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三箭贯雁双美逐鹿 全身运力一石化烟
2025-07-07 作者:冯玉奇 来源:冯玉奇作品集 点击:
“凤哥,你已连射两只了,这只雁儿让妹子来射吧!”
“鸳妹,你索性瞧着吧,看为兄的箭好了。”
小鸳不肯,便抢着一箭射去,只听簌簌的两响,小鸳箭到,凤孙的箭也同时贯在那天空的飞雁翅上。只见那雁儿着了两箭,好像一片秋叶旋转似的从天空落到前山来。小鸳抢步上前,正要拾起雁儿,突然横岔里跑出一个身穿红裳、足踏蛮靴的十五六岁少女,她俯身下去,那雁儿早被她提在手里去了。小鸳一见,便连忙向前把她叫住。那少女听有人叫她,便回过身来,正和小鸳打个照面。小鸳见她圆圆的一个脸,好像一朵玫瑰花儿,滴溜圆的眼珠,显出活泼聪明的样子,最使人欢喜的还是两颊上掀起的酒窝儿。因为见她生得可爱,小鸳便笑着打趣般地和她争道:“我们打下的雁儿,你倒好呀,怎么现成地抢去了?快快给我还来。不然,我那两个拳儿恐怕不肯依呢!”
小鸳说着,便抢起拳儿似有争夺的意思。那时,这个少女听了小鸳的话,不但不肯依她,反而竖起蛾眉,向小鸳啐了一声:“呸!你真好不识相,分明是我射下的,倒说是你射着的了!”
说罢,她便把雁儿递过来给小鸳瞧道:“你有眼珠吗?那雁儿的眼上不是中着我的一支箭吗?你不信再瞧瞧那箭上不是还有我的名字吗?”
小鸳把那雁儿头上一瞧,果然有一支短短的白羽翎箭贯穿在两只眼上。箭上还刻着“柳一蝶”三字。小鸳见头上虽有她的箭,但翅膀上的两箭分明是自己和凤哥射中的,因也不肯认输,圆睁了凤目,对那少女道:“那翅膀上的两箭,你可没有瞧到吗?这两箭是谁射的?难道也是你射的吗?你只有一支箭,这里却两支箭,照理说那雁儿不是要归我们吗?”
一蝶道:“你这人真好不讲理!”
小鸳一听,愈加觉得奇怪,心想:你要赖雁就赖雁好了,我说的是照理,你怎么却偏要说我不讲理呢?那不是太气人了吗?因含嗔道:“你有理,你就讲给我听听。”
说着,便把两拳放下,叉在腰里,静静地听她答复。一蝶把小腮子一鼓,道:“你射雁的两只翅膀,却要用两支箭,倘然那雁儿生了十只翅膀,那你不是要用去十支箭吗?你瞧我不是一样地射它两只眼睛吗?我却只用一支箭够了,便把它的两眼一箭贯了过去。这样,你的两箭不是还抵不过我的一支箭吗?你应该是输的,雁儿也应该是我的。”
说罢,便嫣然地一笑,她拨转了身子,又要跑了。小鸳见她还带着一副得意模样,心里愈加气恼,因又连连地喊道:“且慢,且慢,我倒瞧不出你人虽小,那一张嘴倒着实厉害呢!现在就算你射中了两目,那你只准把两只眼睛拿了去,其余还得留下给我。”
一蝶道:“我哪有工夫和你斗嘴?依你说你也只有两只翅膀好拿呀!那其余的身体,到底归哪个呢?”
一蝶说着,人便又向前走了。小鸳一见,也紧紧地向后追去。
那时,凤孙和璧官还在后山,见小鸳这许多时候还不见来,凤孙因道:“鸳妹大概找不到了吧!”
正说时,忽见前面山坡上有梅花鹿一只,璧官便拔出一箭,向前射去,却中在鹿的后腿。鹿因负痛,便疾驰向前山逃去,却又被一蝶瞧见,她便弯弓又是一箭,那鹿见了,忽又掉过头来。说时迟,那时快,一蝶的箭早又贯穿在那鹿的两眼,那鹿跑不了数步,便即倒在地上。小鸳齐巧赶到,见她果又贯穿两眼,也不觉暗喝了一声彩,一面把鹿提起,拔出箭头,却将两眼贯在箭上,等一蝶回身急急地赶来,小鸳便即把箭和鹿的两眼一并还给她,一面又对一蝶抿嘴儿笑道:“又是你的好箭,我们是照理地还你,不像你要赖别人家的。”
一蝶见小鸳还她两个鹿眼,一时心里气愤不过,一面接过箭来,一面就把箭头向小鸳身上打来。小鸳眼快,早已连忙让过,一面也飞起一腿,向一蝶踢来。一蝶一面避过,一面却把小拳挥了过去。两人一脚一拳,在山坡上各展本领,凤孙和璧官也早已赶来,见小鸳和一个少女正在格斗,凤孙笑道:“这两个小女子倒打得好玩儿。”
璧官道:“我们去做做和事佬吧!”
说着,两人遂走上前来,凤孙把小鸳劝住,璧官也把一蝶劝开,忙问为了甚事。只见两个都柳眉倒竖,杏眼圆睁,一个说她抢雁,一个说她夺鹿,大家气愤愤地鼓了小嘴儿,璧官见那一蝶天真烂漫,很是可爱,因遂为两人言和,说:“这些小事也值得这样地大闹,你们真太孩子气了。”
一面便笑着问道:“你这位小姐姓甚呀?”
一蝶好像还怒气未平,小嘴儿抿着道:“我那箭上不是已刻着‘柳一蝶’的名儿吗?还要问我姓什么哩!”
璧官听了,便仍笑嘻嘻和颜悦色地道:“柳小姐,你不要生气,都是我们的不好,方才我若不把那鹿的腿上射了一箭,那鹿也不会跑到小姐这里来,那小姐也不会和我的妹子相争了。现在我们把那鹿和雁都给了小姐,那总好了。”
一蝶见他这样说,心里颇觉不好意思,那气早已全消,倒是有些羞人答答了,因也柔声地道:“谁稀罕这个雁、这个鹿?不过你的妹子太不讲理了,所以我也一定不肯让给她。你的妹子哪里有像你这样说话和气呢!”
璧官见她已没有气了,因又笑着问道:“柳小姐,那你的贵本家有一个柳晓风老丈,你可晓得吗?”
一蝶见璧官忽然提出“柳晓风”三字,她便把他细细地打量一下,只见璧官全身短靠,肩背一顶挺大的凉帽,腰悬箭壶,面如十五的月儿,光彩照人,瞧上去,真是一个少年英俊。璧官见她不肯对答,却又向自己怔怔地望着,心里又怀疑又好笑,因扑哧一声笑出来道:“柳小姐,你可认识的吗?”
一蝶被他这样一笑,不觉把两颊涨得通红,却又装着没有事一般,眸珠一转,含笑答道:“这就是家父呀!”
璧官听了,把两手一拍,笑道:“巧极了,妹妹,你快来,大家见见,这位小姐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晓风老伯的爱女呀!”
小鸳听了,一手提了那鹿,便即双手奉上,一面又笑盈盈地挽起她手,说道:“啊呀!妹子,你怎么不早些说呀,我们是整整十年没有见面了。现在老伯好吗?”
一蝶听了,还摸不着头脑,因也忙问道:“姊姊和那位大哥的贵姓,小妹实在冒昧,还不曾请教哩!”
小鸳道:“我就是白小鸳,不是咱们自小一块儿玩儿的吗?我哥哥就是白璧官呀!”
一蝶想了一想,又忽然叫起来道:“哦!我想起来了。姊姊不是住在白家庄的吗?”
小鸳笑道:“对啦!那时你恐怕还只有五六岁吧!不想十年不见,妹妹竟学得这样的好本领了。”
一蝶道:“那一年你们路过襄阳,住在我们家里,不是还有一个大鸳姊姊吗?”
小鸳听了,不觉叹道:“我大姊姊已于五年前,和爸爸只相隔一月,都亡故了。”一蝶听了,把眼圈儿一红,脸上现出十分惊讶的样子道:“呀!原来南琴老伯和大姊姊统统已不在了。”
说着,好像深深地十分惋惜。那时,璧官又问一蝶因何到此,现住哪里,一蝶道:“现在我们住在白帝城都益旅店,家父因上月接到赵制台急信,嘱即日入川,所以他专程到成都去了。妹子和老仆却仍住在旅店候爸爸的消息。”
凤孙站在旁边,听了半天,方才明白柳晓风乃是赵川督新近聘的一个保镖,一蝶就是他的女儿。那时,璧官又把凤孙向一蝶介绍,大家各道了企慕的话。小鸳要邀她到家里小住几天,一蝶道:“我和姊姊十年不见,是该好好地谈一谈,不过今天时间局促,改天定来拜访。”
此时斜阳已挂在山顶,四围暮霭烟合,小鸳也不便强留,四人乃各握手,分道而别。
小鸳见一蝶不肯把鹿拿去,她便只好自己带回去,路上想起刚才争夺情形,不觉又暗暗好笑。三人走在路上,小鸳又把她和一蝶争夺雁儿的事向凤孙、璧官告诉一遍。凤孙笑道:“你们两个真是能说惯言的好手。”
璧官笑道:“两个都是孩子的心理,一个也不肯认输。那自然容易斗嘴起来了。”
小鸳听了,啐了一声,眼儿向凤孙一瞟,三人都笑了。
因为时已不早,大家在路上不敢停留,一会儿,不觉已到自己的门首,小鸳便把雁儿、鹿儿、雉鸡、野猪等野味从马上解下,一面提到院中,便把它们暂时去放在那块试剑石上。不料轻轻一放,那块大大的石凳便即倒卸下来,那石质又好像化了灰一样。小鸳见此情形,不觉吓得目瞪口呆,心中真不胜奇怪,便回头大叫哥哥。凤孙和璧官也已到来,璧官一眼早已瞧见地上的字,一面便忙对小鸳道:“妹妹,这试剑石一定是鹿鸣贼秃弄的玄虚,这样目中无人,真可恶极了。”
小鸳和凤孙同时都问道:“咦,你何以知道是他弄的玄虚呢?”
璧官笑道:“你瞧地上的字,不是他画的吗?”
两人听了,都低头瞧去,果见地上写着“鹿鸣来访”四字。璧官道:“不要管他,我们进了里面再说。”
三人洗过了脸,凤孙问老刘到哪儿去了,一个庄丁答道:“刘大爷回月儿溪去了,说明儿一早就来的。”
这时,阿鸯听哥哥回来,便从房中走出,笑道:“你们打了多少野兽来啦?”
小鸳笑道:“大姊,我们打得许多,三妹醒了没有?”
阿鸯道:“才醒了一会儿,她说精神已好多了。”
凤孙道:“妹妹,鹿鸣来的时候,你有没有瞧见?”
阿鸯不明白道:“谁是鹿鸣?鹿鸣又是哪个呀?”
璧官笑道:“大哥,你不把情由说出,开口就问这一句,这叫鸯妹哪里知道呢?”
因把院子里有“鹿鸣来访”四字,并把试剑石化灰的话告诉一遍。阿鸯听了,呆了半晌道:“这我却一些也不知道呢!大概那时我正伴着三妹在打中觉吧!”
凤孙因又问璧官,白家庄和六塔寺向来有无往来。璧官道:“这样不守清规无恶不作的贼秃,我恨不得把他除去,哪里还和他往来呢?”
这时,阿鸯和小鸳到房中去瞧三妹,凤孙、璧官便回到东厢房,璧官便说鸡鸣山有个六塔寺,上院是木江僧住持,下院就是这个鹿鸣住持,他们两人平日奸淫妇女,谋财害命,真是个暗无天日。凤孙一听,想起那天航船中的事来,也便对璧官说了一遍。璧官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哦了一声道:“是了,是了,怪不得鹿鸣前来相访,他不是明明替江僧这厮来寻大哥的吗?这样他明天如再来,大哥倒不得不防了,这个贼秃倒很有些功夫的呢!”
凤孙听了,心里一想,觉得璧官这话一些不错,鹿鸣一定是前来替江僧报仇的,只看这一块试剑石,那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功程度了……想到此,他便拼命地寻思,应将怎样地对付。忽听璧官又叫道:“大哥,我想起一个法儿来了。明天这厮如来,大哥且不要见他,先待小弟和他排解,劝他大家消除仇恨。他如不听便罢,如若听了,我劝大哥也便得休便休,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凤孙道:“吾弟所见甚善,愚兄自当遵命。”
一宵已过,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凤孙、璧官还未起床,只见刘戆急匆匆地奔进来,口中大喊:“凤师,白大哥,昨天我因为多日没有见到我的妈妈,特地走去望望呀,不料到月儿溪的前村,突然见王卖婆家的门口有一个头陀,正在一个洞窗外向内窥探。经我仔细地一认,这家伙不是别个,正是昨天来白大哥庄上的这个紫脸贼秃。当时我便暗暗地跟他,只见他掩门进去。那时我便在洞窗里瞧他到底在做什么勾当,不料不看犹可,一看了后,真是把老子的肚子也气破了。原来白天里他却把一个小姑娘抱在床前,恣意调笑。啊呀!大哥,你想这等贼子,不是杀不可赦吗?”
璧官、凤孙一面起身,一面问道:“这贼秃昨天到这里来,你有碰见吗?”
刘戆道:“那时我正在院中煎药,我一见他进来,知非善类,却故意不作理会,只管把我一大堆的竹根用手捏得粉碎。我想卖弄些力道把他吓退。谁知他把身子倚在试剑石上,只管看我破竹,并又问我甘小子有没有在这儿。我听他出言轻薄,一时性起,意欲打他几拳。后来我想凤师和白大哥都不在家,一切也只好忍耐一下,那时我便冷冷地回道,‘你要见我的甘凤师吗?你好生无礼,他已到外面围猎去了。'他见我不去理他,便拔出剑来,向地下画了画,说是他已留下了名儿,便扬长去了。”
凤孙、璧官听罢,都极口赞他有忍耐,不然恐又要吃亏了。刘戆又问道:“我们院子里的那块试剑石,今天怎么不见了?”
璧官道:“就是这个贼秃用内功把石化灰了。”
刘戆不信道:“昨天我见他去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
璧官因把内功的厉害告诉一遍,刘戆听了,不觉大声叫道:“这厮好大胆,好厉害啊!”
那时凤孙既已知道鹿鸣果然是找他来的,要知凤孙究竟如何对付,且瞧下回再详。
“鸳妹,你索性瞧着吧,看为兄的箭好了。”
小鸳不肯,便抢着一箭射去,只听簌簌的两响,小鸳箭到,凤孙的箭也同时贯在那天空的飞雁翅上。只见那雁儿着了两箭,好像一片秋叶旋转似的从天空落到前山来。小鸳抢步上前,正要拾起雁儿,突然横岔里跑出一个身穿红裳、足踏蛮靴的十五六岁少女,她俯身下去,那雁儿早被她提在手里去了。小鸳一见,便连忙向前把她叫住。那少女听有人叫她,便回过身来,正和小鸳打个照面。小鸳见她圆圆的一个脸,好像一朵玫瑰花儿,滴溜圆的眼珠,显出活泼聪明的样子,最使人欢喜的还是两颊上掀起的酒窝儿。因为见她生得可爱,小鸳便笑着打趣般地和她争道:“我们打下的雁儿,你倒好呀,怎么现成地抢去了?快快给我还来。不然,我那两个拳儿恐怕不肯依呢!”
小鸳说着,便抢起拳儿似有争夺的意思。那时,这个少女听了小鸳的话,不但不肯依她,反而竖起蛾眉,向小鸳啐了一声:“呸!你真好不识相,分明是我射下的,倒说是你射着的了!”
说罢,她便把雁儿递过来给小鸳瞧道:“你有眼珠吗?那雁儿的眼上不是中着我的一支箭吗?你不信再瞧瞧那箭上不是还有我的名字吗?”
小鸳把那雁儿头上一瞧,果然有一支短短的白羽翎箭贯穿在两只眼上。箭上还刻着“柳一蝶”三字。小鸳见头上虽有她的箭,但翅膀上的两箭分明是自己和凤哥射中的,因也不肯认输,圆睁了凤目,对那少女道:“那翅膀上的两箭,你可没有瞧到吗?这两箭是谁射的?难道也是你射的吗?你只有一支箭,这里却两支箭,照理说那雁儿不是要归我们吗?”
一蝶道:“你这人真好不讲理!”
小鸳一听,愈加觉得奇怪,心想:你要赖雁就赖雁好了,我说的是照理,你怎么却偏要说我不讲理呢?那不是太气人了吗?因含嗔道:“你有理,你就讲给我听听。”
说着,便把两拳放下,叉在腰里,静静地听她答复。一蝶把小腮子一鼓,道:“你射雁的两只翅膀,却要用两支箭,倘然那雁儿生了十只翅膀,那你不是要用去十支箭吗?你瞧我不是一样地射它两只眼睛吗?我却只用一支箭够了,便把它的两眼一箭贯了过去。这样,你的两箭不是还抵不过我的一支箭吗?你应该是输的,雁儿也应该是我的。”
说罢,便嫣然地一笑,她拨转了身子,又要跑了。小鸳见她还带着一副得意模样,心里愈加气恼,因又连连地喊道:“且慢,且慢,我倒瞧不出你人虽小,那一张嘴倒着实厉害呢!现在就算你射中了两目,那你只准把两只眼睛拿了去,其余还得留下给我。”
一蝶道:“我哪有工夫和你斗嘴?依你说你也只有两只翅膀好拿呀!那其余的身体,到底归哪个呢?”
一蝶说着,人便又向前走了。小鸳一见,也紧紧地向后追去。
那时,凤孙和璧官还在后山,见小鸳这许多时候还不见来,凤孙因道:“鸳妹大概找不到了吧!”
正说时,忽见前面山坡上有梅花鹿一只,璧官便拔出一箭,向前射去,却中在鹿的后腿。鹿因负痛,便疾驰向前山逃去,却又被一蝶瞧见,她便弯弓又是一箭,那鹿见了,忽又掉过头来。说时迟,那时快,一蝶的箭早又贯穿在那鹿的两眼,那鹿跑不了数步,便即倒在地上。小鸳齐巧赶到,见她果又贯穿两眼,也不觉暗喝了一声彩,一面把鹿提起,拔出箭头,却将两眼贯在箭上,等一蝶回身急急地赶来,小鸳便即把箭和鹿的两眼一并还给她,一面又对一蝶抿嘴儿笑道:“又是你的好箭,我们是照理地还你,不像你要赖别人家的。”
一蝶见小鸳还她两个鹿眼,一时心里气愤不过,一面接过箭来,一面就把箭头向小鸳身上打来。小鸳眼快,早已连忙让过,一面也飞起一腿,向一蝶踢来。一蝶一面避过,一面却把小拳挥了过去。两人一脚一拳,在山坡上各展本领,凤孙和璧官也早已赶来,见小鸳和一个少女正在格斗,凤孙笑道:“这两个小女子倒打得好玩儿。”
璧官道:“我们去做做和事佬吧!”
说着,两人遂走上前来,凤孙把小鸳劝住,璧官也把一蝶劝开,忙问为了甚事。只见两个都柳眉倒竖,杏眼圆睁,一个说她抢雁,一个说她夺鹿,大家气愤愤地鼓了小嘴儿,璧官见那一蝶天真烂漫,很是可爱,因遂为两人言和,说:“这些小事也值得这样地大闹,你们真太孩子气了。”
一面便笑着问道:“你这位小姐姓甚呀?”
一蝶好像还怒气未平,小嘴儿抿着道:“我那箭上不是已刻着‘柳一蝶’的名儿吗?还要问我姓什么哩!”
璧官听了,便仍笑嘻嘻和颜悦色地道:“柳小姐,你不要生气,都是我们的不好,方才我若不把那鹿的腿上射了一箭,那鹿也不会跑到小姐这里来,那小姐也不会和我的妹子相争了。现在我们把那鹿和雁都给了小姐,那总好了。”
一蝶见他这样说,心里颇觉不好意思,那气早已全消,倒是有些羞人答答了,因也柔声地道:“谁稀罕这个雁、这个鹿?不过你的妹子太不讲理了,所以我也一定不肯让给她。你的妹子哪里有像你这样说话和气呢!”
璧官见她已没有气了,因又笑着问道:“柳小姐,那你的贵本家有一个柳晓风老丈,你可晓得吗?”
一蝶见璧官忽然提出“柳晓风”三字,她便把他细细地打量一下,只见璧官全身短靠,肩背一顶挺大的凉帽,腰悬箭壶,面如十五的月儿,光彩照人,瞧上去,真是一个少年英俊。璧官见她不肯对答,却又向自己怔怔地望着,心里又怀疑又好笑,因扑哧一声笑出来道:“柳小姐,你可认识的吗?”
一蝶被他这样一笑,不觉把两颊涨得通红,却又装着没有事一般,眸珠一转,含笑答道:“这就是家父呀!”
璧官听了,把两手一拍,笑道:“巧极了,妹妹,你快来,大家见见,这位小姐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晓风老伯的爱女呀!”
小鸳听了,一手提了那鹿,便即双手奉上,一面又笑盈盈地挽起她手,说道:“啊呀!妹子,你怎么不早些说呀,我们是整整十年没有见面了。现在老伯好吗?”
一蝶听了,还摸不着头脑,因也忙问道:“姊姊和那位大哥的贵姓,小妹实在冒昧,还不曾请教哩!”
小鸳道:“我就是白小鸳,不是咱们自小一块儿玩儿的吗?我哥哥就是白璧官呀!”
一蝶想了一想,又忽然叫起来道:“哦!我想起来了。姊姊不是住在白家庄的吗?”
小鸳笑道:“对啦!那时你恐怕还只有五六岁吧!不想十年不见,妹妹竟学得这样的好本领了。”
一蝶道:“那一年你们路过襄阳,住在我们家里,不是还有一个大鸳姊姊吗?”
小鸳听了,不觉叹道:“我大姊姊已于五年前,和爸爸只相隔一月,都亡故了。”一蝶听了,把眼圈儿一红,脸上现出十分惊讶的样子道:“呀!原来南琴老伯和大姊姊统统已不在了。”
说着,好像深深地十分惋惜。那时,璧官又问一蝶因何到此,现住哪里,一蝶道:“现在我们住在白帝城都益旅店,家父因上月接到赵制台急信,嘱即日入川,所以他专程到成都去了。妹子和老仆却仍住在旅店候爸爸的消息。”
凤孙站在旁边,听了半天,方才明白柳晓风乃是赵川督新近聘的一个保镖,一蝶就是他的女儿。那时,璧官又把凤孙向一蝶介绍,大家各道了企慕的话。小鸳要邀她到家里小住几天,一蝶道:“我和姊姊十年不见,是该好好地谈一谈,不过今天时间局促,改天定来拜访。”
此时斜阳已挂在山顶,四围暮霭烟合,小鸳也不便强留,四人乃各握手,分道而别。
小鸳见一蝶不肯把鹿拿去,她便只好自己带回去,路上想起刚才争夺情形,不觉又暗暗好笑。三人走在路上,小鸳又把她和一蝶争夺雁儿的事向凤孙、璧官告诉一遍。凤孙笑道:“你们两个真是能说惯言的好手。”
璧官笑道:“两个都是孩子的心理,一个也不肯认输。那自然容易斗嘴起来了。”
小鸳听了,啐了一声,眼儿向凤孙一瞟,三人都笑了。
因为时已不早,大家在路上不敢停留,一会儿,不觉已到自己的门首,小鸳便把雁儿、鹿儿、雉鸡、野猪等野味从马上解下,一面提到院中,便把它们暂时去放在那块试剑石上。不料轻轻一放,那块大大的石凳便即倒卸下来,那石质又好像化了灰一样。小鸳见此情形,不觉吓得目瞪口呆,心中真不胜奇怪,便回头大叫哥哥。凤孙和璧官也已到来,璧官一眼早已瞧见地上的字,一面便忙对小鸳道:“妹妹,这试剑石一定是鹿鸣贼秃弄的玄虚,这样目中无人,真可恶极了。”
小鸳和凤孙同时都问道:“咦,你何以知道是他弄的玄虚呢?”
璧官笑道:“你瞧地上的字,不是他画的吗?”
两人听了,都低头瞧去,果见地上写着“鹿鸣来访”四字。璧官道:“不要管他,我们进了里面再说。”
三人洗过了脸,凤孙问老刘到哪儿去了,一个庄丁答道:“刘大爷回月儿溪去了,说明儿一早就来的。”
这时,阿鸯听哥哥回来,便从房中走出,笑道:“你们打了多少野兽来啦?”
小鸳笑道:“大姊,我们打得许多,三妹醒了没有?”
阿鸯道:“才醒了一会儿,她说精神已好多了。”
凤孙道:“妹妹,鹿鸣来的时候,你有没有瞧见?”
阿鸯不明白道:“谁是鹿鸣?鹿鸣又是哪个呀?”
璧官笑道:“大哥,你不把情由说出,开口就问这一句,这叫鸯妹哪里知道呢?”
因把院子里有“鹿鸣来访”四字,并把试剑石化灰的话告诉一遍。阿鸯听了,呆了半晌道:“这我却一些也不知道呢!大概那时我正伴着三妹在打中觉吧!”
凤孙因又问璧官,白家庄和六塔寺向来有无往来。璧官道:“这样不守清规无恶不作的贼秃,我恨不得把他除去,哪里还和他往来呢?”
这时,阿鸯和小鸳到房中去瞧三妹,凤孙、璧官便回到东厢房,璧官便说鸡鸣山有个六塔寺,上院是木江僧住持,下院就是这个鹿鸣住持,他们两人平日奸淫妇女,谋财害命,真是个暗无天日。凤孙一听,想起那天航船中的事来,也便对璧官说了一遍。璧官沉吟了一会儿,忽然哦了一声道:“是了,是了,怪不得鹿鸣前来相访,他不是明明替江僧这厮来寻大哥的吗?这样他明天如再来,大哥倒不得不防了,这个贼秃倒很有些功夫的呢!”
凤孙听了,心里一想,觉得璧官这话一些不错,鹿鸣一定是前来替江僧报仇的,只看这一块试剑石,那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功程度了……想到此,他便拼命地寻思,应将怎样地对付。忽听璧官又叫道:“大哥,我想起一个法儿来了。明天这厮如来,大哥且不要见他,先待小弟和他排解,劝他大家消除仇恨。他如不听便罢,如若听了,我劝大哥也便得休便休,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凤孙道:“吾弟所见甚善,愚兄自当遵命。”
一宵已过,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凤孙、璧官还未起床,只见刘戆急匆匆地奔进来,口中大喊:“凤师,白大哥,昨天我因为多日没有见到我的妈妈,特地走去望望呀,不料到月儿溪的前村,突然见王卖婆家的门口有一个头陀,正在一个洞窗外向内窥探。经我仔细地一认,这家伙不是别个,正是昨天来白大哥庄上的这个紫脸贼秃。当时我便暗暗地跟他,只见他掩门进去。那时我便在洞窗里瞧他到底在做什么勾当,不料不看犹可,一看了后,真是把老子的肚子也气破了。原来白天里他却把一个小姑娘抱在床前,恣意调笑。啊呀!大哥,你想这等贼子,不是杀不可赦吗?”
璧官、凤孙一面起身,一面问道:“这贼秃昨天到这里来,你有碰见吗?”
刘戆道:“那时我正在院中煎药,我一见他进来,知非善类,却故意不作理会,只管把我一大堆的竹根用手捏得粉碎。我想卖弄些力道把他吓退。谁知他把身子倚在试剑石上,只管看我破竹,并又问我甘小子有没有在这儿。我听他出言轻薄,一时性起,意欲打他几拳。后来我想凤师和白大哥都不在家,一切也只好忍耐一下,那时我便冷冷地回道,‘你要见我的甘凤师吗?你好生无礼,他已到外面围猎去了。'他见我不去理他,便拔出剑来,向地下画了画,说是他已留下了名儿,便扬长去了。”
凤孙、璧官听罢,都极口赞他有忍耐,不然恐又要吃亏了。刘戆又问道:“我们院子里的那块试剑石,今天怎么不见了?”
璧官道:“就是这个贼秃用内功把石化灰了。”
刘戆不信道:“昨天我见他去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
璧官因把内功的厉害告诉一遍,刘戆听了,不觉大声叫道:“这厮好大胆,好厉害啊!”
那时凤孙既已知道鹿鸣果然是找他来的,要知凤孙究竟如何对付,且瞧下回再详。
相关热词搜索:鸳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