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骆夫人美色取祸
2025-07-11 作者:白羽 来源:白羽作品集 点击:
不料府官忽就下了一封聘书,要请骆天锡先生去衙中作幕。骆天锡一看不知他是什么意思,总以为府官是好士怜才,于是毫不犹豫,便即应允。没想到,到差未及一月,寻了个错处,就把骆天锡下到狱中。这时候刘氏娘子在家中还不知道,及至听人说,吓得魂飞天外,赶紧打发人到府衙打听,才知道骆天锡果然下到狱中。于是托人打听案情,但是费尽了气力,总是打听不出。一连过了五六天工夫,把个刘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天正在发愁,忽听门外有人拍门,这时老家人开门一看,原来是个公差,只听那人说道:“这是骆先生家吗?”家人说:“不错,你找谁?”那人说:“我是府里的,骆先生托我带了封信来。”说罢,一伸手掏出一封信,说道:“这个信交给骆太太。”家人一听说:“就是吗。”差人说:“你老人家对骆太太去说,有什么凭据,我拿回去好交代。”家人一听回到上房,对刘氏娘子一说,刘氏立即把丈夫素日使的一支毛笔拿出来,交给家人,家人拿到外面,说道:“你拿这支笔见了我们先生就是凭据。”那人答应转身走了。
再说刘氏娘子拆开书信一瞧,不由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原来信内天锡先生把自己入狱的缘由,写得十分清楚,打算从容就义,请刘氏娘子抚养孩儿,成人之后好叫他报仇雪恨。那么这内中到底是个什么缘故呢?此中有一段隐情,待作者仔细把它写将出来。
原来这位府官本是陕西延安府人氏,姓冯名骏字家驹,是个捐班出身。人倒是很能干,就是有点小毛病,贪财好色,只要见了财色,不顾性命也要营谋。按说他现在已经有了七房姨太太,可是他性犹不足,总想凑成八仙庆寿。这次淮河发水,他的公馆本搭在骆家镇一个财主家内。
这位财主可不姓骆,他姓滑名叫滑秉寅,字利虎。虽然住在骆家镇,他可是个独门。因为祖上发了一点横财,小子可就抖起来了,吃喝嫖赌无所不干。可是他秉性狡猾,阴毒险狠。你别看他吃喝嫖赌不在乎,对于乡邻朋友,可是一毛不拔。因此村中人又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作瓷公鸡。他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就是钻营巴结,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所以这一次府官将公馆搭在他家,他可就拿出他的看家能为来了。真是曲意逢迎,果然把个府太爷侍奉得眉开眼笑,并且说将来带他去衙府给他派个差事,这一来小子更乐了。
有一天,府太爷赴堤监工,走至中途,路经骆宅门口。猛一抬头可就看见这位骆天锡的太太刘氏娘子了,真是鹤立鸡群,神采秀逸,把个府官只看得二目发直。这个时候,正赶上刘氏娘子一抬头,无意中向他一看,只见是位翎顶辉煌的官长,可是从此把祸也种上了。
再说这位府官冯家驹,自从看见刘氏娘子,不觉得神魂飞越,便问滑秉寅。这小子本同骆天锡作对,总打算陷害这位儒流,只是无隙可乘。今天听到府官一问,他这才乘机说道:“太尊要问,这乃是本村秀才骆天锡的家眷。”于是又添枝加叶地一说,这刘氏娘子如何的贤惠,如何的温柔,说得这位府官更是心痒难熬。于是同这瓷公鸡二人暗中定了一条计策,才暗害骆天锡,这就是已往的情由。
再说骆天锡,这天正在狱中闷坐,忽见牢头刘进喜进来,把骆天锡的刑具去了,说道:“骆师爷,请到我这屋里来。”
天锡不知何事,随定牢头到了一间房里。刘进喜说:“骆师爷,你请坐下,小子有点事情跟你报告。”于是给天锡斟了碗茶,二人对面相坐,牢头说:“骆师爷,你这个案情是个什么案由儿,你知道不知道呢?”
天锡说:“不是府太尊说我错了案件贪了贼赃吗?”牢头说:“你打算怎么办呢?”天锡说:“这有什么办法,不过等省里提案,到巡抚衙门再分诉就是了。”
牢头刘进喜一听,不由得咳了一声,说道:“骆师爷,我就晓得你不知道。”骆天锡说:“刘头,莫非说这内中还有别的情由吗?”刘头一声长叹,说道:“我这个人,历来就是这个毛病,见不得亏心事。一见暗中害人,我就要插手去管,能尽力一定尽力。因为你这个事,我看着十分有气,所以我才私自去了你的刑具,打算对你说说。你自己趁早想个主意,好对付这伙贪官污吏。”
天锡一听,说道:“内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说那个案由不对吗?”
刘头说:“可不是满不对吗?你的这个案由虽然内中是这么一段,真要是你罪有应得,我还生的是什么气呢?今天我也是听里边人对我说的,我觉得十分不平,所以才来告诉你的。大概明天一定有人对你来说,我先告诉你个底儿,你自己好快想个主意。府太爷看上刘氏娘子,同本镇的劣绅滑利虎暗中定计先请你入府作幕,然后寻事害你,再把你救出来。叫你畏威怀德,双手把妻室送进衙门。如若你不应他们的要求,可就把这个贪赃卖法的罪名,加在你的身上,办你一个死罪。罪人的妻室那时仍然还得落在他们手中。你想这种暗无天日的衙门,一年不晓得能屈死多少百姓!”
天锡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他这一笑,反倒把刘头吓了一跳。他本是个饱学儒流,他一听刘头报告,心中暗暗地打好了主意,口中说道:“刘大哥,你是不是成心成全我?你如若真打算成全我,请你借给我一份笔墨,我写一封信。求你派人送到我家中,交给我妻刘氏,那就算你成全了我了。”刘头一听,说道:“不要紧。这个我办得到,这不是纸墨笔砚全有吗,你只管写吧。”于是骆天锡拿起笔来仔细地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告诉刘氏娘子,自己要当堂痛骂贼官,从容就义。请刘氏娘子千万要保得身子,抚养孩儿成人之后,是武是文,必要找冯家驹报仇雪恨。
所以刘氏一瞧这封信,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半晌无言,流下泪来。后来一想,流会子泪,任什么也办不了,于是走到隔壁请二叔套车,往娘家赶去。原来刘氏的亲兄,也是一个饱学秀才,不过生性懦弱。一见妹妹带着子女全来家住,赶紧把妹妹接到家中。刘氏这才对哥哥仔细一说。刘大先生一听,吓得把舌头一伸,说道:“这怎么办呢?”刘氏说:“这总得请哥哥想主意,好救你妹夫,不然妹妹是个妇道人家,你叫我有什么办法呢。”刘大先生说:“这个事你先别忙,等我去见王老师,看看他老人家有什么办法没有。”
原来这个王老师,名叫王本立,字道生,是个两榜进士出身。道德高深,学问渊博,并且胆识过人,不避权势,骆天锡也是这位王老师的得意弟子。在骆天锡一下狱的时候,王先生就听见说了,不过莫名其妙。今天刘大爷来到仔细一说,王先生说道:“这件事我早就听说了,不过我不知道这个事的始末,今天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你暂且教你妹妹回家不必言语,我明天到府里打听打听,若能迟些日期,不妨我自己进省,到那里托人查案,不怕冯家驹这个小子闹毛病。但是这个事有条不好办,虽然他是硬栽赃,这个事情要作实了,就是罪有应得,就是天锡真有不幸的话,我们也得想法子给他报仇,你叫你妹妹先回家去就是了。”刘大先生一听连声答应,回到家中告诉妹妹,王老师给想办法。刘氏一听这才把心放下,也就套车回家。
不料事出意外。第二天上午,刘氏正在家中愁坐,忽听外面打门,便打发老家人出去一看,原来是府里的公差,奉府官的钧谕来送信,说骆先生因病身亡,叫家中前去领尸。刘氏娘子一听,真好似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心翻船,“哎呀”一声昏将过去。老家人一看慌了手脚,连忙将各位邻居请过来,好一会儿才把刘氏娘子救转过来。刘氏娘子这才发声大哭。托人去给娘家送信,同时请人套车进府领尸。
本村骆家原是大户,骆天锡也有几家好友,一听这个信,立即全来访问。当初以为虽然下狱,又没有大事情,不过几天就出来了。今天一闻凶信,立即聚在一起,前来探听。来到天锡家中一问刘氏娘子,这才动了公愤,这时刘大先生也闻信赶了来了。王老师本打算进府,尚未动身,听见凶信,也坐车赶来。大家一商量,请王老师为首给大家想办法。王老师说:“现在事情既然落到这步田地,我们大家一同进府,前去看看天锡是怎么死的,然后再定大局。”
于是大家全都坐车,同定刘氏娘子,一齐奔府城而来。一进府城就听见三三两两地在说这件事的经过。原来这件事早轰动了全城:府官打算强占民妻,威逼人命。你道外人怎么知道的呢?原来自从刘头派人往骆家镇送信去后,到了当天晚上,府官就打发滑利虎到狱中同天锡商议。滑利虎到了狱中同天锡一说府官的心思,如能将刘氏娘子送进衙门,自然官司了,还有特别的好处。如若不然,恐怕有性命的危险。骆天锡明知道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逃不了性命,因为冯家驹贪色如命,偿不了心愿如何能善罢甘休呢?所以早打妥了主意,与其让他用非刑讯问,何不如自己从容就义也落一个清白的名誉。但是可不能糊糊涂涂地死了,必须报复他。虽然死了,也不能再叫他在此地为官,陷害百姓。
现在一听滑利虎来说,自己可就说了:“滑大哥你可听明白了,要按说这个事我可不能应。但是我若不应,不独我伤了性命,并且滑大哥也显着面目难看。这不是府太爷这么说吗?我也有点要求,滑大哥你回去对府尊去说,请府尊给我立下个字据,将这个事情写上。写明白了之后,还得给我写上我有多大的好处,并且写上滑大哥你的保人,我就放了心了。我出狱之后,就把妻室送进衙来。不然我可不送,为什么呢?我若无凭无据,白白地把妻室送进衙门,府尊若再把我拘起来,我岂不落个人财两空吗?”
滑利虎一听说道:“骆先生这个话我先给你说一说看,不定成不成,你候着就是了。”于是转身回内宅去了。一见了冯家驹,把话一说,冯家驹一听不由得一阵冷笑,暗道:“骆天锡你这是要我的亲口实招,并且出狱之后再送你的妻室,到那时你若拿着这一纸凭据进省上告,不送妻室,这不同把我送了一样吗?你简直是拿我当了顽童,真是岂有此理!”于是他对滑先生说:“要个凭据倒没有关系,不过骆天锡他必须先把妻室送来,方能放他。不然他拿这一纸凭据出狱之后,进省上告,我们可有什么法子呢,我们自己岂不把自己送了吗。”
滑利虎说:“这个事,我也想到这里了。但是他就是先把妻子送了来,你若把他放了,能挡住他不向上告吗。”
冯家驹说:“你好糊涂,他的妻室一进衙,我哪能再把他放了呢!”
滑利虎说:“你若不先放他,他不去接他的妻室,你怎么办呢,莫非说堂堂的府太爷,还能派人去抢吗。”
冯家驹说:“那么怎么办呢?”
滑利虎说:“我倒有个办法,太爷你不妨给他立下凭据,并且这个凭据还要签名盖章,好取他的信心,明天当堂将他释放,今天告诉他官司可不算完。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没有保上呢,所以手续还不完善,这不过是放他回家看看的意思。派四个聪明的差人,跟着他一路回家,押着他把家眷送进衙门。然后再把他押入狱中,取回那一纸凭据,再治他的罪名,你看如何?”
冯家驹说:“他若不回来怎么办呢?”滑利虎说:“他还能不回来吗,他一送家眷,第二不是回城取保吗?等一回来了,就把他押起来。这个凭据,不过在他怀内也就是存一天一夜的工夫,就回来了。太爷你瞧这个主意怎么样?”冯家驹欢喜地说道:“好主意。”这两个小子只顾了商量,哪知道有一个牢头刘进喜在暗中传柬递书破坏他们的阴谋呢。
再说府官,写好了凭据,盖上名章,交给滑利虎。滑利虎拿着这一纸凭据,可就直奔狱中走来。到狱中一见骆天锡,说道:“骆先生,你瞧我给你办成了,这是府太尊给你立的一纸凭据,并且还是签名盖章,我的保人,这一段你总放了心吧。”
骆天锡接过字据一看,不错,真是冯家驹亲笔写的,印章还是官名,于是暗暗思忖道:“好小子,你只要叫我一出狱,我立刻进省,叫你两小子一个也活不了。”想到这里,他将凭据折好放在怀中。
滑利虎说道:“骆先生,现在事我算给你办完了,可是还有几句话,也是府尊吩咐的。”
骆天锡说:“什么话呢?”滑利虎说:“官司虽然完,可是明天当堂把你释放,释放之后,派人同你去接家眷。等你把家眷送来之后,在本城找好了铺保,这官司方算完了。你回家之后不能不回来。”
骆天锡一听心中说道:“好小子,这分明是他们打就圈套,诓骗我的妻室,人送了来仍然把我押入狱中,分明是怕我进省告他。”心中暗暗打好主意。于是对滑利虎说道:“谢谢滑大哥费心,等我出狱之后再谢你吧。”
滑利虎说:“没有关系,谁叫咱二人住同村呢。”
骆天锡说:“滑大哥,现在事情已经成了,可也没的说了。但是我总觉着这个事,太对不起我的妻子了。”
利虎说:“骆兄,你别那么说,现在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火燎眉毛,救眼前,骆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必固执呢?”说完又劝了一阵就走了。
再说骆天锡,一看滑利虎走了,正要去请刘头。只见刘头走进来说道:“骆先生,这小子对你说了些什么?”天锡就如此如彼对刘头说了一遍。刘头说:“你想怎么办呢?”天锡说:“这没有什么,不过一死而已,不过我死后有一件事求你!”
刘头惊慌失色,当时劝了一阵,骆天锡主意已定,刘头无法,说道:“你有什么事就请说吧,我能尽力,一定替你办。”天锡说:“明天我死之后,家中一定前来收尸,请你把这个字儿交给他们,千万不要叫府官得了去。”说着把字据交给刘头,刘头接过来说道:“你放心吧,我一定给你办到。”
再说刘氏,在家百般计划营救骆天锡,忽有人报告她说:“骆天锡在狱中已故殁。”刘氏一听睁开二目问道:“什么?”那邻人对她说道:“衙门里来人说:骆先生在狱中故殁,让大嫂前去领尸。”
刘氏一听,登时觉得轰的一声,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地上。邻人大惊,忙喊来人,折腰屈腿,半晌才苏醒过来。刘氏一醒,便放声大哭,哭着哭着就站起来向衙门奔去。到了衙门,她见到亡夫的死尸,越发哭个不住。这时,早有她的本家和王老师等人,雇来了人,用一块木板将骆天锡的死尸搭回来。刘氏跟在亡夫的尸首后面,一路走,一路哭。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内中有知道这事原委的好事者,一面跟着,一面和别人说这件事的原委,听者莫不叹息一声道:“人心不古,老百姓遭殃。”
这时忽听后面有人“哎呀”一声道:“气死我也。”声音洪亮,亚如洪钟。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者,身量约有四尺多高,赤红脸连个皱纹全没有,头上已然谢顶,只剩后面不多的白头发。两条白眉遮住二目,由眉毛之内透出两条光华,亚赛两盏明灯。颔下一部白髯,足有一尺多长飘洒胸前。身穿一件灰绸子大衫,白袜云鞋,腰中系着一条灰色的绒绳。伸开双手如同雕爪,托着颔下的银髯,唉声叹气。这个时候,王老师正要跟老头说话,觉得手内有人递过一个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个纸折儿。自己也未开看,放在怀中,仍然打算同老头子说话,再找老头子已然踪迹全无了。
大家买妥了衣衾棺椁各物,先用水给天锡洗了脸,然后装殓起来。雇人抬起棺材,带领刘氏娘子,大家上车,一路奔骆家镇走来。赶到了骆家镇,天锡平日人缘又好,遭了这种意外的变故,所以村中人全来帮忙。把骆天锡的灵柩搭入院中停放了,老家人同刘大爷这才对大家道谢。等村中人散去,王老师等人才一同来到屋中坐下。
老家人斟茶,大家坐下吃茶。王老师这才掏出那个折儿,打开一看,原来是府官冯家驹自己写的一纸凭据,上面签名盖章,真好似一纸招供一样。王老师看完,又传给大家看了一遍,然后令刘氏娘子好好收藏。王老师可就说:“这不是有这一纸凭据吗?真是府官的亲口供状,我有了这个东西,可就有办法了。天锡先别出殡,明天咱大家商议好了,后天进省,往巡抚衙门告他。如若他手眼通天,我们就凭这一纸凭据进京,我豁着把这几根老骨头抛在外面,也得除去这个害民之贼。”
刘氏娘子一听,连忙跪倒给老师磕头,大家全说:“既然老师出头,我们全听指挥,老师怎么说我们怎么办,不怕把性命牺牲,非跟冯家驹这个小子拼了不可!”这真叫众怒难犯,大家商定了主意,这才各自归家,连王老师也叫车夫连夜回家安置一切。刘大爷送走了大家,自己住下劝慰妹妹,这个时候,天可就不早了,足有二更来天了,正要坐着休息,忽听门外有打门的声音。
老家人出去一看,来者是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儿。老家人问:“老爷子你老找谁?”只听那个老头儿说道:“老伙计,你去对你们奶奶去说:我姓古,骆天锡是我的干儿子,我听见说他得了杀身之祸,所以我连夜赶了来。看看干儿子媳妇同干孙子干孙女,就手问问倒是因为什么,出了这种逆事。”
老家人一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干太爷,当时也不敢说什么,连忙说道:“老爷子你老先候候,我去回禀我家主人。”说着来到上房对大奶奶一说,大奶奶同舅爷,可全怔住了。因为并没有听天锡说过,有这么一位姓古的干爹。刘大先生半疑半信,连忙手提灯笼,来到门首,把老头子就请进来了。到了书房,让老头子上首坐下,将要令老家人泡茶。
这个时候,老头子连连摆手,说道:“刘先生,大概你是天锡的内兄吧?”刘先生说道:“不错,老爷子,你老同天锡这门干亲,晚生怎么没听说过呢?”
老头子一笑,说道:“因为认干亲的时候,你们全小,哪里会知道呢?因为你不知道,你才把我领到书房里来,对不对?你须知道,我因为听天锡遭了大灾,所以连夜赶来问一问究竟。再看一看儿子媳妇同孙子孙女,想法子好给开锡报仇。怎么你把我领到这屋里来,是什么意思呢?”
刘大爷一听,原来老头子怪上了,于是说道:“你老人家别见怪,因为舍妹哭肿了眼睛,不能入坐,疼痛难忍;你老人家又来得仓促,所以没往内宅请你。”
老头子一听更烦了,说道:“难为你还是秀才,空有满腹诗书,叫真了就是个滞不通么。你想我若不为的看儿子媳妇,深更半夜,我往内宅做什么去呢?”
刘大爷一听更莫名其妙了,暗自思忖:索性不必跟他说了。领到内宅看看他是什么意思,反正他偌大年纪,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想到这里,站起身来,说道:“既如此,老爷子,你请内宅坐吧。”
老头子一听,这才乐了,跟着刘大爷,一直奔内宅走来。一进上房,刘氏娘子正同两个孩子躺着,一瞧哥哥领着老头子进来,连忙坐起身来。老头子一摆手,说:“孩子你别客气,我先给你瞧瞧眼,能治不能治,然后再说。”他叫刘大爷取来一盆热水,令刘氏娘子洗了洗脸。
老头子一瞧刘氏形容枯槁,两眼红肿无光,不由得咳了一声,说道:“孩子你这是何必呢?自己毁坏身体,倘若有个一差二错,两个孩子交谁照管呢?那不更对不起你死去的丈夫了吗?”说着在腰中掏出一个小白瓶儿,有三寸多高,去了塞儿,用一点新棉花,将药倒在棉花上一点,一手扶住刘氏的头,一手将药棉花轻轻拂拭,说道:“你先躺下休息休息不要伤心,我还有话问你,有事跟你商量。”
刘氏本来正在心烦意乱,目痛难禁,心中好似油煎火炙。自从敷上眼药,就觉着心头一凉,如同去了重负,立刻止住疼痛,连忙说道:“好药。”老头子说:“怎么样,保管不疼了,明天肯定能好。”于是坐在桌旁椅子上面。
这时刘大爷斟过一碗茶来,说道:“老爷子,你喝茶吧。”老头先不同刘大爷说话,对刘氏说道:“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让天锡落到这么一个死场?”刘氏娘子本是慧心人,见那老者满脸的正气,知道不是平常人,看年岁最少也有七十多岁,自己灵机一动,不由得冲口说道:“干爹,大概你同亡夫不认识吧?”老头子一笑说道:“我要说不认识,你们叫我进来吗?”刘氏一听,含泪道:“可是亡夫要是早有你这么一位干爹,就落不到这种结果了。”又道:“亡夫虽然活着的时候没得着认你老作干爹,但是死了也一定会愿意,他虽然愿意,可没得着,我可得着了。”老头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干女儿同干儿子媳妇还不是一样吗?”刘氏这个时候,已经跪在地下磕了头去,老头子说道:“快快起来,既是我的干女儿,可就更不必客气了,干脆,你躺下休息吧,不必坐着了。”一回头,对刘大爷说道:“你瞧,我说你是糊涂虫不是。我这个干爹当上了没有。”刘大爷暗笑,心想什么人都有,只好也过来给老头子行礼。
他们这一乱不要紧,床上的四岁婴儿骆敏可就醒了,一双小眼睛不转睛地看老头子,刘氏赶紧把他抱起来说道:“快去给爷爷磕头。”说也奇怪,小孩子来到老头子跟前,叫了声:“爷爷。”跪下就磕头。老头子一瞧,乐得眉开眼笑,伸手抱起孩子,坐在膝上,说道:“干女儿,你们这家子倒是怎么回事,你对我说说。你别看我七十多岁了,挡不住拿我这把老骨头,就许斗斗这个混账的府官。”
刘氏一听,不由流下泪来,说道:“干爹要问,女儿这儿有点东西,你老一看就明白了。”于是在床头枕箱内,取出一封信、一个纸折儿,是知府给天锡立的凭据。老头子接过信,刘氏过来要接孩子。你说怪不怪,孩子赖在老头子怀里,双手抱着胡须,口中说道:“我要跟爷爷呢。”老头子说:“这是咱爷俩的缘分,等我走的时候带着你,你先去找你的母亲,我看完了信,你再来。”小孩子一听说,跳在地下直奔刘氏来了。
老头子工夫不大,把书信同折儿看完,就见他双目一瞪,灼华乱闪,直不亚两盏明灯。一伸手把桌子一拍,只听“嘎吱”一声,紫檀木的桌子,硬给打去了四寸多的一角儿,口中说道:“气杀人也,这种害民之贼,留他何用!”他只顾这一着急,打坏了桌子不要紧,把刘大爷可吓了一跳。本来紫檀木在木性中算最硬的木性,被老头儿只一巴掌,硬给打去了一角,好似刀砍斧剁一样,力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心知老者并非常人。
这个时候刘氏娘子说道:“我们净说话,忘了你老人家的晚饭了。现在女儿的眼也好了,老人家如若没吃饭,我安排点吃食,叫我哥哥陪着你老,吃一点夜宵儿不好吗?”老头子说:“很好,但是你不要费事。”刘氏答应,叫来老家人帮着。
工夫不大,做了几样菜肴,还有油饼,叫老家人温了一大壶酒,一同放在屋内桌上,请老头子吃酒。老头子真不客气,坐下同刘大爷就喝起来了,还对刘氏说:“干女儿千万不要隔饭,多吃点东西才好,若心一窄不吃东西,糟蹋病了,可就不能报仇了。”刘氏一听也对,于是把饭菜拿到床上,同孩子吃饭。吃着饭刘氏可就说了:“干爹,你老把女儿的眼也治了,还要替你儿子报仇,到底你老贵姓高名仙乡何处呢?”老头子一听,说道:“告诉你没关系,只是不许对外人说。”刘氏连连答应,老头子这才把自己的姓名说了出来。
原来此人家住陕西凤翔府古枫林,兄弟二人,江湖称为陕西二老。大爷名叫古云秋,江湖人称飞燕古云秋,因为老头子有一种绝艺,能打飞燕金针。这种东西如同小燕一样,小燕口内含着三分三长的闷心针,能打金钟罩,善破铁布衫。他这种东西,不出手没什么可说,只要一出手,那就算无法子躲避,非中上不可。因为这个小燕,腹内有绷簧。不用的时候,两翅拳着,一出手双翅一展,你一闪,它能跟着你转弯。三十步内,神仙难躲,只要中上,一个时辰准死,因为燕嘴上同两个翅膀上全是纯钢尖子,尖子上有见血封喉的毒药。他这个药,还是独门,非自己的解药不能解救。因为他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物,所以他轻易不用这种暗昧的东西伤人。凡是他用这个飞燕伤的人,一定罪大恶极,人人痛恨,所以人送他这个外号。大爷手使一口古剑名叫蟠螃,是古代欧冶子所造,善能削铜剁铁,切金断玉,水斩蛟龙,陆诛犀象。招数是九手问天剑,可称艺贯今古。
二爷名叫古化秋,江湖人称铁蝠仙。手使一口宝剑名叫断水,乃是越王勾践所造八剑之一。招数是五手钟馗剑,能打十二双铁蝠金针,同乃兄的飞燕镖大同小异,兄弟二人威震四方。
这天兄弟二人在家中闷坐,古大爷可就说了:“二弟,我们练艺五十余载,但到现在未能收一个得意的门人。虽然收了一个霍星明,只是他带艺投师,我兄弟的本领未能得去十之三四,他就出门行道去了。说句不幸的话,难道咱们还能把全身绝艺带了走吗?再说咱们两个,全是童子功,早晚百年之后连个披麻戴孝之人也没有,所以我心里总觉着不好过。”
二爷本来赋性好静,说道:“大哥如此说,依你老应该怎么办呢?”
大爷说:“我原先听江湖人传说,武昌府望江村通真观中,住着一位隐士,晚晴居士通真子。我去一趟江南访一访这个通真子,顺道物色一个得意的门人,也是你我兄弟晚年的一种乐事。”
二爷一听心中甚喜,说道:“大哥既然如此,不知你老人家何日动身?”大爷说:“我打算明天就走。”
二人商量妥当,到了第二天,大爷带好了兵器路费,离了古枫林可就奔江南走来了,调查赃官,一路游山玩景。这天走到淮河下游,洪泽湖口,爱惜本地山水住了二十多天,就遇上骆天锡这个事了。老头子有爱管闲事之心,于是一探听,全都不知细情,只知道府官谋夺骆天锡的妻子,威逼人命,到了第二天又赶上刘氏娘子哭夫领尸,知道了细情,可把老头子气坏了。本打算夜间到府衙将府官一刀两断,但是他本是皇家的命官,自己若把他杀了似乎不对,当然得想个法子叫国家治他才好。自己想到这里,才暗跟众人来到骆家镇。正赶上刘大爷送大家走了,自己这才假说是骆天锡干爹,先给刘氏治好了眼,又一看那封书信同那个纸折,这才明白,气得老头子一巴掌才把桌子打去了一角。刘氏娘子听古大爷告诉完了,说道:“原来干爹是剑客一流的人物,亡夫的冤仇可全托在干爹身上了。”古大爷一听,说道:“你放心吧。”
这天正在发愁,忽听门外有人拍门,这时老家人开门一看,原来是个公差,只听那人说道:“这是骆先生家吗?”家人说:“不错,你找谁?”那人说:“我是府里的,骆先生托我带了封信来。”说罢,一伸手掏出一封信,说道:“这个信交给骆太太。”家人一听说:“就是吗。”差人说:“你老人家对骆太太去说,有什么凭据,我拿回去好交代。”家人一听回到上房,对刘氏娘子一说,刘氏立即把丈夫素日使的一支毛笔拿出来,交给家人,家人拿到外面,说道:“你拿这支笔见了我们先生就是凭据。”那人答应转身走了。
再说刘氏娘子拆开书信一瞧,不由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原来信内天锡先生把自己入狱的缘由,写得十分清楚,打算从容就义,请刘氏娘子抚养孩儿,成人之后好叫他报仇雪恨。那么这内中到底是个什么缘故呢?此中有一段隐情,待作者仔细把它写将出来。
原来这位府官本是陕西延安府人氏,姓冯名骏字家驹,是个捐班出身。人倒是很能干,就是有点小毛病,贪财好色,只要见了财色,不顾性命也要营谋。按说他现在已经有了七房姨太太,可是他性犹不足,总想凑成八仙庆寿。这次淮河发水,他的公馆本搭在骆家镇一个财主家内。
这位财主可不姓骆,他姓滑名叫滑秉寅,字利虎。虽然住在骆家镇,他可是个独门。因为祖上发了一点横财,小子可就抖起来了,吃喝嫖赌无所不干。可是他秉性狡猾,阴毒险狠。你别看他吃喝嫖赌不在乎,对于乡邻朋友,可是一毛不拔。因此村中人又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作瓷公鸡。他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就是钻营巴结,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所以这一次府官将公馆搭在他家,他可就拿出他的看家能为来了。真是曲意逢迎,果然把个府太爷侍奉得眉开眼笑,并且说将来带他去衙府给他派个差事,这一来小子更乐了。
有一天,府太爷赴堤监工,走至中途,路经骆宅门口。猛一抬头可就看见这位骆天锡的太太刘氏娘子了,真是鹤立鸡群,神采秀逸,把个府官只看得二目发直。这个时候,正赶上刘氏娘子一抬头,无意中向他一看,只见是位翎顶辉煌的官长,可是从此把祸也种上了。
再说这位府官冯家驹,自从看见刘氏娘子,不觉得神魂飞越,便问滑秉寅。这小子本同骆天锡作对,总打算陷害这位儒流,只是无隙可乘。今天听到府官一问,他这才乘机说道:“太尊要问,这乃是本村秀才骆天锡的家眷。”于是又添枝加叶地一说,这刘氏娘子如何的贤惠,如何的温柔,说得这位府官更是心痒难熬。于是同这瓷公鸡二人暗中定了一条计策,才暗害骆天锡,这就是已往的情由。
再说骆天锡,这天正在狱中闷坐,忽见牢头刘进喜进来,把骆天锡的刑具去了,说道:“骆师爷,请到我这屋里来。”
天锡不知何事,随定牢头到了一间房里。刘进喜说:“骆师爷,你请坐下,小子有点事情跟你报告。”于是给天锡斟了碗茶,二人对面相坐,牢头说:“骆师爷,你这个案情是个什么案由儿,你知道不知道呢?”
天锡说:“不是府太尊说我错了案件贪了贼赃吗?”牢头说:“你打算怎么办呢?”天锡说:“这有什么办法,不过等省里提案,到巡抚衙门再分诉就是了。”
牢头刘进喜一听,不由得咳了一声,说道:“骆师爷,我就晓得你不知道。”骆天锡说:“刘头,莫非说这内中还有别的情由吗?”刘头一声长叹,说道:“我这个人,历来就是这个毛病,见不得亏心事。一见暗中害人,我就要插手去管,能尽力一定尽力。因为你这个事,我看着十分有气,所以我才私自去了你的刑具,打算对你说说。你自己趁早想个主意,好对付这伙贪官污吏。”
天锡一听,说道:“内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莫非说那个案由不对吗?”
刘头说:“可不是满不对吗?你的这个案由虽然内中是这么一段,真要是你罪有应得,我还生的是什么气呢?今天我也是听里边人对我说的,我觉得十分不平,所以才来告诉你的。大概明天一定有人对你来说,我先告诉你个底儿,你自己好快想个主意。府太爷看上刘氏娘子,同本镇的劣绅滑利虎暗中定计先请你入府作幕,然后寻事害你,再把你救出来。叫你畏威怀德,双手把妻室送进衙门。如若你不应他们的要求,可就把这个贪赃卖法的罪名,加在你的身上,办你一个死罪。罪人的妻室那时仍然还得落在他们手中。你想这种暗无天日的衙门,一年不晓得能屈死多少百姓!”
天锡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他这一笑,反倒把刘头吓了一跳。他本是个饱学儒流,他一听刘头报告,心中暗暗地打好了主意,口中说道:“刘大哥,你是不是成心成全我?你如若真打算成全我,请你借给我一份笔墨,我写一封信。求你派人送到我家中,交给我妻刘氏,那就算你成全了我了。”刘头一听,说道:“不要紧。这个我办得到,这不是纸墨笔砚全有吗,你只管写吧。”于是骆天锡拿起笔来仔细地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告诉刘氏娘子,自己要当堂痛骂贼官,从容就义。请刘氏娘子千万要保得身子,抚养孩儿成人之后,是武是文,必要找冯家驹报仇雪恨。
所以刘氏一瞧这封信,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半晌无言,流下泪来。后来一想,流会子泪,任什么也办不了,于是走到隔壁请二叔套车,往娘家赶去。原来刘氏的亲兄,也是一个饱学秀才,不过生性懦弱。一见妹妹带着子女全来家住,赶紧把妹妹接到家中。刘氏这才对哥哥仔细一说。刘大先生一听,吓得把舌头一伸,说道:“这怎么办呢?”刘氏说:“这总得请哥哥想主意,好救你妹夫,不然妹妹是个妇道人家,你叫我有什么办法呢。”刘大先生说:“这个事你先别忙,等我去见王老师,看看他老人家有什么办法没有。”
原来这个王老师,名叫王本立,字道生,是个两榜进士出身。道德高深,学问渊博,并且胆识过人,不避权势,骆天锡也是这位王老师的得意弟子。在骆天锡一下狱的时候,王先生就听见说了,不过莫名其妙。今天刘大爷来到仔细一说,王先生说道:“这件事我早就听说了,不过我不知道这个事的始末,今天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你暂且教你妹妹回家不必言语,我明天到府里打听打听,若能迟些日期,不妨我自己进省,到那里托人查案,不怕冯家驹这个小子闹毛病。但是这个事有条不好办,虽然他是硬栽赃,这个事情要作实了,就是罪有应得,就是天锡真有不幸的话,我们也得想法子给他报仇,你叫你妹妹先回家去就是了。”刘大先生一听连声答应,回到家中告诉妹妹,王老师给想办法。刘氏一听这才把心放下,也就套车回家。
不料事出意外。第二天上午,刘氏正在家中愁坐,忽听外面打门,便打发老家人出去一看,原来是府里的公差,奉府官的钧谕来送信,说骆先生因病身亡,叫家中前去领尸。刘氏娘子一听,真好似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心翻船,“哎呀”一声昏将过去。老家人一看慌了手脚,连忙将各位邻居请过来,好一会儿才把刘氏娘子救转过来。刘氏娘子这才发声大哭。托人去给娘家送信,同时请人套车进府领尸。
本村骆家原是大户,骆天锡也有几家好友,一听这个信,立即全来访问。当初以为虽然下狱,又没有大事情,不过几天就出来了。今天一闻凶信,立即聚在一起,前来探听。来到天锡家中一问刘氏娘子,这才动了公愤,这时刘大先生也闻信赶了来了。王老师本打算进府,尚未动身,听见凶信,也坐车赶来。大家一商量,请王老师为首给大家想办法。王老师说:“现在事情既然落到这步田地,我们大家一同进府,前去看看天锡是怎么死的,然后再定大局。”
于是大家全都坐车,同定刘氏娘子,一齐奔府城而来。一进府城就听见三三两两地在说这件事的经过。原来这件事早轰动了全城:府官打算强占民妻,威逼人命。你道外人怎么知道的呢?原来自从刘头派人往骆家镇送信去后,到了当天晚上,府官就打发滑利虎到狱中同天锡商议。滑利虎到了狱中同天锡一说府官的心思,如能将刘氏娘子送进衙门,自然官司了,还有特别的好处。如若不然,恐怕有性命的危险。骆天锡明知道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也逃不了性命,因为冯家驹贪色如命,偿不了心愿如何能善罢甘休呢?所以早打妥了主意,与其让他用非刑讯问,何不如自己从容就义也落一个清白的名誉。但是可不能糊糊涂涂地死了,必须报复他。虽然死了,也不能再叫他在此地为官,陷害百姓。
现在一听滑利虎来说,自己可就说了:“滑大哥你可听明白了,要按说这个事我可不能应。但是我若不应,不独我伤了性命,并且滑大哥也显着面目难看。这不是府太爷这么说吗?我也有点要求,滑大哥你回去对府尊去说,请府尊给我立下个字据,将这个事情写上。写明白了之后,还得给我写上我有多大的好处,并且写上滑大哥你的保人,我就放了心了。我出狱之后,就把妻室送进衙来。不然我可不送,为什么呢?我若无凭无据,白白地把妻室送进衙门,府尊若再把我拘起来,我岂不落个人财两空吗?”
滑利虎一听说道:“骆先生这个话我先给你说一说看,不定成不成,你候着就是了。”于是转身回内宅去了。一见了冯家驹,把话一说,冯家驹一听不由得一阵冷笑,暗道:“骆天锡你这是要我的亲口实招,并且出狱之后再送你的妻室,到那时你若拿着这一纸凭据进省上告,不送妻室,这不同把我送了一样吗?你简直是拿我当了顽童,真是岂有此理!”于是他对滑先生说:“要个凭据倒没有关系,不过骆天锡他必须先把妻室送来,方能放他。不然他拿这一纸凭据出狱之后,进省上告,我们可有什么法子呢,我们自己岂不把自己送了吗。”
滑利虎说:“这个事,我也想到这里了。但是他就是先把妻子送了来,你若把他放了,能挡住他不向上告吗。”
冯家驹说:“你好糊涂,他的妻室一进衙,我哪能再把他放了呢!”
滑利虎说:“你若不先放他,他不去接他的妻室,你怎么办呢,莫非说堂堂的府太爷,还能派人去抢吗。”
冯家驹说:“那么怎么办呢?”
滑利虎说:“我倒有个办法,太爷你不妨给他立下凭据,并且这个凭据还要签名盖章,好取他的信心,明天当堂将他释放,今天告诉他官司可不算完。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没有保上呢,所以手续还不完善,这不过是放他回家看看的意思。派四个聪明的差人,跟着他一路回家,押着他把家眷送进衙门。然后再把他押入狱中,取回那一纸凭据,再治他的罪名,你看如何?”
冯家驹说:“他若不回来怎么办呢?”滑利虎说:“他还能不回来吗,他一送家眷,第二不是回城取保吗?等一回来了,就把他押起来。这个凭据,不过在他怀内也就是存一天一夜的工夫,就回来了。太爷你瞧这个主意怎么样?”冯家驹欢喜地说道:“好主意。”这两个小子只顾了商量,哪知道有一个牢头刘进喜在暗中传柬递书破坏他们的阴谋呢。
再说府官,写好了凭据,盖上名章,交给滑利虎。滑利虎拿着这一纸凭据,可就直奔狱中走来。到狱中一见骆天锡,说道:“骆先生,你瞧我给你办成了,这是府太尊给你立的一纸凭据,并且还是签名盖章,我的保人,这一段你总放了心吧。”
骆天锡接过字据一看,不错,真是冯家驹亲笔写的,印章还是官名,于是暗暗思忖道:“好小子,你只要叫我一出狱,我立刻进省,叫你两小子一个也活不了。”想到这里,他将凭据折好放在怀中。
滑利虎说道:“骆先生,现在事我算给你办完了,可是还有几句话,也是府尊吩咐的。”
骆天锡说:“什么话呢?”滑利虎说:“官司虽然完,可是明天当堂把你释放,释放之后,派人同你去接家眷。等你把家眷送来之后,在本城找好了铺保,这官司方算完了。你回家之后不能不回来。”
骆天锡一听心中说道:“好小子,这分明是他们打就圈套,诓骗我的妻室,人送了来仍然把我押入狱中,分明是怕我进省告他。”心中暗暗打好主意。于是对滑利虎说道:“谢谢滑大哥费心,等我出狱之后再谢你吧。”
滑利虎说:“没有关系,谁叫咱二人住同村呢。”
骆天锡说:“滑大哥,现在事情已经成了,可也没的说了。但是我总觉着这个事,太对不起我的妻子了。”
利虎说:“骆兄,你别那么说,现在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火燎眉毛,救眼前,骆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必固执呢?”说完又劝了一阵就走了。
再说骆天锡,一看滑利虎走了,正要去请刘头。只见刘头走进来说道:“骆先生,这小子对你说了些什么?”天锡就如此如彼对刘头说了一遍。刘头说:“你想怎么办呢?”天锡说:“这没有什么,不过一死而已,不过我死后有一件事求你!”
刘头惊慌失色,当时劝了一阵,骆天锡主意已定,刘头无法,说道:“你有什么事就请说吧,我能尽力,一定替你办。”天锡说:“明天我死之后,家中一定前来收尸,请你把这个字儿交给他们,千万不要叫府官得了去。”说着把字据交给刘头,刘头接过来说道:“你放心吧,我一定给你办到。”
再说刘氏,在家百般计划营救骆天锡,忽有人报告她说:“骆天锡在狱中已故殁。”刘氏一听睁开二目问道:“什么?”那邻人对她说道:“衙门里来人说:骆先生在狱中故殁,让大嫂前去领尸。”
刘氏一听,登时觉得轰的一声,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地上。邻人大惊,忙喊来人,折腰屈腿,半晌才苏醒过来。刘氏一醒,便放声大哭,哭着哭着就站起来向衙门奔去。到了衙门,她见到亡夫的死尸,越发哭个不住。这时,早有她的本家和王老师等人,雇来了人,用一块木板将骆天锡的死尸搭回来。刘氏跟在亡夫的尸首后面,一路走,一路哭。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内中有知道这事原委的好事者,一面跟着,一面和别人说这件事的原委,听者莫不叹息一声道:“人心不古,老百姓遭殃。”
这时忽听后面有人“哎呀”一声道:“气死我也。”声音洪亮,亚如洪钟。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老者,身量约有四尺多高,赤红脸连个皱纹全没有,头上已然谢顶,只剩后面不多的白头发。两条白眉遮住二目,由眉毛之内透出两条光华,亚赛两盏明灯。颔下一部白髯,足有一尺多长飘洒胸前。身穿一件灰绸子大衫,白袜云鞋,腰中系着一条灰色的绒绳。伸开双手如同雕爪,托着颔下的银髯,唉声叹气。这个时候,王老师正要跟老头说话,觉得手内有人递过一个东西,低头一看,原来是个纸折儿。自己也未开看,放在怀中,仍然打算同老头子说话,再找老头子已然踪迹全无了。
大家买妥了衣衾棺椁各物,先用水给天锡洗了脸,然后装殓起来。雇人抬起棺材,带领刘氏娘子,大家上车,一路奔骆家镇走来。赶到了骆家镇,天锡平日人缘又好,遭了这种意外的变故,所以村中人全来帮忙。把骆天锡的灵柩搭入院中停放了,老家人同刘大爷这才对大家道谢。等村中人散去,王老师等人才一同来到屋中坐下。
老家人斟茶,大家坐下吃茶。王老师这才掏出那个折儿,打开一看,原来是府官冯家驹自己写的一纸凭据,上面签名盖章,真好似一纸招供一样。王老师看完,又传给大家看了一遍,然后令刘氏娘子好好收藏。王老师可就说:“这不是有这一纸凭据吗?真是府官的亲口供状,我有了这个东西,可就有办法了。天锡先别出殡,明天咱大家商议好了,后天进省,往巡抚衙门告他。如若他手眼通天,我们就凭这一纸凭据进京,我豁着把这几根老骨头抛在外面,也得除去这个害民之贼。”
刘氏娘子一听,连忙跪倒给老师磕头,大家全说:“既然老师出头,我们全听指挥,老师怎么说我们怎么办,不怕把性命牺牲,非跟冯家驹这个小子拼了不可!”这真叫众怒难犯,大家商定了主意,这才各自归家,连王老师也叫车夫连夜回家安置一切。刘大爷送走了大家,自己住下劝慰妹妹,这个时候,天可就不早了,足有二更来天了,正要坐着休息,忽听门外有打门的声音。
老家人出去一看,来者是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儿。老家人问:“老爷子你老找谁?”只听那个老头儿说道:“老伙计,你去对你们奶奶去说:我姓古,骆天锡是我的干儿子,我听见说他得了杀身之祸,所以我连夜赶了来。看看干儿子媳妇同干孙子干孙女,就手问问倒是因为什么,出了这种逆事。”
老家人一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干太爷,当时也不敢说什么,连忙说道:“老爷子你老先候候,我去回禀我家主人。”说着来到上房对大奶奶一说,大奶奶同舅爷,可全怔住了。因为并没有听天锡说过,有这么一位姓古的干爹。刘大先生半疑半信,连忙手提灯笼,来到门首,把老头子就请进来了。到了书房,让老头子上首坐下,将要令老家人泡茶。
这个时候,老头子连连摆手,说道:“刘先生,大概你是天锡的内兄吧?”刘先生说道:“不错,老爷子,你老同天锡这门干亲,晚生怎么没听说过呢?”
老头子一笑,说道:“因为认干亲的时候,你们全小,哪里会知道呢?因为你不知道,你才把我领到书房里来,对不对?你须知道,我因为听天锡遭了大灾,所以连夜赶来问一问究竟。再看一看儿子媳妇同孙子孙女,想法子好给开锡报仇。怎么你把我领到这屋里来,是什么意思呢?”
刘大爷一听,原来老头子怪上了,于是说道:“你老人家别见怪,因为舍妹哭肿了眼睛,不能入坐,疼痛难忍;你老人家又来得仓促,所以没往内宅请你。”
老头子一听更烦了,说道:“难为你还是秀才,空有满腹诗书,叫真了就是个滞不通么。你想我若不为的看儿子媳妇,深更半夜,我往内宅做什么去呢?”
刘大爷一听更莫名其妙了,暗自思忖:索性不必跟他说了。领到内宅看看他是什么意思,反正他偌大年纪,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吗?想到这里,站起身来,说道:“既如此,老爷子,你请内宅坐吧。”
老头子一听,这才乐了,跟着刘大爷,一直奔内宅走来。一进上房,刘氏娘子正同两个孩子躺着,一瞧哥哥领着老头子进来,连忙坐起身来。老头子一摆手,说:“孩子你别客气,我先给你瞧瞧眼,能治不能治,然后再说。”他叫刘大爷取来一盆热水,令刘氏娘子洗了洗脸。
老头子一瞧刘氏形容枯槁,两眼红肿无光,不由得咳了一声,说道:“孩子你这是何必呢?自己毁坏身体,倘若有个一差二错,两个孩子交谁照管呢?那不更对不起你死去的丈夫了吗?”说着在腰中掏出一个小白瓶儿,有三寸多高,去了塞儿,用一点新棉花,将药倒在棉花上一点,一手扶住刘氏的头,一手将药棉花轻轻拂拭,说道:“你先躺下休息休息不要伤心,我还有话问你,有事跟你商量。”
刘氏本来正在心烦意乱,目痛难禁,心中好似油煎火炙。自从敷上眼药,就觉着心头一凉,如同去了重负,立刻止住疼痛,连忙说道:“好药。”老头子说:“怎么样,保管不疼了,明天肯定能好。”于是坐在桌旁椅子上面。
这时刘大爷斟过一碗茶来,说道:“老爷子,你喝茶吧。”老头先不同刘大爷说话,对刘氏说道:“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让天锡落到这么一个死场?”刘氏娘子本是慧心人,见那老者满脸的正气,知道不是平常人,看年岁最少也有七十多岁,自己灵机一动,不由得冲口说道:“干爹,大概你同亡夫不认识吧?”老头子一笑说道:“我要说不认识,你们叫我进来吗?”刘氏一听,含泪道:“可是亡夫要是早有你这么一位干爹,就落不到这种结果了。”又道:“亡夫虽然活着的时候没得着认你老作干爹,但是死了也一定会愿意,他虽然愿意,可没得着,我可得着了。”老头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干女儿同干儿子媳妇还不是一样吗?”刘氏这个时候,已经跪在地下磕了头去,老头子说道:“快快起来,既是我的干女儿,可就更不必客气了,干脆,你躺下休息吧,不必坐着了。”一回头,对刘大爷说道:“你瞧,我说你是糊涂虫不是。我这个干爹当上了没有。”刘大爷暗笑,心想什么人都有,只好也过来给老头子行礼。
他们这一乱不要紧,床上的四岁婴儿骆敏可就醒了,一双小眼睛不转睛地看老头子,刘氏赶紧把他抱起来说道:“快去给爷爷磕头。”说也奇怪,小孩子来到老头子跟前,叫了声:“爷爷。”跪下就磕头。老头子一瞧,乐得眉开眼笑,伸手抱起孩子,坐在膝上,说道:“干女儿,你们这家子倒是怎么回事,你对我说说。你别看我七十多岁了,挡不住拿我这把老骨头,就许斗斗这个混账的府官。”
刘氏一听,不由流下泪来,说道:“干爹要问,女儿这儿有点东西,你老一看就明白了。”于是在床头枕箱内,取出一封信、一个纸折儿,是知府给天锡立的凭据。老头子接过信,刘氏过来要接孩子。你说怪不怪,孩子赖在老头子怀里,双手抱着胡须,口中说道:“我要跟爷爷呢。”老头子说:“这是咱爷俩的缘分,等我走的时候带着你,你先去找你的母亲,我看完了信,你再来。”小孩子一听说,跳在地下直奔刘氏来了。
老头子工夫不大,把书信同折儿看完,就见他双目一瞪,灼华乱闪,直不亚两盏明灯。一伸手把桌子一拍,只听“嘎吱”一声,紫檀木的桌子,硬给打去了四寸多的一角儿,口中说道:“气杀人也,这种害民之贼,留他何用!”他只顾这一着急,打坏了桌子不要紧,把刘大爷可吓了一跳。本来紫檀木在木性中算最硬的木性,被老头儿只一巴掌,硬给打去了一角,好似刀砍斧剁一样,力量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心知老者并非常人。
这个时候刘氏娘子说道:“我们净说话,忘了你老人家的晚饭了。现在女儿的眼也好了,老人家如若没吃饭,我安排点吃食,叫我哥哥陪着你老,吃一点夜宵儿不好吗?”老头子说:“很好,但是你不要费事。”刘氏答应,叫来老家人帮着。
工夫不大,做了几样菜肴,还有油饼,叫老家人温了一大壶酒,一同放在屋内桌上,请老头子吃酒。老头子真不客气,坐下同刘大爷就喝起来了,还对刘氏说:“干女儿千万不要隔饭,多吃点东西才好,若心一窄不吃东西,糟蹋病了,可就不能报仇了。”刘氏一听也对,于是把饭菜拿到床上,同孩子吃饭。吃着饭刘氏可就说了:“干爹,你老把女儿的眼也治了,还要替你儿子报仇,到底你老贵姓高名仙乡何处呢?”老头子一听,说道:“告诉你没关系,只是不许对外人说。”刘氏连连答应,老头子这才把自己的姓名说了出来。
原来此人家住陕西凤翔府古枫林,兄弟二人,江湖称为陕西二老。大爷名叫古云秋,江湖人称飞燕古云秋,因为老头子有一种绝艺,能打飞燕金针。这种东西如同小燕一样,小燕口内含着三分三长的闷心针,能打金钟罩,善破铁布衫。他这种东西,不出手没什么可说,只要一出手,那就算无法子躲避,非中上不可。因为这个小燕,腹内有绷簧。不用的时候,两翅拳着,一出手双翅一展,你一闪,它能跟着你转弯。三十步内,神仙难躲,只要中上,一个时辰准死,因为燕嘴上同两个翅膀上全是纯钢尖子,尖子上有见血封喉的毒药。他这个药,还是独门,非自己的解药不能解救。因为他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物,所以他轻易不用这种暗昧的东西伤人。凡是他用这个飞燕伤的人,一定罪大恶极,人人痛恨,所以人送他这个外号。大爷手使一口古剑名叫蟠螃,是古代欧冶子所造,善能削铜剁铁,切金断玉,水斩蛟龙,陆诛犀象。招数是九手问天剑,可称艺贯今古。
二爷名叫古化秋,江湖人称铁蝠仙。手使一口宝剑名叫断水,乃是越王勾践所造八剑之一。招数是五手钟馗剑,能打十二双铁蝠金针,同乃兄的飞燕镖大同小异,兄弟二人威震四方。
这天兄弟二人在家中闷坐,古大爷可就说了:“二弟,我们练艺五十余载,但到现在未能收一个得意的门人。虽然收了一个霍星明,只是他带艺投师,我兄弟的本领未能得去十之三四,他就出门行道去了。说句不幸的话,难道咱们还能把全身绝艺带了走吗?再说咱们两个,全是童子功,早晚百年之后连个披麻戴孝之人也没有,所以我心里总觉着不好过。”
二爷本来赋性好静,说道:“大哥如此说,依你老应该怎么办呢?”
大爷说:“我原先听江湖人传说,武昌府望江村通真观中,住着一位隐士,晚晴居士通真子。我去一趟江南访一访这个通真子,顺道物色一个得意的门人,也是你我兄弟晚年的一种乐事。”
二爷一听心中甚喜,说道:“大哥既然如此,不知你老人家何日动身?”大爷说:“我打算明天就走。”
二人商量妥当,到了第二天,大爷带好了兵器路费,离了古枫林可就奔江南走来了,调查赃官,一路游山玩景。这天走到淮河下游,洪泽湖口,爱惜本地山水住了二十多天,就遇上骆天锡这个事了。老头子有爱管闲事之心,于是一探听,全都不知细情,只知道府官谋夺骆天锡的妻子,威逼人命,到了第二天又赶上刘氏娘子哭夫领尸,知道了细情,可把老头子气坏了。本打算夜间到府衙将府官一刀两断,但是他本是皇家的命官,自己若把他杀了似乎不对,当然得想个法子叫国家治他才好。自己想到这里,才暗跟众人来到骆家镇。正赶上刘大爷送大家走了,自己这才假说是骆天锡干爹,先给刘氏治好了眼,又一看那封书信同那个纸折,这才明白,气得老头子一巴掌才把桌子打去了一角。刘氏娘子听古大爷告诉完了,说道:“原来干爹是剑客一流的人物,亡夫的冤仇可全托在干爹身上了。”古大爷一听,说道:“你放心吧。”
相关热词搜索:河朔七雄
下一章:第七章 遇不平义士显身手
上一章:第五章 抱不平义结骆敏