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仙失宝
2025-06-17  作者:楞严阁主  来源:楞严阁主作品集  点击:

  “玉猴是从古以来最难缠,最难斗的妖魔,有他在世,只恐我们一时无法对付那妖魔国了,但不知他到底是何方妖物,我们必须先要查出他的来历,以便抵制。”南极仙翁也发表意见了。
  这时,殿外进入了二位星君——天魁和天罡。
  在偏殿见驾,两位星君只用常礼向玉帝参拜后,又向老君等打了一个招呼,分别左右,敬陪末座。
  玉帝道:“玉猴是在太古时代出世,开天辟地以来已有此猴,几乎和盘古氏是同一时代的。他的法道和武功高深莫测,要对付他,仅可智取,不可力敌,即使用智,也须审慎,因他是工于心计,策略百出,洞悉万机,普通一般计谋休想瞒得过他。”
  太上老君道:“近来魔国羽毛已丰,逐渐兴旺,邪道兴,正道亡,这是彼此消长的不易之理。如今魔国处心积虑,企图打击正道,恶迹渐显,凶焰已露。譬如:妖魔下凡,扰乱世界秩序其罪一;驱逐地母,殴伤陆压,其罪二;幽禁散仙,打击醉仙,扰乱仙境清静,其罪三,鬼国作乱,危害幽冥,无疑是由妖魔策划,其罪四;抗拒天兵,侮辱天国,也必是该国主谋,其罪五;在天宫会议时期内,玉猴逞凶,击伤纪律天君,其罪六;毒害佛祖,力败文殊普贤和慈航三位菩萨,其罪七,妄动武功,将太阳神打成重伤,其罪八;戏弄本仙和元始天尊,并强夺护顶宝塔以及三宝如意,其罪九;狮首力士使用诡术,打伤元始天尊,其罪十;口骂玉皇大帝,语侵仙佛神圣,其罪十一;偷盗神仙的奇宝异珍,其罪十二;绑虏十二名瑶池仙女,其罪十三;诸如此类,都是罪大恶极的事实。准犯了其中的一罪,已要受到天惩,何况是犯了那么多的罪行,若不严加责罚,宇宙间就没有真理了。真理是天国的另一个代名词,因此,我们必须认识真理,维护真理,否则,邪道就要毁灭天国了。”
  幽冥教主道:“老君说得是,为真理而战,不得不战,为真理而死,不得不死,虽死犹荣。”
  老寿星南极仙翁道:“维护真理,方能得到至高无上的真理,真正的光荣是属于真理的维护者。”
  广成子道:“真理是做人的目标,做神仙的义务,安定宇宙秩序的基石,维持天国和平的砥柱,因此,我们必须为真理而不惜对魔国作战,严加讨伐。”
  这时候,在座的群仙众神圣都主张讨伐魔国,维护真理。座中仅有地母娘娘、镇元子、天魁和天罡默不怍声,并不表示意见。
  玉帝问道:“请教地母贤卿,天国应该采取何种步骤,方称得体?”
  地母娘娘裣衽答道:“老身认为真理一定是包含着至崇至高的善,但善的事物却未必包含着真理,因不先用别种良策,而即进行战争来维持真理,是否真正的真理,这—点希望各位考虑。”
  天魁星随即附和道:“地母前辈言之有理,可谓深得我心。真理是一道障碍,要通过这障碍物,我们一定先要作出‘通过的准备’。当然,战争也是一种通过的准备,但战争是要大牺牲的,它只可列入最后的准备。在试用了别的办法之后,证明无效,或者还是得不到崇高的真理,到了那时,我们才能谈到最后的—着——战争,否则……还是不谈为妙。”
  玉帝点点头,又摇摇头,并不发表意见。
  玉帝点头和摇头,是否意味着他想讨伐魔国,或不想讨伐,谁也无法推测。
  这时,王帝的眼光已经转移到天罡星君的面上,他问道:“朕素知天罡星君智多谋足,不知有何高见?”
  天罡星君起身拱手,稽首答道:“我皇在上,臣知无不言,言必尽心。臣在天机星君失踪之前,曾与其辩论宇宙间的大问题,但已被臣驳倒,因此就定下了方针,井抄拟一个周详而缜密的对策。不日即可呈奏……不过目前形势已有重大变比,所以那方针和对策尚须稍加修正。依照现实的办法而论,我们不妨先采取二个步骤:(—)魔国之所以如此猖獗,胆大妄为,只不过是仗着那只猢狲的神威和智慧而已。有了他,魔国可兴,没有他,魔国可亡,因此,我们要惩罚妖魔,必先铲除此猴。或利用他惩治魔国,施行以魔治妖,自相残杀的策略;(二)玉猴既是混沌时代的产物,—定是超出三界之外,进入神化之中,在天国的神法,仙国的仙法,和佛国的佛法中,决无任何法道能置它于死地……所以,我们要对付妖孽,只好不择手段,但求达到目的,那就要运用种种方法劝导玉猴,使之脱离魔域,归化天国,封以高官,赠以厚爵,并助其纳入正途,永不为害。万一用尽方法,还是不能感化这只猢狲,那么,我们只得采用比较不正当的计策了,那就是使用美色引诱他,逐渐减低他的道行,削弱他的战斗能力,乘机进攻魔国,讨伐罪行……这虽是一种下策,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更好方法,因猴性最淫,我们用此下策,不怕它不入彀中。”
  玉帝听了,摇摇头,道:“你的办法似应考虑,因朕刚才与玉猴也在这里密谈,谈到归化问题,他似乎同意,又似乎不同意。不过,他城府甚深,到底真正的心意如何,朕也难以忖猜……”
  于是玉帝把自己与玉猴密谈的内容详细说了一遍,使群仙众神圣听了,对于玉猴才有初步的了解,
  镇元子道:“既然玉猴是个老惯贼,上界失宝的事,可以确定他是主谋,只要我皇追问,不怕他不招认。”
  天魁星君道:“事情已经很明显,追问与不追问,和他招认与不招认,都是次要问题。
  主题是在于如何对付玉猴,使他归化天国。或根本不必讨论归顺问题,而直接施行惩治他,和蛊惑他的步骤,不知各位高见如何?”
  太上老君道:“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玉猴是智勇双全的魔头,岂会轻易上当?
  所以刚才天罡星君主张施用下策的步骤,只怕行不通……万一此计不成,传扬出去,天国必将大失体面,徒使神仙羞煞,妖魔笑煞。”
  天罡星君见到太上老君反对,心里不悦,他说道:“老君之言虽是,但本星君也曾考虑到,玉猴这畜牲是个历经重大变故的妖魔,已能综合其生平的经验而成为智者,智慧生于精神,精神生于安静,这是正比例,但反过来说,智慧越高,烦恼也越多,那是反比例。我们现在要从正反的比例中找出一个矛盾,利用矛盾的结论去应付这猴头,就能找出他的弱点。
  再进一步,我们抓住他的弱点,利用它,向他进攻,那么,能够成功的程度比较高。譬如:
  玉猴饕餮成性,贪嗜口福,这是他的弱点,我们可以利用;还有,他是惯贼,贼性积习必难改变,也许他目前已经满载而归,贼心暂时满足,但日子一久,他一定故态复萌,贪欲又生,这也是他的弱点,我们又可利用。还有,猴性好淫,这是兽类的本能,妖精的天性,玉猴岂能例外?我们再可加以利用。现在本星君想到一个良策,自信定能制服玉猴,不知各位是否要听?”
  太上老君道:“愿闻高策!”
  天罡星君道:“刚才我皇说过,曾经答应玉猴在下次召开天宫会议时,赐他御宴全席。本星君认为这席御宴似宜提早赏赐。御宴应在东天门内金碧宫举行,以免万一发生事故,天宫免受吵扰。宴会必须尽量铺张,场面隆重伟大,并由群仙众神圣陪席,仙女奏乐助兴,使宴会的气氛越欢乐越好。御宴中暗投万年迷魂药,叫群仙众神圣陆续劝酒。倘那猴头道行高深,万年迷魂药迷不倒他,再可叮嘱药王菩萨配制烈性催情剂加入酒中,定能奏功。不过,当那猴头淫心发作时,可能不顾一切,在宴会中放浪形骸,丑态百出,所以事前必须准备牺牲仙女五位,甚至十位,伴他作乐,以免发生意外。此外,天国要作出—个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要在事前动员全部天将和四方神君,而仙国也,耍另添道行高妙的金仙多名,共同保护玉帝,预防他像当年孙悟空那样,重演大闹天宫的祸事。必要时,还须向佛国借调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前来助阵。最要紧的,是在东天门内的金碧宫布下混元天罗地网,以防那猢狲野心暴发,局势无法收拾时,将他活擒,或加以消灭。这办法是否可行,还望我皇作主。”
  玉帝道:“这是一个险着,很难决定,不知李卿之意如何?”
  这时玉帝心里明白:要收服玉猴,决不是仁义道德所能感化,非用此策不可,但这种计策究竟不是正大光明,以他自己的地位,怎可公然应答?因此,只得转问太上老君,让老君也参加一部分意见,免得将来发生变故,使自己也好减轻责任。
  太上老君心里也明白玉帝的意思,可是他只好假装糊涂,摇动着头,道:“这个……这个……喂!镇元子,你看这计策如何?”
  镇元子原是仙国的智囊,他的法术和道行与众不同,另有一功。过去他每次遇到战斗场面,与敌相持,自己不用法宝,但也不怕敌方的法宝,完全是以韧力与敌纠缠,缠得对方体疲力尽,精神涣散,斗志丧失,然后他就可随心所欲,伤之,擒之或诛之。他作战的方式好像泥鳅,滑来滑去,使敌人难以捉摸,那种功力和地国的散仙陆压道人差不多,不过他比陆压尤胜一筹。
  即是智囊,镇元子自然知道玉帝和太上老君的用意。他心里想道:“以天国之君仙国之主的地位,确是不便决定那种下策,这责任势必由他自己负担……”
  他想到这里,脑筋一动,有了两全其美的主意。于是道:“天罡星君的办法是好的,不过,贫道想稍为补充一些小意见。不知天罡老友会生气否?”
  天罡星君道:“欢迎指教!”
  镇元子道:“指教,不敢,鄙见只能作为参考。贫道的意思:(一)以天国之尊贵,仙国之清高,决不可先用这种下策。何况未用上计,先施下策,这是太过于君子,而不及于小人的办法。以酒乱性,使玉猴坠入罪恶,但这种罪恶井非他的罪恶,而是天国的罪恶。我们应该拥护‘欲人同其善’,反对‘欲人同其恶’,万一玉猴在酒醒之后,发觉了天国的狡计;揭发出来,公布于宇宙列国,试问我皇的威名何在?仙家的令誉如何?此其一。天国的仙女个个清白高洁,岂可无辜糟蹋,蒙受污名?何况贞操是女性的第一生命,贞节受损,仙女面目无光,何以生存?此其二。动员天将神君,加添仙国的神仙,借调佛国金刚罗汉,劳师动众,都不必要,原因是:以玉猴的道力和武功,这批仙佛圣神决非他的对手,万一双方动武,必然造成‘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到了那时,局面无法收拾,遗祸不浅,况且天宫近在咫尺,必然先受其害,此其三。有此三点,贫道以为天罡星君的下策似乎稍有修正的必要。”
  玉帝听了镇元子的言论,甚为赞赏,不觉连连点头。
  刚才太上老君主张讨伐妖魔,因他损失了许多宝物,急于要追回,且受到了玉猴的侮辱,心有不甘,要想借天国的威力去惩治他;幽冥教主主张对妖魔国作战。因他本身丧失了国土,要想借天国的威力去讨伐,同时他可以乘机要求玉帝援助,收复鬼国。广成子主张作战和惩治,因他恨煞了玉猴,要替师父元始天尊报仇。神仙也是人做的,所以都还脱不了私心。
  现在太上老君、幽冥教主和广成子等听了镇元子的言论,心里都认为他的立场很正确,—切都从大处着想,无可反驳,只得点头,表示他说得对。
  地母娘娘听了镇元子的言论,当即道:“这还像话!老身也有同感。”
  天魁星君道:“镇元子道友的见解极是,不愧仙国智囊。”
  这时,惟有天罡星君心里不服。他发觉镇元子指出的计策似乎一屁不值,内心大起反感。
  随即立起身来,颤声反驳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对付妖魔,何须道义?既怕这样,又怕那样,定必一事难成。”
  原来上界天罡星君是个极顶聪明的神圣,可惜聪明有余,智慧不足,所以他的性格与下界聪明人完全相同。
  他心地狭窄,骄傲自大,肝火盛旺,见识浅陋。由于他自己聪明,就永远只爱自己,瞧不起别人,永远固执己意,批评别人。
  因此,天罡星君往往卖弄自己聪明的高见,喜与上界别的神圣辩论,甚至为了一个小小主题,双方片语不合,辩论立即变成争论,笑脸瞬息化为翻脸,喜怒无常,生性如此,积习很难改善,
  即使近如家人,远若朋友,也不例外。
  又因此,天罡星君每以骄傲掩饰自己的卑怯,干预同僚的职责,对他们看不入眼,就要严加评语,尤其是对待下属,事无巨细,每件事都不放心,偶有错处,不是责,便是骂。弄得亲者疏,近者远,永无心腹之朋,亲信之友。
  天罡星君自视甚高,胜于他的,不愿交接,逊于他的,不屑结交,自以为天国第一,举世无双,他说:“只见别的神圣有求于本星君,而本星君决不有求于任何别的神圣。”
  因此,他就反被同僚天智星君批评:“以才自足,以能自矜,既为小人所忌,又为君子所薄,以天罡星君这样的聪明,这样的性格,不论他的天书读得如何繁多,学问如何玄博。
  道行如何高妙,武功如何精深,奈见识不足,大体不明,若非太过。即是不及,不行中庸之道。必有聪明反被聪明所误的一天。”
  天智星君批评天罡星君之后,不久,天罡星君遇着一位号称哈哈真人的神圣,结果,他被后者作弄一番。
  哈哈真人是天国暗布的一着闲棋,能对付宇宙间任何难缠的仙佛神圣,以及妖魔精怪。
  他不以道行和武功见长。而以心思巧妙,手段刁刻,受到玉帝的重视,但仙佛神圣,妖魔精怪都不知道他有这样的能耐。
  他笑口常开,哈哈连声,故称哈哈真人,谁都以为他是一个好好先生一类的角色。
  为了一个无关重要,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天罡星君与哈哈真人辩论了……
  哈哈真人是有为而来,在哈哈笑声中,故意坚持相反的意见驳斥天罡星君,并且蓄意反对,语含讽刺,还夹杂着一种轻蔑和侮辱的语气。
  当然,天罡星君忍受不住,面红耳赤了。
  于是初则辩沦,继则争论。
  接着天罡星君大动肝火,发怒了,在争论中不免粗口辱骂。
  好的,哈哈真人存心惹他肝火上升。
  很好的,哈哈真人希望他大发雷霆,怒气冲天。
  他火气愈大,哈哈真人愈是开心,以便火上加油。
  哈哈真人惟恐天罡星君不肯这样做。
  非常之好,哈哈真人觉得对方辱骂,正中下怀,骂声越高越美妙,骂句越粗俗越好听。
  天罡星君斥,责,怒,骂。
  哈哈真人笑嘻嘻,嘻嘻笑,语气平静,态度自若,但在论点上,决不退让,慢吞吞地反唇相讥,巧言相辱,刚柔相济,针锋相对。
  天罡星君的粗言粗语,都被他改用比较文雅而极为刻毒的字句,如数回敬奉赠。
  这样一来,天罡星君更为愤怒,声如雷,气如飚,他的言语和态度要比火弹爆炸更为猛烈。
  哈哈真人则不然。在表面上他是轻描淡写,和风细雨,但实际上,他笑里藏刀,唇枪舌箭,一言一语,足以刺伤对方的心肺,并且显示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神气。
  等到聪明的天罡星君发觉哈哈真人是在戏弄自己,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他恨透这家伙实在可恶,怒不可遏,终于拔出拳头动手要打。
  “打?粗坯”!哈哈真人笑道。
  谁先动手打,就有理变成无理,徒为识者所笑。
  可是打又打不着。
  哈哈真人觉得戏弄天罡星君已经够了,同时早巳防到对方有此一着,所以在攻击者的拳风降临之前,他发出哈哈大笑,—溜就走,像泥鳅那样。
  在他的笑声里,还加上一句:“粗坯打人!”
  “追!”天罡星君咬牙切齿地道。
  “不必了,追不着的,你的脚力没有他那么好……”
  一个旁观的神圣越众而出,这样说道。
  有了聪明,缺少智慧,何用?
  屁用!
  天罡星君就是这样的角色。
  这样说来,难道天罡星君一点用处都没有?
  那也不然,否则,玉皇大帝怎会特别召他前来议事?
  召他前来讨论的事情又是那么重要——对付玉猴。
  玉猴是千古以来最特殊的妖魔,文才武功,道行法术,智慧技巧,见识度量,无不登峰造极,他岂是容易对付的吗?
  这样看来,天罡虽君必有非常的才能,始能受到玉帝宠信。
  天罡星君的长处是不畏权威,敢作敢为,思想敏捷,计谋百出。
  他并不尊重玉猴为大罗金仙,却把后者视作畜牲,所以在口头上也就轻蔑地称呼‘它’作为代名词。
  他敢说:“铲除玉猴,或利用玉猴,以魔治妖。”
  他以神圣之尊,竟敢在玉帝前面提出;美色引诱玉猴的下策,这是群仙或别的神圣所万万不肯这样说的。
  虽知天罡星君的下策有助于消灭玉猴,玉帝与太上老君都感到有失自己身份,不敢公然接纳。在穷于应付的情况下,不得不拉出镇元子来,让他与天罡星君共同调剂这下策的步骤,以便促其实现。
  当然,镇元子不会像哈哈道人那样的邪恶奸刁,故意使天罡星君难堪。
  他是以事论事,虽不想要天罡星君口服,却要使天罡星君心服。
  他知道:天罡星君在口头上决不会对任何仙佛神圣服贴的。
  当时,他见到天罡星君的态度很不自然,又听到他语带颤声,暗蕴火气,就已经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所以,镇元子立即接口道:“星君不要误会,贫道的意思并非说你的下策不可用,只不过要稍为修正而已。”
  天罡星君冷冷地问道:“请问如何修正?”
  镇元子道:“玉猴虽是妖精,但究竟是万古难得的奇材,我们不能以一般的妖魔视之,何况他自出世以来,在打斗上往往手下留情。外无杀生害命之举,足见他尚有仁心。因此,贫道主张先用你——天罡星君最初所定的上策——感化玉猴。我皇既巳与玉猴谈过这个问题,不妨借‘赏赐御宴’为名,邀他单身赴宴,正如天罡星君所说。宴会的场面必须伟大,越铺张越好,同时我皇和我后似应共同出席。既可增添隆重的气氛,又能表示天国的豪华。陪客也应越多越好,但暂以天国和仙国的群仙众神圣为限。其他各国不必惊动,在吃喝之际,仙乐决不可少,那时我们可以提出玉猴归化问题,大家在台面上说话,—是—,二是二,玉猴答应与不答应,当场可见分晓。如果他愿意归化,最好,倘不愿意,我们也不必勉强。最重要的,现在我们切不可提起“神仙失宝”的案件。只当若无其事,否则他作贼心虚。可能藉放不来‘就宴’,反而误事。这是上策,必须先用,成与不成,未可逆料。谈到下策之前。
  贫道先讲一段故事。听说玉猴虽是好色,但并非真正的好色。不久以前,通天教主为了博取他的欢心,业已用过美人计,所谓美人,就是以美貌闻名于魔国的玉面狐女。以九尾玉面狐女匹配玉面神猴,原是门当户对,旗鼓媲美,不料那玉猴眼高于顶,理想远大,当狐女正想亲近时,立即被他斥退。他说道:“狐臊太臭!”经此一举,通天教主弄巧成拙,计划顿成画饼。众所周知,通天教主的个性何等坚强,他野心正浓,千方百计又正在物色佳丽,企图再施美人汁,因此,贫道疑心,这次瑶池失踪了十二名仙女,必是通天教主所干。所以,现在我们谈到下策,必须先注意玉猴好色的程度如何。根据贫道斗胆推测,玉猴不一定肯接受那些瑶池仙女,因她们虽是仙家之女,身份要比玉面孤女高贵得多,但仙级较低,道行不深,何况劫夺之女,来路不正,必为他所拒绝……”
  “镇元子,不要说下去了,你为何把玉猴的色欲估计得这样纯正,岂有此理?”天罡星君听不顺耳,扬眉怒目,打断镇元子的话锋,并且他的语气也很不客气。
  涵养功夫极好,镇元子并不生气,反而笑道:“星君且莫心急,容贫道慢慢解释。玉猴拒绝或接受瑶池仙女。我们就能确定玉猴好色的程度。如果他拒绝,那证明贫道的推测正确,同时我们也可了解他是好色而不淫;假如接受,我们也可知他好色而淫,至于贫道的推测错误或正确,都是无关宏旨……”
  “呸!我可以与你打赌,他一定会将十二仙女照单全收,岂有妖精不喜仙女之理?”天罡星君站起身来,以手指指着镇元子,高声插嘴,使镇元子的发言又告中断。
  天魁星君道:“贤弟暂且忍耐,不要打扰。”
  天罡星君怒气未息,哼了一声,坐了下去。
  地母娘娘和幽冥教主的心里暗道:“天罡真是粗鲁。”
  于是镇元子接着道:“不论玉猴‘好色而不淫’。或‘不但好色,而且好淫’,我们就要立刻使用下策,因好色而不淫,我们可用正色去打动玉猴,使他就范的机会是五五之比;好色而淫,那就是玉猴见色忧色,使他就范机会是十足的。现在贫道想起来了,刚才到灵霄宝殿来的那位仙子叫什么名字?”
  玉帝道:“她是朕的内宫女官,封为逍遥仙子,主管文书翰牍,为玉后所爱,视若已女。”
  镇元子欣然道:“那好极了!我皇在上,恕臣斗胆狂言,刚才贫道在宝殿中见到此女,姿态美妙绝伦,但她美目中眼波流动,似乎已动桃花,因此贫道提议:‘请我皇作主,转向玉后商量,正式把逍遥仙子认为义女,然后在举行御宴时,待玉猴到来,正式向他议亲,招他为婿,可能有赖此女挽救宇宙的浩劫’。不知我皇的意见如何?”
  玉皇听了,心头震了一下,沉吟不语。
  太白金星道:“以帝女而婚妖魔,有碍天誉,这事如何使得?”
  这时。天罡星君听到镇元子还是采用自己的美人计,觉得心里安慰,不过镇元子的确想得比自己周到。于是他说道:“这计策好是好的,也就是我的计策,只可惜了一朵鲜花插在牛粪里。”
  这时,玉帝向群仙众神圣瞟了—眼,然后把目光停在李老君的面部上,问道:“李卿的高见如何?”
  太上老君答道:“全凭我皇作主。”
  玉帝问道:“地母贤卿有何高见?”
  地母眉头一皱:“不知逍遥仙子是否愿意?”
  地母是女人,深知女人的个性,选择配偶,以称心如意为主。所以她并不正面问答玉帝的问题,反而问了—句“逍遥仙子是否愿意?”
  玉帝的目光向幽冥教主—掠而过。看到他闭着眼睛,心中明白:“他是和尚,不便谈论女人的事。”因此,玉帝也不去问他。
  于是玉帝问道:“金星你的看法如何?”
  金星稽首答道:“老臣不敢苟同。”
  玉帝问道:“天魁!卿是众星君之首,何不表示意见?”
  天魁星君起身稽首,答道:“美人计是老套,又为人间惯用,天上效法,似乎大不好听……”
  “什么好听不好听!那么,除了此计之外,你有否别的更好办法?”天罡星君喝断天魁星君的音,接着又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皇不必多问,我们决定用这美人计,对付玉猴。”
  玉帝听了,只得同意,当即下旨,吩咐太白金星与镇元子同往妖魔国,邀请玉猴,前来天宫享受御宴。
  这时太白金星心里实在不愿,因去做心与愿违的事。一定做得不讨好,但玉帝有旨,他哪敢反对,只得怏怏地准备起程,好在有镇元子作伴同行,诸事可以互相商量,不致有负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神魔列国志

下一章:第三章 群魔乱舞

上一章:第一章 天廷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