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年大比
2025-06-22 作者:楞严阁主 来源:楞严阁主作品集 点击:
这时,四周魔生大声欢呼喝采,庆祝蛟魔王和太古鲸神双双获胜。
当真武大帝受挫于太古鲸神时,九源丈入已经非常吃惊,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意外事情,如今黄龙真人又被蛟精击败,不由惊上加惊,暗想这次千年大比接连不断地遭遇妖魔打击,使考场里的仙佛神圣受到永久洗不掉的奇耻大辱。他开始怀疑那两个妖精的身份必有问题,连忙吩咐值坛仙官检查历届蚊鲸两类考生名册,细阅之后,发现蚊魔王已有三万年道行,并于六千年前已经大比及格,照例不准再考。他又发现太古鲸神在数万年前也曾考过一次,但并未中式。后因作孽犯罪,注定在一次东海海底大地震时遭劫,早已除名,怎么此妖竟能活到现在,令人深为不解。
于是九源丈人大声喝道:“蛟精听着!你在六千年前参加大比及格,封为水府真君,为何这次又来冒充考生?”
蛟魔王道:“不错,贫道的绰号水府真君,至于冒充考生,虽属违例,但你们仙家却准许贫道报名应考,也犯了疏忽之罪。”
九源丈人道:“如今既已发觉前误,又被本座点穿,你还是退出大比吧!”
蛟魔道:“不,贫道是来考验你们的武功,所以决不退席,同时还要问你仙家疏忽之罪,如何处罚?”
九源丈人道:“你不肯退席,等一会再与你计较。”
蛟魔王大笑道:“何必等一会!你不妨爽爽快快,现在就与贫道计较,省得夜长多梦。”
九源丈人也不理会蛟魔王的挑衅,对着太古鲸神问道:“你在无数年前也参加过一次大比,是吗?”
太古鲸神道:“是,确有这回事。只因当年大比,考官舞弊徇情,使俺落选,心实不甘。
所以这次再来一试。如果现在不给我中式,俺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九源丈人笑道:“千万年来,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从未听到过像你所讲的这种话。”
太古鲸神道:“让你听听也好,这样就能使你明白,俺是与众不同的。”
九源丈人哂道:“好一个与众不同的鲸妖,当年你作恶多端,早已在东海大地震中除名,不料现在忽又出现,前来寻死,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太古鲸神猛笑道:“当年海底地震,俺只不过颈部受伤,打了一个千万年的小盹而已,并非长眠,怎会丧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怎会再死?你说除名寻死,真是笑话!”
九源丈人怒道:“妖孽且慢得意!”停顿一下,他回转头去,继续道:“拟请佛国降龙罗汉逮捕这个鲸妖!”
一个头如巴斗,眼若铜铃,身长一丈,臂缚金龙的和尚立即应命而出,跳下坛去,准备捉拿太古鲸神。
蓦地,观光客席上飞出了一个黑衣人,直到场中,拦住了降龙罗汉。
这黑衣人刚才与北海龙王敖顺顶嘴作对,并打伤了四个仙界武士,现在又出来捣乱了。
此人也就是多年前曾与真武大帝和降龙罗汉打架的家伙。当他刚才行凶,打伤四个仙界武士以及妄言侮辱北海龙王敖顺的时候,恰巧真武大帝和降龙罗汉都在第一校场,所以谁也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后来他们进入第二校场,也未注意到这个隐没在观光客群中的黑衣人。
现在此人入场,真武大帝骇然道:“这是‘打不死’野仙鬼影子!”(原名桂引子)
坛上的仙佛神圣听了,均各大惊,众目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只听到鬼影子高声道:“大和尚,别来无恙乎?我们又在这里相逢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降龙罗汉合十道:“桂施主,你又来找贫僧的麻烦吗?”
鬼影子大笑道:“不,大和尚请勿误会,我是来劝你快些回去,休管闲事。”
降龙罗汉道:“贫僧职责所在,奉主座之命,来擒鲸妖,请施主不要阻差办公。”
鬼影子正色道:“请问大和尚,鲸神犯了何罪?”
降龙罗汉道:“他是劫后余生之妖,前来应考,倒也不必深究,但藐视主座命令,不守武场秩序,又出言不逊,带头犯上作乱……”
鬼影子立即打断对方的话锋,抢着道:“大和尚言不顺耳,何必再说下去呢?千年武功大比,不是等闲之事,但当局号令朝发夕改,使人无所适从,倒也罢了!比武之时,派出考官,只懂一些三脚猫功夫,连阅武正司也不堪考生一击,怎好为人主考?如此大比,形同儿戏,竟敢自高身份,大言不惭,动辄以什么命令、秩序,犯上作乱等语威胁场中考生,不但他们听不入耳,就是我旁观者也看不入眼,心中不服,所以出来干涉,不准你大和尚以强凌弱。”
降龙罗汉听了,道:“阿弥陀佛!施主,你想怎样?”
鬼影子狂笑道:“那还用问吗?你如想动鲸神一根汗毛,先经过我‘打不死’这一关。”
降龙罗汉合十道:“施主既已插手,谅必不会善罢甘休,而贫僧也有使命在身,不敢知难而退。这样吧!这里碍手碍脚,彼此何不到丈人峰上去商量一个解决办法?”
鬼影子道:“你这和尚,说话文诌诌,何不爽爽气气说,到丈人峰上去打斗,却要说:
商量一个解决办法,使人听了感到刺耳。那么,走吧!”
他说着,立即驾云升空。
降龙罗汉随即向九源丈人和达摩佛各打一个招呼,也驾起祥云而去。
这里太古鲸和蚊魔王得到鬼影子支持,凶焰更盛,频频向九源丈人呐喊,而四周的魔生也跟着叫啸示威,校场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随时有发生暴动可能。
九源丈人心里开始烦闷,因场内的情况渐趋恶劣,而幕后主脑海潮真人与天魁星君却迟迟未颁明文指示,究竟对那批闹事的魔生应用武力对付,还是采取温和手段。
照理那一神一仙不应再坐镇丈人宫中,沉默寡言,任凭这批妖孽猖狂跋扈,即使他们不愿露面,亲自镇压,也应迅发口头命令,以便主考当局采取或文或武的方式。
现在武坛已被魔生包围,消息内外隔绝,九源丈人使用元婴通话,也得不到对方的反应,显然丈人宫里也可能发生了意外事情,以致自顾不暇,否则那两位神仙做事决不会如此昏庸,对这里的情况置之不问不闻。
九源丈人与坛上同僚再三考虑,决定先采取“文”的方式,尽量拖延时间,与那批妖孽敷衍,而暗中却在坛上布置了一座混元太极阵,以防万一魔生进攻时,就能发动积极抵抗,同时对于反守为攻的策略也作妤了准备。
于是九源丈人挺立坛前,高声发言:“鲸妖听着!你虽有鬼影子保护,但也难逃劫数。
现在本座派遣五洋龙母与你周旋,不知你这鲸妖有此胆量吗?”
太古鲸神听了,大笑道:“那雌龙婆有何能耐,敢与本鲸神比武?”
五洋龙母听了,立即纵下坛去,稳立场中,面对太古鲸神,怒目而视。
太古鲸神一看对方是个四十左右的贵妇,面目清秀,态度大方,一身锦衣,高雅华丽,不由大喜,色心油然而生,笑道:“呱!号称龙母,俺还以为你是个龙钟老妇,却不料如此年轻,容貌端正,真是来得好极了!”
五洋龙母淡然道:“什么好极了,谁要你谄媚?”
太古鲸神双目色眯眯地道:“俺一生独居,正要娶个内助,所以你来得好极了。”
五洋龙母大怒道:“逆妖放肆!死到临头,还要口出污言。蠢物,接招!”她说着,立即双手互擦,发出三个响亮的掌心雷,直向鲸神头部轰击。
太古鲸神闻声知警,立即斜跃避开,遂使对方劳而无功,正想还手反攻,忽然他们中间横斜地冲入一个半老徐娘,风韵美妙,犹胜二八佳人,于是双方打斗不得不暂时停止。
那女子向五洋龙母裣衽道:“杀鸡焉用牛刀,恭请师母退坐坛上,还是让后辈来收拾这个孽障吧!”
五洋龙母道:“你不是已考中了德行和武功两科的鳄夫人吗?”
鳄夫人道:“是。”
五洋龙母慎重地道:“你有把握打胜这鲸妖吗?”
鳄夫人道:“晚辈颇有信心。”
若论年龄,鳄夫人要比五洋龙母更大,但在此时此地,前者是新科中式的女考生,后者职掌正阅武司,乃是师座,所以她自称晚辈。
五洋龙母细察这位女门生道行深藏不露,知道必有抵制鲸妖的功力,于是点头道:“那么,你去试打一下也好,不过,要小心,假如力有未逮,立即退走。”她说着,跃上武坛观战。
鳄夫人回转身去,也不说话,准备出手就打。
太古鲸神双手乱摇道:“且慢!”
鳄夫人道:“怎么,你不敢与我动手吗?”
太古鲸神笑道:“去了一个女的,又来了一个女的,只要是雌的,俺岂有不敢动手之理?
可是俺有几句话先要声明。”
鳄夫人道:“有话快说!”
太古鲸神笑嘻嘻道:“彼此都是同场考生,你为何要帮助那龙婆,与我动手?”
鳄夫人道:“以下犯上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太古鲸神对于异性最感兴趣,当年在魔国狂欢大会中,因觊觎葡萄仙子和瑶池十女的美色,巧计追求,献宠反辱,引为终身憾事。刚才他见了五洋龙母,顿起邪心,终于故态复萌,口吐粗言,若非鳄夫人越俎为其座师代庖,则一龙一鲸,必将拼到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为止。现在又见鳄夫人比龙母更为美丽,并且又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女考生,道行必然有限,应付也更容易,所以她虽骂他,而并不生气,却笑脸相迎地道:“美人儿!你敢与俺大战三百回合吗?”
鳄夫人冷冷地道:“三十招,已能制你于死地,何用三百回合!”
太古鲸神听了,又使用头脑里的小聪明,暗想道:“这里众目昭彰,不便对她调戏。还是引她到偏僻的山坳里去,然后设法擒之,自己就可任所欲为了。打定主意,他故意不屑地道:“美人儿!青天白日之下,不要说梦话了,俺太古鲸神,如果现出原状,身长二百余里,高逾千丈,犹如一座大山,道行变化无穷,功力无所不能,怎会在三十招之内,给你这个弱不禁风的美人儿打死?假如你真的有此能耐,俺即使死了,口眼也闭。”
鳄夫人道:“不必多言,领死吧!”她说着,挥掌作势,正想攻击,却被对方高声阻止。
“且慢!”太古鲸神道。
“何故?”鳄夫人道。
“这里广场虽大,却也无法容纳俺的原形。我们何不到对面山坳,决一死战,既可使俺自由展施功力,又不妨碍这里另外的正事进行,但只怕你美人儿胆小如鼠,不敢同意俺的提议。”太古鲸神道。
“我不反对你的葬身之地,由你自己选择。”鳄夫人道。
“那么,走!”太古鲸神只要对方不反对,已很高兴,也无暇去体会她的语中之意。
于是他们各驾轻雾,男前女后,飞越丈人峰,不知到哪里去搏斗了。
现在,这里,蛟魔王已经准备要大显身手了。他高声喝道:“九源丈人听着!言归正传,我们不但反对大比暂停,而且还要测验你们这比试官的武功是否及格。”
九源丈人听了,默默无言。
蛟魔王再说了一遍。
对方又无反应。
过了一会,蛟魔王怒道:“如果说了第三遍之后,主座再不伸出头来讲话,莫怪贫道放肆。”
九源丈人依然没有回答,但五洋龙母却挺身而出,走到坛前,道:“蛟魔王稍安毋躁,座主现有要事办理,对于你的建议,不久必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蛟魔王听了,只得耐心等候,但他却补充道:“请龙母转告座主,贫道的忍耐性并不坚强。”
为什么九源丈人对于蛟魔王的挑衅和威胁置若罔闻,哑口无言?难道他已被那蛟精吓倒,不敢开腔吗?
不,不是的。
不久之前,九源丈人听到“空谷传声”,得悉凤麟洲已被魔国妖煞海东青和那批参加千年大比的麟凤两族考生武力占领,仙佛神圣受到严重损失。据说弱水真人率领伤残离洲遁逃,不知去向,洲上的奇珍异物,例如神药百种,青如碧玉的连金泥(即续弦胶),入水不沉,人火不焦的毛裘,以及夜光常满杯等,都被群妖抢劫一空,满载而归魔国。
自古以来,凤麟洲上多凤麟,千千万万各为群,与仙家同栖多年,均已修得仙气,练成人形,但如今都受到魔生游说引诱,自愿或被迫脱离仙界,投降魔国了。现在凤麟洲已是妖魔精怪的世界,所有仙家全部撤离,情况混乱不堪。
九源丈人得到这个消息后,惊骇非凡,立即告知同僚和下属,各作最坏的打算,在必要时大开杀戒。
正当他忙于与仙佛神圣交换意见时,蛟魔王连连发问,使他无暇回答,虽有五洋龙母出面敷衍一下,但时间也不可能拖延太久,否则,那批妖魔必然要发动乱事。
此外,九源丈人又发现本洲的丈人峰上,有许多来历不明的人物出没窥视,显然他们必是妖魔精怪意图不轨,好在那边也有许多仙家驻守,暂时可保无虞,而唯一使他担心的乃是降龙罗汉与鬼影子前往丈人峰较量,到这时还来回来,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坛上的仙佛神圣,商量结果,认为今日之事,流血不可避免,决定乘对方要求考验武功的机会,不惜全力搏杀,诛其元凶,赦其从犯,才能消弭祸事。于是九源丈人起身走到坛前,高声道:“蛟魔王听着!本主座接受你考验仙家武功的要求。”
蛟魔王道:“那好极了!”
九源丈人道:“个别考验,还是集体比武?”
蛟魔王道:“考生众多,个别打斗,浪费时间,贫道提议集体比武。”
九源丈人道:“集体比武也应有一个步骤,但不知你要用何种方式?”
蛟魔王道:“贫道想摆设一座阵图,拟请你们仙家前来破阵。”
九源丈人道:“好主意!不知是什么阵图?”
蛟魔王道:“你等着瞧吧!”
他说着,把手一挥,四周魔生立即出动,另外又从旁观客席上窜出一部分人物凑数,大夥儿忙碌了一炷香的时间,最后他接着道:“试问主座,识得此阵否?”
这里坛上的仙佛神圣都站立起来,观着这座阵图。
九源丈人笑道:“蛟精布阵,脱不了原形,只不过是一字长蛇阵而已。”
蛟魔王听了,面现喜色,问道:“主座敢破阵否?”
九源丈人道:“区区小阵,何足道哉!”
蛟魔王大笑道:“主座休要夸口,贫道正要试试你的法道如何?”他说着,返身退入阵中,等待仙家前去破阵。
九源丈人低声道:“此阵暗寓玄机,甚为古怪,看似一字长蛇,实非一字长蛇,不知各位道友有何高见?”
五洋龙母道:“主座的话不错,若是一字长蛇,只要攻其首尾,中央突破。三路同时出击,即可打破此阵,但事实上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真武大帝道:“当年本神麾下的龟蛇二将,在尚未叛奔魔国之前,曾经讨论蛇阵的变化:
一字可变十字,十字可变二十字,二十可变三十,三十可变四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座长蛇阵变成了多头多尾,就不容易攻打了。”
北海龙王敖顺道:“根据蛇阵原则,一字长蛇并不规定一条长蛇的阵形,可能是一条无尾的两头蛇,也可能是甲乙二蛇合而为一,那就是它们的另一头和另一尾,互相隐藏在蛇腹之下,看起来使人发生错觉,好像只是一条蛇形,使攻阵者不察,往往被诱上当。此外,一字长蛇,又可加添四脚,变成了一体四脚,能缩能伸的长蛇阵。诸如此类,变化无穷,所以在我们攻阵之前,必须仔细观察,谋而后动,否则入其陷阱,中其狡计,立即被困,无法脱身,生死受敌支配,则悔之晚矣。”
九源丈人道:“各位道友说得不错……”说到这里,他沉吟一下,继续道:“恢本座看来,这一字长蛇阵势确甚奇特,我们攻入其中,它随时有变成十,二十,三十或四十字阵形的可能,但不可能变幻两头蛇,双蛇合一,或四脚伸缩的蛇阵,不知各位之意如何?”
真武大帝道:“本神也有同感。”
九源丈人道:“达摩佛兄,为何不发一言?”
达摩佛道:“本佛对于阵图,从未参研,所以不敢置喙。若蒙调派降妖除魔,则愿充前驱。”
九源丈人道:“本座现在发令攻阵,拟请达摩佛兄,在坛上以双掌指挥四伽蓝和十揭帝进攻蛇头……”他说着,走了过去,轻声对达摩佛耳语几句,后者点头会意,立即开始调度。
九源丈人又命五洋龙母率领水国武士五十名攻打蛇尾,并面授机宜,以防蛇阵变化。
九源丈人派遣地仙红苗道人,玉石仙姑,火浣公,青丘真人和水仙客,统领四方黄巾力士二十名,攻击蛇阵中部。
九源丈人请北海龙王敖顺在坛上挥旗指示蛇阵变化的形势和方向。
九源丈人密遣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隐入云端,听候命令。
其他神仙,例如真武大帝,金孩儿,昆吾真人,紫石老人,空空道长以及许多仙界试官,四方黄巾力士,仙家武士等都作后备,万—一蛇阵阵形变化,立即出动增援,分别打击有关阵门。
九源丈人调派已毕,武场上仙妖双方列阵对峙,武斗一触即发,形势突趋紧张。
这时,武坛上只有九源丈人,达摩佛,敖顺,地文星君,六丁六甲以及许多仙吏、力士、武士等,充任指挥和护坛。
接着,九源丈人走到坛前,高声道:“这次千年大比德行武功两科入选的五十名……”
他忽然想起鳄夫人并不在场,于是改口道:“四十九名考生听着!你们现在无事,请即退出校场,不必在此逗留,以免发生意外危险。”
那边所有的中式考生听了,连忙纷纷退出校场,但只有一个清白山的蟒公却按身不动,依然坐着观看。
九源丈人以为这蟒公或许是要等到鳄夫人回来之后,才退出校场,所以也不再催他。
这时,护场仙吏挂起战旗,浩浩荡荡,随风飘动。
咚咚咚……
擂鼓三通,武斗开始!
蛟魔王一看时间已到,立即发动阵势,扩大阵地,但见蛇形蜿蜒,毒雾迷漫,蛇口大开,黑气冲霄,犹如择人而噬,蛇尾摇摆,发出呼呼风声,刮得武场走沙飞石,同时,四周隐约地透露一片仙氛,显然阵中尚有许多道行玄妙,功力高深的人物助战。
九源丈人等看了,心中暗惊。
仙吏把旗一挥,云端的雷公电母和风伯雨师,立即雷轰电殛,发出狂风暴雨,声势惊天动地,使人魂飞魄散。
达摩佛双掌合十,作为暗示,坛下四伽蓝,十揭帝,手握武器,奋勇地冲入蛇口,阵门立即关闭。后面五洋龙母高举九头龙杖,率领五十水国武士,横击蛇尾,同时红苗道人,玉石仙姑,火浣公,青丘真人以及水仙客等各领黄巾力士四名,分别合力截击蛇阵中部左右两侧。
仙方的力量如此雄厚,威力非同小可,若是普通妖魔精怪,早已被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但对方却是魔国的精兵猛将,道行功力,可与仙佛神圣颉顽,所以这场激烈武斗,仅次于二千多年前通天教主的诛仙阵和万仙阵,而另有变化多端,则比以上两阵大战,更为凶猛。
蛟魔王在风雨雷电交击之际,突然化作了身长三丈八尺的巨人,高立阵中,施展移雷转电之术,把雷公的雷,电母的电,转移到校场之外,轰毁了由仙匠神工所新建的聚奎殿上层——登仙堂,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坍墙倒屋之声,击得碧玉瓦,钻石砖,黄金柱,翡翠栏,成为大小碎片,纷纷坠落,五花三飞,散布满地,这使雷电二神大吃一惊。立即停止攻击,呆立云端,一筹莫展。
风伯雨师失去了雷电之助,威力大减,除了风伯,只能把蛇阵周围的毒雾黑气吹散之外,雨师则成事不足,毫无贡献,只得袖手旁观,暂停行动。
风伯吹散了毒雾和黑气,使坛上九源丈人等就能看清楚己方攻阵,以及对方守阵的一切行动,攻守双方的每一分子,都使出浑身解数,丝毫不留余力,斗争激烈,喊杀之声地动山摇。
根据九源丈人的观察,攻击蛇阵的头尾,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而两侧腹部的攻击是己方主力所在,却占尽优势,并且打伤了几个妖魔。由于腹部受到压迫,阵头阵尾的守方大受牵制,威力难展,所以不久之后,也逐渐转处下风。若攻方能将蛇腹截断,中央突破,两侧会师,这座一字长蛇阵就要瓦解了。
蛟魔王发觉情势不妙,败象渐露,于是大喝一声,双手摆动,立即改变阵形。
不出仙方所料,此阵在顷刻之间变成了双头交叉的一个斜形十字阵,使它的威力增了一倍。
北海龙王挥旗指示方向,同时攻方早有准备,一看蛟魔王变阵作战,立即分兵奋击,企图在守方阵脚尚未稳定时,予以捣乱,但也未能如愿,因那些妖魔精怪,平时训练纯熟,作战经验丰富,应付攻方的突然冲截尚能胜任,直到阵脚稳定后,就有余力反击,于是斗争更为猛烈。
如果攻方在战前不知阵势变化,胸无成竹,这时已遭败绩了。
坛上九源丈人见到蛟魔王将阵形由一变十,心中甚喜,认为那蛟精的下一步骤,必将阵形改为廿字,这样变化下去,己方取胜的希望转浓。
当时,坛下仙妖武斗正殷,风伯也在高空助威,双方杀得天翻地覆,你死我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失去了慈仁心、恻隐心和饶恕心,同时大家都产生了凶恶性、残暴性和嗜杀性,妖魔精怪个个都是疯子,而仙佛神圣也不例外。
战斗良久,蛟魔王发觉己方改变阵形后,依然未能转占优势,且伤亡数字也比对方更多,终于忍耐不住,又摇摆双手,阵形立即变为歪体的廿字,这使攻方又要化费许多力气和精神,才能稍为适应新的环境,经过了一番苦斗,总算恢复了主动的攻击能力。
这时,守方已投入了一批生力军,将伤亡者替换出来,而攻方也采取同样步骤,使战况进入了白热化。出于意外,守方的这批生力军个个都是惯战能将,立即扭转了局势,把攻方围困起来,处于挨打地步。
九源丈人看到己方战士,在阵中艰苦挣扎,危机重重,不由吃惊,连忙派遣真武大帝、金孩儿、昆吾真人、紫石老人和空空道长等五位神仙,统领仙界试官,武士和黄巾力士等约计百名,分别支援蛇阵的头腹尾各部门,并指示他们应如何对付守方改变阵形为卅字时的计策。
这是孤注一掷的战略。
为什么九源丈人会使用这一着危棋呢?
由于听到了空谷传音,他知道镇守丈人宫的海潮真人等已被魔国元帅——魔煞南宫操率兵包围,处境万分险恶。这里,蛇阵斗争正在要紧关头,一时抽不出援兵,所以为了速战速决,他不惜调动后备军力,希望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一鼓作气地把这座蛇阵击破,然后移师支援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宫之围。
这时,九源丈人非常注意观光客席上的许多人物,只怕他们之中尚有魔国高手在暗地里指挥。如果是这样的话,本洲的前途就非常危险,可能也会蹈凤麟洲的覆辙,被魔兵占领。
过了一会,那边观光席上一片静寂,毫无反应,这使九源丈人稍觉安心。这里坛下,蛇阵中战局稳定,双方胜败难分,暂时僵持着。
空谷传音,不绝如缕,它是海内十一洲三岛互通消息的暗号,惟有九源丈人熟悉此中内容。刚才他因忙于调派军力,无暇抽身接听。此刻他觉得己方攻势逐渐强盛,颇有获胜把握,于是倾耳细听空谷传音,不由面色大变,原来他已听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
东海中的生洲、祖洲和瀛洲,已被魔国西方主将司徒文率领属下红毛女,陆虎,周奇以及伍本等一百零八个精煞征服占领,打伤仙家甚多,所有三洲的不死之草和神芝(当年秦皇劳师动众,欲求一草而不可得),都为他们采摘殆尽。还有函醴泉,饮之令人长生,不但也为他们大饮特饮,而且灌入大桶,数以万计,运往魔国。
魔国北方元首杜充,率领属下二百五十六名怪煞,乘仙伯真公前去参观千年大比的机会,侵入玄洲,击伤许多仙家,铲平了凤山,烧毁太玄仙宫,劫去金芝玉草不计其数。
魔国东北方魁首孟元,带领了麾下一千零二十四名乱神,攻占了炎洲,把洲上的仙家全部驱逐,又捕杀或活捉许多风生兽和火光兽。那两种神兽乃是仙界珍物,取前者的脑和菊花服之,能延寿五百年,拔后者之毛,可织火浣布,制成衣服,入火不焚,且能永远保持洁净。
长洲和元洲也同时被魔国西南方“统领”铁金刚将军的属下——司马仲弓和欧阳头陀,各率一千多名力士,分别攻陷。长洲的天真仙女自知不敌,携带子一群女仙子及时逃走,未为所辱。司马仲弓兵不血刃,入驻紫府宫,作为司令部。洲上许多二千围的大树,以及仙草灵药等,被那批力士砍斩采摘,损失惨重。欧阳头陀在元洲凶性狂发,打伤不少仙家,并大吃仙芝,狂饮犹如蜜浆的玄涧之水,使他无端端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行突飞猛进。
流洲和聚窟洲都在西海之中,也都已沦陷于魔国西北方总管温戎将军之手。他率领了属下五千零九十六名散神,倾巢而出,实行突击,使洲上仙家措手不及,无法抵抗,纷纷逃亡。
流洲所产铁矿,铸成宝剑,锋利非凡,割玉如割泥,那批散神正拟开矿造剑。聚窟洲的狮鹿以及长牙铜头铁额之兽,都与魔国臣民同族同类,早为通天教主所觊觎,誓欲收归国有。此外,还有许多花叶香闻数百里的返魂树,为仙界灵物,若以此香去薰死人,立即复活,所以叫做却死香。那些奇兽异木现已尽入妖魔之手。
现在,九源丈人听了这些坏消息,惊悸不已,心神难以安定,想不到通天教主竟敢有此斗胆,藐视天国法律,仙国邦交,妄兴无名之师,不宣而战,侵略海内十一洲仙境,使魔国扩展版图,真是无法无天,不仁不义,到了极点,但玉帝和太上老君为何不乘那些妖魔立足尚未稳定之际,速派援兵,恢复失地?
他沉吟长久,想不通此中道理,但也不将那坏消息告诉达摩佛和敖顺,以免扰乱他们指示攻阵的心神。接着他举目观察坛下的战况。
这时,仙方攻势极为凌厉,魔方阵脚已呈摇动现象,这使九源丈人的心里稍觉宽慰,决定在必要时亲自出手,消灭这批妖孽,以便保卫本洲安全。
蛟魔王发觉己方战事渐露败象,似乎有恃无恐,心里毫不惊慌,于是双手挥动,阵容瞬息变形,将廿字阵改为井字阵形,而并非改成卅字。这一变化,真是出人意表,使九源丈人预定的攻阵计划和指示全部失效,不禁大为吃惊。
顷刻之间,攻方主力已进入井字蛇阵的陷阱之中,左冲右突,艰苦困斗,但始终脱不出那井字中间的空框子。在井字以外的许多仙圣也受到阵头和阵尾的守方严密牵制,自顾不暇,怎有余力去救陷阱里的同胞?因此,九源丈人、达摩佛和北海龙王敖顺都感到焦急万分,除那三位仙佛神同时亲自出场外,已无第二条可走了。
蓦地,天空层云密布,云端坠下一个小型的物体,如球非球,似石非石,但起初谁也没有注意它。
这时,蛟魔王看到自己稳操胜券,心中大喜,得意洋洋,高声道:“九源丈人听着!现在你的主力已成瓮中之鳖,只要贫道作出举手之势,他们就难逃劫数,命归黄泉。如果你肯答应条件,贫道立刻解围,放他们一条生路。”
九源丈人还未回答,但那空中坠下的物体渐渐地大起来了,到了离开地面数百尺的高空时,大家才发觉它好像是一座带着血腥气的小山,正向蛟魔王的头顶压下。
蛟魔王艺高胆大,见此情形,不慌不忙,双掌向上一托,把那庞然大物牢牢托住,原来它是一颗大鲸头,鲜血淋漓,腥气令人恶心。
九源丈人心中大喜,高声道:“太古鲸神恶贯满盈,已被鳄夫人诛杀了。”
蛟魔王正想抛掉鲸头,忽然那边校场凌空飞来一个黑脸老翁,刺出一剑,正中了蛟魔王的头部,剑从后脑刺进去,面门出来,鲜血直流,但他无暇抽回宝剑,人已经飞跃而退,驾了青云,向南方如飞逃去,因当时有四五个妖魔人物,迅速地从观光客席上跃出,也立即驾起青云,大声呼喝着,前去追赶。
那黑脸老翁非谁,乃考中本届千年大比第一名,即人间科举时代所谓新科文武状元,清白山蟒公是也。他奉了古仙眇真人之命,会同鳄夫人前来诛杀蛟魔王和太古鲸神,为天上消灾,人间造福。
劫数已到,无可逃避,如果蛟魔王不逞威显能,卖弄本事,去托接太古鲸神的头颅,则蟒公道行虽高,功力虽强,也无法在群魔环伺之下,一击得手。蛟魔王双手托住像一座小山那样的大鲸头,而它又是从高空坠下,重量何止万钧,他却能抵得住这种压力,道行之高已属不可思议,不料变生意外,蟒公忽来暗算,等到他发觉脑后剑风,想要抛弃鲸头,时间已经不及,突感痛彻心肺,自己的头部已被蟒公刺穿,不禁双臂一软,鲸头随即滑落地上,打乱了蛇阵的阵形。他惨叫一声,响彻云霄,但依然稳立着,还想挣扎,正要自去拔剑,但立即被观光客席上的神医子高声阻止道:“住手!我来救你!”声到人到,可惜迟了一步,那站在云端观战的雷公和电母一看机不可失,连忙发动猛烈雷电,五响霹雳,电光闪闪,但这时蛟魔王受伤甚重,神昏智迷,无法施展移雷转电之术,遂使雷公电母初次得手,五雷击中蛟头,把它打得焦烂,血肉糊涂,立即现出原状,乃是一条混身锦鳞的独角巨蛟,身长千丈,粗约十围。
神医子一看此景,知道无法抢救,只得怏怏退去。
这时,蛇阵失去了指挥的头儿,所谓蛇无首而不行,阵势转动迟钝,同时群魔心理上也大受打击,斗争力大为减低,但此消彼长,攻方则勇气百倍,努力冲杀,蛇阵立即瓦解,死伤惨重,若非观光客席上拥出大批妖魔人物,前来支援,只怕魔方还要受到更大的损失。
此刻,蛇阵虽已被破去,仙魔两方不但依然继续混战不已,而目斗争比刚才攻阵和守阵时更为激烈,这是由于魔方增援了数百名伪装观光客的生力军,仙方破阵后的胜利只不过昙花一现而已,瞬息之际,又被包围,难以脱身。
那批伪装观光客的妖魔人物,几乎都是魔国的高手,而其中尤以撼天陷地二位煞神最为突出,他们的道行和武功,联合起来,已能使神圣侧目而视,仙佛避道而行。刚才撼天煞神因晨间贪饮几瓶仙酒,醉醺醺地坐在观光客席上,非常赏识蛇阵的布置,认为无懈可击,深信必能击败仙方无疑,所以安心地打起盹来,怎知变生不测,蛟魔王遇刺受伤,又被五雷击顶,他方才被霹雳巨响惊醒,瞪眼一看,蛟精已现原状死亡,不由大怒,立即腾云升空,去打雷公电母,不到一个回合,夺得了前者的雷鼓,以及后者手中的两个电镜之一。
雷电二神正为击毙蛟精而感到高兴,不料一个凶恶怪物忽然降临,进行突击,不知是何方神圣,仓猝抵抗,恨力有未逮,武器瞬息被夺,才看清楚对方乃是撼天煞神,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把电母拉在背上,负着她,展开两肩双翅,拚命飞逃而去,气得那煞神破口大骂,一边催云追赶。当时风伯雨师早已知道来者的身份,吓得不战而退,预先隐入层云躲避,直到煞神去追雷电二神,才敢现身,慌忙从相反的方向逃走。
刚才武坛上的九源丈人、达摩佛和北海龙王敖顺等,最初见到己方的主力被困于井字蛇阵的陷阱中,进退维谷,狼狈不堪,心里焦急万分,又受到蛟魔王出言威胁,不禁怒气填膺,正拟亲自出马,希望挽救颓势。后因太古鲸神授首,蟒公不速而至,刺中蛟头,接着雷电二神合击得手,以及大破蛇阵,喜事接踵而来,顿时心中大悦,以为歼灭妖孽易如反掌,同时又可抽调兵力,援助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宫之围。出人意表,但又在意料之中,果然有许多伪装观光客的妖魔人物,成群参战,实力雄厚,遂使己方的战局渐处劣势,不久即将反胜为败,而那三位仙佛神也随之转喜为忧。
忽然,校场外面的远处,火光烛天,估计地位和方向,好像是丈人宫失火了。
接着,隆隆之声不绝于耳,但这并非雷声,而是高矗云霄的丈人峰突然低了一倍,原来是山崩了。
九源丈人见此变化,方寸大乱,知道丈人宫已被南宫操攻破,海潮真人必败无疑,他连忙把手一挥,命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合力出击,以助威势,不料天空毫无反应,又知天上四神也已出事了。不由惊上加惊,于是仙佛神三位一体,联手立即跃下坛去,参加混战。
三位仙佛神之中,九源丈人道行最高,武功却不及达摩佛,而敖顺则较为逊色。如今他们合力出击,攻势非常凌厉,拳脚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对方死伤累累,避易而退。陷地煞神见了大怒,立即飞跃而来,接住了达摩佛大战,于是群魔手持武器又一拥而上,把九源丈人和敖顺围在核心,双方恶斗不已。
忽然,半空中响了一声狮子吼,声到人到,一个隆鼻、深目、广颊、高额,头如巴斗的大和尚自天而降,此僧非谁,乃是降龙罗汉,接着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黄大仙接踵而至,立即参战。
降龙罗汉举目向四周巡视一遍,看到达摩佛正与陷地煞神大战,不分胜败,连忙赶了过去助佛斗煞,不久,陷地煞神双手难敌四拳,心里急躁异常,暗骂撼天煞神为何不来助战,否则天地双煞联手,一定可以打败这两个贼秃,念头一动,意志分散,被达摩佛挥掌击中肩部,身形歪斜,右冲三步,脚步尚未站稳,又被降龙罗汉飞腿踢中头颅,立即开花,脑浆和鲜血混合直流,翻倒地上,死于非命。
达摩佛和降龙罗汉口念:“阿弥陀佛!”,表示开了杀戒,向佛祖忏悔。接着他们又去作战。
这时,哪吒等已杀入重围,与九源丈人和敖顺会合,并肩与群魔作战。
群魔之中,除了龙龟二族的考生外,另有高手颇多,例如:白毛公主,李元,吴本,李奕,彭宁,魔道人,周普,赤眉仙姑,火头陀,黄头公,哈哈和尚,十目真人,公孙先生,阿弥,焦熊等,乃是七十二魔煞中的著名人物,道行武功都已超凡入圣。野仙方面有郎三妹,王麻,王元,绿毛大仙,白痴大仙,纯青子,平凡子,元寿子,享行子,利孟子,贞力子,多手道人等,散人阶级约计萧山,王兰,白生,雪和尚,土木书生,白统,沈三保和独臂居士,再加上红蓝二位狂客,他们乔装观光客,混入千年大比的武场。此外,还有仙佛神见了都要感到头痛的“天不怕”郝道子,和“打不死”鬼影子,这时,虽未参加作战,却来扰乱秩序,混水摸鱼。魔方的实力如此雄厚,怎会把那批仙佛神圣放在心上。
现在暂时搁下仙魔混战,先补述降龙罗汉与鬼影子同赴丈人峰打斗,为何忽又回来呢?
还有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和黄大仙等已去支援凤麟洲。为什么也去而复返呢?
详细的情况是这样……
当降龙罗汉与鬼影子驾云到达丈人峰的高空时,后者拨开云脚,向下一望,只见峰顶已有许多妖魔人物,三五成群,徘徊于山石树林之间。他心里明白,开口道:“大和尚,我们不必下去,就在云端比划如何?”
降龙罗汉道:“不,层云飘浮,不够结实,还是到后山旷野,地基巩固,施展武功比较方便。”
他之所以要选择后山旷野,不愿在云端比武,是由于对方是个鬼灵精,身形轻捷,纵跳如飞,很难捉摸,而自己则魁梧奇形,武功又属刚强门路,适宜于地面作战。
鬼影子听了,笑道:“大和尚倒也聪明,不敢在云端与我较量,避免以柔制刚,使你吃亏……好,我不要占便宜,就依你到后山旷野去。”
他说着,催云先行,后面跟随着降龙罗汉。
到了目的地,他们弃云降落地上,面对面相距五丈立定。
鬼影子道:“大和尚,上次交手,你有帮友,也无奈我何,这次,你单我只,只怕你要倒运了。佛门秘技,尽管施展出来,让我再度领教。”
降龙罗汉知道这家伙诡计多端,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所以处处谨慎,也不答话,立即劈出一掌,凌厉无比,掌风到处,呼呼作响,飞沙走石,山谷震动。
鬼影子不敢硬斗,立脚斜跃避开,窜到对方的背后,乘机反击对方光秃秃的后脑。
那罗汉转身接战,鬼影子左避右躲,前纵后跃,顺便伸出冷拳,往往为其所乘,气得前者呱呱大叫,苦在有力无处用。
他想放出那条缠在臂上的小金龙,对付鬼影子,但此鬼早已准备了金光闪耀的匝龙圈,拿在手中一扬,笑道:“大和尚,你敢放金龙吗?”
他默然无言,挥掌连发三雷,鬼影子不甘示弱,也回敬了三个掌心雷,六雷相撞,电光闪闪,声震山壑,响彻云霄,势均力敌,俱各无功。
他发出了狮子吼,意欲扰其心神,惊其魂魄,但鬼影子稳定原处,置若罔闻,反使他自己面红耳赤,消耗精原神,这等于顶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总而言之,不论他施展任何佛门秘技,对鬼影子言,都是白费气力,无济于事。他想歇手不打,离开现场,但也为对方所阻,使他不得不被迫继续纠缠,真是欲罢不能,有苦难诉。
正邪在此打斗,形同游击,大战小斗,不下三千回合,降龙罗汉始终未占上风,而且还吃了一些小亏,这可能是鬼影子投鼠忌器,加以情让。
蓦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丈人山脚渐渐震动,一尺,三尺,五尺……缓缓陷入地底,不久,丈人峰低了一倍,半山旷野几乎变成了山脚平地。
降龙罗汉见此情形,大惊道:“地震了!”
鬼影子笑道:“大和尚,胆量真小,这不过是敝友江帆的杰作而已。”
降龙罗汉骇然道:“你说是野仙‘踏崩泰山’江帆?”
鬼影子还来回答,忽然近处山坳里传出来一个声音:“不错,是他!”
当真武大帝受挫于太古鲸神时,九源丈入已经非常吃惊,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意外事情,如今黄龙真人又被蛟精击败,不由惊上加惊,暗想这次千年大比接连不断地遭遇妖魔打击,使考场里的仙佛神圣受到永久洗不掉的奇耻大辱。他开始怀疑那两个妖精的身份必有问题,连忙吩咐值坛仙官检查历届蚊鲸两类考生名册,细阅之后,发现蚊魔王已有三万年道行,并于六千年前已经大比及格,照例不准再考。他又发现太古鲸神在数万年前也曾考过一次,但并未中式。后因作孽犯罪,注定在一次东海海底大地震时遭劫,早已除名,怎么此妖竟能活到现在,令人深为不解。
于是九源丈人大声喝道:“蛟精听着!你在六千年前参加大比及格,封为水府真君,为何这次又来冒充考生?”
蛟魔王道:“不错,贫道的绰号水府真君,至于冒充考生,虽属违例,但你们仙家却准许贫道报名应考,也犯了疏忽之罪。”
九源丈人道:“如今既已发觉前误,又被本座点穿,你还是退出大比吧!”
蛟魔道:“不,贫道是来考验你们的武功,所以决不退席,同时还要问你仙家疏忽之罪,如何处罚?”
九源丈人道:“你不肯退席,等一会再与你计较。”
蛟魔王大笑道:“何必等一会!你不妨爽爽快快,现在就与贫道计较,省得夜长多梦。”
九源丈人也不理会蛟魔王的挑衅,对着太古鲸神问道:“你在无数年前也参加过一次大比,是吗?”
太古鲸神道:“是,确有这回事。只因当年大比,考官舞弊徇情,使俺落选,心实不甘。
所以这次再来一试。如果现在不给我中式,俺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九源丈人笑道:“千万年来,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从未听到过像你所讲的这种话。”
太古鲸神道:“让你听听也好,这样就能使你明白,俺是与众不同的。”
九源丈人哂道:“好一个与众不同的鲸妖,当年你作恶多端,早已在东海大地震中除名,不料现在忽又出现,前来寻死,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太古鲸神猛笑道:“当年海底地震,俺只不过颈部受伤,打了一个千万年的小盹而已,并非长眠,怎会丧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怎会再死?你说除名寻死,真是笑话!”
九源丈人怒道:“妖孽且慢得意!”停顿一下,他回转头去,继续道:“拟请佛国降龙罗汉逮捕这个鲸妖!”
一个头如巴斗,眼若铜铃,身长一丈,臂缚金龙的和尚立即应命而出,跳下坛去,准备捉拿太古鲸神。
蓦地,观光客席上飞出了一个黑衣人,直到场中,拦住了降龙罗汉。
这黑衣人刚才与北海龙王敖顺顶嘴作对,并打伤了四个仙界武士,现在又出来捣乱了。
此人也就是多年前曾与真武大帝和降龙罗汉打架的家伙。当他刚才行凶,打伤四个仙界武士以及妄言侮辱北海龙王敖顺的时候,恰巧真武大帝和降龙罗汉都在第一校场,所以谁也不知他是何方神圣,后来他们进入第二校场,也未注意到这个隐没在观光客群中的黑衣人。
现在此人入场,真武大帝骇然道:“这是‘打不死’野仙鬼影子!”(原名桂引子)
坛上的仙佛神圣听了,均各大惊,众目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只听到鬼影子高声道:“大和尚,别来无恙乎?我们又在这里相逢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降龙罗汉合十道:“桂施主,你又来找贫僧的麻烦吗?”
鬼影子大笑道:“不,大和尚请勿误会,我是来劝你快些回去,休管闲事。”
降龙罗汉道:“贫僧职责所在,奉主座之命,来擒鲸妖,请施主不要阻差办公。”
鬼影子正色道:“请问大和尚,鲸神犯了何罪?”
降龙罗汉道:“他是劫后余生之妖,前来应考,倒也不必深究,但藐视主座命令,不守武场秩序,又出言不逊,带头犯上作乱……”
鬼影子立即打断对方的话锋,抢着道:“大和尚言不顺耳,何必再说下去呢?千年武功大比,不是等闲之事,但当局号令朝发夕改,使人无所适从,倒也罢了!比武之时,派出考官,只懂一些三脚猫功夫,连阅武正司也不堪考生一击,怎好为人主考?如此大比,形同儿戏,竟敢自高身份,大言不惭,动辄以什么命令、秩序,犯上作乱等语威胁场中考生,不但他们听不入耳,就是我旁观者也看不入眼,心中不服,所以出来干涉,不准你大和尚以强凌弱。”
降龙罗汉听了,道:“阿弥陀佛!施主,你想怎样?”
鬼影子狂笑道:“那还用问吗?你如想动鲸神一根汗毛,先经过我‘打不死’这一关。”
降龙罗汉合十道:“施主既已插手,谅必不会善罢甘休,而贫僧也有使命在身,不敢知难而退。这样吧!这里碍手碍脚,彼此何不到丈人峰上去商量一个解决办法?”
鬼影子道:“你这和尚,说话文诌诌,何不爽爽气气说,到丈人峰上去打斗,却要说:
商量一个解决办法,使人听了感到刺耳。那么,走吧!”
他说着,立即驾云升空。
降龙罗汉随即向九源丈人和达摩佛各打一个招呼,也驾起祥云而去。
这里太古鲸和蚊魔王得到鬼影子支持,凶焰更盛,频频向九源丈人呐喊,而四周的魔生也跟着叫啸示威,校场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随时有发生暴动可能。
九源丈人心里开始烦闷,因场内的情况渐趋恶劣,而幕后主脑海潮真人与天魁星君却迟迟未颁明文指示,究竟对那批闹事的魔生应用武力对付,还是采取温和手段。
照理那一神一仙不应再坐镇丈人宫中,沉默寡言,任凭这批妖孽猖狂跋扈,即使他们不愿露面,亲自镇压,也应迅发口头命令,以便主考当局采取或文或武的方式。
现在武坛已被魔生包围,消息内外隔绝,九源丈人使用元婴通话,也得不到对方的反应,显然丈人宫里也可能发生了意外事情,以致自顾不暇,否则那两位神仙做事决不会如此昏庸,对这里的情况置之不问不闻。
九源丈人与坛上同僚再三考虑,决定先采取“文”的方式,尽量拖延时间,与那批妖孽敷衍,而暗中却在坛上布置了一座混元太极阵,以防万一魔生进攻时,就能发动积极抵抗,同时对于反守为攻的策略也作妤了准备。
于是九源丈人挺立坛前,高声发言:“鲸妖听着!你虽有鬼影子保护,但也难逃劫数。
现在本座派遣五洋龙母与你周旋,不知你这鲸妖有此胆量吗?”
太古鲸神听了,大笑道:“那雌龙婆有何能耐,敢与本鲸神比武?”
五洋龙母听了,立即纵下坛去,稳立场中,面对太古鲸神,怒目而视。
太古鲸神一看对方是个四十左右的贵妇,面目清秀,态度大方,一身锦衣,高雅华丽,不由大喜,色心油然而生,笑道:“呱!号称龙母,俺还以为你是个龙钟老妇,却不料如此年轻,容貌端正,真是来得好极了!”
五洋龙母淡然道:“什么好极了,谁要你谄媚?”
太古鲸神双目色眯眯地道:“俺一生独居,正要娶个内助,所以你来得好极了。”
五洋龙母大怒道:“逆妖放肆!死到临头,还要口出污言。蠢物,接招!”她说着,立即双手互擦,发出三个响亮的掌心雷,直向鲸神头部轰击。
太古鲸神闻声知警,立即斜跃避开,遂使对方劳而无功,正想还手反攻,忽然他们中间横斜地冲入一个半老徐娘,风韵美妙,犹胜二八佳人,于是双方打斗不得不暂时停止。
那女子向五洋龙母裣衽道:“杀鸡焉用牛刀,恭请师母退坐坛上,还是让后辈来收拾这个孽障吧!”
五洋龙母道:“你不是已考中了德行和武功两科的鳄夫人吗?”
鳄夫人道:“是。”
五洋龙母慎重地道:“你有把握打胜这鲸妖吗?”
鳄夫人道:“晚辈颇有信心。”
若论年龄,鳄夫人要比五洋龙母更大,但在此时此地,前者是新科中式的女考生,后者职掌正阅武司,乃是师座,所以她自称晚辈。
五洋龙母细察这位女门生道行深藏不露,知道必有抵制鲸妖的功力,于是点头道:“那么,你去试打一下也好,不过,要小心,假如力有未逮,立即退走。”她说着,跃上武坛观战。
鳄夫人回转身去,也不说话,准备出手就打。
太古鲸神双手乱摇道:“且慢!”
鳄夫人道:“怎么,你不敢与我动手吗?”
太古鲸神笑道:“去了一个女的,又来了一个女的,只要是雌的,俺岂有不敢动手之理?
可是俺有几句话先要声明。”
鳄夫人道:“有话快说!”
太古鲸神笑嘻嘻道:“彼此都是同场考生,你为何要帮助那龙婆,与我动手?”
鳄夫人道:“以下犯上乃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太古鲸神对于异性最感兴趣,当年在魔国狂欢大会中,因觊觎葡萄仙子和瑶池十女的美色,巧计追求,献宠反辱,引为终身憾事。刚才他见了五洋龙母,顿起邪心,终于故态复萌,口吐粗言,若非鳄夫人越俎为其座师代庖,则一龙一鲸,必将拼到你死我活,或两败俱伤为止。现在又见鳄夫人比龙母更为美丽,并且又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女考生,道行必然有限,应付也更容易,所以她虽骂他,而并不生气,却笑脸相迎地道:“美人儿!你敢与俺大战三百回合吗?”
鳄夫人冷冷地道:“三十招,已能制你于死地,何用三百回合!”
太古鲸神听了,又使用头脑里的小聪明,暗想道:“这里众目昭彰,不便对她调戏。还是引她到偏僻的山坳里去,然后设法擒之,自己就可任所欲为了。打定主意,他故意不屑地道:“美人儿!青天白日之下,不要说梦话了,俺太古鲸神,如果现出原状,身长二百余里,高逾千丈,犹如一座大山,道行变化无穷,功力无所不能,怎会在三十招之内,给你这个弱不禁风的美人儿打死?假如你真的有此能耐,俺即使死了,口眼也闭。”
鳄夫人道:“不必多言,领死吧!”她说着,挥掌作势,正想攻击,却被对方高声阻止。
“且慢!”太古鲸神道。
“何故?”鳄夫人道。
“这里广场虽大,却也无法容纳俺的原形。我们何不到对面山坳,决一死战,既可使俺自由展施功力,又不妨碍这里另外的正事进行,但只怕你美人儿胆小如鼠,不敢同意俺的提议。”太古鲸神道。
“我不反对你的葬身之地,由你自己选择。”鳄夫人道。
“那么,走!”太古鲸神只要对方不反对,已很高兴,也无暇去体会她的语中之意。
于是他们各驾轻雾,男前女后,飞越丈人峰,不知到哪里去搏斗了。
现在,这里,蛟魔王已经准备要大显身手了。他高声喝道:“九源丈人听着!言归正传,我们不但反对大比暂停,而且还要测验你们这比试官的武功是否及格。”
九源丈人听了,默默无言。
蛟魔王再说了一遍。
对方又无反应。
过了一会,蛟魔王怒道:“如果说了第三遍之后,主座再不伸出头来讲话,莫怪贫道放肆。”
九源丈人依然没有回答,但五洋龙母却挺身而出,走到坛前,道:“蛟魔王稍安毋躁,座主现有要事办理,对于你的建议,不久必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蛟魔王听了,只得耐心等候,但他却补充道:“请龙母转告座主,贫道的忍耐性并不坚强。”
为什么九源丈人对于蛟魔王的挑衅和威胁置若罔闻,哑口无言?难道他已被那蛟精吓倒,不敢开腔吗?
不,不是的。
不久之前,九源丈人听到“空谷传声”,得悉凤麟洲已被魔国妖煞海东青和那批参加千年大比的麟凤两族考生武力占领,仙佛神圣受到严重损失。据说弱水真人率领伤残离洲遁逃,不知去向,洲上的奇珍异物,例如神药百种,青如碧玉的连金泥(即续弦胶),入水不沉,人火不焦的毛裘,以及夜光常满杯等,都被群妖抢劫一空,满载而归魔国。
自古以来,凤麟洲上多凤麟,千千万万各为群,与仙家同栖多年,均已修得仙气,练成人形,但如今都受到魔生游说引诱,自愿或被迫脱离仙界,投降魔国了。现在凤麟洲已是妖魔精怪的世界,所有仙家全部撤离,情况混乱不堪。
九源丈人得到这个消息后,惊骇非凡,立即告知同僚和下属,各作最坏的打算,在必要时大开杀戒。
正当他忙于与仙佛神圣交换意见时,蛟魔王连连发问,使他无暇回答,虽有五洋龙母出面敷衍一下,但时间也不可能拖延太久,否则,那批妖魔必然要发动乱事。
此外,九源丈人又发现本洲的丈人峰上,有许多来历不明的人物出没窥视,显然他们必是妖魔精怪意图不轨,好在那边也有许多仙家驻守,暂时可保无虞,而唯一使他担心的乃是降龙罗汉与鬼影子前往丈人峰较量,到这时还来回来,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坛上的仙佛神圣,商量结果,认为今日之事,流血不可避免,决定乘对方要求考验武功的机会,不惜全力搏杀,诛其元凶,赦其从犯,才能消弭祸事。于是九源丈人起身走到坛前,高声道:“蛟魔王听着!本主座接受你考验仙家武功的要求。”
蛟魔王道:“那好极了!”
九源丈人道:“个别考验,还是集体比武?”
蛟魔王道:“考生众多,个别打斗,浪费时间,贫道提议集体比武。”
九源丈人道:“集体比武也应有一个步骤,但不知你要用何种方式?”
蛟魔王道:“贫道想摆设一座阵图,拟请你们仙家前来破阵。”
九源丈人道:“好主意!不知是什么阵图?”
蛟魔王道:“你等着瞧吧!”
他说着,把手一挥,四周魔生立即出动,另外又从旁观客席上窜出一部分人物凑数,大夥儿忙碌了一炷香的时间,最后他接着道:“试问主座,识得此阵否?”
这里坛上的仙佛神圣都站立起来,观着这座阵图。
九源丈人笑道:“蛟精布阵,脱不了原形,只不过是一字长蛇阵而已。”
蛟魔王听了,面现喜色,问道:“主座敢破阵否?”
九源丈人道:“区区小阵,何足道哉!”
蛟魔王大笑道:“主座休要夸口,贫道正要试试你的法道如何?”他说着,返身退入阵中,等待仙家前去破阵。
九源丈人低声道:“此阵暗寓玄机,甚为古怪,看似一字长蛇,实非一字长蛇,不知各位道友有何高见?”
五洋龙母道:“主座的话不错,若是一字长蛇,只要攻其首尾,中央突破。三路同时出击,即可打破此阵,但事实上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真武大帝道:“当年本神麾下的龟蛇二将,在尚未叛奔魔国之前,曾经讨论蛇阵的变化:
一字可变十字,十字可变二十字,二十可变三十,三十可变四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座长蛇阵变成了多头多尾,就不容易攻打了。”
北海龙王敖顺道:“根据蛇阵原则,一字长蛇并不规定一条长蛇的阵形,可能是一条无尾的两头蛇,也可能是甲乙二蛇合而为一,那就是它们的另一头和另一尾,互相隐藏在蛇腹之下,看起来使人发生错觉,好像只是一条蛇形,使攻阵者不察,往往被诱上当。此外,一字长蛇,又可加添四脚,变成了一体四脚,能缩能伸的长蛇阵。诸如此类,变化无穷,所以在我们攻阵之前,必须仔细观察,谋而后动,否则入其陷阱,中其狡计,立即被困,无法脱身,生死受敌支配,则悔之晚矣。”
九源丈人道:“各位道友说得不错……”说到这里,他沉吟一下,继续道:“恢本座看来,这一字长蛇阵势确甚奇特,我们攻入其中,它随时有变成十,二十,三十或四十字阵形的可能,但不可能变幻两头蛇,双蛇合一,或四脚伸缩的蛇阵,不知各位之意如何?”
真武大帝道:“本神也有同感。”
九源丈人道:“达摩佛兄,为何不发一言?”
达摩佛道:“本佛对于阵图,从未参研,所以不敢置喙。若蒙调派降妖除魔,则愿充前驱。”
九源丈人道:“本座现在发令攻阵,拟请达摩佛兄,在坛上以双掌指挥四伽蓝和十揭帝进攻蛇头……”他说着,走了过去,轻声对达摩佛耳语几句,后者点头会意,立即开始调度。
九源丈人又命五洋龙母率领水国武士五十名攻打蛇尾,并面授机宜,以防蛇阵变化。
九源丈人派遣地仙红苗道人,玉石仙姑,火浣公,青丘真人和水仙客,统领四方黄巾力士二十名,攻击蛇阵中部。
九源丈人请北海龙王敖顺在坛上挥旗指示蛇阵变化的形势和方向。
九源丈人密遣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隐入云端,听候命令。
其他神仙,例如真武大帝,金孩儿,昆吾真人,紫石老人,空空道长以及许多仙界试官,四方黄巾力士,仙家武士等都作后备,万—一蛇阵阵形变化,立即出动增援,分别打击有关阵门。
九源丈人调派已毕,武场上仙妖双方列阵对峙,武斗一触即发,形势突趋紧张。
这时,武坛上只有九源丈人,达摩佛,敖顺,地文星君,六丁六甲以及许多仙吏、力士、武士等,充任指挥和护坛。
接着,九源丈人走到坛前,高声道:“这次千年大比德行武功两科入选的五十名……”
他忽然想起鳄夫人并不在场,于是改口道:“四十九名考生听着!你们现在无事,请即退出校场,不必在此逗留,以免发生意外危险。”
那边所有的中式考生听了,连忙纷纷退出校场,但只有一个清白山的蟒公却按身不动,依然坐着观看。
九源丈人以为这蟒公或许是要等到鳄夫人回来之后,才退出校场,所以也不再催他。
这时,护场仙吏挂起战旗,浩浩荡荡,随风飘动。
咚咚咚……
擂鼓三通,武斗开始!
蛟魔王一看时间已到,立即发动阵势,扩大阵地,但见蛇形蜿蜒,毒雾迷漫,蛇口大开,黑气冲霄,犹如择人而噬,蛇尾摇摆,发出呼呼风声,刮得武场走沙飞石,同时,四周隐约地透露一片仙氛,显然阵中尚有许多道行玄妙,功力高深的人物助战。
九源丈人等看了,心中暗惊。
仙吏把旗一挥,云端的雷公电母和风伯雨师,立即雷轰电殛,发出狂风暴雨,声势惊天动地,使人魂飞魄散。
达摩佛双掌合十,作为暗示,坛下四伽蓝,十揭帝,手握武器,奋勇地冲入蛇口,阵门立即关闭。后面五洋龙母高举九头龙杖,率领五十水国武士,横击蛇尾,同时红苗道人,玉石仙姑,火浣公,青丘真人以及水仙客等各领黄巾力士四名,分别合力截击蛇阵中部左右两侧。
仙方的力量如此雄厚,威力非同小可,若是普通妖魔精怪,早已被杀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但对方却是魔国的精兵猛将,道行功力,可与仙佛神圣颉顽,所以这场激烈武斗,仅次于二千多年前通天教主的诛仙阵和万仙阵,而另有变化多端,则比以上两阵大战,更为凶猛。
蛟魔王在风雨雷电交击之际,突然化作了身长三丈八尺的巨人,高立阵中,施展移雷转电之术,把雷公的雷,电母的电,转移到校场之外,轰毁了由仙匠神工所新建的聚奎殿上层——登仙堂,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坍墙倒屋之声,击得碧玉瓦,钻石砖,黄金柱,翡翠栏,成为大小碎片,纷纷坠落,五花三飞,散布满地,这使雷电二神大吃一惊。立即停止攻击,呆立云端,一筹莫展。
风伯雨师失去了雷电之助,威力大减,除了风伯,只能把蛇阵周围的毒雾黑气吹散之外,雨师则成事不足,毫无贡献,只得袖手旁观,暂停行动。
风伯吹散了毒雾和黑气,使坛上九源丈人等就能看清楚己方攻阵,以及对方守阵的一切行动,攻守双方的每一分子,都使出浑身解数,丝毫不留余力,斗争激烈,喊杀之声地动山摇。
根据九源丈人的观察,攻击蛇阵的头尾,双方势均力敌,杀得难解难分,而两侧腹部的攻击是己方主力所在,却占尽优势,并且打伤了几个妖魔。由于腹部受到压迫,阵头阵尾的守方大受牵制,威力难展,所以不久之后,也逐渐转处下风。若攻方能将蛇腹截断,中央突破,两侧会师,这座一字长蛇阵就要瓦解了。
蛟魔王发觉情势不妙,败象渐露,于是大喝一声,双手摆动,立即改变阵形。
不出仙方所料,此阵在顷刻之间变成了双头交叉的一个斜形十字阵,使它的威力增了一倍。
北海龙王挥旗指示方向,同时攻方早有准备,一看蛟魔王变阵作战,立即分兵奋击,企图在守方阵脚尚未稳定时,予以捣乱,但也未能如愿,因那些妖魔精怪,平时训练纯熟,作战经验丰富,应付攻方的突然冲截尚能胜任,直到阵脚稳定后,就有余力反击,于是斗争更为猛烈。
如果攻方在战前不知阵势变化,胸无成竹,这时已遭败绩了。
坛上九源丈人见到蛟魔王将阵形由一变十,心中甚喜,认为那蛟精的下一步骤,必将阵形改为廿字,这样变化下去,己方取胜的希望转浓。
当时,坛下仙妖武斗正殷,风伯也在高空助威,双方杀得天翻地覆,你死我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失去了慈仁心、恻隐心和饶恕心,同时大家都产生了凶恶性、残暴性和嗜杀性,妖魔精怪个个都是疯子,而仙佛神圣也不例外。
战斗良久,蛟魔王发觉己方改变阵形后,依然未能转占优势,且伤亡数字也比对方更多,终于忍耐不住,又摇摆双手,阵形立即变为歪体的廿字,这使攻方又要化费许多力气和精神,才能稍为适应新的环境,经过了一番苦斗,总算恢复了主动的攻击能力。
这时,守方已投入了一批生力军,将伤亡者替换出来,而攻方也采取同样步骤,使战况进入了白热化。出于意外,守方的这批生力军个个都是惯战能将,立即扭转了局势,把攻方围困起来,处于挨打地步。
九源丈人看到己方战士,在阵中艰苦挣扎,危机重重,不由吃惊,连忙派遣真武大帝、金孩儿、昆吾真人、紫石老人和空空道长等五位神仙,统领仙界试官,武士和黄巾力士等约计百名,分别支援蛇阵的头腹尾各部门,并指示他们应如何对付守方改变阵形为卅字时的计策。
这是孤注一掷的战略。
为什么九源丈人会使用这一着危棋呢?
由于听到了空谷传音,他知道镇守丈人宫的海潮真人等已被魔国元帅——魔煞南宫操率兵包围,处境万分险恶。这里,蛇阵斗争正在要紧关头,一时抽不出援兵,所以为了速战速决,他不惜调动后备军力,希望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一鼓作气地把这座蛇阵击破,然后移师支援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宫之围。
这时,九源丈人非常注意观光客席上的许多人物,只怕他们之中尚有魔国高手在暗地里指挥。如果是这样的话,本洲的前途就非常危险,可能也会蹈凤麟洲的覆辙,被魔兵占领。
过了一会,那边观光席上一片静寂,毫无反应,这使九源丈人稍觉安心。这里坛下,蛇阵中战局稳定,双方胜败难分,暂时僵持着。
空谷传音,不绝如缕,它是海内十一洲三岛互通消息的暗号,惟有九源丈人熟悉此中内容。刚才他因忙于调派军力,无暇抽身接听。此刻他觉得己方攻势逐渐强盛,颇有获胜把握,于是倾耳细听空谷传音,不由面色大变,原来他已听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
东海中的生洲、祖洲和瀛洲,已被魔国西方主将司徒文率领属下红毛女,陆虎,周奇以及伍本等一百零八个精煞征服占领,打伤仙家甚多,所有三洲的不死之草和神芝(当年秦皇劳师动众,欲求一草而不可得),都为他们采摘殆尽。还有函醴泉,饮之令人长生,不但也为他们大饮特饮,而且灌入大桶,数以万计,运往魔国。
魔国北方元首杜充,率领属下二百五十六名怪煞,乘仙伯真公前去参观千年大比的机会,侵入玄洲,击伤许多仙家,铲平了凤山,烧毁太玄仙宫,劫去金芝玉草不计其数。
魔国东北方魁首孟元,带领了麾下一千零二十四名乱神,攻占了炎洲,把洲上的仙家全部驱逐,又捕杀或活捉许多风生兽和火光兽。那两种神兽乃是仙界珍物,取前者的脑和菊花服之,能延寿五百年,拔后者之毛,可织火浣布,制成衣服,入火不焚,且能永远保持洁净。
长洲和元洲也同时被魔国西南方“统领”铁金刚将军的属下——司马仲弓和欧阳头陀,各率一千多名力士,分别攻陷。长洲的天真仙女自知不敌,携带子一群女仙子及时逃走,未为所辱。司马仲弓兵不血刃,入驻紫府宫,作为司令部。洲上许多二千围的大树,以及仙草灵药等,被那批力士砍斩采摘,损失惨重。欧阳头陀在元洲凶性狂发,打伤不少仙家,并大吃仙芝,狂饮犹如蜜浆的玄涧之水,使他无端端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行突飞猛进。
流洲和聚窟洲都在西海之中,也都已沦陷于魔国西北方总管温戎将军之手。他率领了属下五千零九十六名散神,倾巢而出,实行突击,使洲上仙家措手不及,无法抵抗,纷纷逃亡。
流洲所产铁矿,铸成宝剑,锋利非凡,割玉如割泥,那批散神正拟开矿造剑。聚窟洲的狮鹿以及长牙铜头铁额之兽,都与魔国臣民同族同类,早为通天教主所觊觎,誓欲收归国有。此外,还有许多花叶香闻数百里的返魂树,为仙界灵物,若以此香去薰死人,立即复活,所以叫做却死香。那些奇兽异木现已尽入妖魔之手。
现在,九源丈人听了这些坏消息,惊悸不已,心神难以安定,想不到通天教主竟敢有此斗胆,藐视天国法律,仙国邦交,妄兴无名之师,不宣而战,侵略海内十一洲仙境,使魔国扩展版图,真是无法无天,不仁不义,到了极点,但玉帝和太上老君为何不乘那些妖魔立足尚未稳定之际,速派援兵,恢复失地?
他沉吟长久,想不通此中道理,但也不将那坏消息告诉达摩佛和敖顺,以免扰乱他们指示攻阵的心神。接着他举目观察坛下的战况。
这时,仙方攻势极为凌厉,魔方阵脚已呈摇动现象,这使九源丈人的心里稍觉宽慰,决定在必要时亲自出手,消灭这批妖孽,以便保卫本洲安全。
蛟魔王发觉己方战事渐露败象,似乎有恃无恐,心里毫不惊慌,于是双手挥动,阵容瞬息变形,将廿字阵改为井字阵形,而并非改成卅字。这一变化,真是出人意表,使九源丈人预定的攻阵计划和指示全部失效,不禁大为吃惊。
顷刻之间,攻方主力已进入井字蛇阵的陷阱之中,左冲右突,艰苦困斗,但始终脱不出那井字中间的空框子。在井字以外的许多仙圣也受到阵头和阵尾的守方严密牵制,自顾不暇,怎有余力去救陷阱里的同胞?因此,九源丈人、达摩佛和北海龙王敖顺都感到焦急万分,除那三位仙佛神同时亲自出场外,已无第二条可走了。
蓦地,天空层云密布,云端坠下一个小型的物体,如球非球,似石非石,但起初谁也没有注意它。
这时,蛟魔王看到自己稳操胜券,心中大喜,得意洋洋,高声道:“九源丈人听着!现在你的主力已成瓮中之鳖,只要贫道作出举手之势,他们就难逃劫数,命归黄泉。如果你肯答应条件,贫道立刻解围,放他们一条生路。”
九源丈人还未回答,但那空中坠下的物体渐渐地大起来了,到了离开地面数百尺的高空时,大家才发觉它好像是一座带着血腥气的小山,正向蛟魔王的头顶压下。
蛟魔王艺高胆大,见此情形,不慌不忙,双掌向上一托,把那庞然大物牢牢托住,原来它是一颗大鲸头,鲜血淋漓,腥气令人恶心。
九源丈人心中大喜,高声道:“太古鲸神恶贯满盈,已被鳄夫人诛杀了。”
蛟魔王正想抛掉鲸头,忽然那边校场凌空飞来一个黑脸老翁,刺出一剑,正中了蛟魔王的头部,剑从后脑刺进去,面门出来,鲜血直流,但他无暇抽回宝剑,人已经飞跃而退,驾了青云,向南方如飞逃去,因当时有四五个妖魔人物,迅速地从观光客席上跃出,也立即驾起青云,大声呼喝着,前去追赶。
那黑脸老翁非谁,乃考中本届千年大比第一名,即人间科举时代所谓新科文武状元,清白山蟒公是也。他奉了古仙眇真人之命,会同鳄夫人前来诛杀蛟魔王和太古鲸神,为天上消灾,人间造福。
劫数已到,无可逃避,如果蛟魔王不逞威显能,卖弄本事,去托接太古鲸神的头颅,则蟒公道行虽高,功力虽强,也无法在群魔环伺之下,一击得手。蛟魔王双手托住像一座小山那样的大鲸头,而它又是从高空坠下,重量何止万钧,他却能抵得住这种压力,道行之高已属不可思议,不料变生意外,蟒公忽来暗算,等到他发觉脑后剑风,想要抛弃鲸头,时间已经不及,突感痛彻心肺,自己的头部已被蟒公刺穿,不禁双臂一软,鲸头随即滑落地上,打乱了蛇阵的阵形。他惨叫一声,响彻云霄,但依然稳立着,还想挣扎,正要自去拔剑,但立即被观光客席上的神医子高声阻止道:“住手!我来救你!”声到人到,可惜迟了一步,那站在云端观战的雷公和电母一看机不可失,连忙发动猛烈雷电,五响霹雳,电光闪闪,但这时蛟魔王受伤甚重,神昏智迷,无法施展移雷转电之术,遂使雷公电母初次得手,五雷击中蛟头,把它打得焦烂,血肉糊涂,立即现出原状,乃是一条混身锦鳞的独角巨蛟,身长千丈,粗约十围。
神医子一看此景,知道无法抢救,只得怏怏退去。
这时,蛇阵失去了指挥的头儿,所谓蛇无首而不行,阵势转动迟钝,同时群魔心理上也大受打击,斗争力大为减低,但此消彼长,攻方则勇气百倍,努力冲杀,蛇阵立即瓦解,死伤惨重,若非观光客席上拥出大批妖魔人物,前来支援,只怕魔方还要受到更大的损失。
此刻,蛇阵虽已被破去,仙魔两方不但依然继续混战不已,而目斗争比刚才攻阵和守阵时更为激烈,这是由于魔方增援了数百名伪装观光客的生力军,仙方破阵后的胜利只不过昙花一现而已,瞬息之际,又被包围,难以脱身。
那批伪装观光客的妖魔人物,几乎都是魔国的高手,而其中尤以撼天陷地二位煞神最为突出,他们的道行和武功,联合起来,已能使神圣侧目而视,仙佛避道而行。刚才撼天煞神因晨间贪饮几瓶仙酒,醉醺醺地坐在观光客席上,非常赏识蛇阵的布置,认为无懈可击,深信必能击败仙方无疑,所以安心地打起盹来,怎知变生不测,蛟魔王遇刺受伤,又被五雷击顶,他方才被霹雳巨响惊醒,瞪眼一看,蛟精已现原状死亡,不由大怒,立即腾云升空,去打雷公电母,不到一个回合,夺得了前者的雷鼓,以及后者手中的两个电镜之一。
雷电二神正为击毙蛟精而感到高兴,不料一个凶恶怪物忽然降临,进行突击,不知是何方神圣,仓猝抵抗,恨力有未逮,武器瞬息被夺,才看清楚对方乃是撼天煞神,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把电母拉在背上,负着她,展开两肩双翅,拚命飞逃而去,气得那煞神破口大骂,一边催云追赶。当时风伯雨师早已知道来者的身份,吓得不战而退,预先隐入层云躲避,直到煞神去追雷电二神,才敢现身,慌忙从相反的方向逃走。
刚才武坛上的九源丈人、达摩佛和北海龙王敖顺等,最初见到己方的主力被困于井字蛇阵的陷阱中,进退维谷,狼狈不堪,心里焦急万分,又受到蛟魔王出言威胁,不禁怒气填膺,正拟亲自出马,希望挽救颓势。后因太古鲸神授首,蟒公不速而至,刺中蛟头,接着雷电二神合击得手,以及大破蛇阵,喜事接踵而来,顿时心中大悦,以为歼灭妖孽易如反掌,同时又可抽调兵力,援助海潮真人,以解丈人宫之围。出人意表,但又在意料之中,果然有许多伪装观光客的妖魔人物,成群参战,实力雄厚,遂使己方的战局渐处劣势,不久即将反胜为败,而那三位仙佛神也随之转喜为忧。
忽然,校场外面的远处,火光烛天,估计地位和方向,好像是丈人宫失火了。
接着,隆隆之声不绝于耳,但这并非雷声,而是高矗云霄的丈人峰突然低了一倍,原来是山崩了。
九源丈人见此变化,方寸大乱,知道丈人宫已被南宫操攻破,海潮真人必败无疑,他连忙把手一挥,命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合力出击,以助威势,不料天空毫无反应,又知天上四神也已出事了。不由惊上加惊,于是仙佛神三位一体,联手立即跃下坛去,参加混战。
三位仙佛神之中,九源丈人道行最高,武功却不及达摩佛,而敖顺则较为逊色。如今他们合力出击,攻势非常凌厉,拳脚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对方死伤累累,避易而退。陷地煞神见了大怒,立即飞跃而来,接住了达摩佛大战,于是群魔手持武器又一拥而上,把九源丈人和敖顺围在核心,双方恶斗不已。
忽然,半空中响了一声狮子吼,声到人到,一个隆鼻、深目、广颊、高额,头如巴斗的大和尚自天而降,此僧非谁,乃是降龙罗汉,接着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黄大仙接踵而至,立即参战。
降龙罗汉举目向四周巡视一遍,看到达摩佛正与陷地煞神大战,不分胜败,连忙赶了过去助佛斗煞,不久,陷地煞神双手难敌四拳,心里急躁异常,暗骂撼天煞神为何不来助战,否则天地双煞联手,一定可以打败这两个贼秃,念头一动,意志分散,被达摩佛挥掌击中肩部,身形歪斜,右冲三步,脚步尚未站稳,又被降龙罗汉飞腿踢中头颅,立即开花,脑浆和鲜血混合直流,翻倒地上,死于非命。
达摩佛和降龙罗汉口念:“阿弥陀佛!”,表示开了杀戒,向佛祖忏悔。接着他们又去作战。
这时,哪吒等已杀入重围,与九源丈人和敖顺会合,并肩与群魔作战。
群魔之中,除了龙龟二族的考生外,另有高手颇多,例如:白毛公主,李元,吴本,李奕,彭宁,魔道人,周普,赤眉仙姑,火头陀,黄头公,哈哈和尚,十目真人,公孙先生,阿弥,焦熊等,乃是七十二魔煞中的著名人物,道行武功都已超凡入圣。野仙方面有郎三妹,王麻,王元,绿毛大仙,白痴大仙,纯青子,平凡子,元寿子,享行子,利孟子,贞力子,多手道人等,散人阶级约计萧山,王兰,白生,雪和尚,土木书生,白统,沈三保和独臂居士,再加上红蓝二位狂客,他们乔装观光客,混入千年大比的武场。此外,还有仙佛神见了都要感到头痛的“天不怕”郝道子,和“打不死”鬼影子,这时,虽未参加作战,却来扰乱秩序,混水摸鱼。魔方的实力如此雄厚,怎会把那批仙佛神圣放在心上。
现在暂时搁下仙魔混战,先补述降龙罗汉与鬼影子同赴丈人峰打斗,为何忽又回来呢?
还有法幢佛,韦陀,哪吒,巨灵神和黄大仙等已去支援凤麟洲。为什么也去而复返呢?
详细的情况是这样……
当降龙罗汉与鬼影子驾云到达丈人峰的高空时,后者拨开云脚,向下一望,只见峰顶已有许多妖魔人物,三五成群,徘徊于山石树林之间。他心里明白,开口道:“大和尚,我们不必下去,就在云端比划如何?”
降龙罗汉道:“不,层云飘浮,不够结实,还是到后山旷野,地基巩固,施展武功比较方便。”
他之所以要选择后山旷野,不愿在云端比武,是由于对方是个鬼灵精,身形轻捷,纵跳如飞,很难捉摸,而自己则魁梧奇形,武功又属刚强门路,适宜于地面作战。
鬼影子听了,笑道:“大和尚倒也聪明,不敢在云端与我较量,避免以柔制刚,使你吃亏……好,我不要占便宜,就依你到后山旷野去。”
他说着,催云先行,后面跟随着降龙罗汉。
到了目的地,他们弃云降落地上,面对面相距五丈立定。
鬼影子道:“大和尚,上次交手,你有帮友,也无奈我何,这次,你单我只,只怕你要倒运了。佛门秘技,尽管施展出来,让我再度领教。”
降龙罗汉知道这家伙诡计多端,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所以处处谨慎,也不答话,立即劈出一掌,凌厉无比,掌风到处,呼呼作响,飞沙走石,山谷震动。
鬼影子不敢硬斗,立脚斜跃避开,窜到对方的背后,乘机反击对方光秃秃的后脑。
那罗汉转身接战,鬼影子左避右躲,前纵后跃,顺便伸出冷拳,往往为其所乘,气得前者呱呱大叫,苦在有力无处用。
他想放出那条缠在臂上的小金龙,对付鬼影子,但此鬼早已准备了金光闪耀的匝龙圈,拿在手中一扬,笑道:“大和尚,你敢放金龙吗?”
他默然无言,挥掌连发三雷,鬼影子不甘示弱,也回敬了三个掌心雷,六雷相撞,电光闪闪,声震山壑,响彻云霄,势均力敌,俱各无功。
他发出了狮子吼,意欲扰其心神,惊其魂魄,但鬼影子稳定原处,置若罔闻,反使他自己面红耳赤,消耗精原神,这等于顶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
总而言之,不论他施展任何佛门秘技,对鬼影子言,都是白费气力,无济于事。他想歇手不打,离开现场,但也为对方所阻,使他不得不被迫继续纠缠,真是欲罢不能,有苦难诉。
正邪在此打斗,形同游击,大战小斗,不下三千回合,降龙罗汉始终未占上风,而且还吃了一些小亏,这可能是鬼影子投鼠忌器,加以情让。
蓦地,一声巨响,震耳欲聋,丈人山脚渐渐震动,一尺,三尺,五尺……缓缓陷入地底,不久,丈人峰低了一倍,半山旷野几乎变成了山脚平地。
降龙罗汉见此情形,大惊道:“地震了!”
鬼影子笑道:“大和尚,胆量真小,这不过是敝友江帆的杰作而已。”
降龙罗汉骇然道:“你说是野仙‘踏崩泰山’江帆?”
鬼影子还来回答,忽然近处山坳里传出来一个声音:“不错,是他!”
相关热词搜索:神魔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