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阪冬之阵
2024-09-01 作者:隆庆一郎 译者:姜涛 来源:隆庆一郎作品集 评论:0 点击:
最近改名为三浦按针的威廉·阿达姆斯,正在骏府本丸的庭院中寻找着二郎三郎。这时是庆长十九年(一六一四年丿的二月。为了活动一下越来越衰弱的身体,二郎三郎在阿梶夫人的陪伴下,正在庭院中散步。在沉溺于阿六夫人年轻的肉体一段时间之后,二郎三郎发现,还是和阿梶夫人相处时,自己最放松。和阿梶夫人在一起,不需要语言,两人就有心灵相通的感觉。这种心灵上的静谧,现在是二郎三郎最需要的。
“一事无成的感觉,让人真累啊。”
“怎么能说一事无成呢?”阿梶夫人温言安慰道,“这十三年的和平,不都是拜大御所殿下所赐嘛。”
“是吗?我只觉得自己一直在战斗。”
“大御所殿下自己的确如此,但世间也因此得到了十三年的和平。这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决不是您说的一事无成。”阿梶夫人说话一向直截了当,“但今后说不定还会爆发战争。”
“我不是正在努力避免让这种情况出现吗,但不知道我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历史前进的脚步是无情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英雄,都无法抗拒。二郎三郎现在很无奈地看着国家正一步步地滑向战争。在他的耳中,仿佛已经可以听到金戈铁马的厮杀声。
“大御所殿下。”甲斐的六郎和阿达姆斯向这边走来。六郎很罕见地神色有些慌张,而阿达姆斯则更是面色苍白。
“怎么了?”二郎三郎慢吞吞地问道。六郎用目光催促了一下阿达姆斯。
“发现有人假冒我。”阿达姆斯说出的话让人有些难以想象。
“假冒你?”
“是。有人假冒我,在长崎一带和南蛮船大肆交易。他们也自称奉了大御所的命令。”
“买了什么东西?”
“铅和火药。几乎被他们买光了。”铅是生产火铳弹丸的原料,在日本不出产,完全依赖进口。二郎三郎脸色一变:“买光了铅和火药?那……”六郎接过了话头:“明显是要准备打仗。”
“还用了我的名义。”
“还有我的。”阿达姆斯急忙补充了一句。
“是谁假冒的你的名字?阿达姆斯。”
“理查得·威卡姆咬定是我做的。”理查得是平户英国商馆的代表,“有人假冒是我的代表,但实际定货的,肯定是扬。”二郎三郎和六郎对视了一眼。扬指的是扬·约斯坦,荷兰人,和阿达姆斯一起乘远航号漂流到日本。就像二郎三郎宠爱阿达姆斯一样,扬也深受秀忠的赏识。秀忠还在江户八重洲一带赐给他一处住宅。坊间传闻,八重洲这个地名,就是扬·约斯坦的谐音。扬·约斯坦冒阿达姆斯之名,以大御所的名义大量购买武器。此举的幕后指使是谁,不言自明。
阿达姆斯又继续说道:“一斤六分银子,比市价高一分。不仅如此,他们还买了大炮,一千四百两。还说不论价钱,有多少买多少……”现存一封在此前一个月,理查得·威卡姆写给平户英国商会会长利查得·考克斯的书信。信中这样写道:“皇帝答应今后以六分银一斤的价格购买铅,比给葡萄牙人的价格高一分。并命令,所有火炮抵岸后,都要先问江户方面是否购买。”(庆长英国书翰)
二郎三郎满面愁云地看了一眼六郎:“是那边搞的把戏吧?”
“肯定是。”
“大坂方面肯定也得到消息了。”
“这应该是他们的目的,不会有错……”
“大坂方面会中计吗?”
“十有八九。”
“那家伙非要打这一仗不行吗?”二郎三郎突然提高了声音。他愤怒了,对秀忠愤怒了。这明显是秀忠因为失去了功臣大久保忠邻,而进行的报复。这应该仅仅是第一步,他会接连不断地假借大御所之名,使尽各种方法刺激大坂方面,直至双方进行决战。而假借大御所之名,对秀忠来说再方便不过了。
“这是大御所的吩咐……”
“这是大御所的想法……”只要这样一说,幕阁中不会有人不信,而且他们也只能相信,因为没人知道,大御所其实是由人假扮的。只有一个人是例外,本多弥八郎。可本多弥八郎尽管知道真情,却也不可能凡事都向二郎三郎报告或核实。秀忠很幸运地将金地院崇传拉到了自己一边。崇传是足利义辉家臣一色秀胜的第二子。永禄十二年(一五六九年)出生,天正元年(一五七三年),室町幕府灭亡后,他进入南禅寺出家为僧。庆长十年(一六零五年)二月成为建长寺住持,第二年三月成为南禅寺的住持。以三十七岁的年纪,崇传就成为五山第一大寺的住持,足见其才华之出众。从室町时代开始,递交给外国的正式文书,都是由禅宗五山的僧人起草的。
二郎三郎继续使用了丰臣秀吉时代的西笑呈兑,呈兑于庆长十二年(一六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去世。从第二年开始,这项工作便被交给了崇传。最初,他只是在本多正纯的指示下,负责文字工作。但后来二郎三郎开始把他当成了一位参谋,崇传也因此逐渐在外交和内政上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此人头脑异常敏捷,但后世史家却为他作出了阴险、奸诈的评价。其实,崇传是一位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对利益得失异常敏感,他也凭借着这种性格,一直将自己的地位维持到了第三代将军家光时期。
这样一个崇传,舍弃老迈的家康转投将军秀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他在表面上,始终将自己装扮成二郎三郎的心腹。在这个时期,其实连本多弥八郎也背叛了二郎三郎。准确地讲,也许不能称为背叛。弥八郎是死去家康的心腹兼挚友。之所以会与二郎三郎站在一起,是因为他相信,二郎三郎在忠实地完成家康的遗愿。但关于大坂城一事,弥八郎认为,家康的意志是消灭丰臣家。
站在德川家的立场上,弥八郎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是家康,不管秀忠如何卑鄙,他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秀忠,尽早消灭大坂城。但把此事交给秀忠,也是一个危险的选择。不管淀君如何招人厌恶,也不管各地的大名是否已经抛弃了丰臣家,大坂城始终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存在。即便大名们不再支持大坂,但全国各地却有着数量非常庞大的浪人。
关原会战之后,被撤封的大名有九十家,领地共计四百三十八万三千六百石。被减封的有四家,领地共减少二百二十一万五千九百石。后来以其他理由撤封的共有三十五家,计三百一十七万八千零五十八石。也就是说,全日本共计有一千万石的领地被撤封,而伴随着每次撤封,都会产生大批的浪人。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基督教武士,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力量。
而且,秀忠几乎被全天下的大名们所厌恶。作为一名军事上软弱无能,但为人却又气量狭小,阴险卑鄙的将军,遭遇这种境况也无须奇怪。如果世间太平无事倒也罢了,可一旦爆发战争,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如果把二郎三郎换作家康,消灭大坂城这件事,他肯定会亲力亲为。弥八郎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他只能选择背叛二郎三郎。这一年,如果家康活着,将是七十三岁,二郎三郎七十二岁,而弥八郎自己也已经七十七岁,来日无多,弥八郎内心异常焦急。弥八郎背叛二郎三郎,带来了一个附加的后果——本多正纯也背叛了二郎三郎。在这件事情上,父子二人简直就是一对一卵双胞胎。
秀忠对二郎三郎发起的第二轮攻击,采取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形式。庆长十九年(一六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武家传奏大纳言广桥兼胜和西权大纳言三条实条,作为钦差造访了骏府城。二人之前于十二日去了江户城宣旨,封秀忠为从一品右大臣。两位钦差称,朝廷现在考虑晋升二郎三郎为太政大臣或准三宫大臣。二郎三郎大为震惊,坚辞不受。现在的右前大臣之位,已经令二郎三郎心中感到不安,太政大臣云云,更是想也不敢想。因为原本身为“漂泊之民”的二郎三郎,拥有与生俱来的“禁里尊崇”的观念。两位钦差此时的反应极为奇妙。二人互视一眼,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那您无论如何,都想把家中的女子嫁入皇宫了?”广桥兼胜的声调听上去也如叹息一般。二郎三郎不明就里,只得暧昧地应了一声。
“但小姐还只有八岁啊!”经广桥兼胜这么一说,二郎三郎才明白说的是和子。和子是秀忠和于江的五女,出生于庆长十二年(一六零七年)十月四日。从庆长十三年庆长十三年(一六零八年)开始,坊间就有和子将嫁入宫中的传闻。二郎三郎对此总是一笑置之。嫁入皇宫指的是嫁给政仁亲王(后来的后水尾天皇)为后。对二郎三郎来说,这是一件荒诞不稽的,自己根本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而这件事才是秀忠最大的阴谋。他想通过让女儿嫁入皇宫,使自己成为外戚。在历史上,人们普遍把此事看做是家康的主意,但身为“漂泊之民”的二郎三郎,又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这是秀忠策划了很长时间的个阴谋,也是他能够打消自卑感的唯一手段。在女儿出生的第二年,秀忠故意在民间制造了传言,实质上的运作和交涉,是在两年前的庆长十七年(一六一二年)秘密开始的。秀忠巧妙地对朝廷宣称,这是自己父亲的意思,因为父亲不便出面,所以才由自己来交涉。宫中,准确地说,是后水尾天皇本人,对此十分抗拒。这次的太政大臣一事,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天皇希望能以此换取二郎三郎放弃嫁和子入宫的打算。这是天皇的心腹大臣关白鹰司信尚的计策。由于二郎三郎不加考虑就加以拒绝,一直负责和秀忠进行交涉的广桥兼胜,才会有前面的感叹。他以为二郎三郎决心已定,所以才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其实真正不知所措的是二郎三郎。他为秀忠的大不敬感到震惊,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此事。但现在却不能对钦差表达这层意思,所以二郎三郎只得强忍着怒火,草草将钦差送走完事。二郎三郎推测,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也在此事之中,扮演了某个角色。胜重明明是自己的心腹,在这件事上却站在了秀忠一方,绝对不可饶恕。很快,二郎三郎就把这个想法付诸了行动。不知是否是出于二郎三郎的阻挠,和子嫁入皇宫一事,直到二郎三郎死后的元和四年(一六一八年),才被再次提起。
秀忠的第三波攻势,就是史上非常著名的京都方广寺“钟铭事件”,这个事件为片桐且元招来了一身的麻烦,他最终不得不为此退出了大坂城。像“钟铭事件”这样臭名昭著的案例,在史上极为罕见。整个事件给人印象就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因为大佛殿铸的梵钟的铭文中,有不妥当的内容,所以大殿的启用仪式与大佛的开眼仪式被延期。
让我们来看一看钟铭的内容有何不妥:
其一,“右仆射源朝臣”,右仆射是右大臣在汉语中的写法。源朝臣就是家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右大臣家康。但有人竟然将这句话理解为:射杀源朝臣。
其二,“君臣丰乐,子孙殷昌”,有人令人震惊地将此句解为,以丰臣为君,其子孙殷昌。
其三,“国家安康”,此句被说成,故意将“家康”二字分解,以诅咒大御所殿下。
做出以上令人不可思议解读的人,是金地院崇传和儒者林罗山。曲学阿世一词,简直就是为此二人所造,他们无中生有的做法实在令世人汗颜。这篇铭文的作者是以博学能文著称的南禅寺长老清韩文英。此钟铸成于四月十六日,完工时板仓胜重在场,事后也曾向二郎三郎禀告。而德川家对铭文提出异议时,已经是八月份了。
原定八月三日举行大佛的开眼仪式,总奉行片桐且元及其弟贞隆,一直在筹备仪式,并邀请了众多高僧参加。京都及其近郊的百姓们,为了目筹此次盛会,云集于广方寺。从七月中旬开始,在广方寺周围甚至新开张了大量的饭馆,广布斋饭。在仪式的前一日,板仓胜重忽然宣布,因铭文的内容有不当之处,所以仪式延期举行。众僧因惧幕府之威,纷纷逃离,店主们也主动关闭了饭馆,以免事后被牵连。世间一片哗然。
片桐且元大怒O据《落穗集》记载,他坚称,此铭文为清韩长老一人所作,与秀赖并无半点关系。因为这种子虚乌有的原因,就延期如此庄严的仪式,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仪式应该如期举行,如果要追究责任,就由自己切腹自尽来承担。但板仓胜重认为,如此行事会使自己无法交差,便强行将仪式延期。不仅仅是片桐且元,以淀君和秀赖为首的大坂城内诸人,对此事无不义愤填膺。
为了解释铭文事件的真相,片桐且元于八月十三日离开大坂城,于八月十九日到达了骏府。且元没能见到二郎三郎。本多正纯、安藤带刀、成濑赖人等三人,到且元落脚的誓愿寺拜访。随后,金地院崇传也来到寺中和他会晤。二郎三郎是否为“钟铭事件”感到无地自容,才故意不和且元见面呢?事件的始作俑者金地院崇传,有意无意间向外界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笔者认为,此时的二郎三郎正陷入了一种有心无力的窘境。因为在这一年的三月末,大坂城方面(很可能是淀君)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封由大野治长和织田有乐斋连署的密信,被送到了能登的前田利长处。下面我们引用一下《德川实纪》中关于此事的记载:
“右府(秀赖丿渐渐成年,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武将的资格。希望利长速来大坂辅佐右府,共谋大事。”
“大事”当然指的是推翻德川家。《实纪》中还有一些记载:
“城内储米七万石,福岛正则近日还会运来三万石,储藏在城外商人的仓库中。这些米粮可全部交给利长使用。另外,大坂城还特为利长准备了黄金千枚,以作军资。”大坂方面打算用米十万石,黄金千枚利诱利长。利长这个时期因惧怕家康,一直蛰伏在领地能登。而且他已经患了绝症,并在两个月后的五月二十五日去世。竟然会有人邀请这样一位垂死之人“速来大坂”,估计利长见信时,也只能摇头苦笑。利长收到信,立刻命时任家主的前田利常,将来信送至骏府大御所处。二郎三郎也和利长一样,被大坂的愚蠢惊呆,以至于连发怒的兴趣没有了。太可笑了,大坂城竟然试图以区区十万石米、一千枚黄金,来引诱一位垂死的大名背叛幕府。熟知战争真味的人,根本就不会理睬这样的利诱。而且密信在将来还可能成为证据。看来,行事者完全不知战争为何物。但是,密信事件在精神上给二郎三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有些烦了。”二郎三郎很少见地向六郎发起了牢骚,“人们常说‘孩子不懂父母心’,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因为不知道二郎三郎所指何事,六郎只好默不作声地注视着他。
“我原本就不该试图让别人按我的想法行事。人啊,最终该怎么样,还会是怎么样。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和自己同心同气,更何况他人,我太天真了,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不该存着想要控制别人的想法。”六郎能够理解二郎三郎心中的绝望。但也正因为理解,所以六郎更无言以对。
这次的“钟铭事件”,越发使得二郎三郎从骨子里生出一种厌倦。如果对手的阴谋安排得更巧妙些,二郎三郎也许会全力反击。但面对简单、粗暴、无耻至极的“钟铭事件”,他连口都懒得开了。而且这个事件也令他无从开口。即使开口,也只能说些“愚蠢到家”、“不知羞耻”之类的话。然后就不了了之。但相关人等不会因此而罢手,他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愚蠢和无耻。但因为当务之急是消灭丰臣家,所以,他们无暇顾及羞耻与否。二郎三郎即便开口,他们也只会充耳不闻。
八月二十九日,淀君命大藏卿局、正荣尼和二位局等人,作为秀赖母子的使者来到了骏府。他们到达的时间比片桐且元晚了十天。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发现,其中大有玄机。为什么秀赖要派两批使者来骏府?如果片桐且元已经返回了大坂,那么事情还可以理解。但当时且元仍然滞留在骏府,正在被崇传、本多正纯等人轮番戏耍,后一批使者就已经抵达了。是不是秀赖和淀君并不信任且元呢。
这些妇人们请阿茶局夫人出面代为说项。阿茶局夫人虽然已久不与二郎三郎同房,但她依然还是大奥第一的智者,有涵养并且颇受人们的信任。由阿茶局夫人出面说项,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二郎三郎和大藏卿局见了面。阿茶局夫人已经年届六旬了。她从来就算不上是一位美人,但白皙的皮肤和丰润的身姿,总能让人感到无限的亲和力。聪明,而且不是普通女人的那种浅薄的聪明。阿茶局夫人就如同男子一般,随时都能客观地面对现实。这一次她很清楚,是幕府方面无中生有地在向大坂方面挑衅,也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挑衅。
二郎三郎对阿茶局夫人有些惧怕。她太冷静了,随时都以一种批判的眼光观察着自己。也许是因为跟随家康的时间很长,阿茶局夫人总喜欢拿家康和二郎三郎作比较,就连夫妻间的事情也不例外。阿茶局夫人,可以说是骏府城内唯一的家康派,她在二郎三郎和秀忠作对一事上,经常表示不满。她认为二郎三郎应该以更宽广的胸襟,去包容秀忠,尽管事情的起因是秀忠的主动攻击。而且她从不认为,包容的后果是反被其噬。在这么一位夫人的监视下,会见大藏卿局等人,简直就是一种痛苦。二郎三郎只想尽早结束了事。
“大御所殿下非常重视右府(秀赖)母子之事。令大藏卿局转告淀君夫人,一切都会平安无事,三女闻言大喜,飞奔至且元的住处后,立刻写信给大坂报了平安。”这是《德川实纪》中的一段记载。是将其看做大御所的狡诈,还是理解为女人们浅薄,就是读者的自由了。
在住处哭丧着脸,听完三女的讲述之后,且元开始在心中琢磨起来。坚决不和自己见面,每日里只是让本多正纯和崇传来敷衍了事的大御所,现在不但轻易地接见了三位妇人,还大肆温言相慰。且元此时已经明白,自己回到大坂后不管如何禀报,恐怕都不会受到主君的信任了。且元的家臣山本丰久在日记中做了以下的记录:
“市正(且元)并非无谋之辈。他看出对方只是在嘻嘻哈哈地敷衍了事。”这段记述中的“嘻嘻哈哈地敷衍了事”之人,指的是二郎三郎。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本多正纯和崇传。素有智计的且元,此时应该已经看到了自己将来的下场。
片桐且元和大藏卿局等人于九月十二日离开骏府,十八日回到了大坂。一干人向秀赖和淀君回报时的场面极为混乱。大藏卿局等人的乐观,和且元的看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且元转述了幕府方面的三条要求:
秀赖离开大坂城,转封他地、秀赖须和诸大名同例,定期到江户晋见、参照丰臣秀吉曾把其母作为人质,送往冈崎的前例,淀君须到江户做人质。
根据幕府的说法,秀赖可以从以上三条中任选一条执行。实际上这些要求,是由本多正纯和崇传向且元传达的。据说且元倾向于选择送淀君到江户去做人质。理由是要从大坂等地运送石材、木料去江户为淀君建造居所,就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还可称病拖延一段时间。这样一来,三四年的时间转眼就会过去。在此期间,说不定大御所殿下已经死了。只要大御所不在了,原先那些受过丰臣家恩惠的大名,也许会再次投向大坂城。到那时即便开战,己方也可以占据主动。虽然《德川实纪》记载了且元的这段意见,但真伪难辨。可是意见本身,的确具有且元一贯的一厢情愿的风格。真伪暂且不论,傲慢的淀君首先就不可能接受这种意见。她更倾向于大藏卿局等人的乐观看法。
女人往往会在谈话中越说越激动。淀君是这样对且元说的“只听对方的说法,不强调自己的利益,你是怎么做使者的!你什么时候成了为德川家跑腿送信的德川家臣!”最终,淀君把且元定义成了一名叛徒。在大坂城内原本就不缺少怀疑且元的声音。一贯立场强硬的大野修理、亮治兄弟、木村重成、薄田隼人、渡边内藏等人怒不可遏。怒火无法直接向德川家发泄,且元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发泄对象。
强硬派众人制订了一个在大坂城内暗杀且元的计划。薄田兼相和石川贞政二人被选定为刺客。薄田兼相据说是岩见重太郎的传人。岩见重太郎的“狒狒退治”的故事已经脍炙人口,在这里不必再写。薄田兼相是一位绝世高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石川贞政外表很随和,但实际上也是一位高手。如果在城中被此二人袭击,就算是“贱岳七枪”之一的且元,也绝无幸免的可能。因为在城中时,大臣们都身穿长衣,只能带刀,不方便持枪。
石川贞政的良知救了且元。石川贞政虽然接下了刺客的差使(如果不应,很可能会被杀)但他立刻派人去通知了织田常真。
织田常真是一位逍遥派,他从父亲信长那里,继承了军事以外的所有天赋,作诗、舞蹈、茶艺样样精通。逍遥派是尘世中的旁观者,他们以冷静的目光,静观世上的风起云涌。常真认为,这次暗杀会给丰臣家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便把消息告诉了且元,并建议他不要再进城。且元早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便称病不出,尽管强硬派对此举只能徒呼奈何,但且元自己每日里也是郁郁寡欢。
简直是不可理喻!强硬派的做法不是正中大御所或是本多正纯、金地院崇传的下怀吗。自己作为秀赖的使者前往骏府进行交涉,当然要带回对方的意见。杀死自己,就等同于无视大御所及幕府的要求,立刻就会让双方陷入战争。至少对方会认为,大坂城有开战的意图。德川一方的企图非常明显,他们希望双方立即开战。现在强硬派的行为,简直就是在为对方寻找开战的借口。可他们自己对此竟浑然不知,实在是愚蠢得不可救药。但是,自己却没有唤醒他们的能力。且元绝望了,他决定不为丰臣家殉葬。
且元称病不出,令强硬派无从下手。强硬派立刻就想到,有人向且元走漏了风声。他们一面排查内奸,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施行强攻。且元马上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召来以其弟贞隆为首的族人,做好了抵抗到底的准备。再怎么说,且元也是大名鼎鼎的“贱岳七枪”之一,打仗对他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
秀赖有一位近臣,名叫木源右卫门,他对眼前的事态深为担忧,便将事情报告给了秀赖。秀赖大吃一惊,急忙下令阻止双方开战。这一天是九月二十四日。淀君大怒。她以为是且元蛊惑了秀赖,便命令强硬派再次出兵,且元也只得又一次召来族人。结果,双方都没有听从秀赖的命令。秀赖当时是什么心情呢?想必除了加深了对淀君怨恨,他也预见到了大坂城的结局了吧。
从此以后,秀赖就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人的印象是,他好橡事不关己似的,冷眼看着大坂城走向了灭亡。秀赖决不是一位昏君。至少,他的思维非常清晰敏捷。也许是因为过于敏锐,所以他早早就放弃了努力。头脑敏锐者,总是能在某种程度上预见到未来,所以他们也比常人更容易放弃。他们可能是认为,试图说服愚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走上正确的道路,只是在白费力气。秀赖的悲剧大概也是源于此处。
大坂方面有七名被唤为“七组众头”的武将。这七人是以速水甲斐守为首的崛田图书、伊东丹后守、青木民部、中岛式部、真野藏人,以及野野村伊予守。他们是作战部队的指挥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力量。七人出面进行了调停,强硬派众人也不愿与他们为敌。
“七组众头”会商的结果是,首先让强硬派和且元互派人质,以免发生偷袭。然后让且元退出大坂,到高野山去蛰居。当然,去高野山蛰居,只是一个借口,“七组众头”没有这样意图,且元也没有这个想法。他们的目的是,要让且元平安地离开大坂城。
淀君和强硬派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条件,因为“七组众头”的实力是不容忽视的。且元对“七组众头”大为感激之余,召集了家族成员及他们的部众,准备离城,据说人数有四千之多。
庆长十九年(一六一四年)十月一日清晨六时。片桐且元率众经玉造口出大坂城,踏上了大和街道。五百士兵手持填充好弹丸的火铳,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一副临战的态势。丰臣家的家臣山口休庵,在玉造口目睹了且元离城的经过,他在《大坂阵山口休庵咄》中记载到:且元身着白色小袖,散发。乘坐的车辇窗户被打开,人们可以看到且元憔悴的面容。据说,且元之弟贞隆策马持枪,出城后下马伏地,向城门三拜。两兄弟为主君鞠躬尽瘁之后,却终落得了一个被放逐的下场。
且元的目的地不是高野山,而是贞隆的领地摄津茨木城。后来强硬派以且元违反约定为由,三次派兵攻打茨木城。虽然且元只有五百兵力,茨木城也是个弹丸之地。但且元可以据城坚守,也可以向他方求援,和在大坂城内的窘境,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在背后给予了且元支持的织田常真和石川贞政,也已于九月二十七日,离开了大坂城。常真想要远离战火。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内心里完全拒绝和大坂城同归于尽。石川贞政的离开,是因为有人开始怀疑,是他给且元透露了暗杀计划。贞政自身的安全已经受到了威胁,现在的大坂城,已经完全成了强硬派的天下。
二郎三郎是收到板仓胜重的急报之后,才知道且元已经离开了大坂。他立刻明白,战争已无可避免。秀忠粗暴执着的努力,终于收到了回报。虽然手段愚蠢可笑,但局势还是在按他的设想发展。无论什么样的英雄,都无法逆时势而为,那种努力就像试图拦住顺坡滚下的巨石。
“蠢货,”二郎三郎对六郎和风斋说道,“那家伙为了区区一个大坂城里的丰臣家,竟然不惜牺牲德川家的名声。”二郎三郎说的是秀忠。秀忠在后世竟然享有为重孝道而对父亲言听计从的美名,真是一种讽刺。
“得让那小子知道知道老家伙的厉害。”二郎三郎在收到板仓胜重急报的当天,就开始着手布置全国各地大名的部队。兵贵神速,藤堂高虎奉命为先锋,于十一月三日从江户开拔。伊势、近江还有美浓、尾张、三河、远江等东海道地区的大名受命于淀、濑田集结。北方的大名在大津、坂本、坚田,西部各大名在西宫、兵库布阵。西部大名的水军停靠在和泉沿岸、东北地区的大名则在江户集结。另外,福岛正则、池田长政、加藤嘉明等人奉命留守江户,各人的长子则代父出征。这些人都是旧丰臣系的大名,让他们留在江户,实际上是被当做了人质。
秀忠被这一系列的安排,惊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派遣土井利胜到骏府,向二郎三郎要求,由自己来指挥本次的战役。此时藤堂高虎已经在京都的东寺到白羽之间安营扎寨。西部各大名也在按二郎三郎的部署急行军,甚至连伊达政宗也已离开仙台,前往江户。在秀忠还在要求由自己来指挥战役时,军队已经按照二郎三郎的命令,进入了指定位置。
这就是经验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秀忠也很难再强求获取指挥权。各路大名在完全没有征求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就已然按照大御所的命令,迅速地展开了行动。秀忠又品尝到了久违的恐惧感。二郎三郎确实是一个永远也不能等闲视之的危险人物,如果他愿意,现在甚至可以直接率兵来围困江户城,而自己却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秀忠痛心疾首地又一次认识到,自己在战场上,依然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
另一方,二郎三郎于十月十一日离开了骏府。他一身打猎的装束,随从也只有四五百人。一行人于十二日、十三日、十四日依次到达悬川、中泉、浜松,并在天龙川上驾起浮桥,以便大军通过。据记载,二郎三郎十五日进吉田,十六日过冈崎,并于十七日进入了名古屋。十八日休整一天之后,十九日再次启程。名古屋城主德川义直,在二郎三郎抵达的前日,已经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开赴大坂。
但事实上,自十四日离开中泉以后,队伍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二郎三郎的身影。二郎三郎乘小船逆天龙川而上,去了二俣。载重十石的小舟,凭借风力可直达上游。小舟上只有二郎三郎、六郎、风斋三人,六郎掌舵,风斋操帆,六郎没有左臂,无法一人完成这两项工作。为了保持最高的船速,小舟只能容载三人,负责护卫的风魔们走陆路,沿河岸跟随。
在大队中,一名老风魔忍者坐进二郎三郎的座驾,周围安排了重重的护卫。“影武者也有了影武者喽。”二郎三郎笑道。这名老忍者是由风魔小太郎精心挑选并训练出来的,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二郎三郎来二俣,是为了见岛左近。众人的突然到访,令岛左近非常意外。见到岛左近之后,二郎三郎无言地伏地谢罪,他并未对中了秀忠的圈套,自己不得不发动大坂战役一事,作出任何的解释。
“大家尽力了。”岛左近平静地说道,“这是时势,不是大御所殿下,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的责任。”岛左近说的是真心话。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人负责,这个人应该是淀君。大坂城就是毁在她傲慢骄横的性格上。但造就淀君这种性格的,却又是秀吉。再追根溯源的话,责任人就变成了织田信长,如果信长没有出于政治目的杀死阿市夫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淀君。可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该做的我都做了。”岛左近在心里叹道。而岛左近所做的一切,大都借助于二郎三郎的力量。如果没有二郎三郎,丰臣家早就灰飞烟灭了。或者可以说,二郎三郎能把局面维持到今日,已经很令人难以置信了。关原会战后十四年,全天下没有燃起战火,丰臣家也一直平安无事。即便现在在地下见到故主石田三成,岛左近也可以问心无愧。或许三成还会宽慰他:“辛苦了,干得不错。”
此时二郎三郎突然出人意料地说了一句:“事情还没有结束。”岛左近感到很意外。而二郎三郎自己也因为激动而面色潮红:“我准备开战,以此教训一下淀君,让她自己主动到江户来,然后再议和。”太执着了。二郎三郎仍然不准备放弃。岛左近被感动了:“为了秀赖殿下……”
“说实话,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秀赖殿下,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种执着。”二郎三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这笑容让人心里感到了一种温暖。“我不想把这场战争和秀赖殿下联系到一起。我只想在全天下的大名面前,教训一下秀忠那小子。告诉他,不是当上了将军就可以为所欲为,我要让他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能够太平一些,也是为了秀忠今后好。对不住,我完全没有考虑丰臣家或是秀赖殿下。”二郎三郎掏出手巾擦了擦汗。十月(西历十一月)的天龙川上游地区已经很冷,可是,二郎三郎的血热了,沸腾了。
这些就是二郎三郎发动这场战争时所下的决心。尽管自己无数次伸出援手,但都被淀君这个愚蠢的女人拒绝了。二郎三郎已经不再对她抱有任何幻想。淀君太一厢情愿了,必须要让她知道,现实是残酷的。对秀忠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要让这两个人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的事,都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发展。
“这样就很好。”岛左近放声大笑,“很好,我没有任何异议。秀赖殿下也已经二十二岁,完全是成年人了,如果事事我都要操心,反而是对他的一种不敬,我对石田三成大人的承诺,已经基本都兑现了,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至于丰臣家……”岛左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一家之兴亡要看时势,太阁殿下想必也会认同这个道理。”谈话到这里就结束了。告辞前,二郎三郎提出想要看一看庭院的景致,准确地说,他是想看一看那棵大樱树。
岛左近满足了二郎三郎的心愿,把他带到了大樱树前。二郎三郎在心里想象着花朵漫开的景象,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明年……”他叹了口气,“真想看看花开时的景色啊。”
二郎三郎秘密返回名古屋之后,十月十九日进歧阜,二十日过柏原,二十一日、二十二日经近江佐和山、永原,于二十三日到达京都后,他直接进驻了二条城。据《骏府记》十月二十三日的记载:“殿下召集藤堂高虎和片桐市正开了作战会议。在会议上讨论了大坂护城壕的深浅,各部的攻击方向,并绘制成图。”
十月二十三日就是二郎三郎抵达京都的日子,下车伊始,他就召开了部署攻打大坂的军事会议,对这些雷厉风行的行动,最感受到冲击的人,既不是大坂城里的兵将,也不是淀君和秀赖,而是仍逗留在江户的秀忠。秀忠从未想到过,打一场仗需要做如此繁杂的准备。要指定江户的留守人员,要加强对大奥的护卫,要安排对留在江户的,以福岛正则为首的大名们的监控,要严令留守江户的忠辉不得擅离,还要对奥羽地区的大名进行警戒牵制。要做的事简直数不胜数。秀忠在江户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尾张的义直,三河的赖宣,越前少将忠直,藤堂高虎,本多忠政(本多忠胜之子),前田利长等人已经遵照二郎三郎的命令,陆续进入了指定攻击位置。弄不好,在秀忠到达之前,战斗就会打响,简直就是关原之战的翻版。
秀忠无论如何,也要把此次大战的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事态发展到大战一触即发的地步,完全都是出于秀忠的谋划,但秀忠本人却又不能承认自己是主谋,须得让二郎三郎去背负这个恶名,而自己则在背后操控军队。秀忠其实已经提前做好了几套攻城计划,但二郎三郎的动作过于迅速,等秀忠醒过神来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排除在了行动之外。看来,他是忘记了一句话——兵贵神速。秀忠终于从江户出发了。很巧,这一天正好是二郎三郎到达京都的日子,十月二十三日。
当天,秀忠到达了神奈川。他在这里遣人快马给身在京都的本多正纯送去了一封信。这封信带给了正纯一种滑稽的感觉,秀忠拜托正纯,设法在自己到达之前,不要让战斗打响。秀忠率五万大军,花了十七天的时间就到达了大坂。秀忠在途中追上了早出发三日的伊达政宗部,双方因抢道还引发了混乱。在此期间,秀忠继续频繁地派人送信给本多正纯。秀忠十一月七日到达了近江永厚,但后军尚在途中,于是他不得不在此等待了两日。五万人马终于会齐,秀忠在十一月十日进了伏见城,第二天十一日,他进二条城拜见了二郎三郎。
秀忠经过一路的急行军,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都疲惫到了极点。而二郎三郎则已经在二条城休息了半个月,制订好了攻城计划,对各军的部署也已基本完成。秀忠原打算要争口气,亲自指挥大军,按自己的计划打一场漂亮仗。但事已至此,他现在也只能徒呼奈何了。因为如果现在再调整部署,可能会引起混乱。而且对于大坂方面的情况,二郎三郎要了解的远比他详细。秀忠现在手里没有任何新情报,他制订的作战计划现在看来,简直无法示人。尽管秀忠在心中暗自咬牙切齿,但也不得不按照二郎三郎的作战计划行事。攻打大坂城的日子被定在了十一月十三日,随后又调整到十一月十五日,这一日,二郎三郎出二条城进军奈良。秀忠出伏见城沿淀川直指西南方向的枚方。
十一月十七日,二郎三郎和秀忠分别在摄津住吉和平野布阵。十八日在茶臼山上会合,二人就攻城行动进行最后的协调。在茶臼山上,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大坂城及其周边地区。参加这次会战的德川大军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之众。二郎三郎下令建立了十三座营寨,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另一方面,二郎三郎从十一月二十日开始,已经着手准备进行和谈。但最让他头痛的问题出现了一让谁去做使者?
如果派遣六郎或风斋,的确可以轻松地进城。但恐怕没有人会和忍者进行和谈。现在需要有一名值得信任的人来完成这项任务。想要堂而皇之地入城,使者就必须在城内有些关系,而且最好不是武士身份。据《大坂阵山口休庵咄》记载,在此期间,大坂城内的横崛内、南八丁、目黑门一带的商人,一直和大野治长或织田有乐斋保持着联系。但就连六郎也不知道,该去找哪位商人。协商的结果是,由很熟悉大坂的后藤庄三郎来负责此事。后藤庄三郎人称“金座后藤”,不但其本身是一位贸易商,而且他还和本多正纯共同为二郎三郎打理海外贸易方面的事务。
后藤一族能量惊人,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让此人手持本多正纯和庄三郎的连名信进入了大坂城。但使者入城后,迟迟没有消息传回,也不知书信到底有没有交到大野治长等人的手中。对后藤庄三郎而言,这是一件关乎自己颜面的大事,他焦急不安地屡次派人查寻,但城内的情况依然不明。一个偶然事件帮了二郎三郎的忙。一个从城中逃出的下人被侍卫擒住,讯问之后发现,此人是大野家的仆人。二郎三郎闻报后立刻让人把他送到了住吉的大营。下人是一名面相忠厚的老人,名叫与助。据与助讲,他家世代在大野家为仆。自己因为年纪大了,不愿再参加战斗,所以才溜出城来,准备回近江老家过几年安稳日子。
“这个老人可以信任。”二郎三郎凭长年的阅历断定。
“为了不让大坂城被攻陷,你愿不愿意为我帮个忙?”二郎三郎的直率让六郎也大吃一惊。与助沉默片刻后答道:“没想到,像您这样尊贵的人物,会和我这样的人说这种大事,我愿意为您效劳。”与助把密信缝在衣襟中又回到城里。二郎三郎终于和大野治长取得了联系。
和谈中最重要的,无外乎是和平条件。二郎三郎开出的条件很简单:交换誓约。交换人质。拆毁大坂城的要害部位。大野治长和织田有乐斋的答复是:同意第一条和第二条。至于第三条,可以填平大坂城的外壕。二郎三郎认为外壕是这次备战时挖掘的,算不上城的要害。要拆,就应该将二之丸和三之丸一同拆毁。
大坂城面对此再无答复,和谈陷入了僵局。大概是秀赖和淀君发怒了。在此期间,爆发了冬季大坂战役中最惨烈的“鸟野·今福”之战。上杉景胜在此役中一战闻名天下。而大坂方面的猛将后藤基次重伤,回城时鲜血染红了战袍。德川方面的佐竹义宣部也遭受重创,损失了六百人。
三天后,十一月二十九日。“伯劳渊·野田”战役打响,大坂方面派出数艘大船袭击德川家的伯劳渊大营。那一日天降大雨,双方死伤甚众。十二月四日,德川方面的前田利常部、松平忠直部、藤堂高虎部突袭大坂城南面斜墙,给守军真田幸村部以沉重打击。二郎三郎在战前特意准备了大批铁盾分发给各部。但众人均嫌其沉重而没有携带,结果攻城时在对方的火铳轰击下,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大量的伤亡令二郎三郎心中悲痛不已。在前一天,织田有乐斋派人送来了回信说,时机尚未成熟,自己还没有向秀赖禀告和谈之事。
“这样打下去伤亡太大,必须要打击一下对方的气势。”二郎三郎是在十二月六日,把中军大营移往茶臼山时说的这句话。既想减少伤亡,又想和谈,就只能选择心理战。目标就是淀君。十二月九日,二郎三郎发布了一条奇怪的命令:“从今夜开始,鼓手轮番每夜击鼓,务必令敌军无法入睡。”另外,他还命令在击鼓的同时,辅以火铳的射击。五六天之后,守军就习惯了德川军的这一怪异行动,但淀君呢?十二月十日,德川军开始向城内飞箭传书劝降。十二月十一日,德川方打起了地道战,他们使用石见银山的矿工,开始从已方营寨向城内挖掘地道。如果二郎三郎真心攻城,他肯定不会花这么大工夫来挖什么地道。连日的土工作业,给守军还有淀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十二月十三日,每位大名的部队都得到了五十具梯子,在敌军眼中看来,德川军就要开始总攻了。十二月十六日,二郎三郎命炮兵指挥堀清兵卫和稻富宫内,率部架起三百门火炮开始轰击。这三百门火炮中有几十门是从英国和荷兰购得的巨型大炮。这时日本的火炮大都在界和园友制造,口径三十三毫米,炮身长两米,和现代的火跑有很大的差距,射程也只有六百米左右。这次炮击始于十六日,止于十九日,在日本战争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据说,当时正在有马温泉疗养的醍醐寺住持义演,以炮声佐茶,举办了一次茶会。遭到炮击的大坂城内,已如修罗地狱一般。此次炮击并未以淀君为目标,在片桐且元的帮助下,稻富正直特意把淀君的活动区域排除在了目标之外。
这个年代的炮弹不像现代的炮弹那样可以炸开,然后以碎片对人体进行杀伤。炮弹的主要用途是破坏船只和建筑物。有一种烧弹,先用火把铅弹加热至赤红后发射,建筑物中弹立即起火,人畜当者必死。但二郎三郎在此次战斗中禁止使用这种炮弹,因为炮击的目的是摧毁淀君的意志,而不是造成杀伤。淀君果然陷入了半疯狂的状态。
“淀君大惊,表示今后将和谈事务全权交给秀赖,自己不再插嘴。”《德川实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二郎三郎完美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此次炮击之后,和谈的进程明显加快。原因并不仅仅是淀君的信心受到了打击,如果只有这个原因,城中的浪人集团也不会坐视不理。现在城中浪人集团的实力,要远远超过了丰臣家的武士集团。从战果上看,属于浪人集团的真田幸村、后藤又兵卫、确团又卫门等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丰臣家的嫡系战将们则建树甚微。浪人集团之所以也开始赞成和谈,是因为城中的物资开始出现匮乏,尤其是米和弹药。弹药已经只能再坚持几天时间了。秀忠假借二郎三郎之名,在前几个月大肆抢购铅块的计策,此时终于收到了成效。不论浪人们多么勇猛,在这种条件下也无法继续坚持作战。因此,他们认为应用和谈争取时间,重整军备后再与德川家决以死战。仆从于德川家的各路大名也支持和谈,因为再这样打下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要破产了。
只有一人反对议和,他就是秀忠。秀忠坚持认为,和谈只不过是大坂方面的拖延战术。此时应乘敌军虚弱,一鼓作气将其消灭。其间,秀忠指挥所部与真田部交战,大败而归。随后又被确团又卫门劫寨,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仆从的大名们没有人会考虑秀忠的意见。
秀忠得到和谈的消息时恼怒异常,险些率军前去攻击二郎三郎的营寨,好不容易才被柳生宗矩劝阻住了。甲斐的六郎把这个情况禀告了二郎三郎,引得众将哄堂大笑。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秀忠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在和二郎三郎长达十四年的明争暗斗中,这次是秀忠的第一场胜利。他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点燃了战火。关于这件事,秀忠是暗自引以为荣的。可眼下,却要在一步也未能踏入大坂城的情况下和谈。是可忍,孰不可忍!秀忠想要杀死二郎三郎的心情,从未如眼前这样迫切。
但仆从的大名们,却在此时大拍二郎三郎的马屁:“真不愧是大御所殿下,这才是战争的真味啊!”本多弥八郎看出了大名们的真实意图,众人囊中羞涩,此时即便想作战,也有些力不从心了。追根溯源,让大名们陷入如此窘境的,正是秀忠。他通过不断修城,不断向大名们派征各种徭役,使得各地国力空虚。所以现在秀忠也是自业自得,没什么好抱怨的。
最令秀忠恼火的是,二郎三郎不动声色地就已经完成了和谈。每当秀忠催促他发起总攻时,二郎三郎总是当着众将,煞有介事地教训他:“这场仗,咱们要步步为营,打到明年的二、三月份。打仗不能着急,否则伤亡会加大,耗费也大。”而自己和众将当时竟然信以为真。事后想起来,那种感觉就像孩子被大人戏耍了似的。
在长年的明争暗斗中,六郎已经充分掌握了秀忠的性格,他提前预见到了秀忠会恼羞成怒。于是,六郎把二郎三郎的护卫交给风魔,自己和风斋一起潜入秀忠位于冈山的大营。
“想点办法!宗矩!杀掉那家伙!要么就去破坏和谈!”六郎看着秀忠的模样,觉得此人已经不可救药。来此之前,六郎曾建议二郎三郎除掉秀忠。当时二郎三郎并没有询问六郎想这样做的理由,因为他非常理解六郎的心情。在这些年里,二郎三郎也曾数次想杀死秀忠,然后立忠辉为第三代将军。为什么自己始终没有下最后的决心,二郎三郎自己也不清楚。这次也一样,六郎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
“先放一放吧。”二郎三郎是这样回答六郎的提议的。
“为什么?那家伙根本就不应该活在世上。”六郎很罕见地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看来,他把杀死秀忠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二郎三郎并未掩饰自己心中的困惑。他认为这是回答六郎的最佳方式到目前为止,我也数次有过这种想法,但冥冥之中,总有什么人在告诉我,这样做是错误的;最初,二郎三郎以为原因是家康。是家康的在天之灵,不允许自己的影武士,杀死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嗣子。但二郎三郎是一个崇尚“不尊上”的自由之民,内心里根本就没有对家康抱有任何忠诚心。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种声音可能是发自我自己的内心深处!”
自己不是一个封建领主,更不是一个专制君主,而是一名自由之民。逆我者亡,这是封建君主特有的行事信条,二郎三郎对此一直是避之若蛇蝎。如果为了达到建立公界的梦想,自己就把秀忠杀掉,那么自己和秀忠等封建领主又有什么区别呢。心底里发出的这个声音,制止了二郎三郎的杀戮之心。
“我不想变成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动物。为此哪怕付出失败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甚至赔上这条命也可以。现在死,我可以挺着胸膛去死。可如果为了偷生而杀死秀忠,我将永远活在一种耻辱之中。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情,六郎。”二郎三郎艰难地,断断续续地说道。其实,他的心情比这番话还要苦涩。六郎陷入了沉默,他一时很难改变要杀死秀忠的心意,这需要时间。
“好吧,那就饶他一命。”当终于从六郎口中听到这句话之后,不仅是二郎三郎,就连风斋也是如释重负。
“但是……”六郎的话并没有结束。二郎三郎心中又是一紧,瞥了一眼风斋,发现他也和自己是同样的神情。这个发现让二郎三郎多少轻松了一点。
“还有什么?”二郎三郎反问道。
“您不会认为,和谈会这样顺利完成吧?”二郎三郎皱了一下眉头:“你是说,还会有什么变故?”二郎三郎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他认为自己作为胜利者,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二郎三郎没有打算强令秀赖出城,并迁往他地。有传言说,秀赖自己在四国选了两个地方,但大御所没有认可,反而推荐了另外两处(《当代记》)。二郎三郎还收回了让淀君到江户做人质的条件。而且,他还同意大坂可以继续保留浪人武装。否则的话,拥有丰臣家嫡系一倍以上兵力的浪人集团,不可能拥护和谈。德川方提出的条件,只是拆除大坂城的二之丸和三之丸。意思是大坂城内除了本丸以外,其他建筑都必须夷为平地。
和谈于十二月十八、十九两日,在隆隆的炮声中举行。二郎三郎在达成最终协议之前,不但不打算停止炮击,反而加大了强度。二郎三郎令人意外地派出一位女性,作为使者参加和谈。在当时,和谈的使者往往是修道者或僧侣,尤其以僧侣居多。参加和谈的僧侣既不是京都、奈良的大寺住持,也不是一方的家庙住持,往往只是个游脚僧或是不知名小庙的住持。其中的理由很简单,这些僧人都是“漂泊之民”,崇尚“不尊上”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自己的主君。没有主君,也就和战争没有利害关系。要说关系,也就是为死难者念经超度之类的事情。因此,这些僧人可以无视参战双方的利益,单纯地充当和平使者。
从与战争无直接利害关系这一点上来看,女人和僧人的情况很相似。所以尽管不常见,但女人有时也会作为使者参与和谈。二郎三郎此次派出女性使者,当然考虑到了淀君的因素,但绝不是为了投其所好,恰恰相反,二郎三郎是想以事实告诉淀君——女人也有自由,可以选择远离战争。二郎三郎指名要大坂方面派京极高次的未亡人常高院为使者,她是淀君之妹,秀忠妻于江之姐,年龄四十七岁。德川方的使者是阿茶局夫人和本多正纯。会谈的地点被定在常高院之子,京极忠高的营地。忠高现在隶属于德川阵营,其父高次在关原会战时也曾参加了德川一方。
十二月十八日的会谈,因双方的分歧过大,不欢而散。
是日,二郎三郎命炮兵对大坂城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城中天摇地动,天守阁上的淀君,被惊得浑身发抖。
结果,大坂城第二天又派来常高院做使者,德川方的人选也没有更换。第二次和谈依旧在京极忠高的营地举行,这次和谈进展得很顺利,双方很快就达成一致,谈妥了三个条件。保留本城,由德川方填平外壕,大阪方拆除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城墙和栅栏。将织田有乐斋和大野治长的子嗣派为人质。不追究大坂城内浪人们的责任。
第二天,十二月二十日。二郎三郎下令停止炮击和铳击。大坂方面也以停火做出了回应。常高院和二位局作为秀赖的代表,来到茶臼山,收取了二郎三郎的誓约书。书中保证:保障丰臣家领地的完整,不追究城内将士的责任等内容。同日,织田有乐斋十九岁的儿子和大野治长十七岁的嫡子,被当做人质送到了德川军中。十二月二十一日,木村重成和郡主马二人代表丰臣家,到茶臼山大营收取了二郎三郎的盟书。十二月二十二日,二郎三郎一方的板仓胜重进入大坂城,收取了淀君和秀赖的盟书。至此,大坂冬之阵结束。
“看样子,事情即将告一段落,中间倒也没有生出什么乱子。”硝烟散尽的二十二夜,二郎三郎心满意足地对风斋和六郎说道。这次又是二郎三郎的完胜,不但破坏了秀忠毁灭丰臣家的计划,挽救了丰臣家,还给了一贯不可一世的淀君一记当头棒喝。今后淀君恐怕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次恐怖的炮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许今后她还是改不掉傲慢的本性,但至少面对二郎三郎时,会有所收敛吧。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六郎摇了摇头。六郎已经料到,秀忠又会因愤怒而疯狂。二郎三郎并未虑及于此。这一点造成两人对眼前的局势,在看法上出现了分歧。而秀忠的确在那一夜暴跳如雷。
“还是应该除掉秀忠。”六郎的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可是既然已经明白了二郎三郎的心意,自己在此事上也无法擅专。六郎加强了对参加和谈人员的护卫,暗中派风魔忍者进入了大坂城。如果像常高院这样的重要角色被暗杀了,和谈也会随之瓦解。昨天参加了和谈的木村重成等人的处境,也应该是非常危险的。但令六郎颇感意外是,风魔忍者连刺客的影子都未曾发现。
还有一件怪事。六郎今天混在木村重成一行中,去了秀忠的冈山大营。一见之下,六郎发现秀忠笑容可掬,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垂头丧气的样子。于这个发现很不平常,秀忠心情如此愉快的时候,往往都在酝酿阴谋。他习惯章于用笑容来掩饰险恶的用心。
“他又有什么阴谋?”六郎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别想太多,六郎,咱们这次的胜利,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今夜就彻底放松吧。”二郎三郎这样一说,六郎也无法再坚持己见。是夜,二郎三郎回绝了所有客人,在茶臼山的中军设了一桌酒席。出席者只有二郎三郎、六郎、风斋和阿茶局夫人四人,连本多正纯都未受邀请。
“要是岛左近也在,该有多好。”二郎三郎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
“当然更不能缺了阿梶。”阿茶局夫人忍不住和二郎三郎开了一个小玩笑。酒不醉人,人自醉。二郎三郎又表演起了他那臭名远扬的舞蹈。陪侍酒席的只有几名女忍者,外围的护卫则由风魔负责。几名女忍者非常能够明白二郎三郎此时的心情,她们看着二郎三郎拙劣的舞姿,忍不住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和死去的殿下(家康)简直一模一样。”阿茶局夫人无声地流淌着眼泪。二郎三郎以最快的速度填平了大坂城的外壕。他想家了,哪怕早一刻也好,他想尽快回到自己的家里,和阿梶夫人说说话。另外,二郎三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阿六夫人那年轻曼妙的身体了。
松平忠明、本多忠政、本多康纪等人,被授权处理诸善后事宜。十二月二十三日,拆除大坂城各处防御设施的工程开始了。参加施工的人员,由各地大名根据食禄的多少按比例分担。具体规则如下:一万石到三万石出二十人,三万石到五万石出三十人,五万石到七万石出五十人,七万石到十万石出一百人,十万石到十五万石出二百人,十五万石到二十万石出四百人,二十万石到二十五万石出八百人,二十五万石到三十万石出一千五百人,三十万石到五十万石出二千人,五十万石到一百万石出三千人。
在二郎三郎的督促下,填平外壕的施工速度十分惊人,不仅大坂方面,就连德川方面的将士也对此十分惊讶。在大坂城内甚至出现了恐慌,有人认为大御所的和谈全是谎言,他的目的只是要填平外壕,只要清除了这个最大的障碍,第二天德川大军就会恢复攻城。在一片猜疑声中,没有一个人会想到,二郎三郎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想家了。六郎和风斋当然不在此列,他们完全理解二郎三郎此时的心情。
“看来和谈的结果让他很满意,殿下现在恨不得飞回骏府,向阿梶夫人吹嘘自己的功绩,他简直就像个小孩子。”风斋说道。六郎摇了摇头:“大御所殿下老了,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可他的脑子里却只想着回骏府,咱们可要严加防备才是。”
在和谈结束之后,六郎把二郎三郎的护卫人数增加了一倍。因为他认为,秀忠的最后一招,肯定还是刺杀二郎三郎。在和谈刚刚顺利完成之际,大御所如果被大坂城的一名对和谈心怀不满的浪人刺杀,恐怕德川诸将在悲愤之余,会把大坂城踏为平地。而秀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刺杀二郎三郎,然后丢下一具大坂城浪人的尸体而已。事实上,十二月二十四日黎明时分,在茶臼山大营附近起了火,火头共有五、六处之多。
六郎命统一身着黑甲,头戴黑盔和黑色护面的风魔忍者手持长枪,在中军大帐周围布下了警戒线。营中将士担心火势会波及中军,一时间嘈杂纷纷,有些人跑到了大帐附近。风魔忍者按照六郎的吩咐,严令众人不得靠近,违者杀无赦。
最终火势并未扩散,营中也未发生异常。六郎有些怀疑,难道这出闹剧,只是秀忠的一次试探性的佯攻?在二十四日这一天,施工顺利完成,二郎三郎也于二十五日早晨离开了茶臼山,并在下午四时左右到达京都,进驻了二条城。早先定下的行程并不是这样的,二郎三郎原本应该在二十五日夜半出发。但他在众人正在忙着收拾行装的时候,在清晨突然一身打猎的轻装,带着一群风魔忍者,大摇大摆地穿过大坂城往京都方向呼啸而去。守城的士兵甚至没有弄清这一行人的身份。这是六郎的一计,通过突然改变行程,二郎三郎很可能会和前来刺杀他的刺客擦肩而过。但是六郎失算了,秀忠的谋略超出了他的预期。
秀忠的确派柳生宗矩到茶臼山附近放了火,但在起火后,宗矩仅让一些忍者在中军附近露了露面。二郎三郎回京时,他也派出几队忍者尾随,但秀忠严禁他们和二郎三郎一行发生接触。也就是说,这一系列的行动全都是佯攻。这是秀忠在谋略上的一次进步。放在从前,可能他的计划还会以失败告终。这次的进步,其实并非源自秀忠和宗矩,幕后的军师是本多弥八郎。
本多弥八郎这回站在了秀忠一方。前面提过,“钟铭事件”就是出自弥八郎的策划,本次和谈时他也表示反对。在家康死后一直在扶持二郎三郎的弥八郎,为什么要背叛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比起二郎三郎,他更忠于死去的家康。在弥八郎本人看来,自己的行动并不是一种背叛。
问题的关键在于秀赖。弥八郎对秀赖的成长极为忧虑。弥八郎时至今日,仍然对秀忠毫无信心。如果二郎三郎死了,秀忠依靠自己的能力,将很难攻下大坂城。弥八郎为秀忠出的计策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过度破坏大坂的城防设施,也就是违反和谈协议。二郎三郎和秀赖以及淀君达成的协议是德川方负责填平大坂城的外壕,丰臣方负责拆除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外墙。其中并不包括填平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壕沟。二郎三郎填平了外壕之后,甚至没有忘记将现场打扫干净,然后就心情愉快地回京都去了。也就是说,二郎三郎完美地遵守了协议。
秀忠原本应该先回伏见城,然后返回江户。但他故意在冈山磨磨蹭蹭,见二郎三郎离开之后,他立刻开始着手拆除了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外墙和栅栏。这本是丰臣方的工作,现在却由德川家代劳了。而且,秀忠还毫不客气地命人顺手填平了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壕沟。施工于二十五日开始,大野治长和织田有乐斋闻讯,慌忙向德川方提出了抗议。二郎三郎走前,把对善后工作的管理,委托给了本多正纯。但正纯已经得到了其父弥八郎的授意。他称病拒不接见大坂城的使者。只是派人传话道:“你们在二之丸和三之丸迟迟不开始拆除工作,我方有大批将领急于回国,无暇久候,所以才帮助贵方进行施工。”
淀君也派出了阿玉夫人等贵妇前来抗议。但德川方的成赖隼人不但言语间极其无礼,甚至还出手调戏,抚弄了阿玉夫人的臀部。秀忠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激怒大坂方面。六郎是在二十七日得知此事的。他现在终于弄清了秀忠的真实意图,但为时已晚。二郎三郎一言不发地听完了六郎的报告,长时间的沉默之后,他终于开了口:“这次上了那小子的当了。”
“是。”六郎的回答很明确。他也坦承了自己的失察。“我失策了,我一直认为秀忠的阴谋是刺杀大御所殿下,没想到……敌人的这次行动很漂亮,看来,柳生宗矩也有了长进。”
“不是柳生,”二郎三郎一笑,神情有些寂寞,“这是弥八郎的诡计,从没上过战场的柳生,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智慧。”二郎三郎早就察觉到了,弥八郎已经和自己离心,但没想到他会做到这一步。
“那上野介大人(正纯)也和他父亲站在起了吧?”六郎的话让人很难过。但事实就是事实,正纯受命管理善后工作,没有他的许可,秀忠不可能完成那么耸人听闻的行动。
“应该是吧。现在我身边,除了你们和女人以及孩子们,已经没有别人了。”说完,二郎三郎有些令人意外地笑了。“但这些事也在意料之中,按计划行事吧。尽咱们最大的努力。”二郎三郎表现得很潇洒,只有将胜负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够如此拿得起放得下。
“而且,只为了填平了壕沟,大坂方面不会开战。我们只要说这是正纯的失误,然后加以纠正即可。”不管是三之丸遭到了破坏,还是二之丸遭到了破坏,如果大坂城里的人没有战意,战端就不会再起。二郎三郎断定,秀赖和淀君现在已经战意全消。尽管他们会抗议,但肯定不会主动重新挑起战端。只要自己表示了歉意,并重新修复大坂城,事情大概就会到此为止。
“问题是,浪人们会如何反应。”风斋说道。
同一日的晚上,大坂浪人集团的首脑人物齐聚一堂。有真田幸村、后藤又兵卫、长宗我部盛亲、墙团又卫门、明石全登等人。德川方在毁城行动中的违约,并没有使他们产生动摇,因为他们已经预料到,会出现今天的形势。甚至可以说,他们认为如果不发生类似的事,反而不正常。从最初开始,这些人就没有对和谈抱有任何幻想。
浪人们当初同意和谈,其实也只是缓兵之计。当时大坂城内弹药匮乏,需要时间来补充。现在弹药充足,完全可以一战。被破坏的设施只要修复一下,大坂城依然是一座坚城。况且,修城所需的材料还可以向德川家索要。
通过这次的失败,浪人首脑们还希望淀君可以改变策略,主动出击。先拿下大和地区诸城,然后攻击名古屋,最后再把战火烧向骏府和江户。淀君和秀赖现在应该已经明白,据城坚守只能被动挨打。所以应不会再反对主动出击的方案。现在正是重整旗鼓的最好时机。众人并不畏惧德川方的强势。通过本次战役,大家发现,德川一方的强兵只有上杉景胜,余下的都是些乌合之众。
庆长二十年(一六一五年)正月时,有传闻说,大坂城所属的浪人们在京都放火抢劫。后来又有消息说,这个传闻纯属造谣。真实情况是,有五十名浪人中的顽劣分子,雇船沿淀川而上去了京都。他们在京都无法无天,被
所司代板仓胜重派兵捉拿。因为上岸时浪人们没有付船费就强行离去,所以船夫们把这个消息传回了大坂。在后藤右兵卫和确团右卫门的极力劝阻和恐吓之下,消息终于被压了下来。但由此事不难看出,只要让浪人们有了闲暇,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从这层意思上来看,浪人首脑们当然希望战争早些到来。但淀君等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在战争中已经吃够了苦头,现在好不容易和平了,他们决不想主动挑起战争。
庆长二十年(一六一五年)一月三十日,二郎三郎仍在旅途中。离开京都二十七天之后,他才到达了中泉。二郎三郎从未尝试过,如此迟缓地在旅途中行进。一月三日离开京都时,二郎三郎原本归心似箭,想尽早回到骏府,向阿梶夫人倾诉胜利的喜悦。但在途中得知自己为和平所做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之后,二郎三郎放慢了脚步。对他来说,眼前的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有些让人琢磨不透了。
秀忠并不明白二郎三郎此时的心境,他以为二郎三郎是要找自己算账。秀忠在一月二十八日离京之后,此时已到了桑名。他派本多正纯先去见二郎三郎,进行试探。正纯出现在中泉时,是二月一日。正纯在平服之下套了一件白袍,此去他已经做好了切腹的准备。正纯用平淡的语气向二郎三郎报告了大坂的情况,不但二之丸、三之丸的壕沟被填平,连织田有乐斋和大野治长的住宅都遭到了毁坏。二郎三郎始终一言不发,甚至没有一句责备之辞。在正纯结束了报告之后,他立刻就起身入内,再也没有看正纯一眼。对正纯来说,眼前的尴尬比切腹还要难受。他无可奈何之下,黯然离去,返回了桑名。秀忠听正纯说了二郎三郎的反应之后,忍不住开始欢呼雀跃:“他完蛋了,他输得太惨了,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正纯难以置信地看着秀忠,转而又看了看同席的父亲弥八郎。弥八郎此时的神情令正纯终生难忘。愤怒、悔恨和无尽的轻蔑,清晰地写在他的脸上,弥八郎无法原谅自己,竟然帮助了这样一个人。秀忠立刻就离开了桑名,与其说他现在已经不惧怕二郎三郎了,不如说他很想看看二郎三郎垂头丧气的样子。二月二日松之驿,三日名古屋,四日冈崎,六日浜松,当秀忠一路狂奔地赶到中泉时,二郎三郎尚未离开。二月七日早晨八点,秀忠一心要看二郎三郎的笑话,便不听弥八郎的劝阻,早早赶到猎场来见二郎三郎。他现在已无须再掩饰自己与生俱来的刻薄本性了。
“这个人怎么永远也长不大呢?”正纯听到了自己父亲的一声叹息。二郎三郎在六郎和风斋的陪伴下,正坐在一张矮凳上,膝上横放着平日里惯用的那支铁铳。左右再无他人,看来是被他遣开了。秀忠带着柳生宗矩,在本多弥八郎父子的陪伴下走了过来。
“站住。”隔着十米左右的距离,二郎三郎喝道。铳口指向了秀忠等人,火绳已经被点燃,正冒着一缕轻烟。
“宗矩你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我的铁铳可不认识你。”宗矩脸色一变,呆立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他知道二郎三郎的本事,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即便不是二郎三郎这样的高手,恐怕也很难射不中目标。新阴流中有一种转移敌人注意力的技法,但现在宗矩在二郎三郎杀气的压迫之下,根本不敢尝试使用。杀气同时还笼罩着秀忠和本多父子。弥八郎心头一颤,他又看到了当年一向宗起义时,那个威震敌胆的二郎三郎。弥八郎下意识地大喊了一声:“宗矩!快退!不然就没命了!”
这句话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宗矩的命。宗矩猛醒之后,一个后跃,又一个后跃,接下来还是一个后跃,确认自己已进入了安全的距离之后,他一转身,立刻逃得无影无踪。也就是宗矩这样的高手,能在一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换作常人,肯定在转身的一刻就被击毙了。
“为,为什么……”秀忠结结巴巴地问道。他现在早已将胜利的喜悦抛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巨大的恐惧。
“忠辉在江户城内遇刺。”二郎三郎说话时依然杀气腾腾。这个情报是他还在茶臼山时,从花井三九郎之子花井义雄处得到的。
“除了宗矩,没人会去刺杀忠辉。”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你秀忠以外,有谁会去刺杀忠辉。而在上次秀忠试图刺杀忠辉时,二郎三郎已经告诉过他,如果再碰忠辉会有什么下场。
“既然不听我的话,就只能杀掉他了。”
“有证据吗?”
“暗杀会留下证据吗?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证据。”
秀忠浑身发抖,现在攻守的形势颠倒了过来。二郎三郎完全不是一副意气消沉的样子,反而好像浑身都充满了斗志。秀忠只得认软服输。其实这只是二郎三郎演的一场戏。当回到骏府,和阿梶夫人一起漫步在被白雪覆盖的庭院里的时候,他看上去完全就像一个死人。
“一事无成的感觉,让人真累啊。”
“怎么能说一事无成呢?”阿梶夫人温言安慰道,“这十三年的和平,不都是拜大御所殿下所赐嘛。”
“是吗?我只觉得自己一直在战斗。”
“大御所殿下自己的确如此,但世间也因此得到了十三年的和平。这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决不是您说的一事无成。”阿梶夫人说话一向直截了当,“但今后说不定还会爆发战争。”
“我不是正在努力避免让这种情况出现吗,但不知道我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历史前进的脚步是无情的。不管是什么样的英雄,都无法抗拒。二郎三郎现在很无奈地看着国家正一步步地滑向战争。在他的耳中,仿佛已经可以听到金戈铁马的厮杀声。
“大御所殿下。”甲斐的六郎和阿达姆斯向这边走来。六郎很罕见地神色有些慌张,而阿达姆斯则更是面色苍白。
“怎么了?”二郎三郎慢吞吞地问道。六郎用目光催促了一下阿达姆斯。
“发现有人假冒我。”阿达姆斯说出的话让人有些难以想象。
“假冒你?”
“是。有人假冒我,在长崎一带和南蛮船大肆交易。他们也自称奉了大御所的命令。”
“买了什么东西?”
“铅和火药。几乎被他们买光了。”铅是生产火铳弹丸的原料,在日本不出产,完全依赖进口。二郎三郎脸色一变:“买光了铅和火药?那……”六郎接过了话头:“明显是要准备打仗。”
“还用了我的名义。”
“还有我的。”阿达姆斯急忙补充了一句。
“是谁假冒的你的名字?阿达姆斯。”
“理查得·威卡姆咬定是我做的。”理查得是平户英国商馆的代表,“有人假冒是我的代表,但实际定货的,肯定是扬。”二郎三郎和六郎对视了一眼。扬指的是扬·约斯坦,荷兰人,和阿达姆斯一起乘远航号漂流到日本。就像二郎三郎宠爱阿达姆斯一样,扬也深受秀忠的赏识。秀忠还在江户八重洲一带赐给他一处住宅。坊间传闻,八重洲这个地名,就是扬·约斯坦的谐音。扬·约斯坦冒阿达姆斯之名,以大御所的名义大量购买武器。此举的幕后指使是谁,不言自明。
阿达姆斯又继续说道:“一斤六分银子,比市价高一分。不仅如此,他们还买了大炮,一千四百两。还说不论价钱,有多少买多少……”现存一封在此前一个月,理查得·威卡姆写给平户英国商会会长利查得·考克斯的书信。信中这样写道:“皇帝答应今后以六分银一斤的价格购买铅,比给葡萄牙人的价格高一分。并命令,所有火炮抵岸后,都要先问江户方面是否购买。”(庆长英国书翰)
二郎三郎满面愁云地看了一眼六郎:“是那边搞的把戏吧?”
“肯定是。”
“大坂方面肯定也得到消息了。”
“这应该是他们的目的,不会有错……”
“大坂方面会中计吗?”
“十有八九。”
“那家伙非要打这一仗不行吗?”二郎三郎突然提高了声音。他愤怒了,对秀忠愤怒了。这明显是秀忠因为失去了功臣大久保忠邻,而进行的报复。这应该仅仅是第一步,他会接连不断地假借大御所之名,使尽各种方法刺激大坂方面,直至双方进行决战。而假借大御所之名,对秀忠来说再方便不过了。
“这是大御所的吩咐……”
“这是大御所的想法……”只要这样一说,幕阁中不会有人不信,而且他们也只能相信,因为没人知道,大御所其实是由人假扮的。只有一个人是例外,本多弥八郎。可本多弥八郎尽管知道真情,却也不可能凡事都向二郎三郎报告或核实。秀忠很幸运地将金地院崇传拉到了自己一边。崇传是足利义辉家臣一色秀胜的第二子。永禄十二年(一五六九年)出生,天正元年(一五七三年),室町幕府灭亡后,他进入南禅寺出家为僧。庆长十年(一六零五年)二月成为建长寺住持,第二年三月成为南禅寺的住持。以三十七岁的年纪,崇传就成为五山第一大寺的住持,足见其才华之出众。从室町时代开始,递交给外国的正式文书,都是由禅宗五山的僧人起草的。
二郎三郎继续使用了丰臣秀吉时代的西笑呈兑,呈兑于庆长十二年(一六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去世。从第二年开始,这项工作便被交给了崇传。最初,他只是在本多正纯的指示下,负责文字工作。但后来二郎三郎开始把他当成了一位参谋,崇传也因此逐渐在外交和内政上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此人头脑异常敏捷,但后世史家却为他作出了阴险、奸诈的评价。其实,崇传是一位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对利益得失异常敏感,他也凭借着这种性格,一直将自己的地位维持到了第三代将军家光时期。
这样一个崇传,舍弃老迈的家康转投将军秀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他在表面上,始终将自己装扮成二郎三郎的心腹。在这个时期,其实连本多弥八郎也背叛了二郎三郎。准确地讲,也许不能称为背叛。弥八郎是死去家康的心腹兼挚友。之所以会与二郎三郎站在一起,是因为他相信,二郎三郎在忠实地完成家康的遗愿。但关于大坂城一事,弥八郎认为,家康的意志是消灭丰臣家。
站在德川家的立场上,弥八郎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是家康,不管秀忠如何卑鄙,他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秀忠,尽早消灭大坂城。但把此事交给秀忠,也是一个危险的选择。不管淀君如何招人厌恶,也不管各地的大名是否已经抛弃了丰臣家,大坂城始终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存在。即便大名们不再支持大坂,但全国各地却有着数量非常庞大的浪人。
关原会战之后,被撤封的大名有九十家,领地共计四百三十八万三千六百石。被减封的有四家,领地共减少二百二十一万五千九百石。后来以其他理由撤封的共有三十五家,计三百一十七万八千零五十八石。也就是说,全日本共计有一千万石的领地被撤封,而伴随着每次撤封,都会产生大批的浪人。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基督教武士,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庞大力量。
而且,秀忠几乎被全天下的大名们所厌恶。作为一名军事上软弱无能,但为人却又气量狭小,阴险卑鄙的将军,遭遇这种境况也无须奇怪。如果世间太平无事倒也罢了,可一旦爆发战争,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如果把二郎三郎换作家康,消灭大坂城这件事,他肯定会亲力亲为。弥八郎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他只能选择背叛二郎三郎。这一年,如果家康活着,将是七十三岁,二郎三郎七十二岁,而弥八郎自己也已经七十七岁,来日无多,弥八郎内心异常焦急。弥八郎背叛二郎三郎,带来了一个附加的后果——本多正纯也背叛了二郎三郎。在这件事情上,父子二人简直就是一对一卵双胞胎。
秀忠对二郎三郎发起的第二轮攻击,采取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形式。庆长十九年(一六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武家传奏大纳言广桥兼胜和西权大纳言三条实条,作为钦差造访了骏府城。二人之前于十二日去了江户城宣旨,封秀忠为从一品右大臣。两位钦差称,朝廷现在考虑晋升二郎三郎为太政大臣或准三宫大臣。二郎三郎大为震惊,坚辞不受。现在的右前大臣之位,已经令二郎三郎心中感到不安,太政大臣云云,更是想也不敢想。因为原本身为“漂泊之民”的二郎三郎,拥有与生俱来的“禁里尊崇”的观念。两位钦差此时的反应极为奇妙。二人互视一眼,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那您无论如何,都想把家中的女子嫁入皇宫了?”广桥兼胜的声调听上去也如叹息一般。二郎三郎不明就里,只得暧昧地应了一声。
“但小姐还只有八岁啊!”经广桥兼胜这么一说,二郎三郎才明白说的是和子。和子是秀忠和于江的五女,出生于庆长十二年(一六零七年)十月四日。从庆长十三年庆长十三年(一六零八年)开始,坊间就有和子将嫁入宫中的传闻。二郎三郎对此总是一笑置之。嫁入皇宫指的是嫁给政仁亲王(后来的后水尾天皇)为后。对二郎三郎来说,这是一件荒诞不稽的,自己根本不会去考虑的事情。
而这件事才是秀忠最大的阴谋。他想通过让女儿嫁入皇宫,使自己成为外戚。在历史上,人们普遍把此事看做是家康的主意,但身为“漂泊之民”的二郎三郎,又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这是秀忠策划了很长时间的个阴谋,也是他能够打消自卑感的唯一手段。在女儿出生的第二年,秀忠故意在民间制造了传言,实质上的运作和交涉,是在两年前的庆长十七年(一六一二年)秘密开始的。秀忠巧妙地对朝廷宣称,这是自己父亲的意思,因为父亲不便出面,所以才由自己来交涉。宫中,准确地说,是后水尾天皇本人,对此十分抗拒。这次的太政大臣一事,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天皇希望能以此换取二郎三郎放弃嫁和子入宫的打算。这是天皇的心腹大臣关白鹰司信尚的计策。由于二郎三郎不加考虑就加以拒绝,一直负责和秀忠进行交涉的广桥兼胜,才会有前面的感叹。他以为二郎三郎决心已定,所以才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其实真正不知所措的是二郎三郎。他为秀忠的大不敬感到震惊,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此事。但现在却不能对钦差表达这层意思,所以二郎三郎只得强忍着怒火,草草将钦差送走完事。二郎三郎推测,京都所司代板仓胜重也在此事之中,扮演了某个角色。胜重明明是自己的心腹,在这件事上却站在了秀忠一方,绝对不可饶恕。很快,二郎三郎就把这个想法付诸了行动。不知是否是出于二郎三郎的阻挠,和子嫁入皇宫一事,直到二郎三郎死后的元和四年(一六一八年),才被再次提起。
秀忠的第三波攻势,就是史上非常著名的京都方广寺“钟铭事件”,这个事件为片桐且元招来了一身的麻烦,他最终不得不为此退出了大坂城。像“钟铭事件”这样臭名昭著的案例,在史上极为罕见。整个事件给人印象就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因为大佛殿铸的梵钟的铭文中,有不妥当的内容,所以大殿的启用仪式与大佛的开眼仪式被延期。
让我们来看一看钟铭的内容有何不妥:
其一,“右仆射源朝臣”,右仆射是右大臣在汉语中的写法。源朝臣就是家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右大臣家康。但有人竟然将这句话理解为:射杀源朝臣。
其二,“君臣丰乐,子孙殷昌”,有人令人震惊地将此句解为,以丰臣为君,其子孙殷昌。
其三,“国家安康”,此句被说成,故意将“家康”二字分解,以诅咒大御所殿下。
做出以上令人不可思议解读的人,是金地院崇传和儒者林罗山。曲学阿世一词,简直就是为此二人所造,他们无中生有的做法实在令世人汗颜。这篇铭文的作者是以博学能文著称的南禅寺长老清韩文英。此钟铸成于四月十六日,完工时板仓胜重在场,事后也曾向二郎三郎禀告。而德川家对铭文提出异议时,已经是八月份了。
原定八月三日举行大佛的开眼仪式,总奉行片桐且元及其弟贞隆,一直在筹备仪式,并邀请了众多高僧参加。京都及其近郊的百姓们,为了目筹此次盛会,云集于广方寺。从七月中旬开始,在广方寺周围甚至新开张了大量的饭馆,广布斋饭。在仪式的前一日,板仓胜重忽然宣布,因铭文的内容有不当之处,所以仪式延期举行。众僧因惧幕府之威,纷纷逃离,店主们也主动关闭了饭馆,以免事后被牵连。世间一片哗然。
片桐且元大怒O据《落穗集》记载,他坚称,此铭文为清韩长老一人所作,与秀赖并无半点关系。因为这种子虚乌有的原因,就延期如此庄严的仪式,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仪式应该如期举行,如果要追究责任,就由自己切腹自尽来承担。但板仓胜重认为,如此行事会使自己无法交差,便强行将仪式延期。不仅仅是片桐且元,以淀君和秀赖为首的大坂城内诸人,对此事无不义愤填膺。
为了解释铭文事件的真相,片桐且元于八月十三日离开大坂城,于八月十九日到达了骏府。且元没能见到二郎三郎。本多正纯、安藤带刀、成濑赖人等三人,到且元落脚的誓愿寺拜访。随后,金地院崇传也来到寺中和他会晤。二郎三郎是否为“钟铭事件”感到无地自容,才故意不和且元见面呢?事件的始作俑者金地院崇传,有意无意间向外界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笔者认为,此时的二郎三郎正陷入了一种有心无力的窘境。因为在这一年的三月末,大坂城方面(很可能是淀君)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封由大野治长和织田有乐斋连署的密信,被送到了能登的前田利长处。下面我们引用一下《德川实纪》中关于此事的记载:
“右府(秀赖丿渐渐成年,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武将的资格。希望利长速来大坂辅佐右府,共谋大事。”
“大事”当然指的是推翻德川家。《实纪》中还有一些记载:
“城内储米七万石,福岛正则近日还会运来三万石,储藏在城外商人的仓库中。这些米粮可全部交给利长使用。另外,大坂城还特为利长准备了黄金千枚,以作军资。”大坂方面打算用米十万石,黄金千枚利诱利长。利长这个时期因惧怕家康,一直蛰伏在领地能登。而且他已经患了绝症,并在两个月后的五月二十五日去世。竟然会有人邀请这样一位垂死之人“速来大坂”,估计利长见信时,也只能摇头苦笑。利长收到信,立刻命时任家主的前田利常,将来信送至骏府大御所处。二郎三郎也和利长一样,被大坂的愚蠢惊呆,以至于连发怒的兴趣没有了。太可笑了,大坂城竟然试图以区区十万石米、一千枚黄金,来引诱一位垂死的大名背叛幕府。熟知战争真味的人,根本就不会理睬这样的利诱。而且密信在将来还可能成为证据。看来,行事者完全不知战争为何物。但是,密信事件在精神上给二郎三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有些烦了。”二郎三郎很少见地向六郎发起了牢骚,“人们常说‘孩子不懂父母心’,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因为不知道二郎三郎所指何事,六郎只好默不作声地注视着他。
“我原本就不该试图让别人按我的想法行事。人啊,最终该怎么样,还会是怎么样。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和自己同心同气,更何况他人,我太天真了,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不该存着想要控制别人的想法。”六郎能够理解二郎三郎心中的绝望。但也正因为理解,所以六郎更无言以对。
这次的“钟铭事件”,越发使得二郎三郎从骨子里生出一种厌倦。如果对手的阴谋安排得更巧妙些,二郎三郎也许会全力反击。但面对简单、粗暴、无耻至极的“钟铭事件”,他连口都懒得开了。而且这个事件也令他无从开口。即使开口,也只能说些“愚蠢到家”、“不知羞耻”之类的话。然后就不了了之。但相关人等不会因此而罢手,他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愚蠢和无耻。但因为当务之急是消灭丰臣家,所以,他们无暇顾及羞耻与否。二郎三郎即便开口,他们也只会充耳不闻。
八月二十九日,淀君命大藏卿局、正荣尼和二位局等人,作为秀赖母子的使者来到了骏府。他们到达的时间比片桐且元晚了十天。仔细琢磨一下就可以发现,其中大有玄机。为什么秀赖要派两批使者来骏府?如果片桐且元已经返回了大坂,那么事情还可以理解。但当时且元仍然滞留在骏府,正在被崇传、本多正纯等人轮番戏耍,后一批使者就已经抵达了。是不是秀赖和淀君并不信任且元呢。
这些妇人们请阿茶局夫人出面代为说项。阿茶局夫人虽然已久不与二郎三郎同房,但她依然还是大奥第一的智者,有涵养并且颇受人们的信任。由阿茶局夫人出面说项,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二郎三郎和大藏卿局见了面。阿茶局夫人已经年届六旬了。她从来就算不上是一位美人,但白皙的皮肤和丰润的身姿,总能让人感到无限的亲和力。聪明,而且不是普通女人的那种浅薄的聪明。阿茶局夫人就如同男子一般,随时都能客观地面对现实。这一次她很清楚,是幕府方面无中生有地在向大坂方面挑衅,也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挑衅。
二郎三郎对阿茶局夫人有些惧怕。她太冷静了,随时都以一种批判的眼光观察着自己。也许是因为跟随家康的时间很长,阿茶局夫人总喜欢拿家康和二郎三郎作比较,就连夫妻间的事情也不例外。阿茶局夫人,可以说是骏府城内唯一的家康派,她在二郎三郎和秀忠作对一事上,经常表示不满。她认为二郎三郎应该以更宽广的胸襟,去包容秀忠,尽管事情的起因是秀忠的主动攻击。而且她从不认为,包容的后果是反被其噬。在这么一位夫人的监视下,会见大藏卿局等人,简直就是一种痛苦。二郎三郎只想尽早结束了事。
“大御所殿下非常重视右府(秀赖)母子之事。令大藏卿局转告淀君夫人,一切都会平安无事,三女闻言大喜,飞奔至且元的住处后,立刻写信给大坂报了平安。”这是《德川实纪》中的一段记载。是将其看做大御所的狡诈,还是理解为女人们浅薄,就是读者的自由了。
在住处哭丧着脸,听完三女的讲述之后,且元开始在心中琢磨起来。坚决不和自己见面,每日里只是让本多正纯和崇传来敷衍了事的大御所,现在不但轻易地接见了三位妇人,还大肆温言相慰。且元此时已经明白,自己回到大坂后不管如何禀报,恐怕都不会受到主君的信任了。且元的家臣山本丰久在日记中做了以下的记录:
“市正(且元)并非无谋之辈。他看出对方只是在嘻嘻哈哈地敷衍了事。”这段记述中的“嘻嘻哈哈地敷衍了事”之人,指的是二郎三郎。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本多正纯和崇传。素有智计的且元,此时应该已经看到了自己将来的下场。
片桐且元和大藏卿局等人于九月十二日离开骏府,十八日回到了大坂。一干人向秀赖和淀君回报时的场面极为混乱。大藏卿局等人的乐观,和且元的看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且元转述了幕府方面的三条要求:
秀赖离开大坂城,转封他地、秀赖须和诸大名同例,定期到江户晋见、参照丰臣秀吉曾把其母作为人质,送往冈崎的前例,淀君须到江户做人质。
根据幕府的说法,秀赖可以从以上三条中任选一条执行。实际上这些要求,是由本多正纯和崇传向且元传达的。据说且元倾向于选择送淀君到江户去做人质。理由是要从大坂等地运送石材、木料去江户为淀君建造居所,就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之后还可称病拖延一段时间。这样一来,三四年的时间转眼就会过去。在此期间,说不定大御所殿下已经死了。只要大御所不在了,原先那些受过丰臣家恩惠的大名,也许会再次投向大坂城。到那时即便开战,己方也可以占据主动。虽然《德川实纪》记载了且元的这段意见,但真伪难辨。可是意见本身,的确具有且元一贯的一厢情愿的风格。真伪暂且不论,傲慢的淀君首先就不可能接受这种意见。她更倾向于大藏卿局等人的乐观看法。
女人往往会在谈话中越说越激动。淀君是这样对且元说的“只听对方的说法,不强调自己的利益,你是怎么做使者的!你什么时候成了为德川家跑腿送信的德川家臣!”最终,淀君把且元定义成了一名叛徒。在大坂城内原本就不缺少怀疑且元的声音。一贯立场强硬的大野修理、亮治兄弟、木村重成、薄田隼人、渡边内藏等人怒不可遏。怒火无法直接向德川家发泄,且元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发泄对象。
强硬派众人制订了一个在大坂城内暗杀且元的计划。薄田兼相和石川贞政二人被选定为刺客。薄田兼相据说是岩见重太郎的传人。岩见重太郎的“狒狒退治”的故事已经脍炙人口,在这里不必再写。薄田兼相是一位绝世高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石川贞政外表很随和,但实际上也是一位高手。如果在城中被此二人袭击,就算是“贱岳七枪”之一的且元,也绝无幸免的可能。因为在城中时,大臣们都身穿长衣,只能带刀,不方便持枪。
石川贞政的良知救了且元。石川贞政虽然接下了刺客的差使(如果不应,很可能会被杀)但他立刻派人去通知了织田常真。
织田常真是一位逍遥派,他从父亲信长那里,继承了军事以外的所有天赋,作诗、舞蹈、茶艺样样精通。逍遥派是尘世中的旁观者,他们以冷静的目光,静观世上的风起云涌。常真认为,这次暗杀会给丰臣家带来灭顶之灾,于是便把消息告诉了且元,并建议他不要再进城。且元早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便称病不出,尽管强硬派对此举只能徒呼奈何,但且元自己每日里也是郁郁寡欢。
简直是不可理喻!强硬派的做法不是正中大御所或是本多正纯、金地院崇传的下怀吗。自己作为秀赖的使者前往骏府进行交涉,当然要带回对方的意见。杀死自己,就等同于无视大御所及幕府的要求,立刻就会让双方陷入战争。至少对方会认为,大坂城有开战的意图。德川一方的企图非常明显,他们希望双方立即开战。现在强硬派的行为,简直就是在为对方寻找开战的借口。可他们自己对此竟浑然不知,实在是愚蠢得不可救药。但是,自己却没有唤醒他们的能力。且元绝望了,他决定不为丰臣家殉葬。
且元称病不出,令强硬派无从下手。强硬派立刻就想到,有人向且元走漏了风声。他们一面排查内奸,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施行强攻。且元马上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召来以其弟贞隆为首的族人,做好了抵抗到底的准备。再怎么说,且元也是大名鼎鼎的“贱岳七枪”之一,打仗对他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
秀赖有一位近臣,名叫木源右卫门,他对眼前的事态深为担忧,便将事情报告给了秀赖。秀赖大吃一惊,急忙下令阻止双方开战。这一天是九月二十四日。淀君大怒。她以为是且元蛊惑了秀赖,便命令强硬派再次出兵,且元也只得又一次召来族人。结果,双方都没有听从秀赖的命令。秀赖当时是什么心情呢?想必除了加深了对淀君怨恨,他也预见到了大坂城的结局了吧。
从此以后,秀赖就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人的印象是,他好橡事不关己似的,冷眼看着大坂城走向了灭亡。秀赖决不是一位昏君。至少,他的思维非常清晰敏捷。也许是因为过于敏锐,所以他早早就放弃了努力。头脑敏锐者,总是能在某种程度上预见到未来,所以他们也比常人更容易放弃。他们可能是认为,试图说服愚人听从自己的意见,走上正确的道路,只是在白费力气。秀赖的悲剧大概也是源于此处。
大坂方面有七名被唤为“七组众头”的武将。这七人是以速水甲斐守为首的崛田图书、伊东丹后守、青木民部、中岛式部、真野藏人,以及野野村伊予守。他们是作战部队的指挥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力量。七人出面进行了调停,强硬派众人也不愿与他们为敌。
“七组众头”会商的结果是,首先让强硬派和且元互派人质,以免发生偷袭。然后让且元退出大坂,到高野山去蛰居。当然,去高野山蛰居,只是一个借口,“七组众头”没有这样意图,且元也没有这个想法。他们的目的是,要让且元平安地离开大坂城。
淀君和强硬派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条件,因为“七组众头”的实力是不容忽视的。且元对“七组众头”大为感激之余,召集了家族成员及他们的部众,准备离城,据说人数有四千之多。
庆长十九年(一六一四年)十月一日清晨六时。片桐且元率众经玉造口出大坂城,踏上了大和街道。五百士兵手持填充好弹丸的火铳,弓上弦,刀出鞘,完全是一副临战的态势。丰臣家的家臣山口休庵,在玉造口目睹了且元离城的经过,他在《大坂阵山口休庵咄》中记载到:且元身着白色小袖,散发。乘坐的车辇窗户被打开,人们可以看到且元憔悴的面容。据说,且元之弟贞隆策马持枪,出城后下马伏地,向城门三拜。两兄弟为主君鞠躬尽瘁之后,却终落得了一个被放逐的下场。
且元的目的地不是高野山,而是贞隆的领地摄津茨木城。后来强硬派以且元违反约定为由,三次派兵攻打茨木城。虽然且元只有五百兵力,茨木城也是个弹丸之地。但且元可以据城坚守,也可以向他方求援,和在大坂城内的窘境,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在背后给予了且元支持的织田常真和石川贞政,也已于九月二十七日,离开了大坂城。常真想要远离战火。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内心里完全拒绝和大坂城同归于尽。石川贞政的离开,是因为有人开始怀疑,是他给且元透露了暗杀计划。贞政自身的安全已经受到了威胁,现在的大坂城,已经完全成了强硬派的天下。
二郎三郎是收到板仓胜重的急报之后,才知道且元已经离开了大坂。他立刻明白,战争已无可避免。秀忠粗暴执着的努力,终于收到了回报。虽然手段愚蠢可笑,但局势还是在按他的设想发展。无论什么样的英雄,都无法逆时势而为,那种努力就像试图拦住顺坡滚下的巨石。
“蠢货,”二郎三郎对六郎和风斋说道,“那家伙为了区区一个大坂城里的丰臣家,竟然不惜牺牲德川家的名声。”二郎三郎说的是秀忠。秀忠在后世竟然享有为重孝道而对父亲言听计从的美名,真是一种讽刺。
“得让那小子知道知道老家伙的厉害。”二郎三郎在收到板仓胜重急报的当天,就开始着手布置全国各地大名的部队。兵贵神速,藤堂高虎奉命为先锋,于十一月三日从江户开拔。伊势、近江还有美浓、尾张、三河、远江等东海道地区的大名受命于淀、濑田集结。北方的大名在大津、坂本、坚田,西部各大名在西宫、兵库布阵。西部大名的水军停靠在和泉沿岸、东北地区的大名则在江户集结。另外,福岛正则、池田长政、加藤嘉明等人奉命留守江户,各人的长子则代父出征。这些人都是旧丰臣系的大名,让他们留在江户,实际上是被当做了人质。
秀忠被这一系列的安排,惊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他派遣土井利胜到骏府,向二郎三郎要求,由自己来指挥本次的战役。此时藤堂高虎已经在京都的东寺到白羽之间安营扎寨。西部各大名也在按二郎三郎的部署急行军,甚至连伊达政宗也已离开仙台,前往江户。在秀忠还在要求由自己来指挥战役时,军队已经按照二郎三郎的命令,进入了指定位置。
这就是经验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秀忠也很难再强求获取指挥权。各路大名在完全没有征求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就已然按照大御所的命令,迅速地展开了行动。秀忠又品尝到了久违的恐惧感。二郎三郎确实是一个永远也不能等闲视之的危险人物,如果他愿意,现在甚至可以直接率兵来围困江户城,而自己却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秀忠痛心疾首地又一次认识到,自己在战场上,依然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
另一方,二郎三郎于十月十一日离开了骏府。他一身打猎的装束,随从也只有四五百人。一行人于十二日、十三日、十四日依次到达悬川、中泉、浜松,并在天龙川上驾起浮桥,以便大军通过。据记载,二郎三郎十五日进吉田,十六日过冈崎,并于十七日进入了名古屋。十八日休整一天之后,十九日再次启程。名古屋城主德川义直,在二郎三郎抵达的前日,已经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开赴大坂。
但事实上,自十四日离开中泉以后,队伍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二郎三郎的身影。二郎三郎乘小船逆天龙川而上,去了二俣。载重十石的小舟,凭借风力可直达上游。小舟上只有二郎三郎、六郎、风斋三人,六郎掌舵,风斋操帆,六郎没有左臂,无法一人完成这两项工作。为了保持最高的船速,小舟只能容载三人,负责护卫的风魔们走陆路,沿河岸跟随。
在大队中,一名老风魔忍者坐进二郎三郎的座驾,周围安排了重重的护卫。“影武者也有了影武者喽。”二郎三郎笑道。这名老忍者是由风魔小太郎精心挑选并训练出来的,今天终于派上了用场。二郎三郎来二俣,是为了见岛左近。众人的突然到访,令岛左近非常意外。见到岛左近之后,二郎三郎无言地伏地谢罪,他并未对中了秀忠的圈套,自己不得不发动大坂战役一事,作出任何的解释。
“大家尽力了。”岛左近平静地说道,“这是时势,不是大御所殿下,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的责任。”岛左近说的是真心话。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人负责,这个人应该是淀君。大坂城就是毁在她傲慢骄横的性格上。但造就淀君这种性格的,却又是秀吉。再追根溯源的话,责任人就变成了织田信长,如果信长没有出于政治目的杀死阿市夫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淀君。可是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该做的我都做了。”岛左近在心里叹道。而岛左近所做的一切,大都借助于二郎三郎的力量。如果没有二郎三郎,丰臣家早就灰飞烟灭了。或者可以说,二郎三郎能把局面维持到今日,已经很令人难以置信了。关原会战后十四年,全天下没有燃起战火,丰臣家也一直平安无事。即便现在在地下见到故主石田三成,岛左近也可以问心无愧。或许三成还会宽慰他:“辛苦了,干得不错。”
此时二郎三郎突然出人意料地说了一句:“事情还没有结束。”岛左近感到很意外。而二郎三郎自己也因为激动而面色潮红:“我准备开战,以此教训一下淀君,让她自己主动到江户来,然后再议和。”太执着了。二郎三郎仍然不准备放弃。岛左近被感动了:“为了秀赖殿下……”
“说实话,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秀赖殿下,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种执着。”二郎三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这笑容让人心里感到了一种温暖。“我不想把这场战争和秀赖殿下联系到一起。我只想在全天下的大名面前,教训一下秀忠那小子。告诉他,不是当上了将军就可以为所欲为,我要让他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能够太平一些,也是为了秀忠今后好。对不住,我完全没有考虑丰臣家或是秀赖殿下。”二郎三郎掏出手巾擦了擦汗。十月(西历十一月)的天龙川上游地区已经很冷,可是,二郎三郎的血热了,沸腾了。
这些就是二郎三郎发动这场战争时所下的决心。尽管自己无数次伸出援手,但都被淀君这个愚蠢的女人拒绝了。二郎三郎已经不再对她抱有任何幻想。淀君太一厢情愿了,必须要让她知道,现实是残酷的。对秀忠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要让这两个人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的事,都会按照他们的想法发展。
“这样就很好。”岛左近放声大笑,“很好,我没有任何异议。秀赖殿下也已经二十二岁,完全是成年人了,如果事事我都要操心,反而是对他的一种不敬,我对石田三成大人的承诺,已经基本都兑现了,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至于丰臣家……”岛左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一家之兴亡要看时势,太阁殿下想必也会认同这个道理。”谈话到这里就结束了。告辞前,二郎三郎提出想要看一看庭院的景致,准确地说,他是想看一看那棵大樱树。
岛左近满足了二郎三郎的心愿,把他带到了大樱树前。二郎三郎在心里想象着花朵漫开的景象,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明年……”他叹了口气,“真想看看花开时的景色啊。”
二郎三郎秘密返回名古屋之后,十月十九日进歧阜,二十日过柏原,二十一日、二十二日经近江佐和山、永原,于二十三日到达京都后,他直接进驻了二条城。据《骏府记》十月二十三日的记载:“殿下召集藤堂高虎和片桐市正开了作战会议。在会议上讨论了大坂护城壕的深浅,各部的攻击方向,并绘制成图。”
十月二十三日就是二郎三郎抵达京都的日子,下车伊始,他就召开了部署攻打大坂的军事会议,对这些雷厉风行的行动,最感受到冲击的人,既不是大坂城里的兵将,也不是淀君和秀赖,而是仍逗留在江户的秀忠。秀忠从未想到过,打一场仗需要做如此繁杂的准备。要指定江户的留守人员,要加强对大奥的护卫,要安排对留在江户的,以福岛正则为首的大名们的监控,要严令留守江户的忠辉不得擅离,还要对奥羽地区的大名进行警戒牵制。要做的事简直数不胜数。秀忠在江户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尾张的义直,三河的赖宣,越前少将忠直,藤堂高虎,本多忠政(本多忠胜之子),前田利长等人已经遵照二郎三郎的命令,陆续进入了指定攻击位置。弄不好,在秀忠到达之前,战斗就会打响,简直就是关原之战的翻版。
秀忠无论如何,也要把此次大战的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事态发展到大战一触即发的地步,完全都是出于秀忠的谋划,但秀忠本人却又不能承认自己是主谋,须得让二郎三郎去背负这个恶名,而自己则在背后操控军队。秀忠其实已经提前做好了几套攻城计划,但二郎三郎的动作过于迅速,等秀忠醒过神来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排除在了行动之外。看来,他是忘记了一句话——兵贵神速。秀忠终于从江户出发了。很巧,这一天正好是二郎三郎到达京都的日子,十月二十三日。
当天,秀忠到达了神奈川。他在这里遣人快马给身在京都的本多正纯送去了一封信。这封信带给了正纯一种滑稽的感觉,秀忠拜托正纯,设法在自己到达之前,不要让战斗打响。秀忠率五万大军,花了十七天的时间就到达了大坂。秀忠在途中追上了早出发三日的伊达政宗部,双方因抢道还引发了混乱。在此期间,秀忠继续频繁地派人送信给本多正纯。秀忠十一月七日到达了近江永厚,但后军尚在途中,于是他不得不在此等待了两日。五万人马终于会齐,秀忠在十一月十日进了伏见城,第二天十一日,他进二条城拜见了二郎三郎。
秀忠经过一路的急行军,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都疲惫到了极点。而二郎三郎则已经在二条城休息了半个月,制订好了攻城计划,对各军的部署也已基本完成。秀忠原打算要争口气,亲自指挥大军,按自己的计划打一场漂亮仗。但事已至此,他现在也只能徒呼奈何了。因为如果现在再调整部署,可能会引起混乱。而且对于大坂方面的情况,二郎三郎要了解的远比他详细。秀忠现在手里没有任何新情报,他制订的作战计划现在看来,简直无法示人。尽管秀忠在心中暗自咬牙切齿,但也不得不按照二郎三郎的作战计划行事。攻打大坂城的日子被定在了十一月十三日,随后又调整到十一月十五日,这一日,二郎三郎出二条城进军奈良。秀忠出伏见城沿淀川直指西南方向的枚方。
十一月十七日,二郎三郎和秀忠分别在摄津住吉和平野布阵。十八日在茶臼山上会合,二人就攻城行动进行最后的协调。在茶臼山上,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大坂城及其周边地区。参加这次会战的德川大军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之众。二郎三郎下令建立了十三座营寨,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另一方面,二郎三郎从十一月二十日开始,已经着手准备进行和谈。但最让他头痛的问题出现了一让谁去做使者?
如果派遣六郎或风斋,的确可以轻松地进城。但恐怕没有人会和忍者进行和谈。现在需要有一名值得信任的人来完成这项任务。想要堂而皇之地入城,使者就必须在城内有些关系,而且最好不是武士身份。据《大坂阵山口休庵咄》记载,在此期间,大坂城内的横崛内、南八丁、目黑门一带的商人,一直和大野治长或织田有乐斋保持着联系。但就连六郎也不知道,该去找哪位商人。协商的结果是,由很熟悉大坂的后藤庄三郎来负责此事。后藤庄三郎人称“金座后藤”,不但其本身是一位贸易商,而且他还和本多正纯共同为二郎三郎打理海外贸易方面的事务。
后藤一族能量惊人,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让此人手持本多正纯和庄三郎的连名信进入了大坂城。但使者入城后,迟迟没有消息传回,也不知书信到底有没有交到大野治长等人的手中。对后藤庄三郎而言,这是一件关乎自己颜面的大事,他焦急不安地屡次派人查寻,但城内的情况依然不明。一个偶然事件帮了二郎三郎的忙。一个从城中逃出的下人被侍卫擒住,讯问之后发现,此人是大野家的仆人。二郎三郎闻报后立刻让人把他送到了住吉的大营。下人是一名面相忠厚的老人,名叫与助。据与助讲,他家世代在大野家为仆。自己因为年纪大了,不愿再参加战斗,所以才溜出城来,准备回近江老家过几年安稳日子。
“这个老人可以信任。”二郎三郎凭长年的阅历断定。
“为了不让大坂城被攻陷,你愿不愿意为我帮个忙?”二郎三郎的直率让六郎也大吃一惊。与助沉默片刻后答道:“没想到,像您这样尊贵的人物,会和我这样的人说这种大事,我愿意为您效劳。”与助把密信缝在衣襟中又回到城里。二郎三郎终于和大野治长取得了联系。
和谈中最重要的,无外乎是和平条件。二郎三郎开出的条件很简单:交换誓约。交换人质。拆毁大坂城的要害部位。大野治长和织田有乐斋的答复是:同意第一条和第二条。至于第三条,可以填平大坂城的外壕。二郎三郎认为外壕是这次备战时挖掘的,算不上城的要害。要拆,就应该将二之丸和三之丸一同拆毁。
大坂城面对此再无答复,和谈陷入了僵局。大概是秀赖和淀君发怒了。在此期间,爆发了冬季大坂战役中最惨烈的“鸟野·今福”之战。上杉景胜在此役中一战闻名天下。而大坂方面的猛将后藤基次重伤,回城时鲜血染红了战袍。德川方面的佐竹义宣部也遭受重创,损失了六百人。
三天后,十一月二十九日。“伯劳渊·野田”战役打响,大坂方面派出数艘大船袭击德川家的伯劳渊大营。那一日天降大雨,双方死伤甚众。十二月四日,德川方面的前田利常部、松平忠直部、藤堂高虎部突袭大坂城南面斜墙,给守军真田幸村部以沉重打击。二郎三郎在战前特意准备了大批铁盾分发给各部。但众人均嫌其沉重而没有携带,结果攻城时在对方的火铳轰击下,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大量的伤亡令二郎三郎心中悲痛不已。在前一天,织田有乐斋派人送来了回信说,时机尚未成熟,自己还没有向秀赖禀告和谈之事。
“这样打下去伤亡太大,必须要打击一下对方的气势。”二郎三郎是在十二月六日,把中军大营移往茶臼山时说的这句话。既想减少伤亡,又想和谈,就只能选择心理战。目标就是淀君。十二月九日,二郎三郎发布了一条奇怪的命令:“从今夜开始,鼓手轮番每夜击鼓,务必令敌军无法入睡。”另外,他还命令在击鼓的同时,辅以火铳的射击。五六天之后,守军就习惯了德川军的这一怪异行动,但淀君呢?十二月十日,德川军开始向城内飞箭传书劝降。十二月十一日,德川方打起了地道战,他们使用石见银山的矿工,开始从已方营寨向城内挖掘地道。如果二郎三郎真心攻城,他肯定不会花这么大工夫来挖什么地道。连日的土工作业,给守军还有淀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十二月十三日,每位大名的部队都得到了五十具梯子,在敌军眼中看来,德川军就要开始总攻了。十二月十六日,二郎三郎命炮兵指挥堀清兵卫和稻富宫内,率部架起三百门火炮开始轰击。这三百门火炮中有几十门是从英国和荷兰购得的巨型大炮。这时日本的火炮大都在界和园友制造,口径三十三毫米,炮身长两米,和现代的火跑有很大的差距,射程也只有六百米左右。这次炮击始于十六日,止于十九日,在日本战争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据说,当时正在有马温泉疗养的醍醐寺住持义演,以炮声佐茶,举办了一次茶会。遭到炮击的大坂城内,已如修罗地狱一般。此次炮击并未以淀君为目标,在片桐且元的帮助下,稻富正直特意把淀君的活动区域排除在了目标之外。
这个年代的炮弹不像现代的炮弹那样可以炸开,然后以碎片对人体进行杀伤。炮弹的主要用途是破坏船只和建筑物。有一种烧弹,先用火把铅弹加热至赤红后发射,建筑物中弹立即起火,人畜当者必死。但二郎三郎在此次战斗中禁止使用这种炮弹,因为炮击的目的是摧毁淀君的意志,而不是造成杀伤。淀君果然陷入了半疯狂的状态。
“淀君大惊,表示今后将和谈事务全权交给秀赖,自己不再插嘴。”《德川实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二郎三郎完美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此次炮击之后,和谈的进程明显加快。原因并不仅仅是淀君的信心受到了打击,如果只有这个原因,城中的浪人集团也不会坐视不理。现在城中浪人集团的实力,要远远超过了丰臣家的武士集团。从战果上看,属于浪人集团的真田幸村、后藤又兵卫、确团又卫门等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丰臣家的嫡系战将们则建树甚微。浪人集团之所以也开始赞成和谈,是因为城中的物资开始出现匮乏,尤其是米和弹药。弹药已经只能再坚持几天时间了。秀忠假借二郎三郎之名,在前几个月大肆抢购铅块的计策,此时终于收到了成效。不论浪人们多么勇猛,在这种条件下也无法继续坚持作战。因此,他们认为应用和谈争取时间,重整军备后再与德川家决以死战。仆从于德川家的各路大名也支持和谈,因为再这样打下去,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要破产了。
只有一人反对议和,他就是秀忠。秀忠坚持认为,和谈只不过是大坂方面的拖延战术。此时应乘敌军虚弱,一鼓作气将其消灭。其间,秀忠指挥所部与真田部交战,大败而归。随后又被确团又卫门劫寨,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仆从的大名们没有人会考虑秀忠的意见。
秀忠得到和谈的消息时恼怒异常,险些率军前去攻击二郎三郎的营寨,好不容易才被柳生宗矩劝阻住了。甲斐的六郎把这个情况禀告了二郎三郎,引得众将哄堂大笑。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秀忠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在和二郎三郎长达十四年的明争暗斗中,这次是秀忠的第一场胜利。他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点燃了战火。关于这件事,秀忠是暗自引以为荣的。可眼下,却要在一步也未能踏入大坂城的情况下和谈。是可忍,孰不可忍!秀忠想要杀死二郎三郎的心情,从未如眼前这样迫切。
但仆从的大名们,却在此时大拍二郎三郎的马屁:“真不愧是大御所殿下,这才是战争的真味啊!”本多弥八郎看出了大名们的真实意图,众人囊中羞涩,此时即便想作战,也有些力不从心了。追根溯源,让大名们陷入如此窘境的,正是秀忠。他通过不断修城,不断向大名们派征各种徭役,使得各地国力空虚。所以现在秀忠也是自业自得,没什么好抱怨的。
最令秀忠恼火的是,二郎三郎不动声色地就已经完成了和谈。每当秀忠催促他发起总攻时,二郎三郎总是当着众将,煞有介事地教训他:“这场仗,咱们要步步为营,打到明年的二、三月份。打仗不能着急,否则伤亡会加大,耗费也大。”而自己和众将当时竟然信以为真。事后想起来,那种感觉就像孩子被大人戏耍了似的。
在长年的明争暗斗中,六郎已经充分掌握了秀忠的性格,他提前预见到了秀忠会恼羞成怒。于是,六郎把二郎三郎的护卫交给风魔,自己和风斋一起潜入秀忠位于冈山的大营。
“想点办法!宗矩!杀掉那家伙!要么就去破坏和谈!”六郎看着秀忠的模样,觉得此人已经不可救药。来此之前,六郎曾建议二郎三郎除掉秀忠。当时二郎三郎并没有询问六郎想这样做的理由,因为他非常理解六郎的心情。在这些年里,二郎三郎也曾数次想杀死秀忠,然后立忠辉为第三代将军。为什么自己始终没有下最后的决心,二郎三郎自己也不清楚。这次也一样,六郎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
“先放一放吧。”二郎三郎是这样回答六郎的提议的。
“为什么?那家伙根本就不应该活在世上。”六郎很罕见地坚持了自己的意见。看来,他把杀死秀忠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二郎三郎并未掩饰自己心中的困惑。他认为这是回答六郎的最佳方式到目前为止,我也数次有过这种想法,但冥冥之中,总有什么人在告诉我,这样做是错误的;最初,二郎三郎以为原因是家康。是家康的在天之灵,不允许自己的影武士,杀死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嗣子。但二郎三郎是一个崇尚“不尊上”的自由之民,内心里根本就没有对家康抱有任何忠诚心。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种声音可能是发自我自己的内心深处!”
自己不是一个封建领主,更不是一个专制君主,而是一名自由之民。逆我者亡,这是封建君主特有的行事信条,二郎三郎对此一直是避之若蛇蝎。如果为了达到建立公界的梦想,自己就把秀忠杀掉,那么自己和秀忠等封建领主又有什么区别呢。心底里发出的这个声音,制止了二郎三郎的杀戮之心。
“我不想变成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动物。为此哪怕付出失败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甚至赔上这条命也可以。现在死,我可以挺着胸膛去死。可如果为了偷生而杀死秀忠,我将永远活在一种耻辱之中。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情,六郎。”二郎三郎艰难地,断断续续地说道。其实,他的心情比这番话还要苦涩。六郎陷入了沉默,他一时很难改变要杀死秀忠的心意,这需要时间。
“好吧,那就饶他一命。”当终于从六郎口中听到这句话之后,不仅是二郎三郎,就连风斋也是如释重负。
“但是……”六郎的话并没有结束。二郎三郎心中又是一紧,瞥了一眼风斋,发现他也和自己是同样的神情。这个发现让二郎三郎多少轻松了一点。
“还有什么?”二郎三郎反问道。
“您不会认为,和谈会这样顺利完成吧?”二郎三郎皱了一下眉头:“你是说,还会有什么变故?”二郎三郎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他认为自己作为胜利者,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二郎三郎没有打算强令秀赖出城,并迁往他地。有传言说,秀赖自己在四国选了两个地方,但大御所没有认可,反而推荐了另外两处(《当代记》)。二郎三郎还收回了让淀君到江户做人质的条件。而且,他还同意大坂可以继续保留浪人武装。否则的话,拥有丰臣家嫡系一倍以上兵力的浪人集团,不可能拥护和谈。德川方提出的条件,只是拆除大坂城的二之丸和三之丸。意思是大坂城内除了本丸以外,其他建筑都必须夷为平地。
和谈于十二月十八、十九两日,在隆隆的炮声中举行。二郎三郎在达成最终协议之前,不但不打算停止炮击,反而加大了强度。二郎三郎令人意外地派出一位女性,作为使者参加和谈。在当时,和谈的使者往往是修道者或僧侣,尤其以僧侣居多。参加和谈的僧侣既不是京都、奈良的大寺住持,也不是一方的家庙住持,往往只是个游脚僧或是不知名小庙的住持。其中的理由很简单,这些僧人都是“漂泊之民”,崇尚“不尊上”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自己的主君。没有主君,也就和战争没有利害关系。要说关系,也就是为死难者念经超度之类的事情。因此,这些僧人可以无视参战双方的利益,单纯地充当和平使者。
从与战争无直接利害关系这一点上来看,女人和僧人的情况很相似。所以尽管不常见,但女人有时也会作为使者参与和谈。二郎三郎此次派出女性使者,当然考虑到了淀君的因素,但绝不是为了投其所好,恰恰相反,二郎三郎是想以事实告诉淀君——女人也有自由,可以选择远离战争。二郎三郎指名要大坂方面派京极高次的未亡人常高院为使者,她是淀君之妹,秀忠妻于江之姐,年龄四十七岁。德川方的使者是阿茶局夫人和本多正纯。会谈的地点被定在常高院之子,京极忠高的营地。忠高现在隶属于德川阵营,其父高次在关原会战时也曾参加了德川一方。
十二月十八日的会谈,因双方的分歧过大,不欢而散。
是日,二郎三郎命炮兵对大坂城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城中天摇地动,天守阁上的淀君,被惊得浑身发抖。
结果,大坂城第二天又派来常高院做使者,德川方的人选也没有更换。第二次和谈依旧在京极忠高的营地举行,这次和谈进展得很顺利,双方很快就达成一致,谈妥了三个条件。保留本城,由德川方填平外壕,大阪方拆除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城墙和栅栏。将织田有乐斋和大野治长的子嗣派为人质。不追究大坂城内浪人们的责任。
第二天,十二月二十日。二郎三郎下令停止炮击和铳击。大坂方面也以停火做出了回应。常高院和二位局作为秀赖的代表,来到茶臼山,收取了二郎三郎的誓约书。书中保证:保障丰臣家领地的完整,不追究城内将士的责任等内容。同日,织田有乐斋十九岁的儿子和大野治长十七岁的嫡子,被当做人质送到了德川军中。十二月二十一日,木村重成和郡主马二人代表丰臣家,到茶臼山大营收取了二郎三郎的盟书。十二月二十二日,二郎三郎一方的板仓胜重进入大坂城,收取了淀君和秀赖的盟书。至此,大坂冬之阵结束。
“看样子,事情即将告一段落,中间倒也没有生出什么乱子。”硝烟散尽的二十二夜,二郎三郎心满意足地对风斋和六郎说道。这次又是二郎三郎的完胜,不但破坏了秀忠毁灭丰臣家的计划,挽救了丰臣家,还给了一贯不可一世的淀君一记当头棒喝。今后淀君恐怕永远也不会忘记那次恐怖的炮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许今后她还是改不掉傲慢的本性,但至少面对二郎三郎时,会有所收敛吧。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六郎摇了摇头。六郎已经料到,秀忠又会因愤怒而疯狂。二郎三郎并未虑及于此。这一点造成两人对眼前的局势,在看法上出现了分歧。而秀忠的确在那一夜暴跳如雷。
“还是应该除掉秀忠。”六郎的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可是既然已经明白了二郎三郎的心意,自己在此事上也无法擅专。六郎加强了对参加和谈人员的护卫,暗中派风魔忍者进入了大坂城。如果像常高院这样的重要角色被暗杀了,和谈也会随之瓦解。昨天参加了和谈的木村重成等人的处境,也应该是非常危险的。但令六郎颇感意外是,风魔忍者连刺客的影子都未曾发现。
还有一件怪事。六郎今天混在木村重成一行中,去了秀忠的冈山大营。一见之下,六郎发现秀忠笑容可掬,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垂头丧气的样子。于这个发现很不平常,秀忠心情如此愉快的时候,往往都在酝酿阴谋。他习惯章于用笑容来掩饰险恶的用心。
“他又有什么阴谋?”六郎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别想太多,六郎,咱们这次的胜利,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今夜就彻底放松吧。”二郎三郎这样一说,六郎也无法再坚持己见。是夜,二郎三郎回绝了所有客人,在茶臼山的中军设了一桌酒席。出席者只有二郎三郎、六郎、风斋和阿茶局夫人四人,连本多正纯都未受邀请。
“要是岛左近也在,该有多好。”二郎三郎无数次重复着这句话。
“当然更不能缺了阿梶。”阿茶局夫人忍不住和二郎三郎开了一个小玩笑。酒不醉人,人自醉。二郎三郎又表演起了他那臭名远扬的舞蹈。陪侍酒席的只有几名女忍者,外围的护卫则由风魔负责。几名女忍者非常能够明白二郎三郎此时的心情,她们看着二郎三郎拙劣的舞姿,忍不住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和死去的殿下(家康)简直一模一样。”阿茶局夫人无声地流淌着眼泪。二郎三郎以最快的速度填平了大坂城的外壕。他想家了,哪怕早一刻也好,他想尽快回到自己的家里,和阿梶夫人说说话。另外,二郎三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阿六夫人那年轻曼妙的身体了。
松平忠明、本多忠政、本多康纪等人,被授权处理诸善后事宜。十二月二十三日,拆除大坂城各处防御设施的工程开始了。参加施工的人员,由各地大名根据食禄的多少按比例分担。具体规则如下:一万石到三万石出二十人,三万石到五万石出三十人,五万石到七万石出五十人,七万石到十万石出一百人,十万石到十五万石出二百人,十五万石到二十万石出四百人,二十万石到二十五万石出八百人,二十五万石到三十万石出一千五百人,三十万石到五十万石出二千人,五十万石到一百万石出三千人。
在二郎三郎的督促下,填平外壕的施工速度十分惊人,不仅大坂方面,就连德川方面的将士也对此十分惊讶。在大坂城内甚至出现了恐慌,有人认为大御所的和谈全是谎言,他的目的只是要填平外壕,只要清除了这个最大的障碍,第二天德川大军就会恢复攻城。在一片猜疑声中,没有一个人会想到,二郎三郎这样做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想家了。六郎和风斋当然不在此列,他们完全理解二郎三郎此时的心情。
“看来和谈的结果让他很满意,殿下现在恨不得飞回骏府,向阿梶夫人吹嘘自己的功绩,他简直就像个小孩子。”风斋说道。六郎摇了摇头:“大御所殿下老了,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可他的脑子里却只想着回骏府,咱们可要严加防备才是。”
在和谈结束之后,六郎把二郎三郎的护卫人数增加了一倍。因为他认为,秀忠的最后一招,肯定还是刺杀二郎三郎。在和谈刚刚顺利完成之际,大御所如果被大坂城的一名对和谈心怀不满的浪人刺杀,恐怕德川诸将在悲愤之余,会把大坂城踏为平地。而秀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刺杀二郎三郎,然后丢下一具大坂城浪人的尸体而已。事实上,十二月二十四日黎明时分,在茶臼山大营附近起了火,火头共有五、六处之多。
六郎命统一身着黑甲,头戴黑盔和黑色护面的风魔忍者手持长枪,在中军大帐周围布下了警戒线。营中将士担心火势会波及中军,一时间嘈杂纷纷,有些人跑到了大帐附近。风魔忍者按照六郎的吩咐,严令众人不得靠近,违者杀无赦。
最终火势并未扩散,营中也未发生异常。六郎有些怀疑,难道这出闹剧,只是秀忠的一次试探性的佯攻?在二十四日这一天,施工顺利完成,二郎三郎也于二十五日早晨离开了茶臼山,并在下午四时左右到达京都,进驻了二条城。早先定下的行程并不是这样的,二郎三郎原本应该在二十五日夜半出发。但他在众人正在忙着收拾行装的时候,在清晨突然一身打猎的轻装,带着一群风魔忍者,大摇大摆地穿过大坂城往京都方向呼啸而去。守城的士兵甚至没有弄清这一行人的身份。这是六郎的一计,通过突然改变行程,二郎三郎很可能会和前来刺杀他的刺客擦肩而过。但是六郎失算了,秀忠的谋略超出了他的预期。
秀忠的确派柳生宗矩到茶臼山附近放了火,但在起火后,宗矩仅让一些忍者在中军附近露了露面。二郎三郎回京时,他也派出几队忍者尾随,但秀忠严禁他们和二郎三郎一行发生接触。也就是说,这一系列的行动全都是佯攻。这是秀忠在谋略上的一次进步。放在从前,可能他的计划还会以失败告终。这次的进步,其实并非源自秀忠和宗矩,幕后的军师是本多弥八郎。
本多弥八郎这回站在了秀忠一方。前面提过,“钟铭事件”就是出自弥八郎的策划,本次和谈时他也表示反对。在家康死后一直在扶持二郎三郎的弥八郎,为什么要背叛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比起二郎三郎,他更忠于死去的家康。在弥八郎本人看来,自己的行动并不是一种背叛。
问题的关键在于秀赖。弥八郎对秀赖的成长极为忧虑。弥八郎时至今日,仍然对秀忠毫无信心。如果二郎三郎死了,秀忠依靠自己的能力,将很难攻下大坂城。弥八郎为秀忠出的计策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过度破坏大坂的城防设施,也就是违反和谈协议。二郎三郎和秀赖以及淀君达成的协议是德川方负责填平大坂城的外壕,丰臣方负责拆除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外墙。其中并不包括填平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壕沟。二郎三郎填平了外壕之后,甚至没有忘记将现场打扫干净,然后就心情愉快地回京都去了。也就是说,二郎三郎完美地遵守了协议。
秀忠原本应该先回伏见城,然后返回江户。但他故意在冈山磨磨蹭蹭,见二郎三郎离开之后,他立刻开始着手拆除了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外墙和栅栏。这本是丰臣方的工作,现在却由德川家代劳了。而且,秀忠还毫不客气地命人顺手填平了二之丸和三之丸的壕沟。施工于二十五日开始,大野治长和织田有乐斋闻讯,慌忙向德川方提出了抗议。二郎三郎走前,把对善后工作的管理,委托给了本多正纯。但正纯已经得到了其父弥八郎的授意。他称病拒不接见大坂城的使者。只是派人传话道:“你们在二之丸和三之丸迟迟不开始拆除工作,我方有大批将领急于回国,无暇久候,所以才帮助贵方进行施工。”
淀君也派出了阿玉夫人等贵妇前来抗议。但德川方的成赖隼人不但言语间极其无礼,甚至还出手调戏,抚弄了阿玉夫人的臀部。秀忠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激怒大坂方面。六郎是在二十七日得知此事的。他现在终于弄清了秀忠的真实意图,但为时已晚。二郎三郎一言不发地听完了六郎的报告,长时间的沉默之后,他终于开了口:“这次上了那小子的当了。”
“是。”六郎的回答很明确。他也坦承了自己的失察。“我失策了,我一直认为秀忠的阴谋是刺杀大御所殿下,没想到……敌人的这次行动很漂亮,看来,柳生宗矩也有了长进。”
“不是柳生,”二郎三郎一笑,神情有些寂寞,“这是弥八郎的诡计,从没上过战场的柳生,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智慧。”二郎三郎早就察觉到了,弥八郎已经和自己离心,但没想到他会做到这一步。
“那上野介大人(正纯)也和他父亲站在起了吧?”六郎的话让人很难过。但事实就是事实,正纯受命管理善后工作,没有他的许可,秀忠不可能完成那么耸人听闻的行动。
“应该是吧。现在我身边,除了你们和女人以及孩子们,已经没有别人了。”说完,二郎三郎有些令人意外地笑了。“但这些事也在意料之中,按计划行事吧。尽咱们最大的努力。”二郎三郎表现得很潇洒,只有将胜负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够如此拿得起放得下。
“而且,只为了填平了壕沟,大坂方面不会开战。我们只要说这是正纯的失误,然后加以纠正即可。”不管是三之丸遭到了破坏,还是二之丸遭到了破坏,如果大坂城里的人没有战意,战端就不会再起。二郎三郎断定,秀赖和淀君现在已经战意全消。尽管他们会抗议,但肯定不会主动重新挑起战端。只要自己表示了歉意,并重新修复大坂城,事情大概就会到此为止。
“问题是,浪人们会如何反应。”风斋说道。
同一日的晚上,大坂浪人集团的首脑人物齐聚一堂。有真田幸村、后藤又兵卫、长宗我部盛亲、墙团又卫门、明石全登等人。德川方在毁城行动中的违约,并没有使他们产生动摇,因为他们已经预料到,会出现今天的形势。甚至可以说,他们认为如果不发生类似的事,反而不正常。从最初开始,这些人就没有对和谈抱有任何幻想。
浪人们当初同意和谈,其实也只是缓兵之计。当时大坂城内弹药匮乏,需要时间来补充。现在弹药充足,完全可以一战。被破坏的设施只要修复一下,大坂城依然是一座坚城。况且,修城所需的材料还可以向德川家索要。
通过这次的失败,浪人首脑们还希望淀君可以改变策略,主动出击。先拿下大和地区诸城,然后攻击名古屋,最后再把战火烧向骏府和江户。淀君和秀赖现在应该已经明白,据城坚守只能被动挨打。所以应不会再反对主动出击的方案。现在正是重整旗鼓的最好时机。众人并不畏惧德川方的强势。通过本次战役,大家发现,德川一方的强兵只有上杉景胜,余下的都是些乌合之众。
庆长二十年(一六一五年)正月时,有传闻说,大坂城所属的浪人们在京都放火抢劫。后来又有消息说,这个传闻纯属造谣。真实情况是,有五十名浪人中的顽劣分子,雇船沿淀川而上去了京都。他们在京都无法无天,被
所司代板仓胜重派兵捉拿。因为上岸时浪人们没有付船费就强行离去,所以船夫们把这个消息传回了大坂。在后藤右兵卫和确团右卫门的极力劝阻和恐吓之下,消息终于被压了下来。但由此事不难看出,只要让浪人们有了闲暇,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从这层意思上来看,浪人首脑们当然希望战争早些到来。但淀君等人并不这么想,他们在战争中已经吃够了苦头,现在好不容易和平了,他们决不想主动挑起战争。
庆长二十年(一六一五年)一月三十日,二郎三郎仍在旅途中。离开京都二十七天之后,他才到达了中泉。二郎三郎从未尝试过,如此迟缓地在旅途中行进。一月三日离开京都时,二郎三郎原本归心似箭,想尽早回到骏府,向阿梶夫人倾诉胜利的喜悦。但在途中得知自己为和平所做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之后,二郎三郎放慢了脚步。对他来说,眼前的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有些让人琢磨不透了。
秀忠并不明白二郎三郎此时的心境,他以为二郎三郎是要找自己算账。秀忠在一月二十八日离京之后,此时已到了桑名。他派本多正纯先去见二郎三郎,进行试探。正纯出现在中泉时,是二月一日。正纯在平服之下套了一件白袍,此去他已经做好了切腹的准备。正纯用平淡的语气向二郎三郎报告了大坂的情况,不但二之丸、三之丸的壕沟被填平,连织田有乐斋和大野治长的住宅都遭到了毁坏。二郎三郎始终一言不发,甚至没有一句责备之辞。在正纯结束了报告之后,他立刻就起身入内,再也没有看正纯一眼。对正纯来说,眼前的尴尬比切腹还要难受。他无可奈何之下,黯然离去,返回了桑名。秀忠听正纯说了二郎三郎的反应之后,忍不住开始欢呼雀跃:“他完蛋了,他输得太惨了,已经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正纯难以置信地看着秀忠,转而又看了看同席的父亲弥八郎。弥八郎此时的神情令正纯终生难忘。愤怒、悔恨和无尽的轻蔑,清晰地写在他的脸上,弥八郎无法原谅自己,竟然帮助了这样一个人。秀忠立刻就离开了桑名,与其说他现在已经不惧怕二郎三郎了,不如说他很想看看二郎三郎垂头丧气的样子。二月二日松之驿,三日名古屋,四日冈崎,六日浜松,当秀忠一路狂奔地赶到中泉时,二郎三郎尚未离开。二月七日早晨八点,秀忠一心要看二郎三郎的笑话,便不听弥八郎的劝阻,早早赶到猎场来见二郎三郎。他现在已无须再掩饰自己与生俱来的刻薄本性了。
“这个人怎么永远也长不大呢?”正纯听到了自己父亲的一声叹息。二郎三郎在六郎和风斋的陪伴下,正坐在一张矮凳上,膝上横放着平日里惯用的那支铁铳。左右再无他人,看来是被他遣开了。秀忠带着柳生宗矩,在本多弥八郎父子的陪伴下走了过来。
“站住。”隔着十米左右的距离,二郎三郎喝道。铳口指向了秀忠等人,火绳已经被点燃,正冒着一缕轻烟。
“宗矩你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我的铁铳可不认识你。”宗矩脸色一变,呆立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他知道二郎三郎的本事,在这么近的距离上,即便不是二郎三郎这样的高手,恐怕也很难射不中目标。新阴流中有一种转移敌人注意力的技法,但现在宗矩在二郎三郎杀气的压迫之下,根本不敢尝试使用。杀气同时还笼罩着秀忠和本多父子。弥八郎心头一颤,他又看到了当年一向宗起义时,那个威震敌胆的二郎三郎。弥八郎下意识地大喊了一声:“宗矩!快退!不然就没命了!”
这句话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宗矩的命。宗矩猛醒之后,一个后跃,又一个后跃,接下来还是一个后跃,确认自己已进入了安全的距离之后,他一转身,立刻逃得无影无踪。也就是宗矩这样的高手,能在一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换作常人,肯定在转身的一刻就被击毙了。
“为,为什么……”秀忠结结巴巴地问道。他现在早已将胜利的喜悦抛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有巨大的恐惧。
“忠辉在江户城内遇刺。”二郎三郎说话时依然杀气腾腾。这个情报是他还在茶臼山时,从花井三九郎之子花井义雄处得到的。
“除了宗矩,没人会去刺杀忠辉。”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你秀忠以外,有谁会去刺杀忠辉。而在上次秀忠试图刺杀忠辉时,二郎三郎已经告诉过他,如果再碰忠辉会有什么下场。
“既然不听我的话,就只能杀掉他了。”
“有证据吗?”
“暗杀会留下证据吗?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证据。”
秀忠浑身发抖,现在攻守的形势颠倒了过来。二郎三郎完全不是一副意气消沉的样子,反而好像浑身都充满了斗志。秀忠只得认软服输。其实这只是二郎三郎演的一场戏。当回到骏府,和阿梶夫人一起漫步在被白雪覆盖的庭院里的时候,他看上去完全就像一个死人。
相关热词搜索:影武者·德川家康
下一章:第十七章 大阪夏之阵
上一章:第十五章 基督教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