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2025-07-21 作者:倪匡 来源:倪匡作品集 点击:
一块石头,中间结着一条草绳,草绳大约有六七尺长,另一端,系在一枝枣树的横枝上,将石头推一下,石头就会荡来荡去,好几十下,等到石头慢下来的时候,再推一下,又可以来回荡几十下。就这样的对着荡来荡去的石头,白痴就可以消磨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整天。
事实上,他不知用这个方法消磨了多少天了,好像自从他第一天被人发现起,看到他的人,就一直只看到他怔怔地对着那块荡来荡去的石头发怔,口中发出一下接一下毫无意义的呼叫声。
当镇上的人,发现白痴的时候,枣树的树枝,还是光秃秃的,渐渐地,枣树发芽了,伸叶了,开花了,直到现在,树上已经结满了累累的枣子,石头还是那样荡来荡去,白痴还是那样,坐在枣树前,口中发出莫明其妙的声音,像是其乐无穷地注视着那块石头。
白痴才被人发现的时候,也有好心人给他东西吃。有人给他食物,他就吃,没有人给他就不吃,直到镇上的小流氓阿四,作了一次试验之后,镇上的所有人,对白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白痴这件事,就再也不怀疑了。
事情是这样的,白痴的身子很壮,眼睛在看人的时候,眼珠也会很灵活地转动,镇上有一些人,怀疑他究竟是真的白痴,还是假装出来的,一开始有了怀疑,就有了争论,偏僻的,山窝子里的小镇,镇上的人,本来就单调得每天都过着刻板的生活,从来也没有新的话题,既然有了争论,也就成为最好的话题,每天都有人讨论着这件事,终于,流氓阿四,想出了这个办法来。
认为白痴真是白痴的人,说白痴从来不吃东西,枣子结果实之后,落在他身子四周围,他也从来不捡起来吃,一定要等有胆子大一点的儿童,捡了起来,塞进他口中,他才吃,而且,从来都是连枣核一起吞下去的。阿四带了争论的两派,足足有三十多人,那是镇上的头一件大事,大家围着白痴,白痴像是全然不知道身边有着那么多人,阿四将一枚枣子塞在白痴的口中,白痴用力嚼着,吞了下去。
阿四挤着眼,打开纸包,将一粒干了的羊屎,塞进了白痴的口中,白、痴也使劲地嚼着,吞了下去。
四周围的人发出喟叹声,从这次起,这个争论算是解决了,代之而起的问题是,这白痴是从哪里来的?
这白痴是从哪里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可真不容易。太行山的支脉,向四面八方伸展,形成了无数山岭,和山岭间贫脊的土地。狼牙口虽然是一个镇集,可是不到逢五,逢八的集期,也不会有什么人,就算有人来,来的人也要翻山越岭,至少得走上十里八里崎岖的山路,而且多少年来,四乡八村来的那些人,镇上的人,也全都熟得不能再熟,可是他们就是没见过这白痴!
这白痴是从哪里来的呢?从他整天对着石头呆瞧的那种情形来看,他决不像是自己会走山路,到这里来的人,那么,当然是有人带来的。
可是,带他来的,又是谁呢?
挂在枣树上的石头,仍然在不断摇荡着,枣子由青变红,枣叶也大批大批落了下来。
白痴好像已成了狼牙镇镇头的一景,就像是那些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山岭一样,不会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了,唯一还注意看白痴的人,可以说只有镇头开棺材铺的徐木匠,徐木匠今天已过六十,老眼昏花,手艺自然也称不上一个好字。
可是镇上的人,还真少不了他,每年都有人死,人死了总得要棺材,要棺材总不能翻山越岭,走五六十里地去买,那么,整定了就是徐木匠的生意。
徐木匠的铺子在镇尾最尽头,每当他刨木,锯木,敲钉子,累得腰背僵硬的时候,直起身子来时,就可以看到白痴坐在树下面,望着那块摇荡着的石头。
等到镇上的人,对白痴的存在,已经完全不感兴趣的时候,唯一送食物到白痴口中的人,就是徐木匠了。徐木匠好唠叨,平时找不到对象。从来就没有开过口讲话的白痴,就成了他唠叨的好对象。他一面将干玉米,塞进白痴的口中,一面会不断地道:“看你长得多壮,我看你力气也不少,白吃我那么多,帮我来搬搬木料也是好的!”
白痴照例发出“荷荷”的声响,徐木匠也自顾自地说下去,直到离开。
那一天,徐木匠一起身,才一开门,就感到一股寒意,地上是白花花的一层霜花。徐木匠转过头,向离他铺门口,只有十几步的那株枣树望去,石头还在晃荡着,可是白痴却不见了!
徐木匠不禁揉了揉眼睛,每天看惯了坐在树下的白痴,忽然不见了,这就像对门的那座出峰,忽然消失了一样,令人讶异之余,难免会疑心自己的眼睛发了花。可是,揉了揉眼之后,结果还是一样,自痴不见了!
白痴突然出现,曾经闹了一阵子,白痴突然不见了,当然也是一件大新闻,徐木匠觉得精神一振,回到屋里,披上了那件羊皮袄,忽匆匆地向镇上走去!
可是,等到徐木匠才走进镇大街,他就呆了一呆,立即知道,他起得迟了!
镇的街上,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发生了事,是不应该聚集着那么多的人,全都出来了,徐木匠首先看到了一张又圆又扁又白的脸,正在起劲地说着话,声音也特别尖,徐木匠立时吐了一口口水,那是镇上的土娼花实,镇上的妇女,用尽了各种恶毒的话来咒骂花实,可就是从来不敢提花实长得那么白,白得简直像才蒸出来的豆腐,而那也是镇上的男人,最津津乐道的,他们单独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低声交谈,说花实不但脸自,手白,颈子白,那些平时叫衣服遮住的地方更自,白得简直叫人目眩心驰,荡人心魄,当未曾在花实那里住宿过的男人,听得心痒难熬之间际,有些男人,便会乐得呵呵地大笑起来。
徐木匠最讨厌花实,或许那是因为他老得已经不能领略花实的雪白诱人了,他急急向前走去,接着,就听到了阿四破锣的声音。
徐木匠停了下来,阿四将他的毡帽卷成一卷,右手抓着,在左掌掌心上用力拍着,发出“拍拍”的声响,以增加他讲话的声势。
他正在声嘶力竭地说着:“嘿,那几个人,来得真有气派,一阵马蹄声,先就遇上了我,嘿,遇上了我阿四,算是他们的运气,一个官长就下了马,他下了马才问阿四,他问,这几个月,镇上可有什么生脸人?嘿,生脸人,经我阿四的眼瞧过,可走不了!”
阿四讲到了这里,有人插口问道:“官长要找生脸人,怎么会将那白痴带走了呢?”
阿四瞪着眼,把帽用力一扬,抖了开来,戴在头上,道:“废话,白痴是镇上土长土长的么?不是,那就是生脸人,你知道么?生脸人!”
其余的人却不出声了,阿四像是打了一个大胜仗的英雄一样,翻着眼,转过身来,正好和徐木匠打了一个照面,阿四喉间“咯”地一声,颈伸得老长,凑过脸去,道:“徐木匠,白痴有麻烦了,县城里下来的官长在找他哩、你和白痴最好,嘿嘿!”
阿四翻着眼,徐木匠气往上冲,恨不得伸手打他两巴掌,可是想一想,还是没出手。
阿四可不是好惹的人,上次他激怒了杂货铺老板,老板也是打了他一巴掌,阿四就赖在杂货铺门口的地上,好家伙,真是三天三夜没起来,后来还是杂货铺老板倒楣,大条羊腿,再加上整整一块大洋,才叫他起了身,徐木匠可不想惹这个麻烦。
徐木匠忍着气,他才不要和阿四这种人说话,昂着头,就向前走去;前面不远处就是镇公所了。
聚在镇公所门口的人更多,镇公所门口,停着五匹骏马,正在扬鬃踢蹄,一个年纪很轻的人,和和气气地劝着围着在镇公所门口的许多人:“各位老乡,没有什么好看的,请自已干自己的活去吧!”
可是劝归劝,挤过来的人,却是越来越多,阿四也挤了进去,冲着那年轻人就是一个敬礼,也不知道这种行礼法,阿四是从哪里学来的。
阿四问道:“官长,那白痴可真是白痴,一点不假,我喂他吃过羊屎!你们找他干什么?”阿四挤着眼,样子很神秘,又道:“是不是犯了什么案子的大盗?还是想在狼牙口窝底?”
那年轻人笑了起来道:“你讲的话,有点不对头了,又说他是真的自痴,真的白痴,怎会是土匪强盗?”
其余的人笑了起来,阿四觉得很没趣,缩了缩头,可是他又道:“官长,你们是来找什么人的?”
那年轻人不出声,只是和和气气地笑着,有人挤得太近了,他劝人离开去,镇公所的门和平时不一样,紧紧地关着。
其实,镇公所中有什么,每个人都很清楚,只有两张破旧的桌子,一个老得没有牙的更练。镇长么?就是镇中心,经常有点洋货出售,算是镇上最大的铺子的老板汪二叔。不过这时候,大家只不过想看看,县城里下来的宫长,为什么要找那白痴而已。
然而,真正可以看到镇公所中情形的,只有削片儿面最拿手,年纪轻轻,就被人叫作“师傅”的陈贵。陈贵并不挤在大门口,而是绕到了屋后,攀在屋后的窗口上,抹去了窗上的一片积尘,凑眼过去,看到了镇公所中的一切情形。
令得陈贵大失所望的是,镇公所中,并没有出现什么严刑拷打,血肉横飞的情形,他看了的是,白痴坐着,四个人围着他,那老更练坐在一角,头一高一低,敢情是昨晚没有睡透,现在还在打瞌睡。白痴到底是白痴,看他的样子,像是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围住白痴的四个人,三个看来,和站在镇公所门口的那人,没有什么分别,只有一个,身形很高,脸很瘦削,双眼中的那股神气,叫人看来害怕,好几次,当这个人偶然向窗口子望过来时,陈贵都不禁心头怦怦乱跳,那人的年纪,看来也比较大一点,约莫有二十七八岁。
陈贵听得别人称呼过这个人,知道这个神情威仪的人是“队长”。什么队长,陈贵也不知道,反正是县城下来的,又带着“长”字,这个官一定不小了。
队长望着白痴,白痴口中发出“荷荷”的声响,也望着队长,队长的声音,听起来柔和,和他那种威严的外貌,好像很不相称。
队长在问:“你叫什么名字,是那里来的?”
白痴的回答是:“荷荷!荷荷!”
队长皱了皱眉,道:“你不会说话?我们要问你几句话,很要紧,你要告诉我们!”
白痴的回答是:“荷荷!荷荷!”
队长手按住白痴的肩头上,再问:“镇上的人说你是白痴,你来了已经有七八个月了,你是从哪里来的?我看你不是白痴吧!”
白痴回答依然是:“荷荷!荷荷!”
队长缩回手来,挺直身子,一个队员道:“队长,这人是白痴!”
队长眉心打着结,并不立即开口,过了半晌,他才道:“要真是白痴,怎会到了狼牙口镇,怎能翻得过山岭?我看他不是白痴!”
队长的双眼,紧盯着白痴,很少人可以直视着这样凌厉的目光,而无动于衷,可是白痴却是白痴,他仍然是这个样子,一点也没有变。
队长伸手在脸上抹了一下,又道:“你别假装了,我知道你不是白痴,一定不是!”
白痴仍然只是“荷荷”声,队长又无可奈何地松开了手,转过身去,重重在桌上,敲了一拳,那“砰”地一声响,将正在打瞌睡的老更练,吓得直跳了起来,迷迷糊糊地道:“是!是!”
几个队员却笑了起来,一个道:“队长,我们马不停蹄,找了八个月,一点结果也没有,我看——”
队长陡地转过身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一个队员道:“十月初四了。”
队长又问道:“我们是什么日子,从县城出发的””
几个人一起道:“二月初七!”
队长扬起头来,道:“出去找两个人进来,要平时和这白痴多接近的人!”
一个队员立时开门走出去,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不一会,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阿四,一个是徐木匠。
队长道:“两位请——”
他本来一定是说“两位请坐”的,可是只讲了三个字,就没讲下去,因为镇公所里,只有一张椅子,由白痴坐着。
队长问道:“这白痴是哪一天到镇上的,两位可记得准确的日子?”
阿四使劲地抓着头,他是从来不记日子的,好吃懒做的人,怎么会记得日子?徐木匠想了一想,就道:“二月十三日那天,是那天!”
队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四个队员望了一眼,道:“从县城到这里,是六七天路程?”
一个队员道:“那得骑马才行,这白痴——”
队长挥着手,他像是竭力在想什么,可是却又无法将之说出口来。
队长在那样思索的时候,神情很严肃,而他的手下,那几个队员,照例一起向他望着。有时候,很多次,队长的双眉,会突然舒展开来,而在他瘦削,看来很古板的脸上,也会随之而展开笑容。
每当这样的时候,队员就知道,队长的心中,已解开了一个难题,一件案子,离水落石出的时候,已经近了。
队长姓方,叫正行。他的名字,和他的人,可以说再配合也没有了,又端方,行为又正当,在方队长的生活中,除了日以继夜地办案子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私生活,队员有时也会在背后私议几句,但是一想及方队长办案种种传奇性的故事,一见了方队长的面,就不由得肃然起敬。
听说,方队长的父亲,就是清朝末年的名捕,提起“方大胖”的名字,连太原城里,都是响当当的,方大胖子到晚年,胖得连走都走不动,可是人家说,不论多么离奇曲折的案子,只要让方大胖子知道,他就坐在家里,都能够将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方大胖子并不想自己的儿子承继自己的这一行,方正行从小就被送到城里去念书,一直念到东洋,可是奔父丧回来之后,方正行就自然而然当上了侦缉队长,和他父亲当年一样,每天都面对着稀奇古怪的案子,这实在是方大胖子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不但几个队员,一起望着方队长,连徐木匠和阿四,也一起望着方队长,他们都感到,方队长虽然只是皱着眉一声不出,但是却一样有一股自然而然的威严,那股威严,镇得人连透气都不敢大透,所以镇公所里很静,只有那白痴,还是直挺挺地坐着,不时发出“荷荷”的声音来。
由于镇公所内很静,所以外面传来的声音;隐隐约约,也可以听得到,街上的人,仍然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都在交头接耳。
几个队员望着方队长,心中都在说:快有结果了,方队长一定有结果了!”
可是,他们却失望了,方正行虽然在竭力思索着,可是始终想不到什么,他终于叹了一口气,几个队员的心向下一沉,方队长叹气,那表示事情扎手得很,暂时还不可能有结果。
跟着方队长的几个队员,都知道这次事情,真是扎手得很,可以说是他们加入侦缉队以来,从来也未曾遇到过的一件大案子,而他们为了这件案子,仆仆风尘,少说也奔波了上千里的路程,花了足足大半年的时间,直到现在,还是一点结果也没有。
从第二个月开始,每当他们在较大的城镇上歇下脚来的时候,上司就会有电报来,催他们回去,放弃这件案子,因为有许多事要等着方队长去办的。
可是,方队长却就是这样死心眼的一个人,这件案子不破,说什么也不肯再接第二件案子,这大半年来,几个队员眼看着队长一天比一天变得又黑又瘦,也不知有多少个晚上,听到方队长彻夜失眠的踱步声,可是简直连一点线索也没有,直到今天,来到了狼牙口,仿佛有点线索了,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可惜,那个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白痴!
看方队长的情形,好像已豁了出去,和这件大案子耗上了,不等到水落石出,他是不肯停手的了!
说那是一件大案子,那可一点也不夸张,那的确是一件大案子,大半年之前,二月初六,下午,代县县城西八里地方一处叫阳明堡的小地方,水沟子里,发现了两辆大驴车,和十二具尸体。
电报从代县城打到太原,方正行领着队员,星夜赶去,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了,那还是军部特地借了一辆汽车给他们,连停下来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才能在两天的时间,赶到出事的地点,尸体已经入殓了,方队长还是开棺看了看。
阳明堡地方虽小,但是却是太原到大同必经之途,不过一般行旅,很少在阳明堡歇脚,有的宁愿走多几里地,到代县县城去,因为阳明堡附近的情形,实在太险恶了,除了崇山峻岭之外,就是一道又一道的山沟子,山沟子有时候,有二六丈深,逢下大雨的天时,山沟子就是一道道急流飞湍的溪涧,但大多的时日里,山沟子只是一道道沟底铺满了碎石的深沟。
当方正行站在那一道出事的山沟子上,望着沟底下那两辆破碎的驴车之际,正是寒风刺骨,春寒逼人的二月,尽管他从小习惯了这样的气候,他也觉得寒风在脸上刮过的时候,就像是一把生了锈的剃刀在刮胡子一样,阵阵生痛。山沟上的风是如此之劲,令得他们连眼也睁不大,不断被寒风吹出眼泪来。
他顺着陡削的沟坡向下走,几个队员在他后面,等到他们来到沟底的时候,好像是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之中。两边是高峭的土石混合的斜坡,两头,则是看去无穷无尽的深壑,连讲话的声音,听来都有点异样,风声更是尖锐得像有无数鬼魂在挫着牙。两辆车子全是乌木的车杠,桐油布的篷,车轮和轴上,全钉着铜片。
这样考究的车子,小地方是很难见得着的。方正行自然知道,这两辆车子,是从太原出发的,目的地是大同。他也知道,一共有十二匹驴子拉车——每辆车是四头驴子,还有四头是备用的脚力,可以保证路途上,不会因为牲口出了毛病而受到拖延。
方正行当然也知道,只有最够气派的人,在赶路的时候,才会用上那么多牲口,用这些车子从太原赶到大同去的是什么人,他已经在代县县城见过他们——全死了,每一个的尸体上,都有着惊人的伤痕,两个镖师身上的伤痕更甚,全是被活生生打死的。
方正行曾对其中一具头发花白,虽然死了之后,神情看来仍然很威严。方正行曾在这尸体之前,摘下皮帽子,呆立了很久。
这是他熟悉的一个老人,在那样混乱的年代中,这位老人的公正不阿,给所有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全省最高的执法人,连一省的军事长官,见了他都十分尊敬,也是他,揽延方正行,委托方正行当了侦缉队队长的。
可是现在他却死了,死前显然遭过毒打,他是退隐回家乡的,他和他一家,现在全死了,而且随身所带的财物,也全失去了。
方正行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件案子,不单单是普通土匪所于的劫案,固然,所有财物都失去了,可是事主的一家,身份太特殊了,经他判处死刑的大盗,不知有多少,在太原的时候,他曾几次被人暗杀,有一次还受了伤。
一句话,他有太多的仇家,而在这种荒僻的山路上,先报仇,再劫财,看来完全是普通的土匪所做的一样,那真是最恰当不过的事。不过,对方正行来说,是报仇还是单纯的劫财,全是一样的,因为他要找的人,一定是出了名的土匪。
当天,方正行在山沟里,徘徊了很久,当他详细地察看了每一件东西之后,他才离开,而且下令,将每一件东西都搬上来,运回代县的县城去,保管起来。
当他到县城之后,他呆呆地对着一张地图,看了一夜,凭着他的记忆,将在附近一带,经常岀没的土匪,一帮一帮,一个一个,记了下来。
方正行知道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大用处,因为他知道,这些土匪,只怕还没有胆子,干这样的大案子,但是既然他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件极其棘手的事,他自然也非那样办不可。
因为,就算干这案子的人,是外地来的,盘踞在这一带山沟子里的土匪,总也可以有一点眉目的。
从那天开始,方正行只带着五个队员,开始一处又一处地方去“拜访”盘踞在太原到大同这条道上的土匪,一个月之后,当方正行行经一处旷野的时候,两匹骏马迎面疾驰而来。
那时候,一样冷得令人把不住要发抖,拉住马缰的手,要另一只手帮着,才能将冻缰了的手指,一只一只拉开来。
那两匹马的来势很快,尘土飞扬,一下子就来到了近前,陡地勒住了马,从来势看,一定是剽悍的汉子,方正行略扬了扬手,眼看他的五个队员,也一起勒定了坐骑。
方正行微眯着眼,他一眼就看出来,来的两个人,左首的那一个,正是前几天,他才见过的一个土匪头子,而另一个,看来样子很文静,皮肤也很白,约莫三十来岁,那土匪头子扬手叫道:“方队长,请跟我们来!”
他只叫了一声,两个人同时牵转马头,马儿又撒开四蹄向前疾驰而去,方正行一踢马肚,几匹马,也同时一起追了上去,等到驰到了一个峡谷,方正行也不禁呆住了!
峡谷里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着很多奇形怪状的大石,那些大石,可能是四面山壁上,积年累月,风吹雨打,松动了滚下来的。
而令得方正行发怔的是,山谷里,高高矮矮,至少有上百人,全是些奇形怪状,粗野的汉子。
方正行一发现山谷里有人,就立时勒定了马,他勒马实在太急,以致马儿发出了一声长嘶,几乎人立了起来。在他身后的几个队员,马上的功夫,就不及方正行好,有三个收不住缰,直向前冲了过去。方正行大声呼喝着,等那三个队员兜回来时,带着方正行来的那两个人,也已下了马,白净面皮的那个人,向方正行拱了拱手,作了一个手势,右拳抵在左掌的掌心之上。
方正行一看,心中虽然疑惑,但是也立时翻身下了马。那白净面皮的这一下手势:和土匪打了几年交道的方正行,自然明白,这个手势的意思是:不论来者是谁,我们都绝对没有恶意。
那人一下马就作了一个这样的手势,那等于是在告诉方正行,聚集在山谷的那么多人,全不是善男信女,而都是土匪!
那么多凶悍的,不守法纪的匪徒聚在一起,方正行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股寒意,心头寒意,再加上寒风,使得他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冷战。
不过,方正行立时镇定了下来,昂然向前走着。他是侦缉队的队长,照说,眼前这许多人,全是他要逮捕起来的人,他们毫无疑问,全都干过大大小小的案子,全是他要对付的对象。
然而,从他小时候起,他就不断地听过他的父亲说过同样的话:土匪固然不该饶恕,可是也得分清楚土匪的等级,杀人者不可恕,未曾杀过,甚至将劫来的财物,赈济穷人的,也不是没有,做我们这一行,千万别乱杀人,别杀错了人!
方正行有佩枪,可是他从来不用他的佩枪,就因为一直记着父亲的话。
他镇定地向前走着,越是向前走,神情就越来严肃,前面人很多,在方正行和五个队员,才勒定马之际,这许多人,突然起了一阵骚动,可是,当方正行向前缓步走去之际,人声渐渐静了下来。
等到方正行来到了那白净面皮的人面前时,山谷中静得几乎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五个队员,紧张得一颗心紧绷着,差点没从口腔里跳出来。
五个队员也全看到了白净面皮的那个手势,可是他们总放心不下,他们每一个人都伸手按着腰际的枪,准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立时拔枪对付,虽然他们明知道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那么多人,真有心动武的话,他们是完全没有机会的。
在沉寂之中,方正行的视线,越过他对面的白净面皮,向山谷中的众人望去。迎面吹来的风虽然寒冷,但是方正行还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不错,聚在山谷中的,全是土匪,有的,方正行最近还见过,为了最近的案子,他闯过他们的老窝,有的,方正行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却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全省通缉的悍匪。有的,看情形凶恶得使人不敢逼视!
方正行心里说了一声“好家伙”,他心里知道,山西、河北,称得上闯出道儿来的土匪,只怕全聚在这个山谷里了!他们是为了什么?
方正行先开口,打破了沉寂,“嘿嘿”两下冷笑,是提起了中气,发出来的,虽然在寒风之中,但是,听得很清晰,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接着,他提高了声音,说道:“真齐全,倒叫我方某人开了眼界!”
白净面皮立时道:“方队长,各路朋友,都觉得有必要和方队长见面!”
方正行一声冷笑,道:“我们见面,还会有什么好结果?”
白净面皮真称得上对答如流,立时就道:“不错,方队长,你是侦缉队长,我们是什么样人,不过我们虽然没走正途,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说不出来的苦楚,想当年,方老爷在日,他老人家,就挺能体谅我们!”
方正行发出了一连串的笑声,笑声很豪爽,但也表示他对眼前这些人的轻蔑,他道:“老爷子当捕头的时候,阁下也赶上了么?要是这样,那岂不是你一出娘胎,就当了土匪?”
白净面皮连眼角都不曾跳动一下,就像是早已想到对方会这么说一样,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当然没赶上,可是方老爷的行事我们还是十分以佩,他的传说,我们也听得多了,方队长,是不是”?
,方正行又冷冷一笑,白净面皮立时道:“我们是为了阳明堡那件案子,想和方队长说几句的!”他讲到这里,半侧身,指着山谷里的所有人,朗声道:“山西、河北两省、七十四寨、六镇、八帮、三十七岗,都有人在这里,蒙各路朋友不弃,推我做代表,向方队长交代几句!”
这几句话,说得神清气朗,不急不徐,极够气派。方正行的心里喝一声彩,他知道,能被这些许多土匪推出来做代表的人,绝不是等闲人物,看来,他还真孚众望!
方正行用极严厉的目光,盯着白净面皮,沉声道:“你是什么人?”`
要说这时双方的形势,方正行和五个队员,绝对处在劣势,可是不论怎么样,方正行总没有忘记,自己是侦缉队长,对方是土匪,他说话自然有一股侦缉队长的气势。
白净面皮恭恭敬敬,向方正行行了一礼,道:“在下姓洪,名实,不成材的很,聚了几十个兄弟,讨些生活!”
方正行冷冷地道:“洪宝,你抢过火车,动过军火,我看也成材得很了!”
洪宝叹了一声,道:“方队长多体谅,咱们今天,不为翻这些旧帐而来,这里总共是一百三十多人,哪一个不够拉去坐十年八年大牢的?”
洪宝这话,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方正行双眉向上一扬,道:“别以为你们人多,我就不敢执行任务!”
洪宝立时道:“我们绝没有那样想,谁不知道方队长虽然轻易不用枪,可是枪法如神,得过东洋陆军大将当面夸奖,要是方队长一亮枪,二十颗子弹,我们至少得有二十人倒下来!
话仍是咄咄逼人,是的,一亮枪,要有二十个人倒下来,盒子炮慢机,二十颗子弹能打倒二十人,那是百发百中的了,但是,弦外之音是,死了二十个,余下来的一百一十多个,怎么处理,你方队长瞧着办吧!
方正行陡地笑了起来,说道:“说得好!”
他一面说,一面“拍”地一声,手已拍向腰际,握住了枪柄,他虽然还没有拔枪出盒,可是系在枪柄上的红穗子,却已陡地向上,扬了一下,站在方正行对面的洪宝,眼眉不由自主,连跳了几下!
方正行并没有拔枪,他这个动作,能将占有绝对优势的洪宝,吓了一跳,已经够了,他道:“阳明堡的事,你有什么话好说?”
洪宝陡地提高了声音,道:“方队长明鉴,在这里的七十四寨、六镇、八帮、三十七岗的朋友,都已指天发过毒誓,没做过这件丧尽天良,天打雷劈,禽兽不如的案子,要是有半个字谎言,死于荒野,永沦地狱!”这几句话,更是说得斩钉截铁,方正行不禁苦笑了起来。洪宝的话,方正行是相信的,这些人虽然不是善男信女,可是说了这样的话,实在非信他们不可!
这件案子,要不是这七十四寨、三十七岗的人马干的,又是什么人干的呢?
方正行冷冷地道:“为什么要对我这样说?”
洪宝摊了摊手,道:“我们信得过方队长,可是不敢信所有当官的,出了这件大案子,全省上下军警,谁不想立功?随便抓上些人,屈打成招,我们,或者全该死,可是也绝不想死在自己没干的案子的罪名上!方队长,听来好像是笑话,我们要求方队长保护来了!”
听来真像是笑话,可是方队长却笑不出来,反倒心在向下沉。
像这种黑道的人物,齐集起来,和公门中人见面,表示自己并未曾做过这件案子的事,并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可是却极少极少。他记得小时展听自己父亲说起过,在他四十年公门生涯之中,只有遇到过一次,而听父亲的叙述,齐集的黑道人物,还远比不上现在的多!
不过,有几句话,是他父亲说过的,方正行却记得很清楚,那就是,逢有这样的“黑道大聚”,必需相信为头的那个人,所讲的全是真的,因为与会的黑道人物,在事先都曾发过重誓,要是谁干过这件案子,而又假装着来参加这种“黑道大聚”的话,那么,事后一被查出来,要受到极重的处罚,这是谁都不敢做的事。其二,有人“黑道大聚,”虽然说,这些黑道人物,一样心急想破这件案子,会在暗中帮忙,而且齐心合力,稍有线索,就会将消息报上来,可是却并不代表这件案子易破,相反,表示这件案子极其难破,毫无线索可寻,天下之大,犯案的人,可能一生之中,就做这一件案,做完了就远走高飞,往哪儿去找他的人去?
当年那一次“黑道大聚”,案发在河南、河北的交界处,抢的是一伙在那里探矿的洋人,抢走了一箱金块,后来据说,足足过了八年之久,才在极南的香港,发现了铸有这次劫案的金块,赃物直到八年之后才出现,还上哪儿去追劫贼去?
方正行静着不出声,整个山谷中,也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洪宝目光炯炯望定了方正行,像是非要逼他一个答复不可!
事实上,他不知用这个方法消磨了多少天了,好像自从他第一天被人发现起,看到他的人,就一直只看到他怔怔地对着那块荡来荡去的石头发怔,口中发出一下接一下毫无意义的呼叫声。
当镇上的人,发现白痴的时候,枣树的树枝,还是光秃秃的,渐渐地,枣树发芽了,伸叶了,开花了,直到现在,树上已经结满了累累的枣子,石头还是那样荡来荡去,白痴还是那样,坐在枣树前,口中发出莫明其妙的声音,像是其乐无穷地注视着那块石头。
白痴才被人发现的时候,也有好心人给他东西吃。有人给他食物,他就吃,没有人给他就不吃,直到镇上的小流氓阿四,作了一次试验之后,镇上的所有人,对白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白痴这件事,就再也不怀疑了。
事情是这样的,白痴的身子很壮,眼睛在看人的时候,眼珠也会很灵活地转动,镇上有一些人,怀疑他究竟是真的白痴,还是假装出来的,一开始有了怀疑,就有了争论,偏僻的,山窝子里的小镇,镇上的人,本来就单调得每天都过着刻板的生活,从来也没有新的话题,既然有了争论,也就成为最好的话题,每天都有人讨论着这件事,终于,流氓阿四,想出了这个办法来。
认为白痴真是白痴的人,说白痴从来不吃东西,枣子结果实之后,落在他身子四周围,他也从来不捡起来吃,一定要等有胆子大一点的儿童,捡了起来,塞进他口中,他才吃,而且,从来都是连枣核一起吞下去的。阿四带了争论的两派,足足有三十多人,那是镇上的头一件大事,大家围着白痴,白痴像是全然不知道身边有着那么多人,阿四将一枚枣子塞在白痴的口中,白痴用力嚼着,吞了下去。
阿四挤着眼,打开纸包,将一粒干了的羊屎,塞进了白痴的口中,白、痴也使劲地嚼着,吞了下去。
四周围的人发出喟叹声,从这次起,这个争论算是解决了,代之而起的问题是,这白痴是从哪里来的?
这白痴是从哪里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可真不容易。太行山的支脉,向四面八方伸展,形成了无数山岭,和山岭间贫脊的土地。狼牙口虽然是一个镇集,可是不到逢五,逢八的集期,也不会有什么人,就算有人来,来的人也要翻山越岭,至少得走上十里八里崎岖的山路,而且多少年来,四乡八村来的那些人,镇上的人,也全都熟得不能再熟,可是他们就是没见过这白痴!
这白痴是从哪里来的呢?从他整天对着石头呆瞧的那种情形来看,他决不像是自己会走山路,到这里来的人,那么,当然是有人带来的。
可是,带他来的,又是谁呢?
挂在枣树上的石头,仍然在不断摇荡着,枣子由青变红,枣叶也大批大批落了下来。
白痴好像已成了狼牙镇镇头的一景,就像是那些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山岭一样,不会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了,唯一还注意看白痴的人,可以说只有镇头开棺材铺的徐木匠,徐木匠今天已过六十,老眼昏花,手艺自然也称不上一个好字。
可是镇上的人,还真少不了他,每年都有人死,人死了总得要棺材,要棺材总不能翻山越岭,走五六十里地去买,那么,整定了就是徐木匠的生意。
徐木匠的铺子在镇尾最尽头,每当他刨木,锯木,敲钉子,累得腰背僵硬的时候,直起身子来时,就可以看到白痴坐在树下面,望着那块摇荡着的石头。
等到镇上的人,对白痴的存在,已经完全不感兴趣的时候,唯一送食物到白痴口中的人,就是徐木匠了。徐木匠好唠叨,平时找不到对象。从来就没有开过口讲话的白痴,就成了他唠叨的好对象。他一面将干玉米,塞进白痴的口中,一面会不断地道:“看你长得多壮,我看你力气也不少,白吃我那么多,帮我来搬搬木料也是好的!”
白痴照例发出“荷荷”的声响,徐木匠也自顾自地说下去,直到离开。
那一天,徐木匠一起身,才一开门,就感到一股寒意,地上是白花花的一层霜花。徐木匠转过头,向离他铺门口,只有十几步的那株枣树望去,石头还在晃荡着,可是白痴却不见了!
徐木匠不禁揉了揉眼睛,每天看惯了坐在树下的白痴,忽然不见了,这就像对门的那座出峰,忽然消失了一样,令人讶异之余,难免会疑心自己的眼睛发了花。可是,揉了揉眼之后,结果还是一样,自痴不见了!
白痴突然出现,曾经闹了一阵子,白痴突然不见了,当然也是一件大新闻,徐木匠觉得精神一振,回到屋里,披上了那件羊皮袄,忽匆匆地向镇上走去!
可是,等到徐木匠才走进镇大街,他就呆了一呆,立即知道,他起得迟了!
镇的街上,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发生了事,是不应该聚集着那么多的人,全都出来了,徐木匠首先看到了一张又圆又扁又白的脸,正在起劲地说着话,声音也特别尖,徐木匠立时吐了一口口水,那是镇上的土娼花实,镇上的妇女,用尽了各种恶毒的话来咒骂花实,可就是从来不敢提花实长得那么白,白得简直像才蒸出来的豆腐,而那也是镇上的男人,最津津乐道的,他们单独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低声交谈,说花实不但脸自,手白,颈子白,那些平时叫衣服遮住的地方更自,白得简直叫人目眩心驰,荡人心魄,当未曾在花实那里住宿过的男人,听得心痒难熬之间际,有些男人,便会乐得呵呵地大笑起来。
徐木匠最讨厌花实,或许那是因为他老得已经不能领略花实的雪白诱人了,他急急向前走去,接着,就听到了阿四破锣的声音。
徐木匠停了下来,阿四将他的毡帽卷成一卷,右手抓着,在左掌掌心上用力拍着,发出“拍拍”的声响,以增加他讲话的声势。
他正在声嘶力竭地说着:“嘿,那几个人,来得真有气派,一阵马蹄声,先就遇上了我,嘿,遇上了我阿四,算是他们的运气,一个官长就下了马,他下了马才问阿四,他问,这几个月,镇上可有什么生脸人?嘿,生脸人,经我阿四的眼瞧过,可走不了!”
阿四讲到了这里,有人插口问道:“官长要找生脸人,怎么会将那白痴带走了呢?”
阿四瞪着眼,把帽用力一扬,抖了开来,戴在头上,道:“废话,白痴是镇上土长土长的么?不是,那就是生脸人,你知道么?生脸人!”
其余的人却不出声了,阿四像是打了一个大胜仗的英雄一样,翻着眼,转过身来,正好和徐木匠打了一个照面,阿四喉间“咯”地一声,颈伸得老长,凑过脸去,道:“徐木匠,白痴有麻烦了,县城里下来的官长在找他哩、你和白痴最好,嘿嘿!”
阿四翻着眼,徐木匠气往上冲,恨不得伸手打他两巴掌,可是想一想,还是没出手。
阿四可不是好惹的人,上次他激怒了杂货铺老板,老板也是打了他一巴掌,阿四就赖在杂货铺门口的地上,好家伙,真是三天三夜没起来,后来还是杂货铺老板倒楣,大条羊腿,再加上整整一块大洋,才叫他起了身,徐木匠可不想惹这个麻烦。
徐木匠忍着气,他才不要和阿四这种人说话,昂着头,就向前走去;前面不远处就是镇公所了。
聚在镇公所门口的人更多,镇公所门口,停着五匹骏马,正在扬鬃踢蹄,一个年纪很轻的人,和和气气地劝着围着在镇公所门口的许多人:“各位老乡,没有什么好看的,请自已干自己的活去吧!”
可是劝归劝,挤过来的人,却是越来越多,阿四也挤了进去,冲着那年轻人就是一个敬礼,也不知道这种行礼法,阿四是从哪里学来的。
阿四问道:“官长,那白痴可真是白痴,一点不假,我喂他吃过羊屎!你们找他干什么?”阿四挤着眼,样子很神秘,又道:“是不是犯了什么案子的大盗?还是想在狼牙口窝底?”
那年轻人笑了起来道:“你讲的话,有点不对头了,又说他是真的自痴,真的白痴,怎会是土匪强盗?”
其余的人笑了起来,阿四觉得很没趣,缩了缩头,可是他又道:“官长,你们是来找什么人的?”
那年轻人不出声,只是和和气气地笑着,有人挤得太近了,他劝人离开去,镇公所的门和平时不一样,紧紧地关着。
其实,镇公所中有什么,每个人都很清楚,只有两张破旧的桌子,一个老得没有牙的更练。镇长么?就是镇中心,经常有点洋货出售,算是镇上最大的铺子的老板汪二叔。不过这时候,大家只不过想看看,县城里下来的宫长,为什么要找那白痴而已。
然而,真正可以看到镇公所中情形的,只有削片儿面最拿手,年纪轻轻,就被人叫作“师傅”的陈贵。陈贵并不挤在大门口,而是绕到了屋后,攀在屋后的窗口上,抹去了窗上的一片积尘,凑眼过去,看到了镇公所中的一切情形。
令得陈贵大失所望的是,镇公所中,并没有出现什么严刑拷打,血肉横飞的情形,他看了的是,白痴坐着,四个人围着他,那老更练坐在一角,头一高一低,敢情是昨晚没有睡透,现在还在打瞌睡。白痴到底是白痴,看他的样子,像是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围住白痴的四个人,三个看来,和站在镇公所门口的那人,没有什么分别,只有一个,身形很高,脸很瘦削,双眼中的那股神气,叫人看来害怕,好几次,当这个人偶然向窗口子望过来时,陈贵都不禁心头怦怦乱跳,那人的年纪,看来也比较大一点,约莫有二十七八岁。
陈贵听得别人称呼过这个人,知道这个神情威仪的人是“队长”。什么队长,陈贵也不知道,反正是县城下来的,又带着“长”字,这个官一定不小了。
队长望着白痴,白痴口中发出“荷荷”的声响,也望着队长,队长的声音,听起来柔和,和他那种威严的外貌,好像很不相称。
队长在问:“你叫什么名字,是那里来的?”
白痴的回答是:“荷荷!荷荷!”
队长皱了皱眉,道:“你不会说话?我们要问你几句话,很要紧,你要告诉我们!”
白痴的回答是:“荷荷!荷荷!”
队长手按住白痴的肩头上,再问:“镇上的人说你是白痴,你来了已经有七八个月了,你是从哪里来的?我看你不是白痴吧!”
白痴回答依然是:“荷荷!荷荷!”
队长缩回手来,挺直身子,一个队员道:“队长,这人是白痴!”
队长眉心打着结,并不立即开口,过了半晌,他才道:“要真是白痴,怎会到了狼牙口镇,怎能翻得过山岭?我看他不是白痴!”
队长的双眼,紧盯着白痴,很少人可以直视着这样凌厉的目光,而无动于衷,可是白痴却是白痴,他仍然是这个样子,一点也没有变。
队长伸手在脸上抹了一下,又道:“你别假装了,我知道你不是白痴,一定不是!”
白痴仍然只是“荷荷”声,队长又无可奈何地松开了手,转过身去,重重在桌上,敲了一拳,那“砰”地一声响,将正在打瞌睡的老更练,吓得直跳了起来,迷迷糊糊地道:“是!是!”
几个队员却笑了起来,一个道:“队长,我们马不停蹄,找了八个月,一点结果也没有,我看——”
队长陡地转过身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一个队员道:“十月初四了。”
队长又问道:“我们是什么日子,从县城出发的””
几个人一起道:“二月初七!”
队长扬起头来,道:“出去找两个人进来,要平时和这白痴多接近的人!”
一个队员立时开门走出去,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不一会,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阿四,一个是徐木匠。
队长道:“两位请——”
他本来一定是说“两位请坐”的,可是只讲了三个字,就没讲下去,因为镇公所里,只有一张椅子,由白痴坐着。
队长问道:“这白痴是哪一天到镇上的,两位可记得准确的日子?”
阿四使劲地抓着头,他是从来不记日子的,好吃懒做的人,怎么会记得日子?徐木匠想了一想,就道:“二月十三日那天,是那天!”
队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四个队员望了一眼,道:“从县城到这里,是六七天路程?”
一个队员道:“那得骑马才行,这白痴——”
队长挥着手,他像是竭力在想什么,可是却又无法将之说出口来。
队长在那样思索的时候,神情很严肃,而他的手下,那几个队员,照例一起向他望着。有时候,很多次,队长的双眉,会突然舒展开来,而在他瘦削,看来很古板的脸上,也会随之而展开笑容。
每当这样的时候,队员就知道,队长的心中,已解开了一个难题,一件案子,离水落石出的时候,已经近了。
队长姓方,叫正行。他的名字,和他的人,可以说再配合也没有了,又端方,行为又正当,在方队长的生活中,除了日以继夜地办案子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私生活,队员有时也会在背后私议几句,但是一想及方队长办案种种传奇性的故事,一见了方队长的面,就不由得肃然起敬。
听说,方队长的父亲,就是清朝末年的名捕,提起“方大胖”的名字,连太原城里,都是响当当的,方大胖子到晚年,胖得连走都走不动,可是人家说,不论多么离奇曲折的案子,只要让方大胖子知道,他就坐在家里,都能够将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方大胖子并不想自己的儿子承继自己的这一行,方正行从小就被送到城里去念书,一直念到东洋,可是奔父丧回来之后,方正行就自然而然当上了侦缉队长,和他父亲当年一样,每天都面对着稀奇古怪的案子,这实在是方大胖子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不但几个队员,一起望着方队长,连徐木匠和阿四,也一起望着方队长,他们都感到,方队长虽然只是皱着眉一声不出,但是却一样有一股自然而然的威严,那股威严,镇得人连透气都不敢大透,所以镇公所里很静,只有那白痴,还是直挺挺地坐着,不时发出“荷荷”的声音来。
由于镇公所内很静,所以外面传来的声音;隐隐约约,也可以听得到,街上的人,仍然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都在交头接耳。
几个队员望着方队长,心中都在说:快有结果了,方队长一定有结果了!”
可是,他们却失望了,方正行虽然在竭力思索着,可是始终想不到什么,他终于叹了一口气,几个队员的心向下一沉,方队长叹气,那表示事情扎手得很,暂时还不可能有结果。
跟着方队长的几个队员,都知道这次事情,真是扎手得很,可以说是他们加入侦缉队以来,从来也未曾遇到过的一件大案子,而他们为了这件案子,仆仆风尘,少说也奔波了上千里的路程,花了足足大半年的时间,直到现在,还是一点结果也没有。
从第二个月开始,每当他们在较大的城镇上歇下脚来的时候,上司就会有电报来,催他们回去,放弃这件案子,因为有许多事要等着方队长去办的。
可是,方队长却就是这样死心眼的一个人,这件案子不破,说什么也不肯再接第二件案子,这大半年来,几个队员眼看着队长一天比一天变得又黑又瘦,也不知有多少个晚上,听到方队长彻夜失眠的踱步声,可是简直连一点线索也没有,直到今天,来到了狼牙口,仿佛有点线索了,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可惜,那个人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白痴!
看方队长的情形,好像已豁了出去,和这件大案子耗上了,不等到水落石出,他是不肯停手的了!
说那是一件大案子,那可一点也不夸张,那的确是一件大案子,大半年之前,二月初六,下午,代县县城西八里地方一处叫阳明堡的小地方,水沟子里,发现了两辆大驴车,和十二具尸体。
电报从代县城打到太原,方正行领着队员,星夜赶去,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的事了,那还是军部特地借了一辆汽车给他们,连停下来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才能在两天的时间,赶到出事的地点,尸体已经入殓了,方队长还是开棺看了看。
阳明堡地方虽小,但是却是太原到大同必经之途,不过一般行旅,很少在阳明堡歇脚,有的宁愿走多几里地,到代县县城去,因为阳明堡附近的情形,实在太险恶了,除了崇山峻岭之外,就是一道又一道的山沟子,山沟子有时候,有二六丈深,逢下大雨的天时,山沟子就是一道道急流飞湍的溪涧,但大多的时日里,山沟子只是一道道沟底铺满了碎石的深沟。
当方正行站在那一道出事的山沟子上,望着沟底下那两辆破碎的驴车之际,正是寒风刺骨,春寒逼人的二月,尽管他从小习惯了这样的气候,他也觉得寒风在脸上刮过的时候,就像是一把生了锈的剃刀在刮胡子一样,阵阵生痛。山沟上的风是如此之劲,令得他们连眼也睁不大,不断被寒风吹出眼泪来。
他顺着陡削的沟坡向下走,几个队员在他后面,等到他们来到沟底的时候,好像是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之中。两边是高峭的土石混合的斜坡,两头,则是看去无穷无尽的深壑,连讲话的声音,听来都有点异样,风声更是尖锐得像有无数鬼魂在挫着牙。两辆车子全是乌木的车杠,桐油布的篷,车轮和轴上,全钉着铜片。
这样考究的车子,小地方是很难见得着的。方正行自然知道,这两辆车子,是从太原出发的,目的地是大同。他也知道,一共有十二匹驴子拉车——每辆车是四头驴子,还有四头是备用的脚力,可以保证路途上,不会因为牲口出了毛病而受到拖延。
方正行当然也知道,只有最够气派的人,在赶路的时候,才会用上那么多牲口,用这些车子从太原赶到大同去的是什么人,他已经在代县县城见过他们——全死了,每一个的尸体上,都有着惊人的伤痕,两个镖师身上的伤痕更甚,全是被活生生打死的。
方正行曾对其中一具头发花白,虽然死了之后,神情看来仍然很威严。方正行曾在这尸体之前,摘下皮帽子,呆立了很久。
这是他熟悉的一个老人,在那样混乱的年代中,这位老人的公正不阿,给所有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全省最高的执法人,连一省的军事长官,见了他都十分尊敬,也是他,揽延方正行,委托方正行当了侦缉队队长的。
可是现在他却死了,死前显然遭过毒打,他是退隐回家乡的,他和他一家,现在全死了,而且随身所带的财物,也全失去了。
方正行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件案子,不单单是普通土匪所于的劫案,固然,所有财物都失去了,可是事主的一家,身份太特殊了,经他判处死刑的大盗,不知有多少,在太原的时候,他曾几次被人暗杀,有一次还受了伤。
一句话,他有太多的仇家,而在这种荒僻的山路上,先报仇,再劫财,看来完全是普通的土匪所做的一样,那真是最恰当不过的事。不过,对方正行来说,是报仇还是单纯的劫财,全是一样的,因为他要找的人,一定是出了名的土匪。
当天,方正行在山沟里,徘徊了很久,当他详细地察看了每一件东西之后,他才离开,而且下令,将每一件东西都搬上来,运回代县的县城去,保管起来。
当他到县城之后,他呆呆地对着一张地图,看了一夜,凭着他的记忆,将在附近一带,经常岀没的土匪,一帮一帮,一个一个,记了下来。
方正行知道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大用处,因为他知道,这些土匪,只怕还没有胆子,干这样的大案子,但是既然他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件极其棘手的事,他自然也非那样办不可。
因为,就算干这案子的人,是外地来的,盘踞在这一带山沟子里的土匪,总也可以有一点眉目的。
从那天开始,方正行只带着五个队员,开始一处又一处地方去“拜访”盘踞在太原到大同这条道上的土匪,一个月之后,当方正行行经一处旷野的时候,两匹骏马迎面疾驰而来。
那时候,一样冷得令人把不住要发抖,拉住马缰的手,要另一只手帮着,才能将冻缰了的手指,一只一只拉开来。
那两匹马的来势很快,尘土飞扬,一下子就来到了近前,陡地勒住了马,从来势看,一定是剽悍的汉子,方正行略扬了扬手,眼看他的五个队员,也一起勒定了坐骑。
方正行微眯着眼,他一眼就看出来,来的两个人,左首的那一个,正是前几天,他才见过的一个土匪头子,而另一个,看来样子很文静,皮肤也很白,约莫三十来岁,那土匪头子扬手叫道:“方队长,请跟我们来!”
他只叫了一声,两个人同时牵转马头,马儿又撒开四蹄向前疾驰而去,方正行一踢马肚,几匹马,也同时一起追了上去,等到驰到了一个峡谷,方正行也不禁呆住了!
峡谷里面,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着很多奇形怪状的大石,那些大石,可能是四面山壁上,积年累月,风吹雨打,松动了滚下来的。
而令得方正行发怔的是,山谷里,高高矮矮,至少有上百人,全是些奇形怪状,粗野的汉子。
方正行一发现山谷里有人,就立时勒定了马,他勒马实在太急,以致马儿发出了一声长嘶,几乎人立了起来。在他身后的几个队员,马上的功夫,就不及方正行好,有三个收不住缰,直向前冲了过去。方正行大声呼喝着,等那三个队员兜回来时,带着方正行来的那两个人,也已下了马,白净面皮的那个人,向方正行拱了拱手,作了一个手势,右拳抵在左掌的掌心之上。
方正行一看,心中虽然疑惑,但是也立时翻身下了马。那白净面皮的这一下手势:和土匪打了几年交道的方正行,自然明白,这个手势的意思是:不论来者是谁,我们都绝对没有恶意。
那人一下马就作了一个这样的手势,那等于是在告诉方正行,聚集在山谷的那么多人,全不是善男信女,而都是土匪!
那么多凶悍的,不守法纪的匪徒聚在一起,方正行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股寒意,心头寒意,再加上寒风,使得他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冷战。
不过,方正行立时镇定了下来,昂然向前走着。他是侦缉队的队长,照说,眼前这许多人,全是他要逮捕起来的人,他们毫无疑问,全都干过大大小小的案子,全是他要对付的对象。
然而,从他小时候起,他就不断地听过他的父亲说过同样的话:土匪固然不该饶恕,可是也得分清楚土匪的等级,杀人者不可恕,未曾杀过,甚至将劫来的财物,赈济穷人的,也不是没有,做我们这一行,千万别乱杀人,别杀错了人!
方正行有佩枪,可是他从来不用他的佩枪,就因为一直记着父亲的话。
他镇定地向前走着,越是向前走,神情就越来严肃,前面人很多,在方正行和五个队员,才勒定马之际,这许多人,突然起了一阵骚动,可是,当方正行向前缓步走去之际,人声渐渐静了下来。
等到方正行来到了那白净面皮的人面前时,山谷中静得几乎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五个队员,紧张得一颗心紧绷着,差点没从口腔里跳出来。
五个队员也全看到了白净面皮的那个手势,可是他们总放心不下,他们每一个人都伸手按着腰际的枪,准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立时拔枪对付,虽然他们明知道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那么多人,真有心动武的话,他们是完全没有机会的。
在沉寂之中,方正行的视线,越过他对面的白净面皮,向山谷中的众人望去。迎面吹来的风虽然寒冷,但是方正行还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不错,聚在山谷中的,全是土匪,有的,方正行最近还见过,为了最近的案子,他闯过他们的老窝,有的,方正行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却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全省通缉的悍匪。有的,看情形凶恶得使人不敢逼视!
方正行心里说了一声“好家伙”,他心里知道,山西、河北,称得上闯出道儿来的土匪,只怕全聚在这个山谷里了!他们是为了什么?
方正行先开口,打破了沉寂,“嘿嘿”两下冷笑,是提起了中气,发出来的,虽然在寒风之中,但是,听得很清晰,有一股说不出的威严,接着,他提高了声音,说道:“真齐全,倒叫我方某人开了眼界!”
白净面皮立时道:“方队长,各路朋友,都觉得有必要和方队长见面!”
方正行一声冷笑,道:“我们见面,还会有什么好结果?”
白净面皮真称得上对答如流,立时就道:“不错,方队长,你是侦缉队长,我们是什么样人,不过我们虽然没走正途,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说不出来的苦楚,想当年,方老爷在日,他老人家,就挺能体谅我们!”
方正行发出了一连串的笑声,笑声很豪爽,但也表示他对眼前这些人的轻蔑,他道:“老爷子当捕头的时候,阁下也赶上了么?要是这样,那岂不是你一出娘胎,就当了土匪?”
白净面皮连眼角都不曾跳动一下,就像是早已想到对方会这么说一样,他只是淡淡一笑,道:“当然没赶上,可是方老爷的行事我们还是十分以佩,他的传说,我们也听得多了,方队长,是不是”?
,方正行又冷冷一笑,白净面皮立时道:“我们是为了阳明堡那件案子,想和方队长说几句的!”他讲到这里,半侧身,指着山谷里的所有人,朗声道:“山西、河北两省、七十四寨、六镇、八帮、三十七岗,都有人在这里,蒙各路朋友不弃,推我做代表,向方队长交代几句!”
这几句话,说得神清气朗,不急不徐,极够气派。方正行的心里喝一声彩,他知道,能被这些许多土匪推出来做代表的人,绝不是等闲人物,看来,他还真孚众望!
方正行用极严厉的目光,盯着白净面皮,沉声道:“你是什么人?”`
要说这时双方的形势,方正行和五个队员,绝对处在劣势,可是不论怎么样,方正行总没有忘记,自己是侦缉队长,对方是土匪,他说话自然有一股侦缉队长的气势。
白净面皮恭恭敬敬,向方正行行了一礼,道:“在下姓洪,名实,不成材的很,聚了几十个兄弟,讨些生活!”
方正行冷冷地道:“洪宝,你抢过火车,动过军火,我看也成材得很了!”
洪宝叹了一声,道:“方队长多体谅,咱们今天,不为翻这些旧帐而来,这里总共是一百三十多人,哪一个不够拉去坐十年八年大牢的?”
洪宝这话,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方正行双眉向上一扬,道:“别以为你们人多,我就不敢执行任务!”
洪宝立时道:“我们绝没有那样想,谁不知道方队长虽然轻易不用枪,可是枪法如神,得过东洋陆军大将当面夸奖,要是方队长一亮枪,二十颗子弹,我们至少得有二十人倒下来!
话仍是咄咄逼人,是的,一亮枪,要有二十个人倒下来,盒子炮慢机,二十颗子弹能打倒二十人,那是百发百中的了,但是,弦外之音是,死了二十个,余下来的一百一十多个,怎么处理,你方队长瞧着办吧!
方正行陡地笑了起来,说道:“说得好!”
他一面说,一面“拍”地一声,手已拍向腰际,握住了枪柄,他虽然还没有拔枪出盒,可是系在枪柄上的红穗子,却已陡地向上,扬了一下,站在方正行对面的洪宝,眼眉不由自主,连跳了几下!
方正行并没有拔枪,他这个动作,能将占有绝对优势的洪宝,吓了一跳,已经够了,他道:“阳明堡的事,你有什么话好说?”
洪宝陡地提高了声音,道:“方队长明鉴,在这里的七十四寨、六镇、八帮、三十七岗的朋友,都已指天发过毒誓,没做过这件丧尽天良,天打雷劈,禽兽不如的案子,要是有半个字谎言,死于荒野,永沦地狱!”这几句话,更是说得斩钉截铁,方正行不禁苦笑了起来。洪宝的话,方正行是相信的,这些人虽然不是善男信女,可是说了这样的话,实在非信他们不可!
这件案子,要不是这七十四寨、三十七岗的人马干的,又是什么人干的呢?
方正行冷冷地道:“为什么要对我这样说?”
洪宝摊了摊手,道:“我们信得过方队长,可是不敢信所有当官的,出了这件大案子,全省上下军警,谁不想立功?随便抓上些人,屈打成招,我们,或者全该死,可是也绝不想死在自己没干的案子的罪名上!方队长,听来好像是笑话,我们要求方队长保护来了!”
听来真像是笑话,可是方队长却笑不出来,反倒心在向下沉。
像这种黑道的人物,齐集起来,和公门中人见面,表示自己并未曾做过这件案子的事,并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可是却极少极少。他记得小时展听自己父亲说起过,在他四十年公门生涯之中,只有遇到过一次,而听父亲的叙述,齐集的黑道人物,还远比不上现在的多!
不过,有几句话,是他父亲说过的,方正行却记得很清楚,那就是,逢有这样的“黑道大聚”,必需相信为头的那个人,所讲的全是真的,因为与会的黑道人物,在事先都曾发过重誓,要是谁干过这件案子,而又假装着来参加这种“黑道大聚”的话,那么,事后一被查出来,要受到极重的处罚,这是谁都不敢做的事。其二,有人“黑道大聚,”虽然说,这些黑道人物,一样心急想破这件案子,会在暗中帮忙,而且齐心合力,稍有线索,就会将消息报上来,可是却并不代表这件案子易破,相反,表示这件案子极其难破,毫无线索可寻,天下之大,犯案的人,可能一生之中,就做这一件案,做完了就远走高飞,往哪儿去找他的人去?
当年那一次“黑道大聚”,案发在河南、河北的交界处,抢的是一伙在那里探矿的洋人,抢走了一箱金块,后来据说,足足过了八年之久,才在极南的香港,发现了铸有这次劫案的金块,赃物直到八年之后才出现,还上哪儿去追劫贼去?
方正行静着不出声,整个山谷中,也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洪宝目光炯炯望定了方正行,像是非要逼他一个答复不可!
相关热词搜索:白痴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