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削剑锋月□救弱女 断禅杖无意损金莲
2025-07-07 作者:冯玉奇 来源:冯玉奇作品集 点击:
原来这两个少年,一个是张思明,一个便是毕鹤年。两人自从台湾动身,不日到了四川,因贪赶路程,错过宿店,是夜经过凤凰山,隐隐闻有厮杀的声音。他们便悄悄地寻到厮杀声处。思明抬头忽见大松树上吊着一个人,便忙拉住鹤年道:“大哥,你瞧,那面树上吊着的不知是何人哩?”
鹤年因便向被吊在树上的凤孙问明事由,由鹤年将凤孙解去网缚。三人各通了姓名,凤孙又再三道谢,一面又说明前面旷野上,自己的妹子正和妖尼、头陀恶斗。鹤年一听,远远望去,便见林子外,果有三个黑影,正在混战。他们三人遂便飞步赶来,正巧小鸳不敌,跌倒在地。慧云把剑砍下的当儿,鹤年不慌不忙,他便将鹦鹉剑轻轻地向上一格,谁知鹦鹉剑削铁如泥,那慧云的剑早已被削为两段。觉海见那少年凭空里突然把慧云的剑锋削断,一时一股怒气从丹田直达脑门,再也压不下去,便就大喝一声:“何方小子,敢在此放肆?”
一言未了,遂将手中钢叉恶狠狠地猛力向鹤年打来。鹤年见来势不轻,急忙把鹦鹉剑向钢叉一抵,哪知这个钢叉好似枯枝一般,着了剑锋,便即寸寸断去。觉海一见,大吃一惊。慧云也自知不是敌手,两人各打了一个招呼,便向后拔步飞逃。众僧这时也早吓得落了魂似的,向后各自逃生。小鸳提了双剑,追杀一阵,可怜众僧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便是凤孙连忙阻住她道:“二妹,我们且回到庄上再作计议吧!”
小鸳听了,才收剑回来。凤孙遂又替他们三人互相介绍,小鸳一听忙含笑向鹤年一福道:“久闻毕兄在离尘岛上干了不少除暴安良的事业,我等只恨路远,未能识荆,今日得晤尊颜,又蒙援救,真是没齿不忘大德。”
鹤年道:“姊姊说哪里话来?俺等且到宝庄大家再长谈吧!”
小鸳听了,心中更觉欢喜,遂即向前领引,抄近路返白家庄去。作者回头又要讲白家庄前璧官和红心了。这时,璧官见阿鸯的马落荒而走,心中正在着急,忽见江僧舍了自己,也急急地追赶上去。璧官知这贼秃不怀好意,自己也正欲挥鞭向东追踪上去援救阿鸯。谁知这个红心偏偏指挥众僧向璧官马前马后层层地围上来,把璧官困在垓心。虽然竭力用剑锋向四周扫荡,终难把众僧杀尽,一时杀得七窍中生烟,三尸魂暴跳,情急智生,他便立刻从身旁取出一镖,觑定了红心的面门,猛可地掷来。红心冷不防被这一镖打来,待欲躲避,早已来不及了,那支镖不偏不倚,恰恰中在红心的右眼上。红心哎呀一声,身子向后便倒。众僧见他鲜血满脸,知受重伤,连忙把他抢去。这时,围着璧官的僧徒已散去一半,其余一旁不知就里,但见众僧纷纷后退,亦遂无心恋战,个个胆怯,向后狂奔逃命。璧官追杀一阵,众僧有的逃不及,自相践踏,有的都挤到小河里去,一霎时,白家庄前只剩倒地尸体。众庄丁又虚张声势,追杀一阵,众僧逃至半路,正值凤凰山退下的僧徒也到,知各路都败,大家会在一起,个个垂头丧气地回鸡鸣山去。璧官见红心已死,众僧已退,他一心记挂阿鸯,正欲向前追去。忽见兴安走来报告道:“大爷,我家小姐已被一个黑脸强徒抢去了,刘姑爷已向东追去,请大爷也快快赶上去吧!”
璧官一听,知道贼子众多,各处摆布,因忙吩咐众庄丁好生看守庄上,自己连加一鞭,往六塔寺追寻阿鸯和蕊珠去。哪知马正行到山坡前,突然见东面横路里蹄声嘚嘚,有一马飞奔而来。璧官见那马时,只见全身雪白,四腿起着红点,好像朵朵桃花。璧官性本喜马,见此名驹,正是桃花雪里红。心中正在惊喜,忽听来骑娇声喊着白大哥,璧官连忙收住缰绳,仔细向那马上望去。只见马上驮着两个美人,一个正是三妹蕊珠,一个却好生面善,一时记不起来了。这时,来骑已到面前,璧官猛可想起了,这位美人正是李如渊的夫人薛月镕。月此时年虽四十相近,但花容月貌,仍不减当年风韵,远望去犹盈盈如二十许人。璧官于两年前,在峨眉山麓曾和他夫妇俩聚首三日,现在异地重逢,心中自是非常欣慰,因便忙招呼了。月溶笑道:“白贤弟好记性,倒还认识我吗?”
璧官笑道:“怎的不认识呢?”
蕊珠问璧官疾驰马匹到哪里去,璧官道:“俺正来找三妹呢!”
说着,一面便殷勤招待入庄,延至中堂。彼此重新见礼,庄丁献上香茗。璧官把手一拱问道:“李夫人从哪里来?不知何以得与三妹相遇?”
月镕道:“我因罗家璇珠妹妹约我于月初共到成都相会,道经狮子山,至半途,忽然撞着一个黑脸大汉,控马前来。我见他背上负一女子,用帕儿裹扎她的双目,那女子又哀哀地啼哭,知系绿林中人,不是善类,因便用芙蓉剑指着他,叫他快把那女子留下。那黑脸大汉说这个女子是他的妹妹,因与夫家婆婆不合,故而啼哭。我听了便即哈哈笑道,好一个瞒天大谎,你想瞒过我吗?既然是你的妹子,那两眼上包着帕儿,不是要闷死她吗?他给我这样一问,便没有话说,一时恼羞成怒,他便拔着长剑来斗。我瞧他来势凶猛,一面也把剑来相挡。谁知不到两个回合,他的剑早给我芙蓉剑削成数段,我便趁势把他背着的女子抱过来,仔细一问,方知是白贤弟的义妹,故而把令义妹亲身送下。”
蕊珠听到这里,又哭向璧官道:“妹子若没有这位李夫人相救,恐怕今生就没有再见面的一天了。”
璧官听了,一面抱拳向月溶再三道谢相救盛情,一面又问蕊珠那强徒的面目。蕊珠道:“大哥,你道这可恶的强盗是哪个?就是上次的缪黑儿呀!”
璧官哦了一声,方欲再问,只见门外又走进凤孙、小鸳,并有两个不相识的少年。月镕一见,连忙把身子站起,向那少年握手,口中又笑着叫道:“毕贤弟,怎么会在这里相晤呀?真是比约着的还好了。”
鹤年也忙笑道:“薛姑姑何日到此?罗家姑姑有没同来?”
这时,凤孙又把大家彼此介绍明白,璧官大喜,一面吩咐摆席,一面又问凤孙、小鸳可有瞧见大妹妹阿鸯和江僧两人追赶。小鸳道:“我和凤哥埋伏在凤凰山脚下,后来和一个跛足头陀、一个带发女尼互相大战起来。不料那女尼引着凤哥向丛林中追去,凤哥不知丛林面前乃是一道溪水,因此失足跌下,等到凤哥跃起,谁知竟中了她的暗算,把凤哥用网缚住绷紧。等我前去相夺,却已被她吊在树上。这时,他们两个又很得意向我夹攻。我因心里记挂凤哥,手中一松,又中了他们两腿,却把我手中双剑踢落地上。正在危急万分,幸有毕大哥到来,把小妹救起,而且同时凤哥亦已脱网。毕大哥真是我们的再生恩人了。”
璧官听了,又连连向鹤年代妹子道谢相救之恩,鹤年谦虚一番。凤孙又忙问阿鸯究竟怎么一回事。璧官因把阿鸯的马足被斩,落荒奔逃,江僧追赶,自己又被红心包围,不能一同赶上。后来杀退众僧,又听三妹被劫,正欲前往追寻二人,幸喜李夫人已把三妹救来,强徒原来就是缪黑儿的话告诉一遍。鹤年听了,忙又向璧官、凤孙道:“令妹此刻还不回来,我想非得小弟前去走一遭不可,否则令妹恐怕便有危险呢!”
鹤年说罢,便欲向外寻去。凤孙、小鸳、璧官见他这样侠义,心中佩服,璧官一面叫道:“毕大哥远道而来,岂敢再劳大驾?俺想还是俺们兄妹两人去吧!”
凤孙道:“哪里话?白贤弟还是招待远客,俺和二妹两人去好了。”
月一见他们都这样地争着要去,恐怕反而误事。因便对大家说道:“这是救人性命的事,请大家不要客气,我瞧还是小鸳妹引道,毕贤弟和我三个人前往救阿鸯妹回来。这里凤弟、璧弟两人保守贵庄,万一再有人来,请你们两位完全负责任。”
思明在旁道:“薛姑姑的话真爽快极了,请大家就照此办吧!”
一时众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再说月溶、鹤年、小鸳三人,各带宝剑上马,由四个庄丁执着火把,一路向鸡鸣山进发。此时五更向尽,天已微明,远近村庄,但闻断断续续的鸡鸣声音从晓风中吹到三人耳中。月一听鸡啼声,知前面山脚是已有人家,因用目远远望去,但见矮矮篱笆中,有一缕灯光透出,因便向小鸳问道:“这是个什么所在?”
小鸳道:“这个去处,便是鸡鸣山的后山,地名叫方鲍陈,因山下住的人家并没有外姓,只方、鲍、陈三姓故也。”
月溶把头一点,拍马从矮篱笆过去,但听里面有人说话和嬉笑声隐约传出。这个时候,那茅屋中的灯火突然熄灭,说话声和嬉笑声也竟顿时寂然。月熔知屋内说话的人一定已发觉外面有人,故而停止,一时心中颇疑,遂轻轻跳下马来。鹤年、小鸳又叫庄丁把火把灭去,并嘱他们把三匹马拴在树上。鹤年乃纵身到茅屋的隔壁人家屋上。只见那家人家却很是勤俭,这时,老清早屋中已坐着一个年纪五十余岁、面目黧黑的乡人,门外又坐着一个五十不到的妇人。鹤年一瞧这两人好生面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只听那个老汉对那妇人说道:“昨晚这个贼秃又到方寡妇家喝酒作乐,一直到此刻方才没有声息,真是吵得邻家都不能安静。”
那时门外的妇人一面手织草履,一面对老的说道:“你轻声些吧!不要给他们听了又生是非。我听昨夜四更不到的时候,这贼秃好像什么地方又弄来一个女人,叫方寡妇再三地劝她顺从。那个女子倒是个三贞九烈,不但不肯听从他,而且还给她破口大骂一顿。”
鹤年听了这两句话,心中早已明白,想用不到上鸡鸣山去了。他便从那家的屋顶跳到方寡妇的屋上,只见月、小鸳两人也正贴耳在屋面听屋内的动静。鹤年一见,便向她们两人做个手势,他便把身子跳到地上,走近窗旁,用剑尖破窗而入。不料窗户开处,窗中先有一镖飞出。鹤年把身子倒退两步,把头一偏,只听哧的一声,那镖早已给鹤年用嘴衔住。说时迟,那时快,窗中嗖嗖地又是四镖射出。鹤年叫声来得好,把鹦鹉剑举起,只听当当的四声,那镖早已落地。那时小鸳、月溶都也跳下地上,小鸳遂大声喝道:“贼秃,不要放冷镖,你敢出来和姑姑见个高低吗?”
原来这个人家正是江僧的外室方寡妇家,江僧自白家庄把阿鸯引到黑暗处,用“乌鸦晒翅”的法子把阿鸯的手中剑踢落在地,又用腰间丝带把她缚住。他想把阿鸯送到后山方寡妇处去,好叫方寡妇劝劝她,或者能够相从,岂非美事?不料被阿鸯大骂一顿。此时江僧竟将她关入地道,意欲压服阿鸯。自己却和方寡妇饮酒取乐,正在吻嘴吮舌的当儿,忽听外面有马蹄声音徘徊此间,江僧知是白家庄有人来了,他急忙将灯火吹熄,叫方寡妇躲藏起来,他便在房中静候。果见窗户开了,他便一连五镖飞出,哪知都被鹤年打落。此时又忽听小鸳娇滴滴的骂声,江僧心想:原来又是姑娘!他心中倒又快乐起来,以为又有一个好姑娘送上门来,所以他便挺身而出,手持禅杖来捉小鸳。此时江僧飞身跃出窗外,一杖当先。鹤年、月隐在左右,江僧只管向前直取小鸳,不料斜岔里突有双剑斫下。江僧左右一顾,见一个是半老徐娘,一个是黄口孺子,哪里放在心上?舞动禅杖,进攻三人。谁知月的剑光到处,只听嚓的一响,剑和禅杖相碰,视禅杖竟被削去一角。江僧方才觉得此剑厉害,他便把禅杖避过剑锋,声东击西,向上挥下,竭力向两人抵抗。那小鸳的双剑又向江僧兜心刺来,江僧虽然武艺高强,怎敌得过四把宝剑流水般上下飞舞、左右交攻?于是他便将全身功夫运用出来,舞动禅杖,由一支花变成二十四番,再由二十四番,化为四十八、九十六番,再回复到混元一气。鹤年、月见他无懈可击,鹤年不觉大怒,遂卖个破绽,回身一剑,江僧知自己禅杖可以与平常的剑相拼,也有把剑折断的可能,他只知月溶的剑厉害,却料不到鹤年也有此种利剑,他便把一杖挡住。哪知鹤年的剑锋正削在禅杖的中心,只听当的一声,那禅杖已挥作两段。不料断下的禅杖齐巧打在小鸳的右足上,只听小鸳哎呀的一声,一个立足不稳,那身子却倒在地上。月镕一见,连忙前来相救。江僧此时突见杖断,心中大吃一惊,他便趁这个当儿跳出圈子,纵身上屋,飞步逃回六塔寺中去了。欲知阿鸯怎样救出,小鸳是否有伤,且待下回再详。
鹤年因便向被吊在树上的凤孙问明事由,由鹤年将凤孙解去网缚。三人各通了姓名,凤孙又再三道谢,一面又说明前面旷野上,自己的妹子正和妖尼、头陀恶斗。鹤年一听,远远望去,便见林子外,果有三个黑影,正在混战。他们三人遂便飞步赶来,正巧小鸳不敌,跌倒在地。慧云把剑砍下的当儿,鹤年不慌不忙,他便将鹦鹉剑轻轻地向上一格,谁知鹦鹉剑削铁如泥,那慧云的剑早已被削为两段。觉海见那少年凭空里突然把慧云的剑锋削断,一时一股怒气从丹田直达脑门,再也压不下去,便就大喝一声:“何方小子,敢在此放肆?”
一言未了,遂将手中钢叉恶狠狠地猛力向鹤年打来。鹤年见来势不轻,急忙把鹦鹉剑向钢叉一抵,哪知这个钢叉好似枯枝一般,着了剑锋,便即寸寸断去。觉海一见,大吃一惊。慧云也自知不是敌手,两人各打了一个招呼,便向后拔步飞逃。众僧这时也早吓得落了魂似的,向后各自逃生。小鸳提了双剑,追杀一阵,可怜众僧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便是凤孙连忙阻住她道:“二妹,我们且回到庄上再作计议吧!”
小鸳听了,才收剑回来。凤孙遂又替他们三人互相介绍,小鸳一听忙含笑向鹤年一福道:“久闻毕兄在离尘岛上干了不少除暴安良的事业,我等只恨路远,未能识荆,今日得晤尊颜,又蒙援救,真是没齿不忘大德。”
鹤年道:“姊姊说哪里话来?俺等且到宝庄大家再长谈吧!”
小鸳听了,心中更觉欢喜,遂即向前领引,抄近路返白家庄去。作者回头又要讲白家庄前璧官和红心了。这时,璧官见阿鸯的马落荒而走,心中正在着急,忽见江僧舍了自己,也急急地追赶上去。璧官知这贼秃不怀好意,自己也正欲挥鞭向东追踪上去援救阿鸯。谁知这个红心偏偏指挥众僧向璧官马前马后层层地围上来,把璧官困在垓心。虽然竭力用剑锋向四周扫荡,终难把众僧杀尽,一时杀得七窍中生烟,三尸魂暴跳,情急智生,他便立刻从身旁取出一镖,觑定了红心的面门,猛可地掷来。红心冷不防被这一镖打来,待欲躲避,早已来不及了,那支镖不偏不倚,恰恰中在红心的右眼上。红心哎呀一声,身子向后便倒。众僧见他鲜血满脸,知受重伤,连忙把他抢去。这时,围着璧官的僧徒已散去一半,其余一旁不知就里,但见众僧纷纷后退,亦遂无心恋战,个个胆怯,向后狂奔逃命。璧官追杀一阵,众僧有的逃不及,自相践踏,有的都挤到小河里去,一霎时,白家庄前只剩倒地尸体。众庄丁又虚张声势,追杀一阵,众僧逃至半路,正值凤凰山退下的僧徒也到,知各路都败,大家会在一起,个个垂头丧气地回鸡鸣山去。璧官见红心已死,众僧已退,他一心记挂阿鸯,正欲向前追去。忽见兴安走来报告道:“大爷,我家小姐已被一个黑脸强徒抢去了,刘姑爷已向东追去,请大爷也快快赶上去吧!”
璧官一听,知道贼子众多,各处摆布,因忙吩咐众庄丁好生看守庄上,自己连加一鞭,往六塔寺追寻阿鸯和蕊珠去。哪知马正行到山坡前,突然见东面横路里蹄声嘚嘚,有一马飞奔而来。璧官见那马时,只见全身雪白,四腿起着红点,好像朵朵桃花。璧官性本喜马,见此名驹,正是桃花雪里红。心中正在惊喜,忽听来骑娇声喊着白大哥,璧官连忙收住缰绳,仔细向那马上望去。只见马上驮着两个美人,一个正是三妹蕊珠,一个却好生面善,一时记不起来了。这时,来骑已到面前,璧官猛可想起了,这位美人正是李如渊的夫人薛月镕。月此时年虽四十相近,但花容月貌,仍不减当年风韵,远望去犹盈盈如二十许人。璧官于两年前,在峨眉山麓曾和他夫妇俩聚首三日,现在异地重逢,心中自是非常欣慰,因便忙招呼了。月溶笑道:“白贤弟好记性,倒还认识我吗?”
璧官笑道:“怎的不认识呢?”
蕊珠问璧官疾驰马匹到哪里去,璧官道:“俺正来找三妹呢!”
说着,一面便殷勤招待入庄,延至中堂。彼此重新见礼,庄丁献上香茗。璧官把手一拱问道:“李夫人从哪里来?不知何以得与三妹相遇?”
月镕道:“我因罗家璇珠妹妹约我于月初共到成都相会,道经狮子山,至半途,忽然撞着一个黑脸大汉,控马前来。我见他背上负一女子,用帕儿裹扎她的双目,那女子又哀哀地啼哭,知系绿林中人,不是善类,因便用芙蓉剑指着他,叫他快把那女子留下。那黑脸大汉说这个女子是他的妹妹,因与夫家婆婆不合,故而啼哭。我听了便即哈哈笑道,好一个瞒天大谎,你想瞒过我吗?既然是你的妹子,那两眼上包着帕儿,不是要闷死她吗?他给我这样一问,便没有话说,一时恼羞成怒,他便拔着长剑来斗。我瞧他来势凶猛,一面也把剑来相挡。谁知不到两个回合,他的剑早给我芙蓉剑削成数段,我便趁势把他背着的女子抱过来,仔细一问,方知是白贤弟的义妹,故而把令义妹亲身送下。”
蕊珠听到这里,又哭向璧官道:“妹子若没有这位李夫人相救,恐怕今生就没有再见面的一天了。”
璧官听了,一面抱拳向月溶再三道谢相救盛情,一面又问蕊珠那强徒的面目。蕊珠道:“大哥,你道这可恶的强盗是哪个?就是上次的缪黑儿呀!”
璧官哦了一声,方欲再问,只见门外又走进凤孙、小鸳,并有两个不相识的少年。月镕一见,连忙把身子站起,向那少年握手,口中又笑着叫道:“毕贤弟,怎么会在这里相晤呀?真是比约着的还好了。”
鹤年也忙笑道:“薛姑姑何日到此?罗家姑姑有没同来?”
这时,凤孙又把大家彼此介绍明白,璧官大喜,一面吩咐摆席,一面又问凤孙、小鸳可有瞧见大妹妹阿鸯和江僧两人追赶。小鸳道:“我和凤哥埋伏在凤凰山脚下,后来和一个跛足头陀、一个带发女尼互相大战起来。不料那女尼引着凤哥向丛林中追去,凤哥不知丛林面前乃是一道溪水,因此失足跌下,等到凤哥跃起,谁知竟中了她的暗算,把凤哥用网缚住绷紧。等我前去相夺,却已被她吊在树上。这时,他们两个又很得意向我夹攻。我因心里记挂凤哥,手中一松,又中了他们两腿,却把我手中双剑踢落地上。正在危急万分,幸有毕大哥到来,把小妹救起,而且同时凤哥亦已脱网。毕大哥真是我们的再生恩人了。”
璧官听了,又连连向鹤年代妹子道谢相救之恩,鹤年谦虚一番。凤孙又忙问阿鸯究竟怎么一回事。璧官因把阿鸯的马足被斩,落荒奔逃,江僧追赶,自己又被红心包围,不能一同赶上。后来杀退众僧,又听三妹被劫,正欲前往追寻二人,幸喜李夫人已把三妹救来,强徒原来就是缪黑儿的话告诉一遍。鹤年听了,忙又向璧官、凤孙道:“令妹此刻还不回来,我想非得小弟前去走一遭不可,否则令妹恐怕便有危险呢!”
鹤年说罢,便欲向外寻去。凤孙、小鸳、璧官见他这样侠义,心中佩服,璧官一面叫道:“毕大哥远道而来,岂敢再劳大驾?俺想还是俺们兄妹两人去吧!”
凤孙道:“哪里话?白贤弟还是招待远客,俺和二妹两人去好了。”
月一见他们都这样地争着要去,恐怕反而误事。因便对大家说道:“这是救人性命的事,请大家不要客气,我瞧还是小鸳妹引道,毕贤弟和我三个人前往救阿鸯妹回来。这里凤弟、璧弟两人保守贵庄,万一再有人来,请你们两位完全负责任。”
思明在旁道:“薛姑姑的话真爽快极了,请大家就照此办吧!”
一时众人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再说月溶、鹤年、小鸳三人,各带宝剑上马,由四个庄丁执着火把,一路向鸡鸣山进发。此时五更向尽,天已微明,远近村庄,但闻断断续续的鸡鸣声音从晓风中吹到三人耳中。月一听鸡啼声,知前面山脚是已有人家,因用目远远望去,但见矮矮篱笆中,有一缕灯光透出,因便向小鸳问道:“这是个什么所在?”
小鸳道:“这个去处,便是鸡鸣山的后山,地名叫方鲍陈,因山下住的人家并没有外姓,只方、鲍、陈三姓故也。”
月溶把头一点,拍马从矮篱笆过去,但听里面有人说话和嬉笑声隐约传出。这个时候,那茅屋中的灯火突然熄灭,说话声和嬉笑声也竟顿时寂然。月熔知屋内说话的人一定已发觉外面有人,故而停止,一时心中颇疑,遂轻轻跳下马来。鹤年、小鸳又叫庄丁把火把灭去,并嘱他们把三匹马拴在树上。鹤年乃纵身到茅屋的隔壁人家屋上。只见那家人家却很是勤俭,这时,老清早屋中已坐着一个年纪五十余岁、面目黧黑的乡人,门外又坐着一个五十不到的妇人。鹤年一瞧这两人好生面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只听那个老汉对那妇人说道:“昨晚这个贼秃又到方寡妇家喝酒作乐,一直到此刻方才没有声息,真是吵得邻家都不能安静。”
那时门外的妇人一面手织草履,一面对老的说道:“你轻声些吧!不要给他们听了又生是非。我听昨夜四更不到的时候,这贼秃好像什么地方又弄来一个女人,叫方寡妇再三地劝她顺从。那个女子倒是个三贞九烈,不但不肯听从他,而且还给她破口大骂一顿。”
鹤年听了这两句话,心中早已明白,想用不到上鸡鸣山去了。他便从那家的屋顶跳到方寡妇的屋上,只见月、小鸳两人也正贴耳在屋面听屋内的动静。鹤年一见,便向她们两人做个手势,他便把身子跳到地上,走近窗旁,用剑尖破窗而入。不料窗户开处,窗中先有一镖飞出。鹤年把身子倒退两步,把头一偏,只听哧的一声,那镖早已给鹤年用嘴衔住。说时迟,那时快,窗中嗖嗖地又是四镖射出。鹤年叫声来得好,把鹦鹉剑举起,只听当当的四声,那镖早已落地。那时小鸳、月溶都也跳下地上,小鸳遂大声喝道:“贼秃,不要放冷镖,你敢出来和姑姑见个高低吗?”
原来这个人家正是江僧的外室方寡妇家,江僧自白家庄把阿鸯引到黑暗处,用“乌鸦晒翅”的法子把阿鸯的手中剑踢落在地,又用腰间丝带把她缚住。他想把阿鸯送到后山方寡妇处去,好叫方寡妇劝劝她,或者能够相从,岂非美事?不料被阿鸯大骂一顿。此时江僧竟将她关入地道,意欲压服阿鸯。自己却和方寡妇饮酒取乐,正在吻嘴吮舌的当儿,忽听外面有马蹄声音徘徊此间,江僧知是白家庄有人来了,他急忙将灯火吹熄,叫方寡妇躲藏起来,他便在房中静候。果见窗户开了,他便一连五镖飞出,哪知都被鹤年打落。此时又忽听小鸳娇滴滴的骂声,江僧心想:原来又是姑娘!他心中倒又快乐起来,以为又有一个好姑娘送上门来,所以他便挺身而出,手持禅杖来捉小鸳。此时江僧飞身跃出窗外,一杖当先。鹤年、月隐在左右,江僧只管向前直取小鸳,不料斜岔里突有双剑斫下。江僧左右一顾,见一个是半老徐娘,一个是黄口孺子,哪里放在心上?舞动禅杖,进攻三人。谁知月的剑光到处,只听嚓的一响,剑和禅杖相碰,视禅杖竟被削去一角。江僧方才觉得此剑厉害,他便把禅杖避过剑锋,声东击西,向上挥下,竭力向两人抵抗。那小鸳的双剑又向江僧兜心刺来,江僧虽然武艺高强,怎敌得过四把宝剑流水般上下飞舞、左右交攻?于是他便将全身功夫运用出来,舞动禅杖,由一支花变成二十四番,再由二十四番,化为四十八、九十六番,再回复到混元一气。鹤年、月见他无懈可击,鹤年不觉大怒,遂卖个破绽,回身一剑,江僧知自己禅杖可以与平常的剑相拼,也有把剑折断的可能,他只知月溶的剑厉害,却料不到鹤年也有此种利剑,他便把一杖挡住。哪知鹤年的剑锋正削在禅杖的中心,只听当的一声,那禅杖已挥作两段。不料断下的禅杖齐巧打在小鸳的右足上,只听小鸳哎呀的一声,一个立足不稳,那身子却倒在地上。月镕一见,连忙前来相救。江僧此时突见杖断,心中大吃一惊,他便趁这个当儿跳出圈子,纵身上屋,飞步逃回六塔寺中去了。欲知阿鸯怎样救出,小鸳是否有伤,且待下回再详。
相关热词搜索:鸳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