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08-10 作者:朱羽 来源:朱羽作品集 点击:
一九七九年秋天,林峥嵘正在美国柏克莱大学功读企管学博士学位。他奉母命匆促回到台湾,因为他那七十二岁的父亲,台湾企业界的名人林城老先生突然因脑中风去世。
林氏集团有十数家关系企业,其中有木业、钢铁、建设、租赁、食品、渔业等等。林峥嵘不是仅仅赶回来奔丧而已;他还必须放弃学业,接管林氏集团。林城老先生在他四十六岁那年才有了峥嵘这唯一的子嗣。
林峥嵘的母亲黄碧娥在台湾未光复前日治时代,毕业于高等女校,也算是个知识分子。然而女人毕竟不象男人那样把事业看得多么重要。当儿子服完预备军官役正准备出国深造的前夕,她要儿子先结婚。那时,围绕在林峥嵘身边的闺阁千金真不知道有多少。当然,黄碧娥最如意的是她一个远房堂妹的女儿魏苏敏;她小峥嵘三岁,那时正将毕业于台湾最具知名度的大学。她文静、柔顺,没有时下一般女性对事业的野心。她甘心结婚、生子,做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对于此事,林城老先生则是无可无不可,完全取决于峥嵘本身。当时二十四岁的林峥嵘则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关系着存亡盈亏,所以还是决定要在“企管”这一门时髦的学问上多作研究。仍然按照预定的计划出国求学。为了使他年高六十四岁的母亲安心起见,在出国之前,林峥嵘和魏苏敏订了婚。
台湾的经济创造了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企业界也就出现了所谓“前十大”和“次十大”。林氏集团虽然未能跻身于这“十大企业”的行列,却也在“百大企业”之内。然而这些大企业集团莫不是由家族企业转型而来。黄碧娥和林城是在一九三五年结婚的。那时林城还是一家日商木业株式会社的小职员。台湾光复,日商全部出局。林城以二十年从事木业的经验和少数的资金筹组了“林氏木业”。这就是林氏集团的萌芽时代。当然,林、黄二家的人才和资金都投入了艰辛的创业的行列。如今创业有成,林峥嵘的叔舅、姑姨丈以及堂兄、表兄等前辈都已经是林氏集团中的代表性人物。林峥嵘当然也有野心和期望,有一天他会成为林氏集团的掌门人。但他绝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这都是林城的一份遗嘱所决定的。事实上,林城在林氏集团中十七个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股份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而林峥嵘又是他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因此,当林峥嵘乘坐的泛美航空公司客机远翱翔在太平洋的上空时,他就已经想到他将要遭遇到相当艰困的局面。
这位年轻人的确有自知之明。当林城的遗嘱由律师宣布,并复印副本分送到各相关人士的手里之后,林城老先生的治丧事宜还未筹备妥当之前,一场权力斗争已经暗暗展开了。
林氏集团总管理处处长林开元是和林城共祖父的堂兄弟。由于他的父亲是五兄弟的老么,因此他和堂兄林城相差了十八岁。以他五十四岁的年龄,如今要受一个年龄还不到他一半的侄儿来统御,那是他无法忍受的事。就在林城的遗嘱公开后的四小时,也就是当晚九点钟,在他敦化南路占地一百多平米的豪华宅邸中召集了一个非正式性的会议。与会的成员他事先经过一番思考。黄钟奇,是黄碧娥的胞弟,如今是“林氏租赁”与“林氏食品”的副董事长,在另外几家公司的董事会中也有一席之地。虽然是林峥嵘的亲舅舅,但他是个骑墙派;十多年前因为某一笔财务支出有点不干不净被他姊夫当众训了一顿,从此就成了林开元的死党。其余几个也都是林开元培养出来的心腹,其中有一个是林开元想了足足有两个钟头最后才决定邀请他参加的,他就是林峥嵘未来的岳丈魏东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一个典型的书呆子,是林氏集团开发部主任,是经林城三请四求才进了林氏集团的,资历不过五年,并没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林开元也应该想到魏东雄必然会站在他未来女婿的那一边;然而他邀这个书呆子到场却是另有图谋。
“各位,”林开元以严肃的面容、沉重的语气展开了开场白:“我对大哥猝然过世感到万分的悲痛,我相信在座各位和我也一样。可是当我知道大哥决定要将林氏集团交到一个小孩子手里之后,我是既担心、又愤怒。大哥一世英明,却想不到在最后却作了这样大一个错误的决定。”
魏东雄不可能发言,他甚至还厌恶这种争权夺利的事情。黄钟奇还得看看风向,所以也保持了沉默。
因此,林开元在略作停顿之后,又说了下去:“当年‘林氏木业’创立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我有今天,也是大哥的栽培和提拔。我对他的尊敬、感激,那是无可言喻的。可是,把林氏集团交到一个才二十六岁的小孩子手里;把每年营业额高达七十亿台币这样大的产业机构交到一个毫无经验的毛孩子手中,站在维护每一个股东权益的立场,站在关心这个庞大集团前途的角度,我想我们应该作一点明确的表示。”
“开元,”在私底下他们都是彼此以名字相称的。黄钟奇在对方目光的压力下不得不开口:“我了解你的想法。不过,恐怕没有人敢公然站出来反对姊夫的遗嘱;而事实上姊夫的股份在每一家个别公司中都占了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峥嵘是合法的继承人。即使姊夫没有在遗嘱上如此交代,峥嵘那孩子想要接管林氏集团,我们恐怕也没有办法。”
“是的。我们在法律方面而言,的确是没有办法。”林开元转移了目标:“魏博士!您掌管开发部门,林氏集团未来的前景全在您手里。请您以整个集团的利益为前提,您认为您未来的女婿有能力接管林氏集团的重担吗?”
魏东雄很不情愿地开了口:“老实说,林峥嵘接管林氏集团以后我就会辞职。”
“哦?”林开元真是万分惊异。“这么说,魏博士是赞同我的看法了?”
“那是完全不相干的,我只是不希望被别人谈论是我未来的女婿赏我一碗饭吃。”魏东雄说到这里就站了起来。
“我想:我应该告辞了。”
“不!不!”林开元很有诚意地挽留他。“再坐一会儿,我们就要谈到结论处了。”
魏东雄是个很有教养的人,他又坐了下来。
“钟奇,”林开元说:“我看还是你去和大嫂谈谈,希望她同意由总管理组暂时‘看管’,等到峥嵘对一切业务都熟悉之后——”
“不不不!”黄钟奇连连摇着手,“不要让我去碰这个钉子,你们也都知道姊姊的脾气——”
“钟奇,”林开元诡谲地一笑,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东雄一眼。“我保证你不会碰钉子……钟奇,你告诉大嫂,我掌握了大哥一份病历。听清楚:那是二十八年前大哥在一家有名的大医院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病历。大哥罹患先天性无精子症,这表示峥嵘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这样,峥嵘的合法继承权就有了疑问。”
魏东雄那副事不关己的淡漠表情也突然起了变化。
黄钟奇更是横眉竖眼地站了起来。
“开元,我们相处就象兄弟一样,你对我处处帮忙,我也会尽全力支持你,那并不表示我就可以容忍你说我姊姊的坏话。开元!如果我再听到你说这种话,我会一拳打得你满地找牙。”
“钟奇,别激动,我并没有说大嫂做了什么不规矩的事。那个孩子也许是——”
“林处长,”魏东雄的语气稍稍有点激动。“本来我不想表示任何意见,因为这是你们林氏集团的事,而我只是一个外人。虽然内人也有一点股份,那也只是微乎其微。现在小女和峥嵘只是订婚,即使将来没有变化结了婚,我和他也只是姻亲关系……可是,我觉得你方才所说的话有修正的必要。即使你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那只表示峥嵘那孩子并不是由林城的精子和黄碧娥的卵子结合而缔造出来的生命,那丝毫不影响林峥嵘继承的合法性。”
“完全正确,但我确信您的亲家并不希望将这件事闹得全世界都知道。”
“对不起!其他方面我不想讨论……我先走一步。”
林开元并没有挽留魏东雄,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相信魏东雄必然会将这番话转告黄碧娥。
但他却绝对没有想到,魏东雄是个正人君子。他不但没有将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告诉黄碧娥,甚至在他太太面前都没有提起半个字。
到机场去接林峥嵘的只有四个人,他母亲黄碧娥,他未来的岳母黄珣、未婚妻魏苏敏,还有司机老郑。黄碧娥在她六十六年生命中的后半段,看到林氏集团的茁壮成长;她也看到了它在光辉外表包裹下的腐蚀和卑劣;更看到家族间为了自身利益所做的权力斗争。在老伴猝然而逝,尸骨未寒的这短短时日里,她已感觉到乌云凝聚、暴风雨将临的气息。因此,她将爱子的归期保密。她不希望爱子在初尝丧父之痛的同时再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滋扰。
林峥嵘从机场直奔灵堂,灵堂设在圆通寺附近的家祠。他跪在亡父的灵前,没有痛苦流涕,老师早就对他有过“极端冷静”的评语。何况,他早已在求学时代,从植物的落叶、萌芽的概念中了解到生命更替的事实。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亡父的照片,老人的嘴仿佛要向他诉说什么。
黄碧娥本来住在阳明山仰德大道一座宽敞的别墅中。老伴去世后,她为了避免睹物伤情,又搬回了位于敦化北路的故居。未过门的儿媳魏苏敏搬来陪伴她,还有司机老郑和一个侍随她多年饮食的厨娘傅嫂。从灵堂回来,已是凌晨,黄碧娥也顾不得儿子的长途飞行有多么疲累,就将爱子召到她的卧房,进行密谈。
“孩子,和你父亲结婚四十多年,我们夫妻之间没有吵过架,没有红过脸。他所作的决定我没有反对过;虽然他并非完全正确。这一次,他决定要你立刻接管林氏集团,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话,我一定会全力反对。”
林峥嵘静静地听着,没有提出任何问题。
“孩子,你心里一定在想:我为什么要反对?”黄碧娥喝了一口茶,忧伤使她的面颊在灯影下显得瘦削。“因为在林氏集团的权力结构中有太多人都是你的长辈,你将会很困难地去面对他们。而且,你对经营这么大一个集团还缺乏实际的经验,你一定承受不了这么重大的担子。”
“妈,您想叫我怎么做呢?”
“孩子,你必须用一点心。尽快召开一个临时董事会。宣布让你的开元叔暂时代理董事长的职务。然后你再慢慢去看,用心去学。等到一切都有把握了,才开始着手接管林氏集团的行动。”
“妈,我了解您的心意。您这样想,是怕我和那群家族中的前辈之间产生了裂痕,也怕对林氏集团造成了伤害。妈!请您仔细想想看,从我上幼儿园开始,我让你们生过气、伤过神妈?……”
“你一直是个很听话、很听话的孩子!”
“老实说,我并不爱苏敏,可是为了听从您的吩咐,我还是和她订了婚。”
“什么?”做母亲的显得很吃惊。“你并不爱她?”
“妈,那并不重要,我是指一般年轻人所疯狂追求的爱情。婚姻是很实际的生活,并不需要罗曼蒂克。只要我和苏敏能够相处,能够共同生活就行了。”林峥嵘停顿了一下,又回到原先的话题上。“记得去年冬天,爸爸打了一个长途电话给我,他问我那边的天气怎么样。我告诉他当地正是大雪纷飞,他在电话中叫我多穿一件衣服。妈!您知道吗?当时屋内正开着暖气,我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羊毛衣,那就足够了。放下电话后,我立刻又加穿了一件毛外套。没多久,我开始冒汗了。可是,我宁可关掉了暖气,都没有脱下那件毛外套。”
“孩子!”黄碧娥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知道你一直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
“妈,我在飞机上想了很久。爸爸为什么要作那样的决定?我想:他老人家是要我接受磨炼,他老人家认为不管我是否挑得下这副重担,都得把它挑起来不可。”
“孩子,你……?”
“妈,我以听从爸爸的话为荣,我从刚刚懂事开始,就一直听他老人家吩咐。如今,他老人家去了,我却要违反他老人家最后一个指示。妈!我应该如此吗?”
“孩子,我的意思是……”
“妈,我不是故意不听您的话,只这一次,爸爸优先。他老人家再也不会教我做这做那了。而我们母子还有好长、好长的时间相聚在一起,我会事事都听您的。”
黄碧娥再也没有什么好说了,他将爱子的头抱在怀里。抚摸着他一头经过仔细梳理的头发。
林氏商业大楼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是一幢地下两层、地上十二层的现代型大厦。林氏集团总裁林城的办公室是在顶层平台上加盖的,那是林氏集团的尖塔、权力中心。整个林氏集团的人,或者与他们有来往的人,都管那里叫“天台”。
上午九点过五分,林峥嵘在司机老郑的引导下,乘专用电梯直上十二楼,再经过一道专用楼梯,进入了林城生前的办公室。
接待他的是林城生前的机要秘书姜采惠。她是一个外表并不起眼,却相当精明能干,深具学养的二十八岁女子。林峥嵘知道她从大学毕业后就在父亲身边做事,前后已有了六年的历史。
对于这位新的权力接棒人的突然来临,姜采惠显得有些困惑,甚至可以说她一时无法适应。
“我……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您。”这是她见到林峥嵘之后的第一句话。
“姜小姐,你可以称我先生,或者叫我的名字。”
“那——林先生,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布置您的办公室。哪些东西该拿走、那些该留着……还有,我的去留——”
“姜小姐,这里的东西都不要动,一切请保持原样。当然,也要请你留在这里。如果有必要,我会找另外一间办公室,而不是这里……”
电话铃响起,姜采惠去接听。她捂住电话筒,转过头来说:“林先生,是总管理处的处长林开元先生,他要上来看看您……”
“哦,请告诉开元叔,我出现在这里,是来哀悼我过世不久的父亲,暂时不想和任何人见面。等我心情稍稍平静之后,我会去拜访他的。”
姜采惠照他的吩咐传了话。她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个初步的评语——稳健而又冷静。
“姜小姐,这些电话有哪些是不经过总机转接就可以直接和外面通话的吗?”
“有。有两部不经过总机的直接电话。”她将那两部电话指了出来。
“明天是周末,姜小姐有什么特别安排吗?”
姜采惠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协助的话,我是非常乐意的。”
“那太谢谢你了!明天下午一点我们在这里见面,我想利用周末和周日这一天半的时间内把我应该熟悉的状况作一个相当程度的了解,你应该知道要准备那些资料。当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知道我们要在假日工作的计划。”
“林先生,您放心。”
“我要再一次对你表示感谢。”
林峥嵘走后,姜采惠静静地想:如果我还留在他的身边,我一定会得到丰富挑战性的工作经验。
林氏集团有十数家关系企业,其中有木业、钢铁、建设、租赁、食品、渔业等等。林峥嵘不是仅仅赶回来奔丧而已;他还必须放弃学业,接管林氏集团。林城老先生在他四十六岁那年才有了峥嵘这唯一的子嗣。
林峥嵘的母亲黄碧娥在台湾未光复前日治时代,毕业于高等女校,也算是个知识分子。然而女人毕竟不象男人那样把事业看得多么重要。当儿子服完预备军官役正准备出国深造的前夕,她要儿子先结婚。那时,围绕在林峥嵘身边的闺阁千金真不知道有多少。当然,黄碧娥最如意的是她一个远房堂妹的女儿魏苏敏;她小峥嵘三岁,那时正将毕业于台湾最具知名度的大学。她文静、柔顺,没有时下一般女性对事业的野心。她甘心结婚、生子,做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妇。对于此事,林城老先生则是无可无不可,完全取决于峥嵘本身。当时二十四岁的林峥嵘则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关系着存亡盈亏,所以还是决定要在“企管”这一门时髦的学问上多作研究。仍然按照预定的计划出国求学。为了使他年高六十四岁的母亲安心起见,在出国之前,林峥嵘和魏苏敏订了婚。
台湾的经济创造了奇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企业界也就出现了所谓“前十大”和“次十大”。林氏集团虽然未能跻身于这“十大企业”的行列,却也在“百大企业”之内。然而这些大企业集团莫不是由家族企业转型而来。黄碧娥和林城是在一九三五年结婚的。那时林城还是一家日商木业株式会社的小职员。台湾光复,日商全部出局。林城以二十年从事木业的经验和少数的资金筹组了“林氏木业”。这就是林氏集团的萌芽时代。当然,林、黄二家的人才和资金都投入了艰辛的创业的行列。如今创业有成,林峥嵘的叔舅、姑姨丈以及堂兄、表兄等前辈都已经是林氏集团中的代表性人物。林峥嵘当然也有野心和期望,有一天他会成为林氏集团的掌门人。但他绝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这都是林城的一份遗嘱所决定的。事实上,林城在林氏集团中十七个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股份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而林峥嵘又是他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因此,当林峥嵘乘坐的泛美航空公司客机远翱翔在太平洋的上空时,他就已经想到他将要遭遇到相当艰困的局面。
这位年轻人的确有自知之明。当林城的遗嘱由律师宣布,并复印副本分送到各相关人士的手里之后,林城老先生的治丧事宜还未筹备妥当之前,一场权力斗争已经暗暗展开了。
林氏集团总管理处处长林开元是和林城共祖父的堂兄弟。由于他的父亲是五兄弟的老么,因此他和堂兄林城相差了十八岁。以他五十四岁的年龄,如今要受一个年龄还不到他一半的侄儿来统御,那是他无法忍受的事。就在林城的遗嘱公开后的四小时,也就是当晚九点钟,在他敦化南路占地一百多平米的豪华宅邸中召集了一个非正式性的会议。与会的成员他事先经过一番思考。黄钟奇,是黄碧娥的胞弟,如今是“林氏租赁”与“林氏食品”的副董事长,在另外几家公司的董事会中也有一席之地。虽然是林峥嵘的亲舅舅,但他是个骑墙派;十多年前因为某一笔财务支出有点不干不净被他姊夫当众训了一顿,从此就成了林开元的死党。其余几个也都是林开元培养出来的心腹,其中有一个是林开元想了足足有两个钟头最后才决定邀请他参加的,他就是林峥嵘未来的岳丈魏东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一个典型的书呆子,是林氏集团开发部主任,是经林城三请四求才进了林氏集团的,资历不过五年,并没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林开元也应该想到魏东雄必然会站在他未来女婿的那一边;然而他邀这个书呆子到场却是另有图谋。
“各位,”林开元以严肃的面容、沉重的语气展开了开场白:“我对大哥猝然过世感到万分的悲痛,我相信在座各位和我也一样。可是当我知道大哥决定要将林氏集团交到一个小孩子手里之后,我是既担心、又愤怒。大哥一世英明,却想不到在最后却作了这样大一个错误的决定。”
魏东雄不可能发言,他甚至还厌恶这种争权夺利的事情。黄钟奇还得看看风向,所以也保持了沉默。
因此,林开元在略作停顿之后,又说了下去:“当年‘林氏木业’创立的时候我还是个学生。我有今天,也是大哥的栽培和提拔。我对他的尊敬、感激,那是无可言喻的。可是,把林氏集团交到一个才二十六岁的小孩子手里;把每年营业额高达七十亿台币这样大的产业机构交到一个毫无经验的毛孩子手中,站在维护每一个股东权益的立场,站在关心这个庞大集团前途的角度,我想我们应该作一点明确的表示。”
“开元,”在私底下他们都是彼此以名字相称的。黄钟奇在对方目光的压力下不得不开口:“我了解你的想法。不过,恐怕没有人敢公然站出来反对姊夫的遗嘱;而事实上姊夫的股份在每一家个别公司中都占了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峥嵘是合法的继承人。即使姊夫没有在遗嘱上如此交代,峥嵘那孩子想要接管林氏集团,我们恐怕也没有办法。”
“是的。我们在法律方面而言,的确是没有办法。”林开元转移了目标:“魏博士!您掌管开发部门,林氏集团未来的前景全在您手里。请您以整个集团的利益为前提,您认为您未来的女婿有能力接管林氏集团的重担吗?”
魏东雄很不情愿地开了口:“老实说,林峥嵘接管林氏集团以后我就会辞职。”
“哦?”林开元真是万分惊异。“这么说,魏博士是赞同我的看法了?”
“那是完全不相干的,我只是不希望被别人谈论是我未来的女婿赏我一碗饭吃。”魏东雄说到这里就站了起来。
“我想:我应该告辞了。”
“不!不!”林开元很有诚意地挽留他。“再坐一会儿,我们就要谈到结论处了。”
魏东雄是个很有教养的人,他又坐了下来。
“钟奇,”林开元说:“我看还是你去和大嫂谈谈,希望她同意由总管理组暂时‘看管’,等到峥嵘对一切业务都熟悉之后——”
“不不不!”黄钟奇连连摇着手,“不要让我去碰这个钉子,你们也都知道姊姊的脾气——”
“钟奇,”林开元诡谲地一笑,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魏东雄一眼。“我保证你不会碰钉子……钟奇,你告诉大嫂,我掌握了大哥一份病历。听清楚:那是二十八年前大哥在一家有名的大医院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病历。大哥罹患先天性无精子症,这表示峥嵘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这样,峥嵘的合法继承权就有了疑问。”
魏东雄那副事不关己的淡漠表情也突然起了变化。
黄钟奇更是横眉竖眼地站了起来。
“开元,我们相处就象兄弟一样,你对我处处帮忙,我也会尽全力支持你,那并不表示我就可以容忍你说我姊姊的坏话。开元!如果我再听到你说这种话,我会一拳打得你满地找牙。”
“钟奇,别激动,我并没有说大嫂做了什么不规矩的事。那个孩子也许是——”
“林处长,”魏东雄的语气稍稍有点激动。“本来我不想表示任何意见,因为这是你们林氏集团的事,而我只是一个外人。虽然内人也有一点股份,那也只是微乎其微。现在小女和峥嵘只是订婚,即使将来没有变化结了婚,我和他也只是姻亲关系……可是,我觉得你方才所说的话有修正的必要。即使你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那只表示峥嵘那孩子并不是由林城的精子和黄碧娥的卵子结合而缔造出来的生命,那丝毫不影响林峥嵘继承的合法性。”
“完全正确,但我确信您的亲家并不希望将这件事闹得全世界都知道。”
“对不起!其他方面我不想讨论……我先走一步。”
林开元并没有挽留魏东雄,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相信魏东雄必然会将这番话转告黄碧娥。
但他却绝对没有想到,魏东雄是个正人君子。他不但没有将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告诉黄碧娥,甚至在他太太面前都没有提起半个字。
× × ×
到机场去接林峥嵘的只有四个人,他母亲黄碧娥,他未来的岳母黄珣、未婚妻魏苏敏,还有司机老郑。黄碧娥在她六十六年生命中的后半段,看到林氏集团的茁壮成长;她也看到了它在光辉外表包裹下的腐蚀和卑劣;更看到家族间为了自身利益所做的权力斗争。在老伴猝然而逝,尸骨未寒的这短短时日里,她已感觉到乌云凝聚、暴风雨将临的气息。因此,她将爱子的归期保密。她不希望爱子在初尝丧父之痛的同时再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滋扰。
林峥嵘从机场直奔灵堂,灵堂设在圆通寺附近的家祠。他跪在亡父的灵前,没有痛苦流涕,老师早就对他有过“极端冷静”的评语。何况,他早已在求学时代,从植物的落叶、萌芽的概念中了解到生命更替的事实。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亡父的照片,老人的嘴仿佛要向他诉说什么。
黄碧娥本来住在阳明山仰德大道一座宽敞的别墅中。老伴去世后,她为了避免睹物伤情,又搬回了位于敦化北路的故居。未过门的儿媳魏苏敏搬来陪伴她,还有司机老郑和一个侍随她多年饮食的厨娘傅嫂。从灵堂回来,已是凌晨,黄碧娥也顾不得儿子的长途飞行有多么疲累,就将爱子召到她的卧房,进行密谈。
“孩子,和你父亲结婚四十多年,我们夫妻之间没有吵过架,没有红过脸。他所作的决定我没有反对过;虽然他并非完全正确。这一次,他决定要你立刻接管林氏集团,如果我事先知道的话,我一定会全力反对。”
林峥嵘静静地听着,没有提出任何问题。
“孩子,你心里一定在想:我为什么要反对?”黄碧娥喝了一口茶,忧伤使她的面颊在灯影下显得瘦削。“因为在林氏集团的权力结构中有太多人都是你的长辈,你将会很困难地去面对他们。而且,你对经营这么大一个集团还缺乏实际的经验,你一定承受不了这么重大的担子。”
“妈,您想叫我怎么做呢?”
“孩子,你必须用一点心。尽快召开一个临时董事会。宣布让你的开元叔暂时代理董事长的职务。然后你再慢慢去看,用心去学。等到一切都有把握了,才开始着手接管林氏集团的行动。”
“妈,我了解您的心意。您这样想,是怕我和那群家族中的前辈之间产生了裂痕,也怕对林氏集团造成了伤害。妈!请您仔细想想看,从我上幼儿园开始,我让你们生过气、伤过神妈?……”
“你一直是个很听话、很听话的孩子!”
“老实说,我并不爱苏敏,可是为了听从您的吩咐,我还是和她订了婚。”
“什么?”做母亲的显得很吃惊。“你并不爱她?”
“妈,那并不重要,我是指一般年轻人所疯狂追求的爱情。婚姻是很实际的生活,并不需要罗曼蒂克。只要我和苏敏能够相处,能够共同生活就行了。”林峥嵘停顿了一下,又回到原先的话题上。“记得去年冬天,爸爸打了一个长途电话给我,他问我那边的天气怎么样。我告诉他当地正是大雪纷飞,他在电话中叫我多穿一件衣服。妈!您知道吗?当时屋内正开着暖气,我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羊毛衣,那就足够了。放下电话后,我立刻又加穿了一件毛外套。没多久,我开始冒汗了。可是,我宁可关掉了暖气,都没有脱下那件毛外套。”
“孩子!”黄碧娥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知道你一直是个很听话的乖孩子。”
“妈,我在飞机上想了很久。爸爸为什么要作那样的决定?我想:他老人家是要我接受磨炼,他老人家认为不管我是否挑得下这副重担,都得把它挑起来不可。”
“孩子,你……?”
“妈,我以听从爸爸的话为荣,我从刚刚懂事开始,就一直听他老人家吩咐。如今,他老人家去了,我却要违反他老人家最后一个指示。妈!我应该如此吗?”
“孩子,我的意思是……”
“妈,我不是故意不听您的话,只这一次,爸爸优先。他老人家再也不会教我做这做那了。而我们母子还有好长、好长的时间相聚在一起,我会事事都听您的。”
黄碧娥再也没有什么好说了,他将爱子的头抱在怀里。抚摸着他一头经过仔细梳理的头发。
× × ×
林氏商业大楼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是一幢地下两层、地上十二层的现代型大厦。林氏集团总裁林城的办公室是在顶层平台上加盖的,那是林氏集团的尖塔、权力中心。整个林氏集团的人,或者与他们有来往的人,都管那里叫“天台”。
上午九点过五分,林峥嵘在司机老郑的引导下,乘专用电梯直上十二楼,再经过一道专用楼梯,进入了林城生前的办公室。
接待他的是林城生前的机要秘书姜采惠。她是一个外表并不起眼,却相当精明能干,深具学养的二十八岁女子。林峥嵘知道她从大学毕业后就在父亲身边做事,前后已有了六年的历史。
对于这位新的权力接棒人的突然来临,姜采惠显得有些困惑,甚至可以说她一时无法适应。
“我……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您。”这是她见到林峥嵘之后的第一句话。
“姜小姐,你可以称我先生,或者叫我的名字。”
“那——林先生,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布置您的办公室。哪些东西该拿走、那些该留着……还有,我的去留——”
“姜小姐,这里的东西都不要动,一切请保持原样。当然,也要请你留在这里。如果有必要,我会找另外一间办公室,而不是这里……”
× × ×
电话铃响起,姜采惠去接听。她捂住电话筒,转过头来说:“林先生,是总管理处的处长林开元先生,他要上来看看您……”
“哦,请告诉开元叔,我出现在这里,是来哀悼我过世不久的父亲,暂时不想和任何人见面。等我心情稍稍平静之后,我会去拜访他的。”
姜采惠照他的吩咐传了话。她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个初步的评语——稳健而又冷静。
“姜小姐,这些电话有哪些是不经过总机转接就可以直接和外面通话的吗?”
“有。有两部不经过总机的直接电话。”她将那两部电话指了出来。
“明天是周末,姜小姐有什么特别安排吗?”
姜采惠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协助的话,我是非常乐意的。”
“那太谢谢你了!明天下午一点我们在这里见面,我想利用周末和周日这一天半的时间内把我应该熟悉的状况作一个相当程度的了解,你应该知道要准备那些资料。当然,我也不希望任何人知道我们要在假日工作的计划。”
“林先生,您放心。”
“我要再一次对你表示感谢。”
林峥嵘走后,姜采惠静静地想:如果我还留在他的身边,我一定会得到丰富挑战性的工作经验。
相关热词搜索:双星恩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