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瞎游五湖尽故人
2022-10-06  作者:孙玉鑫  来源:孙玉鑫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也不过才到傍晚,傲霜就已由牛家场回来了!
  同行的有牛家的主人,牛博望、牛博文兄弟,带领维邦,有两名家人随行,到了胜府门外!
  大红帖子递了进去,胜家的大门大开,胜老太亲自出迎,她含着从未有过的慈祥笑容,肃客入厅!
  几番客套语,一些久仰话,说完了!
  牛博望令家人献上聘礼,无一不是价值连城之物。
  今天,是牛家主人,亲自前来为维邦求亲!
  自自然然地,遮过了三年前的那段往事。
  回聘也换了,大局已定,胜老太下令开筵!
  适时,女君子陈瑛姑娘,飞骑赶回,她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但在接获老太令谕后,却毫没延误的赶回。
  现在她明白了内情,自是十分高兴,先向老太和玉琪道了喜,然后命人把自己座位设在傲霜旁边。
  傲霜在经玉琪引介之后,立即道歉,并将巧误种种,详述一遍,听得一向不轻言笑的陈瑛,竟格格笑个不停!
  一场无可避免的腥风血雨,在傲霜以诚化解下,变作了和祥!
  筵间,胜老太对牛博望道:“亲家翁,咱们可是应该谢谢大媒呀!”
  牛博望感慨的说道:“老太,在我们牛家来说,此非一谢可了的恩情!”
  胜老太道:“我胜家亦然!”
  牛博望道:“何姑娘真是菩萨心肠,使受恩者难报万一!”
  胜老太道:“听说我这位侄女儿,要去峨嵋,亲家翁可知内情?”
  牛博望道:“详情不知道,只知她是去取东西!”
  胜老太道:“首先我们该相陪前往!”
  牛博望道:“当然,并且……”
  傲霜已经听到双方的对答,接口道:“伯母和牛场主请听我说,此去峨嵋,谁也不能有劳!”
  胜老太道:“为什么,好侄女儿?”
  傲霜道:“侄女儿是有誓在先!”
  牛博望道:“至少姑娘也该让身受大恩大德的人,尽点心意呀?”
  傲霜道:“要说什么恩德,我可就坐不住了。”
  玉琪道:“霜妹,别的不说,你总有自己不方便办的事吧?”
  傲霜早有打算,当即道:“这样吧,未来的年月里,我可能要众前辈们帮助的,只要到时候众前辈们肯助一臂,那我就感激不尽了!”
  胜老太突然想起一事,探怀取出一物道:“这是我胜家的至高信物,玉面鬼母牌,侄女儿你收下,有朝一日,持此牌号令胜家上下,虽赴水火无不应命!”
  牛博望接着也取出了一个牛头金符,道:“这是我们牛家的信符,姑娘请收下!”
  傲霜也不客气,道声谢,双双收下放入囊中!
  她在胜家作了三天客,多了四季应有的衣衫,临行,胜老太还赠马一匹,以供驮载一些应用的东西!
  莫家堡莫家兄弟二人,果如傲霜所言,在胜老太退出之后,逃离了故乡,那所公学,也因之顺利建成!

×      ×      ×

  傲霜重新踏上了征程,迈向不可知的终点!
  而另有一个人,在傲霜离开苏州不久,竟也作了天涯之游,此人不顾风尘霜露,走过一程又复一程!
  这人一脸病容,似是身负伤痛,但却马不停蹄!
  首先,这人来到了河南嵩山的少林寺!
  那是傍黑的时候,他到达寺前!
  他递上名帖,立被知客僧请了进去,直趋方丈静堂!
  出来的时候,天已三更,由少林掌教亲自恭送出来。
  奇怪的是,这人既能劳动了掌教亲送,少林寺竟然没留这人用饭,说来似是不太合乎情理。
  他们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但从少林掌教那严肃而沉重的神色上来看,必然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这人走后,少林掌教立刻独自去了后山的一处秘地,那里有上代少林掌教,今为圣僧的苦心,在参静禅。
  苦心,是本代少林掌教的师叔,二人促膝谈到天光将明,少林掌教方始别过师叔苦心,回返寺中!
  也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但从掌教归来后立即鸣钟召集僧众看来,可知非但出了大事,而且这事对少林关系重大!
  接着,在后山秘地“圣林”静参上乘佛法的苦心,竟离开了他十年未曾离开过的“圣林”!
  他是独自一个人,面上笼罩着无比的沉痛和悲哀神色,悄悄下了嵩山,远远走向了江南!
  继之,少林寺中,功力最高的“十戒十僧”,也奉掌教之谕,离开了嵩山的少林寺,结队赶往苏州!

×      ×      ×

  武当掌教天玄真人,在一天的大清早,亲自送下来一位贵客,晨光偶透林间,看清了这位贵客的面目!
  原来竟是那曾经与房珏相搏不敌,抛剑失剑,自投太湖水中而未死的“一苇丈人”边渡!
  天玄真人和边渡沉默而行,直到解剑坡前。
  终于天玄真人打破了沉默,道:“边施主还欲何往?”
  边渡面色苍白,比太湖遇敌之夜,竟瘦了许多,但他精神却十分焕发,闻言苦笑一声,道:“我的事快办完了,这四个月来,由少林而终南,而华山,而黄山,现在只有峨嵋一地了!”
  天玄真人道:“峨嵋事了呢?”
  边渡道:“我另有去处!”
  天玄真人长叹一声道:“可是要海角天涯,访寻梅施主孤女的下落?”
  边渡道:“梅家是否真有孤女逃出,还是谜呢!”
  天玄道:“有,我们全清楚!”
  边渡道:“要有的话,未来的日子可真不好度过了!”
  天玄真人又一声长叹道:“当初的确太冒失了!”
  边渡道:“不!那件事情,是天下群侠谋定而动!”
  天玄真人沉重的说道:“那年各派间失信物,高手惨死江湖者日众,验伤皆系同一种功力所杀,而‘百禽先生’又有恩各派……”
  边渡接过话头道:“老朽不敢批断当年之是非,今之所以不惜风尘宿露,访遍各大门户掌门人者,只因遵奉主母之谕耳!”
  “因此,老朽敢向掌教声名,昔日群侠确是杀错了人,并且是杀错了一千多人,如此而已!”
  天玄稽首道:“边施主敬请放心,贫道知道应如何自处!”
  边渡苦笑一声,道:“说句放肆的话,那是掌教你自己的事了!”
  天玄真人颔首停步,道:“施主走好,贫道不远送啦。”
  边渡拱手作别,坦步走向武当山下!

×      ×      ×

  天玄真人突然将掌教之位,授与了大弟子!
  他一个人,寸铁不带,只是一袭道袍,一支云拂,下了武当山,一步步向江南烟水苏杭而去!
  边渡却到了峨嵋,见到了峨嵋一派的掌门人,一方大师,次日,边渡就告辞下了峨嵋,从此失去了他的消息!
  这时候,正是傲霜离开白马坡告别了玉瑛娘,一人双骑,扬鞭驰向峨嵋的那一天。
  四川的山水多奇,川东有长江三峡之壮,川北有剑阁栈道之险,川西的青城……真是数不胜数!
  但能传闻于天下的,却是峨嵋!
  峨嵋天下秀,的非虚夸!
  自古凡是名山,都必然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峨嵋尤其显著,可以说是到处都是寺庙!
  相传在汉周烈王时,就有个圣僧“宝掌”入了峨嵋,结茅在山顶修心,这山顶因之而名为“宝掌峰”!
  后来,宝掌峰洪椿树渐渐生满,遂又被称为“洪椿坪”!
  峨嵋山下,有个古城!
  这座一千多年以前隋文帝开宝九年建立古城,汉时称为“安南地”,后来改称“平羌”,隋朝改称“峨嵋”后,直到唐代才设置了县治!
  峨嵋山峰叠出,千奇百怪,李白曾有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      ×

  傲霜踏上了峨嵋,她终于到达了目的之地!
  不!这才是峨嵋山脚而已,距离她要到“黑白二水”相合的“双桥清音”,却还早得很呢!
  被称为峨嵋山口的“会宗堂”(即后来的报国寺,会宗堂是最早的名称,创建者是明朝光明道人,直到清朝康熙年代,始由和尚主事,改寺而名为报国)外,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怪人!
  这人是个和尚,年已古稀,一身灰色僧衣,经过风吹日晒,业已褪成了灰白相间的花斑色,发长有两寸多,又脏又乱!
  胡子更已乱结抖缠成堆,跌坐在会宗堂外,行人游客所必经的路旁,一株古松之下!
  面前一钵清水,所坐的是一个五寸高三尺宽的蒲团,看上去,至少这怪和尚已在此坐了三个多月啦!
  最怪的是,和尚身前右方,有一石碑,碑上刻着有字,这些字,却惊动了天下英雄!

相关热词搜索:威震江湖第一花

上一篇:第二十一章 萍寄四海半相识

下一篇:第二十三章 似曾相识却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