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发财 挚友变仇敌
2025-10-14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纽约市市民都在谈论着“钱”。
有人昨夜发了一笔横财,也有人后悔来迟了一步。
有人十分羡慕在逃的麦昆,因为他是三个窃贼之中唯一最幸运的。
连纽约警局也为“钱”而忙个不了。
警方一边派人在失窃地点——蓝雀公司展开慎密搜查。
由于蓝雀公司不似是一间做大生意的公司,然而他们这里的设备却周密得令人感到出奇!例如防盗设备以及隐蔽在钢柜后面的保险箱等等。
而最令人大惑不解的,还是那二千多万美元的钞票,怎么会收藏于此?
若非有个窃贼沙丁落网,连警方也不会相信数目如此庞大。
警方就是凭沙丁的口供,宣布麦昆是一名通缉犯!
另一方面,警方亦已派人去找蓝雀公司的主理人!
根据登记档案,这家公司的主理人是一名欧洲人占姆。
但是,警探无法找到此人!
又根据沙丁的口供,警方知道有个叫“史告劳”的内奸。
然而在蓝雀公司的男女职员名册中,根本无“史告劳”其人。
毫无疑问,史告劳只是个假名而已。
蓝雀公司的男女职员约有七八人。他们都未知道公司昨宵失窃,翌日仍纷纷按时上班,直至看见大门为警员把守,才知道有事发生。
警方将全体职员带回警局问话,独是少了两个人,就是身为经理的欧洲人占姆,和他的助手亚力斯。
这两个人并未上班,警方也无法找到他们。
沙丁未见过麦昆口中的“史告劳”,所以他也无法知道这七名职员之中,谁是内奸。
尽管如此,警方仍然将这七名男女职员,分别仔细盘问!
他们要知道,这间“蓝雀公司”究竟经营一些什么生意。
这家公司与哪一些地方有生意来往?
后者的答案竟然包括“香港”在内。
不知怎的,世界各地的警方人员,对“香港”这大名,份外敏感。
只要有人提及香港,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毒品那方面去!
说起来的确近乎侮辱,至今为止,世界各地的机场海关仍存在一种偏见,只要是来自香港的游客,都被加倍注意搜查。
有些地方更加要“香港客”除去外衣,女人还要脱下乳罩,作最彻底的检查。
到底什么事令到香港如此“威名远播”?相信最清楚的除了香港警方之外,还有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警方。
据说,以前的欧洲毒品中心并不在荷兰国境之内,但自从香港人纷纷移民该国之后,阿姆斯特丹市顿然改观——变成了欧洲毒品中心!
可能是香港以前的琼境太过特殊,廉政公署未成立之前,泰国与毒品出产地的“金三角”,对香港另眼相看。
但事实上,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香港客在世界各地被人当场搜出了毒品。
因此,也难怪纽约警方的侦缉人员自然而然的,又想到“蓝雀公司”可能在暗中买卖毒品。
再加上蓝雀公司主持人占姆和助手亚力斯的失踪,令到警方更加深信他们的忖测不会错!
阿生独个儿到达纽约警局时,特警首长夏力正在等他。
夏力把阿生带到一名警司的办公室。
森逊警司是纽约市警方一名高级侦缉人员。
夏力介绍阿生给森逊认识。
森逊招呼阿生坐下后,就把一个胶套递给他。
胶套之内,封住一张簇新的百元美钞,那是经过警方化验室封口的!
阿生只前后瞥了两眼,便顺口说道:“这是假的,而且还是新版样的伪钞,从什么地方捡到的,警司先生?”
森逊还未回答阿生,已含笑对夏力说:“你没有介绍错,果真是一流专家。”
是的,钞票是假的,许多人也许都能够一看而知!
但是,一口说出“新版样”,这就绝对不简单了!
世界各地有许多伪钞出现,任何一种钞票都有可能被人伪造,但是美钞被人伪造得最多,包括二十元面额的和百元面额的!
在铁拐侠盗故事之“招财进宝”一文中,我们已介绍过一种“基辛氏档案”,里面正是收集了各种新旧伪钞的样本,(当然这是十分真确的,绝非小说虚构,熟悉警方工作与银行业务情况的人,一定都知道。)
阿生不但对“基辛氏挡案”素有研究,也由于工作关系,总要经常注意其中的新发展(按:“基辛氏档案”是国际刑警组织的内部刊物,分“A”、“B”两类。“A”类只供内部参考,非警方人员势难目睹。所谓警方人员则包括国际刑警组织和它的姊妹机构——国际特警队!以及各地警方领导层。“B”类则供被认为绝对可靠的世界各地金融机构参考。)
“基辛氏档案”是一种活页档案,每有新发现,即制版、绘图另加说明插入,其中分析,极之详尽。
阿生所以能一口说出这是“新版样”,正是他经常接触该档案的收获。
夏力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说:连基辛氏档案也没有它的资料?”
阿生肯定地点点头:“据我所知,绝对没有,除非最近这几天才加入。”
阿生回头又问:“你的办事处不是有一本A类么?”
“是的。”夏力说。
阿生道:“上星期我才翻开过一次,当时并无此品种。”
夏力的事务太忙,他也不敢肯定最近这一个星期内,是否收到巴黎寄来的“基辛氏活页”!因为他主理的范围是纽约。纽约是个最多罪案发生的都市。
森逊警司道:“我知道我们局长办公室也有一本A类基辛氏档案,我可以借过来翻一翻。”
森逊也明白那并非普通文件,他必须亲自去一次。
于是警司的办公室之内,只留下夏力和阿生二人。
阿生趁此机会问夏力:“这张伪钞到底从何处得来?”
夏力道:“一名男子到市场购物,由于时间太早,收银员没有这么多零碎的钱找赎,钞票立即送到一间银行去。是银行里的职员发现的。”
“那男子呢?”
“正接受盘问。”
“初步有什么资料?”
“他说拾来的!”
“哪里拾来的?”
“一条大街。”
“是不是天降横财那条街?”
“正是!”夏力回答道:“所以现在初步怀疑,被窃去的二千多万,都是伪钞而已。”
“然则,较后时间,相信会有更多人前来报案。”阿生说。
“不错,森逊也这么担心着。”夏力说,“所以我才这么焦急要找你。”
“蓝雀公司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重要了。”
“是的,这正是他们何故不将‘巨款’存入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找到主持人没有?”
“失踪了!”
“在逃的窃匪呢?”
“还未找到。”
“他虽然逃脱了,到头来岂非只是空欢喜一场么?”
“那又未必,美国这个国家,什么生意都会有人去做的,买卖伪钞的人正多着呢!”
森逊警司回来了。
他的手上多了一大叠文件,那是从局长办公室借来的“A类基辛氏档案”。
阿生没有说错,上面没有新版样的伪钞,手上这一张,照往例须以第一时间送往巴黎。由巴黎的国际刑警总部分析制版,详细资料将以活页方式加入“基辛氏档案”。
阿生要求到邻室去见见那个使用这张伪钞的男子。森逊警司亲自陪他去。
那男子发誓说:那张伪钞的确是他昨夜从街上拾到的。
但是他仅拾得一张而已。
阿生与夏力商量,要知道伪钞的来源,相信只有把蓝雀公司的主持人找到,才可以再作进一步的调查。
但是,到什么地方去找占姆和他的助手亚力斯?
最后,阿生只好先到蓝雀公司去。
警探仍留在现场侦查。
从账目中可以发现,这家公司的确经常有生意跟香港来往。
从香港运来一些什么?
账目中所记,全是合法的,例如棉织品、玩具、油画以及一些东方艺术品等。
假如不是为了那些伪钞,占姆实在没有理由要躲起来,最少在账目上就没有什么是属于非法的。
然而事实上占姆已自他住所中,失了踪,连他的助手亚力斯也不知去向。
阿生问夏力:“这可算得是我们的工作范围?”
夏力道:“即使目前不算,迟下也会列入我们的工作范围。”
夏力的意思是,目前只属于地方性事件,但当伪钞样本送到巴黎之后,特警总部势必下令追查来源。
到了那时候,自然要由纽约开始,追查至世界各地去!
麦昆很冷静,虽然若干公路之上,有警方的临时检查站设立。
但是,他早已警告过列达和嘉芙莲二人,只要他有什么不测,他们三个人就会同归于尽。
麦昆又仔细警告列达他们,切不可向车外任何人作出任何启示,否则让他知道了,他会先将二人杀死。
列达和嘉芙莲都绝对相信他的话,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死在这人手中。
不过,列达心里也非常明白,即使他们乖乖的听从麦昆的话,只怕到头来还是难免要死。
主要还是列达太了解麦昆的为人,其次就是嘉芙莲下毒失了手,像麦昆这种人,他怎么会放过他们。
但目前麦昆必须利用他们,因为他要逃往别处,相信到了目的地之后,也就是夫妇二人的死期到了。
列达肯定麦昆不会放过他们,自然更加不会给他们钱。
列达一边开车,一边想。
突然之间,前面出现一个路牌。
路牌摆放在公路中心,有灯号,也有警方的特殊标志。
麦昆的手枪枪管推动了一下,列达感到腰部作痛。
“小心,我比你更狡猾,任何花式也骗不过双眼。”麦昆冷冷地说。
车子开始慢下来。
但列达在心理上,必须有准备,因为麦昆吩咐过他:必要时要加速前进,不顾一切的冲出重围。
因此,当警方人员走近汽车旁边时,三个人的心情都不同。
麦昆自然希望“安然渡过危关”。
列达生命在麦昆手上,非到迫不得已,不会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
只有嘉芙莲心知肚明,麦昆到头来还是要杀她的,所以她要争取机会,尽可能让警方知道她的处境。
那警员走过来,弯腰往车子里张望:“到什么地方去?”
“首都。”列达说,“我们要南下首都。”
“是的,我们到首都旅行。”嘉芙莲的目的,无非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只要那警员瞧她一眼,她就会有所表示。
可是,那警员好像患上了近视一样,一眼也没有看她。
其实,那警员并非“目力斜视”的人,只是他太过自作聪明,只是注意男人而已。
根据沙丁的描述,麦昆是个长发蓄须的人。但现在车内的麦昆和列达二个男人,头发都并不太长!
麦昆很聪明,他会见沙丁等人的时候,确是戴上了一把长长的假发,但没有人想到那是假的!
现在他连胡子也刮去了,自然是“面目全非”,难怪那警员挥挥手,立即将他们放行。
嘉芙莲又失望,又生气,她在心中诅咒着那名警员!
错过了刚才的机会,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可以有更好的机会。
嘉芙莲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后面忽然传来一阵阵警号声。
麦昆暗自吃了一惊,立即往望后镜瞥了一眼。
果然是一辆警车。
警车正衔尾追来。
“发生了什么事?”麦昆问!
列达耸耸肩道:“我怎么知道,但看来不是为了我们,可能前面公路之上,发生了什么交通意外事件。”
嘉芙莲在这一刹那间,瞥见他丈夫的汽车表板之上,有个灯号的掣开了——那是车尾灯的灯号。
她又紧张又高兴!
麦昆似乎也发觉了,枪咀推得列达的背部隐隐作痛!
麦昆咬牙切齿道:“这把戏玩完了,你们可不能怪我!”
枪咀移向列达的后脑,吓得列达呱呱大叫:“不要开枪!”
“先熄了灯号,再开快一点!”麦昆紧张地,发出了命令!
列达的确趁住麦昆未有注意他的时候,施用了小计。
他悄悄将后面的灯号开亮——一闪一闪的,向警方求救。
由于该车刚刚驶离了公路之上临时架设的检查站,所以,警方很快就发觉,于是立刻开车追了过来。
列达虽然熄了车尾灯,但警方并未停止对他们的追逐。
因此,列达为保性命,迫住要将车子开到最快的速度。
嘉芙莲又陷于绝望之中。
刚才她已作好了心理举备,只要她丈夫的车子稍慢下来,她就会跳车逃生。
她知道麦昆只有一支手枪。
那唯一的手枪正指住列达。假如她能出其不意地,自车门跳下去,相信麦昆可能来不及制止,也来不及改变他手枪的射击方向。
因为前面二个座位是两张椅,其中有一条罅缝,麦昆的手枪,就透过那罅缝指住列达的腰部部位。
直至他发觉警方追近时,枪管才移到了列达的头部。
列达不敢不从,嘉芙莲眼光失去了唯一的逃生机会。
警车在警号声的助威之下,苦苦地追迫!
列达迫得把油门踏尽,汽车有如一支地面上的火箭。
前面突然出现了一辆大型货柜车,列达一边响号,一边爬头。
岂料前面货柜车的司机一听到响号,顿感手忙脚乱。
他以为后面的警车要他让出“快车行车线”,因为当时他只在望后镜见到亮起了旋转红灯的警车。
于是,货柜车司机急忙将庞大的货柜车开到靠近路旁的“慢车线”去。
岂料走得较前的列达,也正在慢车线上,企图避过警方的追逐。
由于去势正劲,列达如果把车子开回快车线,可能与其他车子相撞。
假如保持在慢车线上疾驰,亦可能与货柜车的尾部相撞。
相信任何车辆与货柜车撞上一下,也无可避免地,必有伤亡。
列达在这种情况下,无可奈何地,急忙将汽车朝路旁的栏杆冲去。
“轰隆”一声,栏杆折断,汽车亦随即冲上了路面。
汽车凌空飞去。
下面如果是一处绝崖峭壁,列达等人势必粉身碎骨。
然而,下面却是另外一条超级公路,只是比较没有那么繁忙而已。
列达把握紧驾驶盘,汽车却保持平稳地前进,只抛了几下,便降落另一条超级公路之上。
一辆刚刚开过的车子,司机像见鬼似的,平空吃了一惊。
那司机只觉得有另一辆汽车从天而降,在他的头顶“飞”过。
后来他们回头一望,那车子已朝相反的方向急急疾驰。
他以为自己正在做梦。
车内三人都有点失魂落魄。
列达哄着麦昆说:“危机已经过去,我有个安全地点……”
但是,麦昆没有等他说完,枪声已经响起了;在汽车急驰中,枪声根本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列达以为自己中枪,但他并无任何痛苦的感觉。
死去的是嘉芙莲。
她倒在前面椅子之上,流着血。
麦昆迅速把枪咀移向列达的后脑,狠狠地说:“别再耍花样了,把车子开到路旁。”
列达惟有照做!
车子刚刚停了下来,第二响枪声又再一次响起来了。
这一次,列达可以感应得到,但那只不过是刹那间的痛苦。
以后的事,他一无所知。
他死了。
有人昨夜发了一笔横财,也有人后悔来迟了一步。
有人十分羡慕在逃的麦昆,因为他是三个窃贼之中唯一最幸运的。
连纽约警局也为“钱”而忙个不了。
警方一边派人在失窃地点——蓝雀公司展开慎密搜查。
由于蓝雀公司不似是一间做大生意的公司,然而他们这里的设备却周密得令人感到出奇!例如防盗设备以及隐蔽在钢柜后面的保险箱等等。
而最令人大惑不解的,还是那二千多万美元的钞票,怎么会收藏于此?
若非有个窃贼沙丁落网,连警方也不会相信数目如此庞大。
警方就是凭沙丁的口供,宣布麦昆是一名通缉犯!
另一方面,警方亦已派人去找蓝雀公司的主理人!
根据登记档案,这家公司的主理人是一名欧洲人占姆。
但是,警探无法找到此人!
又根据沙丁的口供,警方知道有个叫“史告劳”的内奸。
然而在蓝雀公司的男女职员名册中,根本无“史告劳”其人。
毫无疑问,史告劳只是个假名而已。
蓝雀公司的男女职员约有七八人。他们都未知道公司昨宵失窃,翌日仍纷纷按时上班,直至看见大门为警员把守,才知道有事发生。
警方将全体职员带回警局问话,独是少了两个人,就是身为经理的欧洲人占姆,和他的助手亚力斯。
这两个人并未上班,警方也无法找到他们。
沙丁未见过麦昆口中的“史告劳”,所以他也无法知道这七名职员之中,谁是内奸。
尽管如此,警方仍然将这七名男女职员,分别仔细盘问!
他们要知道,这间“蓝雀公司”究竟经营一些什么生意。
这家公司与哪一些地方有生意来往?
后者的答案竟然包括“香港”在内。
不知怎的,世界各地的警方人员,对“香港”这大名,份外敏感。
只要有人提及香港,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毒品那方面去!
说起来的确近乎侮辱,至今为止,世界各地的机场海关仍存在一种偏见,只要是来自香港的游客,都被加倍注意搜查。
有些地方更加要“香港客”除去外衣,女人还要脱下乳罩,作最彻底的检查。
到底什么事令到香港如此“威名远播”?相信最清楚的除了香港警方之外,还有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警方。
据说,以前的欧洲毒品中心并不在荷兰国境之内,但自从香港人纷纷移民该国之后,阿姆斯特丹市顿然改观——变成了欧洲毒品中心!
可能是香港以前的琼境太过特殊,廉政公署未成立之前,泰国与毒品出产地的“金三角”,对香港另眼相看。
但事实上,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香港客在世界各地被人当场搜出了毒品。
因此,也难怪纽约警方的侦缉人员自然而然的,又想到“蓝雀公司”可能在暗中买卖毒品。
再加上蓝雀公司主持人占姆和助手亚力斯的失踪,令到警方更加深信他们的忖测不会错!
阿生独个儿到达纽约警局时,特警首长夏力正在等他。
夏力把阿生带到一名警司的办公室。
森逊警司是纽约市警方一名高级侦缉人员。
夏力介绍阿生给森逊认识。
森逊招呼阿生坐下后,就把一个胶套递给他。
胶套之内,封住一张簇新的百元美钞,那是经过警方化验室封口的!
阿生只前后瞥了两眼,便顺口说道:“这是假的,而且还是新版样的伪钞,从什么地方捡到的,警司先生?”
森逊还未回答阿生,已含笑对夏力说:“你没有介绍错,果真是一流专家。”
是的,钞票是假的,许多人也许都能够一看而知!
但是,一口说出“新版样”,这就绝对不简单了!
世界各地有许多伪钞出现,任何一种钞票都有可能被人伪造,但是美钞被人伪造得最多,包括二十元面额的和百元面额的!
在铁拐侠盗故事之“招财进宝”一文中,我们已介绍过一种“基辛氏档案”,里面正是收集了各种新旧伪钞的样本,(当然这是十分真确的,绝非小说虚构,熟悉警方工作与银行业务情况的人,一定都知道。)
阿生不但对“基辛氏挡案”素有研究,也由于工作关系,总要经常注意其中的新发展(按:“基辛氏档案”是国际刑警组织的内部刊物,分“A”、“B”两类。“A”类只供内部参考,非警方人员势难目睹。所谓警方人员则包括国际刑警组织和它的姊妹机构——国际特警队!以及各地警方领导层。“B”类则供被认为绝对可靠的世界各地金融机构参考。)
“基辛氏档案”是一种活页档案,每有新发现,即制版、绘图另加说明插入,其中分析,极之详尽。
阿生所以能一口说出这是“新版样”,正是他经常接触该档案的收获。
夏力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说:连基辛氏档案也没有它的资料?”
阿生肯定地点点头:“据我所知,绝对没有,除非最近这几天才加入。”
阿生回头又问:“你的办事处不是有一本A类么?”
“是的。”夏力说。
阿生道:“上星期我才翻开过一次,当时并无此品种。”
夏力的事务太忙,他也不敢肯定最近这一个星期内,是否收到巴黎寄来的“基辛氏活页”!因为他主理的范围是纽约。纽约是个最多罪案发生的都市。
森逊警司道:“我知道我们局长办公室也有一本A类基辛氏档案,我可以借过来翻一翻。”
森逊也明白那并非普通文件,他必须亲自去一次。
于是警司的办公室之内,只留下夏力和阿生二人。
阿生趁此机会问夏力:“这张伪钞到底从何处得来?”
夏力道:“一名男子到市场购物,由于时间太早,收银员没有这么多零碎的钱找赎,钞票立即送到一间银行去。是银行里的职员发现的。”
“那男子呢?”
“正接受盘问。”
“初步有什么资料?”
“他说拾来的!”
“哪里拾来的?”
“一条大街。”
“是不是天降横财那条街?”
“正是!”夏力回答道:“所以现在初步怀疑,被窃去的二千多万,都是伪钞而已。”
“然则,较后时间,相信会有更多人前来报案。”阿生说。
“不错,森逊也这么担心着。”夏力说,“所以我才这么焦急要找你。”
“蓝雀公司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重要了。”
“是的,这正是他们何故不将‘巨款’存入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找到主持人没有?”
“失踪了!”
“在逃的窃匪呢?”
“还未找到。”
“他虽然逃脱了,到头来岂非只是空欢喜一场么?”
“那又未必,美国这个国家,什么生意都会有人去做的,买卖伪钞的人正多着呢!”
森逊警司回来了。
他的手上多了一大叠文件,那是从局长办公室借来的“A类基辛氏档案”。
阿生没有说错,上面没有新版样的伪钞,手上这一张,照往例须以第一时间送往巴黎。由巴黎的国际刑警总部分析制版,详细资料将以活页方式加入“基辛氏档案”。
阿生要求到邻室去见见那个使用这张伪钞的男子。森逊警司亲自陪他去。
那男子发誓说:那张伪钞的确是他昨夜从街上拾到的。
但是他仅拾得一张而已。
阿生与夏力商量,要知道伪钞的来源,相信只有把蓝雀公司的主持人找到,才可以再作进一步的调查。
但是,到什么地方去找占姆和他的助手亚力斯?
最后,阿生只好先到蓝雀公司去。
警探仍留在现场侦查。
从账目中可以发现,这家公司的确经常有生意跟香港来往。
从香港运来一些什么?
账目中所记,全是合法的,例如棉织品、玩具、油画以及一些东方艺术品等。
假如不是为了那些伪钞,占姆实在没有理由要躲起来,最少在账目上就没有什么是属于非法的。
然而事实上占姆已自他住所中,失了踪,连他的助手亚力斯也不知去向。
阿生问夏力:“这可算得是我们的工作范围?”
夏力道:“即使目前不算,迟下也会列入我们的工作范围。”
夏力的意思是,目前只属于地方性事件,但当伪钞样本送到巴黎之后,特警总部势必下令追查来源。
到了那时候,自然要由纽约开始,追查至世界各地去!
× × ×
麦昆很冷静,虽然若干公路之上,有警方的临时检查站设立。
但是,他早已警告过列达和嘉芙莲二人,只要他有什么不测,他们三个人就会同归于尽。
麦昆又仔细警告列达他们,切不可向车外任何人作出任何启示,否则让他知道了,他会先将二人杀死。
列达和嘉芙莲都绝对相信他的话,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死在这人手中。
不过,列达心里也非常明白,即使他们乖乖的听从麦昆的话,只怕到头来还是难免要死。
主要还是列达太了解麦昆的为人,其次就是嘉芙莲下毒失了手,像麦昆这种人,他怎么会放过他们。
但目前麦昆必须利用他们,因为他要逃往别处,相信到了目的地之后,也就是夫妇二人的死期到了。
列达肯定麦昆不会放过他们,自然更加不会给他们钱。
列达一边开车,一边想。
突然之间,前面出现一个路牌。
路牌摆放在公路中心,有灯号,也有警方的特殊标志。
麦昆的手枪枪管推动了一下,列达感到腰部作痛。
“小心,我比你更狡猾,任何花式也骗不过双眼。”麦昆冷冷地说。
车子开始慢下来。
但列达在心理上,必须有准备,因为麦昆吩咐过他:必要时要加速前进,不顾一切的冲出重围。
因此,当警方人员走近汽车旁边时,三个人的心情都不同。
麦昆自然希望“安然渡过危关”。
列达生命在麦昆手上,非到迫不得已,不会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
只有嘉芙莲心知肚明,麦昆到头来还是要杀她的,所以她要争取机会,尽可能让警方知道她的处境。
那警员走过来,弯腰往车子里张望:“到什么地方去?”
“首都。”列达说,“我们要南下首都。”
“是的,我们到首都旅行。”嘉芙莲的目的,无非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只要那警员瞧她一眼,她就会有所表示。
可是,那警员好像患上了近视一样,一眼也没有看她。
其实,那警员并非“目力斜视”的人,只是他太过自作聪明,只是注意男人而已。
根据沙丁的描述,麦昆是个长发蓄须的人。但现在车内的麦昆和列达二个男人,头发都并不太长!
麦昆很聪明,他会见沙丁等人的时候,确是戴上了一把长长的假发,但没有人想到那是假的!
现在他连胡子也刮去了,自然是“面目全非”,难怪那警员挥挥手,立即将他们放行。
嘉芙莲又失望,又生气,她在心中诅咒着那名警员!
错过了刚才的机会,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可以有更好的机会。
嘉芙莲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后面忽然传来一阵阵警号声。
麦昆暗自吃了一惊,立即往望后镜瞥了一眼。
果然是一辆警车。
警车正衔尾追来。
“发生了什么事?”麦昆问!
列达耸耸肩道:“我怎么知道,但看来不是为了我们,可能前面公路之上,发生了什么交通意外事件。”
嘉芙莲在这一刹那间,瞥见他丈夫的汽车表板之上,有个灯号的掣开了——那是车尾灯的灯号。
她又紧张又高兴!
麦昆似乎也发觉了,枪咀推得列达的背部隐隐作痛!
麦昆咬牙切齿道:“这把戏玩完了,你们可不能怪我!”
枪咀移向列达的后脑,吓得列达呱呱大叫:“不要开枪!”
“先熄了灯号,再开快一点!”麦昆紧张地,发出了命令!
列达的确趁住麦昆未有注意他的时候,施用了小计。
他悄悄将后面的灯号开亮——一闪一闪的,向警方求救。
由于该车刚刚驶离了公路之上临时架设的检查站,所以,警方很快就发觉,于是立刻开车追了过来。
列达虽然熄了车尾灯,但警方并未停止对他们的追逐。
因此,列达为保性命,迫住要将车子开到最快的速度。
嘉芙莲又陷于绝望之中。
刚才她已作好了心理举备,只要她丈夫的车子稍慢下来,她就会跳车逃生。
她知道麦昆只有一支手枪。
那唯一的手枪正指住列达。假如她能出其不意地,自车门跳下去,相信麦昆可能来不及制止,也来不及改变他手枪的射击方向。
因为前面二个座位是两张椅,其中有一条罅缝,麦昆的手枪,就透过那罅缝指住列达的腰部部位。
直至他发觉警方追近时,枪管才移到了列达的头部。
列达不敢不从,嘉芙莲眼光失去了唯一的逃生机会。
警车在警号声的助威之下,苦苦地追迫!
列达迫得把油门踏尽,汽车有如一支地面上的火箭。
前面突然出现了一辆大型货柜车,列达一边响号,一边爬头。
岂料前面货柜车的司机一听到响号,顿感手忙脚乱。
他以为后面的警车要他让出“快车行车线”,因为当时他只在望后镜见到亮起了旋转红灯的警车。
于是,货柜车司机急忙将庞大的货柜车开到靠近路旁的“慢车线”去。
岂料走得较前的列达,也正在慢车线上,企图避过警方的追逐。
由于去势正劲,列达如果把车子开回快车线,可能与其他车子相撞。
假如保持在慢车线上疾驰,亦可能与货柜车的尾部相撞。
相信任何车辆与货柜车撞上一下,也无可避免地,必有伤亡。
列达在这种情况下,无可奈何地,急忙将汽车朝路旁的栏杆冲去。
“轰隆”一声,栏杆折断,汽车亦随即冲上了路面。
汽车凌空飞去。
下面如果是一处绝崖峭壁,列达等人势必粉身碎骨。
然而,下面却是另外一条超级公路,只是比较没有那么繁忙而已。
列达把握紧驾驶盘,汽车却保持平稳地前进,只抛了几下,便降落另一条超级公路之上。
一辆刚刚开过的车子,司机像见鬼似的,平空吃了一惊。
那司机只觉得有另一辆汽车从天而降,在他的头顶“飞”过。
后来他们回头一望,那车子已朝相反的方向急急疾驰。
他以为自己正在做梦。
× × ×
车内三人都有点失魂落魄。
列达哄着麦昆说:“危机已经过去,我有个安全地点……”
但是,麦昆没有等他说完,枪声已经响起了;在汽车急驰中,枪声根本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列达以为自己中枪,但他并无任何痛苦的感觉。
死去的是嘉芙莲。
她倒在前面椅子之上,流着血。
麦昆迅速把枪咀移向列达的后脑,狠狠地说:“别再耍花样了,把车子开到路旁。”
列达惟有照做!
车子刚刚停了下来,第二响枪声又再一次响起来了。
这一次,列达可以感应得到,但那只不过是刹那间的痛苦。
以后的事,他一无所知。
他死了。
下一章:第三章 计中计 幸运儿遭殃
上一章:第一章 争钞票 路人变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