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寒风凛冽祭孤坟
2025-04-20 作者:秦红 来源:秦红作品集 点击:
数日后,他到了曲阜。
曲阜是很著名的地方,因为这是孔林的所在地。
韩世英略经打听,就找到了顽石老人的住址——顽石书馆。
这顽石书馆座落在城中一条小街上,环境十分清幽,韩世英一走入小街就隐约听到朗读之声,看来这一带的居民读书风气极盛。
顽石书馆却是静悄悄的,韩世英敲了半天的门,才有一名书僮出来开门。
“你找谁?”
“顽石老人。”
“贵姓大名?”
“韩世英。”
“有何贵干?”
“拜访,请教。”
“对不起,我家老爷不随便接见客人。”
书僮说完这话,便要关门,韩世英却已一脚跨了进去,笑道:“小弟,我知道你家老爷不随便接见客人,可是我也一样不随便拜访人;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家老爷谈谈,请去通报一声好么?”
书僮瞪起两颗眼睛道:“你这人好没礼貌,未得主人允许,怎可硬闯!”
韩世英含笑道:“抱歉,不过我非要见见你家老爷不可。”
书僮伸出一个指头道:“一字十两。”
韩世英道:“甚么?”
书僮道:“凡是我家老爷不认识的,一个字要十两银子!”
韩世英笑道:“不贵。”
书僮一呆道:“十个字就是一百两银子,你出得起这个价钱?”
韩世英道:“今天你家老爷高兴写多少字,我可以全买下来。”
书僮道:“好,你等着,我去问问看。”
他关上大门,拔步便往内宅跑,来到宅内一间宽敞的书房。
顽石老人正在书案上挥毫。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模样很严峻,就像一位出类拔萃的武林高手一样,有其慑人的威仪。
书僮不敢立刻禀报,伫立一旁等候。
顽石老人写的是一副联句:
隐逸林中无荣辱
道义路上无炎凉
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慢慢把毛笔搁在笔架上,这才开口道:“谁?”
书僮答道:“一个后生小子,叫甚么韩世英的。”
顽石老人道:“来干甚么?”
书僮道:“买字。”
顽石老人道:“回绝了没有?”
书僮道:“我说一个字十两银子,谁知竟没唬倒他,还说老爷今天高兴写多少字,他可以全部都买下来。”
顽石老人动怒道:“何物狂生,竟想用金钱来欺压老夫?你去告诉他,老夫今天一个字也不卖!”
“是!”
书僮抹头欲出,忽见韩世英已立在书房门口,不禁一怔道:“咦,你这个人怎么搞的,怎么不声不就闯进来了?”
韩世英举步进入书房,向顽石老人拱手一揖,道:“老先生,小可不是来买字的,冒昧造访,谨此致歉。”
顽石老人很不高兴,板下脸孔道:“不管你是来干甚么的,老夫都不接见,你请吧!”
韩世英微微一笑,抖开手上的牙骨折扇,亮出了扇上的字,说道:“记得这几个字么?”
顽石老人走近细视,忽然笑了道:“这是老夫八年前写的字,如今老夫的字又有进境了,比以前写得还要好!”
韩世英笑道:“是的,可看得出来,你老先生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学问也比以前更高深。”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尤其是文人最喜欢听到别人的恭维,顽石老人听了更为愉快,哈哈笑道:“好说!好说!老弟夸奖了,来来来,你请坐——墨儿,快倒茶来!”
书僮献过茶后,顽石老人捻须而笑道:“人一老脑筋就不灵光了,那把折扇的字,是老夫写的不错,可是老夫却不记得你韩老弟……”
韩世英道:“这不是小可的折扇。”
顽石老人一怔道:“哦,既不是老弟之物,怎会到老弟手上?”
韩世英道:“是小可捡到的。”
顽石老人眉头一皱道:“哼,这太岂有此理了!”
韩世英一歪头:“岂有此理?”
顽石老人沉声道:“嗯,早知他如此不重视老夫的题字,纵然一字千金,老夫也不卖给他!”
韩世英这才明白他生气的原因,不禁哈哈笑道:“老先生不应责怪他,依小可判断,他是遗失而非丢弃,说不定他现在正急得要命呢!”
顽石老人轻哼一声道:“凡经老夫题字之物,士林视为珍品,他怎可如此粗心大意,太不像话了!”
韩世英乘机问道:“他是谁?”
顽石老人插头道:“时间太久,记不得啦。”
韩世英再将折扇递给他,道:“老先生请仔细看看,回想一下癸丑年仲夏为谁在此折扇上题字,想出来了,小可才好拿去还给他。”
顽石老人重新细视一番,攒眉苦思良久,忽然一拍膝盖道:“对了!老夫想起来了,是他不错!”
韩世英急问道:“谁?”
顽石老人道:“侯君山!”
韩世英道:“侯君山何许人?”
顽石老人道:“他是侯九公的幺儿呀!”
侯九公!
韩世英心弦震荡了起来。
只要是武林中人,没有一人不知侯九公这个人,就如读书人无不知四书五经一样。
因为,侯九公是中原武林祭酒,是举世皆知的武学大师,名气不在日出堡主韩大旭之下,甚至知道他侯九公的人比知道韩大旭的人还要多!
侯九公不仅武功盖世,而且多福多寿多男子;他是金陵数一数二的富翁,今年已九十多岁,有三妻二十一子,故人多以“三多老人”呼之。
他的二十一个儿子个个成材,是故金陵侯家不仅是富豪,也是执武林牛耳的武学大家,声名显赫,世无匹敌!
韩世英很不希望姊姊与侯家的人扯上关系,但为了找到施圣扬,又不能不从姊姊所认识的人下手,所以犹豫再三之后,他终于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金陵。
可是,他在侯家大门外来回走着,竟提不起勇气登门拜访。
——这把牙骨折扇,当真是侯君山之物么?
——他将此扇丢在姊姊的坟上是甚么意思?
——他知不知道“金狐”即是姊姊韩静珠?
——如果他还不知道“金狐”是日出堡主之女,自己这一登门拜访,岂非反泄漏了“韩大旭的女儿是女杀手”的秘密?
他在侯家大门外来回走了十几趟,盘算老半天之后,才下定决心登门求见。
一个门房看见他上门,连忙迎上来,拱手问道:“请问这位公子,您找谁呀?”
韩世英道:“请通报贵府侯公子,就说韩中天求见。”
“中天”是他的字,他父亲名“大旭”,旭为朝阳,故其父给他一个“中天”的字,是期望他继朝阳之起而至,“如日中天”之意。
不过,这个“中天”的字,外人至今不知,他今天使用“韩中天”登门拜访,主要是不希望侯家人一听就知他是日出堡主韩大旭的儿子,以便必要时可以隐瞒真实身分。
门房笑道:“我们侯家有二十位公子,不知公子要找哪一位?”
韩世英道:“侯君山。”
门房面色一变道:“你说找谁?”
韩世英道:“九公的幺儿,侯君山。”
门房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惊诧的眼光打量他一遍,才说道:“请稍候。”
说毕,匆匆而去。
过了好一会,才见他回到大门口,向韩世英一拱手道:“韩公子请随小的进来。”
韩世英随他入宅,来到宅中一间客厅,只见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边侍立着两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一看即知他们是父子,而白发老翁不用说当然就是侯九公了。
他年已九旬以上,但毫无老态龙钟之相,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样子倒甚和蔼可亲。
韩世英恭恭敬敬的对他深施一礼道:“小可韩中天,拜见侯老爷子。”
侯九公微微颔首道:“请坐。”
韩世英谢过坐,便在一旁坐下来。
侯九公道:“韩世兄何方人氏?”
韩世英道:“北方。”
侯九公道:“北方的甚么地方?”
韩世英道:“天津。”
侯九公道:“好地方,天津的鸭儿梨、烧蚂蚱十分著名,老朽五十多年前曾去过几次,至今还想念得很。韩世兄住天津的甚么地方?”
韩世英道:“城外。”
侯九公道:“东局子?张贵庄?还是八里台?”
韩世英心慌起来,忙道:“侯老爷子,小可今日造访,与小可的家乡无关。”
侯九公微笑道:“有关。”
韩世英一呆道:“怎么说呢?”
侯九公道:“老朽今年九十二,谁要跟老朽说话,必须表明真实姓名和来历。”
韩世英脸红了,道:“老爷子认为小可所报的姓名和来历不实?”
侯九公道:“是的。”
韩世英心头一懔,暗忖道:“这老小子没有白活,已经快要修炼成精了!”
他当即起身一揖道:“既如此,小可无话可说,请容告辞。”
语毕,便欲出厅。
侯九公笑道:“站住!”
韩世英不理,举步向厅门走去。
侯九公突然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的脾气倒比令尊还倔!”
韩世英心头大震,转回身子道:“你说甚么?”
侯九公含笑道:“日出堡主韩大旭老朽也曾经见过两次面,他在老朽面前也不敢这样放肆,你是他的儿子,怎敢对老朽如此无礼?”
韩世英觉得好像见了鬼,为之瞠目结舌道:“你……怎知我是韩大旭的儿子?”
侯九公道:“你不是告诉门房你叫韩中天?”
韩世英道:“中天是小可的字,只有敝堡少数人知道,你老是怎么知道的?”
侯九公道:“天下虽大,唯老朽与令尊而已,所以有关你们日出堡的一切,老朽都了如指掌!”
韩世英道:“家父并无雄霸天下武林的野心,他已经有十多年没离开过日出堡了。”
侯九公道:“不错,可是令尊的剑法却是老朽最佩服的,老朽一生练武,对武林动态岂能不注意?”
韩世英道:“小可能与令郎君山兄见见面么?”
侯九公道:“见他何为?”
不等韩世英回答,他又抢着道:“注意,切莫说谎,老朽最不喜欢说谎的人!”
韩世英沉默有顷,才答道:“小可在某处捡到一把折扇,扇上有顽石老人的题字,据顽石老人说折扇是令郎君山之物,故小可特地带来还给令郎。”
侯九公伸手道:“老朽看看。”
韩世英取出折扇交给他,然后便在原来的椅子坐下来。
侯九公打开折扇看了看,点点头道:“不错,这把折扇确是小儿君山之物,你在何处捡到的?”
韩世英道:“济南附近。”
侯九公道:“说详细一些。”
韩世英道:“野地上。”
侯九公道:“甚么时候捡到的?”
韩世英道:“二十天前。”
侯九公目中渐露精光,追问道:“除了这把折扇之外,你还看到了甚么?”
韩世英道:“没有。”
侯九公道:“甚么都没有?”
韩世英道:“没有。”
侯九公沉吟半晌,抬目凝视他道:“这把扇子价值不过几十两银子,韩世兄何以如此好奇,特地去找顽石老人查询?又特地老远送到金陵来?”
韩世英道:“游历之便而已。”
侯九公视线回到折扇上,道:“这把扇子很干净,你在野地上捡到时,就这么干净么?”
韩世英道:“是是,是在雪地上捡到的。”
侯九公问道:“以你的看法,这把扇子被丢弃在野地上有多久了?”
韩世英道:“没多久。”
侯九公好像在问案,不放过任何细节,又问道:“没多久大概是几天?”
韩世英道:“大概未超过五天。”
侯九公忽然长叹一声道:“这就怪了,小儿君山亡已七年!”
韩世英差点跳起来,大愕道:“甚么?”
侯九公神情转为悲戚道:“七年前的一个夏天,小儿君山被人发现死在保州的城郊外,老朽与小儿等人赶去认尸,证明是老朽的么儿君山不错。”
韩世英骇然道:“怎么死的?”
侯九公道:“被人用长剑刺中要害。”
曲阜是很著名的地方,因为这是孔林的所在地。
韩世英略经打听,就找到了顽石老人的住址——顽石书馆。
这顽石书馆座落在城中一条小街上,环境十分清幽,韩世英一走入小街就隐约听到朗读之声,看来这一带的居民读书风气极盛。
顽石书馆却是静悄悄的,韩世英敲了半天的门,才有一名书僮出来开门。
“你找谁?”
“顽石老人。”
“贵姓大名?”
“韩世英。”
“有何贵干?”
“拜访,请教。”
“对不起,我家老爷不随便接见客人。”
书僮说完这话,便要关门,韩世英却已一脚跨了进去,笑道:“小弟,我知道你家老爷不随便接见客人,可是我也一样不随便拜访人;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家老爷谈谈,请去通报一声好么?”
书僮瞪起两颗眼睛道:“你这人好没礼貌,未得主人允许,怎可硬闯!”
韩世英含笑道:“抱歉,不过我非要见见你家老爷不可。”
书僮伸出一个指头道:“一字十两。”
韩世英道:“甚么?”
书僮道:“凡是我家老爷不认识的,一个字要十两银子!”
韩世英笑道:“不贵。”
书僮一呆道:“十个字就是一百两银子,你出得起这个价钱?”
韩世英道:“今天你家老爷高兴写多少字,我可以全买下来。”
书僮道:“好,你等着,我去问问看。”
他关上大门,拔步便往内宅跑,来到宅内一间宽敞的书房。
顽石老人正在书案上挥毫。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模样很严峻,就像一位出类拔萃的武林高手一样,有其慑人的威仪。
书僮不敢立刻禀报,伫立一旁等候。
顽石老人写的是一副联句:
隐逸林中无荣辱
道义路上无炎凉
他写完最后一个字,慢慢把毛笔搁在笔架上,这才开口道:“谁?”
书僮答道:“一个后生小子,叫甚么韩世英的。”
顽石老人道:“来干甚么?”
书僮道:“买字。”
顽石老人道:“回绝了没有?”
书僮道:“我说一个字十两银子,谁知竟没唬倒他,还说老爷今天高兴写多少字,他可以全部都买下来。”
顽石老人动怒道:“何物狂生,竟想用金钱来欺压老夫?你去告诉他,老夫今天一个字也不卖!”
“是!”
书僮抹头欲出,忽见韩世英已立在书房门口,不禁一怔道:“咦,你这个人怎么搞的,怎么不声不就闯进来了?”
韩世英举步进入书房,向顽石老人拱手一揖,道:“老先生,小可不是来买字的,冒昧造访,谨此致歉。”
顽石老人很不高兴,板下脸孔道:“不管你是来干甚么的,老夫都不接见,你请吧!”
韩世英微微一笑,抖开手上的牙骨折扇,亮出了扇上的字,说道:“记得这几个字么?”
顽石老人走近细视,忽然笑了道:“这是老夫八年前写的字,如今老夫的字又有进境了,比以前写得还要好!”
韩世英笑道:“是的,可看得出来,你老先生不但字写得好,而且学问也比以前更高深。”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尤其是文人最喜欢听到别人的恭维,顽石老人听了更为愉快,哈哈笑道:“好说!好说!老弟夸奖了,来来来,你请坐——墨儿,快倒茶来!”
书僮献过茶后,顽石老人捻须而笑道:“人一老脑筋就不灵光了,那把折扇的字,是老夫写的不错,可是老夫却不记得你韩老弟……”
韩世英道:“这不是小可的折扇。”
顽石老人一怔道:“哦,既不是老弟之物,怎会到老弟手上?”
韩世英道:“是小可捡到的。”
顽石老人眉头一皱道:“哼,这太岂有此理了!”
韩世英一歪头:“岂有此理?”
顽石老人沉声道:“嗯,早知他如此不重视老夫的题字,纵然一字千金,老夫也不卖给他!”
韩世英这才明白他生气的原因,不禁哈哈笑道:“老先生不应责怪他,依小可判断,他是遗失而非丢弃,说不定他现在正急得要命呢!”
顽石老人轻哼一声道:“凡经老夫题字之物,士林视为珍品,他怎可如此粗心大意,太不像话了!”
韩世英乘机问道:“他是谁?”
顽石老人插头道:“时间太久,记不得啦。”
韩世英再将折扇递给他,道:“老先生请仔细看看,回想一下癸丑年仲夏为谁在此折扇上题字,想出来了,小可才好拿去还给他。”
顽石老人重新细视一番,攒眉苦思良久,忽然一拍膝盖道:“对了!老夫想起来了,是他不错!”
韩世英急问道:“谁?”
顽石老人道:“侯君山!”
韩世英道:“侯君山何许人?”
顽石老人道:“他是侯九公的幺儿呀!”
侯九公!
韩世英心弦震荡了起来。
× × ×
只要是武林中人,没有一人不知侯九公这个人,就如读书人无不知四书五经一样。
因为,侯九公是中原武林祭酒,是举世皆知的武学大师,名气不在日出堡主韩大旭之下,甚至知道他侯九公的人比知道韩大旭的人还要多!
侯九公不仅武功盖世,而且多福多寿多男子;他是金陵数一数二的富翁,今年已九十多岁,有三妻二十一子,故人多以“三多老人”呼之。
他的二十一个儿子个个成材,是故金陵侯家不仅是富豪,也是执武林牛耳的武学大家,声名显赫,世无匹敌!
韩世英很不希望姊姊与侯家的人扯上关系,但为了找到施圣扬,又不能不从姊姊所认识的人下手,所以犹豫再三之后,他终于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金陵。
可是,他在侯家大门外来回走着,竟提不起勇气登门拜访。
——这把牙骨折扇,当真是侯君山之物么?
——他将此扇丢在姊姊的坟上是甚么意思?
——他知不知道“金狐”即是姊姊韩静珠?
——如果他还不知道“金狐”是日出堡主之女,自己这一登门拜访,岂非反泄漏了“韩大旭的女儿是女杀手”的秘密?
他在侯家大门外来回走了十几趟,盘算老半天之后,才下定决心登门求见。
一个门房看见他上门,连忙迎上来,拱手问道:“请问这位公子,您找谁呀?”
韩世英道:“请通报贵府侯公子,就说韩中天求见。”
“中天”是他的字,他父亲名“大旭”,旭为朝阳,故其父给他一个“中天”的字,是期望他继朝阳之起而至,“如日中天”之意。
不过,这个“中天”的字,外人至今不知,他今天使用“韩中天”登门拜访,主要是不希望侯家人一听就知他是日出堡主韩大旭的儿子,以便必要时可以隐瞒真实身分。
门房笑道:“我们侯家有二十位公子,不知公子要找哪一位?”
韩世英道:“侯君山。”
门房面色一变道:“你说找谁?”
韩世英道:“九公的幺儿,侯君山。”
门房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惊诧的眼光打量他一遍,才说道:“请稍候。”
说毕,匆匆而去。
过了好一会,才见他回到大门口,向韩世英一拱手道:“韩公子请随小的进来。”
韩世英随他入宅,来到宅中一间客厅,只见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边侍立着两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一看即知他们是父子,而白发老翁不用说当然就是侯九公了。
他年已九旬以上,但毫无老态龙钟之相,满面红光,精神矍铄,样子倒甚和蔼可亲。
韩世英恭恭敬敬的对他深施一礼道:“小可韩中天,拜见侯老爷子。”
侯九公微微颔首道:“请坐。”
韩世英谢过坐,便在一旁坐下来。
侯九公道:“韩世兄何方人氏?”
韩世英道:“北方。”
侯九公道:“北方的甚么地方?”
韩世英道:“天津。”
侯九公道:“好地方,天津的鸭儿梨、烧蚂蚱十分著名,老朽五十多年前曾去过几次,至今还想念得很。韩世兄住天津的甚么地方?”
韩世英道:“城外。”
侯九公道:“东局子?张贵庄?还是八里台?”
韩世英心慌起来,忙道:“侯老爷子,小可今日造访,与小可的家乡无关。”
侯九公微笑道:“有关。”
韩世英一呆道:“怎么说呢?”
侯九公道:“老朽今年九十二,谁要跟老朽说话,必须表明真实姓名和来历。”
韩世英脸红了,道:“老爷子认为小可所报的姓名和来历不实?”
侯九公道:“是的。”
韩世英心头一懔,暗忖道:“这老小子没有白活,已经快要修炼成精了!”
他当即起身一揖道:“既如此,小可无话可说,请容告辞。”
语毕,便欲出厅。
侯九公笑道:“站住!”
韩世英不理,举步向厅门走去。
侯九公突然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的脾气倒比令尊还倔!”
韩世英心头大震,转回身子道:“你说甚么?”
侯九公含笑道:“日出堡主韩大旭老朽也曾经见过两次面,他在老朽面前也不敢这样放肆,你是他的儿子,怎敢对老朽如此无礼?”
韩世英觉得好像见了鬼,为之瞠目结舌道:“你……怎知我是韩大旭的儿子?”
侯九公道:“你不是告诉门房你叫韩中天?”
韩世英道:“中天是小可的字,只有敝堡少数人知道,你老是怎么知道的?”
侯九公道:“天下虽大,唯老朽与令尊而已,所以有关你们日出堡的一切,老朽都了如指掌!”
韩世英道:“家父并无雄霸天下武林的野心,他已经有十多年没离开过日出堡了。”
侯九公道:“不错,可是令尊的剑法却是老朽最佩服的,老朽一生练武,对武林动态岂能不注意?”
韩世英道:“小可能与令郎君山兄见见面么?”
侯九公道:“见他何为?”
不等韩世英回答,他又抢着道:“注意,切莫说谎,老朽最不喜欢说谎的人!”
韩世英沉默有顷,才答道:“小可在某处捡到一把折扇,扇上有顽石老人的题字,据顽石老人说折扇是令郎君山之物,故小可特地带来还给令郎。”
侯九公伸手道:“老朽看看。”
韩世英取出折扇交给他,然后便在原来的椅子坐下来。
侯九公打开折扇看了看,点点头道:“不错,这把折扇确是小儿君山之物,你在何处捡到的?”
韩世英道:“济南附近。”
侯九公道:“说详细一些。”
韩世英道:“野地上。”
侯九公道:“甚么时候捡到的?”
韩世英道:“二十天前。”
侯九公目中渐露精光,追问道:“除了这把折扇之外,你还看到了甚么?”
韩世英道:“没有。”
侯九公道:“甚么都没有?”
韩世英道:“没有。”
侯九公沉吟半晌,抬目凝视他道:“这把扇子价值不过几十两银子,韩世兄何以如此好奇,特地去找顽石老人查询?又特地老远送到金陵来?”
韩世英道:“游历之便而已。”
侯九公视线回到折扇上,道:“这把扇子很干净,你在野地上捡到时,就这么干净么?”
韩世英道:“是是,是在雪地上捡到的。”
侯九公问道:“以你的看法,这把扇子被丢弃在野地上有多久了?”
韩世英道:“没多久。”
侯九公好像在问案,不放过任何细节,又问道:“没多久大概是几天?”
韩世英道:“大概未超过五天。”
侯九公忽然长叹一声道:“这就怪了,小儿君山亡已七年!”
韩世英差点跳起来,大愕道:“甚么?”
侯九公神情转为悲戚道:“七年前的一个夏天,小儿君山被人发现死在保州的城郊外,老朽与小儿等人赶去认尸,证明是老朽的么儿君山不错。”
韩世英骇然道:“怎么死的?”
侯九公道:“被人用长剑刺中要害。”
相关热词搜索:剑比日月明
下一章:第八章 初临千娇百媚院
上一章:第六章 世有剑比日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