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伤心人敛怨忏情
2025-07-08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兄妹又谈了一会儿,主人那边派小婢来请。兄妹重返杨府上房,杨府上房早已安排下丰富的家筵。分为两桌,一桌男宾男主人,一桌女宾女主人。本来是庆祝李氏兄妹的骨肉重逢,却在逊座之后,到底是杨太夫人和外老太爷铁莲子柳兆鸿,分据了男女席的两个上座。
在筵间,李映霞力持谦抑,向杨太夫人、杨大娘子、杨二娘子柳叶青,很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柳叶青忙前忙后,向李映霞大声地贺喜,小声地诉说心腹话。李映霞玉面生春,颇有羞容,只装听不懂或听不见。柳叶青又向嫂嫂杨大娘子耳语,杨大娘子只是含笑摇头。尴尬情形被杨太夫人看了出来,诘问柳叶青:“二嫂,你们跟霞姑嘀咕什么了?”李映霞把头低下;柳叶青赔笑说:“没有嘀咕什么。”
堂客这边是这样针尖微逗,略含机锋。男客那边,柳老高踞上座,和萧承泽衔杯纵饮,大说大笑;又和李步云公子攀谈,显得十分热闹。旋又落到复仇这件事上,便细问李公子的先人李太守,和献粮庄计百万父子因讼案结怨的详情,以及计百万的两个儿子计松轩、计桐轩,以及地方土豪,如何勾结大盗,戕官复仇,杀家“打孽”。铁莲子柳老听萧、李二人痛切地陈说前情,不觉白眉直竖,怒焰上冲,大骂道:“好一个计百万,好一个土豪!”目视杨华道:“我就不信,你们河南地方的打孽风气,会波及皖南!他们能够打孽,我们就不能打孽了么?我们也该跟他们打打!”
李步云公子不懂“打孽”的讲法,欠身动问:“老伯,什样叫打孽?”
杨华接声道:“打孽就是仇杀,是我们河南地方新兴的一种坏风气。”
柳兆鸿摇头道:“打孽不能算是仇杀。圣人说过,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报仇不能算坏事。只是这打孽就不然了,打孽乃是有财势的人,自己没能力,没胆量复仇,倚仗他那家里头的一点臭钱,雇出人来,替他‘拔闯’罢了。”
李步云又不懂拔闯:“老伯,什么叫拔闯?”
铁莲子柳兆鸿捻须微笑道:“拔闯就是替人仗腰子,发横发威。……喳,君子报仇。斩头沥血不算含糊,唯独自己不成,花钱雇买刺客,未免做得……”说到这里,忽然看到李公子脸色顿变,心中明白,立刻改口道:“李公子,我想你负着这大仇恨。你应该设法替父报仇,寻找计百万的两个儿子,算算这一笔血账的了。你打算怎样下手?是不是也要雇人打孽?”
李步云仓促不能回答,迟迟说道:“这个,……小侄乃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复仇的事自知力不胜任。但是大义所在,不敢不勉,我当然要卧薪尝胆,尽其在我。我们义兄萧承泽大哥将要佐肋我。我打算……”说着长叹道:“小侄打算第一步先要安插弱妹,第二步再规划复仇。古人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侄已下决心,务必要尽毕生之力,手刃寇仇;虽需人助,不愿完全假手他人。”
铁莲子大笑道:“好好,有志气,你应该自己设法。雇人打孽,顶没出息;可是你若能学那张子房,凭义气物色江湖侠客,替你拔刀,那倒是你们做公子哥儿该走的一条正路。”
李步云面色微红,紧握指爪道:“是的。”
萧承泽站起来,大声说:“着!老前辈说得真对!”自己斟满一大杯酒,仰脖一饮而尽,看了看杨华、柳老,又看了看李步云公子。
天下的事,不尽依着人的打算。李步云公子惨遭家难,为了死的活的,他必须要葬亡亲,嫁弱妹。手刃怨仇,娶妻延嗣,把四件事斟酌缓急,依次办理。他是中了书毒的人,认为弱妹乃是千金之躯,比死的还要紧,必得好好安插。最初他草草打算了两步,第一步仍将弱妹寄寓杨家,第二步赶紧物色英俊少年,把妹妹的终身大事安排妥了,他才可以入皖寻仇。他把自己娶妻延嗣的事搁在最后,这是他的万不得已。若大仇未报,遽言好逑,黄泉父母必不瞑目。孔子、孟子也将不能饶他。及至跟妹妹一商量,妹妹怫然不悦,一定教哥哥先安家娶嫂嫂。妹妹有了存身之处。哥哥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计划报仇。
李步云一想到嫁妹娶妻,同时并举,便良心上局促不宁。况且他自遭巨变,已将退婚书发出去了。如今改口也不成。从前自己本是贵公子,今日落得家败人亡;即或不便退婚,也恐对方悔约。他自在杨宅,和妹妹见面互诉之后,他就忙着找房子,要把妹妹先搬出去,搬出去的地方呢,妹妹愿意回老家。李步云自己认为怨仇犹在,本族薄情,故乡不是乐土。而杨、柳翁婿也说还乡之计不妥,萧承泽更坚持李氏兄妹当择强邻,以防强仇。
就在这议论不决之时,萧承泽悍然地代作主张,在永城县赵望庄附近,给寻好了一所民宅。这所民宅的光景,和李府在鲁南遇变时的那座小村,那所村舍,颇有相似之处。李公子懍然变色,力说这房子住不得。问妹妹,妹妹也说不好,妹妹乃愿意返回他们的江苏故乡。她说,我们江南人,在这河南地方,不服水土。
最后,还是柳叶青讽示丈夫杨华。由杨华在永城县城内一家世交处。代为物色了一所小楼房。这所小楼房虽小而格局雅致,李步云看了满意,萧承泽看了也满意。李氏兄妹志在“隐居避怨,匿迹复仇”;当然地方越隐僻,越不为人知才越好。
这小楼房是杨华的老世家至好,永城东门里,郭五先生“亲仁里”,一片大宅子中间的一座小院落。郭五先生当年有一位祖姑。未嫁而夫死,受着旧礼教的病毒,矢志守着望门寡。双亲特为她辟地筑了这一角画楼。既似深闺,又似佛堂。这位郭小姐在这一角小楼中,扃居二十余年,日日以书画自娱,著有《霜枫吟草》一书。深院小庭,孤楼青桐,几乎与尘世隔绝。既有这样空院,杨华和李步云说了;柳叶青、李步云又先后和李映霞说了。映霞乍闻甚喜,旋复不悦。李步云叮问她,她又不肯说出不喜悦这小楼的缘故。但终于就这样,李氏兄妹把这亲仁里的寓楼定下了,然后忙着安家和迁居。
在李步云、萧承泽备办家具之时,杨华奉母命,赠柴赠米,拨备陈设。李步云却之不恭,李映霞尽管极力婉谢,又苦无辞。兄妹俩只好感受,忍领了。兄妹俩曾经避着人,低声地争执,到底妹妹拗不过哥哥,尤其是说不过哥哥。哥哥讲,大恩不为小让,欲拒无从,只好将来补报。妹妹讲,受人一物,良心上刺了一针,心头上满满钉上了针痕;哥哥你能愧领,妹妹实在难受。
可是这“难受”的话,到底兄妹同怀,有些地方不能互喻,不能揭穿了解说。李映霞脸上一阵青、一阵黄、一阵红白的难受,话憋满了胸膈,可惜不能形于口舌。最后是一声叹息,李映霞眼含着泪水说道:“我只盼望着嫂嫂赶紧娶过来才好!”正是“满怀心腹事”,面对着骨肉手足,也梗梗不克倾吐。况且“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兄妹之间越发地不能相谅。却在那另一方面,杨华与柳叶青夫妇之间,枕席之上,也正自格格棱棱,磕磕碰碰,背着人起了私讧。柳叶青像发疯狂一般,一刻紧似一刻地逼勒着自己的丈夫,要他这么说,要他那么说;又要他这么做,要他那么做。
当他们二李兄妹之间,每一对谈,便泪洒腮颊之际,也就是他们杨、柳夫妻之间,每一抵面,势必泛起了抬杠拌嘴,夹杂着笑声、嘲声、揶揄声的时候。而且,这期间,每当杨华“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也就是柳叶青骂誓赌咒,自矢决不“悔妒”的时候。
柳叶青尽管指天扪心,恨不得对着夫婿,啮指自明衷情;而玉幡杆杨华依然有点谈虎色变,口念古书“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并且脸扭向别处,眼望着天花板,说:“男儿自有男儿的气节,我们伉俪之情今日方才相亲相谅。你何必自寻苦恼?我何必自寻苦恼?又何必给别人找寻苦恼?”
这类的话几乎把柳叶青的脑门子气破:“好你个玉幡杆,你就把我们柳家的姑娘看成醋罐子!人家恨不得开膛破腹。要做这一件事。不只为的是你,实在为的是她和你,我和她。她欠着你的情,我欠着她的情,我为的就是要做给你们看看,看看我还是真醋还是假醋?我们饶自这么打破砂锅讲到底,你还阴我!我告诉你,婆婆那面,我已经托大嫂子透过去了,映霞这面,我描了又描。这件事非办不可,你反倒拿乔!仲英,我可是跟你好商量;你再昧着良心,给我钉子碰,我可有我自己的办法了!”
柳叶青这几天,天天吵闹着,自找钉子碰,正如李映霞暗暗闹着针扎心一样。
当亲仁里的小楼看定了之后,李步云、萧承泽忙着安家搬家之时,当杨华母子忙着赠铺陈,送柴米之际,李映霞小姐依然寄居在杨府;柳叶青便天天抱着婴儿,凑过去游说。此时的李映霞感情震荡,心田上甜酸苦辣交浸。她现在居然有家可归,骨肉重聚了;她不再心心倪倪,窥人喜愠了。种种心情纷涌,像开了闸,极力地要捺住,竟遏止不住。她好像苦尽甘来,其实苦未必尽,甘未必来;可是她再也不克自制,恨不得放声痛哭,发泄积郁。可是她的身子依然还在他人篱下。尤其难堪的是,她既搪不住这禁遏过久的,沸沸腾腾的心血的煎熬,又不能釜底抽薪,使心神宁帖。她只想设法静一静,冷一冷头脑。她要屏心静气地、以口问心地、默默地考虑一下自己今后的处场,以及自家对待杨、柳,毕竟是“以直报怨”呀,抑或是“以德报德”?她无论如何,她要赶紧地约束自己的身心。可是柳叶青一点儿空也不给她留,时时刻刻钉住了自己,咬住了自己,时时刻刻向自己耳边,“这个,那个,”“你们俩,”“咱们仨!”使人急不得,恼不得!
人心是肉长的,人生是有情的,而李映霞不过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从前又是知府的千金,又度过了两年多艰苦难堪的篱下生活。她尽管明慧,在感情上她已然担负不下她目下的遇遭的波动了。
好难搪的就是这恩怨爱憎的牵缠!一个情敌,你欠过她家的情,她又欠下了你的救命之恩。从前她嫉妒你,用种种方法讥讽你,折磨你;今日她向你欢情酬恩,求你下嫁,并不忖量她和她从前是怎样针锋相对,侧目旁睨;也不忖量一个知府千金,处在今日兄妹相逢的夹当。方想一矜傲骨,一表气节!固然在当日李映霞穷途末路,曾经一度忍耻自媒,情甘下嫁,为奴为婢在所不惜,可惜这件事早已过去了。柳叶青把好话说了许多,把将来二女共事一夫的好心愿许了又许,把好梦描了又描,却不知无形中把李映霞逼勒得锥心刺骨的怨愤。
李映霞忍了又忍,坚持贞节,决不口吐一个“诺”字,也不发泄她的一毫怒气。只是咬紧牙根,把积愤深怨,转成了淡笑微惭。轻描淡写地道歉,欲吐复茹地谢绝:“姐姐的好意,我早已心领了;可是没法子办,妹妹要永远长斋绣佛的了。并且我和我哥哥大难之后不死重逢,若是父母的深仇没报,不但小妹的终身不屑一谈,就连家兄的婚事也不能置议。姐姐你设身处地地替我们想,我们兄妹今天头一件事该做什么?可不是要报仇么?可不该这样做么?”李映霞把力劝胞兄完婚立家的话瞒住了柳叶青,一字不提。她和柳叶青谈到的不是姐妹的感情,不是将来的婚媾,只是这几年盈盈弱女托庇宇下的大恩。
柳叶青不识起倒,抽暇摸空,屏人私语,死钉不休。一晃过了好多天,只换出来李映霞最后的一句话,那便是:“姐姐您睁亮了眼睛看。只要我家把仇报了,再把我的那位嫂嫂迎娶到我们李家来,那时候才能谈到小妹我的终身!”
这本是一个软钉子,因为李映霞说得很委婉,又过于坦白。柳叶青更认定李映霞和自己的丈夫旧情未断,“今我替夫做媒”,她断不会峻拒的。她的峻拒乃是表示她的处女娇羞,表示她的千金身份。故此李映霞的冷怨之言,柳叶青反倒信以为实;当场自己给自己放了一个台阶,说道:“好吧,妹妹说的也是实情,我也十分明了的了。只要妹妹的大仇报了,或者令兄把令嫂娶来;这两件有一件事办成,你才肯答应我,可是这样的么?”
不等李映霞回答,柳叶青便认为是自己说对了,对方默许了;自己立刻替对方做了直爽地答话道:“这两件事都好办,咱们就这么办。妹妹的大仇,我可以麻烦我爹爹,催他老人家再卖一手,把姓计的那两个狗子的首级取来,交给你们兄妹,把人头祭奠你令尊令堂。我再催仲英和那位萧大哥,赶快设法把您嫂子娶来,然后咱们再办咱们三个人的事。”说着笑了起来,道:“我很替妹妹你快活,咱们把咱们三个人的事一办成,咱们往后尽是顺心的日子了。”李映霞道:“姐姐高兴的日子有的是,我哪能跟姐姐比呢?”
柳叶青乳着她怀中的小女婴,笑道:“妹妹总是说这样的话,咱们姐俩是一样,将来咱们一定是平起平坐,姐妹相称。仲英又顶着一门两不绝,娶两房太太,两头一边大,人家有的是。何况咱们姐俩这么好法,将来咱们快乐的日子多得很呢。”
李映霞道:“可不是,乐事一定是少不了;姐姐和姐夫都是有好命运的,小妹是永远羡慕的!”
柳叶青道:“咳,妹妹别改我,妹妹你也……”
李映霞道:“小妹我也怎么样?我不过是颗苦瓜星,捏得扁,踩得烂,我没改姐姐,姐姐也不要改我吧!”一双星眸低视裙下,粉藕似的手按着胸口,不禁苦笑了几声。她的感情努力不教它随便外露,真是很不容易。遂一闪身,站了起来,说道:“我们谈了好半天了,我看看伯母去。伯母和大嫂都是好心眼儿的人,待我无微不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们的。”
柳叶青不理会这些话,反而笑道:“你怎么又说苦瓜星?你们骨肉重逢,正是重振家风的好苗头,你再不要尽往从前苦时候想了。”
李映霞抬头看了柳叶青一眼道:“是的,从前的苦处我决计不再想了。不过从前酸心的事到底叫人忘不下,只一想便觉又酸又辣。……姐姐走吧,我们看看伯母去吧。”不等柳叶青答话,她一径迈步,躲了出来。却又稍一踌躇,扭头回看柳叶青,说道:“姐姐,走啊,我替你抱着小宝宝!”柳叶青怀中的小宝宝团圆脸像娘,通鼻小口像爹,玉雪可爱,兼有父母那样的伶俐活泼。偎在初为人母的柳叶青的胸前,饱吮乳汁以后,双眸如点漆,头向外倾,正自目灼灼看着李映霞,好像很懂事,能懂话似的。李映霞接抱过来,柳叶青掩上了怀。两个人相偕到了上房。
杨太夫人和杨大娘子全在上房坐着,正商量着代谋李氏兄妹安家的事。杨太夫人以为李公子和李映霞,一个宦家少爷,一个知府千金,全是不经事,恐怕未必能够安家立业,顶立门户。头一样,柴米油盐,开门七件事,只怕他料理不清楚。“顶门户过日子,难着的呢。”况且,他们兄妹二人,男大未婚,女大未嫁,缺少一个主中馈的少妇,简直不成人家。若是一个家庭。上没有当家老人,中没有持家的主妇,在杨太夫人想。那简直是太可怕,太不像样的事。杨太夫人和孀居的长媳说起这件事来,啧啧的皱眉,替人发愁。以为现在最好当然是劝李公子赶快成婚了,其次便只有由咱们杨家,照应他们这两个苦孩子。把咱们家可靠的女仆、使女、老苍头,给他们拨过几个去。至少也要三个,一个是贴身服侍李映霞的侍女,一个是厨娘,一个是男听差,给他们照应门户,上街买菜,夜晚看门。太夫人没有把萧承泽打算在内,以为像李氏兄妹这样的家庭,不应该更有壮年门客寄居,那是很不方便的。
杨太夫人和长媳叹息着商量,顶注意的便是男女之大防;和“兄妹不同席,叔嫂不通问”一类的绅宦风教。所以她婆媳借箸代筹,无论如何,也要替李氏兄妹安置上女婢和男仆一样一个。婆媳的见地大致相同,只有一点参差:杨太夫人主张看门听差的必不可少,杨大娘子以为一个书童也很需要。当然,还是婆婆的主意高,书童不如司阍。婆媳议论良久,便捻着手指盘算,教自己家中哪一个仆婢过去效劳呢?谁最相宜呢?
这时候玉幡杆杨华在前边客厅也正和李步云公子议论到安家置仆的事。萧承泽和铁莲子柳兆鸿也都在座。他们是男子,除了用奴仆摆布之外,还考虑到“钱”的问题。李步云公子既经倾家,恐怕没有富裕的财力,安置一切。杨华自告奋勇:“如果用钱一方面有何不便,请李仁兄尽管从实说话。”李步云红着脸说:“有钱,有钱!”萧承泽插话言道:“大兄弟不要客套,你不是要回老家,再想法子变钱去么?现在安家,事事需钱,尽管请仲英二哥帮忙,将来你再还他。”
李步云很惭愧地答应了,随即捡皇历,择日安居,把妹妹接到亲仁里小楼。
杨太夫人在事先将家中拨派的奴仆传到,恺切吩咐了。命他们认了新主人,从此小心在意,善事公子、小姐,并立刻吩咐他们帮着收拾新宅庭院。到了这一天,杨太夫人亲率长媳、次子,陪伴李映霞兄妹来到李氏新寓小楼,更设筵温居。次媳柳叶青因为有小孩,当日不能到场。到场的便是杨华和老母、寡嫂。李步云公子涕零感激地对萧承泽说:“杨恩兄和杨老伯母的大恩大德,教小弟我没齿难报!”
李映霞面色苍白,好像有病似的,向杨大娘子很勉强说了些感激的话。但她眼见杨太夫人那般慈爱的表情,并且一再地表说:“安家不易,短什么使的、用的,只管对我说。我家里还有,尽管拿来使。有话千万对我讲,或对大嫂说,千万不要懒怠张口。”把李映霞真看成嫡亲女儿一样,李映霞终于忍不住跪在杨太夫人膝前,磕了几个头。眼中含泪,口唇合张,挣扎着说:“老伯母你是佛心的人,赛过难女的亲娘。想不到萍水相逢,难女遇见了慈航!”
由此,李氏兄妹算是搬出了杨宅,仍没有脱开杨府上的荫庇。
李映霞和杨府拨来的小婢住在楼上,李步云和萧承泽住在楼下。做饭的老妪因为没有合适人,李映霞又再三辞谢,她坚欲自己做饭,结果算是只收用了一个小婢,一个看门的男仆杨泰。这男仆杨泰是杨游击家的世仆,年老,体健,粗会武功,用来看家护院,再好没有。杨太夫人并且说,杨泰的妻子现在乡下,随后可以把她唤来,教他们夫妇俩服侍李氏兄妹,最方便不过。
老太太的打算可说是无微不至;李步云的感激,可称是刻骨铭心。这其间有两个人的心情最乱最窄,有两个人的心情最忙最乱。心乱的头一个人自然是李映霞小姐。柔肠欲断,瞬息九回;忽然她口角微泛冷笑,忽然她眼角隐含泪痕,无限心腹事,难对手足明言。胞兄李步云固已觉出诧异,也曾委婉究诘,到底未得她揭穿心幕,披露衷情。又有一个人是玉幡杆杨华;这两天心窄,怕见爱妻,惹不起爱妻的强,又搪不住岳父的绕着圈的旁敲侧击,别有深心的“不以为然”。杨华顿觉到左右做人难,心绪乱成一团麻线。他本和萧承泽是童年至友,此时一阵心烦,便找老萧,一块儿说笑,排解心宽。萧承泽的心情,这时候正够匆忙,一方面他打听杨府上是怎样看待李氏兄妹;一方面又极力打听杨华当年如何搭救李映霞,如何携带她远投淮安府,借居李季庵的已往详情。似乎萧承泽暗中受到李步云公子的密嘱,问而又问,不厌求详,这其中必有深意。另一方面,萧承泽又忙着替李公子张罗出门,弄钱和别的事情。
然而心上顶忙的,还是杨府二少奶奶,江东女侠柳叶青。柳叶青这些天没有片刻闲,费唇舌,费脚步;可是空乱了一大阵,于事情毫无补益,她到底没抓住李映霞。她最后又想了一招,她要教丈夫把萧承泽大哥找来,她要当面向萧大哥商量这一件事情。李氏兄妹一定肯听萧大哥的话的,却必须使得萧大哥肯听柳叶青她的话。
这时候萧大哥比柳叶青忙得不相上下。安家之后,连日和李步云兄妹盘算;末后打定了主意,李、萧二人齐向杨华托情,他们要克日返回江苏如皋的故乡。此间新寓,只有弱妹李映霞独留,当然不放心。他们打算携带李映霞,一同暂返故乡;不然的话,便把李映霞一个人留下,那时仍然要请杨华关照,并请铁莲子柳兆鸿特别关照。
玉幡杆杨华听了这话,很觉诧异,反问二人:“你们真是回江苏,还是往别处去?还是往江南献粮庄?”李公子脱口说道:“我们自然先回如皋,亡人以入土为安,先父先母的遗棕虽已送回原籍,至今尚未下茔。”
玉幡杆猜不透他们的意见。他们本想偕回原籍,要大费交涉。斥产变钱,这就用不着女子同去,有萧承泽和李步云相伴就够了。而李映霞坚欲跟随胞兄,跋涉风尘,也回如皋去一趟。这个主意一说出来,杨府内外人等都觉得奇怪。李公子如今刚刚地安了家,刚刚地把弱妹接出来,却突然又要携妹还乡。由打柳叶青、玉幡杆夫妇起,都认为李氏兄妹无端变计,必有难言之隐,必有不得已之故。莫非我们做主人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么?况且,我们杨家对他们萍水相逢,极力佑护,可谓仁至义尽,他们为什么要甩开我们?
杨华面诘李步云;李步云唏嘘说道:“小妹坚欲随我回乡,临葬双亲。小弟我只有这一个弱妹了,她含着眼泪,定要跟我回去一趟,我没法子拦阻。我也知道,一个女孩子用不着卜葬亡亲,奔波道路,我只不忍违拗她。”转向萧承泽;萧承泽也说:“这是大妹妹的主见,大妹妹心痛父母惨死,定要参预入茔安葬的大事。这是她的孝心,我们大兄弟只可依着她。”
柳叶青面诘李映霞;李映霞立刻泪流满面,说是:“家兄原意教我暂住在这里,仍请姐姐、姐夫照应;家兄和萧大哥他们两个人回家一趟,把我们的大事办了。姐姐请想,男孩女孩总是一样,都应该尽孝。我纵然寸步难移,但既经家难,已不嫌抛头露面了。我好容易才和家兄相会,我实在不愿意一个人再流落在异乡;寄人篱下。就是要死,我也要兄妹俩死在一块儿。为了这个缘故,所以我们打算和姐姐、姐夫暂别,好在相见有日,将来还有机会补报您的。”
柳叶青微微发愣道:“那么,你回家葬亲之后,还回来不回来呢?”李映霞破涕为笑道:“那全在乎我哥哥了,他要在永城安家落户,当然回来。他若是怀念故土,他也许不回来了。至于我,原是不算数的。有父从父,无父从兄……”
李映霞还没有说完;柳叶青就急了,吃吃地说:“那不成,咱们不是说好了么?咱们姐俩很投缘,仲英和你令兄又很投缘;他们一个是游击之子,一个是知府之子,说起来,真是门当户对。简直地说,杨、李二家可以做成一宅分两院,我不是跟你念道过了?我也叫仲英对令兄说了,怎么你们还想千里迢迢地回老家?我讲的那些话,不是成了白说了?”
李映霞轻轻一笑,闭口不复置答。柳叶青不禁焦急起来,忙问道:“真是怪事,你们刚安家,又回老家,你们兄妹到底是怎么个打算?这究竟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呢,还是你那令兄的主意?还是你兄妹俩核计好了的主意呢?”
李映霞道:“姐姐说得对,我今日不比从前了,从前我一个人身在难中,事事只好自作主张。如今托您的福,家兄寻我来了,我自然凡事都要秉承我哥哥的吩咐。他教我跟他一块儿回家,我当然不敢,其实也不能违拗他的。他是我的哥哥,也是我李氏门中的家长。家兄既已打定主见,要亲携小妹还乡临葬,小妹当然义不容辞……”
柳叶青越发着急道:“这真是岂有此理!不行,我得找仲英,教他对你令兄说,无论如何,妹妹应该跟我!”说罢,立刻告辞。找到了丈夫杨华,催促他直接向李公子发话,或者间接托萧承泽转达,无论如何,也要把李映霞“挽留”下。
柳叶青是如此的恳挚,热烈,替夫求婚。玉幡杆杨华起初或有顾虑,此刻渐渐体认出爱妻的真心来,渐渐地回念起红花埠淮安府的旧情来。一个俏丽明媚的好女子,身在患难中,懷懷全贞。怯生生危迫乞怜的景象,以及身处嫌疑地,自缢示志,吻泪倾诚的情境,蓦然又重现于脑际,闪灼于眼前。于是他抬头疑视面前这个人,面前这个人桃腮杏眼,怀抱婴儿,依然还有憨态。并且从漆黑的眸子中透露出柔情,确是真心实意,要把李映霞给自己“挽留”住;矢效英皇,了此一段恩情。玉幡杆杨华终于也吐露了肺腑之言,徐徐说道:“霞姑娘的事,你不能一劲儿磨我;岳父的意思,母亲的意思,全都得顾到,还要顾到人家的体面。和你我将来的幸福。昔人讲到伉俪之情,顶要紧便是所谓‘闺门静好’。什么叫闺门静好?那便是一个你,一个我,琴瑟唱随,不容加上别一个。夫妻俩心心相印照,若其间突然有了别一个,苦恼就难免滋多。我知道你一片好心热情,替霞姑娘打算得很深切。无奈这不只是你我夫妻之间的事,还关系到杨、李两家。现在他们兄妹要回乡,你的意思,恨不得这时候就向他们要一个真章,要他们兄妹明白答应了你,是不是?可是我以为这绝做不到。”
柳叶青很不服气,冷笑道:“怎么叫做不到?她一个落难的小姐,你一个救人的好汉;真是成了你们说的话了,什么钟生附体之缘,什么柳下坐怀之德,她不嫁你嫁谁?”
玉幡杆恚道:“怎么又是我说的话?”
柳叶青笑道:“不是你说的,是我说的。这是我的一句带口之言,原本是你的好朋友李季庵说的话,自然不是咱俩哪一个说的。但不管是谁说的,霞姑娘决不会再嫁别人了。再嫁别人,于她面子上不好看,于你的面子上也不好看。最好还是你们俩团圆了,我也了却一桩重负。你们也了却一段心愿。你就趁早给我努力揭开了办去吧。”
玉幡杆杨华道:“实在揭不开,教我怎么去努力?”
柳叶青道:“怎么叫揭不开,我请问你?”
杨华笑道:“就那么揭不开。人家乃是所谓宦门之后,别看穷无立锥之地,人家仍要保全家门体面;所以我说揭不开。乃是我们张不开口,我们没法子教一个绅宦家的女儿,给人做妾。”
柳叶青道:“怎么是做妾,我们两头为大呀。这件事你跟李步云,面对面也许张不开口,你何不转托萧大哥?”
杨华道:“转托萧大哥。我也张不开嘴。”
柳叶青气得咬牙一扭说:“那怎么张不开嘴?你不会对他说,是我也乐意,你也乐意,霞姑娘也愿意,是大伙儿三口人全乐意的事么?”
柳叶青振振有词,杨华依然面有难色。本来也难,彼此都是缙绅之家,叙起来,也算辗转有世谊寅谊。如今却向双方的朋友萧承泽去说,要图娶李仁兄的令妹,给自己做妾?简直一开口,便是侮蔑人。若依着柳叶青的主意,说是嫡室妻子已经同意。乃是奉妻子之命,前来求婚。那也不像一句话。若仔细剖白此中情况,在李映霞有不能另嫁他人的苦处。在柳叶青有酬情全节的好意;把个中曲折,破釜沉舟地说明一下,自然不嫌突兀了。究竟由杨华向萧烦说,由萧向李转提,还是立言不甚得体,最大缘故,便是杨华本人的身份。替别人撮合,原是成人之美。若替自己做媒,给自己纳妾。不拘他是谁,任凭他面皮多厚,见了仁兄长、仁兄短的萧承泽,到底摆在桌面上,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偏偏柳叶青见李氏兄妹要走,便越催越紧,不管杨华如何为难;催得杨华无可奈何,只有设法规避了。一躲再躲,柳叶青终于觉到,从杨华口中,倡导出这件事来,教他先向萧承泽提,再转达李步云,恐怕由他那里,先就不成。同时她又看出,由自己亲口向李映霞求说,决不会获得确切的允诺;并且李映霞也不会正正经经,把自己终身大事自做决定,再转告她胞兄李步云。那么柳叶青既不便面对李步云兄妹求婚,最后便毅然决然,代夫为媒,向萧承泽这方面径直开谈了。
在筵间,李映霞力持谦抑,向杨太夫人、杨大娘子、杨二娘子柳叶青,很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柳叶青忙前忙后,向李映霞大声地贺喜,小声地诉说心腹话。李映霞玉面生春,颇有羞容,只装听不懂或听不见。柳叶青又向嫂嫂杨大娘子耳语,杨大娘子只是含笑摇头。尴尬情形被杨太夫人看了出来,诘问柳叶青:“二嫂,你们跟霞姑嘀咕什么了?”李映霞把头低下;柳叶青赔笑说:“没有嘀咕什么。”
堂客这边是这样针尖微逗,略含机锋。男客那边,柳老高踞上座,和萧承泽衔杯纵饮,大说大笑;又和李步云公子攀谈,显得十分热闹。旋又落到复仇这件事上,便细问李公子的先人李太守,和献粮庄计百万父子因讼案结怨的详情,以及计百万的两个儿子计松轩、计桐轩,以及地方土豪,如何勾结大盗,戕官复仇,杀家“打孽”。铁莲子柳老听萧、李二人痛切地陈说前情,不觉白眉直竖,怒焰上冲,大骂道:“好一个计百万,好一个土豪!”目视杨华道:“我就不信,你们河南地方的打孽风气,会波及皖南!他们能够打孽,我们就不能打孽了么?我们也该跟他们打打!”
李步云公子不懂“打孽”的讲法,欠身动问:“老伯,什样叫打孽?”
杨华接声道:“打孽就是仇杀,是我们河南地方新兴的一种坏风气。”
柳兆鸿摇头道:“打孽不能算是仇杀。圣人说过,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报仇不能算坏事。只是这打孽就不然了,打孽乃是有财势的人,自己没能力,没胆量复仇,倚仗他那家里头的一点臭钱,雇出人来,替他‘拔闯’罢了。”
李步云又不懂拔闯:“老伯,什么叫拔闯?”
铁莲子柳兆鸿捻须微笑道:“拔闯就是替人仗腰子,发横发威。……喳,君子报仇。斩头沥血不算含糊,唯独自己不成,花钱雇买刺客,未免做得……”说到这里,忽然看到李公子脸色顿变,心中明白,立刻改口道:“李公子,我想你负着这大仇恨。你应该设法替父报仇,寻找计百万的两个儿子,算算这一笔血账的了。你打算怎样下手?是不是也要雇人打孽?”
李步云仓促不能回答,迟迟说道:“这个,……小侄乃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复仇的事自知力不胜任。但是大义所在,不敢不勉,我当然要卧薪尝胆,尽其在我。我们义兄萧承泽大哥将要佐肋我。我打算……”说着长叹道:“小侄打算第一步先要安插弱妹,第二步再规划复仇。古人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侄已下决心,务必要尽毕生之力,手刃寇仇;虽需人助,不愿完全假手他人。”
铁莲子大笑道:“好好,有志气,你应该自己设法。雇人打孽,顶没出息;可是你若能学那张子房,凭义气物色江湖侠客,替你拔刀,那倒是你们做公子哥儿该走的一条正路。”
李步云面色微红,紧握指爪道:“是的。”
萧承泽站起来,大声说:“着!老前辈说得真对!”自己斟满一大杯酒,仰脖一饮而尽,看了看杨华、柳老,又看了看李步云公子。
天下的事,不尽依着人的打算。李步云公子惨遭家难,为了死的活的,他必须要葬亡亲,嫁弱妹。手刃怨仇,娶妻延嗣,把四件事斟酌缓急,依次办理。他是中了书毒的人,认为弱妹乃是千金之躯,比死的还要紧,必得好好安插。最初他草草打算了两步,第一步仍将弱妹寄寓杨家,第二步赶紧物色英俊少年,把妹妹的终身大事安排妥了,他才可以入皖寻仇。他把自己娶妻延嗣的事搁在最后,这是他的万不得已。若大仇未报,遽言好逑,黄泉父母必不瞑目。孔子、孟子也将不能饶他。及至跟妹妹一商量,妹妹怫然不悦,一定教哥哥先安家娶嫂嫂。妹妹有了存身之处。哥哥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计划报仇。
李步云一想到嫁妹娶妻,同时并举,便良心上局促不宁。况且他自遭巨变,已将退婚书发出去了。如今改口也不成。从前自己本是贵公子,今日落得家败人亡;即或不便退婚,也恐对方悔约。他自在杨宅,和妹妹见面互诉之后,他就忙着找房子,要把妹妹先搬出去,搬出去的地方呢,妹妹愿意回老家。李步云自己认为怨仇犹在,本族薄情,故乡不是乐土。而杨、柳翁婿也说还乡之计不妥,萧承泽更坚持李氏兄妹当择强邻,以防强仇。
就在这议论不决之时,萧承泽悍然地代作主张,在永城县赵望庄附近,给寻好了一所民宅。这所民宅的光景,和李府在鲁南遇变时的那座小村,那所村舍,颇有相似之处。李公子懍然变色,力说这房子住不得。问妹妹,妹妹也说不好,妹妹乃愿意返回他们的江苏故乡。她说,我们江南人,在这河南地方,不服水土。
最后,还是柳叶青讽示丈夫杨华。由杨华在永城县城内一家世交处。代为物色了一所小楼房。这所小楼房虽小而格局雅致,李步云看了满意,萧承泽看了也满意。李氏兄妹志在“隐居避怨,匿迹复仇”;当然地方越隐僻,越不为人知才越好。
这小楼房是杨华的老世家至好,永城东门里,郭五先生“亲仁里”,一片大宅子中间的一座小院落。郭五先生当年有一位祖姑。未嫁而夫死,受着旧礼教的病毒,矢志守着望门寡。双亲特为她辟地筑了这一角画楼。既似深闺,又似佛堂。这位郭小姐在这一角小楼中,扃居二十余年,日日以书画自娱,著有《霜枫吟草》一书。深院小庭,孤楼青桐,几乎与尘世隔绝。既有这样空院,杨华和李步云说了;柳叶青、李步云又先后和李映霞说了。映霞乍闻甚喜,旋复不悦。李步云叮问她,她又不肯说出不喜悦这小楼的缘故。但终于就这样,李氏兄妹把这亲仁里的寓楼定下了,然后忙着安家和迁居。
在李步云、萧承泽备办家具之时,杨华奉母命,赠柴赠米,拨备陈设。李步云却之不恭,李映霞尽管极力婉谢,又苦无辞。兄妹俩只好感受,忍领了。兄妹俩曾经避着人,低声地争执,到底妹妹拗不过哥哥,尤其是说不过哥哥。哥哥讲,大恩不为小让,欲拒无从,只好将来补报。妹妹讲,受人一物,良心上刺了一针,心头上满满钉上了针痕;哥哥你能愧领,妹妹实在难受。
可是这“难受”的话,到底兄妹同怀,有些地方不能互喻,不能揭穿了解说。李映霞脸上一阵青、一阵黄、一阵红白的难受,话憋满了胸膈,可惜不能形于口舌。最后是一声叹息,李映霞眼含着泪水说道:“我只盼望着嫂嫂赶紧娶过来才好!”正是“满怀心腹事”,面对着骨肉手足,也梗梗不克倾吐。况且“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兄妹之间越发地不能相谅。却在那另一方面,杨华与柳叶青夫妇之间,枕席之上,也正自格格棱棱,磕磕碰碰,背着人起了私讧。柳叶青像发疯狂一般,一刻紧似一刻地逼勒着自己的丈夫,要他这么说,要他那么说;又要他这么做,要他那么做。
当他们二李兄妹之间,每一对谈,便泪洒腮颊之际,也就是他们杨、柳夫妻之间,每一抵面,势必泛起了抬杠拌嘴,夹杂着笑声、嘲声、揶揄声的时候。而且,这期间,每当杨华“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也就是柳叶青骂誓赌咒,自矢决不“悔妒”的时候。
柳叶青尽管指天扪心,恨不得对着夫婿,啮指自明衷情;而玉幡杆杨华依然有点谈虎色变,口念古书“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并且脸扭向别处,眼望着天花板,说:“男儿自有男儿的气节,我们伉俪之情今日方才相亲相谅。你何必自寻苦恼?我何必自寻苦恼?又何必给别人找寻苦恼?”
这类的话几乎把柳叶青的脑门子气破:“好你个玉幡杆,你就把我们柳家的姑娘看成醋罐子!人家恨不得开膛破腹。要做这一件事。不只为的是你,实在为的是她和你,我和她。她欠着你的情,我欠着她的情,我为的就是要做给你们看看,看看我还是真醋还是假醋?我们饶自这么打破砂锅讲到底,你还阴我!我告诉你,婆婆那面,我已经托大嫂子透过去了,映霞这面,我描了又描。这件事非办不可,你反倒拿乔!仲英,我可是跟你好商量;你再昧着良心,给我钉子碰,我可有我自己的办法了!”
柳叶青这几天,天天吵闹着,自找钉子碰,正如李映霞暗暗闹着针扎心一样。
当亲仁里的小楼看定了之后,李步云、萧承泽忙着安家搬家之时,当杨华母子忙着赠铺陈,送柴米之际,李映霞小姐依然寄居在杨府;柳叶青便天天抱着婴儿,凑过去游说。此时的李映霞感情震荡,心田上甜酸苦辣交浸。她现在居然有家可归,骨肉重聚了;她不再心心倪倪,窥人喜愠了。种种心情纷涌,像开了闸,极力地要捺住,竟遏止不住。她好像苦尽甘来,其实苦未必尽,甘未必来;可是她再也不克自制,恨不得放声痛哭,发泄积郁。可是她的身子依然还在他人篱下。尤其难堪的是,她既搪不住这禁遏过久的,沸沸腾腾的心血的煎熬,又不能釜底抽薪,使心神宁帖。她只想设法静一静,冷一冷头脑。她要屏心静气地、以口问心地、默默地考虑一下自己今后的处场,以及自家对待杨、柳,毕竟是“以直报怨”呀,抑或是“以德报德”?她无论如何,她要赶紧地约束自己的身心。可是柳叶青一点儿空也不给她留,时时刻刻钉住了自己,咬住了自己,时时刻刻向自己耳边,“这个,那个,”“你们俩,”“咱们仨!”使人急不得,恼不得!
人心是肉长的,人生是有情的,而李映霞不过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从前又是知府的千金,又度过了两年多艰苦难堪的篱下生活。她尽管明慧,在感情上她已然担负不下她目下的遇遭的波动了。
好难搪的就是这恩怨爱憎的牵缠!一个情敌,你欠过她家的情,她又欠下了你的救命之恩。从前她嫉妒你,用种种方法讥讽你,折磨你;今日她向你欢情酬恩,求你下嫁,并不忖量她和她从前是怎样针锋相对,侧目旁睨;也不忖量一个知府千金,处在今日兄妹相逢的夹当。方想一矜傲骨,一表气节!固然在当日李映霞穷途末路,曾经一度忍耻自媒,情甘下嫁,为奴为婢在所不惜,可惜这件事早已过去了。柳叶青把好话说了许多,把将来二女共事一夫的好心愿许了又许,把好梦描了又描,却不知无形中把李映霞逼勒得锥心刺骨的怨愤。
李映霞忍了又忍,坚持贞节,决不口吐一个“诺”字,也不发泄她的一毫怒气。只是咬紧牙根,把积愤深怨,转成了淡笑微惭。轻描淡写地道歉,欲吐复茹地谢绝:“姐姐的好意,我早已心领了;可是没法子办,妹妹要永远长斋绣佛的了。并且我和我哥哥大难之后不死重逢,若是父母的深仇没报,不但小妹的终身不屑一谈,就连家兄的婚事也不能置议。姐姐你设身处地地替我们想,我们兄妹今天头一件事该做什么?可不是要报仇么?可不该这样做么?”李映霞把力劝胞兄完婚立家的话瞒住了柳叶青,一字不提。她和柳叶青谈到的不是姐妹的感情,不是将来的婚媾,只是这几年盈盈弱女托庇宇下的大恩。
柳叶青不识起倒,抽暇摸空,屏人私语,死钉不休。一晃过了好多天,只换出来李映霞最后的一句话,那便是:“姐姐您睁亮了眼睛看。只要我家把仇报了,再把我的那位嫂嫂迎娶到我们李家来,那时候才能谈到小妹我的终身!”
这本是一个软钉子,因为李映霞说得很委婉,又过于坦白。柳叶青更认定李映霞和自己的丈夫旧情未断,“今我替夫做媒”,她断不会峻拒的。她的峻拒乃是表示她的处女娇羞,表示她的千金身份。故此李映霞的冷怨之言,柳叶青反倒信以为实;当场自己给自己放了一个台阶,说道:“好吧,妹妹说的也是实情,我也十分明了的了。只要妹妹的大仇报了,或者令兄把令嫂娶来;这两件有一件事办成,你才肯答应我,可是这样的么?”
不等李映霞回答,柳叶青便认为是自己说对了,对方默许了;自己立刻替对方做了直爽地答话道:“这两件事都好办,咱们就这么办。妹妹的大仇,我可以麻烦我爹爹,催他老人家再卖一手,把姓计的那两个狗子的首级取来,交给你们兄妹,把人头祭奠你令尊令堂。我再催仲英和那位萧大哥,赶快设法把您嫂子娶来,然后咱们再办咱们三个人的事。”说着笑了起来,道:“我很替妹妹你快活,咱们把咱们三个人的事一办成,咱们往后尽是顺心的日子了。”李映霞道:“姐姐高兴的日子有的是,我哪能跟姐姐比呢?”
柳叶青乳着她怀中的小女婴,笑道:“妹妹总是说这样的话,咱们姐俩是一样,将来咱们一定是平起平坐,姐妹相称。仲英又顶着一门两不绝,娶两房太太,两头一边大,人家有的是。何况咱们姐俩这么好法,将来咱们快乐的日子多得很呢。”
李映霞道:“可不是,乐事一定是少不了;姐姐和姐夫都是有好命运的,小妹是永远羡慕的!”
柳叶青道:“咳,妹妹别改我,妹妹你也……”
李映霞道:“小妹我也怎么样?我不过是颗苦瓜星,捏得扁,踩得烂,我没改姐姐,姐姐也不要改我吧!”一双星眸低视裙下,粉藕似的手按着胸口,不禁苦笑了几声。她的感情努力不教它随便外露,真是很不容易。遂一闪身,站了起来,说道:“我们谈了好半天了,我看看伯母去。伯母和大嫂都是好心眼儿的人,待我无微不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们的。”
柳叶青不理会这些话,反而笑道:“你怎么又说苦瓜星?你们骨肉重逢,正是重振家风的好苗头,你再不要尽往从前苦时候想了。”
李映霞抬头看了柳叶青一眼道:“是的,从前的苦处我决计不再想了。不过从前酸心的事到底叫人忘不下,只一想便觉又酸又辣。……姐姐走吧,我们看看伯母去吧。”不等柳叶青答话,她一径迈步,躲了出来。却又稍一踌躇,扭头回看柳叶青,说道:“姐姐,走啊,我替你抱着小宝宝!”柳叶青怀中的小宝宝团圆脸像娘,通鼻小口像爹,玉雪可爱,兼有父母那样的伶俐活泼。偎在初为人母的柳叶青的胸前,饱吮乳汁以后,双眸如点漆,头向外倾,正自目灼灼看着李映霞,好像很懂事,能懂话似的。李映霞接抱过来,柳叶青掩上了怀。两个人相偕到了上房。
杨太夫人和杨大娘子全在上房坐着,正商量着代谋李氏兄妹安家的事。杨太夫人以为李公子和李映霞,一个宦家少爷,一个知府千金,全是不经事,恐怕未必能够安家立业,顶立门户。头一样,柴米油盐,开门七件事,只怕他料理不清楚。“顶门户过日子,难着的呢。”况且,他们兄妹二人,男大未婚,女大未嫁,缺少一个主中馈的少妇,简直不成人家。若是一个家庭。上没有当家老人,中没有持家的主妇,在杨太夫人想。那简直是太可怕,太不像样的事。杨太夫人和孀居的长媳说起这件事来,啧啧的皱眉,替人发愁。以为现在最好当然是劝李公子赶快成婚了,其次便只有由咱们杨家,照应他们这两个苦孩子。把咱们家可靠的女仆、使女、老苍头,给他们拨过几个去。至少也要三个,一个是贴身服侍李映霞的侍女,一个是厨娘,一个是男听差,给他们照应门户,上街买菜,夜晚看门。太夫人没有把萧承泽打算在内,以为像李氏兄妹这样的家庭,不应该更有壮年门客寄居,那是很不方便的。
杨太夫人和长媳叹息着商量,顶注意的便是男女之大防;和“兄妹不同席,叔嫂不通问”一类的绅宦风教。所以她婆媳借箸代筹,无论如何,也要替李氏兄妹安置上女婢和男仆一样一个。婆媳的见地大致相同,只有一点参差:杨太夫人主张看门听差的必不可少,杨大娘子以为一个书童也很需要。当然,还是婆婆的主意高,书童不如司阍。婆媳议论良久,便捻着手指盘算,教自己家中哪一个仆婢过去效劳呢?谁最相宜呢?
这时候玉幡杆杨华在前边客厅也正和李步云公子议论到安家置仆的事。萧承泽和铁莲子柳兆鸿也都在座。他们是男子,除了用奴仆摆布之外,还考虑到“钱”的问题。李步云公子既经倾家,恐怕没有富裕的财力,安置一切。杨华自告奋勇:“如果用钱一方面有何不便,请李仁兄尽管从实说话。”李步云红着脸说:“有钱,有钱!”萧承泽插话言道:“大兄弟不要客套,你不是要回老家,再想法子变钱去么?现在安家,事事需钱,尽管请仲英二哥帮忙,将来你再还他。”
李步云很惭愧地答应了,随即捡皇历,择日安居,把妹妹接到亲仁里小楼。
杨太夫人在事先将家中拨派的奴仆传到,恺切吩咐了。命他们认了新主人,从此小心在意,善事公子、小姐,并立刻吩咐他们帮着收拾新宅庭院。到了这一天,杨太夫人亲率长媳、次子,陪伴李映霞兄妹来到李氏新寓小楼,更设筵温居。次媳柳叶青因为有小孩,当日不能到场。到场的便是杨华和老母、寡嫂。李步云公子涕零感激地对萧承泽说:“杨恩兄和杨老伯母的大恩大德,教小弟我没齿难报!”
李映霞面色苍白,好像有病似的,向杨大娘子很勉强说了些感激的话。但她眼见杨太夫人那般慈爱的表情,并且一再地表说:“安家不易,短什么使的、用的,只管对我说。我家里还有,尽管拿来使。有话千万对我讲,或对大嫂说,千万不要懒怠张口。”把李映霞真看成嫡亲女儿一样,李映霞终于忍不住跪在杨太夫人膝前,磕了几个头。眼中含泪,口唇合张,挣扎着说:“老伯母你是佛心的人,赛过难女的亲娘。想不到萍水相逢,难女遇见了慈航!”
由此,李氏兄妹算是搬出了杨宅,仍没有脱开杨府上的荫庇。
李映霞和杨府拨来的小婢住在楼上,李步云和萧承泽住在楼下。做饭的老妪因为没有合适人,李映霞又再三辞谢,她坚欲自己做饭,结果算是只收用了一个小婢,一个看门的男仆杨泰。这男仆杨泰是杨游击家的世仆,年老,体健,粗会武功,用来看家护院,再好没有。杨太夫人并且说,杨泰的妻子现在乡下,随后可以把她唤来,教他们夫妇俩服侍李氏兄妹,最方便不过。
老太太的打算可说是无微不至;李步云的感激,可称是刻骨铭心。这其间有两个人的心情最乱最窄,有两个人的心情最忙最乱。心乱的头一个人自然是李映霞小姐。柔肠欲断,瞬息九回;忽然她口角微泛冷笑,忽然她眼角隐含泪痕,无限心腹事,难对手足明言。胞兄李步云固已觉出诧异,也曾委婉究诘,到底未得她揭穿心幕,披露衷情。又有一个人是玉幡杆杨华;这两天心窄,怕见爱妻,惹不起爱妻的强,又搪不住岳父的绕着圈的旁敲侧击,别有深心的“不以为然”。杨华顿觉到左右做人难,心绪乱成一团麻线。他本和萧承泽是童年至友,此时一阵心烦,便找老萧,一块儿说笑,排解心宽。萧承泽的心情,这时候正够匆忙,一方面他打听杨府上是怎样看待李氏兄妹;一方面又极力打听杨华当年如何搭救李映霞,如何携带她远投淮安府,借居李季庵的已往详情。似乎萧承泽暗中受到李步云公子的密嘱,问而又问,不厌求详,这其中必有深意。另一方面,萧承泽又忙着替李公子张罗出门,弄钱和别的事情。
然而心上顶忙的,还是杨府二少奶奶,江东女侠柳叶青。柳叶青这些天没有片刻闲,费唇舌,费脚步;可是空乱了一大阵,于事情毫无补益,她到底没抓住李映霞。她最后又想了一招,她要教丈夫把萧承泽大哥找来,她要当面向萧大哥商量这一件事情。李氏兄妹一定肯听萧大哥的话的,却必须使得萧大哥肯听柳叶青她的话。
这时候萧大哥比柳叶青忙得不相上下。安家之后,连日和李步云兄妹盘算;末后打定了主意,李、萧二人齐向杨华托情,他们要克日返回江苏如皋的故乡。此间新寓,只有弱妹李映霞独留,当然不放心。他们打算携带李映霞,一同暂返故乡;不然的话,便把李映霞一个人留下,那时仍然要请杨华关照,并请铁莲子柳兆鸿特别关照。
玉幡杆杨华听了这话,很觉诧异,反问二人:“你们真是回江苏,还是往别处去?还是往江南献粮庄?”李公子脱口说道:“我们自然先回如皋,亡人以入土为安,先父先母的遗棕虽已送回原籍,至今尚未下茔。”
玉幡杆猜不透他们的意见。他们本想偕回原籍,要大费交涉。斥产变钱,这就用不着女子同去,有萧承泽和李步云相伴就够了。而李映霞坚欲跟随胞兄,跋涉风尘,也回如皋去一趟。这个主意一说出来,杨府内外人等都觉得奇怪。李公子如今刚刚地安了家,刚刚地把弱妹接出来,却突然又要携妹还乡。由打柳叶青、玉幡杆夫妇起,都认为李氏兄妹无端变计,必有难言之隐,必有不得已之故。莫非我们做主人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么?况且,我们杨家对他们萍水相逢,极力佑护,可谓仁至义尽,他们为什么要甩开我们?
杨华面诘李步云;李步云唏嘘说道:“小妹坚欲随我回乡,临葬双亲。小弟我只有这一个弱妹了,她含着眼泪,定要跟我回去一趟,我没法子拦阻。我也知道,一个女孩子用不着卜葬亡亲,奔波道路,我只不忍违拗她。”转向萧承泽;萧承泽也说:“这是大妹妹的主见,大妹妹心痛父母惨死,定要参预入茔安葬的大事。这是她的孝心,我们大兄弟只可依着她。”
柳叶青面诘李映霞;李映霞立刻泪流满面,说是:“家兄原意教我暂住在这里,仍请姐姐、姐夫照应;家兄和萧大哥他们两个人回家一趟,把我们的大事办了。姐姐请想,男孩女孩总是一样,都应该尽孝。我纵然寸步难移,但既经家难,已不嫌抛头露面了。我好容易才和家兄相会,我实在不愿意一个人再流落在异乡;寄人篱下。就是要死,我也要兄妹俩死在一块儿。为了这个缘故,所以我们打算和姐姐、姐夫暂别,好在相见有日,将来还有机会补报您的。”
柳叶青微微发愣道:“那么,你回家葬亲之后,还回来不回来呢?”李映霞破涕为笑道:“那全在乎我哥哥了,他要在永城安家落户,当然回来。他若是怀念故土,他也许不回来了。至于我,原是不算数的。有父从父,无父从兄……”
李映霞还没有说完;柳叶青就急了,吃吃地说:“那不成,咱们不是说好了么?咱们姐俩很投缘,仲英和你令兄又很投缘;他们一个是游击之子,一个是知府之子,说起来,真是门当户对。简直地说,杨、李二家可以做成一宅分两院,我不是跟你念道过了?我也叫仲英对令兄说了,怎么你们还想千里迢迢地回老家?我讲的那些话,不是成了白说了?”
李映霞轻轻一笑,闭口不复置答。柳叶青不禁焦急起来,忙问道:“真是怪事,你们刚安家,又回老家,你们兄妹到底是怎么个打算?这究竟是你一个人的主意呢,还是你那令兄的主意?还是你兄妹俩核计好了的主意呢?”
李映霞道:“姐姐说得对,我今日不比从前了,从前我一个人身在难中,事事只好自作主张。如今托您的福,家兄寻我来了,我自然凡事都要秉承我哥哥的吩咐。他教我跟他一块儿回家,我当然不敢,其实也不能违拗他的。他是我的哥哥,也是我李氏门中的家长。家兄既已打定主见,要亲携小妹还乡临葬,小妹当然义不容辞……”
柳叶青越发着急道:“这真是岂有此理!不行,我得找仲英,教他对你令兄说,无论如何,妹妹应该跟我!”说罢,立刻告辞。找到了丈夫杨华,催促他直接向李公子发话,或者间接托萧承泽转达,无论如何,也要把李映霞“挽留”下。
柳叶青是如此的恳挚,热烈,替夫求婚。玉幡杆杨华起初或有顾虑,此刻渐渐体认出爱妻的真心来,渐渐地回念起红花埠淮安府的旧情来。一个俏丽明媚的好女子,身在患难中,懷懷全贞。怯生生危迫乞怜的景象,以及身处嫌疑地,自缢示志,吻泪倾诚的情境,蓦然又重现于脑际,闪灼于眼前。于是他抬头疑视面前这个人,面前这个人桃腮杏眼,怀抱婴儿,依然还有憨态。并且从漆黑的眸子中透露出柔情,确是真心实意,要把李映霞给自己“挽留”住;矢效英皇,了此一段恩情。玉幡杆杨华终于也吐露了肺腑之言,徐徐说道:“霞姑娘的事,你不能一劲儿磨我;岳父的意思,母亲的意思,全都得顾到,还要顾到人家的体面。和你我将来的幸福。昔人讲到伉俪之情,顶要紧便是所谓‘闺门静好’。什么叫闺门静好?那便是一个你,一个我,琴瑟唱随,不容加上别一个。夫妻俩心心相印照,若其间突然有了别一个,苦恼就难免滋多。我知道你一片好心热情,替霞姑娘打算得很深切。无奈这不只是你我夫妻之间的事,还关系到杨、李两家。现在他们兄妹要回乡,你的意思,恨不得这时候就向他们要一个真章,要他们兄妹明白答应了你,是不是?可是我以为这绝做不到。”
柳叶青很不服气,冷笑道:“怎么叫做不到?她一个落难的小姐,你一个救人的好汉;真是成了你们说的话了,什么钟生附体之缘,什么柳下坐怀之德,她不嫁你嫁谁?”
玉幡杆恚道:“怎么又是我说的话?”
柳叶青笑道:“不是你说的,是我说的。这是我的一句带口之言,原本是你的好朋友李季庵说的话,自然不是咱俩哪一个说的。但不管是谁说的,霞姑娘决不会再嫁别人了。再嫁别人,于她面子上不好看,于你的面子上也不好看。最好还是你们俩团圆了,我也了却一桩重负。你们也了却一段心愿。你就趁早给我努力揭开了办去吧。”
玉幡杆杨华道:“实在揭不开,教我怎么去努力?”
柳叶青道:“怎么叫揭不开,我请问你?”
杨华笑道:“就那么揭不开。人家乃是所谓宦门之后,别看穷无立锥之地,人家仍要保全家门体面;所以我说揭不开。乃是我们张不开口,我们没法子教一个绅宦家的女儿,给人做妾。”
柳叶青道:“怎么是做妾,我们两头为大呀。这件事你跟李步云,面对面也许张不开口,你何不转托萧大哥?”
杨华道:“转托萧大哥。我也张不开嘴。”
柳叶青气得咬牙一扭说:“那怎么张不开嘴?你不会对他说,是我也乐意,你也乐意,霞姑娘也愿意,是大伙儿三口人全乐意的事么?”
柳叶青振振有词,杨华依然面有难色。本来也难,彼此都是缙绅之家,叙起来,也算辗转有世谊寅谊。如今却向双方的朋友萧承泽去说,要图娶李仁兄的令妹,给自己做妾?简直一开口,便是侮蔑人。若依着柳叶青的主意,说是嫡室妻子已经同意。乃是奉妻子之命,前来求婚。那也不像一句话。若仔细剖白此中情况,在李映霞有不能另嫁他人的苦处。在柳叶青有酬情全节的好意;把个中曲折,破釜沉舟地说明一下,自然不嫌突兀了。究竟由杨华向萧烦说,由萧向李转提,还是立言不甚得体,最大缘故,便是杨华本人的身份。替别人撮合,原是成人之美。若替自己做媒,给自己纳妾。不拘他是谁,任凭他面皮多厚,见了仁兄长、仁兄短的萧承泽,到底摆在桌面上,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偏偏柳叶青见李氏兄妹要走,便越催越紧,不管杨华如何为难;催得杨华无可奈何,只有设法规避了。一躲再躲,柳叶青终于觉到,从杨华口中,倡导出这件事来,教他先向萧承泽提,再转达李步云,恐怕由他那里,先就不成。同时她又看出,由自己亲口向李映霞求说,决不会获得确切的允诺;并且李映霞也不会正正经经,把自己终身大事自做决定,再转告她胞兄李步云。那么柳叶青既不便面对李步云兄妹求婚,最后便毅然决然,代夫为媒,向萧承泽这方面径直开谈了。
相关热词搜索:毒砂掌
下一章:第二十五章 女侠登门求永好
上一章:第二十三章 覆巢燕骨肉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