔泽还没有娶妻。崔娘子现在寄寓在陶家,总有些避祸的意思,因此才使得崔泽年纪已十八,还没有成家。崔娘子心上自是着急,后来冷眼看到,崔泽和陶秋玲两人情感很好,便偷向妹妹陶娘子示意,打算两姨做亲,教他俩表兄妹结为夫妇。陶娘子倒很愿意,陶元伟却不以为然。问陶元伟为何反对,他倒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并不是嫌崔家穷,大概他以为崔泽之父,存亡莫卜;有朝一日,崔泽出去寻父,他父又有仇人,便免不了涉险。他大概是为这个,不肯把陶秋玲许配崔泽。可是这话说出口来,又觉得他堂堂武师,未免太胆小。故此每逢崔娘子言语讽示和陶娘子乘机探问,他总是哼着吟着,至多说:孩子还小,还不忙罢了。
如此又耽误了两年,崔泽已经整二十岁,陶秋玲也十八岁了。邻近有人给陶秋玲做媒,说的是一家土财主的爱子,今年十七岁,是个童生。陶元伟和娘子商量,陶娘子已经看上了外甥崔泽,便嫌这亲事不般配。后来又说:姑娘已经大了,我们做父母的,也该问问姑娘的心思。
其实姑娘的心思不用问,早就表示过;她要嫁个武林少年壮士,决不甘心做农家儿妇。这天陶娘子屏人偷偷探问姑娘,姑娘是个很大方的闺秀,况又练过武,倒毫无忸怩之态。起初母亲问她,她只红着脸笑,末后老实说出来,她的意中人是要年轻,武功强,至少也比得上崔家表哥的,她才肯嫁。她说:“爹爹不该教我们学武。学了武,便拿不惯针线,做不惯菜饭,我早打算不嫁人了,除非人家也是武林门风,才能担待我这个笨货。”
这话很明白了。陶娘子便转告丈夫,陶元伟到了这时,也琢磨过味来。这不怪女儿有私心,实在不应该教他们表兄妹同场习武。他们俩耳鬓厮磨,过起招来,更难免交手绊足,肌臂相亲。看这样子,女儿不嫁人则已;若要嫁人,只好嫁给崔泽。
陶元伟默想了一天,暗暗打定主意,要把崔泽先带出去,闯练闯练,或者打发他寻父去,或者打发他游艺去;等他尝过人世间艰苦,小有成就时,再把女儿嫁给他。
这是陶元伟的打算,可是崔娘子的心,恨不得先教儿子娶了陶秋玲,生下孩子,接续香烟,再遣他出去,才算妥当。陶娘子也觉得女儿不小了,要想许配崔泽,便该提早办事,实在不能再耽误了;他们夫妻为这事又说岔了。
然而有一天,陶元伟竟无意中,碰见了崔泽和陶秋玲的亲密情形。仅只他俩在把式场旁边花丛中,嘱喁对语;后来瞥见女儿陶秋玲卧在花丛中,不知做什么,崔泽跟过去站在一旁。忽然见女儿娇呼一声,跳了起来,把白藕似的手臂,送给崔泽,崔泽双手捧着她的手腕,直送到口鼻,好久不离开。光景竟如此亲昵,陶元伟乍见不觉大怒,忍了又忍,退身回去,独坐在房中生气。反复思量,一面暗恨女儿不识羞耻,一面自悔疏于隔绝,一面更恨崔泽不老诚。
过了一会儿,忽见幼子陶少华,慌慌张张跑进来。刚进房就喊:“爹爹,爹爹,快看看姐姐去吧。她叫蝎子蜇了,疼得她直掉泪。”陶元伟道:“哦,她叫蝎子蜇了吗?”陶元伟这才明白,可是心里仍不舒服,便到屋中寻找止疼药。这时陶秋玲在把式场,疼得直甩手腕,崔泽正忙着给她呵疼,给她找寻蜘蛛。居然找得了一个很大的蜘蛛,蔼声叫陶秋玲道:“玲妹,你把手伸开来,教这蜘蛛给你吸吸毒。”原来蝎子放了毒,这大蜘蛛是最喜欢吸取的。只要把蜘蛛放到蝎蜇处,它会啃住死吮不休,把毒液尽力吮吸,人便由疼痛感到麻痒,直等到把毒吸净,吸出鲜血来,人便慢慢地感觉吮疼,那时便该把蜘蛛拿开。经这一吸,人
被蝎蜇处,真跟蚊子咬处,挤净毒水一样的舒服。这个法子还是崔泽父亲崔豪,未失踪时试过的。崔泽好容易找了这么一只大蜘蛛,满面喜悦,教陶秋玲放到伤口处。陶秋玲却怕蜘蛛的丑恶,坚不肯挨。崔泽很着急,再三解说,末后竟用强抓住了陶秋玲的手腕,硬把蜘蛛放上去。
陶秋玲是除花虫,误被蝎蜇,伤处在右手食指上,食指已然赤肿滚烫,疼得很厉害。崔泽给她治,她仍然抵拒,连说:“我怕蜘蛛!”崔泽竟拖住她的腕子,拥着她的身子,硬把蜘蛛放在陶秋玲的手上了。却是奇怪,那蜘蛛本来想跑,刚往陶秋玲手上一放。陶秋玲正要甩掉它,它似乎嗅到了蝎毒,立刻一跳,跳到伤口上,立刻吸住不动。
蜘蛛死吮不休。陶秋玲起初火辣辣的疼不可忍,被这蜘蛛一吸,顿觉十分好受,由剧疼渐见轻减。等到蜘蛛咂过一会儿,伤口反到麻苏苏的又疼又痒,好像比不蜇还美。她再不抵拒了,连说:“奇怪,奇怪,表哥,这蜘蛛真怪,它怎么爱吸蝎毒呢?你怎么会晓得这法儿呢?”她这时也不嫌蜘蛛丑恶了。她伸着手指,任听蜘蛛给她吸毒;可是她的这只腕子,依然被崔泽抓着,而且身子也偎在崔泽怀里。她们俩凝眸看这神奇治疗法,放浪形体,忘其所以了。
那陶元伟寻了药来,一脚踏到把式场,又正正望见她俩。他又不由动怒,竟抽身回去,向娘子大发怨言。说是:“女孩子大了,你做娘的也不管管?”陶娘子反唇相讥:“我怎么不管?你整日领着儿女练拳,是你把门风做坏了。”两口子背着儿女抬扛,一连两天;到后来崔娘子觉出来了,便过来劝解。这一劝,自然要问缘故,陶氏夫妻全都哑口无言,不肯说出拌嘴的因由。只是陶元伟不住在女儿身上挑错,“这大姑娘,天天贪玩,也不好生学活计,将来怎生得了?”翻来覆去地闹,把陶秋玲也说哭了,还是不知哪里的事。陶元伟见了崔泽,也露出恼怒的精神,有时责备他不用功,没志气。闹得崔泽诺诺连声,避不见面,向他母亲说:“姨父这些天是怎的了?莫非嫌我们在他家寄居吗?我屡次要出去寻父,母亲又不许我出门,我不愿听姨父的闲话了,我打算……”于是说出两个打算,一个打算是偕母迁居他处,离开陶宅的庇护。一个打算是独自出门,仗剑寻父,母子两人悄悄议论,一个要走,一个拦,也拌起嘴来。
两家这样闹了半个多月,终于棉花包不住火,崔泽和陶秋玲也有些觉察了。结果是这一对表兄妹,有一天偷偷哭了半夜。紧跟着崔泽失踪了六七天,找回来之后,决意要送母亲弟弟回原籍,他自己再出门寻父。陶秋玲姑娘在那里,也无端地流眼泪,生病,又说再不练武了,她要吃斋念佛。
陶元伟到此懊悔起来,又经陶娘子圆说着,到底疼儿女心盛,这两家家长,经一度协议,就把两姨兄妹的婚事,暗暗订下了。可是当时并没有径直告诉崔泽和陶秋玲二人。崔娘子只对崔泽说:“孩子,你好好练功夫吧,你姨丈说了,只要你有志气,将来有发达,就把你表妹许配给你。”随后又嘱咐崔泽:“以后对表妹要多多留神,形迹上要多庄重,不要太随便,教你姨父看出什么来,认为你年轻轻薄,就不好了。”
同时陶娘子嘱咐女儿陶秋玲也说:“孩子,你好好地学活计,学过家之道吧。你也不小了,不要再练武了,还有,你跟你崔表哥,形迹上也该疏远一点。你爹爹对我说了,打算把你许配给你表哥,可是得要他有志气,不贪恋……只要他能够挣钱养家,就答应他娶亲成婚。”
两家家长所以如此说,只因为表兄妹耳鬓厮磨,从小到大,形迹上过于亲密,隐恐他们俩,晓得了婚事一定,行止不知检点,更闹出别的笑话来。
崔泽和陶秋玲,自从听了自己的母亲讽示的话,俱各满心趁愿。两个人以后见了面,果然都有点羞涩。既有了避嫌的心,两人只能远远地眉目传情,再也没有勇气促膝对谈了。
哪知这样下去,出乎意外,竟又弄出别的枝节来。
到转年忽有一日,有两个生客,登门来找崔姓。其中一个客人把崔泽看了半晌,凄然地说道:“你不是泽儿吗?几年没见,你也这么高了。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你六叔。”又指身旁那人道:“这位是你许叔父,跟你父亲换过帖的。你进去对你母亲一说,就晓得了。”
这来访的两个人,一个是崔在云,乃是崔豪的远门族弟。这个姓许的,名叫许梦松,跟崔泽的父亲崔豪,同干过镖行,彼时崔泽尚小,自然不甚认识。当下进去报知崔娘子,崔娘子延入堂屋相见。说起旧话,彼此凄凉。崔娘子命二子拜见族叔,盟叔。叙谈起来才知是崔在云来贩卖货物,他自己不会武艺,故此邀请镖客许梦松相帮护送。这一回是便道来看看族嫂族侄的近况。当下又说起崔豪离家没有下落的话,崔娘子含泪打听崔在云,崔在云一点不知道,更打听许梦松,许梦松也说不清。只恍惚听人说过,崔豪已经在武当山出家了,可是武当山来的人又全不知道;也许崔豪已经更名改姓,故此江湖过客没人晓得了。
崔在云、许梦松在定陶县住了两天,该着动身赴豫了。崔泽就向母亲说,要和崔六叔、许盟叔一同出门,一来学做买卖,二来访镖行,寻父踪,三者也要闯练闯练。崔娘子舍不得儿女,仍不准崔泽出门。后来惊动了陶元伟,陶元伟却极力劝说:“泽儿已经二十一岁了,实在该出去练练了。大嫂总舍不得他,他永远
不出门,永远是个孩子。”又暗示说,等崔泽在外挣钱回来,就可以给他们办喜事了。
这样又费了两天唇舌,崔娘子苦想了一通夜,这才挥泪答应,遣子离家,试踏江湖。
崔娘子连夜打点行囊,崔泽又偷偷和表妹陶秋玲屏人私谈,陶秋玲嘱咐了他许多话,又教他常常写家信;万一在外面遇见艰难,千万捎个信回家,家里可以想法子。
于是一番别筵,崔泽雄赳赳地竟跟着崔在云、许梦松,搭伙做起行贩了。那崔在云虽是崔泽的族叔,却是个古板商人。倒是许梦松,既系镖客出身,又很喜欢崔泽的豪爽,一路上很照顾他,谈了许多江湖上的经验。这许梦松年已四十余岁,武功很好,却是个好说好笑好热闹的人,跟崔泽两个人非常投缘。走了几天路,许梦松就把崔泽收为弟子,还要传他暗器。
他们三个人,押着货车,由山东往河南的大路走,这一日来到开封,落店止宿,崔在云自去做他们的买卖。许梦松对崔泽道:“我记得此地南关,有一家德胜镖局,内中有红头霍玉、小燕子霍真两个镖师是我当年好友,咱们去看看他们,就手打听你父亲的消息。”崔泽问道:“这霍真和霍玉有什么本事?是何等人物,叔父说一说,也好让我知道他们的底细。”许梦松道:“霍玉和霍真是同胞兄弟俩,倒没出奇的本事,只是霍真的轻功提纵术,高人一头,他的‘一鹤冲天’与‘燕子钻云’、‘燕子三抄水’独步江湖;人又生得短小,所以人称小燕子。”送别了崔在云,这两人径到南关德胜镖局。
许梦松登门投帖,镖局伙计一听,忙进去通报。不一时,听见里面大喊大叫,出来一人道:“许大哥在哪里?快到里边坐。”许梦松一看,却是黑斑牛李豹,忙抢前一步道:“牛兄弟,想不到会碰见你,咱哥俩有好几年没见面了。”李豹大笑,指着崔泽道:“大哥这是谁,可是大哥的令郎吗?多么精神,大哥真好福气。”许梦松忙道:“牛兄弟,这不是我跟前的,这是当年旧伴崔豪大哥的长子崔泽,现在算是我的记名弟子。”李豹闻言,哎哟一声道:“崔大哥的儿子吗?”忙上前拉住崔泽的手道:“你认得我吗?”许梦松笑道:“牛兄弟,那时他还小,怎会认得你?”指着李豹道:“这是黑斑牛李豹,你李叔叔。”崔泽忙上前行礼,早被李豹拉住道:“别行礼了,我是受不得礼的。”许梦松笑道:“李大弟,还是当年的脾气。”
李豹大笑道:“改不了呢!人一给我行礼,我浑身不得劲。”又道:“大哥,快往里请,我给你引见一个朋友,这人也是咱们想见的人。”许梦松道:“谁?”李豹道:“辽东三龙的一龙龙天照,大哥可会过么?”许梦松摇头道:“久已闻名,未得一会。”
当下,众人进了上房,李豹一一给介绍了,龙、许二人各自道仰慕之意。崔泽早听陶元伟说过辽东三龙,今日得见,不由暗加打量。只见龙天照,身体魁梧,精神充沛,年纪约四五十岁,却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异的本事来。
许梦松与龙、李二人说得投机,李豹因问许梦松,此次带崔泽出来的缘故。许梦松如实回答,说是顺路带领崔泽到外面闯练闯练,二来引见他访问镖行,打听他父的下落。叩问龙、李二人,可知道崔豪的下落不?龙天照首先道:“崔豪大哥曾到小弟那里,不过待了两三天,便自出关了,以后便没有听见过他的消息。”李豹道:“我只知道七雄弟兄曾到处寻找崔大哥,找了许多日子,忽然连七雄也不见了。有人说七雄已经隐居,不知崔大哥是不同着河朔七雄一块儿隐居?”许梦松听了,不觉望着崔泽皱眉,又问李豹道:“李大弟,七雄弟兄现在隐居何处?”李豹摇头道:“不知道。”许梦松道:“霍氏弟兄呢?”李豹道:“巧了,都出去了。现在镖局里只有管账的先生,和几位保镖的师傅。”许梦松道:“你们哥俩什么时候来的?”龙天照道:“我们哥俩来了有好几天了,小弟这次有点事到郑州,便遇见李大弟,李大弟也没有什么事。小弟便约李大弟逛逛洛阳,不想走到这里,和霍氏弟兄谈上了。霍氏弟兄说,保镖回来,要小弟一同去到杭州西湖玩玩,叫我二人等他。许兄如若无事可否一同到西湖玩玩,小弟也可同大哥多谈些日子。”许梦松道:“李大弟,霍氏弟兄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李豹道:“大约再过三四天,就可以回来了。”许梦松道:“好,咱们就一路去。”原来许梦松把崔在云的货送到开封,眼下便算没有事了。
过了几天,霍氏弟兄果然回来,还跟着几位镖师。许梦松见了霍氏弟兄,握手道故,又跟霍氏弟兄打听崔豪的消息。霍氏弟兄也说不知。许梦松不觉叹气,李豹劝道:“大哥莫心焦,找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哥又多日未到河南,地面上未免生疏。小弟想大哥既然亲自出马,凭大哥眼界这么宽,找崔大哥这个名人,还发愁吗?”
许梦松笑道:“李大弟,我这几年改行,江湖上的近事,未曾闻问。那些当年的老友,都不知去向了,新出的英雄,我又不知道,故此觉得打听消息,不易着手。”眼望着李豹道:“李大弟这几年仍在江湖上活动,不知可……”李豹忙答道:“大哥怎的客气,小弟当然帮忙。”原来李豹与许梦松、崔豪,俱是好友,李豹又是管闲事的人,故此一口答应了。
许梦松忙喊崔泽过来,让他谢过李豹。崔泽依言行过礼,李豹忙拦住道:“别这么多礼,都是自己人。”看崔泽身材适中,红润润的面色。胸脯凸着,显得非常英武。李豹看着非常喜爱,问崔泽道:“你今年多大了?”崔泽恭恭敬敬地答道:“小侄今年二十一岁了。”李豹忙拉他坐下道:“别跟我这么客气,坐下说话。”崔泽不肯坐,李豹再三让,他才坐下。李豹问他道:“你都会些什么功夫?”崔泽道:“小侄只会打几套拳,和寻常的棍棒。”李豹道:“是跟你许叔父练的吗?”崔泽道;“是跟陶元伟陶姨父学的。”李豹笑道:“咦,老陶还收徒弟?”对崔泽又道:“你陶姨父收了几个徒弟?”崔泽道:“连我只四个。我和我弟弟是两个,还有陶师妹,陶师弟。”
李豹大笑道:“陶姑娘也会武功吗?”崔泽点头,李豹回头叫许梦松道:“许大哥。”许梦松正和龙天照、霍氏兄弟谈得热闹,听李豹喊,回头道:“李大弟,你又做什么?”李豹道:“大哥,你居然把老陶的徒弟带出来了。想不到他居然肯开门授徒,他的徒弟,武功绝含糊不了。”招呼崔泽道:“来来,咱们到场子练练,看看你的功夫怎样?”崔泽含笑不肯,连说:“小侄实在不行。”龙天照和霍氏弟兄,也在旁怂恿道:“名师必出高徒,崔世兄一定错不了。”
崔泽仍然不肯练,把眼望着许梦松,许梦松道:“这都不是外人,你就跟着叔叔大爷们练一练,过过招,也增些见识。学而不用,到真遇见敌人的时候,就不成了!”崔泽才讪讪地跟着李豹走,来到镖局练武场。许梦松先让崔泽练一趟拳。崔泽依言下了场子。他素日练时,虽不怕人瞧看,不知怎的,今日当着这些人,竟有些心慌意乱。勉强说了几句客气话,却已挣得满面通红。当下拉开架势,练了一趟拳,刺了一趟刀,龙天照不觉点头,对许梦松道:“到底陶元伟陶大哥教导有方,看他年纪轻轻,能练到如此,真不容易。”众人俱都夸奖。
练完后,崔泽轻轻向许梦松耳边说了几句话。许梦松微笑,转头向龙、李、霍四人道:“我这崔贤侄,他也要见识见识诸位前辈英雄的本领,尤其这个孩子,听说霍二兄的轻身术很好,要想看看霍二兄的‘一鹤冲天’‘燕子钻云’及‘燕子三抄水’等绝技,霍二兄可否一显身手,也让他们小一辈的见识见识。”霍玉笑道:“小弟末技,何足挂齿,既然崔世兄要看看,小弟只得献丑。”
李豹喊道:“霍老二,别净说,赶快宽衣裳,下场子。”霍玉笑道:“你着的哪门子急!”说罢,找到一棵树,站在下面,笑说道:“众位看着,练不好可别笑话。”李豹道:“别啰唆了,快练吧。”霍玉不答,凝神作势,双臂一张,嗖的纵起一丈多高。未容下落,右脚踩左脚面,稍稍一垫,趁势又纵起八尺高来。方要下落,右脚踩左脚面,又纵起五六尺高;一共纵起约有两丈七八的样子。下落之时,伸右手一抓树枝,借劲使劲,一个云里翻;只听嚓的一声,竟自折下一枝树枝。随后轻飘飘落下来。真个是坠地无声,众人一齐惊叹。
头一个李豹大喊道:“霍老二,真有两下子。”霍玉微笑,向龙、许二人道:“献丑,献丑。”龙、许二人称赞不已。李豹笑拉崔泽道:“咱爷们一块儿练练去。”崔泽推辞道:“小侄怎是叔父的对手,不要捉弄小侄了。”李豹道:“不相干,又不是真打,咱们自己爷们玩,你把我打趴下,我把你打倒下,都没有说的。快来,快来。”崔泽自练会功夫后,从来没有和外人动过手,本也想试一试。只是初和江湖上成名的人物过招,未免有点胆怯。见李豹已跳入场中,连声招呼他,他也就跃跃欲试,回头看了看许梦松。许梦松冲他微笑道:“贤侄不妨下去,陪你李叔叔练练,李叔叔不会真打你的。”
崔泽笑着应了一声,走到场中,对李豹道:“李叔叔,手下可勒着点,小侄恐怕接不住。”李豹道:“哪里这么些客气话,快动手。”崔泽道:“那么小侄就无礼了。”李豹不答,崔泽立了一个架势,李豹也立了门户,崔泽用六合拳,李豹使八卦游身掌,崔泽一上步,用双手招数,左手一晃,右手“力劈华山”,向李豹头顶就是一掌。李豹见掌切近,左掌往外一穿,身随掌走,身形借穿之势,早到了崔泽身后,并未发招,想要看看崔泽的身法。崔泽见一掌劈空,李豹转到自己身后。连忙回转身,双掌并出,用“双撞掌”,向李豹两肋一击。崔泽想这回总得中上一掌,往左闪有右掌,往右闪有左掌。那李豹却也暗暗一惊,不意崔泽手法如此之快,连忙脚跟用力,身形往后一倒,用“蜉蝣戏水”,“金鲤倒穿波”,小巧之技,身子蹿出去三四尺,大家哄然叫好。那崔泽不由吃了一惊,没想到李豹有这么一手功夫,幸亏使的三成力,否则自己势必栽一个踉跄。
这家亲戚就是崔娘子的妹丈,姓陶名元伟,也是武林人士。崔豪把家小托付给陶元伟,就住在陶宅隔壁,非常地放心。等到崔豪不辞而别,弃家出走,举动非常突兀。崔娘子曾央求陶元伟,再三托人,四外寻找崔豪,只是不知下落。到后来影影绰绰听人念叨崔豪出家当了道士,又有人说做了和尚了。一别数年,并无确信,崔豪就算失踪了。日久,崔娘子也就死了寻找崔豪这条心。
那陶元伟家道素封,薄有田产,人又不好交际,年岁也快五十了;更无意在江湖上争名夺利,只是在家务农。他膝下只有一女一子,长女便是陶秋玲,那时才十来岁,幼子刚只几岁。陶元伟家居无事,就教子女练武,一来给自己消闲破闷,二来锻炼子女身体,也为使自己技艺不致失传。崔豪二子,崔泽崔润,时彼一个十二三岁,一个六七岁,也正是淘气的时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崔氏小弟兄既是武林名家之后,也曾跟他父亲练过武技,今日看见陶元伟教子女习武,他们小兄弟也吵着要学。陶元伟微笑,就教他们小弟兄四个,在一块儿练习武术。这四个小孩天天在一块练武,小孩子心气各自争强好胜,用心练习,唯恐练不好,让别人笑话。每学会一招,互相切磋。又加上陶元伟是个良师,深知小孩性情,除逐日常课外,又往往说些武林故事给他们小弟兄听,讲述的不外乎江湖豪侠,奇闻逸事,言语中隐隐带出,如想做出人头地,媲美前辈的江湖英雄,必须下苦功,有耐性。否则徒仗一股热气,不肯刻苦,也就不会成名。
这陶、崔两家的小孩,日受熏染,个个想做英雄,彼此加意勤修。并且这四个小孩天资体力俱不后人,又得良师陶元伟殷勤诱导,数年之后,四小兄弟全都学会了基本的功夫,如拳脚、刀剑、轻身术、纵跳、攒跤的本领,都有了根基。尤其是四个人的体格,也都磨炼得非常健实。陶元伟看这些子女,欣然满意。
不料这几个孩子,年纪渐大,知识渐开,会了些本领,耳朵又灌满了陶元伟所说闯江湖,仗义行侠,剪恶安良,抱打不平的故事,更加跃跃欲试。他们小兄弟每学会一招,彼此喂招试招,以后便想到外边,和外人试验试验。三个男孩,一个女孩,练武之余,私地商量,要出去做些游侠事情,就便考究自己的本领。他们年岁不大,先故意找本村的孩子挑战。这些乡下小孩,如何能敌得过他们,又是双拳不敌四手,就有大一点的孩子敌得过他们,也敌不过他们四人一齐下手,每每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有吃了亏的小孩,就找到陶家,向陶元伟告状诉苦,说他们弟兄四个欺侮人。陶元伟起初不介意,以为不过是普通小孩子吵架便了,并未想到别的。及至三次四次,以至多次,甚至有成年的人找到家门上来,说是这四个孩子太淘气,惯于生事闹殴,手脚又滑溜,又胆大,捉又捉不到,防又不胜防。更因为陶元伟在本地,也算是有名气的人物了,邻人们也不好意思把他们怎样,只可登门诉说。这一来,就把崔氏弟兄、陶氏姐弟,惹祸生事的真相,原原本本地托出来。
陶元伟知道了细情,不觉大惊,暗道以前这几个孩子不是这么淘气,怎么现在变了。于是把他们四个人找来,狠狠地训斥一顿。那崔泽同陶少华一大一小,最为淘气;理直气壮的,一个叫叔叔,一个叫爹爹,向陶元伟说道:“你老人家不是说,会武技的应该除暴安良吧?我们和他们打架,实在是他们欺侮了人,我们去劝解,他们不听,还骂我们,我们急了,才跟他们打起来。”他们二人,年纪虽小,说出话来,满都是仗义行侠的话,理直气壮地说出。并且女孩子陶秋玲在旁还说:“这都是爹爹告诉我们的,说我们学了本领,就是应该救人,不然爹爹为什么教给我们练武呢?现在爹爹又来说我们,不让我们管闲事,我们真不明白。”
陶元伟听了这几个孩子的这些歪理话,不觉又可笑,又可气,便狠狠地责罚他们四个一顿。告诉他们,行侠作义,乃是成年人的事,不是儿戏,以后不许再在家门口,和人打架。逼得他们口头上认了错,陶元伟以为从此总该好些了;哪知道这些孩子仍然偷着惹祸,并且打完架,还警告说:“你们若敢告诉家里,下次还狠狠地打,跟你没完。”倒是陶秋玲,自以为是个姑娘,她只出主意,不肯动手了。
但这样不久,又被陶元伟知道了,一想不妥,如不好好地管教他们,以后净背着我闯祸,恐怕要惹出了大乱子来。于是这一天,陶元伟督率群儿,练完武功之后,又讲了另一种的江湖故事,然后和颜悦色,问他们小兄弟道:“你们知道练武有什么用吗?”陶元伟的幼子陶少华道:“爹爹,我知道,练武是用来打欺负人的人。”陶元伟微微一笑,问他们三人道:“你们的意思呢?”崔泽答道:“叔叔,我们的意思跟小弟弟一样。”陶元伟微微一笑道:“错了。”
陶元伟把他们小兄弟四人,叫到跟前,慢慢说道:“练武的用处,第一是保护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没灾没病,让自己的身体结实;一味讲究打人,是不对的……”于是又把侠客以武犯禁的事,用浅近的话,比方给他们听。跟着说:“你们现在武技未成,再不许出去胡闹惹祸。外边厉害的人很多,要碰到能人,凭你们那点能为,定要吃苦的。再说打架要跟有本事的人打,才算硬汉;若遇见不会拳技的人,便不许挟技欺人。那一来,会让英雄侠客耻笑你们,说你们只会欺侮笨汉,不敢和有本事的较量。你们还是好好地练本事,等练成之后,我自然带你们到外边去闯练,去找那些有名的英雄豪杰,和他们过过手,比试比试。现在你们千万不可寻殴生事了!跟不会武功的人打架,那就叫欺软怕硬!”
这一番话,讲而又讲,居然打动了这一群孩子,果然打架的次数减少了,都不愿落个欺软怕硬的名,都希望自己赶快练成武技,好让陶元伟带自己出去闯练。
光阴荏苒,日月跳丸,转眼间崔泽已十八岁了。武技已经粗成,只欠火候经验。那陶秋玲姑娘,武技也和崔泽差不多,只是女孩儿气力较弱,身手倒更灵巧。崔润和少华年纪还小,自然成功也稍差一点,但大致还看得过去。
崔豪的妻崔娘子,见长子已经成人,武功也学成了,便有心打发他出去寻父,可是崔泽还没有娶妻。崔娘子现在寄寓在陶家,总有些避祸的意思,因此才使得崔泽年纪已十八,还没有成家。崔娘子心上自是着急,后来冷眼看到,崔泽和陶秋玲两人情感很好,便偷向妹妹陶娘子示意,打算两姨做亲,教他俩表兄妹结为夫妇。陶娘子倒很愿意,陶元伟却不以为然。问陶元伟为何反对,他倒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也并不是嫌崔家穷,大概他以为崔泽之父,存亡莫卜;有朝一日,崔泽出去寻父,他父又有仇人,便免不了涉险。他大概是为这个,不肯把陶秋玲许配崔泽。可是这话说出口来,又觉得他堂堂武师,未免太胆小。故此每逢崔娘子言语讽示和陶娘子乘机探问,他总是哼着吟着,至多说:孩子还小,还不忙罢了。
如此又耽误了两年,崔泽已经整二十岁,陶秋玲也十八岁了。邻近有人给陶秋玲做媒,说的是一家土财主的爱子,今年十七岁,是个童生。陶元伟和娘子商量,陶娘子已经看上了外甥崔泽,便嫌这亲事不般配。后来又说:姑娘已经大了,我们做父母的,也该问问姑娘的心思。
其实姑娘的心思不用问,早就表示过;她要嫁个武林少年壮士,决不甘心做农家儿妇。这天陶娘子屏人偷偷探问姑娘,姑娘是个很大方的闺秀,况又练过武,倒毫无忸怩之态。起初母亲问她,她只红着脸笑,末后老实说出来,她的意中人是要年轻,武功强,至少也比得上崔家表哥的,她才肯嫁。她说:“爹爹不该教我们学武。学了武,便拿不惯针线,做不惯菜饭,我早打算不嫁人了,除非人家也是武林门风,才能担待我这个笨货。”
这话很明白了。陶娘子便转告丈夫,陶元伟到了这时,也琢磨过味来。这不怪女儿有私心,实在不应该教他们表兄妹同场习武。他们俩耳鬓厮磨,过起招来,更难免交手绊足,肌臂相亲。看这样子,女儿不嫁人则已;若要嫁人,只好嫁给崔泽。
陶元伟默想了一天,暗暗打定主意,要把崔泽先带出去,闯练闯练,或者打发他寻父去,或者打发他游艺去;等他尝过人世间艰苦,小有成就时,再把女儿嫁给他。
这是陶元伟的打算,可是崔娘子的心,恨不得先教儿子娶了陶秋玲,生下孩子,接续香烟,再遣他出去,才算妥当。陶娘子也觉得女儿不小了,要想许配崔泽,便该提早办事,实在不能再耽误了;他们夫妻为这事又说岔了。
然而有一天,陶元伟竟无意中,碰见了崔泽和陶秋玲的亲密情形。仅只他俩在把式场旁边花丛中,嘱喁对语;后来瞥见女儿陶秋玲卧在花丛中,不知做什么,崔泽跟过去站在一旁。忽然见女儿娇呼一声,跳了起来,把白藕似的手臂,送给崔泽,崔泽双手捧着她的手腕,直送到口鼻,好久不离开。光景竟如此亲昵,陶元伟乍见不觉大怒,忍了又忍,退身回去,独坐在房中生气。反复思量,一面暗恨女儿不识羞耻,一面自悔疏于隔绝,一面更恨崔泽不老诚。
过了一会儿,忽见幼子陶少华,慌慌张张跑进来。刚进房就喊:“爹爹,爹爹,快看看姐姐去吧。她叫蝎子蜇了,疼得她直掉泪。”陶元伟道:“哦,她叫蝎子蜇了吗?”陶元伟这才明白,可是心里仍不舒服,便到屋中寻找止疼药。这时陶秋玲在把式场,疼得直甩手腕,崔泽正忙着给她呵疼,给她找寻蜘蛛。居然找得了一个很大的蜘蛛,蔼声叫陶秋玲道:“玲妹,你把手伸开来,教这蜘蛛给你吸吸毒。”原来蝎子放了毒,这大蜘蛛是最喜欢吸取的。只要把蜘蛛放到蝎蜇处,它会啃住死吮不休,把毒液尽力吮吸,人便由疼痛感到麻痒,直等到把毒吸净,吸出鲜血来,人便慢慢地感觉吮疼,那时便该把蜘蛛拿开。经这一吸,人
被蝎蜇处,真跟蚊子咬处,挤净毒水一样的舒服。这个法子还是崔泽父亲崔豪,未失踪时试过的。崔泽好容易找了这么一只大蜘蛛,满面喜悦,教陶秋玲放到伤口处。陶秋玲却怕蜘蛛的丑恶,坚不肯挨。崔泽很着急,再三解说,末后竟用强抓住了陶秋玲的手腕,硬把蜘蛛放上去。
陶秋玲是除花虫,误被蝎蜇,伤处在右手食指上,食指已然赤肿滚烫,疼得很厉害。崔泽给她治,她仍然抵拒,连说:“我怕蜘蛛!”崔泽竟拖住她的腕子,拥着她的身子,硬把蜘蛛放在陶秋玲的手上了。却是奇怪,那蜘蛛本来想跑,刚往陶秋玲手上一放。陶秋玲正要甩掉它,它似乎嗅到了蝎毒,立刻一跳,跳到伤口上,立刻吸住不动。
蜘蛛死吮不休。陶秋玲起初火辣辣的疼不可忍,被这蜘蛛一吸,顿觉十分好受,由剧疼渐见轻减。等到蜘蛛咂过一会儿,伤口反到麻苏苏的又疼又痒,好像比不蜇还美。她再不抵拒了,连说:“奇怪,奇怪,表哥,这蜘蛛真怪,它怎么爱吸蝎毒呢?你怎么会晓得这法儿呢?”她这时也不嫌蜘蛛丑恶了。她伸着手指,任听蜘蛛给她吸毒;可是她的这只腕子,依然被崔泽抓着,而且身子也偎在崔泽怀里。她们俩凝眸看这神奇治疗法,放浪形体,忘其所以了。
那陶元伟寻了药来,一脚踏到把式场,又正正望见她俩。他又不由动怒,竟抽身回去,向娘子大发怨言。说是:“女孩子大了,你做娘的也不管管?”陶娘子反唇相讥:“我怎么不管?你整日领着儿女练拳,是你把门风做坏了。”两口子背着儿女抬扛,一连两天;到后来崔娘子觉出来了,便过来劝解。这一劝,自然要问缘故,陶氏夫妻全都哑口无言,不肯说出拌嘴的因由。只是陶元伟不住在女儿身上挑错,“这大姑娘,天天贪玩,也不好生学活计,将来怎生得了?”翻来覆去地闹,把陶秋玲也说哭了,还是不知哪里的事。陶元伟见了崔泽,也露出恼怒的精神,有时责备他不用功,没志气。闹得崔泽诺诺连声,避不见面,向他母亲说:“姨父这些天是怎的了?莫非嫌我们在他家寄居吗?我屡次要出去寻父,母亲又不许我出门,我不愿听姨父的闲话了,我打算……”于是说出两个打算,一个打算是偕母迁居他处,离开陶宅的庇护。一个打算是独自出门,仗剑寻父,母子两人悄悄议论,一个要走,一个拦,也拌起嘴来。
两家这样闹了半个多月,终于棉花包不住火,崔泽和陶秋玲也有些觉察了。结果是这一对表兄妹,有一天偷偷哭了半夜。紧跟着崔泽失踪了六七天,找回来之后,决意要送母亲弟弟回原籍,他自己再出门寻父。陶秋玲姑娘在那里,也无端地流眼泪,生病,又说再不练武了,她要吃斋念佛。
陶元伟到此懊悔起来,又经陶娘子圆说着,到底疼儿女心盛,这两家家长,经一度协议,就把两姨兄妹的婚事,暗暗订下了。可是当时并没有径直告诉崔泽和陶秋玲二人。崔娘子只对崔泽说:“孩子,你好好练功夫吧,你姨丈说了,只要你有志气,将来有发达,就把你表妹许配给你。”随后又嘱咐崔泽:“以后对表妹要多多留神,形迹上要多庄重,不要太随便,教你姨父看出什么来,认为你年轻轻薄,就不好了。”
同时陶娘子嘱咐女儿陶秋玲也说:“孩子,你好好地学活计,学过家之道吧。你也不小了,不要再练武了,还有,你跟你崔表哥,形迹上也该疏远一点。你爹爹对我说了,打算把你许配给你表哥,可是得要他有志气,不贪恋……只要他能够挣钱养家,就答应他娶亲成婚。”
两家家长所以如此说,只因为表兄妹耳鬓厮磨,从小到大,形迹上过于亲密,隐恐他们俩,晓得了婚事一定,行止不知检点,更闹出别的笑话来。
崔泽和陶秋玲,自从听了自己的母亲讽示的话,俱各满心趁愿。两个人以后见了面,果然都有点羞涩。既有了避嫌的心,两人只能远远地眉目传情,再也没有勇气促膝对谈了。
哪知这样下去,出乎意外,竟又弄出别的枝节来。
到转年忽有一日,有两个生客,登门来找崔姓。其中一个客人把崔泽看了半晌,凄然地说道:“你不是泽儿吗?几年没见,你也这么高了。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你六叔。”又指身旁那人道:“这位是你许叔父,跟你父亲换过帖的。你进去对你母亲一说,就晓得了。”
这来访的两个人,一个是崔在云,乃是崔豪的远门族弟。这个姓许的,名叫许梦松,跟崔泽的父亲崔豪,同干过镖行,彼时崔泽尚小,自然不甚认识。当下进去报知崔娘子,崔娘子延入堂屋相见。说起旧话,彼此凄凉。崔娘子命二子拜见族叔,盟叔。叙谈起来才知是崔在云来贩卖货物,他自己不会武艺,故此邀请镖客许梦松相帮护送。这一回是便道来看看族嫂族侄的近况。当下又说起崔豪离家没有下落的话,崔娘子含泪打听崔在云,崔在云一点不知道,更打听许梦松,许梦松也说不清。只恍惚听人说过,崔豪已经在武当山出家了,可是武当山来的人又全不知道;也许崔豪已经更名改姓,故此江湖过客没人晓得了。
崔在云、许梦松在定陶县住了两天,该着动身赴豫了。崔泽就向母亲说,要和崔六叔、许盟叔一同出门,一来学做买卖,二来访镖行,寻父踪,三者也要闯练闯练。崔娘子舍不得儿女,仍不准崔泽出门。后来惊动了陶元伟,陶元伟却极力劝说:“泽儿已经二十一岁了,实在该出去练练了。大嫂总舍不得他,他永远
不出门,永远是个孩子。”又暗示说,等崔泽在外挣钱回来,就可以给他们办喜事了。
这样又费了两天唇舌,崔娘子苦想了一通夜,这才挥泪答应,遣子离家,试踏江湖。
崔娘子连夜打点行囊,崔泽又偷偷和表妹陶秋玲屏人私谈,陶秋玲嘱咐了他许多话,又教他常常写家信;万一在外面遇见艰难,千万捎个信回家,家里可以想法子。
于是一番别筵,崔泽雄赳赳地竟跟着崔在云、许梦松,搭伙做起行贩了。那崔在云虽是崔泽的族叔,却是个古板商人。倒是许梦松,既系镖客出身,又很喜欢崔泽的豪爽,一路上很照顾他,谈了许多江湖上的经验。这许梦松年已四十余岁,武功很好,却是个好说好笑好热闹的人,跟崔泽两个人非常投缘。走了几天路,许梦松就把崔泽收为弟子,还要传他暗器。
他们三个人,押着货车,由山东往河南的大路走,这一日来到开封,落店止宿,崔在云自去做他们的买卖。许梦松对崔泽道:“我记得此地南关,有一家德胜镖局,内中有红头霍玉、小燕子霍真两个镖师是我当年好友,咱们去看看他们,就手打听你父亲的消息。”崔泽问道:“这霍真和霍玉有什么本事?是何等人物,叔父说一说,也好让我知道他们的底细。”许梦松道:“霍玉和霍真是同胞兄弟俩,倒没出奇的本事,只是霍真的轻功提纵术,高人一头,他的‘一鹤冲天’与‘燕子钻云’、‘燕子三抄水’独步江湖;人又生得短小,所以人称小燕子。”送别了崔在云,这两人径到南关德胜镖局。
许梦松登门投帖,镖局伙计一听,忙进去通报。不一时,听见里面大喊大叫,出来一人道:“许大哥在哪里?快到里边坐。”许梦松一看,却是黑斑牛李豹,忙抢前一步道:“牛兄弟,想不到会碰见你,咱哥俩有好几年没见面了。”李豹大笑,指着崔泽道:“大哥这是谁,可是大哥的令郎吗?多么精神,大哥真好福气。”许梦松忙道:“牛兄弟,这不是我跟前的,这是当年旧伴崔豪大哥的长子崔泽,现在算是我的记名弟子。”李豹闻言,哎哟一声道:“崔大哥的儿子吗?”忙上前拉住崔泽的手道:“你认得我吗?”许梦松笑道:“牛兄弟,那时他还小,怎会认得你?”指着李豹道:“这是黑斑牛李豹,你李叔叔。”崔泽忙上前行礼,早被李豹拉住道:“别行礼了,我是受不得礼的。”许梦松笑道:“李大弟,还是当年的脾气。”
李豹大笑道:“改不了呢!人一给我行礼,我浑身不得劲。”又道:“大哥,快往里请,我给你引见一个朋友,这人也是咱们想见的人。”许梦松道:“谁?”李豹道:“辽东三龙的一龙龙天照,大哥可会过么?”许梦松摇头道:“久已闻名,未得一会。”
当下,众人进了上房,李豹一一给介绍了,龙、许二人各自道仰慕之意。崔泽早听陶元伟说过辽东三龙,今日得见,不由暗加打量。只见龙天照,身体魁梧,精神充沛,年纪约四五十岁,却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异的本事来。
许梦松与龙、李二人说得投机,李豹因问许梦松,此次带崔泽出来的缘故。许梦松如实回答,说是顺路带领崔泽到外面闯练闯练,二来引见他访问镖行,打听他父的下落。叩问龙、李二人,可知道崔豪的下落不?龙天照首先道:“崔豪大哥曾到小弟那里,不过待了两三天,便自出关了,以后便没有听见过他的消息。”李豹道:“我只知道七雄弟兄曾到处寻找崔大哥,找了许多日子,忽然连七雄也不见了。有人说七雄已经隐居,不知崔大哥是不同着河朔七雄一块儿隐居?”许梦松听了,不觉望着崔泽皱眉,又问李豹道:“李大弟,七雄弟兄现在隐居何处?”李豹摇头道:“不知道。”许梦松道:“霍氏弟兄呢?”李豹道:“巧了,都出去了。现在镖局里只有管账的先生,和几位保镖的师傅。”许梦松道:“你们哥俩什么时候来的?”龙天照道:“我们哥俩来了有好几天了,小弟这次有点事到郑州,便遇见李大弟,李大弟也没有什么事。小弟便约李大弟逛逛洛阳,不想走到这里,和霍氏弟兄谈上了。霍氏弟兄说,保镖回来,要小弟一同去到杭州西湖玩玩,叫我二人等他。许兄如若无事可否一同到西湖玩玩,小弟也可同大哥多谈些日子。”许梦松道:“李大弟,霍氏弟兄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李豹道:“大约再过三四天,就可以回来了。”许梦松道:“好,咱们就一路去。”原来许梦松把崔在云的货送到开封,眼下便算没有事了。
过了几天,霍氏弟兄果然回来,还跟着几位镖师。许梦松见了霍氏弟兄,握手道故,又跟霍氏弟兄打听崔豪的消息。霍氏弟兄也说不知。许梦松不觉叹气,李豹劝道:“大哥莫心焦,找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哥又多日未到河南,地面上未免生疏。小弟想大哥既然亲自出马,凭大哥眼界这么宽,找崔大哥这个名人,还发愁吗?”
许梦松笑道:“李大弟,我这几年改行,江湖上的近事,未曾闻问。那些当年的老友,都不知去向了,新出的英雄,我又不知道,故此觉得打听消息,不易着手。”眼望着李豹道:“李大弟这几年仍在江湖上活动,不知可……”李豹忙答道:“大哥怎的客气,小弟当然帮忙。”原来李豹与许梦松、崔豪,俱是好友,李豹又是管闲事的人,故此一口答应了。
许梦松忙喊崔泽过来,让他谢过李豹。崔泽依言行过礼,李豹忙拦住道:“别这么多礼,都是自己人。”看崔泽身材适中,红润润的面色。胸脯凸着,显得非常英武。李豹看着非常喜爱,问崔泽道:“你今年多大了?”崔泽恭恭敬敬地答道:“小侄今年二十一岁了。”李豹忙拉他坐下道:“别跟我这么客气,坐下说话。”崔泽不肯坐,李豹再三让,他才坐下。李豹问他道:“你都会些什么功夫?”崔泽道:“小侄只会打几套拳,和寻常的棍棒。”李豹道:“是跟你许叔父练的吗?”崔泽道;“是跟陶元伟陶姨父学的。”李豹笑道:“咦,老陶还收徒弟?”对崔泽又道:“你陶姨父收了几个徒弟?”崔泽道:“连我只四个。我和我弟弟是两个,还有陶师妹,陶师弟。”
李豹大笑道:“陶姑娘也会武功吗?”崔泽点头,李豹回头叫许梦松道:“许大哥。”许梦松正和龙天照、霍氏兄弟谈得热闹,听李豹喊,回头道:“李大弟,你又做什么?”李豹道:“大哥,你居然把老陶的徒弟带出来了。想不到他居然肯开门授徒,他的徒弟,武功绝含糊不了。”招呼崔泽道:“来来,咱们到场子练练,看看你的功夫怎样?”崔泽含笑不肯,连说:“小侄实在不行。”龙天照和霍氏弟兄,也在旁怂恿道:“名师必出高徒,崔世兄一定错不了。”
崔泽仍然不肯练,把眼望着许梦松,许梦松道:“这都不是外人,你就跟着叔叔大爷们练一练,过过招,也增些见识。学而不用,到真遇见敌人的时候,就不成了!”崔泽才讪讪地跟着李豹走,来到镖局练武场。许梦松先让崔泽练一趟拳。崔泽依言下了场子。他素日练时,虽不怕人瞧看,不知怎的,今日当着这些人,竟有些心慌意乱。勉强说了几句客气话,却已挣得满面通红。当下拉开架势,练了一趟拳,刺了一趟刀,龙天照不觉点头,对许梦松道:“到底陶元伟陶大哥教导有方,看他年纪轻轻,能练到如此,真不容易。”众人俱都夸奖。
练完后,崔泽轻轻向许梦松耳边说了几句话。许梦松微笑,转头向龙、李、霍四人道:“我这崔贤侄,他也要见识见识诸位前辈英雄的本领,尤其这个孩子,听说霍二兄的轻身术很好,要想看看霍二兄的‘一鹤冲天’‘燕子钻云’及‘燕子三抄水’等绝技,霍二兄可否一显身手,也让他们小一辈的见识见识。”霍玉笑道:“小弟末技,何足挂齿,既然崔世兄要看看,小弟只得献丑。”
李豹喊道:“霍老二,别净说,赶快宽衣裳,下场子。”霍玉笑道:“你着的哪门子急!”说罢,找到一棵树,站在下面,笑说道:“众位看着,练不好可别笑话。”李豹道:“别啰唆了,快练吧。”霍玉不答,凝神作势,双臂一张,嗖的纵起一丈多高。未容下落,右脚踩左脚面,稍稍一垫,趁势又纵起八尺高来。方要下落,右脚踩左脚面,又纵起五六尺高;一共纵起约有两丈七八的样子。下落之时,伸右手一抓树枝,借劲使劲,一个云里翻;只听嚓的一声,竟自折下一枝树枝。随后轻飘飘落下来。真个是坠地无声,众人一齐惊叹。
头一个李豹大喊道:“霍老二,真有两下子。”霍玉微笑,向龙、许二人道:“献丑,献丑。”龙、许二人称赞不已。李豹笑拉崔泽道:“咱爷们一块儿练练去。”崔泽推辞道:“小侄怎是叔父的对手,不要捉弄小侄了。”李豹道:“不相干,又不是真打,咱们自己爷们玩,你把我打趴下,我把你打倒下,都没有说的。快来,快来。”崔泽自练会功夫后,从来没有和外人动过手,本也想试一试。只是初和江湖上成名的人物过招,未免有点胆怯。见李豹已跳入场中,连声招呼他,他也就跃跃欲试,回头看了看许梦松。许梦松冲他微笑道:“贤侄不妨下去,陪你李叔叔练练,李叔叔不会真打你的。”
崔泽笑着应了一声,走到场中,对李豹道:“李叔叔,手下可勒着点,小侄恐怕接不住。”李豹道:“哪里这么些客气话,快动手。”崔泽道:“那么小侄就无礼了。”李豹不答,崔泽立了一个架势,李豹也立了门户,崔泽用六合拳,李豹使八卦游身掌,崔泽一上步,用双手招数,左手一晃,右手“力劈华山”,向李豹头顶就是一掌。李豹见掌切近,左掌往外一穿,身随掌走,身形借穿之势,早到了崔泽身后,并未发招,想要看看崔泽的身法。崔泽见一掌劈空,李豹转到自己身后。连忙回转身,双掌并出,用“双撞掌”,向李豹两肋一击。崔泽想这回总得中上一掌,往左闪有右掌,往右闪有左掌。那李豹却也暗暗一惊,不意崔泽手法如此之快,连忙脚跟用力,身形往后一倒,用“蜉蝣戏水”,“金鲤倒穿波”,小巧之技,身子蹿出去三四尺,大家哄然叫好。那崔泽不由吃了一惊,没想到李豹有这么一手功夫,幸亏使的三成力,否则自己势必栽一个踉跄。
相关热词搜索:雁翅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