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争钞票 路人变疯子
2025-10-14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美国可以说是个无奇不有的国家,除了法例赋予一般平民百姓太多自由之外,主要还是由于这个国家是个多元民族组成的新兴国家。
不同的种族,自然有许多不同的语言与习惯;生活方式的不同,往往就会造成许多摩擦与误会。再加上物质的高度享受与刺激,因此许多在别的国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美国却是司空见惯。
以下是一段广告:“你喜欢刺激吗?这也许是你的机会。我们这里须要一班富有冒险精神的年青人,假如你在某方面自认是一位专家,那么,你可能因此而致富。欲知详情,请即来函本报邮箱一七三四号,当函约面谈。”
广告刊在一张报纸上面,不大抢眼,看上去十分平常。但是,却吸引着一位年青人的注意。
这位年青人叫沙丁,是个二十余岁,充满了幻想的青年。
他立即写信应征。
回信很快就收到,那人约他在公园会面。这是个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方式;那人要他穿一件红色T恤,戴一顶白色的鸭嘴帽。
另一方面,他手上须要预备一包爆谷,在公园的空地上喂鸽子。
这件近乎开玩笑的事情,令沙丁有些犹疑起来,但他终于照做了。
公园里,早晨的时间,行人不太多。
阳光普照,应该是个好日子;但沙丁的心情显得十分紧张。
那一包爆谷差不多扔光了,鸽子不知道是讨厌还是欢迎,总之叫个不停。
终于有人走过来了。
那人戴着一副黑色太阳眼镜,长发,蓄须,这是时下最普遍的型像。
那人也捧住一纸袋爆谷,边行边喂着空地上的鸽子。然后缓缓走近沙丁的身边,若无其事地搭讪道:“沙丁先生么?”
沙丁知道对方正是他等待着的人。于是回答道:“我正是沙丁,你有什么工作介绍给我?”
“我们一边行一边谈,让我们吃个热狗。”那人朝一个档口走过去。
那是一个贩买热狗与汉堡饱的食物摊档。
那人买了两个热狗,两杯用纸杯盛载的汽水,把一份交给沙丁;他们看来就像两个朋友一样,没有人怀疑他们,更不会相信他们前后只认识三分钟而已。
“这是一份相当危险的工作。“那人一边吃着热狗,一边说道:“你有过高空工作的经验吗?”
“没有。”沙丁道:“但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
“这是个现实世界,我想,我们现在须要谈谈代价了。你须要先看我拟好的计划,但看过了之后就不能退出。因此,你现在还可以表示退出或参加。不过,不管参加还是退出也好,阁下必须保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明白我意思么?”
“明白了。”
“那么,你的代价将是不固定的。”
“嗯,你的意思是——”
“你可能获得一百万元,但可能一无所有。这要视乎你的表现是否绝对成功,我们的合作是否有默契。”
沙丁其实无须他再说下去,也明白到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必然是一宗筹划已久的大爆窃。
沙丁问:“有多少人跟我们合作?”
“你我之外,还有一位专家,他对开保险箱十分有经验。”
“安全吗?”
“这种事情,永远也不能够称得上安全。”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情报和计划周详么?”
“十分可靠,只要依计行事,成功的机会率在百份之九十八以上。百份之一的失败可能,是我们三人之中有一个出错,另外百份之一的可能就是临时遇上了事前难以估计的意外。”
“听来十分感人,我决定参加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离开这里。”
“几时开始行动?”
“三天后的深夜。”那人又问:“你家里有些什么亲人?”
“一个妈妈。”
“多大年纪?”
“四十多岁,五十未到。”
“与你同住?”
“是的,但她向来不管我;她自己有工作。”
“什么工作?”
“在酒店里替人清洁房间。”
“你须要找个藉口,离开她几天。因为你要留在我们的连络中心,直至结束为止。”
“坦白对你说吧,三几天不回家,是我常见的事,见怪不怪,根本连籍口也不必找了。”
“那好极了,现在我就带你到我们的连络中心去!你可能要演习几次,因为这并非一件容易做得好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保证它成功!”
沙丁没有意见。
那人将他带离公园,到附近登上一辆汽车,一齐离去。
这是一间旧楼。
沙丁跟随那人来到这里之后,一直在研究纸上的计划。
那人自我介绍叫麦昆,虽然胡须满面,看上去也只不过三十五岁左右。
麦昆的计划很详细,上面有现场的形势图,行事的时间估计,以及事后的撤退等等。每一个步骤,他都要求非常严格。
沙丁听过了麦昆的解释,也向他发问过不少有关问题;麦昆觉得他很用心,很认真,所以安排他认识另外一名伙伴。
另外一名伙伴据说是意大利人,叫加丹奴,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看上去已知道是个相当精明的人,他对麦昆显得相当敬重。
他们三人的“演习”在一间货仓里面进行。
货仓是一间单层建筑物,相当旧式的。货物只堆得一半高。因此,上面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加以利用。
时间在晚上,货仓里面已经没有人了;他们三个人俨然就是这里的主人。
他们用弹簧射钩将一条长长的尼龙绳子飞掷至十多丈以外,钩住一列木箱。他们假设那是天台的一列矮墙。
然后,三个人分别戴上黑色的面罩、手套,用活扣扣住扯直的尼龙绳,小心翼翼地前进。
他们三人都穿上了黑色的夜行衣,加上面罩手套都是黑色的,所以在没有灯光的环境底下,实在不易被人发觉。
麦昆的目的,是要考验他二名合伙人的身手是否够灵活。
结果他认为非常之满意。
加丹奴和沙丁虽然都很相信麦昆,他们仍然不止一次地提出他们心中的疑问:那“目的地”只不过是一间商行的办事处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现钞放在那里的保险箱之内?
其实不但加丹奴和沙丁心中有疑问,就是麦昆自己也曾感到怀疑。
他的情报来自该商行的一名内奸,他也是这次行动的分赃者之一。但他自称胆小如鼠,宁愿分少一些,也不参加实际行动。
情报来源指出,该商行“挂羊头卖狗肉”,他们的保险箱之内,经常存有二千万元的美钞,是要来支付非法买卖的。为了逃避警方和联邦密探的注意,所以这么大量的款项,并未存入银行。
然而商行位于一幢办公大厦的高层之上,警报系统设计得异常周密,稍一疏忽就会引起大厦守卫的注意。因此,他们必须取得“内奸”供给的警报系统的线路图,先行加以破坏,然后才可以动手去开启保险箱。
保险箱的存在本身已经是一项秘密,他们没有“内奸”的提供,相信亦不是易查出它隐蔽于何处。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图则上找到。
二千多万美元,的确是个非常吸引人的数目,然而并非经常有这么可观的数目在保险箱内。因此,他们更加须要可靠而准确的情报。
根据情报指出,今晚应该是时候了。明天中午,该“挂羊头卖狗肉”的商行,将会拿这笔钜款支付一宗见不得光的交易。因此,他们今晚必须出发,否则又要再等一段时间。
麦昆临出发时,还致电那“内奸”。
“内奸”在家中的电话告诉他:“你非常幸运,那二千三百万美元分别放在两个手提包之内,大部份是百元面额的,你们可以连同手提包一并带走,这样可以节省数分钟时间,成功机会更大。”
麦昆自然相信对方,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小心策划这件事。
麦昆并非一个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内奸”叫史告劳。麦昆查过了,他并未改用其他假名。
麦昆也核对过一切由史告劳提供的资料,证明都是真的。例如商行内的职员人数,该幢大厦的守卫员人数及巡更时间等等。他都非常小心地,一一核对过了。
那笔钱的分配办法,亦早经拟定了,原则上各方面都同意。
沙丁算是分得最少的,只获得总数的一成——即百份之十。然而他已非常满意,因为总数太大,即使百份之十,也有二百多万元,这是一生之中梦想不到的大数目。
加丹奴也只得百份之二十;麦昆承认他是首领,所以占百份之三十。其他的,便是交由提供情报的“内奸”史告劳分配。至于由他一个人独得还是还要分肥给别人,则不得而知。
不过,即使如此,各方面仍然认为合理,主要还是整笔钱的数目太可观了。何况一切都是早经说好了的,任何人都不该有怨言。
因此,现在各人只想着如何将这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不同的种族,自然有许多不同的语言与习惯;生活方式的不同,往往就会造成许多摩擦与误会。再加上物质的高度享受与刺激,因此许多在别的国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美国却是司空见惯。
× × ×
以下是一段广告:“你喜欢刺激吗?这也许是你的机会。我们这里须要一班富有冒险精神的年青人,假如你在某方面自认是一位专家,那么,你可能因此而致富。欲知详情,请即来函本报邮箱一七三四号,当函约面谈。”
广告刊在一张报纸上面,不大抢眼,看上去十分平常。但是,却吸引着一位年青人的注意。
这位年青人叫沙丁,是个二十余岁,充满了幻想的青年。
他立即写信应征。
回信很快就收到,那人约他在公园会面。这是个颇令人感到意外的方式;那人要他穿一件红色T恤,戴一顶白色的鸭嘴帽。
另一方面,他手上须要预备一包爆谷,在公园的空地上喂鸽子。
这件近乎开玩笑的事情,令沙丁有些犹疑起来,但他终于照做了。
× × ×
公园里,早晨的时间,行人不太多。
阳光普照,应该是个好日子;但沙丁的心情显得十分紧张。
那一包爆谷差不多扔光了,鸽子不知道是讨厌还是欢迎,总之叫个不停。
终于有人走过来了。
那人戴着一副黑色太阳眼镜,长发,蓄须,这是时下最普遍的型像。
那人也捧住一纸袋爆谷,边行边喂着空地上的鸽子。然后缓缓走近沙丁的身边,若无其事地搭讪道:“沙丁先生么?”
沙丁知道对方正是他等待着的人。于是回答道:“我正是沙丁,你有什么工作介绍给我?”
“我们一边行一边谈,让我们吃个热狗。”那人朝一个档口走过去。
那是一个贩买热狗与汉堡饱的食物摊档。
那人买了两个热狗,两杯用纸杯盛载的汽水,把一份交给沙丁;他们看来就像两个朋友一样,没有人怀疑他们,更不会相信他们前后只认识三分钟而已。
“这是一份相当危险的工作。“那人一边吃着热狗,一边说道:“你有过高空工作的经验吗?”
“没有。”沙丁道:“但我相信自己可以胜任。”
“这是个现实世界,我想,我们现在须要谈谈代价了。你须要先看我拟好的计划,但看过了之后就不能退出。因此,你现在还可以表示退出或参加。不过,不管参加还是退出也好,阁下必须保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明白我意思么?”
“明白了。”
“那么,你的代价将是不固定的。”
“嗯,你的意思是——”
“你可能获得一百万元,但可能一无所有。这要视乎你的表现是否绝对成功,我们的合作是否有默契。”
沙丁其实无须他再说下去,也明白到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必然是一宗筹划已久的大爆窃。
沙丁问:“有多少人跟我们合作?”
“你我之外,还有一位专家,他对开保险箱十分有经验。”
“安全吗?”
“这种事情,永远也不能够称得上安全。”
“我的意思是,我们的情报和计划周详么?”
“十分可靠,只要依计行事,成功的机会率在百份之九十八以上。百份之一的失败可能,是我们三人之中有一个出错,另外百份之一的可能就是临时遇上了事前难以估计的意外。”
“听来十分感人,我决定参加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离开这里。”
“几时开始行动?”
“三天后的深夜。”那人又问:“你家里有些什么亲人?”
“一个妈妈。”
“多大年纪?”
“四十多岁,五十未到。”
“与你同住?”
“是的,但她向来不管我;她自己有工作。”
“什么工作?”
“在酒店里替人清洁房间。”
“你须要找个藉口,离开她几天。因为你要留在我们的连络中心,直至结束为止。”
“坦白对你说吧,三几天不回家,是我常见的事,见怪不怪,根本连籍口也不必找了。”
“那好极了,现在我就带你到我们的连络中心去!你可能要演习几次,因为这并非一件容易做得好的工作。我们一定要保证它成功!”
沙丁没有意见。
那人将他带离公园,到附近登上一辆汽车,一齐离去。
× × ×
这是一间旧楼。
沙丁跟随那人来到这里之后,一直在研究纸上的计划。
那人自我介绍叫麦昆,虽然胡须满面,看上去也只不过三十五岁左右。
麦昆的计划很详细,上面有现场的形势图,行事的时间估计,以及事后的撤退等等。每一个步骤,他都要求非常严格。
沙丁听过了麦昆的解释,也向他发问过不少有关问题;麦昆觉得他很用心,很认真,所以安排他认识另外一名伙伴。
另外一名伙伴据说是意大利人,叫加丹奴,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看上去已知道是个相当精明的人,他对麦昆显得相当敬重。
他们三人的“演习”在一间货仓里面进行。
货仓是一间单层建筑物,相当旧式的。货物只堆得一半高。因此,上面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加以利用。
时间在晚上,货仓里面已经没有人了;他们三个人俨然就是这里的主人。
他们用弹簧射钩将一条长长的尼龙绳子飞掷至十多丈以外,钩住一列木箱。他们假设那是天台的一列矮墙。
然后,三个人分别戴上黑色的面罩、手套,用活扣扣住扯直的尼龙绳,小心翼翼地前进。
他们三人都穿上了黑色的夜行衣,加上面罩手套都是黑色的,所以在没有灯光的环境底下,实在不易被人发觉。
麦昆的目的,是要考验他二名合伙人的身手是否够灵活。
结果他认为非常之满意。
× × ×
加丹奴和沙丁虽然都很相信麦昆,他们仍然不止一次地提出他们心中的疑问:那“目的地”只不过是一间商行的办事处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现钞放在那里的保险箱之内?
其实不但加丹奴和沙丁心中有疑问,就是麦昆自己也曾感到怀疑。
他的情报来自该商行的一名内奸,他也是这次行动的分赃者之一。但他自称胆小如鼠,宁愿分少一些,也不参加实际行动。
情报来源指出,该商行“挂羊头卖狗肉”,他们的保险箱之内,经常存有二千万元的美钞,是要来支付非法买卖的。为了逃避警方和联邦密探的注意,所以这么大量的款项,并未存入银行。
然而商行位于一幢办公大厦的高层之上,警报系统设计得异常周密,稍一疏忽就会引起大厦守卫的注意。因此,他们必须取得“内奸”供给的警报系统的线路图,先行加以破坏,然后才可以动手去开启保险箱。
保险箱的存在本身已经是一项秘密,他们没有“内奸”的提供,相信亦不是易查出它隐蔽于何处。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图则上找到。
二千多万美元,的确是个非常吸引人的数目,然而并非经常有这么可观的数目在保险箱内。因此,他们更加须要可靠而准确的情报。
根据情报指出,今晚应该是时候了。明天中午,该“挂羊头卖狗肉”的商行,将会拿这笔钜款支付一宗见不得光的交易。因此,他们今晚必须出发,否则又要再等一段时间。
麦昆临出发时,还致电那“内奸”。
“内奸”在家中的电话告诉他:“你非常幸运,那二千三百万美元分别放在两个手提包之内,大部份是百元面额的,你们可以连同手提包一并带走,这样可以节省数分钟时间,成功机会更大。”
麦昆自然相信对方,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小心策划这件事。
麦昆并非一个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内奸”叫史告劳。麦昆查过了,他并未改用其他假名。
麦昆也核对过一切由史告劳提供的资料,证明都是真的。例如商行内的职员人数,该幢大厦的守卫员人数及巡更时间等等。他都非常小心地,一一核对过了。
那笔钱的分配办法,亦早经拟定了,原则上各方面都同意。
沙丁算是分得最少的,只获得总数的一成——即百份之十。然而他已非常满意,因为总数太大,即使百份之十,也有二百多万元,这是一生之中梦想不到的大数目。
加丹奴也只得百份之二十;麦昆承认他是首领,所以占百份之三十。其他的,便是交由提供情报的“内奸”史告劳分配。至于由他一个人独得还是还要分肥给别人,则不得而知。
不过,即使如此,各方面仍然认为合理,主要还是整笔钱的数目太可观了。何况一切都是早经说好了的,任何人都不该有怨言。
因此,现在各人只想着如何将这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下一章:第二章 为发财 挚友变仇敌
上一章: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