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2025-04-14 作者:玉翎燕 来源:玉翎燕作品集 点击:
三年时光过去,少林寺依旧是少林寺,没有任何异样,倒是江湖上的传言,更加的没有人注意了。
这年的冬天,嵩山已经覆被上皑皑的白雪。
少室峰下的少林寺,早课方了,僧家纷纷该做什么的都四去做事,一如往昔不变的平静。
远远地,从山下来了一顶轿子。
说是轿子实在说是十分奇特的,它是用毛竹片连成一个坐椅形,前面悬吊着一个脚踏。
上面用四根竹竿竖起一个顶篷,垂着一顶纱帐,浅绿色,有如一汪湖水,随着风在飘动,正好遮挡住坐在轿子的人。
但是,从伸在外面蹬在脚踏上的一双脚,被长裙覆盖的情形看来,轿子里坐的是一个女人。
抬轿子的人,是两个粗壮的彪形大汉,两根竹子做的轿顶软塌塌地,一闪一闪地走得非常有韵律。
这顶类似四川“滑竿”的轿子,一直来到少林寺前不远第一个台阶停下。
这种轿子所谓“停下”,坐在轿子里面的人,只有站起来走路的一途,因为它不像普通轿子,停下来以后,人还可以坐在里面。
可是事情有奇怪的发生,不知怎的,这种类似滑竿的轿子刚一停下,前后左右放下四只腿,支撑在地上,稳稳妥妥停在那里,轿子里的人自然也安稳地坐在里面,没有下轿。
抬轿子的两个大汉,一前一后叉腰而立,站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
这时候少林寺里走出来两个年轻的和尚,缓缓地来到这顶轿子前面大约有丈余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两个人十分恭谨地合掌问讯,然后朗声说道:“请问施主,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敝寺帮助的?”
两个轿夫没有人理答。
这时候轿子里面有人说话:“请两位小师父回去上告你们的住持方丈,在江湖上也就是大家尊称的少林当代掌门人,就说我要求见。”
两位年轻的和尚显然被这件事震撼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一时间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置。
两个人对望一眼,怔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是。
轿子里面的人又说道:“两位小师父如果不能为我传达,我就只好自行上山进庙了!”
说话的是女人,声音非常的柔和,没有给人有敌意的感觉。
她这样一说话,立即那两个彪形大汉抬起轿子迈步向前,直朝第二台阶。
每一个台阶相隔约二十步左右,到达第三台阶就已经到了山门。
这两个和尚相对望了一眼,立即并肩上前两步,拦住轿子的去路。
他们仍然是很有礼貌的合掌说道:“请施主暂留贵步!”
轿子里面的人说道:“是呀!你们既然前来迎宾接客,为何问话不答?现在又拦住我们是何道理?”
这两个和尚合掌说道:“请问女施主要见我们方丈有何贵干?并请女施主告知尊姓,以便转达。”
轿子里面的人笑笑说道:“你们已经晚了!如果一开始就这样问,我就说了,现在你们已错过了时机,请你们让路!”
她这样一声“让路”,两个轿夫大步迈开,直冲而上。
眼看着就要冲到两个和尚面前,就在只有一步之差的地方,不是轿子被冲倒,就是两个和尚被冲倒。
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突然轿子里面的人高喝一声:“停住!”
两个大汉如响斯应,及时停下来,轿杠几乎要顶到两个和尚的肩膀。
轿子里的人笑笑说道:“今天天气很冷,两位小师父穿的仍是单薄的僧衣,这是告诉人,两位已经身具相当火候的功力,不过凭两位的本领,要拦住我这顶轿子恐怕是有些困难。”
她这样一说,立即引起两位和尚的注意。
抬轿子的两个大汉,只穿了一件对襟的背心,露在外面的一双手臂,结块的筋肉怒张,下面穿的是卷起来的裤子,赤脚草鞋。
事实上除了阶台四周,想必是被少林寺的小和尚扫干净了积雪,其余各处积雪约有五六寸深,是个十分寒冷的天气。
从这两个抬轿子的大汉穿着和天气对比,足以说明这两个人已经有不畏奇寒、不畏酷热高等功夫。
两个和尚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可是此刻注意到了之后,心头一凛,脸色大变。
两个人如此一怔,僵在那里,轿子里的人又说话了:“两位小师父是要拦住我呢?还是彼此不伤和气,代我通禀你们掌门方丈?”
两个和尚神情严肃地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是成心前来寻衅,我们两个自知不敌,但是职责所在,不敢轻言放弃。”
轿里的人笑笑说道:“那意思就是说,要较量较量,我认为还是不要伤了和气的好!”
两个和尚这回答话很快:“施主不必多说,请下轿来让我们请教!”
轿中的人笑笑说道:“我看我不必下轿了!”
这是什么话?她不下轿,难道就让那两个轿夫来比划吗?那也得放下轿子啊!
两个和尚还没有来得及体会是什么意思,轿中的人说话了:“我们走吧!”
这时候前面抬轿的人,与两个和尚相隔不到一步远,这一声“走吧!”立即就要撞上对面的和尚。
这两个和尚当时一闪身,其中一个一抬手,呼地一声,劈过来一掌,劈的地方正是抬轿人的右肩。
这一掌他使出对成功力,饶是如此,照样可以将对方肩骨击碎。
除非对方闪让,但是,对方肩上有轿杠,肩上有一个人的重量压着,绝无可能闪让开如此凌厉的一掌。
说时迟,那时实快,抬轿的人丝毫没有闪让的意思,只见他一换肩膀,让轿杠前面的横梁正好迎个正着。
以这个和尚的功力自忖,这一掌下去足可以将这根木杠劈成两截,乃至于劈得粉粹。
但是,他错了!
只听得啪的一声,这一掌结结实实劈个正着,这和尚痛得叫了起来。
原来那根横杠是熟铁铸打的,札在两根长粗的竹子中间,和尚以肉掌硬劈熟铁杠,幸亏他是使用了五成真力,否则,他这只手掌恐怕是要报废了!
他捧着右手,痛得龇牙咧嘴,可是轿子已经走过去一丈多远了。
另一个和尚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他一个垫步赶上前去,口中大喝道:“你们给我停下来!”
他伸手五指箕张,屈指如钩,照准了后面抬轿的人肩头抓下来。
因为已经有了方才的教训,他可不敢大意,伸手抓人使的是少林寺绝技之一的“大鹰爪力”,外来暗藏“大擒拿”的变化。
跟着他飞出一脚,踢向那轿夫的腿弯处。
那抬轿的人根本没有回头,只见他腾出右手,反掌倒刁,抓向和尚的手腕脉门。
随着和尚心里一凛,急忙收招,下面的一脚也就自然化开了。
就这么一会工夫,轿子已经上了第三层台阶,到了山门不远地方了。
这两个和尚那里敢怠慢?接连两个飞跃,追上轿子绕到前面,并肩而立,凝神注视,准备舍命一拚。
这时候轿子停下来了。
四根支柱自然放下,两个轿夫垂手站在轿子前后。
轿子里的人说道:“佛门圣地,我们可不能亵渎了菩萨,把轿子抬到旁边去。’
两个大汉躬身应诺,立即各伸双手,将这顶轿子抬到左边草坪上,避开了正对山门的那条青砖砌起来的道路。
轿子那顶纱帐忽然缓缓而开,从纱帐里走出来一位身材修长亭亭玉立的白衣丽人。
说是“丽人”那是从她身材举止而言,事实上,宽大的衣袖遮住了双手,拖地的衣裙遮住了双脚,而从头上的云髻仅可以看到满头的乌云。
说是“丽人”,却看不到她的脸庞。
从头发上用珠针夹钉着一块白白的面纱,遮住了整个的脸,根本看不到面纱后面的容貌,是丑或是妍。
她的步子是如此的飘逸轻盈,似乎脚步都不沾尘土。
她走到两个和尚面前不远站住,一阵阵似有如无的香味阵阵地飘出。
两个和尚赶紧低下头来,合掌退后,口中说道:“女施主!务请留步,否则小僧得罪了!”
蒙面女人很轻松地说道:“我只是前来拜见你们少林掌门方丈,并没有别的意思,为何如此地固执己见?”
她人在说着话,脚下是一步一步朝着前面走过去。
两个和尚一步一步地向后退,口中只是说道:“女施主!千万不可欺人太甚!我们师兄弟自忖不是施主的对手,但是,少林寺绝不是轻易可以欺侮的!”
说着话,一转眼间已经快到山门了。
两个和尚突然齐声叱喝:“女施主!请原谅我们要开罪了!”
两人并肩一蹲马步,中间双手并在一起,于是四掌平推,既没有什么花招,更没有什么奇着,硬生生的直推出来。
这意思非常明白:“我们虽然打不过你,也要尽全力一拚,乃至于死!”
这含意是非常悲壮的。
这两名少林三代弟子是佼佼者,奉命巡查于山门之外,是防止第一波敌人的攻击,通常都是具有相当功力的高手。
如今两人并肩合掌,几乎是尽全力推出一掌,掌力雄浑,激出一阵风声。
对方蒙面女人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只见她微微退后半步,人站在那里也没有闪躲,也没有作势招架,更没有还招出击的意思。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掌风已到。
只听得“砰”地一声,激起四周一阵狂飚,细小的砂石卷起一阵灰尘。
可是蒙面女人那一身洁白如雪、飘逸出尘的长衣,似乎一些也没有受到影响,站在那里若无其事。
对方两个和尚可就不同了,两人气血胀得满脸通红,脚下马步已经拿桩不稳,桩步一浮动,人就移后退去,蹬、蹬、蹬一连好几步,兀自站不稳脚步。
这时候从山门里飞一般地抢出来两个人,双手从胁下一把搀住两个和尚的上身,并且立即摆出前弓后箭的马步,把两个和尚扶住。
几乎与这同时,从山门里面飞掠而出另外两个人,伸出手掌贴住两个和尚的背心,喝道:“闭住气!”
饶是如此,那两个和尚终于憋不住心头血气汹涌,只听到他们“哇”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对面的蒙面女人很平静地说道:“你们用不着紧张!那是由于他们竭尽全力攻出的掌力,我已经退后卸去不少劲道,只是受了一些轻微的反震,这种普通的内伤,少林寺应该有最好的伤药,让他们疗伤十天半月,自然就可以痊愈。”
她这一阵说话的工夫,少林寺里已经跑出来几个人,抬着两个和尚,很快地进到山门里面去。
原先出来的四个和尚年龄都在四十上下,脸色沉重,站在那里,拦住蒙面女人的去路。
这时候从山门里面又走出来一批人,当中是一位年约五十,白净面皮、明目细眉,身穿一袭黄色僧衣,手里捏着一串很长的念珠。
在这黄衣僧人身后,跟随着四个和尚,和前面站的四个和尚一般的年纪。
这黄衣僧人一出现,原先站在前面的四个和尚立即旋转回身,合掌向黄衣僧人低头说道:“启禀首座……”
黄衣僧人高宣一声“阿弥陀佛!”拦住他们说下去。
他的眼神注视着对面不远的蒙面女人,缓缓地说道:“女施主武功超群,令贫僧好生敬佩,只是少林寺这些年来,约束僧徒不许涉足江湖,未曾结下恩怨,女施主如此专程挑衅,目的为何?可否请当面告知。”
蒙面女人说道:“说实在话,我与少林寺的确没有任何恩怨。”
黄衣僧人说道:“既然如此,女施主为何要如此上门欺人?在‘理’字上恐怕无法站得住脚!”
蒙面女人说道:“我是专程前来面见贵寺掌门方丈的。”
黄衣僧人慨然说道:“少林寺徒众何止好几百人,管理上自有一套规矩,掌门方丈也不是说要见就能见的,女施主不觉得此行有些冒昧吗?”
蒙面女人说道:“如果我说出原因,你就不会指我冒昧了!”
黄衣僧人说道;“贫僧愿闻其详!”
蒙面女人说道:“久闻少林寺武艺超群,为武林中之泰山北斗,素为武林同道所敬重,我特地前来领教,让我瞻仰一下少林武艺,是不是浪得虚名!”
黄衣僧人念了一声佛号,沉声说道:“女施主!你出言无状,贫僧是个出家人,可以不计较,不过辱及少林是贫僧所不能担当的!”
蒙面女人说道:“我说的都是真话,并非出言无状,如果少林寺没有人能胜得过我,那就是武林传闻非实,少林寺就是浪得虚名,我是实话实说!”
黄衣僧人又低宣了一声“阿弥陀佛”!认真地说道:“贫僧自幼在少林出家,几十年来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对少林寺说话,敢动问女施主尊姓大名。”
蒙面女人说道:“见到贵寺的掌门方丈,自然会说出姓名。”
黄衣僧人点点头说道:“好吧!女施主狂气凌人,贫僧多问无益。不过,贫僧要告诉女施主,你要见到敝寺掌门方丈并不难,只要你能逐次过关,自然可以见到方丈。”
他回过头来对身后八个和尚说道:“你们一齐去会会人家吧!”
八个和尚合掌低头应“是!”只见一个动作,僧衣翻飞身形矫健,八个人各占据一方,蓄势以待。
黄衣僧人退到山门,站在那里很从容地说道:“少林寺的武艺之中有一种叫罗汉阵,其实说穿了就是一种群斗的方式,虽然是以多对少,有些不公平,但是对像女施主这样的高人来说,就是人再多,也不过徒然为女施主取笑而已。”
蒙面女人看了一看问道:“罗汉阵应该是十八个人才对,为什么只有八个人呢?”
黄衣僧人说道:“说是罗汉阵,我说过只是一种联手群斗的方式而已,四个人也可以,十个人也可以,多到三十六个人也可以。”
蒙面女人点点头说道:“少林是佛家圣地,排出罗汉阵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好!我就先领教领教。”
她这话一出,四周八个人立即发动了阵势,八个人有如走马灯一般,围着蒙面女人绕圈子。
八个人的脚步都十分的快,如此一绕圈子,愈走愈快,最后只听到衣袂飘风的声音,看不清楚人影。
蒙面女人站在那里稳如泰山,不动声色。
八个和尚如此绕着圈子,突然有人一声叱喝:“上!”
八个人也分不清楚是什么身形,分从八个方向攻向不同的部位,拳、掌、指、脚一齐而来,立即形成一种天罗地网的危机,任何一个人击中,都将会受到伤害。
蒙面女人就在这一瞬间,不知道是用什么样的身法,就能抢得那么一瞬的机先,只见她白色的人影一闪,也不知她是如何脱出罗汉阵的范围。
在山门里的黄衣僧人还没有看清楚她的动作,就听到有人哎唷一声,接着噗噗两声,有两个人倒在现场。
黄衣僧人暗叫:“不好!”
还没有等到他采取应变的措施之前,只见蒙面女人一袭白衣有如白光一闪,回到罗汉阵中,顿时旋起一阵飞砂走石,声势十分强劲,剩下的六个人纷纷被砂石击中,仓皇退到圈外,不是脸上挨了石头,就是眼睛进了砂子,或者是手脚受到了撞击,每个人都受到轻重不同的伤,灰头土脸退到圈外。
连站在山门口的黄衣僧人,都随那一大股砂石猛扑而来,迫使他不得不挥动僧衣大袖,将扑过来的砂石挥阻在山门之前。
再看这一阵飞砂走石停止之后,蒙面女人俏立在那里,她的那袭白衣洁白如故,尤其她的神情沉稳安详,虽然看不到她的面容,但是可以想得到,此刻她的脸上一定是带着微微的笑容,在注视着少林僧人那种狼狈的种种形象。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她站的四周,有一个丈余方圆新添的土沟。
敢情那一阵砂石疾风,正是她藉一扫之力,造成了如此惊人的声势。
蒙面女人伫立在圆圈之中,缓缓地说道:“因为我们已经说在前面,彼此都没有任何仇恨,方才的情形,也不过印证一下少林绝学罗汉阵的威力如何而已。所以,每个人的伤都不是很严重,以少林在武林领袖群伦这么多年,这些外伤自然不是问题。不过,我仍然要表示歉意。”
黄衣僧人站在那里脸色非常之难看。
八人罗汉阵,他原本就没有信心,因为他发觉对方太强,罗汉阵不一定能接得下来,但是他断断没有想到只此不到两招,就败下阵来,而且是败得如此之惨,这恐怕是少林寺自开山以来,从没有过的奇耻大辱。
这年的冬天,嵩山已经覆被上皑皑的白雪。
少室峰下的少林寺,早课方了,僧家纷纷该做什么的都四去做事,一如往昔不变的平静。
远远地,从山下来了一顶轿子。
说是轿子实在说是十分奇特的,它是用毛竹片连成一个坐椅形,前面悬吊着一个脚踏。
上面用四根竹竿竖起一个顶篷,垂着一顶纱帐,浅绿色,有如一汪湖水,随着风在飘动,正好遮挡住坐在轿子的人。
但是,从伸在外面蹬在脚踏上的一双脚,被长裙覆盖的情形看来,轿子里坐的是一个女人。
抬轿子的人,是两个粗壮的彪形大汉,两根竹子做的轿顶软塌塌地,一闪一闪地走得非常有韵律。
这顶类似四川“滑竿”的轿子,一直来到少林寺前不远第一个台阶停下。
这种轿子所谓“停下”,坐在轿子里面的人,只有站起来走路的一途,因为它不像普通轿子,停下来以后,人还可以坐在里面。
可是事情有奇怪的发生,不知怎的,这种类似滑竿的轿子刚一停下,前后左右放下四只腿,支撑在地上,稳稳妥妥停在那里,轿子里的人自然也安稳地坐在里面,没有下轿。
抬轿子的两个大汉,一前一后叉腰而立,站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
这时候少林寺里走出来两个年轻的和尚,缓缓地来到这顶轿子前面大约有丈余远的地方停了下来。
两个人十分恭谨地合掌问讯,然后朗声说道:“请问施主,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敝寺帮助的?”
两个轿夫没有人理答。
这时候轿子里面有人说话:“请两位小师父回去上告你们的住持方丈,在江湖上也就是大家尊称的少林当代掌门人,就说我要求见。”
两位年轻的和尚显然被这件事震撼住了。
他们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一时间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置。
两个人对望一眼,怔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是。
轿子里面的人又说道:“两位小师父如果不能为我传达,我就只好自行上山进庙了!”
说话的是女人,声音非常的柔和,没有给人有敌意的感觉。
她这样一说话,立即那两个彪形大汉抬起轿子迈步向前,直朝第二台阶。
每一个台阶相隔约二十步左右,到达第三台阶就已经到了山门。
这两个和尚相对望了一眼,立即并肩上前两步,拦住轿子的去路。
他们仍然是很有礼貌的合掌说道:“请施主暂留贵步!”
轿子里面的人说道:“是呀!你们既然前来迎宾接客,为何问话不答?现在又拦住我们是何道理?”
这两个和尚合掌说道:“请问女施主要见我们方丈有何贵干?并请女施主告知尊姓,以便转达。”
轿子里面的人笑笑说道:“你们已经晚了!如果一开始就这样问,我就说了,现在你们已错过了时机,请你们让路!”
她这样一声“让路”,两个轿夫大步迈开,直冲而上。
眼看着就要冲到两个和尚面前,就在只有一步之差的地方,不是轿子被冲倒,就是两个和尚被冲倒。
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突然轿子里面的人高喝一声:“停住!”
两个大汉如响斯应,及时停下来,轿杠几乎要顶到两个和尚的肩膀。
轿子里的人笑笑说道:“今天天气很冷,两位小师父穿的仍是单薄的僧衣,这是告诉人,两位已经身具相当火候的功力,不过凭两位的本领,要拦住我这顶轿子恐怕是有些困难。”
她这样一说,立即引起两位和尚的注意。
抬轿子的两个大汉,只穿了一件对襟的背心,露在外面的一双手臂,结块的筋肉怒张,下面穿的是卷起来的裤子,赤脚草鞋。
事实上除了阶台四周,想必是被少林寺的小和尚扫干净了积雪,其余各处积雪约有五六寸深,是个十分寒冷的天气。
从这两个抬轿子的大汉穿着和天气对比,足以说明这两个人已经有不畏奇寒、不畏酷热高等功夫。
两个和尚一开始没有注意到,可是此刻注意到了之后,心头一凛,脸色大变。
两个人如此一怔,僵在那里,轿子里的人又说话了:“两位小师父是要拦住我呢?还是彼此不伤和气,代我通禀你们掌门方丈?”
两个和尚神情严肃地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是成心前来寻衅,我们两个自知不敌,但是职责所在,不敢轻言放弃。”
轿里的人笑笑说道:“那意思就是说,要较量较量,我认为还是不要伤了和气的好!”
两个和尚这回答话很快:“施主不必多说,请下轿来让我们请教!”
轿中的人笑笑说道:“我看我不必下轿了!”
这是什么话?她不下轿,难道就让那两个轿夫来比划吗?那也得放下轿子啊!
两个和尚还没有来得及体会是什么意思,轿中的人说话了:“我们走吧!”
这时候前面抬轿的人,与两个和尚相隔不到一步远,这一声“走吧!”立即就要撞上对面的和尚。
这两个和尚当时一闪身,其中一个一抬手,呼地一声,劈过来一掌,劈的地方正是抬轿人的右肩。
这一掌他使出对成功力,饶是如此,照样可以将对方肩骨击碎。
除非对方闪让,但是,对方肩上有轿杠,肩上有一个人的重量压着,绝无可能闪让开如此凌厉的一掌。
说时迟,那时实快,抬轿的人丝毫没有闪让的意思,只见他一换肩膀,让轿杠前面的横梁正好迎个正着。
以这个和尚的功力自忖,这一掌下去足可以将这根木杠劈成两截,乃至于劈得粉粹。
但是,他错了!
只听得啪的一声,这一掌结结实实劈个正着,这和尚痛得叫了起来。
原来那根横杠是熟铁铸打的,札在两根长粗的竹子中间,和尚以肉掌硬劈熟铁杠,幸亏他是使用了五成真力,否则,他这只手掌恐怕是要报废了!
他捧着右手,痛得龇牙咧嘴,可是轿子已经走过去一丈多远了。
另一个和尚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情况,他一个垫步赶上前去,口中大喝道:“你们给我停下来!”
他伸手五指箕张,屈指如钩,照准了后面抬轿的人肩头抓下来。
因为已经有了方才的教训,他可不敢大意,伸手抓人使的是少林寺绝技之一的“大鹰爪力”,外来暗藏“大擒拿”的变化。
跟着他飞出一脚,踢向那轿夫的腿弯处。
那抬轿的人根本没有回头,只见他腾出右手,反掌倒刁,抓向和尚的手腕脉门。
随着和尚心里一凛,急忙收招,下面的一脚也就自然化开了。
就这么一会工夫,轿子已经上了第三层台阶,到了山门不远地方了。
这两个和尚那里敢怠慢?接连两个飞跃,追上轿子绕到前面,并肩而立,凝神注视,准备舍命一拚。
这时候轿子停下来了。
四根支柱自然放下,两个轿夫垂手站在轿子前后。
轿子里的人说道:“佛门圣地,我们可不能亵渎了菩萨,把轿子抬到旁边去。’
两个大汉躬身应诺,立即各伸双手,将这顶轿子抬到左边草坪上,避开了正对山门的那条青砖砌起来的道路。
轿子那顶纱帐忽然缓缓而开,从纱帐里走出来一位身材修长亭亭玉立的白衣丽人。
说是“丽人”那是从她身材举止而言,事实上,宽大的衣袖遮住了双手,拖地的衣裙遮住了双脚,而从头上的云髻仅可以看到满头的乌云。
说是“丽人”,却看不到她的脸庞。
从头发上用珠针夹钉着一块白白的面纱,遮住了整个的脸,根本看不到面纱后面的容貌,是丑或是妍。
她的步子是如此的飘逸轻盈,似乎脚步都不沾尘土。
她走到两个和尚面前不远站住,一阵阵似有如无的香味阵阵地飘出。
两个和尚赶紧低下头来,合掌退后,口中说道:“女施主!务请留步,否则小僧得罪了!”
蒙面女人很轻松地说道:“我只是前来拜见你们少林掌门方丈,并没有别的意思,为何如此地固执己见?”
她人在说着话,脚下是一步一步朝着前面走过去。
两个和尚一步一步地向后退,口中只是说道:“女施主!千万不可欺人太甚!我们师兄弟自忖不是施主的对手,但是,少林寺绝不是轻易可以欺侮的!”
说着话,一转眼间已经快到山门了。
两个和尚突然齐声叱喝:“女施主!请原谅我们要开罪了!”
两人并肩一蹲马步,中间双手并在一起,于是四掌平推,既没有什么花招,更没有什么奇着,硬生生的直推出来。
这意思非常明白:“我们虽然打不过你,也要尽全力一拚,乃至于死!”
这含意是非常悲壮的。
这两名少林三代弟子是佼佼者,奉命巡查于山门之外,是防止第一波敌人的攻击,通常都是具有相当功力的高手。
如今两人并肩合掌,几乎是尽全力推出一掌,掌力雄浑,激出一阵风声。
对方蒙面女人微微露出一丝笑容,只见她微微退后半步,人站在那里也没有闪躲,也没有作势招架,更没有还招出击的意思。
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掌风已到。
只听得“砰”地一声,激起四周一阵狂飚,细小的砂石卷起一阵灰尘。
可是蒙面女人那一身洁白如雪、飘逸出尘的长衣,似乎一些也没有受到影响,站在那里若无其事。
对方两个和尚可就不同了,两人气血胀得满脸通红,脚下马步已经拿桩不稳,桩步一浮动,人就移后退去,蹬、蹬、蹬一连好几步,兀自站不稳脚步。
这时候从山门里飞一般地抢出来两个人,双手从胁下一把搀住两个和尚的上身,并且立即摆出前弓后箭的马步,把两个和尚扶住。
几乎与这同时,从山门里面飞掠而出另外两个人,伸出手掌贴住两个和尚的背心,喝道:“闭住气!”
饶是如此,那两个和尚终于憋不住心头血气汹涌,只听到他们“哇”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
对面的蒙面女人很平静地说道:“你们用不着紧张!那是由于他们竭尽全力攻出的掌力,我已经退后卸去不少劲道,只是受了一些轻微的反震,这种普通的内伤,少林寺应该有最好的伤药,让他们疗伤十天半月,自然就可以痊愈。”
她这一阵说话的工夫,少林寺里已经跑出来几个人,抬着两个和尚,很快地进到山门里面去。
原先出来的四个和尚年龄都在四十上下,脸色沉重,站在那里,拦住蒙面女人的去路。
这时候从山门里面又走出来一批人,当中是一位年约五十,白净面皮、明目细眉,身穿一袭黄色僧衣,手里捏着一串很长的念珠。
在这黄衣僧人身后,跟随着四个和尚,和前面站的四个和尚一般的年纪。
这黄衣僧人一出现,原先站在前面的四个和尚立即旋转回身,合掌向黄衣僧人低头说道:“启禀首座……”
黄衣僧人高宣一声“阿弥陀佛!”拦住他们说下去。
他的眼神注视着对面不远的蒙面女人,缓缓地说道:“女施主武功超群,令贫僧好生敬佩,只是少林寺这些年来,约束僧徒不许涉足江湖,未曾结下恩怨,女施主如此专程挑衅,目的为何?可否请当面告知。”
蒙面女人说道:“说实在话,我与少林寺的确没有任何恩怨。”
黄衣僧人说道:“既然如此,女施主为何要如此上门欺人?在‘理’字上恐怕无法站得住脚!”
蒙面女人说道:“我是专程前来面见贵寺掌门方丈的。”
黄衣僧人慨然说道:“少林寺徒众何止好几百人,管理上自有一套规矩,掌门方丈也不是说要见就能见的,女施主不觉得此行有些冒昧吗?”
蒙面女人说道:“如果我说出原因,你就不会指我冒昧了!”
黄衣僧人说道;“贫僧愿闻其详!”
蒙面女人说道:“久闻少林寺武艺超群,为武林中之泰山北斗,素为武林同道所敬重,我特地前来领教,让我瞻仰一下少林武艺,是不是浪得虚名!”
黄衣僧人念了一声佛号,沉声说道:“女施主!你出言无状,贫僧是个出家人,可以不计较,不过辱及少林是贫僧所不能担当的!”
蒙面女人说道:“我说的都是真话,并非出言无状,如果少林寺没有人能胜得过我,那就是武林传闻非实,少林寺就是浪得虚名,我是实话实说!”
黄衣僧人又低宣了一声“阿弥陀佛”!认真地说道:“贫僧自幼在少林出家,几十年来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对少林寺说话,敢动问女施主尊姓大名。”
蒙面女人说道:“见到贵寺的掌门方丈,自然会说出姓名。”
黄衣僧人点点头说道:“好吧!女施主狂气凌人,贫僧多问无益。不过,贫僧要告诉女施主,你要见到敝寺掌门方丈并不难,只要你能逐次过关,自然可以见到方丈。”
他回过头来对身后八个和尚说道:“你们一齐去会会人家吧!”
八个和尚合掌低头应“是!”只见一个动作,僧衣翻飞身形矫健,八个人各占据一方,蓄势以待。
黄衣僧人退到山门,站在那里很从容地说道:“少林寺的武艺之中有一种叫罗汉阵,其实说穿了就是一种群斗的方式,虽然是以多对少,有些不公平,但是对像女施主这样的高人来说,就是人再多,也不过徒然为女施主取笑而已。”
蒙面女人看了一看问道:“罗汉阵应该是十八个人才对,为什么只有八个人呢?”
黄衣僧人说道:“说是罗汉阵,我说过只是一种联手群斗的方式而已,四个人也可以,十个人也可以,多到三十六个人也可以。”
蒙面女人点点头说道:“少林是佛家圣地,排出罗汉阵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好!我就先领教领教。”
她这话一出,四周八个人立即发动了阵势,八个人有如走马灯一般,围着蒙面女人绕圈子。
八个人的脚步都十分的快,如此一绕圈子,愈走愈快,最后只听到衣袂飘风的声音,看不清楚人影。
蒙面女人站在那里稳如泰山,不动声色。
八个和尚如此绕着圈子,突然有人一声叱喝:“上!”
八个人也分不清楚是什么身形,分从八个方向攻向不同的部位,拳、掌、指、脚一齐而来,立即形成一种天罗地网的危机,任何一个人击中,都将会受到伤害。
蒙面女人就在这一瞬间,不知道是用什么样的身法,就能抢得那么一瞬的机先,只见她白色的人影一闪,也不知她是如何脱出罗汉阵的范围。
在山门里的黄衣僧人还没有看清楚她的动作,就听到有人哎唷一声,接着噗噗两声,有两个人倒在现场。
黄衣僧人暗叫:“不好!”
还没有等到他采取应变的措施之前,只见蒙面女人一袭白衣有如白光一闪,回到罗汉阵中,顿时旋起一阵飞砂走石,声势十分强劲,剩下的六个人纷纷被砂石击中,仓皇退到圈外,不是脸上挨了石头,就是眼睛进了砂子,或者是手脚受到了撞击,每个人都受到轻重不同的伤,灰头土脸退到圈外。
连站在山门口的黄衣僧人,都随那一大股砂石猛扑而来,迫使他不得不挥动僧衣大袖,将扑过来的砂石挥阻在山门之前。
再看这一阵飞砂走石停止之后,蒙面女人俏立在那里,她的那袭白衣洁白如故,尤其她的神情沉稳安详,虽然看不到她的面容,但是可以想得到,此刻她的脸上一定是带着微微的笑容,在注视着少林僧人那种狼狈的种种形象。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她站的四周,有一个丈余方圆新添的土沟。
敢情那一阵砂石疾风,正是她藉一扫之力,造成了如此惊人的声势。
蒙面女人伫立在圆圈之中,缓缓地说道:“因为我们已经说在前面,彼此都没有任何仇恨,方才的情形,也不过印证一下少林绝学罗汉阵的威力如何而已。所以,每个人的伤都不是很严重,以少林在武林领袖群伦这么多年,这些外伤自然不是问题。不过,我仍然要表示歉意。”
黄衣僧人站在那里脸色非常之难看。
八人罗汉阵,他原本就没有信心,因为他发觉对方太强,罗汉阵不一定能接得下来,但是他断断没有想到只此不到两招,就败下阵来,而且是败得如此之惨,这恐怕是少林寺自开山以来,从没有过的奇耻大辱。
相关热词搜索:金兰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