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园寺静楼夜变
2022-10-06 作者:孙玉鑫 来源:孙玉鑫作品集 点击:
“静斋堂?”老和尚重复了一遍。
大悲方丈赶紧解释说道:“少林有宏大功愿的僧人,在年过七十之后,即转入‘静斋堂’内,无一不是我佛有道弟子,少林寺中的长老……”
“老僧似乎记得,少林三圣‘苦、孤、枯’,创始‘静斋长老堂’时,立有一条戒律,够资格进入此堂的长老,必须身经‘齐、禅、罗汉、达摩、经楼’五堂主持之职,并有宏伟建树的僧人,年满七旬,方始有此殊荣。老僧法未经少林,禅未通达摩,怎配掌教这般厚爱!”
老和尚说罢之后,肃穆的看着少林掌教,似是祈望着掌教满意的答复。
大宏掌教瞥了大悲方丈一眼,喟叹一声,音调伤感的说道:“师兄对少林之事,非常清楚,静斋长老堂创立伊始,果如师兄所言。”
“老僧从掌教此言中,听出些许端倪,莫非戒律已改?”
“三圣为少林至尊,所立规法后世僧众怎敢改动。”
“掌教这样说来,令老僧莫测高深了。”
“唉!这是少林寺中的一段伤心恨事。”
“老僧可能蒙爱掌教慈悲,赐教其详?”
“时至今日,事已无可不对人言,况师兄是大有来头的我佛弟子。”
“掌教赐赞之语,老僧受之有愧,虽然老僧自忖仰无愧天,俯不怍人,但却是个佛门罪徒。”
“不论师兄如何,今夜千人石上之事,已足见师兄的心胸了。”
“仍难逃‘嗔’‘妄’二字,掌教和方丈莫笑。”
“当今之世,唯缺‘持刀说法’的我佛。”
“掌教再要赞谬不绝,老僧恐将坐立难安了。”
“师兄何必谦甚,大悲恨无师兄这般身手。”西园寺主,接上了这样一句话。
“方丈法流众生,德佑万物,乃上乘功果。”老和尚正色回答。
“师兄是在折辱大悲了,圣心之事,足证大悲的懦弱无能。”
“事有因果,方丈何必自苦若甚?老僧即将远行,行前愿闻掌教赐示‘静斋长老堂’事,故而斗胆拜请……”
大宏掌教蓦地沉重的呼出了一声佛号,老和尚话锋自停。
“师兄,那件事说来话长。”少林掌教幽幽开口始道,语调凄然!
“老僧正襟肃坐,洗耳恭听。”
“事情久远了,大宏彼时还是福建蒲田大悲山少林寺中的挑水僧人呢。”
“哦!原来掌教是身经‘七级’的高僧。”
“师兄莫要夸我,少林寺中的那段伤心恨事,却恰恰是因这‘七级’而发!”
“老僧惊骇掌教之言。”
“那时候,我佛门下,出了一位奇特的僧人,受苦遭困,终于愤而还俗。”
“老僧要说这个和尚不解佛旨了。”
“师兄似乎偏急了些,后来这个僧人,竟亲率劲旅,为万军主帅,双手而挽狂澜,终至功成,身登九五……”
“噢!原来掌教说的是他。”
“不错,是‘他’,他以‘乞儿’‘苦僧’之卑,一朝身登大宝,竟然祸延少林……”
“若说此事,老僧却知之甚详,祸及少林之时,‘他’已经死了。”
大宏掌教瞟了这老和尚一眼,淡淡地说道:“不错,据说他有遗诏,后来兵围少林,锁拿十七圣僧之举,种因于彼。”
“这并不可靠,真正惹此大祸的人,老僧听说也是一位和尚。”
“师兄指得可是那‘姚’姓之人?”
“是他!”
“师兄对过往之事,似乎极为清楚,又何必要……”
“掌教误会老僧了,兵围少林,锁拿十七圣僧之事,震惊天下,老僧自然清楚,至于少林‘静斋掌老堂’,和前者有何关连一节,老僧却阿蒙不知。”
“事情是这样的,在兵围少林前数月,寺中收留了一位病僧,此僧病愈之后,甘愿入少林‘经堂’掌‘持烛’之职,勤苦谨慎,颇得彼时掌教‘悟佛’和经堂主持‘悟禅大师’的信任,不久就发生了兵围山门之事。”
“原来掌教说得是‘元元大师’。”大悲方丈接上了一句话。
“老僧由方丈话语中,听出所谓元元大师,必然是指着那个卧病少林,恩蒙少林收容的和尚了?”
“不错,大悲师弟说得正是他。”
“老僧不能不觉得稀奇,‘大师’之尊,以少林传统而言,怎么有如此宏恩轻施,赐与这个来历不明的僧人呢?”
大宏掌教瞥了这个老和尚一眼,低吁一声接着说道:“师兄听下去,就知道个中因由了。”
“唉,老僧似乎直觉到,那和尚像是受了委屈。”
“师兄圣明,他受了极大的委屈。”大宏掌教黯然而感伤的接上这句。
大悲方丈,也不由俯首深沉的叹息了一声,少林掌教却久久再未发言。
“掌教,老僧着急的在听下文呢?”
“当十七圣僧即将横加锁枷的刹那,五百僧众俱皆束手无策……”
“以少林之尊,人手之众,武技之高,怎么束手目睹圣僧横遭侮蔑?”
“师兄,你要佛门弟子血污了清静庄严的禅林?你要少林寺僧个个变成杀人的凶手?”
“我佛恕过老僧的罪孽,我怎愚蠢到这步天地!”
“其实师兄说得并不为错,当时各堂主持大师多半已存拚搏之心!”
“那却怎地又善罢了呢?”
大宏掌教善目倏地暴射神威,沉声对老和尚道:“师兄怎会知道后来是善罢了的呢?”
“老僧猜测而已。”
“师兄料事,可谓如见了。”
“掌教谬赞,不过偶中其的而已。”
“‘而已’‘而已’,师兄却是无矢不中其的,师兄,您上下怎样称呼?”
大宏掌教突然心动,追问老和尚的法号。
“掌教,老僧之事,行前定然详告,此时尚请贯彻所谈如何?”
“师兄,佛家可无诳语?”
“佛无证语是真,至于佛门弟子……那就难说的很了!”
“师兄出言令我震惊。”
“不管掌教如何震惊,老僧却是个向不证言的和尚。”
“如此很好,师兄请听大宏接说下去。事情果如师兄所猜测的一样,官家竟然自愿善罢,因为‘元元大师’自告奋勇,亲自拜晤率兵的钦差,结果非但兵卒立即撤退,那位钦差大人,反而移驾少林,亲拜佛祖,并布施了万两香火的银子,方始退去。”
“怪人怪事,老僧现在也已明了少林宠赐元元‘大师’尊号的原故了。”
“可是十七圣僧,却认为元元护佑禅林,善功无伦,应入‘静斋长老堂’修禅。”
“若以维护禅林之功来说,老僧认为却也应该。”
“那知彼时七堂主持,却无不反对。”
“老僧推测,似乎应该是‘达摩堂’主持‘悟非’大师,首先反对。”
“师兄,你认识先恩师?”大悲方丈冷冷地追问老和尚。
“自然,我们很熟,难道方丈忘记了老僧持有悟非大师令牌的事啦?”
“贫僧一时忘怀此事。”
大悲方丈和大宏掌教,同是悟非大师的弟子,适才老和尚言下直指悟非的法号,并含有轻蔑侮慢之意,是故大悲叮问一句,如今听老和尚提起贝叶令牌之事,认为昔日种种,可能是自己恩师向这老和尚述说过,因为他两师兄弟,知道恩师在晚年之时,对当年反对元元升座静斋长老堂一节,非常后悔,所以在老和尚说出和他恩师为素识之后,大悲不由把疑念去掉,有心的答覆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老和尚哈哈一笑,似调侃却又象是很正经的说道:“老僧不知方丈和掌教,都是悟非大师的高足,罪过罪过。”
“大宏刚刚说过,师兄论事,端的令人敬畏而心服,昔日反对元元升座静斋长老堂的各位前辈,正是由先恩师为首。”
“其实元元若明内情,是不会误解令先师的。”
“内情?师兄说当年先恩师,反对元元大师之举还另有内情?”
大宏掌教和大悲方丈,交换了一个彼此会心的眼色之后,这样反问老和尚。
“嗯,内中另有原因!”
老和尚淡淡地如此回答。
“大宏愿闻其详。”
“师兄大概又是推断猜测着说的了?”
大悲方丈有意先接上一句。
“这却并不是老僧全凭推断而得,乃想当然的事情。”
“只要不是‘莫须有’,想当然的道理,大宏愿意知道。”
“掌教如今是少林一派宗主,老僧敢问一言,少林寺中,以何者为尊?”
“十大戒律至尊。”
“谁掌握着十大戒律?”
“分由十僧执掌,即世人所称之‘十戒十僧’!”
“谁又能施令十戒十僧呢?”
“师兄!你是在侮蔑‘悟佛’教祖了?”
“老僧不敢,适才说过,这是想当然?”
“师兄,你可知道,昔日反对元元大师之事,是经过七堂主持,十戒十僧,长老堂十七长老,监院大师及少林掌教,分投灵签,以过半数之反对始成定案的吗?”
“知道!”
“什么?师兄你说你知道?”
大宏掌教突然反问。
“是呀!掌教不是刚刚告诉老僧了么?”
这老和尚的回答,使大宏掌教虽明知其非而无言相罚,因此大宏掌教接着正色说道:“师兄既知大宏所言是实,却怎敢以‘想当然’三字,辱及‘悟佛’教祖?”
“老僧不善计较,昔日有权分投灵签之人,共有……?”
“三十六位前辈高僧。”
少林掌教字字沉重的报出人数。
“以老僧判断,赞成者十七,反对者十九,是不?”
“师兄又偶中了一次!”
大悲方丈有心的这样讽刺老和尚。
老和尚不理会大悲方丈的讽言刺语,接着开口分解昔日事实,少林掌教却含笑截断了他的话锋说道:“师兄,你这次猜错了!”
“错了?掌教可是说老僧计错了对比人数?”
老和尚惊诧地反问大宏掌教,大悲方丈一旁却开言答道:“贫僧记得恩师曾说,昔日投签之后,开封相验,赞成与反对者各十八分签。”
“这不是事成僵局了吗?”
大宏掌教并不回答老和尚这句问话,却接着说道:“本来应该是十九个反对的灵签,只是‘悟禅‘师叔却改投了赞成者一签,成为十八相对之数。”
“结局是怎样解决的呢?”
老和尚再次追问下情,大宏掌教喟吁一声之后,却不再开口。
大悲方丈此时也已恍然大悟,落于老和尚计算之中,肃然正坐也是闭口不言。
老和尚却哈哈一笑道:“还是让老僧自己猜猜看吧。”
大宏、大悲闻若未闻,老和尚蓦地震声大笑连连。
笑声响彻静空,苍穹云落,大雪已止,寒鸦呱呱哀鸣。
太阳披着一层寒雾,懒散无力的爬上东山,它只是睁了睁眼睛,焦愁地看了一下这银色世间,在白色黑边的云朵中,抖动着身体,冷!它本来想振作精神,发出怒威,冲破寒云,不料一阵狂飚,逼得它紧缩着肩头,又闭上了眼睛。
大悲方丈的静室中,已经沉寂了很久,这时传出一声幽幽叹息。
“大宏已知前辈就是元元大师了。”
少林掌教,在大悲方丈的叹息声止之后,说出了惊人之言。
老和尚却未开口,大悲方丈已试探着说道:“前辈至今仍有恨怨少林之意?”
“日子越久,我的怨恨越深。”
“就因为前辈当年被阻于静斋长老堂外?”
“掌教和方丈最好不要称呼老僧前辈,老僧早已和少林根绝一切渊源!”
“大宏恭敬从命,敢问大师对我少林除恨之外,可还有爱?”
“老僧法号元元,大师二字乃少林所赐,请掌教不要再这样称呼老僧。至于爱憎,对少林来说,老僧并无成见。”
“那?师兄恨些什么?”
“恨怨‘悟佛’那种卑鄙狠毒的手段!”
“师兄当知,事后‘悟佛’教祖已受圣戒重责!”
“他只不过是让退了掌教的职务而已,可是‘悟禅’大师,却在他的阴谋之下,惨死于甘凉道上。”
“如此说来,大宏今以少林掌教的立场,敬问师兄要怎样才能罢休?”
“大宏你是过分的不自量力了,难道你能承担起悟佛的罪来?”
“身为少林掌教,自能承当少林之事。”
老和尚真有些恼了,冷笑一声道:“就象昨夜,掌教承当圣心大师的事情一样?”
大宏掌教被问得哑口无言,心中却悲痛不已。
“姑不论圣心之事是非如何,他既是少林弟子,理应交由少林十戒十僧发落,是当承罪,或为含冤,不难水落石出,如今掌教竟然不顾自己的尊位,和少林一派的盛誉,不惜与群邪联手,置圣心于广众之下罚之罪之,迫其自了,老僧以佛门弟子的身份,敢问掌教得能无愧于我佛吗?钟灵父子,狐鼠之辈,四大恶煞。蛇蝎心肠,若非适巧那位驼背施主驾临,此时这西园古刹,早已化为灰烬,三百僧侣,皆成屈死的冤魂,掌教及大悲方丈又有什么颜面以对天下佛门弟子?
老衲早已看破群邪的诡计,这才先数日挂单本寺,本祈拯救圣心夫妇离寺他往,不料圣心早有安排,老衲仍恐事态变化难测,才参与寺内正邪之会,当众使圣心夫妇托孤于我。如今,圣心知友已到,而老衲也因一时之误,迫得将圣心之一双娃儿,交与此人抚养,此间已无老衲介事,故而特来告辞。不过老衲行前,有几句警告掌教的言语,深望莫当耳旁之风!圣心之子,若由此人抚养,十数年后,其功力武技必然冠绝当代,至时非但武林难安,昨夜与会之人,除老衲外,余者恐将难逃死劫。
老衲虽对‘悟佛’之怨未除,对掌教及大悲方丈颇不钦服,但老衲却不敢对我佛不敬,已作釜底抽薪之谋,祈能未来大难临头之时,保全少林派于万一,只是能否尽如人愿,老衲就不敢预言了!即便是侥幸天赐一线生机,佛护因果,亦必有报始可,掌教回转少林之后,至盼即与‘长老堂’首坐圣僧,详述昨夜和今朝发生之事,以老衲判断,至多十八年寒暑,武林奇变必生,勿忘,勿忘!适才承蒙掌教慈悲,欲迎老衲少林一行,如今只得敬谢了,不过烦请寄语悟佛长老,老衲迟早要再到少林会他一面,言尽于此,愿佛佑少林。”元元和尚慷慨激昂的说完大段话语之后,捧抱着圣心所遗的两个孤儿,向大宏及大悲微一点头,转身走去。
“大宏请求高僧暂留贵步。”
大宏掌教对元元大师改了称谓,元元和尚闻声止步,但他却并不转身,也不开口。
“高僧仍请归座一谈如何?”
“不必,掌教若有教示,请即说明。”
“高僧可知目下少林长老的首座圣僧是谁?”
“掌教唤止元元,就为此事?”
“大悲还要请教高僧一事。”
“何事?”
“请高僧先答掌教师兄所问之言。”
“好,元元早就知道,悟佛如今是少林长老堂的首座。”
“这样说来,高僧要大宏回转少林之后,与悟佛首座相商圣心之事,是另有一种用意了?”
“老衲无此卑鄙的念头。”
“高僧误矣!大宏愚蠢,井蛙难窥天貌,愿高僧教我。”
“悟佛心地虽恶,经验却广,他会有所指示。况今日圣心之事,与当年老衲及悟禅有极深的渊源,解铃仍须系铃人,非他不可!”
“大宏深谢指点之情,大悲师弟尚有烦者,仍望赐示。”
“老衲恭听大悲方丈之言。”
“大悲不敢,请问高僧,适才所云圣心知友一节,所指可是那位驼背的施主?”
“正是!”
“高僧可是要将这一双乳娃儿,送他抚养?”
“此乃圣心遗言,不容背弃!”
“大悲有誓,与小施主们同存共……”
“大悲方丈,可惜你的誓言在圣心提及其友之后。”
“设若大悲坚欲收养两位小施主的话,高僧又当如何?”
“只要方丈有胆不遵少林七传‘贝叶令牌’之戒,任凭方丈。”
“高僧口口声声少林是敌,却怎又秘藏先恩师贝叶令牌护身?”
“老衲退身少林之时,令师仅系达摩经堂主持之职,贝叶令牌彼时他还无权接取,自然更谈不到赐赠他人,此牌老衲另有来处,和少林绝无关系。”
“大悲虽不敢直指高僧言证,但贝叶令牌,乃少林一派传物,尊为至上,高僧所谓另有来处一语,岂非自欺欺人?”
“老衲不愿多烦,此事无妨也由大宏掌教告知悟佛,他必然能恍悟一切!老衲告辞。”
元元和尚话罢刚要迈步,大悲方丈和大宏掌教,又一齐扬声唤止。
“老衲已然不耐,汝师兄弟莫惹我嗔怒!大悲,你要牢牢记住,有朝一日,西园寺中,一百八十尊金身罗汉,无故离位,移于千人石上之时,也就是因果循环,圣心之子复仇之前日!我去了。”
元元和尚闪身而去,大宏立即追出,那里还有踪影,院庭积雪,不见半个足痕,虽然明知元元已去后面静楼,他两个却无可奈何。
大悲方丈赶紧解释说道:“少林有宏大功愿的僧人,在年过七十之后,即转入‘静斋堂’内,无一不是我佛有道弟子,少林寺中的长老……”
“老僧似乎记得,少林三圣‘苦、孤、枯’,创始‘静斋长老堂’时,立有一条戒律,够资格进入此堂的长老,必须身经‘齐、禅、罗汉、达摩、经楼’五堂主持之职,并有宏伟建树的僧人,年满七旬,方始有此殊荣。老僧法未经少林,禅未通达摩,怎配掌教这般厚爱!”
老和尚说罢之后,肃穆的看着少林掌教,似是祈望着掌教满意的答复。
大宏掌教瞥了大悲方丈一眼,喟叹一声,音调伤感的说道:“师兄对少林之事,非常清楚,静斋长老堂创立伊始,果如师兄所言。”
“老僧从掌教此言中,听出些许端倪,莫非戒律已改?”
“三圣为少林至尊,所立规法后世僧众怎敢改动。”
“掌教这样说来,令老僧莫测高深了。”
“唉!这是少林寺中的一段伤心恨事。”
“老僧可能蒙爱掌教慈悲,赐教其详?”
“时至今日,事已无可不对人言,况师兄是大有来头的我佛弟子。”
“掌教赐赞之语,老僧受之有愧,虽然老僧自忖仰无愧天,俯不怍人,但却是个佛门罪徒。”
“不论师兄如何,今夜千人石上之事,已足见师兄的心胸了。”
“仍难逃‘嗔’‘妄’二字,掌教和方丈莫笑。”
“当今之世,唯缺‘持刀说法’的我佛。”
“掌教再要赞谬不绝,老僧恐将坐立难安了。”
“师兄何必谦甚,大悲恨无师兄这般身手。”西园寺主,接上了这样一句话。
“方丈法流众生,德佑万物,乃上乘功果。”老和尚正色回答。
“师兄是在折辱大悲了,圣心之事,足证大悲的懦弱无能。”
“事有因果,方丈何必自苦若甚?老僧即将远行,行前愿闻掌教赐示‘静斋长老堂’事,故而斗胆拜请……”
大宏掌教蓦地沉重的呼出了一声佛号,老和尚话锋自停。
“师兄,那件事说来话长。”少林掌教幽幽开口始道,语调凄然!
“老僧正襟肃坐,洗耳恭听。”
“事情久远了,大宏彼时还是福建蒲田大悲山少林寺中的挑水僧人呢。”
“哦!原来掌教是身经‘七级’的高僧。”
“师兄莫要夸我,少林寺中的那段伤心恨事,却恰恰是因这‘七级’而发!”
“老僧惊骇掌教之言。”
“那时候,我佛门下,出了一位奇特的僧人,受苦遭困,终于愤而还俗。”
“老僧要说这个和尚不解佛旨了。”
“师兄似乎偏急了些,后来这个僧人,竟亲率劲旅,为万军主帅,双手而挽狂澜,终至功成,身登九五……”
“噢!原来掌教说的是他。”
“不错,是‘他’,他以‘乞儿’‘苦僧’之卑,一朝身登大宝,竟然祸延少林……”
“若说此事,老僧却知之甚详,祸及少林之时,‘他’已经死了。”
大宏掌教瞟了这老和尚一眼,淡淡地说道:“不错,据说他有遗诏,后来兵围少林,锁拿十七圣僧之举,种因于彼。”
“这并不可靠,真正惹此大祸的人,老僧听说也是一位和尚。”
“师兄指得可是那‘姚’姓之人?”
“是他!”
“师兄对过往之事,似乎极为清楚,又何必要……”
“掌教误会老僧了,兵围少林,锁拿十七圣僧之事,震惊天下,老僧自然清楚,至于少林‘静斋掌老堂’,和前者有何关连一节,老僧却阿蒙不知。”
“事情是这样的,在兵围少林前数月,寺中收留了一位病僧,此僧病愈之后,甘愿入少林‘经堂’掌‘持烛’之职,勤苦谨慎,颇得彼时掌教‘悟佛’和经堂主持‘悟禅大师’的信任,不久就发生了兵围山门之事。”
“原来掌教说得是‘元元大师’。”大悲方丈接上了一句话。
“老僧由方丈话语中,听出所谓元元大师,必然是指着那个卧病少林,恩蒙少林收容的和尚了?”
“不错,大悲师弟说得正是他。”
“老僧不能不觉得稀奇,‘大师’之尊,以少林传统而言,怎么有如此宏恩轻施,赐与这个来历不明的僧人呢?”
大宏掌教瞥了这个老和尚一眼,低吁一声接着说道:“师兄听下去,就知道个中因由了。”
“唉,老僧似乎直觉到,那和尚像是受了委屈。”
“师兄圣明,他受了极大的委屈。”大宏掌教黯然而感伤的接上这句。
大悲方丈,也不由俯首深沉的叹息了一声,少林掌教却久久再未发言。
“掌教,老僧着急的在听下文呢?”
“当十七圣僧即将横加锁枷的刹那,五百僧众俱皆束手无策……”
“以少林之尊,人手之众,武技之高,怎么束手目睹圣僧横遭侮蔑?”
“师兄,你要佛门弟子血污了清静庄严的禅林?你要少林寺僧个个变成杀人的凶手?”
“我佛恕过老僧的罪孽,我怎愚蠢到这步天地!”
“其实师兄说得并不为错,当时各堂主持大师多半已存拚搏之心!”
“那却怎地又善罢了呢?”
大宏掌教善目倏地暴射神威,沉声对老和尚道:“师兄怎会知道后来是善罢了的呢?”
“老僧猜测而已。”
“师兄料事,可谓如见了。”
“掌教谬赞,不过偶中其的而已。”
“‘而已’‘而已’,师兄却是无矢不中其的,师兄,您上下怎样称呼?”
大宏掌教突然心动,追问老和尚的法号。
“掌教,老僧之事,行前定然详告,此时尚请贯彻所谈如何?”
“师兄,佛家可无诳语?”
“佛无证语是真,至于佛门弟子……那就难说的很了!”
“师兄出言令我震惊。”
“不管掌教如何震惊,老僧却是个向不证言的和尚。”
“如此很好,师兄请听大宏接说下去。事情果如师兄所猜测的一样,官家竟然自愿善罢,因为‘元元大师’自告奋勇,亲自拜晤率兵的钦差,结果非但兵卒立即撤退,那位钦差大人,反而移驾少林,亲拜佛祖,并布施了万两香火的银子,方始退去。”
“怪人怪事,老僧现在也已明了少林宠赐元元‘大师’尊号的原故了。”
“可是十七圣僧,却认为元元护佑禅林,善功无伦,应入‘静斋长老堂’修禅。”
“若以维护禅林之功来说,老僧认为却也应该。”
“那知彼时七堂主持,却无不反对。”
“老僧推测,似乎应该是‘达摩堂’主持‘悟非’大师,首先反对。”
“师兄,你认识先恩师?”大悲方丈冷冷地追问老和尚。
“自然,我们很熟,难道方丈忘记了老僧持有悟非大师令牌的事啦?”
“贫僧一时忘怀此事。”
大悲方丈和大宏掌教,同是悟非大师的弟子,适才老和尚言下直指悟非的法号,并含有轻蔑侮慢之意,是故大悲叮问一句,如今听老和尚提起贝叶令牌之事,认为昔日种种,可能是自己恩师向这老和尚述说过,因为他两师兄弟,知道恩师在晚年之时,对当年反对元元升座静斋长老堂一节,非常后悔,所以在老和尚说出和他恩师为素识之后,大悲不由把疑念去掉,有心的答覆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
老和尚哈哈一笑,似调侃却又象是很正经的说道:“老僧不知方丈和掌教,都是悟非大师的高足,罪过罪过。”
“大宏刚刚说过,师兄论事,端的令人敬畏而心服,昔日反对元元升座静斋长老堂的各位前辈,正是由先恩师为首。”
“其实元元若明内情,是不会误解令先师的。”
“内情?师兄说当年先恩师,反对元元大师之举还另有内情?”
大宏掌教和大悲方丈,交换了一个彼此会心的眼色之后,这样反问老和尚。
“嗯,内中另有原因!”
老和尚淡淡地如此回答。
“大宏愿闻其详。”
“师兄大概又是推断猜测着说的了?”
大悲方丈有意先接上一句。
“这却并不是老僧全凭推断而得,乃想当然的事情。”
“只要不是‘莫须有’,想当然的道理,大宏愿意知道。”
“掌教如今是少林一派宗主,老僧敢问一言,少林寺中,以何者为尊?”
“十大戒律至尊。”
“谁掌握着十大戒律?”
“分由十僧执掌,即世人所称之‘十戒十僧’!”
“谁又能施令十戒十僧呢?”
“师兄!你是在侮蔑‘悟佛’教祖了?”
“老僧不敢,适才说过,这是想当然?”
“师兄,你可知道,昔日反对元元大师之事,是经过七堂主持,十戒十僧,长老堂十七长老,监院大师及少林掌教,分投灵签,以过半数之反对始成定案的吗?”
“知道!”
“什么?师兄你说你知道?”
大宏掌教突然反问。
“是呀!掌教不是刚刚告诉老僧了么?”
这老和尚的回答,使大宏掌教虽明知其非而无言相罚,因此大宏掌教接着正色说道:“师兄既知大宏所言是实,却怎敢以‘想当然’三字,辱及‘悟佛’教祖?”
“老僧不善计较,昔日有权分投灵签之人,共有……?”
“三十六位前辈高僧。”
少林掌教字字沉重的报出人数。
“以老僧判断,赞成者十七,反对者十九,是不?”
“师兄又偶中了一次!”
大悲方丈有心的这样讽刺老和尚。
老和尚不理会大悲方丈的讽言刺语,接着开口分解昔日事实,少林掌教却含笑截断了他的话锋说道:“师兄,你这次猜错了!”
“错了?掌教可是说老僧计错了对比人数?”
老和尚惊诧地反问大宏掌教,大悲方丈一旁却开言答道:“贫僧记得恩师曾说,昔日投签之后,开封相验,赞成与反对者各十八分签。”
“这不是事成僵局了吗?”
大宏掌教并不回答老和尚这句问话,却接着说道:“本来应该是十九个反对的灵签,只是‘悟禅‘师叔却改投了赞成者一签,成为十八相对之数。”
“结局是怎样解决的呢?”
老和尚再次追问下情,大宏掌教喟吁一声之后,却不再开口。
大悲方丈此时也已恍然大悟,落于老和尚计算之中,肃然正坐也是闭口不言。
老和尚却哈哈一笑道:“还是让老僧自己猜猜看吧。”
大宏、大悲闻若未闻,老和尚蓦地震声大笑连连。
笑声响彻静空,苍穹云落,大雪已止,寒鸦呱呱哀鸣。
太阳披着一层寒雾,懒散无力的爬上东山,它只是睁了睁眼睛,焦愁地看了一下这银色世间,在白色黑边的云朵中,抖动着身体,冷!它本来想振作精神,发出怒威,冲破寒云,不料一阵狂飚,逼得它紧缩着肩头,又闭上了眼睛。
大悲方丈的静室中,已经沉寂了很久,这时传出一声幽幽叹息。
“大宏已知前辈就是元元大师了。”
少林掌教,在大悲方丈的叹息声止之后,说出了惊人之言。
老和尚却未开口,大悲方丈已试探着说道:“前辈至今仍有恨怨少林之意?”
“日子越久,我的怨恨越深。”
“就因为前辈当年被阻于静斋长老堂外?”
“掌教和方丈最好不要称呼老僧前辈,老僧早已和少林根绝一切渊源!”
“大宏恭敬从命,敢问大师对我少林除恨之外,可还有爱?”
“老僧法号元元,大师二字乃少林所赐,请掌教不要再这样称呼老僧。至于爱憎,对少林来说,老僧并无成见。”
“那?师兄恨些什么?”
“恨怨‘悟佛’那种卑鄙狠毒的手段!”
“师兄当知,事后‘悟佛’教祖已受圣戒重责!”
“他只不过是让退了掌教的职务而已,可是‘悟禅’大师,却在他的阴谋之下,惨死于甘凉道上。”
“如此说来,大宏今以少林掌教的立场,敬问师兄要怎样才能罢休?”
“大宏你是过分的不自量力了,难道你能承担起悟佛的罪来?”
“身为少林掌教,自能承当少林之事。”
老和尚真有些恼了,冷笑一声道:“就象昨夜,掌教承当圣心大师的事情一样?”
大宏掌教被问得哑口无言,心中却悲痛不已。
“姑不论圣心之事是非如何,他既是少林弟子,理应交由少林十戒十僧发落,是当承罪,或为含冤,不难水落石出,如今掌教竟然不顾自己的尊位,和少林一派的盛誉,不惜与群邪联手,置圣心于广众之下罚之罪之,迫其自了,老僧以佛门弟子的身份,敢问掌教得能无愧于我佛吗?钟灵父子,狐鼠之辈,四大恶煞。蛇蝎心肠,若非适巧那位驼背施主驾临,此时这西园古刹,早已化为灰烬,三百僧侣,皆成屈死的冤魂,掌教及大悲方丈又有什么颜面以对天下佛门弟子?
老衲早已看破群邪的诡计,这才先数日挂单本寺,本祈拯救圣心夫妇离寺他往,不料圣心早有安排,老衲仍恐事态变化难测,才参与寺内正邪之会,当众使圣心夫妇托孤于我。如今,圣心知友已到,而老衲也因一时之误,迫得将圣心之一双娃儿,交与此人抚养,此间已无老衲介事,故而特来告辞。不过老衲行前,有几句警告掌教的言语,深望莫当耳旁之风!圣心之子,若由此人抚养,十数年后,其功力武技必然冠绝当代,至时非但武林难安,昨夜与会之人,除老衲外,余者恐将难逃死劫。
老衲虽对‘悟佛’之怨未除,对掌教及大悲方丈颇不钦服,但老衲却不敢对我佛不敬,已作釜底抽薪之谋,祈能未来大难临头之时,保全少林派于万一,只是能否尽如人愿,老衲就不敢预言了!即便是侥幸天赐一线生机,佛护因果,亦必有报始可,掌教回转少林之后,至盼即与‘长老堂’首坐圣僧,详述昨夜和今朝发生之事,以老衲判断,至多十八年寒暑,武林奇变必生,勿忘,勿忘!适才承蒙掌教慈悲,欲迎老衲少林一行,如今只得敬谢了,不过烦请寄语悟佛长老,老衲迟早要再到少林会他一面,言尽于此,愿佛佑少林。”元元和尚慷慨激昂的说完大段话语之后,捧抱着圣心所遗的两个孤儿,向大宏及大悲微一点头,转身走去。
“大宏请求高僧暂留贵步。”
大宏掌教对元元大师改了称谓,元元和尚闻声止步,但他却并不转身,也不开口。
“高僧仍请归座一谈如何?”
“不必,掌教若有教示,请即说明。”
“高僧可知目下少林长老的首座圣僧是谁?”
“掌教唤止元元,就为此事?”
“大悲还要请教高僧一事。”
“何事?”
“请高僧先答掌教师兄所问之言。”
“好,元元早就知道,悟佛如今是少林长老堂的首座。”
“这样说来,高僧要大宏回转少林之后,与悟佛首座相商圣心之事,是另有一种用意了?”
“老衲无此卑鄙的念头。”
“高僧误矣!大宏愚蠢,井蛙难窥天貌,愿高僧教我。”
“悟佛心地虽恶,经验却广,他会有所指示。况今日圣心之事,与当年老衲及悟禅有极深的渊源,解铃仍须系铃人,非他不可!”
“大宏深谢指点之情,大悲师弟尚有烦者,仍望赐示。”
“老衲恭听大悲方丈之言。”
“大悲不敢,请问高僧,适才所云圣心知友一节,所指可是那位驼背的施主?”
“正是!”
“高僧可是要将这一双乳娃儿,送他抚养?”
“此乃圣心遗言,不容背弃!”
“大悲有誓,与小施主们同存共……”
“大悲方丈,可惜你的誓言在圣心提及其友之后。”
“设若大悲坚欲收养两位小施主的话,高僧又当如何?”
“只要方丈有胆不遵少林七传‘贝叶令牌’之戒,任凭方丈。”
“高僧口口声声少林是敌,却怎又秘藏先恩师贝叶令牌护身?”
“老衲退身少林之时,令师仅系达摩经堂主持之职,贝叶令牌彼时他还无权接取,自然更谈不到赐赠他人,此牌老衲另有来处,和少林绝无关系。”
“大悲虽不敢直指高僧言证,但贝叶令牌,乃少林一派传物,尊为至上,高僧所谓另有来处一语,岂非自欺欺人?”
“老衲不愿多烦,此事无妨也由大宏掌教告知悟佛,他必然能恍悟一切!老衲告辞。”
元元和尚话罢刚要迈步,大悲方丈和大宏掌教,又一齐扬声唤止。
“老衲已然不耐,汝师兄弟莫惹我嗔怒!大悲,你要牢牢记住,有朝一日,西园寺中,一百八十尊金身罗汉,无故离位,移于千人石上之时,也就是因果循环,圣心之子复仇之前日!我去了。”
元元和尚闪身而去,大宏立即追出,那里还有踪影,院庭积雪,不见半个足痕,虽然明知元元已去后面静楼,他两个却无可奈何。
相关热词搜索:血手令
下一章:第三章 罗汉殿佛祖受难
上一章:第一章 千人石圣心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