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万年遗臭削职为民 一箭飞来以德报怨
2025-07-07  作者:冯玉奇  来源:冯玉奇作品集  点击:

  且说福汗叫人把苏洪明拿来,不多一会儿,探子来报说,苏洪明已被明军所擒,解往大营去了。福汗和金耳子听了,还将信将疑。这时元帅土谷钝也退军到来,报告福汗道:“明军不但先锋换人,且大元帅也已换了人,到处伏兵,所以我大军大败,现在请我主定夺。”
  福汗听了,心中愈加疑惑,明明约定今日献关,怎么元帅先锋又会换人?难道玉花、金花因事机不密,被他们皇上召回京去了吗?因立刻命人详细探听。一会儿来报,说两位女将军早在三天内被召回京去,明营中大元帅已换一个姓袁的了。福汗一听,真弄得啼笑皆非,吩咐急速退军,回头再作道理。于是,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五十万大军向后退回营去。不料,正在此时,忽然后面火光烛天,喊杀之声不绝。元帅土谷钝知明兵乘此追杀,便和木笃笃亲自断后,以敌追兵。这处明兵,原是徐岱虚张声势的故意恐吓,好叫满兵自相践踏。不料土谷钝亲自断后,从容而退,徐岱亦暗暗佩服。这时众将都到大营来报功,邦瑞欣喜万分,一一录入功劳簿中,一面吩咐将苏洪明拿上来。一会儿,只见小兵推上一人,身上都是满人装束,众将站立两旁,见总兵这等模样,个个以涎吐其面。洪明这时真难为情也,惶恐得不敢抬头。邦瑞大喝一声,洪明早已双膝跪下,邦瑞道:“朝廷命汝把守潼关,责任何等重大。今汝不思报国效忠,却反身投满军,引敌抢关。今既被捉,尚有何面见人也。”
  洪明低头不语,邦瑞喝命责打四十大板,再推入囚车,一面用水喷醒,一面将他打进囚车,即日解京。徐岱见洪明解京,心中倒替文灿欢喜。这里邦瑞大犒三军,徐岱进言道:“敌军见我军大胜,今夜必定前来劫营,请大元帅调兵埋伏为是。”
  邦瑞因大胜一阵,目中无人,骄傲十分,听了这话,便冷笑一声,道:“敌人大败而回,早已丧胆,哪里还敢劫营?你也太小心了。”
  徐岱被元帅碰个钉子,闷闷不乐回营。副先锋陈忠来见,徐岱接入,陈忠道:“将军为何不乐?”
  徐岱道:“大帅是个无能之人,将来三军可能要尽丧其手,安得不愁?”
  陈忠道:“何以知大帅无能?”
  徐岱道:“今敌兵败回,彼见我大胜,必欲大犒三军,彼乘我不备,定要前来劫营。我把这个意思告诉大帅,他不但不听,反笑我太小心。你想,叫这个胸无韬略的草包来做元帅,不是我们死期到了吗?”
  陈忠道:“你何以知敌军必来劫营?”
  徐岱道:“敌军虽退兵,秩序良好,可见元气并未大伤。土谷钝乃是足智多谋之人,且又有金耳子相助,岂不会想出这条计来吗?”
  陈忠一听,不觉拜服道:“将军真乃第二左先生也!为今之计,可怎么办呢?”
  徐岱道:“我想请将军领军三千,埋伏在麒麟山下二十里,我随后接应。等大败敌军,看元帅羞不羞呢!”
  陈忠点头答应,遂自回营去调拨。这里大营中士兵杀猪宰羊,预备今夜大家欢聚,祝贺大胜。
  且说满兵退军五十里下寨,土谷钝进见福汗道:“明军大胜,必犒劳欢饮,我们趁其不备,领军前去劫营,杀他一阵,以报昨夜之仇,如何?”
  金耳子点点头道:“元帅之言甚善,我主可命前去。”
  福汗道:“军帅既如此说,大元帅自去分拨。”
  土谷钝得令退下,回到大营,令先锋木笃笃领兵五千,向麒麟山下进发。那边是敌积粮之处,兵到先放火烧粮。木笃笃领命自去。土谷钝又令副先锋木牢牢领兵五千,向明军大营进发。土谷钝自己带领副将木欣欣等随后接应。分派已定,已到二更将尽,各路人马整队出发。
  这时,明营中元帅邦瑞与诸将正在痛饮。酒至半酣,忽听营前号炮三声,战鼓如雷,灯火齐明,喊声震地,真不知有多少人马到来,三军尽皆失色。邦瑞急得浑身乱抖,更有探子来报:“敌兵夜袭,幸先锋徐将军在营左右伏兵两路,现正在大战。”邦瑞好生羞愧。
  这时忽然又见营后火光冲天,赵翼大惊道:“此乃吾军积粮之麒麟山也。”邦瑞大叫无奈。赵翼不待吩咐,即领军前往而去。此时邦瑞束手无措,众将见主将如此,军心大乱。右将军王雷忙拔剑在手,大声喝道:“众将如有自相扰乱者,皆斩之。”说罢,当即挥剑斫两卒。众兵一见,无不骇然,遂不敢动。
  王雷道:“请大帅速即派兵接应。”
  邦瑞向营内打转道:“粮被烧,全军完矣,奈何,奈何!”
  这时,忽又见探子来报,说麒麟山下早有副先锋陈忠埋伏一军,敌军均被击退,现和赵将军合兵一起。一会儿大营外又有探子来报,说徐将军已把敌军副先锋木牢牢生擒。邦瑞一听,心中这才大喜,立刻升帐。一会儿,赵翼、陈忠前来,邦瑞忙把大功记下,接着,徐岱解木牢牢进帐。邦瑞大喝,一面命将木牢牢推出去斩首,一面又向徐岱冷笑道:“汝虽有大功,但并未得本帅号令,擅自出兵,有犯吾军法,本当推出斩首。今既饶死罪,活罪难免。”喝令左右重打三十大板。
  徐岱听了此话,这一气真是目瞪口呆,大叫道:“元帅不听吾言,险遭敌人奸计。今吾擒将保营,不得大功,反而有罪,此是什么军法,真不怕被天下人笑吗?”
  邦瑞一听,面红耳赤,也就下不了台,将案大拍,大骂狗头:“本帅饶汝性命,胆敢出言冲撞本帅,若不将汝斩首,何以服众?”
  这时众将却都替徐岱求情。邦瑞到底不好意思真的将他杀死,便冷笑道:“重责二十,绝不再饶。”
  言罢,便恨声不绝,退入后营。徐岱受了责打,由兵士扶回营去,众将都前来慰问,个个代抱不平。徐岱都一一道谢。最后副先锋陈忠前来慰问。徐岱道:“朝廷派此种人来,我等休矣!”
  陈忠道:“今日之事,令我怒发冲冠,天下果有其人也。”
  两人叹息不止。次日木笃笃前来讨战,谓欲替兄弟木牢牢报仇。邦瑞偏将朱龙出战,未到十合,早被木笃笃一锤砸死。邦瑞急忙高挂免战牌。这样满营中天天前来讨战,天天大胜。徐岱、陈忠等都装病在床,不肯出力。邦瑞心中烦闷异常,只得天天挂起免战牌来。
  且说押解洪明进京的差官到了北京,先提文书至相府。国芳一见,知洪明已被擒进京,心中大喜,意欲立刻奏明皇上,但转念一想,叫声:“且慢!”我若把文书交给皇上,那陶文灿不是要无罪了吗?国芳想到此,便叫师爷王炳前来相商。王炳附耳向国芳低低说了一阵,国芳听了,不住点头叫妙。于是,第二天上朝,便向天启奏道:“昨天潼关大元帅袁邦瑞着人解降官苏洪明进京,听圣上发落。”
  天启道:“苏洪明投降满洲,并非出于自愿,今既仍旧回国,恕他无罪。”
  国芳道:“他初虽非自愿,后反引敌抢关,今被大元帅邦瑞生擒前来,该定罪名。”
  天启道:“果然如此吗?这老贼太不知效国了。”
  遂下旨命刑部尚书审问成实,前来奏明。刑部尚书领旨前去。天启道:“现在真相已明,陶爱卿无罪,应得释放。”
  国芳忙道:“不可,犯官文彬失踪,他果有嫌疑。”
  天启点头,便退朝回到海棠宫。这时,玉花、金花早已回京多日,听说洪明已押解进京,心中大吃一惊,便急急到海棠宫来,和琼妃商量。不料,皇上奇巧也在,只见琼花正跪在天启面前,嘤嘤啜泣。玉花、金花一见,也早跪倒在地,口叫:“万岁,臣妾罪该万死,愿我皇万岁万万岁。”
  天启忙把三人扶起,安慰她们道:“尔父不忠于国,与爱卿无干,请放心是了。”
  三人一听,慌忙谢恩。
  当夜天启宿在海棠宫中,琼花向天启哭道:“贱妾爸爸年老糊涂,以致犯了杀身大罪,但皇上能可怜我们姊妹三人,饶爸爸一死吗?这是贱妾万分感激的。”
  天启因琼花平日为人沉默寡言,幽静雅致,性情非常温柔。今见她果以带雨海棠楚楚可怜,因心有不忍,遂允许她道:“爱卿放心,朕决定保全他性命是了。”
  琼花一听,芳心大喜,便收束眼泪,向天启跪下,叩头不已。天启忙叫她起来,一面命宫女摆酒,欲和娘娘欢饮。一会儿,酒菜上来,天启手携琼花入席。琼花纤手握着酒壶,向天启满斟一杯,笑盈盈道:“臣妾谢万岁大恩,先敬一杯。”
  天启哈哈一笑,便把那杯子举起,一饮而尽。两人把盏对酌,酒至半酣,天启命宫女奏乐,彩衣舞蹈。琼花见天启将醉,因笑劝道:“时已夜深,请皇上歇息。”
  天启点头,遂手携琼花,同入罗帐。天启乘着酒兴,春意方弄,如胶似漆,琼花百般奉承,体贴入微。直到三更将近,方始沉沉入梦乡中去。
  次日临朝,刑部尚书将苏洪明口供录上,谓降敌是实。天启道:“顾念苏洪明乃先皇三世旧臣,今特废为庶人。”
  从此,苏洪明便成了一个平头百姓。这且表过不提。再说袁邦瑞在潼关征讨满洲,因和诸将不睦,所以众将都不肯出力,以致屡战屡败,心中非常烦闷。这天木笃笃又来挑战,邦瑞心中大怒,便带了副将黄强、陆引等亲自出马。只见木笃笃耀武扬威,口中尚在大骂。邦瑞便命黄强迎战。黄强拍马向前,两人一见,更不打话,各展本领,厮杀起来。黄强使用的是一条丈八蛇矛,和木笃笃战了五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木笃笃忽然掉转马头,卖个破绽,黄强用力向他背心直刺。不料,木笃笃把双锤并在一起,抽出右手,抢住丈八蛇矛。那时两马相并,木笃笃乘势双锤齐下,只哎呀一声,黄强早已脑浆直流,落马而死。木笃笃得意非凡,向邦瑞骂道:“汝正等不中用的东西,也来迎战,我劝你快快下马受缚,别叫老子动手,一锤打死,悔之晚矣。”
  邦瑞听了,大叫一声“气死我了”,遂挥动大刀,亲自出马,和木笃笃便大战起来。不料战不三个回合,邦瑞的坐骑忽然失足,将邦瑞从马上掀下。木笃笃一见大喜,正欲一锤结果,忽明营中飞来一箭,正中木笃笃手腕,只听哎呀一声,铜锤早已落地。陆引等一班副将,便抢着元帅回营。两军各鸣锣收军。诸将救回邦瑞,邦瑞早已跌伤,问谁放箭救我。左将军赵翼道:“先锋徐岱是也。”
  邦瑞听言,心中无限羞态,一时大叫一声,便口吐鲜血而死。可怜邦瑞既花费了二十万两银子,反而又送掉了性命。当时诸将见元帅气绝,都各挥泪不已,遂全营挂孝,三军尽哀。徐岱道:“大帅既死,我们急速奏本皇上,一面须严谨防范,不要让敌乘虚而入。”
  陈忠道:“先锋言之有理。”
  遂差人入京告急。差官星夜赶至京都,入朝叩见皇上。天启接过文书一瞧,大吃一惊,忙递与丞相杨国芳瞧。国芳出班奏道:“元帅已死,请皇上速派人前去,倘敌乘军中无主帅而打进攻,大事完矣。”
  天启沉思半晌,默默无语,便即退朝,回到坤宁宫。杨后见皇上脸有忧愁颜色,因问何事烦恼。天启便把此事相告。杨后道:“皇上意欲如何?”
  天启道:“我的意思,满军既如此猖獗,朕欲御驾亲征。”
  杨后道:“陶文灿乃当世之英雄,何不赦他之罪,叫他随皇上前去平满。”
  天启大喜道:“爱卿之言有理,朕准定如此办。”
  次日天启下旨,赦免文灿,把朝廷大小诸事做了托付,遂决定御驾亲征。欲知后事如何,且瞧下回再详。

相关热词搜索:侠义五花图

下一章:第十六回 天启帝御驾亲征 麒麟山众将被困

上一章:第十四回 常琪英无心救徐岱 缪金凤立志破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