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马云 海上女神 正文

第二章 庞然大物 神出鬼没
2025-08-01  作者:马云  来源:马云作品集  点击:

  高华斯与母舰上的海军长官挥手示意,快速舰随即开走。
  双方在海面上告别,然后又看见高华斯回到无线电室去。
  阿生呆在甲板上,发觉有另一艘渔船已行驶在他们的左翼前面的海面上。
  美国海军舰只没有跟来,高华斯这种布局有着何种含义?
  汤加士又出现在阿生的身旁。
  阿生问他:“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去?”
  “西经一百三十五度与北纬四十六度附近的海面上。”汤加士说。
  “那就是神秘物体出现的地方?”阿生又问。
  “嗯……”汤加士点点头。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你是指我们坐完飞机又坐战舰,所以觉得麻烦么?”
  “是的,干脆坐战舰出海,不是一样的吗?”阿生说。
  汤加士苦笑摇头:“你不是久居美国的人,难怪你会这么说。美国是个极端自由国家,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不安。但是仔细深入研究,你会明白过份的自由往往会出毛病。美国国内潜伏着许多外国间谍,尤其是苏联的。”
  阿生道:“我明白了,我们要避人耳目,是不是?”
  “是的,而且,要用最迅速的方法,赶到发现庞然大物的现场海面去。”
  “为什么海军舰只不可以开到更接近现场的海面去?”
  “那会打草惊蛇!”
  “现在这样子难道不是一样吗?”
  “不!一两艘如此小型的渔船,比较不容易引起注意。”
  阿生指指与他们同一方向前进的另一艘渔船,问道:“他们又是谁?”
  “真正的渔船,船上有美国渔民,他们是曾经发现过海面上出现怪事的人。我们把他们邀来,是为了方便侦查。”
  “他们见过什么怪事?”
  “一些象是巨鲸的浮游物体,在海面上载浮载沉;但根据他们的经验,那些未必就是鲸鱼,因为那物体在水中潜游的速度极高!”
  “会不会又是另一些怪物,象白令海怪一样?”阿生问。
  “很难说!”汤加士耸肩苦笑说,“科学家有时太过自信,他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往往都一再发生了!”
  阿生还想说些什么,但这时候有另外一个人出现在甲板上,他就是高华斯派来的一名美籍特警队员。
  他是奉命来把阿生和汤加士召到船长室去开会的。
  船长室内,早已集合了几个人,除了高华斯之外,还有几名美国人,他们都是国际特警队员,有些是阿生见过的。
  高华斯指示着航海图上一些经纬线,铅笔尖端停留在一处——那是一处浅蓝色的海面,附近没有任何岛屿。那儿海面就是位于北纬四十六度与西经一百三十五度之间的地方。
  “大约还有三分钟左右,我们便到达这里,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高华斯说,“我们的工作,分组进行,第一组潜入海底侦察,第二组担任海面巡逻,第三组担任无线电搜索,第四组担任输送及护航,第五组担任紧急救援……”
  高华斯又说:根据气象卫星的报告,今天附近海面上的天气很好,风平浪静,十分便利他们进行各项工作。
  在这儿接受高华斯指示的,都是每个小组的负责人。
  高华斯简略地介绍过这次行动的程序之后,又个别吩咐各小组负责人一番,然后才率领各人登上甲板去。
  这时候,船已经停止发动马达。
  高华斯扭开他手中的无线电通话机与不远处海面上的渔船取得联络。
  原来那同来的美国渔船上,还有着高华斯的手下——他们是先头部队,较早时首先与美国海军取得了联系。
  此外,还有另一些美国人,包括了海洋科学家与海军情报人员。
  很明显的,这是一次美国政府与国际特警组织之间的秘密合作。在双方高层人仕获得默契之后,高华斯才被巴黎总部由阿拉斯加召回,主持该项紧急安排的特殊任务。
  通过无线通电话机,一名渔民告诉高华斯,这儿就是他们发现“神秘物体”的地方。
  “神秘物体”是指那些载浮载沉,速度甚高的深色物体,而不是人造卫星进行高空侦察时所见到的“庞然大物”。
  阿生不大明白渔民们持何种理由否定“神秘物体”就是鲸鱼;事实上鲸鱼也有许多种,例如体积庞大的蓝鲸与抹香鲸,经常露出海面呼吸空气的露背鲸,以及生长在寒带的北极鲸等等。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当高的。
  不过阿生也明白到,有一点事实存在,就是他本人的航海经验与知识,必然无法及得上那些美国渔民们。
  因此,他以好奇的心情,站在高华斯身旁,与汤加士等人配戴好装备,随时随地候命落海。
  船桥上放下一只安装有马达的救生艇,汤加士、阿生和另外二名告警队员,先后登上艇去;起重机再将救生艇吊起,连人带艇,放到海面上去。汤加士将吊钩解开,让救生艇可以自由活动。一名特警队员发动艇后面的马达,救生艇立刻向前冲出。另外一艘救生艇,由渔船上放下,尾随而来。附近海面上没有其他船只,风平浪静,看来没有异样。
  阿生在汤加士的示意下,二人首先双双翻身掉入水中。
  充足的阳光,令到阿生和汤加士在水底毫无困难地目睹一切。
  海底是另外一个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鱼儿既无惧色,也无敌意。
  阿生不是第一次潜水,上次在阿拉斯加州的白令海,与今次在这里太平洋比较,首先是海水的温度有了改变;前者较冷,后者较暖。
  汤加士打着手势,要与阿生潜深一些,但阿生觉得这儿海水的浮力极大,而且在“能见度”的范围以内,根本无可疑之处。
  于是阿生打着手势,要升出水面,但汤加士坚持要下潜。
  二人在水中无法打话,只能够以手势来表达。
  结果阿生还是顺从了汤加士的意思,往下潜。
  阿生一直有个感受,就是高华斯表面上虽然尊重阿生,派他“率领”这一小组人员,但实际上负起领导作用的,还是汤加士——高华斯的得力助手。
  因此,阿生在此时此地,也只好听从了他的意见继续深入海底去。
  岂料一股暗流将汤加士扯走,阿生就在他后面不及一米处,急忙想伸手把他的腿抓住,可惜没有成功。
  阿生知道海中有海流,而且力量巨大,大到令人难以想象。
  首先是阿生在下潜时发觉鱼儿身不由主地突然改变了方向;根据常识与经验,阿生明白这儿海底若非有漩涡,便是暗流。可惜当时他不能扬声向汤加士发出警告,而汤加士似乎游得太快了;等到阿生想以行动制止他前进时,为时已晚。阿生不敢怠慢,他迅速转身,企图升上海面去。但是,一股水流令到他力不从心,整个人完全失去了控制。纵然如此,阿生毕竟也是个头脑冷静、胆色过人的青年。他眼看一切既成定局,立即改变了主意,顺着水流加速前进——这点只须拨动他足上的蛙鞋便可办到。
  阿生希望能及时追上他的同伴汤加士,以免双方失去联系;虽然明知这样仍然于事无补,也总比孤零零一个人好啊!
  但是,在强大的水中,阿生完全无能为力;他很快就连汤加士的影子也了见了。
  阿生明白“海流”的力量简直无可比拟,甚至科学家们到现在还搞不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科学家只知道巨大的海流,足以影响各地的气候,正如天空中的气流差不多;但海流多数有一定的循环规律的。例如赤道以北的大海流,是顺钟方向而流转的;赤道以南的海流刚好道反———逆时钟方向而流动。其中道理何在?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其实历史可能证明,当我们面对海洋之际,目前可能只属于“启蒙期”而已!也就是说:海洋之中,有许多事情,我们根本一无所知;又或者只是开始知道一点点而已。
  海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有些流转的推动力达到每小时六、七海里,而排水量则达到每秒钟五千万吨;在当今我们地球上,要找个如此庞大的抽水泵,暂时还不可能呢!
  到底什么力量在推动它?
  有人说是“风”,也有人说是“太阳的吸力”;但真正答案仍由科学家继续去发掘。至于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却相信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
  他们认为上帝为了使人类能长久地居留在这地球上,所以利用海流将鱼类由这个海岸推动至那个海岸;若非如此,有人居住的海岸附近的鱼,岂不是都给捉光了,而没有人聚居的海域,岂非成为鱼儿的“安乐窝”?
  但海流在海底的急剧转动,令到鱼群往往会身不由主地东移西徙。
  据说椰子树最初只生长在马来西亚,但成熟了的椰子掉在海边,被潮水卷入海中,海流却令到几千个大小岛屿的岸边,现在都有了椰树。
  尽管这一切都令人难以解释,但阿生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这方面的常识;既然是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阿生就只有顺流而去,以使保留一点气力,希望在适当时候,能摆脱纠缠,升出海面,再设法与救援人员联络。
  但是,阿生脑海中的一切想象,只不过是刹那间的事。
  海流急如星火,完全不是阿生想象的那么简单;他在海底被暗流冲得颠颓倒倒的,根本就失去了控制的能力。
  仿佛一个人在天空中翻筋斗,阿生很快就昏倒过去。

  海面之上,高华斯因为接到报告,知道阿生与汤加士二人跟艇上人员失去联络,立即亲率救援人员展开搜索。
  与此同时,另一个小组人员又向高华斯报告,据说他们追踪到一种神秘电波。
  高华斯刚刚在阿拉斯加处理过两宗事件,其中“白令海怪”一事即与海底一项阴谋有关,因此他难免会想到目前他所用对的,又是一宗国际性大阴谋。
  专门负责以最新式电子仪器搜索无线电波的小组人员,肯定这种神秘电波是针对邻近海面发出的,讯号极强。同时另一种仪器也发觉海底有声纳反应。事情已经非常明显,这不可能是大自然的反应,而是人为的。这也等于间接证明高华斯的想法没有错。海底为什么会有人?是一些什么人?阿生和汤加士又是否落入他们手中?
  高华斯不知道是他太过疏忽,还是阿生和汤加士二人太过大意,总之现在他们已经失去了联络。高华斯一边派人落海搜索,一边通知美国海军方面。派落海底去搜索的人,都用尼龙绳索紧绑住腰部,同时还带了一种特殊的通讯设备。那是一种灯号,以便必要时通知船上的人,将沉入海底的人吊上甲板。
  派到海底去的特警总共有两个人,他们同时带了鱼枪自卫。其中一个叫庄臣的,他突然发觉不远处有个黑影移动。
  那是他们前进路线的旁边。当庄臣正待通知他的同伴朗根的时候,那黑影已经游近了他们,竟然是一条鲨鱼。
  庄臣挺起鱼枪戒备。
  这时候朗根也发觉了,回过头来,与庄臣并肩作战。
  突然另一边又出现了一些黑色的物件,朝着他们采取包围的态势。
  朗根一边通知海面上,一边瞄准发射手中的鱼枪。
  目标距离朗根只有数尺,他击中了。他肯定没有射空,但是很奇怪,鱼枪的利矢只在那东西的光滑身体上滑了一下,却没有刺进它的体内。庄臣因为被一条鲨鱼威胁住,没有分心去理会朗根。那条鲨鱼来势极凶,庄臣准备回避它,但是,它一点也不放松,直追过来。庄臣看准了,扳动机掣,鱼枪上的利矢疾如星火,朝鲨鱼奔去。一阵阵水花卷起,鲨鱼中了利矢,疯狂地打滚。碧绿的海水逐渐变了红色。
  这时候,海面上的人已接到讯号,立刻将尼龙绳索迅速收紧,将二人由海底拖了上来。庄臣与朗根刚浮出海面,后面出现为数超过十条鲨鱼,纷纷追来。救生艇上的救援人员,立刻奉命开枪,企图将鲨鱼群吓走。但是,鲨鱼不知是否通人性,看见同伴被杀,心有不甘,还是见血便发狂,竟然不畏子弹,狂冲乱撞。救生艇被撞得颠簸不定。艇上各人站立不稳,有人掉入海中。鲨鱼群发现有人跌落海,便蜂涌而来,纷纷围攻。舰上人员一边将救生艇上的人救上甲板,一边开枪镇压。但是,一名掉入海中的人,已被鲨鱼群撕成碎片。
  鲜血浮在海面上,红了一大片。……
  鲨鱼群果然见血便更加发狂。邻近一些机动小艇纷纷受袭,被撞得颠颠倒倒。
  情况非常严重,高华斯除了加紧向美国海空军求助之外,下令紧急将各人先救上甲板,以免有人再葬身于鱼腹。
  经过一番抢救,海面上一场人鱼大战才告一段落。但已是血腥处处,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阿生和汤加士二人下落不明之外,最少有两个人死亡,数人受伤。
  两个特警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鲨鱼群分尸的;当时各人虽已极力抢救,却是无济于事,鲨鱼群仿佛敢死队一样。它们对子弹毫无所惧,由十多条增加至数十条,简直令到舰上的人无所施其技,不知如何是好。那些伤者就是掉入海中被咬伤的,虽然后来被人救起,有些已变成残废。一场有如惊涛骇浪的苦战之后,眼前的海面之上,浮尸处处。那并非人的尸体,而是鲨鱼的。人的尸体都在鲨鱼的腹中,也许有些就在这些“浮尸”的体内。鲨鱼是被舰艇上的特警射杀的,它们都是可怕的杀人凶手;虽然有不少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但是,眼前也死了不少。
  高华斯呆在甲板上好一阵。
  他很少如此出错,也从来未见过如此可怕的恐怖场面。虽然这种错不能完全怪贵他,但是,他身为这次行动的领导人,实在不能推卸责任。
  甲板上的人忙作一团,他们正抢救伤者,以及展开打捞工作。
  庄臣与朗根二人似乎是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虽然至今为止,他们惊魂未定,而且实实在在是莫名其妙。但是“祸事”似乎是由他们而起。若非庄臣射杀一条鲨鱼,会不会引来其他数十条巨鲨?实属疑问!
  不过,无论如何,这是迫不得已的事。庄臣他们当然不可能束手待毙;要不是那一枪奏效,说不定这时他也葬身于鱼腹之中。至于朗根,他除了吃惊之外,现在整个人傻了似的,呆在一旁。他瞪住手上一支弯曲的鱼枪——那是朗根在海底中使用过的鱼枪。鱼枪的利矢为什么会弯曲?朗根不明白,他曾告诉过高华斯和其他同伴,各人均表诧异。事情似乎已经成为过去了,其实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高华斯怔怔地想:这是怎么一回事?鲨鱼成群结队地来袭,还可以用许多理由加以解释。例如它们可能果真懂人性,要为同伴报仇;又或者它们见血便发狂追来……等等。
  但是,朗根手上的鱼枪上的利矢,为什么会弯曲?
  “你看清楚那是什么东西吗?”高华斯开始将自己从身不由主的狂想境界中拉了回来,怔怔地问朗根。
  朗根道:“队长,那是比鲨鱼更大的物件,可能是另一种鱼类,我从未见过,所以我不敢过份肯定。”
  “会不会是一艘小型潜艇?”
  “嗯……”朗根很认真地回忆,“凭那眨眼间的印象,我觉得不会是小潜艇;它游得很快,面对鱼枪的射击,显得毫无所惧!”
  “会不会是巨鲸?”
  “不会!”
  “你怎么知道不会?”
  “因为我知道鲸鱼的模样不是那个样子的。而且……”
  朗根还没有说完,有个人从旁插嘴道:“队长,请相信我吧,鲸鱼没有钢甲,这种枪绝对可以射进它的体内。”
  从旁插嘴的人是一名渔民,刚由渔船那边过来的。
  数分钟之前,他们还并肩作战,自然大家部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高华斯早已知道这些渔民都是富于捕鱼经验的,所以对他们的意见一直都十分尊重。刚才他的一番说话,等于否定了朗根所遇到的会是鱼类。
  “那是说:海底有古怪?”高华斯带着质问的口吻说。
  “有可能的,队长。”朗根道,“除非我们拥有武装的潜艇,否则恐怕永远无法查得出其中真相。”
  高华斯在痛定思痛之余,也觉得朗根言之有理。
  他暗自在内心总结这一次的失败,除了事前准备功夫做得不够之外,就是太过轻视他的“对手”;虽然至今为止,他还不知道他的真正“对手”是谁。

  吕伟良和林爱莉夫妇二人已接到由国际特警方面转来的消息。
  当他们知道阿生在执行任务中出了事之后,吓得呆了半晌。他们还不知道阿生和汤加士二人的实际情况,据报只是“失踪”。但在那汪洋大海之上,从未听过有“失踪”的人可以生还的。他们后悔没有跟阿生一道儿同去;虽然即使他们三人在一起,亦未必可以改变一切,但最少他们有过无数次的合作记录,证明彼此之间有默契,这点至为重要。如今一切既然已成为事实,他们也只好面对现实,与增援部队一齐出海。海空军的联合行动,将增援的人员及物资迅速送到现场去。增援人员之中包括了一批潜水专家、海洋科学家、情报人员、国际特警等等。增援的物资之中包括了小型潜艇、直升机以及一批深海探测器材。
  吕、林夫妇二人本来正在处理温玉玲的神秘失踪案,想不到阿生出了事,他们当然不敢怠慢,先赶到现场看看再说。
  在增援人员未抵达之前,一队在附近海域执行巡逻任务的美国海空军,已首先开到那一带水域去监视。
  但是,一场风险过后,附近一带海面平静得令人惊奇。
  要不是曾经目睹其事,没人相信这儿不久之前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鱼大战。
  高华斯把收集到的资料,与有关人员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件事应该分为两方面:一是鲨鱼受到袭击之后,向他们展开反攻;在场的一些海洋学家认为这是正常的反应。另一方面,海底可能另有秘密。那是由于那些神秘电波,以及来自海底的声纳反应……等等的资料,支持他们这一种假设。
  为什么会有神秘电波?
  为什么海底有声纳反应?
  为什么朗根那支鱼枪发射出去的利矢会弯曲起来?
  为什么那神秘物体刀枪不入?
  诸如此类的迹象,都足以显示出,海底下面极有可能蕴藏着一些秘密。
  会不会又是另一宗海怪事件?——当时许多人都提出疑问。
  但是,高华斯有过“白令海怪”一案的经验,他绝不会相信这种可能性;反而他怀疑这儿海底极有可能被某些国家利用,设立了一处海底秘密基地。高华斯这一项忖测,令在场的海军将领极感不安。
  这是公海,但距离美国的西海岸,不会太远。
  这儿海底之下果真有一个海底基地的话,对美国的安全,足以造成极大的威胁!其实海空军的情报单位于获悉此事后,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否则他们不会派出情报人员跟增援部队同来。增援部队抵达后,现场附近一带海面顿时变得热闹起来。直升飞机、侦察机队,配合海面上的舰艇,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搜索行动。他们希望找到阿生和汤加士二人的尸体;即使明知他们已经死了。但是,纵横数海理的海面上,只有鲨鱼的浮尸而已,见不到有人的;也许有的亦早已被海上的大鱼吃掉了。潜水蛙人配合武装潜艇在海底搜索,但强大的海流令到他们的工作非常困难。于是一连串的“联席会议”,在一艘战舰上召开。那是第七舰队海军司令的旗舰。参加联席会议的,包括了一切有关单位,吕、林夫妇二人在被邀之列。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荣。他们觉得美国人行事有时令人莫名其妙;这可能与他们国家的政制有关。例如水门事件、中央情报局彻查事件等等,相信在当今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能发生;中央情报局既是负责秘密任务的,岂可公开?
  总统贵为一国之首,岂可被召往公堂之上受人审讯?是公报私仇呢,抑或是另有内情?是政治之争呢,还是幕后财团的摆饰?是真民主呢,还是假民主?相信,除了当事人之外,永远都是一个迷团。
  总而言之,吕、林夫妇二人就觉得这次事件,高华斯这个美国人处理不当。
  他们认为高华斯不该贸贸然把阿生和汤加士投入海中侦察;最低限度,他也应该先行做好一切安全措施。
  但事到如今,他们也明知埋怨是无济于事的。他们必须设法找出事实真相来,这才是办法。
  夫妇二人在参加完一次联席会议之后,与高华斯回到一艘舰上。
  高华斯不断对二人表示歉意,吕、林夫妇二人虽然非常伤心,却没有什么好说。
  阿生毕竟是一名现役的国际特警队员,高华斯有权命令他去执行任务的。
  吕伟良忽然对高华斯说:“你们是否肯定海底之下必有秘密?”
  “是的。”高华斯道,“从种种迹象显示,可能是一个秘密海底基地!”
  高华斯又取来朗根那支弯曲了的鱼枪利矢,让吕、林二人观看。
  吕伟良沉吟片刻,道:“如此大阵仗,你以为他们会怎么样想?”
  “他们?你是指——”
  “你的对手啊!”
  “是的,当初我也不希望美国军方插手,就是生怕打草惊蛇,但是现在——”高华斯顿了一顿,又说道:“为了救人,我们是迫不得已!”
  “救人?”林爱莉忍不住插嘴问,“你以为阿生他们还未死?”
  “只是一种直觉!”高华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阿生机智勇敢过人,总部可能对我提出责难,我真希望他未死!”
  吕伟良其实亦有同感,海底既然可能有秘密基地,那么,阿生会不会落入不明来历的人的手中呢?他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要求高华斯给他一些人,以及一批装备。
  “你要独自行动?”高华斯惊愕地瞪住吕、林二人。他显然想不到吕伟良忽然之间会提出这一项要求。吕伟良轻轻点点头。
  “你要多少人?”高华斯觉得对不起吕伟良,只要他的要求不过份,他必须满足他。
  “最精良的配备,最佳的人选,自然无须太多。”吕伟良说,“如果是脓包,更多也没有什么用处的。”
  高华斯想了想,拍拍吕伟良的肩膊说:“请跟我来吧!”
  吕、林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终于跟着高华斯进了舱内。
  船舱内有一些美国人,他们都是一些科学单位的专门人员。
  高华斯介绍其中一个叫格连的中年人给吕、林二人认识。格连看上去未到四十,但皮肤黝黑,运动家一般的身材。
  根据高华斯说,格连是一间海洋研究学会的主持人。该学会是由一间基金会资助的。美国有许多这一类基金会,例如洛克菲勒基金会便是其中较知名的。美国制度有许多在我们东方人眼中看来是坏的,例如过份民主自由,民间可以拥有枪械,任何人可以任意组织政党……等等。但无可否认,美国也有许多优良措施。例如美国的累进税例便是其中较特殊的,越富有的人,抽税抽得越重;赚得越多的人,抽的百分率越高。于是一些有良心的富人,既不想瞒税又不想益了政府;他们希望做一些真真正正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他们要直接去做。于是不少基金会便在此种情况下成立。民间科学团体有了这些基金的经济支持,有志的科学家便可以专心一致地钻研,自然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根据过去的记录,证明不少科学上的成就,就是由此产生的。
  格连与吕、林夫妇二人招呼过之后,开始了一次非常友善的详谈。他们谈得十分投机,尤其是当格连知道了他们就是“东方三侠”之后,格连更是言听计从,专心聆听着吕伟良的行动计划。吕伟良打算独立行动,是因为心理上的理由;他觉得对方不可能就此露面,这差不多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海面上的第七舰队,既有力量控制太平洋海面,又岂会害怕其他?所以吕伟良肯定对方决不会在此时公然露面与美国海军硬拚。
  他要带一队人到另一处海面去,然后凭他的想象去侦察。他希望奇迹会因此而产生。所谓“奇迹”自然包括一些关于阿生的消息,以及海底基地的秘密等等。
  格连抱着研究海洋生物的心情而来,他主持下的研究学会拥有最新的设备。高华斯正是因此而想起他,将他介绍给吕、林二人认识。格连向吕、林二人解释,海底有许多秘密,可能一直未被人类发现,因为太深的海底仍然是一片黑暗的世界。阳光只可以透过一两百米的海水,太深就不可能。
  同时深水探险的器材,也只不过是近年间才设计成功的。即如深水潜艇与照明工具等等,虽然帮了深海探险家不少的忙,但占去我们地面绝大部分的海洋,试问又有多少处海底曾被探险家们“窥秘”?
  格连就凭了以上的理论,认为我们人类对海洋的知识仍在“启蒙阶段”。正如人类对太空的探险一样,现在只是开始“起步”而已。
  吕、林二人对海洋科学没有多大兴趣,但他们却明白了格连的意思。
  格连的意思是:他对高华斯的见解未敢盲从。他认为太平洋一带海面是美国第七舰队的活动范围,有力量在海底建立秘密基地的国家,决不会这么愚蠢,选择这个地点。他觉得国际特警这次所遭遇到的,极可能是大自然生物的一种本能的反抗行为。也就是说,海底未必有人。不过,格连没有直言他的见解,只表示他对海洋生物学有着极浓厚的兴趣。
  无论如何,吕伟良总算是认识了一个朋友——一个可能对他的计划甚有帮助的朋友。
  再加上高华斯的支持,吕伟良这一支“特别部队”终于顺利组成了。
  高华斯虽然未有同行,但却派出他心目中认为相当能干的特警队员,让吕伟良指挥。同时又与他约好了彼此保持联络的方法,以便必要时可以及时支援。
  双方就此分手了。
  吕伟良和格连所领导的船队,包括二艘渔船,以及一些海洋探测船,完全没有美国海军的舰艇在内。
  他们往南下,而高华斯与美国海军船只则仍留在现场展开了一连串的搜索。

相关热词搜索:海上女神

下一章:第三章 浮瓶求救 急流艳影

上一章:第一章 海底奇景 幕后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