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萧逸 还魂曲 正文


2025-10-30  作者:萧逸  来源:萧逸作品集  点击:

  在晨风寂然的街道上,管照夕飞快地驰着,他唯恐走不成,所以他行驰得非常快。
  一个时辰之后,他已来到了市街之上。
  这时天还没有大明,只有几家赶破车的,拉着青菜往菜市上去。照夕又行了约十二分钟,才找到先前那家客栈,天还没亮,也不便打门,他干脆越墙而入,见店内一片寂然。偏院里已经有人起来了,一个小伙计在拉着风箱,升着蓝焰焰的炉火,另有一个围着围裙的伙计在推磨。
  照夕轻轻走到自己那间房间,推门而入,想了想此处也不便久留,还是早些离开的好,遂把东西整理了一下,这时耳中仿佛听到窗外有马嘶之声,一少女口音嚷道:“快算账!快算账!”
  一个伙计答应着道:“姑娘!这么早您上哪去呀?”
  那姑娘不知又说了些什么,照夕没有听清楚,他暗暗奇怪道:“想不到还有人起得比我早呢!”
  当时仍然低头整理东西,所谓东西,也不过是他脱换下来的几件旧衣服;还有些银子。旧衣多已破烂,也不便再穿了,只把银两打点一下,系在身上,把那口剑,用布包缠上,也背在背上,这才开了房门,扯着嗓子大叫道:“店家!店家!”
  他叫了十几声,才见由前院跑过来一个伙计,这伙计正是替他去当东西的那个伙计,他口中连连道:“来啦,来啦!”等到了照夕身前,不由发着怔,用手摸着脖子道:“我的爷,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呀?昨晚上上了门,我看你这屋里还没人呢!”
  照夕含糊答道:“我刚回来,这就要走,你给我算算账,还有,能找一匹马不能?”
  这伙计翻着眼道:“奇怪!天还没亮呢!怎么你就要走?这么早哪儿找马去呀!马房还没人。”
  照夕皱眉道:“那就算了!怎么方才我听见马叫呢?”
  这伙计龇牙一笑道:“我的爷!那是人家丁小姐自己的马;而且昨晚上就由棚里牵出来了,就拴在这棵枣树上。”
  他用手指了一下那棵枣树道:“你看,拉的到处都是屎,没办法,人家是姑娘家,咱又不好说什么……”
  照夕这时怔怔地发着呆,暗想莫非真是她么?那可真是太巧了,差一步……
  当时问那伙计道:“你说的那个丁小姐,是不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挺高的个儿,剪的短发?”
  那伙计咧着一张大口笑道:“可不是,一点不错。相公!这姑娘你认识?”
  照夕当时也不及答话,飞步就往门口跑去,后面的伙计大声叫道:“走了!来不及了……”
  照夕也不理他,穿过了一进院落,来到门口,只见小街寂然,哪还有丁裳的影子,他不由得跺着脚,连连嗟叹不已。
  那伙计还追上来问长问短,照夕不耐烦地付了房金,遂扬长而去。
  到了晚上,又到了开封地面,这地方可是热闹极了,但照夕也不敢久留,在一家小客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花了七两银子买了一匹瘦马,遂又向前疾驰赶路。
  他备足了充分的干粮,放马在这黄土大道上走着,马行一日,到了晚上就到了“封邱”镇城,看看人马,全成了一色黄色,加上汗水,愈发像是掉到了泥潭中。
  封邱地面上繁华得很,因为这地方紧邻冀省,两省来往的人很多,从山东菏泽、曹县等地方来贩卖府绸的商人也很多,大街上极为热闹。照夕实在走不动了,只好找了一家小店住下。好好地洗了一个澡,一个人走出店外,凑巧这家客店对面就是一戏馆子,演唱的是豫省地方戏河南梆子,戏码贴的是《三骑驴》、《甩大辩》,前来看戏的人极多,他因没看过这种戏,一时好奇,也就挤了进去。
  那时戏馆子,可不像如今这种式样讲究,乱哄哄的,抽旱烟的,卖瓜子的,泡茶打手巾把的,满园子乱吆喝。
  整个大厅里,约有二三十张八仙桌,都坐满了人,正中还有一层布幔隔开。前面坐的是当地几个有身份的人物,左面有青布围开一小片地方,那是专门给女宾坐的地方,坐着七八个当地娘儿们和大妞。
  照夕因是单身,见前面一桌有几个空位子,他就走过去坐下。同席的是两个上年纪的老头儿,正在兴致极浓地谈着,就听一个道:“这常三妞是白九莲的嫡传门人,她唱的是豫东调,咱最喜欢看她的樊梨花挂帅。来到咱这地方,贴三骑驴还是头一回,不知怎么样?”
  那另一个留着八字胡的胖老人,闻言笑得两只眼眯成了一道缝,一面点着头道:“错不了,既是白九莲教出来的,错不了。白九莲当初在开封唱的时候,我常看。三骑驴我也看过,不过要说拿手,还是《三上桥》,身段好,甩大辫也不赖,辫子舞的是真好!”
  二人一问一答,谈得津津有味,照夕坐一边,可是一点也听不懂。
  须臾开锣,也仿照京戏一样,闹了一阵台子,然后才启开幕帘,这时一个检场的,在台上贴一张红纸,上面写着“真驴上台”,一时大家都乐开了。
  那胖老人乐得拍了一下桌子,咧着口笑道:“奶奶的!真行!这戏敢情上真驴,只听说过白九莲,想不到如今她徒弟也行了……”
  他用力过猛,以至桌上的盖碗,都被震得往上一跳,茶水溅了照夕一身,照夕不由皱了皱眉。本想发作,可是看了看对方,已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就把这口气忍下了,只听见幕里面一阵吆喝,戏就开场了。
  三头小毛驴慢慢走了出来,驴背上坐着三个大妞,扭着身段,口中“哼阿嘿!伊呀嘿!”的一边唱着,一边扭着出来了,台下爆出了如雷的掌声。
  照夕对这种地方戏,本是门外汉,以为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谁知道一看下去,却是愈看愈有意思。因为戏中对白极易懂,唱词也近白话;而且颇为风趣,这又是一出闹戏,大意是说一个书生路途遇着三个骑驴的女鬼,女鬼爱其英俊,百般纠缠,书生遂不能自持,以致日夕与三女鬼纠缠,久之成疾。后幸有天神哪咤三太子下界剿妖,始救其生。
  这出戏中那常三妞饰一女鬼,唱做加了分量,演出极佳,那媒婆和书僮,演唱也甚滑稽,照夕竟看出了神。
  直待这头一出结束了,他尚没有走意。于是茶房又开始满园子甩毛巾把子,各种水果叫卖的声音也响了起来,真是乱得可以。
  照夕正自耐着性子,想接着看下一出《甩大辩》到底如何个精彩法,忽然肩上被人轻轻拍了一下。照夕不由回过头来,却是一个茶房,笑着弯腰道:“相公是姓管吧?”
  照夕怔道:“不错!你怎么知道?”
  这茶房由怀中摸出了黄绸子小包,嘻嘻笑道:“有一个小姐,叫我把这东西,交给你相公。”
  照夕接过小包,觉得入手极重,知道内中定是银子,不由奇道:“那位小姐呢?”
  茶房回过身来,想用手去指,可是他手指了一半,却指不出去了,不由用手摸着脖子道:“咦!怎不见了?”
  照夕不由心中一动,当时忙由位上站起,道:“走!你带我找她去,看看是谁。”
  二人一前一后挤出了人层,那茶房口中连连道:“怪事!方才她明明坐这里的,怎么不见了呢?”
  照夕跑出门口看了一下,也不见有什么人,便问那茶房道:“那小姐什么样?你说说看!”
  茶房皱着眉道:“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家,个子不矮,也是来看戏的。我正在泡茶,她把我叫过来,指着相公说,说你相公是她一个亲戚,叫我把这一包东西交给你;还说相公姓管,谁知我过去,她倒走了。”
  照夕微微皱了皱眉,心中知道那姑娘所谓的亲戚,全系胡诌的,唯恐茶房看着起疑,笑了笑道:“啊!是她呀!我想起来了,你去吧!谢谢你了。”
  这茶房笑着弯了弯腰,却没有走,照夕又摸了几个制钱给他,他在手上翻了翻,才走了。
  照夕这时匆匆把小包打开,不由怔了一怔,原来,竟是八片黄澄澄金叶子,每片都有三四两重,怪不得这么重呢!
  他忙把金叶子包上,却发现一张纸条,抽出来就灯一看,却见上面写的是:“不忍见你落泊街头,黄金数十两,赠为旅金,可另购良驹,无事早日离豫为好!知名不具”
  字迹虽不十分工整,倒也娟秀,他心中动了动,暗忖:“这到底是谁呀?怎么对我这么清楚?”
  他想到了尚雨春,又觉不对,别说她伤还没好,即使是伤好了,也不可能。
  于是又想到丁裳,可是丁裳不是生自己的气了么?她又怎会送我金子呢?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是谁,偏偏那茶房也没记清楚,经此一来,他也就没有心情看戏了。
  当时走出了戏馆子,回到了店中,又把那字条取出来,看了一遍,依然猜不出是谁!
  心想这人对自己竟有赠金之恩,日后总会见面的,我又愁些什么?只是奇怪这人语气,像是和自己相熟似的。
  他想了半天,就决定照这人的话,换一匹好马赶路。想到了这里,他不由奇怪暗中人,居然连自己骑的马也清楚,可谓是无所不知了。
  当时心怀纳闷的召来店伙,告诉他,叫他把自己那匹瘦马给卖了。
  那店伙跟着他走到了马厩,看了看他那匹马,又用手翻了翻那马的眼睛,看了看蹄子,不由一个劲地皱眉,只口中啧啧有声道:“这马还能骑呀?”
  照夕红着脸点头道:“怎么不能骑?我骑着它跑了不少的路呢!”
  这店伙倒是挺内行,又用手摸了摸马肚子下面,嘿嘿地笑道:“我的爷!我有生以来,还真没见过这么窝囊的马,老瘦都还不说,还长了疮,这马能骑?简直是哄人嘛!”
  照夕被说得脸色通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反正你看着办吧!多少总能卖几个。”
  这伙计笑着摇头道:“我看卖给卖马肉的,人家都未必要,就剩下骨头了,肉酸。”说着又用手把马嘴翻开道:“大爷你瞧瞧它的牙口,这马是真不行了。”
  他口中这么说着,到底还是把马由槽里牵了出来,又把马鞍取下来,点头道:“这鞍子还能卖个三两银子,马我看只有卖给对街的三瘤子杀了卖肉。”
  照夕这时见那瘦马,还一直用头在自己身上擦来擦去,口中打着喷嚏,似乎还不知自己悲惨的命运即将来临。
  他心中不由有些不忍,当时慨然道:“要是卖肉就不必了,真要是没人要,你还是把它牵回来,我留着骑算了。”
  伙计一听,似乎发了一会儿怔,皱着眉叹道:“好吧!我看顶多也就卖个三两银子,连鞍子人家能出五两就很不错了。”说着由一边抽出了几根枯草,往鞍子上一插,照夕不由奇道:“这是干什么?”
  这伙计眨着眼皮笑道:“这是卖马的规矩,要不然人家怎么知道卖?插上草,人家一看就明白了。”
  照夕心中暗笑道:这倒像秦叔宝当年卖黄骠马了,只是我却是身上有钱,不像当年秦琼穷得身无分文。再说秦叔宝那种忠义精神,也确实令人拜服,我是不能和他相提并论的。
  想着这伙计已牵着这匹瘦马出去,照夕也就回房子里,坐下喝茶。
  不想才喝了没几口,却听见先前牵马的伙计,在门外大叫道:“管大爷!管大爷!你在哪间房里?快出来吧!“照夕不由一惊,心想莫非又出了什么事,忙跑出房外,却见那店伙,手上捧着一个大银元宝,笑得嘴都合不拢,一见照夕不由叫道:“真是怪事,这马还能值这些钱,真是邪门!”
  照夕也不由奇道:“这么快就卖了?”
  伙计一面把银元宝递上,一面傻着脸道:“你看这事有多怪,我才把马牵出去,还没走几步,就过来一个小子,问我是不是卖马的?我说是呀!这人看了看马,我说你老看着给吧!嘿!你猜怎么着?真他娘的怪事!”
  这伙计一高兴,什么话都出了口,照夕不由心中奇怪追问道:“后来呢?”
  店伙笑了几声,才道:“这小子!大概是个富家公子,说话怪嫩的,像个娘儿们,他哪懂马!当时还说这马不错,问是谁的,我就实话实说,说是我们店内一个姓管的相公的,这书生听了就点点头,由袖子里拿出这元宝。我一看吓了一跳,就问他要找多少?谁知他牵过马,扭头就走了,一面说不用找了,你看这事怪不怪?”
  照夕这时真也被弄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几天,连着发生怪事,当时闻听之后,想了想,又掏出半两碎银子,赏给了这伙计。自己转身入室,想了半天,断定这买马之人,定也是在戏院子里赠自己金叶子那个姑娘,只不过是改了装束而已。
  他想了半天,竟也不敢确定是谁,总之这人定是一个很熟的人就是了。
  他早早地就寝第二天起了个早,把身边收拾了一下,就离开了客栈。一个人走向大街,见身上衣服已很脏了,又在一家衣铺买了两身衣服。此地有从山东曹州府来的土蚕丝绒的府绸,穿上倒很凉快,他又买了一把折扇,看起来像一个土财主的儿子似的,自己看了看也不禁笑了。
  他慢慢扇着扇子,在街上走着,一只手提着包袱,背后又背了一把剑,虽是用布条缠着,可是看来也知是一件兵刃。
  偏偏配上他这一身打扮,显得不伦不类,他一个人走到了街头,见正北面飘着一面青旗,上写一个“牲”字,就知道这是贩卖牲口的地方了,不但是卖马,还卖骡子、驴子。
  他迈着方步进去,见里面地方还不小,正有一个头上缠着布的马贩子,用刷子在刷马,见照夕进来,他就问有什么事。照夕说明来意,他就放下刷子,领着照夕到后院马厩里面看货,对于马他也不外行,从前小时候就懂,挑了半天都不大中意。最后选了一匹黑马,个子虽不太高,可是牙口极好,年岁也轻,喂得十分壮,问一问价,马贩子开口就要六十两银还不带鞍,讨价还价,五十二两银子成交,又花了十两银子配了一副鞍缰。“人是衣裳马是鞍”这话真不假,鞍子一上,这匹黑马愈发显得神骏了。随着就牵出去钉马蹄铁,原来还是一匹刚来的新马,从没有被人骑过。
  费了半天劲儿,才算把马蹄甲削平,待钉子钉上时,还有用布把马眼蒙上,就如此这马还是十分“闹手”,三四个人费了半天劲,才算一切弄好了。
  照夕付了钱,扳鞍上马,这匹黑马来自新疆,素日骋驰草地,久已成性,早已不耐眼前寂寞。照夕方一上马,它就长啸了一声,冲门而出,若非是照夕用劲勒着缰,真怕要把街上行人都撞倒了!
  马贩子也冲出来高叫道小心呀!照夕无意得此良驹心中大喜,当时回头笑道:“你放心!没有问题。”
  谁知说话的工夫,这匹黑马又怒啸了一声,奔驰而出,只听见哎哟一声,有人叫道:“可踩死人了,骑马的下来吧!”
  照夕忙下了马,用左手扣着马缰,用劲一带,这马在他这种神力之下,才算老实了。
  就见一个挑担子卖烧饼果子的老头,四脚直伸着被撞到了路当中,脸朝下趴着还一个劲地哎哟不停。同时路上围了不少人,有的还叫道:“可别叫这小子走!可出了事了!”
  照夕不由气得直叹气,心说真倒霉,马才骑上,就出了事。当时正不知如何,那马贩已跑来,一面道:“怎么样!出事了吧……唉!我来吧!”
  他说着过去把那老头给扶起来,可是老头却硬赖在地上不肯起来,嘴里叫得更大声了。可是看他身上,却又是什么伤都没有。
  这时就有和事的好人出来劝解了一番,要照夕赔几个钱,那老头还坚持非要十两银子不可。
  照夕无奈,只好认倒霉,给了他十两银子,这老头就挑着担子,一拐一拐地走了。
  经此一来,他也不敢在这人多的大街上骑了,自己牵着马走着。
  等走过了这条街,人就少了,他就上了马,操着轻快步子向前跑着,愈走人愈稀,他就抖了一下马缰。这匹马长啸了一声,双耳向后一竖,拨开四蹄,疾如星掣电闪,须臾已跑了十好几里路。
  此时人有精神马如龙,他就不加拘束,任那马如飞地向前疾驰着,等到了中午,可就到了豫省的边界了,他看见这边竖着石碑,一边是“河南界”,一边是“河北界”。
  照夕下了马,天可是真热,人马都出了汗,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子,都是槐树,青葱葱得十分美丽,林前有一水池。还栽着几棵柳。
  他就牵马过去,先让马喝了些水;然后把马系在树上,自己就靠着树坐下歇了歇。
  掏出了干粮,吃了点,觉得口很渴,偏巧自己身上没带水,他就想到附近人家先去讨点水喝。
  想着就站了起来,正想举步,却见由来路上,飞起了一片黄尘,驰来了一群人马。
  这群人马共为四骑,先还看不怎么清,一眨眼的工夫已来到了眼前,照夕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就直直地看着他们,忽见这四骑马人倏地齐勒缰绳,为首一人高叫道:“就是他……就是他!”
  照夕正自不解,却见四马已向自己身前走来,一直走到了他身前,才勒住了马,马上四个人,全都是面相狰狞的家伙。
  四人全用眼瞪着他,却是一句话也不说,照夕不由怔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那为首一人,身材较为瘦小,穿着身白夏布衣裳,头上戴着大草帽,闻言手指把草帽向上顶了一顶,嘿嘿一笑道:“朋友!早上在封邱我见过你,你是姓管是不是?”
  照夕见他神色不善,不由也甚为不悦道:“不错!我叫管照夕,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那为首之人闻言,回头向同伴看了一眼,笑道:“怎么着?没错吧?他一来封邱我就缀上他了,他跑不了。”说着四人一起翻身下了马,那瘦子先向照夕抱了一下拳,自我介绍道:“兄弟姓鲍名刚,外号人称双头虎,这是我三个拜弟。”说着指着那三个彪形大汉,一一介绍道:“他叫白头虎钱七,他叫黑头虎陶定,他叫花头虎楚方!我们合起来,朋友们送个总称叫‘豫东四虎’。”
  照夕只点了点头,见白头虎是个少白头,黑头虎面如锅底,花头虎却是一脸麻子,心想这外号也不知是谁给他们取的,倒是相称。
  想着冷冷一笑道:“在下与各位素昧平生,不知如何见教?”
  双头虎鲍刚把一双黄眼,在照夕身上转了一会儿,微微一笑道:“管朋友!我们是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们都是开封金五姑手下的好朋友,嘻嘻!”说着又搓了搓手,笑嘻嘻道:“前天五姑差人传下了话,托我们找一个姓管的外省朋友,说是叫管照夕……朋友!依我们看,你还是快回去吧!”说着又对着另外三虎挤眼一笑,意态极为轻俏,白头虎钱七缩了一下脖子笑道:“我说朋友!你还是快回去吧,别叫人家……”说着竟自哈哈大笑起来,逗得另外三人也大笑不已,照夕不由又惊又怒,暗忖真想不到,那金五姑势力还不小,居然想差人把我截回去,岂非是做梦!
  当时冷笑了一声道:“我和金五姑根本不认识,要去你们自己回去,我可没工夫。”
  他说着就想走,却被那双头虎横身给栏住了,他伸出一只手,懒懒地放在照夕肩上,狞笑道:“怎么着?你不想……”
  才说到此,照夕早已不耐,只一反掌,已反扣住了这双头虎鲍刚的手腕,微微向后一带,口中低叱道:“去你的吧!”
  双头虎被他这么一带,跑出了好几步,直撞到了一棵柳树身上,口中哎了一声。要不是那棵柳树,他真要掉到池子里去了。
  这一来,其他三人都不由大惊,同时各自都把兵刃亮了出来,管照夕哈哈一笑道:“今天不给你们这群鼠辈一些厉害,谅你们不知道我管照夕何许人也!”说着身形向下一矮,却见那花头虎楚方,已窜过自己身前,掌中一口砍山刀,搂头盖顶就剁。管照夕向左一闪,斜刺里又窜上了黑头虎陶定,一口折铁刀拦腰就折,照夕右掌掌心向上,用“盘掌”之式,向外一兜一旋,这一掌不偏不倚,正兜在了陶定胸前。
  只听见“碰”一声,那黑头虎一路踉跄出去了约十几步,手中折铁刀也飞出了手,一口鲜血喷了几尺高,顿时就昏了过去!
  花头虎楚方一刀未能得势,又见拜兄受了重伤,不由吓得怪叫了一声,正想抽刀回奔,可是照夕这种身手施展出来,哪还能容他轻易走开?
  只见他身形向下一矮,用“游身进掌”的势子,已把身形贴在花头虎楚方的身侧,双掌一合一开,楚方一声惨叫,已被荡出了七步以外。“扑通”一声,坐倒在地上,手中厚背刀,也自出了手,痛得脸色发青,右臂骨已自脱了臼!
  管照夕挺身而立,哈哈一笑道:“就凭你们这点本事,居然也敢沿路打劫,你们谁不要命就上来!”说着用手一指那双头虎鲍刚和白头虎钱七,微微冷笑道:“你们俩一块上呀!”
  这时鲍刚已掣剑在手,钱七是一条蛇骨鞭,二人兵刃虽都在手,可是却为照夕这种身手先声夺人,吓得互相对视着,谁也不敢再动手了。
  照夕自然也不便再下手了,经此一来,他的口也不渴了,当时由一边树上,把那匹马解了下来,回头对鲍刚冷笑了一声道:“你们可带话给那金五姑,叫她速迁地改过,否则我管照夕再来之时,便是她死期到了。”
  他说完了这句话后,板鞍上马,才一领辔,忽听得耳后一股尖风,暗忖:“不好!”
  当时在马上向前一伏,只听“嗤”一声,那东西竟擦着自己头皮过去了。
  照夕惊怒之间,才一回头,只听见那双头虎一声怒吼道:“再看这个!”
  只见他右手一扬,微闻得“砰”的一声,由他掌心里飞出了一片光雨,直朝着照夕全身打来。
  这种暗器名叫“五云洗魂针”,是从弹簧筒子弹崩出来的。一发十数枚,细如牛毛,入体后顺血而流,鲜能生还,故而为武林中所戒施!
  今日这双头虎团感到太受辱,又因对方武功高强,所以才不加考虑的用出。
  管照夕哪能不知道这种暗器的厉害,可是对方洗魂针来势如疾风暴雨,发觉时已至眼前,他怒叱了声道:“好鼠辈!”
  倏地双手往鞍上用力一按,身形如同一只巨鸟似的倏然拔起。
  可是仍然慢了一步,只觉得左腿膝盖关节上突然一麻,同时他右手掌力已自发出,把眼前飞针全数打散,他就觉得身上一阵发冷。
  同时身子已然飘落在地,禁不住向前跄了一步,心知无意之间,自己竟中了针伤,若不快快逼出,只怕有性命之忧!
  想着一咬银牙,弯身就中食二指,在那中针处盖顶穴上点了一指,自行把血脉封死,这条腿顿时就形同瘫痪了一般!
  却听那双头虎鲍刚一声狂笑道:“好小子!你不厉害了吧!中了老爷的洗魂针,小子!你就有八条命,也活不成啦!”
  照夕这时只觉全身发冷,连连地颤抖着,那条腿却是再也不能移动分毫!
  他知道这一刹那,自己不能开口出气,弄不好可就有性命之忧。
  当时强忍着心中怒火,置其言于不顾,只是低头以内功把身内寒气逼出。
  这么一来,那双头虎鲍刚和白头虎钱七,都不由气焰大盛。鲍刚一个箭步已窜在了照夕身前,掌中剑“白蛇吐信”,照着照夕左臂就刺。
  管照夕猛一抬头,对方剑刃已到,他目光倏地一张,面现冷笑,身形向前一移,禁不住“噗”一声单膝跪地。
  鲍刚这一剑却是扎了个空,二次拧剑,剑身绕了个剑花,却向管照夕后心扎去。
  这一剑已堪刺到,管照夕却半转了一下身子,仍然避开了他的剑锋。
  那一边的白头虎又大叫了声:“老大!来!我来收拾这小子!”说着话,他已窜到了照夕身前,二人都以为照夕此刻不能还手,还不是手到擒来。
  谁又会想到,他这一刻却正在提气运臂,预备一击之下合歼二匪!
  可笑二虎却以为有便宜占呢,白头虎钱七身形往前一扑,唰啦啦把掌中的蛇骨鞭抖开了,照着管照夕腰上就缠,却也没有令他失望。这条蛇骨鞭缠在了照夕腰上,就如同是一条毒蛇一般。
  白头虎钱七大喜,叫了一声道:“小子!你过来吧!”
  他说话,用力往后带,却见管照夕猛一抬头,右掌倏地一现,钱七就觉得迎头扑来一股劲风,自己生平从未领受过的巨大内力。不容出声,身形已自腾起,同时掌中蛇骨鞭也自出了手。
  他身子向下一落,忙想往一边转身避让,可是环身竟如同有一根无形的绳索,把他紧紧地束绑着一般,竟是休想移动分毫。
  惊慌失措之下,抬头一看,却见那跪地的青年人,右手平伸着,五指弯曲如同一把钢钩子似的,那束人的内力,竟是由他五指中射出。
  白头虎钱七,素日天不怕地不怕,可是眼见身受这种奇功怪力,不由吓了个失魂落魄,口中抖声叫道:“管……大爷……”
  同时之间那双头虎侧面抡剑直刺照夕,也和他遭遇到了同样的情形。
  他背靠在树上,却为照夕一只伸出的左手,把他定得死死的,不由他也吓得失声叫了起来。
  管照夕这时只觉双手阵阵发痒,再也没有什么犹豫了,杀机一起,双掌同时向外一挥,那怪异的蜂人功,就如同是两团风柱似地旋了出去。
  一声凄厉的惨叫之后,带来了无比的宁静,管照夕慢慢站起身来。
  他拖着那条麻木的伤腿,行到了自己马前,费力地上了马背,唇角带着冷笑,策马而去。
  华灯初上的时候,长垣县城里行人如梭,这时由远处驿道上飞驰来了一匹黑马。
  马上驮着那风尘仆仆的管照夕,他半伏在马背上,单手搂着马颈,一任这马疯狂地驰着。街上的人纷纷避向道边,这马就如同一条墨龙似的,冲入到了人群之间,霎时间已驰出了数十丈以外。
  经过一家“老长兴”客栈,这匹马忽然停住了,马上的人,勉强直起腰来,叫了声:“店家快来。”
  说完这句话,竟自马上坠了下来,这时由客栈之中,飞快地扑出了两个伙计把他扶了起来,连连问道:“相……公!你这是怎么了?是住店不是?”
  照夕铁青着脸道:“快……给我找一间房子……找个大夫来!快!”
  两个伙计忙把他扶进去,同时又出来一人,把马也给拉了进去,门口围了不少人,七言人语正说着话,忽然却又由街对头,泼刺刺地奔来了一匹白花大马,马上蹬鞍挺坐着一个白净的少年书生。他飞快地跑到这家客店门前,也是猛力地突然把马给勒住了,众人都不由往一旁让了开来,纷纷嚷道:“这是怎么回事?又来了一匹?”
  马上少年却不理他们,他穿着一身讲究的青绸长衫,细眉大眼,看来直如女人。
  可是他背后却背着一口长剑,显现出英气凌人。
  他匆匆下了马,牵马走到店门口,压低了嗓音叫道:“店家!给我看马。”
  顿时就出来了一个伙计,把马给牵了过去,他又问有房子没有,伙计连道:“有、有。”又翻着眼皮问他道:“这位小相公,你和方才那位相公,是一块的吧?”
  少年摇了摇头道:“不……我不认识他,你另外给我开一间房。”
  这伙计连声道是,可又一面打量着这少年身上的尘土,知道少年是行了长途,又道:“小相公……你这是由哪来呀?瞧你这一身土,来!我给你扫扫。”说着就用手巾,往少年身上打着,却不想这小相公脸一红,闪身避向了一边,道:“不用!不用!我讨厌这一套。”
  那伙计干笑道:“是!是!小相公。”
  少年又一扬长眉道:“相公就是相公,干嘛还小相公?讨厌!”
  这伙计被骂得脸红脖子粗,嘴里干笑着,心中却想:“这小相公怎么这么女腔?而且这么漂亮?”
  当时在前面带着路,经过了一层院子,带到了一间雅房,这年轻的相公停住了脚,问道:“方才那个人住在哪呀?”
  伙计怔一下,用手往前面指了一下,道:“那位大爷身上有伤,要住个清静的地方,大概在里院里面。”
  书生点了点头,道:“真可怜!”
  伙计又怔道:“小……啊!相公!你认识他么?”
  少年书生又摇了摇头,遂进入了一间宽敞的房间,伙计送上了茶,自行退下。
  他轻轻叹息了一声,把门关好了,这才把帽子往下一摘,那乌云似的头发,随着落了下来,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闺女!
  她洗了个脸,又由衣袋里取出了一个小便帽,小心地戴在了头上,然后把条伪装的大辫子,仔细地别在后面,自己对着镜子照了照,倒真像是一个翩翩浊世的佳公子了。
  她轻轻叹息了一声,暗忖:“这小子的磨难也真多……看来这一次伤势是不轻了!”
  想着坐在了床边,手托着香腮,想一想自己下山后一路潜随着他,又是为了些什么呢?
  尤其是想到了他和那白雪尚雨春,真是不该再理他。可是对方那翩翩英姿,丰神英俊,却令自己永生不能忘怀,因此不由得又跟了下来。
  这姑娘正是丁裳,她低眉道:“他是回北京城,久闻北京城是个大地方,我也不妨在那里玩玩……倒要看看他急着回去是干什么?好在师父给我一年的时间,就是到一趟北京,也费不了多少时日。”
  她想着就把窗户推开了一扇,却见一个老头儿,手中提着箱子,匆匆由窗前走过,一面走一面问道:“那位公子在哪屋住着呢?是外伤还是内伤?”
  丁裳忙由位上站起,匆匆开门走了出来,远远地跟着这个老人,一直走到了里院,才见伙计把他带到一间黑门的屋里去了。
  丁裳就在门前走了一圈,记好地方,遂又返身回到自己的房中。
  这时伙计点了灯,她又问清了地方,叫伙计打水,自己好好洗了个澡。
  等到天交三鼓之后,夜已经很深了,她才由囊内找出了一个铁盒子,匆匆带在身上。
  再把灯光拨成一豆,轻轻推开了窗,一晃身,已到了室外;然后飞身上房,身法竟是绝快无比。
  这时那隔院室中的照夕,全身麻软地躺在床上,他已近乎昏迷了。
  大夫虽然来了,可是药石无效,自己这条命,看来是不保了!
  他昏沉沉地睡着,那双无力的眸子,望着几上的灯,暗自感叹着生命的即将结束。
  忽然那灯光被一阵风吹熄了,全室变得黯然无光,他无力地翻了一个身,却觉得一人用手轻轻地按在了他的身上。
  照夕不由一惊,可是他实在连说话的力量也没有了,更不要说有所抗拒了。
  那人用尖细的嗓音说道:“想活就不要说话,把腿伸出来。”
  他轻轻地哼了一声,慢慢伸出了那只伤腿,这人抖手亮了火折子,低头细细的看着他腿上的伤,口中惊讶得出声道:“你竟是中了这种暗器……若非遇见我了,你想活是不容易了。”
  照夕只觉这人双手在自己那条伤腿上轻轻地按着,似乎找不着暗器入处,他就哼了一声抖道:“在……膝盖……你……是谁?”
  他说了这句话,却不见这人答言,同时耳中却似乎听到阵阵抽搐之声,火折子映在粉白墙上,映出了这人清丽的倩影,阵阵地抖颤着。
  照夕不由吃了一惊,他又无力的问道:“你……是谁?”
  这人忽然止住了泣声,却道:“你不要管!也不要多问……我不是说过不叫你多说话么?”
  照夕抖声道:“可是,朋友……你……”
  才说到此,却为一只温暖的手,把嘴给捂住了,那只手又匆匆离开了,同时发出了一声轻轻地叹息道:“你不要动,也不要多问,我这就救你……”说着话,这人摸索着取出了一个铁盒,由内中找出了一块白色的铁块,一面摸索着,一面在照夕伤处接来按去。忽然照夕打了一个寒颤,却闻得那人轻轻叹了一声道:“好了……找着了。”
  照夕这时已想到了这乔装的人是谁了,他倏地翻身子,那人似乎想不到有此一着,也不由呆了一呆,她窘得脸色通红道:“你……你不许看我!”

相关热词搜索:还魂曲

下一章: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