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开鼎取宝 白阳图解
2019-11-21 作者:倪匡 来源:倪匡作品集 点击:
英琼童心未褪,因那被困的一双男女小得好玩,忍不住又近前去观看。这水池中男女已知失陷,又身上寸缕全无,各把下半身浸在水里,彼此隔开,口中仍是呼救不已。
英琼侧耳一听,只听那女子哀声说道:“听诸位道友之言,颇多疑虑。我二人是西昆山散仙,与各派剑仙从无恩怨往来。因在岛宫海国得见一部遗书,知道此间藏宝之所和许多破法,勤习数年,一时自信过甚,又因独力难支,一同前来,先时倒也顺利。谁知犯了圣母禁忌,一不小心,为水遁所困,再迟些时,便要力竭而死。如蒙诸位道友相助释放,我等先来迭尝艰苦,不无微劳,否则后来的人也无此容易。宝鼎、宝库两处藏宝甚多,我等并无奢望,只求相候事成之后,略分一二件,不致空入宝山,于愿已足。恩将仇报,意存攘夺,均无是理。再者诸位法力虽高,此中机密未必尽知,有我二人向导,不但省力不少,且可席卷藏珍,彼此均有益处,岂不是好?”
英琼听她说得颇有情理,刚有些心动,旁边易静已然看出屏风后面一些机密,将手一招二人,当先往后便走。英琼刚说了句:“那两人又在说话呢——”又被易静以目示意止住。时机紧迫,急于事完,无暇再深说,只得相随往屏风走去。
三人到了屏风后一看,前面一片青玉墙上果然留有圣姑遗影,云鬓端正,姿容美秀,略似道姑打扮,形态妆束均甚飘逸。像前矗立着一座九尺高的大鼎,非金非玉,色呈翠绿,光可鉴人,上面满是朱文符箓。三人先照李宁吩咐,朝着遗像跪拜通诚,然后立起,恭恭敬敬的走向鼎前。易静抓住鼎盖用力往上一揭,竟未揭动。方自诧异,忽听身后有人微哂,后颈上吹来一口凉气。
这时英、云二人俱并肩同立,辨那鼎沿符箓,并无外人。易静疑是有人暗算,连忙飞身纵开,回头一看,身后空无一人。只有圣姑遗像,玉唇半露,丰神如活,脸上容貌犹未敛去。当时不知究里,以为在屏风所示消息之外别有埋伏,用法术一试,并无朕兆。因李宁一再嘱咐不可毁坏洞中景物,接连两次破去屏风上的禁法已是情出不已,何况鼎中藏有奇珍,更以善取为是,除非真个智穷力竭,再用法术破它。主意打好,二次又走向鼎侧,暗使大法力一揭,耳际又听“嗤”的一声冷笑,接着脑后又是一股冷风吹来!
易静法力并非寻常,竟被吹中,毛发皆悚,不由大吃一惊!及至回身注视,壁间遗像笑容依然,空空如故。愈疑有人先在鼎后潜伏,存心闹鬼,便和云、英二人说了,请轻云用“天遁镜”四外一照,毫无他异。第三次又走向鼎前,一面留神身后,准备应变。暗忖:“这次再揭不起,说不得只好借助法术法宝,将鼎上灵符破去了。”
轻云人最精细,先见易静事事当先,毫不谦让,心中虽有些嫌她自大,并未形于辞色。第一次未将鼎盖揭起,微闻嗤笑之声,回视并无朕兆,只是圣姑遗像面上笑容似比初见时显些,倒疑心到笑声来源,出自像上。因易静道法高深,既未看出,或者所料未中,未肯说出。及至第二次易静方在用力揭那鼎盖,英琼猛觉一丝冷风扫来。猛一回顾,见壁上圣姑遗像忽然玉唇开张,匏犀微露,一只手已举将起来,接着又放下,神情与活人相似。不禁一拉轻云,轻云连忙回身去看,遗像姿态已复原状,依稀见着一点笑痕袂影。英琼方要张口,轻云忙以目示意,将她止住。易静原早觉出脑后笑声冷风,只因正在用大法力揭鼎之际,又因疑心有人埋伏身后暗算,先飞纵出去再行回头,所以独未看出真相。
轻云暗忖:“看这神像神情,分明圣姑去时,行法分出本身元神守护此鼎,面带笑容,也无别的厉害动作,必无恶意。壁间遗偈既说留待有缘,何以又不令人揭鼎,莫非此鼎不该易静去揭?自己决非贪得,不过此时说破,未免使她难堪。自己和英琼再若揭不开,岂不自讨没趣?反正藩篱尽撤,出入无阻。易静终是初交,事有前定,勿须强求,索性等她一会,再作计较。”容到易静请轻云用宝镜四照,见无异状,三次又去揭那盖时,英、云二人料她揭不起来,俱都装作旁观,偷觑壁间遗像有何动作。
不料这次易静飞身起来,手握鼎钮,正用大力神法往上一提,壁间遗像忽然转笑为怒,将手朝鼎一指。轻云机警,猜是不妙,急作准备,刚喊得一声:“易姊姊留神!”易静因这次身后无人嗤笑,正打算运用玄功试揭一下,忽闻轻云之言。有了前两次的警兆,事前早有应变之策。连忙松手,一纵遁光飞起。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她将起未起之际,金鼎顿放碧光,从鼎盖上原有的千万小钮珠中猛喷出一束五色光线,万弩齐发般直朝易静射去!总算见机神速,有法护身,同时轻云一见鼎放光明,早随手将“天遁镜”照将过来,方得将那五色光线消灭。
易静认得那五色光线是玄门中最厉害的法术“大五行绝灭光针”,道行稍差的人只一被射中,射骨骨消、射形形灭!自己修道多年,内功深厚,如被射中,虽不到那等地步,却也非受重伤不可!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算计鼎上还有埋伏,不敢造次,忙下来问轻云怎样预知有变?英琼接口道:“你看圣姑遗容可有什么异样么?”
易静往壁间一看,圣姑遗像已是变了个怒容满面。心中一惊,这才恍然大悟,立时把满怀贪念打消了一大半!想起适才许多自满之处,甚为内愧。明看出圣姑不许自己取宝,就此罢手,不特不是意思,难免使周、李二人疑心自己,把好意误会成了抢先贪得。欲待不去睬她,硬凭自己法力法宝,破了鼎上禁法,将宝取出,再行分送周、李二人,一则显显能为,也好表明心迹,又不知圣姑还藏有什么埋伏,自己能否战胜得过,实无把握!正在进退两难,迟疑不定之际,忽听鼎内一阵怪啸声,接着又听细乐风雨之声。三人凑近鼎侧一听,乐声止处,鼎内一女子口音说道:“开鼎者李,毁鼎者死,琼宫故物,不得妄取!”说罢,声响寂然。
这时鼎盖上细孔内又冒起一股异香,轻烟袅袅,彩气氤氲,闻了令人心神俱爽。易静才知开鼎应在英琼身上,好生难过。平日任性好高惯了的,眼前大功告成,无端受此挫折,对于圣姑从此便起了不快之意。见英、云二人闻言并未上前,眼望自己,还是惟马首是瞻的神气,只得强颜笑道:“我因痴长几岁,略知旁门道法门径,意欲分担二位姊姊之劳,代将宝物取出。不想圣姑却这等固执,好似除了琼妹亲取,他人经手,便要攘夺了去一般。如非物有主人,不得不从她意思的话,我真非将它们取出,全数交与琼妹,不能表明心迹了。”
轻云忙道:“易姊姊此言太见外了!休说姊姊此番去至峨眉,拜师以后便成一家,就是外人,既然共过了患难,难道有福就不同享?姊姊要是那样人,我们也不会聚在一齐。圣姑仙去多年,凡此种种,俱是当年遗留,虽说是‘开鼎者李’,天下姓李的道友甚多,未必定是琼妹。即使是她,也必另有因缘,且让琼妹再虔诚诵白一回,看是如何,必可分晓。”易静见英、云二人辞色始终敬重如恒,心才平些,终是怏怏,冷笑一声,答道:“姓李道友虽多,轻易谁能来此?况且还有‘琼宫故物’之言,必是琼妹开鼎无疑。不过这位圣姑已是天仙一流,还有这许多固执,可笑是稍有不合,便即发怒,现于颜色。既不许旁人妄动,还留有遗音,预先在遗偈上说明,或是在屏风上注出也好,尽自卖弄玄虚,设下许多埋伏吓人则甚?我先倒很敬重她是一位成道多年的前辈仙人,不曾想如此小家子气。适才如非我略知旁门禁法,预有防备,险些被她暗藏的‘大五行生克光线’所伤。”
还要往下说时,轻云见她一再说圣姑是旁门法术,面带不悦之容,知道圣姑灵异,惟恐再有别的忤犯,闹出事来。易静虽然投契,毕竟初交未久,又是同辈中先进,不好意思多为劝说,只得拿话岔开道:“时候不早,李伯父现在外面等候,我们还是快些办完此事出去的好。易姊姊以为如何?”易静本来还想亲取,看出轻云怕事,恐怕别生枝节,不数日内便成同门,也不便过拂她意,强笑答道:“周姊姊说得极是,且由琼妹将宝物取到手内,再作计较。屏风上面还有两人被困,待我们去时救援。这旁门禁法也颇狠毒,延时一久,精神恐支持不住呢。”轻云闻言,便同了英琼重新跪在遗像前面,虔诚通白,易静心中不快,站在一旁,并未上前,等二人行罢了礼,才一同去至鼎后。虽然适才闻得鼎中遗言,仍是不无戒心。当下由英琼为首,去揭鼎盖。轻云、易静,一个持着天遁宝镜,一个行使护身避险之法,以防不测。
说也奇怪,起初易静用大力神法揭那鼎盖时,好似重有万斤,何等艰难。及至换了英琼,起初以为纵然可开,也非容易。谁知两手握住鼎钮,还未十分用力,只轻轻试探着往上一提,竟然随手而起。鼎盖一开,立时异香扑鼻,一片霞光从鼎内飞将出来,照耀全室,俱都大喜。易静满怀忿怒,也减了好些。
英琼放下鼎盖,各自飞身鼎上,往鼎内一看,里面的宝物除有两件类如切草刀和梅花桩一类的四、五件外,余者大都不过径尺以内,犹如幼童玩具一般。人形马车,山林房舍,以及刀剑针钉,各种常用的东西,无不毕具。有的悬挂在鼎腹周围,有的陈列鼎底,件件式样灵巧,工细非常,神光射目,异彩腾辉,令人爱不忍释。一计数目,约有一百余件之多。英琼见鼎的中心挺生着一朵玉莲花,比西洞那朵要小得多,颜色却是红的,晶莹温润,通体透明,那异香便从花中透出,心甚喜爱。暗忖:“这朵莲花如能携走,岂非快事?”试用手握住莲柄一摇,竟不能动。方觉有些美中不足,猛一眼看见花里字迹隐现。用手一拨花瓣,随手而开,现出一张一指多宽,五寸来长,非纨非绢的字条。上面写的便是适才鼎中人语,字迹渐隐渐淡,连那字条也随手化去。
英琼方在惊奇,轻云已催她将法宝取出。当下仍由英琼将鼎中宝物一一取出,分装在三人所带的法宝囊内,直到取完,并无他异。英琼盖鼎时,还不能忘情那朵莲花。手托鼎盖,一面赏玩,那莲心与寻常莲蓬不同,颜色深紫,形似兰萼,又似一把玉制的钥匙。当时只觉稀奇,也未在意,愈看愈爱,不禁起了贪心。暗中默祝:“弟子等三人深入宝山,独英琼一人得蒙仙眷,赐了许多奇珍至宝,原已深感无地,不应再有觊觎。只缘此洞不久便受妖孽盘踞,宝物在此难免受其摧残,如蒙鉴怜愚诚,准许弟子将此朱莲,连同西洞的青玉莲花,一并请往峨眉仙府供奉,以免落于妖邪之手!”
英琼说罢,正想分手去摇那莲柄,忽觉鼎底一股奇热之气冲了上来,其力甚猛,令人难以禁受!心中一惊,刚将头昂起,避开那股热力,倏地一片玉色豪光一闪,手中鼎盖便被一股子神力吸住,往下沉去,重有万斤,再也把握不住,手微一松,“铮铮”两声响,鼎盖自阖,关得严丝合缝,杳无痕迹,恰如铸就生成一般,比起初见时严密得多。知是圣姑不许,幸喜不曾吃了亏苦。见易静、轻云正拿着一件法宝,在互相谈说。近前一看,乃是一柄两、三寸长的黄玉钥匙,形如兰萼上的符咒,与鼎内的莲心一般无二,只是要小去一半。三人俱不知用处,略微传观之后,轻云道:“大功已成,时已不早,我们拜别圣姑,救了那两人,出洞去吧。”
行时易静仍未礼拜,只轻云、英琼二人朝壁专诚拜别。一同转过屏风,去救那被困之人。因为破除禁法,英、云二人自问不行,俱推易静施为。英琼心急,话一说完,便跑在屏风下面一看,见池中被困男女业已力竭声嘶,语细难辨,神态更是委顿不堪,忙催易静下手。易静道:“此一禁法非同小可,稍一不慎,被困其中的人立成粉碎,一毫也大意不得。如能觅得总枢关键所在,便容易之极。今番一同细细看来,如有可疑之处,互相告语,等审慎稳妥,再行下手,免得误了别人,又误了自己。”说罢,大家分头往屏风上查看。英琼因那两个小人空入空出,枉受了许多艰险,宝物不曾到手,反倒失陷在内,境遇可怜,恨不得立时将他救出才称心意。自己学道日浅,不明禁制之法,见易静和轻云二目注定屏上,逐处仔仔细细的观查,毫无线索可寻。再看那两小人,这时神气益发疲惫,浮沉池面,奄奄一息。暗忖:“屏风上面景物不知多少,不过才看出了三分之一,也没找出一点破法,似这样找到几时?那被困之人眼看支持不住,初进来时那等的厉害埋伏尚且不怕,此刻事已办完,为何反倒小心起来!不如仍用前法请周姊姊拿着“天遁镜”照向屏上,以防万一,然后将双剑合璧,硬将这小池毁了,将小人救出,岂不是好!”
英琼想到这里,刚要和易静去说,忽见小池中水波飞涌,急流旋转,成了一个大漩涡。那两小人上半身原本露出水面,各将双手挥动不休,时候一久,渐渐有些力竭势缓。及至池水无端急漩,想是知道危险万分,一旦卷入池心漩涡之中,便没了命,各自放出一丝青白光华,拼命在水中喘吁吁地挣扎,逆水而泅,不使池波卷去。无奈水力太大,又在久困之余,那女的有两、三次差点卷入池中漩涡之中,吓得小嘴乱张,似在狂呼求救,已不成声。最奇的是池并不大,池水尤清,可是用尽目力,不能见底。在池心水花急转中,隐现水底红光闪闪,似有一朵朱莲,开合不休。英琼见状,猜是危机瞬息,等到寻出此中关键,再行施救,必不可能。虽然一举手之劳,便可将两小人提出水面,因知此中玄妙非常,易静又再三嘱咐不可轻举妄动,稍一不慎,便要误己误人,不敢冒昧下手。忙喊:“周姊妹、易姊妹,你们快来,再不救他们,要救不成了。”
这时易静方悟出一些线索,只是还未判明,正在寻思,闻言一惊,忙和轻云飞身过来,向屏上水池一看,失惊道:“琼妹所言不差,我们如再迟延,此二人必为水化。我刚看出一点头绪,还未找出关键,这里处处都用的是玄门中最厉害的禁法,名叫‘大五行莲花化劫’之法。我只略知门径,不悉精微,如寻到行法的枢纽,还可立时解救。今已时迫势急,说不得只好毁了此洞,尽我三人之力,为他们死中求活了。”
英琼无心接口道:“你说什么‘莲花化劫’?我见池底也隐有一朵朱莲,随着池水开合,莫非这二人被困便是那莲花作怪么?”易静闻言灵机一动,忙问:“莲花何在?”英琼先往小池中心一指,易静运用慧目一看,果然池底有一朵朱莲,随水开合。猛想起适才轻云随鼎中取出的那柄形式奇特的玉钥,恍然大悟,惊喜交集。因见池水益疾,两小人势益不支,不暇细说,忙请轻云将玉钥取出,将手一摆,请英、云二人退后,无论见何警状,不可妄动!如觉支持不住,可用双剑护身退出洞去,自己自有脱身之法。话刚说完,那池水倏地起了一个急漩,眼看那两个小人身子一歪,卷入漩涡之中。易静右手一扬,一片霞光笼罩全身,左手早先伸往屏风上小池之中,将那两人用手指抓住,并未使其出水,一面运用玄功,使足神力,顺着水面将二人拖离池心大漩,往池边泅去。
英、云二人好奇,只退后了不几步,看得逼真。英琼方暗悔:“早知这般容易可以动手,也早把这两人救了。”存想未终,忽听波涛之声大作,恍如山崩海啸一般。易静的手仍在池里,并未将小人提了下来,那片霞光笼罩她的全身,愈来愈小,晃眼间人成尺许,渐渐与池中小人相似,飞落池中。英、云二人一看大惊,以为易静也陷身池内,忙奔过去一望,涛声顿止,那小人业已身横水面,晕死过去,只小小胸膛还在喘动起伏。再看易静,已不知何往,只剩那片祥光,在池底隐现。正在骇异,忽听易静喝道:“二位姊姊快些避开正面七尺以外,驾遁速起,我们要出险了!”声音极细,比适才小人呼救之声高不了许多。
英、云二人方听得真,刚往旁一闪飞身起来,便听屏下风雷大作,白茫茫一股银光从小池中直射下来,逐渐粗大,洪瀑中似见三个人影随流而下。一落地便现出身形,正是易静,一手一个,提着那被困男女。那女的仍是全身赤裸,那男的腰间围着易静身披的一条半臂,身材俱与常人相似,人已醒转,只是大困之余,神志颇现委顿。那屏上洪瀑仍发个不住,顷刻之间,全室的水高达三丈!
易静一出现,便离水飞升起来,口里喝道:“二位姊姊,快将这两人接去,不可被水沾身。”说罢,手一扬,刚要把手提的人抛出,那被困的一男一女已答言道:“尔等起初竟见死不救,此时方蒙救援,虽感盛情,已坏了我二人数百年苦炼之功。今得脱困,我二人自能回去,后会有期,容图报德。”说时,早化作两道碧森森的光华,疾如电驰,往外飞去。
易静闻言,好生不悦,欲待追赶,人已飞走。眼看下面波涛又增高了两丈,无暇和英、云二人说话,仍用霞光护身,往屏上池中飞去,晃眼不见。不多一会,易静手持那柄玉钥飞身出来,那水忽往屏上收去,似长鲸吸水一般,往小池中倒灌。约有半盏茶时,全被收尽,那股洪流,不存涓滴!
三人这才落地重行相见,易静道:“早知道这二人如此可恶,适才也不救他们了。”英琼问故,易静道:“此地不可久留,我们出去再说吧。”当下各驾遁光往洞外飞去,到了门外一看,李宁坐在门侧,正自盘膝入定。
三人各自上前拜见,互说收宝之事。李宁道:“那一男一女乃西昆仑散仙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入洞时已将各层埋伏用法力破去,为你们打通了不少难关,否则成功决无如此容易。他们终因犯了圣姑禁忌,又加自恃心盛,洞中禁法生克循环,变化无穷,最后遇见先天庚金转化后天癸水,将二人陷入法池之内。他二人原是夫妻,你们进去时已经着迷,并无所觉。他们以为你们既然从容深入宝山,法力定非寻常,决不想你们未得宝钥,虽知禁法来历,也无此胆量,以身试验,以为是成心如此捉弄。他们气量本狭,想起费了许多心思,死中讨活,给你们去享现成,还闹得如此结果,怎不衔恨切骨?适才他二人出困以后,用‘千金神驼’冲门冒险遁出,又勾动了洞上禁法。虽得闯过,因在池中耗损真元太多,不如进时容易,身受创伤,益发仇上添仇。冲出时见我在此打坐,知是你们一党,不问青红皂白,打了我一下‘神木钵’。幸我有佛光护身,此宝无功,知非易与,才行负伤遁去!”
英琼等三人闻言,俱觉得那一男一女,太过可恶。英琼说起所取到的宝物,李宁道:“中有一只小盒,内有一本小册,记戴各种宝物用法,且将那本小册取来我看。”英琼忙将小匣藏书取出献上,李宁看那小册所载,除宝物名称用法外,并有圣姑遗偈。大意说:鼎中百零九件宝物,均赠妙一夫人转行分配门下女弟子。英琼所得最多,灵云、英男、易静、紫玲、寒萼等人次之,俱注有各人名字,所有女同门一个不空。
李宁仍命三人各将法宝收起,且等到了峨眉呈与师长再行分配,又道:“此刻神雕想已复元,西洞内层业已关闭,艳尸正自乘隙欲出,不可再开。我们由北洞水路入内,再行法出去吧。”说罢,领了三人,走向北洞,仍照西洞一样,行法入内。到了里面,将门封锁,指着壁间一个孔窍说道:“里面便是水路,我们可由此回去。”三人往孔中一看,孔并不大,里面隐隐见有几条水影闪动。听李宁说得一声:“速闭双目!”言还未了,祥光闪过,身子忽然凌空飞起。耳听四外涛声震耳,顷刻之间,人已及地,睁眼一看已达中洞。
这大半日功夫,神雕已然大半康复,满身雪羽甚是丰满,一双钢爪抓在鼎钮之上,正自剔羽梳翎,比起未伐毛换骨时还要神骏修洁得多。英琼一见大喜,连忙飞身上去,抱着颈子抚爱不休。李宁道:“论理它还须养个半日才可飞翔,所幸他年来道行精进,复元甚速,你们又忙着回山,你三人可骑在它的背上,由我行法护送回去吧。”说罢,三人分携了所得的至宝奇珍,李宁指着四壁灵药,命拨起了十余种,骑上雕背。
英琼问:“洞门已闭,打从何处出去?”李宁笑道:“我自有出路,待我给那艳尸留个警戒。”当下指着宝鼎,默诵了一阵佛咒。然后指着洞壁一角道:“这里无水,牢记此处,以备异日之用。”说罢,又口宣佛咒,将手一指,一片石裂之音,一块三丈许见方的大石忽然落了下来。李宁又将手一指,一片祥光,将石托住。三人驾雕飞出一看,已是外层洞室。耳听巨声发于后面,李宁跟着出来,洞壁已合。仍用前法,出了洞门,到了外面,李宁袍袖展处,数十丈祥光围拥着四人一雕,一齐往峨眉飞去。
(注:原作者写到这里,突然掉转笔锋,去叙述另外几个峨眉主要人物的事迹,在结构上未免松懈。所幸故事、人物一样精彩,且与后文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无法删去,只有将之尽量简化,以求尽量引入本书最主要的情节“峨眉开府”。)
且不说李宁率领英琼等前往峨眉凝碧仙府赴会。却说长眉真人遗命,峨眉派光大门户,群仙劫运将至,峨眉弟子之中,出色人物众多,遭遇各有奇特处,除前文已有叙述的李英琼、周轻云、申若兰、易静、齐金蝉、石生、甄艮等人之外,尚有许多出色的男女弟子,容当一一专叙。内中有一名女弟子,名叫凌云凤,原是“追云叟”白谷逸的内侄曾孙女,“怪叫化”凌浑的侄曾孙女。凌云凤武功极高,已与另一侠士俞允中有了婚姻之约。
“追云叟”白谷逸的妻子凌雪鸿,嫉恶如仇,被仇敌围攻不敌,在成都开元寺兵解,凌云凤未学道法,偶遇妖人,已被妖人法术迷昏过去。云凤在迷茫中微觉身子被人捧起,轻飘飘的凭空腾起,渐渐不知人事。等到醒来一看,已卧在一间极修整的石室以内,前面站定一个满头银发、手持铁杖的妇人,正抚着自己满头秀发道:“小孙孙,可知我是谁么?我是你叔曾祖父凌浑的妻子,‘白发龙女’崔五姑。你曾祖姑凌雪鸿业已兵解化去,已转劫托生在苏州阊门外七里山塘一个姓杨的渔人家里,不久便可相逢。”
云凤忙拜倒称谢,崔五姑又道:“我渡你到此,先传授你坐功剑法,日后再引进到峨眉门下。这里是风洞山、白阳崖、花雨洞,我先赐你一口玄都剑,按我所传,每日虔心练习。我不时离此他去,每隔旬日来看你一次。此洞为昔日白阳真人学道之所,灵迹甚多,乃人间七十二洞天之一。内洞壁上有白阳真人遗留的图解。熊经鸟伸,外具百物之形,内藏先后天无穷变化。你只勤加揣摩,以你天资,日久自能融会贯通,稍能有成,再下去略积外功,便可持我柬帖,趁着峨眉开辟五府之便,前去拜师了。”
云凤一听大喜。崔五姑笑道:“此山远在黔桂边境,数千里山岭杂沓。除了山北铁雁冲黄狮峒一带略有生番黎苗杂居外,亘古洪荒未辟。大泽深山,山魈木魁、虫蟒怪异之类甚多。再加上此洞久传藏有白阳真人一部针诀,中间经过许多异教中人来此搜掘,至今不曾发现,连我也未知藏处,难免不再有人觊觎。我再赐你神针一枚,可随心收发,作为防身之用。若有缘将真人遗物得到手中,足可助你数十年苦练之功,可随时留意,看你缘分如何了!”当下崔五姑便命云凤盘膝坐下,道:“索性我再助你一臂之力,使你早日学成,此举省却你苦功不少,须知此等仙缘旷世难逢,勿以得之太易,不自珍惜!”云凤闻言悚然,恭谨领命。崔五姑伸出一手,按住她的命门。云凤只觉五姑的手微微在那里颤动不止,渐觉一股热气由“命门”贯入,通行十二玄关,直达“涌泉”。再由七十二脉周行全身,遍体奇热难耐,云凤只管宁神静志,一意强忍,先时五内如焚,似比火热,半个时辰过去,方觉浑身通泰,舒适无比。
前后过有半个时辰,忽听五姑喜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坚厚,真不枉我渡你一场了。”接着又传了云凤坐功,说道:“你此时百脉通畅,百病皆除,日后运功调元,可以毫无阻滞。后洞现有我适才采的黄精,外有铁釜一口,支石为灶,足供半月之粮,可照我法做去,半月后我再来传你剑诀。”说罢,取出一口长才二尺的宝剑和一根三棱铁针交与云凤,传了针的用法。说得一声:“好自修为,行再相见。”云凤只见满洞之中金光耀眼,人已不知去向。知道洞外罡风厉害,不敢追出去看,只得望空拜倒,谢了大恩。先将那口剑拨出,“铮”的一声,电光闪处,剑已出匣。寒光射眼,冷气侵肌,仙家异宝,果自不凡。神针无事不敢妄发,也知是件宝物无疑,不由喜出望外,心里记着后洞壁间图解和白阳真人灵迹,以为其中必多仙景,恭恭敬敬朝后洞叩了几个头,存着满腔虔诚往里走去。
这洞共分前、中、后三层,只前洞最为光明整洁,中洞深藏山腹,虽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亮朗。云凤见上下壁内到处都是残破之痕,料是前人发掘遗迹。走向洞壁尽头,见有一块高约两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无字迹。转过碑后才是后洞门户,高只丈许,进门一看,洞内异常黑暗阴森。云凤原谙内家武功,目力曾经练过,仔细定睛寻视,依稀略能辨出一丝痕影,但是看不清楚。洞中仿佛比前、中二个还大得多,除当中一个石墩和零零落落竖着许多长短石柱外,并无甚出奇景物。再走向壁间一看,那图解也只影影绰绰有些人物痕迹,用尽目力搜查,不见一字。仅在东南角寻到一堆黄精、松子。
云凤孤零坐在当中石墩上,只管出神寻思,也不想吃。暗忖:“叔曾祖母既说图解为用甚大,必非虚语。这一点点人物立坐飞跃淡影,不见一字,洞中如此黑暗,如不从此中悟出一些妙理,休说自己汗颜,曾祖姑必当自己不堪造就,也许就此罢手,岂不误了仙缘!”想一阵,那飞跃屈伸之状,还可照着内行功夫依式学样,偏生坐像最多,即使看得清楚,也无从下手学习,不由着急起来。越着急,觉着洞中越更黑暗。末后把气沉下去,闭了双目,略微定了定神,便将双膝一盘,冥心用气,打坐入定。等到做完功课起身,也不知是甚时候,只觉身轻骨健,神清气爽。睁眼一看,洞中也没有初进来时黑暗,壁间图解隔老远便能稍稍辨认。不禁转忧为喜,愈加勤勉不置,只按照崔五姑所传内功练法,不去理会壁上石像,自行修习。一连几天过去,觉得神清气爽,目光大明。
一日做完功课,见四壁人物鳞介飞潜动跃之形,不特神态如生,竟悟出自东壁起始,个个俱似有呼应关联。一数全壁共是三百六十四形势。暗忖:“这图解分明按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怎么少了一个?”四外又无残缺之痕,再四揣摩不出。反正无师之学,全仗自己用心试习,并不深知微妙,且试试再说。便决计从东壁许多动像起,照样练习起来。
起首是一连十二个人形的坐像,俱都趺坐朝前。头一个两手直向膝头,一目垂帘内视,首微下垂。第二个起,头略正些,状甚安闲,以下的十个坐像俱都相同,看不出有甚不一样处。云凤猜是坐功次序,但是四壁三百六十四个形相,飞潜动静,无一雷同。这起十二个除头一个首略俯,算是坐功起始、调息时的姿态外,后面这十个既无什么变化,要他何用?
云凤明知定有深意在内,当下定了定神,再仔仔细细察看那十二形相同异之点。除面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休说姿态相同,连服装衣纹都是一个样子画出似的。后来一想:“这也许是当初白阳真人门下的十二个弟子,也未可知。看壁相人形,一共不足二十,除这十二个有衣冠外,余者均是赤着身子,所料或者不差。”想了想,把初意略为变更,便舍了这十二个形相暂且不学,竟从第十三个图像开始学习。
其实云凤只消打定主意,不问三七二十一,竟从头一图学起,日子一久,自可悟出条玄门上乘大道。只为天资过分聪明了些,心略一活动,这一改主意,反倒舍近求远。等把壁间图解学完,悟出走错了路,已该是下山时候,无暇虔修。日后到了峨眉,不能与三英、二云比肩,以致日后生出不少事来,危阻不绝,全是为聪明所误之故。这且不提。
图像自十三个起,尽是些人物鸟兽,各式各样的动定状态,云凤便照着上面,熊经鸟伸,一一练习起来。先只打算照本画符,以为不知怎么难法。原拟每次功课完毕,每一像学上几次,不问有效无效,能通与否,先练习上十多次,再挨次往下练去。反正不惜辛苦,把这三百六十四像一一练完,看是如何再作计较。及至照图才练了两式,便觉出有些意思,一式有一式的朕兆,不禁心里头怦怦跳动,连饮食都顾不得用,照式勤练不已。
第一日云凤连着几次练了二十余式,坐完了功便练,练完又坐,虽已入了悟境,尚不能将各式融会贯通。等到第三日过去,已会了百十来式。不消十来天的功夫,壁间图像俱已练到。虽然只知依样葫芦,不能深悉其中奥妙,对于运气功夫却已有进境。崔五姑去时曾说每隔旬日来看望一次,这日云凤做完功夫,一算日期已有半个多月,五姑说来传授剑法,并未到来。眼望壁间图像,个个姿态生动,仿佛欲活,愈看愈出神。猛然想起:“自己曾将三百五十四相一口气连贯习完,觉着与坐功的真气运行流替虽有动静之分,殊途同归,并无二效。五姑去时未传剑法,正苦无法练剑,何不用这口仙剑,照着壁图形势,也试他一试,看是如何。万幸悟出些道理来,岂非绝妙?”
云凤想到就做,当下拨出那口玄都剑,按着图形,参以平日心得,一招一式,击剌纵跃起来。头两次练罢,得心应手,颇能合用。只因形势部位变化不同,有的式子专用左手,便难演习,非换手不可,如真照了样做去,到时势非撒手丢剑不可,觉着有些美中不足。练到十次以上,动作益发纯熟,快练到一百零三式时,又该两手交剑才能过去,心想强它一强,看看有无别的解法。心里虽这么想,身法并未停住,就这微一迟疑之际,已然练到那一式上。
这中间一截共有七十多式是禽鸟之形,大半都以爪翼动作,并无器械。云凤用剑照式体会,都能领悟用法。那一百零一、零二两式,一个是“飞鹰拿兔,盘定下瞩”;一个是“野鹤冲霄,振翼高骞”。一上一下,本就不易变转,偏生一百零三式单单是个“神龙掉首,扬爪攫珠”之形。云凤先将身纵起,右手持剑去代飞鹰右爪作势下击,刚一落地,倏又纵起去学第二式。因第一式未悟出着力之点,只知横剑齐眉去代鹤的右翼,如要跟着提气飞身,回首旁击,格于图中形势,非两手换剑不可。当时略一慌乱,想变个方法,只顾照式练飞下去,不料那些图形一式跟着一式,云凤急于速成,动作又快,身在空中,刚照式一个翻飞,猛见眼前寒光一闪,自己的头正向手中宝剑碰去!
这时云凤的剑原是用虎口含着,大、二、中三指握剑柄,平卧在手臂之上,再想换式将剑交与左手已是无及。情知危险万分,心里一着急,就着回转之势,右手一紧,中指用力照着剑头一按,同时右臂平斜,往外一推,那口剑便离了手,斜往着往洞顶飞去。云凤身子已盘转起来,见剑出了手,心里一惊。这些动作每日勤练,非常纯熟,不知不觉中照住龙蟠之势,身子一躬一伸,便凌空直穿了出去。
她原是一时手忙脚乱,想将那脱手的剑收了回来。谁知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气功已然练到“击空抓虚”境地,平日独自苦练尚无觉察,忽然慌乱中的动作,迳自合了规矩,这一来恰好成了“气龙探珠”之势。说吋迟,那时快,云凤手刚往前一探,那股真气便自然到了五指。猛觉手中发出的力量绝大,那剑飞出快要及顶,竟倒退飞回到了手中!连忙收式落地,暗忖:“那剑明明脱手,怎会一抓便回?”后一想:“连日苦练,只觉真气愈练愈纯,也不知进境深浅,难道这么短的时日,已可随心收发不成?”想着想着,试将剑轻轻往前一掷,跟着忙用力往前一抓,果然又抓了回来!
云凤大是高兴,又练了片刻,该是进食的时候,一查食粮,所余已是无多。一时乘兴,带了那口玄都剑和飞针,迳自出洞去探寻食粮。到了洞外一看,恰值云起之际,离崖洞数丈以下只是一片溟濛,暗云低压,远岫遥岑,全都迷了本来面目,不知去向。崖洞上面,照例常时清明,不见云雨,这时也有从云中挣出来成团成块的云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离,别有一番闲远之致。
云凤先见下面云厚,不敢冒昧穿云而下。方自有些迟疑,忽然一团雪也似的白云从崖下飞起,缓缓上升,往身边飘来。觉着有趣,伸手一抓,偏巧一阵风过,那云已是升高丈许,往前飞去。云凤一捞,捞了个空,心中不舍,便追了去。这风一吹,不但这团孤云飞行转远,便连下面的云海也似锅开水涨,波卷涛飞,滚滚突突,往上涌来,转瞬之间,已与崖平。云凤只顾纵身捉云,忘了存身之处已离崖边不远,刚将身纵起,见那云突又前移,暗骂:“云也这般狡猾,我今日若不将你捉住才怪!”
当下在空中施展近日新学来的解数,往前一探,又悬空飞出了两三丈远近,恰好将那云团双手抱住。身子才往下落,猛一低头,见脚底云涛汹奔,浩瀚无涯,哪里还有着脚之所?知是一时疏忽,已然纵在崖外,不禁大惊。急切间想不出好主意,等到想起提气盘空,凌空回旋,身子已坠入云层之中,睁眼不辨五指,哪里还来得及!又不知脚底下是崖的哪一面,仗着胆大心灵,立时变了方法,把气紧紧提住,随时留神脚底的地方,使下落之势略缓,只要觉着脚一挨着实地,便可站定。
正落之间,渐觉凉风侵肌,正猜云中有雨,猛听脚底下风雨大作,声如江涛怒吼,四围的云翳愈暗,水气愈厚,几如浴身江河之中!约有顿饭光景,才将这千万丈厚的云层穿过,风雨之声也越发听得真切。定睛往下面一看,底下也是一座山脊,因为终年上面有云封蔽,尚未见过它的形势。身子正从狂风暴雨中飞落,离地少说也有数十丈高下。云凤忙一提气,仗着近月来气功大有进境,身子飘然而下,落在山脊上。四望群山起伏,竟不知身在何处!
仰望云空苍莽,仙山万丈,杳无踪影。自身几同天外飞落,再想上去,其势甚难,不禁着起慌来,心中好生懊恼,心想:“五姑只见得一面,过了所约之日不来,必有原因。也许是试探自己能否有这恒心毅力,好端端捉什么云儿,一个失足,便成了人间天上,判若云泥,无可攀跻,万一五姑恰恰今日回山,她不知是无心失足,却当作难耐劳苦,私行离山他去,岂不误了大事?”成败所关,不由着起急来,愁思了一阵,无计可施,只得设法觅路回去。
云凤在山中觅路,向前走去,一路留神观察,群山突兀,大半相似,并无一座特别高大,看不见顶巅的。随跑随采取些野生的果实,连吃带藏,脚底却不停歇。走到黄昏将近,已行有三、五百里山路,翻过了十好几座山头岭脊。因为这些山岭均极高峭险峻,重重阻隔,上下费事,不比平地飞行,路走得虽然不近,如照平时算,前行仍无好远。仙山渺渺,全无一些迹兆。眼看山势越进越高,前面有两座高山,有积雪盖顶。日薄西山,斜阳影里,雁阵横空,归鸦噪晚,天色业已向暮。
云凤暗忖:“适才所见诸山,并不曾见山顶有雪,此时才刚刚看见。原来的山,说不定被这两座高山阻住,非翻越过去,或是到达这两座山顶,不能看出。估量前路尚遥,自己这一日内,饱尝了许多奇危至险,辛苦劳烦,精力已经疲敝,需要觅地休息一会儿,方能再走。加以日落天黑,路昏莫辨,再要翻越悬崖峭壁,深壑大涧,去攀登比来路艰难好多倍的高山,势所不能。与其贾着余勇,喘息前进,去做那办不到的事,还不如寻一可避风雨的崖洞,就着残阳之光,多寻一点食粮,饱餐一顿,坐下用功歇息,养精蓄锐,天色微明,便即上路,一口气攀登上去,较为稳妥。”
主意打定,且喜路旁不远,便有一个山窟。而且各种果树,遍山都是。云凤先择好了当晚安身之所,然后把果实一样样连枝采取了些,以便携带。两手提着山果,正要往山窟之中走去,经过一处密林,忽然看到地上有几个脚印,那分明是人的脚印,可是却小得出奇。云凤心中大奇,跟着脚印向前,过了一个高坡,见到四个身高不满两尺的小人,见了云凤,手指足划,口里咭咭呱呱,说个不休。云凤从来也未见过这样的小人,更觉得又好奇又有趣,试着用手提起一看,那小人生得与周岁婴儿一般长短,只是筋骨健壮,皮肉坚实得多,其余五官手足均与常人无异。背上还印着一行弯曲歪斜类似象形的朱文字迹,不知是何用意。
云凤试着与之交谈,才知道他们是上古“僬侥之国”的遗民。四个小人见了云凤,当作天神一般。又问出四人名字叫玄儿、健儿、沙沙、咪咪。云凤便命四人带路,四小也不知途径,只在山中乱闯,云凤有四小为伴,倒也不寂寞。一日听四小说对面雪山顶上有妖人为虐,动了侠义心肠,便解开胸前衣服,将四小包在怀里,外用带子扎好,跑去妖窟除妖。不料妖人妖术高明,云凤眼看力竭难支,忽见一团雷火飞将过来,只一照,便将妖烟邪雾一齐消去。定睛一看,前面站定银发美妇,正是叔曾祖母“白发龙女”崔五姑,不由喜出望外,忙即飞跑过去,近前跪求饶恕她离山之罪。五姑笑道:“这难怪你,是我临时受了至友之托,来晚了些日子。虽累你受些苦楚,却因此得益不少,还收了这四个小人,足可供你山居奔走之用了。”
原来妖窟中竟藏有一册妖人无意中得来的白阳真人十三页图解,云凤喜不自抑。崔五姑正要行法送四小回去,那四个小人忽然一起跪下,再三乞求宁死不愿回洞,愿随二位大仙服侍学道。云凤连日来和四小相处,觉出四人虽然体小,但聪明灵活,与常人无异。暗忖:“山居寂寞,这种小人倒也好玩,何不带回山去,无事时照样教他们练习功夫,岂不有趣?”也拿眼望着五姑,五姑立时笑允。云凤和四小大喜,五姑袍袖一展,摄了五人,直飞上崖。她又自行飞去,命云凤在崖上静候。等不大一会儿,忽听破空之声,抬头一看,一道经天长虹,青光耀目,本由东往西飞过,倏在空中一个转折,落到面前。光敛处,现出一个鸠形鹄面,穿着一身黑衣的中年妇人。四小人当是妖怪,吓得四散奔逃。
云凤看出来人并不是妖邪一流,忙一定心神,正要上前施礼请教,那妇人已开口问道:“你是何人门下,看你投师未久,怎得在此?那几个小人是哪里来的?”云凤躬身作答道:“弟子凌云凤,家师白发龙女,又是弟子的叔曾祖母,少时就回。不知仙长法号怎么称呼?因何降此?望乞见示。”妇人笑道:“原来你就是凌叫化的曾孙、崔五姑的门徒?资质倒也不差。我姓韩,多少年不曾出门了,今天还是第一次,往赤城看个朋友回来。行经这里,空中遥望,见你和几个小人在此。莫非五姑好奇任性,这等质秉脆薄的小人,也要带回山去传授么?”云凤听那口气,颇似五姑老友,益发起敬。
姓韩的妇人笑道:“他夫妇从前是一个门徒不肯收,近来听说比我还要好事,果然不假。你快喊他们近前看上一看,到底能造就么?”沙、咪、健、玄四人正藏身崖石后面,云凤一喊便至。那妇人细看了一看,笑道:“这里的小人,本来也是大人,并非靖人一族,乃古黄夏国孓遗之民。因为万年前拥有广土民众,丧心病狂,不知振拔,外媚内争,刁狡贪欲,竞尚淫佚,又复惧怯自私,以致士蹙民贫,人种日益短小,终于亡国,几乎种类全灭。仅剩有一些逃入此山深处。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受那鸟兽虫蛇之害,体质最是柔脆。居然还未绝种,还有四人生存在世,也倒算是剥极必复了!”
云凤又把发现四小人的经过,略说了几句。那妇人道:“这几个资质还不差,虽无大就,必有小成,难怪受你师徒垂青了。五姑就在前面,我已来了些时,如何还不见来?本想略叙阔别,偏又急于回去,她来时可代我致意。她这小人如能赠我一个,可命你与我送去,当不使你虚此一行哩。”说罢,云凤方要问她家住何处,一道青虹刺天而起,眨眨眼破空入云,不知去向。方在惊叹,玄儿忽走过来道:“这位大仙站在那里,怎和刚才那位仙祖不一样?身不沾地,好似轻飘飘的!”云凤闻言,也想起刚才那位中年妇人,周身黑衣,好似烟笼雾绕,罩着一层精光,身子果和凌空一般。算计必是一位盛名的仙人,只可惜不及问她的名字住处。
不一会,五姑回来,云凤便将适才所遇崔姓妇人之事禀过。崔五姑喜道:“你能遇她,仙缘着实不浅!此人乃是现在数一数二的散仙、‘神驼’乙休当初的妻室韩仙子。自从当年夫妻二人为一件事情反目,她便将躯壳委化,藏入天琴壑内,设下禁牌神法,命她门下两个女弟子在那里终年看守,自己隐入四川岷山之阴白犀潭底。你现在所见乃是她兵解以后所附的形体,并非原来的法身。现在她想用道家内火外焚之法,已渐将这第一躯壳化净,所以你们看上去如同烟笼,身子凌虚,飘浮不定。此人得过真传,道法高深,闻说多年不曾出世,她既命你日后给她将小人送去,必有好处与你。不过此时尚去不得,前面不远就是白阳山麓,你且随我回山,传授你些剑法吧。”
云凤闻言抬头往前一看,果有一座大山高插云表,自腰以上被云雾遮住,看不到顶。不想连日悬盼的探索,就近在目前!方自心喜,五姑已吩咐云凤和四小同立一处,云凤蓦觉眼前一暗,身子便凌空而起。这次上升同前次云中坠落,一喜一忧,简直判若天渊。转眼功夫,过了山腰,穿出云上,顿时天空气朗,眼界大宽。回眸下视,更见云海苍茫,风涛万变。周身似有光华隐现,看去风掩云飞,疾如马奔,却吹不到身上来。四小俱吓得闭目合睛,互相抱紧,随同上升,只五姑不见踪迹。方自惊疑,直上之势忽住,改了朝前平飞。猛见一座高崖劈面压前,还未看清,人已脚踏实地。定睛一看,正是日前故居,白阳崖洞外面,五姑正立身侧,慌忙翻身下拜,四小人也跟着跪叩不迭。
英琼侧耳一听,只听那女子哀声说道:“听诸位道友之言,颇多疑虑。我二人是西昆山散仙,与各派剑仙从无恩怨往来。因在岛宫海国得见一部遗书,知道此间藏宝之所和许多破法,勤习数年,一时自信过甚,又因独力难支,一同前来,先时倒也顺利。谁知犯了圣母禁忌,一不小心,为水遁所困,再迟些时,便要力竭而死。如蒙诸位道友相助释放,我等先来迭尝艰苦,不无微劳,否则后来的人也无此容易。宝鼎、宝库两处藏宝甚多,我等并无奢望,只求相候事成之后,略分一二件,不致空入宝山,于愿已足。恩将仇报,意存攘夺,均无是理。再者诸位法力虽高,此中机密未必尽知,有我二人向导,不但省力不少,且可席卷藏珍,彼此均有益处,岂不是好?”
英琼听她说得颇有情理,刚有些心动,旁边易静已然看出屏风后面一些机密,将手一招二人,当先往后便走。英琼刚说了句:“那两人又在说话呢——”又被易静以目示意止住。时机紧迫,急于事完,无暇再深说,只得相随往屏风走去。
三人到了屏风后一看,前面一片青玉墙上果然留有圣姑遗影,云鬓端正,姿容美秀,略似道姑打扮,形态妆束均甚飘逸。像前矗立着一座九尺高的大鼎,非金非玉,色呈翠绿,光可鉴人,上面满是朱文符箓。三人先照李宁吩咐,朝着遗像跪拜通诚,然后立起,恭恭敬敬的走向鼎前。易静抓住鼎盖用力往上一揭,竟未揭动。方自诧异,忽听身后有人微哂,后颈上吹来一口凉气。
这时英、云二人俱并肩同立,辨那鼎沿符箓,并无外人。易静疑是有人暗算,连忙飞身纵开,回头一看,身后空无一人。只有圣姑遗像,玉唇半露,丰神如活,脸上容貌犹未敛去。当时不知究里,以为在屏风所示消息之外别有埋伏,用法术一试,并无朕兆。因李宁一再嘱咐不可毁坏洞中景物,接连两次破去屏风上的禁法已是情出不已,何况鼎中藏有奇珍,更以善取为是,除非真个智穷力竭,再用法术破它。主意打好,二次又走向鼎侧,暗使大法力一揭,耳际又听“嗤”的一声冷笑,接着脑后又是一股冷风吹来!
易静法力并非寻常,竟被吹中,毛发皆悚,不由大吃一惊!及至回身注视,壁间遗像笑容依然,空空如故。愈疑有人先在鼎后潜伏,存心闹鬼,便和云、英二人说了,请轻云用“天遁镜”四外一照,毫无他异。第三次又走向鼎前,一面留神身后,准备应变。暗忖:“这次再揭不起,说不得只好借助法术法宝,将鼎上灵符破去了。”
轻云人最精细,先见易静事事当先,毫不谦让,心中虽有些嫌她自大,并未形于辞色。第一次未将鼎盖揭起,微闻嗤笑之声,回视并无朕兆,只是圣姑遗像面上笑容似比初见时显些,倒疑心到笑声来源,出自像上。因易静道法高深,既未看出,或者所料未中,未肯说出。及至第二次易静方在用力揭那鼎盖,英琼猛觉一丝冷风扫来。猛一回顾,见壁上圣姑遗像忽然玉唇开张,匏犀微露,一只手已举将起来,接着又放下,神情与活人相似。不禁一拉轻云,轻云连忙回身去看,遗像姿态已复原状,依稀见着一点笑痕袂影。英琼方要张口,轻云忙以目示意,将她止住。易静原早觉出脑后笑声冷风,只因正在用大法力揭鼎之际,又因疑心有人埋伏身后暗算,先飞纵出去再行回头,所以独未看出真相。
轻云暗忖:“看这神像神情,分明圣姑去时,行法分出本身元神守护此鼎,面带笑容,也无别的厉害动作,必无恶意。壁间遗偈既说留待有缘,何以又不令人揭鼎,莫非此鼎不该易静去揭?自己决非贪得,不过此时说破,未免使她难堪。自己和英琼再若揭不开,岂不自讨没趣?反正藩篱尽撤,出入无阻。易静终是初交,事有前定,勿须强求,索性等她一会,再作计较。”容到易静请轻云用宝镜四照,见无异状,三次又去揭那盖时,英、云二人料她揭不起来,俱都装作旁观,偷觑壁间遗像有何动作。
不料这次易静飞身起来,手握鼎钮,正用大力神法往上一提,壁间遗像忽然转笑为怒,将手朝鼎一指。轻云机警,猜是不妙,急作准备,刚喊得一声:“易姊姊留神!”易静因这次身后无人嗤笑,正打算运用玄功试揭一下,忽闻轻云之言。有了前两次的警兆,事前早有应变之策。连忙松手,一纵遁光飞起。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她将起未起之际,金鼎顿放碧光,从鼎盖上原有的千万小钮珠中猛喷出一束五色光线,万弩齐发般直朝易静射去!总算见机神速,有法护身,同时轻云一见鼎放光明,早随手将“天遁镜”照将过来,方得将那五色光线消灭。
易静认得那五色光线是玄门中最厉害的法术“大五行绝灭光针”,道行稍差的人只一被射中,射骨骨消、射形形灭!自己修道多年,内功深厚,如被射中,虽不到那等地步,却也非受重伤不可!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算计鼎上还有埋伏,不敢造次,忙下来问轻云怎样预知有变?英琼接口道:“你看圣姑遗容可有什么异样么?”
易静往壁间一看,圣姑遗像已是变了个怒容满面。心中一惊,这才恍然大悟,立时把满怀贪念打消了一大半!想起适才许多自满之处,甚为内愧。明看出圣姑不许自己取宝,就此罢手,不特不是意思,难免使周、李二人疑心自己,把好意误会成了抢先贪得。欲待不去睬她,硬凭自己法力法宝,破了鼎上禁法,将宝取出,再行分送周、李二人,一则显显能为,也好表明心迹,又不知圣姑还藏有什么埋伏,自己能否战胜得过,实无把握!正在进退两难,迟疑不定之际,忽听鼎内一阵怪啸声,接着又听细乐风雨之声。三人凑近鼎侧一听,乐声止处,鼎内一女子口音说道:“开鼎者李,毁鼎者死,琼宫故物,不得妄取!”说罢,声响寂然。
这时鼎盖上细孔内又冒起一股异香,轻烟袅袅,彩气氤氲,闻了令人心神俱爽。易静才知开鼎应在英琼身上,好生难过。平日任性好高惯了的,眼前大功告成,无端受此挫折,对于圣姑从此便起了不快之意。见英、云二人闻言并未上前,眼望自己,还是惟马首是瞻的神气,只得强颜笑道:“我因痴长几岁,略知旁门道法门径,意欲分担二位姊姊之劳,代将宝物取出。不想圣姑却这等固执,好似除了琼妹亲取,他人经手,便要攘夺了去一般。如非物有主人,不得不从她意思的话,我真非将它们取出,全数交与琼妹,不能表明心迹了。”
轻云忙道:“易姊姊此言太见外了!休说姊姊此番去至峨眉,拜师以后便成一家,就是外人,既然共过了患难,难道有福就不同享?姊姊要是那样人,我们也不会聚在一齐。圣姑仙去多年,凡此种种,俱是当年遗留,虽说是‘开鼎者李’,天下姓李的道友甚多,未必定是琼妹。即使是她,也必另有因缘,且让琼妹再虔诚诵白一回,看是如何,必可分晓。”易静见英、云二人辞色始终敬重如恒,心才平些,终是怏怏,冷笑一声,答道:“姓李道友虽多,轻易谁能来此?况且还有‘琼宫故物’之言,必是琼妹开鼎无疑。不过这位圣姑已是天仙一流,还有这许多固执,可笑是稍有不合,便即发怒,现于颜色。既不许旁人妄动,还留有遗音,预先在遗偈上说明,或是在屏风上注出也好,尽自卖弄玄虚,设下许多埋伏吓人则甚?我先倒很敬重她是一位成道多年的前辈仙人,不曾想如此小家子气。适才如非我略知旁门禁法,预有防备,险些被她暗藏的‘大五行生克光线’所伤。”
还要往下说时,轻云见她一再说圣姑是旁门法术,面带不悦之容,知道圣姑灵异,惟恐再有别的忤犯,闹出事来。易静虽然投契,毕竟初交未久,又是同辈中先进,不好意思多为劝说,只得拿话岔开道:“时候不早,李伯父现在外面等候,我们还是快些办完此事出去的好。易姊姊以为如何?”易静本来还想亲取,看出轻云怕事,恐怕别生枝节,不数日内便成同门,也不便过拂她意,强笑答道:“周姊姊说得极是,且由琼妹将宝物取到手内,再作计较。屏风上面还有两人被困,待我们去时救援。这旁门禁法也颇狠毒,延时一久,精神恐支持不住呢。”轻云闻言,便同了英琼重新跪在遗像前面,虔诚通白,易静心中不快,站在一旁,并未上前,等二人行罢了礼,才一同去至鼎后。虽然适才闻得鼎中遗言,仍是不无戒心。当下由英琼为首,去揭鼎盖。轻云、易静,一个持着天遁宝镜,一个行使护身避险之法,以防不测。
说也奇怪,起初易静用大力神法揭那鼎盖时,好似重有万斤,何等艰难。及至换了英琼,起初以为纵然可开,也非容易。谁知两手握住鼎钮,还未十分用力,只轻轻试探着往上一提,竟然随手而起。鼎盖一开,立时异香扑鼻,一片霞光从鼎内飞将出来,照耀全室,俱都大喜。易静满怀忿怒,也减了好些。
英琼放下鼎盖,各自飞身鼎上,往鼎内一看,里面的宝物除有两件类如切草刀和梅花桩一类的四、五件外,余者大都不过径尺以内,犹如幼童玩具一般。人形马车,山林房舍,以及刀剑针钉,各种常用的东西,无不毕具。有的悬挂在鼎腹周围,有的陈列鼎底,件件式样灵巧,工细非常,神光射目,异彩腾辉,令人爱不忍释。一计数目,约有一百余件之多。英琼见鼎的中心挺生着一朵玉莲花,比西洞那朵要小得多,颜色却是红的,晶莹温润,通体透明,那异香便从花中透出,心甚喜爱。暗忖:“这朵莲花如能携走,岂非快事?”试用手握住莲柄一摇,竟不能动。方觉有些美中不足,猛一眼看见花里字迹隐现。用手一拨花瓣,随手而开,现出一张一指多宽,五寸来长,非纨非绢的字条。上面写的便是适才鼎中人语,字迹渐隐渐淡,连那字条也随手化去。
英琼方在惊奇,轻云已催她将法宝取出。当下仍由英琼将鼎中宝物一一取出,分装在三人所带的法宝囊内,直到取完,并无他异。英琼盖鼎时,还不能忘情那朵莲花。手托鼎盖,一面赏玩,那莲心与寻常莲蓬不同,颜色深紫,形似兰萼,又似一把玉制的钥匙。当时只觉稀奇,也未在意,愈看愈爱,不禁起了贪心。暗中默祝:“弟子等三人深入宝山,独英琼一人得蒙仙眷,赐了许多奇珍至宝,原已深感无地,不应再有觊觎。只缘此洞不久便受妖孽盘踞,宝物在此难免受其摧残,如蒙鉴怜愚诚,准许弟子将此朱莲,连同西洞的青玉莲花,一并请往峨眉仙府供奉,以免落于妖邪之手!”
英琼说罢,正想分手去摇那莲柄,忽觉鼎底一股奇热之气冲了上来,其力甚猛,令人难以禁受!心中一惊,刚将头昂起,避开那股热力,倏地一片玉色豪光一闪,手中鼎盖便被一股子神力吸住,往下沉去,重有万斤,再也把握不住,手微一松,“铮铮”两声响,鼎盖自阖,关得严丝合缝,杳无痕迹,恰如铸就生成一般,比起初见时严密得多。知是圣姑不许,幸喜不曾吃了亏苦。见易静、轻云正拿着一件法宝,在互相谈说。近前一看,乃是一柄两、三寸长的黄玉钥匙,形如兰萼上的符咒,与鼎内的莲心一般无二,只是要小去一半。三人俱不知用处,略微传观之后,轻云道:“大功已成,时已不早,我们拜别圣姑,救了那两人,出洞去吧。”
行时易静仍未礼拜,只轻云、英琼二人朝壁专诚拜别。一同转过屏风,去救那被困之人。因为破除禁法,英、云二人自问不行,俱推易静施为。英琼心急,话一说完,便跑在屏风下面一看,见池中被困男女业已力竭声嘶,语细难辨,神态更是委顿不堪,忙催易静下手。易静道:“此一禁法非同小可,稍一不慎,被困其中的人立成粉碎,一毫也大意不得。如能觅得总枢关键所在,便容易之极。今番一同细细看来,如有可疑之处,互相告语,等审慎稳妥,再行下手,免得误了别人,又误了自己。”说罢,大家分头往屏风上查看。英琼因那两个小人空入空出,枉受了许多艰险,宝物不曾到手,反倒失陷在内,境遇可怜,恨不得立时将他救出才称心意。自己学道日浅,不明禁制之法,见易静和轻云二目注定屏上,逐处仔仔细细的观查,毫无线索可寻。再看那两小人,这时神气益发疲惫,浮沉池面,奄奄一息。暗忖:“屏风上面景物不知多少,不过才看出了三分之一,也没找出一点破法,似这样找到几时?那被困之人眼看支持不住,初进来时那等的厉害埋伏尚且不怕,此刻事已办完,为何反倒小心起来!不如仍用前法请周姊姊拿着“天遁镜”照向屏上,以防万一,然后将双剑合璧,硬将这小池毁了,将小人救出,岂不是好!”
英琼想到这里,刚要和易静去说,忽见小池中水波飞涌,急流旋转,成了一个大漩涡。那两小人上半身原本露出水面,各将双手挥动不休,时候一久,渐渐有些力竭势缓。及至池水无端急漩,想是知道危险万分,一旦卷入池心漩涡之中,便没了命,各自放出一丝青白光华,拼命在水中喘吁吁地挣扎,逆水而泅,不使池波卷去。无奈水力太大,又在久困之余,那女的有两、三次差点卷入池中漩涡之中,吓得小嘴乱张,似在狂呼求救,已不成声。最奇的是池并不大,池水尤清,可是用尽目力,不能见底。在池心水花急转中,隐现水底红光闪闪,似有一朵朱莲,开合不休。英琼见状,猜是危机瞬息,等到寻出此中关键,再行施救,必不可能。虽然一举手之劳,便可将两小人提出水面,因知此中玄妙非常,易静又再三嘱咐不可轻举妄动,稍一不慎,便要误己误人,不敢冒昧下手。忙喊:“周姊妹、易姊妹,你们快来,再不救他们,要救不成了。”
这时易静方悟出一些线索,只是还未判明,正在寻思,闻言一惊,忙和轻云飞身过来,向屏上水池一看,失惊道:“琼妹所言不差,我们如再迟延,此二人必为水化。我刚看出一点头绪,还未找出关键,这里处处都用的是玄门中最厉害的禁法,名叫‘大五行莲花化劫’之法。我只略知门径,不悉精微,如寻到行法的枢纽,还可立时解救。今已时迫势急,说不得只好毁了此洞,尽我三人之力,为他们死中求活了。”
英琼无心接口道:“你说什么‘莲花化劫’?我见池底也隐有一朵朱莲,随着池水开合,莫非这二人被困便是那莲花作怪么?”易静闻言灵机一动,忙问:“莲花何在?”英琼先往小池中心一指,易静运用慧目一看,果然池底有一朵朱莲,随水开合。猛想起适才轻云随鼎中取出的那柄形式奇特的玉钥,恍然大悟,惊喜交集。因见池水益疾,两小人势益不支,不暇细说,忙请轻云将玉钥取出,将手一摆,请英、云二人退后,无论见何警状,不可妄动!如觉支持不住,可用双剑护身退出洞去,自己自有脱身之法。话刚说完,那池水倏地起了一个急漩,眼看那两个小人身子一歪,卷入漩涡之中。易静右手一扬,一片霞光笼罩全身,左手早先伸往屏风上小池之中,将那两人用手指抓住,并未使其出水,一面运用玄功,使足神力,顺着水面将二人拖离池心大漩,往池边泅去。
英、云二人好奇,只退后了不几步,看得逼真。英琼方暗悔:“早知这般容易可以动手,也早把这两人救了。”存想未终,忽听波涛之声大作,恍如山崩海啸一般。易静的手仍在池里,并未将小人提了下来,那片霞光笼罩她的全身,愈来愈小,晃眼间人成尺许,渐渐与池中小人相似,飞落池中。英、云二人一看大惊,以为易静也陷身池内,忙奔过去一望,涛声顿止,那小人业已身横水面,晕死过去,只小小胸膛还在喘动起伏。再看易静,已不知何往,只剩那片祥光,在池底隐现。正在骇异,忽听易静喝道:“二位姊姊快些避开正面七尺以外,驾遁速起,我们要出险了!”声音极细,比适才小人呼救之声高不了许多。
英、云二人方听得真,刚往旁一闪飞身起来,便听屏下风雷大作,白茫茫一股银光从小池中直射下来,逐渐粗大,洪瀑中似见三个人影随流而下。一落地便现出身形,正是易静,一手一个,提着那被困男女。那女的仍是全身赤裸,那男的腰间围着易静身披的一条半臂,身材俱与常人相似,人已醒转,只是大困之余,神志颇现委顿。那屏上洪瀑仍发个不住,顷刻之间,全室的水高达三丈!
易静一出现,便离水飞升起来,口里喝道:“二位姊姊,快将这两人接去,不可被水沾身。”说罢,手一扬,刚要把手提的人抛出,那被困的一男一女已答言道:“尔等起初竟见死不救,此时方蒙救援,虽感盛情,已坏了我二人数百年苦炼之功。今得脱困,我二人自能回去,后会有期,容图报德。”说时,早化作两道碧森森的光华,疾如电驰,往外飞去。
易静闻言,好生不悦,欲待追赶,人已飞走。眼看下面波涛又增高了两丈,无暇和英、云二人说话,仍用霞光护身,往屏上池中飞去,晃眼不见。不多一会,易静手持那柄玉钥飞身出来,那水忽往屏上收去,似长鲸吸水一般,往小池中倒灌。约有半盏茶时,全被收尽,那股洪流,不存涓滴!
三人这才落地重行相见,易静道:“早知道这二人如此可恶,适才也不救他们了。”英琼问故,易静道:“此地不可久留,我们出去再说吧。”当下各驾遁光往洞外飞去,到了门外一看,李宁坐在门侧,正自盘膝入定。
三人各自上前拜见,互说收宝之事。李宁道:“那一男一女乃西昆仑散仙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入洞时已将各层埋伏用法力破去,为你们打通了不少难关,否则成功决无如此容易。他们终因犯了圣姑禁忌,又加自恃心盛,洞中禁法生克循环,变化无穷,最后遇见先天庚金转化后天癸水,将二人陷入法池之内。他二人原是夫妻,你们进去时已经着迷,并无所觉。他们以为你们既然从容深入宝山,法力定非寻常,决不想你们未得宝钥,虽知禁法来历,也无此胆量,以身试验,以为是成心如此捉弄。他们气量本狭,想起费了许多心思,死中讨活,给你们去享现成,还闹得如此结果,怎不衔恨切骨?适才他二人出困以后,用‘千金神驼’冲门冒险遁出,又勾动了洞上禁法。虽得闯过,因在池中耗损真元太多,不如进时容易,身受创伤,益发仇上添仇。冲出时见我在此打坐,知是你们一党,不问青红皂白,打了我一下‘神木钵’。幸我有佛光护身,此宝无功,知非易与,才行负伤遁去!”
英琼等三人闻言,俱觉得那一男一女,太过可恶。英琼说起所取到的宝物,李宁道:“中有一只小盒,内有一本小册,记戴各种宝物用法,且将那本小册取来我看。”英琼忙将小匣藏书取出献上,李宁看那小册所载,除宝物名称用法外,并有圣姑遗偈。大意说:鼎中百零九件宝物,均赠妙一夫人转行分配门下女弟子。英琼所得最多,灵云、英男、易静、紫玲、寒萼等人次之,俱注有各人名字,所有女同门一个不空。
李宁仍命三人各将法宝收起,且等到了峨眉呈与师长再行分配,又道:“此刻神雕想已复元,西洞内层业已关闭,艳尸正自乘隙欲出,不可再开。我们由北洞水路入内,再行法出去吧。”说罢,领了三人,走向北洞,仍照西洞一样,行法入内。到了里面,将门封锁,指着壁间一个孔窍说道:“里面便是水路,我们可由此回去。”三人往孔中一看,孔并不大,里面隐隐见有几条水影闪动。听李宁说得一声:“速闭双目!”言还未了,祥光闪过,身子忽然凌空飞起。耳听四外涛声震耳,顷刻之间,人已及地,睁眼一看已达中洞。
这大半日功夫,神雕已然大半康复,满身雪羽甚是丰满,一双钢爪抓在鼎钮之上,正自剔羽梳翎,比起未伐毛换骨时还要神骏修洁得多。英琼一见大喜,连忙飞身上去,抱着颈子抚爱不休。李宁道:“论理它还须养个半日才可飞翔,所幸他年来道行精进,复元甚速,你们又忙着回山,你三人可骑在它的背上,由我行法护送回去吧。”说罢,三人分携了所得的至宝奇珍,李宁指着四壁灵药,命拨起了十余种,骑上雕背。
英琼问:“洞门已闭,打从何处出去?”李宁笑道:“我自有出路,待我给那艳尸留个警戒。”当下指着宝鼎,默诵了一阵佛咒。然后指着洞壁一角道:“这里无水,牢记此处,以备异日之用。”说罢,又口宣佛咒,将手一指,一片石裂之音,一块三丈许见方的大石忽然落了下来。李宁又将手一指,一片祥光,将石托住。三人驾雕飞出一看,已是外层洞室。耳听巨声发于后面,李宁跟着出来,洞壁已合。仍用前法,出了洞门,到了外面,李宁袍袖展处,数十丈祥光围拥着四人一雕,一齐往峨眉飞去。
(注:原作者写到这里,突然掉转笔锋,去叙述另外几个峨眉主要人物的事迹,在结构上未免松懈。所幸故事、人物一样精彩,且与后文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无法删去,只有将之尽量简化,以求尽量引入本书最主要的情节“峨眉开府”。)
且不说李宁率领英琼等前往峨眉凝碧仙府赴会。却说长眉真人遗命,峨眉派光大门户,群仙劫运将至,峨眉弟子之中,出色人物众多,遭遇各有奇特处,除前文已有叙述的李英琼、周轻云、申若兰、易静、齐金蝉、石生、甄艮等人之外,尚有许多出色的男女弟子,容当一一专叙。内中有一名女弟子,名叫凌云凤,原是“追云叟”白谷逸的内侄曾孙女,“怪叫化”凌浑的侄曾孙女。凌云凤武功极高,已与另一侠士俞允中有了婚姻之约。
“追云叟”白谷逸的妻子凌雪鸿,嫉恶如仇,被仇敌围攻不敌,在成都开元寺兵解,凌云凤未学道法,偶遇妖人,已被妖人法术迷昏过去。云凤在迷茫中微觉身子被人捧起,轻飘飘的凭空腾起,渐渐不知人事。等到醒来一看,已卧在一间极修整的石室以内,前面站定一个满头银发、手持铁杖的妇人,正抚着自己满头秀发道:“小孙孙,可知我是谁么?我是你叔曾祖父凌浑的妻子,‘白发龙女’崔五姑。你曾祖姑凌雪鸿业已兵解化去,已转劫托生在苏州阊门外七里山塘一个姓杨的渔人家里,不久便可相逢。”
云凤忙拜倒称谢,崔五姑又道:“我渡你到此,先传授你坐功剑法,日后再引进到峨眉门下。这里是风洞山、白阳崖、花雨洞,我先赐你一口玄都剑,按我所传,每日虔心练习。我不时离此他去,每隔旬日来看你一次。此洞为昔日白阳真人学道之所,灵迹甚多,乃人间七十二洞天之一。内洞壁上有白阳真人遗留的图解。熊经鸟伸,外具百物之形,内藏先后天无穷变化。你只勤加揣摩,以你天资,日久自能融会贯通,稍能有成,再下去略积外功,便可持我柬帖,趁着峨眉开辟五府之便,前去拜师了。”
云凤一听大喜。崔五姑笑道:“此山远在黔桂边境,数千里山岭杂沓。除了山北铁雁冲黄狮峒一带略有生番黎苗杂居外,亘古洪荒未辟。大泽深山,山魈木魁、虫蟒怪异之类甚多。再加上此洞久传藏有白阳真人一部针诀,中间经过许多异教中人来此搜掘,至今不曾发现,连我也未知藏处,难免不再有人觊觎。我再赐你神针一枚,可随心收发,作为防身之用。若有缘将真人遗物得到手中,足可助你数十年苦练之功,可随时留意,看你缘分如何了!”当下崔五姑便命云凤盘膝坐下,道:“索性我再助你一臂之力,使你早日学成,此举省却你苦功不少,须知此等仙缘旷世难逢,勿以得之太易,不自珍惜!”云凤闻言悚然,恭谨领命。崔五姑伸出一手,按住她的命门。云凤只觉五姑的手微微在那里颤动不止,渐觉一股热气由“命门”贯入,通行十二玄关,直达“涌泉”。再由七十二脉周行全身,遍体奇热难耐,云凤只管宁神静志,一意强忍,先时五内如焚,似比火热,半个时辰过去,方觉浑身通泰,舒适无比。
前后过有半个时辰,忽听五姑喜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坚厚,真不枉我渡你一场了。”接着又传了云凤坐功,说道:“你此时百脉通畅,百病皆除,日后运功调元,可以毫无阻滞。后洞现有我适才采的黄精,外有铁釜一口,支石为灶,足供半月之粮,可照我法做去,半月后我再来传你剑诀。”说罢,取出一口长才二尺的宝剑和一根三棱铁针交与云凤,传了针的用法。说得一声:“好自修为,行再相见。”云凤只见满洞之中金光耀眼,人已不知去向。知道洞外罡风厉害,不敢追出去看,只得望空拜倒,谢了大恩。先将那口剑拨出,“铮”的一声,电光闪处,剑已出匣。寒光射眼,冷气侵肌,仙家异宝,果自不凡。神针无事不敢妄发,也知是件宝物无疑,不由喜出望外,心里记着后洞壁间图解和白阳真人灵迹,以为其中必多仙景,恭恭敬敬朝后洞叩了几个头,存着满腔虔诚往里走去。
这洞共分前、中、后三层,只前洞最为光明整洁,中洞深藏山腹,虽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亮朗。云凤见上下壁内到处都是残破之痕,料是前人发掘遗迹。走向洞壁尽头,见有一块高约两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无字迹。转过碑后才是后洞门户,高只丈许,进门一看,洞内异常黑暗阴森。云凤原谙内家武功,目力曾经练过,仔细定睛寻视,依稀略能辨出一丝痕影,但是看不清楚。洞中仿佛比前、中二个还大得多,除当中一个石墩和零零落落竖着许多长短石柱外,并无甚出奇景物。再走向壁间一看,那图解也只影影绰绰有些人物痕迹,用尽目力搜查,不见一字。仅在东南角寻到一堆黄精、松子。
云凤孤零坐在当中石墩上,只管出神寻思,也不想吃。暗忖:“叔曾祖母既说图解为用甚大,必非虚语。这一点点人物立坐飞跃淡影,不见一字,洞中如此黑暗,如不从此中悟出一些妙理,休说自己汗颜,曾祖姑必当自己不堪造就,也许就此罢手,岂不误了仙缘!”想一阵,那飞跃屈伸之状,还可照着内行功夫依式学样,偏生坐像最多,即使看得清楚,也无从下手学习,不由着急起来。越着急,觉着洞中越更黑暗。末后把气沉下去,闭了双目,略微定了定神,便将双膝一盘,冥心用气,打坐入定。等到做完功课起身,也不知是甚时候,只觉身轻骨健,神清气爽。睁眼一看,洞中也没有初进来时黑暗,壁间图解隔老远便能稍稍辨认。不禁转忧为喜,愈加勤勉不置,只按照崔五姑所传内功练法,不去理会壁上石像,自行修习。一连几天过去,觉得神清气爽,目光大明。
一日做完功课,见四壁人物鳞介飞潜动跃之形,不特神态如生,竟悟出自东壁起始,个个俱似有呼应关联。一数全壁共是三百六十四形势。暗忖:“这图解分明按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怎么少了一个?”四外又无残缺之痕,再四揣摩不出。反正无师之学,全仗自己用心试习,并不深知微妙,且试试再说。便决计从东壁许多动像起,照样练习起来。
起首是一连十二个人形的坐像,俱都趺坐朝前。头一个两手直向膝头,一目垂帘内视,首微下垂。第二个起,头略正些,状甚安闲,以下的十个坐像俱都相同,看不出有甚不一样处。云凤猜是坐功次序,但是四壁三百六十四个形相,飞潜动静,无一雷同。这起十二个除头一个首略俯,算是坐功起始、调息时的姿态外,后面这十个既无什么变化,要他何用?
云凤明知定有深意在内,当下定了定神,再仔仔细细察看那十二形相同异之点。除面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休说姿态相同,连服装衣纹都是一个样子画出似的。后来一想:“这也许是当初白阳真人门下的十二个弟子,也未可知。看壁相人形,一共不足二十,除这十二个有衣冠外,余者均是赤着身子,所料或者不差。”想了想,把初意略为变更,便舍了这十二个形相暂且不学,竟从第十三个图像开始学习。
其实云凤只消打定主意,不问三七二十一,竟从头一图学起,日子一久,自可悟出条玄门上乘大道。只为天资过分聪明了些,心略一活动,这一改主意,反倒舍近求远。等把壁间图解学完,悟出走错了路,已该是下山时候,无暇虔修。日后到了峨眉,不能与三英、二云比肩,以致日后生出不少事来,危阻不绝,全是为聪明所误之故。这且不提。
图像自十三个起,尽是些人物鸟兽,各式各样的动定状态,云凤便照着上面,熊经鸟伸,一一练习起来。先只打算照本画符,以为不知怎么难法。原拟每次功课完毕,每一像学上几次,不问有效无效,能通与否,先练习上十多次,再挨次往下练去。反正不惜辛苦,把这三百六十四像一一练完,看是如何再作计较。及至照图才练了两式,便觉出有些意思,一式有一式的朕兆,不禁心里头怦怦跳动,连饮食都顾不得用,照式勤练不已。
第一日云凤连着几次练了二十余式,坐完了功便练,练完又坐,虽已入了悟境,尚不能将各式融会贯通。等到第三日过去,已会了百十来式。不消十来天的功夫,壁间图像俱已练到。虽然只知依样葫芦,不能深悉其中奥妙,对于运气功夫却已有进境。崔五姑去时曾说每隔旬日来看望一次,这日云凤做完功夫,一算日期已有半个多月,五姑说来传授剑法,并未到来。眼望壁间图像,个个姿态生动,仿佛欲活,愈看愈出神。猛然想起:“自己曾将三百五十四相一口气连贯习完,觉着与坐功的真气运行流替虽有动静之分,殊途同归,并无二效。五姑去时未传剑法,正苦无法练剑,何不用这口仙剑,照着壁图形势,也试他一试,看是如何。万幸悟出些道理来,岂非绝妙?”
云凤想到就做,当下拨出那口玄都剑,按着图形,参以平日心得,一招一式,击剌纵跃起来。头两次练罢,得心应手,颇能合用。只因形势部位变化不同,有的式子专用左手,便难演习,非换手不可,如真照了样做去,到时势非撒手丢剑不可,觉着有些美中不足。练到十次以上,动作益发纯熟,快练到一百零三式时,又该两手交剑才能过去,心想强它一强,看看有无别的解法。心里虽这么想,身法并未停住,就这微一迟疑之际,已然练到那一式上。
这中间一截共有七十多式是禽鸟之形,大半都以爪翼动作,并无器械。云凤用剑照式体会,都能领悟用法。那一百零一、零二两式,一个是“飞鹰拿兔,盘定下瞩”;一个是“野鹤冲霄,振翼高骞”。一上一下,本就不易变转,偏生一百零三式单单是个“神龙掉首,扬爪攫珠”之形。云凤先将身纵起,右手持剑去代飞鹰右爪作势下击,刚一落地,倏又纵起去学第二式。因第一式未悟出着力之点,只知横剑齐眉去代鹤的右翼,如要跟着提气飞身,回首旁击,格于图中形势,非两手换剑不可。当时略一慌乱,想变个方法,只顾照式练飞下去,不料那些图形一式跟着一式,云凤急于速成,动作又快,身在空中,刚照式一个翻飞,猛见眼前寒光一闪,自己的头正向手中宝剑碰去!
这时云凤的剑原是用虎口含着,大、二、中三指握剑柄,平卧在手臂之上,再想换式将剑交与左手已是无及。情知危险万分,心里一着急,就着回转之势,右手一紧,中指用力照着剑头一按,同时右臂平斜,往外一推,那口剑便离了手,斜往着往洞顶飞去。云凤身子已盘转起来,见剑出了手,心里一惊。这些动作每日勤练,非常纯熟,不知不觉中照住龙蟠之势,身子一躬一伸,便凌空直穿了出去。
她原是一时手忙脚乱,想将那脱手的剑收了回来。谁知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气功已然练到“击空抓虚”境地,平日独自苦练尚无觉察,忽然慌乱中的动作,迳自合了规矩,这一来恰好成了“气龙探珠”之势。说吋迟,那时快,云凤手刚往前一探,那股真气便自然到了五指。猛觉手中发出的力量绝大,那剑飞出快要及顶,竟倒退飞回到了手中!连忙收式落地,暗忖:“那剑明明脱手,怎会一抓便回?”后一想:“连日苦练,只觉真气愈练愈纯,也不知进境深浅,难道这么短的时日,已可随心收发不成?”想着想着,试将剑轻轻往前一掷,跟着忙用力往前一抓,果然又抓了回来!
云凤大是高兴,又练了片刻,该是进食的时候,一查食粮,所余已是无多。一时乘兴,带了那口玄都剑和飞针,迳自出洞去探寻食粮。到了洞外一看,恰值云起之际,离崖洞数丈以下只是一片溟濛,暗云低压,远岫遥岑,全都迷了本来面目,不知去向。崖洞上面,照例常时清明,不见云雨,这时也有从云中挣出来成团成块的云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离,别有一番闲远之致。
云凤先见下面云厚,不敢冒昧穿云而下。方自有些迟疑,忽然一团雪也似的白云从崖下飞起,缓缓上升,往身边飘来。觉着有趣,伸手一抓,偏巧一阵风过,那云已是升高丈许,往前飞去。云凤一捞,捞了个空,心中不舍,便追了去。这风一吹,不但这团孤云飞行转远,便连下面的云海也似锅开水涨,波卷涛飞,滚滚突突,往上涌来,转瞬之间,已与崖平。云凤只顾纵身捉云,忘了存身之处已离崖边不远,刚将身纵起,见那云突又前移,暗骂:“云也这般狡猾,我今日若不将你捉住才怪!”
当下在空中施展近日新学来的解数,往前一探,又悬空飞出了两三丈远近,恰好将那云团双手抱住。身子才往下落,猛一低头,见脚底云涛汹奔,浩瀚无涯,哪里还有着脚之所?知是一时疏忽,已然纵在崖外,不禁大惊。急切间想不出好主意,等到想起提气盘空,凌空回旋,身子已坠入云层之中,睁眼不辨五指,哪里还来得及!又不知脚底下是崖的哪一面,仗着胆大心灵,立时变了方法,把气紧紧提住,随时留神脚底的地方,使下落之势略缓,只要觉着脚一挨着实地,便可站定。
正落之间,渐觉凉风侵肌,正猜云中有雨,猛听脚底下风雨大作,声如江涛怒吼,四围的云翳愈暗,水气愈厚,几如浴身江河之中!约有顿饭光景,才将这千万丈厚的云层穿过,风雨之声也越发听得真切。定睛往下面一看,底下也是一座山脊,因为终年上面有云封蔽,尚未见过它的形势。身子正从狂风暴雨中飞落,离地少说也有数十丈高下。云凤忙一提气,仗着近月来气功大有进境,身子飘然而下,落在山脊上。四望群山起伏,竟不知身在何处!
仰望云空苍莽,仙山万丈,杳无踪影。自身几同天外飞落,再想上去,其势甚难,不禁着起慌来,心中好生懊恼,心想:“五姑只见得一面,过了所约之日不来,必有原因。也许是试探自己能否有这恒心毅力,好端端捉什么云儿,一个失足,便成了人间天上,判若云泥,无可攀跻,万一五姑恰恰今日回山,她不知是无心失足,却当作难耐劳苦,私行离山他去,岂不误了大事?”成败所关,不由着起急来,愁思了一阵,无计可施,只得设法觅路回去。
云凤在山中觅路,向前走去,一路留神观察,群山突兀,大半相似,并无一座特别高大,看不见顶巅的。随跑随采取些野生的果实,连吃带藏,脚底却不停歇。走到黄昏将近,已行有三、五百里山路,翻过了十好几座山头岭脊。因为这些山岭均极高峭险峻,重重阻隔,上下费事,不比平地飞行,路走得虽然不近,如照平时算,前行仍无好远。仙山渺渺,全无一些迹兆。眼看山势越进越高,前面有两座高山,有积雪盖顶。日薄西山,斜阳影里,雁阵横空,归鸦噪晚,天色业已向暮。
云凤暗忖:“适才所见诸山,并不曾见山顶有雪,此时才刚刚看见。原来的山,说不定被这两座高山阻住,非翻越过去,或是到达这两座山顶,不能看出。估量前路尚遥,自己这一日内,饱尝了许多奇危至险,辛苦劳烦,精力已经疲敝,需要觅地休息一会儿,方能再走。加以日落天黑,路昏莫辨,再要翻越悬崖峭壁,深壑大涧,去攀登比来路艰难好多倍的高山,势所不能。与其贾着余勇,喘息前进,去做那办不到的事,还不如寻一可避风雨的崖洞,就着残阳之光,多寻一点食粮,饱餐一顿,坐下用功歇息,养精蓄锐,天色微明,便即上路,一口气攀登上去,较为稳妥。”
主意打定,且喜路旁不远,便有一个山窟。而且各种果树,遍山都是。云凤先择好了当晚安身之所,然后把果实一样样连枝采取了些,以便携带。两手提着山果,正要往山窟之中走去,经过一处密林,忽然看到地上有几个脚印,那分明是人的脚印,可是却小得出奇。云凤心中大奇,跟着脚印向前,过了一个高坡,见到四个身高不满两尺的小人,见了云凤,手指足划,口里咭咭呱呱,说个不休。云凤从来也未见过这样的小人,更觉得又好奇又有趣,试着用手提起一看,那小人生得与周岁婴儿一般长短,只是筋骨健壮,皮肉坚实得多,其余五官手足均与常人无异。背上还印着一行弯曲歪斜类似象形的朱文字迹,不知是何用意。
云凤试着与之交谈,才知道他们是上古“僬侥之国”的遗民。四个小人见了云凤,当作天神一般。又问出四人名字叫玄儿、健儿、沙沙、咪咪。云凤便命四人带路,四小也不知途径,只在山中乱闯,云凤有四小为伴,倒也不寂寞。一日听四小说对面雪山顶上有妖人为虐,动了侠义心肠,便解开胸前衣服,将四小包在怀里,外用带子扎好,跑去妖窟除妖。不料妖人妖术高明,云凤眼看力竭难支,忽见一团雷火飞将过来,只一照,便将妖烟邪雾一齐消去。定睛一看,前面站定银发美妇,正是叔曾祖母“白发龙女”崔五姑,不由喜出望外,忙即飞跑过去,近前跪求饶恕她离山之罪。五姑笑道:“这难怪你,是我临时受了至友之托,来晚了些日子。虽累你受些苦楚,却因此得益不少,还收了这四个小人,足可供你山居奔走之用了。”
原来妖窟中竟藏有一册妖人无意中得来的白阳真人十三页图解,云凤喜不自抑。崔五姑正要行法送四小回去,那四个小人忽然一起跪下,再三乞求宁死不愿回洞,愿随二位大仙服侍学道。云凤连日来和四小相处,觉出四人虽然体小,但聪明灵活,与常人无异。暗忖:“山居寂寞,这种小人倒也好玩,何不带回山去,无事时照样教他们练习功夫,岂不有趣?”也拿眼望着五姑,五姑立时笑允。云凤和四小大喜,五姑袍袖一展,摄了五人,直飞上崖。她又自行飞去,命云凤在崖上静候。等不大一会儿,忽听破空之声,抬头一看,一道经天长虹,青光耀目,本由东往西飞过,倏在空中一个转折,落到面前。光敛处,现出一个鸠形鹄面,穿着一身黑衣的中年妇人。四小人当是妖怪,吓得四散奔逃。
云凤看出来人并不是妖邪一流,忙一定心神,正要上前施礼请教,那妇人已开口问道:“你是何人门下,看你投师未久,怎得在此?那几个小人是哪里来的?”云凤躬身作答道:“弟子凌云凤,家师白发龙女,又是弟子的叔曾祖母,少时就回。不知仙长法号怎么称呼?因何降此?望乞见示。”妇人笑道:“原来你就是凌叫化的曾孙、崔五姑的门徒?资质倒也不差。我姓韩,多少年不曾出门了,今天还是第一次,往赤城看个朋友回来。行经这里,空中遥望,见你和几个小人在此。莫非五姑好奇任性,这等质秉脆薄的小人,也要带回山去传授么?”云凤听那口气,颇似五姑老友,益发起敬。
姓韩的妇人笑道:“他夫妇从前是一个门徒不肯收,近来听说比我还要好事,果然不假。你快喊他们近前看上一看,到底能造就么?”沙、咪、健、玄四人正藏身崖石后面,云凤一喊便至。那妇人细看了一看,笑道:“这里的小人,本来也是大人,并非靖人一族,乃古黄夏国孓遗之民。因为万年前拥有广土民众,丧心病狂,不知振拔,外媚内争,刁狡贪欲,竞尚淫佚,又复惧怯自私,以致士蹙民贫,人种日益短小,终于亡国,几乎种类全灭。仅剩有一些逃入此山深处。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受那鸟兽虫蛇之害,体质最是柔脆。居然还未绝种,还有四人生存在世,也倒算是剥极必复了!”
云凤又把发现四小人的经过,略说了几句。那妇人道:“这几个资质还不差,虽无大就,必有小成,难怪受你师徒垂青了。五姑就在前面,我已来了些时,如何还不见来?本想略叙阔别,偏又急于回去,她来时可代我致意。她这小人如能赠我一个,可命你与我送去,当不使你虚此一行哩。”说罢,云凤方要问她家住何处,一道青虹刺天而起,眨眨眼破空入云,不知去向。方在惊叹,玄儿忽走过来道:“这位大仙站在那里,怎和刚才那位仙祖不一样?身不沾地,好似轻飘飘的!”云凤闻言,也想起刚才那位中年妇人,周身黑衣,好似烟笼雾绕,罩着一层精光,身子果和凌空一般。算计必是一位盛名的仙人,只可惜不及问她的名字住处。
不一会,五姑回来,云凤便将适才所遇崔姓妇人之事禀过。崔五姑喜道:“你能遇她,仙缘着实不浅!此人乃是现在数一数二的散仙、‘神驼’乙休当初的妻室韩仙子。自从当年夫妻二人为一件事情反目,她便将躯壳委化,藏入天琴壑内,设下禁牌神法,命她门下两个女弟子在那里终年看守,自己隐入四川岷山之阴白犀潭底。你现在所见乃是她兵解以后所附的形体,并非原来的法身。现在她想用道家内火外焚之法,已渐将这第一躯壳化净,所以你们看上去如同烟笼,身子凌虚,飘浮不定。此人得过真传,道法高深,闻说多年不曾出世,她既命你日后给她将小人送去,必有好处与你。不过此时尚去不得,前面不远就是白阳山麓,你且随我回山,传授你些剑法吧。”
云凤闻言抬头往前一看,果有一座大山高插云表,自腰以上被云雾遮住,看不到顶。不想连日悬盼的探索,就近在目前!方自心喜,五姑已吩咐云凤和四小同立一处,云凤蓦觉眼前一暗,身子便凌空而起。这次上升同前次云中坠落,一喜一忧,简直判若天渊。转眼功夫,过了山腰,穿出云上,顿时天空气朗,眼界大宽。回眸下视,更见云海苍茫,风涛万变。周身似有光华隐现,看去风掩云飞,疾如马奔,却吹不到身上来。四小俱吓得闭目合睛,互相抱紧,随同上升,只五姑不见踪迹。方自惊疑,直上之势忽住,改了朝前平飞。猛见一座高崖劈面压前,还未看清,人已脚踏实地。定睛一看,正是日前故居,白阳崖洞外面,五姑正立身侧,慌忙翻身下拜,四小人也跟着跪叩不迭。
相关热词搜索:紫青双剑录
下一章:第五回 无华古墓 轩辕二宝
上一章:第三回 幻波仙池 须弥神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