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亡命客
2025-07-10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那个老头子,真是个奇人,他果在三更时候,冒着大险,亲带着长子,提着水壶干粮,表面上假装起夜,实地里前来接济逃犯。墙外火光一闪,听得老人重重痰嗽一声,便将东西用绳投系过来。外面这父子一声也不敢响,里面的连珠弹当然一声也不敢言语,双手接过来,把空壶空袋,照样投系到外面去。仅仅的应声也咳了一下,如此传送了两次东西,方才听见外面低声说道:“袋里有火镰,有字条儿,多加小心,不要透亮,我们走了。”连珠弹立刻离开旷宅墙下,奔到空屋中隐僻处,将火镰火纸敲着,把蜡点上。借这烛光,细看字纸条,却只有寥寥七个字,是“风紧,不可出,听信”。这意思是警告连珠弹,不要乱钻,怕万一忍不住,出来窥视,泄露了踪迹,反倒不美。
连珠弹看罢,暗暗点头。当此性命交关之际,过信人固有危险,不信人也怕有祸害;思索一回,只得依着这不知姓名的老人的秘嘱,伏在旷宅,静听回信。越是心有所盼的人,越觉光阴过得太慢,前后只度过两天三夜,把连珠弹圈得如热锅蚂蚁一样。可是借此耽搁,他的箭伤便好得多,觉得手臂可以上下自如了;偏偏又是右手,仍不能持剑用刀。脑后棒伤却见痊可。挨到第四天夜深,才见那个隐名老人,丢进一个包袱来,包袱中是一套儒巾儒服、一锭银子、半串铜钱,另外一包药末,包着一张字柬,说明药末用法。至于一切改装出走的步骤,约定时间,是在次日;却只给连珠弹预备下这点路费,不但兵器没有,连行囊也没有。原来那老人连日刺探,备悉湖广大吏已获警报,有一位干员奉命驰驿前来查办。老人料想届期必然更紧,打算就在大员到府以前,打发连珠弹逃走。
却喜襄阳城中,赶将囚犯起解;从翌日起,白昼已经解严,居民已准出城入城,不过盘诘之兵,还没有撤。这老人非常热心,又非常细心,与大儿筹划了一回,悄悄通知连珠弹,替他规定了出走的日期。连珠弹这一夜没有安睡,挨到四更时分,换好衣装,儒巾儒服走到院墙根,听候动静。不一时外面投进石头来,前后投来三次,连珠弹借此得知外面并无他人,急忙掖起袍襟,跃身窜出墙外。两脚落地,垂襟拭土,看那个老人正在巷口,神色极其不安,遥向连珠弹一点手,老人回身提杖徐徐走开。
朱玉山照约定的计划,两人各不关照,在路上一前一后,一靠左一靠右远远相望,低头走路。连珠弹扮成书生,做出潇洒的样子,算是早起出来闲游。那老人赤着脚,衣衫不整,手扶竹杖,提着一只小篮,算是清晨起来上街买菜。老人前行,连珠弹在后跟着,好像各走各路,直奔北门。此时天色刚亮,城中虽已解严,街上行人还是很少。约走了一顿饭的时候,路上遇见一个巡防营兵,好像是收更回队的。老头回头看看朱玉山,朱玉山神色不动,比老人还镇静,老人又往前走,忽遇见熟人,叫道:“赵老伯好早,上哪里去?”老人站住脚,支吾了几句,朱玉山借此才知老人姓赵。赵老人与熟人点头说话,朱玉山不好跟着站住,只得往前走过去,到一小铺门前,回头寻看老人,赵老人提杖跟来,远远咳嗽一声,微微把头一摆,紧走了几步。连珠弹故意流连落后,让老人前行,仍旧跟着走。转了几道弯,距离北门已然不远。赵老人走近北城,寻到一家茶馆,站住了,大声咳嗽了一阵。
这是暗号,连珠弹便摇摇摆摆走进茶馆,择一副靠门口的座头,侧身坐下了。茶馆中喝早茶的很不少,单有一角落,聚着许多茶客,尽穿短衣服,好像是行贩们,借此地集会。这些粗汉说笑吵闹,看到改装的连珠弹走进来,似乎这地方本不是秀才模样的人该光顾的,人们都拿诧异的眼光看他。连珠弹自从同伴落网,肩胛中箭,盗衣又脑受棒伤之后,实已元气大伤,即如此刻,遇见猜疑的目光,他竟未免气沮,又很懊恼;这一来自己觉得似乎太胆怯了,侧脸慢慢地向外寻看。赵老人正向自己这边递眼色,先咳嗽一声,冲着连珠弹微微点了点头,老人转身往街上那边去了。按照密计,是把连珠弹放在这里候信。连珠弹勉强做出没事人的样子,端坐在茶馆,茶博士过来沏茶,挎篮卖早点的,卖烧饼包子的,不断过来叫卖,连珠弹照着一般茶客的模样,也买了些吃着。不一时,赵老人挎着一篮鲜菜,从北门买回来,好像累了,走进茶馆,花两文钱,沏了一壶粗茶,喝着歇腿;择的座头恰跟连珠弹相近。又过了一会儿,赵老人的长子从一道斜巷绕来,匆匆从茶馆门前走过,并不进来。
老人喝着茶,两只眼早已瞧着外面。忽见长子走过,急忙把手一摆,又咳嗽一阵;连珠弹同时也悟会了,忙站起身,叫茶博士会了茶钱,眼望老人,双手一拱,又微微一点头,面现感谢之容,张了张嘴。老人急忙将头摇了摇,露出不许声张的意思。连珠弹微微示意,转身出离茶馆,抹过横街。到前面街头墙角,老人的长子,正在那边等候。面对临街砖墙,假装看那墙上的房帖;却眼光斜溜,一望见连珠弹出来,便低哼了一声,拔步前行。相隔一箭远近,连珠弹慢慢追随在后,如针引线,徐徐相引,不一时来到北门。连珠弹在路旁找一棵大槐树,就在树荫下站住,弯下腰去,假装紧腿带,就此偷眼往后面张看。朝阳已出,街上行人匆匆往来,数日前的大变,此刻好像渐复常态;唯有街头要口,还驻着兵,远远地站住些行人,似是看热闹,不知看什么。再往城门洞一望,那襄城内外,竟有数十名防营兵列队把守,比前数日增多不止一倍。出城进城的车马依然很多。
连珠弹已然改了装,脸上又涂上黄黄的颜色,半旧的长衫,褪色的儒巾,配上这脸色,颇像个穷秀才。城中出入的人又多,他徐踱而行,当时竟似乎没引起人家的注意。府城的武将既已殒命,临时摄印的武吏,倒是久涉宦场的营弁,认定贼走关门的办法,徒扰民心,无济于事;因此一经摄印,便禀承大吏,下令解严,只在暗中调遣,潜布下密探,凡客店妓馆,闲杂地方,均都拨派干捕踩访。又从防营士卒中,挑选六十名强明干练的精卒,改装巡逻;像关城搜检这些办法,都下令停止了,认为这是打草惊蛇。那大员骑驿前来查办,也是这个主张;故此在表面上倒查得松了。那赵老父子,就利用这个机会,做出偷放凶手的计划来。
老人的长子,当先探路;老人在后伴送,保护着连珠弹,来到城门口附近。老人的长子看清城门出入便利,并不盘查刁难,他就头也不回直进城洞。忽然背后来了一辆粪车,长子说道:“好臭!”掏出一方蓝布手巾,用来掩鼻孔。不知怎的一来,手巾掉落在地上;长子道:“咳!”连忙俯身拾起,紧行几步,走出城外。后面儒服巾,恹恹病容的连珠弹,一眼瞥见坠巾拾巾,急忙直起腰来,放胆踱过去;口中喘息有声,只顾低头进城洞。两旁好像有十几只眼睛看着他,他毫不瞻顾,一直出离襄城。到了城外,北门外两旁市房,龌龊异常,有脚驴骡车上前兜揽;连珠弹吐了一口气,心中自庆脱出虎口,不禁回头一看,后面恰有两个青衣同行。连珠弹急忙回过头来,重往前看,前面竟不见那老人的长子踪迹,后面也不见老人的行迹,朱玉山心中未免稍涉迟疑,却也不好住脚,只放慢脚步,顺着北关大街的车辙印,徐往北行。
过了那道护城壕上的破石桥,离开了关厢,前面又是两排土房,高高矮矮不等。再望过去,便是一片青葱的田畦,已然是北郊以外了。当中夹着土道,纵横两条;路旁树下,仍有茶摊果挑。朱玉山又走出一段路,方才看见那老人的长子,恰在茶摊矮凳上闲坐着;他算是出城走乏了,在那里歇腿,连珠弹心上一放松,上前拱手道:“劳驾,往三间房怎么走?”老人的长子,故作不相识,仰脸答道:“一直往北,逢十字路口,再往西拐。”朱玉山道:“有多远?”长子道:“唔,二十六七里地吧,你老去么,何不雇个脚?”正说着,后面两个青衣人物,居然跟踪赶到,由背后接声道:“哪位上三间房?”朱玉山急忙回头,上下打量一眼道:“是我打听打听。”一个青衣人忙接言道:“你这位先生,可是想往三间房去么,我们正好同道,我们上三间房。”
朱玉山心中蓦地一动,看了青衣人一眼,徐徐说道:“不是,不是,我不过是闲打听。”青衣人互递眼色,随口答道:“哦,你老是闲打听么?”两人又自相问答道:“唉,咱们歇歇吧,不走了。”竟也在树下,凉快起来。
老人的长子,神色一变,扭过头去,一声不响,乘隙对连珠弹瞥过一个眼色;他自己缓缓站起来,跟茶座儿闲搭讪两句话,慢慢往西南走。绕过一段小巷,四面无人,回头望了望;这才倒抽了一口气,心头悬悬的,踱进城去了。老人的长子如释重负,如出险地,却又一步一回头,十分放心不下,走进刚才那个茶馆里,择副座头坐下,远远地盯着城门。心想若有一变,连珠弹必被捉回,在这里尽可看得见的。却好这工夫,他的父亲也缓缓踱回;父子打一打招呼,便在茶馆佯作品茶,暗候吉凶。
转瞬间已经过午,连珠弹并未回头,两个青衣人也不见回转。父子二人暗想:此事实在弄险,却也势到如今,无可奈何。出了茶馆,回家告诉妻子,全都悬着心,不知是福是祸。这分明是一件飞来的奇灾,既不敢把逃犯捆献官府,恐被仇家反噬,那只有私行释放一招不可了。私放之后,自然又有私放的危险,不过赵氏一家的人全想连珠弹就算失脚,也许不会供出自己来。有此一念,大家略放宽心,哪知道这时候连珠弹在城外,真个就遇见了意外!
那两个青衣人啃住连珠弹,只是逗留不走;四只眼一上一下地打量连珠弹,搭着与连珠弹说话。越说越紧迫,到后来竟叩问起姓名住处:“出城有何贵干?”公然盘诘起行藏来历了。连珠弹此时赤手空拳,又当白昼,情知这两个青衣人问得古怪,便做出骄蹇的样子,置之不理,心想赵老人的长子,已然避开此地,总不至于连累了他家,这两个我倒要小心对付。这两人究竟怎么回事,还不敢断定;想了想,竟仰着脸,不再搭理这两个人;旋又站起身来,溜溜达达,往北信步走去,走了两三箭地,借着转弯,扭头一瞧,那两个青衣人,不出所料,果然也不歇脚了,竟往后面遥遥缀着。
朱玉山吃了一惊,忙低头察看周身,竟不知何处,漏出破绽;没奈何折往西走,两个青衣人也改道往西,寸步不离,把朱玉山看住。朱玉山不觉心慌,若是手中有兵器,肩胛不受伤,他此时恐怕早要动手。现在好比虎落平阳,又离城太近,只可让他们一步。朱玉山两只脚不觉加快,昂然举步紧走,且走且偷瞧。两个青衣人忽紧忽慢,缀在后面,竟半点不放松。朱玉山不由大怒,仍不肯鲁莽,诚恐遗祸于赵老人,自想我不要动气动手,太任性了。这样打算,脚步不停,不一时走到一处三岔路口,一道往北可到三间房,一道往西北,另外一道可回府城。朱玉山便走上西北小路,心想抛一抛看。
不意他这一改路,更动人疑。这西北直通乱葬岗子,并非大道,轻易没有行人。那两个青衣人越不放松,简直踵后背追上来,一左一右,盯住朱玉山,越发寸步不离。朱玉山又择一条小路,斜岔过去,撞到一段崎岖坡岗,蹲下来假装大解,那两人公然守候在路边。朱玉山到此地步,已断定这两人形迹尴尬,必是捕皂,却猜不透自己如何露出马脚。事已至此,只好冒险砸碰,站起来紧系腰带,往北急走下去。那两人抄道紧跟,前后相距不到一箭地。
前面一段高岗,横着一带树林,回望四面,地势隐僻,并无人行。朱玉山抢上高岗,极目远眺,林岗掩映,正是好地方;立刻止步不走,跃上土岗,投向林边,容两人近前,突然面现怒容,叉腰一站,厉声斥道:“喂!你这两个放着道不走,紧缀着我做什么?”两人豁地错开身,一遮前,一对面,嘻嘻笑道:“奇了,皇家大路,许你走,不许我们走么?”朱玉山无言可对,怒视良久,突然转身,眼望林内,旁看四面,冷笑一声,拔步走入树林。那两个青衣人都忍不住,从两面一抄,紧截几步,当头拦阻道:“站住!”连珠弹朱玉山倏然一闪,却又凝身,急翻转头来,伸手一摸腰带,青衣人齐退一步,四只眼就眼看腰带。朱玉山顿然醒悟,身畔并无武器,两手手臂垂下来,将面容一整,抗声发话道:“你们要干什么?”一面说,迈步又要走。两个人登时放下面孔,也往四面一望,也觉四面无人,正好发作,厉声道:“喂,朋友,别做作了,跟我回去。”抢上一步,两人中这一个紫脸膛的,两只手伸张如箕,横在旷林前,那一黑面孔的,侧身而立,紧盯在逃犯身旁,似乎就要用武。连珠弹朱玉山急急将两眼一轮,四面形势早已了然,却又稳稳的,估量对手,放缓声音道:“你们教我回到哪里去?”紫脸汉子大声道:“回到城里去,你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少装糊涂!”连珠弹朱玉山冷笑,半晌道:“为什么回城?你这两人跟我一道,莫非要讹我么?”这一个黑面人哼了一声道:“讹你,为什么讹你,不讹别人?……”朱玉山道:“哈哈,你凭什么讹我?”这一个紫面人道:“凭这个!”说时嗖的掣出袖口中法绳来;那一个黑面人,也唰的拉出铁尺来,涩声道:“爷们就为这个要讹你,哼,讹的就是你!”朱玉山目瞪口呆,果然自己露出破绽来了;眉头一耸,捺一捺火气道:“两位可是官差?”两人道:“你倒明白,少说闲话,一个字,走!”连珠弹朱玉山后退一步道:“到底为什么,铁尺法绳,当不了拘票,我不是怕唬的人,我还要请教你们正经的,我犯了什么罪?”
两人一阵狂笑道:“老爷做事,向来吊儿郎当,我们唬的就是你们这路人,你向我要拘捕人的签票,你配么?你还敢拒捕么?走!”朱玉山打一躬道:“不是那么说,平白无故,无根无据,我怎生跟你们走。你说是官差,我可惜一向没有领教过,请你拿出点凭据来,我好照办。只凭一条绳子,一块铁片,当不了什么事。”两人互相顾盼道:“还是根硬棒儿哩。喂,告诉你,我们是府衙门的密捕,你说你到底走不走罢?若要不走,不要装假,快说出不走的道理来。”
连珠弹朱玉山明白了,他们不只是办案,还是想发财。连珠弹笑了笑,说道:“二位的来意我明白了,但是我不打算走,因为我心中没有亏心事。”黑面人唾道:“呸,过来吧。你亏心不亏心,别跟我说,有地方说去!”两眼一瞪就要动手逮人。那紫面人拦住道:“慢着,咱们倒听听他的。”转过来询问连珠弹:“相好的,放明白些,你想不走,你打算怎么照顾我们哥俩呢?”连珠弹说道:“你们何不早说,这个好办……”假装作探囊掏钱的姿势,两个青衣人各提铁尺,含笑相候,不再那么汹汹了,不意连珠弹猛然将长袍一挽,长袍襟一掖,突然伸掌,照那紫面人胸前一推,出其不意,掌力十足,紫面人仰面跌倒,哎呀狂叫,铁尺落地。连珠弹捷如飞鸟,急弯腰拾起,嗖的一个箭步,抢奔树林。
黑面人大吼一声:“好贼子,胆敢拒捕。”急抡起铁尺,慌忙追截。紫面人一个鲤鱼打挺,跃起就追,朱玉山左手提着长袍,右手拿着铁尺,一头钻入林深处。两个青衣人居然脚程不弱,紧紧追进来。朱玉山竟掩藏不迭,偏偏这树林,乃是坟园,中有隙地,倒成了斗场。那个黑面人抢上一步,抡铁尺便打,朱玉山急往斜蹿。那个紫面人跟踪赶到,急伸手一抓,朱玉山长袍大襟,随身势飘展,恰被捋住。这个一揪,那个一挣,刮的一声,长袍扯成两半。黑面人翻手一铁尺打来;朱玉山忙往旁一蹿,脚下忽然一滑,急拿桩站稳。敌手的铁尺挟锐风砸到,朱玉山忙将夺来的铁尺往上一格,当的一声,火星乱迸。连珠弹负伤气虚,气虚则心急,心急反倒力猛;如狂风般拧身抡铁尺,对紫面人扑来,唰的一下。紫面人铁尺被夺,赤手空拳,急往后退,一迭喊叫:“伙计快上,秧子扎手!”黑面人赶紧挥铁尺挡住,紫面人抽身急退,跑出十几步,眼望大路,高喊拿贼。只喊了几声,恰巧旷野无人,又值逆风。那边朱玉山且战且张望,忽闻喊声,不觉大大着急,咬咬牙,将长袍扯落,手中铁尺,嗖嗖嗖没头没脸,对黑面人猛攻。黑面人支持不住,哎哟一声,叫道:“好贼子,好狠!”原来肩头上,也挨了一下,不禁痛极大喊:“伙计快来。”
紫面人顾不得呼救,急急折取一根粗树枝,抓了两把碎石块,二番抢进坟园。这时候黑同伴,正被对手打得倒退。那朱玉山两眼瞪视如灯,牙咬着嘴唇,铁尺翻飞,胳臂越痛,越显出拼命的架势。那黑面汉一失神,被连珠弹劈头砸下一尺。黑面汉极力招架,被对方一转手,唰又打下来,骤然失神,措手不及,铁尺下落;正打在黑面青衣的手指节上;不觉哎哟一声,铁尺坠地。这黑面人耳边轰一响,扑地栽倒。朱玉山立下毒手,铁尺再一下,黑面人惨号一声昏厥在地。朱玉山又复一下,正打在黑面人脑门上,立刻脑浆迸裂,血溅毙僵。
连珠弹朱玉山急急弯腰,把一柄铁尺也夺过来,抓这机会,站起身回头便逃跑;自知伤势未愈,不敢恋战。紫面人刚绕到林这边,急忙振吭喊叫:“好贼,拒捕伤人,要跑,要跑!你们快来截住他!”拿着树枝,紧叫,却不敢紧纵过来。朱玉山跑了几步藏在大树后。那紫面人,只听见伙伴扑地惨号,未知人已脑裂气绝,此刻溜过来,到黑面人所处一看,鲜血四溅,脑浆横流,立刻怪叫一声,将眼一寻,看北面树后,露出一角蓝衫,便大转绕过去,极力往远处藏,唯恐连珠弹朱玉山再毁了他。朱玉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跃出树后,倒寻回来,一对铁尺照青衣人上下乱打,只七八个照面,将紫面人手中树枝打断,紫面人心惊胆裂抹头便跑,朱玉山断喝一声道:“咄,哪里跑!”赶上去又一铁尺,正打在紫面人项际,复一下,紫面人狂号扑地。朱玉山更不犹疑,照准脑袋,连连狠凿,眼见这一个滚了滚,嘶喘了喘,也随了同伴,气绝身亡。
连珠弹朱玉山连杀死二役,伸伸腰,张皇四顾。旷郊外近处无人,便窜出林外,又往前后眺望一回;第二番投入林中,弯下腰去,剥那两个青衣人的衣服。把黑面人尸体翻动,却已血染衣衫,不好穿用。只从身上翻出一个腰牌,上有孙得福的名字,是襄阳府捕快;又有一些银钱和一套捕盗文书。玉山全取过来,又去剥紫面人,也搜出一个腰牌,名字是施万顺。一时将两人的外罩衣服全剥下来,又看看自己,儒巾犹在,蓝衫已碎,鞋也划破。恰好黑面人的薄底靴,尺寸仿佛,就也剥下来。忙了一阵,喘息有声,心慌肉跳,越发觉得赵老人一杠子把自己打昏了,精神上已受了大伤。目望两尸,思量着必须埋尸灭迹,才能走得干净。却是手头只有两把铁尺,自己仅仅带着一把裁纸小刀,是赵老人给预备的,试了试,实在不能掘土挖坑。便在林丛中寻了一遍,恰有一座荒坟,旁有一个深坑,就将两具死尸,一个一个提来,投入坑内,匆匆盖上一层浮土,捡些乱草,掩在上面,又撒了一些浮土。急忙把自己脱下来的血衣一卷,一径离开斗殴地点。心想选择一个幽僻地方,重行更衣改装,火速逃走,邀援救友为要。却不道猛回头,看见树林南角,探出半个人脸来,却又一闪隐去。
朱玉山吃了一惊,更不暇揣想,立刻飞奔过去寻看,究竟深草长林,绕走那边,四面搜寻,森林内竟不见人影,往来查勘数遍,依然没有动静。急又扑出林外,往远处寻,只南面小道上,远远望见三四个行人,前行两个,好像过路客;后面隔开一箭地,又是一个农人模样的中年男子,手头拿着扁担板斧,后面还有一个小孩子,全看不出是否从这坟林内走出来的。玉山凝望一刻,看北面东面西面,虽有行人,却相隔甚远;呆站了一会儿,倒不得主意起来。也就抽身回林,把破蓝衫脱掉,换上那套公门中的青衫,铁尺儒服等物,不敢轻弃,都包在蓝包袱里。匆匆收拾利落;又四面张望一回,觉得暗中似乎无人窥察,便放心大胆,绕出坟林,不奔正北,折到西北面,寻小路只顾走去。
连珠弹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一路信步顺道乱走,到夕阳落山的时候,奔到一个所在,前面横着一条清溪,旁边靠着三五十家住户的小小渔村。朱玉山至此,又饥又渴,来到岸,掏取清水,喝了一顿,随即寻找饭馆。这小小渔村,当然没有饮食店,只寻着一家豆腐房,带卖火烧、煮豆、白干酒。朱玉山掏出钱来买了一些,吃饱后稍歇一会儿,向卖豆腐的老人打听路径;才知此处地名叫作柳河沟,离襄阳才四十多里。朱玉山乱走了一阵,自觉奔出去,至少有百十多里,原来走了不少冤枉道。朱玉山问明前边的去处,寻着渡船,过了清溪。一面走,一面想,在豆腐店中问路,那几个闲谈的乡下人,上眼下眼,不住打量自己,莫非自己身上有什么破绽么?想到这里,低头望看自己,似乎无什么破绽。他却忘了一点儿,自己穿着公门衣服,谈吐还像寻常百姓那么谦和,教人看了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他更不该把腰牌挂在腰带上,原是解人疑,反倒引人注目,官中人谁也没有这么明挂的。他虽然久涉江湖,独与官府隔阂,多加小心,反倒多露破绽了。
在他走后第二天,地方上便已发现两个公差的尸身,被野狗拖出来嚼食。第三天城里衙门中,发觉二役未来应卯;恐其逃亡,便已派人四出侦察;竟寻到柳河沟;从这里探明如此这般一个当地的公差,形色仓皇,好像是枉在本地当差,连附近地名都说不清,岂不是大笑话。官人得此线索,又发现死尸,立即紧缀下来。连珠弹在前边跑,官人在后面追,相隔只有三天。当下朱玉山从柳河沟,紧赶出八九十里路,看天色已黑,前面恰有一座小村镇;料到必有客店,空身人却不敢投宿去,只得绕过去,好容易在僻静地方,寻到一座小破庙,四望无人,把门拨开,将供桌上的浮尘擦去,搬一块大石,把庙门顶住,就这样住下了。奔波力疲,这一夜直睡到天色大明,方才醒转,只觉得浑身骨头疼,左肩胛也似发炎。连珠弹心中愤恨,想不到挨了一箭,受了一闷棒,觉似拔去了自己的真魂一般。挣扎起来,找个地方,寻了一口水,又往前走,却不知暗中已有一个夜行人,亦步亦趋地缀着他。
前面有一座市镇,连珠弹向人一打听,地方叫樊家屯,还没有离开襄阳府地界。连珠弹这一阵乱奔,正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落荒续往前走,忽然想起,距此地不远,在豫南僻邑境,记得有一个武林人物,名叫魏季芳,乃是个乡下财主,生来好武,专喜与江湖上人物交结。“我落得这样狼狈,衣履又不整,神色又憔悴,我莫如投了他去,假馆休养几天,只要歇过这一口气,我再设法搬兵求救……”
连珠弹这样盘算,这才沿着沙河,通过豫南,又北越伏牛山,直投鲁山县境而去。于是在一个月之后,他竟勾结了魏季芳,又联结豫北绿林,大举地闹起来,给雍正手下地方官,添了许多麻烦。并且朱玉山通过伏牛山时,遇着一个女强盗唐亚男,就是在坟林暗窥他的那个夜行人。唐亚男故意向他挑隙,两个人动了手,“不打不成相识”,两个人竟议起嫁娶的事来。这女强盗,正是有名的女贼。靠着这唐亚男的牵引,朱玉山这一帮,竟与冀南大盗结成义盟。
连珠弹看罢,暗暗点头。当此性命交关之际,过信人固有危险,不信人也怕有祸害;思索一回,只得依着这不知姓名的老人的秘嘱,伏在旷宅,静听回信。越是心有所盼的人,越觉光阴过得太慢,前后只度过两天三夜,把连珠弹圈得如热锅蚂蚁一样。可是借此耽搁,他的箭伤便好得多,觉得手臂可以上下自如了;偏偏又是右手,仍不能持剑用刀。脑后棒伤却见痊可。挨到第四天夜深,才见那个隐名老人,丢进一个包袱来,包袱中是一套儒巾儒服、一锭银子、半串铜钱,另外一包药末,包着一张字柬,说明药末用法。至于一切改装出走的步骤,约定时间,是在次日;却只给连珠弹预备下这点路费,不但兵器没有,连行囊也没有。原来那老人连日刺探,备悉湖广大吏已获警报,有一位干员奉命驰驿前来查办。老人料想届期必然更紧,打算就在大员到府以前,打发连珠弹逃走。
却喜襄阳城中,赶将囚犯起解;从翌日起,白昼已经解严,居民已准出城入城,不过盘诘之兵,还没有撤。这老人非常热心,又非常细心,与大儿筹划了一回,悄悄通知连珠弹,替他规定了出走的日期。连珠弹这一夜没有安睡,挨到四更时分,换好衣装,儒巾儒服走到院墙根,听候动静。不一时外面投进石头来,前后投来三次,连珠弹借此得知外面并无他人,急忙掖起袍襟,跃身窜出墙外。两脚落地,垂襟拭土,看那个老人正在巷口,神色极其不安,遥向连珠弹一点手,老人回身提杖徐徐走开。
朱玉山照约定的计划,两人各不关照,在路上一前一后,一靠左一靠右远远相望,低头走路。连珠弹扮成书生,做出潇洒的样子,算是早起出来闲游。那老人赤着脚,衣衫不整,手扶竹杖,提着一只小篮,算是清晨起来上街买菜。老人前行,连珠弹在后跟着,好像各走各路,直奔北门。此时天色刚亮,城中虽已解严,街上行人还是很少。约走了一顿饭的时候,路上遇见一个巡防营兵,好像是收更回队的。老头回头看看朱玉山,朱玉山神色不动,比老人还镇静,老人又往前走,忽遇见熟人,叫道:“赵老伯好早,上哪里去?”老人站住脚,支吾了几句,朱玉山借此才知老人姓赵。赵老人与熟人点头说话,朱玉山不好跟着站住,只得往前走过去,到一小铺门前,回头寻看老人,赵老人提杖跟来,远远咳嗽一声,微微把头一摆,紧走了几步。连珠弹故意流连落后,让老人前行,仍旧跟着走。转了几道弯,距离北门已然不远。赵老人走近北城,寻到一家茶馆,站住了,大声咳嗽了一阵。
这是暗号,连珠弹便摇摇摆摆走进茶馆,择一副靠门口的座头,侧身坐下了。茶馆中喝早茶的很不少,单有一角落,聚着许多茶客,尽穿短衣服,好像是行贩们,借此地集会。这些粗汉说笑吵闹,看到改装的连珠弹走进来,似乎这地方本不是秀才模样的人该光顾的,人们都拿诧异的眼光看他。连珠弹自从同伴落网,肩胛中箭,盗衣又脑受棒伤之后,实已元气大伤,即如此刻,遇见猜疑的目光,他竟未免气沮,又很懊恼;这一来自己觉得似乎太胆怯了,侧脸慢慢地向外寻看。赵老人正向自己这边递眼色,先咳嗽一声,冲着连珠弹微微点了点头,老人转身往街上那边去了。按照密计,是把连珠弹放在这里候信。连珠弹勉强做出没事人的样子,端坐在茶馆,茶博士过来沏茶,挎篮卖早点的,卖烧饼包子的,不断过来叫卖,连珠弹照着一般茶客的模样,也买了些吃着。不一时,赵老人挎着一篮鲜菜,从北门买回来,好像累了,走进茶馆,花两文钱,沏了一壶粗茶,喝着歇腿;择的座头恰跟连珠弹相近。又过了一会儿,赵老人的长子从一道斜巷绕来,匆匆从茶馆门前走过,并不进来。
老人喝着茶,两只眼早已瞧着外面。忽见长子走过,急忙把手一摆,又咳嗽一阵;连珠弹同时也悟会了,忙站起身,叫茶博士会了茶钱,眼望老人,双手一拱,又微微一点头,面现感谢之容,张了张嘴。老人急忙将头摇了摇,露出不许声张的意思。连珠弹微微示意,转身出离茶馆,抹过横街。到前面街头墙角,老人的长子,正在那边等候。面对临街砖墙,假装看那墙上的房帖;却眼光斜溜,一望见连珠弹出来,便低哼了一声,拔步前行。相隔一箭远近,连珠弹慢慢追随在后,如针引线,徐徐相引,不一时来到北门。连珠弹在路旁找一棵大槐树,就在树荫下站住,弯下腰去,假装紧腿带,就此偷眼往后面张看。朝阳已出,街上行人匆匆往来,数日前的大变,此刻好像渐复常态;唯有街头要口,还驻着兵,远远地站住些行人,似是看热闹,不知看什么。再往城门洞一望,那襄城内外,竟有数十名防营兵列队把守,比前数日增多不止一倍。出城进城的车马依然很多。
连珠弹已然改了装,脸上又涂上黄黄的颜色,半旧的长衫,褪色的儒巾,配上这脸色,颇像个穷秀才。城中出入的人又多,他徐踱而行,当时竟似乎没引起人家的注意。府城的武将既已殒命,临时摄印的武吏,倒是久涉宦场的营弁,认定贼走关门的办法,徒扰民心,无济于事;因此一经摄印,便禀承大吏,下令解严,只在暗中调遣,潜布下密探,凡客店妓馆,闲杂地方,均都拨派干捕踩访。又从防营士卒中,挑选六十名强明干练的精卒,改装巡逻;像关城搜检这些办法,都下令停止了,认为这是打草惊蛇。那大员骑驿前来查办,也是这个主张;故此在表面上倒查得松了。那赵老父子,就利用这个机会,做出偷放凶手的计划来。
老人的长子,当先探路;老人在后伴送,保护着连珠弹,来到城门口附近。老人的长子看清城门出入便利,并不盘查刁难,他就头也不回直进城洞。忽然背后来了一辆粪车,长子说道:“好臭!”掏出一方蓝布手巾,用来掩鼻孔。不知怎的一来,手巾掉落在地上;长子道:“咳!”连忙俯身拾起,紧行几步,走出城外。后面儒服巾,恹恹病容的连珠弹,一眼瞥见坠巾拾巾,急忙直起腰来,放胆踱过去;口中喘息有声,只顾低头进城洞。两旁好像有十几只眼睛看着他,他毫不瞻顾,一直出离襄城。到了城外,北门外两旁市房,龌龊异常,有脚驴骡车上前兜揽;连珠弹吐了一口气,心中自庆脱出虎口,不禁回头一看,后面恰有两个青衣同行。连珠弹急忙回过头来,重往前看,前面竟不见那老人的长子踪迹,后面也不见老人的行迹,朱玉山心中未免稍涉迟疑,却也不好住脚,只放慢脚步,顺着北关大街的车辙印,徐往北行。
过了那道护城壕上的破石桥,离开了关厢,前面又是两排土房,高高矮矮不等。再望过去,便是一片青葱的田畦,已然是北郊以外了。当中夹着土道,纵横两条;路旁树下,仍有茶摊果挑。朱玉山又走出一段路,方才看见那老人的长子,恰在茶摊矮凳上闲坐着;他算是出城走乏了,在那里歇腿,连珠弹心上一放松,上前拱手道:“劳驾,往三间房怎么走?”老人的长子,故作不相识,仰脸答道:“一直往北,逢十字路口,再往西拐。”朱玉山道:“有多远?”长子道:“唔,二十六七里地吧,你老去么,何不雇个脚?”正说着,后面两个青衣人物,居然跟踪赶到,由背后接声道:“哪位上三间房?”朱玉山急忙回头,上下打量一眼道:“是我打听打听。”一个青衣人忙接言道:“你这位先生,可是想往三间房去么,我们正好同道,我们上三间房。”
朱玉山心中蓦地一动,看了青衣人一眼,徐徐说道:“不是,不是,我不过是闲打听。”青衣人互递眼色,随口答道:“哦,你老是闲打听么?”两人又自相问答道:“唉,咱们歇歇吧,不走了。”竟也在树下,凉快起来。
老人的长子,神色一变,扭过头去,一声不响,乘隙对连珠弹瞥过一个眼色;他自己缓缓站起来,跟茶座儿闲搭讪两句话,慢慢往西南走。绕过一段小巷,四面无人,回头望了望;这才倒抽了一口气,心头悬悬的,踱进城去了。老人的长子如释重负,如出险地,却又一步一回头,十分放心不下,走进刚才那个茶馆里,择副座头坐下,远远地盯着城门。心想若有一变,连珠弹必被捉回,在这里尽可看得见的。却好这工夫,他的父亲也缓缓踱回;父子打一打招呼,便在茶馆佯作品茶,暗候吉凶。
转瞬间已经过午,连珠弹并未回头,两个青衣人也不见回转。父子二人暗想:此事实在弄险,却也势到如今,无可奈何。出了茶馆,回家告诉妻子,全都悬着心,不知是福是祸。这分明是一件飞来的奇灾,既不敢把逃犯捆献官府,恐被仇家反噬,那只有私行释放一招不可了。私放之后,自然又有私放的危险,不过赵氏一家的人全想连珠弹就算失脚,也许不会供出自己来。有此一念,大家略放宽心,哪知道这时候连珠弹在城外,真个就遇见了意外!
那两个青衣人啃住连珠弹,只是逗留不走;四只眼一上一下地打量连珠弹,搭着与连珠弹说话。越说越紧迫,到后来竟叩问起姓名住处:“出城有何贵干?”公然盘诘起行藏来历了。连珠弹此时赤手空拳,又当白昼,情知这两个青衣人问得古怪,便做出骄蹇的样子,置之不理,心想赵老人的长子,已然避开此地,总不至于连累了他家,这两个我倒要小心对付。这两人究竟怎么回事,还不敢断定;想了想,竟仰着脸,不再搭理这两个人;旋又站起身来,溜溜达达,往北信步走去,走了两三箭地,借着转弯,扭头一瞧,那两个青衣人,不出所料,果然也不歇脚了,竟往后面遥遥缀着。
朱玉山吃了一惊,忙低头察看周身,竟不知何处,漏出破绽;没奈何折往西走,两个青衣人也改道往西,寸步不离,把朱玉山看住。朱玉山不觉心慌,若是手中有兵器,肩胛不受伤,他此时恐怕早要动手。现在好比虎落平阳,又离城太近,只可让他们一步。朱玉山两只脚不觉加快,昂然举步紧走,且走且偷瞧。两个青衣人忽紧忽慢,缀在后面,竟半点不放松。朱玉山不由大怒,仍不肯鲁莽,诚恐遗祸于赵老人,自想我不要动气动手,太任性了。这样打算,脚步不停,不一时走到一处三岔路口,一道往北可到三间房,一道往西北,另外一道可回府城。朱玉山便走上西北小路,心想抛一抛看。
不意他这一改路,更动人疑。这西北直通乱葬岗子,并非大道,轻易没有行人。那两个青衣人越不放松,简直踵后背追上来,一左一右,盯住朱玉山,越发寸步不离。朱玉山又择一条小路,斜岔过去,撞到一段崎岖坡岗,蹲下来假装大解,那两人公然守候在路边。朱玉山到此地步,已断定这两人形迹尴尬,必是捕皂,却猜不透自己如何露出马脚。事已至此,只好冒险砸碰,站起来紧系腰带,往北急走下去。那两人抄道紧跟,前后相距不到一箭地。
前面一段高岗,横着一带树林,回望四面,地势隐僻,并无人行。朱玉山抢上高岗,极目远眺,林岗掩映,正是好地方;立刻止步不走,跃上土岗,投向林边,容两人近前,突然面现怒容,叉腰一站,厉声斥道:“喂!你这两个放着道不走,紧缀着我做什么?”两人豁地错开身,一遮前,一对面,嘻嘻笑道:“奇了,皇家大路,许你走,不许我们走么?”朱玉山无言可对,怒视良久,突然转身,眼望林内,旁看四面,冷笑一声,拔步走入树林。那两个青衣人都忍不住,从两面一抄,紧截几步,当头拦阻道:“站住!”连珠弹朱玉山倏然一闪,却又凝身,急翻转头来,伸手一摸腰带,青衣人齐退一步,四只眼就眼看腰带。朱玉山顿然醒悟,身畔并无武器,两手手臂垂下来,将面容一整,抗声发话道:“你们要干什么?”一面说,迈步又要走。两个人登时放下面孔,也往四面一望,也觉四面无人,正好发作,厉声道:“喂,朋友,别做作了,跟我回去。”抢上一步,两人中这一个紫脸膛的,两只手伸张如箕,横在旷林前,那一黑面孔的,侧身而立,紧盯在逃犯身旁,似乎就要用武。连珠弹朱玉山急急将两眼一轮,四面形势早已了然,却又稳稳的,估量对手,放缓声音道:“你们教我回到哪里去?”紫脸汉子大声道:“回到城里去,你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少装糊涂!”连珠弹朱玉山冷笑,半晌道:“为什么回城?你这两人跟我一道,莫非要讹我么?”这一个黑面人哼了一声道:“讹你,为什么讹你,不讹别人?……”朱玉山道:“哈哈,你凭什么讹我?”这一个紫面人道:“凭这个!”说时嗖的掣出袖口中法绳来;那一个黑面人,也唰的拉出铁尺来,涩声道:“爷们就为这个要讹你,哼,讹的就是你!”朱玉山目瞪口呆,果然自己露出破绽来了;眉头一耸,捺一捺火气道:“两位可是官差?”两人道:“你倒明白,少说闲话,一个字,走!”连珠弹朱玉山后退一步道:“到底为什么,铁尺法绳,当不了拘票,我不是怕唬的人,我还要请教你们正经的,我犯了什么罪?”
两人一阵狂笑道:“老爷做事,向来吊儿郎当,我们唬的就是你们这路人,你向我要拘捕人的签票,你配么?你还敢拒捕么?走!”朱玉山打一躬道:“不是那么说,平白无故,无根无据,我怎生跟你们走。你说是官差,我可惜一向没有领教过,请你拿出点凭据来,我好照办。只凭一条绳子,一块铁片,当不了什么事。”两人互相顾盼道:“还是根硬棒儿哩。喂,告诉你,我们是府衙门的密捕,你说你到底走不走罢?若要不走,不要装假,快说出不走的道理来。”
连珠弹朱玉山明白了,他们不只是办案,还是想发财。连珠弹笑了笑,说道:“二位的来意我明白了,但是我不打算走,因为我心中没有亏心事。”黑面人唾道:“呸,过来吧。你亏心不亏心,别跟我说,有地方说去!”两眼一瞪就要动手逮人。那紫面人拦住道:“慢着,咱们倒听听他的。”转过来询问连珠弹:“相好的,放明白些,你想不走,你打算怎么照顾我们哥俩呢?”连珠弹说道:“你们何不早说,这个好办……”假装作探囊掏钱的姿势,两个青衣人各提铁尺,含笑相候,不再那么汹汹了,不意连珠弹猛然将长袍一挽,长袍襟一掖,突然伸掌,照那紫面人胸前一推,出其不意,掌力十足,紫面人仰面跌倒,哎呀狂叫,铁尺落地。连珠弹捷如飞鸟,急弯腰拾起,嗖的一个箭步,抢奔树林。
黑面人大吼一声:“好贼子,胆敢拒捕。”急抡起铁尺,慌忙追截。紫面人一个鲤鱼打挺,跃起就追,朱玉山左手提着长袍,右手拿着铁尺,一头钻入林深处。两个青衣人居然脚程不弱,紧紧追进来。朱玉山竟掩藏不迭,偏偏这树林,乃是坟园,中有隙地,倒成了斗场。那个黑面人抢上一步,抡铁尺便打,朱玉山急往斜蹿。那个紫面人跟踪赶到,急伸手一抓,朱玉山长袍大襟,随身势飘展,恰被捋住。这个一揪,那个一挣,刮的一声,长袍扯成两半。黑面人翻手一铁尺打来;朱玉山忙往旁一蹿,脚下忽然一滑,急拿桩站稳。敌手的铁尺挟锐风砸到,朱玉山忙将夺来的铁尺往上一格,当的一声,火星乱迸。连珠弹负伤气虚,气虚则心急,心急反倒力猛;如狂风般拧身抡铁尺,对紫面人扑来,唰的一下。紫面人铁尺被夺,赤手空拳,急往后退,一迭喊叫:“伙计快上,秧子扎手!”黑面人赶紧挥铁尺挡住,紫面人抽身急退,跑出十几步,眼望大路,高喊拿贼。只喊了几声,恰巧旷野无人,又值逆风。那边朱玉山且战且张望,忽闻喊声,不觉大大着急,咬咬牙,将长袍扯落,手中铁尺,嗖嗖嗖没头没脸,对黑面人猛攻。黑面人支持不住,哎哟一声,叫道:“好贼子,好狠!”原来肩头上,也挨了一下,不禁痛极大喊:“伙计快来。”
紫面人顾不得呼救,急急折取一根粗树枝,抓了两把碎石块,二番抢进坟园。这时候黑同伴,正被对手打得倒退。那朱玉山两眼瞪视如灯,牙咬着嘴唇,铁尺翻飞,胳臂越痛,越显出拼命的架势。那黑面汉一失神,被连珠弹劈头砸下一尺。黑面汉极力招架,被对方一转手,唰又打下来,骤然失神,措手不及,铁尺下落;正打在黑面青衣的手指节上;不觉哎哟一声,铁尺坠地。这黑面人耳边轰一响,扑地栽倒。朱玉山立下毒手,铁尺再一下,黑面人惨号一声昏厥在地。朱玉山又复一下,正打在黑面人脑门上,立刻脑浆迸裂,血溅毙僵。
连珠弹朱玉山急急弯腰,把一柄铁尺也夺过来,抓这机会,站起身回头便逃跑;自知伤势未愈,不敢恋战。紫面人刚绕到林这边,急忙振吭喊叫:“好贼,拒捕伤人,要跑,要跑!你们快来截住他!”拿着树枝,紧叫,却不敢紧纵过来。朱玉山跑了几步藏在大树后。那紫面人,只听见伙伴扑地惨号,未知人已脑裂气绝,此刻溜过来,到黑面人所处一看,鲜血四溅,脑浆横流,立刻怪叫一声,将眼一寻,看北面树后,露出一角蓝衫,便大转绕过去,极力往远处藏,唯恐连珠弹朱玉山再毁了他。朱玉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跃出树后,倒寻回来,一对铁尺照青衣人上下乱打,只七八个照面,将紫面人手中树枝打断,紫面人心惊胆裂抹头便跑,朱玉山断喝一声道:“咄,哪里跑!”赶上去又一铁尺,正打在紫面人项际,复一下,紫面人狂号扑地。朱玉山更不犹疑,照准脑袋,连连狠凿,眼见这一个滚了滚,嘶喘了喘,也随了同伴,气绝身亡。
连珠弹朱玉山连杀死二役,伸伸腰,张皇四顾。旷郊外近处无人,便窜出林外,又往前后眺望一回;第二番投入林中,弯下腰去,剥那两个青衣人的衣服。把黑面人尸体翻动,却已血染衣衫,不好穿用。只从身上翻出一个腰牌,上有孙得福的名字,是襄阳府捕快;又有一些银钱和一套捕盗文书。玉山全取过来,又去剥紫面人,也搜出一个腰牌,名字是施万顺。一时将两人的外罩衣服全剥下来,又看看自己,儒巾犹在,蓝衫已碎,鞋也划破。恰好黑面人的薄底靴,尺寸仿佛,就也剥下来。忙了一阵,喘息有声,心慌肉跳,越发觉得赵老人一杠子把自己打昏了,精神上已受了大伤。目望两尸,思量着必须埋尸灭迹,才能走得干净。却是手头只有两把铁尺,自己仅仅带着一把裁纸小刀,是赵老人给预备的,试了试,实在不能掘土挖坑。便在林丛中寻了一遍,恰有一座荒坟,旁有一个深坑,就将两具死尸,一个一个提来,投入坑内,匆匆盖上一层浮土,捡些乱草,掩在上面,又撒了一些浮土。急忙把自己脱下来的血衣一卷,一径离开斗殴地点。心想选择一个幽僻地方,重行更衣改装,火速逃走,邀援救友为要。却不道猛回头,看见树林南角,探出半个人脸来,却又一闪隐去。
朱玉山吃了一惊,更不暇揣想,立刻飞奔过去寻看,究竟深草长林,绕走那边,四面搜寻,森林内竟不见人影,往来查勘数遍,依然没有动静。急又扑出林外,往远处寻,只南面小道上,远远望见三四个行人,前行两个,好像过路客;后面隔开一箭地,又是一个农人模样的中年男子,手头拿着扁担板斧,后面还有一个小孩子,全看不出是否从这坟林内走出来的。玉山凝望一刻,看北面东面西面,虽有行人,却相隔甚远;呆站了一会儿,倒不得主意起来。也就抽身回林,把破蓝衫脱掉,换上那套公门中的青衫,铁尺儒服等物,不敢轻弃,都包在蓝包袱里。匆匆收拾利落;又四面张望一回,觉得暗中似乎无人窥察,便放心大胆,绕出坟林,不奔正北,折到西北面,寻小路只顾走去。
连珠弹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一路信步顺道乱走,到夕阳落山的时候,奔到一个所在,前面横着一条清溪,旁边靠着三五十家住户的小小渔村。朱玉山至此,又饥又渴,来到岸,掏取清水,喝了一顿,随即寻找饭馆。这小小渔村,当然没有饮食店,只寻着一家豆腐房,带卖火烧、煮豆、白干酒。朱玉山掏出钱来买了一些,吃饱后稍歇一会儿,向卖豆腐的老人打听路径;才知此处地名叫作柳河沟,离襄阳才四十多里。朱玉山乱走了一阵,自觉奔出去,至少有百十多里,原来走了不少冤枉道。朱玉山问明前边的去处,寻着渡船,过了清溪。一面走,一面想,在豆腐店中问路,那几个闲谈的乡下人,上眼下眼,不住打量自己,莫非自己身上有什么破绽么?想到这里,低头望看自己,似乎无什么破绽。他却忘了一点儿,自己穿着公门衣服,谈吐还像寻常百姓那么谦和,教人看了觉得不伦不类。而且他更不该把腰牌挂在腰带上,原是解人疑,反倒引人注目,官中人谁也没有这么明挂的。他虽然久涉江湖,独与官府隔阂,多加小心,反倒多露破绽了。
在他走后第二天,地方上便已发现两个公差的尸身,被野狗拖出来嚼食。第三天城里衙门中,发觉二役未来应卯;恐其逃亡,便已派人四出侦察;竟寻到柳河沟;从这里探明如此这般一个当地的公差,形色仓皇,好像是枉在本地当差,连附近地名都说不清,岂不是大笑话。官人得此线索,又发现死尸,立即紧缀下来。连珠弹在前边跑,官人在后面追,相隔只有三天。当下朱玉山从柳河沟,紧赶出八九十里路,看天色已黑,前面恰有一座小村镇;料到必有客店,空身人却不敢投宿去,只得绕过去,好容易在僻静地方,寻到一座小破庙,四望无人,把门拨开,将供桌上的浮尘擦去,搬一块大石,把庙门顶住,就这样住下了。奔波力疲,这一夜直睡到天色大明,方才醒转,只觉得浑身骨头疼,左肩胛也似发炎。连珠弹心中愤恨,想不到挨了一箭,受了一闷棒,觉似拔去了自己的真魂一般。挣扎起来,找个地方,寻了一口水,又往前走,却不知暗中已有一个夜行人,亦步亦趋地缀着他。
前面有一座市镇,连珠弹向人一打听,地方叫樊家屯,还没有离开襄阳府地界。连珠弹这一阵乱奔,正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落荒续往前走,忽然想起,距此地不远,在豫南僻邑境,记得有一个武林人物,名叫魏季芳,乃是个乡下财主,生来好武,专喜与江湖上人物交结。“我落得这样狼狈,衣履又不整,神色又憔悴,我莫如投了他去,假馆休养几天,只要歇过这一口气,我再设法搬兵求救……”
连珠弹这样盘算,这才沿着沙河,通过豫南,又北越伏牛山,直投鲁山县境而去。于是在一个月之后,他竟勾结了魏季芳,又联结豫北绿林,大举地闹起来,给雍正手下地方官,添了许多麻烦。并且朱玉山通过伏牛山时,遇着一个女强盗唐亚男,就是在坟林暗窥他的那个夜行人。唐亚男故意向他挑隙,两个人动了手,“不打不成相识”,两个人竟议起嫁娶的事来。这女强盗,正是有名的女贼。靠着这唐亚男的牵引,朱玉山这一帮,竟与冀南大盗结成义盟。
相关热词搜索:太湖一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