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书库 上官鼎 沉沙谷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冥冥天定
2025-04-14  作者:上官鼎  来源:上官鼎作品集  点击:

  当时五雄的老大,白龙手风伦,为了珍惜犀角盒子,便在急忙之中,拿了一张老羊皮包了人参。
  那张老羊皮便是风伦在伏波堡外自蛇形令主手上抢来的。
  因此,陆介便暂时拥有了那张羊皮。
  而这张老羊皮就是龙涎香的藏图!
  当年,五雄为了助青木道长恢复功力,而抢得了龙涎香的藏图,但哪知道青木道长并不需要,反而让陆介因祸得福,又无意中享受了这千年之宝。
  假如蛇形令主早知如此,又怎会肯逼落陆介于沉沙谷中?不过蛇形令主就是知道,也只徒唤奈何,因为没有先天气功护身的人,是不可能抵挡沙流那股异样庞大的压力的。
  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陆介曾草草地看过一遍那张图,当时为的是好奇,但现下可不同了,他忙把那图从怀中抽出,双手执着,细细地参考起来。
  凡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因为人对死亡是感觉到恐怖的,只有不怕死,而觉得死亡是另一生命开始的人,才会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而通常这方面的力量,是得自于宗教上的鼓励。
  一个年轻人而又不信鬼神的陆介,是不可避免地要挣扎求生。
  要说陆介一点也不顾到怪力乱神,当然是不合情理的事,因为在他的时代里,迷信便是一个划时代的特点。
  但平日在江湖上走动的人,尤其是有超人武功的人,由于见多识广,往往能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所以心中对鬼神莫名的惧怕,自然要比常人缓的多。
  因此,当陆介发觉尚有救路的时候,心中自然雀跃万分,我们并不能拿“不镇定”这三个字来指责他的。
  陆介放开目力看去,只见那图形是十分古怪,除了有四个古字,他虽不大识得,大约是“龙涎香图”之外,整张图上没有一个字,却有着几个较为简单的符号。
  这种无字天书式的哑图,也难怪伏波堡虽得之而不得解了。大概当年绘图之人,或另有一份口诀,或者只是供自己备忘,只要自己懂得便可以了。
  这张图的颜色已旧,少说也是前五六百年的遗物,便是上面注了字,只怕古书读得不多的人,就像陆介,也不一定看得懂。
  假如换畹儿在就好了,因为她杂七杂八的东西知道的多,说不定能看出些名堂来。
  可是畹儿又怎能进得这石室?
  人世间的事便是如此的好笑,往往不能两全。

×      ×      ×

  陆介收敛了心神,吃力地研究图形。
  这张图甚是简单,在图的右上角,也就是“龙涎香图”四个字的旁边,是一个小圆圈,在这圆圈的左边连着一个长长的箭头,箭头的尖端上打了一个小叉号,在箭柄上有一个小三角形的符号,在这相连的符号的外缘,又是一个大圈圈,却有一虚线从叉号的交叉点起,斜斜地往左下方划去,却在方才那大圈圈的左下方,又有个略小的圈圈,那虚线便连接着这二个圈圈。
  在左下方的圈圈中心,又有二个同心圆,却在圆心上打了个星号,在虚线接住外圆处,有一个叉号,而在通过圆心,以叉号为一点的直径的另一端上,又是一个叉号,上面连了一个小箭头。
  这百年来武林中争夺不休的龙涎香图,想不到就是这么一堆不知所云的符号。
  陆介反复地看了两遍,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不由把一腔高兴,化为乌有,只得怏怏地安慰自己道:“反正干粮也可以支撑几天,慢慢研究也不迟。”
  于是,陆介抽出了天一大师的遗着,细细地看了起来,他凑着石柱上那洞儿,因为石柱中有些微的光亮,每当香气薰得他受不住的时候,他便又下来换口比较清凉的空气,哪知他因此比枯坐圆石上反而多吸了许多香气,而无形中发挥了龙涎香的效力。
  陆介打开了封皮一看,只见里面是一篇文章,上面写道:
  “夫武学之道,何啻万端,然排其纷杂,而取其精纯,则又只一气字耳。盖气之为物也,可以取敌于外,克于内。然天造生民,即有其气,以此先天之气,而占之以后天之力,则无敌不克,靡事不成矣……”
  陆介本是个中会家,读了怎么不为之如醉如狂?他愈读愈为高兴。只因少林是以刚强取胜,而全真却是清净之气,而先天气功的威力却是刚重于柔,因此若只论先天气功来说,两个同等功力的两派高手,相遇全真便占不到上风了。但若全真的功力高出许多,那么也可以“柔能克刚”了。
  陆介生性嗜武,虽然他由于环境的影响,而恐惧于武学,但只是一个心中的矛盾,并没有彻底摧毁了他嗜武的本性。
  而现在,本性完全战胜了。
  于是,光阴无声无息地溜走了。
  陆介的内心完全融合武学之中,在这短暂的时间中,他觉得天地间只有这本书,师父、畹儿、查汝明、甚至于他本身,都是不存在的虚物啊!
  他心中在急烈地催促着他,他的双眼饥渴地吞噬了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他的脑中不断地涌起了股股热流。
  肉体只是思想的奴隶!它必须接受思想的控制与支配!甚至,肉体会因思想的压力而破碎。
  而此时陆介的思想真是一泻千里,突飞猛进!因此,他的肉体在相形之下,变得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他根本不知道,时间已驰过了多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吃过了东西没有。
  他也不知道自己置身于何地,因为外在的环境,比起内在的生命——“思想”来说,真是可以略而不计的了。
  全真与少林虽然在取劲上有柔刚之别,但天下的武学是万变不离其宗,而以“人”为原则的。况且两派的先天气功又是同属一个范围的事物呢?
  许多全真派的功诀上不够份量的地方,陆介拿少林心法一加对照,便了然于胸了,而相反的,少林心法的缺点也可以用全真之长来补救。
  因此,这两股天下至高的武学在他的脑海中交融着,搅动着,当它们渐渐地平静了下来的时候,便能组成举世无双的武学,但这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因为以陆介悟力之高,是不难达成二者为一炉的地步的。

×      ×      ×

  不知道是过了多久,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十多天,总之,对陆介而言是一段颇为漫长的光阴,长到足够冷却下他心中的狂热,而使他能冷静地考虑到周遭的环境为止……
  陆介早已把这本薄薄的少林心法,反复地看了许多遍,一一熟记在心中。便连上面的一笔一划,他都揣摩了半晌,决不轻易放过。
  在这段时间中,龙诞香慢慢地蒸发尽了。
  这或许是天地间的一个真理,往往准备了千年的东西,而在一夕之间,便会成为廉物了,以一千年来换取一旦,也难怪其效力能达到惊人的地步了。但是,这也是一个可悲的事实,“养兵千日”只“用在一朝”!
  于是,陆介在一场突飞猛进之后,兴趣的高潮便随着进展的滞缓而冷却下来。他便转移了目标,而去研究那张龙涎香图。
  他把自己如何进入这石室的前后经过,仔细地想了一遍,然后又一一地和这图上的记号相对,便发觉了几个线索。
  因为这张图既称之为龙涎香藏图,那么其目的一定在于指示龙涎香收藏的位置,换言之,图上的记号中,必定有一个是指示龙涎香的藏处。
  但是,除非龙涎香有两份,或者是分开藏在两处,那么图上关于龙涎香藏处的记号便应该是独一无二,而且决不重复的。但上述的那两个例外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龙涎香是罕见之物,其量不多,而且也没有必要须分藏在两处。而图上的记号虽多,经过陆介的分析之后,是有大小不等的圆圈五个,箭头两个,叉号三个,三角形记号一个,星形记号一个,虚线一条。
  虚线必然是代表路径,可不计。
  那么值得考虑的是右上角大圈子中的三角形,及左下角同心圆中的星字。
  只因陆介的目的是要离开龙涎香的藏处,而不是要找到藏处,所以他只要能确定哪个记号是龙涎香的藏处,便不难把圆形与石室中的情形相凑合,而求出脱身之径了。
  因为右下圈子的外线的左下方,有一个向外的箭头,因此,陆介作了一个大胆的假定,左下的大圈子应该是目下的石室。
  假如依这个假定去推理,是否能解释出其他的答案呢?陆介的答案是肯定的。
  他想:要是星字是代表龙涎香的藏处,那么两个小同心圆中较里面的一个,便是指中空的圆柱,而较大的一个,便是他坐着的大圆石了。
  而整个圆形的左下角的大圈圈便是石室了。那么,右上角的大圈圈,不妨假设为沉沙谷的圈缘。而圆心的三角形呢?可能是指谷中的孤峰,但其他的记号又是什么意思呢?陆介迷惑了。
  但是,他觉得自己距离答案非常接近了。因此,他感觉到心胸中蕴育着一股异样的热力,他激动了!
  但是,他必须努力压制着自己,因为,说到底,他距成功犹有一步呢?
  他努力克服住少年人的那股盛气,而继续自己的思维。
  他想:叉号显然是代表着进出的通路口。因此可疑的是右上的圈子中的那个箭头,和那个小圆圈。
  他把图形凑近了眼睛,又研究了半晌,他注意到箭柄是通过三角形的一个顶角的,如果那三角形是谷中的孤峰,那么这顶点就可能是峰顶。
  接着,他记起来,他是在月圆之夜,落入沉沙谷中的,因此,那原先想不通的小圆圈,是不是代表了月亮呢?但如是的话,原先以为是箭柄的那根线,就应该是月光了。因此,右上角大圈圈中符号的解释是,月圆之夜,月光投在沉沙谷中的孤峰上,而箭头的楔字形记号(……),应该是孤峰投在沙上的影子,于是,在峰顶投影的所在,便是进入龙涎香藏室处的入口,因为上面有一个叉号。
  陆介仔细一想,自己果然是落在峰顶的投影之上。他心中不由大喜,因为依照他的假设,一切的记号都能迎刃而解了。
  他找着了自己进入的方向,然后绕着石柱转过去了一百八十度。果然,当他转到那一面的时候,便觉得阴风阵阵,比那一面可要厉害得多,由此可知在那方向一定有透风之处。
  陆介运目朝那边瞧去,大约是功力有了进步的缘故,竟看出那石壁上有一块更为深而黑的阴影,想来是个凹入的洞穴之类。
  他拿了地图再一校对,确定了方向之后,便谨慎地又把图收了起来。因为,这张图是伏波堡的,陆介并不愿意非法地强占它。
  他猛地吸了一口真气,心中默默地谢了天一大师相传之恩,然后留恋地看了石柱和脚下的大圆石一眼,他不禁对这冷冰冰的石室,感觉到留恋了起来。

×      ×      ×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感情动物的特点便是“依依不舍”。尽管某些人或某些事,在当时是使你感到不愉快的,但事过境迁之后,你又会无限地怀念它了。
  陆介虽然渴望于离开这石室,而回到隔绝在外的尘世,但他仍不免对处身颇久的这石室,有了依依之感。
  其实,尘世对陆介而言,并不见得尽是一个太愉快的世界,因为家仇、师仇、何三弟的仇……
  但是,人世间对他也有可爱之处,譬如:陆小真、畹儿、青木道长的慈爱……
  于是,这位身负天下奇冤,而具有天下奇能的陆介,缓缓地走下了圆石。
  噗的一声,厚厚的棉花鞋轻轻地接触到了沙面。
  他缓缓地朝着出口走去,阴风带动了他的衣衫,望之飘飘若仙。
  在流沙上行走,要比静止的沙面难得多,但陆介目下的功力,却足足能应付自若了。
  他的脚步是轻飘的,但他的心情却比铅还沉重。
  于是,陆介又缓缓地走向了他曾竭力想避弃的尘世。
  阴风更盛了。
  而黑暗也在暴涨着。
  终于,陆介的身形被吞噬在黑暗之中。
  香气无力地飘浮在空中。
  于是,这沉沙谷底的石室,又恢复了千年来的老面目,只从表面看来,一切的经过都是虚幻的,天一大师、陆介、埋藏龙涎香的前人,以及其他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事,对这古老的石室而言,只不过是在它那无声的乐谱上,加上了一两小小的修饰符而已。
  比起人类整个的历史来,个体的活动往往可以略而不计,多少人无声无息地来了,又无声无息地走了,不留下丝毫的痕迹。
  难道,这是人类本质上的悲哀么?
  不,因为,历史的本身就是人类所有个体的活动,每一个再渺小的人,对历史来说,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因为少了他或多了他,历史的成份既有了改变,便又不是原来的面目了。
  那么,你能说,陆介的来去,对于这冷冰冰的石室而言,是一件无意义的事么?

相关热词搜索:沉沙谷

下一章:第二十八章 孰之能御

上一章:第二十六章 天意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