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4-07-30 作者:柴田炼三郎 来源:柴田炼三郎作品集 点击:
被冢原土佐守收为养子后,小太郎改名为新右卫门高干。
但其实土佐守是有亲生儿子的。亲生儿子名唤带刀,自幼身体虚弱,胆小懦弱,在小太郎被收为养子后不久夭折了。或是被土佐守暗中杀了也未可知。
小太郎成为高干后,在鹿岛刀法的基础上,吸收天真正传派的精华,理解了“一之太刀”的要义,创立了“卜传流”新刀法。
小太郎是在鹿岛神宫时代师从松平备前守学了“一之太刀”,后又吸收天真正传派精华做了改进与创新,这才自成一家,创立了卜传流新刀法的。从技巧层面上说,卜传流新刀法是极其简单的,但真正的卜传流刀法却只终于小太郎一代,之后再无任何继承者。亦即他的剑是孤独的。史书上是有记载说伊势国司[注5]北畠具教曾得其真传,又说后来松冈兵库介也曾悟得要义,并传之于德川家康等,但都是坊间传说,不足为凭。从本质上来说,如卜传流这样的孤独刀法,是无法真正传承的。
为什么呢?因为卜传流等武术流派的要义,用今天的话来说,都是极其形而上的,都是只能悟不能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悟道者自身能够融会贯通、应用自如的。它难以口传,更难以书记,系统整理与理论说明更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上泉伊势守的武术流派确立起来之前,几乎所有的武术流派都没有被真正继承下来。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卜传流的传人,也许常州[注6]江户崎的诸冈一羽可以算吧。
当然,卜传流之“形”极其简单,若只求形似,只求“形”的传承,则黄口小儿也能习得。因为首先,仅就“形”而言,卜传流与鹿岛刀或天真正传流等上古流派的“一之太刀”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所谓“一之太刀”,据《甲阳军鉴》[注7]称,“一谓位、二谓刀、三谓一刀。一刀可如斯分作三阶段”,总共只有三个技术要领。难的是在进行打击时如何发挥蕴于如此简单刀法中的精神。
具体地说就是,当你抡起木刀“呀啊”地大喊一声砍将下去时,若是卜传,他能将岩石一分为二,劈成两半,而其他人充其量只能做到双手震麻、刀落地上。这时,如果你问卜传如何才能劈开岩石,他就一定只会这么答道:
“当你不再提这个问题时,你就能劈开了。”
只有经过长期修炼才能实现的、对某种境界的到达,这就是“卜传流”。其他人即使学了他的“形”,又经历了同样的修炼,也仍然未必能发现破岩刀法的奥秘。而且,即使他能自行悟得破岩刀法的奥秘,此时他所达到的境界也可能与卜传流大相径庭。真正的孤独与自我的发现,在它被发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摆脱了“类型”的束缚,已经与他人不一样了。
当然,卜传也不是年纪轻轻就达到了这一至妙境界的。
入籍冢原家后,小太郎天天早起晚睡,修习武术,一刻也不曾怠慢(说明一下,这里所谓武术,包括剑术、枪术等一切器械与非器械武术)。
小太郎能射,也擅长枪术。他练习时必以岩石为对象。朝着岩石射箭,箭能深深地扎到岩心。用枪刺一样,用刀砍也一样。这是强大的气势使然,但也不得不承认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发挥。小太郎身材魁梧,体格壮健,相应地力气也奇大无比。
增强力气的方法,当时人毫无例外地都选择了劈柴。因为每天不断的劈柴可以大大增加手的握力和手腕的力量。砍人时能否做到干净利落,全凭握力和腕力。更何况在战场上一切都瞬息万变,根本无暇顾及什么流派什么要领,完全只能凭强力或砍或刺,打倒敌人,保护自己。现代拳击的每一下强有力击打,也几乎都依赖于强有劲的握力与腕力。顺便提一下,经常以手用力握某物可以刺激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因而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卜传活到八十二岁而仍精神矍铄,柳生宗矩八十岁,丸目藏人(丸目长惠)九十岁,剑术高手多长寿的原因就在于此。日常行住坐卧都手握核桃咯嗒咯嗒转动者不会中风,原因也一样。
言归正传,再说小太郎天天都对着岩石或砍或刺或弯弓劲射,土佐守见了不以为然,于是教训他道:
“石头是死的,不会动。既要弯弓,为何不射空中飞鸟;既要挺枪,为何不刺水中游鱼?”
“确如所言,父亲大人。但世界上再无何物能比石头更坚硬。”
“石头虽硬,却是死物一个,不会动。”
对此小太郎微笑着答道:
“儿以为石之坚硬有如人心之坚强。真正的敌人不会如鸟或鱼一般胆怯、逃窜,而只会如岩石一般屹立于我们面前。”
“这倒确实——”
土佐守表面上虽点头称是,心中却不尽释然。于是话锋一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该成家了吧?”
小太郎默然不语。
女人的事他还不曾想过,只是不时地会产生某种冲动,一种近乎焦躁的冲动。但每当他对着岩石弯弓放箭,让箭深深扎入岩石时,他便经常会感觉到一种解放,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变得有如秋日的天空一般高远澄澈。这是一种让人神清气爽的孤独之感。
“媳妇,我不想要。”小太郎低声回答道。从高大魁梧的堂堂汉子口中发出的这低声的回答,被土佐守理解为是青春的腼腆。
“女人是不可或缺的。她会让激昂的心得到滋润,会让勇士得到安宁。”这是什么意思,小太郎不明白。他再一次认真地看了看养父,但土佐守只意味深长地微笑了一下,什么也没再说。
但其实土佐守是有亲生儿子的。亲生儿子名唤带刀,自幼身体虚弱,胆小懦弱,在小太郎被收为养子后不久夭折了。或是被土佐守暗中杀了也未可知。
小太郎成为高干后,在鹿岛刀法的基础上,吸收天真正传派的精华,理解了“一之太刀”的要义,创立了“卜传流”新刀法。
小太郎是在鹿岛神宫时代师从松平备前守学了“一之太刀”,后又吸收天真正传派精华做了改进与创新,这才自成一家,创立了卜传流新刀法的。从技巧层面上说,卜传流新刀法是极其简单的,但真正的卜传流刀法却只终于小太郎一代,之后再无任何继承者。亦即他的剑是孤独的。史书上是有记载说伊势国司[注5]北畠具教曾得其真传,又说后来松冈兵库介也曾悟得要义,并传之于德川家康等,但都是坊间传说,不足为凭。从本质上来说,如卜传流这样的孤独刀法,是无法真正传承的。
为什么呢?因为卜传流等武术流派的要义,用今天的话来说,都是极其形而上的,都是只能悟不能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悟道者自身能够融会贯通、应用自如的。它难以口传,更难以书记,系统整理与理论说明更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上泉伊势守的武术流派确立起来之前,几乎所有的武术流派都没有被真正继承下来。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卜传流的传人,也许常州[注6]江户崎的诸冈一羽可以算吧。
当然,卜传流之“形”极其简单,若只求形似,只求“形”的传承,则黄口小儿也能习得。因为首先,仅就“形”而言,卜传流与鹿岛刀或天真正传流等上古流派的“一之太刀”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所谓“一之太刀”,据《甲阳军鉴》[注7]称,“一谓位、二谓刀、三谓一刀。一刀可如斯分作三阶段”,总共只有三个技术要领。难的是在进行打击时如何发挥蕴于如此简单刀法中的精神。
具体地说就是,当你抡起木刀“呀啊”地大喊一声砍将下去时,若是卜传,他能将岩石一分为二,劈成两半,而其他人充其量只能做到双手震麻、刀落地上。这时,如果你问卜传如何才能劈开岩石,他就一定只会这么答道:
“当你不再提这个问题时,你就能劈开了。”
只有经过长期修炼才能实现的、对某种境界的到达,这就是“卜传流”。其他人即使学了他的“形”,又经历了同样的修炼,也仍然未必能发现破岩刀法的奥秘。而且,即使他能自行悟得破岩刀法的奥秘,此时他所达到的境界也可能与卜传流大相径庭。真正的孤独与自我的发现,在它被发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摆脱了“类型”的束缚,已经与他人不一样了。
当然,卜传也不是年纪轻轻就达到了这一至妙境界的。
入籍冢原家后,小太郎天天早起晚睡,修习武术,一刻也不曾怠慢(说明一下,这里所谓武术,包括剑术、枪术等一切器械与非器械武术)。
小太郎能射,也擅长枪术。他练习时必以岩石为对象。朝着岩石射箭,箭能深深地扎到岩心。用枪刺一样,用刀砍也一样。这是强大的气势使然,但也不得不承认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发挥。小太郎身材魁梧,体格壮健,相应地力气也奇大无比。
增强力气的方法,当时人毫无例外地都选择了劈柴。因为每天不断的劈柴可以大大增加手的握力和手腕的力量。砍人时能否做到干净利落,全凭握力和腕力。更何况在战场上一切都瞬息万变,根本无暇顾及什么流派什么要领,完全只能凭强力或砍或刺,打倒敌人,保护自己。现代拳击的每一下强有力击打,也几乎都依赖于强有劲的握力与腕力。顺便提一下,经常以手用力握某物可以刺激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因而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卜传活到八十二岁而仍精神矍铄,柳生宗矩八十岁,丸目藏人(丸目长惠)九十岁,剑术高手多长寿的原因就在于此。日常行住坐卧都手握核桃咯嗒咯嗒转动者不会中风,原因也一样。
言归正传,再说小太郎天天都对着岩石或砍或刺或弯弓劲射,土佐守见了不以为然,于是教训他道:
“石头是死的,不会动。既要弯弓,为何不射空中飞鸟;既要挺枪,为何不刺水中游鱼?”
“确如所言,父亲大人。但世界上再无何物能比石头更坚硬。”
“石头虽硬,却是死物一个,不会动。”
对此小太郎微笑着答道:
“儿以为石之坚硬有如人心之坚强。真正的敌人不会如鸟或鱼一般胆怯、逃窜,而只会如岩石一般屹立于我们面前。”
“这倒确实——”
土佐守表面上虽点头称是,心中却不尽释然。于是话锋一转,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该成家了吧?”
小太郎默然不语。
女人的事他还不曾想过,只是不时地会产生某种冲动,一种近乎焦躁的冲动。但每当他对着岩石弯弓放箭,让箭深深扎入岩石时,他便经常会感觉到一种解放,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变得有如秋日的天空一般高远澄澈。这是一种让人神清气爽的孤独之感。
“媳妇,我不想要。”小太郎低声回答道。从高大魁梧的堂堂汉子口中发出的这低声的回答,被土佐守理解为是青春的腼腆。
“女人是不可或缺的。她会让激昂的心得到滋润,会让勇士得到安宁。”这是什么意思,小太郎不明白。他再一次认真地看了看养父,但土佐守只意味深长地微笑了一下,什么也没再说。
相关热词搜索:冢原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