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御史府中夜行人插刀留柬 白当镇畔运粮船火光冲天
2025-07-12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穆成秀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当然,若猝然发动,是可以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措手不及的。所顾虑的倒是持久之计。长江上游汉阳的重兵,和下游芜湖的重兵,恍如一条长蛇,他们怕不容你在九江口拦腰一刀切断的。所以,起兵攻城是可以的,攻城略地是干不得的。还是应该学闯王,且战且走,到处给他窜扰,才能成其大事。你们打算占山,入湖,这个我都觉得不对……”
镇九江丁鸿忽然笑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其实都是后话,将来有工夫,可以仔细盘算。我们现在着急的是眼前的办法,诚如你老兄所说,人不多,帮手少。咱们干干脆脆一句话,穆仁兄,你们能出多少帮手呢?”
穆成秀也笑道:“我们也更干脆,你当是我们还对你老兄有什么夹藏掖么?我们的人都来了,就是一巴掌这些个!”
镇九江不由动怒,道:“你们才五个人么?”
穆成秀道:“五个人还少么?”
丁鸿简直要大骂,可是他忍住了。他说道:“五位英雄果然不少,桃园不是才三结义么?不过我们二百一十七人已太无能,总觉不是万夫不当之勇。可是就冲你老兄这个气派,也给在下仗胆助威不少,我一定豁出去干就是了。穆仁兄、陶仁兄、赵仁兄……你们到场是三位,你三位请回,听我们的好消息吧。”
镇九江这一气,非同小可。他已然决定了,先杀穆陶赵三人以灭口,就算拿他们开刀祭旗。他认定穆成秀等口吻狡,言行诡怪,简直不是恶作剧,就是官面的狗腿子。自己的计划决不再多说,已然认为说得太多了。他心想,只要穆成秀等告辞要走,就把他们扣起来,先审审他们的底细。丁鸿双眼闪闪,往外冒火。他的盟友们看出不对劲来,那两个居间人高春江、鲁晓峰,却早恼了,突然上前,抓住了鬼见愁穆成秀,厉声诘问道:“姓穆的,你不能拿好朋友开玩笑!是我多事,把丁二哥身家性命交关,还牵连着鱼行渔船好几百口人生死的大事,瞎眉瞪眼地告诉了你们;也是你们先要造反,来找帮手,我才相信你们。怎么着,你们把实底掏摸了去,放出这样的稀松平常的屁来!姓穆的,你此刻不说出真心实话来,我跟你不客气!”
陶天佑、赵迈一齐拦道:“慢来慢来,有话好讲!”穆成秀面现诧异,说:“我怎么啦?我的话还没讲完,我的主意还没有拿出来,丁鸿兄就急不可待了?人家着急是应该的,老高、老鲁你这两位中间人也引头瞪眼,瞪眼能办事么?”
神手蔡松乔一看下不了台,忙站起来,横在三人中间,赔笑道:“消消气,有话慢慢商量。穆老兄,你究竟有什么高见,指教我们丁二哥呢?”
鬼见愁穆成秀刚要张嘴,铁秀才赵迈施眼色止住他,自己却用和缓的口气,笑着向丁鸿、蔡松乔说道:“我们也是想到丁老兄帮手少,仓促起义,未见得马到成功。昨日里,我用釜底抽薪的法子,把你们眼前这场是非压一压;然后容开手脚,我们去给你们请救兵,里应外合,才能成事。”
丁鸿纳着气问道:“请问用什么釜底抽薪之计,才能压得住这场械斗呢?难道说向官府行贿,找主使人向施御史服软?”
赵迈道:“服软行贿,如果有效,也未尝不可以。只是这些贪官豪绅一向软的欺、硬的怕,你越央求大老爷恩典,大老爷越要拿板子敲打你。”
“那么,怎样釜底抽薪呢?”
赵迈道:“我们想了一条拙计,请丁老兄和诸位兄台一同斟酌。其一,耿知府、施御史是丁兄的真对头,他们那里,我们可以设法托人去善劝他们,教他们适可而止,不要再算计你。其‘二,出头争码头来的那几位江湖朋友,我们也可以绕弯子找人,跟他们说开了,劝他们不要受官府豪门支使,当傻小子……”
居间人高春江、鲁晓峰听了一愣,说:“你你,怎么你们跟他们官绅也有拉拢么?”
穆成秀、陶天佑、赵迈全笑了。穆成秀抖着大头说道:“咱们闯江湖的人,眼皮是杂的,跟哪一行都来往。官绅这一方面,咱们虽然高攀不上,可是总能找出门径来,挖出跟他们对上脸、说进话的人,烦他们给丁老兄疏通疏通。我们相信,只要容开了空,我们管保把他们老爷们善劝好了。”
丁鸿见穆成秀说这话时,神色冷淡,忽然想过味来,忙问道:“穆仁兄,你们的话里面有好大的脱榫。赵兄刚才说他们吃软怕硬,怎么又能听人善劝!你们的善劝的法子是怎样的呢?你打算烦谁去善劝呢?”
穆成秀笑而不言,只说:“三天以内,我们总能找出善劝的人来,既然找到人,自然他就会拿出善劝的妙法来,你就统统交给我,不必多问了。”镇九江丁鸿摇头道:“不对,不对!莫非你老兄这种劝善法子,是要用插刀留柬么?”
穆成秀敞笑起来,说:“你就不要叮问了,反正我们担保给你办得妥妥当当,决不会挤出枝节来。实对你说吧,你们的决心和人力,我们都体察明白了,知道你们确有起义的打算。可是我也已看出你们人力不大够,我们已然连夜派人送信去了。但丁老兄你要知道,我们跟北边人距离太远,莫说来一批人,就是来一个信,也得十天半月,何况沿路上还有官军。所以在眼前,我们该用一点手法,把事情按一按,好容得咱们展开手脚。我说的这宗办法,乃是我们哥几个替你老兄设身处地,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商定的,丁老兄,你觉得怎么样?”
“倘或善劝无效,事情按不住呢?”
赵迈慨然说道:“那当然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要替大家安排一个退身步。总而言之,我们是拿丁老兄当一个自己人看待,一切请放心,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事到临头,再躲闪了,丁老兄别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
镇九江丁鸿和居间人到此都放了心,丁鸿首先站起来,向穆成秀、赵迈、陶天佑抱拳道歉:“小弟是当局者迷,这几天忙得我头昏眼花,未免把老兄的高见错想了。我也不说感激的话了,此后我丁某的身家性命,全托付你们哥几位了;我和我的朋友一定跟了你们几位走,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赵迈也忙谦谢道:“是我们说话不透亮,容易教朋友误会。话既说开,我们抓紧时机,赶快办起来。”那两位居间人也连声谢过,再三说自己莽撞。穆成秀笑道:“好了,好了,二位兄台不要描了。二位兄台热心为友,你们越发急,越见得你们有义气。我们现在还是谈正经事。”当下,几个人开诚布公,通盘筹划一番。丁鸿把他的至友一一跟穆成秀、陶、赵等引见了。穆成秀、赵迈为了坚强对方的信赖,提议一同拜盟,“誓不相负。”镇九江丁鸿欢然大悦,立即歃血订盟,矢共生死;然后又一同密谋了一阵,就彼此加紧分头办事。
那鬼见愁穆成秀的“善劝”办法,果然是类乎“插刀留柬”的路数。这一天夜间,施御史在本宅“进士第”中,正和如夫人高卧香床,好梦正酣,那如夫人突然听见天崩地裂,屋梁塌下来,惊得她尖叫一声,挣身要爬起,竟爬不起来。一瞬眼间,记得是临睡熄了灯,如今却明灯辉煌,照眼生皱,抬头看帐顶,屋梁并没有砸下来,支肘再起,觉有什么东西,把他们的绣被钉住了。如夫人忙叫老爷,老爷睡得像死狗,推也推也醒。定眼一看,施御史脸色惨白,昏迷不醒。本来就是个枯瘦老头,如今像个死尸枯骨。如夫人惊叫起来,拼命一挣,挣出被外,这时候才发现有几把匕首,环绕着施御史夫妾,透被穿床,给钉住了。桌上还有一张白纸,压在灯台之下。
如夫人战战兢兢下了地,叫道:“你们快来,不好了,老爷死了!”推门而出,逃到外间,把值夜的使女拼命砸醒。使女也跟着喊,不大工夫,内客仆婢,阖府男妇,先后全惊醒了。
有着气膈病的大夫人自然也吵醒了,先是骂,跟着又惊又怒,披衣赶过来,一看见死尸般的施御史,摸了一把,冲着如夫人破口哭骂起来:“你这狐狸精,你这娼妇,白日里老爷还好好的,怎的一夜工夫,就教你毁成这样了!”
如夫人还口道:“太太你凭什么骂我,你看看这个!”大夫人这时方才看出刀子来!“哎哟!不好,有刺客!快来人!”吓得坐倒地上了,命使女们把男仆快快都叫来。这时,门帘也扯掉了。男仆站在卧房外间请命,大夫人又骂起狐狸精:“死不要脸!还守在这里做什么!”又骂男仆:“死尸们!还不快救你们老爷!”
男仆乱作一团,这才走进来,拔匕首,救主人。正忙着,大夫人卧房的套间内,又怪叫起来。那套间内住着乳娘和小少爷,一阵嚷闹,乳娘惊醒,一摸小主人没有了。大夫人又奔回上房,果然四岁的爱子连襁褓全不见了。大夫人号啕大哭,又骂男仆,“还不快找找少爷?”
幸而很快地把小主人寻到了,真是出乎意外,小少爷连襁褓竟上了房顶,救下来,也是昏迷不醒,面色惨白。大夫人一面哭孩子,哭丈夫,一面想起了家财,催骂仆妇查看箱笼。还好,财物没有失盗。于是直闹到天大亮,施御史父子才被救醒。那插在施御史周身的匕首竟有五把之多,刺力惊人,直钉入床板,恍如用大铁锤砸进去的,那灯台下压着的白纸黑字,也已拿给施御史阅看。施御史喘着气,双手抖抖地看了一遍,吓得他一声不言语,把白纸掩藏起来,直抹头上汗。大夫人说:“这是贼,还是刺客?”施御史摇头道:“全不是,这大概是江湖上的人过路跟我开玩笑,你们不要乱说!”又传谕仆妇丫头,一律不准向外讲,极力地把这件事哑秘下去。
挨到次日傍晚,施御史捻着胡须,千思百想,打定了主意,第三天悄悄地坐了轿,拜访知府。
刚一投帖,府衙长随先说:“敝上今天不见客。”因为施御史是常客,就抱歉似的解说:“敝上昨夜忽得重病,至今没上签押房,恐怕没法子会客,施老爷能不能改日再来?”施御史眼珠一转,说:“哦,病了?什么病?多早晚得的?”长随赔笑道:“小的说不清,小的是外班。”施御史想了想道:“你辛苦一趟吧,拿我的名帖进去报一声,说我一来问病,二来有要事奉商。”长随道:“这个,施老爷不是外人,小的试去碰一碰看。施老爷稍候一候!”长随进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长随高持名帖跑出来喊:“施老爷请,请往内衙一叙。”做出来要开中门的姿势,却没有传人伺候,施御史摇手止住,便下了轿,径走角门,随了长随,曲折进了府衙后宅。与耿知府两人见面,施御史说:“听说公祖老大人欠安?”耿知府卧在床上,推被而起,说道:“施年兄,恕罪恕罪!我本要请你来谈谈,不过……近来时令不正,容易得病,你府上可好么?昨夜里你没有……你昨夜睡得可好么?”
施御史登时明白了,知府这个病大概是跟自己同时得的,随即答道:“贱体托福顽健,公祖老大人请躺下说话吧,尊恙如今可好些?可是昨夜得的么?这可谓同病相怜,小弟我前夜也闹了一阵,险些死了!”
耿知府道:“唔,你也病了?什么病?”
两位官由互问病情说起,慢慢地绕着圈子吐露了实情。耿知府和施御史一样,昨夜得的也是那种怪病。———刀插穿被头,人中毒不醒。
官和绅两位老爷又绕了一回圈子,耿知府先把他那张“白纸黑字”拿出来,并吐怨言道:“施年兄,这病是我自找的,却也是你老兄嫁弄给我的。这件事分明是丁鸿这东西,看出我们布置的械斗的圈套,是要作弄他,他这才主使出人来干的,借此威吓官绅……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施御史道:“我想丁鸿前次在押的时候,畏官惧刑,现在忽然弄出这一手来,究竟是他还是别人……”没等到说完,看出耿知府神色不以为然,立刻改口道:“我想,就是别人干的,也一定跟他通谋。他挑了这么一个夹当,在出狱之后,械斗之前,突然暗遣刺客威胁官绅,他简直就是反叛了。我们是不是把他抓起来,严刑讯问,钩稽党羽?”
耿知府笑了起来,说:“年兄服官多年,怎么想出这个主意?”
“那么,依公祖之见呢?”
耿知府道:“事缓则圆,丁鸿这个刁民既敢密遣刺客,齐迫官长,势必早存叛逆之心,暗中正不知他布置了多少党羽。现在一重办他,恐不免打草惊蛇,激出大变。鄙意以为我们目前不妨把事情按一按,好像是他这一来,真把咱们吓住了,不敢惹他了,过些日子,他自觉没事了,松懈了,我们再猝然逮捕他和他的党羽,一网打尽,然后才是我们做官的报效朝廷,隐销乱萌的道理,而你我这口闷气也就出了,何必急在一时?至于目前之计,年兄熟悉地方情形,请你多多偏劳,设法打听丁鸿这家伙交接的都是些什么人物,是不是跟水寇鄱阳百鸟有勾结?”
施御史听了,沉默不言,他恨不得把丁鸿立刻抓起来,免除后患,他试着又催了一下,只是催不动。他就变了个法子,另问知府道:“公祖所见甚远、甚稳。兄弟不胜心折。只是他们械斗的事,该怎么办呢?”
耿知府笑道:“那是他们地痞流氓干的事,也是多年留下来的嫌隙,官府睁一眼,闭一眼,只要激不出事来,那就吏不举官不究就是了。”暗示着借械斗隐害丁鸿的诡谋,他不管了,不办了。
施御史很不满意,可是大权在知府手内,知府不再听他的吆喝了,他到底拗不过去。见知府眼望屋梁,意含厌倦,知道再不告辞,主人就要端茶送客了,便只得又敷衍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
回到家,施御史吹胡子瞪眼睛,冲家里人闹了一阵脾气。末后思量了一回,打算送重礼给知府,买嘱他逮捕丁鸿。他又心疼钱,不大愿意掏腰包。正在打不定主意,他那门斗又跑上来,禀报他一件要事。据那个舒长旺说,重金礼聘来的打手张开春、黄建堂两位名武师,退还聘金,不辞而别了。张、黄二位武师还婉劝舒长旺,应看重江湖义气,不要做官绅陷害良民的工具。———这一来,施御史更瞪眼了。
然而“把事情按一按”的办法,已经耿知府决定了。鬼见愁穆成秀、陶天佑、赵迈会同镇九江丁鸿,所做的“插刀留柬”的办法奏效了,居然把“事情压一压”了。虽然潜伏着隐患,穆成·秀觉得这一来,到底容出工夫来,展开手脚了。于是穆成秀很得意他这做法,向丁鸿笑道:“丁老兄,你看怎么样?”丁鸿自是欢欣感谢,丁鸿旁的朋友们也都高兴,至少把这场逼到眉睫的械斗,不知要死多少人命,惹多大乱子的凶杀,居然给化解得无影无踪了。
独有赵迈,另有所见。他向穆成秀说:“我看施御史吃这大的哑巴亏,未必甘休。这几天没事,不晓得耿知府、施御史他们暗中捣什么鬼了。我总觉事情不算完,须提防他们暗中调兵遣将,密布网罗。”
穆成秀把他那大脑袋尽摇道:“我已对张开春、黄建堂两位武师仔仔细细说开了,反正械斗是闹不起来了,眼前不会出事就够了。至于官绅不肯甘心,我也知道,但他们另布陷阱,那还得些日子。现在我们赶紧回去,替丁鸿延邀帮手。”
又过了些天,官府和豪绅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械斗的事似乎准是化了。那几个耍胳臂根的汉子,不但不再找丁鸿,就在九江口码头上也看不见了。穆成秀等便问丁鸿:“府县衙里边,可有靠近的朋友没有?”丁鸿说:“有。”又问:“现在事情是缓一步了,如果再有风声草动,你事先能得信么?”丁鸿道:“能倒是能,只怕未必灵通。”穆成秀思索了一回,道:“你再设法好好地贿买一下!”
又过了些日子,陶天佐回来了,带来了叶雨苍的回信。现在闯王大兵分道入豫入燕,和江南有些彀不上。叶雨苍事忙,也不能亲来策划。不过皖、鄂交界四流山地方,啸聚着一群山林好汉,为首的寨主虞百城,跟闯王部将也曾通谋。信中说镇九江丁鸿倘有起义决心,当鼓励他自己干,干起来自然有人,倘或势孤事危,可教他与虞百城联兵。信末就教穆成秀等,马上给虞百城丁鸿联络一下。穆成秀、赵迈依言先去找丁鸿。
镇九江丁鸿此时已经相信穆成秀等人的力量了,就拜托他们赶快与虞百城联络。穆成秀、赵迈、陶氏弟兄带了丁鸿的几个死友匆匆地去了;丁鸿就一面戒备着,一面照常干他的鱼行生意。耿知府、施御史连日一点动静也没有,街面上也没人寻隙;他虽然还没有放心,却也渐渐有点懈了劲。
这时地方上竟传大局吃紧,说是建夷(满清)自获得明廷葫芦岛三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率部投降,现在正整顿水师,窥伺鲁东广岛、登州、芝罘一带。而“流贼”闯王李自成也正率匪部直窥燕云。“内忧外患”交乘,凡属官绅士民食毛践土,理应效忠君国,荷戈勤王。九江既系久沐皇恩,难道还不该出兵、出饷、出械,以捍国难么?官绅这样说,老百姓这样传,于是军出旁午,征调频繁,市井间陡然紧张起来,这情形也波及江边船户渔民。
有一日,驻扎九江口的水师提督军门,忽发羽檄,传谕沿江所有航船、渔艇的排头、业主,齐到军门大营听令。大大小小的船行业主都被抱大令的水师营一齐催到军门。军门大营出来一位气象威武的将领,向这些船行排头“讲道”。先晓谕当前时局,辽寇当御,流寇当杀,但是“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当剿贼,所以讨流贼更比征辽御辽紧要。次指示征调重务,既为迎击流贼,防制他南窜,故此官军要征调江船,大批运兵、运粮、运军器,教他们船户人人掏出良心来,替皇家效力。征调是不给船资的,但照支“力役”的伙食费。传谕完了,就教他们画押,随时听候调遣。
这个传谕的将领,有人当是水师提督军门。可也有人认识,这人不过是中军参将,提督军门大人是轻易不跟小民见面的。这些船行散了之后,回途上七言八语,免不了怨言百出,尤其渔户,一向不管航运的,现在也征调到了。镇九江丁鸿既是鱼行老板,又是渔船排头,他却一声不响,低头沉吟。这回征调是为了御辽寇,剿“流贼”,可是自己是和闯王通谋的,“我怎能帮官家航运,来资敌害友呢!”
但这次征调,不比往日由军门檄告府县地方官办理,这次既是由军门径直下令,采取的是“军兴法”,“如违”便要“军法从事”。镇九江丁鸿和他的死友,同行商计,都说穆、赵联结虞百城未回,我们羽翼未丰,不可抵抗,还是且看动静,守机待时为妙。万一临到我们被征,也只好暂时虚与委蛇,不可硬顶;却不妨派人和穆、赵、虞百城,送信告急去。————就这样商定了。
却是事机紧迫,隔不了几天,征调令竟落到镇九江丁鸿头上。镇九江丁鸿心中不由疑忌,军输航运,理应先调江船,江船不足,然后征调渔船接济。怎么军输刚开始,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呢?这其中是否耿知府、施御史暗地作祟?如果是他们作祟,我们又当如何?
镇九江丁鸿耳目是灵通的,就一面准备应付之策,一面设法刺探。刺探结果,地方官似乎并不知情,且已引起文武大僚的争执。知府认为水师滥肆征调,侵夺理民之权;水师提督认为地方官有意私收民誉,阻挠军兴之令。双方竟互讦起来。要闹到督抚那里去。后来还是那个地方巨绅——施御史————出头调处,才算完事。
丁鸿只从府衙打听到文武不和的消息,便告诉了同帮盟友,大家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姑且只好应调了。”但为了对付不测之变,头一批渔船应调,就由镇九江丁鸿亲自率领。这头一批船,运的是新征集的兵丁和一批粮械,要运到安庆,再转到南京。文武大吏更为照顾商艰民困,只让运到安庆,再由安庆另行征发船只转输,以均劳逸。镇九江丁鸿和十二只江船,六只渔船,一同装运丁壮粮械,面江流往下游运,每只船都有兵弁随同押护。等到开始装运,镇九江丁鸿陡地起了疑心。按这装载的丁役粮械计算,只要八九艘江船就够了,本来用不了这许多船,更用不着渔船。他试着向小武官和江船排头探问,所得的回答是:“丁二爷你也是老江湖了,难道还不懂得官场的手法么?”“什么手法呢?”江船排头说:“谁打点得到家,谁就免征;谁打点得不够格,谁就辛苦一趟。这有什么可怪的!”
可是丁鸿也打点了,莫非打点得不到么?怎的渔船头一批就临到自己头上?他想不通,就只得多存戒心,多加探访。
可是沿路上居然一帆风顺,平安运抵安庆。押船的官弁对丁鸿也另眼看待,似乎认为丁二爷是九江地面上的人物,要攀交攀交。等到船抵安庆码头,拢岸不久,验收才毕,公事交代还未完,便惊动了码头上出头露脸的人物,立刻邀请丁鸿和江船排头,到下处饮酒歇息,还要请他们看戏。镇九江丁鸿推辞不掉,只得应酬,从这应酬中,听到了许多朝野新闻。原来大局败坏,讹言百出,税重役多,民心动摇,又不止九江口一个地方,这安庆一带也很骚动。丁鸿听了,只哼了几声。过了几天,签发的回批文书领到,丁鸿就掉船回返九江。九江口的朋友们本来不放心,现在齐来探问,得知平安无事,也就丢开了。
跟着第二批、第三批船运,也都派下来。随后到了第七批船运,又轮到丁鸿头上。丁鸿既然心存戒慎,就又亲自押运,随船驶往安庆。一路平安无事,到了马当地方,那里关防突然吃紧起来(而马当镇依然属于江西九江府地界)。沿江舰艇密布,水师云集;丁鸿等这批渔船一共六艘,虽然是奉檄随办军运,仍被严厉盘诘,仔细搜检。竟给扣留了多半天,眼见得船不能启碇了,便夜泊江边,预备明早开行。镇九江丁鸿睡在一只渔船船舱中,含怒饮酒,不觉睡熟。忽然间,船发惊讯,船户水手喊成一片:“不好了,丁老板,粮械船走水了!”
镇九江丁鸿,一跃而起,抢到舱面,拿起了他的铁篙。他才待喝问,其实不用喝问,满江通红,六艘渔船,已有三艘起火!另有八只江船,一只也没烧!
这运粮运械船警夜戒备本严,又有兵弁护航,怎么会突然失慎,又不止一艘?此时竟无暇查究,镇九江丁鸿奋起神威,大呼同伴,赶快来抢救。他挥动铁篙,先要冲开那已发火之船,与未起火之船隔绝。
可是丁鸿之抢救,不但根本无效,而且押运粮械的兵弁,和闻警驶来护航,驻扎马当的水师营,竟一齐前来抓拿失火船上的水手渔户,并且要拿办丁鸿。
丁鸿在火光中,冒着炽热的火焰,用铁篙奋勇把失火船捣到江心,使它离开其他的船。然而在火光中,他竟看到了官军冲他放箭。而且更在火光中,恍惚瞥见了水师营游艇上有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那受施御史指使,要以械斗争夺码头的武师,一个是舒长旺,另一个也是一位武师,二人在那里指点帮拳。
江岸上,江流中此喝彼和传出一片呐喊!
“拿呀,拿呀!”
“渔船通匪!”
“渔船与闯贼勾结。”
丁鸿蓦地憬悟,但已迟了。可是,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早”,一定要“运”的。
他不懂“王法做圈套”这句话,更不懂“王法”本来就是“圈套”。
马当口一片喊声,要拿私焚粮械,阻挠军运,与闯贼勾结的九江口水上恶霸“镇九江”丁鸿。
镇九江丁鸿一阵怒笑,怪喊如雷:“盟友们,我们上当了!我们反,我们反,我们杀!”
随船渔民们一看火起,也都急了,便跟着一齐喊。镇九江丁鸿使出他那威镇九江的本领,挥动铁篙,驾渔船扑奔水师快艇。水师营兵操舟来攻,倒被他挥篙打倒好几个水军士兵,他竟当先跃登快艇,招呼死友,快快登艇。渔民们果然一齐硬来夺船。渔民的水性比水兵强得多,不大工夫竟夺取了两三只快艇。镇九江喊道:“突围快走!”
这时白霜横江,夜色迷离。镇九江丁鸿和二十来个渔民,驾船急逃,水师营官兵驾船急追。水师营的操舟术不敌渔民,很快地就被渔民冲出重围,逃了开去,而且很快地毁舟登岸,昼伏夜行,从陆路逃向九江。镇九江丁鸿的意思,还要潜入九江口,把死友和亲眷拔救出来。不料九江口官面上预先安排下圈套,在马当口阴谋纵火归罪的第二天,便已开始搜查渔户,暗加监管。却是手下官人,暗中有和镇九江通气的,在第三天便泄露了机谋。镇九江留在当地的死友们叫道:“不好!我们应该赶紧起义自救!”
不过人们畏难苟安的心情,依然作怪。他们还要等一等镇九江的准信,妄想看准了再动。准信没来,渔民已经有十几个人被捕。这一来,渔民们被迫不得不动起来了。
渔民们三三两两密议,大多数都把亲属运到渔船,假装下江捕鱼,以便伺机逃奔四流山虞百城。结果,水师营封江,渔民强闯,激起了一场水战,渔民终于闯出去了,却被打得落花流水,各不相顾。大半数舍舟上岸,少半数战死遭擒。等到赵迈等和四流山虞百城联络妥帖,九江口渔民的抗官运动已经失败到底了。
失败的缘故何在呢?
就在于赵迈、穆成秀等联络水陆联兵起义,迟了一步。
怎样的迟了一步呢?
铁秀才赵迈尚还“能见其大”,而鬼见愁穆成秀的游侠作风,竟把事情“轻重倒置”了。鬼见愁穆成秀他半路上忽然要考验赵迈吃苦耐劳的本领;他又路见不平,拔刀仗义,要搭救一些落在妖人手里的童男童女。他耽误了二三十天,把童男童女救了,可是把九江口渔民起义的事给误了!
原来,在叶道长分派穆、陶等人,搭救铁秀才赵迈时,穆、陶等人都觉得赵迈文绉绉的,和自己气味不大相投。等到救出赵迈之后,陶氏昆仲陪伴着赵迈逃难,一路上艰苦备尝,赵迈却能忍受,对赵迈便改了一些看法。可是鬼见愁穆成秀总有点不放心这个文弱书生。这一次由九江口到四流山,鬼见愁穆成秀恰与赵迈同路,鬼见愁要试试这位秀才师弟,于是他玩了一点把戏,而赵迈果然吃不消了。
穆成秀自幼受苦,当乞儿惯了,风餐露宿,冷地寒天躺下就睡,一睡就睡熟,有点动静,睁眼就清醒。赵迈是读书人,怎么着也得有铺有盖,躺在床上才能安眠。别的苦他都能受,受累起早全成,就是这一手他准伤风。跟穆成秀伴行几天,他就患伤风几天,随后咳嗽起来了。但是他贪图跟大师兄学能耐,学江湖经验,强行忍受,苦不肯言。数日后,被穆成秀看出来了,他却不能同情赵迈这份脆弱。他脾气既怪,又太任性,他嘲笑赵迈:“怎么样,老弟,不行了吧?要想干我们这一套,就得熬得住,受得了才成。再像旧日在家纳福,可有点吃不开呀。”
赵迈脸一红道:“我得慢慢地来,吃苦也得练,师兄你不要心急。日子长了,我就改过来了。可是,若教我练成大师兄你这样的铜筋铁骨、心硬如钢,我还差得远,却是你要容我一步一步地修炼。”
鬼见愁穆成秀哈哈大笑道:“老弟这几句话,是该画圈(犹如说,值一百分),我倒想不到你体气盯不住,嘴头子倒够硬的。”
镇九江丁鸿忽然笑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其实都是后话,将来有工夫,可以仔细盘算。我们现在着急的是眼前的办法,诚如你老兄所说,人不多,帮手少。咱们干干脆脆一句话,穆仁兄,你们能出多少帮手呢?”
穆成秀也笑道:“我们也更干脆,你当是我们还对你老兄有什么夹藏掖么?我们的人都来了,就是一巴掌这些个!”
镇九江不由动怒,道:“你们才五个人么?”
穆成秀道:“五个人还少么?”
丁鸿简直要大骂,可是他忍住了。他说道:“五位英雄果然不少,桃园不是才三结义么?不过我们二百一十七人已太无能,总觉不是万夫不当之勇。可是就冲你老兄这个气派,也给在下仗胆助威不少,我一定豁出去干就是了。穆仁兄、陶仁兄、赵仁兄……你们到场是三位,你三位请回,听我们的好消息吧。”
镇九江这一气,非同小可。他已然决定了,先杀穆陶赵三人以灭口,就算拿他们开刀祭旗。他认定穆成秀等口吻狡,言行诡怪,简直不是恶作剧,就是官面的狗腿子。自己的计划决不再多说,已然认为说得太多了。他心想,只要穆成秀等告辞要走,就把他们扣起来,先审审他们的底细。丁鸿双眼闪闪,往外冒火。他的盟友们看出不对劲来,那两个居间人高春江、鲁晓峰,却早恼了,突然上前,抓住了鬼见愁穆成秀,厉声诘问道:“姓穆的,你不能拿好朋友开玩笑!是我多事,把丁二哥身家性命交关,还牵连着鱼行渔船好几百口人生死的大事,瞎眉瞪眼地告诉了你们;也是你们先要造反,来找帮手,我才相信你们。怎么着,你们把实底掏摸了去,放出这样的稀松平常的屁来!姓穆的,你此刻不说出真心实话来,我跟你不客气!”
陶天佑、赵迈一齐拦道:“慢来慢来,有话好讲!”穆成秀面现诧异,说:“我怎么啦?我的话还没讲完,我的主意还没有拿出来,丁鸿兄就急不可待了?人家着急是应该的,老高、老鲁你这两位中间人也引头瞪眼,瞪眼能办事么?”
神手蔡松乔一看下不了台,忙站起来,横在三人中间,赔笑道:“消消气,有话慢慢商量。穆老兄,你究竟有什么高见,指教我们丁二哥呢?”
鬼见愁穆成秀刚要张嘴,铁秀才赵迈施眼色止住他,自己却用和缓的口气,笑着向丁鸿、蔡松乔说道:“我们也是想到丁老兄帮手少,仓促起义,未见得马到成功。昨日里,我用釜底抽薪的法子,把你们眼前这场是非压一压;然后容开手脚,我们去给你们请救兵,里应外合,才能成事。”
丁鸿纳着气问道:“请问用什么釜底抽薪之计,才能压得住这场械斗呢?难道说向官府行贿,找主使人向施御史服软?”
赵迈道:“服软行贿,如果有效,也未尝不可以。只是这些贪官豪绅一向软的欺、硬的怕,你越央求大老爷恩典,大老爷越要拿板子敲打你。”
“那么,怎样釜底抽薪呢?”
赵迈道:“我们想了一条拙计,请丁老兄和诸位兄台一同斟酌。其一,耿知府、施御史是丁兄的真对头,他们那里,我们可以设法托人去善劝他们,教他们适可而止,不要再算计你。其‘二,出头争码头来的那几位江湖朋友,我们也可以绕弯子找人,跟他们说开了,劝他们不要受官府豪门支使,当傻小子……”
居间人高春江、鲁晓峰听了一愣,说:“你你,怎么你们跟他们官绅也有拉拢么?”
穆成秀、陶天佑、赵迈全笑了。穆成秀抖着大头说道:“咱们闯江湖的人,眼皮是杂的,跟哪一行都来往。官绅这一方面,咱们虽然高攀不上,可是总能找出门径来,挖出跟他们对上脸、说进话的人,烦他们给丁老兄疏通疏通。我们相信,只要容开了空,我们管保把他们老爷们善劝好了。”
丁鸿见穆成秀说这话时,神色冷淡,忽然想过味来,忙问道:“穆仁兄,你们的话里面有好大的脱榫。赵兄刚才说他们吃软怕硬,怎么又能听人善劝!你们的善劝的法子是怎样的呢?你打算烦谁去善劝呢?”
穆成秀笑而不言,只说:“三天以内,我们总能找出善劝的人来,既然找到人,自然他就会拿出善劝的妙法来,你就统统交给我,不必多问了。”镇九江丁鸿摇头道:“不对,不对!莫非你老兄这种劝善法子,是要用插刀留柬么?”
穆成秀敞笑起来,说:“你就不要叮问了,反正我们担保给你办得妥妥当当,决不会挤出枝节来。实对你说吧,你们的决心和人力,我们都体察明白了,知道你们确有起义的打算。可是我也已看出你们人力不大够,我们已然连夜派人送信去了。但丁老兄你要知道,我们跟北边人距离太远,莫说来一批人,就是来一个信,也得十天半月,何况沿路上还有官军。所以在眼前,我们该用一点手法,把事情按一按,好容得咱们展开手脚。我说的这宗办法,乃是我们哥几个替你老兄设身处地,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商定的,丁老兄,你觉得怎么样?”
“倘或善劝无效,事情按不住呢?”
赵迈慨然说道:“那当然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要替大家安排一个退身步。总而言之,我们是拿丁老兄当一个自己人看待,一切请放心,我们既然来了,就不会事到临头,再躲闪了,丁老兄别忘了我们是干什么的。”
镇九江丁鸿和居间人到此都放了心,丁鸿首先站起来,向穆成秀、赵迈、陶天佑抱拳道歉:“小弟是当局者迷,这几天忙得我头昏眼花,未免把老兄的高见错想了。我也不说感激的话了,此后我丁某的身家性命,全托付你们哥几位了;我和我的朋友一定跟了你们几位走,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赵迈也忙谦谢道:“是我们说话不透亮,容易教朋友误会。话既说开,我们抓紧时机,赶快办起来。”那两位居间人也连声谢过,再三说自己莽撞。穆成秀笑道:“好了,好了,二位兄台不要描了。二位兄台热心为友,你们越发急,越见得你们有义气。我们现在还是谈正经事。”当下,几个人开诚布公,通盘筹划一番。丁鸿把他的至友一一跟穆成秀、陶、赵等引见了。穆成秀、赵迈为了坚强对方的信赖,提议一同拜盟,“誓不相负。”镇九江丁鸿欢然大悦,立即歃血订盟,矢共生死;然后又一同密谋了一阵,就彼此加紧分头办事。
那鬼见愁穆成秀的“善劝”办法,果然是类乎“插刀留柬”的路数。这一天夜间,施御史在本宅“进士第”中,正和如夫人高卧香床,好梦正酣,那如夫人突然听见天崩地裂,屋梁塌下来,惊得她尖叫一声,挣身要爬起,竟爬不起来。一瞬眼间,记得是临睡熄了灯,如今却明灯辉煌,照眼生皱,抬头看帐顶,屋梁并没有砸下来,支肘再起,觉有什么东西,把他们的绣被钉住了。如夫人忙叫老爷,老爷睡得像死狗,推也推也醒。定眼一看,施御史脸色惨白,昏迷不醒。本来就是个枯瘦老头,如今像个死尸枯骨。如夫人惊叫起来,拼命一挣,挣出被外,这时候才发现有几把匕首,环绕着施御史夫妾,透被穿床,给钉住了。桌上还有一张白纸,压在灯台之下。
如夫人战战兢兢下了地,叫道:“你们快来,不好了,老爷死了!”推门而出,逃到外间,把值夜的使女拼命砸醒。使女也跟着喊,不大工夫,内客仆婢,阖府男妇,先后全惊醒了。
有着气膈病的大夫人自然也吵醒了,先是骂,跟着又惊又怒,披衣赶过来,一看见死尸般的施御史,摸了一把,冲着如夫人破口哭骂起来:“你这狐狸精,你这娼妇,白日里老爷还好好的,怎的一夜工夫,就教你毁成这样了!”
如夫人还口道:“太太你凭什么骂我,你看看这个!”大夫人这时方才看出刀子来!“哎哟!不好,有刺客!快来人!”吓得坐倒地上了,命使女们把男仆快快都叫来。这时,门帘也扯掉了。男仆站在卧房外间请命,大夫人又骂起狐狸精:“死不要脸!还守在这里做什么!”又骂男仆:“死尸们!还不快救你们老爷!”
男仆乱作一团,这才走进来,拔匕首,救主人。正忙着,大夫人卧房的套间内,又怪叫起来。那套间内住着乳娘和小少爷,一阵嚷闹,乳娘惊醒,一摸小主人没有了。大夫人又奔回上房,果然四岁的爱子连襁褓全不见了。大夫人号啕大哭,又骂男仆,“还不快找找少爷?”
幸而很快地把小主人寻到了,真是出乎意外,小少爷连襁褓竟上了房顶,救下来,也是昏迷不醒,面色惨白。大夫人一面哭孩子,哭丈夫,一面想起了家财,催骂仆妇查看箱笼。还好,财物没有失盗。于是直闹到天大亮,施御史父子才被救醒。那插在施御史周身的匕首竟有五把之多,刺力惊人,直钉入床板,恍如用大铁锤砸进去的,那灯台下压着的白纸黑字,也已拿给施御史阅看。施御史喘着气,双手抖抖地看了一遍,吓得他一声不言语,把白纸掩藏起来,直抹头上汗。大夫人说:“这是贼,还是刺客?”施御史摇头道:“全不是,这大概是江湖上的人过路跟我开玩笑,你们不要乱说!”又传谕仆妇丫头,一律不准向外讲,极力地把这件事哑秘下去。
挨到次日傍晚,施御史捻着胡须,千思百想,打定了主意,第三天悄悄地坐了轿,拜访知府。
刚一投帖,府衙长随先说:“敝上今天不见客。”因为施御史是常客,就抱歉似的解说:“敝上昨夜忽得重病,至今没上签押房,恐怕没法子会客,施老爷能不能改日再来?”施御史眼珠一转,说:“哦,病了?什么病?多早晚得的?”长随赔笑道:“小的说不清,小的是外班。”施御史想了想道:“你辛苦一趟吧,拿我的名帖进去报一声,说我一来问病,二来有要事奉商。”长随道:“这个,施老爷不是外人,小的试去碰一碰看。施老爷稍候一候!”长随进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长随高持名帖跑出来喊:“施老爷请,请往内衙一叙。”做出来要开中门的姿势,却没有传人伺候,施御史摇手止住,便下了轿,径走角门,随了长随,曲折进了府衙后宅。与耿知府两人见面,施御史说:“听说公祖老大人欠安?”耿知府卧在床上,推被而起,说道:“施年兄,恕罪恕罪!我本要请你来谈谈,不过……近来时令不正,容易得病,你府上可好么?昨夜里你没有……你昨夜睡得可好么?”
施御史登时明白了,知府这个病大概是跟自己同时得的,随即答道:“贱体托福顽健,公祖老大人请躺下说话吧,尊恙如今可好些?可是昨夜得的么?这可谓同病相怜,小弟我前夜也闹了一阵,险些死了!”
耿知府道:“唔,你也病了?什么病?”
两位官由互问病情说起,慢慢地绕着圈子吐露了实情。耿知府和施御史一样,昨夜得的也是那种怪病。———刀插穿被头,人中毒不醒。
官和绅两位老爷又绕了一回圈子,耿知府先把他那张“白纸黑字”拿出来,并吐怨言道:“施年兄,这病是我自找的,却也是你老兄嫁弄给我的。这件事分明是丁鸿这东西,看出我们布置的械斗的圈套,是要作弄他,他这才主使出人来干的,借此威吓官绅……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施御史道:“我想丁鸿前次在押的时候,畏官惧刑,现在忽然弄出这一手来,究竟是他还是别人……”没等到说完,看出耿知府神色不以为然,立刻改口道:“我想,就是别人干的,也一定跟他通谋。他挑了这么一个夹当,在出狱之后,械斗之前,突然暗遣刺客威胁官绅,他简直就是反叛了。我们是不是把他抓起来,严刑讯问,钩稽党羽?”
耿知府笑了起来,说:“年兄服官多年,怎么想出这个主意?”
“那么,依公祖之见呢?”
耿知府道:“事缓则圆,丁鸿这个刁民既敢密遣刺客,齐迫官长,势必早存叛逆之心,暗中正不知他布置了多少党羽。现在一重办他,恐不免打草惊蛇,激出大变。鄙意以为我们目前不妨把事情按一按,好像是他这一来,真把咱们吓住了,不敢惹他了,过些日子,他自觉没事了,松懈了,我们再猝然逮捕他和他的党羽,一网打尽,然后才是我们做官的报效朝廷,隐销乱萌的道理,而你我这口闷气也就出了,何必急在一时?至于目前之计,年兄熟悉地方情形,请你多多偏劳,设法打听丁鸿这家伙交接的都是些什么人物,是不是跟水寇鄱阳百鸟有勾结?”
施御史听了,沉默不言,他恨不得把丁鸿立刻抓起来,免除后患,他试着又催了一下,只是催不动。他就变了个法子,另问知府道:“公祖所见甚远、甚稳。兄弟不胜心折。只是他们械斗的事,该怎么办呢?”
耿知府笑道:“那是他们地痞流氓干的事,也是多年留下来的嫌隙,官府睁一眼,闭一眼,只要激不出事来,那就吏不举官不究就是了。”暗示着借械斗隐害丁鸿的诡谋,他不管了,不办了。
施御史很不满意,可是大权在知府手内,知府不再听他的吆喝了,他到底拗不过去。见知府眼望屋梁,意含厌倦,知道再不告辞,主人就要端茶送客了,便只得又敷衍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
回到家,施御史吹胡子瞪眼睛,冲家里人闹了一阵脾气。末后思量了一回,打算送重礼给知府,买嘱他逮捕丁鸿。他又心疼钱,不大愿意掏腰包。正在打不定主意,他那门斗又跑上来,禀报他一件要事。据那个舒长旺说,重金礼聘来的打手张开春、黄建堂两位名武师,退还聘金,不辞而别了。张、黄二位武师还婉劝舒长旺,应看重江湖义气,不要做官绅陷害良民的工具。———这一来,施御史更瞪眼了。
然而“把事情按一按”的办法,已经耿知府决定了。鬼见愁穆成秀、陶天佑、赵迈会同镇九江丁鸿,所做的“插刀留柬”的办法奏效了,居然把“事情压一压”了。虽然潜伏着隐患,穆成·秀觉得这一来,到底容出工夫来,展开手脚了。于是穆成秀很得意他这做法,向丁鸿笑道:“丁老兄,你看怎么样?”丁鸿自是欢欣感谢,丁鸿旁的朋友们也都高兴,至少把这场逼到眉睫的械斗,不知要死多少人命,惹多大乱子的凶杀,居然给化解得无影无踪了。
独有赵迈,另有所见。他向穆成秀说:“我看施御史吃这大的哑巴亏,未必甘休。这几天没事,不晓得耿知府、施御史他们暗中捣什么鬼了。我总觉事情不算完,须提防他们暗中调兵遣将,密布网罗。”
穆成秀把他那大脑袋尽摇道:“我已对张开春、黄建堂两位武师仔仔细细说开了,反正械斗是闹不起来了,眼前不会出事就够了。至于官绅不肯甘心,我也知道,但他们另布陷阱,那还得些日子。现在我们赶紧回去,替丁鸿延邀帮手。”
又过了些天,官府和豪绅那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械斗的事似乎准是化了。那几个耍胳臂根的汉子,不但不再找丁鸿,就在九江口码头上也看不见了。穆成秀等便问丁鸿:“府县衙里边,可有靠近的朋友没有?”丁鸿说:“有。”又问:“现在事情是缓一步了,如果再有风声草动,你事先能得信么?”丁鸿道:“能倒是能,只怕未必灵通。”穆成秀思索了一回,道:“你再设法好好地贿买一下!”
又过了些日子,陶天佐回来了,带来了叶雨苍的回信。现在闯王大兵分道入豫入燕,和江南有些彀不上。叶雨苍事忙,也不能亲来策划。不过皖、鄂交界四流山地方,啸聚着一群山林好汉,为首的寨主虞百城,跟闯王部将也曾通谋。信中说镇九江丁鸿倘有起义决心,当鼓励他自己干,干起来自然有人,倘或势孤事危,可教他与虞百城联兵。信末就教穆成秀等,马上给虞百城丁鸿联络一下。穆成秀、赵迈依言先去找丁鸿。
镇九江丁鸿此时已经相信穆成秀等人的力量了,就拜托他们赶快与虞百城联络。穆成秀、赵迈、陶氏弟兄带了丁鸿的几个死友匆匆地去了;丁鸿就一面戒备着,一面照常干他的鱼行生意。耿知府、施御史连日一点动静也没有,街面上也没人寻隙;他虽然还没有放心,却也渐渐有点懈了劲。
这时地方上竟传大局吃紧,说是建夷(满清)自获得明廷葫芦岛三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率部投降,现在正整顿水师,窥伺鲁东广岛、登州、芝罘一带。而“流贼”闯王李自成也正率匪部直窥燕云。“内忧外患”交乘,凡属官绅士民食毛践土,理应效忠君国,荷戈勤王。九江既系久沐皇恩,难道还不该出兵、出饷、出械,以捍国难么?官绅这样说,老百姓这样传,于是军出旁午,征调频繁,市井间陡然紧张起来,这情形也波及江边船户渔民。
有一日,驻扎九江口的水师提督军门,忽发羽檄,传谕沿江所有航船、渔艇的排头、业主,齐到军门大营听令。大大小小的船行业主都被抱大令的水师营一齐催到军门。军门大营出来一位气象威武的将领,向这些船行排头“讲道”。先晓谕当前时局,辽寇当御,流寇当杀,但是“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当剿贼,所以讨流贼更比征辽御辽紧要。次指示征调重务,既为迎击流贼,防制他南窜,故此官军要征调江船,大批运兵、运粮、运军器,教他们船户人人掏出良心来,替皇家效力。征调是不给船资的,但照支“力役”的伙食费。传谕完了,就教他们画押,随时听候调遣。
这个传谕的将领,有人当是水师提督军门。可也有人认识,这人不过是中军参将,提督军门大人是轻易不跟小民见面的。这些船行散了之后,回途上七言八语,免不了怨言百出,尤其渔户,一向不管航运的,现在也征调到了。镇九江丁鸿既是鱼行老板,又是渔船排头,他却一声不响,低头沉吟。这回征调是为了御辽寇,剿“流贼”,可是自己是和闯王通谋的,“我怎能帮官家航运,来资敌害友呢!”
但这次征调,不比往日由军门檄告府县地方官办理,这次既是由军门径直下令,采取的是“军兴法”,“如违”便要“军法从事”。镇九江丁鸿和他的死友,同行商计,都说穆、赵联结虞百城未回,我们羽翼未丰,不可抵抗,还是且看动静,守机待时为妙。万一临到我们被征,也只好暂时虚与委蛇,不可硬顶;却不妨派人和穆、赵、虞百城,送信告急去。————就这样商定了。
却是事机紧迫,隔不了几天,征调令竟落到镇九江丁鸿头上。镇九江丁鸿心中不由疑忌,军输航运,理应先调江船,江船不足,然后征调渔船接济。怎么军输刚开始,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呢?这其中是否耿知府、施御史暗地作祟?如果是他们作祟,我们又当如何?
镇九江丁鸿耳目是灵通的,就一面准备应付之策,一面设法刺探。刺探结果,地方官似乎并不知情,且已引起文武大僚的争执。知府认为水师滥肆征调,侵夺理民之权;水师提督认为地方官有意私收民誉,阻挠军兴之令。双方竟互讦起来。要闹到督抚那里去。后来还是那个地方巨绅——施御史————出头调处,才算完事。
丁鸿只从府衙打听到文武不和的消息,便告诉了同帮盟友,大家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姑且只好应调了。”但为了对付不测之变,头一批渔船应调,就由镇九江丁鸿亲自率领。这头一批船,运的是新征集的兵丁和一批粮械,要运到安庆,再转到南京。文武大吏更为照顾商艰民困,只让运到安庆,再由安庆另行征发船只转输,以均劳逸。镇九江丁鸿和十二只江船,六只渔船,一同装运丁壮粮械,面江流往下游运,每只船都有兵弁随同押护。等到开始装运,镇九江丁鸿陡地起了疑心。按这装载的丁役粮械计算,只要八九艘江船就够了,本来用不了这许多船,更用不着渔船。他试着向小武官和江船排头探问,所得的回答是:“丁二爷你也是老江湖了,难道还不懂得官场的手法么?”“什么手法呢?”江船排头说:“谁打点得到家,谁就免征;谁打点得不够格,谁就辛苦一趟。这有什么可怪的!”
可是丁鸿也打点了,莫非打点得不到么?怎的渔船头一批就临到自己头上?他想不通,就只得多存戒心,多加探访。
可是沿路上居然一帆风顺,平安运抵安庆。押船的官弁对丁鸿也另眼看待,似乎认为丁二爷是九江地面上的人物,要攀交攀交。等到船抵安庆码头,拢岸不久,验收才毕,公事交代还未完,便惊动了码头上出头露脸的人物,立刻邀请丁鸿和江船排头,到下处饮酒歇息,还要请他们看戏。镇九江丁鸿推辞不掉,只得应酬,从这应酬中,听到了许多朝野新闻。原来大局败坏,讹言百出,税重役多,民心动摇,又不止九江口一个地方,这安庆一带也很骚动。丁鸿听了,只哼了几声。过了几天,签发的回批文书领到,丁鸿就掉船回返九江。九江口的朋友们本来不放心,现在齐来探问,得知平安无事,也就丢开了。
跟着第二批、第三批船运,也都派下来。随后到了第七批船运,又轮到丁鸿头上。丁鸿既然心存戒慎,就又亲自押运,随船驶往安庆。一路平安无事,到了马当地方,那里关防突然吃紧起来(而马当镇依然属于江西九江府地界)。沿江舰艇密布,水师云集;丁鸿等这批渔船一共六艘,虽然是奉檄随办军运,仍被严厉盘诘,仔细搜检。竟给扣留了多半天,眼见得船不能启碇了,便夜泊江边,预备明早开行。镇九江丁鸿睡在一只渔船船舱中,含怒饮酒,不觉睡熟。忽然间,船发惊讯,船户水手喊成一片:“不好了,丁老板,粮械船走水了!”
镇九江丁鸿,一跃而起,抢到舱面,拿起了他的铁篙。他才待喝问,其实不用喝问,满江通红,六艘渔船,已有三艘起火!另有八只江船,一只也没烧!
这运粮运械船警夜戒备本严,又有兵弁护航,怎么会突然失慎,又不止一艘?此时竟无暇查究,镇九江丁鸿奋起神威,大呼同伴,赶快来抢救。他挥动铁篙,先要冲开那已发火之船,与未起火之船隔绝。
可是丁鸿之抢救,不但根本无效,而且押运粮械的兵弁,和闻警驶来护航,驻扎马当的水师营,竟一齐前来抓拿失火船上的水手渔户,并且要拿办丁鸿。
丁鸿在火光中,冒着炽热的火焰,用铁篙奋勇把失火船捣到江心,使它离开其他的船。然而在火光中,他竟看到了官军冲他放箭。而且更在火光中,恍惚瞥见了水师营游艇上有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那受施御史指使,要以械斗争夺码头的武师,一个是舒长旺,另一个也是一位武师,二人在那里指点帮拳。
江岸上,江流中此喝彼和传出一片呐喊!
“拿呀,拿呀!”
“渔船通匪!”
“渔船与闯贼勾结。”
丁鸿蓦地憬悟,但已迟了。可是,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早”,一定要“运”的。
他不懂“王法做圈套”这句话,更不懂“王法”本来就是“圈套”。
马当口一片喊声,要拿私焚粮械,阻挠军运,与闯贼勾结的九江口水上恶霸“镇九江”丁鸿。
镇九江丁鸿一阵怒笑,怪喊如雷:“盟友们,我们上当了!我们反,我们反,我们杀!”
随船渔民们一看火起,也都急了,便跟着一齐喊。镇九江丁鸿使出他那威镇九江的本领,挥动铁篙,驾渔船扑奔水师快艇。水师营兵操舟来攻,倒被他挥篙打倒好几个水军士兵,他竟当先跃登快艇,招呼死友,快快登艇。渔民们果然一齐硬来夺船。渔民的水性比水兵强得多,不大工夫竟夺取了两三只快艇。镇九江喊道:“突围快走!”
这时白霜横江,夜色迷离。镇九江丁鸿和二十来个渔民,驾船急逃,水师营官兵驾船急追。水师营的操舟术不敌渔民,很快地就被渔民冲出重围,逃了开去,而且很快地毁舟登岸,昼伏夜行,从陆路逃向九江。镇九江丁鸿的意思,还要潜入九江口,把死友和亲眷拔救出来。不料九江口官面上预先安排下圈套,在马当口阴谋纵火归罪的第二天,便已开始搜查渔户,暗加监管。却是手下官人,暗中有和镇九江通气的,在第三天便泄露了机谋。镇九江留在当地的死友们叫道:“不好!我们应该赶紧起义自救!”
不过人们畏难苟安的心情,依然作怪。他们还要等一等镇九江的准信,妄想看准了再动。准信没来,渔民已经有十几个人被捕。这一来,渔民们被迫不得不动起来了。
渔民们三三两两密议,大多数都把亲属运到渔船,假装下江捕鱼,以便伺机逃奔四流山虞百城。结果,水师营封江,渔民强闯,激起了一场水战,渔民终于闯出去了,却被打得落花流水,各不相顾。大半数舍舟上岸,少半数战死遭擒。等到赵迈等和四流山虞百城联络妥帖,九江口渔民的抗官运动已经失败到底了。
失败的缘故何在呢?
就在于赵迈、穆成秀等联络水陆联兵起义,迟了一步。
怎样的迟了一步呢?
铁秀才赵迈尚还“能见其大”,而鬼见愁穆成秀的游侠作风,竟把事情“轻重倒置”了。鬼见愁穆成秀他半路上忽然要考验赵迈吃苦耐劳的本领;他又路见不平,拔刀仗义,要搭救一些落在妖人手里的童男童女。他耽误了二三十天,把童男童女救了,可是把九江口渔民起义的事给误了!
原来,在叶道长分派穆、陶等人,搭救铁秀才赵迈时,穆、陶等人都觉得赵迈文绉绉的,和自己气味不大相投。等到救出赵迈之后,陶氏昆仲陪伴着赵迈逃难,一路上艰苦备尝,赵迈却能忍受,对赵迈便改了一些看法。可是鬼见愁穆成秀总有点不放心这个文弱书生。这一次由九江口到四流山,鬼见愁穆成秀恰与赵迈同路,鬼见愁要试试这位秀才师弟,于是他玩了一点把戏,而赵迈果然吃不消了。
穆成秀自幼受苦,当乞儿惯了,风餐露宿,冷地寒天躺下就睡,一睡就睡熟,有点动静,睁眼就清醒。赵迈是读书人,怎么着也得有铺有盖,躺在床上才能安眠。别的苦他都能受,受累起早全成,就是这一手他准伤风。跟穆成秀伴行几天,他就患伤风几天,随后咳嗽起来了。但是他贪图跟大师兄学能耐,学江湖经验,强行忍受,苦不肯言。数日后,被穆成秀看出来了,他却不能同情赵迈这份脆弱。他脾气既怪,又太任性,他嘲笑赵迈:“怎么样,老弟,不行了吧?要想干我们这一套,就得熬得住,受得了才成。再像旧日在家纳福,可有点吃不开呀。”
赵迈脸一红道:“我得慢慢地来,吃苦也得练,师兄你不要心急。日子长了,我就改过来了。可是,若教我练成大师兄你这样的铜筋铁骨、心硬如钢,我还差得远,却是你要容我一步一步地修炼。”
鬼见愁穆成秀哈哈大笑道:“老弟这几句话,是该画圈(犹如说,值一百分),我倒想不到你体气盯不住,嘴头子倒够硬的。”
相关热词搜索:绿林豪杰传
下一章:第八章 万恶妖人竟然生剖孕妇 无知土霸妄想南面称王
上一章:第六章 险恶豪绅仗势倚财强霸道 鱼行好汉熬煎受迫怒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