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斩巨蟒义士惊肉袋 沐春风宝剑赠美人
2025-07-07 作者:冯玉奇 来源:冯玉奇作品集 点击:
却说思明出了仙人镇,一路行来。但见远山迎人,奇峰扑面,听不完的鸣鸟叽喳,瞧不尽的山花吐艳。这时,思明的心中,一意欲往六塔寺的后院侦探出入路径。他想探听明白了后,一到了夜里,他便从地道而入,爬上方丈室去,将江僧一刀刺死,不是大快人心吗?因为江僧火烧方鲍陈的五十间茅屋现在变成了一片焦土,本来屋中住着的人原是些穷苦无告的贫民,现在扶老携幼地个个无处安身。他心中见此惨状,实在有些不忍,所以他把自己身边带着的二十两银子,早晨已向镇上糕饼店中如数把银两定做两千个馒头,叫店中人做好了后,立刻送到方鲍陈地方来。他自己顺路便先到寺后,细细观察了一会儿,只见寺后有小路一条,两旁种满了低低的小树,曲曲折折,好像十分幽深。思明便慢慢向西走了过去,又见小树中杂隔着五株大松树,每株相隔有二三丈远。思明突然想起鹤年曾说给大家听过,从东面数过去第五株松树,便是人方丈室的地道口子,从西面数去第一株松树,便是到方寡妇家的地道口子。现在大松树虽已找到,不过究竟怎样下地道去呢?却不曾详细问他。这时,自己在大松树下研究一会儿,也是没有头绪。因为地下都铺着光滑的石板,缝上还生着青青小草,那入地道的口子叫他怎能找得着呢?
思明瞧了一会儿,恐被六塔寺中的僧徒注意,便一直向西走去,不觉已到方鲍陈地方。只见此时尚有烧不尽的余火,冒着余烟,妇孺有的坐在地下,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嘤嘤啼哭。孩子们更吵着肚饿,年老的躺在草地上,饿得不住呻吟,景象真是悲惨十分。思明心中愈觉这班贫民的可怜,也就愈恨这木江僧的可恶。
正在这时,忽见前面大道上有四个人扛着大木桶急急地走来,见了思明,便叫道:“张爷已来多时了吗?”
思明一见,原来正是送馒头来的,因忙道:“这里一共有四百人左右,你们快给我分每个人五个馒头。”
那四人听了,便答应一声,将大木桶扛近了一些,五个五个地挨次分去。此时这些人因为昨天整整地一天没有吃饭,大家差不多已饿了个半死,现在突见热气腾腾的馒头,这一喜欢,精神立刻就好了起来。馒头还不曾放进嘴里,那涎水早已滴了下来,而且肚里一阵咕噜咕噜地怪叫,也更响得厉害,这真好像旱天里得到了一阵细雨一样。不到片刻工夫,那每个人早已把馒头统统放进肚里,一面拼命向四个糕饼店里的人道谢。他们都笑道:“你们要谢,还得谢谢这位张大爷呢!”
思明不待他说完,早又自跑到西面第五株松树下去踏勘形势了,不料一不留心,竟触动了机关。那脚下的一方白石忽然向左移开,思明不觉吃了一惊,连忙把身跳在一旁,只见显出一个洞口,里面漆黑不见一物。思明知道这个洞大概就是入地道的口子了,不料无意中竟给自己觅到。心中正在暗喜,突然洞里冒出一阵烟雾,只听呼啦一声,就见一条巨蟒飞奔而出,头如笆斗,身长三丈,口吐舌尖,向思明身上扑来。思明一见,不觉倒退数步,一面连忙拔出他父亲苍水遗下的青霜宝剑,向那蟒头猛力劈去。只见一道寒光正中蟒舌,削去半段。那蟒好像也知此剑厉害,便负痛逃向山上直窜。思明提剑紧追其后,方欲追上,那蟒突又回过头来,张开血盆似的大口,像要把思明吞吃的模样。思明见来势凶猛,心中一慌,便即向山腰一株大树上飞身跳在树枝上,一面在袖中发出一箭,齐巧打在巨蟒的头上。只见那箭便即滑下,那蟒蛇的头好像钢铁一般不受刀剑模样,思明心中更慌。
那蟒便又张口喷出毒焰,好像一缕浓烟,滚滚直上树顶。思明情急,便又连发三箭,同时射中在蟒身上。那蟒不但不逃,却反把身跃起,飞到思明面前,张口便吞。
正在危急万分,突然从山顶上飞来一道白光,向蟒颈绕了一周,只听一声响亮,那蟒头便随着白光滚到山脚下去。思明鼻中只闻到一阵腥气,臭不可挡,几乎从树上跌下身来,因连忙轻轻跃下,见蟒蛇已死。心中正在好生奇怪,忽然见空中落下一个人来,瞧是个鹤发童颜的道人,手持拂尘,口中连斥孽畜。思明知道用白光斩蛇的人一定是他,因便慌忙向他纳头拜下,口称:“大师,小子叩谢救命之恩。”一面又跪请老道姓名。
老道一见,便即哈哈笑道:“俺即飞云子玄济是也。今日与汝相遇,可称有缘了。”一面叫思明起来。
思明一听“飞云子”三字,不觉笑道:“大师莫非就是毕鹤年大哥的师父吗?”
飞云子道:“毕鹤年你也认识的吗?”
思明因便把台湾岛投海,幸遇鹤大哥相救的话说了一遍。飞云子遂也问了思明姓名,便又说道:“这条蟒蛇就是俺和鹤年所斩毒龙的第九子,今若不除去,往后为害人民,真不可遏止了。”
遂命思明将蟒腹剖开,取它心肝,将来可以制成药料,有起死回生的功用。思明听了连忙蹲身下去,拔出青霜剑,向蟒腹一剑砍去,只见鲜血汩汩似流水般地流出来,血中并有肉袋一只,随血冲到思明的脚下。思明见了,好生奇怪,因又把肉袋割开,但见一道寒光,向血中飞落。思明仔细一瞧,原来里面却是一把出匣的宝剑。思明忙把剑取出,瞧了一会儿,一面又向玄济道:“大师,请瞧这把宝剑,可不是楚项羽的鸯剑吗?”
玄济接在手里,见剑身上有七颗凹下的宝星,不觉哈哈地笑道:“果然不错,想你小小年纪,怎么倒识得此剑的来历呢?”
思明道:“弟子不敢相欺,因前日鹤年大哥告俺说,他当初得鹦鹉剑的时候,大师曾提起鸳鸯两剑的形状。今见此剑果有七颗凹下的宝星,故而冒昧一问,不料果然是的。”
玄济道:“此剑合该与汝有缘故,因汝能体天地好生之德,见穷苦的人类饥犹己饥,溺犹己溺,故天以此赐汝。汝其勉诸。”
玄济说罢,把袍袖一拂,化为一阵清风,早已不知去向。思明忙跪下相送,一面把蟒蛇腹中心肝取出,提了鸯剑,便匆匆到白家庄去了。
思明为什么要到白家庄呢?倒也有三个原因:一因璧官有赠银之雅意,他欲将那蟒蛇的心肝送与璧官,制药救世。二因阿鸯得了鸳剑,他欲和鸳剑一比,是否究竟一对?三因尤兴已迁家至仙人镇上,他告诉给璧官地址知道,日后鹤年回来,也可一问便知。
思明在路并无停留,不多一会儿,已到庄前。他便欢欢喜喜地奔进庄去,口中还连嚷着道:“白大哥!白大哥!请你快来看剑!”
这时,璧官正在堂上和小鸳闲谈,一听有人喊他,心中倒大吃一惊,以为又有什么冤家寻上门来了,乃和小鸳急急赶出院子。只见一个少年,身上满染血渍,一手持把宝剑,一手提着血淋淋的一副心肝,两人见他这个情形,心中又未免突然一跳,只听那少年又大喊道:“鸳姊姊,你快快来瞧呀!”
小鸳仔细一认,方知乃是张思明,因忙让他到草堂上,一面问道:“张贤弟,你到底把哪个人杀了?难道是江僧那厮给你结果了吗?”
思明道:“不是,不是,这副心肝乃是个大蟒蛇的心肝呀!”
思明说时,一面便把心肝放在地上,一面就抵掌快谈刚才如何要去杀江僧,为一班方鲍陈的贫民出气,忽然又如何遇了大蟒蛇,如何遇着了玄济大师,救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自己又如何得了一把鸯剑,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小鸳把剑接在手里一瞧,果是好剑,赞叹不止。此时凤孙、阿鸯、小珠也统统到来,见了思明这样,忙问原因。小鸳把剑送到凤孙手中,又将思明得剑情形告诉一回。凤孙接剑在手,一面叫阿鸯把鸳剑取出,两剑相合,正是天衣无缝,一样长短,一样锋利。大家瞧了一会儿,都甚赞好。小鸳在旁,尤为啧啧羡慕。思明见小鸳这样爱它,想起昨天慷慨赠银一节,心中很是敬佩她,且自己已有了青霜剑,对于鸯剑也无甚紧要,便也慷慨向小鸳道:“这把鸯剑,鸳姊姊既这样爱它,小弟就此奉赠。”
小鸳一听,便向思明辞道:“此剑非比寻常,贤弟得来非易,愚姊无德,哪里敢受?”
思明见她不肯便接,他便说道:“如此请姊姊暂时代弟收藏如何?”
众人见他诚意相送,因劝小鸳受之。小鸳果见他十分坚决,也只好暂时收了。凤孙问思明巨蟒心肝可曾带来,思明指地上道:“这不是吗?凤大哥是要,小弟也可奉赠。”
凤孙道:“先祖在日,遗有一纸秘方,须用巨蟒心肝一副,碾成药末,凡有刀劈剑伤,骨断筋折,一经服下,功能起死回生。此方至今小弟犹带在身旁。今贤弟既已觅到巨蟒心肝,且待小弟把它合起来可好?”
思明拍手笑道:“这样再好没有了,小弟亦知此物能制灵药,但不晓得如何配法,今凤大哥既知道,这是好极了。”
说着,便又向璧官告诉了尤兴在仙人镇的住址,并说他老人家欲亲自叩谢大哥。璧官听了,摇手道:“这些区区,烦贤弟叫老人家切不要挂齿。且毕贤弟都是自己兄弟一样,他若定要客气,不是瞧不起小兄了吗?”
思明道:“那小弟准叫他别自来了。”
璧官道:“这样才对了。”
此时,凤孙已把秘方取出,大家都来瞧看,只见写道:
龙骨二两,牡丹二两,紫河车二两,虎骨二两,人参二两,红花二两,杜仲二两,陈老酒四两,童便去头尾一碗,共计九味,外加大巨蟒心肝胆全副。
小鸳瞧了紫河车,不懂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啦?”
凤孙笑道:“这是小孩子的胞胎。”
小鸳、阿鸯哦了一声,都忍不住笑了。这里璧官忙叫人去街市上把药立即配就,又把大蟒心肝胆用火焙干碾末,和药制成一料,藏在瓶中。
不说他们在制药,阿鸯、小鸳因得了这两柄鸳鸯宝剑,心中非常欢喜,和了小珠,却在院子中舞剑玩耍。这时,思明便又欲告别,众人再三留他小住几天。思明道:“并非小弟执拗,诚恐鹤年哥的舅公要记挂了。”
璧官听了,不便强留,遂约他明日再来。众人送出庄外,思明遂回仙人镇去。
不料走到一箭之路,突然遇着一个彪形大汉,见了思明,便上前抱拳,向思明问道:“小哥,请问这里有一个贩卖刀剑的山西客人,名叫王若兰的,小哥可曾碰到?”
思明听了,心中好生讶异,因也和他搭讪道:“客官贵姓?你问他则甚?”
那人道:“我叫王若蕙,若兰乃是俺的长兄。因我家有两口宝剑,一口名鸳,一口名鸯,咱兄弟各得一把。此剑相传是汉代古物,因先祖乃是汉朝外戚,保管宝库,因赤眉作乱,先祖带剑保驾。迨光武复国,先祖即隐居不仕,这两剑即作传家之宝。不料长兄不肖,前年乘俺不在家中,他便带剑远逃,俺自上年由山西入河南,转武昌,达汉中,一直寻到此间,有的说曾瞧见他在这里贩卖,故而向小哥问了一声。不知小哥有否见过?”
思明心中想:鸯剑乃我方才由蟒腹中得来,才儿刚送与小鸳,不想送了不到半天,那讨剑的人倒便来了,这事叫我怎样回答他好呢?想了一会儿,他便有了主意,遂对若蕙道:“大哥,你问的山西客人吗?只有方鲍陈地方有一个方寡妇,她略知一二。你如能把方寡妇找着,这事便有下落了,不然,恐怕找到天边,也找不着的。”
说罢,便回身如飞般地走开了。若蕙待要再问,思明已转入小径而去,他只好也慢慢先去探听方寡妇了。
原来,这个姓王的,他先祖即是王莽,王莽篡位,国号曰新,为光武所灭,所有汉家宝物均被盗去。若蕙因说不出口,故托名外戚,可知不正当得来的东西,虽得亦无所用,如若兰盗弟鸳鸯剑,反致丧命,但何以会在蟒腹中,则尚需再行查考。要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再详。
思明瞧了一会儿,恐被六塔寺中的僧徒注意,便一直向西走去,不觉已到方鲍陈地方。只见此时尚有烧不尽的余火,冒着余烟,妇孺有的坐在地下,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嘤嘤啼哭。孩子们更吵着肚饿,年老的躺在草地上,饿得不住呻吟,景象真是悲惨十分。思明心中愈觉这班贫民的可怜,也就愈恨这木江僧的可恶。
正在这时,忽见前面大道上有四个人扛着大木桶急急地走来,见了思明,便叫道:“张爷已来多时了吗?”
思明一见,原来正是送馒头来的,因忙道:“这里一共有四百人左右,你们快给我分每个人五个馒头。”
那四人听了,便答应一声,将大木桶扛近了一些,五个五个地挨次分去。此时这些人因为昨天整整地一天没有吃饭,大家差不多已饿了个半死,现在突见热气腾腾的馒头,这一喜欢,精神立刻就好了起来。馒头还不曾放进嘴里,那涎水早已滴了下来,而且肚里一阵咕噜咕噜地怪叫,也更响得厉害,这真好像旱天里得到了一阵细雨一样。不到片刻工夫,那每个人早已把馒头统统放进肚里,一面拼命向四个糕饼店里的人道谢。他们都笑道:“你们要谢,还得谢谢这位张大爷呢!”
思明不待他说完,早又自跑到西面第五株松树下去踏勘形势了,不料一不留心,竟触动了机关。那脚下的一方白石忽然向左移开,思明不觉吃了一惊,连忙把身跳在一旁,只见显出一个洞口,里面漆黑不见一物。思明知道这个洞大概就是入地道的口子了,不料无意中竟给自己觅到。心中正在暗喜,突然洞里冒出一阵烟雾,只听呼啦一声,就见一条巨蟒飞奔而出,头如笆斗,身长三丈,口吐舌尖,向思明身上扑来。思明一见,不觉倒退数步,一面连忙拔出他父亲苍水遗下的青霜宝剑,向那蟒头猛力劈去。只见一道寒光正中蟒舌,削去半段。那蟒好像也知此剑厉害,便负痛逃向山上直窜。思明提剑紧追其后,方欲追上,那蟒突又回过头来,张开血盆似的大口,像要把思明吞吃的模样。思明见来势凶猛,心中一慌,便即向山腰一株大树上飞身跳在树枝上,一面在袖中发出一箭,齐巧打在巨蟒的头上。只见那箭便即滑下,那蟒蛇的头好像钢铁一般不受刀剑模样,思明心中更慌。
那蟒便又张口喷出毒焰,好像一缕浓烟,滚滚直上树顶。思明情急,便又连发三箭,同时射中在蟒身上。那蟒不但不逃,却反把身跃起,飞到思明面前,张口便吞。
正在危急万分,突然从山顶上飞来一道白光,向蟒颈绕了一周,只听一声响亮,那蟒头便随着白光滚到山脚下去。思明鼻中只闻到一阵腥气,臭不可挡,几乎从树上跌下身来,因连忙轻轻跃下,见蟒蛇已死。心中正在好生奇怪,忽然见空中落下一个人来,瞧是个鹤发童颜的道人,手持拂尘,口中连斥孽畜。思明知道用白光斩蛇的人一定是他,因便慌忙向他纳头拜下,口称:“大师,小子叩谢救命之恩。”一面又跪请老道姓名。
老道一见,便即哈哈笑道:“俺即飞云子玄济是也。今日与汝相遇,可称有缘了。”一面叫思明起来。
思明一听“飞云子”三字,不觉笑道:“大师莫非就是毕鹤年大哥的师父吗?”
飞云子道:“毕鹤年你也认识的吗?”
思明因便把台湾岛投海,幸遇鹤大哥相救的话说了一遍。飞云子遂也问了思明姓名,便又说道:“这条蟒蛇就是俺和鹤年所斩毒龙的第九子,今若不除去,往后为害人民,真不可遏止了。”
遂命思明将蟒腹剖开,取它心肝,将来可以制成药料,有起死回生的功用。思明听了连忙蹲身下去,拔出青霜剑,向蟒腹一剑砍去,只见鲜血汩汩似流水般地流出来,血中并有肉袋一只,随血冲到思明的脚下。思明见了,好生奇怪,因又把肉袋割开,但见一道寒光,向血中飞落。思明仔细一瞧,原来里面却是一把出匣的宝剑。思明忙把剑取出,瞧了一会儿,一面又向玄济道:“大师,请瞧这把宝剑,可不是楚项羽的鸯剑吗?”
玄济接在手里,见剑身上有七颗凹下的宝星,不觉哈哈地笑道:“果然不错,想你小小年纪,怎么倒识得此剑的来历呢?”
思明道:“弟子不敢相欺,因前日鹤年大哥告俺说,他当初得鹦鹉剑的时候,大师曾提起鸳鸯两剑的形状。今见此剑果有七颗凹下的宝星,故而冒昧一问,不料果然是的。”
玄济道:“此剑合该与汝有缘故,因汝能体天地好生之德,见穷苦的人类饥犹己饥,溺犹己溺,故天以此赐汝。汝其勉诸。”
玄济说罢,把袍袖一拂,化为一阵清风,早已不知去向。思明忙跪下相送,一面把蟒蛇腹中心肝取出,提了鸯剑,便匆匆到白家庄去了。
思明为什么要到白家庄呢?倒也有三个原因:一因璧官有赠银之雅意,他欲将那蟒蛇的心肝送与璧官,制药救世。二因阿鸯得了鸳剑,他欲和鸳剑一比,是否究竟一对?三因尤兴已迁家至仙人镇上,他告诉给璧官地址知道,日后鹤年回来,也可一问便知。
思明在路并无停留,不多一会儿,已到庄前。他便欢欢喜喜地奔进庄去,口中还连嚷着道:“白大哥!白大哥!请你快来看剑!”
这时,璧官正在堂上和小鸳闲谈,一听有人喊他,心中倒大吃一惊,以为又有什么冤家寻上门来了,乃和小鸳急急赶出院子。只见一个少年,身上满染血渍,一手持把宝剑,一手提着血淋淋的一副心肝,两人见他这个情形,心中又未免突然一跳,只听那少年又大喊道:“鸳姊姊,你快快来瞧呀!”
小鸳仔细一认,方知乃是张思明,因忙让他到草堂上,一面问道:“张贤弟,你到底把哪个人杀了?难道是江僧那厮给你结果了吗?”
思明道:“不是,不是,这副心肝乃是个大蟒蛇的心肝呀!”
思明说时,一面便把心肝放在地上,一面就抵掌快谈刚才如何要去杀江僧,为一班方鲍陈的贫民出气,忽然又如何遇了大蟒蛇,如何遇着了玄济大师,救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自己又如何得了一把鸯剑,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小鸳把剑接在手里一瞧,果是好剑,赞叹不止。此时凤孙、阿鸯、小珠也统统到来,见了思明这样,忙问原因。小鸳把剑送到凤孙手中,又将思明得剑情形告诉一回。凤孙接剑在手,一面叫阿鸯把鸳剑取出,两剑相合,正是天衣无缝,一样长短,一样锋利。大家瞧了一会儿,都甚赞好。小鸳在旁,尤为啧啧羡慕。思明见小鸳这样爱它,想起昨天慷慨赠银一节,心中很是敬佩她,且自己已有了青霜剑,对于鸯剑也无甚紧要,便也慷慨向小鸳道:“这把鸯剑,鸳姊姊既这样爱它,小弟就此奉赠。”
小鸳一听,便向思明辞道:“此剑非比寻常,贤弟得来非易,愚姊无德,哪里敢受?”
思明见她不肯便接,他便说道:“如此请姊姊暂时代弟收藏如何?”
众人见他诚意相送,因劝小鸳受之。小鸳果见他十分坚决,也只好暂时收了。凤孙问思明巨蟒心肝可曾带来,思明指地上道:“这不是吗?凤大哥是要,小弟也可奉赠。”
凤孙道:“先祖在日,遗有一纸秘方,须用巨蟒心肝一副,碾成药末,凡有刀劈剑伤,骨断筋折,一经服下,功能起死回生。此方至今小弟犹带在身旁。今贤弟既已觅到巨蟒心肝,且待小弟把它合起来可好?”
思明拍手笑道:“这样再好没有了,小弟亦知此物能制灵药,但不晓得如何配法,今凤大哥既知道,这是好极了。”
说着,便又向璧官告诉了尤兴在仙人镇的住址,并说他老人家欲亲自叩谢大哥。璧官听了,摇手道:“这些区区,烦贤弟叫老人家切不要挂齿。且毕贤弟都是自己兄弟一样,他若定要客气,不是瞧不起小兄了吗?”
思明道:“那小弟准叫他别自来了。”
璧官道:“这样才对了。”
此时,凤孙已把秘方取出,大家都来瞧看,只见写道:
龙骨二两,牡丹二两,紫河车二两,虎骨二两,人参二两,红花二两,杜仲二两,陈老酒四两,童便去头尾一碗,共计九味,外加大巨蟒心肝胆全副。
小鸳瞧了紫河车,不懂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啦?”
凤孙笑道:“这是小孩子的胞胎。”
小鸳、阿鸯哦了一声,都忍不住笑了。这里璧官忙叫人去街市上把药立即配就,又把大蟒心肝胆用火焙干碾末,和药制成一料,藏在瓶中。
不说他们在制药,阿鸯、小鸳因得了这两柄鸳鸯宝剑,心中非常欢喜,和了小珠,却在院子中舞剑玩耍。这时,思明便又欲告别,众人再三留他小住几天。思明道:“并非小弟执拗,诚恐鹤年哥的舅公要记挂了。”
璧官听了,不便强留,遂约他明日再来。众人送出庄外,思明遂回仙人镇去。
不料走到一箭之路,突然遇着一个彪形大汉,见了思明,便上前抱拳,向思明问道:“小哥,请问这里有一个贩卖刀剑的山西客人,名叫王若兰的,小哥可曾碰到?”
思明听了,心中好生讶异,因也和他搭讪道:“客官贵姓?你问他则甚?”
那人道:“我叫王若蕙,若兰乃是俺的长兄。因我家有两口宝剑,一口名鸳,一口名鸯,咱兄弟各得一把。此剑相传是汉代古物,因先祖乃是汉朝外戚,保管宝库,因赤眉作乱,先祖带剑保驾。迨光武复国,先祖即隐居不仕,这两剑即作传家之宝。不料长兄不肖,前年乘俺不在家中,他便带剑远逃,俺自上年由山西入河南,转武昌,达汉中,一直寻到此间,有的说曾瞧见他在这里贩卖,故而向小哥问了一声。不知小哥有否见过?”
思明心中想:鸯剑乃我方才由蟒腹中得来,才儿刚送与小鸳,不想送了不到半天,那讨剑的人倒便来了,这事叫我怎样回答他好呢?想了一会儿,他便有了主意,遂对若蕙道:“大哥,你问的山西客人吗?只有方鲍陈地方有一个方寡妇,她略知一二。你如能把方寡妇找着,这事便有下落了,不然,恐怕找到天边,也找不着的。”
说罢,便回身如飞般地走开了。若蕙待要再问,思明已转入小径而去,他只好也慢慢先去探听方寡妇了。
原来,这个姓王的,他先祖即是王莽,王莽篡位,国号曰新,为光武所灭,所有汉家宝物均被盗去。若蕙因说不出口,故托名外戚,可知不正当得来的东西,虽得亦无所用,如若兰盗弟鸳鸯剑,反致丧命,但何以会在蟒腹中,则尚需再行查考。要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再详。
相关热词搜索:鸳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