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涉江湖
2025-04-06 作者:秦红 来源:秦红作品集 点击: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他终于顺利的爬出了葬身谷,置身于送命峰上!
回望深不见底的葬身谷,他不禁长长透了一口气,颇有再世为人之感!
他感到十分疲倦,便在谷边躺下,闭目歇息了一会,才起身拾来一块圆石,在圆石上写下“已出谷,即将下峰”几个字,将之抛入谷中,而后举步往对面峰缘走来。
走到峰缘,找到半年前上峰的地点,仍循原路下峰,敢情他在半年前钉在峰壁的铁钉,此刻仍在,他脚踏铁钉,一路而下,又费时半个时辰之久,到达了送命峰的峰脚下。
一到峰脚下,他便开始绕着送命峰寻索起来,
他在寻索什么呢?
寻索一具尸体!
赵姓樵夫的尸体!
他断定赵姓樵夫所以一直没有消息,一定是在第二次攀登送命峰欲救自己出谷时,不幸失足跌死了。
他希望找到赵姓樵夫的尸体,好好予以掩埋,他认为这是目前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但是,绕峰寻找一遍后,却未发现一具人的尸骨!
他不禁暗忖道:“是了,时间已隔了半年之久,如果赵姓樵夫确是跌死了,他的妻子必已找到他的尸体,将之抬回家收埋了,我且到他家去探视看看。”
思忖至此,立即拔步向山下奔来。
薄暮时分,已然赶至山麓,来到赵姓樵夫的茅屋外面,远远看见有一个樵夫正在屋外挥斧劈柴,以为是赵姓樵夫,心中一喜,忖道:“原来他没有跌死,可是,他既是安然无恙,何以——”
刚想到这里,一眼看清那樵夫并非赵姓樵夫,心中的疑惑,立时尽释。
一点不错,那个正在屋外劈柴的樵夫,年纪虽与赵姓樵夫差不多,却绝对不是赵姓樵夫!
他光着上身,挥着一把长斧,用力猛劈一截树身,直到柴一郎走到他身边时,他才发觉,看见柴一郎衣衫褴褛,蓬发垢脸,活像个疯汉,他不禁吓了一大跳,慌忙跳开一大步,举起长斧作防守之势,喝道:“你是谁?”
柴一郎拱手一揖道:“这位兄台莫怕,小可柴一郎,不是坏人。”
中年樵夫见他谈吐清楚,方知不是疯汉,当即放下长斧,问道:“你找谁?”
柴一郎道:“找一位姓赵的樵夫,他……在不在?”
中年樵夫面露讶异,上下打量柴一郎一番,又问道:“你说的是赵华?”
柴一郎只知赵姓樵夫姓赵,却不知他的名字,但料想对方所说的赵华,必是赵姓樵夫不错,当下点头答道:“是的!”
中年樵夫问道:“你认识赵华兄么?”
柴一郎又点头道:“是的,半年前,小可入山的前一天晚上,曾在赵兄的家中借宿过。”
中年樵夫“哦”了一声道:“是的……可是他不在了。”
柴一郎闻言心头像刀子刺了一下,怆然道:“是不是攀登送命峰跌死的?”
中年樵夫神色一愣道:“你说什么?谁说赵华兄攀登送命峰跌死了?”
柴一郎情知自己把“他不在了”一语听错了,登时转悲为喜道:“原来赵兄未遭遇意外,那么他现在人呢?”
中年樵夫道:“他发迹了,早已搬到城里去住,半年前就把这间茅屋卖给了在下。”
柴一郎大感惊奇道:“原来如此,他是怎么发迹的?”
中年樵夫道:“在下也不太清楚,总之他忽然变得很有钱,因此不再上山砍柴,搬到城里去开了一家饭馆,生意相当不错,前两天在下还在他那里吃过饭呢。”话声一顿,忽又失笑道:“你听谁说他攀登送命峰跌死的?”
柴一郎忙道:“不是听谁说的,是小可猜的,半年前,他曾表示要攀登送命峰,唉唉……兄台大概知道,那送命峰极难攀登,上去的人都难免跌死,因此,小可以为他已经……跌死了。”
中年樵夫哈哈一笑道:“赵华兄可不是傻瓜,他才不会去攀登那送命峰呢!”
柴一郎探手入怀摸出半两银子,笑道:“这位兄台,小可买您一样东西好么?”
中年樵夫道:“买什么?”
柴一郎道:“买您一套衣服,小可因入山游玩迷了路,在山中挨了数日,把这身衣服弄破了,如今若是穿着这身破烂的衣服下山,一定会被人当作疯子,因此想换一套衣服。”
中年樵夫看着他手上的半两银子,不觉心动,说道:“在下的衣服都是旧的,你若是不嫌旧的话,就卖给你一套。”
柴一郎道:“旧的不妨,只要不破就行了。”
中年樵夫立刻抛下长斧,跑入屋里取出一套旧衣,递给柴一郎道:“你穿穿看,看合不合身。”
柴一郎接过旧衣,把银子给他,然后脱下一身破衣,换上樵夫的旧衣裤,觉得还合身,便笑道:“好,就这一套好了!”
中年樵夫似觉一套旧衣卖人家半两银子不厚道,当下陪笑道:“你说在山中迷路挨过了数日,那么肚子一定是很饿了?”
柴一郎道:“正是,兄台若有什么吃的……”
中年樵夫不待他说完,立刻接口道:“有的,待在下去拿来!”
语毕,又奔入屋里去了。
不久,只见他双手端出大碗白米饭,上面还有几块鱼肉,连同一双筷子,端给柴一郎,笑道:“吃吧!若是不够,等会再来一碗!”
柴一郎如见珍肴,接过饭后,立刻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狼吞虎咽起来。
一转眼间,就将一大碗饭吃光了。
中年樵夫问道:“再来一碗如何?”
柴一郎道:“不了,若是有茶,请给小可一碗解解渴就行了。”
中年樵夫随又入屋端出一碗茶,柴一郎接过一饮而尽,之后又向中年樵夫要了一盆清水,梳洗一番,自觉已恢复人样,才向中年樵夫道谢道:“多谢兄台盛情,改日定当厚谢。”
中年樵夫道:“别客气,公子是哪地方的人?”
柴一郎道:“石塘湾。”
中年樵夫道:“石塘湾在下去过,要走五、六天才能到,公子这就要回家?”
柴一郎道:“是的,家里的人见小可数日不回,一定急坏了。”
中年樵夫道:“天已快黑,公子不如在舍下过一夜,明早再走?”
柴一郎摇头道:“不,小可还是赶快下山的好——对了,兄台说那位赵兄搬去城里开饭馆,请问是哪一个城里?”
中年樵夫道:“便是距此不远的金坛,他的饭馆就在西城门附近,名叫‘茅山饭馆’,到了那里,很容易就可找到。”
柴一郎沉思有顷,忽又问道:“兄台这儿有没有长绳?一百多丈长的?”
中年樵夫道:“没有,一百多丈长的绳子,要到城里去买,公子要它干么?”
柴一郎道:“用来救一个人……”
中年樵夫惊讶道:“救一个人?”
柴一郎道:“是的,有一个老人被困在送命峰上的葬身谷中,那葬身谷有一百多丈深,需要一根长绳才能将那位老人救出来。”
中年樵夫听了更是吃惊,问道:“公子怎知那谷中有一个老人被困?”
柴一郎忽然有些后悔不该把实情说给一个陌生人知道,但是他却绝未想到就因为向这中年樵夫说出了实情,才免于以后的一场杀身之祸!
他因有些后悔,当下便不肯详细说明,只说道:“是小可偶然发现的,那位老人家好像被困在谷中甚久了,小可打算去买一捆绳子救他出来。”
中年樵夫似是惊骇不置,追问道:“听说那座死谷有百丈多深,公子怎会看得见谷下有个老人被困呢?”
柴一郎笑笑道:“这个……等明天小可救出他后,再详细奉告吧,告辞了。”
说罢,拱手一揖,转身拔步而行。
他知道金坛县城的路径,因此天黑不久,已然来到了金坛县城中。
并且一走入西城门,很快就看见了那家小饭馆——茅山饭馆。
饭馆虽然不大,生意却十分好,柴一郎在门外等了一阵,才等到一个座头,立即进入坐下。
一名堂倌上来收拾碗筷,一面问道:“客观吃些什么?”
柴一郎道:“我是来找你们店主人的,你们店主人可是姓赵名华?”
那堂倌点头道:“正是,客官贵姓?找我们东家有何贵干?”
柴一郎不答,又问道:“他在不在?”
那堂倌道:“在,正在屋内。”
柴一郎道:“劳驾去请他出来好么?”
那堂倌有些犹豫地道:“客官是……”
柴一郎道:“我是他朋友!”
那堂倌看不出柴一郎有什么不对,乃应声道:“是的,客官请稍候片刻,待小的去请他出来!”
语毕,施礼而去。
不久,赵华出来了。
这个半年前还依靠劳力谋生的赵华,如今浑身上下已找不出一点樵夫的模样,他变得白胖了不少,身上穿着一袭质料华贵的青衫,嘴上蓄着一撮短须,手持一柄折扇,昂首阔步,俨然有店主人的气派!
他随着堂倌由屋内步入店堂,落落大方地道:“是哪位朋友要找赵某人?”
堂倌堂倌一指柴一郎说道:“就是这位客官。”
赵华往柴一郎的座头走上一步,拱手道:“这位老弟贵姓大名?找赵某人有何指教?”
柴一郎抬头笑道:“赵兄记不得小可了么?”
赵华目光一注,仔细的把柴一郎打量了一番,这才好像挨了一记闷棍似的,陡地神色大变,身子摇晃着,似欲晕倒,他连忙伸手扶住桌子,发出极度惊恐的声音道:“是你——柴公子!”
柴一郎含笑道:“不错,难得赵兄还记得小可!”
赵华面色一阵青一阵白,整个人似将窒息,睁大双目瞪望柴一郎好半天,然后好像一个骗子怕被人当场揭穿底细似的,忽然弯腰凑近柴一郎面前,低声道:“柴……柴公子……请……请移驾屋内……你我再……再作长谈如何?”
柴一郎毕竟是个心地厚道之人,看见对方满脸惶恐,也不忍使对方太过难堪,当下起身道:“好的,正要和赵兄谈谈!”
赵华大喜,连忙一面肃客,一面领路往屋内走去,连声道:“柴公子请!柴公子请!”
柴一郎含笑举步跟了进去。
两人进入一间厅堂,赵华把厅门关上,随即双膝一屈,朝柴一郎跪了下来,纳头欲歔道:“在下该死,柴公子请原谅……”
柴一郎沉下脸孔,冷笑道:“你在那送命峰上拾到了小可那个包袱,是不是?”
赵华满面惭愧的答道:“是的,在下于公子登上送命峰的第三天,到峰下去等候公子,就在那时,在下发现一缕黑烟由峰上升起,在下以为……以为公子被困峰上下不来,便赶回家去准备了一袋干粮,并于次日赶到送命峰……”
柴一郎道:“我知道你原有救人之心,这一点我很感激你。”
赵华低头道:“在下登上峰巅,方知黑烟是由谷下升起的……公子怎会跌到那谷中呢?”
柴一郎道:“我登上送命峰的次日,在峰上遇见一个叫‘地煞星蒙天雷’的恶人,他见到我竟不问青红皂白,就将我推入谷下,还好谷下有一池水潭,我跌入潭中,侥幸得以不死。”
赵华“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那么公子在谷中生火,目的是……”
柴一郎接口道:“我知道你会去送命峰下探望,所以我生了一堆火,目的正是希望让你见到,上去设法救我出谷,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
他没有提到谷中还有一个三岁阎罗之事,因为他对眼前这个赵华已不敢信任。
赵华道:“在下一看黑烟是由谷中升起的,就知你公子被困在谷底无法上来,因此就抛石试探,结果证明被困谷中的果然是你公子,遂决定回家带一捆长绳去救公子,可是,就在在下正要下峰的时候……”
柴一郎道:“你看见了那个包袱?”
赵华不胜惭愧地道:“是的,公子那包袱中有……有……”
柴一郎微一冷笑道:“一千两黄金是么?”
赵华一颗头垂得更低,呐呐说道:“是的,在下从来未曾见过那么多的金子,因此,因此一时起了贪心,在下真该死,太对不起公子了。”
柴一郎轻叹一声道:“那蒙天雷竟未取走那些金子,倒是出乎意料之外,那几天我始终想不通你为什么再无消息,后来我还以为你失足跌死,心中一直为你伤心呢。”
赵华流泪道:“在下惭愧极了!”
柴一郎感慨地说:“一千两黄金,确能使任何人心动,可是你该想到,如果你救我出来,我一样会重谢你,或者你即使不提起那些金子,我也不会追究,你应该想到一个被困在谷中的人的心情,在那四面峭壁的绝地中,他心中想到的只是希望赶快获救,对于身外之物,已不有去计较了。”
赵华连连磕头道:“在下一时糊涂,这些日子,每当想起,万分不安……”
柴一郎问道:“后来,你就利用那一千两黄金,在这里开了一家饭馆?”
赵华答道:“是的,如今在下情愿把这一切让给公子,只求公子不要告到官衙去。”
柴一郎沉吟半晌,说道:“我不要这家饭馆,要是你无法奏出一千两金子,可以分期慢慢还给我。”
赵华神色一喜,注目问道:“公子当真愿意这样么?”
柴一郎点头道:“是的,现在你有多少银子可以还给我?”
赵华道:“现有的银子大约只有六、七百两之数。”
柴一郎道:“那么你马上拿六百两银子给我,然后再替我去买两样东西。”
赵华问道:“公子要买什么东西?”
柴一郎道:“两套衣服和一捆粗麻绳,绳子要长达一百二十丈的才行。”
赵华愕然道:“公子要这样绳子干么?”
柴一郎道:“我要回到那谷中去取一些东西上来。”
赵华诧异道:“公子有什么东西留在那谷中?”
柴一郎道:“我被困谷中半年,由于无聊,便取石雕刻了许多玩物,我打算把它们取出来,留作纪念。”
赵华道:“原来如此,那么在下这就先去买衣服和绳子回来,然后明天在下再同公子一道去。”
柴一郎摇头道:“不,你不必跟我去,我今晚就要走,你快去把东西买回来给我就是了。”
赵华连声应是,起身开门而去。
他走过外面的饭馆时,趋近柜台,向一个掌柜的老人吩咐道:“老蔡,你快准备六百两银子包好,等下我有用途。”
那掌柜老人刚才也看见他带柴一郎入屋,这时一听他要六百两银子,不禁吃惊道:“是怎么一回事?刚才那少年是谁?”
赵华道:“他是我一位亲戚,因为家中有事,需要用钱……好了,你快去准备吧。”
说罢,随即走出饭馆。
回望深不见底的葬身谷,他不禁长长透了一口气,颇有再世为人之感!
他感到十分疲倦,便在谷边躺下,闭目歇息了一会,才起身拾来一块圆石,在圆石上写下“已出谷,即将下峰”几个字,将之抛入谷中,而后举步往对面峰缘走来。
走到峰缘,找到半年前上峰的地点,仍循原路下峰,敢情他在半年前钉在峰壁的铁钉,此刻仍在,他脚踏铁钉,一路而下,又费时半个时辰之久,到达了送命峰的峰脚下。
一到峰脚下,他便开始绕着送命峰寻索起来,
他在寻索什么呢?
寻索一具尸体!
赵姓樵夫的尸体!
他断定赵姓樵夫所以一直没有消息,一定是在第二次攀登送命峰欲救自己出谷时,不幸失足跌死了。
他希望找到赵姓樵夫的尸体,好好予以掩埋,他认为这是目前应该做的第一件事。
但是,绕峰寻找一遍后,却未发现一具人的尸骨!
他不禁暗忖道:“是了,时间已隔了半年之久,如果赵姓樵夫确是跌死了,他的妻子必已找到他的尸体,将之抬回家收埋了,我且到他家去探视看看。”
思忖至此,立即拔步向山下奔来。
薄暮时分,已然赶至山麓,来到赵姓樵夫的茅屋外面,远远看见有一个樵夫正在屋外挥斧劈柴,以为是赵姓樵夫,心中一喜,忖道:“原来他没有跌死,可是,他既是安然无恙,何以——”
刚想到这里,一眼看清那樵夫并非赵姓樵夫,心中的疑惑,立时尽释。
一点不错,那个正在屋外劈柴的樵夫,年纪虽与赵姓樵夫差不多,却绝对不是赵姓樵夫!
他光着上身,挥着一把长斧,用力猛劈一截树身,直到柴一郎走到他身边时,他才发觉,看见柴一郎衣衫褴褛,蓬发垢脸,活像个疯汉,他不禁吓了一大跳,慌忙跳开一大步,举起长斧作防守之势,喝道:“你是谁?”
柴一郎拱手一揖道:“这位兄台莫怕,小可柴一郎,不是坏人。”
中年樵夫见他谈吐清楚,方知不是疯汉,当即放下长斧,问道:“你找谁?”
柴一郎道:“找一位姓赵的樵夫,他……在不在?”
中年樵夫面露讶异,上下打量柴一郎一番,又问道:“你说的是赵华?”
柴一郎只知赵姓樵夫姓赵,却不知他的名字,但料想对方所说的赵华,必是赵姓樵夫不错,当下点头答道:“是的!”
中年樵夫问道:“你认识赵华兄么?”
柴一郎又点头道:“是的,半年前,小可入山的前一天晚上,曾在赵兄的家中借宿过。”
中年樵夫“哦”了一声道:“是的……可是他不在了。”
柴一郎闻言心头像刀子刺了一下,怆然道:“是不是攀登送命峰跌死的?”
中年樵夫神色一愣道:“你说什么?谁说赵华兄攀登送命峰跌死了?”
柴一郎情知自己把“他不在了”一语听错了,登时转悲为喜道:“原来赵兄未遭遇意外,那么他现在人呢?”
中年樵夫道:“他发迹了,早已搬到城里去住,半年前就把这间茅屋卖给了在下。”
柴一郎大感惊奇道:“原来如此,他是怎么发迹的?”
中年樵夫道:“在下也不太清楚,总之他忽然变得很有钱,因此不再上山砍柴,搬到城里去开了一家饭馆,生意相当不错,前两天在下还在他那里吃过饭呢。”话声一顿,忽又失笑道:“你听谁说他攀登送命峰跌死的?”
柴一郎忙道:“不是听谁说的,是小可猜的,半年前,他曾表示要攀登送命峰,唉唉……兄台大概知道,那送命峰极难攀登,上去的人都难免跌死,因此,小可以为他已经……跌死了。”
中年樵夫哈哈一笑道:“赵华兄可不是傻瓜,他才不会去攀登那送命峰呢!”
柴一郎探手入怀摸出半两银子,笑道:“这位兄台,小可买您一样东西好么?”
中年樵夫道:“买什么?”
柴一郎道:“买您一套衣服,小可因入山游玩迷了路,在山中挨了数日,把这身衣服弄破了,如今若是穿着这身破烂的衣服下山,一定会被人当作疯子,因此想换一套衣服。”
中年樵夫看着他手上的半两银子,不觉心动,说道:“在下的衣服都是旧的,你若是不嫌旧的话,就卖给你一套。”
柴一郎道:“旧的不妨,只要不破就行了。”
中年樵夫立刻抛下长斧,跑入屋里取出一套旧衣,递给柴一郎道:“你穿穿看,看合不合身。”
柴一郎接过旧衣,把银子给他,然后脱下一身破衣,换上樵夫的旧衣裤,觉得还合身,便笑道:“好,就这一套好了!”
中年樵夫似觉一套旧衣卖人家半两银子不厚道,当下陪笑道:“你说在山中迷路挨过了数日,那么肚子一定是很饿了?”
柴一郎道:“正是,兄台若有什么吃的……”
中年樵夫不待他说完,立刻接口道:“有的,待在下去拿来!”
语毕,又奔入屋里去了。
不久,只见他双手端出大碗白米饭,上面还有几块鱼肉,连同一双筷子,端给柴一郎,笑道:“吃吧!若是不够,等会再来一碗!”
柴一郎如见珍肴,接过饭后,立刻大口大口的往嘴里送,狼吞虎咽起来。
一转眼间,就将一大碗饭吃光了。
中年樵夫问道:“再来一碗如何?”
柴一郎道:“不了,若是有茶,请给小可一碗解解渴就行了。”
中年樵夫随又入屋端出一碗茶,柴一郎接过一饮而尽,之后又向中年樵夫要了一盆清水,梳洗一番,自觉已恢复人样,才向中年樵夫道谢道:“多谢兄台盛情,改日定当厚谢。”
中年樵夫道:“别客气,公子是哪地方的人?”
柴一郎道:“石塘湾。”
中年樵夫道:“石塘湾在下去过,要走五、六天才能到,公子这就要回家?”
柴一郎道:“是的,家里的人见小可数日不回,一定急坏了。”
中年樵夫道:“天已快黑,公子不如在舍下过一夜,明早再走?”
柴一郎摇头道:“不,小可还是赶快下山的好——对了,兄台说那位赵兄搬去城里开饭馆,请问是哪一个城里?”
中年樵夫道:“便是距此不远的金坛,他的饭馆就在西城门附近,名叫‘茅山饭馆’,到了那里,很容易就可找到。”
柴一郎沉思有顷,忽又问道:“兄台这儿有没有长绳?一百多丈长的?”
中年樵夫道:“没有,一百多丈长的绳子,要到城里去买,公子要它干么?”
柴一郎道:“用来救一个人……”
中年樵夫惊讶道:“救一个人?”
柴一郎道:“是的,有一个老人被困在送命峰上的葬身谷中,那葬身谷有一百多丈深,需要一根长绳才能将那位老人救出来。”
中年樵夫听了更是吃惊,问道:“公子怎知那谷中有一个老人被困?”
柴一郎忽然有些后悔不该把实情说给一个陌生人知道,但是他却绝未想到就因为向这中年樵夫说出了实情,才免于以后的一场杀身之祸!
他因有些后悔,当下便不肯详细说明,只说道:“是小可偶然发现的,那位老人家好像被困在谷中甚久了,小可打算去买一捆绳子救他出来。”
中年樵夫似是惊骇不置,追问道:“听说那座死谷有百丈多深,公子怎会看得见谷下有个老人被困呢?”
柴一郎笑笑道:“这个……等明天小可救出他后,再详细奉告吧,告辞了。”
说罢,拱手一揖,转身拔步而行。
他知道金坛县城的路径,因此天黑不久,已然来到了金坛县城中。
并且一走入西城门,很快就看见了那家小饭馆——茅山饭馆。
饭馆虽然不大,生意却十分好,柴一郎在门外等了一阵,才等到一个座头,立即进入坐下。
一名堂倌上来收拾碗筷,一面问道:“客观吃些什么?”
柴一郎道:“我是来找你们店主人的,你们店主人可是姓赵名华?”
那堂倌点头道:“正是,客官贵姓?找我们东家有何贵干?”
柴一郎不答,又问道:“他在不在?”
那堂倌道:“在,正在屋内。”
柴一郎道:“劳驾去请他出来好么?”
那堂倌有些犹豫地道:“客官是……”
柴一郎道:“我是他朋友!”
那堂倌看不出柴一郎有什么不对,乃应声道:“是的,客官请稍候片刻,待小的去请他出来!”
语毕,施礼而去。
不久,赵华出来了。
这个半年前还依靠劳力谋生的赵华,如今浑身上下已找不出一点樵夫的模样,他变得白胖了不少,身上穿着一袭质料华贵的青衫,嘴上蓄着一撮短须,手持一柄折扇,昂首阔步,俨然有店主人的气派!
他随着堂倌由屋内步入店堂,落落大方地道:“是哪位朋友要找赵某人?”
堂倌堂倌一指柴一郎说道:“就是这位客官。”
赵华往柴一郎的座头走上一步,拱手道:“这位老弟贵姓大名?找赵某人有何指教?”
柴一郎抬头笑道:“赵兄记不得小可了么?”
赵华目光一注,仔细的把柴一郎打量了一番,这才好像挨了一记闷棍似的,陡地神色大变,身子摇晃着,似欲晕倒,他连忙伸手扶住桌子,发出极度惊恐的声音道:“是你——柴公子!”
柴一郎含笑道:“不错,难得赵兄还记得小可!”
赵华面色一阵青一阵白,整个人似将窒息,睁大双目瞪望柴一郎好半天,然后好像一个骗子怕被人当场揭穿底细似的,忽然弯腰凑近柴一郎面前,低声道:“柴……柴公子……请……请移驾屋内……你我再……再作长谈如何?”
柴一郎毕竟是个心地厚道之人,看见对方满脸惶恐,也不忍使对方太过难堪,当下起身道:“好的,正要和赵兄谈谈!”
赵华大喜,连忙一面肃客,一面领路往屋内走去,连声道:“柴公子请!柴公子请!”
柴一郎含笑举步跟了进去。
两人进入一间厅堂,赵华把厅门关上,随即双膝一屈,朝柴一郎跪了下来,纳头欲歔道:“在下该死,柴公子请原谅……”
柴一郎沉下脸孔,冷笑道:“你在那送命峰上拾到了小可那个包袱,是不是?”
赵华满面惭愧的答道:“是的,在下于公子登上送命峰的第三天,到峰下去等候公子,就在那时,在下发现一缕黑烟由峰上升起,在下以为……以为公子被困峰上下不来,便赶回家去准备了一袋干粮,并于次日赶到送命峰……”
柴一郎道:“我知道你原有救人之心,这一点我很感激你。”
赵华低头道:“在下登上峰巅,方知黑烟是由谷下升起的……公子怎会跌到那谷中呢?”
柴一郎道:“我登上送命峰的次日,在峰上遇见一个叫‘地煞星蒙天雷’的恶人,他见到我竟不问青红皂白,就将我推入谷下,还好谷下有一池水潭,我跌入潭中,侥幸得以不死。”
赵华“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那么公子在谷中生火,目的是……”
柴一郎接口道:“我知道你会去送命峰下探望,所以我生了一堆火,目的正是希望让你见到,上去设法救我出谷,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
他没有提到谷中还有一个三岁阎罗之事,因为他对眼前这个赵华已不敢信任。
赵华道:“在下一看黑烟是由谷中升起的,就知你公子被困在谷底无法上来,因此就抛石试探,结果证明被困谷中的果然是你公子,遂决定回家带一捆长绳去救公子,可是,就在在下正要下峰的时候……”
柴一郎道:“你看见了那个包袱?”
赵华不胜惭愧地道:“是的,公子那包袱中有……有……”
柴一郎微一冷笑道:“一千两黄金是么?”
赵华一颗头垂得更低,呐呐说道:“是的,在下从来未曾见过那么多的金子,因此,因此一时起了贪心,在下真该死,太对不起公子了。”
柴一郎轻叹一声道:“那蒙天雷竟未取走那些金子,倒是出乎意料之外,那几天我始终想不通你为什么再无消息,后来我还以为你失足跌死,心中一直为你伤心呢。”
赵华流泪道:“在下惭愧极了!”
柴一郎感慨地说:“一千两黄金,确能使任何人心动,可是你该想到,如果你救我出来,我一样会重谢你,或者你即使不提起那些金子,我也不会追究,你应该想到一个被困在谷中的人的心情,在那四面峭壁的绝地中,他心中想到的只是希望赶快获救,对于身外之物,已不有去计较了。”
赵华连连磕头道:“在下一时糊涂,这些日子,每当想起,万分不安……”
柴一郎问道:“后来,你就利用那一千两黄金,在这里开了一家饭馆?”
赵华答道:“是的,如今在下情愿把这一切让给公子,只求公子不要告到官衙去。”
柴一郎沉吟半晌,说道:“我不要这家饭馆,要是你无法奏出一千两金子,可以分期慢慢还给我。”
赵华神色一喜,注目问道:“公子当真愿意这样么?”
柴一郎点头道:“是的,现在你有多少银子可以还给我?”
赵华道:“现有的银子大约只有六、七百两之数。”
柴一郎道:“那么你马上拿六百两银子给我,然后再替我去买两样东西。”
赵华问道:“公子要买什么东西?”
柴一郎道:“两套衣服和一捆粗麻绳,绳子要长达一百二十丈的才行。”
赵华愕然道:“公子要这样绳子干么?”
柴一郎道:“我要回到那谷中去取一些东西上来。”
赵华诧异道:“公子有什么东西留在那谷中?”
柴一郎道:“我被困谷中半年,由于无聊,便取石雕刻了许多玩物,我打算把它们取出来,留作纪念。”
赵华道:“原来如此,那么在下这就先去买衣服和绳子回来,然后明天在下再同公子一道去。”
柴一郎摇头道:“不,你不必跟我去,我今晚就要走,你快去把东西买回来给我就是了。”
赵华连声应是,起身开门而去。
他走过外面的饭馆时,趋近柜台,向一个掌柜的老人吩咐道:“老蔡,你快准备六百两银子包好,等下我有用途。”
那掌柜老人刚才也看见他带柴一郎入屋,这时一听他要六百两银子,不禁吃惊道:“是怎么一回事?刚才那少年是谁?”
赵华道:“他是我一位亲戚,因为家中有事,需要用钱……好了,你快去准备吧。”
说罢,随即走出饭馆。
相关热词搜索:迷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