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陌路留情
2025-07-10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次早,朱全印要找寻张蝶,但又说吃了饭再去,耗到晌午,他们还没去。张蝶忽从别入口中得了信,听说他家夜间来了五匹马,不知干什么的,他就吃了一惊,急急赶回,和灵蜂孙六见了面,才知是故人到了,主客俱各欢然。
孙六忙引卢公子看这张蝶,竟是个漂亮少年,长眉白面,真不愧名叫张蝶。赶着孙六慨陈来意,求张蝶帮忙,张蝶一口答应。
又问张蝶,到底此间稳当不,若有风险,请只管明说。把卢公子的身份,和自己的交情都告诉张蝶。张蝶道:“六爷只管放心,这里安静极了,六扇门准不会找上门来。”
孙六道:“可是你们乱打食,不会引来剿捕你们的官军么?”
张蝶摇摇头道:“我们不能不加小心,其实官军只一动,没等他出城,咱们这里就得到信了,”说时又笑道:“想是六爷听说我得了大油水,躲出去了,觉着我们这里不稳当。六爷要知道,躲总得躲,我们还有好些伙伴哩,凡事小心没错。”说时又跟青蜂女侠寒暄,称她为九姑。
灵蜂孙六就和同伴商量,青蜂道:“不碍事,这里很可以住,卢公子也得需人服侍,若投不带家眷的同党,公子更不方便了。”
灵蜂孙六默想了一回,又问了问卢公子,然后对张蝶夫妻,和朱全印等说道:“蝶兄弟,这位卢公子乃是我孙六的救命恩人,患难兄弟,我把他救出来,原打算渡淮往南,我给他预备好了避难地方了。无如临时遇阻,前有大兵,不能偷渡,只可往斜刺里逃,逃到蝶兄弟这里来了,我现在把公子交给你,两个月后,我再来接他,你至少得替我保护他六十天,六十天内万一出错,就算你对不起我了。”
张蝶还未回答,那朱三秀他的妻早撇嘴一笑,把五姑一拉道:“六爷怎么这样蝎蝎螫螫的,您别问他,”一指自己的鼻头道:“我可是个不中用的女人,您把您这位朋友交给我们姑嫂就结了。您单冲着我,六十天后,我把您的朋友好好奉还,养得舒舒泰泰的。”回头向卢公子道:“公子,我们可是粗人,你别见笑,这里粗茶淡饭将就着吃,不过有一样,……可是的,六爷,您说令友有病,到底什么病,我们这里没有好大夫,可怎么好呢?”
孙六连声道谢道:“好极了,我谢谢蝶嫂子,敝友倒没有别的病,只是忧劳过度,身上有刑伤,没有缓过来。你只每日饮食上,多多留意,在下就感激不尽了。”
朱三秀和张五姑一齐答到:“六爷,你放心吧,这不过是养伤,不是治病,我们只要好好照护着,不就行了吗?”孙六道:“正是。”
青蜂女侠含笑道:“蝶嫂子原来是个敞亮人,乍见面,我看你像小胆似的,原来你倒很有决断。”
朱三秀面皮一红,客气答道:“我是粗人,不会说话。”
那卢公子在旁听着,却也十分含愧,自己一个男子,被女人照护,未免太那个了。忙向孙六道:“六兄,你不必惦记我,我只是一时没有缓过来,过几天就好了,你有公干,只管去办,我在这里很好。”
当下主客商定,留卢公子寄居两个月,灵蜂孙六、青蜂女侠千托万嘱,又给卢公子放下银两,留下地名,谆谆叮嘱保重,方才和两个伙伴匆匆走了。
卢鸿飞自此见故在张蝶家,避难养病,他本是缙绅之家,现在受这两个草莽女子服侍,男居停主人张蝶、朱全印又不常在家,他心上说不出来的感觉不便。过了几天,他体力稍微缓过来,可以出门遛遛了,可是本为避祸隐居,他的气度又与渔村粗汉显然不同,人又眼生,一出门便有人看他,凑近和他说话,打听他。他时生戒心,只可困在屋里不出门,精神上十分苦恼,不但别扭,又觉活着无趣。幸而张蝶不时回家,给卢公子带些珍饵,有工夫就陪他闲谈。朱三秀和张五姑为人敞亮,起初还有点拘束,只三五天过去,便一点也不把卢鸿飞当客了,卢鸿飞至此稍安,也渐渐地过惯这乡村苦生活了。
灵蜂孙六邀定两个月,必来接他,并要助他报仇,还要设法送他南渡投效,却转眼过了两个多月,孙六一去渺无音耗。问朱全印、张蝶,也全说不上来。卢公子寄居苦闷,为了报仇,恨不得飞到闽浙,恨不得要想杖策独行,不等灵蜂孙六。但张蝶替他打听道路,刻下正在陈兵对峙,民人决计过不去的,且闻北客南归,动惹猜疑,若南中没有人,投了去,或反受苦。
张蝶夫妻说:“孙六爷临行千嘱万嘱,教我们好好款待公子,你如今自己要走,我们怎么对得起孙爷,如今兵荒马乱,不能计日赶路,说两月,哪能准两月。”
卢鸿飞听着,也觉有理,便只得暂留,于是展眼三个多月了,这其间忽然生了枝节。
那个张五姑娘,乃是张蝶的族妹,自然也是江湖中的人物,已与同道订婚待嫁,她今年已经二十二岁,闺名巧玲,生得比她嫂子稍矮,两眼很大,性情是忽然沉闷羞涩,忽然敞亮健谈,好象随境因人而变。
起初对这遇仇灭家的逃难公子,感觉眼生并且人家所说的公子必然十八、九岁,至多二十的,这一位卢公子自说三十多岁了;可是相貌又很少俊,既无海滨渔夫那么赤睛黄脸,也无绿林豪客那样粗暴之气,竟安安稳稳象个老先生,文文静静象个大姑娘。
五姑娘觉得这人有趣,既不断和嫂嫂过来服侍,日子久了,就常常对谈。可是这卢公子也很怪,记得她哥哥和她哥哥的朋友,每逢来到,必大说大叫,要吃要喝;这卢公子不然,谈忘了给他沏水,他就不喝,你吃饭喊迟了他,他就不来;三十岁的人,这么腼腆,倒得这姑嫂二人赶着照应他。若是服侍他,他又张惶失措,呵呵道谢,在人前模样很窘。等到白天他一个人独处时,他又鸦雀无声,连大气也不出似的;到晚上他又绕着屋地走,不时喃喃自语。
听嫂子和他谈谈家常,问问患难,他说是已经灭门,妻儿全被仇人杀了,如今只剩他自己一个人。他外表既如此文弱,一提及仇人,双眸立刻灼灼吐火,面红耳赤,咬牙切齿,威棱一振,他毫不怕仇敌,却是十分的忿恨,仇人若在面前,有捉住生嚼的气概。并且一提到仇恨,语声顿变,斩钉截铁似的,立刻流下眼泪,他又以流泪为耻,当着人不好意思拿手巾拭,泪珠只在眼角滚,有时流到腮上,他才背转身,偷偷一抹。
他说的话有时很明白,有时也叫人难懂,他究意是文绉绉的一个人,说话不免掉文。听灵蜂孙六说,他这人还会武功呢,可是他在这里寄居多时,并未见他一露,大概他也是会而不精。
问他:“就是静等孙六爷么?”他说:“是的,”问他:“将来做何打算?”他说:“报仇,报仇!”怒气立刻重撞上来。
问他:“报完了仇之后呢?也总得再安家立业,再娶妻生子么?”他眼圈一红,头一低,说:“谈不到这个了,我现在是什么人,我还要安家做什么,我连我自己都嫌活得多余,只是身负重仇,不能就死罢了。有一天报完了仇,我便可含笑自戕,再不然出家。”说着他又哭起来了,她也不懂什么叫自枪(戕)。
这样,张五姑娘天天琢磨这卢公子,有时同着嫂嫂找到卢公子谈,有时自己找他去谈,卢公子知道许多的事情,五姑娘从来没听说过的,并且也是张蝶他们从来没说过的。她觉得卢鸿飞这人很有意思,尤其是见了女人,便慌张脸红。可是你只话引话,把他肚子里的话勾出来,他又滔滔说起来没完,也不脸红了,也不慌张了,正色直言,也忘了男女界限了。
卢鸿飞自经劫难,精神失常,好象换了一个人,满腹哀愁,一腔悲愤,恨不得逢人发泄,荒村无人知音,防患更难恣言。独对五姑姑嫂,可以毫不戒备,并且卢公子困守,坐食,无书可读;有仇在念,仿佛和人谈谈,便可稍减心中的烦闷。
这一来糟了,不知怎的,这五姑娘竟对这个被难的中年公子渐渐留情了,渐渐觉得若有一天,没和卢鸿飞见面,没和卢鸿飞闲谈,就好象有一件什么事没办,有点没抓没搔,闷闷不欢。但是这五姑娘却是订了婚的人,纵然婚期全未定,她可是年将花信,恰恰二十二岁了,和那未婚夫婿也门当户对。
有一夕,她和卢公子谈起来,没完没散,直到卢公子局促不安,她还是不理会,问这个,问那个。卢公子忍无可忍,就明白的开口催她归寝,她方才懒洋洋地站起来,临行,问卢鸿飞:“你还渴不,你还饿不?”
卢鸿飞怀然戒惧,翘盼灵蜂孙六,心情日切,但一天一天的过去,始终不见孙六回来。卢公子又要自己走;张蝶夫妻一齐拦阻,又很抱歉地说:“公子若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请只管说话,千万别见外。”
卢鸿飞辞行三、四次,均被张蝶夫妻坚留,一晃快四个月了,一窝蜂的消息依然悠渺,朱全印忽然听见一桩谣言,说是一窝蜂曾经聚众起事,兵败全都逃散了。这一夜,朱全印悄悄告诉张蝶夫妻,问张蝶:“你们那帮里,听见这话没有?”
张蝶道:“没有听说,不过六爷的消息如今一点听不见了,我知道他们,要趁这乱世,大干一下,也许现在真闹起来。”
朱全印道:“可是他这位朋友怎么办呢?”张蝶悄指门窗,低声说:“噤声!”
他们惟恐卢公子听见,卢公子断不会偷听窗根的。不想,他们那位五姑娘,不知怎的一时口快,大概是打听卢公子今后作何打算了吧,竟无意中透露破绽来,好像说:“万一令友灵蜂孙六他们来不了,你想怎么样呢,可有地方投奔吗?”
卢鸿飞本是兰陵世家,今虽遇祸倾家,他们老一辈的门生故吏现在安然无恙的,出仕江南的,还有许多人。灵蜂孙六替他作一番打算,卢公子自己也有一番打算,只是道阻难行,不能南渡罢了。
张五姑好象很挂念卢公子今后的安身立命处,张蝶夫妻本嘱她瞒着,而现在卢公子听出缝隙来了。
并且,张五姑近来越发不拘形迹,似乎一片芳心隐有所系了。卢鸿飞公子在这海滨渔村盗薮,避仇隐居,原非本意,现在,立刻觉到凛乎不可久留。
张五姑娘还是那样,似怜惜似矜恤,不断找卢公子谈,尤是近日,每次夜话,她竟流连不欲归寝。卢鸿飞终于这一天突然出走,摆脱情网,别了这个渔村盗薮,只给居停主人留下两封信札。
张家突发现卢公子失踪,是在早晨,恰巧张蝶没在家。张蝶之妻朱三秀给卢公子烹好了茶,备了点心,端进去时,只剩了空榻,在桌上压着破纸写的两张字纸。朱三秀不认识字,但看屋内情形,已然觉察人是走了,不由她喊出诧异声来。张五姑娘听见了,走来问道:“嫂子,你喊什么?”朱三秀一指空榻道:“这位卢公子不见了?”张五姑娘道:“许是到村外闲溜去了吧。”朱三秀摇头道:“不象!”这最近几天,卢公子神不守舍的不安精神,姑嫂两人全看出来了,并且都劝过他。
张五姑娘呆呆的目视空榻,良久才说:“他怎么一声不言语,就走了,我去找找他。”急到前村寻了一遍,哪有影子?卢公子是昨天夜里走的,偏偏张蝶既没在家,朱全印连日赌钱,也没回来。姑嫂二人在近处找了一圈不在,朱三秀拿着那两张字纸,念叨道:“这准是他留下的话,回头孙六爷来了,咱们怎么答对人家?人家跟咱们有好处,信得及咱们,才把朋友寄藏在咱们家里,现在客人悄没声的走了,想必咱们做主人的待承不好。”
朱三秀是主妇,惟恐得罪了丈夫的朋友孙六爷,倒没理会客人走向何方。那五姑娘竟挂念这不辞而别的客人,到底为甚么缘故走了,走向哪里去了?忙忙的在村前村后找寻了一圈,每遇村童渔夫,就仔细打听,可惜一点影子也没问出来。朱三秀道:“这得赶快告诉他们哥俩。”
直到隔日,才将丈夫和内兄都找回,仔细告诉此事。张蝶和朱全印俱都诧怪;尤其担心卢公子,怕他误落仇人之手,将来孙六返转,拿什么话答对。郎舅两人急得不得了,要借骑追寻。
五姑娘愕愕怔怔,在旁听他们商量找寻办法,就忍不住插言道:“听嫂嫂说,这卢公子留下两张字纸儿,大概不会是被仇人诓走的,只怕他在咱们这里住不惯,自己暗下走了,他话里话外,惦记着回南。”朱三秀道:“咳,我倒忘了,可不是有字条。”忙将字条寻出来,张蝶、朱全印两人瞪大四只眼,看了半晌,破纸秃笔,好些草字,竟看不明白。朱全印要拿出去,找村塾先生念念;张蝶道:“使不得,我们费点劲猜吧。”
揣摩好久,这两张纸条是两封信。一张给张蝶,大意好像说:“叨扰日久,心甚不安,起居饮食,更为尊夫人及令妹添烦,尤觉抱歉,身负家仇深怨,不愿在此忍耻偷生,今决南赴闽浙;一者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二者见机尚须报仇。府上高谊,永志不忘,他日有缘,再图后会,金钏玉簪两件,留赠尊夫人及令妹,六符兄如寻来,请代转达。”另一封信给灵蜂孙六符和青蜂女侠,措词也差不多,无非略述行踪,兼表谢意。那金钏、玉簪不知他放在何处,还是五姑娘眼尖,看见桌窗台上,有个小纸包,打开来看,果然是金玉环簪两件。
五姑睁着一对大眼,听完了信辞,又代找出钏簪来,呆呆地发怔。朱三秀道:“卢公子这个人太客气了。”手拿着金钏、玉簪道:“这是他给我们姑嫂俩的,他觉着天天给他洗衣做饭,过意不去了,可是的,这一金一玉,哪一件送我的,哪一件是送五妹的呢?信上写着没有?”张蝶道:“人家没给你写的那么清楚,这全给五姑留着,作添妆罢。”
五姑娘猛然抽身,道:“我不要。”只一扭,走回自己屋里去了。直到晚饭,没有出来,这顿晚饭只由朱三秀一个做的。五姑娘说,她有点儿头痛,风吹着了。卢鸿飞公子自此走了,永不再现于这个海滨;他无形中给五姑娘心上留下一层淡淡的凄凉。每到黄昏,晚饭以后,照例刷净了锅,给卢公子烹一壶村茶,现在没这个事了。五姑娘心上十分迷闷;但是人的缘法想不到会有如何的离合,卢公子虽不再来,九年之后,张巧玲姑娘却和他重相见了。
孙六忙引卢公子看这张蝶,竟是个漂亮少年,长眉白面,真不愧名叫张蝶。赶着孙六慨陈来意,求张蝶帮忙,张蝶一口答应。
又问张蝶,到底此间稳当不,若有风险,请只管明说。把卢公子的身份,和自己的交情都告诉张蝶。张蝶道:“六爷只管放心,这里安静极了,六扇门准不会找上门来。”
孙六道:“可是你们乱打食,不会引来剿捕你们的官军么?”
张蝶摇摇头道:“我们不能不加小心,其实官军只一动,没等他出城,咱们这里就得到信了,”说时又笑道:“想是六爷听说我得了大油水,躲出去了,觉着我们这里不稳当。六爷要知道,躲总得躲,我们还有好些伙伴哩,凡事小心没错。”说时又跟青蜂女侠寒暄,称她为九姑。
灵蜂孙六就和同伴商量,青蜂道:“不碍事,这里很可以住,卢公子也得需人服侍,若投不带家眷的同党,公子更不方便了。”
灵蜂孙六默想了一回,又问了问卢公子,然后对张蝶夫妻,和朱全印等说道:“蝶兄弟,这位卢公子乃是我孙六的救命恩人,患难兄弟,我把他救出来,原打算渡淮往南,我给他预备好了避难地方了。无如临时遇阻,前有大兵,不能偷渡,只可往斜刺里逃,逃到蝶兄弟这里来了,我现在把公子交给你,两个月后,我再来接他,你至少得替我保护他六十天,六十天内万一出错,就算你对不起我了。”
张蝶还未回答,那朱三秀他的妻早撇嘴一笑,把五姑一拉道:“六爷怎么这样蝎蝎螫螫的,您别问他,”一指自己的鼻头道:“我可是个不中用的女人,您把您这位朋友交给我们姑嫂就结了。您单冲着我,六十天后,我把您的朋友好好奉还,养得舒舒泰泰的。”回头向卢公子道:“公子,我们可是粗人,你别见笑,这里粗茶淡饭将就着吃,不过有一样,……可是的,六爷,您说令友有病,到底什么病,我们这里没有好大夫,可怎么好呢?”
孙六连声道谢道:“好极了,我谢谢蝶嫂子,敝友倒没有别的病,只是忧劳过度,身上有刑伤,没有缓过来。你只每日饮食上,多多留意,在下就感激不尽了。”
朱三秀和张五姑一齐答到:“六爷,你放心吧,这不过是养伤,不是治病,我们只要好好照护着,不就行了吗?”孙六道:“正是。”
青蜂女侠含笑道:“蝶嫂子原来是个敞亮人,乍见面,我看你像小胆似的,原来你倒很有决断。”
朱三秀面皮一红,客气答道:“我是粗人,不会说话。”
那卢公子在旁听着,却也十分含愧,自己一个男子,被女人照护,未免太那个了。忙向孙六道:“六兄,你不必惦记我,我只是一时没有缓过来,过几天就好了,你有公干,只管去办,我在这里很好。”
当下主客商定,留卢公子寄居两个月,灵蜂孙六、青蜂女侠千托万嘱,又给卢公子放下银两,留下地名,谆谆叮嘱保重,方才和两个伙伴匆匆走了。
卢鸿飞自此见故在张蝶家,避难养病,他本是缙绅之家,现在受这两个草莽女子服侍,男居停主人张蝶、朱全印又不常在家,他心上说不出来的感觉不便。过了几天,他体力稍微缓过来,可以出门遛遛了,可是本为避祸隐居,他的气度又与渔村粗汉显然不同,人又眼生,一出门便有人看他,凑近和他说话,打听他。他时生戒心,只可困在屋里不出门,精神上十分苦恼,不但别扭,又觉活着无趣。幸而张蝶不时回家,给卢公子带些珍饵,有工夫就陪他闲谈。朱三秀和张五姑为人敞亮,起初还有点拘束,只三五天过去,便一点也不把卢鸿飞当客了,卢鸿飞至此稍安,也渐渐地过惯这乡村苦生活了。
灵蜂孙六邀定两个月,必来接他,并要助他报仇,还要设法送他南渡投效,却转眼过了两个多月,孙六一去渺无音耗。问朱全印、张蝶,也全说不上来。卢公子寄居苦闷,为了报仇,恨不得飞到闽浙,恨不得要想杖策独行,不等灵蜂孙六。但张蝶替他打听道路,刻下正在陈兵对峙,民人决计过不去的,且闻北客南归,动惹猜疑,若南中没有人,投了去,或反受苦。
张蝶夫妻说:“孙六爷临行千嘱万嘱,教我们好好款待公子,你如今自己要走,我们怎么对得起孙爷,如今兵荒马乱,不能计日赶路,说两月,哪能准两月。”
卢鸿飞听着,也觉有理,便只得暂留,于是展眼三个多月了,这其间忽然生了枝节。
那个张五姑娘,乃是张蝶的族妹,自然也是江湖中的人物,已与同道订婚待嫁,她今年已经二十二岁,闺名巧玲,生得比她嫂子稍矮,两眼很大,性情是忽然沉闷羞涩,忽然敞亮健谈,好象随境因人而变。
起初对这遇仇灭家的逃难公子,感觉眼生并且人家所说的公子必然十八、九岁,至多二十的,这一位卢公子自说三十多岁了;可是相貌又很少俊,既无海滨渔夫那么赤睛黄脸,也无绿林豪客那样粗暴之气,竟安安稳稳象个老先生,文文静静象个大姑娘。
五姑娘觉得这人有趣,既不断和嫂嫂过来服侍,日子久了,就常常对谈。可是这卢公子也很怪,记得她哥哥和她哥哥的朋友,每逢来到,必大说大叫,要吃要喝;这卢公子不然,谈忘了给他沏水,他就不喝,你吃饭喊迟了他,他就不来;三十岁的人,这么腼腆,倒得这姑嫂二人赶着照应他。若是服侍他,他又张惶失措,呵呵道谢,在人前模样很窘。等到白天他一个人独处时,他又鸦雀无声,连大气也不出似的;到晚上他又绕着屋地走,不时喃喃自语。
听嫂子和他谈谈家常,问问患难,他说是已经灭门,妻儿全被仇人杀了,如今只剩他自己一个人。他外表既如此文弱,一提及仇人,双眸立刻灼灼吐火,面红耳赤,咬牙切齿,威棱一振,他毫不怕仇敌,却是十分的忿恨,仇人若在面前,有捉住生嚼的气概。并且一提到仇恨,语声顿变,斩钉截铁似的,立刻流下眼泪,他又以流泪为耻,当着人不好意思拿手巾拭,泪珠只在眼角滚,有时流到腮上,他才背转身,偷偷一抹。
他说的话有时很明白,有时也叫人难懂,他究意是文绉绉的一个人,说话不免掉文。听灵蜂孙六说,他这人还会武功呢,可是他在这里寄居多时,并未见他一露,大概他也是会而不精。
问他:“就是静等孙六爷么?”他说:“是的,”问他:“将来做何打算?”他说:“报仇,报仇!”怒气立刻重撞上来。
问他:“报完了仇之后呢?也总得再安家立业,再娶妻生子么?”他眼圈一红,头一低,说:“谈不到这个了,我现在是什么人,我还要安家做什么,我连我自己都嫌活得多余,只是身负重仇,不能就死罢了。有一天报完了仇,我便可含笑自戕,再不然出家。”说着他又哭起来了,她也不懂什么叫自枪(戕)。
这样,张五姑娘天天琢磨这卢公子,有时同着嫂嫂找到卢公子谈,有时自己找他去谈,卢公子知道许多的事情,五姑娘从来没听说过的,并且也是张蝶他们从来没说过的。她觉得卢鸿飞这人很有意思,尤其是见了女人,便慌张脸红。可是你只话引话,把他肚子里的话勾出来,他又滔滔说起来没完,也不脸红了,也不慌张了,正色直言,也忘了男女界限了。
卢鸿飞自经劫难,精神失常,好象换了一个人,满腹哀愁,一腔悲愤,恨不得逢人发泄,荒村无人知音,防患更难恣言。独对五姑姑嫂,可以毫不戒备,并且卢公子困守,坐食,无书可读;有仇在念,仿佛和人谈谈,便可稍减心中的烦闷。
这一来糟了,不知怎的,这五姑娘竟对这个被难的中年公子渐渐留情了,渐渐觉得若有一天,没和卢鸿飞见面,没和卢鸿飞闲谈,就好象有一件什么事没办,有点没抓没搔,闷闷不欢。但是这五姑娘却是订了婚的人,纵然婚期全未定,她可是年将花信,恰恰二十二岁了,和那未婚夫婿也门当户对。
有一夕,她和卢公子谈起来,没完没散,直到卢公子局促不安,她还是不理会,问这个,问那个。卢公子忍无可忍,就明白的开口催她归寝,她方才懒洋洋地站起来,临行,问卢鸿飞:“你还渴不,你还饿不?”
卢鸿飞怀然戒惧,翘盼灵蜂孙六,心情日切,但一天一天的过去,始终不见孙六回来。卢公子又要自己走;张蝶夫妻一齐拦阻,又很抱歉地说:“公子若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请只管说话,千万别见外。”
卢鸿飞辞行三、四次,均被张蝶夫妻坚留,一晃快四个月了,一窝蜂的消息依然悠渺,朱全印忽然听见一桩谣言,说是一窝蜂曾经聚众起事,兵败全都逃散了。这一夜,朱全印悄悄告诉张蝶夫妻,问张蝶:“你们那帮里,听见这话没有?”
张蝶道:“没有听说,不过六爷的消息如今一点听不见了,我知道他们,要趁这乱世,大干一下,也许现在真闹起来。”
朱全印道:“可是他这位朋友怎么办呢?”张蝶悄指门窗,低声说:“噤声!”
他们惟恐卢公子听见,卢公子断不会偷听窗根的。不想,他们那位五姑娘,不知怎的一时口快,大概是打听卢公子今后作何打算了吧,竟无意中透露破绽来,好像说:“万一令友灵蜂孙六他们来不了,你想怎么样呢,可有地方投奔吗?”
卢鸿飞本是兰陵世家,今虽遇祸倾家,他们老一辈的门生故吏现在安然无恙的,出仕江南的,还有许多人。灵蜂孙六替他作一番打算,卢公子自己也有一番打算,只是道阻难行,不能南渡罢了。
张五姑好象很挂念卢公子今后的安身立命处,张蝶夫妻本嘱她瞒着,而现在卢公子听出缝隙来了。
并且,张五姑近来越发不拘形迹,似乎一片芳心隐有所系了。卢鸿飞公子在这海滨渔村盗薮,避仇隐居,原非本意,现在,立刻觉到凛乎不可久留。
张五姑娘还是那样,似怜惜似矜恤,不断找卢公子谈,尤是近日,每次夜话,她竟流连不欲归寝。卢鸿飞终于这一天突然出走,摆脱情网,别了这个渔村盗薮,只给居停主人留下两封信札。
张家突发现卢公子失踪,是在早晨,恰巧张蝶没在家。张蝶之妻朱三秀给卢公子烹好了茶,备了点心,端进去时,只剩了空榻,在桌上压着破纸写的两张字纸。朱三秀不认识字,但看屋内情形,已然觉察人是走了,不由她喊出诧异声来。张五姑娘听见了,走来问道:“嫂子,你喊什么?”朱三秀一指空榻道:“这位卢公子不见了?”张五姑娘道:“许是到村外闲溜去了吧。”朱三秀摇头道:“不象!”这最近几天,卢公子神不守舍的不安精神,姑嫂两人全看出来了,并且都劝过他。
张五姑娘呆呆的目视空榻,良久才说:“他怎么一声不言语,就走了,我去找找他。”急到前村寻了一遍,哪有影子?卢公子是昨天夜里走的,偏偏张蝶既没在家,朱全印连日赌钱,也没回来。姑嫂二人在近处找了一圈不在,朱三秀拿着那两张字纸,念叨道:“这准是他留下的话,回头孙六爷来了,咱们怎么答对人家?人家跟咱们有好处,信得及咱们,才把朋友寄藏在咱们家里,现在客人悄没声的走了,想必咱们做主人的待承不好。”
朱三秀是主妇,惟恐得罪了丈夫的朋友孙六爷,倒没理会客人走向何方。那五姑娘竟挂念这不辞而别的客人,到底为甚么缘故走了,走向哪里去了?忙忙的在村前村后找寻了一圈,每遇村童渔夫,就仔细打听,可惜一点影子也没问出来。朱三秀道:“这得赶快告诉他们哥俩。”
直到隔日,才将丈夫和内兄都找回,仔细告诉此事。张蝶和朱全印俱都诧怪;尤其担心卢公子,怕他误落仇人之手,将来孙六返转,拿什么话答对。郎舅两人急得不得了,要借骑追寻。
五姑娘愕愕怔怔,在旁听他们商量找寻办法,就忍不住插言道:“听嫂嫂说,这卢公子留下两张字纸儿,大概不会是被仇人诓走的,只怕他在咱们这里住不惯,自己暗下走了,他话里话外,惦记着回南。”朱三秀道:“咳,我倒忘了,可不是有字条。”忙将字条寻出来,张蝶、朱全印两人瞪大四只眼,看了半晌,破纸秃笔,好些草字,竟看不明白。朱全印要拿出去,找村塾先生念念;张蝶道:“使不得,我们费点劲猜吧。”
揣摩好久,这两张纸条是两封信。一张给张蝶,大意好像说:“叨扰日久,心甚不安,起居饮食,更为尊夫人及令妹添烦,尤觉抱歉,身负家仇深怨,不愿在此忍耻偷生,今决南赴闽浙;一者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二者见机尚须报仇。府上高谊,永志不忘,他日有缘,再图后会,金钏玉簪两件,留赠尊夫人及令妹,六符兄如寻来,请代转达。”另一封信给灵蜂孙六符和青蜂女侠,措词也差不多,无非略述行踪,兼表谢意。那金钏、玉簪不知他放在何处,还是五姑娘眼尖,看见桌窗台上,有个小纸包,打开来看,果然是金玉环簪两件。
五姑睁着一对大眼,听完了信辞,又代找出钏簪来,呆呆地发怔。朱三秀道:“卢公子这个人太客气了。”手拿着金钏、玉簪道:“这是他给我们姑嫂俩的,他觉着天天给他洗衣做饭,过意不去了,可是的,这一金一玉,哪一件送我的,哪一件是送五妹的呢?信上写着没有?”张蝶道:“人家没给你写的那么清楚,这全给五姑留着,作添妆罢。”
五姑娘猛然抽身,道:“我不要。”只一扭,走回自己屋里去了。直到晚饭,没有出来,这顿晚饭只由朱三秀一个做的。五姑娘说,她有点儿头痛,风吹着了。卢鸿飞公子自此走了,永不再现于这个海滨;他无形中给五姑娘心上留下一层淡淡的凄凉。每到黄昏,晚饭以后,照例刷净了锅,给卢公子烹一壶村茶,现在没这个事了。五姑娘心上十分迷闷;但是人的缘法想不到会有如何的离合,卢公子虽不再来,九年之后,张巧玲姑娘却和他重相见了。
相关热词搜索:摩云手
下一章:第三十六章 大豪开府
上一章:第三十四章 海滨访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