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1-08-01 作者:阿瑟·黑利 来源:阿瑟·黑利作品集 点击:
2
沃伦·特伦特六居室的私人套房在15层,此刻,他就待在那里。从理发椅上起身走下,阿修罗伊斯·罗斯刚刚为他刮了脸。左侧大腿一阵钻心的刺痛,坐骨神经痛又犯了。看来,这是一种兆头,老头子反复无常的脾气今天得收敛一点儿啦。侧厅的私人理发室就在宽敞的浴室隔壁。浴室里设备齐全——蒸汽房、日式地嵌浴缸,还有内嵌式水族箱。水族箱里养着目光忧郁的热带鱼,透过真空玻璃张望着。沃伦·特伦特僵直地走进浴室,停在镜墙前,审视着修面的效果。他很满意,刮得不错,同时也打量着镜中的自己。
镜子里是一张皱纹深刻、棱角分明的脸;一张嘴微张着,偶尔也能幽默几句;鹰钩鼻、深陷的眼睛,眼神诡秘内敛。年轻时的他曾有着一头墨黑的乌发,现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仍是厚重浓密的卷发。上浆翻领配上整洁的宽领带,还是不失一副南部名绅的形象。
精雕细琢的这副衣冠楚楚、威仪非凡的造型,要是在平时也许会让他感到神清气爽,可是今天却没让他欢快起来。过去的几周里,他一直郁郁寡欢,什么高兴事到他这儿都变得黯然失色了。今天已经是星期二了,他提醒着自己,本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正如这么多天来的每一个早上,他又开始算日子了。包括今天,只有仅仅4天的时间了:这4天,他要保卫这一辈子的努力,绝不能让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对于自己不争气的悲观想法,这位饭店的所有者感到有些自责、恼怒,抖擞下精神,甩掉低落的情绪,一瘸一拐地走进了餐厅。餐厅里,罗斯已经布置好了餐桌。在橡木长餐桌上,浆挺的餐巾已经铺好,摆好的银制餐具熠熠生光,保温送餐车停放在桌旁,是刚刚火速从厨房送过来的。罗斯拉出座椅,沃伦·特伦特手脚僵硬地挪到座位前,终于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随即用手朝桌子对面招呼了一下。黑人小伙立刻又摆了一个餐位,拉把椅子连忙坐下。推车上还常备着另一份早餐,就是为应对老头子的一时兴起而准备的。多数情况,沃伦都习惯独自享用早餐。
摆上两份早餐——奶油面包屑焙蛋、加拿大培根,还有玉米粥,罗斯一声不吭,他知道老板想好了会先开腔的。其实,罗斯现在看上去挺狼狈的,鼻青脸肿的不说,昨晚打斗也留下了不少伤痕,他还用两块药贴把最重的伤口给遮盖起来了。但沃伦·特伦特对这些根本不闻不问,两个人都安静用餐、互不交流。最后,老头子应该是吃好了,推开餐盘,终于开了腔,“好好享用吧,你我两个以后也许都享受不到了。”
罗斯也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氛,“信托的那些人现在同意续订合约吗?”
“他们以前会,以后也会,可偏偏不是现在。”冷不防,老头子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天啊!曾几何时,我本来可以呼风唤雨,根本用不着求这个求那个的。银行、信托,所有的那些人都排着队巴结我,争着抢着借钱给我,求着我花。”
“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时代都变了。”罗斯倒着咖啡,“有的事变好了,还有一些变坏了。”
沃伦·特伦特酸溜溜地说道,“对你而言倒还好办,毕竟你还很年轻。你不用像我一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经营一辈子的所有一切,在自己的眼前崩塌消亡。”
真的要崩塌消亡了,他已心灰意冷。从现在起到星期五营业结束——仅仅4天后,他的事业将就此终结。饭店资产作为抵押,20年的赎回期限已到,而持有抵押的投资财团已拒绝续约,无力赎回的他也只有将饭店拱手相让这一条路可走。起初,当他得知财团的决定时只是很吃惊,但并不担心,也没太在乎。放贷的人有的是,他是这么想的,也许还都巴不得地要接手呢。当然了,就是利率要高一些。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个人需要有些实力,不管怎么说,至少也得拿出200万美元才能接手。
但真正到了跑贷款的时候,他就很狼狈了。处处碰壁,不留余地。银行、信托、保险,还有民间放贷人,谁都不答应。而且,都是一口回绝,连个托词都没有,这才让他最初满满的信心一落千丈。
一位银行家给他交了实底儿,这位老相识一语道破天机,“老伙计,像你那样的饭店现在已经不吃香了,该淘汰了。越来越多的人看透了,你那种庞大的独立经营店已经没什么前途了。当今的社会是联营店的天下,它们才能赚到钱。不信,可以看看你的资产负债表。我看你现在是开一天店赔一天钱呀。你怎么还能指望放贷机构把钱借给你打水漂儿呢?”
老头子不甘示弱,竭力辩驳。他声称,亏损日短,来日方长。生意改善了,扭亏为盈还远吗?可是,任你纵有百口,说得天花乱坠,人家就是油盐不进,分文不贷。
正当沃伦·特伦特在这个死胡同里苦苦挣扎的时候,柯蒂斯·奥基夫打来了一个长途电话,约他本周在新奥尔良碰个面。是绝处逢生还是落井下石呢?“沃伦,我可是打心眼里想要和你心平气和地聊聊天啊,”这位饭店业大王操着慢吞吞,还拉了长调的得州腔,从容舒畅地建议着,“毕竟啊,咱们俩可是这一行里的老古董了。我和你,也该抽空叙叙旧了吧。”但是,沃伦·特伦特也算是从风里雨里走过来的,并没有被表面的友好平和所蒙蔽,他闻到了杀气的味道。奥基夫联营店之前就已有所动作,看来秃鹫早就盘旋待机了,现在猎物即将断气,也该出手了。柯蒂斯·奥基夫今天就到,不用想也知道,这位“大鳄”已有十足的把握,圣格里高利大饭店的财务危机已经积重难返了。
沃伦·特伦特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把思绪拉回到了身前事,“饭店的夜班记录里提到你了。”他开始对阿修罗伊斯·罗斯的狼狈相产生了兴趣。
“我知道,”罗斯直言不讳,“我读过了。”夜班记录跟平常一样,大清早就送来了,他曾匆匆地扫了一眼,瞄到了一条标注:投诉1126–7套房吵闹异常。接着是彼得·麦克德莫特的笔迹:
阿·罗斯,彼·麦克德莫特共同处理,原委始末容后上报。
“还有呢,”沃伦·特伦特吼了一句,“我看你是不是还想把我的私人信函也读一读呢。”
罗斯咧嘴一笑,“我还没腾出空儿呢,现在就看,可以吗?”
听起来像是要吵架了似的,其实,这爷俩儿正闹着玩呢。虽然俩人从来都没约定过什么,却经常心有灵犀般地以这种方式交流,你吼一句我顶一句地玩着亲情游戏。但罗斯心里十分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如果他真的忘记看记录的话,老头子一样会貌似暴跳如雷地训斥他,怎么对饭店的事务这么漠不关心。
现在轮到老头子发话了,沃伦·特伦特阴阳怪气地装起了可怜,“看来啊,只有我还蒙在鼓里呢。如果请你再透露点儿消息,是不是也不太为难呀?”
“那我就稍微为难你一下吧。”罗斯为他的老板续了一杯咖啡。“玛莎·普雷斯科特小姐,也就是那位普雷斯科特先生的千金,差点儿被强奸。您还想听下去吗?”
突然间,沃伦的表情僵住了,这让罗斯心里没底了,是不是玩笑开过头了?爷俩儿之间这种自在随意、主仆不分的关系主要是传承于罗斯故去多年的爸爸。老罗斯最开始只是沃伦·特伦特的贴身男仆,后来成了他的同伴和忠实密友。老罗斯跟沃伦说话时一点儿也不拘谨,总是不管不顾地张口就来。早先的几年里,沃伦很不适应,“黑煤炭”一开口,他就火冒三丈。后来,他们俩就都适应了,你损我一句,我顶你一句,倒是谁也离不了谁了。
老罗斯在10多年前就过世了,那时的阿修罗伊斯还是一个小男孩,但他至今还忘不掉当时在黑人老头的葬礼上,白人老头沃伦·特伦特的那张脸,神色凄楚、新泪留痕。黑人爵士乐队激情地演奏着《哦,他没在漫步吗》,他们跟在乐队后面,一起离开了橄榄山墓地。沃伦牵着小男孩的手,生硬地跟他说,“你和我,我们继续住在饭店里。以后,我们一起做点儿事。”
小男孩深信不疑地应允了,其父已逝,其母早亡——在其初到人间之时。现在的他已举目无亲,彻底成了孤儿。而沃伦口中的“做点儿事”就是供他上私立中学,再上大学法学院,再过几周,罗斯就要大学毕业了。
岁月留痕,幼蛹化蝶,小男孩也长成了小伙子。长大成人的小伙子就把老头子的私人套房接管了下来。虽然那些体力活儿还是由饭店雇用的工人来干,罗斯现在干的还是老罗斯的活儿——当老头子的贴身男仆。沃伦对于罗斯的私人服务倒是坦然笑纳了。但是,要么不置褒贬,要么吹毛求疵地大发雷霆,全看他当时的心情。
有时候,这爷俩儿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罗斯先动怒——他知道,这可是老头子求之不得的呢,每次都是沃伦先做个系扣,说几句貌似不咸不淡的话,勾着罗斯先发火。
罗斯很清楚,他们爷俩儿亲密无间、情同父子,沃伦可以允许他肆意妄为、无拘无束,要是换成了别人,连门儿都没有。即便如此,罗斯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再怎么溺爱也不是无限的,终究会有条不易察觉的底线,他绝不能越过。
于是,罗斯一本正经地讲述着,“那位年轻的女士呼叫救命,恰好被我听到了。”然后,就一五一十地讲了自己的行动,没有一丝添油加醋的成分,至于彼得·麦克德莫特的介入则是实事求是,不置褒贬。
沃伦·特伦特静静地听着,最后问了罗斯一句,“麦克德莫特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为什么你还对他有成见呢?”
这可不是第一次了,罗斯再一次被这位暮年老人敏锐的洞察力所震惊。
他不敢隐瞒,“也许就像爱情,两人好是如鱼得水,恰如相合的化学溶剂;我跟他正好是相斥,水火不容,恰如白面粉碰到黑炭火,一触即发。或者可能就像在球场上,我不太喜欢像他那种高大强势的白人橄榄球员偏偏要伪善地跟像我这样矮半头的黑人小子示好吧。”
沃伦·特伦特讥讽地瞅着罗斯,“虽然比喻用了不少,可还是深奥难懂啊,你的思想可真复杂。但你想没想过,你这么做是不是冤枉麦克德莫特了呢?”
“如我所述,也许就是化学反应,天性使然。”
“你爸爸也是天性使然,洞悉人心,人心叵测,心怀芥蒂。但他的度量可比你大得太多了。”
“小狗倒是谁拍拍它的头,它就跟谁好。那是因为它本就不复杂,没有知识,也没有受过教育,让它拥有复杂的思想,能够复杂地思考。”
“就算是受过大学教育,有了知识,我也不觉得会说出这么尖酸刻薄的话。”沃伦审视的目光正好和小伙子的对上了,罗斯不再争辩了,脑海里所涌现出关于爸爸的回忆,总是让他心潮澎湃、无法平静。
那个年代出生的爸爸,双亲还都是黑奴。罗斯估计,就是现在侮辱黑人时所说的“臭黑鬼汤姆叔叔”。而那时的爸爸,却欣然接受生活赐予或强加的一切,没有疑惑,也没有埋怨。
很多事情超出老罗斯的认知,却没有撼动他平和的心。但那不意味着他没有自我,相反,他拥有自己独立的灵魂。这一点从他与沃伦相处的关系中确证无疑。他还拥有一双洞悉人心的眼睛,看得至深至透,以至返璞归真,让人们错认为那只是穷乡僻壤的小农意识呢。
阿修罗伊斯深爱着他的父亲,在这样的时刻常常会勾起他深深的思念。现在,他已思心过切,方寸大乱,只是应着,“也许我用词不当,但话糙理不糙吧。”
沃伦·特伦特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掏出老式短链怀表,“你去跟麦克德莫特那小子说一声,我要见他,让他来这儿吧。今早我真有点儿累啊。”
饭店大老板好像在自言自语着,“马克·普雷斯科特先生在罗马,是吧?我该给他打个电话。”
“她的女儿执意不许我们这么做,”彼得·麦克德莫特连忙应道。
两个人在沃伦·特伦特套房奢华无度的会客厅里说着话,老头子舒舒服服地陷在软椅里,双脚搭在脚凳上,彼得坐在他的对面。
沃伦突然暴怒,“这里我说了算,如果她在我的饭店被强奸了,她也得认命,该怎么办也得听我的。”
“事实是,我们成功地阻止了悲剧的发生。但我想查出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早上见过那个女孩了吗?”
“我早上去看过了,她还没醒。我留了信,让她等我去了再走。”
沃伦·特伦特叹了口气,挥挥手止住了彼得。“你全权处理吧。”语气很明确,不想再听这个事了。彼得松了口气,看来罗马的电话不会打了。
“还有一件事,我也想查查,有关客房接待员的。”彼得把艾伯特·威尔斯事件又描述了一番,当提到他们欺负老实人,肆意妄为地把威尔斯的房间调换了的时候,彼得发现,沃伦·特伦特的脸阴沉了下来。
沃伦再次咆哮,“那间房几年前就该封了,也许现在就该把它给封了。”
“我想倒没有必要封闭,如果让住客知道那是最后一间房,并向其说明房间的实际状况的话,还是可以用的。”
沃伦·特伦特点点头,“安排好它。”
彼得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想,应该对房间的调换在总体上做出一些明文规定。毕竟出现的问题不是一件两件,我觉得应该强调一点,我们的客人不是棋盘上的棋子,想怎么动就怎么动。”
“你把那一件事办好就行,如果我想到了什么明文规定,我会发布的。”
一票否决,简单粗暴。彼得没有说话,也觉得很无奈,饭店错误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个问题出现后,只做个别处理,罕有或者根本就没有去挖掘根源的意识——典型的舍本求末、治标不治本。尽管多说无益,彼得却仍在接着往下说,“我想,您应该知道克罗伊登公爵夫妇吧,公爵夫人想让您亲自觐见呢。”他把泼虾汤事件汇报了一番,又讲了服务员索尔·纳切兹口中那个吹毛求疵的版本。
沃伦·特伦特没好气地嘟囔着,“我知道那个母夜叉,不好惹呀。不辞了服务员她是不会罢手的。”
“我认为,不该解雇他。”
“那么就叫他钓几天鱼去,带薪,但这几天千万别在饭店里露面了。告诉他,我说的,再泼就泼滚烫滚烫的,往公爵夫人的脑袋上浇。我估计,她还把那帮狗崽子带来了吧。”
“是的。”彼得微微一笑。
路易斯安那的州立法严令禁止把动物带进饭店,而对于克罗伊登公爵他们一家,沃伦·特伦特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特别关照过他们,贝灵顿梗宠物犬可以带,但别让官方盯上就行,可以从后门悄悄地带入带出。不过,公爵夫人却得寸进尺,每天都带着那帮小狗大摇大摆地从前厅示威游行般地通过。已经有两位眼红的爱狗族气急败坏地质询了,为什么他们的宠物就被饭店拒之门外了呢?
“我昨晚跟奥格尔维发生了口角。”彼得把警卫长缺勤的事,还有随后两人的交锋都一一做了汇报了。
回应出奇快,“我以前告诉过你,奥格尔维的事不用你操心,他直接归我管。”
“这么做很麻烦,一旦有事需要他……”
“你听不明白话吗?别管奥格尔维!”沃伦·特伦特一副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但彼得却觉得,老头子并没发那么大的火,更多的是尴尬和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把铁帽子给奥格尔维没道理啊,大老板应该不至于如此昏庸吧。彼得很纳闷儿,到底这位离职警察的手里有什么把柄,能把老板挟制如此?
正思量间,话题突转,沃伦·特伦特正式宣布,“柯蒂斯·奥基夫今天入住,他要两间毗邻的套房,我已吩咐下去了。你最好确保万事俱备,静候他入住。他一到,立刻通知我。”
“奥基夫先生会久留吗?”
“不清楚,变数太多。”
一时间,彼得对老头子怜心大起。圣格里高利大饭店,虽然现在在经营管理方式上的恶评如潮、诟病不断,但对于沃伦·特伦特来说,这里可不仅仅是一家饭店那么简单。这家饭店是他一生的心血所铸,就像他的孩子一样:看着它茁壮成长;看着它从无名到显赫;看着它从最初不起眼的小楼,壮大成覆盖整个街区大部的摩天大厦。
饭店声名鹊起后,一直就誉满全美。圣格里高利这个名号,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是响当当的,在全美的饭店业里更是跻身前列,比肩于比尔特莫尔、芝加哥的帕尔默、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等老牌巨擘。昔日的威名远扬、曾经的风光辉煌,如今都随时代的逝去渐行渐远,怎么能不让人扼腕痛惜。
威名和辉煌的远离并不可怕,也不算终结。彼得并未气馁,新资金的注入和严格规范的经营管理必能创造奇迹,起死回生,甚至重现辉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事到如今,看来只能假手于人了——彼得认为会是柯蒂斯·奥基夫。一想到奥基夫,彼得就很怅然,看来自己在这里的时日也是屈指可数了。
饭店老板又发话了,“在饭店举行的会议,状况如何?”
“约半数的化学工程师已经退房,其余的今天也会全部离开。新入住的金高乐公司参会人员已安排妥当,他们占了320个房间,情况比预期要好,我们已相应地增加了午餐及晚宴的供应量。”老头子赞许地点点头,彼得接着汇报,“全美牙科医学大会明天召开,昨天已有部分入住,今天会更多,用房接近280间。”
沃伦·特伦特嘟囔了一声,表示很满意,并在心里盘算着,至少还不都是坏消息。会议经济是饭店生意的命脉,是重要的输血管,两个会议加在一起,虽然还是不能抵消最近在其他方面的亏损,可也是很大的一笔补偿。同样的道理,牙医大会也会收益不少,拉亏向盈。几天前,朝气蓬勃的麦克德莫特刚获悉牙医大会预期安排流产的可靠消息,就迅速动身直飞纽约,并向大会组委会成功地推销了新奥尔良和圣格里高利。
“昨晚我们客满了,”沃伦·特伦特有些担忧,“这一行就这样,今天撑死你,明天就饿死你。今天新入住的人应付得了吗?”
“我早上一来就查了,退房的也算够用,有点儿紧张,超额预订稍微偏高。”
圣格里高利经常接受超额预订,也就是预订房数超过实际房间数。但是,所有饭店都这么干,之所以敢这么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些预订是无效的,住客只订不住。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演变成,看谁能猜得准无效预订的准确比重。在大多数情况下,凭借经验和运气基本都是饭店胜出,退房入住基本平衡,达到理想状态——客房全满,有效预订全部满足。但偶尔,饭店也有失算的时候,那可就是大麻烦啦。
对于所有的饭店经理来说,职业生涯中最悲哀的时刻,就是跟义愤填膺的准住客苦口婆心地解释,为什么他们订了房间却没地方住。而经理呢,不仅会对客人表示同情,同时他还会意识到,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位客人在被他打发走了以后,将永远不会踏入这家饭店一步。
彼得,这位经理最悲哀的时刻是纽约的一次面包师会议。面包师们开完会并没有走,打算再多住一天,以满足部分人环绕曼哈顿月光航游的愿望。250名面包师带着妻子留了下来,还很不幸地没有提前知会饭店。饭店方面则以为这250对客人会按时退房,随后就可以安排一个工程师会议的参会人员入住了。
结果可想而知。人仰马翻、鸡飞狗跳。几百名愤怒的工程师和他们的女眷驻留前厅,一些人还挥舞着提前两年预订的凭证。这一段段一幕幕,每当彼得回忆起来时,都会感到心有余悸。最后,城市里的其他饭店也被塞满了,只好把新入住的客人分流到纽约城郊偏远的汽车旅馆里。直到第二天,那些鸠占鹊巢的面包师们才无辜地扬长而去。
但是,分流工程师时那笔创纪录的打车费,外加因想要避免起诉而赔偿的巨额现金封口费,全部都要由饭店承担。这样算下来,抵消了这两个会议的收益不说,还亏损了不少。
沃伦·特伦特点上一支雪茄,示意麦克德莫特自便。彼得也从沃伦身旁的匣子里取出雪茄,继续说道,“我跟罗斯福饭店打过招呼,如果咱们这边今晚的房源吃紧,他们答应可以帮忙,大概能让出30间。”彼得觉得有了这个消息,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张倒扣的王牌只是以防万一,有备无患。就算是行业的死对头,在这种房源危机面前也会帮上一把的,谁知道明天的风向会不会突然逆转,来个角色互换呢?
“很好,”沃伦·特伦特非常满意,雪茄烟雾腾起,萦绕不散,“秋季的营业前景如何?”
“前景不好,令人失望。我已上报给您,两个工会会议泡汤了。”
“为什么?”
“还是我以前提醒过您的理由,我们坚持种族隔离政策,这不符合《民权法案》,而工会又挺记恨这个。”彼得在讲这些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瞄了一眼阿修罗伊斯·罗斯。此时,罗斯已经来到房间,正在收拾着一堆杂志。
黑人小伙头都没抬,故意操着与昨晚同样夸张的南部口音,“不用您劳神顾及我的感受,麦克德莫特先生,因为我们这些黑小子已经习惯了。”
沃伦·特伦特整张脸一皱,思绪万千,随后厉声道,“行了,别在这儿装腔作势的。”
“是,先生!”罗斯放下手中正要分类的杂志,面对两人站定,恢复了正常的腔调,“我想说的是:工会做了他们该做的,因为他们有社会良知。不光是他们,越来越多的会议组委会,甚至普通百姓,都会对我们饭店避之不及,直到我们和与我们同类的饭店都承认时代已经变了。”
沃伦·特伦特朝罗斯挥挥手打断了他,又示意彼得·麦克德莫特,“你跟他说,在这儿不用跟他拐弯抹角。”
“很不幸,我不想反驳他。”彼得平静地说,“他说的没错,我们所见略同。”
“所见略同?为什么呢,麦克德莫特先生?”罗斯讽刺着说,“你觉得对生意有好处,还是干活更顺手?”
“这些都是很好的理由啊,”彼得也不辩解,“如果你认为我就是因为这些,那就是了,随你便吧。”
沃伦·特伦特把手重重地砸在座椅扶手上,“够了,别管什么理由了!现在的问题是,你们都是笨蛋。”
这个问题已经翻来覆去地闹腾过好几次了。在路易斯安那州,联营同盟饭店已经在几个月前就在名义上废除了种族隔离政策,而一些独立经营饭店——以沃伦·特伦特和他的圣格里高利为首,却拒绝废除。大多数迫于《民权法案》压力而只是暂时废除相关规定的饭店,也是好景不长。在过了最初的监察风头之后,就又悄悄地恢复了根深蒂固的隔离政策。甚至本来要作为样板的范例案件都搁置未决,种种迹象表明,借助强大顽固的地方支持,抵制者有效地阻止了废除的进程,也许这场废留之战将旷日持久。
“不!”沃伦·特伦特恶狠狠地掐灭了雪茄。“我不管别的地方怎么样,我只想说,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我们不准备那么做。既然已经丢了工会的会议,很好,我们这一段也太安逸了,该精神精神了,加把劲找其他的出路吧。”
沃伦·特伦特独自留在了会客厅,耳畔传来外面关闭大门时发出的声音,彼得·麦克德莫特走了;还有阿修罗伊斯·罗斯的脚步声,从大门返回到那间摆满书籍的小起居室,那是黑人小伙的天地。几分钟后,罗斯就会离开,平时他基本都是这个时候去法学院上课。
宽敞的会客厅里寂静无声,只有空调在潺潺低语;偶尔从楼下街区零星传来几声闲散迷途之音,穿透了厚重的高墙和隔绝的窗棂。晨曦渐醒,一点儿一点儿地试探,悄悄地在宽幅地毯上爬行。望着那一缕阳光的成长,老沃伦似乎听到了他心脏深重而疲惫的跳动——那是几分钟的暴怒吞食他生命的声音。
这是健康的求饶,他知道,该是珍重休养的时候了。可是现在,似乎千般困苦缠身,万事皆不如意。想要收敛自己如脱缰野马般的情绪很难,平息怒火,做到心如止水更是难上加难。也许如此这般的盛怒只不过是脾气暴躁的表现——岁久年高的副作用吧。但更可能是他嗅到了被抛弃的味道——太多的东西悄悄地离他而去,永远地消失,而他却无能为力。不仅如此,怒火似乎无孔不入、不请自燃——除了那短暂的几年。那段逝去的日子,赫丝特教他灭火的日子——添一勺耐心,再加一匙幽默。那段日子,他远离了热火,被拥在水的怀抱里。静静地坐在那儿,沃伦任由回忆搅动着他的心。
恍如隔世!那是30多年前了,燕尔新婚,他抱着她,年轻的新娘,跨过这间屋子的门槛。喜鸳鸯、比翼鸟,转瞬即逝。短短几年,笑语欢颜不羡仙;哪知天妒良缘、噩梦突降,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击倒了赫丝特,短短24个小时就香消玉殒;只留下沃伦形影相吊,悲痛欲绝,熬度余生——还有这座失去了母亲的圣格里高利。
饭店里现在还能回忆起赫丝特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元老虽然有点儿印象,但也已经似是而非,模糊不清了。只有沃伦·特伦特的脑海里有着她永不磨灭的印记:像芬芳甜蜜的春蕾,赐予他温和的时日、美满的生活,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再有。
陷入静寂无声的世界不能自拔,从背后的门厅传来丝裙轻摆的沙沙声,似乎轻快婀娜地移步而来。他转过头去,原来只是回忆的一个玩笑。屋子里空荡荡的,还是只有他一个人。很罕见,沃伦的双眼渐渐湿润,眼前已是一片模糊。
深陷在座椅里的沃伦僵直笨拙地站起身来,忍着伴随而来的坐骨神经痛如刀剜般的疼,挪到窗前,俯瞰三角屋顶林立的法国区——现在的人们又重新叫它“老广场”了。再远眺就是杰克逊广场及晨光摩挲、熠熠生光的大教堂尖顶。掠过参差的尖塔便是漩涡连连的密西西比河了。中流静帆一行,默盼驶入那繁忙的码头。这是时代的信号,他感叹着。18世纪以来,新奥尔良像钟摆似的摇荡在富饶和贫困之间。汽船、铁路、棉花、奴隶制、解放黑奴、运河、战争、游客……每一次穿插更迭或馈赠财富,或招致灾祸。现在的摆锤带来了兴盛——虽然可能并未眷顾圣格里高利大饭店。
但那还重要吗?至少对于他本人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饭店拼死拼活地工作,值得吗?放弃了,卖出去——这一点他完全可以做到,本周内就可以。然后,让时间和变革把他和他的圣格里高利一同吞没,了无痕迹,为什么不呢?柯蒂斯·奥基夫会开出一个大价钱的,奥基夫连锁饭店有这个气魄和实力。特伦特本人则可以卸下包袱,退出困局。先偿还完全部的抵押贷款,再安抚好几个小股东,还会剩下一大笔钱,可以让他随意地选择任何生活方式来安度余生。
投降,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答案。向变革的时代投降。毕竟,除了砖头和灰浆,饭店还能算什么?他曾经试图粉刷过生命的色彩,可最终依然褪尽还原。就这么做吧!
等等……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会留下什么吗?
什么都没了。对于他自己来说,连渣子都不剩了,甚至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的阴魂都散去了吧。他犹豫不决、思前想后,目光环顾着眼前舒展开来的城市。它不是也在历经变革吗?法国人来过,西班牙人来过,现在是美国人,不也不失本心地存活下来了吗?并成为千篇一律的时代下,与众不同的自我。
不!不会卖的,至少现在还不会。还有希望,他要再咬牙挺一挺。还有4天,不管怎么说,他还要去再试一试。毕竟除了贷款,亏损只是暂时的。不久,也许就会出现转机,让圣格里高利甩掉债务,找回独立的自我。
决心已下,行动起来,他僵硬地穿过屋子,挪到对面的窗户旁。瞥见高空中一架飞机正微光闪烁地向北而去。那是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降低高度,准备降落在莫桑机场。他思量着,也许柯蒂斯·奥基夫就在这架飞机上呢。
沃伦·特伦特六居室的私人套房在15层,此刻,他就待在那里。从理发椅上起身走下,阿修罗伊斯·罗斯刚刚为他刮了脸。左侧大腿一阵钻心的刺痛,坐骨神经痛又犯了。看来,这是一种兆头,老头子反复无常的脾气今天得收敛一点儿啦。侧厅的私人理发室就在宽敞的浴室隔壁。浴室里设备齐全——蒸汽房、日式地嵌浴缸,还有内嵌式水族箱。水族箱里养着目光忧郁的热带鱼,透过真空玻璃张望着。沃伦·特伦特僵直地走进浴室,停在镜墙前,审视着修面的效果。他很满意,刮得不错,同时也打量着镜中的自己。
镜子里是一张皱纹深刻、棱角分明的脸;一张嘴微张着,偶尔也能幽默几句;鹰钩鼻、深陷的眼睛,眼神诡秘内敛。年轻时的他曾有着一头墨黑的乌发,现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但仍是厚重浓密的卷发。上浆翻领配上整洁的宽领带,还是不失一副南部名绅的形象。
精雕细琢的这副衣冠楚楚、威仪非凡的造型,要是在平时也许会让他感到神清气爽,可是今天却没让他欢快起来。过去的几周里,他一直郁郁寡欢,什么高兴事到他这儿都变得黯然失色了。今天已经是星期二了,他提醒着自己,本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正如这么多天来的每一个早上,他又开始算日子了。包括今天,只有仅仅4天的时间了:这4天,他要保卫这一辈子的努力,绝不能让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
对于自己不争气的悲观想法,这位饭店的所有者感到有些自责、恼怒,抖擞下精神,甩掉低落的情绪,一瘸一拐地走进了餐厅。餐厅里,罗斯已经布置好了餐桌。在橡木长餐桌上,浆挺的餐巾已经铺好,摆好的银制餐具熠熠生光,保温送餐车停放在桌旁,是刚刚火速从厨房送过来的。罗斯拉出座椅,沃伦·特伦特手脚僵硬地挪到座位前,终于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随即用手朝桌子对面招呼了一下。黑人小伙立刻又摆了一个餐位,拉把椅子连忙坐下。推车上还常备着另一份早餐,就是为应对老头子的一时兴起而准备的。多数情况,沃伦都习惯独自享用早餐。
摆上两份早餐——奶油面包屑焙蛋、加拿大培根,还有玉米粥,罗斯一声不吭,他知道老板想好了会先开腔的。其实,罗斯现在看上去挺狼狈的,鼻青脸肿的不说,昨晚打斗也留下了不少伤痕,他还用两块药贴把最重的伤口给遮盖起来了。但沃伦·特伦特对这些根本不闻不问,两个人都安静用餐、互不交流。最后,老头子应该是吃好了,推开餐盘,终于开了腔,“好好享用吧,你我两个以后也许都享受不到了。”
罗斯也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氛,“信托的那些人现在同意续订合约吗?”
“他们以前会,以后也会,可偏偏不是现在。”冷不防,老头子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天啊!曾几何时,我本来可以呼风唤雨,根本用不着求这个求那个的。银行、信托,所有的那些人都排着队巴结我,争着抢着借钱给我,求着我花。”
“对于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时代都变了。”罗斯倒着咖啡,“有的事变好了,还有一些变坏了。”
沃伦·特伦特酸溜溜地说道,“对你而言倒还好办,毕竟你还很年轻。你不用像我一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经营一辈子的所有一切,在自己的眼前崩塌消亡。”
真的要崩塌消亡了,他已心灰意冷。从现在起到星期五营业结束——仅仅4天后,他的事业将就此终结。饭店资产作为抵押,20年的赎回期限已到,而持有抵押的投资财团已拒绝续约,无力赎回的他也只有将饭店拱手相让这一条路可走。起初,当他得知财团的决定时只是很吃惊,但并不担心,也没太在乎。放贷的人有的是,他是这么想的,也许还都巴不得地要接手呢。当然了,就是利率要高一些。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个人需要有些实力,不管怎么说,至少也得拿出200万美元才能接手。
但真正到了跑贷款的时候,他就很狼狈了。处处碰壁,不留余地。银行、信托、保险,还有民间放贷人,谁都不答应。而且,都是一口回绝,连个托词都没有,这才让他最初满满的信心一落千丈。
一位银行家给他交了实底儿,这位老相识一语道破天机,“老伙计,像你那样的饭店现在已经不吃香了,该淘汰了。越来越多的人看透了,你那种庞大的独立经营店已经没什么前途了。当今的社会是联营店的天下,它们才能赚到钱。不信,可以看看你的资产负债表。我看你现在是开一天店赔一天钱呀。你怎么还能指望放贷机构把钱借给你打水漂儿呢?”
老头子不甘示弱,竭力辩驳。他声称,亏损日短,来日方长。生意改善了,扭亏为盈还远吗?可是,任你纵有百口,说得天花乱坠,人家就是油盐不进,分文不贷。
正当沃伦·特伦特在这个死胡同里苦苦挣扎的时候,柯蒂斯·奥基夫打来了一个长途电话,约他本周在新奥尔良碰个面。是绝处逢生还是落井下石呢?“沃伦,我可是打心眼里想要和你心平气和地聊聊天啊,”这位饭店业大王操着慢吞吞,还拉了长调的得州腔,从容舒畅地建议着,“毕竟啊,咱们俩可是这一行里的老古董了。我和你,也该抽空叙叙旧了吧。”但是,沃伦·特伦特也算是从风里雨里走过来的,并没有被表面的友好平和所蒙蔽,他闻到了杀气的味道。奥基夫联营店之前就已有所动作,看来秃鹫早就盘旋待机了,现在猎物即将断气,也该出手了。柯蒂斯·奥基夫今天就到,不用想也知道,这位“大鳄”已有十足的把握,圣格里高利大饭店的财务危机已经积重难返了。
沃伦·特伦特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把思绪拉回到了身前事,“饭店的夜班记录里提到你了。”他开始对阿修罗伊斯·罗斯的狼狈相产生了兴趣。
“我知道,”罗斯直言不讳,“我读过了。”夜班记录跟平常一样,大清早就送来了,他曾匆匆地扫了一眼,瞄到了一条标注:投诉1126–7套房吵闹异常。接着是彼得·麦克德莫特的笔迹:
阿·罗斯,彼·麦克德莫特共同处理,原委始末容后上报。
“还有呢,”沃伦·特伦特吼了一句,“我看你是不是还想把我的私人信函也读一读呢。”
罗斯咧嘴一笑,“我还没腾出空儿呢,现在就看,可以吗?”
听起来像是要吵架了似的,其实,这爷俩儿正闹着玩呢。虽然俩人从来都没约定过什么,却经常心有灵犀般地以这种方式交流,你吼一句我顶一句地玩着亲情游戏。但罗斯心里十分清楚这个游戏的规则,如果他真的忘记看记录的话,老头子一样会貌似暴跳如雷地训斥他,怎么对饭店的事务这么漠不关心。
现在轮到老头子发话了,沃伦·特伦特阴阳怪气地装起了可怜,“看来啊,只有我还蒙在鼓里呢。如果请你再透露点儿消息,是不是也不太为难呀?”
“那我就稍微为难你一下吧。”罗斯为他的老板续了一杯咖啡。“玛莎·普雷斯科特小姐,也就是那位普雷斯科特先生的千金,差点儿被强奸。您还想听下去吗?”
突然间,沃伦的表情僵住了,这让罗斯心里没底了,是不是玩笑开过头了?爷俩儿之间这种自在随意、主仆不分的关系主要是传承于罗斯故去多年的爸爸。老罗斯最开始只是沃伦·特伦特的贴身男仆,后来成了他的同伴和忠实密友。老罗斯跟沃伦说话时一点儿也不拘谨,总是不管不顾地张口就来。早先的几年里,沃伦很不适应,“黑煤炭”一开口,他就火冒三丈。后来,他们俩就都适应了,你损我一句,我顶你一句,倒是谁也离不了谁了。
老罗斯在10多年前就过世了,那时的阿修罗伊斯还是一个小男孩,但他至今还忘不掉当时在黑人老头的葬礼上,白人老头沃伦·特伦特的那张脸,神色凄楚、新泪留痕。黑人爵士乐队激情地演奏着《哦,他没在漫步吗》,他们跟在乐队后面,一起离开了橄榄山墓地。沃伦牵着小男孩的手,生硬地跟他说,“你和我,我们继续住在饭店里。以后,我们一起做点儿事。”
小男孩深信不疑地应允了,其父已逝,其母早亡——在其初到人间之时。现在的他已举目无亲,彻底成了孤儿。而沃伦口中的“做点儿事”就是供他上私立中学,再上大学法学院,再过几周,罗斯就要大学毕业了。
岁月留痕,幼蛹化蝶,小男孩也长成了小伙子。长大成人的小伙子就把老头子的私人套房接管了下来。虽然那些体力活儿还是由饭店雇用的工人来干,罗斯现在干的还是老罗斯的活儿——当老头子的贴身男仆。沃伦对于罗斯的私人服务倒是坦然笑纳了。但是,要么不置褒贬,要么吹毛求疵地大发雷霆,全看他当时的心情。
有时候,这爷俩儿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罗斯先动怒——他知道,这可是老头子求之不得的呢,每次都是沃伦先做个系扣,说几句貌似不咸不淡的话,勾着罗斯先发火。
罗斯很清楚,他们爷俩儿亲密无间、情同父子,沃伦可以允许他肆意妄为、无拘无束,要是换成了别人,连门儿都没有。即便如此,罗斯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再怎么溺爱也不是无限的,终究会有条不易察觉的底线,他绝不能越过。
于是,罗斯一本正经地讲述着,“那位年轻的女士呼叫救命,恰好被我听到了。”然后,就一五一十地讲了自己的行动,没有一丝添油加醋的成分,至于彼得·麦克德莫特的介入则是实事求是,不置褒贬。
沃伦·特伦特静静地听着,最后问了罗斯一句,“麦克德莫特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为什么你还对他有成见呢?”
这可不是第一次了,罗斯再一次被这位暮年老人敏锐的洞察力所震惊。
他不敢隐瞒,“也许就像爱情,两人好是如鱼得水,恰如相合的化学溶剂;我跟他正好是相斥,水火不容,恰如白面粉碰到黑炭火,一触即发。或者可能就像在球场上,我不太喜欢像他那种高大强势的白人橄榄球员偏偏要伪善地跟像我这样矮半头的黑人小子示好吧。”
沃伦·特伦特讥讽地瞅着罗斯,“虽然比喻用了不少,可还是深奥难懂啊,你的思想可真复杂。但你想没想过,你这么做是不是冤枉麦克德莫特了呢?”
“如我所述,也许就是化学反应,天性使然。”
“你爸爸也是天性使然,洞悉人心,人心叵测,心怀芥蒂。但他的度量可比你大得太多了。”
“小狗倒是谁拍拍它的头,它就跟谁好。那是因为它本就不复杂,没有知识,也没有受过教育,让它拥有复杂的思想,能够复杂地思考。”
“就算是受过大学教育,有了知识,我也不觉得会说出这么尖酸刻薄的话。”沃伦审视的目光正好和小伙子的对上了,罗斯不再争辩了,脑海里所涌现出关于爸爸的回忆,总是让他心潮澎湃、无法平静。
那个年代出生的爸爸,双亲还都是黑奴。罗斯估计,就是现在侮辱黑人时所说的“臭黑鬼汤姆叔叔”。而那时的爸爸,却欣然接受生活赐予或强加的一切,没有疑惑,也没有埋怨。
很多事情超出老罗斯的认知,却没有撼动他平和的心。但那不意味着他没有自我,相反,他拥有自己独立的灵魂。这一点从他与沃伦相处的关系中确证无疑。他还拥有一双洞悉人心的眼睛,看得至深至透,以至返璞归真,让人们错认为那只是穷乡僻壤的小农意识呢。
阿修罗伊斯深爱着他的父亲,在这样的时刻常常会勾起他深深的思念。现在,他已思心过切,方寸大乱,只是应着,“也许我用词不当,但话糙理不糙吧。”
沃伦·特伦特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掏出老式短链怀表,“你去跟麦克德莫特那小子说一声,我要见他,让他来这儿吧。今早我真有点儿累啊。”
× × ×
饭店大老板好像在自言自语着,“马克·普雷斯科特先生在罗马,是吧?我该给他打个电话。”
“她的女儿执意不许我们这么做,”彼得·麦克德莫特连忙应道。
两个人在沃伦·特伦特套房奢华无度的会客厅里说着话,老头子舒舒服服地陷在软椅里,双脚搭在脚凳上,彼得坐在他的对面。
沃伦突然暴怒,“这里我说了算,如果她在我的饭店被强奸了,她也得认命,该怎么办也得听我的。”
“事实是,我们成功地阻止了悲剧的发生。但我想查出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早上见过那个女孩了吗?”
“我早上去看过了,她还没醒。我留了信,让她等我去了再走。”
沃伦·特伦特叹了口气,挥挥手止住了彼得。“你全权处理吧。”语气很明确,不想再听这个事了。彼得松了口气,看来罗马的电话不会打了。
“还有一件事,我也想查查,有关客房接待员的。”彼得把艾伯特·威尔斯事件又描述了一番,当提到他们欺负老实人,肆意妄为地把威尔斯的房间调换了的时候,彼得发现,沃伦·特伦特的脸阴沉了下来。
沃伦再次咆哮,“那间房几年前就该封了,也许现在就该把它给封了。”
“我想倒没有必要封闭,如果让住客知道那是最后一间房,并向其说明房间的实际状况的话,还是可以用的。”
沃伦·特伦特点点头,“安排好它。”
彼得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想,应该对房间的调换在总体上做出一些明文规定。毕竟出现的问题不是一件两件,我觉得应该强调一点,我们的客人不是棋盘上的棋子,想怎么动就怎么动。”
“你把那一件事办好就行,如果我想到了什么明文规定,我会发布的。”
一票否决,简单粗暴。彼得没有说话,也觉得很无奈,饭店错误经营管理的典型案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个问题出现后,只做个别处理,罕有或者根本就没有去挖掘根源的意识——典型的舍本求末、治标不治本。尽管多说无益,彼得却仍在接着往下说,“我想,您应该知道克罗伊登公爵夫妇吧,公爵夫人想让您亲自觐见呢。”他把泼虾汤事件汇报了一番,又讲了服务员索尔·纳切兹口中那个吹毛求疵的版本。
沃伦·特伦特没好气地嘟囔着,“我知道那个母夜叉,不好惹呀。不辞了服务员她是不会罢手的。”
“我认为,不该解雇他。”
“那么就叫他钓几天鱼去,带薪,但这几天千万别在饭店里露面了。告诉他,我说的,再泼就泼滚烫滚烫的,往公爵夫人的脑袋上浇。我估计,她还把那帮狗崽子带来了吧。”
“是的。”彼得微微一笑。
路易斯安那的州立法严令禁止把动物带进饭店,而对于克罗伊登公爵他们一家,沃伦·特伦特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特别关照过他们,贝灵顿梗宠物犬可以带,但别让官方盯上就行,可以从后门悄悄地带入带出。不过,公爵夫人却得寸进尺,每天都带着那帮小狗大摇大摆地从前厅示威游行般地通过。已经有两位眼红的爱狗族气急败坏地质询了,为什么他们的宠物就被饭店拒之门外了呢?
“我昨晚跟奥格尔维发生了口角。”彼得把警卫长缺勤的事,还有随后两人的交锋都一一做了汇报了。
回应出奇快,“我以前告诉过你,奥格尔维的事不用你操心,他直接归我管。”
“这么做很麻烦,一旦有事需要他……”
“你听不明白话吗?别管奥格尔维!”沃伦·特伦特一副脸红脖子粗的样子,但彼得却觉得,老头子并没发那么大的火,更多的是尴尬和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把铁帽子给奥格尔维没道理啊,大老板应该不至于如此昏庸吧。彼得很纳闷儿,到底这位离职警察的手里有什么把柄,能把老板挟制如此?
正思量间,话题突转,沃伦·特伦特正式宣布,“柯蒂斯·奥基夫今天入住,他要两间毗邻的套房,我已吩咐下去了。你最好确保万事俱备,静候他入住。他一到,立刻通知我。”
“奥基夫先生会久留吗?”
“不清楚,变数太多。”
一时间,彼得对老头子怜心大起。圣格里高利大饭店,虽然现在在经营管理方式上的恶评如潮、诟病不断,但对于沃伦·特伦特来说,这里可不仅仅是一家饭店那么简单。这家饭店是他一生的心血所铸,就像他的孩子一样:看着它茁壮成长;看着它从无名到显赫;看着它从最初不起眼的小楼,壮大成覆盖整个街区大部的摩天大厦。
饭店声名鹊起后,一直就誉满全美。圣格里高利这个名号,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是响当当的,在全美的饭店业里更是跻身前列,比肩于比尔特莫尔、芝加哥的帕尔默、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等老牌巨擘。昔日的威名远扬、曾经的风光辉煌,如今都随时代的逝去渐行渐远,怎么能不让人扼腕痛惜。
威名和辉煌的远离并不可怕,也不算终结。彼得并未气馁,新资金的注入和严格规范的经营管理必能创造奇迹,起死回生,甚至重现辉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事到如今,看来只能假手于人了——彼得认为会是柯蒂斯·奥基夫。一想到奥基夫,彼得就很怅然,看来自己在这里的时日也是屈指可数了。
饭店老板又发话了,“在饭店举行的会议,状况如何?”
“约半数的化学工程师已经退房,其余的今天也会全部离开。新入住的金高乐公司参会人员已安排妥当,他们占了320个房间,情况比预期要好,我们已相应地增加了午餐及晚宴的供应量。”老头子赞许地点点头,彼得接着汇报,“全美牙科医学大会明天召开,昨天已有部分入住,今天会更多,用房接近280间。”
沃伦·特伦特嘟囔了一声,表示很满意,并在心里盘算着,至少还不都是坏消息。会议经济是饭店生意的命脉,是重要的输血管,两个会议加在一起,虽然还是不能抵消最近在其他方面的亏损,可也是很大的一笔补偿。同样的道理,牙医大会也会收益不少,拉亏向盈。几天前,朝气蓬勃的麦克德莫特刚获悉牙医大会预期安排流产的可靠消息,就迅速动身直飞纽约,并向大会组委会成功地推销了新奥尔良和圣格里高利。
“昨晚我们客满了,”沃伦·特伦特有些担忧,“这一行就这样,今天撑死你,明天就饿死你。今天新入住的人应付得了吗?”
“我早上一来就查了,退房的也算够用,有点儿紧张,超额预订稍微偏高。”
圣格里高利经常接受超额预订,也就是预订房数超过实际房间数。但是,所有饭店都这么干,之所以敢这么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些预订是无效的,住客只订不住。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演变成,看谁能猜得准无效预订的准确比重。在大多数情况下,凭借经验和运气基本都是饭店胜出,退房入住基本平衡,达到理想状态——客房全满,有效预订全部满足。但偶尔,饭店也有失算的时候,那可就是大麻烦啦。
对于所有的饭店经理来说,职业生涯中最悲哀的时刻,就是跟义愤填膺的准住客苦口婆心地解释,为什么他们订了房间却没地方住。而经理呢,不仅会对客人表示同情,同时他还会意识到,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位客人在被他打发走了以后,将永远不会踏入这家饭店一步。
彼得,这位经理最悲哀的时刻是纽约的一次面包师会议。面包师们开完会并没有走,打算再多住一天,以满足部分人环绕曼哈顿月光航游的愿望。250名面包师带着妻子留了下来,还很不幸地没有提前知会饭店。饭店方面则以为这250对客人会按时退房,随后就可以安排一个工程师会议的参会人员入住了。
结果可想而知。人仰马翻、鸡飞狗跳。几百名愤怒的工程师和他们的女眷驻留前厅,一些人还挥舞着提前两年预订的凭证。这一段段一幕幕,每当彼得回忆起来时,都会感到心有余悸。最后,城市里的其他饭店也被塞满了,只好把新入住的客人分流到纽约城郊偏远的汽车旅馆里。直到第二天,那些鸠占鹊巢的面包师们才无辜地扬长而去。
但是,分流工程师时那笔创纪录的打车费,外加因想要避免起诉而赔偿的巨额现金封口费,全部都要由饭店承担。这样算下来,抵消了这两个会议的收益不说,还亏损了不少。
沃伦·特伦特点上一支雪茄,示意麦克德莫特自便。彼得也从沃伦身旁的匣子里取出雪茄,继续说道,“我跟罗斯福饭店打过招呼,如果咱们这边今晚的房源吃紧,他们答应可以帮忙,大概能让出30间。”彼得觉得有了这个消息,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张倒扣的王牌只是以防万一,有备无患。就算是行业的死对头,在这种房源危机面前也会帮上一把的,谁知道明天的风向会不会突然逆转,来个角色互换呢?
“很好,”沃伦·特伦特非常满意,雪茄烟雾腾起,萦绕不散,“秋季的营业前景如何?”
“前景不好,令人失望。我已上报给您,两个工会会议泡汤了。”
“为什么?”
“还是我以前提醒过您的理由,我们坚持种族隔离政策,这不符合《民权法案》,而工会又挺记恨这个。”彼得在讲这些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瞄了一眼阿修罗伊斯·罗斯。此时,罗斯已经来到房间,正在收拾着一堆杂志。
黑人小伙头都没抬,故意操着与昨晚同样夸张的南部口音,“不用您劳神顾及我的感受,麦克德莫特先生,因为我们这些黑小子已经习惯了。”
沃伦·特伦特整张脸一皱,思绪万千,随后厉声道,“行了,别在这儿装腔作势的。”
“是,先生!”罗斯放下手中正要分类的杂志,面对两人站定,恢复了正常的腔调,“我想说的是:工会做了他们该做的,因为他们有社会良知。不光是他们,越来越多的会议组委会,甚至普通百姓,都会对我们饭店避之不及,直到我们和与我们同类的饭店都承认时代已经变了。”
沃伦·特伦特朝罗斯挥挥手打断了他,又示意彼得·麦克德莫特,“你跟他说,在这儿不用跟他拐弯抹角。”
“很不幸,我不想反驳他。”彼得平静地说,“他说的没错,我们所见略同。”
“所见略同?为什么呢,麦克德莫特先生?”罗斯讽刺着说,“你觉得对生意有好处,还是干活更顺手?”
“这些都是很好的理由啊,”彼得也不辩解,“如果你认为我就是因为这些,那就是了,随你便吧。”
沃伦·特伦特把手重重地砸在座椅扶手上,“够了,别管什么理由了!现在的问题是,你们都是笨蛋。”
这个问题已经翻来覆去地闹腾过好几次了。在路易斯安那州,联营同盟饭店已经在几个月前就在名义上废除了种族隔离政策,而一些独立经营饭店——以沃伦·特伦特和他的圣格里高利为首,却拒绝废除。大多数迫于《民权法案》压力而只是暂时废除相关规定的饭店,也是好景不长。在过了最初的监察风头之后,就又悄悄地恢复了根深蒂固的隔离政策。甚至本来要作为样板的范例案件都搁置未决,种种迹象表明,借助强大顽固的地方支持,抵制者有效地阻止了废除的进程,也许这场废留之战将旷日持久。
“不!”沃伦·特伦特恶狠狠地掐灭了雪茄。“我不管别的地方怎么样,我只想说,在我的一亩三分地里,我们不准备那么做。既然已经丢了工会的会议,很好,我们这一段也太安逸了,该精神精神了,加把劲找其他的出路吧。”
× × ×
沃伦·特伦特独自留在了会客厅,耳畔传来外面关闭大门时发出的声音,彼得·麦克德莫特走了;还有阿修罗伊斯·罗斯的脚步声,从大门返回到那间摆满书籍的小起居室,那是黑人小伙的天地。几分钟后,罗斯就会离开,平时他基本都是这个时候去法学院上课。
宽敞的会客厅里寂静无声,只有空调在潺潺低语;偶尔从楼下街区零星传来几声闲散迷途之音,穿透了厚重的高墙和隔绝的窗棂。晨曦渐醒,一点儿一点儿地试探,悄悄地在宽幅地毯上爬行。望着那一缕阳光的成长,老沃伦似乎听到了他心脏深重而疲惫的跳动——那是几分钟的暴怒吞食他生命的声音。
这是健康的求饶,他知道,该是珍重休养的时候了。可是现在,似乎千般困苦缠身,万事皆不如意。想要收敛自己如脱缰野马般的情绪很难,平息怒火,做到心如止水更是难上加难。也许如此这般的盛怒只不过是脾气暴躁的表现——岁久年高的副作用吧。但更可能是他嗅到了被抛弃的味道——太多的东西悄悄地离他而去,永远地消失,而他却无能为力。不仅如此,怒火似乎无孔不入、不请自燃——除了那短暂的几年。那段逝去的日子,赫丝特教他灭火的日子——添一勺耐心,再加一匙幽默。那段日子,他远离了热火,被拥在水的怀抱里。静静地坐在那儿,沃伦任由回忆搅动着他的心。
恍如隔世!那是30多年前了,燕尔新婚,他抱着她,年轻的新娘,跨过这间屋子的门槛。喜鸳鸯、比翼鸟,转瞬即逝。短短几年,笑语欢颜不羡仙;哪知天妒良缘、噩梦突降,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击倒了赫丝特,短短24个小时就香消玉殒;只留下沃伦形影相吊,悲痛欲绝,熬度余生——还有这座失去了母亲的圣格里高利。
饭店里现在还能回忆起赫丝特的人寥寥无几,就算是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元老虽然有点儿印象,但也已经似是而非,模糊不清了。只有沃伦·特伦特的脑海里有着她永不磨灭的印记:像芬芳甜蜜的春蕾,赐予他温和的时日、美满的生活,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再有。
陷入静寂无声的世界不能自拔,从背后的门厅传来丝裙轻摆的沙沙声,似乎轻快婀娜地移步而来。他转过头去,原来只是回忆的一个玩笑。屋子里空荡荡的,还是只有他一个人。很罕见,沃伦的双眼渐渐湿润,眼前已是一片模糊。
深陷在座椅里的沃伦僵直笨拙地站起身来,忍着伴随而来的坐骨神经痛如刀剜般的疼,挪到窗前,俯瞰三角屋顶林立的法国区——现在的人们又重新叫它“老广场”了。再远眺就是杰克逊广场及晨光摩挲、熠熠生光的大教堂尖顶。掠过参差的尖塔便是漩涡连连的密西西比河了。中流静帆一行,默盼驶入那繁忙的码头。这是时代的信号,他感叹着。18世纪以来,新奥尔良像钟摆似的摇荡在富饶和贫困之间。汽船、铁路、棉花、奴隶制、解放黑奴、运河、战争、游客……每一次穿插更迭或馈赠财富,或招致灾祸。现在的摆锤带来了兴盛——虽然可能并未眷顾圣格里高利大饭店。
但那还重要吗?至少对于他本人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饭店拼死拼活地工作,值得吗?放弃了,卖出去——这一点他完全可以做到,本周内就可以。然后,让时间和变革把他和他的圣格里高利一同吞没,了无痕迹,为什么不呢?柯蒂斯·奥基夫会开出一个大价钱的,奥基夫连锁饭店有这个气魄和实力。特伦特本人则可以卸下包袱,退出困局。先偿还完全部的抵押贷款,再安抚好几个小股东,还会剩下一大笔钱,可以让他随意地选择任何生活方式来安度余生。
投降,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答案。向变革的时代投降。毕竟,除了砖头和灰浆,饭店还能算什么?他曾经试图粉刷过生命的色彩,可最终依然褪尽还原。就这么做吧!
等等……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会留下什么吗?
什么都没了。对于他自己来说,连渣子都不剩了,甚至在地板上走来走去的阴魂都散去了吧。他犹豫不决、思前想后,目光环顾着眼前舒展开来的城市。它不是也在历经变革吗?法国人来过,西班牙人来过,现在是美国人,不也不失本心地存活下来了吗?并成为千篇一律的时代下,与众不同的自我。
不!不会卖的,至少现在还不会。还有希望,他要再咬牙挺一挺。还有4天,不管怎么说,他还要去再试一试。毕竟除了贷款,亏损只是暂时的。不久,也许就会出现转机,让圣格里高利甩掉债务,找回独立的自我。
决心已下,行动起来,他僵硬地穿过屋子,挪到对面的窗户旁。瞥见高空中一架飞机正微光闪烁地向北而去。那是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降低高度,准备降落在莫桑机场。他思量着,也许柯蒂斯·奥基夫就在这架飞机上呢。
相关热词搜索: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