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巨案频频 侠盗含冤
2025-04-21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外资银行南区分行开设的日子不太久,但生意非常好,即使它比其他银行提早休息,每天的钱钞往来还是最繁忙的。
住在当地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外资银行的资本最为雄厚;甚至其他银行资金运转不灵,也得向它告贷。于是,匪徒们对它的觊觎差不多是必然的事。然而,谁不知道它的防卫也是最周密的?这儿不但有完善的警报系统,也有真枪实弹的警卫人员。
这一天,南区分行的冷气系统忽然出了毛病,有关方面立刻致电负责保养的公司;不久,就有一辆工程汽车载来了四名技术人员,为首一人却是一个手持拐杖,左脚跛了的人。
当时已经是下午四时十分。通常这间外资银行是下午四时停止营业的,但是,银行里面的男女职员,非至五时不能离去;那是因为他们还要留下来结算工作的缘故。
银行的大门已经关上,守门的警卫员开门让那四名冷气技术人员进内。但警卫员却奇怪,怎么会有个跛子夹杂在内?
于是立即向他们查询,根据其他三名冷气技术人员的解释,原来这跛子是新来的高级技师,他是来这里负责督工的。
果然,那三名冷气技工在那跛子的指挥下,冷气系统很快就恢复供应了。
这是炎热的夏天,没有冷气供应,写字间的职员个个汗如雨下,纷纷将窗户打开;可是,现在冷气系统修理好了,他们又纷纷将窗户关闭。
就在窗户关闭之后不到三分钟,银行里所有的人,都嗅到了一种香味,这香味是由冷气槽里,随着冷风吹来的。
可是,每个嗅到这种香味的人,都僵呆着,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只有四个人例外,就是那四名冷气技工。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戴上了一副面具,根本就没有嗅到这种气体。所以,他们不但继续活动,而且还加速活动。
只在短短两三分钟内,他们已经把钞票塞满了携带来的旅行袋——那是用来载工具的,但现在这些工具已经弃置在银行的大堂里。此外,他们特制的工作衣,有着许多暗袋,这些暗袋,也塞进了不少钞票。
他们的动作十分迅速,转眼间就完成了劫掠的工作;当他们由里面出来时,守卫在门外的两名警卫员,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但他们知道四个都是冷气技工,刚才看见他们进去修理,现在又看见他们出来,知道冷气系统一定修复了。其中有个守卫员还跟他们挥手告别。
这是一宗有计划的劫案,冷气系统是给人故意破坏的;当银行当局致电保养公司后,保养公司的确也派出了四名技工前往修理。可是当工程车驶至中途时,却被一班修路工人制服了。
当然,这班修路工人也是伪装的。其中四个人就换上了这四名冷气技工的制服,驾驶着原车到银行去。
毫无疑问,这宗劫案百分之百是成功的。
五分钟之后,所有受到暂时神经麻痹的人,都醒了过来。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像是午睡了片刻,然后醒来一样。
但是,当他们发觉许多钞票已经失掉了之后,就立刻按动了警报系统。
警方闻讯赶到现场调查,唯一可以提供侦查的线索,就是两名警卫员的口供,和隐蔽在墙角的自动摄影机中的底片。
底片冲晒出来之后,发觉那四名穿上了工人服装的人,个个戴上了一副简便的防毒面具。面目固然看不清楚,但却知道其中有一个手持拐杖的跛子。这跟两名警卫员的口供完全一致。
这宗劫案令到外资银行损失超过一百万元;当然,真正损失者,应该是保险公司。
事后警方发觉那四名真正的冷气技工,被捆绑在一辆偷来的货车上;而那段道路,根本是不需要修理的。由此证明,匪徒们事前经过了非常周密的布置。
那一晚,“铁拐侠盗”吕伟良和阿生在家里看电视,从荧光屏上,知道了这件劫案又涉及了一名跛足的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比较严重的一次。
当他们看完了电视新闻记者访问完外资银行南区分行的两名警卫员之后,吕伟良生气地把电视机关掉了。
阿生固然明白吕伟良的意思。事实上也难怪他生气的。因为最近以来,一连串的巨劫案,都牵涉到一个跛子的身上。
虽然事后没有人可以证明这跛子就是他,但很明显的事实,就是警方一直在怀疑他。只是,每次事主都无法指出跛子的面目,只能说出有个跛了左足的男子;但这都市里,跛了左足的,不止他一个人。只是他过去的底子最不清楚,所以麻烦的事也一连串地在他的身上发生。
门前传来了一阵汽车喇叭声,灵犬“多利”又在狂吠,阿生把门拉开,认得停在门前的汽车,正是探长的。
于是回头对吕伟良说道:“夏维探长又来找你了!”吕伟良想了想:“请他进来吧!”
阿生把“多利”叫开,让夏维探长带着他的助手,走了进来。
夏维探长还没有坐下来,吕伟良已经先开腔说话:“又发生巨劫案。是不?”
“是的。”夏维探长说道,“而且,十分严重。”
“外资银行南区分行被劫,损失超过一百万元,当然严重。”吕伟良苦笑道:“尤其是一连串巨劫案,警方还未破获之前,又发生了一宗这么轰动的劫案,你一定受到更大的压力。”
“你知道就好了。”
“有什么头绪吗?”
“刚才你有没有看过电视的新闻报告?”
“有的。”
“那么你就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到这儿来的了。”
“大概是跟一个跛子有关吧?”
“对了。”夏维探长双眼盯着他,“你应该坦白告诉我,今天你到过了什么地方?”
“什么时间?”
“大约下午四时至四时廿五分左右,这段时间内,你在哪儿?”
“我在家里午睡。"吕伟良说道:“这几天来,天气太闷热了,所以。下午我多数留在家里,很少外出。阿生可以作证。”
“阿生当然是帮着你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想你应该明白的。”
“难道你又怀疑到我的身上来?”
“我们过去总算有点交情,希望你不要令我生气。最近发生的事,虽然无法证明是你做的,但总跟一个跛子拖上了关系,而你过去,总是跟警方作对,这不是令我十分难做吗?”
吕伟良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你是个富于经验的侦探,也是个有头脑的人,难道你忘记了我是个独行盗么?但最近发生的巨劫案,起码也有三四个人,我哪里有这许多的党徒?”
“一个聪明的人,总会经常转换方式的,否则,留下给警方的线索就更多了。”
“正因为我太聪明,所以我永远不喜欢跟人合作做买卖。正所谓人多手脚乱,人少好做作。我的作风,你是应该知道得最清楚。不过,无论如何,这些日子以来,我也学乖了,你应该相信我的。”
“警方高层负责人,一直要把你请到警局去问话,都由我替你说了好话。但是,现在外资银行南区分行的劫案,数目庞大,这件事已经成为世界性新闻,坦白说,我无能为力了。”夏维探长叹了一口气,“你跟我去一次吧!为防不测,你现在可以通知你的律师。”
吕伟良知道,这一次势难避免了,只好打电话给他的律师。
结果,在警局里经过一番认人手续之后,吕伟良还是不致于被拘捕。
因为外资银行南区分行的两个警卫员,都认为不是这个跛子。至于那自动摄影机里冲晒出来的菲林,那一个跛子,根本就戴上了面具,更加无法分辨了。
吕伟良返到家里,已经是午夜时分。他觉得这一连串的巨劫案,似乎都是有计划的;虽然没有人指出这是“铁拐侠盗”吕伟良干的,但他却给警方“邀请”到警局去好几次了。
“真是岂有此理。”阿生在自己的大腿上击了一拳,“这算是什么?”
“阿生,别动气吧。”吕伟良劝着说,“我这跛足商标,又不是注了册的。也许,这是偶然的误会吧?”
“三番四次的事,决不会是偶然的了。我觉得这是有计划的陷害,你再不行动,下次你便可能在狱中了。”阿生说。
吕伟良觉得阿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刚才他这么安慰阿生,说是偶然的误会,当然不是真话。实际上,他也觉得,这是一次有计划的陷害。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阿生想出去,但给吕伟良叫住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
“我坐车去兜风。”
吕伟良自然了解年轻人的心性,笑道:“大概你想去表演一幕捉贼记,是不?”
阿生不作声。
吕伟良又笑了。“别那么天真,你不会捉到他们的。你现在每一个行动,更加非要小心不可了,因为警方有人在外面监视着我们呢。”
阿生睁大了眼睛,问道:“你怎么知道?”
“我雪然知道。你不相信,可以到窗口看看。一辆黑色的房车中,坐着两名警探。”
阿生跑到窗前,看过去对面马路上,树荫与街灯的影射下,果然停了一辆黑色的房车,车内有两个人影。阿生走了回来说:“他们这样做,算什么?”
“难怪警方怀疑,在所难免。”吕伟良说:“现在我们真的要想办法了。阿生,刚才你说得不错,我们真的要行动起来,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是的,真的有人在陷害我们——是有计划的陷害。”
阿生心里很舒服似的,因为难得吕伟良也同意了他的看法。
他说:“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
“先要检讨一下,我们有什么开罪了别人?特别是那些三教九流的人。”
“三教九流的人?”阿生说,“那就多了。你虽然也不见得正派,但从来也不喜欢跟他们同流合污的。”
吕伟良笑道:“这倒是真的,但这是谁都知道的事,他们没有理由,突然齐心合力陷害我。再说,看这几宗巨劫案,知道他们十分科学化,不似是本地的歹徒所为。”
“你提醒我了。"阿生突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你上个月,不是去过邻埠吗?会不会是在那边开罪了一些人?”
吕伟良想了想,又说:“似乎不会吧?在邻埠,我羸了一些钱,但也不太多,也没有怎样开罪他们,大概不致兴师动众的,跑来这儿陷害我吧?”
“这倒难说了。”
吕伟良咬咬牙龈。“看来,我该向本地的三教九流中人去着手调查一下,也许会有一些头绪。”
阿生也认为有道理,所以不再作声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吕伟良明知有警探跟踪,还是到外边去走一遍。
他驾了那辆银灰色的汽车,先到了一处码头,那是一班苦力齐集的地方。他知道苦力头目之中,有个叫“狐眼”的男子,为人狡猾,但对于黑社会的动态,相当清楚。
“狐眼”当然是绰号,他那对眼睛生得十分鬼祟,十足就是狐狸的眼睛一样。
吕伟良找着他的时候,他刚刚在工作,吕伟良只好等在一旁。
待他把货物搬上岸来,吕伟良正待走过去,突然有一大包货物自那座巨大的起重机上坠了下来。码头上许多人都看见了这种危险情形,眼看那一大包货物就要把吕伟良压成肉饼,但谁都没有能力去帮他的忙,甚至有些人吓得张大了口,连叫也不能叫出一声来。
起重机上一个驾驶控制员,居高临下,看得非常清楚。他是负责控制那座巨型起重机,将轮船上的货物自船舱中搬运上来的。但刚才这一次失手,决不是机件发生故障,而是他故意造成的“意外”,否则,那包货决不会如此凑巧,选择那么适当的位置,向着铁拐侠盗吕伟良的头顶坠下去。
这个控制员叫子指根。他正为这次“成功的杰作”而感到满意。虽然他还不知道当吕伟良被压成肉饼之后的后果如何,但他却知道一个人十分欣赏他这一次的“杰作”。甚至,还可能获得某方面的赏赐。
可是,他很快就由满怀希望,变成了失望!因为他看见一条黑影自货物堕下之处,有如旱地拔葱似的,斜里跃起,那身形之美,实在令人喝彩!
所有目击这次“意外事件”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到这座巨型起重机的控制室来。这令到子指根多少也有点儿作贼心虚。
他知道吕伟良和有关方面一定会调查这次“意外”的真相,他既是这座起重机的控制员,责任自然重大,于是他立刻趁着未有人上来调查之前,先行着手将一些仪器弄毁。
吕伟良耳目灵敏,这正是他苦练武功的成果,刚才他正是突然之间感觉到顶上生风,又看见旁观的人吓得目瞪口呆,这才急忙将铁拐杖一撑,霍然离地飞起!
那一大包货物“隆”然一声,压得码头上的水泥地皮四分五裂,有如地震一样。
许多在场的人,都为吕伟良抹了一把汗。
码头上一名高级负责人,已经跑到了起重机的控制室来,子指根故作惊惶的,向他解释仪器如何失灵,一名机械人员和码头上一些负责人,也走了上来查究。结果由于控制的仪器给子指根事先弄毁,他的解释是令到有关方面相信的。
他满额大汗的,自控制室走下来,抱歉地向吕伟良道歉。
吕伟良十分大方地叫他不要介意,实际上内心却在怪责他太不小心。
吕伟良此行目的,本来是为了找着一名绰号“狐眼”的苦力头目,探询一些黑社会的情报,却想不到转瞬之间变成了新闻人物似的,备受各方面的注意。这固然是由于他刚才被迫露出了惊人的身手,另一方面却是码头上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有点来头的人物。这反而令到他的行动不大方便了。
“铁拐侠盗”这名字许多人都听过了,就是少人见过。现在经各人一番宣扬,有些人竟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特意走道来看看他的风采,这令到吕伟良委实尴尬不已。
人丛中走出了狐眼。吕伟良此行本来就是为了找他而来,不过刚才只因为他正在工作,所以才会候在一旁,险些儿就因此掉了一命。
瓶眼的出现,令到吕伟良松了一口气。他们相约至码头附近一处路边咖啡档,吕伟良于是乘机离开了扰攘的人群。
“你找我有什么指教?吕先生。”狐眼坐下来就问。
“我想你一定也知道,最近本市发生了多起巨窃案、抢掠案。”
“是的,而且,有许多还牵涉到你的身上来了。”狐眼说。“这正是我要找你的原因啊!”
“找我?难道要我证明与你无关?”狐眼狡猾地笑了。
吕伟良把一张一百元面额的大钞,塞到他的手里,说道:“相信这里面一定有点内幕,是不?”
狐眼见钱眼开,笑道:“当然,任何事情,决不会无缘无故。”
吕伟良知道这家伙是三教九流社会中的天眼通,许多人家不知道的事情,他都可能知道,于是又问:“大概你已经知道,有人在冒充我,是吗?”
“是的,坦白说,谁不知道你是个独行独断的人?但最近许多大劫案都超过两个人以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个首领似的跛子在冒充你。”
“你可知道那跛子是谁?”
“嘿!不是我狐眼认第一,这件事知道的人相信不会太多。”狐眼左右张望一番,又低沉着声音,“我听人家说,那家伙是从许多跛了左足的人之中挑选出来的。”
“许多跛了左足的人?”
“有个时期,许多跛了左足的人,受到了一次热烈的招待。其中一个身形和轮廓都酷肖你的跛子,结果给他们选中了。”
“你所说的他们是谁?”
“是外地来的黑势力。”
如果说是本地的黑势力跟吕伟良作对,没有人感到惊奇,因为吕伟良许多时开罪他们,但是,外来的黑势力为什么会跟他结怨?这令到吕伟良十分奇怪,于是他又问:“到底谁在主持这件事?”
“一个叫六哥的人。”
“什么地方来的?”
“邻埠。”
吕伟良这才想起了,原来是邻埠来的。但是,他知道这不会那么简单。因为他上次往邻埠玩耍的时候,并未跟当地的黑社会正面冲突。所以吕伟良感到有点迷惑地问:“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我不知道,大概是铁拐侠盗的名字太响了。许多金铺和珠宝行的保镖们,看见一个手持拐杖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吕伟良想了想,又问:“你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约个时间再见面,我希望你替我查明真相。”
“那你明天再到码头来找我吧!”
“码头上的人,品流复杂,只怕害了你。”
“这也是的,让我告诉你我的住所地址,明晚你来找我就是。我住在大华路第一巷三号九楼。”
吕伟良把这地址记在心中,然后结账离开了这路边咖啡档。
狐眼一挥手,又回到码头去做他的搬运工作。
吕伟良坐上他的汽车,就发觉有人在暗里跟踪他。他看不见汽车里那人的面目,但他认得那汽车的号码。那是警方派在他家门外,负责监视他行动的汽车。直到现在,吕伟良才发觉那辆汽车又在附近出现了。
但是,吕伟良并没有逃避他,任由他跟踪着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证明他是无辜的。
在归家途中,当汽车经过一处繁盛街道时,一大堆人围着一间商店的门口。吕伟良坐在汽车里,看不清楚这是一间什么商店,但当他抬头张望时,才发觉那是一间大规模的珠宝行,他知道这可能又是一宗劫案,因此他更加不敢稍留。
返抵家中,阿生正在听收音机。
吕伟良看见他那全神贯注的情形,就知道事不寻常。他站在阿生身旁不作声,直到阿生把收音机关掉,他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又是一宗巨劫案。”阿生说,“一间大珠宝行又被劫去数十万元珠宝。”
吕伟良知道阿生所说的,正是他刚才见到的。
“这已经不是新闻了。”阿生叹息着,“我觉得这样子下去,我们也不妨干一下。”
“你说什么?”
“这是盗贼的世界,警方似乎一些办法也没有。过去你干买卖,有个目标,但现在,他们毫无目标,总之有得抢就抢,有得偷就偷。”
“这话你千万别出去说,否则,我们的嫌疑就更大了。”
“我真的有个想法,反正他们在怀疑,我们乘机干一下。”
“就算要干,我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
“但是,这个时候不干,便很难有机会了。”
“为什么?”
“因为我听到一个消息,警局中老一批的探长、探员纷纷退休,这是警界中的更年期,于是盗贼们纷纷出头。”
吕伟良给阿生提醒了。是的,最近他也听到了警界中许多富有办案经验的警探,都宣告退休。换句话说,这是新旧交替的“真空期”。
吕伟良的注意力却在于为什么有人冒充他,因此他说:“你可知道,他们除了干买卖之外,还想陷害我?”
“当然知道。许多大劫案中,都少不了一个持铁拐的人。”阿生又说:“但亦未必一定,像今天刚刚发生的劫案,我刚才在收音机中,就听到了一个记者访问那间大珠宝行的一名店员,他们那班劫匪临走时说:我们是吕先生派来的,下次你们贵店要买多一些保险才好,这分明又是暗射你。”
“他们真的这么说?”
“那珠宝行的店员,不是跟你有仇,何况匪徒们的说话,相信其他店员也一定听到了。”
吕伟良又呆了一阵。的确,这样子下去,等于无数的暗箭在向他发射,一支不中,总有一支会瞎撞上来,命中他的。
吕伟良心情烦躁。尤其是经过今天在码头上发生的意外,他有如面临世界末日了。
是的,那看似“意外”的起重机失事事件,现在吕伟良想想,也觉得大有问题。但是,当时他却没有跟那个控制员计较,目前他在静思中分析,倒想到了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吕伟良拄着拐杖,在客厅中来回踱着方步。阿生深知他的脾气,在他想问题的时候,阿生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静悄悄的,坐在一旁。
“铃铃铃……”
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打断了吕伟良的思潮。阿生正站起来想过去接听,但给吕伟良叫住:“让我听吧!阿生。”
阿生站住不动。吕伟良拿起听筒,就问道:“谁?”
“你是姓吕的,对了吧?”一种粗鲁而又陌生的声音。“是的,你是谁?”
“哈哈……”对方那男子一阵格格大笑,“你会奇怪吗?最近许多的劫案,都牵涉到你的身上来了。”
“但我仍可以留在家中听你这个电话,这证明邪不能胜正。”
“你总会坐牢的,问题只是迟与早。”
“我有什么开罪了你们?”
“事情十分简单。我只要求和你见一次面,我们要讨论一件事。”
“什么事?”
“电话不大方便。但我可以声明,谈妥了,对你有好处。”
“好吧,你约个时间、地点。”
“你必须摆脱警方的跟踪。”
“这当然我会有办法的。”
“那么,午夜十二点,山顶餐室。”
“今晚么?”
“当然,事不宜迟。”
“我怎么知道,哪个才是约我的人?”
“我认识你的。”
“好吧!”吕伟良说,“那么,我准时到。”
“我迟三分钟到那里,但决不会超过十二时零三分。”
吕伟良想再问一些什么,对方挂了线。
阿生冷眼旁观,已经知道这是一个绝不寻常的电话,但他没有发问,只等吕伟良自己告诉他。因为吕伟良放下了电话之后,又陷于苦苦寻思之中。
吕伟良终于说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陌生的人约我会面。”
“会不会跟一连串巨劫案有关?”
“他声明有心陷害,但我仍得见见他。”
“小心这是一项阴谋。”
“但这是唯一可以追寻的线索。”吕伟良咬咬牙关,“我决不会畏缩的。”
“那么,我陪你去!”
“不必了。但我需要利用你引开警方的人。”
“这是我的拿手好戏,”阿生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做得很好的。”
住在当地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外资银行的资本最为雄厚;甚至其他银行资金运转不灵,也得向它告贷。于是,匪徒们对它的觊觎差不多是必然的事。然而,谁不知道它的防卫也是最周密的?这儿不但有完善的警报系统,也有真枪实弹的警卫人员。
这一天,南区分行的冷气系统忽然出了毛病,有关方面立刻致电负责保养的公司;不久,就有一辆工程汽车载来了四名技术人员,为首一人却是一个手持拐杖,左脚跛了的人。
当时已经是下午四时十分。通常这间外资银行是下午四时停止营业的,但是,银行里面的男女职员,非至五时不能离去;那是因为他们还要留下来结算工作的缘故。
银行的大门已经关上,守门的警卫员开门让那四名冷气技术人员进内。但警卫员却奇怪,怎么会有个跛子夹杂在内?
于是立即向他们查询,根据其他三名冷气技术人员的解释,原来这跛子是新来的高级技师,他是来这里负责督工的。
果然,那三名冷气技工在那跛子的指挥下,冷气系统很快就恢复供应了。
这是炎热的夏天,没有冷气供应,写字间的职员个个汗如雨下,纷纷将窗户打开;可是,现在冷气系统修理好了,他们又纷纷将窗户关闭。
就在窗户关闭之后不到三分钟,银行里所有的人,都嗅到了一种香味,这香味是由冷气槽里,随着冷风吹来的。
可是,每个嗅到这种香味的人,都僵呆着,站在一旁,一动也不动!只有四个人例外,就是那四名冷气技工。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戴上了一副面具,根本就没有嗅到这种气体。所以,他们不但继续活动,而且还加速活动。
只在短短两三分钟内,他们已经把钞票塞满了携带来的旅行袋——那是用来载工具的,但现在这些工具已经弃置在银行的大堂里。此外,他们特制的工作衣,有着许多暗袋,这些暗袋,也塞进了不少钞票。
他们的动作十分迅速,转眼间就完成了劫掠的工作;当他们由里面出来时,守卫在门外的两名警卫员,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但他们知道四个都是冷气技工,刚才看见他们进去修理,现在又看见他们出来,知道冷气系统一定修复了。其中有个守卫员还跟他们挥手告别。
这是一宗有计划的劫案,冷气系统是给人故意破坏的;当银行当局致电保养公司后,保养公司的确也派出了四名技工前往修理。可是当工程车驶至中途时,却被一班修路工人制服了。
当然,这班修路工人也是伪装的。其中四个人就换上了这四名冷气技工的制服,驾驶着原车到银行去。
毫无疑问,这宗劫案百分之百是成功的。
五分钟之后,所有受到暂时神经麻痹的人,都醒了过来。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像是午睡了片刻,然后醒来一样。
但是,当他们发觉许多钞票已经失掉了之后,就立刻按动了警报系统。
警方闻讯赶到现场调查,唯一可以提供侦查的线索,就是两名警卫员的口供,和隐蔽在墙角的自动摄影机中的底片。
底片冲晒出来之后,发觉那四名穿上了工人服装的人,个个戴上了一副简便的防毒面具。面目固然看不清楚,但却知道其中有一个手持拐杖的跛子。这跟两名警卫员的口供完全一致。
这宗劫案令到外资银行损失超过一百万元;当然,真正损失者,应该是保险公司。
事后警方发觉那四名真正的冷气技工,被捆绑在一辆偷来的货车上;而那段道路,根本是不需要修理的。由此证明,匪徒们事前经过了非常周密的布置。
那一晚,“铁拐侠盗”吕伟良和阿生在家里看电视,从荧光屏上,知道了这件劫案又涉及了一名跛足的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比较严重的一次。
当他们看完了电视新闻记者访问完外资银行南区分行的两名警卫员之后,吕伟良生气地把电视机关掉了。
阿生固然明白吕伟良的意思。事实上也难怪他生气的。因为最近以来,一连串的巨劫案,都牵涉到一个跛子的身上。
虽然事后没有人可以证明这跛子就是他,但很明显的事实,就是警方一直在怀疑他。只是,每次事主都无法指出跛子的面目,只能说出有个跛了左足的男子;但这都市里,跛了左足的,不止他一个人。只是他过去的底子最不清楚,所以麻烦的事也一连串地在他的身上发生。
门前传来了一阵汽车喇叭声,灵犬“多利”又在狂吠,阿生把门拉开,认得停在门前的汽车,正是探长的。
于是回头对吕伟良说道:“夏维探长又来找你了!”吕伟良想了想:“请他进来吧!”
阿生把“多利”叫开,让夏维探长带着他的助手,走了进来。
夏维探长还没有坐下来,吕伟良已经先开腔说话:“又发生巨劫案。是不?”
“是的。”夏维探长说道,“而且,十分严重。”
“外资银行南区分行被劫,损失超过一百万元,当然严重。”吕伟良苦笑道:“尤其是一连串巨劫案,警方还未破获之前,又发生了一宗这么轰动的劫案,你一定受到更大的压力。”
“你知道就好了。”
“有什么头绪吗?”
“刚才你有没有看过电视的新闻报告?”
“有的。”
“那么你就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到这儿来的了。”
“大概是跟一个跛子有关吧?”
“对了。”夏维探长双眼盯着他,“你应该坦白告诉我,今天你到过了什么地方?”
“什么时间?”
“大约下午四时至四时廿五分左右,这段时间内,你在哪儿?”
“我在家里午睡。"吕伟良说道:“这几天来,天气太闷热了,所以。下午我多数留在家里,很少外出。阿生可以作证。”
“阿生当然是帮着你的。”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想你应该明白的。”
“难道你又怀疑到我的身上来?”
“我们过去总算有点交情,希望你不要令我生气。最近发生的事,虽然无法证明是你做的,但总跟一个跛子拖上了关系,而你过去,总是跟警方作对,这不是令我十分难做吗?”
吕伟良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你是个富于经验的侦探,也是个有头脑的人,难道你忘记了我是个独行盗么?但最近发生的巨劫案,起码也有三四个人,我哪里有这许多的党徒?”
“一个聪明的人,总会经常转换方式的,否则,留下给警方的线索就更多了。”
“正因为我太聪明,所以我永远不喜欢跟人合作做买卖。正所谓人多手脚乱,人少好做作。我的作风,你是应该知道得最清楚。不过,无论如何,这些日子以来,我也学乖了,你应该相信我的。”
“警方高层负责人,一直要把你请到警局去问话,都由我替你说了好话。但是,现在外资银行南区分行的劫案,数目庞大,这件事已经成为世界性新闻,坦白说,我无能为力了。”夏维探长叹了一口气,“你跟我去一次吧!为防不测,你现在可以通知你的律师。”
吕伟良知道,这一次势难避免了,只好打电话给他的律师。
结果,在警局里经过一番认人手续之后,吕伟良还是不致于被拘捕。
因为外资银行南区分行的两个警卫员,都认为不是这个跛子。至于那自动摄影机里冲晒出来的菲林,那一个跛子,根本就戴上了面具,更加无法分辨了。
吕伟良返到家里,已经是午夜时分。他觉得这一连串的巨劫案,似乎都是有计划的;虽然没有人指出这是“铁拐侠盗”吕伟良干的,但他却给警方“邀请”到警局去好几次了。
“真是岂有此理。”阿生在自己的大腿上击了一拳,“这算是什么?”
“阿生,别动气吧。”吕伟良劝着说,“我这跛足商标,又不是注了册的。也许,这是偶然的误会吧?”
“三番四次的事,决不会是偶然的了。我觉得这是有计划的陷害,你再不行动,下次你便可能在狱中了。”阿生说。
吕伟良觉得阿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刚才他这么安慰阿生,说是偶然的误会,当然不是真话。实际上,他也觉得,这是一次有计划的陷害。
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阿生想出去,但给吕伟良叫住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
“我坐车去兜风。”
吕伟良自然了解年轻人的心性,笑道:“大概你想去表演一幕捉贼记,是不?”
阿生不作声。
吕伟良又笑了。“别那么天真,你不会捉到他们的。你现在每一个行动,更加非要小心不可了,因为警方有人在外面监视着我们呢。”
阿生睁大了眼睛,问道:“你怎么知道?”
“我雪然知道。你不相信,可以到窗口看看。一辆黑色的房车中,坐着两名警探。”
阿生跑到窗前,看过去对面马路上,树荫与街灯的影射下,果然停了一辆黑色的房车,车内有两个人影。阿生走了回来说:“他们这样做,算什么?”
“难怪警方怀疑,在所难免。”吕伟良说:“现在我们真的要想办法了。阿生,刚才你说得不错,我们真的要行动起来,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是的,真的有人在陷害我们——是有计划的陷害。”
阿生心里很舒服似的,因为难得吕伟良也同意了他的看法。
他说:“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
“先要检讨一下,我们有什么开罪了别人?特别是那些三教九流的人。”
“三教九流的人?”阿生说,“那就多了。你虽然也不见得正派,但从来也不喜欢跟他们同流合污的。”
吕伟良笑道:“这倒是真的,但这是谁都知道的事,他们没有理由,突然齐心合力陷害我。再说,看这几宗巨劫案,知道他们十分科学化,不似是本地的歹徒所为。”
“你提醒我了。"阿生突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你上个月,不是去过邻埠吗?会不会是在那边开罪了一些人?”
吕伟良想了想,又说:“似乎不会吧?在邻埠,我羸了一些钱,但也不太多,也没有怎样开罪他们,大概不致兴师动众的,跑来这儿陷害我吧?”
“这倒难说了。”
吕伟良咬咬牙龈。“看来,我该向本地的三教九流中人去着手调查一下,也许会有一些头绪。”
阿生也认为有道理,所以不再作声了。
于是,到了第二天,吕伟良明知有警探跟踪,还是到外边去走一遍。
他驾了那辆银灰色的汽车,先到了一处码头,那是一班苦力齐集的地方。他知道苦力头目之中,有个叫“狐眼”的男子,为人狡猾,但对于黑社会的动态,相当清楚。
“狐眼”当然是绰号,他那对眼睛生得十分鬼祟,十足就是狐狸的眼睛一样。
吕伟良找着他的时候,他刚刚在工作,吕伟良只好等在一旁。
待他把货物搬上岸来,吕伟良正待走过去,突然有一大包货物自那座巨大的起重机上坠了下来。码头上许多人都看见了这种危险情形,眼看那一大包货物就要把吕伟良压成肉饼,但谁都没有能力去帮他的忙,甚至有些人吓得张大了口,连叫也不能叫出一声来。
起重机上一个驾驶控制员,居高临下,看得非常清楚。他是负责控制那座巨型起重机,将轮船上的货物自船舱中搬运上来的。但刚才这一次失手,决不是机件发生故障,而是他故意造成的“意外”,否则,那包货决不会如此凑巧,选择那么适当的位置,向着铁拐侠盗吕伟良的头顶坠下去。
这个控制员叫子指根。他正为这次“成功的杰作”而感到满意。虽然他还不知道当吕伟良被压成肉饼之后的后果如何,但他却知道一个人十分欣赏他这一次的“杰作”。甚至,还可能获得某方面的赏赐。
可是,他很快就由满怀希望,变成了失望!因为他看见一条黑影自货物堕下之处,有如旱地拔葱似的,斜里跃起,那身形之美,实在令人喝彩!
所有目击这次“意外事件”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到这座巨型起重机的控制室来。这令到子指根多少也有点儿作贼心虚。
他知道吕伟良和有关方面一定会调查这次“意外”的真相,他既是这座起重机的控制员,责任自然重大,于是他立刻趁着未有人上来调查之前,先行着手将一些仪器弄毁。
吕伟良耳目灵敏,这正是他苦练武功的成果,刚才他正是突然之间感觉到顶上生风,又看见旁观的人吓得目瞪口呆,这才急忙将铁拐杖一撑,霍然离地飞起!
那一大包货物“隆”然一声,压得码头上的水泥地皮四分五裂,有如地震一样。
许多在场的人,都为吕伟良抹了一把汗。
码头上一名高级负责人,已经跑到了起重机的控制室来,子指根故作惊惶的,向他解释仪器如何失灵,一名机械人员和码头上一些负责人,也走了上来查究。结果由于控制的仪器给子指根事先弄毁,他的解释是令到有关方面相信的。
他满额大汗的,自控制室走下来,抱歉地向吕伟良道歉。
吕伟良十分大方地叫他不要介意,实际上内心却在怪责他太不小心。
吕伟良此行目的,本来是为了找着一名绰号“狐眼”的苦力头目,探询一些黑社会的情报,却想不到转瞬之间变成了新闻人物似的,备受各方面的注意。这固然是由于他刚才被迫露出了惊人的身手,另一方面却是码头上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有点来头的人物。这反而令到他的行动不大方便了。
“铁拐侠盗”这名字许多人都听过了,就是少人见过。现在经各人一番宣扬,有些人竟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特意走道来看看他的风采,这令到吕伟良委实尴尬不已。
人丛中走出了狐眼。吕伟良此行本来就是为了找他而来,不过刚才只因为他正在工作,所以才会候在一旁,险些儿就因此掉了一命。
瓶眼的出现,令到吕伟良松了一口气。他们相约至码头附近一处路边咖啡档,吕伟良于是乘机离开了扰攘的人群。
“你找我有什么指教?吕先生。”狐眼坐下来就问。
“我想你一定也知道,最近本市发生了多起巨窃案、抢掠案。”
“是的,而且,有许多还牵涉到你的身上来了。”狐眼说。“这正是我要找你的原因啊!”
“找我?难道要我证明与你无关?”狐眼狡猾地笑了。
吕伟良把一张一百元面额的大钞,塞到他的手里,说道:“相信这里面一定有点内幕,是不?”
狐眼见钱眼开,笑道:“当然,任何事情,决不会无缘无故。”
吕伟良知道这家伙是三教九流社会中的天眼通,许多人家不知道的事情,他都可能知道,于是又问:“大概你已经知道,有人在冒充我,是吗?”
“是的,坦白说,谁不知道你是个独行独断的人?但最近许多大劫案都超过两个人以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个首领似的跛子在冒充你。”
“你可知道那跛子是谁?”
“嘿!不是我狐眼认第一,这件事知道的人相信不会太多。”狐眼左右张望一番,又低沉着声音,“我听人家说,那家伙是从许多跛了左足的人之中挑选出来的。”
“许多跛了左足的人?”
“有个时期,许多跛了左足的人,受到了一次热烈的招待。其中一个身形和轮廓都酷肖你的跛子,结果给他们选中了。”
“你所说的他们是谁?”
“是外地来的黑势力。”
如果说是本地的黑势力跟吕伟良作对,没有人感到惊奇,因为吕伟良许多时开罪他们,但是,外来的黑势力为什么会跟他结怨?这令到吕伟良十分奇怪,于是他又问:“到底谁在主持这件事?”
“一个叫六哥的人。”
“什么地方来的?”
“邻埠。”
吕伟良这才想起了,原来是邻埠来的。但是,他知道这不会那么简单。因为他上次往邻埠玩耍的时候,并未跟当地的黑社会正面冲突。所以吕伟良感到有点迷惑地问:“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我不知道,大概是铁拐侠盗的名字太响了。许多金铺和珠宝行的保镖们,看见一个手持拐杖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吕伟良想了想,又问:“你住在什么地方?我们约个时间再见面,我希望你替我查明真相。”
“那你明天再到码头来找我吧!”
“码头上的人,品流复杂,只怕害了你。”
“这也是的,让我告诉你我的住所地址,明晚你来找我就是。我住在大华路第一巷三号九楼。”
吕伟良把这地址记在心中,然后结账离开了这路边咖啡档。
狐眼一挥手,又回到码头去做他的搬运工作。
吕伟良坐上他的汽车,就发觉有人在暗里跟踪他。他看不见汽车里那人的面目,但他认得那汽车的号码。那是警方派在他家门外,负责监视他行动的汽车。直到现在,吕伟良才发觉那辆汽车又在附近出现了。
但是,吕伟良并没有逃避他,任由他跟踪着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证明他是无辜的。
在归家途中,当汽车经过一处繁盛街道时,一大堆人围着一间商店的门口。吕伟良坐在汽车里,看不清楚这是一间什么商店,但当他抬头张望时,才发觉那是一间大规模的珠宝行,他知道这可能又是一宗劫案,因此他更加不敢稍留。
返抵家中,阿生正在听收音机。
吕伟良看见他那全神贯注的情形,就知道事不寻常。他站在阿生身旁不作声,直到阿生把收音机关掉,他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又是一宗巨劫案。”阿生说,“一间大珠宝行又被劫去数十万元珠宝。”
吕伟良知道阿生所说的,正是他刚才见到的。
“这已经不是新闻了。”阿生叹息着,“我觉得这样子下去,我们也不妨干一下。”
“你说什么?”
“这是盗贼的世界,警方似乎一些办法也没有。过去你干买卖,有个目标,但现在,他们毫无目标,总之有得抢就抢,有得偷就偷。”
“这话你千万别出去说,否则,我们的嫌疑就更大了。”
“我真的有个想法,反正他们在怀疑,我们乘机干一下。”
“就算要干,我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
“但是,这个时候不干,便很难有机会了。”
“为什么?”
“因为我听到一个消息,警局中老一批的探长、探员纷纷退休,这是警界中的更年期,于是盗贼们纷纷出头。”
吕伟良给阿生提醒了。是的,最近他也听到了警界中许多富有办案经验的警探,都宣告退休。换句话说,这是新旧交替的“真空期”。
吕伟良的注意力却在于为什么有人冒充他,因此他说:“你可知道,他们除了干买卖之外,还想陷害我?”
“当然知道。许多大劫案中,都少不了一个持铁拐的人。”阿生又说:“但亦未必一定,像今天刚刚发生的劫案,我刚才在收音机中,就听到了一个记者访问那间大珠宝行的一名店员,他们那班劫匪临走时说:我们是吕先生派来的,下次你们贵店要买多一些保险才好,这分明又是暗射你。”
“他们真的这么说?”
“那珠宝行的店员,不是跟你有仇,何况匪徒们的说话,相信其他店员也一定听到了。”
吕伟良又呆了一阵。的确,这样子下去,等于无数的暗箭在向他发射,一支不中,总有一支会瞎撞上来,命中他的。
吕伟良心情烦躁。尤其是经过今天在码头上发生的意外,他有如面临世界末日了。
是的,那看似“意外”的起重机失事事件,现在吕伟良想想,也觉得大有问题。但是,当时他却没有跟那个控制员计较,目前他在静思中分析,倒想到了事情似乎有些不对。
吕伟良拄着拐杖,在客厅中来回踱着方步。阿生深知他的脾气,在他想问题的时候,阿生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静悄悄的,坐在一旁。
“铃铃铃……”
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打断了吕伟良的思潮。阿生正站起来想过去接听,但给吕伟良叫住:“让我听吧!阿生。”
阿生站住不动。吕伟良拿起听筒,就问道:“谁?”
“你是姓吕的,对了吧?”一种粗鲁而又陌生的声音。“是的,你是谁?”
“哈哈……”对方那男子一阵格格大笑,“你会奇怪吗?最近许多的劫案,都牵涉到你的身上来了。”
“但我仍可以留在家中听你这个电话,这证明邪不能胜正。”
“你总会坐牢的,问题只是迟与早。”
“我有什么开罪了你们?”
“事情十分简单。我只要求和你见一次面,我们要讨论一件事。”
“什么事?”
“电话不大方便。但我可以声明,谈妥了,对你有好处。”
“好吧,你约个时间、地点。”
“你必须摆脱警方的跟踪。”
“这当然我会有办法的。”
“那么,午夜十二点,山顶餐室。”
“今晚么?”
“当然,事不宜迟。”
“我怎么知道,哪个才是约我的人?”
“我认识你的。”
“好吧!”吕伟良说,“那么,我准时到。”
“我迟三分钟到那里,但决不会超过十二时零三分。”
吕伟良想再问一些什么,对方挂了线。
阿生冷眼旁观,已经知道这是一个绝不寻常的电话,但他没有发问,只等吕伟良自己告诉他。因为吕伟良放下了电话之后,又陷于苦苦寻思之中。
吕伟良终于说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陌生的人约我会面。”
“会不会跟一连串巨劫案有关?”
“他声明有心陷害,但我仍得见见他。”
“小心这是一项阴谋。”
“但这是唯一可以追寻的线索。”吕伟良咬咬牙关,“我决不会畏缩的。”
“那么,我陪你去!”
“不必了。但我需要利用你引开警方的人。”
“这是我的拿手好戏,”阿生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做得很好的。”
相关热词搜索:鸡鸣狗盗
下一章:第二章 赌场恶斗 狱中逃龙
上一章: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