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石炎辉为女择东床
2025-07-11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到了次日,江飞带着杜运、阮灵、计奎、蔺湘,四贤庄的四老爷带着白敬、白纯,白飞侠带着蒋洪夫妇,还有朱意明,一共十五个人,直奔正西而去。这天走到一个地方,名叫博陵洼,属甘肃省甘谷县所管,这个镇上足有一千多户人家,是甘谷县第一大镇。大家来到博陵洼,一看天色已晚,姬源告诉蒋洪,赶紧同白敬、白纯去寻找店房投宿。三个人一听,连忙由东向西,走了不远,只见路北露出一座店房,匾额写着“石家老店”,两边的招子上悬着几个字:“仕宦行台,安寓客商”。
店里的伙计正在门口站着,一瞧来了三位武士打扮的人,看神气是打算住店,于是笑嘻嘻招呼道:“三位爷住店吗?咱们这里房钱便宜,屋子宽敞,收拾得十分洁净,荤素厨房全有,比街上馆子里的价钱还便宜,在这个镇上我们算是头一家。不信你老打听,小子我绝不是谎言,你老一住下,就不想再住别的店了。还有一个便宜,只要会武术,我们这里不收房钱。”
三个人一听觉着奇怪,于是问道:“伙计,你们这里可有独院?”伙计说:“有,西跨院三间正房,四间厢房,一所独院,今天才裱糊完了,不信你老瞧瞧就知道了。”
说着三个人随着伙计一直进了店门。一瞧迎面一座木做的映屏,新用红绿颜色洒金油漆的,转过映屏,里面四四方方的一大院子,用黄土垫得十分平整。正面是七间正房,两厢房全是五间,南房也是七间。正路中是一间的大门洞,所有的门窗,全是油漆一新。三个人跟着伙计,进了西角门,一看里面是一所小小的独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全是门窗一新。三个人上房一看,是两明一暗,新用白纸糊的,上下白如雪洞,也摆着条案桌椅,里间门上挂着青布门帘。进去一看,靠北面一条大炕,炕上铺着一条杂毛毯,放着一个炕桌;靠南面窗下一张八仙桌子,两旁放着椅子;靠西墙放着一条板凳,所有的家具全都油漆得十分明亮。
蒋洪说:“伙计,那两间厢房,也这样洁净吗?”伙计说:“你老不知道,我们这座店,一共百十间房子,分七八个院落,完全是新收拾的,今天前半天才收拾完了,下午就差不多全住满了,只还有这么一个院没住人。你们老三位随便住,正房厢房价钱全不大。”
白敬说:“我们人多,这一所院落我们全都留下,候一候就全来到了。”伙计说:“行。有你老这句话,就不能再让别人了。”白敬说:“我去瞧瞧,大家到齐了没有。”一回头对伙计说:“你赶紧预备茶水,告诉厨房,安排酒饭。”
伙计答应转身出去,白敬这才出了跨院来到大门,向东一看,大家也将来到近前,白敬迎上去,对大家说道:“现在把店安排好了,就在前面。”说着领着众人,一同进了石家店,伙计跟着送了茶来,紧跟着打洗脸水,大家擦脸,坐下吃茶。
白哲说:“敬儿,你们定下了几间房子?”白敬说:“一共七间,这一个小院落,我们全占了。”白哲说:“很好,你同你妹妹、妹丈,还有纯儿,住东厢房,请杜、阮、计、蔺,四位寨主,住西厢房,我们大家同朱壮士,住这三间北房。你去告诉伙计,教他安排三桌酒饭,分着摆在三个屋里,吃完了饭,早点休息,明天早起好赶路前行。”
白敬答应,出去一瞧,伙计在院内站着,白敬告诉伙计,教他去安排酒饭,伙计答应,转身走了。酒菜做好,伙计在三处调开桌椅,叫厨子把菜送进来摆好了,分在三处入座吃酒。这个时候天可就黑下来了,伙计在各屋内点上灯烛。吃完饭,伙计叫厨子把餐具撤下去,又去给各屋泡茶打洗脸水。白敬看着这个伙计很忙,一瞧上房同西厢房全都吃茶闲谈,再瞧那个伙计在院门旁边一个小板凳上坐着听候呼唤。白敬一瞧觉着这个伙计十分忙碌,于是向他点手,伙计连忙过来说道:“你老要什么?”
白敬说:“不要什么,我瞧你忙得很,莫非说你们这么大一座店,就是一个人吗?怎么从我们一进来就是你一个人张罗呢?你姓什么?”
伙计说:“我姓李名叫三儿,你老不知道我们这座店的规矩,所以看着不明白。我们这座店一共分十个小院子,三个大杂院,伙计就有十六个人,连喂牲口的带守夜的担水的以及厨子,加上掌柜的先生算上,足有四十多位。因为各人单管各人的事,所以就显着清楚了。我们这十个小院子,就是十个伙计伺候,那六个人伺候那三个大院,各人伺候各人揽来的客人,别的院的伙计不管旁的院里的事。如果哪个院里没有客人,那伙计就可休息,他也不替人帮忙。”
白敬说:“那么谁还愿意伺候人呢,谁也不去揽买卖了。”伙计说:“因为这个样子,所以账房里有一笔账,一年三节分零钱的时候,谁揽的客人少谁就少分零钱,所以大家全争着揽客人。比方说这个院的客人所用的一切茶水房钱饭钱,今天一共收了多少钱,多少酒钱,都记上一笔总账,同别的院比较,谁收得多,谁分的零钱就多。此外掌柜的还给花红,收入最多的这个院,伙计还涨工钱。”白敬说:“你这一说,你们这个店气派当然很大,买卖当然很多了?”
伙计说:“买卖虽然不敢说多,哪一天这百十间房子也闲不下多少。”白敬说:“怪不得把屋子收拾得这样洁净呢,原来进的钱多。”伙计说:“收拾房子,并不是为了揽买卖。若尽收拾干净了,房钱饭钱比别人家大,客人也不往这里住。这个收拾房子并不是为了揽客人,内中另有一段缘由。”
白敬说:“怎么收拾房子还有缘故呢,你不是说,只要会武术,不收房钱吗,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饭也吃了茶也喝了,也没有别的事了,你若是有工夫,何妨对我们大家说说这个缘故,让我们也明白明白。”
伙计一听笑嘻嘻地说道:“你老若问,内中有这么一段缘由。”于是滔滔不绝,说了一遍。白敬一听方才明白,“啊”了一声说道:“原来如此。”
说来话长。此店的主人,姓石名烈字炎辉,他有一个哥哥名叫石显字镇南。这个石显,自幼好习武术,后来遇见一位异人。传了他一身出奇的本领。他在江湖之上落了个外号,人称西方剑客。自从学艺成功的那一天,他虽然云游四海,每年必在家中住一个月,为的是传习兄弟石烈。这位石烈比他哥年小十余岁,也是自幼练的童子功,可是比他哥哥的功夫还好,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石镇南膝下有一个儿子,名叫石平,娶妻未到五年,夫妻双双身故,遗下一个女儿,名叫石玉芝,年方三岁。
这位石炎辉呢,在江湖上可也成了名了,人称小钟馗太平剑客。自从石平一死,石镇南老年丧子未免伤心,不久也发病不起,生生地把一位大名鼎鼎的西方剑客病死了。石烈一看哥哥身故,少不得成殓发丧把哥哥送入祖茔安葬。诸事已毕,只有这个三岁的孩儿,自己可为难了。本来自己也五十多岁了,眼看着石氏这么一点骨血,无父无母,每日守着老头子哭着喊着找她的爹娘。不到三个月的工夫,把个老头子磨得头昏脑闷,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天老头子想了一个主意,打算把孩子带着出门游逛几年,一来变换小孩子的脑筋,二来自己也躲开这个愁苦地方,省得每天看着难受。于是把家产托给族中的一个兄弟,名叫石成玉,叫他经营。石成玉一瞧,石烈的产业虽说田地有限,可是房屋不少,于是和石烈一商量,给他开一座石家老店,等石烈回家之后,也可以做个养老之地。老头子对于这些事毫不在乎,一切都托付兄弟处理。
且说祖孙两个收拾好了兵器,带上川资,外出周游。说也奇怪,这玉芝姑娘自从离了家乡,每日总是眉开眼笑,连一声也没哭过。老头子一看这个法子用上了,于是到处游山玩景,剪恶安良,一晃在外边待了两年,可说是飘零四海,到处为家。这个时候姑娘年长五岁,老头子每每打算回家,赶一问姑娘,姑娘说:“爷爷要回家,你老自己去,我不回去,因为一到家,就想我娘,在外边想不起来。”老头子无法,只好继续到处流浪。老人闲着没有事,就教给姑娘点小巧的武术,以作消遣。真也奇怪,姑娘对这武术一行,倒十分上心,学得飞快。
转眼在外边待了七八年,这时姑娘出落得蛾眉杏眼粉面桃腮,就是一双脚没有办法,因为石烈不会缠脚,所以姑娘落了一双天足。石烈一看,索性把姑娘扮成一个童子,每日在外边飘流倒显着方便。转眼在外面又待了好几年,姑娘年长一十六岁,武功可就学成了,什么蹿高跳远,飞行绝迹,一切长短兵器,还有江湖上所有勾当,完全明了。在外这十多年中,中国南北十二三省,可说是完全走遍。因为她的剑术高明,又没人知道她是个女子,所以在江湖上落了一个外号,人称小飞仙红莲剑客。这一来姑娘更高兴了,常常对石烈说什么隐娘啦,红线啦,恨不能学成那个样子方称心怀。
石烈一听,笑道:“你这个丫头,大概是在外面跑疯了心了。这个侠义的事情,本来不应该女子来做。因为尽是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一有闪失,被人家拿住,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本来侠以武犯禁,如若身陷法网,岂不丢尽了祖宗的面目!我传你武术的意思,不过是教你保护自己的身体,将来找个婆家相夫教子,那才算是你的本分。怎么对这个分外的事情,你倒认起真来了呢,你以为我真打算教你成一个红线隐娘吗?”
姑娘一听可着了急了,说道:“爷爷既然说武术不是女子分内之事,为什么当初不教我学习针线,反教我练习武功呢?练不会,还每天挨说。练会了又说没用,你老人家倒是什么心理呢?现在又索性想教我嫁人了。我是一世不嫁人的,伺候爷爷百年之后,我自己还要远走高飞,成一个今世的红线。”老头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个傻丫头,说你疯,你就疯上来了,不许再说了,快走吧。”
从此老头子可就安下心了。一来为的是四海遨游,再就为的是择婿,总想找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去做自己的乘龙佳婿。不想姑娘一直到了十八岁,自己始终也没选定一个人才。真要把姑娘随便配给一个人家,久后姑娘若是一不如意,怎么对得起自己去世的兄长和侄儿侄媳呢?左思右想,自己偌大年岁,倘若一口气不来,剩下姑娘伶仃孤苦,无依无靠,那怎么办呢?再说终日在江湖漂泊,带着这么大的姑娘,也十分不便。于是打定主意,晚间住在店内,对姑娘一说,打算回归故土。姑娘因为现在年岁大一点了,对于世故人情也明白点了,自觉着自己虽然是个武术精深的侠客,终究是个姑娘,非男子可比,所以老头子一说,自己连忙答应。老头子一看姑娘愿意,于是到了第二天,雇好了车子,爷儿两个可就奔甘谷县而来。
石烈回到自己的住宅一看,嗨!所有的房屋全都焕然一新,大门上横着一块匾额,是石家老店。在门口站着好几个伙计,一进门就是柜房,房门旁一条板凳,上面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先生。这个时候伙计正在外边揽客人,一瞧来了一个老头儿了,带着一个美貌的青年,后边还有一辆二套车子,上面载着行李。伙计以为是住店的呢,连忙向前揽客。老头子说:“你先别忙,我既往这里来,当然住店,你们掌柜的在哪里?”
这个时候石成玉正在柜房里边坐着,一听外面有人找,连忙走出柜房一瞧,不由得“哟”了一声,说道:“原来是二哥回来了,这十几年来,你老人家身体可好?咱们姑娘呢?”
老头子说道:“芝儿,过来见见爷爷。”
玉芝姑娘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家中经理产业的那位族祖石成玉,连忙过来磕头。石成玉说:“二哥,这是何人?”
石烈说:“贤弟,你不是问姑娘吗?这就是孙女玉芝,因为在外面不方便,所以把她改了男装。”石成玉一听,说道:“原来是玉芝姑娘,一晃也长大成人了,咱们家里去吧。”
三人又向西走了不到一箭之地,见在路北有一座清水起脊的门楼,五条石的台阶,黑油漆的大门,石成玉说:“二哥你看这就是兄弟给你老同姑娘预备的住宅,当初是同店房连着的,我特意把它隔开了。”
石烈说:“很好,多亏贤弟费心。”只听石成玉叫道:“老陈,二爷回来了。”
只听门房里面说道:“是吗,几时回来的?”门房一开,由里面出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仆人。石成玉说:“老陈,这就是本宅的主人,二爷石烈,也是咱们店里的东家,你好好地伺候。”
他又对石烈说道:“因为没有人照料房子,所以就把他安在这里了,他的名字叫陈升。”
石烈一打量这个陈升,二十多岁的年纪,五尺来高的身材,一身青衣服倒是很朴实。再往脸上一看,面如紫玉,粗眉大眼,二眸子闪闪放光,又见他细腰乍臂,双肩抱拢,眉目之中隐隐含着一股杀气。老头子闯荡江湖数十年,什么人物不曾见过?所以一看陈升,就知道此人另有别情,当时也不说破,于是对石成玉说道:“贤弟,真难为你想得周到。”
这个时候,陈升已经过来,向石烈磕头,说道:“小子陈升给二员外磕头。”老头子说道:“起来起来,你多大年岁了。”陈升说:“二十四岁。”
老头子说:“很好。”这才用目光打量住宅。只听石成玉说道:“二哥你瞧,这是我新收拾的,前院那五间正房,西头两间给你老做客厅,东配房做厨房,西配房可以住老妈子。里院正房你老住,东配房做你的书房,西配房给姑娘住。后边这个院子给做场子,那五间房都连着,作为把式房。你瞧瞧,我安排得怎么样?今天我打发我那二儿媳妇过来,同姑娘做伴,再打发一个老妈子来收拾屋子,过几天咱再买个丫鬟好伺候姑娘。”一回头说:“老陈,你去到外边车上把行李物件全搬进来吧。”
石烈同姑娘这时全都进了上房,一瞧所有的桌椅家具完全是新的,并且打扫得十分洁净,墙上也挂着字画,虽然没人住,并不显着空寂。这个时候陈升早把一切的物件全都搬将进来。石成玉说:“老陈,你到外边告诉车夫,叫他往店里去住,让柜上给开发车钱,叫伙计泡茶让厨房预备酒饭。你再到家中,告诉大奶奶,拨一个老妈子,跟少奶奶过来同姑娘做伴,收拾屋子。一切的日用家具同粮食各物,明天再行安排,你就去吧。”
陈升答应,转身出去,工夫不大,店里的伙计将茶水全都送到,紧跟着石成玉的二儿媳妇带着老妈子也来了,一见石烈,连忙磕头。原来这位二奶奶娘家姓刘,人颇忠诚,能说会道,带来的老妈子姓李。二人见过了石烈,石烈叫玉芝去见二婶娘。刘氏娘子一看,说:“这是姑娘吗?冷眼一看同个小子一样。”
刘氏叫老妈子把姑娘的物件归置整齐,自己带着姑娘来到西厢房,梳洗打扮,改换女装,一切自有老妈子伺候。正房的石成玉陪着二爷石烈吃茶谈话,陈升布置铺盖。这个时候店里的厨房已经送了饭来,石烈叫在厢房摆一桌,在正房摆一桌,石二奶奶同姑娘在厢房吃饭,石烈同石成玉兄弟二人对座吃酒。饮酒中间,石烈把在外边这十余年的经过,大略说了一遍,又一问家中景况。
石成玉这才对石烈说道:“自从二哥带着丫头一走,我就把房子归着了归着,找好了一切的人员可就开了张了。这十多年的工夫,可说是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干脆说一句,是十分赚钱。我这才把所有房子,完全翻盖了,又怕二哥回来没有住处,所以给哥哥你安排了这么一所。再说到咱这个买卖,每年除了工钱花费以外,足足地可以剩七八千两银子,这个钱完全存在本街庆丰银号之内。兄弟我也每年自己提一份工钱抽一份花红,所以这十几年也大大的沾光,一家子总算托哥哥的福有了饭吃。这十几年的账目,等歇两天我再算给你听。”石成玉大致把这几年的情况说了。
石烈静静听完,不由笑道:“贤弟,真难为你这番经营,可是当初的本钱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石成玉说:“拿利钱借的,到了秋后,你老田地里粮食收下来,就把债务还了。每年田地里的出产,也都有账目,我们现在所存的现银,足有十二三万。”石烈一听,笑道:“兄弟你真是个理财的好手,我们本是自己弟兄,你就不必多心,你照常经营买卖。至于账目,你也不必算给我听,当初我若信不过你,我还不托你呢。咱这个买卖既然这样兴旺,你也就别说我是东家了,咱们是二一添作五,你看着办,自东自掌,怎么办怎么好。我呢本是一世童男,也这把年岁了,只要有吃有喝有穿有花的就完了。再说就是姑娘,等出阁之后千万不要屈着她,好对得起咱们死去的大哥同侄儿侄媳妇。”石成玉一听,连忙说道:“姑娘也这么大了,有婆家没有呢?”
石烈说道:“因为没有相当的人选,所以还没有定亲,再说这个丫头也十分任性,可也是让我惯的。自从跟我学会了武术,跟着我闯荡江湖,也得了一个外号,因为没人知道她是姑娘,所以称她叫作小飞仙、红莲剑客。她自从得了外号,一提到婆家,她必要说一世不嫁人了,等我死了之后,她还要学女剑客聂隐娘呢。所以我屡次说她,她只是不听,现在来到家中,每日同她二婶娘在一处很好,让婶娘也调理调理她,省得每日像个半疯儿。”
石成玉一听笑道:“看姑娘倒是个明白样子,怎么那样讲呢?哪里有不出阁的姑娘!你老不要忙,等我告诉二儿媳妇劝劝她,再用话慢慢开导她,不见得她不明白。劝好了之后多托亲友,选那门当户对的人家,品行优良的子弟,给她说个婆家,也给哥哥你去一条心病。这个事情,你就交给我吧。”石烈一听十分欢喜,这一席酒直吃到太阳西斜,方才吃完了。
再说姑娘同二奶奶刘氏说得就更热闹了,本来这位刘氏娘子就能说会道,一瞧这位如花似玉的侄女,父母双亡,伶仃孤苦,所以由爱中生出怜来。这顿饭她照应吃照应喝,把个姑娘哄得眉开眼笑。本来姑娘自从父母双亡,就跟着爷爷每日漂荡江湖,所见的尽是长剑大戟,所做的全是午夜飞行,几时享过这种慈爱的家庭幸福?自己又是一个爽快的性儿,这一来可就把话匣子拉开了,恨不能把这十余年的经过一口气说出来。刘氏一听,十分欢喜,不住地称赞。
外边石成玉吃完饭之后,向石烈告辞,便回柜照应买卖,临走告诉儿媳,打发老妈子把铺盖取过来同姑娘做伴。刘氏答应,打发老妈子去取铺盖。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掌灯的时候了,石烈把姑娘叫到上房,对姑娘说道:“现在咱们也到了家了,以后什么事要听婶娘教训,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对于咱们这个姓陈的家人,可要处处留神,小心在意。”
姑娘说道:“不错,我瞧他也是有点来路不正。一看他这个眼神,就不像普通人,若不是江洋大盗,身背大案,来此避祸逃灾,就是另有所为。我一进门看着就诧异,凭这个人,绝不能俯首下气,来做下人。”
老头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不错不错,不想你小小的年纪,也有了江湖上的知识。既然你自己明白,我也就不必再嘱咐了,处处留神就是了。”
从此以后,每天爷两个十分的小心。日子一长,用心体察这个陈升,每日总是小心谨慎的,并没有意外的意思。老头子自己寻思,或者也许是自己神经过敏,把事情看错了。这么一想,慢慢地可就把心放下了。每天除了自己在后面熟习功夫以外,就是往店房里面闲坐,并同石成玉兄弟谈心。
过了三四个月,有一天,因为在屋里坐的工夫稍大一点,看天气三更已过,石烈慢慢出了上房,抬头一看,满天星斗,听了听厢房里面,玉芝小姐同她婶娘睡得十分香甜。自己慢慢出了二门,向门房那边一看,只见门房窗上微露灯光。老头子暗道:天到这般时候,不知陈升还点着灯做什么,待我暗中瞧瞧。想到这里,自己蹑手蹑足,到了窗下,用耳向屋内一听,微微听到一种唏嘘流涕的声音。自己不由得十分诧异,于是用手指蘸了一点唾沫,轻轻点在窗棂纸上,伸手将胸前挂的胡梳儿拿起来。原来上面还有一个掏耳勺同一个剔牙杖儿。他用剔牙杖儿将湿窗纸扎了米粒大的一个小孔,用单目向里一瞧,只见炕下面八仙桌上放着一盏灯,灯光如同绿豆大小,照得室内阴气森森。在灯后面,立着一个白纸帖儿,灯前面一个小茶碗,碗内插着一炷香。
只见陈升跪在桌前嘘唏不已,工夫不大就听陈升微微叹了一口气,立起身来,伸手拿过那个纸帖儿,向灯上一放。立刻火光一亮,把纸帖儿烧了,那陈升又磕了个头,把香熄灭了。只见他坐在椅子上面一回手,由腰内扯出一把小小的宝剑,长有一尺,宽有一寸,这口剑被灯花一闪,立刻就是一缕银光。老头子一瞧,就知道是一口宝器。再瞧陈升,脸向宝剑,珠泪双流,口内喃喃说些什么,又待了工夫不大,仍然把剑还匣,这才伸手向炕上展开铺盖。
老头子一看,知道他要安歇,这才慢慢离了窗户,再一回头,屋内灯光熄灭。自己连忙一伏身,用墙角掩住身影。又待了一会儿,听得屋里起了鼾声,这才回转正房,悄悄关上房门,盘膝坐在床上,闭目养神。暗想陈升一定另有别情,不然绝不能做这种诡秘的行动,看样子不知祭的是什么人,那口宝剑又是怎么一种用意,左思右想没有头绪,直到天交五更,方才沉沉睡去。一晃好几天,每天一到二鼓,各屋灯光熄灭,一到三鼓之后,老头子出来一看,陈升那屋里总微有灯光,在窗下一瞧,屋中的举动,同每日一样,那陈升跪在一个纸帖之前哭泣,纸帖烧了之后,就拿出宝剑,观看一回,方才就寝。
老头子每天探听,俱是一样,只是因为灯光太小,所以看不清帖上写的什么。老头子虽然十分奇怪,可是留神细察那陈升,对自己并没有半分不利的意思。虽然说看不出他有什么用意,但是自己总得小心提防,真要是一个不小心,出点笑话,自己岂不把一世英名付于流水?自己倒不要紧,若这小厮真要在姑娘身上出点意外的行为,自己这个太平剑客名誉安在?
想到这里才把姑娘叫到跟前,暗暗地把陈升的举动告诉姑娘,叫她小心在意,白天不要紧,晚上须要留神。姑娘走了之后,老头子可就想起姑娘的终身,回来一晃半个年头,也没有见兄弟石成玉对自己报告,于是教陈升到店中把掌柜的请过来。一进门,石成玉就问道:“不知兄长将小弟唤来有何吩咐。”
石烈说:“贤弟你请坐下。我有点事情问问你……”
正说着,陈升由外面泡了茶来,斟上;然后退出去。石烈一瞧陈升到二门之外,这才低声问道:“贤弟我且问你,这个陈升,来到咱们这儿当下人,是由人荐来的呀,还是自己投来的呢,当时你们可曾问过他的来历?”
石成玉说道:“要问这个人,也不是人荐来的,也不是自己投来的。那是在去年五月里,有一天,天降大雨。这个雨直下了一夜,下得平地水深尺余,差一点成了水灾,幸好一天多,水就流下去了。在下雨的第二天早晨,一开店门,只见在门前石墩上坐着一个少年,面白唇青,周身发抖,一身褴褛的衣服,身下坐着一个小包袱。伙计们一瞧知道是避雨的,又瞧他面带病容,恐怕一个不幸死在店门之外,出了是非,于是就说了:‘朋友你在这里干什么,在门口上这么一坐,岂不耽误我们的买卖,请你离开这里吧。’那少年一听,少气无力地说:‘掌柜的,我因为身带重病,又被雨淋了一夜,所以在这里休息休息。’这个时候我在柜房内可就出来了,一瞧这个人,虽然面带病容,衣裳破烂,但是面上的神气,并不是个奸诈之徒。我才问他姓名,他说:‘姓陈名升,是山西潞州人氏,因为身得重病,又没了盘川,所以落得沿街乞讨,昨天被雨浇了一夜,这个病越觉着沉重。’我一听这个人十分可怜,就把他叫进柜房,告诉他:‘虽然萍水相逢,但是何处不交朋友呢?你不要着急,就在我这里养着吧,好了之后你再回家,若是必须医生调治,我们这里有医生。’这个陈升一听千恩万谢,我于是问他是什么病?他打开前面的衣服叫我瞧,我一瞧原来在前心之上烂了掌大的一块。当时,我打发人把本街上的白二爷请过来看看。他本是内外两科,他一看,说这个伤当初是撞伤,伤了内部,幸亏服了药,才把内部治好,外部的淤血没有散开,所以才聚成疮症,对性命无碍,不过晚好几天。于是,白二爷用水洗净了,洒上面子药,又贴膏药,这才算完。他这场病,一直病了两个多月,才病退灾消。我问他是打算回家还是打算在外边混,他说在店里糟蹋了两三个月,无可报答,幸而身体复原,打算在店里帮忙不要工钱,好报答这份恩义。我一听雇别人也是雇,再说这个人又很实在,所以我就把他留下了。再说到工钱,咱们哪能白使唤人呢,所以仍然每月给他发一份工钱。后来瞧他十分可靠,正赶上这里没人看家,就把他拨在此处看房子了。怎么了,莫非他不受使唤吗?”
石烈说:“没有事,我不过问问罢了。”
老头子虽然这么说,可是已经明白陈升这个人一定是个绿林人了。他那个伤痕一定是同人比手,被人家打的。于是又向石成玉问道:“前些日子贤弟你说,对姑娘的亲事你有办法,现在你可有了什么办法,二侄媳妇对姑娘提过没有?”
石成玉一听,说道:“二哥你若不问,我也不好说。现在你老既然问到这里,听我慢慢叙说。自从你老来的那一天,对我一说,我回去之后第三天,正赶上二儿媳回家取零星东西,我就告诉她,教她闲着说话儿乘机劝解姑娘。又待了一个月,二媳妇回家对我说,听姑娘的心思,并非打算一世不嫁人。第一因为爷爷这么大的年岁了,自己若嫁出去,就得随着夫家,天南地北,人家往那里去,自己就得跟着,真要爷爷有点灾病何人侍奉?再说若有个好歹儿,自己岂不抱恨终身,所以必须爷爷百年之后,方才嫁人;第二姑娘自己也十分高傲,自己说非同自己年貌相当,能为相等,还得人格高尚才肯嫁他,不然宁终身守贞,也不能随便嫁给一个无声无息的子弟。你瞧姑娘的心思高不高?所以我打算教二儿媳再加意劝解,叫她不要如此任性,无论如何要顺着老人的心思方为孝顺。这些日子没有听到二儿媳的回话。”
石烈说:“原来如此。那么只可沉一沉再说了,等二侄媳同丫头说好了,然后再定办法。”哥两个又说了一回闲话,然后石成玉告辞回柜。
过了几天,石成玉由柜上来到家中见石烈,说道:“昨天儿媳回去对我说,姑娘告诉她,若打算非叫她嫁人不可,还是那句话,年貌相当、人格高尚、武术精奇这三条缺一不可。当时你侄媳可就说了:‘这个年貌相当倒好办,一看就能明白,可是这个人格高尚同武术精奇,怎么个试验呢?’姑娘说道:‘要试验武术,必须我自己亲自动手同他比试,真要武术精奇,再问问他的业师是谁,如若是当时成名的人物,一定他的品行可取,不然成名的剑侠绝不收他。这不是连人格带能力全试出来了吗?’侄媳对我一说,我一想可也对,因为姑娘学会了一身武术,人称剑客,若嫁给一个平庸之辈,也未免委屈。但是她自己这种思想,咱们怎么替她办到呢,莫非真同说书唱戏一样也立擂招亲吗?这个立擂招亲虽说花钱不算什么,可是必须惊动官府,如若官府不准,可怎么办呢?所以我一来告诉给你老一个回话,二来同你老商量一种办法。”
石烈一听,说道:“这个丫头怎么这样麻烦,这全是让我惯的才成了这么一种德性。要按说孩子们的终身大事,本应该自己愿意才算合适。若要给她们主着办了,久后一个不对心思,一辈子的前途也十分苦恼。既然她自己有这种思想,我们就成全成全她。从明天为始,先把咱们这座店一切门窗内容外表,全都收拾新了,一面叫大家向外宣传,我要在店中以武会友,凡有一技百能的,全可以来到咱们这里投宿,只要是武林的朋友,我们不收房钱。在这一年之中每日上午,有人比试,我先同他比较,姑娘自己在屋内观瞧,我比试完了之后,再问他的来历姓名,如若光明正大再叫姑娘同他比试。我想在这一年之中,我们这里又是通衢大道,一定可以选择一个合意的东床。不过这么一来,店里少收许多的进款。如若兄弟你愿意,咱就这样试试。”
石成玉一听,说道:“既然二哥说到这里,咱就这样进行。少收店钱,不算什么,还能赔了本吗?从明天起我就安排,一面叫大家向外宣传,收拾好了屋子,这就正式开办。”
哥俩商量好了,石成玉告辞回店,立刻找裱糊匠,先粉糊屋子,然后告诉伙计和本街的同行以及众乡亲,将此事全都说了,石二爷要亲自在店会友,凡是会武术的,只要到店中同石二爷比比手,无论输赢,不要房钱。这个信一传出去,不到几天就传出去了很远,所以才将房屋收拾完了,头一天就全住满了。内中真有许多会武术的,打算来同石爷比试武功,赶一打听石烈这个人,才知道是江湖成名的太平剑客,十有八九全都乘兴而来,扫兴而返,准知比武,也是白栽跟头。就是有人前来比试,也不能入赘东床。因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年貌不相当,就是因为艺业不高明,再不就是方外之客。内中就是有年貌艺业全都入选,一问人家的经历,人家家中已有妻室,你想玉芝小姐还能做人家二房吗?
一晃半年的工夫,仍然没有相当的人选,这日期一长了,所有的房屋,经过风吹日晒,里面受的火燎烟熏,又全旧了。石成玉一瞧,暗道:“实指望不多的日子,就可以得到一个乘龙佳婿,不想这样难得,房屋也旧了,家具也脏了,这教老哥哥瞧着有多堵心。于是重新再叫匠人收拾一遍。
店里的伙计正在门口站着,一瞧来了三位武士打扮的人,看神气是打算住店,于是笑嘻嘻招呼道:“三位爷住店吗?咱们这里房钱便宜,屋子宽敞,收拾得十分洁净,荤素厨房全有,比街上馆子里的价钱还便宜,在这个镇上我们算是头一家。不信你老打听,小子我绝不是谎言,你老一住下,就不想再住别的店了。还有一个便宜,只要会武术,我们这里不收房钱。”
三个人一听觉着奇怪,于是问道:“伙计,你们这里可有独院?”伙计说:“有,西跨院三间正房,四间厢房,一所独院,今天才裱糊完了,不信你老瞧瞧就知道了。”
说着三个人随着伙计一直进了店门。一瞧迎面一座木做的映屏,新用红绿颜色洒金油漆的,转过映屏,里面四四方方的一大院子,用黄土垫得十分平整。正面是七间正房,两厢房全是五间,南房也是七间。正路中是一间的大门洞,所有的门窗,全是油漆一新。三个人跟着伙计,进了西角门,一看里面是一所小小的独院,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全是门窗一新。三个人上房一看,是两明一暗,新用白纸糊的,上下白如雪洞,也摆着条案桌椅,里间门上挂着青布门帘。进去一看,靠北面一条大炕,炕上铺着一条杂毛毯,放着一个炕桌;靠南面窗下一张八仙桌子,两旁放着椅子;靠西墙放着一条板凳,所有的家具全都油漆得十分明亮。
蒋洪说:“伙计,那两间厢房,也这样洁净吗?”伙计说:“你老不知道,我们这座店,一共百十间房子,分七八个院落,完全是新收拾的,今天前半天才收拾完了,下午就差不多全住满了,只还有这么一个院没住人。你们老三位随便住,正房厢房价钱全不大。”
白敬说:“我们人多,这一所院落我们全都留下,候一候就全来到了。”伙计说:“行。有你老这句话,就不能再让别人了。”白敬说:“我去瞧瞧,大家到齐了没有。”一回头对伙计说:“你赶紧预备茶水,告诉厨房,安排酒饭。”
伙计答应转身出去,白敬这才出了跨院来到大门,向东一看,大家也将来到近前,白敬迎上去,对大家说道:“现在把店安排好了,就在前面。”说着领着众人,一同进了石家店,伙计跟着送了茶来,紧跟着打洗脸水,大家擦脸,坐下吃茶。
白哲说:“敬儿,你们定下了几间房子?”白敬说:“一共七间,这一个小院落,我们全占了。”白哲说:“很好,你同你妹妹、妹丈,还有纯儿,住东厢房,请杜、阮、计、蔺,四位寨主,住西厢房,我们大家同朱壮士,住这三间北房。你去告诉伙计,教他安排三桌酒饭,分着摆在三个屋里,吃完了饭,早点休息,明天早起好赶路前行。”
白敬答应,出去一瞧,伙计在院内站着,白敬告诉伙计,教他去安排酒饭,伙计答应,转身走了。酒菜做好,伙计在三处调开桌椅,叫厨子把菜送进来摆好了,分在三处入座吃酒。这个时候天可就黑下来了,伙计在各屋内点上灯烛。吃完饭,伙计叫厨子把餐具撤下去,又去给各屋泡茶打洗脸水。白敬看着这个伙计很忙,一瞧上房同西厢房全都吃茶闲谈,再瞧那个伙计在院门旁边一个小板凳上坐着听候呼唤。白敬一瞧觉着这个伙计十分忙碌,于是向他点手,伙计连忙过来说道:“你老要什么?”
白敬说:“不要什么,我瞧你忙得很,莫非说你们这么大一座店,就是一个人吗?怎么从我们一进来就是你一个人张罗呢?你姓什么?”
伙计说:“我姓李名叫三儿,你老不知道我们这座店的规矩,所以看着不明白。我们这座店一共分十个小院子,三个大杂院,伙计就有十六个人,连喂牲口的带守夜的担水的以及厨子,加上掌柜的先生算上,足有四十多位。因为各人单管各人的事,所以就显着清楚了。我们这十个小院子,就是十个伙计伺候,那六个人伺候那三个大院,各人伺候各人揽来的客人,别的院的伙计不管旁的院里的事。如果哪个院里没有客人,那伙计就可休息,他也不替人帮忙。”
白敬说:“那么谁还愿意伺候人呢,谁也不去揽买卖了。”伙计说:“因为这个样子,所以账房里有一笔账,一年三节分零钱的时候,谁揽的客人少谁就少分零钱,所以大家全争着揽客人。比方说这个院的客人所用的一切茶水房钱饭钱,今天一共收了多少钱,多少酒钱,都记上一笔总账,同别的院比较,谁收得多,谁分的零钱就多。此外掌柜的还给花红,收入最多的这个院,伙计还涨工钱。”白敬说:“你这一说,你们这个店气派当然很大,买卖当然很多了?”
伙计说:“买卖虽然不敢说多,哪一天这百十间房子也闲不下多少。”白敬说:“怪不得把屋子收拾得这样洁净呢,原来进的钱多。”伙计说:“收拾房子,并不是为了揽买卖。若尽收拾干净了,房钱饭钱比别人家大,客人也不往这里住。这个收拾房子并不是为了揽客人,内中另有一段缘由。”
白敬说:“怎么收拾房子还有缘故呢,你不是说,只要会武术,不收房钱吗,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饭也吃了茶也喝了,也没有别的事了,你若是有工夫,何妨对我们大家说说这个缘故,让我们也明白明白。”
伙计一听笑嘻嘻地说道:“你老若问,内中有这么一段缘由。”于是滔滔不绝,说了一遍。白敬一听方才明白,“啊”了一声说道:“原来如此。”
说来话长。此店的主人,姓石名烈字炎辉,他有一个哥哥名叫石显字镇南。这个石显,自幼好习武术,后来遇见一位异人。传了他一身出奇的本领。他在江湖之上落了个外号,人称西方剑客。自从学艺成功的那一天,他虽然云游四海,每年必在家中住一个月,为的是传习兄弟石烈。这位石烈比他哥年小十余岁,也是自幼练的童子功,可是比他哥哥的功夫还好,可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石镇南膝下有一个儿子,名叫石平,娶妻未到五年,夫妻双双身故,遗下一个女儿,名叫石玉芝,年方三岁。
这位石炎辉呢,在江湖上可也成了名了,人称小钟馗太平剑客。自从石平一死,石镇南老年丧子未免伤心,不久也发病不起,生生地把一位大名鼎鼎的西方剑客病死了。石烈一看哥哥身故,少不得成殓发丧把哥哥送入祖茔安葬。诸事已毕,只有这个三岁的孩儿,自己可为难了。本来自己也五十多岁了,眼看着石氏这么一点骨血,无父无母,每日守着老头子哭着喊着找她的爹娘。不到三个月的工夫,把个老头子磨得头昏脑闷,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天老头子想了一个主意,打算把孩子带着出门游逛几年,一来变换小孩子的脑筋,二来自己也躲开这个愁苦地方,省得每天看着难受。于是把家产托给族中的一个兄弟,名叫石成玉,叫他经营。石成玉一瞧,石烈的产业虽说田地有限,可是房屋不少,于是和石烈一商量,给他开一座石家老店,等石烈回家之后,也可以做个养老之地。老头子对于这些事毫不在乎,一切都托付兄弟处理。
且说祖孙两个收拾好了兵器,带上川资,外出周游。说也奇怪,这玉芝姑娘自从离了家乡,每日总是眉开眼笑,连一声也没哭过。老头子一看这个法子用上了,于是到处游山玩景,剪恶安良,一晃在外边待了两年,可说是飘零四海,到处为家。这个时候姑娘年长五岁,老头子每每打算回家,赶一问姑娘,姑娘说:“爷爷要回家,你老自己去,我不回去,因为一到家,就想我娘,在外边想不起来。”老头子无法,只好继续到处流浪。老人闲着没有事,就教给姑娘点小巧的武术,以作消遣。真也奇怪,姑娘对这武术一行,倒十分上心,学得飞快。
转眼在外边待了七八年,这时姑娘出落得蛾眉杏眼粉面桃腮,就是一双脚没有办法,因为石烈不会缠脚,所以姑娘落了一双天足。石烈一看,索性把姑娘扮成一个童子,每日在外边飘流倒显着方便。转眼在外面又待了好几年,姑娘年长一十六岁,武功可就学成了,什么蹿高跳远,飞行绝迹,一切长短兵器,还有江湖上所有勾当,完全明了。在外这十多年中,中国南北十二三省,可说是完全走遍。因为她的剑术高明,又没人知道她是个女子,所以在江湖上落了一个外号,人称小飞仙红莲剑客。这一来姑娘更高兴了,常常对石烈说什么隐娘啦,红线啦,恨不能学成那个样子方称心怀。
石烈一听,笑道:“你这个丫头,大概是在外面跑疯了心了。这个侠义的事情,本来不应该女子来做。因为尽是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一有闪失,被人家拿住,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本来侠以武犯禁,如若身陷法网,岂不丢尽了祖宗的面目!我传你武术的意思,不过是教你保护自己的身体,将来找个婆家相夫教子,那才算是你的本分。怎么对这个分外的事情,你倒认起真来了呢,你以为我真打算教你成一个红线隐娘吗?”
姑娘一听可着了急了,说道:“爷爷既然说武术不是女子分内之事,为什么当初不教我学习针线,反教我练习武功呢?练不会,还每天挨说。练会了又说没用,你老人家倒是什么心理呢?现在又索性想教我嫁人了。我是一世不嫁人的,伺候爷爷百年之后,我自己还要远走高飞,成一个今世的红线。”老头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个傻丫头,说你疯,你就疯上来了,不许再说了,快走吧。”
从此老头子可就安下心了。一来为的是四海遨游,再就为的是择婿,总想找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去做自己的乘龙佳婿。不想姑娘一直到了十八岁,自己始终也没选定一个人才。真要把姑娘随便配给一个人家,久后姑娘若是一不如意,怎么对得起自己去世的兄长和侄儿侄媳呢?左思右想,自己偌大年岁,倘若一口气不来,剩下姑娘伶仃孤苦,无依无靠,那怎么办呢?再说终日在江湖漂泊,带着这么大的姑娘,也十分不便。于是打定主意,晚间住在店内,对姑娘一说,打算回归故土。姑娘因为现在年岁大一点了,对于世故人情也明白点了,自觉着自己虽然是个武术精深的侠客,终究是个姑娘,非男子可比,所以老头子一说,自己连忙答应。老头子一看姑娘愿意,于是到了第二天,雇好了车子,爷儿两个可就奔甘谷县而来。
石烈回到自己的住宅一看,嗨!所有的房屋全都焕然一新,大门上横着一块匾额,是石家老店。在门口站着好几个伙计,一进门就是柜房,房门旁一条板凳,上面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先生。这个时候伙计正在外边揽客人,一瞧来了一个老头儿了,带着一个美貌的青年,后边还有一辆二套车子,上面载着行李。伙计以为是住店的呢,连忙向前揽客。老头子说:“你先别忙,我既往这里来,当然住店,你们掌柜的在哪里?”
这个时候石成玉正在柜房里边坐着,一听外面有人找,连忙走出柜房一瞧,不由得“哟”了一声,说道:“原来是二哥回来了,这十几年来,你老人家身体可好?咱们姑娘呢?”
老头子说道:“芝儿,过来见见爷爷。”
玉芝姑娘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家中经理产业的那位族祖石成玉,连忙过来磕头。石成玉说:“二哥,这是何人?”
石烈说:“贤弟,你不是问姑娘吗?这就是孙女玉芝,因为在外面不方便,所以把她改了男装。”石成玉一听,说道:“原来是玉芝姑娘,一晃也长大成人了,咱们家里去吧。”
三人又向西走了不到一箭之地,见在路北有一座清水起脊的门楼,五条石的台阶,黑油漆的大门,石成玉说:“二哥你看这就是兄弟给你老同姑娘预备的住宅,当初是同店房连着的,我特意把它隔开了。”
石烈说:“很好,多亏贤弟费心。”只听石成玉叫道:“老陈,二爷回来了。”
只听门房里面说道:“是吗,几时回来的?”门房一开,由里面出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仆人。石成玉说:“老陈,这就是本宅的主人,二爷石烈,也是咱们店里的东家,你好好地伺候。”
他又对石烈说道:“因为没有人照料房子,所以就把他安在这里了,他的名字叫陈升。”
石烈一打量这个陈升,二十多岁的年纪,五尺来高的身材,一身青衣服倒是很朴实。再往脸上一看,面如紫玉,粗眉大眼,二眸子闪闪放光,又见他细腰乍臂,双肩抱拢,眉目之中隐隐含着一股杀气。老头子闯荡江湖数十年,什么人物不曾见过?所以一看陈升,就知道此人另有别情,当时也不说破,于是对石成玉说道:“贤弟,真难为你想得周到。”
这个时候,陈升已经过来,向石烈磕头,说道:“小子陈升给二员外磕头。”老头子说道:“起来起来,你多大年岁了。”陈升说:“二十四岁。”
老头子说:“很好。”这才用目光打量住宅。只听石成玉说道:“二哥你瞧,这是我新收拾的,前院那五间正房,西头两间给你老做客厅,东配房做厨房,西配房可以住老妈子。里院正房你老住,东配房做你的书房,西配房给姑娘住。后边这个院子给做场子,那五间房都连着,作为把式房。你瞧瞧,我安排得怎么样?今天我打发我那二儿媳妇过来,同姑娘做伴,再打发一个老妈子来收拾屋子,过几天咱再买个丫鬟好伺候姑娘。”一回头说:“老陈,你去到外边车上把行李物件全搬进来吧。”
石烈同姑娘这时全都进了上房,一瞧所有的桌椅家具完全是新的,并且打扫得十分洁净,墙上也挂着字画,虽然没人住,并不显着空寂。这个时候陈升早把一切的物件全都搬将进来。石成玉说:“老陈,你到外边告诉车夫,叫他往店里去住,让柜上给开发车钱,叫伙计泡茶让厨房预备酒饭。你再到家中,告诉大奶奶,拨一个老妈子,跟少奶奶过来同姑娘做伴,收拾屋子。一切的日用家具同粮食各物,明天再行安排,你就去吧。”
陈升答应,转身出去,工夫不大,店里的伙计将茶水全都送到,紧跟着石成玉的二儿媳妇带着老妈子也来了,一见石烈,连忙磕头。原来这位二奶奶娘家姓刘,人颇忠诚,能说会道,带来的老妈子姓李。二人见过了石烈,石烈叫玉芝去见二婶娘。刘氏娘子一看,说:“这是姑娘吗?冷眼一看同个小子一样。”
刘氏叫老妈子把姑娘的物件归置整齐,自己带着姑娘来到西厢房,梳洗打扮,改换女装,一切自有老妈子伺候。正房的石成玉陪着二爷石烈吃茶谈话,陈升布置铺盖。这个时候店里的厨房已经送了饭来,石烈叫在厢房摆一桌,在正房摆一桌,石二奶奶同姑娘在厢房吃饭,石烈同石成玉兄弟二人对座吃酒。饮酒中间,石烈把在外边这十余年的经过,大略说了一遍,又一问家中景况。
石成玉这才对石烈说道:“自从二哥带着丫头一走,我就把房子归着了归着,找好了一切的人员可就开了张了。这十多年的工夫,可说是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干脆说一句,是十分赚钱。我这才把所有房子,完全翻盖了,又怕二哥回来没有住处,所以给哥哥你安排了这么一所。再说到咱这个买卖,每年除了工钱花费以外,足足地可以剩七八千两银子,这个钱完全存在本街庆丰银号之内。兄弟我也每年自己提一份工钱抽一份花红,所以这十几年也大大的沾光,一家子总算托哥哥的福有了饭吃。这十几年的账目,等歇两天我再算给你听。”石成玉大致把这几年的情况说了。
石烈静静听完,不由笑道:“贤弟,真难为你这番经营,可是当初的本钱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石成玉说:“拿利钱借的,到了秋后,你老田地里粮食收下来,就把债务还了。每年田地里的出产,也都有账目,我们现在所存的现银,足有十二三万。”石烈一听,笑道:“兄弟你真是个理财的好手,我们本是自己弟兄,你就不必多心,你照常经营买卖。至于账目,你也不必算给我听,当初我若信不过你,我还不托你呢。咱这个买卖既然这样兴旺,你也就别说我是东家了,咱们是二一添作五,你看着办,自东自掌,怎么办怎么好。我呢本是一世童男,也这把年岁了,只要有吃有喝有穿有花的就完了。再说就是姑娘,等出阁之后千万不要屈着她,好对得起咱们死去的大哥同侄儿侄媳妇。”石成玉一听,连忙说道:“姑娘也这么大了,有婆家没有呢?”
石烈说道:“因为没有相当的人选,所以还没有定亲,再说这个丫头也十分任性,可也是让我惯的。自从跟我学会了武术,跟着我闯荡江湖,也得了一个外号,因为没人知道她是姑娘,所以称她叫作小飞仙、红莲剑客。她自从得了外号,一提到婆家,她必要说一世不嫁人了,等我死了之后,她还要学女剑客聂隐娘呢。所以我屡次说她,她只是不听,现在来到家中,每日同她二婶娘在一处很好,让婶娘也调理调理她,省得每日像个半疯儿。”
石成玉一听笑道:“看姑娘倒是个明白样子,怎么那样讲呢?哪里有不出阁的姑娘!你老不要忙,等我告诉二儿媳妇劝劝她,再用话慢慢开导她,不见得她不明白。劝好了之后多托亲友,选那门当户对的人家,品行优良的子弟,给她说个婆家,也给哥哥你去一条心病。这个事情,你就交给我吧。”石烈一听十分欢喜,这一席酒直吃到太阳西斜,方才吃完了。
再说姑娘同二奶奶刘氏说得就更热闹了,本来这位刘氏娘子就能说会道,一瞧这位如花似玉的侄女,父母双亡,伶仃孤苦,所以由爱中生出怜来。这顿饭她照应吃照应喝,把个姑娘哄得眉开眼笑。本来姑娘自从父母双亡,就跟着爷爷每日漂荡江湖,所见的尽是长剑大戟,所做的全是午夜飞行,几时享过这种慈爱的家庭幸福?自己又是一个爽快的性儿,这一来可就把话匣子拉开了,恨不能把这十余年的经过一口气说出来。刘氏一听,十分欢喜,不住地称赞。
外边石成玉吃完饭之后,向石烈告辞,便回柜照应买卖,临走告诉儿媳,打发老妈子把铺盖取过来同姑娘做伴。刘氏答应,打发老妈子去取铺盖。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掌灯的时候了,石烈把姑娘叫到上房,对姑娘说道:“现在咱们也到了家了,以后什么事要听婶娘教训,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对于咱们这个姓陈的家人,可要处处留神,小心在意。”
姑娘说道:“不错,我瞧他也是有点来路不正。一看他这个眼神,就不像普通人,若不是江洋大盗,身背大案,来此避祸逃灾,就是另有所为。我一进门看着就诧异,凭这个人,绝不能俯首下气,来做下人。”
老头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不错不错,不想你小小的年纪,也有了江湖上的知识。既然你自己明白,我也就不必再嘱咐了,处处留神就是了。”
从此以后,每天爷两个十分的小心。日子一长,用心体察这个陈升,每日总是小心谨慎的,并没有意外的意思。老头子自己寻思,或者也许是自己神经过敏,把事情看错了。这么一想,慢慢地可就把心放下了。每天除了自己在后面熟习功夫以外,就是往店房里面闲坐,并同石成玉兄弟谈心。
过了三四个月,有一天,因为在屋里坐的工夫稍大一点,看天气三更已过,石烈慢慢出了上房,抬头一看,满天星斗,听了听厢房里面,玉芝小姐同她婶娘睡得十分香甜。自己慢慢出了二门,向门房那边一看,只见门房窗上微露灯光。老头子暗道:天到这般时候,不知陈升还点着灯做什么,待我暗中瞧瞧。想到这里,自己蹑手蹑足,到了窗下,用耳向屋内一听,微微听到一种唏嘘流涕的声音。自己不由得十分诧异,于是用手指蘸了一点唾沫,轻轻点在窗棂纸上,伸手将胸前挂的胡梳儿拿起来。原来上面还有一个掏耳勺同一个剔牙杖儿。他用剔牙杖儿将湿窗纸扎了米粒大的一个小孔,用单目向里一瞧,只见炕下面八仙桌上放着一盏灯,灯光如同绿豆大小,照得室内阴气森森。在灯后面,立着一个白纸帖儿,灯前面一个小茶碗,碗内插着一炷香。
只见陈升跪在桌前嘘唏不已,工夫不大就听陈升微微叹了一口气,立起身来,伸手拿过那个纸帖儿,向灯上一放。立刻火光一亮,把纸帖儿烧了,那陈升又磕了个头,把香熄灭了。只见他坐在椅子上面一回手,由腰内扯出一把小小的宝剑,长有一尺,宽有一寸,这口剑被灯花一闪,立刻就是一缕银光。老头子一瞧,就知道是一口宝器。再瞧陈升,脸向宝剑,珠泪双流,口内喃喃说些什么,又待了工夫不大,仍然把剑还匣,这才伸手向炕上展开铺盖。
老头子一看,知道他要安歇,这才慢慢离了窗户,再一回头,屋内灯光熄灭。自己连忙一伏身,用墙角掩住身影。又待了一会儿,听得屋里起了鼾声,这才回转正房,悄悄关上房门,盘膝坐在床上,闭目养神。暗想陈升一定另有别情,不然绝不能做这种诡秘的行动,看样子不知祭的是什么人,那口宝剑又是怎么一种用意,左思右想没有头绪,直到天交五更,方才沉沉睡去。一晃好几天,每天一到二鼓,各屋灯光熄灭,一到三鼓之后,老头子出来一看,陈升那屋里总微有灯光,在窗下一瞧,屋中的举动,同每日一样,那陈升跪在一个纸帖之前哭泣,纸帖烧了之后,就拿出宝剑,观看一回,方才就寝。
老头子每天探听,俱是一样,只是因为灯光太小,所以看不清帖上写的什么。老头子虽然十分奇怪,可是留神细察那陈升,对自己并没有半分不利的意思。虽然说看不出他有什么用意,但是自己总得小心提防,真要是一个不小心,出点笑话,自己岂不把一世英名付于流水?自己倒不要紧,若这小厮真要在姑娘身上出点意外的行为,自己这个太平剑客名誉安在?
想到这里才把姑娘叫到跟前,暗暗地把陈升的举动告诉姑娘,叫她小心在意,白天不要紧,晚上须要留神。姑娘走了之后,老头子可就想起姑娘的终身,回来一晃半个年头,也没有见兄弟石成玉对自己报告,于是教陈升到店中把掌柜的请过来。一进门,石成玉就问道:“不知兄长将小弟唤来有何吩咐。”
石烈说:“贤弟你请坐下。我有点事情问问你……”
正说着,陈升由外面泡了茶来,斟上;然后退出去。石烈一瞧陈升到二门之外,这才低声问道:“贤弟我且问你,这个陈升,来到咱们这儿当下人,是由人荐来的呀,还是自己投来的呢,当时你们可曾问过他的来历?”
石成玉说道:“要问这个人,也不是人荐来的,也不是自己投来的。那是在去年五月里,有一天,天降大雨。这个雨直下了一夜,下得平地水深尺余,差一点成了水灾,幸好一天多,水就流下去了。在下雨的第二天早晨,一开店门,只见在门前石墩上坐着一个少年,面白唇青,周身发抖,一身褴褛的衣服,身下坐着一个小包袱。伙计们一瞧知道是避雨的,又瞧他面带病容,恐怕一个不幸死在店门之外,出了是非,于是就说了:‘朋友你在这里干什么,在门口上这么一坐,岂不耽误我们的买卖,请你离开这里吧。’那少年一听,少气无力地说:‘掌柜的,我因为身带重病,又被雨淋了一夜,所以在这里休息休息。’这个时候我在柜房内可就出来了,一瞧这个人,虽然面带病容,衣裳破烂,但是面上的神气,并不是个奸诈之徒。我才问他姓名,他说:‘姓陈名升,是山西潞州人氏,因为身得重病,又没了盘川,所以落得沿街乞讨,昨天被雨浇了一夜,这个病越觉着沉重。’我一听这个人十分可怜,就把他叫进柜房,告诉他:‘虽然萍水相逢,但是何处不交朋友呢?你不要着急,就在我这里养着吧,好了之后你再回家,若是必须医生调治,我们这里有医生。’这个陈升一听千恩万谢,我于是问他是什么病?他打开前面的衣服叫我瞧,我一瞧原来在前心之上烂了掌大的一块。当时,我打发人把本街上的白二爷请过来看看。他本是内外两科,他一看,说这个伤当初是撞伤,伤了内部,幸亏服了药,才把内部治好,外部的淤血没有散开,所以才聚成疮症,对性命无碍,不过晚好几天。于是,白二爷用水洗净了,洒上面子药,又贴膏药,这才算完。他这场病,一直病了两个多月,才病退灾消。我问他是打算回家还是打算在外边混,他说在店里糟蹋了两三个月,无可报答,幸而身体复原,打算在店里帮忙不要工钱,好报答这份恩义。我一听雇别人也是雇,再说这个人又很实在,所以我就把他留下了。再说到工钱,咱们哪能白使唤人呢,所以仍然每月给他发一份工钱。后来瞧他十分可靠,正赶上这里没人看家,就把他拨在此处看房子了。怎么了,莫非他不受使唤吗?”
石烈说:“没有事,我不过问问罢了。”
老头子虽然这么说,可是已经明白陈升这个人一定是个绿林人了。他那个伤痕一定是同人比手,被人家打的。于是又向石成玉问道:“前些日子贤弟你说,对姑娘的亲事你有办法,现在你可有了什么办法,二侄媳妇对姑娘提过没有?”
石成玉一听,说道:“二哥你若不问,我也不好说。现在你老既然问到这里,听我慢慢叙说。自从你老来的那一天,对我一说,我回去之后第三天,正赶上二儿媳回家取零星东西,我就告诉她,教她闲着说话儿乘机劝解姑娘。又待了一个月,二媳妇回家对我说,听姑娘的心思,并非打算一世不嫁人。第一因为爷爷这么大的年岁了,自己若嫁出去,就得随着夫家,天南地北,人家往那里去,自己就得跟着,真要爷爷有点灾病何人侍奉?再说若有个好歹儿,自己岂不抱恨终身,所以必须爷爷百年之后,方才嫁人;第二姑娘自己也十分高傲,自己说非同自己年貌相当,能为相等,还得人格高尚才肯嫁他,不然宁终身守贞,也不能随便嫁给一个无声无息的子弟。你瞧姑娘的心思高不高?所以我打算教二儿媳再加意劝解,叫她不要如此任性,无论如何要顺着老人的心思方为孝顺。这些日子没有听到二儿媳的回话。”
石烈说:“原来如此。那么只可沉一沉再说了,等二侄媳同丫头说好了,然后再定办法。”哥两个又说了一回闲话,然后石成玉告辞回柜。
过了几天,石成玉由柜上来到家中见石烈,说道:“昨天儿媳回去对我说,姑娘告诉她,若打算非叫她嫁人不可,还是那句话,年貌相当、人格高尚、武术精奇这三条缺一不可。当时你侄媳可就说了:‘这个年貌相当倒好办,一看就能明白,可是这个人格高尚同武术精奇,怎么个试验呢?’姑娘说道:‘要试验武术,必须我自己亲自动手同他比试,真要武术精奇,再问问他的业师是谁,如若是当时成名的人物,一定他的品行可取,不然成名的剑侠绝不收他。这不是连人格带能力全试出来了吗?’侄媳对我一说,我一想可也对,因为姑娘学会了一身武术,人称剑客,若嫁给一个平庸之辈,也未免委屈。但是她自己这种思想,咱们怎么替她办到呢,莫非真同说书唱戏一样也立擂招亲吗?这个立擂招亲虽说花钱不算什么,可是必须惊动官府,如若官府不准,可怎么办呢?所以我一来告诉给你老一个回话,二来同你老商量一种办法。”
石烈一听,说道:“这个丫头怎么这样麻烦,这全是让我惯的才成了这么一种德性。要按说孩子们的终身大事,本应该自己愿意才算合适。若要给她们主着办了,久后一个不对心思,一辈子的前途也十分苦恼。既然她自己有这种思想,我们就成全成全她。从明天为始,先把咱们这座店一切门窗内容外表,全都收拾新了,一面叫大家向外宣传,我要在店中以武会友,凡有一技百能的,全可以来到咱们这里投宿,只要是武林的朋友,我们不收房钱。在这一年之中每日上午,有人比试,我先同他比较,姑娘自己在屋内观瞧,我比试完了之后,再问他的来历姓名,如若光明正大再叫姑娘同他比试。我想在这一年之中,我们这里又是通衢大道,一定可以选择一个合意的东床。不过这么一来,店里少收许多的进款。如若兄弟你愿意,咱就这样试试。”
石成玉一听,说道:“既然二哥说到这里,咱就这样进行。少收店钱,不算什么,还能赔了本吗?从明天起我就安排,一面叫大家向外宣传,收拾好了屋子,这就正式开办。”
哥俩商量好了,石成玉告辞回店,立刻找裱糊匠,先粉糊屋子,然后告诉伙计和本街的同行以及众乡亲,将此事全都说了,石二爷要亲自在店会友,凡是会武术的,只要到店中同石二爷比比手,无论输赢,不要房钱。这个信一传出去,不到几天就传出去了很远,所以才将房屋收拾完了,头一天就全住满了。内中真有许多会武术的,打算来同石爷比试武功,赶一打听石烈这个人,才知道是江湖成名的太平剑客,十有八九全都乘兴而来,扫兴而返,准知比武,也是白栽跟头。就是有人前来比试,也不能入赘东床。因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年貌不相当,就是因为艺业不高明,再不就是方外之客。内中就是有年貌艺业全都入选,一问人家的经历,人家家中已有妻室,你想玉芝小姐还能做人家二房吗?
一晃半年的工夫,仍然没有相当的人选,这日期一长了,所有的房屋,经过风吹日晒,里面受的火燎烟熏,又全旧了。石成玉一瞧,暗道:“实指望不多的日子,就可以得到一个乘龙佳婿,不想这样难得,房屋也旧了,家具也脏了,这教老哥哥瞧着有多堵心。于是重新再叫匠人收拾一遍。
相关热词搜索:河朔七雄
下一章:第十七章 石玉芝力战克三怪
上一章:第十五章 解纷争一剑和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